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实践报告

时间:2019-05-14 04:1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实践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实践报告》。

第一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学

院:测 绘 工 程 专

业:测 绘 工 程

级:1420501-Z 组成成员:

姓名: 李阳靖

学号: 201420050138 姓名: 王 敏

学号: 201420050108 姓名: 王 赟

学号: 201420050128

2016年6月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实践报告

一、调查实践背景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以理论层面为主导,统领理想、精神、道德等不同层面,四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有利于建立道德规范,有利提高国民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一重要思想,阐明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和根本所在。在如何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问题上,我们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

第二,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科学概念,并对它作了科学概括和系统阐述,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是伴随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逐步丰富发展的.就其内容来说,这个理论体系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回答.就其地位来说,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这个理论体系具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务实性、“与时代发展同进步”的时代性、“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的人民性和“不断发展”的开放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是高校肩负的重要政治责任,必须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胡锦涛同志主持的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切实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高校十七大精神“三进”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只有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才能保证主渠道的畅通。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于是我就“关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调查问卷。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价值取向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以及祖国的伟大复兴。

二、调查实践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进一步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三、调查实践主题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研究

四、调查的意义及重要性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培育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作为当代知识青年,大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这个特殊的群体,无疑给这个时代注入一股新鲜的力量。他们的价值观正确与否,直接决定他们步入社会后对整个社会的引导;直接决定着他们能否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直接决定着能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直接决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以及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调查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五、调查对象

东华理工大学大学全体学生

六、调查内容与形式

网络问卷调查

七、调查实践目标

(一)初期目标

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

(二)中期目标

开展好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寻求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途径,使他们在实践中找到理论与实际的契合点,用理论指导实践。

(三)终期目标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心中的指导地位,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大学生的斗志。

八、工作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团队成员集体讨论,具体包括调查问卷题目的确定,活动计划及活动安排。

具体人员安排:

C同学做好相关的会议记录 制定走访调查问卷表

具体人员安排: A同学就会议记录的提纲,题目,进行整理,做成word文档(包括排版等工作)

B同学在问卷网上生成网上问卷

C同学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同时帮助A,B同学共同完成任务,后续工作是拍摄照片

3、确定走访对象,包括年级,性别,专业等的合理均匀分配

具体人员安排:

确认走访对象后,就每个层次的人员进行走访,这部分工作由三个人就个人社会资源进行平均分配

4、对调查结果进行整合,完成调查报告。

具体人员安排:

A同学就网上问卷的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做成word文档; B同学完成调查报告;

C同学查找资料,对A和B同学的成果进行检验考核,并改正。

5、资料整理,装订,打印工作。

(二)活动实施阶段

1、按原定计划各小组领取调查问卷分头行动,走访寝室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回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3、召开总结会议

(三)活动总结阶段

整理汇总各寻访小组统计数据,召开总结大会,进行分析讨论。

【实践内容】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本小组就“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一份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调查问卷,并且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大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为主要内容等几个方面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调查结果】

问卷以网络调查的形式,调查了100名大学生。其中共青团员所占比例为83.23%;关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了解的占了20.11%,模糊的占了39.38%,有15.58%的人表示自己不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民主、自由、公正、和谐最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55.52%的人选择了学校、家庭教育,33.14%的人选择了新闻媒体,11.33%的人选择了听取讲座、参加讨论会;61.19%的人认为开设各类思政课程十分有必要,37.39的人认为较为必要,绝少部分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对于经常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新闻类、综艺娱乐类、从不看电视节目、道德建设类、婚恋交友类、情感类;在看到一则消息后,有96.32%的人选择了根据消息内容判断真假;对于认为那种因素对认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最影响力的题目中,私有经济比重越来越大的影响占了大多数;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有21.81%的人选择了爱心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75.07%的人选择了社会宣传活动;绝大多数的人选择了道德模范评选和学习实践活动;53.82%的人认为家庭教育对自己有影响,认为学校教育有影响的占了37.68%,其他的只有8.5%。

【调查结果和原因分析 】

根据调查,我们得出如下结果。第一,大学生虽然大部分听说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对它的了解还很少,并且大家对它的了解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第二,大多数的同学虽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但当要求到自己身上时,会表现得十分犹豫,尤其是涉及到自身的实际利益时。第三,大学生希望学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同时也认为它的提出对整个国家、社会、个人的发展都有帮助。

