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_2011年至今全部文章_申论复习最好的素材

时间:2019-05-14 14:46: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_2011年至今全部文章_申论复习最好的素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_2011年至今全部文章_申论复习最好的素材》。

第一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_2011年至今全部文章_申论复习最好的素材

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2011年至今全部整理

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2011年01月07日

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速度加快,规模创下历史之最。全国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开工590万套,基本建成37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开工136万户,基本竣工108万户,均超额完成年初国务院部署的任务。许多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改善了住房条件,圆了期盼已久的安居梦。

这是党和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成果,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需求。住有所居,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解决住有所居问题。在加强宏观调控,遏制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同时,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这不仅能有效解决城乡住房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使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村居民实现住有所居,也有利于增加住房有效供给,完善住房供应体系,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2011年乃至整个“十二五”时期,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目标将加快实现。

住有所居,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合理的住房消费结构,既包括买房,也包括租房。大力发展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适应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促进形成合理的住房消费结构。公共租赁房具有租金水平低、租赁关系稳定、设施完善、环境安全等优势,符合“夹心层”的实际需要,可以促进解决中等收入偏下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新就业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同样可以通过公租房改善居住条件。

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经济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把大力发展公租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当作改善民生的实事来抓,采取有力措施,下大气力推进,保证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目标早日实现。

从严管理干部就是对党和人民负责 2011年01月09日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此前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也对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严管理干部,对于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管理干部。关心爱护干部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优良传统,从严管理干部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更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干部管理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重选拔轻管理和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上级对下级,哄着护着;下级对上级,捧着抬着;同级之间,包着让着。一些领导班子的民主生活会或者没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或者思想不见面,蜻蜓点水,避重就轻,避实就虚,言不及义,看似批评、实为表扬。干部出了问题,应进行组织处理的不及时处理,该承担责任的不及时问责,其结果,不良倾向得不到及时纠正,干部身上的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小事情酿成大事件,不仅使干部个人身败名裂,而且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非常令人痛惜。

从严管理干部,既需要干部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更需要组织上对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把从严的要求贯穿到干部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常言道,“小洞不补,大洞吃苦”。从严管理干部,关键是认真执行并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对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应注重从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核干部,加强对干部德的考核。对敢于负责、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要予以鼓励、表彰和提拔重用;对工作不力、作风飘浮、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要进行诫勉谈话、及时采取组织措施。应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及时报告个人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有关事项,加强事前防范。在接到群众反映、班子出现不团结苗头等问题时,应通过诫勉谈话、函询等方式及时提醒,防微杜渐。此外,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对干部开展全方位的监督。

从严管理干部,须坚决调整那些工作不力、作风不好、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应按照四中全会《决定》的要求,通过职务调整、离职培训、降职、免职等方式加大对不胜任、不称职干部的调整力度。对因工作失职而给国家利益、人民生命财产、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干部,要严格问责;对以权谋私的干部,要及时查处。通过必要的组织调整和处理,警示和挽救干部,进而形成人人忠于职守、守土有责,对党和人民负责的良好局面。

一些地方和部门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的领导干部担心丢选票,怕得罪人;有的存在片面认识,认为严格干部管理是“整人”。从严管理干部,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切实负起责任,克服好人主义,敢于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对违反原则的人和事,该批评的批评,该制止的制止,该处理的处理,这才是对干部的真爱,对党的事业的大爱。

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

——一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01月12日

“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在近日举行的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牢不可破,我们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在“十二五”开局的重要时刻,为什么必须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推动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完成“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在深刻论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经验,深刻总结我们党革命、建设、改革具体实践的基础上,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阐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极端重要性,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和政治准则。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最根本的就是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中,贯彻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之中。

长期以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得到日益广泛的实践。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在实际工作尤其是基层工作和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一些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群众观念淡薄,想问题、干事情不把群众放在心里,居高临下,发号施令,态度生硬,方法简单。决策脱离实际,不顾群众意愿,不顾群众利益,乱铺摊子,乱上项目,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作风不扎实,庸懒散问题突出,见困难就缩,见问题就推,见矛盾就躲,对群众提出的诉求敷衍了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久拖不决甚至放任不管。违法违规问题严重,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城市管理等过程中违规操作、粗暴执法。以权谋私现象多发,吃拿卡要,与民争利。这些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严重影响党和政府形象。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党共同努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的积极作用,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我们的工作就能够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牢不可破,我们的事业才能蓬勃发展。

打牢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

——二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01月13日

“党员干部要做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和自觉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的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教育,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使广大党员干部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转变成自觉行动。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新成效、积累了新经验,同时也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权力集中部门和岗位腐败案件依然多发,资金密集领域和行业商业贿赂、内幕交易等现象严重,土地和矿产资源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监管薄弱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屡禁不止。这些情况表明,只有打牢党员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使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成为党员干部的工作要求、行为准则和衡量标准,才能从思想源头上拒腐防变,建树良好党风政风。

打牢党员干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思想基础,关键就是要着力加强三个方面的教育。加强党的性质和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加强科学发展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推动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牢固树立和自觉坚持正确政绩观,时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事实事,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加强责任意识、公仆意识、服务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理解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凡是对人民群众有利的事情都要全力做好,凡是对人民群众不利的事情都坚决不做。

实践一再表明,只有干部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尊重信任干部;只有干部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干部当亲人。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忘记群众、脱离群众,都要为了群众、服务群众,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表率。这样,党员干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完善保障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

——三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01月14日

做什么决策,怎样做决策,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十七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再次强调:着力建立健全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要求的决策机制。

群众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的决策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只有从机制建设入手,才能在作决策、定政策时,以制度保证群众利益被充分考虑、群众意愿被充分尊重,最大限度防止因决策不当带来损害群众利益问题。

当前,新老问题交织,发展局面复杂,决策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难度和要求不断提高。一些地方在决策时,脱离实际情况,不顾群众意愿,乱铺摊子,乱上项目,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损害到群众利益、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这其中既有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作风、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也有保障群众利益决策机制不完善方面的原因。

改革深水区,社会转型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特别是各方面群众利益关系十分紧要。要保证各种利益诉求在政策中能得到充分反映,只有广泛了解民情、掌握民意、吸纳民智,建立健全保障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

了解民情,是做好决策的基础。要加强深入了解民情的决策调研,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准确掌握群众所思、所忧、所盼,让群众更多参与到他们自身利益相关的决策过程中来。

反映民意,是做好决策的关键。要形成充分反映民意的决策导向,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立畅通无阻、运转协调、规范有效的民意反映机制,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评估机制,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改革方案、重大政策措施、重点工程项目,在决策前都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全面评估可能影响群众利益的各种问题,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

好的决策,应该体现党和人民共同的意愿与选择,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对一些从长远看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和群众根本利益而群众一时想不通、不理解的决策,要主动把实际情况和工作设想向群众讲清楚,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建立健全保障群众利益的决策机制,才能在发展的每一步、施政的每一策中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才能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凝聚我们的力量之源,筑牢我们的执政之基。

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

——四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01月17日

“着力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工作”。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的重要讲话中,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出发,对党员干部依法办事提出明确要求。

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达。《党章》明确指出,党员必须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员干部依法办事,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前,一些违背党的宗旨、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往往与不依法办事有关。近年来,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城市管理等过程中,之所以发生一些群体性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违规操作、粗暴执法甚至滥用强制手段是重要原因。

应该看到,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方面,群众法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的水平;另一方面,身处社会转型和矛盾凸显期,只有运用法律手段才能广泛凝聚共识,并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和谐。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把依法办事作为行为准则,自觉地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越是工作重要,越是事情紧急,越是矛盾突出,越要坚持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就要大力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办事意识,强化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培训,督促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和准确掌握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提高法律素养,让执法守法、依法办事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

“没有程序正义就没有实体正义。”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就要大力推行依法行使权力,确保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开展工作,协调利益、化解矛盾,防止权力滥用。

“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就要大力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把严格依法、按政策办事贯穿工作各个环节,正确处理各种问题,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保证法律法规和政策得到正确实施。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让依法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准则,就要大力实施各项公开制度,加强和改进包括舆论监督在内的社会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对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行为的有效监督,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防止违法行为发生,防止群众利益受损。

依法办事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党员干部不断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就一定能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稳定和谐。

维护群众利益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职责

——五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01月19日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的宗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人民群众看我们党,不仅要看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而且要看他们身边的党员干部是否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否切实维护群众权益。”这段话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群众路线的根本遵循,论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60多年的执政实践证明,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成就。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推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群众利益协调发展,这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

应该看到,一些地方出现的上访和群体性事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少群众反映的合理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群众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有效维护。解决这些问题,消除一些群众的不满情绪,要求每个党员干部既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要有在实际中维护群众利益的行动。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要思考,如何切实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关切;如何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得力措施集中加以整治,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我们的工作成效。

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必须切实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制度,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必须切实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认真排查化解由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当前,尤其要完善中央惠民政策落实保障机制,建立政策实施和资金使用过程中权力分解和实时监控机制,抓好流程管理,减少中间环节,使惠民政策与群众面对面,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群众利益无小事。检验党员干部是否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谋利益、是否密切联系群众,不是看你口头上说得怎么样,而是看你心里是否想着群众、工作是否依靠群众,办事情的出发点是否为了群众、落脚点是否有利于群众。要真正明白,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每个党员干部履行好基本职责,我们党才会永远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六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01月25日

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群众的生活生计息息相关,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能够直接感受得到的。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群众首先看的就是自己的切身利益是否得到保障。损害了群众的切身利益,就谈不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坚决查处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是维护群众利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这表明,在对待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党中央的立场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果断,决不允许任何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近些年来,大量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面对群众办事,面对民生需求,面对利益调整,一些地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不少,有的还比较突出。这不仅违背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更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形象,损害了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拥护。

在党的历史中,一切从群众出发,高度重视群众利益,始终是我们的根本宗旨。回顾过去,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就是因为我们党能够始终从群众利益出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因此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如果我们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姑息之,放任之,那么,群众为什么还会跟我们走?执政为民的宗旨又如何能实现?

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我们应当严厉打击,坚决查处。当前,尤其要把查处严重损害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人身权利的案件作为重点。对于侵占各种惠民补贴、土地补偿、扶贫救灾、移民安置等专项资金以及擅自处置集体资产资源、侵吞集体收益的案件,对于违规征地拆迁、严重侵害群众人身权利的案件,对于官黑勾结、横行霸道、欺压群众的案件,对于干扰、破坏甚至操纵基层选举的案件,对于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和生命安全的案件,都要严肃查处。对于那些重特大安全事故背后的腐败行为,尤其要从严惩处。

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我们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会打下深厚群众基础、凝聚强大社会力量。在改革建设各项工作中,这一点我们始终都不能忘记。

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全民共建秀美山川 2011年01月26日

新《水土保持法》的审议通过,是我国水利和水土保持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对新时期水土保持事业健康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是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保证。1991年,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水土保持法》,标志着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水土保持法》的施行,对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原《水土保持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需要。

新《水土保持法》的审议通过,是新时期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推进依法行政的必然选择,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大、分布广、强度烈、危害重、治理难。严重的水土流失,直接威胁着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防洪安全,甚至直接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安全,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修订《水土保持法》,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更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土保持法》的修订,不仅强化了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而且规范了监管程序,明确了违法行政的法律责任。

水土流失既是资源问题,又是环境问题。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新《水土保持法》,在全面总结分析全国各地实施《水土保持法》近20年来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了国内外水土保持工作的新经验、新理念,把近年来党和国家关于水土保持新的方针、政策、思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新《水土保持法》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指导方针,即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突出了预防和保护,并全面完善和细化了预防保护措施。这些新的规定和新的制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依法行政的理念和原则。

加强水土保持预防和治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认真学习贯彻新《水土保持法》,依法防治水土流失,全民共建秀美山川,呵护美好家园,我国水土保持事业定能开创崭新局面。

基层干部作风关系党的执政基础

——七论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01月26日

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关键在干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明确要求充分认识基层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大力加强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万丈高楼平地起。基层干部处于工作第一线,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人民群众了解党和政府工作的窗口。干部怎么干,群众怎么看,人民群众往往从基层干部的作风和言行来评价我们党和政府。

从总体上看,广大基层干部队伍作风是好的,近年来涌现了以沈浩、王瑛、王彦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基层干部,人民群众普遍认可。但同时,也应看到,作风不正、行为不廉、能力不强等问题在一些基层干部身上还不同程度存在,办事不公、作风粗暴、平庸懒散等问题尤为突出。这些问题,损害了干群关系,影响了党和国家政策执行力,不利于社会长治久安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日子的新期待,面对基层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面对变化交织的各种问题矛盾,迫切要求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基层干部作风呈现新气象,基层干部发挥新的更大作用。

干部思想要有新境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主题,符合时代潮流,反映人民心声,需要各级干部深入一线,采取贴近基层的方式,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加强思想教育,教育引导基层干部提高党性修养,使要求转化为自觉,理念转化为实践。

转变作风要有新突破。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就是作风建设的着力点。针对“庸懒散”,应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促进基层干部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怀着服务群众、造福百姓的强烈责任感,满腔热情做好服务群众各项工作。针对“办事不公、作风粗暴”的情况,既要增强群众观念,形成干事创业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自觉;又要彰显程序意识和法治意识,养成干部在政策法律框架内开展工作的习惯。

干部能力要有新提升。机遇和挑战面前,干部如何提高能力、化解矛盾,事关改革发展大局。当前形势下,干部培训只能加强不能放松,帮助基层干部掌握新知识、新技能、新本领,提高正确执行政策和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能力。

