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淀粉厂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有限公司 安 全 生 产 管 理 制 度
编号:201201
生效日期:2012-10-01 编制:安全生产科人员 审核:副总 批准:总经理
2012年9月
目 录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1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制度.......................................................................2 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4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6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8 识别和获取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9 企业规章制度管理规定.........................................................................................................11 合作社文件档案管理制度.....................................................................................................14 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17 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管理制度.................................................................................................20 岗位达标管理制度.................................................................................................................2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22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25 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27 设备管理制度.........................................................................................................................29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报废管理制度.........................................................................................34 设备设施检测检验管理制度.................................................................................................35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37 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规定.................................................................................................38 危险作业管理与审批制度.....................................................................................................40 “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42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43 安全标志使用管理制度.........................................................................................................44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制度.....................................................................................................47 变更管理制度.........................................................................................................................50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52 隐患排查、整改制度.............................................................................................................53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管理程序.............................................................................55 重大危险源监控及整改制度.................................................................................................59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63 应急管理与响应制度.............................................................................................................67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分析管理制度.............................................................................71 安全绩效监测与系统评价管理制度.....................................................................................76 安全检查管理制度.................................................................................................................78 安全生产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度.............................................................................................81 班组安全管理制度.................................................................................................................82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87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88 2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使安全目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各项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与指标的制定。3管理职责
3.1企业主要负责人批准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
3.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将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分解到下属各单位。
3.3各单位负责为完成安全目标和指标制定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的具体措施。3.4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将各单位为完成安全目标和指标,提出的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要求汇总和审核,报主管经理批准。3.5监测和评价
设备材料部门负责设备(动力)事故、事件指标的监测和评价;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员培训指标的监测与评价。其他指标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监测和评价。4具体内容
4.1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应与安全生产方针一致。4.2制定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时应考虑以下内容:(1)风险评价结果;(2)自我评估结果;(3)管理评审结果;(4)生产和过程绩效。4.3安全生产目标内容(1)百万工时死亡率;(2)百万工时伤害率;(3)职业病发病率;(4)全员安全培训教育率;(5)危险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6)特种设备施检测检验率;(7)违章次数减少率。
5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及实施计划的制定
安全管理部门提出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及实施计划讨论稿,实施计划应有人力、财力、物力、技术保障。经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包括员工安全代表)充分讨论和研究后,以文件形式报总经理批准、签发。6传达与实施
6.1办公室以公司文件的形式将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印发至各下属各单位;
6.2下属各单位应将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在显著位置张贴,并作为员工岗前培训及再教育的内容或者印刷在员安全手册中等方式,负责将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传达给本单位全体员工,以确保全体员工都能理解其内涵,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
