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方法★

时间:2019-05-14 14:24: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方法》。

第一篇: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方法

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方法?-

答:很多学生认为当今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文化领域、科技领域大多使用的是白话文,对文言文学习无须努力去死记硬背。他们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其实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去深刻研究、领会的。有的文言文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有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或见解,有的文章可以让我们认识政治上的利与弊等等。所以,学习文言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也可以把历史当成今天或者是明天我们的人生道路的照明灯。

旧的教学方法,阻碍和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阻碍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扬弃旧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就可以较快地提高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九年来初中文言文教学工作一些经验,浅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个人体会: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初中人教版第三册)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如在《大道之行也》(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的教案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图片、录音、影像等结合到教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孔子的图象、和谐社会的一些图片或影像、朗读录音播放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三、善于引导,以教学提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提纲只是主线,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归纳以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言文词语的。1

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提纲去归纳是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一大课题。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作者的感情的掌握。

教师范读、听录音机,让学生在“三读”(早读、午读、晚读)的时候能多次、反复朗读文言文,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和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让学生能在准确朗读是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感情。

2、让学生查阅文具书,翻译课文。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简单翻译,训练学生边朗读边理解意思,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形、字音、字义,甚至一些重点的文言词语都能掌握。

3、引导学生在掌握本篇课文知识的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的一些词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非常繁杂,想要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归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表扬学生,纠正学生归纳知识点时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4、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去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文章的主要提纲,让学生据此去分析文章,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把归纳的内容系统化,形成课堂内、外一条龙。

5、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该多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通过作业训练、作文训练、单元测试或月考等形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争取能“日日清”(当天问题当天解决)、“月月清”(当月的单元测试或月考发现问题当月解决)。

文言文是历史的瑰宝,也是当今社会的宝贵财富。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可能永远停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的浅见只代表我个人观点,相信会有更多的语文教师能加入到文言文教学方法改革的大潮中,让文言文的芳香能飘散得更远。

如何做到省时高效的文言文教学?

答:首先必须对上文提出的“以言为先,以言领文”作一个说明,这并非非此即彼的概念,“以言为先,以言领文”并非舍弃文,而是从宏观上,先给“言”与“文”一个准确的定位,那就是文言文教学必须文言兼修,不管实际操作方式或流程有何不同。只有在实际教学前明确认识,才能做到心中有底,游刃有余,不人云亦云。

其次要通过以言领文的方式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有必要对这其中的“言”作一个范围上的界定:应涵盖文言现象(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句式)、古代文化常识、诵读方法、文言关键词句及文言语感。这就纠正了一直以来对文言文的“言”专指文言语法知识的狭隘认识。

在达成以上两方面认识的前提下,我就自己多年的文言文教学实践和探索,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依据考试大纲,根据文本和学生实际,通过以言领文的方式提升文言文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做法。

(一)以言领文,学生自主反复诵读,不求甚解把握文意。课程标准要达到的目标是学 2

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如果一篇文言文,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借助反复诵读,能基本理解大意,这时对文本中无关痛痒的个别语言障碍,教师大可直接过滤,无需吹毛求疵、面面俱到,徒增学生负担。比如教授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这一篇课文时,因注释非常详尽,再加上先叙事后说理的写作手法,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故教师无须过多讲解。但需强调的是文言文作品因其年代久远,即使是对语文感觉甚好的学生也仍须诵读多遍方能把握大意。因而,在文言文教学之前,我总要求学生们反复诵读文本,或利用早读时间,或利用傍晚夕阳西下时分,放声诵读。但千万不要强求背诵,从学生所能接受的心理空间来说,在他们对费解的文言文产生好感之前,不要令他们因文本之外的因素对文言文拒而远之。在自由宽松的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学生能以对言的理解来带动对文本基本意思的把握,初步达到以言领文的目标。这恰恰是新课程要实现的自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目的。但对于诸如《逍遥游》和《苏武传》这样的不借助注释,存在阅读难度,影响对文本意思的判断和理解的课文,那就需要学生圈画并进行探讨。学生经过自主阅读、反复诵读、认真思考后提出的问题,质量较高,方便教师集中突破,同时学生经过了自主学习,既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因此,教师在教授文言文之初,让学生自主反复诵读,能使他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完成由古籍向时文转变的过程,即俗称的翻译,这一过程也是学生渐渐融入文本的关键,文本大意把握了,才能生发出对文本“文”的深入思考。

(二)以言领文,教师率先示范,轻松自如地攻下文言难关。文言文教学的难关在于古今差异的语法知识,特别是文言实词的推断与积累。新课程背景下,要真正提升文言文教学实效,教师就要起到以言领文的示范作用,教会学生轻松攻下难关。具体做法如下。

1.对于刚接触文言文的高中生,一般采用教师范读、主讲的方式。

首先,学生纯文本地反复诵读;其次,教师要范读文本,这一环节至关重要,目的是通过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文言文的句读,从而更轻松、更形象地了解古今语法的同与异,这相较于直接进入文言语法的讲解更易于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与此同时,还能让学生对他们所认为的“古董”文言文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最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句读,在课堂上放慢速度地放声朗读,这样能克服大部分学生诵读时只求速度,无视其他的无效付出的陋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文言文教学实际中,并非不用理解“言”,不用教师的指导,单靠学生自己去领会即可。教师在学生学习文言文之初,能以科学有效地诵读(“言”的组成部分)来引导学生学习,规范对文言语法的直觉感悟,那么之后文言知识的理解、文本思想情感的体悟,甚至是功利的应试,学生均能轻松应对。许多学生惧怕文言文,众多教师疲于讲解文言现象或分析文本思想,但均收效甚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忽视了入门时这一简易高效的以言领文、以诵读引领阅读的方法。当然,这一方法需要长期坚持,以使学生养成抑扬顿挫朗读文言作品的习惯。

2.以今推古、联想比较,是化解晦涩难懂文言知识理解与积累难题的法宝。

教师以言领文的示范作用,更突出地体现在对作为学生阅读障碍的文言知识的讲解上。

新大纲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2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因而,新课程背景下的文言文教学首先需要做好分内之事——掌握“言”(文言知识)的积累,进而才能实现以言领文。

对于在初中阶段较少涉及语法知识的现代高中生而言,他们对现代汉语知识尚且一知半解,更何况是年代久远的古典文化,因此,在讲解文言知识时,我一般不教条地罗列众多的文言现象,诸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也不作具体详细的解说,但这并不等同于不重视,真实的做法是思想上重视、言语上淡化、实践上强化。这样既实现了在 3

具体语言环境中强化同一类型语法现象的目的,真正做到让学生能见其形知其理,即使有时不知所以然,也能读懂,又保护了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

晦涩难懂的诸多文言实词是阅读文言文最大的障碍,也是文言文教学中着力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我运用“以今推古、联想比较”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化解了这一难题,帮助学生轻松完成了对一篇文言文的阅读,并实现了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拿高分的梦想。具体做法是让现代的学生见古思今,顾名思义,就是读到文言文中不解的词语,联想身边熟悉的汉语,进而结合语境推知该词的意思。

比如在解答《诗经·氓》中学生提问的“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中“咎”的意思时,我就引导学生联系现在仍在用的关于“咎”的词语,学生马上想到“咎由自取”“既往不咎”“引咎自责”这些词语。再让学生自主思考出这些词语中“咎”的词性和意思,分别为“名词(灾祸)”“动词(责备、追究)”“名词(过失、罪过)”,继而联系文本中“体无咎言”的语法,判断出词性,并结合语境得出意思,为“名词,灾祸之意”。

