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4 14:1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以大学生寝室生活情况调查为例

摘要: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小花了,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在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于是我就此做了一个调查问卷。

大学生寝室生活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单位之一,也是最有特色的生活单位。寝室不仅是休息的场所,也是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绝大多数学生都将在寝室古国大部分时间。因此,寝室生活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寝室成员的日常生活水平的高低。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代大学生;寝室生活 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

2、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 ①政治倾向: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高等教育由往日的精英教育逐步过渡到大众教育,使大学生由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于是他们对现实进行了理性定位,这表现在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在整体上趋于平稳,他们在政治上做“平常人”,拥有“平常心”,务实性参与,在宽容协调中求发展,以理智、平静的态度投身于社会改革。但也有部分大学生迷信“有权就有一切”,在政治倾向上具有不健康的心态。

②:民族观念、集体观念、公德修养

当代大学生在主体上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有献身于祖国的责任感和坚强意志,希望祖国强大,希望人民生活安定幸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但也有部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实利益的限制,少数人显示出媚外心态。多数大学生集体观念强,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但也有少数人对集体持中性态度甚至对立态度。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与社会公德意识不容乐观,知与行相分离,道德追求不强烈,道德修养不完善。

③:自我意识

“成人”意识的形成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的突出表现之一。“成人”意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逐渐清晰起来,他们开始独立面对困难,独立面对快乐,独立面对社会,在各种矛盾的碰撞中,在与各种复杂问题的交战中,他们开始走向成熟稳健。当代大学生逐步摆脱了社会义务本位的主流价值,由传统的政治化、道德化的价值倾向转变为以经济为基础的功利实用倾向,开始全面重新审视并高度重视自我价值,显示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崇尚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个别的当其个人利益与他人、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会强调以个人利益为中心来决定其的价值取向与价值目标。但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自我独立的执著表明他们有极强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和个性。

④:理想追求

当代大学生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尊重和服从国家利益,但他们并不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也要看自己从中有无实惠;他们憧憬未来,勾画蓝图,但首先要考虑自己置身其中的价值体现。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以“个人价值的实现”为借口,轻理想重实惠,缺乏远大理想。

但也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将理想目标进行世俗化理解并不意味着他们不再重视自身价值的实现意义、伟大理想等概念只是变得“隐性”了。

⑤交际观、爱情观、消费观

当代大学生的交际环境变为虚拟与真实交错的二维空间。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网络打破了传统的人际交往的生活方式,使他们走向了跨时空、跨地域的网络沟通时代,这一方面促进了当代大学生交往的便捷性,有利于新型代际关系的形成,但这又使人际交往变得虚拟化,一部分大学生成了“数字化”人;在现实中,当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热情、诚实、开朗、大方,开创了现代交际新风尚。但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注重经济利益,趋向功利化和世俗化。

当代大学生逐渐放弃了传统的神圣爱情观和责任婚姻观,呈现出“物质化”趋势,“游戏化”味道。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西方所谓“解放爱情”思潮给爱情以强大冲击,使爱变成了利益权衡。道德责任感的淡化,不求天长地久,但要曾经拥有的“快餐式爱情”观,把价值观引向畸形的、虚无的误区,由此造成所谓的“精神表层化”的现代病,同时爱情也由传统的“爱情独占”观发展到“爱情多元”观。

当代大学生追求消费时尚,消费行为往往强调个性和象征性,求新求美求变求异。他们炫耀消费、超前消费、攀比消费和冲动消费,注重身份,讲究情调,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蔓延。

下面将由大学生宿舍生活问题为例,分析该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我校大学生宿舍生活问题的调查

1、人际关系方面:

此次调查的结果表明:多数同学的寝室关系相处融洽,但不乏部分同学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其中43.4%调者表示宿舍关系融洽,47.3%认为挺好,7.1%表示寝室室友各安其事,更有2.2%的认为很麻烦,总体上女生的关系都比男生的好,97.6%都恨满意目前的宿舍关系,认为很有家的感觉,男生有89.8%认为很好。宿舍成员团结向上,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尊重、信任、关心、可以使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在和谐的气氛中消除紧张学习带来的疲劳,也为班级建设和学风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和谐建设和步入社会。

2、寝室环境方面:

目前的大学生主要在校期间的活动地点可称为“三点一线”——教室、食堂、宿舍。现在大学的宿舍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休息的常说,而且是学生生活、学习、休息、娱乐的重要场所,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目前每天在寝室的时间超过10小时,有得甚至更过,可见,寝室的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寝室环境的优良对于同学之间的感情也有所帮助,对于一个寝室的同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集体精神。寝室的良好环境但就如今的情况和寝室检查的结果来看,很多宿舍都是乱糟糟的床铺,一堆垃圾的地面,衣服、鞋子、到处乱扔乱挂。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卫生问题。英语是,在这次的调查