下面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第一方面是国家层次上,调查表明大家的爱国主义精神很强烈,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还很模糊。当代大学生依然有着强烈的爱国精神,这是值得发扬的。但是大家对马克思主义却依然了解不多。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结果呢?第一,老师上课对这种思想解释的太深奥,同学们对这种思想理解的还不深。第二,最主要的原因也是出在同学身上,大家不喜欢听这种和现实一点也不接轨的思想,导致了今天对它不太了解的现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现在可以做到的便是文明、和谐。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方面是社会层次上,调查表明我们这个社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相差的距离还很远。主要原因也分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的不正之风导致了贪污腐败,“拜金”,讹人等现象,这些方面和我们国家的政治法律有关也和现在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有关。另一方面,现在人们的自我意识不强,意识不到自身的问题,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他们不会站在正确的位置上思考问题。

第三个方面是个人层次上,调查表明当代大学生对自己的祖国是极其热爱的,对于扶老人和取款机取款事件大家的反应不一。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敬业、诚信、友善大家做的还不够。为什么现在大学生有一部分不愿意扶老人?主要因为近期出现了老人的讹人事件,大家惧怕了。为什么老人会讹人呢,可想而知,由于年老无劳动能力无法担负药费,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制定一套切实解决老人医疗问题的法律。可是就算没有我们也应该帮助应该帮助的人,我们可以采取正确的方式帮助他们。而对于取款机事件,它所隐含的是诚信问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弘扬诚信的美德,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而是这个社会的诚信度降低。

【调查分析及建议】

首先,在国家层面上,我们都知道我国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暴露出各种各样的弊端,比如经济发展仍以粗放性模式为主;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贪污腐败问题层出不穷等等,这些制度的深层次问题当然不是我们能解决了的。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上台后,已经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包括实行简政放权,打击贪腐等措施,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要使人们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带领我们走向进步,国家就应该更多的做这些造福民众的事情。例如建立一套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体系,更多的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等等。只有整个社会的人民幸福了,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才能够实现。

其次,为了杜绝社会上一些不好的现象,学校更应该担负起义务和责任。学校应该通过学校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宣传等各种形式,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形成一种激发正能量的良好氛围。作为学校的领导干部更应该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领着学生干部和党员多参加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每个班级也应该定期开展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团日活动,让这种良好的氛围充斥在每一个同学身边。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利用报纸、电台等媒介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同学们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更好的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而我相信“拜金”现象不单单是由于学校的教育出现问题,也是家庭出现了“教育事故”,也是各种媒体的不负责行为造成的。针对这些,父母应该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而且对于媒体,更不应该倡导那种反面的行为。

最后,这也是最重要的,是否践行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积极跟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脚步,了解国家的最新动向,积极践行认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思想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要贯彻落实的纲领,我们应该认真详细阅读和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含义,同时在思想上就不排斥它,并且认真落实它。在学习上,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知识文化水平,中国的发展还是需要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认真规划自己的每一天,为国家、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站在正确的位置看待身边乃至社会上所发生的事情,对于社会上缺乏信任的现状,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比如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应该好不犹豫的去做,相信只要做了,社会会给出一个公正的评价。

【调查结论】

首先,我们宣传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崇高的理想,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使崇高理想成为我们党、我们民族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现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统一思想、鼓舞人心、凝聚力量。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活力优势,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荣与辱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荣辱观的实质内容是社会评价标准和个体自我评价标准的体现。荣辱观是人们在世界观、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什么是荣与辱,它们的相互关系,以及在人生实践中对荣辱应有的态度等问题所持有的基本观点。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高度,切实提高人们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行为准则和习惯。

正确的人生观,是指在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指导下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这种人生观的特点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以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基础,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目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受环境影响极深,由于生活在和平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时代,他们能够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他们涉世较浅,分析和判断问题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对世界、未来与现代化的理解比较窄,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想真正收到成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实际需要。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教育的重点。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发挥应有的的作用,就必须弄清生命观也就是生命的价值观。能否具有科学的、适时的、进步的生命价值观,既关系到个体生命的精彩与否,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另外,积极从事社会实践,切实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践行。注重能力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组织大学生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构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和践行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可以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节俭意识,提高辨别是非美丑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准则,在实践中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第二篇: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机遇期。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年人来说很有意义、十分重要。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因而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他们承担着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推动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学习、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涵义和要求

