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用课前3分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利用课前3分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利用课前3分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二中 王顺刚
一、课题实施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进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成语、名人名言是祖国语言的化石,是学生学习语文中重要的一环,对丰富学生知识面,进行词语积累非常有好处。成语、名人名言,往往是一个人在特定的情境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平生所学,用精练的句子,概括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有的即使是灵感乍现,往往都具有很高的普遍性和哲理性,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光芒。口语交际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恰当而巧妙地运用成语、名人名言,无论是新课教学,作文练习还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都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这些名人名言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既有对课文内容的加深和拓宽,以丰富教师和学生的知识、理论,又是对课文内容的增加和补充,以丰富、充实教学内容。一句名言往往阐明了一个道理,名言的教育作用也往往胜过一般的说教。
于是,我们省庄二中语文组针对当前学生的语言材料贫乏,词汇量少;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浓厚;无良好的积累习惯。探讨课前3分钟的有效利用及利用方式,解决学生语言材料贫乏的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更多的成语、名人名言,我更是注意平时的工作的开展,让他们阅读、积累、储存„„平时的一点一滴都大量搜集,由于老师用心设计,特别是在学习中老师设立了各种奖励,因此,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同学已经成了一本“成语、名人名言字典”,有的却不甚理想。为确保全体学生对成语、名人名言的学习和掌握,我们设计了课前积累成语、名人名言环节。弥补学生语文功底,仅靠语文教材是不够的。语文组全体成员经过探究,本着易操作、见效快的原则,我们全校四个级部决定充分利用语文课前3分钟的时间,坚持天天四个一:每天课前一条名言、一个成语、一次二分钟演讲;每周背诵一首古诗词。对名言、成语、名人名言要当堂背诵。每生建立一个语文积累本,把成语、名人名言记录下来。为使活动落到实处,每次听课、业务检查,这项活动作为评价的一个方面。
二、活动措施与方法
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提高课前3分钟利用率,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养成积累语文素材的习惯,培养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1、在前面黑板的两边开辟20cm的成语名言专栏,坚持“天天三个一”,即每天课前一条名言,一个成语,一次演讲。指定两名学生做主持人专门负责抄写。每天定时更换。语文课前主持人领读成语,并组织学生造句。读名言并谈理解。(一)训练形式
首先,每次语文课前,由主持人将成语名言写到黑板上,带领大家读准字音,然后讲述成语名言故事的来源,或者讲述这个成语名言需要注意的地方,或者启发同学们造句,或者让其他学生分别作补充并能适当地加以评价,最后由老师作评价。形式灵活多变。共花1—2分钟左右。尤其是刚开始几次应该找综合能力好的同学先讲,便于他们理解训练的形式和程序。几次之后采用按座次顺序进行。(二)训练目标(1).说: 普通话的表述和朗读;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连贯性、简洁性、灵活性; 胆量,勇气,自信的培养,肢体语言的运用等。(2).听:
语句意义的整理和提要;反应的准确和迅速。(3)、写:
在听的同时要作记录的工作,今天学习了什么成语名言,从音、形、义、结构、来源、用法等六方面进行整理。(4)、评:
在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起决定性作用。我在这一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先判断人家说得怎样,再想想好在哪里?差在何处?然后更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好?,为什么差?由最初印象人手,让学生在“听”中“想”,在“想”中“听”。从形式到内容,由现象到本质,一步步由浅人深。
此外,对于学生的发言稿要进行收集和整理,并对全体学生的成语名言掌握情况要进行阶段性的评价。
2、利用创新的形式,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发表2分钟口头演讲。
(1)、竞争式。围绕同一话题,每节课可由两位同学讲,比比谁说的好,如介绍“我的母亲”说完后,同学们评价哪位同学的母亲更伟大。
(2)、辩论式。精选一个话题,每节课由两位同学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论。如“我的家乡美不美”。
(3)、表演式。表演短短的课本剧,相声等。
(4)、新闻发布式。举行新闻发布会,每节课由同学发布最新新闻。(5)、欣赏式。介绍一部文学著作,并做简短的赏析或介绍一处精彩景色,抒发一段动人情感,认大家共同欣赏。
采用这些变化多样,趣味横生的课前演讲形式,每一节课的演讲都能使同学激情迸发。
3、每周背诵一首课外古诗。
4、建立语文素材积累本,笔记成语名言名言,老师做好检查督促,并定期评选优秀者。
5、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灵活开展学生感兴趣的实践活动,多表扬、鼓励学生。全员参与,人人都有展示的机会。
三、活动效果 课前演讲
课前三分钟成语大家谈既能让学生学会听说,还能帮助学生成功地写作,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判断力,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智力发展,也让我的学生爱上语文课。
第一、对演讲者而言,它要求发言者组织语言迅速,表情达意准确。因此,学生为了尽量圆满地完成每次的任务,达到认定的目标,他就会去广泛地搜集材料,时时留心听、留心看、留心找。然后再对拥有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抓住中心,再选用较为准确、生动的语言,力争条理清楚,上下贯通,内容和感情符合实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适时指导,学生在观察一人、一事、一物、一景时,引导学生养成捕捉生活细节的习惯,与他人、他事、他物、他景联系起来,发生联想,在头脑中构成广阔的生活画面,使观察的层次更上一层。这样,学生的观察力、归纳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然就得到了训练和加强。
“我从小就是一个比较胆小的女孩,在课堂上我最害怕的事就是老师的提问和在讲台上面对全班同学作演讲之类的。对于这样的事情我是不会积极参加的。更糟糕的是还没开始,自己已经紧张得手心发汗了,老师一叫到我的话,我就更显得举手无措了。就算问题我会回答,但站起来后却什么也答不上来。特别是演讲,紧张不用说,在台上我会全身发抖,脑子一片空白,好像世界末日一样,结果不仅锻炼不了自己,还更怕这样的活动。通过这一年的锻炼,我在众人面前说话的胆量虽不是很大,但比起以前的我,却也提高了不少。至少没有以前那样的紧张和不安了。我觉得如果继续有机会锻炼的话,我相信我能更好地克服这个缺点的。” 这是学生在参加了一分钟讲话后在日记中所记载的话。
第二、对听话者来说,在听人家发言的过程中,边听边思考,力求听明白,听准确。随着发言者语言的进展,思索各语句、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发言内容的重点,抓住关键之所在。努力分析某些隐藏在语句结构底层的真实意义,即分析话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听清了人家的看法或评论,就能帮助自己提高认识,使自己逐步学会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一般途径和方法。同时,每次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还可以给自己提供一两条可供写作的素材,解决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难题。用学生的话来说:我们总是希望语文课早点到来,总是希望语文课时间过得慢些再慢些。
经过了半个学期的训练,我们大家都觉得不再像以前一样“胸无点墨”,每次上课回答问题时都变得“胸有成竹”。我们班级里原本就是“藏龙卧虎”,这不,刚打下课铃“母老虎”和“小霸王”又“大开杀戒。“我最讨厌有些人张牙舞爪了” “我最讨厌有些人目中无人了” “你指桑骂槐”
“你挑拨离间” “你恩将仇报” „„
幸好有我们的及时雨戴倩出面主持公道,才结束了这场“唇枪舌战”,终于化干戈为玉帛,两位女中豪杰“破涕为笑”了
几年来,“利用课前3分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就象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路。但我们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努力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演讲的教学环境,努力进行探索。当然,“利用课前3分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研究”活动只是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以说促听,以听促写的一个大胆尝试。虽然这个尝试已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要使之完善,仍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探索过程 成语名言解读
