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得广厦千万间——建筑节能管理论文
安得广厦千万间——浅谈建筑节能
【摘要】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建筑也是。为缓解能源紧张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推进建筑节能。推进建筑节能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逐层改进。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选址;建筑体型设计;建筑围护结构;政策法规
1.中国能源现状
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
2.中国建筑节能发展
自我国开始展开建筑节能工作以来,其工作无论是从领域方面还是在范围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虽然进展略显缓慢,但节能建筑正在逐年增加,并呈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情况及出台的各项节能条例、标准,并结合各地区的建筑节能情况统计,当前建筑节能工作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比例明显提高;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的初步建立;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正在启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规模化应用进展较快和推广绿色建筑工作取得新进展。
3.影响建筑节能效果的因素
3.1内部因素:主要有建筑选址,建筑体型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等几个方面。3.1.1建筑选址
考虑基地日照、基地遮阳、基地通风、基地不利因素。一个好的规划,是绿色的规划,能够为我们国家,为我们整个社会节省很多能源。例如把居住和就业平衡匹配的去安排规划在一个地方,这应该是绿色的,是低碳的,是为社会带来很多减排,而且也缓解了很多交通压力。
3.1.2建筑体型设计
目前,屋面工程节能方式和选取材料种类较多。坡屋面应用较多的是瓦片和钢筋砼形式。平屋面应用较多的是保温材料隔层、架空隔层以及使用很少的蓄水形式。这些保温隔热节能措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阻热小、传热快、外观质量差等不足,因此,研究新的屋面节能形式是当前至关重要的。
3.1.3建筑围护结构
考虑使用保温外墙体、特隆布墙、双层玻璃幕墙、绿化墙体、保温门窗、窗用玻璃、绝热窗框、保温屋顶、种植屋面、通风屋顶和架空屋顶、阳光间、中庭空间。目前,外保温存在的主要问题:抗裂技术水平不足,容易出现保温层与保护层裂开的现象,不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在温差变化较大地区,外墙保温材料的保温层及保护层容易损坏,耐久性差;传统的保温节能墙体不能满足新的节能标准的要求,需要新的节能墙体体系。
3.2外部因素:主要取决于政策法规
发展和实施节能建筑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建筑节能管理过程中,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通过法律法规和行政手段来实现。我国现有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已不能满足全面开展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建筑节能政策激励的长效机制以及加强行政管理和监督,使建筑节能相关利益行为主体从“不敢违规”、“不能违规”真正转变为“不想违规”。
4.节能建筑设计方法及其技术措施 4.1在建筑层面
面宽进深控制——客厅面宽需要3.2-4.5米,卧室面宽需要3.0-3.9米,工作间需要2.0-3.6米,厨房、卫生间则需要1.6米以上,否则会太拥挤。客厅进深需要5米,但不能太深,否则采光不好,卧室进深3.0-5.0为宜,总面积以16平米以下为宜,更衣室、工作间、厨房、卫生间的进深也不宜过大。
体型系数控制技术——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体形系数大,对节能有不利;体形系数较小,对节能较为有利。
窗墙比控制技术——窗户面积不宜过大,南向窗墙比不宜大于0.35;北向窗墙比不宜大于0.25;东(西)向窗墙比控制比较严格,一般不宜大于0.10。
绿色屋面节能形式——以土壤和植被为介质,利用建筑屋面种植花草树木,改善生态环境,营造绿色空间,降低能耗,节约能源,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生活质量。绿色屋面节能的主要优势在于:对于室内温度,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控制作用,有效的发挥保温隔热作用。从而有效控制了能源的消耗,达到节能的目的;绿色屋顶不仅可以吸收热量,降低温度,增加湿度,还能形成一层“空气过滤网”。据资料统计,一平方米屋顶草地每年可以去除0.2公斤空气中悬浮颗粒;绿色屋顶还能起到吸收噪音、隔音的作用。土壤层易阻挡频率较低的声音,植物易阻挡频率较高的声音。土壤层厚12厘米,绿色屋顶可以降低噪音40分贝,土壤层厚20厘米,可降低46至50分贝;储存雨水,在建筑承重量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土壤层和排水层储存更多雨水,满足灌溉需求。这样,大量降水不会白白从雨水管流走,也可以减少对城市下水道排水系统的压力。
4.2在细部层面
采用低反射下垫面,对改善建筑热环境较为有利,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采用浅色墙体,可以减少建筑物所吸收的太阳辐射热量,特别是对于夏季制冷能耗较大的公共建筑,节能效果明显。
利用新型的复合烧结墙体节能体系,可以生产出低能耗、低污染、高性能、高强度、多功能的墙体材料。发展绿色制砖技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设置生活及建筑垃圾,使“无用”变“有用”,还能更好的保护不再生资源,起到增强墙体节能的作用。大力推广节能型烧砖窑的研究和开发,提高技术设备水平,降低能耗,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情况,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墙体节能体系的研发和运行。高掺量的高性能粉煤灰制品具有高强度、低收缩、高热工性能等优良特性,并且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又可以大量的利用粉煤灰,是墙体材料创新和节能的新思路。
