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文化生活问答题
政治文化生活问答题
1.海南电视台大型本土娱乐节目《呀喏哒嘀》开播以来已经成功地举办了“琼剧秀场”、“民歌秀场”、“颂海南创作歌曲歌手大奖赛”、“琼剧擂台争霸赛”、“飙歌汇海南省流行歌曲大赛”“琼剧新声”等大型比赛,其独特的艺术性、群众性、互动性、娱乐性深受海南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喜爱以来深受海南琼剧爱好者的喜欢。现在唱琼剧的人越来越多了,不管你是干什么的,不论地位的高低,只要你会唱琼剧,你都可以来《呀喏哒嘀》,来唱一下,来秀一秀。《呀喏哒嘀》是传播我们海南本土剧种琼剧的大舞台,它的作用不仅让外地人知道琼剧,其实最大的作用是让我们海南的年轻人和小孩爱上琼剧喜欢唱琼剧,这也给年轻人有露一手,出明星的心态。其口号“呀喏哒嘀,等你来唱戏”如今已家喻户晓。栏目以活动的形式运作,以录播和直播的方式播出,收视率最高达7%,已经成为海南广播电视总台的品牌栏目之一。
(1)通过“呀喏哒嘀,等你来唱戏”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人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怎样的特点?(3分)
(2)只有本土的、通俗的文化才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这种观点是否正确?(12分)
2.《文汇报》载文指出,国产动画创新要立足于强化民族文化底蕴。动画是一门严谨的、与民族精神同在、与社会进步同行、与高科技同进的大产业,优异民族品牌才是大道。我们应当强化自身的民族文化底蕴,以求厚积薄发、独树一帜,传承的同时出新,并以深得新人类赞叹的手法将之绝妙演绎,进军国际市场才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辨题:只要继承传统就能实现文化创新。
3.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开始,到孔子的“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再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
材料2:近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如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形成于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各个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材料3:2006年4月17日,“百万移民,感动中国──三峡移民精神颂”大型展览闭幕,为期十天的三峡移民精神进京宣传活动圆满结束展览。期间,李长春、刘云山、***、贺国强、曾培炎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三峡移民精神颂”展览。
三峡百万移民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精神──三峡移民精神: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
问题:
(1)材料
1、材料2和材料3所反映的精神有哪些共同的内涵?
(2)从材料1到材料2所反映的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结合材料3,说明弘扬三峡移民精神对于现实有什么重要意义?
4.近年来,各地纷纷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节。例如,江苏沛县的汉文化高层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孔子故乡──山东曲阜举行的国际孔子文化节;苏东坡故里──四川眉山的东坡国际文化节;浙江省平湖盛产西瓜,平湖西瓜灯为全国独一无二,堪称中国一绝,因此,该市政府自1991起,每逢仲夏或中秋都将举办趣味盎然、别开生面的平湖西瓜灯文化节。
结合上述材料,请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各地举办文化节的原因及积极意义。(10分)
5.材料一近年来,我国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得到了长足发展,居民文化消费的比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文化消费已日渐成为我国整个消费市场的诸多合力中的重要力量,成为中国GDP增长的重要一极。
材料二 炒作明星绯闻,迎合猎奇心理,渲染色情暴力……近一段时间,低俗之风在一些报刊、图书、电视、网络上呈现抬头之势,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针对这些现象,专家们表示,媒体在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的同时,绝对不能忘记社会责任,为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媒体环境。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2)媒体在追求“眼球效应”和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担负自己的社会责任。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何重要意义?(6分)
第二篇:政治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文化是什么(重点)(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2)、文化的特点:A.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B.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是通过物质活动或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
(3)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2、文化的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重点)(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文化与国际政治相互交融,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重点)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7、中国如何应对文化发展上面临的严峻挑战?(从文化角度分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文化对人的影响特点(重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
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这些文化影响既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发生,又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2)深远持久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重点)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重点)(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而由此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历久不衰,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符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优秀文化为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日益突出。
6、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过程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逐步提高、永无休止的过程。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的表现):
(1)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足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2)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所以要保护文化遗产。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重点)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重点)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重点)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6、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重点)
坚持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主题。
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
7、应该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或尊重文化多样性)?(4、5、6组合)
8、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那么何为文化传播?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9、文化传播的途径
(1)商业活动。(2)人口迁徙。(3)教育。
10、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1、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1、文化的继承性
(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2)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传统文艺的继承: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4)传统思想的继承: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的特点:(重点)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2)传统文化既有相对稳定性。(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3、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重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所以,传统文化的内容应与时俱进。
4、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1)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2)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6、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重点)(1)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3).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第五课 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决定作用:(重点)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3、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意义:(重点)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意义: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4、文化创新的途径(重点)(1)根本途径(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古今):文化创新必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努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3)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外):加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做到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4)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今)与传统文化(古)、民族文化(中)与外来文化(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5、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 又是一个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过程。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②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对一个国家民族来说,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③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6、创新与借鉴、融合
①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要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融合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重点)(1)、汉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3)着眼于古代能够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4)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更加壮丽的篇章。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6、7、8组合)(重点)
6、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7、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1)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8、中华文化的民族性: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9、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10、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重点)
(1)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2)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1、什么的中华民族精神?(重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重点)(1).团结统一: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精神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进发出强大的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2).爱好和平: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勤劳勇敢: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正是这种勤劳勇敢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人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4).自强不息: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
3、爱国主义:(1)、地位: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在当代中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重点)
4、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重点)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灵魂。
5、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重点)(1)、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弘扬民精神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确保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2)、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已成为表明综合国力强弱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壮大,加紧以各种手段和方式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面对这种挑战,要顶住霸权主义的种种压力,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4)、启示与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6、综合探究:如何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重点)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2)最重要的是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心骨”的作用。3)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4)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5)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的文化使命。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
1、大众传媒对文化生活的影响(重点)
文化生活的“喜”:①满足文化需要,充实精神生活②传播科学文化知识③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④引导消费观念,推动生产发展
文化生活的“忧”:①生产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 ②迎合低级趣味③不负责任地传播“绯闻轶事”。
2、什么是大众文化?
