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寻先辈事迹,铸爱国精神
寻先辈事迹,铸爱国精神
尊敬的评委、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城关镇第二小学三(1)班的学生蔡大为,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寻先烈事迹,铸爱国精神”。
神州大地,五千年华夏文明,孕育了多少爱国人士,纵观历史长廊,多少成 名人物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岳飞深入骨髓的“精忠报国”,范仲淹的“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霍 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他们哪个不是胸中藏着强烈的爱国情感? 哪一位不是爱国的实干家?再有烈士吉鸿昌、以身殉国的董存瑞,宁死不屈的刘 胡兰。那一个不是为了中国之奋起而鞠躬尽瘁的仁人志士;回望周恩来在周会上 的那一句慷慨陈言“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震憾人心,这一誓言,不仅贯彻 在他自己的一生,也激起无数中华儿女的读书奋进之心。?正是有一群像他们一 样的爱国先辈,铸就了我中华民族百折不回、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
走过百年屈辱的历史,抛开东亚病夫的耻帽,新中国在举步维艰中缓慢前进,无数优秀人才有一颗爱国之心引领,毅然回国效力,邓稼先就是留学生之一。当他听说中国科技退后,就放弃了博士学位,决定为祖国出力。因为他知道: 自己是中国的儿女,是炎黄子孙。邓稼先以惊人的速度研制了氢弹、东方红 卫星。还有辗转回国的钱学森。解放后,钱学森决定回国,却遭到了美国当 局反对,美国一位海军次长甚至咆哮道:“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5个 师,我宁愿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到中国!”后来,由于钱学森的抗议 和美国友人的帮助,移民局把关押在拘留所的钱学森释放,但仍然对他进行 监视。他和夫人蒋英继续采取各种方式进行抗争,经过几年的抗争,钱学森 终于如愿以偿的回到了祖国。
这些知识分子中,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工作在一线。他们为了什么? 他们 为了美丽的河山,不被外国人嘲笑。为了心心念不念的祖国,有一天能以傲 人的姿态站在世界面前。故宫、长城,那个不是规模宏大、气势辉煌?泰山、黄山,那个不是风景秀丽、雄伟壮观?造纸、火药,哪个不是让中国人骄傲?
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先辈的事迹历历在目,徐徐展开,是他们一颗拳拳爱国 之心,将中国在泥泞中托起,是他们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将五星红旗染得愈加 鲜艳。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一颗颗卫星的发射,改革开放的深入贯彻,我国已 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 题。要想我们祖国的名字更加的响亮,我们这代就必须不断的努力学习,不 断的改造自己,将自己变成一个四有人才,来解决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来 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要完成这 个艰巨的任务,我们更需要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中华 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中国这个名字才会更加响亮,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树立在 世界之林当中,才能让我们的祖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 出更大的贡献。同学们,努力学习吧!为了21世纪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 让东方巨龙更加崛起,让我们把祖国装入心中,努力为中华做出贡献吧!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第二篇:革命先辈的事迹
丁惟汾,字鼎丞,xx日照人,同盟会创始人之一,著名社会活动家。1907年,任xx法政学堂校长。1912年,任国民党xx党务主任、省议会议员,xx法政专门学校校长。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任北京办事处主任。1926年,任国民党青年部部长、中执委常委。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训导长、教育长、中执委秘书长、监察院副院长。1954年,在台北去世。
