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由来(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4 14:2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由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由来》。

第一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由来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由来:。2001年在北京召开的第21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在回答记者提问“今后我国学校体育将会哪些方面进行改革”时,其中就指出在加强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突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前提下,要大力推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改革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形式。为此,必须以新的教育理念和体育思想贯彻到大课间体育实践中,有效地、充分地开发大课间体育活动所具有的多元化教育功能,真正地体现出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所具有的独特的效果。1 大课间体育活动发展概述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组织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它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具有多种功能,教育部于1999 年决定将大课间活动提到大课间活动课的第一层面,列入课程计划,进一步发挥其功能。从贯彻素质教育,体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确保学生每天达到一小时体育锻炼的要求出发,把课间操扩展为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成为有组织、有计划开展的一种活动类体育课,既有必要,又有现实的意义。大课间体育活动自九十年代初期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以来,已引起了体育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早在20世纪70 年代后期,学生人数激增,一些学校由于场地原因不能同时进行大规模的全校性集体广播操,在课间操活动时就开始了以多种项目为内容的体育活动。如1977 年3 月份的《新体育》就有图片报道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南坪小学丰富多彩的课间操活动。江苏体育科技1982 年第三期也报道,原南京化学公司职工子女第一中学自1979 年9 月开始,课间操集中在操场上交替做广播操和自编的身体素质操、艺术体操等。可以说,70 年代末期就已成为我国开展和研究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端倪。

“大课间体育活动”提法的出现

1979 年刘绍曾先生译自苏联《学校体育》杂志上的“日本中小学体育”译文中出现“课间大休息”一词,文中介绍了日本中小学课间大休息活动的方式。这是目前已找到的最早使用与“大课间活动”相近说法的资料记载。之后上海市学校体育界也开始将课间操称为“课间大休息”,如1985 年2 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课外体育活动》一书中就有该市某小学“课间大活动的安排。”我国1982 年第1 期的《学校体育》杂志上报道的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小学“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文中,有了“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除外)”说法,这可能是我国“大课间体育活动”最早出现的说法。1999 年教育部正式将课间操改为大课间体育活动。在课间操向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如“课间大活动”、“课间大锻炼”、“间操课”等不同的说法。如2001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教育局就曾下发文件,将大课间体育活动改为“间操课”,中学40min ,小学35min ,并列入课表和作息时间表,要求全市各级各类中小学都必须按照文件要求执行。

三、大课间活动的几个特征

大课间活动有自身的特征, 它不同于传统的体育课, 也不同于第二课堂和兴趣小组。

第一, 要有制度保证。首先要从时间上保证。学校要保障每天的课间时间25—30 分钟, 并规定在学校的作息制度上其他活动不得侵占, 这就为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提供了制度保证。其次要求全员参与。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不光是体育老师的事, 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都要参与管理和监督, 还要充分调动班干部和学生体育骨干的带头活动, 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

第二, 活动的安排要有科学性。大课间活动的运动负荷不能太大, 应以中小水平的负荷为宜, 这既利于学生体能水平的提高, 又不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针对学生的年龄, 在内容的选择上也要充分考虑到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项目,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所以, 选择活动内容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就成了搞好大课间活动的关键, 也是其很显著的一个特征。

第三, 要有本校特色。活动的内容可以是传统的武术操、竹竿舞、秧歌舞等等, 也可以安排新兴的体育项目如滑旱冰、街舞、模拟攀岩等等, 当然也要有适合本校特点的校园操。第四, 学生的受益综合性强。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能素质, 还可以促进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拓展了课间活动的功能,能体现师生积极向上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也能让学生在宽松活泼的气氛中体现自我, 对学生自信心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经过几年的实践, 充分说明了大课间活动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每天一小时的锻炼”的一项得力举措。但大课间活动要真正被学生所喜欢, 就必须保证它的新鲜性。如何才能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参与兴趣呢? 我觉得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尤其内容要常常换新, 音乐也要适当更换。还要体现对学生意见的尊重, 对学生的合理建议学校要积极采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活动的安全问题, 我一直认为安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课间活动的安全不仅要从活动的负荷上合理设计, 更要在管理上下功夫, 全校各职能部门都要参与管理, 确保 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安全的活动。

2课间操的不足:

一、思考在相当年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只注重智育的发展。

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不够,对于每天的课间操管理更是⋯8943.,学生出操与不出操、做操与不做操,就其效果而言是等同的。究其原因,操的固定模式,已使学生失去了新鲜感,甚至产生厌倦情绪。