6.3由于工作需要与相关方接触的部门、单位负责将管理目标与指标传达给相关方。7目标的监测与考核
7.1为保证各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实现,应将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7.2下属各单位要根据公司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制定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并为实现安全生产生产目标与指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各单位一把手负责实施。
为确保公司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的实现,实行一月一检查,一考核,并将自查结果报安全管理部门。
7.3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各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完成情况的考评工作,写出考评意见。7.4在公司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中,亦应对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进行回顾、评价和考核,实行死亡事故一票否决制度。8目标的评审与修订
管理目标与指标在每年管理评审时进行评审,特种情况下,如当内、外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者管理目标发生较大变化时,由公司总经理决定对其进行临时评审及修订,以保证其持续适宜性。9相关记录
《安全生产目标实施计划》 《安全生产目标检查及考核表》 《安全目标调整申请表》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安全管理人员配备制度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形成完整的安全标准化系统、管理网络和工作体系,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下属各单位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的配备。3管理职责
3.1主要负责人签发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任命文件。3.2办公室负责文件的下发、公布。4具体内容
4.1根据法律、法规及文件相关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并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4.2安全管理部门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任命文件由主要负责人签署并发布。因工作需要,当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变更时应及时以文件形式发出变更通知。
4.3安全管理部门为安全管理的常设机构,受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指令,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日常管理工作等。
4.4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由不低于中等专业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安全生产工作经验、从事公司专业工作五年以上并能适应现场工作环境的人员担任。并经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任职资格证后方能上岗,培训内容应包括:
(1)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培训;(2)安全生产管理培训;(3)标准化系统评价培训;(4)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培训;(5)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培训;(6)事故、事件调查技能培训。
4.5主要负责人指定主管安全生产的副经理为安全生产管理者代表。4.6主要负责人对下列职位书面任命,接受任命人员签字接收:
(1)安全负责人;(2)员工代表;(3)消防负责人;(4)急救员;(5)事故调查员;
(6)法律法规需增加的职位;(7)与风险及其评估相关的职位。4.7被任命人员经过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资质。
4.8安全生产委员会是公司最高的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由总经理担任,副主任由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担任,并配有专职医护人员或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员工代表。安全生产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为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主要任务是:负责研究审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长远安全生产规划,确定年度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定期召开安委会,并对重大的安全生产事项作出决定等。4.9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要有记录并有工作清单。
4.10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会议纪要由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签发。4.11员工代表的比例应根据风险决定,其比例不少于1:50。其
主要职责是:参与安全生产方针、目标的制定;讨论安全生产问题;参加安全生产检查;参与安全标准化的评审与绩效测量等。
员工代表的职责要在工作场所进行展示。5相关记录
《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记录》
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和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特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职能部门及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制定、沟通、培训、评审、修订及考核等环节。3管理职责
3.1主要负责人批准安全生产责任制;
3.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制,并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解释与说明。3.3工会负责安全生产责任制初稿与员工的沟通,充分征求员工的意见和建议。3.4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组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全员培训;
3.5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每月对各单位、各部门及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和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负责每年的绩效测量、评审和更新。4内容与要求
4.1制度明确规定各级负责人员、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单位岗位生产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履行的职能和应承担的责任;
4.2制度明确公司领导在以下方面对安全生产的承诺:
(1)人员配置;
(2)资金支持;
(3)公司领导对安全生产活动的参与主要包括下列事项: a 制定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b 确保实现目标所需资源;
c 在日常会议讨论安全生产问题; d 与员工一起讨论安全生产问题; e 至少每3个月进行1次安全生产巡视; f 参加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 g 至少每年评审1次标准化系统; h 参与风险评价; i 参与标准化系统评价; j 参与安全生产培训; k 认可安全生产表现; l 参与安全生产检查;
m 参与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 n 至少每月回顾纠正行动。
安全生产责任制应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4.3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过程中应与有关人员沟通;
4.4组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培训,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说明。下属各单位及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权限。
部门级干部至少要参与下列安全生产的活动:(1)在日常会议讨论安全生产问题;(2)与员工一起讨论安全生产问题;(3)至少每3个月实施1次安全生产巡视;(4)参加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5)至少每年评审1次标准化系统;(6)参与风险评价;
(7)参与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评价;(8)参与安全生产培训;(9)认可安全生产的表现;(10)参与安全生产检查;
(11)参与安全生产事故、事件调查;(12)至少每月回顾纠正行为。
4.5每月对下属各单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执行和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监测);
4.6每年应对安全生产责任制适宜性进行回顾、评审和更新。4.7奖惩
4.7.1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安全生产目标完成较好以及在安全生产方面有突出贡献的部
门、单位、班组和个人给予奖励,对安全生产责任制执行不到位和未完成安全生产目标要给予处罚。5相关记录
