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用人德为先总结陈词
企业用人,德为先 总结陈词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同学。
纵观整场比赛,对方辩友洋洋洒洒一大片,却终究没能守得云开见月明呐。现在就让我带着大家一起来拨云散雾。
首先,对方辩友说企业的目标是追求营利,所以它在招聘员工时会去关注一个人的才是否有利于企业赚取利润。是,我们承认企业的营利性,但我们更想告诉大家的是,企业的发展应该是长远的,它所要求的营利更应该是长久的营利。一个员工有才,比如他知道怎么用石蜡、碳酸钙、海藻酸钠等来制造假鸡蛋,他知道怎么用工业废浆、滑石粉等来制造面巾纸。这些可不是一般地的寻常人所能做到的。但是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以及在座各位了,这样的企业能长久立足于社会吗?善良无比的你我会让他一直存在下去,来一点一点侵蚀我们的生命,动摇我们的社会吗?绝对不会!
对方辩友还提到,技术更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的,我方从不否认技术的重要性。但对方辩友不能舍本逐末,只见其表不见其里呀!如果不是孜孜不倦、追求上进的品质,如果不是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又哪来那源源不断的才智与才能,又怎么能推企业的发展?显而易见,只有通过德的激发,我们才能不断地获取知识,增长才干,我们的企业才能欣欣向荣。
对方辩友又说了,企业在招用员工过程中,更方便对才进行考核,却很难对德进行评判,那我就要问了,难道难判断就意味着不重要吗?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企业用人,德才何者为先的问题,而不是何者更容易被考量呀对方辩友。更何况,谁说德难以考量,事实是越来越容易被考量,志愿者证、见义勇为勋章、道德风尚奖是对德的肯定,《就业推荐表》上有一栏便是对毕业生的道德评价,人事档案中更有品行考核记录表,还有银行的信用记录、移动联通电信的黑名单,这些都可以成为德的考核依据。再者说,我们强调企业的用人不仅仅停留在招聘过程,而是而且更应该是包括录用之后员工在企业中发挥效能的整个过程,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企业在使用员工的整个过程中,完全能够考量出他的真实德行,而不是应聘时可能存在的伪德行。
在座各位,当你了解味千拉面骨汤门,当你披上劣质ZARA衫,当你听闻楼歪歪与楼脆脆,当你看到钱三桥之坍塌,当你的吃穿住行都出了问题,你有何感受?我们恨,我们痛,我们悲,我们忧,就在这恨痛悲忧之间,我们的内心在呐喊,满是疑问地呐喊,我们的企业到底怎么了?难道是因为员工的才华还不够出众?当然不是!那是因为他们的才智缺乏了道德的正确指引。而正是这种缺乏,使得企业股指下跌、市场占有率降低甚至关门大吉。
我们知道,员工道德构筑企业道德。企业要想源远流长,在用人上必须以德为先。我们的企业似乎在追求利益这条道路上走得太快了,忘记了等一等自己的灵魂。
最后的最后,我方坚持认为:支撑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是德,那永不暗淡的璀璨之光!谢谢大家!
第二篇:反方一辩陈词:企业用人以能为先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评委,同学们,下午好,我是反方一辩,感谢对方一辩精彩的陈词。
我方坚决地认为企业用人以能为先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企业:从事生产、运输、贸易等经济活动的部门,如工厂,矿山,铁路,公司等;用人:选择和使用人才;能:能力,才干,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作为企业,在“能”与“德”之间当然是“能”为先。我方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1、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企业用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其用人的标准:a、帮助企业赚钱b、可以帮助企业成功,包括市场地位,质量,效率,规模,核心竞争力„„优秀人才所拥有的卓越才能,可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效率;企业用人以能为先,是尊重社会分工的体现,优化了人力资源的配置,降低了企业成本。
2、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企业不创新就灭亡”。在科技、经济和社会环
境迅速变化,市场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和环境不确定性日益增强的背景下,企业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活动,才能形成和保持竞争优势,得到持续的发展。
3、物质决定意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首先企业要有自身的经济
基础,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才能谈及精神层面的东西。说白了就是没有物质作为基础,就没有资格谈精神。
比尔·盖茨曾说:“我用人的原则其实十分简单,就是用最聪明的员工。”在云时代之后,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变革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大数据开启了一次时代转型,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商业变革和管理变革更需要能迅速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才,因此我方坚持企业用人“能”为先。
谢谢大家~
第三篇:一辩陈述:企业用人以德为先
尊敬的评委、对方辩友和观众,大家晚上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企业用人这个话题。当前社会经济竞争激烈,企业要想发展,用人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用人方面德才兼备当然最好,如果德才不能兼得,退而求其次我方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
那么,为什么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呢?我方认为原因有五: 第一:“德”是衡量个人的首要标准。《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内涵与精神面貌的综合素质,“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而才是指开展某项工作所具备的能力,相对来说短时间内可通过学习获得。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所以,德是衡量个人的首要标准。第二:以德为先用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胡主席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也指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人才是社会建设中最宝贵的资源,德是人才所具备的首要条件。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根本,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从这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以德为先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第二:以德为先用人是才能发挥正能量的保障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指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才”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没有“德”来掌舵,才是恶的工具,所以,“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两者之间,“德”是首要的、第一位的,选拔人才必须“以德为先”。启用德行不正之人,企业发展势必会南辕北辙。
第三:以德为先用人是企业发扬团队精神之前提