干部工作要有新思路。基层干部不容易,基层工作不好做,需要开拓创新、以人为本,使干部工作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既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完善各项制度,有效防范各种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也要理解基层工作的困难、体谅基层干部的艰辛,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做到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精神上激励。

“十二五”刚刚开局,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肩负党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基层干部唯有以更加廉洁的作风、更加勤勉的工作、更加扎实的业绩,身体力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才能成为人民群众的忠实公仆,成为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坚强基石。

以模范行动

起表率作用 2011年01月27日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各级党政机关要发挥带头表率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深入一线、深入实际,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深刻揭示了创先争优活动的主题和路径,是指导创先争优实践的原则和指针。温家宝总理要求,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中央部署和总体要求,紧密联系实际,带头创先争优,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模范行动,起表率作用。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各级政府机关讲党性、重品行、走在前、作表率,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发展。各级政府部门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在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中创先争优,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创先争优,积极投身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各级政府机关要认真学习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自觉坚定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为“十二五”良好开局多作贡献。

创先争优,当好人民的“公仆”。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只有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服务人民、造福百姓,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要多办顺民心、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变化和好处。

创先争优,要引导干部下基层。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要放下身段、深入一线,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诉求,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要提高化解矛盾和纠纷的本领,把握社会脉搏,及时排查隐患,为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各级政府机关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满腔热情地做好各项工作,以昂扬的精神风貌、一流的工作业绩,向党的90周年生日献礼。

确保对港澳生活必需品的稳定供应 2011年01月31日

又是新春佳节到。全力以赴做好对香港、澳门生活必需品的保供工作,确保港澳市场稳定,让广大港澳同胞度过又一个欢乐祥和、货丰菜鲜的春节,是内地人民的共同心愿。

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限制,港澳居民所需的蔬菜、肉禽等基本生活物资主要靠内地供应。中央政府历来十分关怀港澳市民的生活,高度重视对港澳地区生活必需品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安全。48年前,在物资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为保障香港市场农副产品供应,内地开通了供港“三趟快车”。此后,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三趟快车”始终风雨无阻,源源不断地满足港澳居民消费需求,也传递着内地与港澳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今天,内地与港澳相关部门已建立完善的联系工作机制,有了一套从源头抓起、全过程监管的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证体系,为确保供港澳农副产品数量丰盈、质量可靠,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春节期间,港澳地区对农副产品的需求上升,加上南方多地出现雨雪冰冻天气,给对港澳生活必需品供应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近日,按照中央政府统一部署,2011年内地供应港澳鲜活农副产品相关工作及应急工作机制全面启动,国务院有关部门已多次协商保障港澳节日供应问题。商务部等全面落实各项保供措施,积极协调相关各方及时下达供港澳粮食及制粉、活兽禽配额,强化出口经营企业管理,稳定出口经营队伍,减少供应环节,引入适度竞争,并与港澳保持畅通的交流和沟通机制。商务、质检部门还指导建立了一批供应港澳高标准的生产加工基地,进一步提高了对港澳出口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广东、湖南、湖北、河南等八个主供口岸已备足输往港澳的活畜禽。目前,内地供港澳鲜活农产品货源充足,完全可以满足春节期间及全年的供应。

内地与港澳骨肉相连,确保对港澳生活必需品的安全稳定供应,关系到港澳同胞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必须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好。有关部门要抓紧对保供企业的货源摸底,加强行业协调,力保供港澳生活必需品货足、质优、价稳;有关省市要发挥地缘优势,将各项保供措施落到实处,提前做好预案,确保物流通畅;有关企业要顾全大局,坚决把对港澳地区的应急保供放在重要位置,充分满足港澳居民春节消费和日常生活需求。

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1年02月15日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物质文明的发展进步带来了广大农民精神面貌的新变化,也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为了适应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新特点,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文明素质的提高,直接决定着这一根本任务的实现。另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动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

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增强,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加强,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先进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加速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形成依法经营、诚实守信、整洁有序的市场环境,落实好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有利于普及民主法制观念,稳步有序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营造管理民主、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环境,提升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程度;有利于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抵制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习气的侵染;有利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经验告诉我们,依靠民力,顺应民意,关注民生,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实实在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法宝。为此,《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特别强调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将农民工、留守妇女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群体纳入视野,以活动为抓手,以实现农民的切身利益为落脚点,为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不断拓展内容和渠道。近年来,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的加速建设,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形式多样、健康有益、便捷长效的文化渠道,“我们的节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农村丰富的传统文化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在此基础上,《意见》进一步强调创新文化产品、建设文化设施、加强人才培养,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充实和丰富新的载体提供了重要依据。

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建立起坚强的机制保障。资金、人才和制度,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只有解决好“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事要怎么干”的问题,建立起长期有效的运行发展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才能获得充足的发展后劲。为此,《意见》不仅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更将其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系,作为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彰显出国家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视,必将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任务进一步落到实处。

我们相信,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2011年02月16日

群众呼声是第一信号,群众需求是第一选择。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是我国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过去的一年,司法体制机制改革聚焦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热点问题,围绕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攻坚克难,向纵深推进。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诉讼程序进一步简化;刑事案件上诉率下降;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为0.2%;中央补助地方法律援助经费大幅增加„„从细节和数据中,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改革的实际变化和成效。

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最终是为了让人民满意。人民群众不满意的突出问题,是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着力点。每项改革措施都是针对群众不满意的某个问题或某一些方面进行的。在权力监督制约方面,建立检察机关立案和侦查监督机制,建立检察机关民事诉讼和执行工作监督机制,推行法院执行环节分权制约,建立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和人民监督员制度,对司法权的民主监督明显加强;在尊重保护人权方面,完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推行量刑规范化改革,强化看守所监督程序,建立审查逮捕阶段的讯问制度,有效遏制刑讯逼供和超期羁押问题的发生;在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方面,通过修改刑法,加大对严重刑事犯罪打击力度,同时,完善老年人、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理机制,加大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力度,落实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建立化解矛盾纠纷的大调解体系,全面推进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方面,政法编制向基层一线倾斜,缓解了中西部地区基层法律人才严重短缺的状况,严格“收支两条线”,提高基层经费保障水平,公正高效廉洁执法得到有力的物质保障。

改革取得的成效,充分说明深化司法体制机制的基本思路和举措,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期待和要求,因而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国的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顺应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愿望进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既认真研究和吸收借鉴人类法治文明有益成果,又不照抄照搬外国的司法制度和司法体制;既与时俱进,又不超越现阶段实际提出过高要求,坚持循序渐进,总体规划,分步推进,坚定不移地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推进各项改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务必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正视问题。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人民群众的利益,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政法机关既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又处于化解社会矛盾的“前沿阵地”。在一个高度开放、利益多元、信息发达的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坚持不懈地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从人民群众司法需求出发,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社会和谐为主线,以加强权力监督制约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司法民主,认真解决影响司法公正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向着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不断迈进,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行百里者半九十。党的十七大作出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部署的60项改革任务,目前已完成3/4。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一年。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切实抓好司法体制机制改革措施的出台和贯彻落实,以群众看得见的更大成效和变化,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

——一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2011年02月21日

法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以法律保障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完备的法律体系,不仅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成熟的标志,也是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

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个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我们党在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确立的一个重要目标,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鲜明特征。在我国,立法作为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国家意志化和法律化,是对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法律表达和法治保障。通过长期立法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我们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和建设成果,提供了制度化确认和法律化保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也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惟一正确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重要的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这就要求我们在涉及国家根本制度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不能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确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确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立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这些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规定,厘清了一系列重大原则问题。从中国国情出发,郑重表明我们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就此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永葆本色的法制根基,夯实了立国兴邦、长治久安的制度基础。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政治文明不断演进,并始终与一定的国家形态相联系;而法律体系的完备程度,则反映着执政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和国家政权的生命力。在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程中,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显示出强大力量和巨大优越性。

创新实践的法制体现

——二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2011年02月22日

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正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于党领导亿万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伟大实践,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经过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推进而得来的创新成果。从宪法的制定和修正,到规范保障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相继出台;从加入世贸组织后经贸领域立法与国际的衔接,到社会领域立法的不断加速,这一体系的形成,始终与时代进程同步、与国家发展同行,折射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反映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客观规律。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作为当代中国伟大的创新实践,改革开放为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波澜壮阔的舞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与改革开放相伴而生、互相促进,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紧密结合。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法律体系构建提供了内在需求和动力,丰富了实践基础和经验,扩展了法制建设的内容。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发展对多种资源的需求,催生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上世纪90年代初,资本市场发展的迫切需要,让证券法一年之内七易其稿形成草案;新世纪新阶段,各方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定分止争”的物权法适时出台。这一方面说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越向前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越深刻,对健全和完善法律体系的要求就越迫切,法律体系构建所依赖的基础也就越扎实。另一方面也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反映发展需要、不断体现人民诉求、不断契合时代精神的过程。

正是以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根据,我们才能不断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和促进作用。

体现创新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确认了党领导人民进行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方针政策,是改革开放基本经验和做法的法律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法律概括。这从制度上、法律上保障了国家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国正处于一个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法律调整各种关系的难度必然越来越大,任务必然越来越重,法制建设工作仍然任重道远。实践没有止境,法律体系也只有不断从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实践中汲取发展的源泉,才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制基础。

加强职业培训、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 2011年02月23日

在我国全面规划“十二五”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并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全国职业培训工作会议,就新时期职业培训工作做出部署。这对进一步明确认识,加快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培训是就业之基。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是促进和稳定就业的根本措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总量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同时,由于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不相适应,造成一些地区出现的企业“招工难”和求职者“就业难”并存的现象长期存在。解决就业难题,必须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实现劳动者技能就业、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这也是世界各国在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特别是结构性矛盾问题时普遍采取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企业竞争力,不仅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同时要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广大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加快培养一批掌握精湛技艺和高超技能的“一流技工”,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大力加强职业培训工作,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这就要加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特别是要加强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形成一批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技能人才梯队。加强职业培训,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为产业技术工人和非农产业领域的技能劳动者,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对于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职业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服务就业和经济发展为宗旨,坚持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大规模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狠抓培训质量,加大资金投入,让职业培训贯穿劳动者职业生涯的全过程,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社会氛围,加快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劳动者,为促进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持,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伟大事业的法制保障

——三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2011年02月24日

我国的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它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提供法制保障。

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景和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这一美好愿景和奋斗目标的伟大道路,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党和人民为之奋斗的壮丽事业。它在党带领人民的艰辛探索中奠基,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创,凝结着党和人民的智慧和经验,高度体现着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法制保障,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和神圣使命。

几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建,始终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推进。伟大事业每前进一步,立法工作就推进一步,法律体系就完善一步。扎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和奋斗目标,着眼于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法制化,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走过了西方国家用了几百年才走完的路。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构建,我们就不可能推动依法治国进程,也不可能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是划时代的一件大事,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兴旺发达的法制保障。这是因为,已经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把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纳入了法制化轨道,从制度上、法律上解决了国家发展中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日益繁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构建,确定了明确的价值取向、发展方向和根本路径,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历史已经证明,我们取得的发展成就离不开法制的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到2020年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担负着世所罕见的艰巨重任。我们深信,在全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将不断完善,进一步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确保伟大事业的兴旺发达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景必将在我们的共同奋斗中变成现实。

弥足珍贵的经验

——四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2011年02月25日

我国的法律体系建设,立法任务之重世所罕见,克服困难之多前所未有。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仅仅用几十年时间就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立法之路,书写了法制史上的辉煌篇章。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这当中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这五条经验,指明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立法工作的正确方向、基本规律、基本要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也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保证。只有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才能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制定法律法规,确保一切法律法规都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才能实现巩固和完善党的执政地位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前提。立法工作要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此统一思想认识,确定立法思路,明确立法的指导思想,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从国情和实际出发,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客观要求。立法工作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实际,需要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作为立法基础,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在实践中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处理法律稳定性与实践的发展性的关系,妥善处理法律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关系,理性辨别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和简单照抄照搬的区别,确保立法进程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

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目的。通过法治协调利益关系,正确反映和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通过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体现民意,不断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使立法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增强贯彻实施的群众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内在要求。维护法制统一,既要始终维护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的权威地位,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保证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不同宪法相抵触,保证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之间不相互抵触,又要妥善照顾到各地区的特点和差异,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社会实践永无止境,立法工作也要不断推进。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繁重艰巨,新情况新课题不断涌现,立法工作面临新挑战新要求,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自觉运用宝贵经验,把握方向、遵循规律、传承创新,在新起点上开创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新局面。

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

——五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2011年02月26日

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时期立法工作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法律制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不是立法活动的终结,而是又一个新的开始。

社会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是在书斋里造出来的,也不是从别的国家照搬来的。回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它始终发展适应并服务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的需求,始终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始终体现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体系。

社会实践永无止境,法律体系也必须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立法工作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

这样的判断,基于我们所处的新方位:一是,我国正处在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有些是可以预料的,有些是难以预料的,既要解决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又要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立法工作的任务不会减少,难度也不会降低。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十二五”时期,中央提出要牢牢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立法工作如何围绕“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制度上、法律上推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有大量工作要做。三是,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利益诉求越来越具体,参与立法的愿望越来越高,这对做好立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形势、新实践、新任务给立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决定了我们的立法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就要求我们把修改完善法律和制定配套法规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注重法律的修改完善工作,督促有关方面抓紧法律配套法规的制定工作,继续做好法律制定工作,抓紧研究制定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法律,认真总结行政法规的实施经验,将那些应当用法律规范来调整、立法条件比较成熟、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及时上升为法律。同时,也要认真总结实践经验,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着力提高立法质量,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制度的变革、确立与完善,是国家政治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成就辉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任重道远。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必定能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实施中彰显法律的作用