目前,混凝土砌块的型式也是多种多样,适合建筑节能的主要为多排孔的保温复合砌块。小型建筑砌块由于其良好的抗压强度和保温性能,近年来也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工程中所采用的混凝土空心砌块、硅酸盐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陶粒砌块、粉煤灰砌块等具有一系列优点:自重轻、单块体积大、砌筑灰缝少、工效高、工人劳动强度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能耗低、可以利用废物、节约土地资源。
5.建筑节能相关政策法规
我国已经在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等不同层面上制定了多项建筑节能相关法律文件。从总体上看,它们多数属于指导性的,比较宽泛。在制定法律文件的同时,我国还制定了许多与建筑节能有关的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先后发布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设计节能标准》、《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数十项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相关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成果有:《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和《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等。在技术导则方面, 2005年我国第一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发行;2007年建设部下发了《绿色施工导则》,确定了绿色施工的原则、总体框架、要点、新技术设备材料工艺和应用示范工程。
5.1现行政策法规执行效果分析
缺乏针对建筑节能的专门立法。目前,我国没有专门对建筑节能立法,且相关的法律中也缺少建筑节能的内容。虽然出台了《节能法》,但缺少关于建筑节能的具体内容。现行的《建筑法》中也没有任何关于建筑节能的规定,仅在第四条规定:“支持建筑科学技术研究,提高房屋建筑设计水平,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提倡采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先进工艺、新型建筑材料和现代管理方式。”对建筑节能、新型建材的态度为“支持”、“鼓励”和“提倡”,缺少强制性,没有具体条款来约束。因此,在法律层面上,建筑节能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再如,《节约能源法》第十二条和第三十七条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项目以及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的节能工作做出了规定,但是该法的处罚部分并未对违反这些条款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做出规定。只有规定而无强制措施和法律责任,使该法关于建筑节能的规定缺乏实施力度,难以实现立法的目的。
具有操作性的法规层次较低,法律效力不大。我国具有操作性的法规多是由建设部、地方政府制定的一些办法、规定和通知等,在具体运用中难以产生法律效力,缺乏对行为主体的法律制约。例如,作为部门规章,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法律地位较低,对推动强制性标准实施与监管的力度远远不够。
5.2关于政策法规方面的建议
不断完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体系。根据经济发展调整结构的需求,国家相关部门应对现有的节能法律进行补充、完善,填补作为调整建设领域各项活动法律基础的《建筑法》、国家节约能源方面根本法律的《节约能源法》在建筑节能领域法律上的空白,统筹考虑建筑节能的有关规定,为其他效力层级较低的法律提供上位法依据。甚至按照有些人大代表呼吁的那样,直接制定《建筑节能法》,以法律的形式对降低建筑能耗、规范建筑节能进行明确。同时,应加快《环境保护法》、《城市规划法》、《土地管理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有关法律关于建筑节能条款的修订工作,保证建筑节能立法体系的完善。此外,进一步建立各效力层级的节能法律法规,应尽快出台法规层面的规范性文件。特别是鼓励各级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气候特点,出台地方性法规、技术规范,调整建筑节能适用范围、管理对象,规范性文件要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达到立法目的。
加强行政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建筑节能专项工程的相关制度。如施工资质管理和市场准入制度,在人员结构、技术水平、注册资金、检测手段等方面具体细化;完善建筑节能产品的认证制度,逐步将认证部门从政府机关向行业协会转移,按照条件自愿申请,由政府认可的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对企业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考察认证,并由独立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符合条件的,颁发认证证书;建筑节能专项工程验收制度以及质量保修制度。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促进建筑节能规范发展。依据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责任制和问责制,不断建立健全建筑节能的监管体系,以建筑节能管理机构为组织保证,努力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使守法者受益、违法者受罚,保证建筑节能的顺利实施。此外,在行政监管过程中,学会发现建筑节能政策法规的不足之处,及时通过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6.建筑节能就在身边