1874年11月6日,丁惟汾出生于日照农村,幼年在其父亲执教的私塾读书,闲暇时协助家里从事农业劳动。丁惟汾不擅长诗词,精习《左传》、《史记》等书,尤其喜爱文字、音韵。青年时代参加过县学考试,是廪生。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丁惟汾的父亲丁以此,是清朝末年的秀才,由于家贫,无力举业,只能以教私塾维持全家生计。一生仕途无望,对清末政治腐败深为不满,崇尚西方民主思想,对子孙后辈经常灌输民主共和的主张。据其孙丁基实回忆,丁家书房门上就贴着祖父题写的欧风美雨留嘉客,古史今书读幼孙的对联;甚至在菜园门上,也贴有闲时铲平专制草内容的门对。受父亲的教诲,丁惟汾凡事身体力行,丁以此对丁惟汾早年从事的革命活动也一直是支持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决定了丁惟汾一生革命活动的性质是为国家民主、为人民利益奔走,不是为个人发达而为之。事实上,在丁惟汾的影响下,其侄子丁履侗(天鹤),外甥薄守德(字子明)、郑培南都在年纪很轻时就为民主革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一、中国同盟会创始人之。
1903年,丁惟汾考入保定留日预备学校。次年,公费赴日留学,到日本明治大学攻读法律。1905年7月30日,革命先驱孙中山流亡日本,在东京赤坂区邀约各省留日革命学生集会,筹备成立中国同盟会,丁惟汾等代表xx留日学生,出席了筹备会。同年8月20日,孙中山先生召开同盟会成立大会,到会的有17省的留日学生100多人,正式举行入盟仪式。提出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的革命口号。丁惟汾等咬指盟誓,激励入会者。他从此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急先锋,并与徐镜心一起被推选为xx同盟会主盟人。同年冬,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组织,迫害中国革命党人,徐境心等人返回国内开展革命活动,丁惟汾继续留在日本,接任xx同盟会主盟人,同时负责对国内xx省革命同志的通讯、联络工作。
在日本东京,他与蒋衍升等创办了《晨钟》周刊,揭发清廷腐败,大力宣传同盟会的主张,传播革命思想;同时联络反清志士,壮大革命队伍,蒋衍升编辑,丁惟汾发行,并向国内邮寄。一年多的时间,在留日学生中发展同盟会员400余人,其中xx籍留日学生就有50多人。同盟会成立的消息传到国内,促进了xx革命力量的发展。
1907年,丁惟汾留日回国,任xx法政学堂校长,在这里他又着手发展同盟会员的工作。其中,王乐平就是由丁惟汾介绍走上革命道路的。王乐平自幼就有爱国情怀。1906年,王乐平考入xx高等学堂,1907年加入同盟会,后因有革命倾向被开除学籍。1909年,考入xx法政学堂,积极参加辛亥革命,与丁惟汾等组织xx各界联合会。在他们二人的领导下,xx各地同盟会组织发展迅速,吸纳了大量同盟会员,建立了同盟会支部。日照的许衍灼、薄子明、丁履侗、李凤鸣等知名人士都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之后,各省纷纷响应,相继宣告独立,脱离清政府。xx也积极策动独立,丁惟汾是这一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组织者。他以政法学堂为活动基地,联络革命党人,聚集力量。同盟会在学界、工商界、官僚士绅和新军的中下级军官中也开展了活动,联合各方力量,密谋举事;并在法政学堂拟定《xx独立大纲》数则,秘密活动,成立了xx省各界联合总会,公推夏莲居为会长,力促xx巡抚孙宝琦宣布独立。11月13日,孙宝琦被迫承认宣布独立。后孙宝琦出尔反尔,xx独立受挫。丁惟汾、陈干、吕子人等秘密从青岛抵达上海,请求上海都督革命党人陈其美等支援烟台起义,获得陈其美有力的军事援助。丁惟汾回烟台后,与先期到达的徐镜心等革命志士一起策动了烟台地区的起义,直至南北议和。
1912年2月,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国会。丁惟汾当选为xx省议员,后又当选为国会众议员。在国会中,以宋教仁为首,丁惟汾、徐镜心等联合xx国民党议员,坚决抵制袁世凯操纵国会选举,并取得胜利。1915年,支持外甥薄子明组成xx护国军,反对袁世凯称帝。1923年10月,抵制曹锟贿选总统,返回上海,协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展开国共合作。
二、力促国共合作
1922年2月,王乐平与共产党员王尽美一起到苏俄参加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他们回国后向丁惟汾介绍了苏俄的革命经验,使丁惟汾认识到中国革命必须组织工农群众,打倒帝国主义和军阀才能胜利,坚定了他支持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实现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信心。在孙中山先生支持下,丁惟汾在上海筹办了进步刊物《北方周刊》,秘密向北方各省发行,鼓吹孙中山先生反帝反军阀的三民主义思想。
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许多共产党员也以个人名义参加了国民党。丁惟汾与李大钊均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一起被孙中山指定为国民党章程审查委员会委员,参与了党章草案的审查工作,皆坚决支持孙中山的改组政策,赢得了孙中山的肯定。此外,丁惟汾还曾与林伯渠、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员一起工作。后被派到北京,与李大钊一起负责国民党北方执行部的工作。
