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让语文阅读教学如鱼得水范文

时间:2019-05-14 14:52: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教媒体,让语文阅读教学如鱼得水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教媒体,让语文阅读教学如鱼得水范文》。

第一篇:电教媒体,让语文阅读教学如鱼得水范文

电教媒体,让语文阅读教学如鱼得水

内容摘要:

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与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其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审美能力的补足。借助电教手段提供的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可以提高读的效果,将抽象的语句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使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心领其义。

关键词:

加深字词句的理解 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审美能力和阅读兴趣 正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能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发挥其优势,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阅读的内容有较深刻的掌握,而且会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电教媒体,加深字词句的理解。

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重要部分。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必须通晓字词、理解句段。这一教学任务的完成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借助电教手段提供的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可以提高读的效果,将抽象的语句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使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心领其义。

如教学毛泽东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一词时,同学觉得“极目楚天舒”的“舒”字不好理解。许多同学则理解为放眼望楚地的天空心里非常舒服,而毛主席写词的本意却是放眼望去楚地的天空十分开阔。为此我制作了一幅主席横渡万里长江的彩色投影片,湛蓝的天空,蓝蓝的江水,海天一色,主席边畅游边仰视苍穹。有时还给学生播放配乐朗读,使学生在自读感知的基础上激发情趣,掌握了字词含义,读懂句子,为本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再如学生用电子多媒体学习古文《陋室铭》,在解词释意时,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句中的“斯”不太理解,学生便提问,“斯在这里如何理解?”这时电子多媒体即可停下来,很快就复习“斯”的意义是:“斯当这讲,属指示代词,在本文中指代陋室”。这样不仅解决了疑问,同时又复习了学生遗忘的知识,强化了古文中常用实词的词义和用法,加强了知识的牢固性。

二、运用电教媒体,加深理解课文内容。读固然是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但怎样读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作品所表现出的情感,特别是那些带有浓烈感情色彩的诗歌,如能运用电教手段,阅读后学生理解的效果是很理想的。

比如,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长沙》描述毛主席站在橘子洲头所看到的景物。为加深学生的理解,我又制作了一幅图画,面面有红枫尽染的群山,有江上行驶的大小船只,有翱翔于长空的雄鹰,有自由自在在水中游泳的鱼儿,好一幅生机盎然的秋景图。再让学生反复朗读其中的句子“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主席发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叹是多么自然、精当,为了阙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又作了铺垫。

再如对寓意深刻的文意,单纯地读课文,学生很难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如《稻草人》一文,一般学生读此文只是注意其中热闹的故事,不能很好领会作者的深刻用意。于是在教授此文时,我绘制了四幅投影片:一幅“稻草人”,二幅“可怜的老妇人”,三幅“拉鱼网边上躺个病孩子的渔妇”,四幅“投江自尽的青年女子”。参看画面,边教学生反复读课文,边播放一首曲调低沉、缓慢,表现悲伤憎爱分明感的乐曲。许多同学产生仿佛身临其境之感,以为自己就是剧中的人物,老妇人、渔妇、年青女子,课文读得感情异常逼真。许多同学被文中情节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除对文中人物悲惨命运表示深刻的同情外,并能指出人物的悲惨命运是当时的黑暗社会制度造成的。可见通过录音和投影手段已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了叶圣陶先生作品中所揭示的思想感情。

三、运用电教手段,突破重难点。

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种种教学难点,语文教学也不例外,要实现最优化的语文阅读教学,取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益,突破教学难点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难以名状,而又与科学知识的概念、定义或某种规律直接联系的实际事物,通过电教媒体,可以跨越时空,成为可感的“直接”经验。电教媒体随时向学生提供进行推理思维活动的逻辑化感性材料。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时,我用多媒体把林黛玉初进贾府拜见贾母、大舅父、二舅父的动态路线图展现出来,指导学生分别阅读相关的语段,分析贾府宏伟的建筑、复杂的结构、讲究的布局、豪华的摆设,让学生由此探究背后所显示的贾家不同凡响的地位。在学生阅读节选部分重要人物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的相关语段后,讨论探究作者的描写手法及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而后在大屏幕上整体归纳显示,这样预计三课时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况下,两课时就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而在教授篇幅较长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失街亭》等课文时,我也采取这种教学方式,收效很好,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体现了诱思探究教学的整体思路,又可以大大提高授课速度,提高课堂效率。