古今异义的词义的推断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古今联系比较,加强印象,方便记忆。如《游褒禅山记》中的“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中的“非常”的意思,学生就条件反射地联想到《鸿门宴》中的“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中的“非常”为“意外的变故”之意,在前一语境中,这显然是解释不通的。此时我巧妙地引用学生们都很熟悉的一句广告语“非常可乐”,让他们进行古今比较分析,先提出质疑“非常”在现代汉语中是“很,十分”的意思,显然“很可乐,十分可乐”是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的。我及时提醒学生关注文言文的语法规则是以“字”为单位的基本常识,学生马上悟出了“不寻常”的解释,我再对“非常”词义进行归纳总结,巩固强化了学生的记忆。

再如对文言文中偏义复词的讲解,以今推古、联系记忆的方法可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如上例中的“出入与非常也”中的“出入”之意,学生基于“字字落实”原则的理解,理解为“防备盗贼的进来和出去”,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那么如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偏义复词所谓的“偏指一方”,我联想到了现代汉语常用的“国家”“窗户”,就是典型的两个语素构成,但却实指“国”和“窗”一方,另一字则只是起陪衬作用。这两个词一解说,学生马上领悟这一概念的核心,根本不用费力地解释概念。

以今推古、联想比较的方法拉近了学生与古文的距离,让学生明白古代与现代之间既存在差异,又有相通之处,从心理上消除对文言文的担忧与恐惧;使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化对现代文明所起到的基石作用,从而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进而乐意阅读品味。

这种推断、联想比较方法的运用,能够高效地突破文言文教学文言知识这一难点。随着阅读篇目的增多,学生就能自主归纳整理,悟出文言文阅读的“潜规则”,从而实现对文言文以言领文、文言兼修的阅读目的。基础年段若能将基本功练到家,到高三总复习时,就能以课文中学过的字词作为范例,新旧联系、比较运用,而不用再过多地联系印证了,即使是陌生的文言字词,学生也能自如地运用这种方法进行阅读。

(三)教师以言领文,善于在“言”“文”中周旋,充分挖掘文本多方价值,实现读写结合。新课程背景下,要真正提升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实效,就要帮助学生摒弃文言文学习只是单一的文言知识讲解的想法,这需要教师巧妙地以言领文,善于在“言”与“文”中周旋,深入挖掘、利用文言文文学和写作资源,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言文学习带来的多重收获,既有阅读文言文这一工具的获得,又有精神情感上的熏陶和写作上的借鉴。

比如在教学归有光的散文《项脊轩志》时,我引导学生抓住“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关键句,以这一“言”为核心进行突破,结合具体文句,分析作者因何而喜,因何而悲,为何时喜时悲。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走进文本,很快在“言”中找到了兰桂竹木植于庭,栏楯增胜的雅致,发现了“三五之夜,桂影斑驳,珊珊可爱”的清 4

幽,作者身处其中能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因而深感欣喜;但为何喜之而后悲呢?学生又在“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中感受到大家庭分崩离析的苦楚,在“某所,而母立于兹。”“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等亲切可感的生活化的语句中,感受到物是人非、三世变迁的感慨,进而体会到作者在家道中落的艰难环境中,对家人的强烈的怀念之情。而文本中的所有这些细腻真挚情感的体悟,靠的正是以言(文句)领文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对文的赏析,真正实现了文言文教学文言和谐统一的初衷。

基于文本的特点,教师可将文言文阅读与学生的写作实际相结合。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散文的典范,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写作特色:文章以项脊轩的兴衰(某一具体物象)为线索,通过几个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的描述,表达对家人深厚的感情。这种记叙与抒情兼而有之的散文,很适合文科班学生模仿,可操作性强。文中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又与新课改对高中生写作提出的“我手心我口,我手写我心”的抒写真情的理念不谋而合,因而教师切不可错失以言领文、读写结合来提升文言文教学实效性的良机。类似的抒写真情的文章还有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李密的《陈情表》,等等。

如果说散文更适于文科生借鉴、模仿的话,那么在历册文言文篇目中,也有适于理科生议论文写作借鉴的范本。如必修2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先叙褒禅山名称的由来、读音的争议,再详细记叙游洞经过及所见洞中景色。最后借助“于是余有叹焉”这一过渡句,由记叙转入议论说理,由游洞得出了“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的感悟,继而由“仆碑”“音谬”得出“不可以不深思慎取”的道理。这种先叙后议、叙议结合、前后照应、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是很值得现代高中生议论文写作学习的。类似的文章还有如具有讽谏意义的《过秦论》、《六国论》、《伶官传序》,都是议论文佳作,高中学生都可在言的带领下,获得素材、分析论证、布局谋篇等写作上的价值。

综上所述,我认为新课程背景下,要提升文言文教学的高效性,教师在思想上需以言为先,以言领文。在具体实践中,从课标、考试大纲出发,根据文本特点,尽可能站在学生的立场,采用自主诵读、以今推古、以言领文的方法,将“难懂”“费解”的“古董”文言文以简易通俗的方式传递给现代的学生,最终实现文言文教学“文”“言”兼修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乐意地享受“古文”这一“盛宴”。

探究文言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和途径? 答: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言文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是文言,使我们这个幅员辽阔、方言复杂的多民族国家在书面语言上取得了统一。作为历朝历代通用的书面语形式,文言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文言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得以传承下来,文言文功不可没。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自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教材还是读本,文言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作了如下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可见高中阶段语文教材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程 5

度。

一、出路

但是,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文言文教学并没有真正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一些错误的做法依旧存在。

(一)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囿于“精华”二字,强调知识接受,只注重把语法文法讲深讲透,而忽视了学习主体,让学生死记硬背,使得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厌烦、畏惧、排斥心理。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大纲从小学到高中贯穿始终的要求,古人提倡:“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要走熟读成诵的路子”。可是在教学实际中,一些教师总以为高考又不考“读”,以至“读”并不象“讲”那样受人关注,许多教师仍热衷于“一人讲,众人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他们深信“量的积累会引起质的飞跃”。即使是课文的理解,也只满足于疏通文字,唯有这样,他们才放心。殊不知,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讲的多了,势必会减少读的时间,这种“满堂记”的枯燥方式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完全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死记硬背一些字、词、句,其效果肯定不如人意。教师死输硬灌,学生生吞活剥、囫囵吞枣,使整个教学丧失了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二)以应考为目的,一味强调记忆;以串讲为中心,学生感悟少。

文言文作为课程内容,似乎已被反复固化,精确性、示范性的特征被反复强调,师生独特的体验无法融入教学过程,最终文言文教学被简单化地处理成了文言文诵记过程,并越来越呈现为单一化、模式化的过程。

什么是“悟”?“悟”是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和体验的过程,即自己去实践、去探寻、去体会、去品味,从而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为“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力有多种,“悟”是其中之一。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由于受到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对课文这些例子的分析之上。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成为他们讲解的重中之 6

重,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也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但不管教师教的如何费力,常常会出现在上节课讲过的知识在下节课再讲时学生一问三不知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被动记忆、被动接受,失去了学习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对文章的理解全是老师给的,自己根本就不会进行分析、总结,更不用说能“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了。这就启发我们文言文教学要少讲精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权利释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课文,自己去总结经验,自己去把握规律,自己去联系现实。所以说,学生悟不出来,教师多讲无益,学生悟出来了,就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教师也就从“析”的牢笼中解脱了。