(一)、激发兴趣。以为教育家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求知欲望,可以引用赞美品格、充满激情的名人名言,能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课前读背《朱子家训》中的“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激发学生对父母师长的情感,不忘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争做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的好孩子。在学习《匆匆》这课时,课前读背“时间抓起来就是金子,抓不住就像流水。”或“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能回。”通过形象的描述,时间像金子、像流水„„将珍惜时间与浪费时间这两种行为及其结果作了比较,道理浅显,通俗易懂,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升华情感。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一定要有其道德情感的参与,有了一定的道德情感,才能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影响学生道德行为完成和持续发展的一种强大动力。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可在讲授前或讲授后让学生背一背有关名言,学生记住了这些名言,也就记住了这些知识,学生在情绪上也就受到了感染,情感上也就产生了共鸣。如:在学习《我最好的老师》时,让学生课前读背“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己。”学习《为人民服务》时,让学生记一记谢觉哉的“人是生活在纪律里面的:守纪律,无论做什么,都有成功的可能;不守纪律或全没纪律,就必然要遭到损失和失败。”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感染了学生学习的情绪。在学习《穷人》这课以后,让学生背一背朱柏庐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或背一背《警世通言》中的“惜衣有衣,惜食有食。”使学生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应当珍惜,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三)、画龙点睛。学习名人名言,提高道德品质。当讲完一部分知识或学完一篇课文后,结合名人名言作小结,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牢固掌握或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逐步把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课以后,引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或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或陈毅的“做学问就要专心致志,踏踏实实,不要浮夸,不要侥幸。”等等名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刻苦学习的内涵。在学习《中华少年》这课以后,可引用 “铁不炼不成钢,体不练不健康。”(俗语)或毛泽东的“坚定在于锻炼,锻炼在于自觉。”或钱伟长的“运动锻炼一个人的体格,同时锻炼一个人的精力。”等名言,让学生懂得生命在于运动,不仅要从小培养锻炼身体的兴趣,而且要坚持不懈,必将终身受益,使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的内涵。
(四)、思想渗透。
有许多名人名言具有教育作用,适时引用,会增强教育效果,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有的甚至可以成为学生的座右铭,影响其一生,成为学生一生学习、工作、生活的奋斗动力。如:上《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这课之前,先引用牛顿的名言作为新课导入,“一个人做事如果没有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功的。”使学生懂得学习、做事有始有终是学习进步,事业有成不可缺少的品质。教育学生在学习、做事时要有始有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获得成功。在学习《劳鲁宾孙漂流记》这课以后,可以引用高尔基的“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一切美好东西的源泉。”还可引用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要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使学生进一步懂得劳动最光荣,勤劳能给人们带来幸福快乐,懒惰最可耻,懒惰会让人坐吃山空。通过这些名人名言的引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了许多道理。
有不少同学将这些名言、成语名言抄在笔记本上,不时翻看,不断激励自己克服困难。除了教材上的名人名言、成语名言,生活中还有许多名人名言,适时地将这些名人名言成语名言引用到学习实践中,会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大大提高。
把一本教科书当作一个整体来读,我们可以发现,一本教科书上的内容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笔者在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尝试了几种新的教学方式,把“成语名言积累”与其它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四、活动延伸
(一)与阅读教学浑然一体。
如果你是一个细心人的话,你就会发现编者在安排这些“成语名言积累”中的成语名言时,是用心良苦的。每一单元中的“成语名言积累”它都是为前一单元或后一单元的教学服务的。如:人教版六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日积月累”中出现了“先人后己、舍己为人、永垂不朽、万古长存”等词语,而第二单元则有一篇课文——《为人民服务》,文中就是歌颂张思德的这种舍己为人、以身殉职的这种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可以永垂不朽、万古长存的。在学习《为人民服务》一文时,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我们从第一单元的练习中已经学过哪些词语,有哪些用在张思德身上是恰如其分的?这样做,既可以复习这些学过的成语名言,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记忆与运用,还能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达到深化文章主题、烘托人物形象的效果。(二)、与作文教学休戚相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读与写在教学时应是紧密相连的。从学习的目的来看,学是为了用;从学习的顺序来看,是先积累、吸收再表达、运用。所以,“成语名言积累”这一教学内容应与作文教学相结合,以求“成语名言积累”促进学生词汇的丰富、作文水平的提高,再以作文水平的提高反作用于“成语名言积累”,使两者浑然一体。
用成语名言写句子、语段是这一形式的具体体现。在教学完“成语名言积累”完毕之后,我们可以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再拔高些要求,可要求学生选择用上所学的这些词语说一段话。如人教版六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中有12个成语名言:废寝忘食、十载寒窗、悬梁刺股、凿壁借光、一览成诵、一目十行„„我在让学生反复诵读、理解词义之后,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来写一段话,要求能运用其中的两个、三个或者更多的成语名言。学生马上执笔进行语段创作训练,五分钟之后,一个个鲜活的语段便出现在大家的面前。
还有,我们在作前指导课时,也可以进行成语名言的指导运用。如我们可以提供一些有关作文的成语名言,让学生在作文之中加以运用。也可以在作文前,让学生试说说,本次作文可以运用到哪些成语名言。
(三)、口语交际是当仁不让的主阵地。
如果说,成语名言积累在作文上是为了“下笔成文”,那么,在口语交际上则是为了“出口成章”。“厚积薄发”是对,但有时也不必等到“厚积”时才“发”。而且往往由于要“积厚”时间长了反而会“发”不出。只有边学边用,在学习中运用,在运用中再学习,这才是上上之策。不容置疑,“口语交际”是最佳的舞台。如人教版六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成语名言积累”之后,下一个活动就安排了口语交际:请你当导游。要求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自己的家乡。在进行这一口语交际之时,就可以用上第5题中的12个描写建筑物、自然风景的成语名言,使两者珠联璧合。又如《综合能力训练》口语交际的内容直接就安排为“成语名言接龙”。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指导学生对学习的成语名言进行梳理、构建脑中成语名言的体系与结构,帮助学生灵活地运用。(四)、教学评价也是有效途径之一。
《课程标准》语:“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对“成语名言积累”的掌握情况,我们也可以通过评价来检验。不管是课堂上进行的当堂检测,还是一单元后进行的单元测试,还是期中、期末测试调验,我们都可以把“成语名言积累”作为其中内容之一。形式要多样、新颖,如:写出几个描写人物心情的成语名言,用成语名言接龙的形式来进行填空,填出含有动物名的成语名言等等。这样既检查了学生对“成语名言积累”的掌握情况,还避免了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化答题,又培养了学生对“成语名言”的兴趣。
一年多,全校语文教师都在自觉开展,坚持活动,而且有的教师还让学生解说名言,提高了活动效果。我们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长此以往,学生的积累便丰厚起来,为学生的语文大厦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塘镇蒸北中学张伶俐
内容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曾经存在两种倾向;在语文教学中,曾经存在两种倾向:第一是抹煞语文课程特点,人为强化语文政治因素;第二是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忽视语文学科内在的人文性,扼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突出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挑战传统语文教学,大胆走进新课程,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是当前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
关键词:范读品读大胆说话自主与多样化的作业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我在具体的阅读教学实践中,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训练:
一、让朗读焕发迷人的光彩。
在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要求学生充分的读书,是一个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相统一的重要过程和方法。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朗读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初中朗读教学绝不能停留在读准字音、读顺文句、背诵文段和教学的过渡环节这些层面上,要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呼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朗读铺设一座通向作品深层美感的桥梁。