又譬如《神奇的极光》这篇科技文要求学生学过之后把握激光的特点及形成原理,掌握相关的说明方法,但是对于没有见过极光的学生来说,光靠接触书本上的文字描述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而用多媒体教学,把极光千姿百态的形状及色彩在大屏幕上显现,教师结合图片给学生讲解什么是极光幔、极光弧、极光卵等等,学生就觉得不是那么抽象了。而对极光形成的物理性描述,仅凭书上的静态文字记叙也不好理解,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动态性的画面,把极光的形成与电视图像的形成进行对比说明,学生就更容易理解了。而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这一课时,学生很多没有见过荔枝,单靠文字的描述来了解荔枝的壳、膜、果肉、核等特点就显得陌生,所以我在讲这一课时,借助于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荔枝的壳、膜、果肉、核、花、荔枝林等图片,让学生由荔枝的图片想象荔枝的味道,不少学生流露出垂涎欲滴的神情,这样学生亲眼看到了荔枝,产生了直观感觉,消除了陌生感,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诸如此类的课型采用多媒体教学确实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消除学生因不理解而产生的厌学情绪,恰当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四、运用电教媒体,掌握课文思想内涵。

一般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是通过对课文中故事情节的掌握。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情节,不仅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前提,而且也是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的基础。如在教方纪的《三峡之秋》一文时,我绘制了秋日的早晨的三峡情景片、中午的三峡情景片及晚间的三峡情景片。三幅投影片配合教学,并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阅读,认真朗读课文。通过对三幅投影片的观察和对课文的领会,很快就掌握了课文的主要情节,再通过分组讨论集中交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掌握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及写作知识。课堂上充分发挥了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学得积极主动、扎实深刻,课堂教学效果极佳,这样就逐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再如在教授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的文章时,为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历史再现,我就大胆地截取加工影碟制成课件。如在讲授《出师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找来影碟进行截取截剪,使学生兴趣大增,从而因势利导,提高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领悟能力,收到极好的效益。

五、运用电教媒体,丰富课堂内容,拓展延伸教学空间。

传统的讲述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远远不能适应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要求。电教媒体的使用能提高信息强度,增加可见度和可闻性;语文教师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储备自己的语言知识,教学时就能厚积薄发,纵横捭阖,既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又把知识性、趣味性寓于一体,增强了师生之间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教学时借助各种媒介,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能轻松地教学,使寓教于乐变为一种可能,进一步成为教学现实,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加大信息通过容量,提高传输速度;更能发挥调动和启发作用,变单纯听觉为主的学习方式为视、听、思考结合,动脑、动手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教学空间,开阔学生视野,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接触更多的层面。如在学习曹禺的《雷雨》(节选)这一课时,我们在课前把由《雷雨》剧本改编成的电影让学生观看,借助影片,课文节选这一部分那阴沉、压抑的舞台气氛也被电视中特定的环境再现了出来。观看电影使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了整体感知后,再来学习这一课,学生对剧中人物如鲁侍萍、周朴园、四凤、周萍、繁漪等形象的认识和看法就更全面准确了。而在学习《失街亭》这一课时,重点把握主要人物诸葛亮和马谡的形象,课文节选部分把诸葛亮用“空城记”智退司马懿十五万大军的这一部分删去了,而这一部分恰可以体现诸葛亮临危不乱、从容镇定的一面,所以在用多媒体授课时,我在课堂上穿插进了约8分钟的电视片断《空城记》,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据此结合课文全面分析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特点。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的关注范围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在拓展教学空间的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对问题有了更深入而全面的认识。

六、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与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其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对审美能力的补足。

本人在教《背影》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我设计的“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最崇高:世间的爱千万种,唯有父母之爱最无私。这样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我所设置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学生朗读兴趣。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散文都是韵味隽永,语言清丽的作品,本身已独具吸引力,而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的又是由名家朗诵的配乐录音,所选画面都是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这样,由于文章有了一个良好的传播再现媒体,使其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样就勾起了学生自己也要配画、配乐为之朗读的欲望,如在教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因这首词思想感情放纵奔流,同时又透出对于人生悲欢离合而产生的淡淡忧郁,所以我选配了二胡曲《良宵》,乐曲与词的意境融为一体,表现出一代文豪豁达超逸、乐观向上的宽广胸怀。试配后,同学们跃跃欲试,朗诵同学很快进入了意境,情和景厉厉在目,词句自然流畅,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成就感,这样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引起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爱莲说》时,伴放悠扬典雅的古筝曲《出水莲》,在教《送元二使安西》时,伴放沉郁缠绵的二胡曲《阳关三叠》,让学生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引起感情共鸣,进而达到理解的目的。有时也可用对比鉴赏画面及内容,让学生体会风格各异的散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比如在教学袁宏道的写景散文《满井游记》时利用配乐朗读,然后再配画、配乐朗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让学生比较体会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这样学生很能自然地感受到《满井游记》的欢快喜悦之格调及《小石潭记》的沉郁寡欢的语言风格。当学生理解后,再播放与之相吻合的音乐让学生纵情朗读。