企业犹如一颗树苗,员工则是众多的树枝,职业道德就像一把剪刀,不断地进行修剪,使这颗树苗一直保持向上生长的形态;在职业道德的约束下,每个员工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团结协作与良性的竞争氛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如果缺乏职业道德这把剪刀,众多的枝杈肆意生长,这棵树不能始终保持旺盛的姿态,犹如员工只顾自己而不考虑企业整体利益,缺乏团队意识,很难形成团队精神。
第四:以德为先用人是企业长足发展之根基 企业不应以短期盈利为目的,而是要谋求长期的发展,最终回报和服务社会,以德扎根才能枝繁叶茂。坚持以德为先用人,长期沉淀就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企业走的更远。而企业如果用人重“才”而忽“德”,这是舍本求末,德浅之人只看重自己的得失,不顾企业的发展,员工德浅,则企业德浅,危害社会,缺乏德之根基企业必将行之不远。大毒枭刘招华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有才无德最终被社会所淘汰。
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谢谢。
企业追求的是长期发展,用人理念就非常关键,如果员工为德高之人,每个人都遵循(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行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企业就会形成一种团结协作与良性的竞争氛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自然带来好的经济效益,长期沉淀就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企业走的更远。而企业如果用人重“才”而忽“德”,这是舍本求末,只顾企业眼前的利益,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这只能让企业短期内发展,德浅之人只看重自己的发展,不顾企业的得与失,使用各种手段,内部竞争不能保证公平,自然不会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有德之人得不到重用,人才流失,员工德浅,则企业德浅,长此下去企业必将行之不远。
1、以德为先用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第一、“德”是衡量个人的首要标准。德是什么呢?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内涵与精神面貌。而才是知识和才能,是通过学习而积累起来的,短时间内通过培养可以达到的,“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和更改的。所以,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更加注重的是他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的学习力,这恰恰是有德之人的必备素质。《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教育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从教学的角度也可以看出德的重要性。
第二、“德”是“才”的方向。
第三、以德为先是自古至今用人。先就是时间或空间在前,它表示基础和先决条件。
第三、以德为先用人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以百万计,今年多达700多万人,也就是说社会上这种“基础型”人才并不缺少,通过短期培训完全可以上岗,如果不断地学习自然可以成为企业有用的人才,企业用人当然要以德为先,“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养成的,如果企业任用德浅之人会付出大的代价。
第四、以德为先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根基。(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企业长期发展指明方向)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颗树,员工的才能就是大大小小的枝丫,职业道德则是修剪树木的一把锋利的剪刀。剪去无用的,留下有用的,一颗小树苗才能渐渐耸入云霄,长成参天大树。树木尚且如此,企业发展更是这样。
企业不只以短期盈利为目的,还为了谋求长期的发展,用来服务和回报社会。企业要想立足于社会,就必须以德扎根才能枝繁叶茂。没有职业道德的规范,企业终究会像一颗没有修理过的树苗,因为任其发展而难以成材。
企业追求的是长期发展,用人理念就非常关键,如果员工为德高之人,每个人都遵循(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依法行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敢于承担责任,积极解决问题,企业就会形成一种团结协作与良性的竞争氛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而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自然带来好的经济效益,长期沉淀就会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支撑企业走的更远。而企业如果用人重“才”而忽“德”,这是舍本求末,只顾企业眼前的利益,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这只能让企业短期内发展,德浅之人只看重自己的发展,不顾企业的得与失,使用各种手段,内部竞争不能保证公平,自然不会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有德之人得不到重用,人才流失,员工德浅,则企业德浅,长此下去企业必将行之不远。
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企业用人应以德为先。谢谢。
意大利诗人坦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第四篇:浅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浅析“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要做到“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要加强对干部“德”的考察和了解,全面、客观、准确地考察干部的政治品质、思想作风和道德修养,以德评绩,以绩看德,实现德能并重,相互制衡,树立良好导向,确保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
一是注重途径、把握方法,以优化的方法“察德”。要正确把握考察德的途径和方法。一是从“履行岗位职责”中考察干部的德。判断干部的德,不仅要看他说得怎样,更重要的是看他做得如何。要通过看干部在履行岗位职责中的工作动机、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成效以及工作中表现出的团结协作精神等,全面了解干部的德。二是从“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干部的德。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情况是干部德才在一定时间内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要重点看干部的胆识、意志品质和对群众的感情,特别是在重大灾害和突发事件面前,要看干部能否冲在一线、沉着应对、坚韧不拔,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按照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做好工作。三是从“关键时刻表现”中考察干部的德。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立场等往往在面对重大问题、重大政治事件时表现得最为充分。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是立场坚定、态度鲜明,还
是见风使舵、盲目跟从;是坚持原则、勇于斗争,还是是非不分、退缩逃避;是服从组织、顾全大局,还是敷衍塞责、讨价还价,是对一个干部政治品德的深刻检验。四是从“对待个人名利”的态度中考察干部的德。要看干部对待个人升迁的态度,是以辛勤的工作、良好的品格、平和的心态接受组织挑选,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还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跑官要官、求情拉票。要看干部在利益诱惑面前,能不能保持清醒头脑、不为所动。还要看干部在荣誉面前,能否正确对待、真诚谦让、见贤思齐。