——六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 2011年02月27日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如果没有遵守执行,再好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只有在有效实施中,法律才能彰显其作用和价值。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前,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无法可依”的问题,那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法律的实施就成为发展的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从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结束了经济社会发展一些领域、方面无法可依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更加紧迫,必须成为全社会不容回避的共同命题予以面对,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守则予以遵循。

应当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置法律于不顾或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还存在,一些地方、领域、单位和部门有法不依的问题还比较严重。这些现象和问题,直接影响了社会公平正义,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各方反映强烈。

如何确保法律在实施中彰显其作用?有三个原则理念需要铭记恪守。一是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政党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二是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国家行政机关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办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国家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三是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我们应当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善于运用法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广大人民群众要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法律的实施,离不开各方面的监督。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的重要职权,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保证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得到遵守和执行的重要职权,就能更好确保国家机关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国家其他监督机关要依法行使监督法律实施方面的职责,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作用,就能更好促进各方面形成法治理念共识,推动各方面在法制轨道内办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以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心血、实践和创新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在新的起点上,切实保障宪法和法律的有效实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切实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与权威,我们就一定能够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为中国赢得下一个五年 ——寄语两会代表委员 2011年02月28日

再过两天,全国两会就要开幕了。代表委员已陆续启程,带着人民的重托汇聚北京,共议国是,共话未来。

两会年年开,今年又不同。“十一五”规划完成,“十二五”航程开启,谋划蓝图,把握未来,今年的两会可谓继往开来。

这些天来,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媒体、网络,表达着热切心情。人民网两会的相关专题,留言已超过10万条;两会热点调查,参加人数持续上升。正如网友所说:“不分会内会外,都是代表委员。”每一次点击、每一条留言,都充满了深切的期待。

5000多名代表委员背后,站立着13亿中国人民。能不能反映人民心声,把百姓的期待带到两会;能不能做好调查研究,为改革发展积极建言,关系到能否把这次两会开好,关系到“十二五”能否起好步,关系到下一个五年能否更好地回应群众的期待。

群众期待的是,下一个五年进一步改善民生。房价物价、工资社保、看病上学、收入分配„„两会热点调查中,群众最关注这些跟自己密切相关的事。两会上,政府会交出“民生答卷”,接受人民打分,也会继续汇聚民智民意,破解民生难题。面对群众的民生期待,代表委员理应在社会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做出更好回应。

群众期待的是,下一个五年更好地科学发展。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已上升到世界第二,让人自豪。但也要看到,按人均计算我们还相当落后,发展方式要加快转变、经济结构要大力调整、自主创新要强力推进,仍是负重爬坡、不进则退。群众对发展的期待,就是对国家更强盛、生活更幸福的期待。这就需要代表委员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建言献策,让发展质量更高、发展步子更稳。

群众期待的是,在未来的发展中牢牢抓住历史机遇。中国的发展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历史经验表明,这也是我们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时期。代表委员有责任把群众对抓住机遇、趁势而上的期待,化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行动,从根本上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期盼。

“十一五”时期,我们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专心办好了自己的事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我们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时机、保持了良好的势头。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十二五”的五年,关系到能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前进的路上,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经济总量攀升后,如何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社会转型期,如何更好满足不断增长的民生需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排除各种干扰,防范各种风险,不自满、不懈怠、不折腾,抓住机遇,扎实奋斗,不仅是群众的愿望,也是国家发展的关键。

将人民的期待上升为国家的意志,是代表委员的责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确保两会圆满成功,回应广大群众的期待,凝聚亿万人民的力量,才能让中国在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加奋发有为。

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 ——寄语两会代表委员 2011年03月01日

每年的两会,都承载着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也体现着党和政府的治国理念。

从加大城乡医疗领域投入,到着手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从将提高个税起征点作为2011年的第一件实事,到承诺5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两会前,这些让人振奋的信息,让群众看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对改革发展的坚定决心。

把群众的关切,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具体思路;将人民的心声,上升为未来发展的国家意志,这是两会的重要使命,也是代表委员的庄严职责。稳定物价、调控房价、缩小收入差距„„媒体征集的两会热点、街头巷尾的谈论话题,都是人民群众对未来的期盼,对社会公正的诉求。这些期盼和诉求,既是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出发点,也是我们破解现实难题、推进科学发展的着力点,更是国家未来方针政策的落脚点。

送别“十一五”,迎来“十二五”,今年的两会非同寻常。未来5年,我们要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奠定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要在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关键性的进展。时间紧迫,任务艰巨,更需要代表委员在绘制“十二五”蓝图时,以高度的责任意识建言献策,以长远的战略眼光开拓创新,以严谨的务实精神攻坚克难。

从群众的期望看,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还要跨越三个难关: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低水平是指质量不高,不全面是指统筹不够,不平衡是指差距过大。这三个难关,恰是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点。我们所说的全面小康,不仅是经济建设的进步,更有社会民生的改善;不仅有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有公平正义的追求。克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既是群众的期盼,也是国家的目标。

当前,要进一步解决我们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就是科学发展。刚刚过去的“十一五”,如果不是多年快速发展奠定的强大基础,我们不可能有实力去扭转改变长期以来的发展差距,不可能有实力去改善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无论是取消农业税,还是大规模建设保障房;无论是连续7年提高基本养老金,还是30个省份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无论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城乡基本覆盖,还是农村免费义务教育的全面实现,无不有力地证明:解决民生诉求,实现国家目标,离开“发展”,无从谈起。

人民幸福离不开发展,国家富强离不开发展,这已是全社会的共识。而要更好地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环境,这也是历史的结论。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只有在稳定的环境里,我们才能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离开社会稳定,发展就会错失良机、受到阻滞。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中国的发展争取一个稳定的环境,也就是为群众的明天创造一个美好未来。“没有祖国的发展强大,就没有我们的平安撤离”,近日利比亚归来同胞饱含深情的感慨,正说明了发展、稳定与人民切身利益的关系。

两会在即,希望5000多名代表委员在12天的时间里,把人民群众让经济社会发展更和谐的良好愿望,落实在“十二五”蓝图的绘制中,体现在未来国家的发展里。

顺民意 解民忧 增民利 2011年03月01日

“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回望“十一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惠民政策,一笔笔真金白银,传递着浓浓的民生情怀,展示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丰硕成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离开了这个核心,一切发展将会失去目标,没有任何意义。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实现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协调,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正是以人为本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证明,只有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工作首位,实实在在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才能抓住执政的根本,才能把握发展的关键。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既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广大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希望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与此同时,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收入分配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还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迫切需要我们下更大力气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平正义,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促进团结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的有效支撑。不注重改善民生,经济不可能持续健康发展。把促发展与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经济发展才有持久动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加大民生投入,扩大公共服务,让老百姓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有利于汇聚民心民智民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创造性。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相互促进,抓民生就是抓发展。

改善民生,枝叶关情。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热切期盼,各级党委和政府责无旁贷。我们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认识改善民生的重要性,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冷暖为念,时刻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扎扎实实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更加关注和重视民生,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在“十二五”期间绘就更精彩的民生画卷,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贯穿党建全过程的战略要求

——二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2011年03月01日

作为党的“三大法宝”的核心,党的建设是我们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始终挺立时代潮头、领导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奥秘所在。在每一个大变动、大转折、大发展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总是把学习作为加强自身建设的有力武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我们党部署了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进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这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学习理念、学习制度、学习行动的有机统一,更体现了我们党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体现了我们党推动国家现代化和加强自身建设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主动性。

实现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追求。几十年来,中国奋力追赶世界现代化浪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应当看到,现代化的本身就是永无止境的深刻变革,它的速度越快,继续推进的难度越大;它的程度越深,需要解决的难题就越多。推进我们这个13亿人口大国的现代化,其复杂性和艰巨性前所未有,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前所未有。只有始终加强学习,才能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不断回答中国现代化事业提出的新课题。

面对中国现代化的新实践,我们党面临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重任,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更加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学习,从根本上了解和信服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从根本上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从根本上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由此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面对中国现代化的新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迫切需要提高思想理论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必须通过勤奋学习更加全面地掌握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通过学习,广泛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知识,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在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开阔视野思路、不断把握客观规律中,提高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引领者和实践者。

面对中国现代化的新课题,各级党组织迫切需要以更多创新实践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关切,必须通过认真学习更有效地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建设学习型政党,重在学习,贵在实践。我们的学习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来进行,围绕主观世界的改造来进行,围绕更好地为广大人民谋利益来进行。通过学习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强化执政为民意识,多做顺民心、解民忧的实事好事。

以学习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以学习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将建设学习型政党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我们党领导现代化事业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坚持不懈惠民生 2011年03月02日

展望“十二五”,一幅幅民生蓝图令人期待。继续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心。

民生无小事。“十一五”期间,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但不可否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性依然突出,社会事业存在不少历史欠账,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仍有很多难题待解,特别是与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比,与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相比,民生任务还很繁重,必须坚持以更大决心、下更大气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真抓实干,常抓不懈,解决百姓最关心的现实问题,把工作落到实处、细处、深处。要在政策上进一步向民生倾斜,将更多的公共资源投入民生领域,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顺应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保、住房、收入等方面的新关切新期盼,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合理的民生诉求,积极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权益,真正做到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眼光放远,统筹兼顾,完善与民生相关的制度安排。民生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头绪多、难度大;民生问题往往具有阶段性特征,处于发展变化中,原有的问题解决了,会面临新的民生问题;基本的需求解决了,又会出现更高层次的民生需求。只有加快民生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强化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为解决好民生问题提供坚实有效的制度保障。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个跟时代同步、与发展相随的渐进过程。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财力也有限,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既要全力抓民生、惠民生,又要从实际出发,立足现阶段的发展水平、自身条件和承受能力,将眼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有机结合起来,在改善民生中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平稳、协调、可持续。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国强民更富”,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深厚的感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民生问题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十二五”期间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福祉,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甜更美更舒心。

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 ——三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2011年03月02日

“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顶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回顾我们党成立90年、执政60多年的风雨历程,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这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迈入“十二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关键时期,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入攻坚时期,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学习意识,积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立德”。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要在提高能力、深化认识上下功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在学习过程中,要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素养,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进一步焕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创造激情、激发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能力,强化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要在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上下功夫。在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突出问题,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稳定等方面转变观念、完善措施、探索办法,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不断用实践检验学习成果。?

“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要在传承发展、开拓创新上下功夫。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改革发展实际,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创造的新鲜经验,围绕重大理论和战略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与疑惑,增强理论说服力和感召力。通过学习、实践和思考,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政党,一刻也不能离开理论创新;一个善于学习的政党,一刻也不会放松理论学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不断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才能更好地提高全党素质,激发全党智慧,凝聚全党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就

——写在国家博物馆改扩建竣工暨《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复展之际 2011年03月02日

3月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竣工,13亿中国人民又多了一个“大件”。

国博改扩建工程,于2007年3月正式动工,是党和政府在“十一五”时期推出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新国博总建筑面积达到旧馆的三倍,成为世界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面积最大并不是我们的追求,这里不仅有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功能设置,还为公众提供了大量高品位的历史和艺术类题材的展览与相关文化休闲服务。截至这次重新开放,新国博收藏文物已达105万件,涵盖陶器、青铜、瓷器、玉器、石器、书画、染织、工艺等各个门类,能够比较全面地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时代发展史。1912年7月9日,以国子监为馆址,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成立,国家博物馆由此奠基。2012年,国博将迎来百岁华诞。百年的岁月,何尝不是中华民族风雨兼程、砥砺拼搏的缩影?丰富的展品,何尝不是中华文明博观约取、海纳百川的见证?2008年1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率先进入“免费时代”。让博物馆走向大众,让大众近距离、零障碍、低成本观摩博物馆,这何尝不是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生动实践?

