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费方案(定稿版)

时间:2019-05-14 14:16: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温费方案(定稿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温费方案(定稿版)》。

第一篇:高温费方案(定稿版)

**部

2016年防暑降温费发放方案

一、目的

为承接集团战略目标,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特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依据

1.鲁人社发【2015】45号文件

2.安监总安健【2012】89号文件、鄂人社发【2013】39号文件

三、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部在册在岗人员。

四、发放标准及要求

1.根据合同范围确定防暑降温费的发放标准:

① 其中合同范围为**有限公司的员工,防暑降温费发放标准为140元/月/人;

② 其中合同范围为***有限公司的员工,依据湖北省2013年《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结合***有限公司相关制度执行;

③ 劳务派遣员工根据所属派遣公司与集团所签订合同予以区分发放标准;

2.防暑降温费享受期限为6月、7月、8月、9月;

3.每月防暑降温费根据员工当月实际出勤天数进行折算,并与当月工资一并兑现;6月份防暑降温费在发放7月份工资时予以补发;

4.防暑降温费纳入税前工资总额,并在工资核算表及工资条中单独列支;

5.当月产假、长病假等不在岗人员不享受防暑降温费。

五、其他

本方案其他未尽事宜及最终解释权归**部人力资源部所有。

**部

2016年8月16日

编制:审定:会签:

第二篇:高温费由谁来发放

本页来源

高温烤出烫手民意:“高温费谁来发放”

李建勋 《中国商报》 2006.08.29

因为没有统一的或地方性的法律法规,在全国许多地方,用人单位在“高温费”发放这一问题上的做法可谓千差万别。

自7月中上旬以来,在四大“火炉”之一的重庆,“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的日子已经持续了一月之久,气温从35℃、37℃、38℃一路飙升至40℃以上,该市市民已经记不起气象部门发布了多少次红色高温预警警报。

另外三大“火炉”城市武汉、南昌、南京也是红色高温警报长鸣。在以往,谁要说“我们那地儿很热”,四大“火炉”城市的人就会发笑,而今年郑州、天津敢说这样的话了。进入7月以来,这两个城市的气温已历史性地突破40℃以上。

“为了生活,我在烈日下工作……”这是记者7月上旬在重庆采访时从一个建筑工地听来的被民工们改编的歌曲,而与这无奈的歌声中相呼应的不幸现实是:今年7月以来,相继发生了福建长隆纺织厂女工刘运芳、四川绵阳环卫工人赵金诚因中暑而死亡的事件。

因工人高温作业导致死亡毕竟还只是个案。随着持续不断的高温,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烫手民意出现在企业主和立法者面前——“高温费”!

“热”出来的劳资官司

《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标准的通知》只是一份指导性文件,并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如果企业不给高温费,职能部门也没有执法依据。

继福建、四川发生“热死人”的事件后,关于工人高温作业安全的问题就在社会各界不断升温。之后不久,发生在浙江的一位民工因向老板申请“高温费”而被辞退却又申诉无门的事件无疑又将这一话题升级。

一个因“高温费”而起的官司正在进行,主角之一就是浙江省余姚市安山弹簧有限公司原职工陶明成。

“陶明成”是他最先向当地媒体投诉时使用的化名,在他成为通过法律索要高温费的“中国第一人”后,他逐渐认可了这个名字。几经周折,记者终于联系到了这个颇有几分胆气和豪情的民工。

陶明成湖北人,长年在外打工,因此也“长了见识”。一年多前,他应聘来到浙江余姚市安山弹簧有限公司,在该公司五金部数控车间工作。陶称,进入6月浙江余姚的气温就很高了,公司虽然在车间里装上了空调,但机器散发出来的热量根本不能使温度降下来,还是热得难受。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报纸上看到宁波市劳动局发布的要求企业给职工发放高温费或冷饮费的公告。他兴冲冲地找到领导问什么时候发高温费,但得到的答复是公司根本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并认为公司花了3万元给车间装了空调,“也算是一种高温费”。

“可能公司还不知道政府已经做了规定。”6月27日,陶明成写了一份申请书,并将宁波市劳动局的公告抄了一遍,附在上面,让工友们签名,要求公司给员工发放高温费。

没想到,公司老板不但没采纳建议,反而以他“煽动其他车间工人签名,影响正常生产秩序”为由,当天就将他辞退。为此,公司还在墙上贴出了一份通告,公告称陶明成上班期间到处串走,搞所谓“联名”要求补贴高温费,其行为不妥,所以做辞退处理。

