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中考思想品德历史试卷分析

时间:2019-05-14 14:5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4 中考思想品德历史试卷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4 中考思想品德历史试卷分析》。

第一篇:2014 中考思想品德历史试卷分析

临夏县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1.试题构成: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历史综合试卷思想品德部分总分为80分。其中第1-16题为选择题,分值为31分,17-20题为非选择题、分值为48分。

2.试题内容分布及分值:时事政治所占分值为8分,七年级内容所占分值为8分,八年级内容所占分值为18分,九年级内容分值为48分。

二、试题难易度

2014年中考试卷思想品德部分试题难易度适中,选择题均为对学生基本知识的考查,非选择题开放性较强,材料问题的立意多元化,试题要求多角度思考,答题具有充分的想象空间。

三、试卷特点分析

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坚持了“依据课标、紧扣教材、贴近生活、考查能力、控制难度”的中考命题原则,贯彻了“能力立意”的要求、“出活题、考能力”特点鲜明,体现了思想品德学科课程的特点。

1.练习时政热点,彰显时代特色

紧密结合时政热点,紧扣教学重点,“迎着热点上”,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学科特色。如选择题中的时事政治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上海自由贸易区的挂牌”,从“玉兔号” 的登月到“抗日战争纪念日” 的确立,将我国过去一年里发生的政治,经济,航天科技等重大事件作为考试内容。选择题第5题 我省岷县地震灾害,选择题第9-10题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徒袭击事件,选择题第7题 小女孩姚启凤 的“芭蕾之路” 选择题第15题 漫画“破四风”选择题第16题 “考研奶奶”的半生求学梦,非选择题第19题2013年我国频发的雾霾天气事件等都采录了我国社会生活中最新的典型事件和人物,突出了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弘扬民族精神,承担社会责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见义勇为,孝亲敬长,维护公平、正义,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高奏社会主义主旋律。

2.坚持“能力立意”,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今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的又一大特点。“出活题,考能力”特点明显,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是从一个具体实际问题切入。大至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国策,小到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如选择题第7、9、10、14、15、16题;非选择题第18、19题,从扬正气、惩邪恶、树理想、担责任等角度,运用基本观点,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树立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同是也使学生加深了学生对科学发展观、科教兴国战略等观点的理解。

3.材料丰富,设问灵活

今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材料丰富,形式多样,试题形式灵活新颖,注重情景式命题,图文并茂,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题立意深刻,贴近生活,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教育性增加了信息量,提高了身体要求,拓宽了解题的思路,有利于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4.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试卷中不管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落实了新课程标准的“识记、理解、立用”要求,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使用基本知识解答实际问题。如17题从“2013年8月29日甘南州60年大庆”这一热点材料考查学生民族团结与共同繁荣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18题2013年敦煌第六届国际丝绸之路旅游节主要,考查学生对“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等知识掌握和运用;而19题的2小题则更是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答题基本技能的掌握。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学生答题得失分情况:2014年中考试卷思想品德部分,从学生答题情况看选择题部分学生得分率较高,32分的选择题大部分学生在26-32分以上。其中第1、2、4、3、5、10、14小题失分较多。尤其是时事政治第1题师傅学生最多,主观题部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包括如何第17题第2小题“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第18题第1小题“什么是对外开放”,“为什么要对外开放”,第19题第1小题“环境问题”主要是求学生对课本知识有所掌握。主观题19,20题均为开放性试题答案灵活学生普遍失分较少,有一部风学生拿到了满分,这在往年试卷中不多见,当然主观题部分学生得分两极分化也很明显,有近20%的学生 得分在20分以下。

2.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基础知识弱,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概念混淆,考试时单靠抄书,文不对题。

(2)审题能力弱,审不清题意,缺乏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语言基本功差。错别字大量出现,语言表达不通。

(4)有些考生明显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专业术语无法正确运用,对热点关注不够。

(5)由于第一次实行网上阅卷,部分考生字迹模糊潦草,影响阅卷老师的合理判分。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注重能力的培养

根据中考试卷的特点,按新课改的要求,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突出主干知识的学习,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教师是教学主导者,应努力采用较好的方法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思想品德课中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是学生应掌握的,因而要中士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类和系统化。根据识记、理解、运用的要求进行多层次一理解掌握。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主干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3)关心时政,关注社会热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思想品德中考命题以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和社会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平时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教师也应及时收集重大时政时间,并进行整理,有机地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以向学生传递。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临夏县2014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基本情况