1、教师尽量运用真情范读
范读的魅力是无穷的。学生在听音像材料的时候,他会觉的那很好,可是离他很远,没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只有范读。例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李汉荣的《山中访友》时,老师首先声情并茂的范读课文,学生就会被文章的美 1
景所陶醉,就会被文章的优美语言所吸引。他们不由自主的会在内心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并且,范读能在无形中指导学生的朗读,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
2、教师尽量指导学生朗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文本。要通过丰富的材料、生动的剖析、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想象和体验,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的朗读。例如,我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要求学生一边朗读一边想象,一边在头脑中浮想鲁提辖和镇关西的精神风貌,然后指导他们哪些该读重音,指导他们如何把握语速,指导他们如何读出气势和感情,经过指导,教室里沸腾起来,读着读着,他们有的推出拳头,有的拍手叫好,有的神情严肃,一拳比一拳更猛,一句比一句读得更有气势。一遍一遍的朗读,学生们读来有味,有色、有声、有形、有神、有情。通过朗读,学生们已经深刻感受到了鲁智深疾恶如仇、勇猛刚强的光辉形象。
3、教师创设情境,提倡开放性朗读
在新视听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对图像、音乐有一种格外的亲近。我们可以在朗读教学时恰当的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就能快速唤起学生的情感,为他的个性化的朗读增加色彩。活泼多样的朗读形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和表现欲。例如:不同的分组方式朗读,配乐朗读,接力朗读,主题朗诵会等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和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之间的统一,对学生的朗读都要作出鼓励性的评价,要让人人都乐意去读。让朗读真正成为学生展现自我,抒发性情的舞台。例如,在教学诗歌时,就安排诗歌朗诵比赛,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就要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这样,学生就能更好领悟诗的感情,更好感受人物形象。
二、让说话闪亮登场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叫语文?语文就是语言,就是平常说的话...”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说话教学。如果在语文课堂的各个环节中,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创造学生说的机遇,安排学生说话的空间,让说话在语文课堂中闪亮登场,那么,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会大有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会更上一层楼,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那么,说话应该怎样贯穿在课堂教学中呢?我做了一点小尝试:
1、坚持课前“3分钟”讲演
讲演的要求是人人参与,按座号轮流上台演讲,每课一人,讲演的内容不拘一格;可以讲故事,说见闻,谈感受,评社会,议他人,演小品,校园生活,家庭经历,社会现象都可以成为说话的内容。
2、回答问题,大胆说话
在初读课文的时候,老师往往根据文本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个或两个问题,在学生朗读之后,老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看法,要尽量的让学生多说,要尽量让多个学生说,要尽量的让学生评议,老师万万不能越俎代庖.,让说话匆匆而过。这样的回答,既能使学生对文章有初步的理解,又能大大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3、探讨问题,对话交流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的三个重要标志,在阅读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积极探讨,研究问题,这样,在小组合作形式的组织下,学生们开始积极思考问题,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们会各抒己见,他们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他们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容,领悟了作品的感情。例如,我在教<<在山的那一边>>时,让学生讨论”山”和”海”蕴含着什么深刻意思时,课堂上顿时沸腾起来:有的说是心中的大海和山,有的说是努力和信念,有的说是意志和美好的境界,有的说是克服困难和达到理想境界,当我再一次要求学生品读第二部分时,大多数学生们能坚定的说∶山比喻困难,海比喻理想,只要努力克服困难,就能实现美好理想.在愉快的对话交流活动中,学生们不知不觉的领悟了作品的感情。在探讨问题中持之以恒的让学生进行对话交流,既能使语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又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4、品味语言,模仿创作
新课程语文教学尤其重视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重视对学生进行词汇训练,新课堂的语文课堂常常有这样一个环节:朗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词、句、段、背下来,然后试着模仿说一段话。这样,学生在领悟语言的魅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在阅读教学的同时带动了作文教学,这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能有
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例如,我在教<在山的那一边时>要求学生说说你喜欢的语句,并谈谈喜欢的原因,有位学生说了喜欢“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经过讲评之后,我说:你们一定也有类似的经历,你们能否运用拟人手法,说上几句话呢?同学们开始努力回忆,有许许多多的同学发了言,他们能够体会到个人的主观感情能使大自然的一切受到感染,把事物赋予人的感情和思想,这就是拟人,他们知道了,悲伤时能感觉草木也会沮丧落泪,快乐时能感受小鸟也会放声歌唱,一下子又联想到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以后的作文实践中,我惊喜的看到了许多拟人的句子,这些都应感谢平时的模仿语言训练。
三、让作业丰富多彩
帮助学生改变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作业训练应该像课堂教学一样,来一场真正的革命,使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给学生以自主选择、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我在作业布置上常注意以下几点:
1、作业完成具有选择性
学生是有差异的。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也可一改以往命令式、强制式,针对学生的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中差生的接受能力去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2、作业布置内容具有实践性。
“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因此,设计作业也应该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作业成为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增强实践性。具体内容可以包括“解决学习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例如:学习了《访问环保专家方博士》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地球上淡水资源是怎样有限的?水污染又是如何严重的?请你拿出具体的资料和事例来证明。经过师生讨论,确定以“资料查询”和“社会采访”两种方式完成作业。资料查询组重点通过查阅书刊、报纸,上网、看录像等途径搜集资料来证明水资源的匮乏和水污染的严重;
“社会采访”组,在家长的协助下,分头采访环保局、自来水公司和城镇居民,亲身体验生活,感受水污染的状况。学生分头行动,一周后分组交流。分组交流结束后,我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面对水资源如此匮乏,水污染如此严重的严峻现实,我们是否坐以待毙?于是又一次语文实践活动开始了:走上街头,义务宣传“节约用水,人人有责”;给全国人大写建议信:严肃立法,保护水资源。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生活中,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看待生活,关注生活,学习的兴趣更浓,完成作业的自主性更强,作业效果之佳不言而喻。
3、设计作业的多样性。
实践证明,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这就告诉我们:作业也不应只是单
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由此激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感官体验,在愉悦合理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并积累大量的愉快而幸福的经历。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这样不仅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升华,而且也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注重朗读,提倡说话,开放作业,将会使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进实践,迈向成功。