“我曾找公司交涉过,但是老板却说„企业是我的,怎么搞是我的事。你爱到哪儿告,就去哪儿告吧。‟”

无奈之下,陶明成来到余姚市图书馆,找到了公司违法辞退他的法律依据,并找到了“高温费”的原始出处——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于2004年7月颁布的《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标准的通知》。陶称,根据该《通知》,他的岗位属于高温作业,他连续4个月每月可以领到120元。

以为抓住了企业“小辫子”的陶明成兴奋地来到余姚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投诉,但却被告知,《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清凉饮料费标准的通知》只是一份指导性文件,并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如果企业不给高温费,职能部门也没有执法依据要求企业支付。

目前,陶明成正在余姚市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帮助之下,向余姚市劳动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但他只根据《劳动法》要求公司支付他两个月的经济补偿金和1个月的额外经济补偿金,而无奈放弃了索要“高温费”的诉求。

“热”出来的企业“伦理缺陷”

据这些拿了高温费的中暑者反映,他们的老板总是认为,工人拿了高温补贴就有义务坚持在高温下为公司干活。

因为支撑“高温费”的依据只是一个不具强制执行力的指导性文件,这就使“高温费”沦落为企业的一项福利项目。既然是福利项目,发不发或发多少,似乎和天气热不热已经没有关系,反而跟企业效益和企业老板的“良心”和“心情”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高温费”这个特殊的福利项目也因此成为衡量企业伦理道德高低的标杆之一。

但遗憾的是,现实中,不少企业在关乎职工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的“高温费”这一问题上表现出了伦理缺陷。

据记者调查了解,因为没有统一的或地方性的法律法规,不仅是在重庆、武汉、南京、南昌这四大“火炉”城市,在全国许多地方,用人单位在“高温费”这一问题上的做法可谓千差万别,表现出来的企业伦理道德也大有迥异:

有的单位城镇职工享有高温费,农民工却没有;有的单位给在职职工发放,不给退休职工发;有的单位坐办公室吹空调的拿上千元,一线挥汗如雨的员工却象征性地表示一点;效益好的单位会多发,效益差的少发,大多数干脆不发;有的单位象征性地发点毛巾、肥皂、解暑药或者绿豆汤什么的了事……

据不完全统计,杭州市区共有7万多家企业,发放高温费的不足10%。即使在四大“火炉”城市,发高温费的企业比率也高不到哪里去。

拿到“高温费”的职工是否就保护了自己的权益呢?记者一在四川省南充市某医院工作的同学告诉记者,由于近期气温升高,其所在医院因高温导致身体不适、中暑的患者占门诊人数的近三成,其中大约有一半是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引起的,而这些人大多是拿到高温补贴的。因为,据这些拿了高温费的中暑者反映,他们的老板总是认为,工人拿了高温补贴就有义务坚持在高温下为公司干活。

无“法”支撑的社会诉求

目前我国惟一的一部“高温劳动保护”规章,是1960年7月1日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这一“暂行条例”一“暂行”就是46年。

尽管是劳动者的基准权利,但近年来兴起的“还我高温费”的社会诉求目前仍然缺乏一个法律的支撑和保障,尽管劳动职能部门每年夏天都会接到不少投诉,抱怨单位不发高温费,其中以建筑行业居多,但对于这类投诉,他们却无法受理。

据了解,目前我国惟一的一部“高温劳动保护”规章,是1960年7月1日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这一“暂行条例”一“暂行”就是46年。但该规定只是针对冶金等特殊高温行业,而对于自然气候引起的室外高温下能否放假、如何补助、应采取何种劳动保护措施却没有规定或者很模糊。

而目前的《劳动法》一直未对劳动者高温作业出台具体保护措施,1991年,国家对原来的高温补贴标准稍作了调整,但此后的十几年间,国家一直没有明确规定企业要以货币的形式为职工支付防暑降温费。对于“高温”一词,气象部门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界线,以前有的城市实施过39℃以上工厂停产,现在也没有这种规定了。

“必须为高温立法。”近10年来,这样的呼声没有间断。但在全国不少地方,至今仍然处于高温立法真空,为什么?