问卷发现,寝室的卫生不单单是一个清洁问题,还反应出寝室的文化关系以及宿舍在学生心中的地位。

3、管理制度方面:

安全问题是大学生住宿的重点之一,有6.2%的同学认为我校宿舍很安全,54.6%的认为还可以,23.7%认为只要注意点就好,另有15.5%的同学认为有待盖上,在对我校现在的管理制度的调查中,12.9%的同学认为很严格,15.3% 认为较严,60%同学觉得很合适,然而9%的同学则感觉很轻松,从以上的数据当中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公寓管理制度理论与实际结合较好,能够照顾到多数,既展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也让绝大多数同学感觉公寓生活美好温馨,但有55.3%的学生以及42.6%的女生在调查中提出熄灯后楼道常有人边吵边闹,这一问题值得那6.4%熄灯后仍在忙碌的同学反思,深夜打扰别人休息室很不负责任的行为,是我校《行为规范》相抵触的,因此希望学校的相关部门加以重视。

二、我校大学生宿舍生活问题的原因

1、个人方面(1)保洁意识

61%的同学表示寝室整体的保洁意识较差,认为属于自己的床、桌子才是自己的。其他的都不归自己管,更不用说卫生了,还有一种流行语在学生中流传,认为只有杂乱的寝室才显的温馨,其中男生居多,可能正由于如此的想法是寝室保洁意识差。

(2)娇生惯养

调查当中显示98%的同学都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打架都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家里都是小阿哥、小格格,习惯了家人照顾的生活。当寝室需要他们打理的时候,他们就注然无措了!

(3)无轮流值日

或者实行起来不坚定,50%的同学表示寝室没有安排轮流值日生,是相互推脱,这样就形成了“三个和尚”。都等着另一个来打扫,等到最后就是没人打扫。

2、社会群体方面

(1)部分宿舍灰色文化盛行

一半以上的宿舍的同学都有“卧谈”的习惯,而“卧谈”的绝大都是一些生活琐事,因此影响了其他同学的睡眠。

(2)宿舍文化气息不够浓厚

浓厚的文化气息对于形成良好的宿舍氛围有非重要的作用,这次调查中友一个半以上的同学认为自己宿舍的文化气息不浓厚,所以,一个良好的宿舍必然全有良好的氛围。

三: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当代大学生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高校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统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

②: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核心内容。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一定社会主体共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中国经过近现代的曲折徘徊与浴血奋战,经过近几十年来的积极探索与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能有效发挥本国优势且取得了辉煌成就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历史成就确实能使当代大学生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他们又是没有苦难记忆的一代人,其生活在一个思想多元化的开放社会,所以主旋律的高扬显得更为必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深入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有助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正确认识改革过程中出现和积累的矛盾。并树立解决矛盾的信心。大学生既应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又应看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③: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主旋律。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拼搏奋进、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既是激励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发展壮大弥足珍贵的强大精神支柱,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应有之义。一种理想信念,如果不能体现为某种精神,如果不能表现为某种状态,就不能发挥推动力的作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其成为全民族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④:坚持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 育作为关键。“八荣八耻”是中国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在当代的体现和发展。是为应对商品时代社会成员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和价值观念迷失而提出的道德和价值理念导向。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及其教育方法、渠道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使其从对社会主义道德与核心价值观念标语口号层面上的抽象诠释变为大学生内心衡量是非黑白的具体尺度。自觉应用到具体问题的实际分析与价值判断中,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道德支撑与价值引导作用,成为当代大学生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精神动力、把握人生航向的行动指南和抵御各种不良思潮侵袭的强大盾牌。这也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总结:

就这份调查问卷,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积极从事社会实践,切实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注重能力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组织大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构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和践行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节俭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美丑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在实践中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第二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篇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报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报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处理好多样性与选择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

【摘要】十七大报告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新的概念、理论和任务的提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主线和核心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也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能够帮助他们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能够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他们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同时,大学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他们走上社会之后将对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道德的建设和践行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这既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又可使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应加强价值观教育,重点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成长目标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首先,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大学生为本”,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其次,要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分析和评价当代社会中各种现象及文化思潮,帮助学生从理论高度科学地认识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把握社会精神领域中的主旋律,以社会主义理想、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塑造学生的灵魂。第三,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开展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加深刻理解和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确辨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功能。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使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实践教育。马克思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我们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群体,容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不但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且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使广大青年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坚定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篇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动画一班 3009215003 陈晓琳 实践内容: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于是我就“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做了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调查问卷。实践结果:

问卷以网络调查的形式,调查了353名大学生。其中党员所占比例为23.23%;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的占了20.11%,模糊的占了39.38%,有15.58%的人表示自己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民主、自由、公正、和谐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中国发展的前景看法,55.52%的人选择了中国崛起论,33.14%的人选择了中国崩溃论,11.33%的人认为与自己无关;61.19%的人偶尔关心国家大事,37.39的人经常关心,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对于经常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新闻类、综艺娱乐类、从不看电视节目、道德建设类、婚恋交友类、情感类;在看到一则消息后,有96.32%的人选择了根据消息内容判断真假;对于认为那种行为最损坏中国国际形象的题目中,官员贪污腐败、食品安全和国人不文明行为占了大多数;关于关注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或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有21.81%的人选择了经常,75.07%的人选择了偶尔;对于在生活中见义勇为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量力而行;53.82%的人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没有影响,稍有影响的占了37.68%,只有8.5%的人认为有较大影响。总结: 就这份调查问卷,我总结出以下几点:1.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没听过。2.有一半的大学生对于国家不抱有希望和抱有国家兴亡与我无关的想法。3.超过一半多的大学生仅仅是偶尔关注国家大事,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渠道来获取信息。4.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影响不大或者没有影响。就这四点来说,我认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认同还不够。那么,怎样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首先,宣传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荣与辱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荣辱观的实质内容是社会评价标准和个体自我评价标准的体现。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人们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正确的人生观,是指在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这种人生观的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受环境影响极深,由于生活在和平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时代,他们能够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他们涉世较浅,分析和判断问题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对世界、未来与现代化的理解比较窄,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想真正收到成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需要。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教育的重点。

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发挥应有的的作用,就必须弄清生命观也就是生命的价值观。能否具有科学的、适时的、进步的生命价值观,既关系到个体生命的精彩与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另外,积极从事社会实践,切实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注重能力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组织大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构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和践行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节俭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美丑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在实践中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篇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可以集中反映我们国家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12个词、24个字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那么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有多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大学生对它的态度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实践,针对这些内容我进行了实践调查。调查方法: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结果:

我调查了100名大学生,其中党员所占比例为23.23%。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的占了20.11%,模糊的占了39.38%,有15.58%的人表示自己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民主、自由、公正、和谐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1.19%的人偶尔关心国家大事,37.39的人经常关心,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对于经常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新闻类、综艺娱乐类、从不看电视节目、道德建设类、婚恋交友类、情感类; 53.82%的人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没有影响,稍有影响的占了37.68%,只有8.5%的人认为有较大影响。调查结果分析: 就这份调查问卷,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1.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没听过。2.超过一半多的大学生仅仅是偶尔关注国家大事,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渠道来获取信息。3.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影响不大或者没有影响。就这三点来说,我认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不够。

那么,怎样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首先,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材料,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理论是行动的先导”,要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是不行的。我们必须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文的学习,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我们的实践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学习是学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必须把努力学习、锻炼一身将来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切实地抓好,争当优秀大学生,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它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人们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

大学生的价值观受环境影响极深,由于生活在和平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时代,他们能够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他们涉世较浅,分析和判断问题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对世界、未来与现代化的理解比较窄,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想真正收到成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需要。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教育的重点。最后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自己的社会实践中。“观其言而察其行”。我们不能只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挂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只有在实践的真枪实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闪现出它的价值。作为大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做到勤俭节约,“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像近期我校举办的“光盘”行动,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而我们院团委在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应继续坚持服务的理念,始终把我们是为同学服务的理念和我们也是学生的观念随时谨记与心。这点在院团委组织并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社团文化活动中都得到了相应体现,特别是每学期的无偿献血活动,走访敬老院与志愿者活动,更是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起到了具体的引导作用。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和希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必将一马当先!