(1)试题构成: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历史综合试卷历史部分总分为70分。其中第1-14题为选择题,分值为28分;15题为读图题,分值为10分;16和17题为材料解析题,分值为20分;18题为简答题,分值为12分。

(2)试卷中中国古代史为16分,其中选择题为8分;中国近代史为17分,其中选择题为6分;中国现代史为10分,其中选择题为2分;世界是部分为27分,其中选择题为10分。

二、试卷特点和答题情况

历史中考试卷坚持了“依据课标、紧扣教材、贴近生活、考查能力、控制难度”的中考命题原则,贯彻了“能力立意”的要求、“出活题、考能力”特点鲜明,体现了历史学科课程的特点。

(1)选择题

选择题部分分别囊括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史部分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又考到了今年中国与欧盟的时事政治问题。其中第10题考到了文艺复兴运动,由于这个题是以材料的形式出现,所以大多数学生回答的时候出现了错误。另外第14题为中国与欧盟的旗帜图,学生对于欧盟的旗帜不认识,所以出现的错误也比较多。除了第10题和第14题外,其他的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学生回答的较好,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20分左右。

(2)读图题

试卷第15题为读图题,这个题考的内容全部是世界史部分。《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全部为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颁布的文件,是中考的热点问题。由于这个题非常简单,所以大多数学生的得分都在6分以上.(3)材料解析题 试卷第16题和17题为材料解析题。其中第16题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考到了中国的“救国梦”,这个题由于是材料题,大多数学生体现出来的问题是读不懂材料和问题,故回答起来相对比较费劲;第17题与时俱进,考到了国内外历史上著名的三次改革。这三次改革分别是商鞅变法、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和罗斯福新政,学生对这三次改革都比较熟悉,但是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却马马虎虎、丢三落四,故这个题失分也较多。纵观16和17题,学生得分基本都在10分上下浮动,主要失分的原因就是学生不会读材料和不会分析问题。

(4)简答题

试卷第18题为简答题,这个题紧扣时事热点问题,以近来中日关系紧张为切入点出题,并且让学生回答“日本政府怎么做才能改善中日关系?”,这个在以前的中考试卷中是没有出现过的,充分体现了“活学活用”。由于这个题是今年的一个热点问题,所以学生的答题还不错,大多数学生得分都在7分以上。

三、几点看法和建议

(1)试卷对于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以及世界史所占比例分配不太合理。这套试卷中国古代史占有将近24%,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部分各占38%,这样的比例没有突出九年级所学的世界史的重要性。

(2)试卷非选择题出题过于死板,答案太死,这样的试题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会导致学生只是死记硬背,而不能达到“活学”和“学活”的目的。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思考(1)转变教学观念,注重能力的培养

根据中考试卷的特点,按新课改的要求,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突出主干知识的学习,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教师是教学主导者,应努力采用较好的方法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思想品德课中基本概念、基本观点等基础知识是学生应掌握的,因而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梳理、归类和系统化。根据识记、理解、运用的要求进行多层次一理解掌握。在此基础上加强对主干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3)关心时政,关注社会热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历史中考命题以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和社会问题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平时的教学要引导学生把基础知识和当前的热点问题、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教师也应及时收集重大时政时间,并进行整理,有机地与课本知识结合起来,以向学生传递。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和能力。

第二篇: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一、试卷特点 1、2007年试卷特点

(1)通过增加历史图片量,考查学生从中提取信息的能力。选择题有6道题中都引入图片(第2题、7题、10题、12题、17题、20题),其中第2、10、17题引入的是单幅图,第7、12、20题引入的是双幅图。

(2)非选择题考查学生从具体的文字叙述中提取历史事件的能力。例如:22题材料题中给出四则材料让学生从这些文学叙述中提取历史事件,并从中筛选出哪些事件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23题通过三小道文字叙述题,让学生从中提取它们所反映的的重大历史事件:俄国的十月革命,八一南昌起义,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3)非选择题考查学生从表格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例如:25题给出美国的发展壮大简表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并让学换角度思维设计表格美国发展壮大的过程,这又考查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26题给出欧美与中国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对比年代尺表格,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并进一步自已动手完成表格 2、2008年试卷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重要人物的重大贡献。例如:试题涉及到的重要人物有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孔子;建国后工人阶级的代表铁人王进喜;有功勋卓著、品德高尚、用巨大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周恩来总理;还有美国人民心目中的改革英雄罗斯福。