某省人大常委会法制室这样解释:一部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一般只对涉及全局性的、重大的、急需解决的地方性事务调整进行立法,而天气并不是经常性问题,同时,各行业、各部门的环境、特点也不尽相同。就高温天气,政府可根据自己的权限制定规章制度。

而另一省的人大有关负责人则这样称:立法是件非常严肃的事,从立法程序上看,首先要由职能部门提出立法建议,提交给省政府法制办,再列入当年的立法计划,然后由省人大审议通过。目前我们还没接到这样的立法建议,为高温立法条件还不成熟。

既然如此,那么苦于无权管辖“高温费”的政府职能部门为何这么多年不向地方人大提出立法建议或者提请政府制定相应的政府规章呢?据知情者透露,因为高温立法涉及工伤保险,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管;涉及劳动安全,则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涉及劳动卫生,是卫生部门的事,结果是没有一个部门牵头来管高温作业立法的事。

高温劳动法律保护为何滞后?46年了,防暑条例还要暂行多久?社会的质疑正折射出普通老百姓对劳动者人身权、劳动权立法和执法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的不满。

对此,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梁智称他感同身受,他说:“1960年7月1日施行的国务院的《防暑降温暂行条例》,其实是在以讹传讹,这个规定的全称应为《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是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卫生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只是一个部门规章,而不是国务院出台的行政法规。”

为了查到这个《办法》原文,梁智说他用了几天的时间,查遍了网络的各个角落,也跑了几所国内著名大学的法律书店,还在北京图书大厦蹲了半天,甚至去翻查老一代劳动管理工作者的劳动法律法规手册,但都无功而返,最后才意外从一张劳动法律专用光盘之中找到了这个《办法》。

“这样一个与人们生活、劳动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之所以暂行了46年,是不是由于它过于平凡,不易于被发现、被察觉,以至于我在劳动部、卫生部、全国总工会的网站上没有查到它丝毫的信息,甚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的门户网站上也找不到它的踪影。”梁智质疑说,“其实,我认为法律、法规、规章是死的,是无情物,而制定它的人、执行它的人却应该是有情的人。大家对这个暂行规定„暂行‟了46年之久的质问,应该是对握有立法权力的人们是否„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一种„追问‟。”

第三篇:2011江苏省高温费文件

索 引 号:SJ014-D0100-2011-分类: 社保;厅业务文件

发布机构: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发文日期: 2011年06月27日

名称: 关于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

文号: 苏人社发[2011]268号

主 题 词: 人力资源 劳动 高温津贴△ 通知

内容摘要:我省企业职工夏季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

关于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

各市、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国税局、地税局,苏州工业园区国税局、地税局,常熟市国税局、地税局,张家港保税区国税局、地税局,省国税局直属分局,省地税局直属税务局:

为切实做好夏季高温条件下防暑降温工作,保障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186号)的规定,经研究,现就我省企业职工夏季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企业安排职工在室外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工作的(不含33℃),应当向职工支付夏季高温津贴,具体标准是每人每月200元,支付时间为4个月(6月、7月、8月、9月)。企业按此标准支付的高温津贴,可按照规定税前扣除。

二、企业应当依法建立健全夏季高温津贴支付制度。通过开展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定规章制度等方式,明确本单位夏季高温津贴发放的具体岗位工种等,以及在非高温场所作业职工的津贴标准。企业在发放高温津贴的同时,还应当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夏季作业场所的防暑降温工作。

三、企业应当在高温季节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合理增加休息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减少高温时段作业,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四、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对高温、高湿作业场所的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职工工作时间、休假时间、工资支付、女职工和未成年工保护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督促企业制定和落实夏季防暑降温各项措施,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的通知》(苏劳社劳薪[2007]18号)同时废止。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国家税务局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第四篇:12.高温费发放情况

★【请提供】公司发放高温费的相关凭证(如:领取的签字单据等)

XXXXXX公司

关于2013年发放高温补贴的通知

各位员工:

由于今年高温天气较多,根据上级工会《关于做好2013年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公司结合自身的情况,为了使得全体职工身体的健康需要,现将高温补贴的具体实施办法通知如下:

车间工人每人每月200元;办公人员每人每月180元,发放月份为6至9月,共计四个月。

XXXXXX公司

2013年6月6日

嘉定区安亭镇总工会

关于做好2013年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

安总工〔2013〕25号

各基层工会:

根据上海市嘉定区总工会《关于做好2013年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精神,今年,随着夏季高温的提前到来,切实做好防暑降温、安全生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认真做好今年夏季的劳动保护、防暑降温工作,切实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各工会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领导,明确职责,落实措施,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今年夏季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防暑降温工作落实到每个企业、每个班组、每个高温岗位和每个职工,特别要加强对非公企业劳动保护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维护广大职工的安全与健康。

二、各工会要督促行政合理安排职工的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加强生产作业中的职工轮休,注意劳逸结合。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强通风降温,设立高温作业职工的工间休息室,改善作业条件和环境,工会应督促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的作息时间,确保施工安全,确保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各工会要督促行政严格执行国家和市有关部门的文件精神,保障高温季节各项津贴标准及相关待遇的落实到位。特别要注意加强农民工的防暑降温工作和相关措施的落实。

四、各工会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要通过防暑降温慰问等各种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安全卫生和暑期保健宣传教育活动,使职工了解暑期安全保健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营造全社会关心职工、关注高温、预防中暑的良好社会氛围。特别要加强对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农民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要努力为农民工创造安全、良好的工作环境,努力维护好农民工的健康权益。

五、各工会要高度重视高温天气极易诱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特点,要深入到生产一线,倾听职工的呼声,了解职工疾苦,对损害职工安全健康的问题,要及时向行政和上级工会反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解决。要充分利用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网络优势,发挥“群防群治”的作用,加强对企业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企业整改,防止、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六、各工会要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防暑降温工作的监督检查,检查的重点是高温作业、高空作业、露天施工、危险品储运等危险因素较大的企业和工地,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职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镇总工会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高温车间、露天野外作业等特殊作业的企业、工地、车间进行重点抽查,并深入一线慰问高温作业的职工。

七、各工会要督促行政做好职工的医疗保健工作,保质保量、及时地供应发放夏季保健饮料,并抓紧在入暑前对高温作业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高温禁忌症的职工,应及时调整工作岗位;同时要督促企业加强卫生管理,防止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各基层工会将劳动保护、防暑降温工作及高温季节各项津贴及待遇的落实情况于9月20日前报镇总工会。

嘉定区安亭镇总工会

2013年6月1日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调整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

沪人社综发(2011)43号

各有关委、办、局,各控股(集团)公司、企业(集团)公司,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用人单位:

根据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卫监督发[2007]186号)要求,现就调整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企业每年6月至9月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 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标准为每月200元。

二、企业在发放劳动保护性质的高温季节津贴的同时,应继续做好夏季工作现场清凉饮料的供应。

三、有雇工的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参照执行。

四、本通知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沪劳保综发(2007)30号)同时废止。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一一年七月一日

第五篇:高温费十大案例(20140721)

高温津贴十大典型案例解析 特约撰稿 周斌

高温津贴可发可不发吗?

【案例】 季某是商贸公司的随车装卸工,离职后公司却拖欠了他250元高温津贴没有支付。为此,他将商贸公司告上法庭,要求支付所欠高温津贴。季某称,2005年3月,他进公司任随车装卸工,约定基本工资每月750元,奖金每月100元。去年8月,季某从公司离职。季某离职后,公司发放了去年7月的高温津贴250元。法院认为,公司发放去年7月的高温津贴时,季某虽然已经离职,但是去年7月季某仍然在公司从事装卸工的工作,公司应当向季某支付高温津贴。卢湾法院支持了季某的诉讼请求。

【说法】 2007年6月8日,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出通知,要求“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高温天气下(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不含33℃),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高温津贴的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或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2007年7月11日,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总工会联合发出《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在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企业应向劳动者支付每天不低于10元的高温津贴;当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缩短工作时间。”

本市目前虽尚无像重庆等地对不执行高温津贴有行政处罚方面的规定,现有的立法层次也亟待提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目前本市规定的高温津贴,企业可发可不发。如果高温下从事室外露天作业、重体力工作的劳动者申请仲裁,要求单位发放高温津贴,有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核实后,有可能支持劳动者这一方。同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将加强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各项措施,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提醒】 一些劳动者在向管理者提出发放高温津贴的请求时,往往得到的答复是:“工资我们是事先约定好的,高温津贴已经包含在内了,不必另外再支付。”其实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虽然企业已按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为职工支付了工资,但是工资所反映的只是一般劳动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和劳动数量与质量的差别,而高温津贴则是用于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发高温津贴有“月份限制”吗?