1、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中学课外体育活动是中学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

体育整体效益,实现学校体育教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指 在课余时间里,运用各种身体练习手段和多种方式并结合自然力和卫 生措施,以达到增进身心健康和体育意识,提高体育学科能力,丰富 文化生活为目的的有组织、有计划的体育活动。它是实施体育素质教 育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中小学生每天应当安 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 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据有关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中学 生每天的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平均不足半小时,随年级、年龄增长,对 课外体育活动感兴趣和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数量成递减趋势,这 势必将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达不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健康一直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那我们该怎样理解“健康”的 含义呢?应该说现代社会人体健康的内涵已经明显扩大,即从生物学 观点扩展到心理学、社会学的范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但意 味着不生病,不虚弱,而且意味着身心及社会生活都处于完全健康的 状态”。一个健康的人应当是: ⒈体质良好。它包括健壮的体格,良好的体能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具体说,人体的形态结构是良好的,生长发育是正常的,身体的整体 指数与比例是合适的,身体姿势是端正的。

⒉体能全面。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走、跑、跳、投、攀、爬和身

体素质的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得到全面发展,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的机能协调发展。⒊心理健康。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有句至理名言:“健康的心理

寓于健全的身体。”身心一元论者从来认为身心不可分,健康的人应该

是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奋发向上,思维敏捷、观察敏锐,态度积极、兴趣广泛,心胸宽阔,情绪良好。⒋道德高尚。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明确的把教育的培养目标 定位于“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身,学会审美”。

2、研究对象与方法 ⒉1研究对象 ⒉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目标,查阅了1995年~2003年的多种体育期刊,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等相关书籍。

2.2.2调查法

2.2.2.1专家访谈调查法:对东北师范大学、吉林体育学院以及部分中 小学校的专家学者进行面谈,就当前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参加 课外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的培养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为 本文的研究提供建设性意见。

2.2.2.2专业教师访谈调查法:走访从事中学体育课教学、教学经验 丰富的教师,征求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形式、方法、手段。2.2.2.3学生问卷调查法: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通过学生参加课外 体育活动,反馈实施的课外体育活动在知识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 问题上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效果。2.2.4常规数理统计法

3、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研究的理论基础 3.1研究的生理学、心理学理论基础 3.1.1生理学理论基础

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学生的生理健康。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改善

和加强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有利于人体血液循环;可以增大肺活 量、肺容量,提高通气量;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发育,增长身高,使肌 肉结实健壮;可以加强各关节运动幅度和灵活性,使内分泌腺功能强 大,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的调节功能,提高大脑对 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增强人的智力效果,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工作 效率;可以促进体内细胞组织对糖、蛋白质、脂肪的合成和利用。改 变血脂的质量;可以加强脂肪分解使体脂减少而控制肥胖;可以提高 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的抗病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使人体格美、耐持久、精力充沛、性格开朗、乐观豁达、情绪饱满、充满生机。因 此,积极投身体育锻炼并持之以恒,对促进身体健康,增强活动能力 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1.2心理学理论基础

体育锻炼对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独特的作用,且对学生健康心理 的养成及效果是其他任何方法和手段所不能替代的。体育锻炼有各种 组织形式和不同的活动内容,它有消除人的紧张情绪,发泄内心冲动 潜意识、烦闷和单调,提高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满足人与人交往和 友谊的需要。还能磨练人的性格,锻炼人的意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 学的研究人员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显著松弛人的紧张神经,改善人们的自我感觉,消除失落和沮丧情绪;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7 消除心理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体育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和康复手段已 被广泛应用。开展形式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能够满足各类学生 的心理需要,这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能提供十分有利的条件。学生 在教学、训练和竞赛中,反复的胜负磨练,培养的是强烈的竞争意识 和心理的承受能力。体育教师运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及正确的指导思 想,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悟性和潜质,同时还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心理 环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3.2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

我国中学生的年龄大体上是从12岁左右到18岁左右,这个年龄 阶段的中学生逐步由少年成长为青年,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也是性 的萌发到成熟的时期,此阶段称为青春期。3.2.1中学生生理特征(浅谈)3.2.1.1骨骼

骨骼弹性及韧性较好,不易骨折,但坚固性差,容易发生弯曲变 形。

3.2.1.2肌肉

肌肉收缩的力量和耐力不如成人,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也比成人 差,但恢复比成人快。