第三篇: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征文
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作者姓名: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湖北省麻城市龙池中心学校七里桥小学雷凯宁***629801791@qq.com 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石,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而电教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正以其特有的优势走进课堂,成为广大教师的得力助手。
它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怎样利用信息技术,如何使用多媒体课件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就巧用语文多媒体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法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语文多媒体 信息技术 语文素养
在当今社会,党和政府都深刻认识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技兴国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性决策。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并强调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语文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它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合金”。具体地体现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师生们一个无限的空间。信息技术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总和。它的这些特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强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多方位的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的广阔性,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精心选择,合理运用电教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学,化古诗词教学。语文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日本文化界人士曾说过“忘记母语等于亡国”。我认为学好语文等于爱国,在教学古诗《赠汪伦》时,一位老师在网络教室里,先打开自己事先设置的文件夹,找到要学习的古诗和一些诗人其他的描写送别的诗篇。然后公布一些相关的古诗词网站,让同学们去查阅想要寻找的内容。下课后,老师又让同学们在网上查找,在电脑上设置自己的古诗卡。在这个空间中,有着无穷的文字材料和超文本材料,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实现学生的感悟体验。
在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是融语文知识传承、语言文字训练和语文教学管理于一体的,它的有效运行不仅表现为教师的善于施教、精于指导和适当的监控,同时也表现为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创新和勇于自律。在学习《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及时打开课件,不仅让学生游览了庐山风景区,身临其 境,而且感知了“香炉峰的瀑布飞流而下”,体悟到瀑布的壮观景象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诗人大胆夸张和丰富想象的结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信息技术具有很强的工具性,所谓“鼠标一点寰宇游,上下纵横几千年。”它能使语文教学置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使语文教学能够校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教师打开网页了解雷锋的生平事迹,再朗读课文理解雷锋叔叔做的好事:在泥泞路上背小同学,送迷路的孩子回家,背着年迈的大娘。再播放《学习雷锋的好榜样》的歌曲。学习雷锋乐于助人,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爱心的崇高精神。在学习《赤壁之战》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自学课文,再在网上找出三国有关的资料。只要是三国的内容,在磁盘上直接显示出来。作业交上来后,内容丰富多彩:有人物介绍,有背景介绍,有故事的结尾,有性格的分析,也有对战斗的评价。总之,信息技术拓宽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四、利用信息技术的新颖性,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网络世界里,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正是网络的这种特点,使它总是走在时代的前面。全球化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开放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学科,是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石。因此,语文的基本素养也应该包含创新能力。信息技术的特殊性质,可以帮助老师完成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有意犹未尽的。很多老师喜欢让学生设计结尾,计算机可以更直接地实现这个目的。在五年级第十册第四单元《积累运用》中,有一个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介绍一种电器。老师这样布置作业:选择一种电器,在网上找出它最新的版本,说出它最先进的用途。可以用查阅的资料来说明,也可以用图来表示,还可以结合别人的设计,针对生活中有些电器在使用过程中的缺陷,自己设计一种让人感到满意的电器,用文字把它描述清楚,允许用图例来补充说明。这种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习过程中的创新能力。
五、利用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知识信心。
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网络教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网络教学中,有鲜明的图案,有活动的画面,还有各种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资料。一位教师在教《日月潭》一课时,朗读了课文内容后,直接打开有关台湾风景名胜古迹的网站,马上,有日月潭风光秀丽的画面,十分有感染力。学生对照网上的内容,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是写景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性都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很好地实现了师生互动。
六、利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育的特点有两点:一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是语文学习有很强的实践性。语文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经济增长、城市建设和农村社会进步、战争与和平、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都应成为语文课程关注 的对象。网络的开放性给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广阔空间。我校学生网站网页作品《垃圾污染治理》,电脑绘画作品《海底世界》、《阳光满校园》、《只有一个地球》、《迎奥运 我行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操作应用能力。一位四年级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用媒体课件展示现代战争的场景以及战争中失去亲人的孩子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从而激发起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人物“雷利”所发出的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七、巧用多媒体,更好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多媒体课件是以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为依据,力求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的特点,是教师的经验和现代化教育思想、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它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促使学生手脑并用,思维集中,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好地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利用多媒体体验人文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情感和人文内涵,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极其深远。利用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的培养,加深加强人文性、情感性的熏陶和感染,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我校温老师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一课时,根据学情调查,发现学生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知之甚少。温老师就精心挑选了几段视频资料,有志愿军英勇奋战的;有痛失亲人的;有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民团结的。通过相机播放视频素材,再来朗读课文相关的段落、重要的句子。学生一个个读得声情并茂,感人肺腑,从中体会到了中朝人民伟大的友谊。这堂课被老师评为“最令人感动的课”。