【案例】 35.3℃!2009年5月11日,当上海市民还沉浸在百年最早入夏的惊愕中时,当地今年首个高温日伴着高温黄色预警便迫不及待地来“报到”了,一举刷新33.3℃的136年申城同日最高气温纪录。有人说,这也意味着符合规定条件的职工,在5月份就可以开始领取高温津贴了,但是也有人不同意。

【说法】 对于高温津贴的发放,各地有“按月发放”和“按天发放”两种模式。北京、浙江、江苏等地采用的是“按月发放”模式,规定在6月至8月间,用人单位必须每月向 符合条件的职工发放一定数额的高温津贴。而上海、重庆、河南等地采用的是“按天发放”模式,但是“按天发放”并不意味着发放的月份没有限制。

上海《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中所称的高温津贴全称为“高温季节津贴”,言下之意,就是只在高温季节发放。哪几个月份属于高温季节呢?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实际上各地气候不一样,也不可能有统一规定。从上海的情况看,一般把6月至8月间作为高温季节。所以在5月份不发岗位津贴也不能算错,当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企业应积极做好各项防暑降温工作,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或缩短工作时间。

【提醒】 无论采用哪种发放模式,其实当地政府规定的只是最低标准。企业还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条件,建立高温季节津贴制度,并通过民主协商,合理确定本企业的高温季节津贴发放条件、范围及具体标准。发了高温津贴,还发原岗位津贴吗?

【案例】 闵行区万人就业项目中的交通协管员原来就有每人400元的高温津贴,2007年本市规定35度以上天气每天再补贴10元,当时有人认为重复发放了,还有人直接反映到区政府。2008年,由区政协出面,请区劳动、财政、工总工会、区府信访办等部门一起研究。最后大家达成一致意见:根据市里规定,企业在发放高温季节津贴的同时,不能影响高温岗位劳动者高温岗位津贴的发放。为此区领导还讲了一句话:交通协管员工作很辛苦,闵行区不能比其他区发的少。于是,该区交通协管员原来的高温津贴改称夏令补贴,与市里规定的高温津贴同时发放。

【说法】 根据《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通知》规定,企业在发放高温季节津贴的同时,不能影响高温岗位劳动者高温岗位津贴的发放。企业原先一直发放的高温津贴,主要是从职工的福利基金中支出的,属于职工福利的一部分。根据有关法律、规章,企业如果确实有必要调整职工福利基金的使用,必须严格依法按有关程序办理。无论何种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在决定职工福利费使用时,都必须经过职代会审议决定或与工会进行协商。一些企业不经过职代会审议,也没有与工会协商,就改变福利基金使用的做法是极不妥当的,应予以改正。

【提醒】 在有关部门检查《通知》落实情况的过程中,发现有的企业在高温前发放了一次性津贴后就不再支付高温津贴,实际上没有达到10元一天的规定标准。高温津贴的发放,企业可以有一天发一天,也可以每个月结算一次,再或者等夏天过了一并发放,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应该事先和职工说清楚,不能含含糊糊。

冷饮绿豆汤能替代高温津贴吗?

【案例】 2007年9月3日,在一家公司担任司炉工的张先生收到公司通知,称自当天起其不再要他担任司炉工。接到通知后,张先生即申请劳动争议仲裁,但仲裁裁决仅支持了加班工资和夜班津贴,对高温津贴不予支持。为此,张先生诉至闵行法院,提出了270元高温津贴等的诉讼请求。张先生认为,在高温季节,锅炉运转时周围温度达到43℃至45℃左右,公司应当发放高温津贴。公司则辩称,锅炉周围的温度比正常温度略高5℃,但高温期间已提供冷饮和绿豆汤,故不同意支付高温津贴。法院认为,法院除支持张先生要求公司支付加班工资等,还判决公司须支付张先生高温津贴270元。