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4、什么是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重点)
(1)落后文化:①含义: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传统习俗的形成表现出来。
②危害: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污染文化环境,危害社会。③政策: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腐朽文化: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轮功”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③政策:必须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5、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存在的原因(重点)
(1)我国曾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2)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既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带来文化活力的同时,还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滋生唯利是图、权钱交易、损人利己、欺诈勒索等现象。
6、怎样克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影响?(怎样克服文化生活的“忧虑”和“阴影”?)(概括)
个人方面: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要遵守国家的法律,依法办事,树立法制观念;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要有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具有人文精神;等等。国家方面:依法管理,正确引导。(1)、文化上: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奏响主旋律。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2)、政治上: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大众传媒的发展依法进行,同时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文化。(法治和德治相结合)(3)、经济上: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引导人们进行科学的文化消费。等等。只要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百花园中不懈耕耘,人人都能享有充满阳光的文化生活。第九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重点)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意义: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点)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2)、意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要求: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4)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4.中共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7.怎样发展大众文化?(概括)
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必须做到:(1)遵循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3)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
(4)大力倡导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宣传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培养人们崇尚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让精神文化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礼会的进步。8.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9.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第十课
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1、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作为中华文化的精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是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2、道德典范具有时代性:不同时代的道德具有不同的内涵。今天,我们把培育“四有”公民,作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要联系新时期新阶段的实际,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重点)(1)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4、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5、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性(重点)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6、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点)
(1)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美德。
(2)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在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凝结着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又融入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今天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7、解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8、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和思想道德的含义
(1)知识文化修养的含义: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就是知识文化修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2)思想道德修养的含义:人们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就是思想道德修养。
9、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重点):两者是相互相成、相互促进,是统一的。良好知识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有助于人们自觉树立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作出理性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人们加强学习自学性,掌握更多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知识文化修养。
第三篇:政治问答题
问答题(30题)
1.【传承文明,繁荣文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据此,福建省、龙岩市先后结合地方特色,分别作出“文化强省”和“文化强市”的决策。龙岩某校初三学生围绕“文化强市,人人有责”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其中。
【追溯文化】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闽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长期的文化传承、交流和发展中,形成了鲜明的文化特色,汇聚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1)从调查中,你了解到闽西有哪些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至少写两点)客家文化、木偶戏、闽西汉剧、土楼文化等。
【感悟文化】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同学们认识到龙岩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强市十分重视。市委书记多次指出要大力推动闽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一再强调:文化作用特殊,地位重要,我们要一手抓发展,做大经济总量;一手抓文化,促进社会和谐。两手都要硬。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3)市委书记强调抓文化,为什么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九年级课本P102-103或热点专题三P17.1 【践行文化】通过大量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收集到很多市民关于文化强市、推动闽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议。
(4)请你将收集到的建议整理出来,以备提交给市委市政府参考。(至少写二条)①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②加强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③加快闽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④加强对本地区的优秀文化、特色文化的宣传;⑤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打造本土特色文化品牌。
2.【书写汉字,传承文明】(14分)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由中央电视台于2013年隆重推出的大型国家级汉字听写推广活动,汉字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是我们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文字,是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中国符号。但汉字又是世界上最难书写的文字。独特的方块字形需要不断记忆,反复练习才能形成书写能力。现在,越来越多地人依靠键盘等输入工具书写,减少了手写汉字的机会,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逐渐下降。如果未来几代人汉字书写能力持续普遍下降,文明传承的品质就会形成缺损。
(1)中国汉字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地位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中华文化。
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地位: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影响: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2)举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有什么重要意义?(回答三点)
①有利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②有利于在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的意识;③有利于倡导爱汉字、爱汉语、爱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④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这项活动的开展对中学生有哪些启发? 我们要做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爱汉字、正确书写汉字,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践行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正能量】
材料一:被誉为“中国人精神史诗”的电视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2014年2月10日揭晓,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获此殊荣。1月22日,这位开药很少超过百元的98岁女仁医没有迎来颁奖盛典逝世,她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材料二:2014年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据悉,你校准备举行“学习模范人物,践行核心价值观念”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写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时事)
国家层面:
社会层面:
公民个人层面: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时事》第四期P14)(2)近年来,国家还开展了哪些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活动?(两种活动的名称即可,材料中的活动除外)
全国道德模范人物评选;寻找“最美人物”活动。
(3)参照示例,请列举两位在相关活动中评选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与示例重复者不得分)
示例:百岁仁医——胡佩兰
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陈俊贵:守墓老兵;段爱平:老百姓的贴心人;沈克泉、沈昌健:“油菜花父子”35年追梦路;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姚厚芝:绝症母亲为孩子留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方俊明:迟到的荣誉,不悔的信念;龚全珍:将军梦,守护情。或全国见义勇为模范-张丽莉;全国助人为乐模范-龚全珍;全国诚实守信模范-范海涛;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罗阳、吴斌;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吴林香,等。(任选其中一个回答)
(4)我国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等活动有何积极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③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等。
(5)核心价值观凝聚力量,未来接班人勇于担当。我的青春我做主,请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准备如何经营好自己的青春?(三个方面即可)