大学生首先要通过认真、深入的学习,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的内涵和要求,让科学发展观入耳、入脑、入心,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用先进的思想武器武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理论修养。大学生必须懂得科学发展观的涵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大学生还要懂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只有真正树立了科学发展观,才能自觉地去实践科学发展观。

其次,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离不开今天的青年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和本领直接决定了科学发展观是否能够得到很好的实践,甚至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命运。所以,青年大学生一定要珍惜在大学的宝贵时光,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努力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多学知识,多增才干,多长见识,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明显,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一定不能在大学里虚度光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要充分利用优越的学习条件,趁自己年青精力充沛,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技能、本领和才干,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同时,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既是培养大学生改造客观世界能力的活动,也是提升他们改革主观世界能力的活动,既是知与行有机统一的过程,也是内化转化和体现外化以及外化推动内化和巩固内化的过程。当代大学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实践,除了在学校学好功课外,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践行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目前许多高校利用寒暑假开展的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很好的形式,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服务山区和服务农村为重点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以及道德、法律、科教、文化卫生“四进社区”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工厂、农村,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既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体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用集体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实践中树立社会责任感。

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

科学思想体系的构建需要树立全面、协调发展的观念,要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通过完善知识体系来填充和支撑自己独立的思想体系。所谓知识结构完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全面、协调发展自己,要求我们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大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一定要防止知识面过窄的单打一偏向。当然,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个复杂长期的过程因而大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大学阶段是人生航程的重要港湾,是学习的黄金时间关键在于你自己。大学是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自由期”,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完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目前,我国大学生还存在着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观念,因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和完善。这种偏向亟需纠正。没有全面发展自己,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人文精神,你都是一个不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人。由此可见,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与社会同步的人。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我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全面地发展我们的综合能力。要不断使自己的思想体系的结构科学化、合理化,屏弃不良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争取在思想上力求先进。

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自由和全面的,应该是身心与品德等得到全面的均衡发展。虽然每一个人都需要经历从低级到高级的若干发展阶段,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具有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素质。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上,人都应该是完整而均衡地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而畸形的人格,于个人、于社会均有百害而无一益。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格。”

人格健全是指一种各方面都处于优化状态下的理想化的人格。众所周知人格的发展以遗传为基础,后天的环境因素却是影响人格健康发展的关键,因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作为影响人格的发展重要因素,在促进学生人格特点方面的形成与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应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人格现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塑造健康人格。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要正确的认识自我明确人格塑造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一个人的人格往往也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在与人交往众要摒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等不良人格品质;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关心他人的需要、给人真诚的赞美。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当代大学生可以有效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与实践、知识和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形成自己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在这个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并起主导和引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早在19世纪末,马克思、恩格斯的战友奥古斯特·倍倍尔就说过:“目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种种丑恶现象,目睹宗教唯灵论和金钱拜物教 对群众的腐蚀,我们痛心疾首。我们多么渴望有朝一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逐步地、全面地、系统地实现我们的思想道德信念和核心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我们正努力实践着一百多年前马克思主义者所追求的这一宏大目标,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从宏观的社会大环境来看,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改变了经济运行模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特别是效率优先原则、物质利益原则、竞争法则,以及人际关系的趋利化倾向和社会消极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都深刻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与此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西方敌对势力始终把我国作为意识形态的主要对手,他们在输出技术商品的同时,极力兜售他们的思想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念。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作为整个社会最敏感的部分,其意识形态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难以回避的渗透与争夺。当代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的变迁和分化现状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塑造。如今的大学生生于“80后”、“90初”。他们没有过去,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变化与发展、精彩与无奈,有着极强的感受力,随之在思想上心理上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与变化性。这些特点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重大影响,致使其价值观领域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一是价值本位向主体倾斜,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凸显,追求个体利益、个性发展、自我独立、实现个人理想,成了日益增长的需要。他们在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往往注重个人要求与个人理想的实现,而忽略社会理想与社会价值的实现。在遇到道德行为选择和利益取舍的情况时,一些大学生往往更看重物质利益。二是价值观念呈现出分化性与多元性特征,存在着矛盾与冲突。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扩招和大学生队伍日渐庞大,大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日益明显。在社会背景、成长道路、经济状况、学习和生活态度等方面差距较大。他们有的能自觉地将个人的前途同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却只想自己出人头地,拥有财富,很少考虑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价值主体生活状态的多样性,造成了主体思想观念的差异和价值取向的分化。人的价值观塑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个体在适应外部环境与满足自身需要之间不断思考、提炼、整合与选择的过程。价值观形成的这一机理,为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塑造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教育”在个体价值观塑造过程中起到独特作用提供了可能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塑造,就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价值观领域的变化特征,有的放矢,使这一体系的科学内容为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自觉实践。正如列宁所说过的那样,通过百折不回的努力,让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渗透到群体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前,尤其要加强大学生的理论武装工作,大力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他们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二是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精髓,它凝练着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昭示了我们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把这一共同理想化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并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三是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走