(1)多媒体可以重现优秀人物形象,使学生感受到人物的优秀品质。语文课本所塑造的优秀人物形象是人们学习的宝贵财富,他们思想品质、崇高精神对人民的思想起着净化作用,通过他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根据教材本身所含的理念和情感对学生进行情感发生的潜移默化。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学生可以通过再现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先进事迹,切身感受到他们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的品格美。例如,我在教《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时,让同学们观看1961年敬爱的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视频录像。从而让学生体会周总理热爱人民、同人民心连心的思想感情。
(2)多媒体可跨越时空,带领学生领略祖国壮美山河。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写景状物的优美课文,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葡萄沟那香甜可口的葡萄,黄山的奇石怪峰,无不显现出大自然的迷人姿容和人类文明所造就的奇伟景象。可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未能亲眼目睹所写的美景,只能从课本文字的表示描述和插图中了解一二,而这些均不能直观地、动态地再现景物的自然美。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凭借多媒体电脑无比强大的功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带领学生在课堂内任意浏览,欣赏各地自然风光,真切感受,直觉体验自然美。
2、利用多媒体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1)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计算机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独具优势。计算机可将文字、声音、图像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教师可根据教学要求把图中的事物作从小到大、从远到近、从整体到部分、从表面到本质的处理,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反复观察,从而使学生的观察逐步做到有序而细致。如在指导学生“观察动物”时,先在电脑上显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再用“闪烁”的方法,按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向学生显示,把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时再让学生说一说小白兔可爱的外形,由于学生观察有序而细致,因而个个言之有序,并让学生用这种观察方法去观察生活中的动植物。
(2)利用多媒体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例如一位青年教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讲授的口语交际课《我爱吃的水果》获得麻城市新课程优质课一等奖。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多媒体进入课堂,为学生的说创造了情境。当学生想说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再让学生同桌对说,小组讨论,大家交流,学生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个个说得开心,这也为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八、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科研,为课题研究提供方便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课题研究,为我们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今年我校语文教研专题为《激发习作兴趣,提高习作能力》,语文教研组组织老师收看《特级教师辅导实录》,这一系列讲座有《学写生活习作》、《写好想象作文》、《学会修改作文》,共有10节实录。通过观看,老师明白了“习作即生活,生活即习作”的道理,这一系列讲座,为我校顺利开展教研专题活动打开了一扇大门。展望未来,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站在国家培育高素质人才的高度,运用好远程教育资源,才不负重托。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辅助教学是体现时代特色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实现声像同步、视听结合,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引导学生体验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我们年轻一代责无旁贷,应该勇于面对,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为教育现代化争辉添彩!
参考文献:
[1]《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钟启泉等主编 [2]《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努力改革阅读教学模式》吴立岗著 [3]《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制订
[4]《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郑剑非著
第四篇: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析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江苏省邳州市新桥中学黄传洲
【摘要】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新形势下新课程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改,培养全面的人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分别从转变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阅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几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素养、兴趣培养、阅读、学习习惯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此形势下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的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综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和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如何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首要的要做到老师角色的转变,伴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为此,要求教师本人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以往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学力和学习方式、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等等,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了,所以要求教师深刻学习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摒弃了,教师的角色也应该彻底的改变,从所谓的师道尊严转变成学生的好伙伴。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真情交融不仅仅表现在师与生之间,而且表现在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教材——学生”之间情感的桥梁便是老师的情感,教材蕴含的情感是靠老师去传递、去触发,从而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的。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和学生在平等的位置上完成我们共同的任务。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和指导者,而绝不是课堂中的命令者。教师只有真正转变了观念,给自己的角色准确定了位,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和充满感情的话语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同样的三句话,“你必须怎么样”、“你要应该怎么样”、“你应该这样”。学生听了对于每个同学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不一样的感觉中学生的学习情趣是不同的,那么课堂效果也是不同的。所以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快速实现角色转变,努力学习,提高技能,课堂上能胜
任组织者、引导者。在课外做学生的知心人、好朋友。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完美的课堂,才能完成我的目标和任务。
二、激发、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宋代陈颐说:“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课堂上巧用教学艺术,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并不是艰辛的劳动,而是一种快乐。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没有兴趣的学习只是一种徒劳,随之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那么兴趣还是要靠我们老师去培养,靠老师去激发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那么怎么去培养兴趣呢?
