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衢州市关于公布新认定和监测合格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 Microsoft Word 文档
关于公布新认定和监测合格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
衢政办发〔2012〕29号
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新认定和监测合格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监管和服务,规范、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水平,更好地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根据《衢州市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开展了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申报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在企业自愿申报、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初核、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以及市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复核的基础上,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新认定的3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递补的29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监测合格的15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予以公布(具体名单见附件,不含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希望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努力与农民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不断增强辐射面和带动能力。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推动我市农业“两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作出新的贡献。
附件:1.新认定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
2.递补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
3.监测合格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
二○一二年三月十五日
附件1新认定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32家)
一、市本级(2家)
浙江神光大叶枸发展有限公司、衢州市真农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二、柯城区(5家)
浙江鸿福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衢州鲟龙水产食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山农竹业科技有限公司、衢州市新联建农产品有限公司、衢州胡氏果业有限公司。
三、衢江区(5家)
衢州一粒志食品有限公司、衢州市三童食品厂、衢州市衢天食品有限公司、衢州市衢江区长寿面条厂、衢州市蜜之源果业有限公司。
四、龙游县(5家)
浙江德辉食品有限公司、龙游县龙佑乌种猪场、龙游均泰科技竹木业有限公司、浙江甲天下生物有限公司、龙游神宇竹胶板制造有限公司。
五、江山市(5家)
江山市志和鳜鱼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江山五福门业有限公司、江山市郎峰木业有限公司、浙江江山恩派木业有限公司、浙江江山丽人木业有限公司。
六、常山县(5家)
常山县大宝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常山县伟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欧凯板业有限公司、常山曼地亚红豆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常山县富而康山茶油有限公司。
七、开化县(5家)
衢州市顺康牧业有限公司、开化县杜康茶业有限公司、开化县萌芽茶业有限公司、浙江泰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化县正大食用菌厂。
附件2递补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29家)
一、柯城区(3家)
浙江汇特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可可佳食品有限公司、衢州市红樟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二、衢江区(2家)
衢州市衢江区绿洲菌种厂、衢州市向荣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三、龙游县(8家)
龙游兴隆观赏鱼养殖有限公司、浙江金勺科技有限公司、龙游方飞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省龙游县大鼓山茶厂、浙江龙游吉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龙游银雁市场服务有限公司、龙游姜氏富硒莲业科技有限公司、龙游浙香食品有限公司。
四、江山市(7家)
浙江天林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开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山里河农业开发科技有限公司、江山苑林食品有限公司、江山市绿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山温氏畜牧有限公司、浙江 2 江山根根生物开发有限公司。
五、常山县(6家)
常山晟泰茶油科技有限公司、常山县柚乐食品有限公司、常山百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常山县耀光果业有限公司、常山绿芙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常山县大公生态养殖场。
六、开化县(3家)
浙江兴达活性炭有限公司、衢州十通家具有限公司、浙江山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附件3监测合格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154家)
一、市本级(8家)
衢州市红岚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新天神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衢州市德隆木业有限公司、衢州华农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巨香食品有限公司、浙江辉煌集团有限公司、浙江衢州宇光炭业有限公司、浙江圣德果业有限公司。
二、柯城区(19家)
浙江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衢州市柯城温流水产良种场、衢州市花鸟工艺品市场、衢州市富源竹业有限公司、衢州市三冠名优特产有限公司、衢州市航埠粮油有限公司、衢州明园食品有限公司、衢州市邵永丰成正食品厂、衢州市龙印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浙江金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天源堂蜂业有限公司、衢州市万顺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衢州市柯城兴旺达农牧开发场、衢州市朱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衢州双发农贸有限公司、衢州市乡香米业加工厂、衢州市沟溪泉休闲山庄有限公司、浙江老树根油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行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三、衢江区(31家)