(三)以教材为中心,联系课外少;重知识,轻德育。

我们现在的教学,教师为了适应考试,让学生整日局限在教材和习题之间,使学生没有时间关注课外,关注生活,文言文教学在这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教师以例讲例,要求学生熟记字词句的用法,并用习题巩固训练。课外的东西学生看不懂,也不想看,甚至在有些教师眼里也认为课外阅读是消谴、是浪费时间,不如多做几道题来得实在。其实这种想法是幼稚的,我们认为若要真正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水平就必须既重课内积累又重课外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大量内容比较丰富,写法比较生动的读物,才能感受到触类旁通的乐趣,读过之后便会产生再读同类其他读物的愿望,这样他们在自我阅读中独立思考,独立实践,提高了兴趣,增强了识力,不但课内知识更加巩固,而且求知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对课堂的要求自然会提高。高中语文读本编排的初衷正是出于这一考虑。如果我们能做到课内课外结合,必将推动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中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它提倡以人为本。因此语文教学的任务就不仅仅局限在文化知识的传授上。《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的出版说明中指出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则成为教学的另一任务,而文言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不可避免的要承担起这个任务。我们知道被选入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经过历史洗涤的古代文章大家的典范之作。它们或赞美山川、或记叙经历、或阐发哲理、或抒情言志,表达了古人对真善美的追求,长期

吟咏会使人在无形中受到熏陶。例如学了《秋水》后学生会懂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明白谦虚是一种美德;学了《劝学》后学生会懂得学习的作用和意义,明白积累、持恒、专一是提高学习的方法。除此之外,我们还能领略到名家的精神典范,如《爱莲说》暗喻了周敦颐的精神追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展示了杜甫道德情操,《过零丁洋》凝聚着文天祥的民族气节;《烛之武退秦师》、《触龙说赵太后》闪耀着古人的聪明睿智„„诸如此类的作品短期学习必将会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识,长久学习对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人生理想必定会产生积极作用。文言文具有无法估量的教育潜能,教师只有从日常教学中那种只重语言材料的分析,将文章的思想性束之高阁,忽视品德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二、途径

(一)调动经验,缩小距离

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生活中就大量存在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但长期以来我们却在肢解分析的过程中将学生已有的经验排斥在学习过程之外,文言文教学过程不顾学生实际,不顾课文难易深浅,一律被处理成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一律被强化为外在知识和认知的输入,所以文言文越发变得“面目可憎”,遥不可及。基于上述认识,调动学生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深入人心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民间故事,说说影视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介入教学过程,远比照搬教参讲深讲透的分析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把握诸葛亮的思想感情、理解三个建议等方面也会简单快捷得多。

(二)重视朗读,以读带讲

诵读法是我国古代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宋代朱喜理解的“诵读”,其意义是“真道学第一义”其内容是“熟读精思”其步骤是:必须成诵,即“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数遍。”“凡读书须整顿儿 8

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定,仍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干遍,其义看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存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子的理论总结,确定了“诵读”在我国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的地位。

诵读要有语感。不同的语气表达的语感是不同的,陈述、疑问、判断、祈使、感叹等语气的传达,就是文章内容情绪的传达。诵读时从字词运用的色彩、句子的表达重点、段落间的起伏跌宕来把握语气和语感,就更易于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表达重点。一位老师上林觉民的《与妻书》时简要地介绍了作者和解释了“绝命书”一词后,对课文内容未作任何分析讲解,就开始用她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们深深地被感染,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了一片唏嘘,竞至“动声哭泣”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具有巨大的言语感染能力,能让学生通过感觉和心灵在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语感能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呜,使学生不同等待老师课解,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甚至连文章的主题都能明确地表达出来。因此让学生通过诵读直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

诵读是一门艺术,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并不追求诵读艺术的完美,但要落实诵读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逐步的。它表现为,诵读要通畅,诵读要有语感,诵读要有情感。

(三)提高能力,激活课堂

加入了学生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了学生情感体验的文言文阅读就是融入学生主体体验和个性见解的过程。因此,传统的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句深析—背诵记忆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应当打破,以认知积累为主要目的的文言文教学目标应重新反思,必须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把握文言文教学。课中在疏通基本文意之后,应有一个领会的过程,有一个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自由地言说”、自主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以《五柳先生传》为例,学 9

生通过交流反思,思辨讨论,理解了中国传统文人那份特有的自赏自嘲的“味”,从中国传统文人那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形象背后领悟到个性张扬、傲骨独立的精神。

文言文教学仅仅传授或让学生学会基础的字法、语法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淀,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它们都是非常难得的“教科书”,所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还得更深一层。拿《陈情表》来说,这篇课文的解读方式有好几种: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封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大“请假条”,并由此生发出“如何与上司相处”的教学命题;另一种观点是就本文的行文艺术而言的,认为李密至孝,“欲先尽孝而后尽忠”,所以文章极尽说话的艺术委婉之能事,让人读后,不禁为作者的至情至性所感动,从而不得不同意他的请求,由此延伸出说话的艺术问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本文的写作虽有种种意图,但全文洋溢的感情主要还是李密对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借鉴了后一种观点,把教学重心放在了李密对其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上。这篇文章直抒真情至性,不假雕饰,情深理切,感人至深,是弘扬民族“孝”之美德的至极之文,并由此生发“孝顺父母”的命题。当下学生大兴铺张、浪费、攀比、浮夸之风,拿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甚至有的学生还对父母有着极不正确的态度和看法。结合这一现状,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在“孝”字上大做文章。先让学生明白“孝”是美德,更是责任和义务,接着让学生即兴发言,叙说一件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小摩擦,并从“孝”的角度加以反思,结果学生发言积极踊跃,表述生动感人,有些同学的反思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也有一些同学的表述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父母总是无私的而孩子总是自私的,孩子总是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才想起父母,而父母却无时无刻不把儿女的冷暖挂在心间”,“孝敬父母不是长大成人之后的事情,父母不可能陪我们一辈子,趁着有机会、有时间,我们应从现在做起”„„经过深刻的反思之后,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倡议: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学生就在课堂上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诗人流沙河写过:“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文言文是整个中华民族内心的一根弦,拨动它就能自然的激起一片浓浓的情愫。现 10

实的文言文教学已经走入了种种误区,语文教师惟有改变错误的做法,才能真正发挥文言文的教育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学价值,达到文以载道的目的。

第二篇:依照文言文的基本特征

依照文言文的基本特征确定科学的施教方法

文言作为历朝历代通用的书面语形式,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自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教材还是读本,文言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作了如下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可见高中阶段语文教材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程度。

根据文言文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中要确定科学的施教方法。

(一)调动经验,缩小距离

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生活中就大量存在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但长期以来我们却在肢解分析的过程中将学生已有的经验排斥在学习过程之外,文言文教学过程不顾学生实际,不顾课文难易深浅,一律被处理成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一律被强化为外在知识和认知的输入,所以文言文越发变得“面目可憎”,遥不可及。基于上述认识,调动学生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深入人心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民间故事,说说影视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介入教学

过程,远比照搬教参讲深讲透的分析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把握诸葛亮的思想感情、理解三个建议等方面也会简单快捷得多。

(二)重视朗读,以读带讲

诵读法是我国古代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宋代朱喜理解的“诵读”,其意义是“真道学第一义”其内容是“熟读精思”其步骤是:必须成诵,即“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数遍。”“凡读书须整顿儿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定,仍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存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子的理论总结,确定了“诵读”在我国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的地位。

诵读要有语感。不同的语气表达的语感是不同的,陈述、疑问、判断、祈使、感叹等语气的传达,就是文章内容情绪的传达。诵读时从字词运用的色彩、句子的表达重点、段落间的起伏跌宕来把握语气和语感,就更易于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表达重点。一位老师上林觉民的《与妻书》时简要地介绍了作者和解释了“绝命书”一词后,对课文内容未作任何分析讲解,就开始用她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们深深地被感染,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了一片唏嘘,竞至“动声哭泣”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具有巨大的言语感染能力,能让学生通过感觉和心灵在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语感能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呜,使学生不同等待老师课解,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甚至连文章的主题都能明确地表达出来。因此让学生通过诵读直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