向富强、文明、和谐的力量源泉。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培育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开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创新是高校发展的生命力和价值源泉,没有创新,高校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精神迸发和创新人才涌现的培养模式,使当代大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勇于创造。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引导他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荣辱观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价值观的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价值观理论,实施社会主导价值教育,更要培养他们的价值判断能力。而培养和提高价值判断能力仅靠灌输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它必须落实到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和有意义的活动之中,落实到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当中。因此要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辨别正误,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报告[范文模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报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要处理好多样性与选择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关系。

【摘要】十七大报告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这一新的概念、理论和任务的提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逻辑主线和核心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驾驭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的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作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团的一份子,具备正确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价值取向是非常重要的。成长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身处多种价值观的包围之中,价值观取向的多元分化意识不争的事实,这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然而允许多元价值观的存在并不意味这多有的主观都是提倡的。正因为多元,才必须有主导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样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成长“导航”促进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也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能够帮助他们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能够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使他们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自觉投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同时,大学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他们走上社会之后将对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道德的建设和践行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这既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进程,又可使大学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历史发展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应加强价值观教育,重点是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培育。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成长目标的要求,也是大学生必备的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首先,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大学生为本”,从大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其次,要把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分析和评价当代社会中各种现象及文化思潮,帮助学生从理论高度科学地认识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把握社会精神领域中的主旋律,以社会主义理想、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塑造学生的灵魂。第三,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手段,开展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加深刻理解和消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把握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正确辨识社会现象中的是非、善恶、美丑,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人生价值目标。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功能。高校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对大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渗透力和熏陶的作用,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校园文化传统,使学生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在实践教育。马克思指出:“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我们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活力和激情的群体,容易接受社会和谐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不易全面理解和谐社会就是通过对各种利益关系、社会矛盾的调整和处理来实现社会和谐与融洽。事实上,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以科学发展观和公平正义的原则去解决市场经济带来的矛盾,才能以对人类未来文明和后人负责的态度去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才能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求去解决人的生活方式中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矛盾,更好地形成社会的文明道德风尚,同心协力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不但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且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学生,使广大青年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坚定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第四篇:实践报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报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年大学生活是短暂的。我感觉我们应当正确利用大学这一人生的特殊时期,有所收获。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我逐渐了解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意义我认为,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社会主意社会的意义。它为两类,一是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的思想保证和行动指南。强调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凝聚人心。也就是只有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社会主义哲学社会家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为,价值观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这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最重要部分,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思想根基。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本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民革而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最大限度地实现民主党派成员的价值观认同。在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加强政党价值观建设,在党派成员中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其凝聚人、感召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事关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乃至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而且,政党价值观建设是当前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的需要。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作用发挥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建设的状况,而价值观建设处于党派建设的核心地位,发挥着思想基础作用。面对开放性、多样性的社会环境和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和渗透,面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各种社会矛盾增加,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受到冲击,发生变化。同时,民主党派的自身状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是队伍不断扩大和成员思想的日益多元化。党派成员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重大问题上分清是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为西化、分化等政治图谋所迷惑,就必须通过价值观建设,增强参政党意识,提高政治认同,“通过统一思想、目标激励和规则约束等手段,使党

派成员趋向政党并保持一致,自觉投身到政党的事业之中”。这对于多党合作事业的稳定和良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团结、教育、帮助、引导社会的一面旗帜。这样有助于每个党员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培育和谐精神,夯实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进而带动和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加强对成员的多党合作理论和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党派章程、党派史、党派优良传统的学习教育活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校园生活中,我们应该开展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巩固统一战线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广大成员的价值取向和道德风尚,开展好“学传统、学典型”、“参政议政比质量、促进发展比贡献”的“双学双比”活动,在成员中高扬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两面旗帜,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他们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以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特别要认真学习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长期以来,各民主党派始终把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建设放在自身建设的首位,促使广大成员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在广泛性的基础上保持和发扬进步性,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派都能以思想建设为核心,着眼政治纲领、政治路线的延续和发展,着眼老一辈党派代表人物的优秀品质、优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着眼与共产党亲密合作关系的延续和发展,积极引导广大成员认真学习和继承老一辈党派领导人的高尚情操和风范,正确认识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挫折和矛盾,经得起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作为一名民革党员,无论在顺境中还是逆境中,都要与共产党同心同德,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大学校园是推广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之一,大学生活也是培养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一段最佳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重要的价值观培养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名天大学子,我有信心,也有能力能够把握现在,为更好的明天奋斗。