首先,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师生之间不仅仅是单一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伴随着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语言上的沟通。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积极配合你的教学,融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一种快乐下学到知识,已达到课堂教学目的,轻松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快做到角色的转变。在教学中巧用教育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大胆的探索创新,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在毫无感到拘谨的情况下轻松的学到自己应该学到的东西。反之,何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次,感情和心灵上的沟通,对于学生,情感有时成为学习的动力,有时却成为阻力。在教学中,情感的积极性和消极性是并存的。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用一种温情感化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爱和温暖,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参与我们的教学,才能成为课堂中真正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给予其鼓励,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爱,那种爱一旦被学生感受到,那么对于学生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动力。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话对于学生会感到无限的温暖和求知的兴趣。那么课堂效果以及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想而知。
三、培养阅读的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姬说:“阅读在孩子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童年的书几乎可以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阅读能拓宽知识面,能提高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思想情趣,而广泛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把自己的知识传输给学生,最重要的是给学生以良好的引导和影响,让他们开阔视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光时局限于课堂上的阅读,还要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尤其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涉及到本科内容的课外读物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课外进行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一篇优秀的作品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和启迪,学生能徜徉在其情节和优美的语言中体会到愉悦的心情,慢慢能达到与作者的共鸣,慢慢地达到忘我的境地,仿佛如临其中。一些优秀的小说,名著,诗歌、散文、戏剧、名言警句之外,对于学生感兴趣的连环画,漫画也要涉及其中。学
生完成阅读后适当引导学生背诵优美片段,抄写优美词语,并试着去写。在引导学生学会怎么选择积累内容后就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值得积累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自主积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另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读完之后要求同学们写写自己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当然每位同学对于文章的感悟和理解是大不相同的,但是在教师指导的同时要给予其鼓励很赞许的目光,并且长期坚持下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要多阅读,广阅读,学生才能心中有物,才能逐步提高我们学生的写作素养。
四、良好习惯的养成培根说过:“习惯真正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其实,语文学习的习惯包括的内容很多,从大的方面看也就是最基本的听、说,读、写。比如字要认真的写,文章要有表情的朗读,并认真品味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作文要好好的做。就拿写作来说,我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如经常收集信息及趣闻的习惯,经常搜集名言、格言、谚语的习惯,阅读其他文章有写随笔的习惯,熟记优美词语的习惯,先写题纲后作文并有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等等。当然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习惯,比如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后复习。经常参加小组辩论或者演讲比赛,经常讲完一篇课文之后,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来表达下课文情节,主动与别人交流,以培养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经常参加社会实践性活动,借助节假日去光荣院去探望老人或者外出踏青,回来描述下其中的过程,以及所见所闻写一篇小短文,或者描写下沿途的景色等等,这些良好习惯养成都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总之,对于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涉及到的有诸多因素,只有靠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在新课程的指引下,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长期发展,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内容提要】语文素养是我们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综合素养的诠释:语文综合素养重在综合。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无论是哪个学段的学生,凡具本学段应当具有的语文素养,语文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洽。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关 键 词】语文素养提高培养课程语感
冰山模型把语文素养分为了三个层次,即操作层、实施层和基础层。操作层是显露在外的,而实施层和基础层是隐形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要完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必须扎实实施层和基础层,作为未来的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语文素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则进一步指出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思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奠定基础。并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课程基本理念的第一条。把语文素养从“立人”的高度加以强调,这在以往的有关语文课程的文件中是没有的,其意义是长远的,影响也是深刻的。语文素养是我们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我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是有它的意义所在的。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一句话,语文综合素养是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
从“素养”一词语的概念和《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阐述来说,它应包括与语文有关的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创新意识,当然还包括应具备的知识和学习运用祖国语言相关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这样,我们就不难发现,缺乏人文性的以应试为目的训练式,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使学生具备上述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
(一)语感的作用与地位
值得提出的是在论及“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时,《语文课程标准》还使用了“培养语感”这一个概念,把“培养语感”作为学生语文素养中语文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且在“总目标”
第七条中也设定了“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目标。那么,什么是“语感”呢?它与我们以往所说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什么异同?概括地说,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觉,这是一种能力。语感是对言语(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敏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它不仅仅局限于对语音和文字符号的感觉,而且是同时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体验在内的言语活动过程。具体说,一个人在听话时,如能通过快速的感知,思维和情感体验,比较准确把握对方言语的要点,体会到言语中蕴含的感情,甚至能听出言下之意,弦外之音,这就说明他有较强的语感;阅读一篇文章,如能灵敏地捕捉到文章的意境,也说明有着很强的语感。一个人如有很强的语感,说话时能做到得体自然,富于感染;写文章时能做到文从字眼,准确达意。就组成要素来说,语感由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用感构成。语音感是对口头言语准确而以灵敏的感受能力;语义感