①广泛学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促进自身全面发展;②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③增强爱国意识,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联系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奉献社会;④关心社会发展,投身社会实践,提升自身能力,积极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或:家庭中:关心理解父母;好好学习让父母高兴;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向父母提一些过分要求;不顶撞父母,与父母好好沟通。
生活中:乐观坚强,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自强不息等。
学习中:树立远大的理想,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好好学习,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等。)
4.2013年11月8日,“众里寻你”——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全国约1.7亿观众收看。生动讲述了吴林香、王芹秀、高雨欣等10位“最美孝心少年”孝敬长辈、阳光向上、自立自强的感人事迹,通过塑造孝心少年的最美形象,将传承美德、发现感动、践行“中国梦”的主题贯穿始终,充分挖掘了新时期孝心少年的榜样力量。“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播出之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获得广泛赞誉。社会各界纷纷表示活动传递了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为时代提供道德坐标,彰显了国家电视台的责任担当与引导力。全国各地迅速掀起“孝心”话题热,相继开展了本地“孝心少年”评选,“孝心少年”作文大赛,“孝心”主题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或队会,“孝心少年”事迹报告会等活动,使“孝敬之花”遍开神州大地。
(1)“孝心少年”自觉承担对父母家人的责任,对他们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2)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活动为什么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至少三点)
①“最美孝心少年”传承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弘扬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自觉承担了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在奉献中延伸了生命的价值。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②中央电视台及众多媒体人积极宣传他们的事迹,履行了自己的社会责任,积聚、汇集、传播了正能量;绝大多数社会成员人心向善,渴望正义。③这一活动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境界,促使其健康成长,增强人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积极作用。
④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至少三点)
(3)孝心少年,感动你我;传递孝心,有你有我。请谈谈自己今后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向最美孝心少年学习?(至少两方面)
①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团结同学;②努力学习,自立自强,不怕困难和挫折等。
5.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四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请运用思想品德课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四风”在我们中学生身上有哪些具体体现?(两点即可)
学习不踏实;学习中好高骛远;学习不刻苦;浪费粮食;盲目攀比;追求名牌等。
(2)为什么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方面即可)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③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④中国共产党代表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或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⑤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和强大力量。(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响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4分)
①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生活俭朴、勤俭节约、不盲目攀比;③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助人为乐等。
6.2013年10月底以来,从东北到京津冀鲁,再到长三角、长沙、柳州等地,雾霾侵袭范围越发扩散。出现了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皖、湘、鄂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甚至在京津冀PM2.5数值一度爆表。
2014年地方两会上,雾霾治理成为提及频度最高的热点之一,各地纷纷出重拳治霾。全国两会前夕,雾霾连续数天笼罩中东部地区,让人们对环境治理的紧迫性更为关切。
(1)材料反映出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
我国环境形势严峻,尤其是大气污染比较严重。
(2)你觉得产生雾霾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①许多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②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执法不够严;③不少企业法律意识不强,违规排放等;④公民环保意识不到位,汽车尾气大量排放等不环保的方式较为常见。
(3)治理雾霾、做好PM2.5的监测有什么意义?
①有利于减少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②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③有利于增强公民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建设生态文明;④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美丽中国;⑤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更好地引导公民健康生活、出行。
(4)请你为治理雾霾工作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①政府有关部门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和监管,严格执法等。②企业要依靠科技,推行清洁生产,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增加环保投入等。
③公民要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从小事做起,养成低碳绿色的生活习惯;积极同
各种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等。
7.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请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追寻改革开放的发展轨迹,可谓任重而道远。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走什么道路?
必须高举什么样的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
①只有社会主义(或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②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③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⑤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⑥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⑦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自主创新;⑧必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
(3)时代不断发展,但改革始终不渝。我国为什么这么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
(4)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投身改革开放事业做好准备;积极宣传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开放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树立平等、开放、创新的意识。
8.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位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 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1)请你完成划线部分内容。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请指出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的依据。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②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④中国共产党能领导团结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⑤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3)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请说说你的梦想是什么?为使梦想成真,你打算做出怎样的努力?
个人梦(略),考生所答“个人梦”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即可)①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个人梦想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②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③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使理想变为现实。(其它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9.材料一:2013年5月14日,总书记来到天津人力资源发展促进中心,了解就业和培训情况。他说,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
材料二: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民生问题,应该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1)【知识链接】解决民生问题这一政府工作重点关键靠什么?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2)【观点论证】习近平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请你谈谈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解决中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解决就业问题也不例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3)【畅所欲言】如果你对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也有好的建议,你会通过哪些途径表达出来?
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等等。
(4)【见仁见智】请你就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提出合理建议。
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去解决,以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敢于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等等。(5)【出谋划策】为“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请你向当地政府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③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视解决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④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⑤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细品报告中的关键词,“改革”一次出现57次,名列第一,“发展”37次,“经济”34次,“公平”11次,公报向世人展示出一幅大有前途的发展蓝图。
报告还指出,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制度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1)党和政府时刻强调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表明什么?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努力维护公平正义,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改善民生?
是实现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需要;是解决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维护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等。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宣言,而今正通过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全面深化改革”来践行。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深化改革? 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②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③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我们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4)为什么近几届的全会每每都要提起“公平正义”一词?