历经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珍藏。百年来,她犹如一座巨大的宝库,展示了古老东方的传奇。

历经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百年来,她犹如一本厚重的大书,承载了中华文明血脉相传、赓续绵延的奥秘。

历经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积淀了丰盈的精神智慧。百年来,她犹如一棵苍郁的古柏,象征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众志成城的品格。

今后,新国博将以《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艺术》、《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中国古代明清家具艺术》等专题展览的方式展示馆藏精品文物,这也是人们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课堂。自3月1日起,《古代文明》、《复兴之路》两个重要展览将成为新国博的“保留节目”,前者勾勒了5000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脉络,后者描述出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和辉煌,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岁月。同时,新国博将以交流合作办展的方式展现中国各地的特色文物、重大考古发现和浓郁的民族、民俗文化。更为重要的是,新国博还将通过借展、交流展等多种方式展示他国不同的文明类型和艺术创造,揭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让观众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为世界文明的对望提供舞台。

历经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新的时代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建设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称的国家博物馆。

历经近百年的发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吸纳智慧、启迪公众,正在向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目标迈进。人们期待中国国家博物馆在新的伟大时代更加奋发有为。

让学习成为我们党的时代特征

——四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2011年03月04日

学习是一切进步的先导,是求新求变的起点。中国共产党靠学习立党、靠学习执政。一部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历史。

新形势下,我们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强调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这个“学习型”赋予了我们党的“学习”以更深的战略意义、更高的目标追求。表明中国共产党已经明确地把学习作为党的基本特征,作为党的建设的战略任务,作为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的关键环节,从而更深刻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把握了学习对于党的建设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把学习作为党的基本特征,它就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更为明确的要求。从理念目标上看,它更加强调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以有效的学习提升党的创新能力、增强党的生机活力。从内容要求上看,更加强调紧密联系实际,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努力实现全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从机制保障上看,更加强调学习是全党的共同责任,要求全员学习、终身学习、持续学习;更加强调建立科学完备的学习制度,推动全党学习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让学习成为我们党的时代特征,各级党组织就要积极争创学习型党组织。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思想理论素养,不断增强战略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确保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牢牢把握正确前进方向。通过学习,进一步焕发创造激情、激发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新能力,使党的执政理念、体制机制更加富有活力。通过学习,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措施和办法,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通过学习,进一步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能力,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让学习成为我们党的时代特征,各级领导班子就要积极争创学习型领导班子。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切实减少应酬,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要学得更深一些,掌握的理论和知识更丰富一些,在全面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走在前面,在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上走在前面,在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走在前面。这样,才能成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学习型领导班子的精心组织者、积极促进者、自觉实践者,带动全党形成良好学习风气。

学习力决定生命力,激发创造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学习作为自己基本特征的中国共产党,必定能够在永不停歇的创新步履中,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深厚氛围 ——五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2011年03月05日

“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深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这是我们党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时向全体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

作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自觉学习意识的政党”,重视学习、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90年风雨砥砺中始终秉承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历代领导集体一以贯之的政治品质。十七届四中全会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求抓紧抓好,2010年2月中央作出了“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决定,让这种传统在战略层面推动,这种品质在全体党员干部中推广。崇尚学习的深厚氛围,在制度层面上营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比中央要求,联系实际情况,我们也看到,一些学习的老毛病日益突出,新问题日渐显露。党员干部中,有的不思进取不愿学,有的热衷应酬不勤学,有的装点门面不真学,有的心浮气躁不深学,有的学用脱节不善学。党的组织学习,有的是制度上墙但落实不力,有的是形式单一吸引不够,有的是阵势很大但效果不佳„„这些现象,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背离。让尚学的氛围深厚、再深厚些,让善学的能力提高、再提高些,不仅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对各级党组织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的执行力考验。

营造崇尚学习的氛围,“导向性”需要更强劲。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善学,归根到底是对学习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把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各级党组织,在党内形成注重学习的用人导向,营造“靠学习立身、靠素质进步”的风气,激励党员干部人人学习、发奋学习、持续学习。

营造崇尚学习的氛围,“实践观”需要更明确。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目的,是提高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只有带着目标学,带着问题学,学习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增强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切实解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问题。

营造崇尚学习的氛围,“硬约束”需要更有效。既要充分发挥好集体学习、培训轮训、调查研究、主题教育等既有制度的作用,又要探索创新促进学习、保障学习的新办法、新机制、新途径,特别是积极采用互动式学习、研究式学习、共享式学习等形式,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创新组织学习的渠道,让学习的抓手更丰富,“软任务”有了新载体,获得“硬约束”。

营造崇尚学习的氛围,“领头人”作用需要更好发挥。作为建设学习型政党的“第一学习者”、“第一推动者”,领导干部能不能率先垂范,先学一步、学深一步,领导班子能不能建成学习型领导集体,事关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成败。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立德”。只有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深厚氛围,使每个党员都尚学、乐学、善学,才能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中流砥柱,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

在创先争优中展现巾帼风采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系列评论之十九 2011年03月08日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各级妇联组织团结广大妇女坚持党群共建,牢牢把握主题,发挥主体作用,为推动创先争优在全社会形成风气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创先争优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占我国人口一半的广大女性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长期以来,中国妇女勇立时代潮头,展现巾帼风采,撑起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半边天”,她们在争取男女平等、展现美丽人生的过程中,不断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贡献自身的力量,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先进典型。

妇女事业不断进步,妇女地位日益提高,离不开亿万勤劳善良中国妇女积极投身社会进步,更离不开党对妇女工作的坚强领导。创先争优活动中坚持党建带妇建,组织和带领广大妇女立足岗位争优秀,形成人人创先争优的价值取向,是充分发挥广大妇女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重要举措。

妇联组织创先进,要在结合上下功夫,在“双学双比”、“巾帼建功”、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平安家庭创建等工作中创先进。积极参与社会管理,不断提高妇女群众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更好地与妇女沟通交流,为妇女排忧解难,发挥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使妇联各项工作的开展与党政工作大局结合得更紧,与广大妇女儿童和家庭的需求贴得更近。

广大妇女争优秀,要大力弘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幸福家庭,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人生追求,积极投身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再创人生新辉煌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系列评论之二十 2011年03月18日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杨善洲等优秀离退休党员干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发挥余热的舞台,创造人生新辉煌,充分体现出共产党员的人生境界和崇高追求。

离退休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他们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作为支持党执政的重要力量、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群体、教育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资源,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依然可以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创先争优,退休不褪色。几十载争创先进,几十载争当优秀,许多优秀离退休党员干部本身就是创先争优的典范。在离退休后仍要保持党员本色,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彰显对先进和优秀的自觉追求。

创先争优,离岗不离责。岗位工作可以退休,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下一代教育、公益事业、社区服务、公德建设„„处处是施展才干的大舞台,处处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新岗位。

创先争优,再创新辉煌。离退休党员干部党性强、阅历广,更应带头学习提高、带头维护大局、带头服务群众、带头弘扬正气,努力成为全社会的优良传统传播员、和谐社会引领员、公民道德指导员、社会风气监督员。

历史书写不朽功勋,创先争优再踏征程。广大基层党组织要根据离退休干部党员队伍的人员结构、年龄状况和思想状况,创新活动形式,组织有效载体,不断把离退休党员干部创先争优活动推向深入。广大老同志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学习杨善洲等先进模范,保持本色,创先争优,为党的事业增添一抹亮丽的夕阳红。

重要的是坚守一辈子

—— 一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2011年03月21日

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事业,是崇高的事业。在这样的事业中坚守一生,无论身居什么岗位,都会成就伟大;无论历程怎样艰辛,终将书写传奇。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1951年参加工作以来,一心想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带领百姓在贫瘠的家园播撒幸福的种子。他以一生的忠诚和执着,守卫一名优秀党员大公无私、艰苦奋斗的精神高地,演绎一位领导干部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公仆情怀。他两手空空离开那片他奋斗了一辈子的土地,留下一名共产党员的卓然风范和浩然正气,留下身后悠长的思念和由衷的敬佩。

“我们奋斗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有一个幸福的家园吗?”这是杨善洲坚守一辈子的理由,也是他奋斗一辈子的写照。

坚守一辈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半辈子,杨善洲身在其位,手中有权,权只为老百姓所用。几十年里,杨善洲不知为多少群众“散过钱财”,帮多少百姓解过忧困,自己一家却始终过着清苦的生活。妻儿户口留在农村,二三十年无力盖起一栋新房,三个女儿靠不上他一点关系,因为“他当官是为国家当,又不是为我们家当”。

无情未必真豪杰。几十年里,杨善洲自感愧对早年守寡的年迈母亲,愧对含辛茹苦勤俭持家的老伴,愧对每天上山种地、喂牛、打猪草的女儿女婿,愧对开着农用车跑运输的孙子们。为此他伤过心,流过泪,但在公私之间、家国之间,作为“人民的干部”,他深知自己必须担负比常人更大的责任,经受比常人更多的考验。

奋斗一辈子,需要坚忍,更需要激情。后半辈子,杨善洲离开领导岗位,发挥余热,全心为群众织就一片绿荫。从不为家人办事、不为家乡办事的杨善洲,信守“退休后给家乡办一两件事”的诺言,白手起家,捡果核做树种,在荒凉的大亮山上营造起几万亩林木,为乡亲开辟致富的道路,把价值数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交给国家。在他日渐衰老的身体里,始终燃烧着尽党员职守、为群众谋利的火热情怀。

干部总是要退休的,但作为共产党员永远不退休。杨善洲常常忆起滇西抗战时与他一起抬担架的老乡,正是这样的人民,托举着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走到今天。回报人民的牺牲奉献,满足人民的幸福期待,是杨善洲“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不尽动力。这是比任何功德更崇高的使命,更值得一个人终其一生、忘我追求。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辈子很短,用它来求取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利益,生命如随水而逝的落花,留不下一丝痕迹。把个人的奋斗融入人民的利益,一辈子很长,会以他人的幸福滋养追求,在后人的追忆中延续生命,在岁月深处写下崇高。

“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二十多年绿荒山,拼了老命建林场,创造资产几个亿,分文不取乐悠悠„„”杨善洲用他的一生,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追求,为每一位党员干部树立起光辉的楷模。

学习杨善洲,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践行党的宗旨,党的生命力必定更加旺盛。

学习杨善洲,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我们将在信念的坚守中收获更灿烂的人生。

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二论向杨善洲同志学习2011年03月22日

清贫一辈子,奋斗一辈子,奉献一辈子。当官不摆谱,有权不滥用,民情不忘怀。杨善洲的一生,展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工作才能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我们的事业才会经得起任何风浪、任何风险的考验。

权力是一柄双刃剑。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本领,不会因职位的提升而自动提升。反而可能因为权力大了,需要经受更多的考验。只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不为权力、地位、名利、私情所累,才能经受住这些考验。

“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为人民谋福祉”,“共产党员不要躲在机关里做盆景,要到人民群众中去当雪松”。杨善洲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从政几十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乡下跑,碰到插秧就插秧,碰到收稻就收稻,始终保持着“草鞋书记”、“泥腿书记”的本色。解民忧、济民困、保民富,杨善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身边的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心里永远装着群众,却从来没有自己,杨善洲无声的人格魅力穿越时空,烛照世人。

领导干部也有亲情、友情、爱情,但决不能用手中的权力去照顾亲戚朋友。杨善洲深深懂得,滥用职权对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伤害最大,最容易伤到老百姓的心。“我手中是有权,但它是党和人民的,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不能用来办私事”,这是他始终坚守的信条。每年买一包补药煨给母亲吃几天,每次回家把要做的农活做了、把家里的水缸挑满,给女儿们几块糖、帮她们梳梳小辫„„履行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义务,杨善洲尽己所能,但他更知道,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什么底线应该守住,什么事情绝对“不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杨善洲的一生,在公与私之间为领导干部画出了一条分明的界线。

职务的高低,权力的大小,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职位是暂时的,事业是永久的。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需要我们学习一辈子,改造一辈子,奋斗一辈子。从地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杨善洲没有为自己攒“资源”、留“退路”,而是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到带领群众致富的事业中。他没有给家人留下什么“关系”和遗产,却给子孙后代留下了自立自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百姓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

一辈子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杨善洲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党的事业,献给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献给了对群众的无私承诺。学习杨善洲,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在他树起的镜子前,对照自己应该如何为政、如何干事、如何做人。学习杨善洲,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以他为榜样,用一生的努力去回答入党为了什么、当干部干些什么、身后给人民和后代留下什么。

重大的战略任务 小康的基本条件 ——一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011年03月23日

一项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任务,刻不容缓地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各地政府面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我们党深刻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必须把握好的重点工作。

以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等为基本任务的社会管理,始终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管理不断打开新局面,为中国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胡锦涛总书记不久前在全国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联系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阐述了当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明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思路和方向。今年的全国两会也提出,“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党心民意所系,治国方略所在,充分显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都应当以高度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力谋之、鼎力为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适应我国发展新特征新变化的时代课题。今天的中国,社会变革日新月异,阶层分化,流动加速,利益多元,社会转型犹未完成,社会活力蓬勃迸发,新老矛盾叠加交织。我们用30多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走过的道路,也让西方国家百年来不同阶段产生的矛盾在我国短期内集中呈现。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任务之重、挑战之大、难度之高,举世罕有。这就迫切要求我们的社会管理,必须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政治制度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我们发展的主线是科学发展,建设的目标是全面小康,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实现统筹兼顾、公平正义、和谐有序。未来10年,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意义的关键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以社会管理的创新为推手,在重要时期取得重大突破,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确保小康宏伟目标如期达成。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领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解决不好,必将影响甚至干扰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这就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始终牢记执政为民的思想,妥善处理好事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民生问题,在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中不断增强执政能力。

13亿人口,发展中国家,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社会变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凝聚强大力量,这是各级领导干部的神圣责任,是对民生期待的积极回应,更是中国发展的崭新契机。

用不断创新回应变革中的新课题 ——二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011年03月24日

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是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的一些基本特征。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时代发展给我国社会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课题,只有用不断创新回应时代新课题,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在更高层面上实现社会和谐。

概括起来,时代提出的新课题,有这样四个层面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在经济层面,如何妥善解决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社会层面,如何妥善解决由社会领域深刻变化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在思想文化层面,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引导,更好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打下牢固思想基础。在工作层面,如何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

回应这些新课题,首先要有清醒的认识。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为我们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打下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我们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长期努力。

回应这些新课题,最关键也最管用的办法就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我国社会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过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在今天难以完全适应。社会管理创新,首先就是理念思路的创新。只有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树立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理念,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树立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的理念,社会管理才能进一步与开放、动态、信息化社会环境相适应。

回应这些新课题,还必须有创新的体制机制作保障。比如,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建立一套能够覆盖全部实有人口的动态管理体系。在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设管理方面,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在社会组织发展管理方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监管机制。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建立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在社会治安方面,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在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方面,建立社会诚信制度。在精神卫生方面,建立监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这样,我们就能进一步推动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时代总是在发展变化,社会矛盾问题的发生有其特点,社会管理也有其规律。只要我们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用创新的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就一定能够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在“最大限度”中增强社会凝聚力 ——三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011年03月25日

“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要求。

在民生、幸福、稳定成为“十二五”热词的语境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从社会活力、和谐稳定的战略高度审视社会管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管理理论的丰富深化,也是对我们党新时期群众工作的一大创新。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突出特征在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价值理念已经或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城乡、地区、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差异化、多样化的特征,利益矛盾日渐突出;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使得形成社会共识的难度加大。如何主动适应这种深刻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使社会既充满活力又保持和谐稳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时代命题。