有关统计显示:1999年-2009年全球能源消费增加了60%,建筑耗能量约占我国总能耗的45%,其中建筑生活能耗占32%,而生产与建筑相关的材料、设备等能耗占13%.建筑能耗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节能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目前我国430亿㎡存量的建筑中,仅有1%被称为节能建筑。预计到2020年,中国建筑的耗煤量将达到10亿吨,是现在耗煤总量的3倍以上。与此同时,中国还将成为空气碳污染最严重的国家,目前在欧洲建筑能耗水平约等于耗煤量8.57㎏/㎡,而中国目前25㎏/㎡的耗煤量,是欧洲发达国家能耗标准的3-4倍。德国是建筑节能的最先进国家,其建筑能耗标准由1984年的24.6㎏/㎡耗煤量降至2002年的4.0㎏/㎡,相当于欧洲3L油的能耗,仅仅是中国的1/6-1/7。
施工现场的浪费是大部分建筑企业都存在的一个现象。其实在现场,有很多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办法进行节约、节省的。这里说的节约与节省不是偷工减料,其实是可以通过优化方案、加强管理、加强控制来实现的。比如现场钢筋的使用,完全可以通过在提料之前的配筋阶段来考虑采用什么定尺的、怎么焊接或者怎么搭接可以节省钢材的数量。一方面尽量减少钢筋头,另一方面还要满足施工技术标准以及质量验收标准,第三还要不增加施工的难度。也就是说在不增加人力、设备投入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方案、积极管理减少消耗。
这里列举的仅仅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当然施工现场的管理是错综复杂的,也是千变万化的。我们要在这种环境中到处可以找到节省的点,只要将这些点子加以落实,那么节省出来的可能就数不胜数了。
【小结】推进建筑节能,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只有逐项落实改善,方能绘出“广厦千万间”的美好蓝图。
参考文献:
①陈析,姚慈峨:《中国建筑节能领域存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分析》,《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8)②金国辉,吕宏云:《关于完善我国建筑节能领域法规体系的初步构想》,《建筑经济》, 2006年第9期
③郭汉丁,李德华:《试论建筑节能法规体系建设》,《山西建筑》(2007)④廖礼平:《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价格月刊》(2009)⑤龙惟定,武勇:《建筑节能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二篇:苏州事业单位网申论热点:安得广厦千万间
苏州事业单位网申论热点:安得广厦千万间
【背景链接】
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一直视“住有所居”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衣食住行,就是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当衣食不成问题之时,房子自然会成为重中之重。可现在,当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之时,老百姓却突然发现,自己最看重也最不可缺少的房子竟然买不起。当前,住房难成“最大的烦恼”,既是中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却也是中国普通百姓生活保障尚存缺憾的体现。
【标准表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居民收入的提高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脚步。由于住房是生活的必需品。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国家,人们把住房看做是生活的基础。没有住房就无法展开生活。因此,人们不得不背负起高房价带来的高额债务。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居民的消费能力,直接导致人们生活质量下降。
房价过高主要是因为随着有限的土地资源不断消耗,供应趋紧;进城从业者不断增多,老百姓增收幅度不大由于这些个原因,房价过高的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存在着。有效地缓解住房问题,就必须由政府发挥宏观调控,重视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具体建议如下:
【具体措施】
一、要部署有关部门加强对价格运行态势的监测,加强对价格监测预警的分析,在全国建设相关的监测调查点,及时掌握价格变动信息。同时,还要稳定现有调控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抓紧贯彻落实。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重点抓好已经出台的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住宅保障不仅具有社会保障的作用,而且还有为市场解压的功效。只有建立健全住宅保障制度,才能避免把中低收入群体挤压到纯粹的商品住宅市场,从而缓解商品住宅市场的需求压力。
三、要完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政策,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速度。政府应在信息管理和惩戒方面做好相应的制度安排,要大幅度提高廉租房的供应数量,分配方法要公开、透明。
最新招考公告、备考资料就在苏州事业单位网http://
第三篇:河海形势与政策专题:安得广厦千万间(5页)
专题:安得广厦千万间
住房:问题由何而来 房价:亿万颗心的纠结 地产:一个怎样的未来 从住房体制改革说起
• 为什么要改革?