①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②公平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维系良好合作的前提,是社会的稳定器。③正义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给予人们公平合作的支持和保障,避免严重的社会分化,使得我们的社会健康、持续地发展。
11.材料一:2013年11月,中央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夫妻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标志着中国逐步放开严控生育政策,向“放开二胎”过渡,这是中国人口和生育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作出的重大调整。
材料二: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2013年,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李克强总理还讲到: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请列举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化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至少两方面)
如: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嫦蛾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登陆。(参考第三期时事第12-13页和第五期时事第8-9页以及查看各期的国内大事记)
(2)结合材料二谈谈党中央调整人口政策的积极意义。①反映了中国政府在调整人口结构上的努力和与时俱进,符合民心,顺应了时代潮流;②有利于使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规模更为健康、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③有利于破解“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难等问题,构建和谐社会;④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⑤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⑥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坚决将改革推向深水区,改革必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你知道改革面临哪些硬骨头和险滩?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写出来。(至少两个方面)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建议: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方式的转变;④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⑤健全生产发展和提高人民福址的体制机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12.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正式挂牌运作。和国内目前的各类保税区相比,自贸区意味着更优惠的政策、更大的开放度。自贸区被寄予厚望,或将成为撬动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支点。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设立自贸区,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哪些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⑵自贸区的设立,体现了我国什么基本国策?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封闭只能导致落后;我国要发展、进步、富强,就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必须长期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⑶为适应上述基本国策,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
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合作与竞争意识、市场意识、诚信意识、创新意识、忧患意识和法制观念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13.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畅想幸福美好明天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讨论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
◆坚持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 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1)请在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为什么说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的根本任务。③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离不开发展;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保持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国际斗争的主动权离不开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离不开发展。发展是我国当前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惠及民生
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3)为了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国家在经济上要坚持哪些制度?
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绿色崛起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4)上述举措体现了我国贯彻怎样的发展理念?为什么要贯彻这样的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战略(或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4.材料一:每年“两会”,议定发展大计,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都是一件盛事。2014年3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中外记者云集报道,世界目光聚焦中国!
材料二:人民赋予重托,奋斗创造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摘自《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据悉,你校准备举行“关心国家大事,参与政治生活”宣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你知道“两会”指什么吗? 反映了我国哪两项民主制度?请写出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反映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这两项民主制度。
(2)今天,中国魄力聚焦了世界目光说明了什么?
①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②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④中国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⑤我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经济产生着积极而又重大的影响。
(3)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什么?为了实现中国梦,不辜负期盼,我们青少年应付出哪些努力?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建设家乡,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15.材料一: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强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材料二:2013年3月21-24日以“创新•体验•成长”为主题的第28届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漳州正兴学校举行,本届竞赛活动展现了许多中小学生的奇思妙想。
(1)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我国重视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请你为我省举办青少年科技大赛提供理论依据。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③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肩负民族振兴的重任。(其它角度作答,符合题意要求,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6.材料一: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立即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
材料二:面对地震灾害,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数万名人民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抗灾一线;一支支救援队、医疗队、抢险队、施工队源源不断地开赴灾区;成千上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奋战在灾区的每一个角落;灾区人民自强不息、奋力自救、重建家园…
材料三:在这场抗震救灾中,涌现了一批平凡英雄、“最美人物”:有向灾区运送药品不幸遇难的贵州籍女志愿者汪策;有在“5.12”地震中失去双腿的志愿者廖智;有热心捐款的“磨刀老人”吴锦泉…他们平凡而又伟大,温暖而不冷漠。
(1)请从法律角度回答抗震救灾过程中为什么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最根本的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我们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这一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面对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材料三中的平凡英雄、“最美人物”承担了什么责任?我们如何向他们学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传递社会“正能量”?
对社会责任。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关心社会,关爱他人,学会对他人负责,共同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17.新华网北京12月23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某校团委积极行动,开展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为主题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我思我悟】某校团委的这一做法有何意义?
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增强爱国意识,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落实素质教育。
(2)【践行理论】请你就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同学们提几点建议。
广泛学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增强爱国意识,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建设、民族振兴联系起来,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奉献社会;关心社会发展,投身社会实践,提升自身能力,积极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等。
18.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请运用思想品德课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代表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等。
(2)为什么要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①可以更好的保持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性质。②可以更好的保持党的先进性,使其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可以不断改进党的工作作风,提高执政水平,使党成为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核心。④可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有哪些?
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②督促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依法行政,为人民谋利益;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⑤改善和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联系;⑥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进程等。
(4)“四风”在我们学生身上有哪些具体体现?
学习不踏实;学习中好高骛远;学习不刻苦;浪费粮食;盲目攀比;追求名牌等。
(5)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响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生活俭朴、勤俭节约、不盲目攀比;关心同学,帮助同学,助人为乐等。
19.【美丽中国,我关注】
材料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美丽中国”体现的是自然之美,和谐之美,人文之美。“美丽中国”,美在山川,美在文化,美在历史,更美在人文——最美的是人。”
材料二:2014年1月20日,龙岩市政府召开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着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重点环保问题,抓好龙津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大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排查力度,进一步整治大气污染,做好空气质量监测公布工作,确保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
【教材链接】(1)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实施什么国策和战略?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理性思考】(2)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为什么?