诵读是一门艺术,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并不追求诵读艺术的完美,但要落实诵读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逐步的。它表现为,诵读要通畅,诵读要有语感,诵读要有情感。

(三)提高能力,激活课堂

加入了学生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了学生情感体验的文言文阅读就是融入学生主体体验和个性见解的过程。因此,传统的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句深析—背诵记忆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应当打破,以认知积累为主要目的的文言文教学目标应重新反思,必须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把握文言文教学。课中在疏通基本文意之后,应有一个领会的过程,有一个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自由地言说”、自主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以《五柳先生传》为例,学生通过交流反思,思辨讨论,理解了中国传统文人那份特有的自赏自嘲的“味”,从中国传统文人那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形象背后领悟到个性张扬、傲骨独立的精神。

文言文教学仅仅传授或让学生学会基础的字法、语法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淀,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它们都是非常难得的“教科书”,所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还得更深一层。拿《陈情表》来说,这篇课文的解读方式有好几种: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封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大“请假条”,并由此生发出“如何与上司相处”的教学命题;另一种观点是就本文的行文艺术而言的,认为李密至孝,“欲先尽孝而后尽忠”,所以文章极尽说话的艺术委婉之能事,让人读后,不禁为作

者的至情至性所感动,从而不得不同意他的请求,由此延伸出说话的艺术问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本文的写作虽有种种意图,但全文洋溢的感情主要还是李密对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借鉴了后一种观点,把教学重心放在了李密对其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上。这篇文章直抒真情至性,不假雕饰,情深理切,感人至深,是弘扬民族“孝”之美德的至极之文,并由此生发“孝顺父母”的命题。当下学生大兴铺张、浪费、攀比、浮夸之风,拿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甚至有的学生还对父母有着极不正确的态度和看法。结合这一现状,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在“孝”字上大做文章。先让学生明白“孝”是美德,更是责任和义务,接着让学生即兴发言,叙说一件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小摩擦,并从“孝”的角度加以反思,结果学生发言积极踊跃,表述生动感人,有些同学的反思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也有一些同学的表述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父母总是无私的而孩子总是自私的,孩子总是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才想起父母,而父母却无时无刻不把儿女的冷暖挂在心间”,“孝敬父母不是长大成人之后的事情,父母不可能陪我们一辈子,趁着有机会、有时间,我们应从现在做起”„„经过深刻的反思之后,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倡议: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学生就在课堂上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第三篇:文言文翻译方法

技法之一:以形断意。1.楚人有涉江者

2.乃以时价粜其半,还直于宫。

3.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

上两例中的“粜”和“籴”都是会意字。会者,合也。将“粜”“籴”各自的上下部分合起来就可推知它们的意思分别为“卖出粮食”和“买入粮食”。又如“王怒曰:„劓之。‟”只要知道“刂 ”表示刀,就可断定“劓”的意思是“割鼻子”。根据会意字的字形来推求其义是比较容易的,只是这类字数量较少,而且其形只与本义有关。4.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觐,形符为“见”,释为“拜见”,正确。5.今君后则欲逮臣。

逮, 形符为“辶”,与行走有关,在上句中可解释为“赶上”。

技法之二:由音推意(通假字)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中的“倍”,2.“屈原既嫉之,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屈原列传》)中的“反”,分别与“背”、“返”的读音相同,它们是通假关系,由本字“背”、“返”可推断“倍”、“反”分别为背叛、返回的意思。

(一)音同或音近的字可能通。

3.每月初得禄,裁留身粮,其余悉分赈亲族,家人绩纺以供朝夕。(2004·全国Ⅲ卷·译句题)4.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2004·全国Ⅳ卷•译句题)例5中的“裁”通“才”,例6中的“飨”通“享”;作为通假字的“裁” 和“飨”与作为本字的“才”和“享”在字形上无关,只是音同而已。将这两个本字放入各自的句子中完全能讲通,那么推断就是正确的。

(二)同声符的字可能通。5.军士吏被甲,锐兵刃。(1982·全国卷·释词题)6.或至涂而反。(2001·上海春招卷·释词题)

例7中的“被”通“披”,是同声符而不同音的通假字。例8中的“涂”通“途”,是同声符又同音的通假字。当然,这里的“不同音”和“同音”是按今天的语音而言。

(三)形声字同其声符字可能通,反之亦然。7.山高风钜,雾气去来无定。(1988·上海卷·译句题)8.昌期少年,不闲吏事。闲:空闲。(2004·湖北卷·释词正误选择题)

例9中的“钜”通“巨”,是形声字通其声符字。例10中的“闲”通“娴”,“熟悉”义,是可作声符的字通以其为声符的形声字。

技法之三:从结构揆意。词语的语法功能各有不同,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语法结构来推断词义。例如:“怀王贪而信张仪。”(《屈原列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姆吟留别》)。“信张仪”为动宾结构,“信”当为动词,“相信”的意思;“信臣精卒”为并列的偏正结构,“信”当为形容词,“诚实可靠”的意思;“信难求”为副词作状语,“信”当为“确实”的意思。

技法之四:对称句式互解。汉语句式大都比较整齐,讲求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而前后句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推断词义。例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

也,非天下也。”(《六国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伶官传序》)。“族”可根据其对应的同义词“灭”推断为“族灭”的意思,“逸豫”可根据其对应的反义词“忧劳”推断为“安逸享乐”的意思。一种是单句内对文。

10.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2001·全国卷·释词正误选择题)

“追”与“逐”,“亡”与“北”都是同义对文;“北”即“亡”,在上句中作“逐”的宾语,释为名词“败逃者”完全正确。

11.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2001·上海卷·译句题)

“迁”与“远”,“善”与“罪”都是反义对文;“远”为“远离”,据此可推断“迁”的意思为“靠近”“接近”“走向”等。

另一种是偶句内对文。

12.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1997·上海卷·释词题)

其前句“我,国士也,为天下人惜死也”,“爱”与“惜”同义对文,是“吝惜”“珍惜”的意思。在一些对偶句的对应位置上,同义词的交替使用或者反义词的照应使用更为常见。如下面两例。

13.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2004·全国Ⅳ卷·译句题)

上句的“损”一不小心很可能译成“损害”;如果能结合下句与之相对应的“益”(增加)字来考虑,那么“损”是“益”之反,应该译成“削减”“削弱”。

技法之五:根据语境度意。判定多义的词语在具体句子中的特定含义,就要根据该词语上下文的意思来考虑。例如“伐”字,有“攻打”“打败”“砍伐”“夸耀”“功业”等义项,要确定“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屈原列传》)中的“伐”为何意,既要分析这句话,又要把它放到原文中去看,原来这是上官大夫在楚王面前说屈原居功自傲,“伐”应是“夸耀,自夸”的意思。

技法之六:双音词互解。文言中的某些单音词在演进的过程中加上一个同义语素就变成了现代汉语的双音合成词,这为我们推断文言词义提供了一个依据。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题目中的“报”和“书”,在现代汉语构成了“回报”“书信”的同义语素合成词,根据其互解关系,可推断“报”就是“回”的意思,“书”就是“信”的意思。

技法七词语连用

其一是同义词的连用。

1.不许,于是人人惴恐 惴恐:恐惧。(2001·北京春招卷·释词正误选择题)“惴”与“恐” 同义连用,释为“恐惧”,正确。

2.隐处穷泽,身自耕佣。邻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2004·全国Ⅱ卷·译句题)“身”与“自”同义连用,译为“亲自”。