二是认真学习、加强教育,以先进的文化“育德”。要不断加强干部的道德教育,教育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努力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学习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胡锦涛同志强调,“加强学习不仅是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自身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一个人的道德水准,与他担任职务的高低没有必然联系,也不会随着职务的提升而自然上升。一定要深刻认识学习对于立德的基础性作用,把学习作为终身追求,把读书当作最大的人生乐趣,用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净化灵魂、陶冶情操,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一方面从书本学,另一方面从实践学,学习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党的优秀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观。做到言行
一致、知行统一,在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增强为民意识、升华爱民情怀,真正当好人民公仆。
三是坚持原则、崇尚实干,以正确的导向“立德”。用准一个干部,就会对广大干部起到积极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用错一个干部,就会挫伤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甚至败坏党的风气。选人用人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以立德,要坚持从党的事业出发,树立注重品行、科学发展、崇尚实干、重视基层、鼓励创新、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要让那些品德高尚、能力出色、实绩突出、作风正派、群众公认的干部受关注、受尊重、受重用;让那些品德低下、能力平庸、不干实事、不敢负责、作风飘浮、群众信不过的人,没有市场、没有位臵、没有地位,真正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干成事者有舞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通过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在全社会营造更加重德的浓厚氛围,引导干部更加注意品德修养,按党的要求为官、按传统美德修身、按群众期盼干事。
四是严格管理、加强监督,以完善的制度“律德”。一方面,干部要严以律己,古人把“励志自强”、“自律改过”作为品德修养的基本态度,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广大干部要始终以党的纪律、党性原则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培育敬畏之心,珍重自己的人格、珍重自己的声誉、珍重自己的形象,慎微、慎独、慎友,自警、自省、自励。要见贤思
齐,见不贤而自省。不仅在公众场合、有人监督的时候,而且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都要严以律己,防止萌发错误的意识、不正当的欲望和不健康的心理。另一方面,组织上对干部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坚决纠正干部管理中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要完善谈心谈话制度,增强谈话的针对性,在干部思想波动、接到群众反映、班子出现不团结等问题时,及时提醒打招呼。要加强对干部执行政策、纪律、制度等各种规矩的督促检查,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坚决维护党的规矩的严肃性。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内纪律处分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对干部的约束和警示作用。要把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努力形成对干部监督的强大合力。
第五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立论陈词
“取士之道,以德为先”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是正方第一辩手:*****。
古人云: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承袭先贤之圣见,正视当今用人之利弊,因此我方认为德才兼备当以德为先。德,即品德和修养,包括为人正直、善良、诚恳,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儒,佛,道三家根据各自的社会理想和人生抱负提出了他们各自的理想人格,儒家的君子之风,佛家的四大皆空和戒,定,慧三学以及道家的无为而治,这些理想人格都闪烁着德之光芒。才,即知识和才能,我们要看清楚它的本质,它是一把双刃剑,发挥好了是第一生产力,发挥不好就是第一破坏力!对方辩友,你是用你的智慧去核能发电还是制造哥斯拉,是去瑞星杀毒还是黑客帝国,是去中信理财还是去偷税漏税?决定的关键靠什么,靠的就是道德观!若想要将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一定要靠德的指挥!
德为才帅。即德决定了才的发挥,决定了为善为恶。一个人,只有以高尚的道德作动力,才会将他的聪明才智转化为对祖国和人民有用的财富,而一个没有高尚道德的人,即使再聪明,又能为祖国和人民做些什么呢?回想过去,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李四光等一大批具有崇高爱国热情的科学家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投身祖国的怀抱,用自己的智慧改变着祖国的贫穷和落后,然而又有多少人,迷恋国外的优厚待遇,那么这些人有再多的才能又有何用呢?道德建设的好坏,体现着一个国家民众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亡胜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然而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因此,我国历来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我 国先后五次修改教育方针,但每次都把德育放在首位,从“五讲四美三热爱”“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江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加强道德建设,倡导良好社会风尚,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一个国家,因为有了有德之才而兴,一个民族,因为有了有德之才而旺!
以德为先是古今中外之定理。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以德治国”,无论做何事需要招贤纳才,都讲究“德才兼备”,是以德为先!从小学到大学,都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也是以“德”为先!从公务员条例到公务员法,都强调对公务员“德、能、勤、绩、廉”的考察,还是以“德”为先!以德为先是造就高材精英之根本。但丁说过:“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道德、健康和知识,而其中道德犹为重要,位居人的核心竞争力之首。道德,是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它决定人生的方向,方向一错,全盘皆输。
综上所述,德是才的先导,为才能的发挥指引正确方向。因此,我方一致认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