(2)贴近现实,不避热点。08年发生在国内的热点一是改革开放30周年,二是百年奥运会,还有一个就是周恩来庭辰110周年,还有另外一个当前社会重大问题即抗震救灾这一热点问题。这四大热点问题,在中考试卷中涉及到了三大热点问题。如第23题涉及改革开放30周年;选择题第8题,非选择题第21题涉及到奥运会。第22题要学生写出周恩来的主要功绩。

(3)突出专题性。例如:第24题以一系列国际会议为线索,考查国际会议对世界局势产生的重大影响。第25题把中外思想家的重要理论及产生作用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考察。

(4)以知识为依托,联系河南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第21题把奥运火炬与河南历史文化元素融为一体

(5)引入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例如:第23题,让学生动手设计会标,这是07年中考历史题中学生动手设计年代尺的一个延续,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考查的一大突破。

(6)识图量增强,体现图片上的历史。全卷共有16幅图片,在去年的基础上又有增强。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直观性强。3、2009年试卷分析

(1)立足基础,重视主干,问题设问新颖,有时代感。如选择题第3题,虽然是对近代西方侵华史的考察,以图示的方式表达,形式新颖,直观简洁的表达了中招所要考察的内容,材料题23、26题是对建国60周年成就和经济全球化等重点基础知识的考察,但用了图表形式,让学生耳目一新。

(2)坚持注重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理念。例如:材料题第23题对建国60周年的感悟。

(3)关注热点。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主线,也是09年中招命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选择题14题对《权利法案》材料题第23、25题对建国60周年和巴黎公社、巴黎和会、中美关系的考察,都是这方面的体现。

(4)重视对历史知识的总体把握,加强对专题历史知识的综合能力考查方向不变。如选择题15、16对20世纪50年代—90年代苏联和东欧巨变的认识,对三次科技革命的整体认识等。

4、2010年试卷分析

(1)地方特色与时代特征鲜明。河南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第1题和殷商文化中心安阳、21题与大运河的中心在洛阳。10年是鸦片战争170周年。第2题考查鸦片战争背景,第8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2)关注民生,学以致用。如21题从现实水利工程联系到历史上重要的水利工程,但对当时政权产生不同影响的例子,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民生,用意深刻。

(3)注重学习能力的考查。如22题利用学生熟悉的大事年表筛选信息找出有因果关系的事例、归纳历史发展线索。25题考查考生大跨度整合专题知识进行分析探究的能力。(4)注重主干知识和学习方式、情感态度的考查。如近代化的探索、新中国的内政外交、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纵向发展等都是主干知识。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不能直接查阅资料找出答案,需要进一步思考才能作答,只顾死记硬背不注重改进学习方法会感觉无从下手。试题通篇能感受到昂扬进取的积极态度,如关注民生、借鉴别国发展经验、探索创新等理念跃然纸上。5、2011年试卷分析

(1)着眼基础。11年中考试卷承袭了“紧扣课标,立足基础”的命题原则,中外历史知识考查比例分配合理,既覆盖全面又突出重点。试题中侧重考查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容及其影响:如第21题“指南针与新航路开辟的内在联系”、第23题“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等,都直接考查历史基础知识。

(2)注重能力。试卷坚持了能力考核为主的命题导向,突出了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历史基本技能实际运用。尤其是在非选择题中突出考查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分析、归纳和整合的能力,如第22题第1问“中华民族工业发展具有什么特点?”就注重体现考查学生的历史读图分析能力;第23题的第2问“结合材料,指出毛泽东和孙中山面临的共同时代任务是什么?”就突出考查学生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能力。

(3)紧扣热点。试题关注时政焦点和“周年”纪念等热点问题,体现历史试卷的现实性。如第23题是综合考查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两个热点,将社会热点、现实问题与学科知识有机联系起来,体现了历史学科贴近社会、关注现实的新课改理念。

试题通过设置合理的情景,鼓励学生多角度回答问题。如非选择题第23题第3问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和毛泽东思想都推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立意命题,考查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力和以史为鉴的运用能力。