3.2.1.3心血管系统

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均小于成人,到18岁接近成人,每博输出量与 每分输出量小于成人,每千克体重输出量大于成人。3.2.1.4神经系统

12-14岁,皮质层抑制调节功能达到一定强度,分析能力提高,但仍难以掌握复杂精细的动作。

14-16岁,反应潜伏期缩短,分化抑制能力明显提高。

16-18岁,第二信号系统的功能已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分析与综8 合能力接近成人。

3.2.2中学生心理特征

3.2.2.1从学生智力发育水平看:具有大脑发育还不够健全,受教育程 度不高,认知度有限,大脑易兴奋等特征。

3.2.2.2从学生情绪状态看:具有情绪表现不稳定,常表现为争强好胜,遇事易焦急、暴躁或抑郁、忧虑等特征。

3.2.2.3从学生的行为反应看:具有自我抑制力不强,遇到挫折易灰心,以至于产生逃避或恐惧的心理,意志力不强,自律差等特征。3.2.2.4从学生的心理适应能力看:具有看问题片面,无法正确处理好 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环境能力差等特征。

3.2.2.5从学生的心理素质看:具有自尊心强、自信心差,意志品质薄 弱,竞争意识与协作能力差等特征。

从中学生的心理发育特征看,学生对失败挫折心理压力的承受力、适应环境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是受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4、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遵循的原则 4.1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原则 4.2终身体育原则

第二篇:大课间体育活动心得体会

大课间体育活动心得体会

幸福小学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有幸来到风景秀丽的绵阳市,参加“绵阳市大课间的观摩活动”。

活动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安排了来自5县大课间活动开展的先进经验,第一次参观这样的活动,很有新鲜之感。看完仍然抑制不住心灵的激动。其实大课间在很多地方都开展的有声有色。

通过短短一天时间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其实作为农村小学的大课间活动课,怎样才能使它“活”起来,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学生怀着求知的欲望来到学校,这是一天教育的重要契机,必须紧紧抓住。如果能恰到好处地上好大课间活动课,就可使学生身心愉快地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活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应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喜爱的活动,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训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充满情趣的气氛中进行,使他们感到新鲜、好玩,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大课间活动要做到持久性,要坚持不懈,使大课间体育活动似涓涓细流,细而不断,滋润学生的心田,天长日久,真正在活动中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运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受到感染,培养情操。因此,农村小学的大课间活动课能“活”起来,“动”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使他们品尝到学习通过这次活动和三年的教学活动实践使我认识到,教师的工作看似简单、平凡,但是,当我们用整个心灵去拥抱她的时候,才能领悟到教师工作的博深而丰富的内涵。才能感受到教师工作的幸福与快乐。让我们高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驾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向前,驶上学生健康彼岸。

第三篇: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一直以来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我校非常重视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我校要求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分钟大课间,认真组织学生开展集体体育活动。这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证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达成此项目标,特制定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

一、大课间体育活动必须确保活动内容

1、“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中小学校在每天上午第三节课后安排时间,组织全校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学校实际以及季节、气候的情况确定。一是做好眼保健操、广播操、校园舞。学校要教育学生懂得保护视力的重要性,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手法每天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2、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性,结合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把耐力、力量、柔韧素质的发展作为重要的、突出的内容,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3、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除组织学生认真做好教育局指定部分外,应结合季节特点、学校特色和场地情况,适当增加简便宜行、面向全体、实效性强、较为安全的集体活动内容,如:自编操、跳短绳、慢跑步、素质操练习,以及教育部推广的校园集体舞等,雨天坚持做室内操,不断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4、学校要适当安排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时间。课外体育锻炼活动形式可以采取组织晨练,或在下午安排课外体育活动课,或建立和开展学生体育俱乐部等,同时须确保每周五个学习日内,广播操或大课间操、体育课、课外体育锻炼总时间达到要求。

二、加强监督检查

从今年开始,教育局把“学生每个学习日的体育锻炼时间”作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素质教育以及评估、评先的硬指标。学校明确责任,加强检查督促,确保落实,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逐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珍视健康浓厚氛围,同时辐射到每一个家庭,让全社会都来关心、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支持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大课间体育活动从实施之日起,由领导小组负责对各班进行检查、考评,考评成绩记入班级考核。

大课间体育活动考核不合格班级,不得评为先进班级。

三、大课间体育活动实行安全责任制

1、学校必须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安全。

2、班级活动时班主任和分工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安全保护,如发生事故须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篇: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方案