衢州市大山茶叶有限公司、衢州市衢程饲料有限公司、衢州市衢江区巨北畜禽养殖场、浙江怡园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衢州净力竹炭科技有限公司、衢州市民心食品有限公司、衢州唯信食品有限公司、衢州市文昌阁茶业有限公司、衢州市正康特产有限公司、衢州市云合炭业有限公司、衢州市东港油脂有限公司、衢州市国丰油脂有限公司、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野山食品厂、衢州市衢江区兴品园艺场、衢州市景麟农产品有限公司、衢州烛光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衢州市天圣植物提制有限公司、衢州现代炭业有限公司、衢州刘家香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民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衢州现代宝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衢州华玲面粉有限公司、衢州峰仔食品有限公司、浙江雁杰建筑模板有限公司、衢州市乌溪江渔业养殖有限公司、衢州市亨雅竹业有限公司、衢州宏泰纤维有限公司、衢州兴隆生态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九九红玫瑰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纯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衢州市衢江区富源种猪有限公司。
四、龙游县(30家)
浙江龙游辰港宣纸有限公司、浙江省龙游仙峰山茶业有限公司、龙游县大约克种猪试验场、龙游恒昌笋竹制品有限公司、龙游农产品批发市场、龙游县巨江养殖有限公司、龙游县建光蔬菜食品厂、龙游元恒信皮草服饰有限公司、浙江金谷食品有限公司、浙江龙游溪口吴刚茶厂、龙游县铜鸟食品厂、龙游康绿养鸡场、龙游科星牧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十里坪生态养殖总公司、龙游天佑竹业有限公司、浙江唯佳生物饲料有限公司、衢州温氏畜牧有限公司、龙游县乾坤蛋品厂、龙游县佳鹏食品厂、龙游茗达茶业有限公司、浙江文昌阁工艺品有限公司、浙江正阳竹木制品有限公司、龙游县兰塘茶厂、龙游西门农贸市场有限公司、龙游翠竹茶厂、浙江千叶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龙游县田野农庄、浙江龙游唯华火腿食品有限公司、龙游县裕农种猪场、龙游县金竹工贸有限公司。
五、江山市(24家)
浙江江山健康蜂业有限公司、江山福赐德蜂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千红蜂产品有限公司、江山市飞源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山市绿之园特产有限公司、江山市红盖头食品厂、浙江法朗德食品有限公司、江山市天旺禽业有限公司、江山市仙霞罐头食品有限公司、江山甬江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山闲林食品有限公司、江山市荣盛食用菌有限公司、江山市十罗洋茶场、浙江三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江山市大桥奋发粮油贸易有限公司、浙江益万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珠峰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德生木业有限公司、浙江西本木业有限公司、江山欧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江山市日升工艺品厂、江山市鼎立竹业有限公司、浙江易和家居制造有限公司、浙江茶之语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六、常山县(19家)
常山县大胡山果蔬有限公司、常山县天龙果业有限公司、浙江常山自然食品有限公司、常山县名茶开发中心、常山微生物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常山县碧盛食品有限公司、常山县天乐食用菌研究所、浙江省常山宝新果蔬菌有限公司、常山县绿尔康食品有限公司、常山县新农食品有限公司、常山县金桥生态农业园有限公司、常山县荷花园养鳖场、常山县三禾工艺品有限公司、浙江一品生态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常山华凯木业有限公司、常山县乡约五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常山粮食收储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山神油茶开发有限公司、浙江医宝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七、开化县(23家)
浙江京鹏生态资源发展有限公司、开化县三丫丫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开化县森贝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开化县宝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久红酒业有限公司、开化县华德食品有限公司、浙江中兴粮油有限公司、浙江皇岸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华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衢州醉根艺品有限公司、开化山海板业有限公司、浙江香乡门业有限公司、开化宝纳制茶有限公司、开化县双龙特产有限公司、浙江省开化县种子公司、开化志兴牧业有限公司、开化县云翠茶业有限公司、开化县菊莲茶业有限公司、开化县芹阳茶业有限公司、开化金茂茶场、开化县石板桥茶厂、开化莱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化县同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主题词:经济管理
农业
企业
通知
第二篇:2015拟认定第八批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名单
附件
拟认定第八批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名单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有限公司 浙江千岛银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杭州桐君堂药业有限公司
杭州小来大农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杭州富义仓米业有限公司 浙江金年食品有限公司 杭州群丰果品连锁有限公司 浙江严州府食品有限公司 杭州萧山凌飞环境绿化有限公司 杭州鸿光浪花豆业食品有限公司 杭州碧于天保健品有限公司 杭州萧山食品公司 杭州申浙家禽有限公司 杭州知味观食品有限公司 余姚市备得福菜业有限公司 余姚市银树绿色食品有限公司 宁波铜钱桥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宁波士林工艺品有限公司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宁海县食品有限公司
宁波裕祥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可耐尔食品有限公司 浙江红欣园林艺术有限公司 浙江御茗茶业有限公司 瑞安市百好乳业有限公司平阳县信业水产有限公司 浙江泰龙制茶有限公司 浙江铁枫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鹅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文成县亨哈山珍食品有限公司 浙江百川食品有限公司 温州正虹饲料有限公司 浙江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 湖州荣德粮油有限公司
浙江中叶生态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长兴天德粮油有限公司 浙江美生橱柜有限公司
浙江长兴森大竹木制品有限公司 浙江长兴万兴来米业有限公司 浙江拳王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金大地肉类加工有限公司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嘉兴市水果市场有限公司 嘉兴市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嘉兴市农产品展销配送有限公司 浙江飞翼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上虞市天丰粮食有限公司 浙江天地润珍珠有限公司 浙江昌祥茶叶有限公司 达利丝绸(浙江)有限公司 浙江老何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绿洲生态股份有限公司 上虞市多哈茶叶有限公司 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大飞龙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浙江老汤火腿食品有限公司 江山欧派门业股份有限公司 衢州市宁莲畜牧业有限公司 浙江云翠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衢程饲料有限公司 浙江江山健康蜂业有限公司 浙江欧凯板业有限公司 浙江德辉食品有限公司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浙江可可佳食品有限公司 浙江冠素堂食品有限公司 舟山市史记水产有限公司 舟山市惠业天诚水产有限公司 舟山金园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舟山中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浙江得乐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诚远食品有限公司 台州兴旺水产有限公司