①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资源环境国情决定的,我国资源短缺,环境问题严峻;②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社会。
【身边感悟】(3)建设美丽中国,需从建设美丽家乡做起。想一想,自己的家乡在生态文明方面还存在哪些不美丽的地方?(4分)
①工厂废水废气排放严重;②生活垃圾随便堆放;③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等。
【参与行动】(4)要让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努力。请你为 建设美丽家乡提几点建议。①政府有关部门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和监管,严格执法等。
②企业要依靠科技,推行清洁生产,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增加环保投入等。
③公民要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参加环保活动,从小事做起,养成低碳绿色的生活习惯;坚决制止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等。
20.材料一:2014年初《沁园春•霾》在网络上走红:“北京风光,千里朦胧,万里尘飘……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美女戴口罩……”
材料二:张家界位子湖南西北部,是我国著名旅游景点。她具有不可否认的自然美,可谓绿水青山。张家界市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生态建设,努力让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提升了景区硬件设施建设水平,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可以说,张家界依靠“绿水青山”引来了“金山银山”。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请你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 我国环境形势严峻,尤其是大气污染比较严重。
(2)结合材料二说明依靠“绿水青山”能引来“金山银山”。
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证明,无伦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张家界绿水青山的优美环境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说明了依靠绿水青山能引来“金山银山”。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必须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大力实施哪些发展战略?(4分)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等发展战略。
21.材料一:近日,东北大雾影响了无数人的工作和出行,网友们自创歌曲《万雾生》来调侃东北大雾,“从前冰城美呀四季清呀爽呀,今天十米开外看不清哪是哪呀”,显示出网友们对于雾霾的无奈。
材料二: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2013年中央财政专项资金50亿,全部用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具体包括京津冀晋鲁和内蒙古六个省市区,并重点向治理任务重的河北省倾斜。
(1)歌曲《万雾生》表达出网友对于我国哪些现状的无奈?
我国环境总体在恶化,局部改善能力远远赶不上污染速度,人们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受到严重危害。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谈谈采取这些举措的必要性。
①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②有利于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
③有利于公民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习惯;有利于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
(3)请你为治理霾工作提些合理化建议?
①政府有关部门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环保
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认清雾霾的危害,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和监管,严格执法等。②企业要依靠科技,推行清洁生产,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增加环保投入等。
③公民要提高环保意识,使用环保产品,积极参加环保活动,从小事做起,养成低碳绿色的生活习惯;积极同各种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等。
(4)请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谈谈青少年该如何做到节能减排。
①衣:少买不需要的衣服,少机洗多手洗等。
②食:少吃烧烤食品,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塑料袋、木筷子、快餐盒等。
③住:使用节能家电,夏季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养成随手关水龙头、关灯的良好习惯等。
④行:外出时尽量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22.普通人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对身边的环境表示高度的关心以及重重忧虑。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方向。
【呼吸之痛】2013年12月份的第一周,一场罕见的大范围雾霾笼罩着我国,陆续有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天气,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自我国有PM2.5记录以来,2013年的雾霾天气格外严重,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13个省市创下了“历史纪录”。
【用水之痛】地下水被喻为人类的“生命之源”,一旦遭受污染,治理需千年的时间。如今一些企业为节省成本,将致命性污水通过高压水井直接注入地下,一名名村民因饮用污染水而染上怪病,一个个村庄沦为“癌症村”,“生命之源”变成“绝命之源”。
【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一个崭新而又充满诗意的名字。2013年3月2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上海召开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上强调:各级政府要增强紧迫感,更加主动地采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力推绿色发展,把让人民群众呼吸洁净空气、喝干净水、吃安全食品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呼吸之痛、用水之痛的原因有哪些?
人口过多;资源短缺,对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生态环境被污染、破坏等。
(2)材料共同反映了哪一矛盾的凸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必须寻求什么发展道路?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3)你认为怎样才能让人民呼吸洁净空气、喝干净水?(请从国家、企业、公民角度做答)
国家: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保护环境提供法律保障;注重科技创新,为保护环境提供科技支撑。
企业:充分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自身环保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完善环保设施,节能减排;积极研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品牌;依法规范自身排放行为,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为洁净的水、洁净的天空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等。
公民: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落实环保行动;同污染、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做斗争等。
23.材料一:霾!霾!霾!从华中到华东,从华东到华北,“十面霾伏”越演越烈。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甚至在京津冀PM2.5数值一度爆表。
材料二:习近平在与两会代表会谈中表示,空气质量直接关系群众的幸福感。习近平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1)为了让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不对立,我们应坚持什么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2)你觉得出现材料一中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许多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②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执法不够严;③不少企业法律意识不强,违规排放等;④公民环保意识不到位,汽车尾气大量排放等不环保的方式较为常见。
(3)你认为习总书记所说的思路是什么? ①坚持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国家应加强环保方面的立法,加大对污染环境的执法力度,宣传环保理念,加大资金投入治理污染等;③企业应遵守相关法规,通过技术创新等方式,减少排污,积极承担对社会的责任;④公民应树立环保意识,采用低碳的生活方式,如少乘汽车多走路等。
24.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一: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说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还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1)《决定》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有哪些新说法?这说明我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是什么关系?(2分)
①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②平等竞争、相互促进。(2)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方面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缩小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安定有序,构建和谐社会。
(3)在国家不断改革,增强经济活力的大背景下,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作为个人,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抓住有力条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25.阅读材料,分析说明:.材料一:浪费之风务必狠刹。2013年1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227期《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做出重要批示:“联想到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各种浪费现象的严重存在,令人十分痛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求我们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二:停止“舌尖上的浪费”。现实生活中,“舌尖上的浪费”更让人心疼。据中国农业大学提供的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每年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达800万吨,相当于2.6亿人一年的需要;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1.3亿人一年所需。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1)“光盘行动”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的什么优良传统?光盘行动”有利于建设哪“两型”社会?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2)为什么要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实施“光盘行动”?