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方案

【摘 要】为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卫生工作条例》,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校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我校决定改革传统的课间体育活动模式,启动上下午第二节课后的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关键词】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方案

一、健全机制

为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以校主要领导统帅,中层以上领导分年级管理,体育和音乐教师分项目指导,班主任主抓,科任教师协管,学生干部辅助,学生主体人人参与,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

二、确定活动的内容

活动内容包括学校规定的集体项目(如:广播操、集体跳街舞、古诗韵律操、跳皮筋操等)和各活动单位的特色项目。其中特色项目,由学校体育组定期向师生征集活动项目,并进行筛选后,确定出阶段性活动内容(如:抖空竹、乒乓球、篮球、技巧、花棒操、推铁环、拉力球、实心球、呼啦圈、绕彩绢、打陀螺、健美操、抛接沙包、跳皮筋、跳绳、简易保龄球及其它各种游戏……)供各活动单位自主选择,也可由各活动单位自创学生有趣的内容。

三、活动的组织形式

以集体、年级、班级、小组以及打破班级、年级界限的特长组合班为单位,在统一音乐指挥下同时进行有组织的活动。

四、做好安全防范

由体育教师、音乐教师以及具有专项特长的教师,根据活动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参与大课间的领导、老师、体育委员分别进行安全知识的培训,并由他们在活动中起到组织与指挥的作用,以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五、制定宣传激励措施

①对教师出勤、参与、指导、管理、组织活动的情况和效果,纳入教师的量化考评,调动教师组织指导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②把学生活动的出勤、参与、活动效果、所起作用、创新等,通过自评、小组评和指导教师的综合评定分为优、良、中、合格、待进步,作为学期末对课外活动的考查内容之一。③每两周对各班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进行综合评比、奖励。

六、由体育组统筹安排教师的分工、场地的划分以及器材的使用与管理

现将我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编排设计介绍如下:

1.活动时间

每天上、下午第二节课后的30分钟,写入学校时间表。

2.活动内容顺序及目的要求

(1)开始部分(3分30秒)。播放欢快的《步步高》音乐,学生在轻松欢快的乐曲中进入操场。此时,体委准备器材,有事的学生可处理个人的事情,其余的学生到操场即兴进行活动或小游戏。

目的:①调整学生两节课后的疲劳,缓解紧张情绪。②在欢快的音乐声中陶冶情操,振奋精神。③加深师生、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

(2)主体部分(18分):

准备活动。播放《庆丰收》音乐,学生集队,准备做广播体操(第三套全国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古诗韵律操、跳皮筋操或学生集体舞。

集体做广播体操或跳皮筋操(上午的规定项目)、集体做古诗韵律操或学生集体舞(下午的规定项目)。

目的:强身健体,增强学生的韵律感、协调性。

要求:动作规范,用力适度,节奏与速度准确。

3.班级特色活动

(1)组织形式:以年级、班级、特长锻炼小组为单位在统一音乐指挥下进行。

(2)活动内容:各年级、各班级根据自己年级或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适合本班学生的各种活动。其中有:抖空竹、乒乓球、篮球、保龄球、技巧、健美操、花棒操、绕彩绢、抛接沙包、打陀螺、推铁环、跳街舞、呼啦圈、跳皮筋、跳绳等各种游戏。另外,学校竞走队队员自成一组,在专职教师的指导下,做竞走运动的各种锻炼活动。

(3)目的:①通过活动,给学生创造多彩的锻炼天地,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②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合作意识、创造力、实践能力,锻炼意志和陶冶情操。如:通过健美操、花棒操和各种小游戏活动,使学生悦心健体于快乐之中;通过街舞、皮筋操、古诗韵律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韵律感、协调性,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通过竞走、垫上技巧等活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通过篮球、乒乓球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今天荣誉感等。

(4)要求:①各种活动要体现“健康第一”的思想,要体现趣味性、娱乐性。②活动要结构合理,组织有序,强度、密度适宜。③要做到人人积极参与,个个争先。④各年级、班、组的活动项目要定期轮换,防止形式单

一、枯燥。

结束部分:①整理活动。播放《幸福拍手歌》(2分24秒)全体学生合着乐曲声,做放松活动。②播放舒缓优雅的钢琴曲(2分18秒)同学们以活动班组为单位,集合整队,走出操场,归还器材,准备上课。

整个活动过程在轻松和谐的音乐中进行,对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颇有益处,既可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又可使学生变被动参与为主动锻炼,既可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又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实现了体育与艺术、休闲与锻炼、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完美统一,为学生创造了广阔的身心发展空间。