1924年4月,北京执行部成立,下设组织、宣传、青年、工人、调查、农民等部,李大钊担任组织部长,丁惟汾担任工人部长;同时,丁惟汾与王法勤等人担任秘书处常委,处理日常事务。北京执行部的国民党负责人名义上是丁惟汾,实际上,北方国共两党的工作都是在李大钊同志的领导之下,因此国民党北京执行部和北京特别市党部,事实上是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组织。经过丁惟汾、李大钊等人的艰苦努力,国民党组织在北方得到了较大发展,同时也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分子。北方国民党力量在1927年以前有了长足的发展,仅xx一省就发展了2000多国民党员,北方各省省党部也都相继建立了,丁惟汾、李大钊对此建树颇丰,深为北方党人所敬重。
在这期间,丁惟汾和李大钊组织了1926年三一八反对段祺瑞善后会议的国民会议运动、五卅惨案雪耻会、北方青年黄埔从军运动等。这些活动促进了北方革命运动的发展,成为全国革命高潮的前奏。由于丁惟汾、李大钊是代表着不同阶级利益、有着不同思想理论基础的革命者,丁惟汾代表的中国旧文化残余与李大钊代表的新文化运动产生了激烈地碰撞,丁惟汾自始即认三民主义为救国救民之唯一宝典,二者在许多重大原则问题上发生了激烈争论,同时也加剧了国民党内部左派与右派的斗争,丁惟汾最终走上了反对国共合作的道路。
国共第二次合作期间,周恩来也多次找丁惟汾晤谈,希望他能继续与共产党合作共事,丁惟汾欣然答应。但由于蒋介石阻挠,终未成行。国共谈判时期,毛泽东主席曾拜访这位共产党的老朋友。国民党败退台湾时,陈毅曾对其后人说,丁惟汾对共产党没做过什么坏事,要他不要走。潘汉年也这么认为。可见,这位为救国救民勤劳一生的革命家始终受到共产党人的尊敬。
三、国民党元老
第一次国共分裂,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党中央,为壮大力量,竭力笼络北方革命党人,丁惟汾在这种情况下走上与蒋介石合作的道路,进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政府,出任国民党中央党校训导长、国民党中执委常务委员。丁惟汾是国民党元老,长期掌管党务,在国民党北方执行部工作,建立了中国反帝大同盟,组建了北方各省的省党部,在北方革命党人中拥有很高威望。蒋介石十分清楚这一点,也正是蒋介石常称呼丁惟汾七哥的原因。在国民党政府成立的过程中,丁惟汾也曾任过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的秘书长、中央宣传部部长、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监察院副院长、总统府资政等职。一度控制了南京国民党中央的大权,当时有蒋家天下丁家党之说。然而以蒋介石为首的江浙财阀,只看中他这块党国元老的招牌,借以笼络人心。他成了蒋介石搞独裁统治的一个幌子。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待羽翼丰满之际,蒋介石就重用陈果夫对丁惟汾影响较大的各省党部进行整改,借以削弱丁惟汾的权力。面对蒋介石咄咄逼人的气势,丁惟汾亲赴平、津等地,发起拥护民主,反对中央党部的反蒋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从此退出了国民党的权力核心。丁惟汾对政治心灰意冷,转而潜心于国学研究。但仍以党国元老的身份在南京国民政府中担任一些无足轻重的职务。1949年随国民党退居台湾,1954年去世。
第三篇:“缅怀革命先辈,弘扬爱国精神”活动总结
“缅怀革命先辈,弘扬爱国精神”活动总结
清明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为缅怀革命先烈,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光电青协开展了“缅怀革命先辈,弘扬爱国精神”活动。
2014年4月5日,我们协会去了沙坪坝烈士陵园,在那里对革命烈士进行了深刻的缅怀,带去的花寄托着我们深深的怀念。我们永远记得他们为祖国、。为人民的付出。烈士之魂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深深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辉遗志,铭记历史使命,培养爱国、爱家、爱校、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自觉树立为祖国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同时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把革命传统发扬光大。
第四篇:入党思想汇报:寻先辈足迹,扬清廉之风
敬爱的党组织:
五四刚过,我们入党积极分子第四小组成员,怀着对党的崇高敬意,前往武昌都府堤20号,瞻仰了”**五大会址纪念馆”。进入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坛青青的草地,左侧是“五大会址”,右侧是“陈潭秋故居”,而中间是“中国***反腐倡廉历程展馆”,当时就觉得这样的布局很有深意,两边是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勤俭节约,一心为公;而中间却是自党成立以来,自我放任,意志不坚,侵蚀人民利益,有辱党的纯洁与神圣的腐败分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党的先驱们的可亲可敬,党的败类的可耻可憎!进入展厅,“党与腐败水火不容”八个鲜红的大字格外醒目,给我以视觉和心灵的巨大冲击和震撼。往里走,是建党初期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的事迹展示。陈列厅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三个展厅,在展厅里我们看到一件件革命先辈用过的实物,他们生活的简朴,条件的简陋使人感受到了那段血雨腥风,艰辛无比的岁月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高风亮节和廉洁自律,在他们那种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不骄不躁的生活作风的感召下,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即使抛头颅,洒热血也再所不惜,他们是一代中国的脊梁,是一代民族的骄傲!同时展馆用实物资料、生动的文字和图片,反映了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斗争的艰难历程。大家感到,党的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反腐败工作,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把反腐败工作作为关系党和国家命运,关系党和民族前途的大事来抓。从十二大“整顿党风,严肃党纪”,十三大“治理整顿,保障改革”,十四大“调整部署,创新体制”,十五大“标本兼治,齐抓共管”,到十三届四中全会、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全党同志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把党风党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从许多实物资料看来,党的领袖们不仅亲自抓反腐倡廉工作,还用高风亮节为全党树立了勤政为民的光辉榜样。从一开始简单的控告箱,到今天反腐倡廉机制的形成,都充分体现了党,铁一般的纪律以及党坚决与腐败水火不容的决心!可总有那么极少部分党的“蛀虫”在偷偷地侵蚀着党的纯洁与神圣,他们或许当初真的抱着对中国***的忠诚与信仰,为着人民与国家的利益而积极奔走,也曾立下汗马功劳;他们或许本来入党动机就不纯正,以伪装混入党组织,侵吞国家集体财产,生活作风腐化,经不起党组织的历练与考验,最终一步步的走向堕落,诸如刘青山,张子善,胡长清,成克杰,陈良宇等一批党曾经的功臣和高官,在人民群众雪亮的眼睛下,都纷纷落马,在党和人民面前成了千古罪人。万事严中取。身为党的干部,人民的公仆,他们其实更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时刻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炫于五色之祸,在各种诱惑面前永保不败。今日走进中国***成长发展的历史时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党探求革命理与道路的艰辛与曲折,是党的一批批忠诚儿女,怀揣着“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背负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历史责任感,不顾自身安危,不畏条件艰苦,在最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勇敢地将党的事业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相关入党思想汇报推荐:党课培训班思想汇报入党考察期思想汇报2012年思想汇报 对党的认识篇第五篇:革命先辈事迹激励后人前进
革命先辈事迹激励后人前进
宜兴老同志深情回忆“雁翎队”副队长刘振亚
本报讯“七一”期间,宜兴电视台热播连续剧《“水上游击队”》,看着电视里栩栩如生的革命人物和激战场面,宜兴老同志任德明不禁想起老领导—在白洋淀奋勇抗击日寇威震四方的“雁翎队”(俗称“水上游击队”)副队长刘振亚。日前,老任激动地找到记者,讲述了刘振亚同志在宜兴工作的情况。
解放后,刘振亚曾任镇江地委副书记,后到宜兴山区一军工单位任党委书记,而老任则被组织上安排当了刘振亚的警卫员。老任回忆道:“老首长时常给我讲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帮助我成长。他与‘铁道游击队’队长刘金山是战友,并肩作战。”
刘振亚在抗日战争期间指挥“雁翎队”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自己也多处负伤。在宜兴期间,刘振亚经常下到车间一线,和工人们一起劳动,现场解决生产中的困难,拥有很高的威望。“文革”期间,生活非常困难。在与老首长朝夕相处的日子里,老任尽自己的一切力量帮助这位革命功臣。每到星期天,老任就到刘振亚同志的爱人那里取馒头送过去,照顾老首长的日常起居,助其度过“文革”最困难的时光。
刘振亚同志获得平反后,就被组织上调到江苏省军工局任副局长,在国防科技工业岗位上贡献力量。老任说:“时间过得飞快,2006年我特意到南京去看望当时己93岁的这位老人。离开他家时,老两口依依不舍一直送我到小区门口看着我上车远去。老首长于2009年12月30日去世,享年98岁。
(许元强)
无锡日报2011年7月6日星期三
(农历辛卯年六月初六)编辑:刘昶
视觉:杨足
组版:蒋茂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