浙江礼仕得仙居鸡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台州一罐食品有限公司 浙江枫泽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三特生态渔业发展有限公司 浙江定海针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浙江龙泉佳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景宁自强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景宁百菇源食品有限公司 浙江九川竹木股份有限公司 庆元县斯大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元康食品有限公司 浙江万成食业有限公司 松阳县雪峰云尖茶业有限公司 85 义乌市城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第三篇: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和监测管理办法的通知
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乌鲁木齐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和
监测管理办法的通知
(乌政办[2008]152号)
乌鲁木齐县、各区人民政府,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属各委、局、办:
《乌鲁木齐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申报认定和监测管理办法》已经2008年4月25日市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八年五月十五日
乌鲁木齐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申报认定和监测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乌鲁木齐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以下简称龙头企业)的申报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根据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9部委联合印发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和自治区农业厅、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济贸易委员会等11个厅局联合印发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本办法规定标准,并经乌鲁木齐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产业化领导小组)认定的企业。
第三条 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过程中,实行竞争淘汰机制,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第四条 凡乌鲁木齐市辖区内,愿意申报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的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申报
第五条 申报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企业组织形式。依法设立的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包括依照《公司法》设立的公司,其他形式的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以及中外合资经营、外商独资企业,直接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开办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农民合作社,正常经营二年以上。
2.企业经营产品。企业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增加值占总增加值的50%以上。
3.企业规模。总资产(以企业注册登记地为准)500万元以上;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额1亿元以上。
4.企业效益。企业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应不欠税、不欠职工工资、不欠缴社会保险费、不欠折旧、不亏损。
5.企业负债与信用。企业资产负债率应低于60%;企业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含A级)。
6.企业带动能力。通过建立可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乌鲁木齐地区农户500户以上。
7.企业利益连接。企业在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通过订立合同、入股和合作方式采购的原料或购进的货物占所需原料或所销货物量的70%以上。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环节利益联结机制健全。
8.企业竞争能力。在同行业中企业的产品产量、产品科技含量、新产品开发能力居区、市内领先水平,产品质量稳定,近两年内产品未出现重大质量问题,主营产品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应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产销率达到85%以上。
第六条 符合以上条件要求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民合作社可以申报市级龙头企业。种源农业企业、高新技术开发企业、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企业及本地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其资产规模、企业效益、企业带动能力等项,可以适当放宽申报条件。第七条 申报企业应提供企业的基本情况材料,并按本办法第五条要求提供主管部门或中介组织出具的有效证明材料,装订成册。申报材料包括:
1.企业的基本情况并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第六条要求提供有关申报材料。
2.企业的资产和效益情况须经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定(附:上一财务决算的审计报告)。
3.企业的资信情况须由其开户银行提供证明。
4.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利益联结关系情况须由所在地的农村经济行政管理部门提供说明。
5.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6.乡级以上农经部门出具的带动农户数,内容包括是否拖欠农民原料款,是否存在压级压价现象等方面的证明。
7.税务部门提供的企业纳税状况证明。
8.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出具的产品质量证明。
9.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县级以上工会出具的企业对职工参保、工资等情况的证明。
第三章 认定
第八条 龙头企业申报认定程序:
1.由申报企业将申报材料直接报送乌鲁木齐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产业化办公室)。市产业化办公室对企业报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初步审核,形成审核
意见。对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汇总,一并提交市产业化领导小组进行评审。
2.市产业化领导小组根据市产业化办公室提交的申报材料和初审意见,按照本办法第二章第五条要求,对申报企业进行打分和评审。
3.市产业化办公室将打分结果,送市产业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征求意见。
4.市产业化办公室汇总市产业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意见,报市产业化领导小组最终认定。
5.经市产业化领导小组认定的企业,作为龙头企业。认定后,由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发文公布名单,并颁发证书和牌匾。被认定的龙头企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四章 运行监测