电化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哪些地方使用,怎样使用发挥作用最大,是我们每一个任教者都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避免电教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形式化,有效地发挥电教媒体尤其是现代教育媒体的优势,就能让语文阅读教学如鱼得水,保证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更好地实现。

第二篇:让电教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

让电教媒体真正服务于语文教学

平阴县刁山坡中学 耿秀丽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设备的日益普及,多媒体正逐步进入课堂,并以其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独特的交互性、趣味性,极佳的表现力、感染力,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多媒体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突破难点、创新思维等方面的不足,显示出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它的广泛运用,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今电教媒体辅助教学正以其能延长信息作用的时间、扩大信息进行的空间、拓展信息传输的渠道而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下面我就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浅谈几点个人认识。

一、电教媒体在古、今散文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培养想象力,训练表达能力。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散文都是韵味隽永,语言清丽的作品,本身已独具吸引力,而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的又是由名家朗诵的配乐录音,所选画面都是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这样,由于文章有了一个良好的传播再现媒体,使其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样就勾起了学生自己也要配画、配乐为之朗读的欲望,如在教读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因这首词思想感情放纵奔流,同时又透出对于人生悲欢离合而产生的淡淡忧郁,所以我选配了二胡曲《良宵》,乐曲与词的意境融为一体,表现出一代文豪豁达超逸、乐观向上的宽广胸怀。试配后,同学们跃跃欲试,朗诵同学很快进入了意境,情和景历历在目,词句自然流畅,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成就感,这样既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引起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教《爱莲说》时,伴放悠扬典雅的古筝曲《出水莲》,在教《送元二使安西》时,伴放沉郁缠绵的二胡曲《阳关三叠》,让学生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引起感情共鸣,进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有时可用对比鉴赏画面及内容,让学生体会风格各异的散文,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比如在教学袁宏道的写景散文《满井游记》时利用配乐朗读,然后再配画、配乐朗读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让学生比较体会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这样学生很能自然地感受到《满》的欢快喜悦之格调,《小石潭记》的沉郁寡欢的语言风格。当学生理解后,再播放与之相吻合的音乐让学生纵情朗读。

2、“以景显情,以声传情”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现代散文的理解。

朱自清的《春》、鲁彦的《听潮》等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借助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来表情达意,抒发内心感受。如果能置身于作家所描写的或清新淡雅或激昂飞越等景色中,也就进入作家的感情世界,所以在教学是,我就选用《春》的散文TV和在海边录的潮起潮落的录相及图片,在课堂上放给学生们看。此时,学生已从画面、音乐中得到视听的双重享受,并从中领悟到作家的情感。

不但景美,能“以景显情”,同时声音也美,用古铮伴奏的中国名曲,更使这些画面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在理解作家情感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电教媒体在古文及历史著作教学中的应用

1、在说明的古诗文中通过电教媒体的应用得以再现而且开华,如学习魏学伊的《核舟记》时,学生对核桃上所刻景物和人物的关系难以弄清,影响了对课文的再解,如果在投影上投影几张从不同角度绘制的《核舟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学《活板》一课时我运用在中央一台录制的古代活板印刷的全过程拿到语文课堂上放给学生看,使学生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以及增强了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意识。

2、在教授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的文章时,为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历史再现,我就大胆地截取加工影碟制成课件。如在讲授《出师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葫芦僧判断葫芦案》等,找来影碟进行截取截剪,使学生兴趣大增,从而因势利导,提高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领悟能力,收到极好的效益。例如我在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一文,我选择了通过投影将知识目标投放给学生,而思想品德目标则通过录象加解说的形式给学生以警示。记得当时我是通过录象中放映到祥子拉着座车的人在暴雨中挣命一节,加上画外音“雨下给富人,也下给穷人;下给义人,也下给不义的人。其实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通过上述演示及解说,很自然地使学生了解到旧中国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遭遇,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电教媒体在语文活动课中的运用。