一些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国民收入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提升的时期,往往是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人们心理容易失衡的时期。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避免落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凝聚力就显得格外重要,它不仅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现代化顺利推进的必要保证。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主体。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一切社会管理部门都是为群众服务的部门,一切社会管理工作都是为群众谋利益的工作,一切社会管理的过程都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今天,面对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和多元思想文化,通过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就能够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程度地增强社会凝聚力。

握指成拳,众志成城。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让群众收入更多一些,安全感更强一些,幸福指数更高一些,就能够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积聚强大力量。

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011年03月28日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民的创造力量;党的全部执政活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群众工作。我们干事业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明了社会管理的实现路径和根本遵循。

社会管理,主要是对人的服务和管理,说到底是做群众的工作。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保证社会管理的正确方向;只有始终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不断开创社会管理的新局面。

现实中,一些社会管理之所以得到群众的支持,根本原因是群众工作做得好;一些社会管理之所以得不到群众的理解支持,甚至引发矛盾冲突,根本原因是群众工作没有做好。比如,有的社会管理,出发点就不端正,不是真诚为群众谋利益,而是掺杂着部门利益、少数人的利益;不是考虑怎么让群众方便,而是考虑自己管起来怎么省事。有的社会管理,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引起群众反感。

实践表明,任何一项社会管理任务,如果没有把群众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离开了富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就很难取得良好效果。当前,社会管理在新形势下面临新挑战,出现了思想舆论统一难、各方利益协调难、矛盾纠纷化解难、流动人口管理难、突发事件处置难、基层基础建设难等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在新形势下富有实效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才能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如何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这八个“进一步”,是当前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重点,围绕的是一个中心词“群众满意”,指向的是一个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它要求我们必须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彻于社会管理始终,把群众工作渗透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讲,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使群众利益得到充分保障,群众意愿得到充分尊重,群众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就一定能够始终保持社会管理主动性、创造性,并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夯实根基、充实血脉、壮大力量。

在“新格局”中做好大文章 ——五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011年03月29日

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艰难而创新的实践探索——这些重要判断,真实反映了我们正在进行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任务的基本属性,也深刻提醒着全党和全国人民: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既不能单兵突进,也不能因循守旧,更无法一蹴而就。只有依靠全党努力,整合管理资源,才能破解“复杂”“艰难”,促进社会和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61年新中国建设,32年改革开放,十六大以来社会建设的加速发展,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一格局是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统一。实践证明:切实抓好社会管理,党的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关键,社会协同是依托,群众参与是基础,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四种作用不可替代。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更加注重“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执政理念,更加注重发挥社会各方的协同作用,更加注重拓宽群众参与的渠道路径,在体制机制创新中锻造更加适应时代需求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新的形势,对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是一次全面考验和提升。社会管理工作点多面广、涉及量大,加之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多样多发,流动人口和特殊群体管理问题突出,信息网络建设面临挑战,这既是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也是党和政府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空间。加大前瞻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研究,在“顶层设计”上下功夫,才能准确把握社会管理规律,科学制定社会管理大政方针;不断提升党和政府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才能统筹调度社会资源,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才能回应民生期待、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公平正义。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力量在基层,基础在群众。社会管理的新局面,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非但不能缺少社会力量,相反,还要高度重视并善于调动,积极导入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只有既强化党政领导又重视社会合力,让社会发育和发展同步前进,拥有强大群众基础的社会管理,才会更具针对性,体现有效性。事实证明,当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得以强化,当各类社会组织的服务社会能力得以增强,当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得以健全,才能有效协调利益群体的各种关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天地交,而后能成化育之功;上下交,而后能成和同之治。”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只有在社会管理新格局中,各种力量协同作战,才能创造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也只有全党共同努力、狠抓落实,才能切实完成这项重大战略任务。

加快专利创造运用 提高核心竞争力 2011年03月29日

“十一五”期间,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和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蓬勃发展,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的创造、运用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我国内地发明专利授权量排名前十位的省(市、区)和前十位的副省级城市,2010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前十位的内地企业,就是其中的典范。

仔细盘点位列2010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位的省(市、区)、前十位的副省级城市和发明专利授权量居前十位的内地企业,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谁拥有的发明专利越多,谁参与制定的标准就越多,谁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谁在发展方式转变中迈出的步伐就越大。

现象的背后,揭示出发明专利的创造、运用,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在专利、商标、著作权等诸多知识产权门类中,专利是工业企业最重要的利器;在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和发明三种专利中,发明专利的技术含量最高、创新价值最大,是衡量自主创新能力最重要的标准。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拥有了发明专利,就意味着掌握了核心技术,就意味着抢占了创造新产品的先机,就意味着拿到了制定标准的入场券;对于一个地方、一个城市而言,拥有更多的发明专利,就标志着拥有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就标志着拥有更强的区域创新能力,就标志着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中拥有更大的主动权。

为此,前不久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把每万人口的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这对于加快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而深远。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进入经济结构调整期、经济治理机制变革期、创新集聚爆发期和新兴产业孕育期。包括发明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成为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成为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当前,世界正孕育着新一轮的科技创新竞争高潮,创造更多知识产权、拥有更多发明专利,对于提升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意义更加突出。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知识产权工作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赋予了更重要的使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牢牢抓住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以创造、运用更多发明专利为核心,全方位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要加快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和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强化知识产权在经济、文化和社会政策中的导向作用;要运用财政、金融、投资、政府采购政策和产业、能源、环境保护政策,引导和支持市场主体创造和运用知识产权,推动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的主体;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司法惩处力度,降低维权成本,提高侵权代价,有效遏制侵权行为;要进一步防止知识产权滥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合理界定知识产权的界限,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公众合法权益;要着力培育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

“十二五”的宏伟大幕已经拉开,知识产权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让我们以发明专利的排头兵为榜样,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全面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助推发展方式转变、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做出新的贡献!

共同建设文明诚信的网络环境 2011年04月14日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为企业提升形象、推广产品提供了新的平台。不少企业和公关公司依法依规开展网络公关,促进了企业发展和经济繁荣。

与此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网络水军”、“网络推手”、“灌水公司”、“删帖公司”、“投票公司”等,采取形形色色非法网络公关行为,严重破坏网络环境和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公众利益。

非法网络公关行为的出现,是利益驱动的产物。一些人打着“网络营销”或“网络公关”的幌子,以经济利益为诱饵,雇佣大量人员,从网络舆论监控,前期策划,到组织发帖、跟帖、删帖,形成了操纵舆论的利益链条。他们或制造噱头,虚假炒作;或隐瞒真相,转移视线。由于发帖成本低,监管及追惩难度大,非法网络公关行为近年来愈发泛滥,呈现规模化、产业化的趋势。

非法网络公关行为的泛滥,是对互联网文明和社会诚信的严重侵蚀,也是对互联网开放、平等理念的亵渎。“网络水军”利用虚假信息、偏激言论进行商业炒作,严重干扰网络舆论,危害网络秩序,损害互联网公信力,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如果任由其泛滥,必将损害中国互联网的长远发展,损害中国经济建设的舆论环境。

非法网络公关行为是互联网发展到特定时期的现象,是网络舆论环境尚不成熟的表现,也是建设文明网络必须扫清的障碍。开展专项行动,打击和治理非法网络公关行为,坚决切断背后的利益链条,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与期盼,也是促进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握政策、依法查处,对商业竞争领域的非法网络公关行为及其策划者、组织者进行精确打击,优化我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舆论环境。同时,要把集中整治行动和加强日常监管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好基础管理和源头治理,建立健全治理非法网络公关行为的长效机制。

打击和治理非法网络公关行为,要依靠广大网民的积极参与监督。数亿网民是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坚实依托,创造互联网的良好氛围,只有通过网民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互联网企业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潮中十分活跃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知名互联网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通过行业自律和法制保障,为我国互联网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内在动力和切实保障。

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建设规范有序、文明诚信的网络环境。

携手前进 共享繁荣 2011年04月20日

从三亚到博鳌,风景如画的中国海南汇聚来自代表新兴市场国家的声音,来自创造经济奇迹的亚洲大陆的声音。这就是,呼唤团结合作、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美好愿景。

胡锦涛主席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深刻精辟,启人思考。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历史时刻,我们需要共同思考一个重要问题:如何使人类拥有一个和平安宁、共享繁荣的21世纪?

国际舆论认为,胡锦涛主席阐发的重要理念,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对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看到,世界正经历着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金砖国家、亚洲大陆的强劲发展,必将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发挥更大作用。

金砖国家伙伴关系历经5年发展,合作内涵不断丰富,层次不断拓展,成果不断涌现,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架构。实践证明,金砖国家合作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亚洲大陆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开放包容的学习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引领下,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提高。亚洲发展不仅给亚洲人民带来福祉,而且日益影响世界发展进程。

无论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还是亚洲大陆的持续增长,都无可辩驳地表明,当今世界所需要的,是真正推动和平、发展、合作的理念和行动。正如胡锦涛主席所指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使人民安居乐业,是各国政府和领导人需要承担的首要责任;应该建设公平有效的全球发展体系,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公正合理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应该充分利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各层次的多边合作机制,开展务实有效的合作;金砖国家应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团结互信、开放透明、共谋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合作加强互信,永远做好朋友、好伙伴。

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适逢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两大多边盛会,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郑重宣示,更为世界所瞩目。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对中国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化同亚洲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更加重要。未来5年,中国将着力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建立长效机制,释放消费潜力,着力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未来5年,中国将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到境外投资,积极开展有利于改善当地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的项目合作。未来5年,中国将着力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推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未来5年,中国将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维护和平,重在发展。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势必进一步加强,亚洲的未来势必更具活力。携手前进,共同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代表了共同的渴望——诚如凝聚金砖国家共识的《三亚宣言》所承诺,致力于和平、安全、发展、合作的宏伟目标,共同努力将21世纪建设成为和平、和谐、合作和科学发展的世纪。

人人都要维护食品安全 2011年04月22日

食品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全社会高度关注。国务院就食品安全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对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提出明确要求。这抓住了近段时期食品安全工作的“牛鼻子”。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13亿多人每天吃掉200万吨食物。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关键在于食品质量安全长期稳定可靠。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绝大多数食品的质量安全是有保证的。2009年起,国务院部署开展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在各地区、各部门努力下,集中治理、执法检查、日常监管等明显加强。一些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得以消除,整顿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受产业发展水平、企业管理水平、消费结构水平、诚信道德水平等因素制约,当前的食品安全状况不容乐观,一些违法违规顽疾仍未根治,新的问题时有发生,屡禁不止,特别是以食品非法添加为代表的食品安全问题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食品安全体制机制、法规制度、技术能力等方面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一定程度上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影响着公众对食品消费的信心。

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在生产经营者。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归根到底是要通过规范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来实现。食品产业链长、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殃及上下游的食品安全。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领域的隐患,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惩处体制机制,强化执法措施,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坚决淘汰劣质企业,警示、震慑所有企业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扭转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如果每一个食品生产经营者都诚信自律,就可以夯实食品安全基石。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缺乏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的监管,食品生产经营者往往会在利益的驱使下,弃诚信和道德而不顾,甚至铤而走险,恣意妄为。因此,维护食品安全,地方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责任,不能因为一些企业在创造产值、增加税收、拉动就业等方面为地方做出贡献,就疏于监管,甚至包庇纵容。企业道德的血液,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要有严格的监管和违法以后让其倾家荡产的惩罚,才能催生和助推企业的诚信自律。

民以食为天。安全是食品消费的最低要求,没有安全,色香味、营养都无从谈起;安全也是食品消费的最高要求,关乎百姓的健康甚至生命,食品安全压倒一切。人人都需要安全的食品,人人都要维护食品安全。保障食品安全是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和各级政府、有关监管部门的法定责任,要不断加大监管力度,通过增强生产经营者的外部约束力,促其内部自身管理能力稳步提高。同时,也需要全社会来关心维护食品安全,支持政府的工作。发现食品安全违法问题,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主动向监管部门举报,而不是一味抱怨、发牢骚,更不能无中生有、制造传播虚假信息,这样只能影响正常的监管工作、带来消费恐慌心理,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广大消费者。

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面对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和监管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维护食品安全不是旦夕之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立足长远,充分认识包括非法添加在内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活动的危害性,顺应人民群众的高度关切和强烈愿望,以坚决的态度、强有力的措施,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切实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吃得放心、舒心。

始终与人民血脉相连

——一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2011年04月26日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在建党90周年之际,重温胡锦涛总书记这一语重心长的讲话,可以更深刻地领会我们党与人民群众的本质联系,更准确地把握我们党奋斗历程的基本规律。始终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脉联系,充分把握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这是对以往经验的秉承汲取,是对时代挑战的积极回应,更是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根本要求。

历史中蕴藏着走向未来的智慧。近日出版的《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汇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推动全党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读本。这部重要读本揭示了群众工作深刻的思想渊源,总结了群众工作丰富的实践内涵,提出了群众工作峻切的时代要求。它告诫我们,只有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出发,才能深刻理解“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才能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其生命根基和本质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是其政治主张与执政理念。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群众工作,把党与群众的关系,比之如鱼水,喻之为血肉,视之为种子和土地。回望90年峥嵘岁月,历史阶段不同,但“群众观点”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宗旨,“群众立场”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要求,“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不变的坚守。这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成长为7800万人的执政党的决定性因素。人们常说,延安革命根据地政权“是陕北人民用小米哺育出来的”,淮海战役“是人民用独轮小车推出来的”,改革开放“是适应人民愿望、根据群众创造搞起来的”。这充分证明,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我们的事业才能顺利推进;只有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戴,党的领导地位才能巩固和加强。

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我们的群众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面临不少新挑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这些问题损害了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更会影响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的发展。在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全党同志务必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危机意识,深刻认识“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深入贯彻中央“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战略部署,认真学习我们党关于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从历史的经验中汲取智慧,不断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汇聚起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我们一定能以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人民利益是块“试金石”

——二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2011年04月27日

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为人民谋利益,赢得人民支持,才有生命力。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为什么人的问题,更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鲜明政治立场,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方针。人民利益是块试金石,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利益,决定了我们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否做好党的群众工作。

长期以来,作为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得到了有效贯彻,人民利益得到维护。但也应当看到,在现阶段一些地方和干部那里,还存在群众观念淡薄、决策脱离实际、作风不扎实、违法违规问题严重、以权谋私现象多发、损害群众利益事件增多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淡忘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群众立场,没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深刻地启示我们,为人民谋利益必须始终成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和根本要求。“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渡过?根本的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苦”。“我们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要始终关心群众的疾苦,倾听群众的呼声,满腔热情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扎扎实实地为群众办实事。”“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重温《论党的群众工作》中的这些重要论述,回望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实践中的光辉历程,我们应该更深刻地懂得,只有始终为人民谋利益,党的执政地位才能牢不可破,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无论是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还是应对“社会矛盾凸显期”挑战,都迫切要求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迫切要求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关键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利于群众的就干,不利于群众的就不干,绝不能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有没有做好群众工作,能不能做好群众工作,都不妨用人民利益这个试金石试一试。看一看,我们究竟是站在人民立场上,还是站在个人、少数人立场上说话办事?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还是代表某一个人、某一部分人的利益?问一问,我们有没有对人民群众的真感情?有没有为人民谋利益?是不是在为人民掌权用权?