第九条 对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竞争和淘汰机制,做到可进可出。第十条 建立龙头企业动态监测机制,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情况,并进行运行监测评价,通过监测评价的企业可继续保留“市级龙头企业”称号,并享受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未能通过监测评价的企业将取消其“市级龙头企业”的称号。被取消“市级龙头企业”称号的企业,不再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
第十一条 运行监测是企业被认定为龙头企业后从次年开始并实行一年一次的监测评价制度。具体办法是:
1.企业报送基础材料。每年6月底前,龙头企业将反映企业变化情况的基础材料报送市产业化办公室。材料包括:龙头企业监测表和本办法第二章第七条第2、3、4、5、6、7、8、9款要求的材料。
2.材料汇总。当年7月20日前市产业化办公室对龙头企业所报的材料进行汇总、核查。根据核查结果,提出监测意见,报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审定。
3.根据审定结果,市产业化办公室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第十二条 监测合格的龙头企业,继续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监测不合格企业,取消其龙头企业资格,不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三条 龙头企业及申报龙头企业的企业应按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不得弄虚作假。如果存在舞弊行为,一经查实,已经认定的企业取消其“市级龙头企业”的称号;未经认定的企业取消其申报资格,3年内不得再次申报。
第十四条 对在申报、认定、监测评价过程中不能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存在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由其单位按照有关党纪政纪规定予以严肃查处。
第十五条 市级龙头企业更改企业名称的,企业应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等更名材料,由市产业化办公室予以审核确认。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发布部门:乌鲁木齐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年05月15日 实施日期:2008年05月15日(地方法规)
第四篇: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认定和监测管理办法
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
认定和监测管理办法
2007-04-09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要求,为进一步完善省级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搞好引导、扶持和服务,促进省级龙头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提高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强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原省级龙头企业认定标准(苏计农经发〔2001〕19号)基础上,修改制定《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认定和监测管理办法》。
一、关于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
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概念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指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生产、加工、销售,并通过一种或多种利益机制,与农户结成稳定关系,实施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或生产、销售一体化经营的加工或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除了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加工转化、科技创新、销售服务等功能外,还具有带动农户和生产基地抵御市场风险,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性功能。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根本区别在于其通过合同契约、保护价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和直补等多种形式,把加工、流通环节的部分利润返还给农民,与农民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龙头企业的兴衰不仅影响企业本身发展,更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的稳定。
2、省级龙头企业的定位
省级龙头企业必须是在省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对我省16个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的形成起重要带头作用的农产品加工或流通龙头企业。重点龙头企业不论何种所有制形式,均一视同仁。
3、省级龙头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标准
(1)规模较大:加工、流通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在3000万元以上,主营农产品连续两年实现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在省内建设原料基地,成交额在5亿元以上的专业批发市场、1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种养业生产企业在规模上可适当放宽。
(2)效益较好: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企业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障金、不欠折旧,不亏损;产品转化增值能力强,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资信好:企业的银行信用等级在A级以上。
(4)辐射带动能力强:以资本、技术、服务等为纽带,通过合同契约等形式与省内基地农户建立了健全的利益联结机制。粮棉油、蚕桑茧等产业的企业直接带动农户数1万户或基地面积
5万亩以上。畜禽、林业等产业的企业,直接带动农户数5000户以上。蔬菜瓜果、花卉苗木、水产、特粮特经等产业的企业以及农业副产品综合利用的企业,直接带动农户数3000户或基地面积1万亩以上。对特种、规模种养企业的带动农户数和基地面积,适当放宽要求。省内有稳定的、较大规模的原料生产基地,基地提供的原料占企业加工量的60%以上,其中通过签订合同、入股或合作方式采购的原料占70%以上。
(5)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主营农产品符合我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对16个优势产业促进作用大;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有较健全的市场营销网络,产销率在95%以上。
(6)企业产权清晰,资产结构合理。企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不超过65%。
(7)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主,主营农产品销售收入要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80%以上。
(8)省级龙头企业原则上在市级龙头企业或省级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行业骨干龙头企业中产生。
对产品特色明显、科技创新能力强、出口创汇能力强、成长性好以及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在规模、效益等指标方面可以适当放宽条件。对园艺花卉、水产、特粮特经等产业的企业以及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固定资产规模可放宽到1500万元以上,主营农产品连续两年实现销售收入可放宽到5000万元以上。并对出口农产品(海关统计数)在500万美元以上、占总销售收入80%左右的出口企业优先考虑。
二、关于省级龙头企业的申报认定程序
1、按照属地原则,由申报企业直接向所在地的县(区)、市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请,符合条件的省有关部门直属企业由主管部门组织报省发展改革委。