【说法】 根据《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符合特定情况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季节津贴,同时应继续做好工作场所清凉饮料的供应。张先生的工作环境确存在高温情况,公司亦确认锅炉周围温度高于常温5℃,故应当支付高温季节津贴。一些企业把夏季向职工发放绿豆汤、矿泉水和必须使用的防护用品,也充作高温津贴,这无疑是不对的。高温工作现场的清凉饮料费用不能从职工工资中扣除,也不能折合现金抵消应发的高温津贴。

【提醒】 根据国家强制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在炎热季节对高温作业工种的工人应供应含盐清凉饮料(含盐量为0.1%-0.2%),饮料水温不宜高于15℃。同时,各企业特别是从事高温作业和户外作业的行业,要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当气温达到35℃及以上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缩短工作时间。当气温达到38℃及以上时,除涉及国计民生、城市运行安全和人民基本生活等重要行业外,工作环境不能满足极端高温条件作业的企业,可视实际情况采取暂停工作和保证休息等措施。发了岗位津贴,还要发含盐菜汤吗?

【案例】 作家沈嘉禄写过一篇很有意思的短文《含盐菜汤的象征意义》,他说:“如果用辞典的腔调来解释含盐菜汤,它会是这样的:企业在高温期间作为一种福利,用防暑降温专款烧煮的一大锅汤,发放给工人喝。因为汤内含有充分的盐分,喝了之后可以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他在一家店里当学徒的时候,就掌勺烧过含盐菜汤。因为偷偷加入了浓浓的高汤,他烧的含盐菜汤就实现了质的飞跃,连来店里劳动的公司干部喝后也啧啧有声地说:“3分钱的汤能烧出这个味,够格了。”“现在,我们所获的高温费已大大超过昨天,但卡里的数字不会自动演变成一句贴心贴肺的问候,这可是一种非物质的欠缺啊。”

【说法】 由于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人体大量出汗,造成体内水分和钾、钠等丢失,可引起水盐代谢紊乱,而只有通过供给足够的含盐饮料,才能补偿水和盐分的丢失。所以为高温作业的职工在菜中增加一些含盐较多的食品,如腊肉、咸鱼、咸蛋及咸菜等,并让他们进餐同时喝点含盐菜汤,历来是企业劳动保护必做的“功课”之一。

当然,现在含盐菜汤发放的标准已经远远不止3分钱了,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调整本市企业保健食品费发放标准的通知》(沪劳保发(1998)24号)文规定:“本市高温季节含盐菜调整为2.70元/天、高温季节含盐菜汤调整为1.80元/天。”尽管从1999年开始,有关部门不再发文规定保健食品费发放标准,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放标准,但不得低于上述标准。实际上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执行的标准也都高于上述标准。

需注意的是,这个“含盐菜汤费”只是从事高温作业人员所享有的津贴,其实更接近于高温岗位津贴,与高温季节津贴完全是两回事。企业在发放高温季节津贴的同时,不能影响含盐菜汤的发放 【提醒】 过去有关部门一直强调发放含盐菜汤必须坚持“集体供应、现场饮用”的原则。这几十年来,企业劳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一些青年职工,比起含喝盐菜汤来,也许更喜欢饮盐汽水,或者吃盐水棒冰,当然这也未尝不可。所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发放标准”的确更加符合情理。

发放高温津贴可以“一刀切”吗?

【案例】 高温津贴在一些企业并没有真正兑现,还有一些企业虽然也发了高温津贴,职工们却并不领情。有家企业从清洁工人到公司经理,一律每人每天发放高温津贴15元(比本市规定标准还多拿了5元),但其在室外作业的职工仍然觉得吃亏,甚至愤愤不平。而企业也连呼委屈:“想不到发钱还会发出怨气来!”