语文活动课长期以来成为语文课中的空白,大多数老师忽视这方向的教学,真实正如一位语文专家所说“语文,功夫在课外”如果能将语文活动课组织好,那将收到一本万利的效果。语文活动课不但对老师是一个挑战,更是对学生的一个锻炼。如我设计的一堂语文活动课——《文史游艺赛》。活动安排顺序中的第一轮比赛,要求学生找一幅与中国历史上有名望的人物有关的对联,成为对联谜,并且找其故事在班上讲,故事必须配有画面,最好能找到录相或影碟。这样就促使学生走进阅览室、资料室和图书馆去寻找资料,找录相影碟,在找的过程中扩大了阅读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做到声情并茂,这样真正体现出了活动课的本质是培养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四,电教媒体在作文课中的运用。

比如放一段风景录像,让学生仔细观察、体味,然后写一篇以景物描写为主的散文,以锻炼、提高学生“描写”方式的运用能力;放一段小故事录像,让学生仔细观摩、思考,然2后写一篇记叙文或小说,以提高学生对“叙述”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放一段时事新闻录像,让学生深入分析,然后写一篇有针对性的议论文,以提高他们对“议论”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放一则广告录像,让学生分析其优劣,熟悉广告词的写作;放一场演讲会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演讲稿的写作方法……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加以必要的引导,告诉学生像看录像一样观察、思考周围的景、物、人、事等,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形成文字材料,不就是一篇篇内容充实的作文吗?利用电教手段实现了动机的转移,让学生由对看录像、看幻灯的兴趣、动机,转移到写作的兴趣、动机上来,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现实生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在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中很多学生却是一个盲者,因为观察生活不细致而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再加上学习时间紧,受外界条件限制等因素,有时学生很难真正深入生活,电教媒体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

四、电教媒体在导读及复习课中的运用

在上导读课时,利用幻灯、投影的图象,来帮助学生思维理解文字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在教学《苏州园林》一课时,把有关课文内容的幻灯片连续放出,让学生按图片内容划分段落层次,针对图片内容复述课文。这样,在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又如,在讲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把徐特立、刘少奇、雷锋、拜伦、贝多芬、巴尔扎克等古今中外的名言,抄在软件上,引进课题上。据此,让学生广开思路,举出自己知道的在困境中出现的人才。为了发展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透,我利用投影来上好每一节课。再如,在复习小说单元时,我就将〈老杨同志〉、〈我的叔叔于勒〉等几篇小说,从小说的要素、塑造人物的方法以及采用此方法的作用通过投影仪打到屏幕上,进行逐一比较,取得了既省时省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的完美效果。

当然,恰当运用电教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就要寻找它们最佳结合点。

首先,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重点、难点,从教学要求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设具体生动的可感可知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真实、形象地去感知所学内容,这就是运用电教媒体和理解学习内容的最佳结合点。

其次,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联想投影、录像、电脑课件等,对感知材料进行理解和概括,使思维活动有了依托,实现了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从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这就是运用电教媒体理解学习内容的最佳效果。

再次,教师依据教材、教学目标、围绕应掌握的知识点、能力点,设计以电教媒体为中心的画面,进行深化练习,将知识进行延伸、扩展,以达到在理解语言基础上自如运用语言的目的。

5最后,教师要选择电教媒体使用的恰当时机,克服随意性。那么电教媒体适合在什么地方运用呢?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创设情境、提高兴趣、引发学习动机的;

(2)意思抽象的词语离开具体形象的感知难以理解的;

(3)重点、关键词语需要强化加深印象的;

(4)内容展示的事例需要拓宽视野的;

(5)提出问题、可以讨论引起思辩的;

(6)显示过程、可以启发思维的等等。

以上的这几种情况,学生由需要而引起“兴奋”的心理状态,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兴趣最浓、想象最丰富,这是如果恰当及时运用电教媒体,就可以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学习目标上来。

总之,多媒体是架设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的氛围能够轻轻松松学语文,它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鲜活,在教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然电教媒体最佳作用点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之关键。教师要依据学生认知水平、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将教科书与电教手段有机结合,精心选择,设置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注意随时调整、补充,以便电教媒体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最佳的作用,真正服务于语文课堂。

第三篇:运用电教媒体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一、创设情境,活跃思维

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进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例如教学看图学文《司马光》一课,课本上只有一幅图,过于简略。而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四幅图画:(1)小朋友们在花园中玩,一个小朋友在假山上,下面是一口大水缸;(2)一个小朋友掉到缸中,在水里挣扎并呼喊救命;(3)其他小朋友有的吓哭了,有的跑去喊大人;(4)司马光用石头砸缸,救出小朋友。四幅画面环环相扣,展示了事件的完整过程,学生们在学习时如身临其境,从而就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了。