试卷还注重乡土历史的考查,充分挖掘反映河南省区域特色和宝贵精神遗产的命题素材。如选择题第1题将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河南省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巧妙地结合起来,这种运用时政焦点、社会热点为主要情境的命题手法,不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还要关注省情等身边大事,使得整个试卷凸显出浓厚的时代信息和乡土气息。

二、2012年中考备考策略 首先、了解开卷考试的特点

1.历史开卷考试坚持一个标准。在教学中坚持从课程标准出发,避免人为地加深知识点的难度。不管是中考还其他考试,减轻难度是历史考试的总体趋势。

2.把握四个意识,即基础意识、专题意识、人文意识和创新意识。所谓“基础意识”就是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课标中属于理解层次的知识。“专题意识”就是充分重视专题教学,把握专题的特点和综合性,通过理顺专题达到理解历史全貌的目的。“人文意识”就是注重历史知识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创新意识”就是学生能创造性的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注意学生的质疑能力。

3.抓住一个变化。开卷考试必然会减少客观性试题数量,加大主观题的考查力度。教师要加强训练主观题(与热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解答能力和方法。另外,历史小(论)文章也将出现在传统的问答题范围内,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训练。

4.避免一个误区。有些教师认为,开卷考试没有什么意义了,反正学生查资料都可以找到。于是教师不再重视课堂教学,有的忽视教材主题活动的教学。虽然历史开卷考试答案简单了,但是,高超新颖的设问同样会让学生无所适从。因此,历史教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课标中要求的主题活动等

其次,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开放性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开放性是应对开卷考试的前提,在新课程背景下,命题人必然要向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角度倾斜。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能力培养,突出创新理念,着重于对学生理解、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质疑问题、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新教材要求采用新的讲课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些都比较好的体现了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在平时就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才能让学生适应开放式的开卷考试的要求。

3、要研究开卷命题的开放性。开卷考试命题也是有根有据的,这一个根是课程标准,这一个据就是与课标相关联的,如教材、材料、社会热点问题。开放性的试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结合学生思考问题,试题的答案要求多层次、多角度,平时练习的时候,不能太死板。

4、要善于开发课堂资源。开卷考试注重对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要具有开放性教学理念,不拘泥于单一的教材,要善于挖掘课堂资源,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要挖掘课程资源,善于发现有用的材料,关注社会的焦点。见到好材料、好文章注意积累,开卷考试的命题与时事有关,与社会热点问题有关,所以平时积累的这些材料,都便于教学,便于把握住命题的脉搏,来应对考试。

5、注意学法与教法的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学会阅读教材。即使是开卷考试,学生主要的参考书还是教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材很重要。首先读目录,包括单元题、课题、每课的小标题,这不仅有利于理解历史过程、历史主题和历史线索,而且有利于快速查找知识。同时,阅读教材时,善于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并抓住主要内容,即哪些是背景,背景中哪些是原因,哪些是时间、人物、经过、结果和意义,意义又是分哪几层叙述的,其中哪些是性质,哪些是国内影响,哪些是国际影响,等等。一般来说,每课内容讲一个历史事件,可用上述“概括法”阅读,如果是两个事件,就要注意进行比较。同时,阅读教材要多注意教材中的细节知识,包括小字内容、课下注解、自由阅读卡、课中文献资料等等这些材料有助于理解正文内容、理解历史过程。

(2)学会构建知识。学生要想在历史考试中游刃有余,就必须学会构建知识网。如我们学习八年级上级历史,学生应该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大事:八年级下册历史,学生应该从宏观上把握中国现代史的重大历史事件先后顺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土地革命、抗美援朝、一五计划、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APCE会议等。

开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理解知识、整合知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与复习中,要善于活化教材知识,从不同角度整合教材知识。例如,对每课所讲述历史事件,可以从背景、原因、经过、结果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整合;也可以从时政热点出发,整合知识,如从“十一五规划”看中国和苏联历史上的计划经济发展。对于中日关系,我们可以对其从古到今的关系系统总结,可以从从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大化改新——近代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1972年中日建交——当前日本国内的右翼思潮。如2006年十大新闻中一项是青藏公路通车,我们由此从古到今引出唐朝、元朝、清朝、以及现今政府是如何处理与西藏的关系的。如今年中招试题26题,就是以时间为线将中国与欧美的不同情进行对比。要善于引导学生以时间为经纵向联系、以地点为纬横向联系,构建立体的多面的知识网络。(3)学会拓宽知识面。活动课的开设,不仅在于促进学生运用知识,还应该促进学生拓宽知识面。一些试题的创意,就是从活动课中激发出来的,例如2007年河南省中招试题,25(2),26(3),设计表格与认识年代尺都是由七年级上册的活动课引出的。