是对词语的思想意义和情感内涵的敏感;语法感是对语法现象的敏感;语用感是对特定语境中的语言运用的敏感。就发展过程语感由许多不同的层次构成。儿童入学之前,他们在日常的口头言语实际中自然形成的语感,是一些言语的感性经验,属于较低层次。入学以后,他们除继续学习口头言语外,开始学习书面言语,学习语法规则及其它语文知识,并用之于听说读写实践,这样就逐渐获得了语言的理性经验,语感也就进入了较高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认为,语感在整个语文能力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首先,语感是言语活动的必备前提条件。我们进行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包括语文学习)都必须以具有一定的语感能力为先决条件,否则根本无法参与任何一种言语活动,可见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基础。其次,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能力的高低。语文能力一般包括言语能力和篇章能力,前者是基础,而前又以语感为基础,因为信息交流直接凭借的是语感,离开语感就谈不上交流,可见语感能力的基础。最后,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语文审美能力的雅俗。审美教育要通过形成良好的语感来完成,言语活动中的审美对象的感受、审美情感的诱发,审美能力的形成都必须基于语感,可见语文能力的最高境界——语文审美能力的形成要以良好的语感能力为标志。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培养和追求语感是一切母语学习的基本途经,也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经验,它关系着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只有在言语实践中获得了言语感经验,才能很好地理解言语和运用言语。
(二)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
语感是一种言语感受经验,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的运用和严格的语言训练中形成的。它既需要通过阅读,写作和有声语言的环境来积累语言经验,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又需要联系生活经验去比较揣摩语言文字,提高语言修养来获得理性知识,它是既带有浓重的经验色彩,又伴随着很强的理性认识的语言感受形式。现代心理学认为:语感是在大脑层上建立的相应的巩固的言语动力定型。在言语活动反复练习与实践过程中,大脑主管言语的区域里,因按一定顺序出现的言语信号刺激作用而形成了与之相应的言语活动联系系统——言语动力定型。由于言语动力定型中,构成其特有的动作方式的各个环节的动作,是按一定顺序构成的,因而,当这种言语动力定型建立并巩固之后,某种言语活动信号一旦出现,就可以自动地引起这一言语动力定型内各个动作的反应,于是,言语活动就可以自动化的发生。这种自动化的形式,就是我们说的“直觉”也即“语感”。所以,语感是人们言语实践的产物,换言之,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唯一途径。
具体地说,语感培养的方法有:
1、联系生活,获取语感
生活经验是语感活动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经验,作为第二信号系统的语言就会同第一信号系统的现实刺激物失去联系,不能成为信号,因而也就不易获取具体的语感。叶圣陶是这样描述语感的:“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叫做“语感”。他提出了一条基本原则:“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生活体验是一种非言语实践,它包括生活知识经验、自然风物知识经验和人生社会知识经验等的体验,没有这种体验,语感培养就是苍白的,就会重蹈“死读书,读死书”的覆辙。因此,学生要多接触生活、多观察、多体验、积累生活经验各语言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联系生活实践,回忆所经历的生活,唤起有关表象,进行有关联想和想象,从中体味言语所构成的情景,领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获得深切的语感。
2、诵读揣摩,形成语感
要养成反复诵读,潜心揣摩以明达文意的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声音信息比文字符号更具
可靠性,学生在诵读课文时,口耳眼三种器官协同参与活动,有助于增强语感。朱自清认为,诵读兼口治、目治、耳治,于培养语感最为有益。我国传统语文学习强调熟读成诵,反复揣摩,其科学价值之一就是体会语感。简卡尔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人的说话。”培根说:“读书在于创造完全的人格。”我们要在充分读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足以说明读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当代语言学习缺乏严格的朗读训练,朗读的时间,次数太少,这正是学生语感能力弱的症结所在。因此要多读典范课文,对精彩段落,精粹诗文一定要熟读成诵,潜心揣摩。既要把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还要探究一些语言规律,如词义,句义的领会,关键词语的把握,语序、标点,停顿作用的理解,段义的分析等,经过反复揣摩、思考、比较,进而体会文章比较深层的涵义,分辨出语言运用的细微差别,这才符合语感的学习心理。通过诵读揣摩,得其意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叶圣陶说:“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是全面不偏。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解化而为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那么,熟读成诵的文章,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潜滋暗长,积少成多,由感到悟,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良好的言语习惯养成了,语言修养加强了,语感也就具备了。
3、强化训练,锻炼语感
语感作为一种高级的语言修养,要在严格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中才能得到锻炼,得到发展。语感训练的形式要多样化,内容要由易到难,要求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会有效。
首先,在语感实践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语感分析,加强语感训练的指导。选择一些典型的例子,如内涵丰富的段落,流畅多变的句子,形成生动形象的词语,精当巧妙的标点等,向学生进行由形式到内容再到形式的分析,揭示其感情色彩,隐含意义和表达效果。其次,语文作业的布置应该以语感培养为主题,知识的练习要以应用性为主,如做辨析同义词、反义词以及词语的感情色彩的练习,分角色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意、练习、剖析课文语言特色的练习,这些都能使学生对书面言语有切实的体会,从而使语感得到锻炼。再次,要求学生经常性地写语感随笔或日记、周记,这是一位特级教师所创造的。语感随笔是学生专门记录自己学习语言的心得笔记,是语感自我训练作业,它不仅要记录自己学习语言的心得(语感),而且还要对语言感受进行分析。长期进行这种练习,必将使语感能力得到发展。
4、掌握规律,强化语感
语感能力培养不能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还要在学习分析语文知识中取得理性认识和经验,并用之于新的言语活动的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语感的层次。在语音感、语义感、语用感的训练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学生学习中获取理性知识,在练习中取得理性经验,要坚持传授理法知识与训练语感能力相结合。语法、修辞、逻辑、文体知识等语言知识是培养语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语感的必要条件。它为培养语感提供了理性经验,使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和表达,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语感就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升华。
用以上方法培养语感,是因为语感大致有下面几个要素构成:
A、感知描述性的语言文字时,能准确而迅速地在大脑里呈现有关的表象,并能自然的产生联想,想象活动;
B、阅读具有感情色彩的文字时,能迅速即引起感情的反响;
C、能较深刻地领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本质意义;
D、能体味语言文字的美;
E、凭借直觉,对语言文字的正误优劣有较强的辨析能力。
一个人上述几种能力很强,说明他已经具有敏锐的语感。语感敏锐的人,读到“春天”这样的词语,头脑中就会自然出现与下面的画面相类似的形象——朝阳里,初春的草丛中或树枝上冒出几片嫩绿的毛乎乎的叶子,上面滚动着几滴晶莹的露珠„„使人感到一种惊喜和一种振奋。语感敏锐的人能深切地感受到所读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感敏锐的人,对于运用得稍不恰当的词语虽可能一时说不清道理,但会立刻觉得不舒服,不协调,甚至如骨鲠在喉,非得设法换上更恰当的词语不可。因而,语感是一种综合的语文能力,也是语文素养的体现。这种能力和素养培养靠“架空分析”,靠字词“训诂”,靠“填括号”的所谓练习,靠“题海遨游”是没有什么用的,而要靠教师科学的,艺术的,充满感情的诱导,靠学生充分的阅读、品味,一定量的作文实践体验才可能获得。