再如,教学《黄继光》一课中‚黄继光身上腿上都负了伤,他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这句话时,其中‚挪动‛一词,教学都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其表层意思,但对其在句中的深层含义却难以理解。教学时,我出示自制的投影片:黄继光负了伤,艰难地前进。同时播放大炮‚轰隆隆‛的轰鸣声和机枪‚嗒 1 嗒嗒‛的狂叫声。情境的创设,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有的学生深有感触地说:‚敌人的大炮的轰鸣,机枪在狂叫,子弹像冰雹似的扫过来,黄继光只能紧紧地趴在地面上艰难地挪动身子前进。课文中用‘挪动’一词,表现了当时战斗环境的险恶,突出了黄继光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由此可见,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为他们深刻理解‚挪动‛一词的深层含义创造了条件。

二、熏陶情感,启发想象

苏霍姆林斯基说:‚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地上,‛情感熏陶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学习一篇课文,尤其是一篇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运用传统手段,学生难以入情、入境,而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就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为了使学生感受首都百万人民冒着严寒在十里长街含泪告别总理的情境,运用多媒体播放录像,展示当时的真实情境,同时播放配乐朗诵,那肃穆悲壮的乐曲、深沉低缓的语调,就会使学生深受感染。再如学习《刘胡兰》一课,仅由教师讲解刘胡兰牺牲得多么壮烈、多么伟大,学生并不能受到深层的情感熏陶。运用多媒体,效果却大不一样。在讲到‚要杀要砍由你们,怕死的不是共产党员‛一句时,打出刘胡兰英勇就义的投影片;讲到刘胡兰昂首挺胸走到敌人铡刀前时,播放雄壮的《国际歌》乐曲。此时,学生的情感在共鸣、在升华,一双双眼里噙着泪水,仿佛置身阴森森的刑场,和当时在 2 场的乡亲们一样激愤。接着,让学生用一句话写出刘胡兰的高大形象,结果全班一下子写出了30多个不同的句子。

由此可见,恰到好处地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起他们情感上的冲动和共鸣,还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教学效果良好。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会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创设课文内容情境,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鲸》一文中,鲸是怎样由远古四条腿的哺乳动物演变成如今鱼的样子,内容非常抽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在教学时,教师先出示投影片,让学生初步感知鲸逐步演变的几个阶段,然后播放有关教学录像,形象生动地再现鲸随着环境变化而逐步演变的过程。随着解说员亲切的讲解,学生恍然大悟,难点也迎刃而解。

又如《月光曲》一文中,皮鞋匠为什么能‚好像面对着大海‛感受贝多芬创造的美的音乐形象呢?盲姑娘无法看到东西,为什么也能‚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呢?在教学中,我利用投影、录音和感情朗诵,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创设情境,铺设阶梯,巧妙解决了这一难点。我首先要求学生读课文,想像画面内容;接着出示三幅投影,请学生描绘其美好的意境;再播放《月 3 光曲》,同时根据音乐意境再次出示三幅投影,让学生在美妙的乐曲中展开想像的翅膀,体会贝多芬激动起伏的情感,进入皮鞋匠和盲姑娘的‚角色‛;然后,再次播放《月光曲》,同时播放课文录音,并依次出示三张投影片,让学生在图、声、乐、情的和谐情境中,再一次感受课文的意境美,体会怎样读;最后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就解决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四、优化教学主导环节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课堂教学中相互关联又互为影响的两个方面。在实践中我体会到,如果把多媒体的直观、灵活和机动的特点适时运用于教学主导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如鱼得水,从而带动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如在讲诗歌《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们进入诗歌的意境,了解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和高大形象,根据课文内容和主导的流程,我精心设计了三种画片:一是‚背景片‛,即抓住第一节‚想总理‛的中心内容设计了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四幅图画,以提示‚到处找总理却又到处找不见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二是‚特写片‛,即围绕诗文第二至第六节的‚找总理‛的中心内容,设计出以高山、大地、森林、大海等为背景的总理为人民辛苦工作的特写画面以展示‚到处找总理,总理处处在‛的深切追忆之情。三是‚遐想片‛,即根据诗文最后一节的‚念总理‛的中心内容设计出以太阳为主体,总理迎着阳光大步迈向前方的遐想画 4 面,以表现‚到处找总理,总理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的深切追念之情。这样随着教师的主导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展开,画面上出现不同的环节,既突出了内容,又深刻地展示了诗歌的意境,而学生主体活动的展开自然也是成功的。