人民是大地母亲,离开大地的支撑,我们飞不高、走不远。在任何时候,党员干部都不要忘了当初为什么而出发,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怎样实践党的宗旨。这样,我们才会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更加坚定地为人民谋利益。

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2011年04月27日

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进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为国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应看到,我国高等教育目前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首先看它培养人才的水平高不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为此,应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牢牢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努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着力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

作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中,高校获奖比例均超70%。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对于高等院校来说,既是神圣使命也是严峻挑战。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中国高校应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着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发展充分证明,今天的大学必须主动适应国家建设需要、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天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高校应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大学,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牌。作为社会文明的载体,大学不仅传承文化,而且发展和创新文化;不仅以学校积淀的文化和精神熏陶、教育学生,而且影响社会、引领国家的文化发展。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应成为加强高校文化建设的着眼点与着力点。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将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面对时代挑战,我国高等学校应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营造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早日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描绘的蓝图,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

群众路线就是科学方法

——三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2011年04月28日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环境深刻变化,社会管理领域出现新的情况,对加强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应对这些新课题、新挑战,关键就在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扎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作为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创造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方法。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只有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实现人民福祉,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群众路线所以是党的一种科学方法,乃是历史实践充分证明了的。“一切为群众的工作都要从群众的需要出发,而不是从任何良好的个人愿望出发。”“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去发展我们的各项事业。”“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使各项决策既体现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又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既反映大多数群众的普遍愿望又照顾部分群众的特殊要求”。《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中的这些实践经验结晶,正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在历史实践中,我们党正是始终坚持了群众路线,才战胜了困难考验,取得了伟大成就。

群众路线所以成为科学方法,就在于它能够针对变化了的实际,为我们开启智慧、开阔思路。在社会管理领域,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难以完全适应新变化,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坚持好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方法。实践总是在发展变化的,过去再有效的方法也不可能为一切变化提供现成的答案,关键就是要开动脑筋,把群众路线中包含的精神、精髓、原理、原则等等充分灵活运用于新的实际,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来。比如,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情况下,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在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如何增进干部群众之间的信任和社会共识?在各种利益博弈加剧的情况下,如何更好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在一些干部作风不实、行为失范的情况下,干部如何更好带领群众?如果不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创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会自己跑出来的。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在任何时候,做任何工作,我们都不要忘记了这一点,都要把群众路线更加自觉地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把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心齐气顺地干事创业。

在创先争优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系列评论之二十二 2011年04月28日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各级工会组织团结广大职工开展劳动竞赛、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职工之家,突出实践特色,创新活动方式,积极发挥工人阶级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主力军作用。

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工人阶级始终站在时代前列,队伍日益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先进性明显增强,无论是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还是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项目中,都显示出无穷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是我国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关键一年,更加需要亿万职工在创先争优中弘扬伟大品格、争创一流业绩。

广大职工要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重任,大力发扬工人阶级识大体、顾大局的光荣传统,自觉对照“十二五”发展目标任务,明确“创”、“争”具体内容,提升个人素质,争当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勇挑工作重担,争当锐意创新的时代先锋。

各级工会组织要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动工会工作的重要机遇和强大动力。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激发创造活力,保障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体面劳动、和谐生产,使广大职工紧紧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劳动创造价值,奋进再创辉煌。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增强主人翁意识,满怀创业激情,进一步形成党内带党外、工会带职工的良好氛围,就一定能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再建新功!

创造辉映新时代的精彩人生 2011年04月28日

在4月24日举行的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对清华大学同学和全国青年学生提出三点希望: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表达了党和政府对广大青年的殷殷厚望,为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

德为人之魂、才之帅。党和国家一直在倡导的人才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成就大功业者,从来都是注重道德砥砺、思想修养的。对青年学生而言,在刻苦学习、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的同时,要努力陶冶高尚情操,提升精神境界,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奉献祖国、服务人民为崇高志向。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牢牢把握人生的正确航向,将自己的成长、成才融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之中。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出创新思维,实践也是检验创新的试金石;创新之目的在于服务实践。当今世界,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各国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战略选择。广大青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应该自觉将创新与实践联系起来,在扎实掌握书本知识的前提下,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运用新知,加强创新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提高创新能力,为日后在社会上成就事业奠定基础。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从哲学角度看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又受共性的制约。因此,广大青年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在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保持个性,彰显本色。伟大的时代营造了宽松的环境,社会不会遏止个性,同时个性也要与集体相融合,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德、才,创新、实践,全面发展、个性发展,这是青年成长道路上必须面对的课题。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关系,才能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才能创造出无愧于人民、与时代同辉的精彩人生。

群众工作检验执政水平

——四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 2011年04月29日

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能否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决定了我们能否在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中,始终保持和扩大这一优势,决定了我们在新形势下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群众工作贯穿于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是一项全局性、经常性的工作。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光喊口号是不行的。“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只有切实提高群众工作的本领,动真感情,拿硬措施,找到做好群众工作的“船”与“桥”,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群众工作的本领,是做好全局性、经常性工作的本领,也是实现党的根本宗旨的本领,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根本来源。

夯实执政基础、提升领导水平,必然要掌握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从“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让群众讲话的方法”到“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新的团结”;从“老老实实调查研究,老老实实听取群众的意见,老老实实改进工作”,到“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注重运用现代科技”,《论党的群众工作——重要论述摘编》中这些论断,既是立足具体时代的工作实践,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升华。正是不断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我们党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信赖,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的伟大成就。

无论实践如何发展变化,这些规律性的认识,都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遵循。我国正处于战略机遇期、改革攻坚期,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中,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充分激发各方面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中,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妥善协调和处理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切;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寻找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共同语言,拉近与群众的思想感情距离,都需要在总结运用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提高群众工作的本领。

与过去相比,今天我们拥有的经济实力和财力大大提高了,我们掌握的各方面资源大大增加了,我们可以运用的科技手段大大丰富了,这些理当使我们在把握群众所思、解决群众所忧、满足群众所盼上,有更大决心、更多智慧、更多方法。如何在“做大蛋糕”的基础上“分好蛋糕”,满足群众利益需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畅通群众表达渠道?如何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法规,提高群众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水平?这些都是考验我们群众工作本领、检验执政能力的时代课题。

“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群众工作的本领,决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只有积极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才能增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一次成功的国情国力大盘点 2011年04月29日

国家统计局4月28日正式发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一号公报,这标志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社会调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获得了圆满成功!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成功实施,再一次充分证明了中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并完成巨大工程的制度优势。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需要进入到4亿多户家庭,采集13亿多人的信息,普查任务非常繁重。自2000年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以后,10年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经济的国际化快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开展这次人口普查面临的难度也在加大。流动人口数量的大量增加,人户分离现象的普遍存在,个人隐私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加之我国首次将境外人员纳入普查对象,都对如何科学组织好这次人口普查、获得真实可靠完整的普查信息构成了巨大挑战。搞好这次普查,需要设计一套科学可行的普查方案,建立严密的组织机构、进行广泛的社会动员,需要筹备足够的物资和财力,组织和培训一支近千万人的普查专业队伍,还需要通过立法和部门协调做好法律和政策保障。从2008年启动筹备工作开始,在3年多的时间里,各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较好地执行了分工协作的原则;人口普查队伍勤奋工作,一丝不苟,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严密的组织纪律性和为国普查的奉献精神;各族各界群众热情支持和配合人口普查工作,体现了高度的爱国情怀和主人翁责任感。在党和政府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下,在全社会的密切配合下,第六次人口普查顺利推进,高质量完成任务,主要汇总数据如期发布。

第六次人口普查是一次成功的国情国力大盘点,普查数据也将为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级政府决策发挥重要作用。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次普查得到的人口总量、地区分布、性别年龄构成、民族、就业、教育、迁移流动、婚姻生育、城镇化、居住环境等方面的翔实数据,将为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提供基础依据。特别是对于加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等,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普查结果来之不易。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次人口普查的成果,大力进行人口基本国情的教育,进一步增强“人均意识”,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把人口问题同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统筹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关系,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的领导和社会动员的壮丽篇章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启示之一 2011年05月03日

“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五月的鲜花再次开放。当世界的目光又一次投向汶川特大地震灾区,重温胡锦涛总书记的铿锵宣示,尤感坚定昂扬。3年来,党和国家坚强领导,全国上下心手相连,灾区人民感恩奋进,面对重建规模空前、难度空前的“世界性难题”,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物质重建、经济重振、文化重兴、社会重构,中国交出了让人民满意、世界惊叹的“汶川答卷”,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壮丽篇章。

在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的“政治领导”,是恢复重建“汶川之路”的关键。没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统筹协调能力、科学发展能力,绝不会有从抢险救援、过渡安置到恢复重建的一个个“汶川奇迹”。奇迹,系于我们党在种种风险与挑战中不断增强的决策能力和应对能力,系于30多年改革开放创造的物质实力和制度活力,系于60多年治国理政积累的政治优势与执政资源。

震后3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们调动全国各种资源汇聚成重建的合力,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遇难的同胞降下国旗,第一次为一个地方灾后恢复重建制定总体规划和法规条例,第一次为灾区重建启动大规模对口支援„„无论是非常态的制度安排还是常态化的制度实践,都生动体现着党的执政能力。这种能力的持续释放,成为恢复重建中动员最广大社会力量、协调最广大社会资源的有力保障。

胡锦涛总书记在抢险救援的危急关头和灾后重建的关键时刻亲临一线;所有中央政治局常委都曾走进灾区,与最需要他们的人民在一起。从“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到基本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目标,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民生为先的积极实践,成为恢复重建中最有效的社会动员,唤起灾区人民坚强奋进的内生力量,使恢复重建成为新进步、新提升的新开端。

执政党坚定自信的领导力,激发出社会主义制度的能量,大规模协调市场、社会和政治资源,形成了握指成拳的强大合力。“一省帮一重灾区,举全国之力,加快恢复重建”,涉及全国近2/3省份的对口支援,集中体现着“全国一盘棋”的整体性;扩大内需的4万亿投资1/4用于恢复重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支援灾区“决心不变、力度不变、目标不变”,生动展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正如国外学者所赞叹的:“中国在短时间内动员巨大的力量投入,这是其他任何制度所不能比拟的。”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3年时间,我们党用“以人为本”的时代旗帜将整个国家凝聚成一个整体,在灾后的大地上,奏响了万众一心、同风共雨的伟大乐章。在党的领导和社会动员的强大合力之下,灾区焕然一新的面貌激发出的强烈自豪感,自强不息的奋斗催生的伟大精神,必将让亿万人民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在中华大地携手并肩创造更为美好的未来。

自力更生与八方支援的雄浑交响 ——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启示之二 2011年05月05日

13亿同胞深切关注,几十万援建大军艰苦鏖战,几千万灾区人民奋勇拼搏„„1000多个日夜,饱受创伤的灾区成为迸发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的源泉。灾后重建的三年,是社会主义制度力量和灾区人民顽强精神的伟大胜利。

自力更生和八方支援的雄浑交响,激荡在灾区的广袤大地。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科学决策,按照“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原则,建立对口支援机制。中东部19个省市立即行动起来,以令人惊叹的重建速度,与灾区人民携手铸造让后人世代安宁的优质工程。面对灾后重建规模空前、难度空前的“世界性考验”,灾区人民不等不要不靠,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灾后重建的“中国答卷”,创造了人类灾后重建史上新的奇迹。

绵绵巴山,见证着援建大军的深情厚谊;汤汤蜀水,诉说着灾区人民的感恩之情。穿行在今日四川,新地名让人目不暇接:永昌镇、江苏小区、天津小区、京安小区„„每个名字背后,都铭刻着一段感人的故事。及时有力、立体高效的对口支援,彰显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国家能力,体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勤劳智慧的灾区人民,把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援助转化为自强自立、重建家园的豪情。“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从山崩地裂的惨烈瞬间,到灾后重建的艰辛岁月,灾区人民以不屈意志和顽强精神,书写着民族精神的新高度。1.7万亿元重建资金,80%是灾区自筹;几百万套过渡住房,近一半由灾区群众自搭自建;启动省内对口支援,四川十多个地市“一市对口援建一个灾区乡镇”„„灾难磨砺精神,痛苦铸就坚韧,灾区人民以重建家园的汗水和成就回报全国人民的支持与关爱。