【说法】 这种“一刀切”的发放高温津贴办法未必违法,但肯定不合理。高温津贴毕竟与约定工资有所区别,它的功能就是补偿职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现实生活中劳动条件是千差万别的,由于劳动条件不同,同一产品中的劳动含量肯定不同,为其支付的生活费用也不相同。在高温条件下劳动消耗较大的劳动者,理应比其他职工得到更多的物质补偿和精神鼓励。企业给非高温作业人员发放高温津贴未尝不可,但是要体现不同劳动条件员工的待遇差别,这样才公平合理。

《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企业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条件,建立高温季节津贴制度,并通过民主协商合理确定本企业的高温季节津贴发放条件、范围及具体标准。”《劳动合同法》也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劳动安全卫生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高温津贴也是职工劳动报酬的组成部分,通常是企业集体合同的必备条款。只有企业和职工平等协商,才能保证公平。如果企业的发放高温津贴办法未经民主程序制订,就不仅是内容不合理,而且涉嫌程序不合法。

【提醒】 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单位发放高温津贴虽然不是“一刀切”,却也不是与高温下的劳动强度挂钩,而是与“级别”、“编制”挂钩,高温津贴甚至成为一种身份的标志,一些“临时工”、农民工、劳务派遣员工等所谓“编外人员”享受不到高温津贴,有的地方甚至发生过农民工申请高温津贴被辞退的事件,这些行为侵犯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作场所的实际温度如何测定?

【案例】 如何确定每天各车间的温度,是一些企业发放岗位津贴遇到的难题。有家企业食堂的炊事员说,虽然现在食堂里也有了中央空调,但是因工作需要,他们时常站在炉灶边,此时,实际感受到的温度不可能降低到33℃以下,这是否属于战高温呢?

【说法】 《关于本市企业高温季节津贴标准的通知》对不同劳动保护条件下的劳动者给与了不同程度的补偿,从通知的本义上看,发放高温季节津贴的条件应以实际工作条件为准。尽管食堂里也有了中央空调,但是炊事员实际感受到得温度不可能降低到33℃以下,应视为“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当然每个单位的工作条件和每个岗位的职责可能比较复杂,所谓公平合理也是相对而言的,关键还是企业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具体条件,依法建立健全高温津贴发放制度,除做到内容相对合理外,制订的程序也要合法。

【提醒】

有的企业将非露天工作岗位分为“非露天有热源岗位”、“非露天常温岗位”、“非露天有制冷岗位”三种,并规定当天气象台天气报告分别到达27℃以上(估计实测为33℃以上)、33℃以上、35℃以上(估计实测为33℃以上),就按规定发放岗位津贴,这不失为一个比较简便合理的办法。退休返聘能领取高温津贴吗?

【案例】 2007年夏天,年已65岁的王大伯在上海某物业公司做车棚管理工作,天天食宿在地下车库内。车库没有通风设备,一米深的半地下部分更是潮湿闷热。但他却未和其他员工一样享受到高温津贴待遇。经多次协商无果,王大伯最终诉至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物业公司认为,王大伯是退休后从事工作,不适用劳动法。而法院认为,王大伯与物业公司属于特殊劳动关系,本案中所涉及的劳动保护均应适用劳动法的相关规定。2008年12月,法院根据王大伯工作场所的特定环境和2007年夏季的气象报告,判决公司支付王大伯高温津贴300元。

【说法】 发放高温津贴都应坚持同工同酬的原则。特殊劳动关系的主要特征为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较完整地接受了使用单位的管理支配,但或因劳动者主体不符合现行劳动法律规定的构成条件,或因劳动者在使用单位从事劳动的同时与另一用人单位存有各种形态的劳动合同关系。单位聘用特殊劳动关系的职工,如协保人员、内退人员、停薪留职人员、专业劳务公司输出人员、退休人员等,凡是符合本市规定的高温津贴发放条件的,都应当领取高温津贴。

【提醒】 劳务派遣员工的高温津贴原则上应由实际用工单位支付,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实际用工单位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另外,实际用工单位负责员工的考勤和防暑降温等工作,由实际用工单位支付比较合理。但是对于这个问题,最好在用工三方的相关协议中约定清楚,有约定的应按照约定执行。

高温津贴可以计入最低工资吗?