第五篇:2015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总结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与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请结合实际调研思考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实践能力。

前言

如今,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成为一个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状况,我们特意做了此次调查。

本次调查采用纸质问卷,以及现场访问等方式结合进行,以本次调查收集的数据为基础,我们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形成此份调查报告。

正文

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已从制度层面深入到价值观层面, 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大学生承载着国家复兴的希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其时代性。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因此,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大学生的价值意识,为提高创新素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大学生只有在人生观、价值观中正确地建立起为社会奉献的价值目标,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终生目的和主要追求,才能树立起为人类、为社会发展而奋斗的崇高理想。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高校培养的人才,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他们身上,必须具有深深熔铸在内心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形成对社会贡献的社会价值取向,并把它作为对自己和别人的生活意义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树立起为社会尽职尽责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荣誉感。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只有正确地建立起为社会奉献的人生目标价值,并把它作为终生的追求,以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作为人生价值高低的评价标准,产生坚定的自信心、顽强的毅力,才能由此形成优良的创新人格,从而激励人们奋发进取,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幸福的人生。

本次调查以纸质问卷及现场访问等方式展开,旨在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状况。通过问卷分析与个案访谈我们发现,多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性上体现较好,但在实践性上相对欠缺。

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状况(1)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总体认知情况

对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96.67%的同学能做到铭记于心,只有极个别同学未能予以重视。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16.67%的同学认为加强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常有必要,66.67%认为有必要,16.66%认为没有必要。对于学校开设的各类思政课程(如思修、毛概等)对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育作用,56.66%的同学认为作用很大,40%认为作用不大,极少数人则认为没有起到教育作用。(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主体

90%的同学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每个人密切相关,需倡导更需践行;6.67%的同学认为这是少数人讨论的问题,与自己相关性不大。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群体,46.67%的同学认为应该是党政机关干部,6.67%认为是事业单位职工,40%认为应该是青少年学生。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直接受益者,90%的同学认为是全国人民,10则认为只是大部分人收益。

(3)个人对人生价值观的认知来源和目标体现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人生价值观的确立,22.58%认为来源于父母家人,22.58%来源于老师,19.35%来源于同学朋友,26.88%来源于社会环境,6.45%认为来源于榜样楷模。对于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24.44%的同学认为人生价值应该在体现在对社会贡献的大小,20%认为是社会地位的高低,11.11%认为体现在金钱的多少,22.22%认为在于是否实现人生理想,20%认为体现在人格是否高尚。(4)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方式和自我感知

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方式,21.99%的同学来源于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新闻媒体,25.27%来源于书籍或杂志,24.18%来源于学校教育,5.49来源于家庭教育,17.68%来源于专题讲座、讨论会等。此外,对于个人奋斗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46.67%的同学认为个人奋斗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促进作用,40%认为有较大影响,13.33%则认为影响不大。

二.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1)加强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

33.33%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加强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应主要体现在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36.67%认为应加强社会环境建设,23.33%认为应树立典范、榜样的引导作用,6.67%认为应动员全社会参与,从自身做起。对于坚定青年大学生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56.79%的同学认为应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了解和认识,30.86%认为应展示我国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坚定大学生坚持理想信念的信心,12.35%的同学则认为应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激发大学生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2)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形式

调查表明,高校对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要体现在思想课程、党团干培训、专题讲座论坛、主题报告会、主题竞赛、典型表彰活动等,而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这些活动对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普遍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此外,大学生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形式,其建议主要体现在:搞好班级、党团第二课堂;开展经常性的读书评论活动;借鉴国外发展模式、注重渗透教育;依靠学校各项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工作,把育人质量提上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汇贯穿到学生手册和各类创先评优活动中等。