①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坚持和传承。②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③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我们没有浪费资源、粮食的借口和资本。④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生活还不富裕。⑤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不仅关乎个人的精神品质,也关乎国家民族的形象与兴衰。⑥有利于节约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走科学发展道路。
(3)“光盘行动”重在行动。请你就光盘行动“厉行节约”写出三条倡议。
①合理消费,反对浪费;②就餐打包剩饭菜,“光盘”离开;③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文明消费理念;④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厉行节约,人人有责。(只要写出三条即可)
26.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材料一:自今年3月当选国家主席以来,习近平半年走过5大洲14国,足迹遍及欧美和亚非拉,涵盖双边和多边,大国和周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及发展中国家,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规划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导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提出“真、实、亲、诚”的对非洲政策、坚持正确的国际义利观、呼吁发展开放型经济等等,提出了中国方案,树立了中国形象,显示了中国智慧,发挥了中国作用。
材料二:2013年10月2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表了题为《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的主旨演讲。他指出,中国发展离不开亚太,亚太繁荣也离不开中国。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会给亚太发展带来更大机遇。他既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认为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是主动调控的结果。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远近兼顾、深谋远虑,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是不会长久的。又对中国经济问题和挑战“保持着清醒认识”,指出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然伴随着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但彩虹往往出现在风雨之后。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
(1)阅读材料一,从责任的角度分析习近平主席半年来的出访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习近平主席履行了自己对国家、对人民、对世界的责任,有利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为本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更好地发挥中国的作用,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有利于展示中国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或有利于展示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形象)
(2)依据材料二,概述要保持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应该怎么办?
国家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要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改革;要坚持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道路;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从自身角度谈谈怎样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要树立远大理想,增强忧患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7.系列活动之“携手复兴路,共铸中国梦”主题演讲比赛
演讲稿中有这样一段话:伟大的事业,源于伟大的梦想。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人距离自己的梦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接近。但“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圆梦征程上,我们看到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的给力之举,更期待用制度的“笼子”把权力装下;我们为“神九飞天”、“蛟龙入海”而喝彩,更期盼越来越多“中国创造”走向世界。我们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将“成由勤俭败由奢”长鸣耳边。让我们脚踏实地,用勤劳的双手托起伟大的“中国梦”。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指的是什么?实现中国梦,必须时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启示: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和贪图享受;要自觉培养吃苦耐劳、不畏艰险、不断进取,奋发向上的艰苦创业精神。(在勤俭和实干两方面有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即可)(2)“老虎”“苍蝇”一起打,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两句话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治国方略和法制建设的哪些观点? 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
(3)为让更多的“中国创造”走向世界,我国实施了怎样的发展战略?谈谈实施这一战略的现实意义。
科教兴国战略。
有利于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我国的国际科技竞争力;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培养更多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才优势;有利于把我国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4)共铸“中国梦”复兴路上,我们应如何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道德水平和法制修养,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受教育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关心国家大事和祖国的发展,自觉把个人前途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勇担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28.材料一:2013年12月2日,我国成功发射嫦娥三号;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登月,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前苏联之后第三个航天器登月成功的国家。
材料二:中国与美国科技创新比较表
项目 科技对经济发展 对外技术依存度 高级技工占工 科学素养 美国 中国 的贡献率 70%以上 33% 5% 50%以上 人比例 40% 3.5% 人口比例 89.3% 32.5%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什么? 材料一说明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成效显著,航天科技取得了巨大成就。材料二说明我国科技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口比例低。)
(2)根据材料二,概括出影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①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低(或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②科技创新人才少;③公民的科学素养低;④核心技术少,对外技术依存度高。
(3)上述材料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哪些启示? 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②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改革;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④加大对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资金投入,为自主创新提供物质保障;⑤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加强国际间交流。
29.阅读材料,分析说明:
2013年12月2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轨道。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12月15日23时45分完成玉兔号围绕嫦娥三号旋转拍照,并传回照片。
有网友认为,月球探测与深空探测目前仍缺乏实际意义。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欧阳自远说,这是一种眼光短浅的看法。中国开展月球探测与深空探测,对于科技进步的巨大推动,对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的重要提升作用,对新型高科技人才队伍的培养与成长,对新兴学科的诞生与发展,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与提高等各个方面,都将产生并发挥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美国实施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在科技、军事、经济、政治和人才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是一个实例。
关注嫦娥奔月,分析说明:
(1)嫦娥三号成功发射是我国实施哪一个发展战略的取得的重大成果?
科教兴国战略。
(2)嫦娥三号80%以上的技术和产品都是我国自主研发说明了什么?
我国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3)有人认为研发嫦娥三号劳民伤财,不如把精力和财力转移到改善民生上来,你觉得这种观点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不对。改善民生虽然是我们党工作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但研发嫦娥三号意义重大,必须坚持下去。原因如下:①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将永远受制于人,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②进行月球探测的研究有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③可以带动一大批新兴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发展我国经济,有利于改善人民的生活;④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⑤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30.2013年11月,中央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胎”政策——夫妻有一方是独生子女,可以生育两个孩子。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标志着中国逐步放开严控生育政策,向“放开二胎”过渡,这是中国人口和生育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作出的重大调整。
(1)针对此次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社会上有一种说法是计划生育工作要放松了。假如你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你会如何回应这一说法?