1、城市人口增长迅速
2、城市居民居住条件有待改善
3、住房分配不公平
1980年4月邓小平对中央有关负责人说:“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等一系列政策。城镇居民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
• 改革的历程:
第一阶段:1978-1985年,探索和试点阶段
1978年邓小平提出关于住房制度改革的问题。同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汇报提纲》,正式宣布将实行住宅商品化的政策。第二阶段:1986~1993年,房改全面实施阶段
自1986年以后,掀起了第一轮房改热潮。1991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继续积极稳妥地进行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通知》,要求实行新房新制度,强调了国家统一政策的严肃性。第三阶段:1994~1998年,综合配套改革阶段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内容包括把住房实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第四阶段:1998年7月起,实物福利分房的终结阶段
国家在1998年7月3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指出在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 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主要形式
1.购房价格补贴方式。
1982年开始实行补贴出售试点,即政府、单位、个人各负担房价的33%的“三三制”售房。2.提租补贴方式。
1986年,针对传统的住房制度的低租金制,提出了改革的基本思路:提高房租、增加工资、变暗贴为明贴,变实物分配为货币分配,通过提高租金, 促进售房。3.公积金。
1992年5月,《上海市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实施,实行了包括公积金、提租发补贴、配房买债券、买房给优惠、建立房委会五项措施的“五位一体”的房改实施方案。
• 住房分配货币化的内容
1、在住房分配原则上,依据按劳分配的原则改变以往平均主义的无偿福利分配为货币工资分配。
2、在住房分配形式上,把住房补贴由暗补(低租金,福利性)改为明补,把原来住房福利分配形式,改为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住房消费,职工以货币工资收入直接进入市场。
3、在住房分配渠道上,把政府和单位的行政性分配住房,改为住房通过流通渠道实现的个人行为,切断职工对政府和单位的住房依赖。
4、在住房分配结构上,把职工工资中原来不包含的住房消费部分纳入职工工资收入中,逐步增加职工工资中的住房消费含量,形成有效的住房需求和购买力。
•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住房“对应”着“不同”的住户
根据取得住房的途经来划分,中国城市中有四种不同类型的住房:商品房、单位房、公房(政府房)以及安置房(廉租房)。
根据住宅建造的档次划分,又可分为商品房、微利房、平价房和标准房。商品房在公开市场上以全价销售,价格高,一般市民难以购买。另外三种住房供给在性质上类似:都有不同程度的补贴。1.商品房
商品房在公开的房地产市场上交易,商品房的买主是那些没有该城市户口的高收入者以及有该城市户口的特别富裕者。因此,在私营和外资部门多的城市,商品房个人购买的份额大些,有的人将购买商品房作为一种投资。中国的商品房市场,由于进入市场的信息渠道的差异而遭到一定程度的扭曲。但是,总体上是市场规则的作用,房屋的供求决定房屋的价格和房租的水平。2.单位福利房
有特定单位正式工作身份即有工作档案的户主(干部或工人)才可以享受单位的福利房。员工只向单位交纳象征性的租金,住房地产权实行全民所有(单位代管)。住房建设由国家财政划拨,住房的分配借助行政权力,在管理上不计成本,实施政策性亏损。
3.公房(政府房管部门掌握的住房)
每一个城市的政府都掌握一定的房产,这些住房只给有合法户口的城市居民居住。4.安置房
政府规定,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开发公司有责任对拆迁户提供补偿性的住房,这种住房要么免费提供,要么拆迁户只交名义上的租金,要么以非常大的折扣向拆迁户出售新建单元住宅。
• 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
经济适用房
对象:真正的中低收入家庭,条件包括:有当地城镇户口或当地政府确定的供应对象;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当地政府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家庭,家庭收入符合当地政府划定的收 入线标准等。套型:经济适用住房要严格控制在中小套型,中套住房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左右,小套住房面积控制在 60平方米左右。
价格: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应当以保本微利为原则,销售实行明码标价,并向社会予以公示。不得在标价之外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用。而经济适用房的租金标准必须控制在3%的利润基础之内。经济适用住房只有在取得房屋所有权证和土地使用证一定年限之后,才能按市场价上市出售;购买人 以市场价卖出经济适用住房之后,也不能再次购买经济适用住房。
廉租房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早在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之时,国务院曾经下文要求各级政府尽快建立起以经济适用房为主和租售并举的住房供应体系。但各方的积极程度不高。廉租房只租不售,出租给城镇居民中最低收入者。