由于本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刚刚起步,方方面面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将边运作,边探索,边完善,力争将我校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及整个体育工作搞得更好,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第五篇:大课间体育活动工作总结

大课间体育活动工作总结

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工作能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各级文件精神,严格按照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领导指示,全校师生认识到位、组织健全、制度规范、方案可行,效果较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学习,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对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意义有了清楚的认识,明白了“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是巩固和扩大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形式;它是校风校纪的集中反映,是学校管理水平的集中体现;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方位素质和谐发展的极佳途径。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前提下,全校师生齐努力,全校上下一股劲,心往一处想,想如何把活动内容安排得更丰富;劲往一处使,使劲把活动开展得让全体学生动得开心。

二、领导重视亲自管理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大课间活动工作,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长:李成义 校长,负责活动的督查指导工作。副组长:计彦忠 副校长,负责活动组织发动与实施情况检查。

成员:李艳斌 负责活动的宣传教育工作,协助做好活动中突发事故处理工作。王海军 负责全校各年级活动的业务指导、配合值日老师做好活动的检查与记录。

刘四海 负责全校大课间活动各种物资保障工作,具体负责活动中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

健全的组织为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物力保证。

三、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领导小组通过反复开会研究,制定出《组织大课间活动六原则》、《师生参加大课间活动有关规定》、《大课间活动评分标准》等一整套活动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大课间活动的规范开展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因为了制度的约束,全校老师人人自觉参于活动,个个主动参于管理;因为有了老师的参于,全体学生人人热情高涨,个个争先活动。

二、精心设计

强化训练

学校本着健康第一的原则和把快乐还给学生,创造和谐师生关系的指导思想设计了我校的大课间活动。我们活动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以健康的心理、强健的体魄、高昂的热情去迎接光明的未来。整个活动30分钟,全程由程控音乐统一指挥,整个活动由广播操、自编操、校园集体舞和自主活动等组成。实施训练时我们把大课间分为前期准备、集体操训练、分组游戏训练和整体磨合四个阶段。在各阶段实施前都要通过会议对师生进行培训,让大家明确各阶段的任务,提高了训练的效率。

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如何结合学校实际设计活动的框架,确定分组游戏的内容,操的编排和指挥音乐的选择与制作等,它是活动实施的起点。整体设计我们力争做到科学性、创造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分组游戏中我们安排了传统体育游戏,竞技体育游戏及师生自创游戏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集体操训练阶段,我们通过体育教师集体教授,课外活动分班提高,发挥各班体育骨干作用等途径,快速高效地完成了自编操的学习。在分组游戏训练阶段,我们首先把各班的游戏内容、场地、器材定位,再给各班配备教师,其中一名原则上是班主任,负责每天组织本班学生进入活动场地,另一位教师负责每天收发器材,不随班级更换场地,以防止班级更换带来的混乱。教师每天同学生一起活动,并做到鼓励学生在现有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创新,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整体磨合阶段是大课间训练的最后一个步骤,主要是做好活动各环节的衔接,它包括进出场,队伍的调动和服从音乐指挥等内容。

四、常抓不懈效果显著

目前,大课间体育活动己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也有力的推动了学校全面工作的不断发展,大课间活动成了全校师生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确保全校大课间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克服资金紧缺困难、增添了部分体育器材,改造了全校室内、外的音响系统,较大幅度地改变了学校校容校貌和其它各项办学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越来越好的健身与学习环境。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大课间活动,不仅使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都在不断提高,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加强了、自学奋进、互相激励的氛围己经形成、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还为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使我们的校园成为真正的和谐校园。

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以本次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中、小学大课间活动评比为契机,严格按照市领导提出的改进意见,努力使本校的大课间活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下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由来(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由来(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课间体育活动计划

    大课间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切入口和突破口,吸引广大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

    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成都机电工程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实施好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落......

    大课间体育活动5则范文

    为了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指示精神,响应《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大课间体育活动总结

    2011——2012年第二学期大课间体育活动总结 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开发课外体育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是校内课程资源和课外体育资源相结合的活动,也是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

    《大课间体育活动》自查报告

    茶店乡一中《大课间体育活动》自查报告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求

    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求为了全面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要求,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制定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在班主任、体育......

    大课间体育活动总结

    凉伞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总结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学校体育工作要采用多种手段和途径,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在改革课堂教学的同时,......

    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制度

    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大课间体育工作基本规范的通知》,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能有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一、大课间操: 1.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