第三篇: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201205

动画一班 3009215003 陈晓琳

实践内容: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于是我就“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做了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调查问卷。实践结果:

问卷以网络调查的形式,调查了353名大学生。其中党员所占比例为23.23%;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的占了20.11%,模糊的占了39.38%,有15.58%的人表示自己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民主、自由、公正、和谐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中国发展的前景看法,55.52%的人选择了中

大学生暑期实习报告&调查报告专题实习证明金融专业法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机电专业

国崛起论,33.14%的人选择了中国崩溃论,11.33%的人认为与自己无关;61.19%的人偶尔关心国家大事,37.39的人经常关心,绝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对于经常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新闻类、综艺娱乐类、从不看电视节目、道德建设类、婚恋交友类、情感类;在看到一则消息后,有96.32%的人选择了根据消息内容判断真假;对于认为那种行为最损坏中国国际形象的题目中,官员贪污腐败、食品安全和国人不文明行为占了大多数;关于关注见义勇为、舍己救人或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有21.81%的人选择了经常,75.07%的人选择了偶尔;对于在生活中见义勇为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量力而行;53.82%的人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没有影响,稍有影响的占了37.68%,只有8.5%的人认为有较大影响。总结:

就这份调查问卷,我总结出以下几点:1.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没听过。2.有一半的大学生对于国家不抱有希望和抱有国家兴亡与我无关的想法。3.超过一半多的大学生仅仅是偶尔关注国家大事,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渠道来获取信息。4.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影响不大或者没有影响。就这四点来说,我认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不够。那么,怎样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首先,宣传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荣与辱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荣辱观的实质内容是社会评价标准和个体自我评价标准的体现。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人们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

正确的人生观,是指在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这种人生观的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以对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受环境影响极深,由于生活在和平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时代,他们能够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他们涉世较浅,分析和判断问题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对世界、未来与现代化的理解比较窄,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想真正收到成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需要。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教育的重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发挥应有的的作用,就必须弄清生命观也就是生命的价值观。能否具有科学的、适时的、进步的生命价值观,既关系到个体生命的精彩与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另外,积极从事社会实践,切实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注重能力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组织大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构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和践行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节俭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美丑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在实践中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第四篇: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机遇期。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年人来说很有意义、十分重要。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因而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他们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学习、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和要求

大学生首先要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和要求,让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大学生必须懂得科学发展观的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大学生还要懂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只有真正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才能自觉地去实践科学发展观。

其次,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离不开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甚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所以,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多学知识,多增才干,多长见识,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一定不能在大学里虚度光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趁自己年青精力充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技能、本领和才干,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既是培养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活动,也是提升他们改革主观世界能力的活动,既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内化转化和体现外化以及外化推动内化和巩固内化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践,除了在学校学好功课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目前许多高校利用寒暑假开展的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很好的形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服务山区和服务农村为重点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道德、法律、科教、文化卫生“四进社区”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工厂、农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既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用集体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树立社会责任感。

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

科学思想体系的构建需要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要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通过完善知识体系来填充和支撑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所谓知识结构完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一定要防止知识面过窄的单打一偏向。当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因而大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大学阶段是人生航程的重要港湾,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关键在于你自己。大学是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自由期”,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完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目前,我国大学生还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观念,因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和完善。这种偏向亟需纠正。没有全面发展自己,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人文精神,你都是一个不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同步的人。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全面地发展我们的综合能力。要不断使自己的思想体系的结构科学化、合理化,屏弃不良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争取在思想上力求先进。

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自由和全面的,应该是身心与品德等得到全面的均衡发展。虽然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若干发展阶段,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具有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素质。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上,人都应该是完整而均衡地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而畸形的人格,于个人、于社会均有百害而无一益。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格。”

人格健全是指一种各方面都处于优化状态下的理想化的人格。众所周知人格的发展以遗传为基础,后天的环境因素却是影响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因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作为影响人格的发展重要因素,在促进学生人格特点方面的形成与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应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人格现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塑造健康人格。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要正确的认识自我明确人格塑造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一个人的人格往往也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在与人交往众要摒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等不良人格品质;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关心他人的需要、给人真诚的赞美。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当代大学生可以有效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形成自己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起主导和引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早在19世纪末,马克思、恩格斯的战友奥古斯特·倍倍尔就说过:“目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种种丑恶现象,目睹宗教唯灵论和金钱拜物教 对群众的腐蚀,我们痛心疾首。我们多么渴望有朝一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逐步地、全面地、系统地实现我们的思想道德信念和核心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正努力实践着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者所追求的这一宏大目标,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从宏观的社会大环境来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改变了经济运行模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特别是效率优先原则、物质利益原则、竞争法则,以及人际关系的趋利化倾向和社会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都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与此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把我国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他们在输出技术商品的同时,极力兜售他们的思想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念。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整个社会最敏感的部分,其意识形态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难以回避的渗透与争夺。当代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的变迁和分化现状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如今的大学生生于“80后”、“90初”。他们没有过去,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变化与发展、精彩与无奈,有着极强的感受力,随之在思想上心理上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与变化性。这些特点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重大影响,致使其价值观领域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一是价值本位向主体倾斜,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凸显,追求个体利益、个性发展、自我独立、实现个人理想,成了日益增长的需要。他们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往往注重个人要求与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忽略社会理想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在遇到道德行为选择和利益取舍的情况时,一些大学生往往更看重物质利益。二是价值观念呈现出分化性与多元性特征,存在着矛盾与冲突。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扩招和大学生队伍日渐庞大,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日益明显。在社会背景、成长道路、经济状况、学习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差距较大。他们有的能自觉地将个人的前途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却只想自己出人头地,拥有财富,很少考虑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价值主体生活状态的多样性,造成了主体思想观念的差异和价值取向的分化。人的价值观塑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体在适应外部环境与满足自身需要之间不断思考、提炼、整合与选择的过程。价值观形成的这一机理,为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塑造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教育”在个体价值观塑造过程中起到独特作用提供了可能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就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领域的变化特征,有的放矢,使这一体系的科学内容为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自觉实践。正如列宁所说过的那样,通过百折不回的努力,让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渗透到群体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前,尤其要加强大学生的理论武装工作,大力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他们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二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精髓,它凝练着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昭示了我们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一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三是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走