总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有趣,转静态为动态,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从而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内驱力。

第四篇:如何利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

如何利用电教媒体进行语文教学

姓 名:单 位:宝丰县肖旗初中日 期:

潘 奎

2010年10月8日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网络及多媒体电教手段进行教学正好顺应了这一教学模式。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利用电教媒体中的形、情、境、趣等特点,为儿童创造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唤起注意,激发兴趣,从而精要地引导学生多读,自主地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由外界事物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它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他们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注意状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很容易被新异的刺激活动而兴奋起来。针对这些情况,运用多媒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1.感悟音乐的魅力

《月光曲》一文记叙的是100多年前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的全过程。课文以两条线索贯穿全文,明线是事情的发展顺序,暗线是贝多芬的情感起伏的变化,而这一变化又是由盲姑娘情感变化交织而成的。要想讲清这两条线索,体会课文内容的含义,重要的是讲好开头,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学习,去理解,去体会。我的做法是这样的,先放《月光曲》乐曲,这时优美的曲调,清新的旋律,立刻吸引了学生,引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此时,教师伴随乐曲的进行,运用富于感染的语气道来:“现在我们听到的是钢琴曲

。《月光曲》是怎样谱写成的?它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贝多芬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问题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教师的巧妙点拨引发了学生欣赏音乐时探究的心理,又交代了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学生对《月光曲》的欣赏,也激起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2.欣赏画面的精彩

小学课文中,文章有的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是借景抒情,有的是叙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学这类课文,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如《乡村的傍晚》一文,作者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美景,情景交融,恰似一幅生动的多彩的画面。我根据乡村傍晚时间的推移,设计了三张投影片。讲课开始,先出示投影片,加之配乐朗读,这时在学生面前分别看到的是:夕阳染红了半边天,夕阳还探着半个脸,最后一缕晚霞已隐去等三个不同时间的景物。学生在耳边听到的是洗衣姑娘爽朗的笑声,孩子们放风筝时的嬉戏声,大人们的呼唤声,牧童的柳笛声,以及牛儿的哞哞声„„声像同步,情景交融,展现给学生的是具有乡土气息的美的感受,使他们赏心悦目。此时,教师激励学生:“读书吧,它会使你得到新的知识。”学生满怀情趣,投入到乡村新天地的学习体验中。本堂课就这样在情景交融的气氛中圆满的完成了任务。

二、巧妙引导,提高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

造高效的课堂教学。1.演示操作,事半功倍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一般都采用抓住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读、划、思、议。这些词句在课文中起到点明主题、提示中心的作用。教学中如果抓住这些词句,重点设疑,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草船借箭》中的“神机妙算”一词是课文最后通过周瑜的话出现的,这是周瑜自叹不如的感慨之言,也是对诸葛亮这一人物的高度概括,光理解“神机妙算”一词,学生很难体会人物的性格,悟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必须放在借箭过程中去理解。故此应围绕“神机妙算”启发思考:在借箭过程中,哪些地方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重点学习借箭的经过,同时配合使用复合投影片。讲“去借箭时”,推上底片。投影出现一支船队连接向北岸开去。“受箭时”,放下复合片,呈现的是船队头西尾东一面受箭的情景。诸葛亮下令调转船头时,把投影片翻过来映出,出现的是船队头东尾西另一面受箭的情景。投影的演示,使学生看清了借箭的全过程,再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引读,学生各抒己见的议论,课堂教学异彩纷呈,井然有序。学生认识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就在于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巧谋划,进而体会到,诸葛亮能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于他运筹帷幄,文治武功的经天纬地之才,及其胸怀天下、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气魄。借助电教手段,既省时又省力,突出了重点内容。

.解疑释难,启发思维

《黄河象》、《琥珀》等课文,属于科普作品,其间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推理过程。让学生参与科学家的推理过程,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智力活动,支配、运用已有知识,从中探求真理,发现真知是培养思维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于是我把阅读的思维突破点、结合点安排在假设—推测—成因—结论上。如讲《黄河象》一文,即采用变序式教法,先讲难点第四段(推测依据),再讲第二段(故事过程)。设计制作投影片(刚发掘时象骨架图),让学生认真地观察投影,动脑思考:(1)发掘时为什么先发现象牙(2)骨架为什么斜斜地插入沙土里为什么脚踩砾石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大胆地假设推想,再让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各组代表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修正,不断完善。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成因及小结:先发现象牙是由于黄河象落水时曾抬头呼救过;从“沙土”和“砾石”可以推测在很早很早以前,这里曾是一条河;从“脚踩砾石”可以想象黄河象失足落水那一瞬间的情景。在推测中,学生的头脑进行了一番紧张的比较、分析、判断的逻辑思维活动,直接突破了难点,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长文短讲,收效匪浅