三.影响大学生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

针对上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情况,我们对影响大学生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显示,30.28%的同学认为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乏,学校价值观教育不到位;17.43%认为是受到社会变革、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的影响;20.18%认为该影响来源于全球化背景下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和冲击,15.60%认为是由于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媒体传播的负面信息影响,11.92%认为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实反差较大,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中会吃亏,4.59%认为是由于当代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弱点。

为此,我们对影响大学生确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主要分为以下几点:(1)社会因素的影响

1.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社会正处于变革和转型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的变迁,引起人们对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的变革,过去单一的社会价值观念开始为不同形态的价值观所取代。大学生心理处在不完全成熟阶段,、三观、还不固定,道德判断标准还不成熟,一些大学生在价值判断和选择面前感到彷徨困惑,有的偏离主流价值观念,走向自私、功利和拜金等。

2.新媒体的负面效应。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因其信息海量性、更新及时性、立体交互性和虚拟多样性等特点,逐渐成为大众传媒的主导者,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变化,但它也具有负面作用。大学生富有激情、知识视野开阔、接受新事物快,很容易受到新媒体中一些不负责任的信息影响,模糊了自己的认知、弱化了是非观念、产生了钱权崇拜心理,这些消极思想的存在,必然会对核心价值观教育起阻碍作用。(2)学校因素的影响

当前,高校非常重视思政理论课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但教学内容强调理论化、弱化实践性和生活性,且对理论前沿和国内外时事跟踪不紧;教学方式强调讲授和灌输、弱化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意识,导致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高;教学组织形式仍以大班授课和演示课件为主,导致课堂生动性不足、吸引力不强、师生互动性贫乏;考试评价方式仍以理论考试、纸笔测验为主,方式方法单一,对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实践性考察不足、指导性不够。(3)家庭因素的影响

家庭是学生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家庭的氛围、家长的文化素质和行为习惯,对大学生的为人处世风格、做人做事理念、对人对事的价值判断、自身的行为习惯等有重要影响。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精神和勤劳品质,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弱,责任心和自觉性差。一些家长不能以身作则,有的家长待人接物不注意礼仪、人际交往不守诚信,对孩子灌输、老实人吃亏、等理念,对学生或多或少地产生不良影响,无形中给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阻力。(4)大学生主观因素

大学生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是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完全成熟,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能力以及修养还需提高,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较弱,积极进取和顽强拼搏的意识不强,自觉性、主动性和自我负责的精神不够,集体意识、团结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不足,心理和行为的自控力、处理危机的应急能力以及面对复杂问题的理性程度等尚待增强,在面临多元选择和不良社会现象时,容易彷徨或盲从,从而减弱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四.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议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抓主抓重、内外结合”,围绕“激发大学生学习愿望、培养大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这一内核,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和良好环境三个外部支持力量,内外兼济,形成推动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强大合力,以增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

(一)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凸显了国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生群体的重视。但要让高校思想政治课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真正发挥好应有的主阵地作用,改革教学、提高实效,刻不容缓。

1.丰富教学内容,深化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完善教学过程,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渗透; 3.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二)切实重视社会实践的平台载体作用

大学生走进社会,融入基层,体验生活,通过社区调查、参观访问、实习锻炼等,能够发现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生活、微观领域的具体体现,通过梳理表象、归纳分析,能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思考。

1.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生活的接轨; 2.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与“行”的统一; 3.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创业就业的结合。

(三)着力发挥良好环境的积极影响作用

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除应积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和社会实践的平台载体作用外,优良环境的培植同样不可忽视。

1.不断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2.进一步加大社会综合治理的力度,创造与核心价值观保持同向的优良环境,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创造各种机会;

3.坚持“家校”配合,拓宽“家校”联系渠道,发挥家长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道路上的积极引导作用。

下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实践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实践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调查报告 ——以大学生寝室生活情况调查为例 摘要: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小花了,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

    当代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机遇期。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年人来......

    当代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全)

    当代大学生如何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机遇期。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年人......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做高素质人才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以极少的观念和范畴揭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精神实质,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问卷一、您的基本情况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 您的年级()A.大一 B.大二C. 大三 D. 大四 E.研究生及以上 3.您的专业领域()A.文科 B.理科C.工科......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问卷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问卷 一、您的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2.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E.其他 3.您的专业领域() A.文科 B.理科 C.工科 4.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问卷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调查报告 1、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E研究生2、您经常通过各种渠道(新闻联播,报纸,网络等)了解或关注国家大事吗?( A很少 B经常 C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