向富强、文明、和谐的力量源泉。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开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创新是高校发展的生命力和价值源泉,没有创新,高校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精神迸发和创新人才涌现的培养模式,使当代大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勇于创造。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引导他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价值观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价值观理论,实施社会主导价值教育,更要培养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而培养和提高价值判断能力仅靠灌输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它必须落实到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和有意义的活动之中,落实到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当中。因此要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辨别正误,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五篇: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作为当代知识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这个特殊的群体,无疑给这个时代注入一股新鲜的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针对当代大学生现状,我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关于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Ⅰ、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本省各校在校大学生(包括大专、本科)2.调查方法:网上问卷,QQ、微信聊天 Ⅱ、调查内容

一、关于在校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价值观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导向和规范自身行为举止的作用。为了调查在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特拟了一份题为“你认为自己的人生应怎样度过”的网上问卷。在本项调查中,57%的在校大学生表示愿意艰苦创业、大展宏图,19%的在校大学生希望有大把钱可以挥霍,18%的在校大学生认为应该无拘无束、逍遥自在,5%的在校大学生希望尽己之力帮助他人,1%的在校大学生则认为应该淡泊名利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生活的联系的调查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吸收了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而大学生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把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高等教育中,让青年一代从理想信念上、思想道德上、行为方式上能明辨是非、经得起检验,成长为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人。为了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特拟了一份题为“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生活之间是否存在联系”的网上问卷。在本项调查中,58%的大学生选择“存在”,20%的大学生选择“不存在”,22%的大学生选择“不知道”。

三、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调查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

气的重要基础。

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弘扬社会主义

荣辱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本项调查中,在“你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吗?”这道题中,32% 的学生选择“很了

解”,52% 的学生选择“基本了解”,16% 的学生选择“不是很了解”。

在本项调查中,在

“你认为有必要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吗?”

这道题中,选择

“有必要”的占

86%,选择 “没

必要”的占

12%,2% 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在本项调查中,在“

根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

本要求,你应该如何评价自己呢

? ”

这道题中,11% 的学生选择

“优”,42% 的学生选择

“良”,46% 的学生选择“中”,1% 的学生选择“差”。

III、调查结果的分析

通过本次调查,我发现大部分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较了

解,甚至有很深的感触。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总体上呈积极向上的趋势,主要表现在:

大部分

学生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懈奋斗,乐

于奉献。但是,部分同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至今仍不明确,甚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相冲突。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多元化的发展,部分人信仰功利主义,认为“金钱可以主

宰一切”。

利欲的熏陶让部分人变得贪婪自私,忽视他人和集体利益,不注重集体荣誉和团

队合作。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让部分人忘记了贫穷,开始抛却

“艰

苦奋斗”

这个伟大的旗帜。

思想的多元化,也让人在犹豫不决,徘徊踌躇。

部分思想的冲突,更为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IV、结论和对策

通过对本省各校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我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并不是很理想。大学生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将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于当代在校大学生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有待加强和改进。在校期间,我们除了学好专业基本理论外,还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理论付诸实践。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价值观 的构建力度,关注二者间的密切联系,才能让大学生明确内心的价值追求。

下载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报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调查报告调查背景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可......

    当代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机遇期。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年人来......

    当代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全)

    当代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机遇期。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年人......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高素质人才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以极少的观念和范畴揭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实质,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情况调查报告 一 调查对象全体在校大学生二 调查背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由坚持马克思......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学院:测 绘 工 程 专 业:测 绘 工 程班 级:1420501-Z 组成成员: 姓名: 李阳靖学号: 201420050138......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