讲《开国大典》时,我采用长文短讲的方法,抓住入场—大典—阅兵—游行这一发展顺序,突出重点段的学习,发挥电教的优势。在讲“大典”过程中(第二段),用三张投影片和一段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原始资料片精讲这一部分内容。这样的讲解,烘托出大典的热烈气氛,使学生置身于开国大典的

三、提升情感,回味无穷

课堂结尾正是总结规律、理清顺序、提示中心的重要环节,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课堂教学总结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朗读欣赏

如《桂林山水》一文,总结时适度地播放桂林山水的录像片,让学生欣赏品味“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再通过配乐朗读又把学生带入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仙境之中,使学生对桂林山水的美的形象、美的清调、美的旋律发出由衷的称赞。2.巩固升华

如学习《挑山工》一课,讲读后,放映投影片:在高高的山上,一条通向极顶的小径,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肩负重担,正弓着腰向上攀登。学生仔细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认真思考,纷纷发表见解。通过热烈讨论认识到: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在心中树立起一个目标,朝着目标像挑山工那样,坚持不懈,脚踏实地,不停地攀登,就一定能够达到胜利的顶峰。这样就在学生的头脑中深深地印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永远攀登的形象,这种印象对于学生以后踏上人生之路,将起到多大的作用,是我们现在难以估量到的。

总之,结合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要求,恰当地选准多媒体的运用与课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考虑各层次的接受能力和反馈情况,适时适量的运用多媒体,适当增强课件的智能化,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拓

学生自学的渠道,熟读精思;在语言文字教学中,学会对语言的感悟,学会对语言的积累,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性的特长,还学生以主人的地位,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就能教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五篇: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试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课文都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环境景物描写等内容,有利于教师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视觉、听觉形象,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它的广泛运用,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高昂的情趣中学到知识,锻炼思维,开发智力,推动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关健词:

多媒体语文教学兴趣

电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展望未来,运用多媒体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尤其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课文都具有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美的环境景物描写等内容,有利于教师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视觉、听觉形象,成为学生认识和了解客观世界,它的广泛运用,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让兴趣点然学生学习激情。

兴趣是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主动、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怎样才能激发的兴趣呢?实践表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课堂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休是创设情境的最佳途径。

教材中,许多课文是中外名家的名篇,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时,通过不同的形象的感染,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爱的启迪呢?这就要运用多媒体,激发情感,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因为从审美心理来说,情感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既广泛地渗透在其它心理因素之中,又是感知与想象、理解的中介,即审美的感知由于情感的推动而进入想像,趋向理解。简单地说,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而多媒体对于提供具体的形象和激发情感有着显著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在古、今散文教学中霞光四射。

中学语文课本所选散文都是韵味隽永,语言清丽的作品,本身已独具吸引力,而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的又是由名家朗诵的配乐录音,所选画面都是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这样,由于文章有了一个良好的传播再现媒体,使其内容与形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样就勾起了学生自己也要配画、配乐为之朗读的欲望,如在教《爱莲说》时,伴放悠扬典雅的古筝曲《出水莲》,在教《送元二使安西》时,伴放沉郁缠绵的二胡曲《阳关三叠》,让学生沉浸在作品的意境中,引起感情共鸣,进而达到理解的目的。

朱自清的《春》等写景抒情散文,作者借助对景物的细腻描写来表情达意,抒发内心感受。如果能置身于作家所描写的或清新淡雅或激昂飞越等景色中,也就进入作家的感情世界,所以在教学时,我就选用《春》的散文TV在课堂上放给学生们看。此时,学生已从画面、音乐中得到视听的双重享受,并从中领悟到作家的情感。不但景美,能“以景显情”,同时声音也美,用古铮伴奏的中国名

曲,更使这些画面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在理解作家情感的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古、今散文的朗诵借助录音、录相进行探索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文学素养教育,古典文学鉴赏教育的一个大胆尝试,也为电化教学拓宽路子。

三、多媒体在古文及历史著作教学中的异彩。

在古诗文教学中通过使用电教媒体能使学生深入课文再现情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如学习魏学伊的《核舟记》时,学生对核桃上所刻景物和人物的关系难以弄清,影响了对课文的理解,如果在投影上投影几张从不同角度绘制的《核舟图》,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教授节选自长篇历史小说的文章时,为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历史再现,我就大胆地截取加工影碟制成课件。如在讲授《出师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找来影碟进行截取截剪,使学生兴趣大增,从而因势利导,提高学生对文章思想内涵的领悟能力,收到极好的效益。