【案例】 2010年4月,张某到某机械厂企业担任搬运工,约定工资为每月1200元,其中包括200元高温津贴。2个月以后,张某离职后与厂方交涉,要求企业补足其工资与最低工资的差额。该企业认为,张某每月领到的工资1200元已经高于1120元的本市最低工资标准,不同意向张某补发工资。后张某向劳动保障机构投诉,经过有关部门的协调,机械厂向张某支付了其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差额。

【说法】 从今年4月1日起,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从960元调整为112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8元调整为9元。上海市最低工资规定没有说最低工资由哪些项目构成,但是用反向列举法剔除了以下项目:个人依法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延长法定工作时间的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伙食补贴(饭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所以扣除了高温津贴等项目后,职工每月实际拿到手的钱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将高温津贴计入最低工资,实际上“暗扣”了劳动者法定的最低工资收入,这种行为应当予以制止。

【提醒】 现在生活必需品的概念也发生了变化,它不仅指一日三餐,在高温天气下让职工吃个西瓜,喝瓶饮料,或给他们开空调补贴一点电费,都应适当地纳入生活费的范畴。执行最低工作标准不仅指支付劳动合同约定工资,还应包括按规定发放各类津贴和社会保险费等,以上项目都应列为最低工资保障的重要内容。高温津贴发购物卡能避税吗?

【案例】 某单位在讨论如何发放高温费的问题时,财务大可提出一条建议:由于高温费发钱,需要相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单位也要因此缴纳各类统筹金,很不合算,建议改以超市购物卡形式发放。一来发卡让职工自己买防暑降温物品,从高温费角度讲,是说的过去的;二来超市里样样都能买,人人都离不开,发卡如同发钱;三来可以合理避税。最后,职代会通过了这个新方案。

【说法】 目前江苏、广东和福建等地都规定高温津贴开支列入企业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如《关于公布广东省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高温津贴标准在每年6月、7月、8月、9月、10月发放,在企业成本费列支。”北京、四川等地则不同。如《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高温津贴属于劳动者工资组成部分,应计入企业工资总额。”上海等地尽管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高温津贴也作为劳动者工资性收入的组成部分,计入企业工资总额,且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

按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可以免税的福利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费。根据国税所函发[1995]007号文件规定,可以免税的津贴仅指按照国务院规定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和“两院”院士津贴。所以说,在无明确规定高温津贴开支列入企业成本费用的地方,高温津贴发超市购物卡等未必能够合理避税,高温津贴只能是现金支付,且必须是工资以外的支出。

【提醒】 用人单位在发放的工资单上应将高温津贴单独列出来,以免引发误会和争议。发放高温津贴看似简单,实际上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有时还涉及到地方上的其他政策,用人单位在制订操作方案时,应尽量考虑得周全一些。

下载高温费方案(定稿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温费方案(定稿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发放2016年高温费津贴方案的请示

    关于发放2016年高温费津贴方案的请示 尊敬的公司领导:近日,随着夏季来临,天气越来越炎热。为表示公司对员工的体谅和关怀,使员工在酷暑期间能更好的工作,特向公司申请发放员工高......

    关于发放2018年高温费津贴方案的请示

    关于发放2018年高温费津贴方案的请示 尊敬的公司领导:近几月天气越来越炎热。为表示公司对员工的体谅和关怀,使员工在酷暑期间能更好的工作,特向公司申请发放员工高温补贴。......

    关于发放2013年高温费津贴方案的请示

    关于发放2013年高温费津贴方案的请示根据我市关于企业在岗职工夏季防暑降温费标准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制定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行政人事部提出以下请......

    2011江苏高温费补贴标准调整

    【爱文库】核心用户上传 2011江苏高温费补贴标准调整 在闷热的夏天,比起绿豆汤、冰汽水,或许只有“高温费”才能真正给那些挥汗如雨的人们解暑。昨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关于发放高温费津贴的申请

    关于发放高温费津贴的请示 根据湖北省相关部门下发的《关于调整高温津贴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湖北省2015年高温补贴标准为12元/天,发放时间为6、7、8、9四个月。 随着夏季来......

    2014年江苏省高温费发放标准

    2014年江苏省高温费发放标准 根据江苏省人社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关于企业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的通知规定: 企业夏季高温津贴的适用条件和标准企业安排职工在室......

    简评上海高温费与独生子女费

    简评上海高温费与独生子女费!一、高温费(上海涨至200元每月)这两天上海温度极高,都快40度了,正好上海劳动局也出了个文件,高温费由原来的10元每天,改为200元每月,这对广大劳动者是件......

    关于发放高温费津贴的请示

    关于发放高温费津贴的请示 尊敬的公司领导:近日,随着夏季来临,天气越来越炎热。生产部深加工炒制车间也进入酷热阶段,结合16年度高温补贴方案(详情见16年方案),炒制车间正常生产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