另外,多注意各学科交叉知识,比如政治课学习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可以联系运用到解释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用地理知识理解巴尔干半岛为什么会成为火药桶、长征的艰险等;用语文的修辞手法,对历史事件或概念换种表述方式,提高思维灵活性。如07年中招历史题选择题8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地理方位知识,知道位于郑州西北的城市应是四个选项中哪一城市。

(4)学会一定的应试技巧。让学生控制好时间、通观全卷、审清题意、先易后难、把会做的做完后再翻书。答题观点明确,层次分明;要认真审题,抓住题干里的中心词,弄清试题的意思,防止片面性,其次,认清干肢关系,抓住题干对题肢的要求,避免所答非所问的错误;要认真阅读材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抓住关键内容,分析解答,另外,对于一些开放性性的试题,思想要解放,思路要开阔,从多方位、多角度去思考。开放性的试题,答案也具有开放性,因此,不要让学生留空白,只要答的合理,就能得分。

当然,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开卷考试需要多做题,练好题。练习要及时、有针对性。习题要突出对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迁移能力、表述能力、质疑能力等能力的训练,提高审题能力,积累应试经验。

第三篇:2015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5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今年历史考试卷,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紧扣《考试纲要》,凸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征。试卷图文并茂,文字浅显易懂,难度适中,关注时局,试题灵活新颖。

一、题型

今年中考试题型和往年一样,仍是五大题,即从单选题、组合列举、辨析改错、材料解析、活动探究题;

二、试题特点

试题紧扣考纲,注重课本知识的迁移,以历史资料为载体,设计新的历史情境,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渗透学生对知识的判断。如选择题第5题,穿越时空,来到宋朝,不可能经历的事情,给了宋朝的赵州桥、唐朝的金刚经,、宋朝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元朝的《窦娥冤》。继续延续历史试卷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特点。今年中考题有历史人物图片,有建筑,有条形图等,充分体现历史资料的丰富性。试题知识点分布合理,符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史论结合,注重能力考查。引用大量史料,如第28题材料

一、聚焦丝绸之路经济带,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材料

二、总书记说“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大政方针……材料是教材中没有的,突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历史基本技能实际运用,关注时事。从试题内容的难易程度看,难易适中。选择题、组合列举题和辨析改错题所考查的内容基本属于识记层次和在此基础上的简单运用层次;材料解析和活动与探究,所考查的内容属于理解层次,有一定的难度。考查的内容既有对知识点的考查,也注意到了线和面的结合,点多面广,而且重点突出。除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更注意考查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描述能力,彰显了历史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培养目标。如选择题的第4小题和材料解析题第24题考查了学生分析文字材料,识图解表的能力和利用这些直观形象的材料学习历史知识的技能。至于理解层次的材料题和探究题,虽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最具开放性和灵活性,最能展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体现人文精神。今年中考的试题依然延续的一个特点是,把握时代的脉搏,紧跟热点问题。当今政治格局、经济趋势、当今世界的主题是什么,丝绸之路经济带,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等。

今后教学需改进之处:注重历史知识基础知识的积累,平时要求学生记忆,适时进行抽查或检测,提升学生能力,减少错别字;提高学生信心,平时形成认真的习惯,如规定时间记内容,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书写规范;抓基础,高要求等。

刘晓伟

2015年10月15

第四篇: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

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试卷分析

第26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课本主干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操作性强,无空白,但均分只有4.02分。学生失分原因有:

1、部分学生不能根据材料从课本中提取出有效知识,也不会把课本知识和材料有机结台起来,要么只看到材料而忽视了课本知识,要么只单纯回答了课本知识而没有结合材料。

2、部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较弱,不能多角度地分析、解决问题。最典型的就是第三示例的跟贴,很多学生只想到维护正义,为人正直,关爱社会而不能想到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第27题1问:

本题也是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分1.6分。部分学生失分主要是因为不能从政治的高度看问题,只是从生活的角度看问题。

第五篇:2014安徽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2014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纵兆伟

2014年安徽中考考试已经结束了,为了在以后的教学和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特对本次考试作如下分析。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从总体上看,2014年中考思想品德学科试卷最大的特点就是题型全面创新,真正做到了“基础、创新、灵活”,“题在书外,理在书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紧扣新课程标准和考试纲要,贴近考生生活,立足国情省情,充满乡土气息,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领价值导向,图文并茂,简洁明快,既彰显人文关怀,又紧扣教材,能够关注热点话题,将近一年来的国内外重大时事与学科内容完美融合,体现了学科特色。如“广场舞”、“来自星星的你”、“扣好第一扣”、“健全心理”、“掌握规则”、“关注家乡”、“胸怀祖国”等等,既体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又能检测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整体难易度来看,基本与去年持平,没有难题怪题,题型结构合理,形式新颖,内容鲜活,语言简洁,有利于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改革。

二、试卷的具体分析

2013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主要由单项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类题型组成。其中,单项选择24分,占本学科分值的30%;非选择题56分,占本学科的70%。

单项选择1——4题是时事政治内容.第1题考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2题考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第3题考查“嫦娥三号”;第4题考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单项选择从第5题开始为基础知识考查,第5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第6、7考查“安全意识、未成年人保护”;第8题考查“敬父母”第9题考查“诚实守信”;第10题考查“正确行使权利、广场舞”;第11题考查“盲目从众、追星”;第12题考查“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

单项选择题充分体现了联系时政热点,考查基本知识的理念,培养学生关注热点时事、关注国家大事的好习惯,让学生真正理论联系实际关注身边的事,真正体现了政治的与时俱进和知识的全面性。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嫦娥三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广场舞、正确行使权利”等。本题大部分学生得分率较高,在20分以上,其中第11、12小题失分较多。我认为出现这个问题,主要是对“盲目从众”概念模糊不清和对“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的理解不准。

非选择题按照学生的成长历程,依次设计问题,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第13题【扣好第一扣——我们提高了觉悟】:通过图片的形式考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友善”。本题满分约占百分之十左右,得5-7分的占百分之八十左右。本题学生失分的原因是:第二问“你打算如何响应这一倡导”的范围非常广,回答此问的前提是贴合所选镜头的主题;还有的回答的是大白话,口语化比较严重,没有用学科术语。

第14题【健全心理——我走向了坚强】:考查“怎样对待学习压力和自信自强”。本题属于基础性较强的题目,特别是第一小问,是教材中明显的知识点,提问也直接,本题得分率较高,约百分之七十的学生得满分说明学生的对于考查直接知识的题目能够掌握;但第2小问为开放性试题,学生须抓住“自信自强”的主题。

第15题【掌握规则——我学会的选择】:考查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本题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用了三个情境材料引出问题,设问紧扣学生实际,体现了及考察学生知识又教育学生,达到了教行合一的目的。本题的得分率较高,体现了试卷的难易适中,能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在于回答不出理由部分的基础知识点,如礼貌待人、肖像权、公平交易权、知情权等。

第16题【关注家乡——我亲近了社会】:考查“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怎样成才——做创新型人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三个代表、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本题与往年不同,在提问的方式上比较新颖,以写网络帖子的形式表述问题,而且很规范地展示网络发帖的格式,这样的问法和表述可以帮助考生在紧张的答题中得以轻松,有助于考生稳定地发挥。此题1、2小问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怎样做创新型人才。但第3、4小问学生失分严重,大都得分在2分居多,第3小问主要是学生没有抓住材料的信息点对应所体现的教材知识点,说明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弱;第4小问主要是学生在表述身边的精彩故事时,没有抓住展现”安徽魅力“这一主题。

第17题【胸怀祖国——我们再度起航】:考查“基本国情、取得成就的原因、世界的主题、我国的国际地位形象作用、确立个人理想”。本题得分率较高,尤其是第1、2、4小问,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第4小问和去年相同,再次考查个人理想,但去年从理想实现的角度考查,今年从理想确立的角度考查。其中第3小问学生失分主要是没有抓住材料的信息点对应所体现的教材知识点,说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弱。