四、多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大放光芒。

在作文教学中通过多媒体的综合运用,让学生仔细聆听声情并茂的音响,认真观看栩栩如生的画面,反复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形成丰富、新颖、多面、立体、强烈的视觉、感觉、听觉印象,产生优美、激动、振奋、愉快等感受,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单纯文字组合模式,使直观、形象、生动的声、像进驻头脑,从而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我将电教媒体引入了课堂,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据不完全调查,有40%的学生对待作文的心境是消极的,视写作为苦差事,他们怕作文、厌作文,因而不想作文。而借助电教进行作文教学有助于解决这个老大难问题。而利用电教媒体,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把人、事、物、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身临其境之实践机会,弥补了学生生活实际和体验方面的缺陷。这正符合学生形象思维特征,符合好奇和富有想象力及思维以直观形象物为出发点的智力发展特点。这样,给学生以实在的各种感觉形象思维的材料,既能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又为学生重组和深化理解生活提供了广阔的思路,使学生思路开阔,扫除了“写什么”的为难问题,又有了怎么写的模仿标本,自然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比如放一段风景片段,让学生仔细观察、体味,然后写一篇以景物描写为主的散文,以锻炼、提高学生“描写”方式的运用能力;放一段小故事片段,让学生仔细观摩、思考,然后写一篇记叙文或小说,以提高学生对“叙述”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放一段时事新闻录像,让学生深入分析,然后写一篇有针对性的议论文,以提高他们对“议论”表达方式的运用能力;放一则广告录像,让学生分析其优劣,熟悉广告词的写作;放一场演讲会的录像,让学生了解演讲稿的写作方法„„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再加以必要的引导,告诉学生像看录像一样观察、思考周围的景、物、人、事等,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形成文字材料,不就是一篇篇内容充实的作文吗?利用多媒体实现了动机的转移,让学生由对看录像、看幻灯的兴趣、动机,转移到写作的兴趣、动机上来,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多媒体在导读及复习课中的有效应用

在上导读课时,利用幻灯、投影的图象,来帮助学生思维理解文字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在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时,把有关课文内容的幻灯片连续放出,让学生按图片内容划分段落层次,针对图片内容复述课文。这样,在培养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分析能力。又如,在讲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时,把徐特立、刘少奇、雷锋、拜伦、贝多芬、巴尔扎克等古今中外的名言,投放在投影仪上,引进课题。据此,让学生广开思路,举出自己知道的在困境中出现的人才。为了发展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让学生把知识学活学透,我利用投影来上好每一节课。再如,在复习小说单元时,我就将《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几篇小说,从小说的要素、塑造人物的方法以及采用此方法的作用通过投影仪打到屏幕上,进行逐一比较,取得了既省时省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的完美效果。总之,多媒体技术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改变了“教师加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高昂的情趣中学到知识,锻炼思维,开发智力,推动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教学论》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多媒休智能教学研究与设计》

下载电教媒体,让语文阅读教学如鱼得水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教媒体,让语文阅读教学如鱼得水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 岱山县蓬山小学吴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不断发展。电教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逐步进入课堂教学,为当代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谈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胡堤小学周琼 【内容摘要】:我以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来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恰到好处的运用电教媒体。全文主要从五点进行阐述:一、借助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 姓名:聂菊英 单位:江西省铜鼓县第二小学 邮编:336200 (摘要)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恰当地使......

    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利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恩施市白杨坪初级中学 郑金碧 作者简介:郑金碧,女,恩施市白杨坪初级中学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1996年秋至现在一直任教语文学科,有多篇论......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当前教育界议论较多的话题是创新教育。但是改革的思路一般是关心体制、教材、教法等方面的变革,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一种以教......

    论文《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电教媒体》(精选5篇)

    小学语文教学离不开电教媒体内容提要:多媒体技术让语文课堂有声有色,改变了教师、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形式。图、声、文配合,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使注意力更集中,从而提高课堂......

    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的几点做法

    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钻研教材丰富的表象重难点体验意境激发情感 【摘要】:充满挑战的21世纪,中国要想跻身世界强国,最根本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从战......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适时使用电教媒体

    适时的媒体精彩的课堂 南漳县九集镇涌泉完全小学熊学玲[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必须注意电教媒体使用的适时性,媒体展示的机会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媒体的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