以廉租房政策推广较好的上海为例,2003年4月,廉租住房的认定标准为7平方米以下,同时把人均居住面积低于7平方米、人均月收入低于570元的老劳模和重点优抚对象也纳入了廉租住房的解决范围。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家庭就可以申请廉租住房: 第一,申请人必须年满40周岁;第二,申请家庭现住房面积低于7平方米;第三,申请家庭成员中至少有1人为非农业常住户口;第四,申请人至少连续吃低保6个月以上;第五,符合当地廉租住房政策规定的其他标准。
廉租房与经济适用房区别:
1、经济适用房房源为新建住房,而廉租房房源多样化,包括新建住房、空置楼盘、改造危房、老旧公房等。
2、廉租房只租不售,而经济适用房用于出售。
3、廉租房面向城市特困人口出租,只收取象征性的房租;而经济适用房通过土地、税收政策扶持、控制建筑标准、限制利润等手段降低建筑成本,面向买不起商品房的城市居民低价市场价格销售。
• 历次调控
阶段 1 控制房地产信贷,规范土地供给阶段(2003.4-2004)。
严格控制土地供给总量,土地交易实行招拍挂,杜绝协议出让土地;同时,严格控制信贷,提高项目自有资本金要求,提高行业进入门槛。阶段 2:控制房地产价格阶段(2005-2006.4)主要围绕打击供给环节和消费环节的炒作行为展开,调控住房需求总量,具体措施包括: 取消住房贷款优惠利率,在房价上涨过快的地区,将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由20%提高至30%;明确个人买卖二手房必须交纳个人税;上调贷款利率。阶段 3:房地产的全面治理阶段(2006.5-2008.8)以调控部分地区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为主。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继续利用信贷和税收手段调节房地产需求,打击投机;第二,通过增加小户型住房供给,增加廉租房和保障房,调控供给结构。第三,规范市场交易行 为。阶段 4:应对危机,鼓励房地产发展阶段(2008.09-2009.10)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第一,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和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第二,降低住房 交易税费;第三,增大商业性住房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加强对个人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金融支持;第四,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加快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范围,推进棚户区改造,增加供给。阶段 5:再次回归到调控房价(2008.09-2009.10)。
停止临时性房地产刺激政策,回归正常,同时从需求和供给调控房地产。采取的 主要措施:第一,提高个人买房的首付款比例,提高二、三套房的首付比例,甚至停发三套房房贷,打击投机性需求;第二,提高房产交易税收;第三,规范房地产开发商拿地。
• 具体举措
2005年3月26日,【国八条】
针对房价上涨过快,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业内称之为【国八条】 2005年4月28日【新八条】
国务院出台“加强房地产市场引导和调控的八条措施”,即【新八条】
5月11日,国务院转发了由建设部等七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的意见》,这一系列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措施,被业内形象地称之为“组合拳”。
“保证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的有效供应”被着重提了出来,并指出要“强化规划调控”,“改善商品房结构”,“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
房地产领域三大问题(大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房地产市场只出现了短暂的观望,但北京、深圳等城市的房价却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上海的商品房控制在7038元/平方米;北京商品房价格从5575元/平方米上涨到7480元/平方米。这套组合拳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仅没有解决需求的问题,反倒一定程度上让供给受到了抑制
2006年5月17日,【国六条】
国务院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指导性措施【国六条】
背景:全国不少大中城市的房价又出现了大幅上扬。面对房价的疯涨,新一轮的调控手段相继出台。
随后各种细化的调控措施陆续出台,从土地、税收、外资准入、信贷、住房结构和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等方面,全方位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控。
政策从2005年的“全面开花”向2006年的“精确制导”过渡,措施更为细致,问题针对性被强化,而调节方法也从过去的土地金融两个领域扩大到运用等更多手段。
延续了“国八条”加强中小户型供应和廉租房建设的思路,首次提出“90/70”政策。
高价卖地、大力招商引资甚至银行系统为大型房地产开发项目巨额放贷的做法在地方仍大量存 在。
北京商品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1.4%;深圳出现大幅增长,截至2007年11月,商品房平均价格已攀升至 1.5万元/平方米。
2006年,房地产市场虽然经历了猛烈严厉的政策调控,但回顾2006年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一边调控一边涨价”。
2007年 6次加息
1月16日,国税总局下发《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以此为标志,拉开了2007年调控的序幕。从2007年3月 18日起,中央银行便吹响加息的号角,年内央行连续进行6次加息。2007年9月27日,央行、银监会联合颁布《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 知》(359号文),政策要求:对于贷款购买第二套房,首付不低于四成,利率为基准利率的1.1倍等。