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不等于放松计划生育工作。当前,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根本改变,人口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首要问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常抓不懈。(2)国家启动“单独两孩”政策,你觉得有什么好处?请尝试说明。
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结合材料谈谈党中央调整人口政策的积极意义。
①反映了中国政府在调整人口结构上的努力和与时俱进,符合民心,顺应了时代潮流;②有利于使人口结构变化和人口规模更为健康、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③有利于破解“未富先老”、劳动力短缺,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难等问题,构建和谐社会;④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⑤有利于逐步实现国家政策与群众意愿的统一,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⑥有利于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听说这一政策后,你同桌问起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基本要求,请你告诉他。
①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第四篇:2016最新整理文化生活问答题典型范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文化生活问答题之典型范例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四川省成都市加快推进成都图书馆新馆、成都美术馆、成都大剧院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文博旅游、演艺娱乐等文化创意产业,安排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资金0.5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成都市是如何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8分)
答: ①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成都市通过加快推进成都图书馆新馆、成都美术馆、成都大剧院等公益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农家书屋等各种形式的载体,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4分)②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成都市安排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资金0.5亿元,促进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4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看漫画《农民手中的两只碗》。
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了农民生活中存在的什么问题?(2分)(2)上述情况的存在有什么影响?(6分)
(3)就如何改变上述状况,提三条合理化建议。(6分)(1)答:漫画反映了农民物质生活非常殷实,但是文化生活还比较贫乏。(2分)
(2)答:①文化生活的贫乏导致农民精神世界空虚,不利于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影响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3分)②农民文化生活的贫乏会制约农村的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3分)
(3)答:①加强农村文化建设;(2分)
②开展文化下乡活动;(2分)
③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等。(2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这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12分)
答: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文化反作用于经济。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4分)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4分)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4分)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唤起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有关部门发布《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提出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 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10分)
答: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4分)②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3分)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加强环境宣传教育,3 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3分)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0月18日闭幕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注: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科学发展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14分)
答: ①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文化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2分)②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2分)科学发展观作为先进文化,对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2分)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2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能够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2分)④文化对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产生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2分)科学发展观能够促 4 进人的认识的提高,进而影响人的实践活动,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地发展。(2分)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独立、繁荣的民族文化,是一种强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会发挥比物质力量更重要的作用。一个文化贫乏落后的国家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是当前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说明我国要加强文化建设的意义?(12分)
【答案】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加强文化建设,能拉动经济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③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④文化塑造人生。加强文化建设能够发挥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各点2分)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一些外国用户在接受中国品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 5 困难和障碍。有人认为,语言、品牌故事等文化因素难以为外国用户所理解和认同是一个重要原因。
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增进外国用户对中国品牌的理解和认同。(8分)
答①遵循文化共性和普遍规律,搭建中国品牌和外国用户的沟通桥梁。(2分)②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品牌建设中积极吸纳当地文化元素。(3分)③促进文化对外交流,增强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3分)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年12月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南亚文化论坛”上,中印文化交流是核心议题。参加此次论坛的两国学者认为中印文化底蕴深厚,古老而有生命力,又各具特色,两国应该通过文化交流推动人民的相互学习,促进文化的相互借鉴,为维护世界的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材料二 作为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纪念活动之一的“中国节”,2010年4月20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古城堡拉开序幕。在中印两国2000多年的交往史中,文化交流成为柱石。印度佛教、音乐、文学等相继传入中国;中国的蚕丝、瓷器、音乐等也传入印度。文化上的交流和学习促进了友谊的传播与加深。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1)如何看待中印文化的特色。(12分)(2)如何加强中印间的文化交流。(12分)
6(1)答: 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没有中印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4分)②中印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中印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具特色。(4分)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民族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在当今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情况下,面对中印文化的各具特色,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分)
(2)答:①教育、商业贸易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发展经贸关系、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等方式加强中印间的文化交流。(4分)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中国和印度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4分)③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印度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印度。(4分)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 多彩的画卷”。这是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讲 过的一句话。
”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 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
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综合上述材料,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6分)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10分)
(1)答: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注:各点2分)
(2)答: 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4分)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3分)③尊重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3分)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迈入新世纪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把保护西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落实世界遗产保护准则的要求,使西湖的自然人文生态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 修复。2011年6月24日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同意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成为 世 8 界遗产。这是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也是我国连续9年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申遗成功后,杭州市政府承诺为民族和人类保管好西湖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并 将坚持继续免费开放西湖不改变、门票不涨价、不搞经营性出让等,同时 承诺对各类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严格保护。
结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的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意义。(8分)
答: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作用。(2分)②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2分)③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2分)④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对于还原和客观评价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2分)⑤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的特点,所以要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2分)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化创新是当前特别重视的一种创新,是实践“三个代表”、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材料二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两个过程。因此,实现中华文化的创新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我国现阶段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6分)
答: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 9 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③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各点2分)