重建是学习的契机,是跨越的起点。灾区人民将援建地区的先进理念与当地实际相结合,努力提高“造血”能力,催生出“飞地经济”等众多改革创新的新鲜经验;灾区经济坚持恢复与发展“两手抓”,优化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不但在废墟上“站立起来”,还实现了“发展起跳”,收获了“创造性复兴”、“跨越式发展”。

重建凝聚感恩之情,孕育反哺之心。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第一支赶赴灾区的外省公安特警队伍来自成都,第一支实现跨省异地救援的民兵队伍来自青川,汶川灾区群众纷纷捐款捐物、紧急调运物资。四川的规划师、陕西的施工队、甘肃的志愿者带着恢复重建的经验,在另一片土地上铺展新的画卷。

“苦干两三年,跨越二十年”,灾后重建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中国能量”,书写了一部党领导人民创造的英勇豪迈的救灾史诗、艰苦卓绝的创业史诗、开拓创新的奋进史诗。自力更生与八方支援的雄浑交响,将融汇到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中,激励我们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进。

为互联网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2011年05月06日

截止到今年4月底,我国网民接近5亿,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今日中国,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有着日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是我国互联网发展始终秉持的重要战略。

互联网发展与管理相辅相成,发展需要管理,管理是为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对互联网,中国政府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这一方针反映了互联网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也是对互联网在我国健康发展的经验概括和总结。从接入国际互联网的那一天起,中国政府就把发展互联网当作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大机遇,积极推动互联网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可以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是近20年来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事情之一。作为当今世界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中国目前有超过1/3的民众“触网”。互联网日益成为不可或缺的全新工作、生活、娱乐、教育方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途径。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得益于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得益于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也得益于中国政府推动互联网发展的积极态度和积极政策。

然而,正如一些互联网学者所提醒的,“每一种技术或科学的馈赠都有其黑暗面”。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文化中一些消极、负面的内容也日益凸显。低俗炒作之风流行,虚假消息不胫而走,淫秽色情不时露头,“网络水军”兴风作浪,少数“网络暴力”行为突破法律底线„„网络世界中发生的一切,也在对社会产生消极影响。如何趋利避害,建设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营造健康文明进步的网络文化环境,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的新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近年来,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大兴网络文明之风”、“绿色·阳光网络工程”等活动,持续开展依法打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专项行动,网络环境明显净化,人民群众满意度提升,“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成为互联网业界和广大网民的共识。事实充分说明,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依法管理,只有依法管理才能为互联网的持续繁荣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使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个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既是互联网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我们要大力倡导和构建网络文明秩序和道德,要站在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最前沿,以时代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精神对待网络文化建设,牢牢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鸣谢

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dielian

第二篇:人民日报式申论文章

2018年《申论》试卷

一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申论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写)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草稿纸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一、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

二、近年来,人们频繁地看到这样的数字:英国文化产业的年产值将近600亿英镑,从业人员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日本娱乐业的年产值早在1993年就超过汽车工业的年产值;美国的文化产业更加发达,其视听产品出口额已经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40%以上的份额。根据媒体的报道,我国政府已经开始考虑允许一些国际知名传媒集团进入我国媒体市场。这是一个重大的信号。

三、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以创意为动力、以内容为核心的文化产业,主要依靠的是脑力劳动和智力投入,产品生产及消费一般不会严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因而,文化产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朝阳产业,更是有利于提高国民幸福指数的幸福产业。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 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上百个门类。一系列旅游和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奠定了临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四、在图书出版业方面,2009年10月,中国以主宾国身份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这是中国首次成为这个具有出版业“奥运会”之称的书展主宾国,这标志着中国出版业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出版业。中国的动漫产业起步比较晚,远远落后于美国和日本。中国的动漫产业沉默了很长时间,最近开始复苏,其标志就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漫片自2005年6月推出后,陆续在全国近50家电视台热播,几年来长盛不衰。在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最高收视率达17.3%,大大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会展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影响面广,关联度高。会展经济逐步发展成为新的增长点,而且会展业是发展潜力大的行业之一。中国的会展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非常惊人,其标志性事件就是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这是首次由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五、相关调查显示,29.13%的人认为我国出版、教育行业比较落后,26.62%的人认为动漫、影视等远远落后于西方,15.96%的人认为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旅游和文化产品工艺建设。学者贾斯廷·奥康纳认为在很大程度上,文化产业观念是受其中的政策框架驱动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相应的文化政策具有密切的关系。很多事实表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之所以以文化产业逐步取代传统产业而成为支柱产业,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于文化政策法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化政策法规的制定也就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尽管目前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加强,国家陆续制定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远远满足不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

六、10年前,一部中国题材的好莱坞动画大片《花木兰》在全球推出,取得了当年票房排行第13的成绩。这部影片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引发了国人的热议。1O年后,《功夫熊猫》使这一局面再次上演。“熊猫”来了,许多人不禁惊呼:“谁的熊猫,谁的文化?”网友们不禁问道:功夫熊猫,这一个带着浓重好莱坞大片印记的动画片,一个念念不忘做梦都是成为武林侠客的熊猫,为什么能够吸引这么多中国人的眼球?为什么中国的国粹就这样被美国人利用了?在对待抵制事件上,广电总局也保持了客观理智的态度,进行了妥善处理。声称反思的人中间还有一种论调惊人地一致,就是在承认《功夫熊猫》拍得好,要进行反思 之后,使用了“耻辱”、“羞愧”、“扇耳光”之类格外刺眼的词。正视现实,进行反思,是我们应有的态度,但问题是这些人为什么会感到是耻辱呢?这是因为这些人觉得我们在弘扬自己文化方面做得太差了。我们本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我们没有做好,所以导致了今天的结果。我们觉得自己的文化正在被他人利用。我们白白浪费了自己优秀而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害怕自己的文化被他者侵害,我们感到不能容忍。这折射出一种民族文化自恋的心态。我们迷恋于自己的文化,坚定地认为我们的文化非常好,并且认为我们的文化只能由我们自己阐释,别人不可以改动。当他者的文化与我们的文化相交往,对我们的文化进行阐释时,我们把这视作对自己文化的破坏。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历经10年,人们已逐渐接受了好莱坞对中国文化的改编。在这种语境下,更多人有了思考空间,更愿意站在理性思考的高度看问题。“熊猫”来了,如何应对?或许还是引用《功夫熊猫》中的一句话比较合适:战胜你自己,才能战胜别人。

七、文化产业的基础是市场,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公开、公正和公平的竞争,反对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垄断,促进各类文化产品和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成熟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应该包括产品市场、服务市场、文化要素市场。但我国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不够发达,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设施市场、文化人才劳务市场等发展滞后,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我国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正常深入的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具有一般的行业属性,又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一些企业就利用与行政机构的传统联系,利用企业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和意识形态功能,垄断资源,操纵市场,谋取暴利,这完全不符合市场规律。所以,真正让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壮大,就只有尽量让文化产业按照市场规律运行,真正做到文化产业化。

八、《2011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动漫产业创作生产的动画片中以电视动画片为主,动画电影则非常少。每年十几万分钟的动画片产量,其中动画电影所占的比例还不到5%。以2007年为例,178家公司共立项动画片349部、303407分钟,但动画电影只有10部。之所以如此,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动画电影的各项技术指标都要比电视动画片高,这让一些动画公司对于电影生产望而却步;二是大多数民营动画公司没有电影的发行渠道;三是地方政府往往以在电视台播出的分钟数为标准来扶持、奖励动画企业,这方面动画电影也处于劣势。和国产电影整体的发展规模相比,动画电影制作数量少,真正走进影院的更少,能取得高票房的则是少之又少。

九、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当今世界正 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与经济、政治等相互交融,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正日益聚集于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的竞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以创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正在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亮点。文化产业既凝聚人心,又关切民生,还可以直接贡献经济增长。文化表面看是软实力,实际却是硬实力。国际经验表明,越是发达国家,文化消费比重越高,文化产业对GDP的贡献越大。据研究,当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以后,社会对文化产品的消费会有大的突破,人均GDP越高,文化消费占的比例越大。

十、北京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21日经表决批准了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S认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发展是“顺势而为”,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环境和基础都非常好。有数据显示,2010年前三季度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245.9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12.8%。这个数字在全国是相当高的。S表示,在1200多亿元中,动漫游戏和计算机软件服务的贡献是比较大的,其次是出版发行,或称内容产业,内容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总量的贡献比较大。北京的电影市场很火爆,去年票房收入12亿,是全国票房的冠军。享受型消费结构带来的产业发展空间就非常大。现在的文化产品供应不够,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是有70%的缺口。“这是一个好消息,说明我们的产业缺口相当大,各种文化创意产业都可以进来。现在工业制成品是供过于求,产能过剩。而文化创意产业是供不应求。”

十一、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后Y说: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国家,有很多的机会。但是缺什么?中国不缺文化人,但是它缺创意人。当代艺术的问题,在于它的生存动态,设计师是它的生存状态。有太多艺术人需要扶持,他们不需要真的是我们做大家长的心态去扶持,我们要想怎么办。北京在未来要成为一个世界瞩目的城市,缺的就是教育。北京市委宣传部副巡视员M说:强化集聚功能,要首先从产业集群入手。现在北京各类特色集聚区的出现正是文化创意产业要素集聚的结果,它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延伸与链接,体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要素的高密度集聚,提高了集聚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彰显度。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应该是各类政策和措施的示范区。我们北京市陆续制定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的20几条政策。另外还要加大力度,一个是在政策上加大力度,尽量把一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引进去。第二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施。第三对集聚区实行政策倾斜,除了我们发改委的专项资金外,北京市的发展资金应该给予优先的企业,实现政策叠加,好中加好。

十二、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单位大都采取事业体制,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自200

年起,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把文化单位区分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类型,推动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在出版发行、文艺表演以及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等重点领域,除个别单位继续保留事业体制外,绝大多数都已作为经营性文化单位转制为企业。即使在最难区分的新闻媒体行业,也已确定改革思路:党报党刊将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性部分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电台电视台将网络传输、电视剧制作以及广告经营等经营性部分也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实行制播分离。下一步,拟将各类报刊社区分为时政类与非时政类两种类型,推动非时政类报刊社转制为企业。文艺院团的分类改革被认为是最难的,目前也确定了基本思路,即保留事业体制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代表国家水准、起示范作用的,主要是文化部直属的文艺院团;一类是体现民族特色、属于民族瑰宝的,如少数京剧、昆曲;再一类就是市场发育需要一定过程、高雅艺术的,如芭蕾、交响乐、歌剧等。文化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分得开的,在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不存在模糊地带。

十三、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不容置疑,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束缚文化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切实解决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我们必须加快文化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促进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换代,发展数字传媒和网络文化等新兴业态,同时加快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渗透和融合,提升其他产业的文化含量,提高文化产业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我们正在建设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公民全面发展的社会。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进一步弘扬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实现这个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建立覆盖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努力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十四、加入WTO之后,中国的文化产业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因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刚起步,而在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它们的支柱产业,发展得比较完善。但同时也要看到,加入WTO也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更多的机遇。我国的文化产业可以更多的与国际接轨,学习它们先进的经验,增强我国文化企业的竞争意识,促使我国文化产业群的形成,从而提高我 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由于我国有世界上最丰富的文化遗产,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单一文化的消费人口,我国的创意权比一般的国家要大得多。所以,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将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

三、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材料,概括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20分)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二)根据给定材料8,谈一谈如何才能有效地推动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15分)要求:措施建议合理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300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原因是什么?(25分)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楚,语言简练,字数不超过500字。

(四)根据给定资料6划线部分句子,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根据给定材料,结合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控制在800~1000字。

第三篇:申论文章写作素材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素材

中公教育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文章写作素材汇总,祝您备考成功!百姓话变质土壤:

影响:过度开发侵害百姓利益 给食品安全带来威胁

人民网网民“丁子一”:工业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排污对土地、水资源、环境等造成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在这一系列的问题背后我们忽略了对权力的控制,使得有些人为所欲为狂占社会资源,过度开发挤吞百姓利益。

新浪网网民“ 天地外星人”:从三聚氰胺奶到地沟油,从牛肉膏到鼠肉串,从水银刀鱼到苏丹红蛋,从瘦肉精到镉大米,不断出现一种接一种骇人听闻的化学食品,食品安全防线一步步走向崩溃,在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冲击之下,我们的道德节节败退,走向崩溃,每位国人需要深度反思。

新浪网网民“南海环保”: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数据显示,湖南省是全国最大水稻主产区,去年水稻产量2631万吨,占全国水稻产量12.9%,同时湖南也是有色金属之乡。湖南出现“镉大米”不仅是食品安全问题,更大程度上是环境污染问题。

措施:信息公开 完善制度

新浪网网民“种菜乐呵呵”:公开污染数据让公众知晓,有针对性地实施应对方案,这既是对公众社会责任心的尊重,更是公众不可剥夺的权利。治理土壤污染关键是信息公开。

人民网网民“引丹喻理”:农村土地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底线,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农村土地资源状况调查、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生态补偿制度和土壤保护预警制度,制订有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

百姓话党风:

观点一 老百姓对转作风的认可度取决于持续多长时间

新浪网民“岸的守望”:令行禁止,中央抓得好,有利于取信于民。希望能长抓不懈,转变作风不要成为一阵风。

人民网网民“翰烽”:好的规定能否坚持做下去是个问题。大凡一项措施,起初都还是很严格,可是往往到了后来,就渐渐放松和疲劳,自然而然重心也偏移了。这就需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关于大吃大喝的问题,必须要从财政预算改革上着手;比如文风会风的问题,必须要从政绩考核体系上着手。不能反腐一阵风,必须坚持下去。