加息以及二套房贷政策的出台,使得房地产市场从11月开始进入观望期,进入2008年,政策效应明显显现。
2009年12月14日、2010年1月10日【国四条】【国十一条】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四条政策;国务院办公厅10日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
背景:2009年房价持续上涨,一线城市已超过2007年的历史高位,2009年底,针对房地产投机的调控措施拉开序幕。
从2008年底开始的鼓励、促进房地产发展的政策已经被目前调控政策取代,房地产政策正式从“保增长”转型为“调 结构,压房价,抑投机”。
继续强调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和廉租房建设;首次提出实施差别化的住房税收政策和信贷政策,以及规范央企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行为。
但出台的土地政策、二手房营业税调整政策,仍然是对以前的文件或规定的重复和强调。同时,国土部公布全国18幅闲置土地,并表示严查囤地,将在供应方面进行比较大的调节,包括保障性住房在内,都将加大市场供应,从而达到平抑价格的目的。这是这一轮调控与此前最大的不同。2010年春节后,通州等地楼盘涨价,2010年两会后北京三幅地王拍出,房价再次暴涨。• 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1)我国全部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2)土地的全民所有制采取社会主义国家所有的形式,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占有属于全民的土地,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3)土地的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形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代表该组织的全体农民占有属于该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并对该集体所有的土地行使经营、管理权。
(4)城市市区的土地全部属于国家所有。
(5)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包括村农民集体和乡(镇)农民集体)。(6)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 中央固定收入:
关税,海关代征消费税和增值税,消费税,中央企业所得税,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交纳的收入(包括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央企业上交利润等。
• 地方固定收入:
营业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交利润,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集中交纳的部分)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对农业特产收入征收的农业税(简称农业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和赠予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 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大部分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中央与地方各分享50%。
• • 命题:供需 成本 土地 收入 发展 分配 影响:长期与短期
行业间
分配
第四篇:2015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热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015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http://www.xiexiebang.com/shanghai/)制作
2015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热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背景链接】
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一直视“住有所居”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衣食住行,就是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当衣食不成问题之时,房子自然会成为重中之重。可现在,当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之时,老百姓却突然发现,自己最看重也最不可缺少的房子竟然买不起。当前,住房难成“最大的烦恼”,既是中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却也是中国普通百姓生活保障尚存缺憾的体现。
【标准表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居民收入的提高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脚步。由于住房是生活的必需品。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国家,人们把住房看做是生活的基础。没有住房就无法展开生活。因此,人们不得不背负起高房价带来的高额债务。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居民的消费能力,直接导致人们生活质量下降。