同义词连用常常是为了加强气势、调整句式或和谐音节。其二是反义词的连用。

18.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苏轼《前赤壁赋》)

据“盈”(月满)可推知“虚”为“月缺”,据“长”(增长)可推知“消”为“消减”。19.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据“乱”(不太平)可推知“理”为“太平”,据“黜”(贬官)可推知“陟”为“升官”。反义词连用主要是为了构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表现力。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对连用的反义词,要注意其是否为偏义复词。20.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2003·上海卷·译句题)

“开合”为偏义复词(如看作反义词连用,则无法讲通),偏在“开”,所以只能译为“睁开(眼)”。

技法之八:成语比照。成语大都与古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我们可以借助熟悉的成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词的含义。例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苏洵《六国论》)“势拔五岳掩赤诚。”(《梦游天姆吟留别》),两句中的“速”和“拔”,就可以根据成语“不速之客”和“出类拔萃”的“速”和“拔”推断,分别为“招致”和“超出”的意思。

技法之九:旧文联系。例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要求判定“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汉书•疏广传》)一句中“敏”解释为“敏感”的正误,如果我们联系到中学时所学习的孔子的《论语》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可以为师矣”一句的“敏”字,就会推断出“敏”当为“聪敏,机智”的意思。

第四篇:文言文翻译方法

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泽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泽成“(湖面)风平浪静”。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还要把每个实虚词的解释了解透彻,这是基本,就好比看一篇文章一样,如果这篇文章有很多字你不认识,那么你肯定一知半解或者看不懂。我想到现在我们同学已经有80%的实虚词已经了解,剩下的时间看一下并用笔标记一下你不会的那些实虚词并把它背诵下来。接下来我们讲解文言文阅读方法及做题技巧。

一、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

众所周知,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因此不少学生心理上比较紧张,拿到文言文材料,常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其实这种作法是很不正确的,作为文言应试的阅读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初读全文

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最近几年高考都有一篇考人物传记的,看这样的文章要知道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一般有主人公,主人公有正反好坏之分,在人物身上,表现一种特殊的品格和性格。这要求考生解读人物关系,体味出人物的特有的品格和性格。作者写人物传记,或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或出于个人目的,通过人物传记,表现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求考生能分析传记的基本内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内容上:材料所涉及的人与事或相夫教子、事亲至孝,弘扬民族传统美德;或古代贤臣良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刚直抗上、执法如山等既符合于传统的道德规范,又不失现实教育意

义。

第一遍能懂六七成即可。往届有些考生在读文言语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应该说,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还是非常普遍的,其实你应该明白,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它所选的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大可不必因此而紧张。

第二步:细读题目

在这一步骤当中,须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同时这一步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利用好几道题目,如实词解释,句子翻译,分析概括题等,因为在它们身上,你可以获得大量文段理解的信息。尤其是选择题(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或者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此题信息量非常大,虽然其中肯定有一项或几项不符题意,但错误的也往往只是些小问题。因此通过看最后一题,你对文意的把握必将会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有个很大的提高。

第三步:重读全文

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既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通过这一步阅读之后解答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也就驾轻就熟了。

应该说文言应试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学生须加以掌握和运用。这样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二文言文阅读做题技巧

1要善于借助。例如,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这一阶段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

2代入法----知识迁移。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3排除法----信息筛选题

根据陈述对象可以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析结构

推断它在文章中的结构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

翻译文言句子可从下列几方面着手。

1、结合语境,把握句意。

要翻译好一个句子,必须对整篇文章有一总体把握。将你要翻译的那个句子放在整个语段中进行揣摩,这样才能基本把握所翻句子的大概意思。有些同学在初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有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词语上纠缠,结果反而难以明其意。所以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善于前后推导,整体把握语意。

2、落实句式特点。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等)。每种句式都有其特定的标志,我们要识记一些典型例句并加以归纳整理。在翻译句子之时,先判断句式,然后在翻译时要翻出这种句式的特点来。如省略句就必须补出它所省略的成份,当然补充部分须加小括号;倒装句就必须按正常的语序来翻译;原句是疑问句,所译出的句子也应加上问号。文言文中还有一种极其特殊的现象:文言文固定格式。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考点。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固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结构,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

变。一旦你没有准确判断出固定结构,那么你的翻译就会差之千里。详细类型见上所举。

3、落实重点虚词和实词。

要掌握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如“沛公军灞上”一句就考了词类活用的知识点,如果“军”字翻译错了,那就要失分了。所以在考试时应特别注意这些语法现象(包括虚词的一词多义),一旦涉及必须准确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信”就是要准确地译出原文的内容,忠实原文,不曲解,不任意添加或删减;“达”就是要求译文通顺流畅;“雅”则要求译文尽量生动形象,特别是对描写性的语句,翻译时要传神。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即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在译文中,要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包括句末的标点。在难以直译或者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怎样才能达到上述要求呢?这就得讲究翻译的方法。

翻译的基本方法

有五种,即:留、补、换、改、删。

1、留。文言句子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名、器物名等在翻译时予以保留,照抄不译。

例①:赵惠文王五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划线的分别是帝王记年、古地名和古官职名,翻译时都可保留不译。

2、补。即补出句中省略成分或某些必要的词句,使意思更准确完整,句子更顺畅。补充部分要加小括号。

例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与”前省略主语“邹忌”,“与”后省略宾语“客”,翻译时都应补出。

例③: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游褒禅山记》)

这句话应译成:距离华山洞百余步(的地方),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3、换。一是用现代的双音词去换古代的单音词;二是对同一事物或行为,古人和今人有不同的指称,翻译时应用现代的指称去替换古代的指称。

例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带点部分应译成: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惑(问题)。

例⑤: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句中的“修”现在讲“长”,这里指身高;“服”现代讲“穿戴”。这方面例子很多。比如,古人讲“书”,现在讲“信”;古人讲“目"”,现在讲“眼睛”;古人讲“首”,现在讲“头”;古人讲“食”,现在讲“吃”等等。都要译为现代的指称。

4、改。改变一些特殊文言句式的语序,把它改成现代汉语的常规语序。主要有下列几种:

(1)宾语前置句。

例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莫我肯顾”就是“莫肯顾我”,属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翻译时都要改为现代常规语序。

(2)定语后置。

例⑦: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

句中划线部分要按“求可使报秦之人”来译。

(3)状语后置。

例⑧: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句中划线部分译成时要放在“短屈原”前面作状语。

(4)谓语前置

例⑨: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句中的“安在”是句子的谓语部分,提在主语“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之前了,翻译时要改语序。

5、删。有些文言虚语在句中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只有某些作用,有的起舒缓语气、凑足音节的作用;有些在句中,有些在句末,也有在句首的,如“夫”、“盖”等。对这些虚词,翻译时可酌情删去,即不必译出。

例⑩:生乎吾前,其闻道也亦先乎吾,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句中的两个“也”都是起舒缓语气作用的,“而”是起连接作用,都不必译出。又如“之”字,在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和标示宾语置、定语后置时,都不必译出。

以上介绍的五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在具体翻译时综合运用。文言文的选段固然在课外,但对于虚词、实词、句式等知识点的复习则应当立足课本,考前同学们必须化上一定的时间将课文中的文言文翻阅熟读,仔细研读课文,包括注释。最好能对每册的文言知识点进行归类总结。

翻译口诀

通读全文,领会大意;句不离文,词不离句;联想推敲,辨别仔细;字字落实,坚持直译;补充省略,调整词序;专门名词,不必翻译;语句通畅,忠实原意

第五篇:文言文断句方法

文言文断句方法

一、文言文断句步骤:

1、通读全文,把握大意。2、先易后难,攻破难点。3、寻找标志,辅助断句。

二、文言文断句标志

1)、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

在阅读中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朝代名等,这些一般是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往往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在他们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2)、找虚词,定句读

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表敬副词窃、请、谨、敢这些词常用在一句话的开头,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前面可断句。

句末语气词“也、矣、邪(耶)、哉、乎、焉、兮、耳、与(欤)、而已”等后面可断句;

③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④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⑤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或、况、而况、且、于是等,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3)、据修辞,定句读

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例如《庖丁解牛》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等。再如:“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例: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

(《战国策·中山策》)

译文:中山君感慨地仰天长叹说:“施与不在多少,而在于处在他遭受困厄的时候;怨恨不在深浅,而在于是否伤了人的心。我以一杯羊羹亡国,而以一壶熟食得到两位为国效死的义士。”

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

再如: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这一段文字之中,“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对偶;“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是排比;“内“”外“是对照。根据这样的语言特点,确定句读也就容易多了。

4)、看句式,定句读

古文中还有很多特殊句式,也成为我们断句的好帮手。

…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

不亦…乎、何…为、安…哉(也)、孰与……乎、岂…哉等,是典型的反问句式;

为…所…、受……于……、见……于……等,是典型的被动句式。

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唯……是……”(唯余马首是瞻)宾语前置句。

还有一些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等。此外还有“无所”“有以”“无以”“以为”“孰若”“足以”“何以”“然则”这些复音虚词,记住这些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

例: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句子中的“不……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地帮我们做好了这一题。

例: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

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

例: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6)、依对话、引文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

三、文言文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口诀讲解]:

1.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

考生给文言文断句时,常犯的一个毛病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看完了文章,断句也结束了,待回头检查时,又觉得有许多不妥之处。其实这种“一步到位”的方法是行不通的。理解内容和断句是紧紧相关联的,熟读精思,理解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马马虎虎不行,似懂非懂不行,读一遍两遍一晃而过也不行。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

2.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另外,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广东卷中的“史官曰”。

4.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文言文中“之乎者也”之类的虚词特别多,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通篇用了二十七个“也”字,几乎每句句末都用了“也”字,传为美谈。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例如清人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段文字相当典型。全段共十七个句子,用了十七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凝固结构三个(“则”“而”

“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词(“岂”,也有人称之为情态副词)一个。

当然,我们在抓虚词标志断句时,也要注意灵活性,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一句,“乎”用在句中同“于”,是介词,词性变了。“也”,用在句中舒缓语气,可点断,也可不点断。

5.特殊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式,如:“何……之有”

(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

“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

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

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代词)一般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子、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一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7.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讲究互相照应,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了条件。我们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常常是断开一处,接着便可断开几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愚公移山》: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8.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

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

“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

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9.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

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仅仅起辅助作用,并不是能正确断句的决定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古代汉语、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的总的水平。这些知识和能力从何而来?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文言文,培养语感。此外,就像古人说的“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要适当做一些专题练习。这样,正确断句的能力就会在阅读中形成,在实践中成熟,在运用中提高。

文言文断句练习

一.用“/”给下面的文段或画线句子断句:

1.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选自《晋书·周访传》)

2.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选自《宋史·李迪传》)

3.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

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4.近塞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而亡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5.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月夜矣,而殊不疾。”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吾亡乎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6.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7.(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

赵之

犹齿

也唇

齿

名也

矣。

8.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9.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山北峰曰香炉峰北寺曰遗爱寺介峰寺间其境胜绝又甲庐山元和十一年秋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若远行客过故乡恋恋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为草堂。

10.五年,魏拓跋英寇钟离,围徐州刺史昌义之,高祖诏景宗督众军援义之,……。

景宗因使众军皆鼓噪乱登诸城呼声震天地魏将杨大眼于西岸烧营英自东岸弃城走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淮水为之不流景宗令军主将马广蹑大眼至濊水上四十余里伏尸相枕。

11.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12.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13.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14.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

15.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16.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

17.赏

不可

其所

其所

其所

其所

施罚

恨。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19.洛

花虽

为游

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选自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20.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

21.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

22.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②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2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文翻译练习

1.把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①,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②。……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三国志》)[注]①太祖:曹操。②从妹:堂妹。

(1)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

(2)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

(3)周急继乏,信义见称。

2.把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沈炯字初明,吴兴武康人也。炯少有俊才,为当时所重。……台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陈武帝受禅,加通直散骑常侍。……初,武帝尝称炯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文帝又重其才,欲宠贵之。(《南史•列传第五十九》)

(1)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

(2)武帝尝称炯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

(3)文帝又重其才,欲宠贵之。

3.把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①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战国策•燕一》)

[注释]①不馆:没有(给苏秦)预备住处。

(1)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

(2)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4.把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云:“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注]辟:偏颇,偏向,偏爱。

(1)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2)“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5.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

(2)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6.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

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

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7.翻译全文: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还而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王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8.翻译全文: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文言文翻译练习

1.把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任峻,字伯达,河南中牟人也。汉末扰乱,关东皆震。中牟令杨原愁恐,欲弃官走。峻说原曰:“董卓首乱,天下莫不侧目,然而未有先发者①,非无其心也,势未敢耳。明府若能唱之,必有和者。”……峻又别收宗族及宾客家兵数百人,愿从太祖。太祖大悦,表峻为骑都尉,妻以从妹②。……于饥荒之际,收恤朋友孤遗,中外贫宗,周急继乏,信义见称。建安九年薨,太祖流涕者久之。(《三国志》)[注]①太祖:曹操。②从妹:堂妹。

译文:任峻,字伯达,河南郡中牟县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关东地区的人都很恐慌。中牟的县令杨原忧愁恐惧,想要弃官逃跑。任峻劝杨原说:“董卓是扰乱国家的罪魁祸首,国内没有一个人不对他侧目而视,但还没有人带头起来反对他的原因,并不是没有倒卓的思想,而是形势的发展未成熟而不敢罢了。您如能首先发难,必然会有人起来响应。”任峻又另外集合自己的同族人和宾客家里的士兵几百人,跟随曹操,曹操非常高兴,宣布任峻为骑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他,对他十分亲信,(3)救济(他们的)急事,接济(他们)缺少的东西,信用和道义被称颂。

2.把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沈炯字初明,吴兴武康人也。炯少有俊才,为当时所重。……台城陷,景将宋子仙据吴兴,使召炯,方委以书记,炯辞以疾。……陈武帝受禅,加通直散骑常侍。……初,武帝尝称炯宜居王佐,军国大政,多预谋谟。文帝又重其才,欲宠贵之。(1)派人召唤沈炯,将要把书记的职位(负责文书的工作)委任给他,沈炯以有病来推辞。(2)陈武帝曾经赞许沈炯,(说他)应居辅佐大臣的职位,军队、国家的大事,(应该)多多参预筹划(谋划)。(3)陈文帝也很看重他的才干,想使他受到宠幸,使他显贵。

3.把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者,曰:“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从齐来,而燕王不馆①也。谓燕王曰:“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战国策•燕一》)

[注释]①不馆:没有(给苏秦)预备住处。

有人对燕王毁谤苏秦说:“苏秦是天下最不讲信义的人。大王以万乘之尊却非常谦恭地对待他,在朝廷上推崇他,但这是向天下人显示了自己与小人为伍啊。”苏秦从齐国归来,燕王竟然不给他预备住处。苏秦对燕王说:“我本是东周的一个平庸之辈,当初见大王时没有半点儿功劳,但大王到郊外去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地位显赫。现在我替您出使齐国,取得了收复十座城邑的利益,挽救了危亡之中的燕国,可是您却不再信任我,一定是有人说我不守信义,在大王面前中伤我。其实,我不守信义,那倒是您的福气。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