2、根据省级龙头企业的认定标准,各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农业产业化相关部门认真筛选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组织企业填写省级龙头企业申报表,并附有关证明(附后),经市政府同意后统一上报省发展改革委。
3、在申报省级龙头企业时,应将龙头企业带动本地农民增收作为重要依据。企业在填报龙头企业申报表时,应提供下列相关材料:
(1)开户银行或评估机构出具的企业资信证明;
(2)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企业近两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3)由县级以上农、林、牧、渔等部门出具的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及带动情况的书面证明;
(4)企业与农民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合同、协议等;
(5)企业相关的科技成果、专利、名牌、质量管理认证或有关部、省级表彰等材料。
(6)出口企业出具由海关提供的企业代码及出口实绩证明。
4、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由省发展改革委汇总各市、各部门申报的企业,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审,会同省有关部门,根据标准择优确定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三、关于省级龙头企业的监测管理
1、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对省级龙头企业的考核。每年年初,由省发展改革委下达各市考核目标,并考核其上指标完成情况。突出对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出口创汇、带动农户及基地建设增量的考核。按季度对省级龙头企业经营状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并会同有关部门协调落实有关扶持政策。
2、加强企业运行情况监测,省级龙头企业须如实按月向所在市发展改革委报送有关企业经营效益等考核指标,由市发展改革委审核后于每月10日前汇总报省发展改革委。
3、省级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对连续两年考核指标未达到标准,不履行与基地、农户签订的合同,不能发挥对基地和农户辐射带动作用的,有弄虚作假或损害农民及消费者利益行为的,取消其省级龙头企业称号,并相应补充符合条件的企业。对企业产品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
4、省级龙头企业因改制、重组等原因更改名称的,由各市发展改革委及时提出更名意见,企业应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等更名材料,省发展改革委将企业更名情况通报省有关部门。
第五篇: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
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
(农经发[2010]1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央关于“在全国选择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作为国家支持的重点”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服务与扶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以下简称“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是指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直接与农户紧密联系,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的农业企业。
第三条 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引进竞争淘汰机制,发挥中介组织和专家的作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不干预企业经营自主权。
第四条 凡申报或已获准作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二章 申 报
第五条 申报企业应符合以下基本标准:
1.企业组织形式。依法设立的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包括依照《公司法》设立的公司,其他形式的国有、集体、私营企业以及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企业,直接在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等。
2.企业经营的产品。企业中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销售收入(交易额)占总销售收入(总交易额)70%以上。
3.生产、加工、流通企业规模。总资产规模:东部地区1.5亿元以上,中部地区1亿元以上,西部地区50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规模:东部地区5000万元以上,中部地区3000万元以上,西部地区2000万元以上;年销售收入:东部地区2亿元以上,中部地区1.3亿元以上,西部地区6000万元以上。
4.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年交易规模:东部地区15亿元以上,中部地区10亿元以上,西部地区8亿元以上。
5.企业效益。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现行一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企业应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不欠折旧,无涉税违法行为,产销率达93%以上。
6.企业负债与信用。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应低于60%;有银行贷款的企业,近2年内不得有不良信用记录。7.企业带动能力。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直接带动农户。通过建立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利益联结方式带动农户的数量一般应达到:东部地区4000户以上,中部地区3500户以上,西部地区1500户以上。
企业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通过合同、合作和股份合作方式从农民、合作社或自建基地直接采购的原料或购进的货物占所需原料量或所销售货物量的70%以上。
8.企业产品竞争力。在同行业中企业的产品质量、产品科技含量、新产品开发能力处于领先水平,企业有注册商标和品牌。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并获得相关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认证,近2年内没有发生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9.申报企业原则上是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第六条 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1、2、3、5、6、7、8、9款要求的生产、加工、流通企业可以申报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符合本办法第五条第1、2、4、5、6、8、9款要求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可以申报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能力强、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增值效益大、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并紧密带动农户的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第七条 申报材料。申报企业应提供企业的基本情况并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要求提供有关申报材料。1.企业的资产和效益情况须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定; 2.企业的资信情况须由其开户银行提供证明;
3.企业的带动能力和利益联结关系情况须由县以上农经部门提供说明。应将企业带动农户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4.企业的纳税情况须由企业所在地税务部门出具企业近3年内纳税情况证明;