观点二 狠抓典型,无论问题大小绝不放松

人民网网民“xy大漠飘雪”:十八大期间以李春城为代表的一干高管落马,看作是“打老虎”,这次通报的六个典型,无疑是打“苍蝇”。六个典型涉及的官职不大,但非常有典型性。民间常说中央的精神是好的,但是越到基层跑调得越厉害。这六起典型都是来自基层,具有广泛代表性,这次通报对基层的胆大妄为有着很强的警示和威吓作用,彻底打消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侥幸观望心理。

腾讯一手机网民:无论事件大小,都一视同仁,一律对待,决不搞下不为例,决不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才能杜绝一切贪污浪费等行为。

观点三 规定需严格执行与落实,严惩违纪者

人民网网民“扬起帆兮去远航”:不掐住违规官员的脖子,他就戳廉政的脊梁骨,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远不够,得发生一起处理一起才行。

搜狐网民“杨宜勇”:“八项规定”是改进文风会风、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的重要举措。有了制度规定,没有严格的执行和落实,就会流于形式,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与形象。改进作风,必须既设“高压线”,又通“高压电”,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按照“零容忍”原则,动真碰硬,严查严纠,维护“八项规定”的严肃性、权威性。

新浪网民“骑车上海行”:关键是八项规定能否执行下去,重点是如何处理违规违纪者,从重严惩才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否则,不痛不痒,免职再复职只能越反越腐。

观点四 加强群众监督

人民网网民“翰烽”:对政府及官员的监督必不可少。建立一个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媒体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充当监督角色,让群众成为领导干部身边无处不在的眼睛,才能形成足够的震慑。

新浪网民“大漠飞虎2011”:建立监督机制,拓宽举报渠道,才能有效抵制腐败!健全完善的法律和监督体系作支撑,对政府职能部门形成互相制约的体制架构,并发动群众监督检举揭发丑恶,加大反腐力度,真正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

更多内容查看 黄山中公教育网

第四篇:申论文章写作素材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申论文章写作素材

百姓话变质土壤:

影响:过度开发侵害百姓利益给食品安全带来威胁

人民网网民“丁子一”:工业在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排污对土地、水资源、环境等造成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在这一系列的问题背后我们忽略了对权力的控制,使得有些人为所欲为狂占社会资源,过度开发挤吞百姓利益。

新浪网网民“ 天地外星人”:从三聚氰胺奶到地沟油,从牛肉膏到鼠肉串,从水银刀鱼到苏丹红蛋,从瘦肉精到镉大米,不断出现一种接一种骇人听闻的化学食品,食品安全防线一步步走向崩溃,在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冲击之下,我们的道德节节败退,走向崩溃,每位国人需要深度反思。

新浪网网民“南海环保”: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非常重要。数据显示,湖南省是全国最大水稻主产区,去年水稻产量2631万吨,占全国水稻产量12.9%,同时湖南也是有色金属之乡。湖南出现“镉大米”不仅是食品安全问题,更大程度上是环境污染问题。

措施:信息公开完善制度

新浪网网民“种菜乐呵呵”:公开污染数据让公众知晓,有针对性地实施应对方案,这既是对公众社会责任心的尊重,更是公众不可剥夺的权利。治理土壤污染关键是信息公开。

人民网网民“引丹喻理”:农村土地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底线,国家相关部门应建立农村土地资源状况调查、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生态补偿制度和土壤保护预警制度,制订有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

百姓话党风:

观点一老百姓对转作风的认可度取决于持续多长时间

新浪网民“岸的守望”:令行禁止,中央抓得好,有利于取信于民。希望能长抓不懈,转变作风不要成为一阵风。

人民网网民“翰烽”:好的规定能否坚持做下去是个问题。大凡一项措施,起初都还是很严格,可是往往到了后来,就渐渐放松和疲劳,自然而然重心也偏移了。这就需要从根本六安中公教育http://luan.offcn.com

上解决问题,比如关于大吃大喝的问题,必须要从财政预算改革上着手;比如文风会风的问题,必须要从政绩考核体系上着手。不能反腐一阵风,必须坚持下去。

观点二 狠抓典型,无论问题大小绝不放松

人民网网民“xy大漠飘雪”:十八大期间以李春城为代表的一干高管落马,看作是“打老虎”,这次通报的六个典型,无疑是打“苍蝇”。六个典型涉及的官职不大,但非常有典型性。民间常说中央的精神是好的,但是越到基层跑调得越厉害。这六起典型都是来自基层,具有广泛代表性,这次通报对基层的胆大妄为有着很强的警示和威吓作用,彻底打消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侥幸观望心理。

腾讯一手机网民:无论事件大小,都一视同仁,一律对待,决不搞下不为例,决不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样才能杜绝一切贪污浪费等行为。

观点三规定需严格执行与落实,严惩违纪者

人民网网民“扬起帆兮去远航”:不掐住违规官员的脖子,他就戳廉政的脊梁骨,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远不够,得发生一起处理一起才行。

搜狐网民“杨宜勇”:“八项规定”是改进文风会风、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的重要举措。有了制度规定,没有严格的执行和落实,就会流于形式,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与形象。改进作风,必须既设“高压线”,又通“高压电”,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按照“零容忍”原则,动真碰硬,严查严纠,维护“八项规定”的严肃性、权威性。

新浪网民“骑车上海行”:关键是八项规定能否执行下去,重点是如何处理违规违纪者,从重严惩才能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否则,不痛不痒,免职再复职只能越反越腐。

观点四加强群众监督

人民网网民“翰烽”:对政府及官员的监督必不可少。建立一个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媒体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充当监督角色,让群众成为领导干部身边无处不在的眼睛,才能形成足够的震慑。

新浪网民“大漠飞虎2011”:建立监督机制,拓宽举报渠道,才能有效抵制腐败!健全完善的法律和监督体系作支撑,对政府职能部门形成互相制约的体制架构,并发动群众监督检举揭发丑恶,加大反腐力度,真正贯彻落实八项规定精神。

百姓话儿童安全:

观点一 对侵犯儿童权益犯罪要严惩

六安中公教育http://luan.offcn.com

腾讯网网友 对侵犯儿童权益的犯罪行为,绝不能姑息,绝不能容忍,要依法重判!这些道德沦丧、丧尽天良的行为,应当受到最严厉的谴责和制裁。

观点二 保护儿童权益需全社会共同关注

新华网网友未成年人权益受到侵害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需要全社会的联防。要建立未成年人防止受侵害的综合预防体系,从社会、家庭、学校、社区的角度,开展综合治理。让社会群众的保护、家长的监护、孩子的自我保护等多位一体,多管齐下。

观点三 侵犯儿童权益易引发儿童犯罪

人民网网友 侵犯儿童权益的行为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很多孩子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自闭、情感淡漠、抑郁,甚至对家长或者老师存在逆反心理、报复心理,以至于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百姓话科学素养:

网民“舒天烈”:王林擅长玩蛇。在《山海经》中,有一种叫“委蛇”的幻想生物,人首蛇身,并且有两个头。这正是一些“大师”的写照——一头是迷信,一头是利益,终归会合体。而这种“委蛇”,最怕的是打雷。或许,该有法规纪律的雷声响起,震慑一下这些妖异了。

科学力量_39353:王林事件中,马云、李连杰、赵薇等人的行为虽然令人可悲可叹,但各路媒体,包括央视的焦点访谈,没有坐等,而是及时的揭露,有相当部分的网友也持有质疑和批判的态度,显示了一定的科学素养,这是令人倍感鼓舞的。在中国,各类大师的日子只能是越来越难过。

李斌0791:“风水大师”、“气功大师”都是时代的怪相,这类“伪大师”们以愚蠢、低劣的手段来挑战人类的智商、挑战人类文明的底线,却得到众多无知者膜拜。没有坚实的科学信仰只能并将不断产生这种愚昧的现象。

开噗噗车的小Q:精神空虚,信念缺失造就了这些所谓似神似仙的道貌神棍,命运不是靠谋算,前途不是靠胡诌,与其相信牛鬼蛇神的无稽之谈,不如踏实本分的走自己脚下的路。用科学信条充实精神世界,用真善美填补内心的无妄虚伪。

李斌0791:“气功大师”的风靡中华大地及其众多粉丝的膜拜,是对理性、科学、文明的严重侮辱、践踏、亵渎。难道要使“赛先生”匍匐在地、向隅而泣?

百姓话贫富差距:

观点一 设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六安中公教育http://luan.offcn.com

网友“十三郎”:必须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很多地方声称工资逐年增长,却因为缺乏有效的监督,使得工资增长没有落到实处,还有全国各地提高最低工资收入水平,也因为监督的匮乏而不能有效落实。

观点二 加大对隐形收入、违法收入的监查

网友“欧阳一刀”:建立完善的个人收入申报制度,防止偷税漏税行为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起码的公平

网友“佳宜”:官员腐败需遏制,官员的各种隐形收入超过其工资收入,政府需加大力度进行整治。

观点三进一步完善税收调节的功能

网友“蓝天云”收入的调节可以从税收方面着手,加大对高收入者的征税,转移支付给低收入者,对中低收入群体减税,缩小收入鸿沟。

网友“真的爱你”:调整后的个人所得税仍存在该减的没减够,该多征的没多征,调节居民内部不同收入阶层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观点四公务员工资制度需进行改革

网友“晴空万里”:公务员、事业单位和社会实行两套标准,这是我们要反对的,必须实现同工同酬。同样的福利制度是不分对象的。大家都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贡献,为什么企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就要比机关单位的退休人员退休工资要少很多?建议中央政府实行“单轨制”,以缩小收入差距。

观点五缩小同行业间收入差距 实现同工同酬

网友“沙漠骆驼”:希望国有企业加快一视同仁的人事制度改革,尽快实行同工同酬,不要把职工分成三六九等,彻底解决招聘工们“干得多、挣得少”的问题。

其它

网友“鱼翔浅底”:完善税收体系,严控虚高物价。细化调资的倾斜政策,参照个人工资水平与社会人均工资水平的比差,将有限的财政资金最大限度地用于提高同层次人员中的低收入者水平。

六安中公教育http://luan.offcn.com

第五篇: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必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生态建设主题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中公教育官方资料,严谨非法盈利行为!

2015吉林省考学习群③:172042912 2015吉林国考学习群③:54449699

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必读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生态建设

主题

为了帮助考生积极应对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公教育专家根据国家政策和社会管理重点,现整合编辑了12篇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主要话题涉及创新社会管理、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生态建设、法治建设、作风建设、廉政建设、创新趋动、简政放权、价值观建设、安全建设、绿色建设等方面,供考生反复熟读。对于文章中加粗部分的表述,考生在练习真题作文时,尽量多用,力争较快提升作文质量。

还青山绿水 建美丽中国

城市深陷雾霾难以消散,河流散发异味久治不愈,建设美丽中国的愿景遭遇现实困境的严峻考验。这一奋斗目标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才能保障人的追求幸福生活权利,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

秀美的山川、良好的生态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后代子孙得以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没有好的环境,不仅美丽家园无从谈起,幸福指数难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也会遭遇日趋严重的环境瓶颈。近年来相继爆发的江河污染、铅中毒、镉大米等污染事件,一再敲响生态环境恶化的警钟。

从吃饱穿暖到环境优美,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生态问题日益关注。从粗放增长到节能降耗,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由之路。然而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地方领导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还很滞后,经济发展不顾及环境承载的决策时有发生,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如此偏离正确轨道的发展观必然影响自然环境,也引起了群众不满,甚至诱发群体性事件。事实证明,不重视生态环境,群众就会不满意;不协调好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民心工程、基础工程。改革开放使得我们仅用30多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现代化道路,时间浓缩了发展的过程,也叠加着与之伴生的环境问题。生产工艺的落后,产业结构的失衡,污染治理的落后,执法保护的乏力,诸多因素导致生态环境的新旧欠账复合呈现,新老问题交织叠加,大大增加了我企业QQ:800043101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国环境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只有用科学发展观认识环境问题产生根源,用转型升级的措施破解环境保护难题,才能走出一条适合现阶段国情的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之路,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重建良好生态、再造优美环境是各级党和政府的责任。当务之急,要把解决直接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加大执法检查和惩处力度,有效遏制乱排污、偷排污等环境违法势头,用严格的执法成果让群众看到成效、树立信心。同时,也要加快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将环境损害、资源消耗等生态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以严格的制度和有力的法治,设置起不可逾越的保护红线,让环境保护者得益,污染环境者受罚,构建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约束和制度导向。

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曾说过,生态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中。过去我们已经为经济增长付出了环境代价,未来建设美丽中国任重道远。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就能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并举双赢。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旁观者变为建设者,为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丽中国而携手努力,把绿色留给子孙,把希望带给明天。

更多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详见:吉林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资料网。

中公教育官方网站:http://jl.offcn.com/?wt.mc_id=td2762

长春分校:http://changchun.offcn.com/

吉林市分校:http://jlin.offcn.com/

通化分校:http://tonghua.offcn.com/

延边分校:http://yanbian.offcn.com/

白山分校:http://baishan.offcn.com/

四平分校:http://siping.offcn.com/

辽源分校:http://liaoyuan.offcn.com/

松原分校:http://songyuan.offcn.com/

白城分校:http://baicheng.offcn.com/

吉林省公职考试交流论坛:http://jlbbs.offcn.com

企业QQ:800043101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企业QQ:800043101

下载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_2011年至今全部文章_申论复习最好的素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_2011年至今全部文章_申论复习最好的素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