4.把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云:“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注]辟:偏颇,偏向,偏爱。

所谓整治自己的家族在于修养自身品德,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往往会偏爱,人们对于自己所厌恶的人往往会偏恶,人们对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偏敬,人们对于自己所同情的人往往会偏护,人们对于自己所轻视的人往往会偏轻。(1)所以,能喜欢某人又能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的人,天下少有啊。所以有句俗语这么说:“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于自己庄稼的茁壮。”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管不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5.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与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说:“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因为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有不好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出去做官,结果三次都被君主罢免,但鲍叔并不认为我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我还没有遇上好的时机。生养我的人是我的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鲍叔推荐管仲做了官,却情愿让自己官居管仲之下。因此,人们不赞美管仲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6.王烈字彦方,太原人也。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乡里有盗牛者,主得之,盗请罪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烈闻而使人谢之,遗布一端。或问其故,烈曰:“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既怀耻恶,必能改善,故以此激之。”后有老父遗剑于路,行道一人见而守之,至暮,老父还,寻得剑,怪而闻其姓名,以事告烈。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诸有争讼曲直,将质之于烈,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其以德感人若此。

【译文】:王烈,字彦方,太原人。青年时曾在陈寔门下学习,因为品德高尚,称著乡里。有个盗牛的被主人抓住,盗犯向牛主认罪,说:“判刑杀头我都心甘情愿,只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这件事。”王烈听说后派人去看望他,还送给他半匹布。有人问这是为什么?王烈说:“盗牛人怕我知道他的过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既然心怀羞耻,必然能够改正错误,我这样做正是为了促使他改过。”后来有个老汉在路上丢了一把剑,一个过路人见到后就守候剑旁,直到傍晚,老汉回来寻剑,得到了遗失的剑,惊奇地询问他的姓名,并将这件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派人查访守剑人是谁,原来就是那个盗牛的人。

①少师事陈实,以义行称。②刑戮是甘,乞不使王彦方知也。

③盗惧吾闻其过,是有耻恶之心。④烈使推求,乃先盗牛者也。

⑤或至涂而返,或望庐而还。

7.翻译全文: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还而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王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

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凶手杀人,他追捕凶犯,竟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凶犯,是我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当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不该论罪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责,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则是为臣的职责。”于是石奢不听从楚王的命令,自杀而死。

8.翻译全文: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参考译文:优孟,是楚国的乐工。身高八尺,能言善辩,常以谈笑的方式对君王进行讽谏。楚庄王时,庄王有匹心爱的马,给它穿上锦绣,安置在华美的房屋中,睡

在没有帷帐的床上,用枣脯喂养它。这匹马因为长得太肥而病死了,楚庄王命令大臣们为马服丧,想要用安葬大夫的棺椁和礼仪来安葬马。左右大臣谏诤这件事,认

为不能这样做。楚庄王下令说:“如果有敢对葬马的事进谏的,一律处死。”优孟听说了,进了宫殿的大门,便仰天大哭。庄王吃惊地问他原因。优孟说:“马是大

王的心爱之物,楚国地大物博,有什么东西是得不到的呢?而只用大夫的礼节来安葬它,太寒薄了,请以安葬君王的礼节来安葬它吧。”庄王问:“怎么安葬呢?”

优孟回答说:“我请求用雕琢过的美玉做棺,用雕了花纹的梓木做椁室,用上好的楩、枫、樟木做题凑,差遣甲士为死马挖掘墓穴,老弱人丁背土筑坟,齐赵等国的使者侍坐在前,韩魏等国的使者护卫在后,为死马建庙宇,让它享受牛、羊、猪三牲祭祀,并封以万户之邑给它守墓。这样,诸侯国听说后,就都知道大王以人为贱

而以马为贵了。”庄王说:“难道我的过错竟然到了这种地步吗?这该怎么办才行?”优孟说:“请大王将它作为六畜来安葬。用土灶做椁室,用铜锅做内棺,用姜

枣来调味,用木兰来解膻,用粮食稻谷来祭祀,用火光来做它的衣服,将它安葬在人的肚肠之中。”于是庄王便将马交给太官,不让天下人长久地议论这件事。

词类活用练习

1、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

A、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B、项伯杀人,臣活之

C、顺流而东也

D、使不上漏

2、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

B、垣墙周庭

C、必为之辞

D、填然鼓之

3、下列加点字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A、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B、而其见愈奇

C、西望下口

D、而耻学于师

4、下列句中加点词活用了的一项是()

A、而卒莫消长也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C、白露横江

D、内外多置小门

5、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

B、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C、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D、过秦论

6、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群聚而笑之。

B、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C、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7、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梁以此奇籍。

B、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C、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8、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道芷阳间行。

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C、君子不齿。

D、而此独以钟名。

9、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B、登高而招。

C、蜂房水涡。

D、日削月割。

10、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B、择善而从之。

C、多可喜,亦多可悲。

D、隧而相见(《郑伯克段于鄢》)

11、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则思江海而下百川。(《谏太宗十思疏》)

B、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

C、乐盘游,则三驱以为度。(《谏太宗十思疏》)

D、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

12、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惧谗邪(《谏太宗十思疏》)

B、何必劳神苦思(《谏太宗十思疏》)

C、人君当神器之重(《谏太宗十思疏》)

D、不念居安思危(《谏太宗十思疏》)

13、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孔子师郯子、苌弘……

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D、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14、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尊贤而重士

B、六王毕,四海一。

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D、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15、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惊姜氏

B、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C、以侮辱先人

D、《齐谐》者,志怪者也

16、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于是从散约败

B、而后乃今将图南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7、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B、内立法度。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石钟山记》)

D、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8、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逍遥游》)

B、秦地可尽王也。

C、猥以微贱

D、会盟而谋弱秦。

19、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B、沛公奉卮酒为寿。

C、谨拜表以闻

D、无以终余年

20、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C、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D、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常以身翼蔽沛公

C、头发上指

D、有泉侧出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籍吏民封府库

B、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火尚足以明也

D、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履至尊而制六合C、谨庠序之教

D、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则修文德以来之

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C、外连衡而斗诸侯

D、以弱天下之民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B、素善留侯张良

C、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

D、序八州而朝同列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今入关,财物无所取

B、前辟四窗

C、沛公欲王关中

D、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2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C、范增数目项王

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文言文断句复习

教师版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2.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选自《宋史·李迪传》)

3.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

/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

顿首称善。

4、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②/其马

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③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

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④/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

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好事”与“坏事”,“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一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5、赵襄子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月夜矣,而殊不疾。”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惧谓优莫曰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

(《新序·刺奢》)

译文:赵襄子饮酒,连饮五日五夜不醉并以此自夸。优真说:“以前纣王连饮七日七夜不醉,您再努力点,就赶上封王了。“赵襄子说:“我快灭亡了吗?“优真对答说:“纣遇到了周武王,所以才亡国。现在天下都是纣,您怎么会很快亡国呢?不过也危险了。“

这一语段中的位于句首的虚词有:而、焉、然;句末的虚词有:也、也、也。找出这些虚词,本题差不多就解决了。

6、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译文:墨子说:“世间所有的事情没有比义更贵重的.现在有人说:'(我)给你帽子和鞋,砍断你的手脚,你肯干吗