郭沫若先生曾说过:“语感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这种敏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在语感培养方式上,叶圣陶先生“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乃至语文素养的理念出发,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中这些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新的教学理念,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一样,‘单兵独进’的发展观是片面的缺乏系统观念的”,必然会导致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最终阻碍整体的发展,只有系统的整体协调的发展才能得到根本的发展,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学生形成了如上述综合的语文素养,就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性质和教学效果就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和谐的“人的整体发展”中得以增强,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二
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都离不开把语文文字包含的人文素养转化为我们的文化素养。当前,不管是实验区还是非实验区的教师都积极探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和途径形势可喜可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作为发展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当前的阅读教学正潜伏危机。在当代这样一个电话逐渐代替私人书信,电视日益代替读书看报的社会里,人们慢慢觉得,阅读似乎没有了什么意义。人们对阅读的重要性开始怀疑,尤其对经典阅读的重视程序正在急剧下降,“阅读危机”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有一种文化现象值得注意:只要一提到意大利民族文化,人们就会很自然的联想到但丁的《神曲》;提到日耳曼民族文化,人们就会想到歌德的诗歌剧作和贝多芬的音乐,由此可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都有一批受得起时间考验长久不衰的经典。丢掉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的悲哀,也是人类文化的损失。同理,语文课程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内容与时俱进,加强时代性,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同时,必须加强经典性,提高课程的力量。
作为民族的共同语教育,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这是因为在当今世界上,语言都是民族语言,文学都是民族文字,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仅仅是一个符号系统或交际工具。在语文学科,民族文化主要表现为民族的文字文化和语言文化。语言文化,内涵非常复杂,大致说就是指以语文文字为载体的精神遗产,具体体现为两种类型,即文学和典籍。因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加强文学和典籍方面的修养,这是把语言文字包含的文化素养转化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素养的必由之路,这问题又在于人的文学方面的修养和典籍方面的修养是内隐的,不像人的言语交际能力是外化的对象化的,可以通过一个外在的表现来进行评价。也正是由于不易检测评价的原因,文学方面修养和典籍方面的修养的培养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长期不受重视。而旧有的应试教育体系和语文考试模式,更为“不考就不教不学”的功利主义不断滋长和蔓延推波助澜,它的直接负面作用就导致我们少读经典,甚至不读经典,这对提高语文素养是致命的一击。
课程标准进一步提出,“应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论著,调查梳理材料增强文化意识,学习探究文化问题的方法,提高认识和分析文化现象的能力,吸收优秀文化营养,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无疑是个标本兼治的有力措施。
张隆华主编《语文教育学》中说:“阅读从认识文字符号开始,经过大脑的分析综合活动,领会课文的意义,体会课文的感情,并凭借着课文练习阅读的技能,从而发展阅读能力。阅读的方法有:朗读、默读、视读。朗读又叫吟诵性阅读或品味性阅读。就把无声的文字化作有声的语言,把单纯的视觉作用转化为视觉、运动觉、听觉的综合作用,从而加强对书面语言的理解和掌握。默读,又叫潜语读,其特点是视觉反应文字迅速,发音器官动作轻快,声音微弱无听觉感受;大脑借助手的动作进行快速的信息加工。视读,又叫直接阅读或速读。其特点是,大脑对通过视觉反映的文字信息直接进行处理,口耳都不参与活动。三
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就必须积极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深入思考,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没有兴趣的学习就会变成一种苦役。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向语文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积极心理倾向,是推动语文学习强大动力。
(一)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
1、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引导学生切实认清学习语文的重要意义
3、努力使教学有新意,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4、注意感情的培养,以情激趣
5、培养学生广泛的好奇心
6、通过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
7、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
8、课内语文学习要与课外学习相结合(二)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具体方法:
1、设疑法,以此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求知欲望,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有疑惑想不通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及时启发他。
2、悬念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一种关切的心情,就像章回小说中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一样。使关切的心情变成学习的兴趣。
3、感染法,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深入发掘课文蕴含的感情,使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吸引学生从而产生兴趣。
4、激励法,心理学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多表扬,多鼓励,可以更好地激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5、点拨法,启发学生思考,尽可能上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可以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
6、诱导法,就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诱导,把学生其它方面的兴趣吸引到语文学习上来。
7、有得法,学习能够有所得,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8、间接法,利用与语文学习有关联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间接事物,来引发其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9、反馈法,在教学中把学生学习的进步,获得的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10、竞赛法,适当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有效手段。四
良好的语文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语文习惯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种习惯对语言功能的发展,语文规范的形成,语文能力的提高都会起到直接的作用。
(一)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主要有下列一些有效的做法:
1、建立教学常规,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在教学之初用一段时间,重点建立教学常规,为学生规定一定的学习语文的规矩,如语文课上怎样读书,怎样提问,怎样回答„„每个老师制定的项目不同,但目的是一个建立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2、教给学习方法,强化训练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先要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再加以强化训练,例如,培养预习的习惯,教师在指导预习的步骤和方法,逐步形成一定的思维方式,达到自动的程度,这样,预习的习惯就养成了。
3、在培养语感上下功夫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符号的一种直觉,是一种高级的语言定势。无论是理解语言还是运用语音文字表达,语感都是极其重要的。
4、严格要求,坚持不懈
良好的语文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起来的,不良的语文习惯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改变的,因此需要时间严格要求,作坚持不懈的努力。
(二)培养的具体方法有:
1、提高自觉性
2、严格要求
3、反复训练
4、典型激发
5、教师的示范作用
以上原则性方法的运用,在我们日常的学习中有较多的体现。而且我们还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具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丰富的课堂和课后精神生活,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也只有这样,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得到较好的体现,从而提高语文素养。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学习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