三、学生失分的分析

1、基础知识弱,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概念混淆,考试时单靠抄书,答不对题。

2、审题能力弱,审不清题意,缺乏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语言基本功差。错别字大量出现,语言表达不通,口语化严重,不会使用学科术语

4、有些考生明显没有经过系统训练,专业术语无法正确运用,对热点关注不够。

四、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1、注重基础知识梳理

2014年的思想品德试卷,全面打击了目前市场上各类形形色色的资料和被学校捧为法宝的题海战,再一次让资料山、题海战无路可走、头破血流。资料山、题海战既增加学生的经济负担又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无用功。思想品德开卷考试,试题加大了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考查力度,减少了识记的题量和分值,这意味着对基础知识的要求提高,要求学生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知识和能力是辩证统一的,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与发展,忽视基础知识就无所谓能力。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必须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事实及其相互联系等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重视基础知识,要把重点放在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上,不能死记硬背。师生必须立足教材,摒弃题海,精选资料,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要对各课、各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使之系统化、网络化,同时还要打破课与课、节与节和各年级知识点的界限,进行横向比较,通过归纳、比较,深刻理解基础知识。

2、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开卷考试重在考察学生的记忆、理解、阅读、审题等能力,在日常教学和学习中一定要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放在重要位置,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及个人的思想和行动;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捕捉社会生活中重大的时事热点及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重大事件,根据所学的理论分析说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逐步培养思想品德敏感意识。

3、把握教材精髓

开卷考试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综合素质的考查,不是知识的直接再现。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把握教材精髓,进而转化能力,培养情感,为开卷考试作好准备。抛开书本知识,没有起码的知识积累,缺乏解题必需的工具和手段,就谈不上情感培养、能力转化,就不能取得好成绩。开卷考试并没有翻资料的要求,相反,题题翻书肯定是考不好的,更是时间上做不到的。

4、拓宽教育渠道,拓展学生知识面

做好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必须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敏锐的观察力、广博的知识及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审题的能力。因此,除注重基础知识外,在时政的内容上、思想上多下功夫。对于社会生活中的时政热点问题,教师可以抽出专门时间,搜集专题背景知识,通过学生自学感悟、教师点拨讲解等,将学生对这些重大时政问题的认识引向深入,丰富他们的思想,扩展视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通过社会调查活动,进一步了解社会,积累感性材料,拓展知识面。

5、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命运”。新课改和开卷考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尤其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只有怎样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2014年安徽省中考

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纵兆伟

2014.6

下载2014 中考思想品德历史试卷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4 中考思想品德历史试卷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梦飞教育内部资料库 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葛斌宜 谢志钦 2013年中招考试已经结束,今年的思想品德试题延续了近年来中考一贯的命题思路,试题依据课程标准,选材新颖,设计合......

    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合集五篇)

    一、试题简析 2009年的中考政治试题沿袭了以往的出题风格和特点,仍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实践探究题四种类型题作为考试题型,总共15个小题,满分 75分。从学生的......

    2013思想品德中考试卷、阅卷分析

    2013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阅卷分析——上派初中刘文兴一、 试卷构成与考试要求分析(1)引发交通事故;扰乱公共秩序;危害生命、财产安全;损害自身和社会的形象;损害社会主义精......

    2016中考思想品德试卷

    2016中考思想品德试卷 (2016-05-27 08:55:02) 转载转载 ▼ 标签:分类: 初三教学篇 原文地址:2016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作者: 2016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一、请你选择(20分) ●单项选择(4......

    近三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08——2010年三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张雁一、试卷结构 近三年的历史中考无论是形式,还是分值和题型都没有变化,只是考试范围部分有变化,2010年考的《中国现代史》部分的第六课......

    2012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2年中考历史试卷简析 纵观2012年中考历史试卷不难看出,今年的试卷延续了近几年中考历史的出卷思路。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中国古代史......

    2013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2013年中考历史试卷分析 成效中学历史组唐敏今年历史考试卷,以《课程标准》为基础,紧扣《考试纲要》,凸显“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特征。试卷图文并茂,文字浅显易懂,难度适中,关注......

    2013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范文大全

    2013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全椒县黄庵中学谢韶虎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1、试卷的结构2013年安徽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从结构上看,题型、题量与2012年相一致,试卷的难度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