5.企业质量安全情况须由所在地农业部门提供书面证明。第八条 申报程序:
1.申报企业直接向企业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对企业所报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核;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应充分征求农业、发改、财政、商务、人民银行、税务、证券监管、供销合作社等部门及有关商业银行对申报企业的意见,形成会议纪要,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同意,按规定正式行文向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推荐,并附审核意见和相关材料。
第九条 中央所属企业根据属地原则,按照本办法第八条申报程序申报,并同时将有关材料逐级报送中央部门或中央管理企业。
第三章 认 定 第十条 由农业经济、农产品加工、种植养殖、企业管理、财务审计、有关行业协会、研究单位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监测工作专家库。
第十一条 在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监测期间,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专家组建专家组,负责对各地推荐的企业进行评审,对已认定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进行监测评估。专家库成员名单、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工作方案,由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商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提出。
第十二条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程序和办法:
1.专家组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上报的企业有关材料,按照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办法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2.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汇总专家组评审意见,报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定。
3.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定并经公示无异议的企业,认定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由八部门联合发文公布名单,并颁发证书。
第十三条 经认定公布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所属的控股子公司,其直接控股比例超过50%(不含50%)的,且控股子公司以农产品生产、加工或流通为主业,可享受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第四章 运行监测 第十四条 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竞争淘汰机制,做到有出有进、等额递补。
第十五条 建立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动态监测管理制度,两年进行一次监测评估。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应按要求正确、及时报送企业生产经营、带动农户等情况,为企业的进出提供依据,为有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第十六条 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加强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跟踪调查,采取定期统计、情况调度、实地考察、随机抽查、重点督查等方式,及时了解企业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市场销售、带农增收、质量安全等方面情况,帮助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第十七条 监测评估的具体办法是:
1.企业报送材料。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每年3月底前按要求报送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表和发展报告,作为监测评估的重要依据。在监测年份,除报送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表和发展报告外,还需报送经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审定的企业资产和效益情况,开户银行提供的资信证明,企业的纳税情况证明,质量安全情况证明,县以上农经部门提供的企业带动农户情况、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说明,应享受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等。2.省级材料汇总与核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对所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所报材料进行汇总、核查。核查无误后,报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3.专家评审。专家组根据企业报送的材料,按照本办法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4.监测结果审定。根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完成监测报告并提交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审定。
5.对因违法违规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上市违规操作、偷税骗税和存在坑农害农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取消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资格,并收回证书。
第十八条 监测合格的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继续保留资格享受有关优惠政策;监测不合格者,取消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资格,不再享受有关优惠政策。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以适当形式向社会公布监测结果。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及申报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企业应按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不得弄虚作假。如存在舞弊行为,一经查实,已经认定的企业取消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资格;未经认定的取消其申报资格,4年内不得再行申报。第二十条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要及时提供有关企业运行情况的材料。对不认真、不及时上报的企业给予警告,并作为监测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一条 对在申报、认定、监测评审工作中,不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存在徇私舞弊行为的有关人员,要按有关党纪政纪规定予以严肃查处。
第二十二条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更改企业名称,应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营业执照等更名材料,由省级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农业部予以审核确认。农业部应将企业更名情况通报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第二十三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本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关管理办法。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农经发〔2001〕4号)同时废止。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