'(你)一定不肯干.(这)是什么原因

是(因为)鞋帽不如(你的)手足贵重啊!又说:'给你天下,杀死你,你肯干吗

'你(也)一定不干,(这)是什么原因

(原因)是天下不如你身体贵重啊.为一句话而争斗,以至互相残杀,这是由于义比他们的身体贵重啊!所以说:世间所有的事情,没有比义更重要的了“.7、(赵围于秦)齐人、楚人救赵。赵人乏食,请粟于齐,齐王弗许。周子曰: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参考译文:

(赵国被秦国围困)齐国、楚国去解救赵国。赵国人粮食匮乏,向齐国请求救助,齐王不答应。周子说:“赵国对齐国和楚国来说,赵国是抵御秦国入侵的屏障,就像是嘴唇对牙齿那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今天秦国灭亡赵国,将来祸患势必降临到齐国和楚国了。况且,救助赵国是一件高尚的义举;打败秦国的军队,又能显扬赵国的威名。现在您不致力于这样的事件,而吝惜自己的粮食,这样来制定国家策略,就是错误的。

8.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双斜线(//)处,可断可不断)

解析

运用语感,理解文句的意思正确断句。

【参考译文】

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时就喜欢弓箭,搞到几十个好弓箭,自己认为没有能可比的了。近来我把收藏的弓箭拿给做弓箭的人去看,工匠却说我这些弓箭都不是好木材做的。我问原因,工匠说,木材的质地不平直,纹脉都是斜的,弓箭虽然有劲,然而射出的箭不会平直。我才明白从前辨识(弓箭)的方法还不准确。我凭借弓箭打天下,认识这些弓箭还不完全,况且天下的事物这么多,怎么能都了解清楚呢!

9、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山北峰曰香炉峰/

北寺曰遗爱寺/

介峰寺间/

其境胜绝/

又甲庐山/

元和十一年秋/

太原人白乐天见而爱之/

若远行客过故乡/

恋恋不能去/

因面峰腋寺/

作为草堂(选自《白居易集*草堂记》)

【解析】在选段中,“匡庐即庐山”、“香炉峰”、“遗爱寺”、“太原”、“峰腋寺”都是地名,“草堂”是常用的名词,“元和十一年”是年号,“白乐天”是白居易的字,知道这些,对正确断句是很有益处的。

12、时帝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13、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14.对称: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战国策·中山策》)

例句中出现了多个对称句。“与不期众少”与“怨不期深浅”;“其于当厄”与“其于伤心”;“以一杯羊羹亡国”与“以一壶餐得士二人”,我们只要注意到了这些对称句,断句就迎刃而解了。15、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了问题。当然,这些所谓的断句方法并不能孤立运用,而应该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

16、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卷八》)

【解析】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

17、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

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

【参考译文】

奖赏和惩罚的政策,说的是奖励善的惩罚恶的。奖励用来鼓励立功,惩罚用来杜绝奸邪的行为。奖励不能不公平,惩罚也不能不同等。通过赏赐使他们知道被给予好处的原因,那么勇士就会为了正义奋不顾身;通过惩罚使他们知道被惩罚的原因,那么做坏事的人就知道有所畏惧了。所以奖励不能无根据地实施,惩罚不能随便地乱用,如果没有根据地奖励,有功劳的人就有怨言,随便地惩罚,那么正直的人就会忌恨。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19、洛

花虽

为游

闻。最盛于月陂堤、张家园、棠棣坊、长寿寺东街与郭令宅。至花落乃罢。(选自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答案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邀/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幕/笙歌之声相闻。

20、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

翻译:孩子是不能和他开玩笑的。孩子没有知识,等着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21、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翻译:他的门客怀疑是张仪偷的,说:“张仪贫困,行为不端,一定是他偷了相国的玉璧。”于是他们一起把张仪抓来,用鞭子打了数百下。

22、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太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①,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于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①四国之为:四周邻国所作的事。②诸侯之事:诸侯之间的重大政治活动。

翻译:郑国将有诸侯之间重大政治活动的时候,子产就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所做的事情,并让他多参加谈判等交涉的活动。然后和裨谌一同乘车到郊外,让他谋划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行。然后把计划告诉冯简子,让他参与决断。一切准备妥当,就交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各国宾客。

2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两个例句中都有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根据顶真这一修辞来考虑句读。

文言文翻译练习参考答案

1.(1)天下没有谁不怨恨(或:天下没有谁不斜着眼睛看),但没有首先发难的。(2)曹操非常高兴,上表让任峻担任骑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他。(3)救济(他们的)急事,接济(他们)缺少的东西,信用和道义被称颂。

2.(1)派人召唤沈炯,将要把书记的职位(负责文书的工作)委任给他,沈炯以有病来推辞。(2)陈武帝曾经赞许沈炯,(说他)应居辅佐大臣的职位,军队、国家的大事,(应该)多多参预筹划(谋划)。(3)陈文帝也很看重他的才干,想使他受到宠幸,使他显贵。

3.(1)我自己没有一点功劳,但您到郊外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显赫。(2)一定是有人说我不讲信用,在大王面前伤害我。

4.(1)所以,能喜欢某人又能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的人,天下少有啊。(2)“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于自己庄稼的茁壮。”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管不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5.(1)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却使鲍叔更加困窘(或“却使事情更加糟糕”),但鲍叔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和不好的时候。(2)天下人不赞美管仲的贤明而赞美鲍叔能识别人才。

6.小时侯拜陈实为师,因道德高尚为乡里称道。

甘愿接受任何处罚,但请求不要让王彦方知道。

盗贼害怕我知道他做了坏事,这是有羞耻心的表现。

王烈派人寻找,就是原先那个偷牛的人。

有的人到路上就返回来,有的人看到他的家就回来。

7.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凶手杀人,他追捕凶犯,竟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凶犯,是为臣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当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不该论罪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您赦免我的罪责,是主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则是为臣的职责。”于是石奢不听从楚王的命令,刎颈而死。

9.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①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②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③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①用在大处就可称王,用在小处就会身亡。

解析:本句的重要词语“王”和“亡”。王,名词动用,可译为“称王”;亡,身亡。

②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

解析:本句的重要词语是两个“于”字。第一个“于”字表明本句是被动句,可译为“被”;第二个“于”字,可译为“向”。

③在项籍突破重围而后向东败逃的时候,汉高帝也想收兵回国。

解析:本句的重要词语“解”和“东”。解,突破重围;东,名词动用,向东而去。

下载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和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言文阅读方法

    文言文阅读方法 一、课内学习,方法指引 拿定主意,我便开始筹备一节小古文阅读指导课。左思右想,我选定了《陋室铭》作为小古文第一课。教学过程如下: (一)认识文体“铭” 由《望洞......

    教学随笔: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推荐)

    中国古典教材在教材中的比例已经达到三分之一,其地位不说。如何提高中国古典教学的效率?我想我想大声点点。首先,加强阅读 首先阅读准发音,句子阅读。古典汉语的顺序和语境有......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范文合集

    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摘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读懂文言文,并且掌握其中的语言规律和思想内涵,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文言文学习策略。本文......

    文言文教学的导入设计方法[定稿]

    文言文教学的导入设计方法 文言文教学的导入设计方法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乐学”,才能高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教学反思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教学反思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是第1章第1节第1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含义及信息的基本特征。本课采用通过观察和理解、实验的手......

    文言文阅读方法技巧

    文言文阅读技巧 一、高考选文 我们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实,只要稍稍作一点准备,就会发现,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符合这一......

    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文言文阅读技巧及方法 第一步 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不做“黔之驴”作者/朱金燕《黔之驴》是一篇文言文。有的同学认为,文言文很好学,只要会解释每个字,会翻译每个句子就行了。其实,学习文言文,仅仅关注语言本身,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