房价过高主要是因为随着有限的土地资源不断消耗,供应趋紧;进城从业者不断增多,老百姓增收幅度不大由于这些个原因,房价过高的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存在着。有效地缓解住房问题,就必须由政府发挥宏观调控,重视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具体建议如下:
【具体措施】
一、要部署有关部门加强对价格运行态势的监测,加强对价格监测预警的分析,在全国建设相关的监测调查点,及时掌握价格变动信息。同时,还要稳定现有调控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抓紧贯彻落实。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重点抓好已经出台的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住宅保障不仅具有社会保障的作用,而且还有为市场解压的功效。只有建立健全住宅保障制度,才能避免把中低收入群体挤压到纯粹的商品住宅市场,从而缓解商品住宅市场的需求压力。
三、要完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政策,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速度。政府应在信息管理和惩戒方面做好相应的制度安排,要大幅度提高廉租房的供应数量,分配方法要公开、透明。
第五篇:2015年广西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015年广西事业单位申论热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
俱欢颜
【背景链接】
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一直视“住有所居”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衣食住行,就是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当衣食不成问题之时,房子自然会成为重中之重。可现在,当经济高速发展,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之时,老百姓却突然发现,自己最看重也最不可缺少的房子竟然买不起。当前,住房难成“最大的烦恼”,既是中国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却也是中国普通百姓生活保障尚存缺憾的体现。
【标准表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居民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居民收入的提高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脚步。由于住房是生活的必需品。尤其在中国这样的国家,人们把住房看做是生活的基础。没有住房就无法展开生活。因此,人们不得不背负起高房价带来的高额债务。这样就大大地降低了居民的消费能力,直接导致人们生活质量下降。
房价过高主要是因为随着有限的土地资源不断消耗,供应趋紧;进城从业者不断增多,老百姓增收幅度不大由于这些个原因,房价过高的问题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存在着。有效地缓解住房问题,就必须由政府发挥宏观调控,重视社会保障的重要作用,具体建议如下:
【具体措施】
一、要部署有关部门加强对价格运行态势的监测,加强对价格监测预警的分析,在全国建设相关的监测调查点,及时掌握价格变动信息。同时,还要稳定现有调控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抓紧贯彻落实。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重点抓好已经出台的调控措施的贯彻落实。
二、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住宅保障不仅具有社会保障的作用,而且还有为市场解压的功效。只有建立健全住宅保障制度,才能避免把中低收入群体挤压到纯粹的商品住宅市场,从而缓解商品住宅市场的需求压力。
三、要完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政策,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建设速度。政府应在信息管理和惩戒方面做好相应的制度安排,要大幅度提高廉租房的供应数量,分配方法要公开、透明。
【事业单位】申论怎么复习_如何写好申论_申论复习方法
第一,真题训练,提高能力。
真题,是考生除了《大纲》之外,能够接触到的最为直接的考试信息。考生要认真研究历年真题,通过“做题——对照答案——总结”的过程,考生可以掌握试题的命题意图、考试规律,考生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第二,模拟练习,巩固提升。
事业单位考试时间很短,在答完客观题以后需要考生迅速转换思维,进行主观题的写作。因此,对于很多考生来说,要求比较高,尤其是那些平时不太动笔写东西的人,难度更大。如何提高作答速度?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多练。通过练习,进行自我检测和反省,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改正,从而提高做题速度。
第三,重视储备,全面备考。
事业单位写作,相比申论写作,给定材料通常比较简短,多为200-400字。有时还会出现无给定材料的命题作文,如以“如何发挥正能量”为主题写文章。因此更需要考生发挥储备知识进行作答。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关注时政热点、理论政策。一是可以使文章言之有物。二是能帮助我们读懂材料,准确立意。
热门推荐:职业能力测试考什么
本文来自中公广西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gx.offcn.com/html/shiyedanwei/?wt.mc_id=bk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