(2)在文化创新中如何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答:①“古为今用”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②“洋为中用”就是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③要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答: ①立足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明清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分)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发扬传统清明文化中健康有益的内容,去除封建落后的成分;采用节约环保的绿色过节方式,注入体现时代要求的新内容。(4分)③博采众长,以我为主。既吸取外来有益文化,又保持我国清明文 10 化的民族特色。(2分)④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 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倾向。(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政体布局体现了中华文化悠久的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示古代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安徽管一徽派建筑标志性元素“马头墙、小青瓦而为外墙装饰,馆内通过徽剧、黄梅戏,凤阳花鼓”等民间艺术的展示,让观众领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质感。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9分)答:①悠久的“和谐”思想,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华等,说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②丰富的中国元素,独特的徽派建筑,多样的民间艺术等,说明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各种文化和谐共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各点3分)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志愿者活动在国际社会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其影响下,我国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也走过了十几年的光辉历程。
从“乐善好施”的先哲古训,到“助人为乐”的雷锋 11 精神,无数仁人志士早已吟唱出人类道德情感的华彩乐章。当今,中国青年志愿者又高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旗臶,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发展世界现代文明谱写 出崭新诗篇。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传统美德 是如何发扬光大的。(6分)
答: ①在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文化中发展。(2分)
②在继承传统文化中升华。(2分)
③在顺应时代要求中创新。(2分)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6月15日,我国“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 实现对接,这是继美国和俄罗斯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家实现的天空领域研究的重大突破。这一任务实施以来,全体参研人员,面对困难和风险,面对压力和挑战,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牢记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始终秉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始终大力协同、团结奋战;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讲科学、重实践、鼓实劲、求实效,始终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坚持保质量、保进度、保安全、保成功的目标要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始终勇于探索、勇于超越、勇于奉献。这种高度精神和优良作风,值得在全社会发扬光大。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中华民族 精神的基本内涵。(10分)答: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 12 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分)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全体参研人员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牢记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圆满完成“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的任务,体现了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2分)③全体参研人员万众一心、群策群力、始终大力协同、团结奋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2分)④全体参研人员面对困难和风险,面对压力和挑战,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始终勇于探索,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的精神。(2分)⑤全体参研人员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始终开拓进取、真抓实,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2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最美妈妈”吴菊萍到“最美教师”张丽莉,从“最美战士”高铁成到“最美司机”吴斌,以及“当代雷锋”郭明义、“航空英模”罗阳……一个个“最美”的时代楷模不断涌现,成为了照亮人们前行的灯塔和旗臶,实现了从最美个体到最美中国的“正能量”的递增。这些道德楷模身上所具有最美品行,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实支撑。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最美人物”传递的 正能量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积极影响。(10分)
答: ①“最美人物”所具有最美品行,继承了传统美德的优良传统,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提供了宝贵资源。(2分)②“最美人物”传递的“正能量”是当代中华传统美德的突 13 出表现,为中华传统美德增添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把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到新水平。(3分)③ “最美人物”传递的“正能量”,能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凝聚力。(3分)④充分发挥“最美人物”的榜样作用,能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传播、弘扬和建设中华传统美德,铸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大精神支撑。(3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为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我们发展文化有何启示?(8分)
答: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依据时代的发展,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
②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推广中华文化,应该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
③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通过《舌尖上的中国》可见中国饮食文化的一脉相承,同时展现了中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不同饮食文化。(各点2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网络这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给人民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网络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传播活动也十分猖獗。一些网站片面追求点击率,以各种形式发布、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大肆敛财;一些网络运营商只顾追求经济利益,客观上为淫秽色情和低俗网站提供了便利。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上大量传播的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一大顽疾和“毒瘤”。
(1)结合材料,说明手机淫秽色情文化滋生的主要原因。(4分)
(2)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政府、企业、青少年各应如何正确对待?(12分)
(1)答: 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大众传媒的商业性使有些部门和单位、个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2分)不顾社会 效益,肆意制造、传播淫秽色情文化。(2分)
(2)答:政府:①奏响主旋律,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 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③加强对网络文化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引导。④运用技术手段,屏蔽不良信息。(注意:各1分)
企业:①各网站和手机运营商应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加强 自律。(2分)②既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效益。(2分)
青少年:①应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努力提高辨别落后文化 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腐朽文化的能力。15(2分)②积极吸收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2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11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马克思 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 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 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我国如何推动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2分)
答: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群众和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注意:各点2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东文化底蕴深厚。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充分利用山东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12分)
答:①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文化强省,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2分)②继承山东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分)③立足山东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文化内容和形式,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精品;同时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进一步促进山东文化产业发展。(4分)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建设文化强省的积极性。(2分)⑤不断融入时代精神,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培育文化人才,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2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7.8万名“村官”,小杨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一毕业,小样打破传统观念,只身来到千里之外的一个乡村任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期间,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下,她走访农户,宣传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和政策,传授农业科技知识,协助主任处理一系列村务。她刻苦学习雕刻知识,与该村艺人共同努力,使该村濒临失传的木雕工艺重放异彩,并将原先小打小闹的木雕品发展为人人喜爱的旅游纪念品。短短两年,该村的社会风气明显好转,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因此“村官”小杨得到了领导和村民的一致好评。小杨自己也认为当“村官”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村官”小杨给乡村带来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文化生活》道理的?(8分)
答:①“村官”小杨向村民传授农业科技知识,推动该村传统木雕工艺品转化为旅游纪念品,使村民的钱包鼓了起来,表明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2分)②“村官”小杨和艺人共同努力,使原先小打小闹的传统木雕工艺实现新的发展,表明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继承与创新。(2分)③该村社会风气明显好转,表明优秀文化可以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2分)④小杨给该村带来的变化与她自身良好的素质密不可分,表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重要性。(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的部分大学生,针对我国农业科技薄弱,农民急需农业科技知识以及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的同时仍有部分土地资 源闲臵的现实,立志到上 18 海海丰农场创业,承包千亩滩涂,在盐碱地上栽桃树,育苗、嫁接、修枝、授粉、摘收,样样农活自己动手,为了摘收好的桃果供应市场,他们在果园搭帐篷,吃住在果林。两年过后,千亩果园亩产1000公斤左右。形好、色佳、质优的油桃深受消费者欢迎。取得初步成功后,他们开始把技术无偿转让给周边果农,并规划起新的蓝图;扩大果园面积,增加品种,打出品牌,争取更大的效益。从《文化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建设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我们哪些启示?(10分)
答:①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这几个大学生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育的成功。
②要坚持教育为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些毕业生正是因为面向农业生产才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③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坚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集体主义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这些学生就是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奉献祖国和人民的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的。
④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相辅相成的,要重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要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作用,正是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出发点的道德标准。这部分学生积极从事农业研究,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提升人生理 19 想。
第五篇:政治重要问答题
初一政治问答题1、2、3、4、5、6、7、8、9、为什么生命是宝贵的? 怎样珍惜爱惜我们的生命 为什么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 怎样实现人生的价值? 怎样迈好青春第一步 怎样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怎样融入新的班集体 怎样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为什么说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
务?
10、怎样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
11、为什么生活离不开友情?
12、怎样交友?(两个题的综合)
13、为什么要尊重老师
14、怎样尊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