《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权限的培训记录》 《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适宜性评审记录》 《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表》 《安全奖惩台账》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
1目的及应用范围
1.1根据产品的生产和设备特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和资金渠道,为保证新增、改善和更新安全系统、设备、设施,消除事故隐患,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安全奖励,推广应用先进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方法,抢险救灾等均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的有效管理,安全投入应能充分保证安全生产需要,安全投入资金要专款专用。根据产品的生产和设备特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稳定的安全投入和资金渠道,制定本管理制度。
1.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项安全经费和安全投入资金的管理。2 职责
2.1公司安委会负责确定安全经费提取标准和重大开支项目的审批。2.2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公司安全经费使用监督管理。3管理要求
3.1安全投入资金每年根据实际情况支出,不得挪作他用。
3.2安全投入资金使用必须经有关部门提出申请,报公司安委会批准方可使用。
3.3安全投入资金如当年未能使用完,应当转入下一年度的安全投入计划内,不得挪作他用。3.4如当年安全投入资金不够,应由生产技术室写出申请计划报“热轧公司”安委会讨论确定增加批付。安全经费使用范围
4.1针对特定危险以及职业危害而进行的工程项目的费用。如危险源整改资金、职业卫生工程资金、具有潜在危险的工艺、设施的改造资金。范围应包括:
4.1.1安全技术:以防止火灾、爆炸、工伤等为目的的一切措施,如防护装置、保险及信号装置、回收处理、通风降温等。
4.1.2辅助房屋及措施:有关保证生产必须的房屋及一切措施。如淋浴室、更衣室等。4.1.3隐患整改项目。
4.1.4 安全工程项目维护保养资金;
4.2劳动防护与保健投入,为了保障生产过程中职工的安全与健康而投入的防护用品以及职工保健的费用。
4.3应急救援投入为了有效控制突发事故而预先计划的应急救援系统的费用。
4.3.1应急救援设施(如防火墙、安全通道、消防用具、抢险救灾的工程设施及器具、警示标志、检测报警仪器、通讯联络器材、抢险救灾车辆等)、设备、用具或用品等费用; 4.3.2应急救援组织办公费用; 4.3.3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费用。4.4安全宣传教育投入。
4.4.1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包括三级教育、特种作业上岗培训、安全知识讲座等)的费用(教材费、讲课费等);
4.4.2 安全生产例会、安全活动费用;
4.4.3安全专题板报(或报纸)、宣传栏、安全宣传稿件等费用。4.5日常安全管理投入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正常开展工作所需的投入。4.6 各项安全保险投入。
4.7 事故投入,在突发事故发生后,企业为了控制事故扩散、减少损失、处理事故而不得不进行的花费。主要包括: 4.7.1事故处理活动费用;4.7.2对伤亡职工的救治与赔偿费用;4.7.3环境污染处罚与治理费用;4.8安全奖励基金投入,对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奖励的资金投入。4.9不能列入上述内容的,如作为安全试验、研究所需的仪器、设备等投入。5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和审批
5.1 由单位领导会同工会及有关人员根据国家劳动保护政策和企业有关劳动保护的具体规定,确定公司年度安措项目,指定专人作出计划方案。
5.2 主管安全方面的领导根据安全组长意见召开有工会、各有关部门、车间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议决定以下事项: 5.2.1 确定年度安措项目; 5.2.2 确定各个项目的资金来源; 5.2.3 确定设计负责单位及责任人; 5.2.4 确定施工负责单位及负责人; 5.2.5 规定完成和投用日期;
5.2.6 必须报请上级批准的重大项目,在核准后一定要落实上述责任及期限。
5.3 批准后的安措项目由生产技术部门在下达技措的同时下达。5.4 公司部应在每年终前报出下一年的安措计划。6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执行检查
6.1 主管领导、公司工会负责人进行检查,并在专题会议上由主管领导总结执行情况。6.2 安全管理部门要对安措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每月向主管领导汇报执行情况。6.3 重大安措项目应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以单位名义汇报执行情况。7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资金来源
7.1 安全设备的大修费用,生产设备因不合安全要求进行的重大修理而不增加固定资产的,由大修理费用开支。
7.2 生产成本费用,凡不增加固定资产的安措,由生产维修费开支,摊入生产成本中,数额大都可分期摊销。
7.3 安全奖励,未列入以上项目或未列入年度计划的临时项目的,由企业奖励基金开支。7.4 安措专用经费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每年从固定资产更新和技术改造资金中提取10 — 20%的资金支用。8 相关记录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计划》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工伤保险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障本公司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后能够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本公司的工伤风险,根据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工伤保险的管理。3管理职责
3.1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工伤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 3.2财务部门负责每月为员工足额缴纳工伤保险;
3.3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申报工作,负责每年工伤保险实际赔付的资料统计;
3.4员工发生工伤事故时,有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4具体要求
4.1财务部门按规定及时、足额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员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用。工伤保险费的缴费数额为员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4.2工伤认定的申报由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力资源部门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要求,准备相关资料,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员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的鉴定由人力资源部门向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员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4.3 发生工伤员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按照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有关规定执行。4.4人力资源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每年年底对本年度工伤事故的赔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汇总,主要内容包括:评残等级、医疗救治费用、经济补偿费用等。统计分析的数据经主管领导签字,报安全管理部门保存。5 相关记录 《工伤事故登记表》 《工伤赔付统计表》
识别和获取适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1.目的
是为了使公司认识和了解与其活动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将这些信息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和相关方,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获取、识别、更新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建立台帐。3.职责 3.1生产技术部
3.1.1负责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与其它要求的收集、识别及更新并建立台帐,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1.2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对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3.1.3负责向各部门、单位宣传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3.1.4负责制定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3.1.5负责法律法规及安全操作规程的发布 3.2各单位、部门
3.2.1获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及时传递到生产技术部。
3.2.2负责将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3.2.3负责制定本单位、部门的安全操作规程。4.程序 4.1获取途径
4.1.1生产技术部通过标准化信息网、新闻媒体、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他方式查询获
取国家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4.1.2办公室收集整理上级部门的通知、公报等。
4.1.3各单位、部门从专业或地方报刊、杂志等索取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及时报送生产技术部进行识别和确认并备案。4.2登记与识别
4.2.1根据公司生产、活动和服务过程中所有的危险、有害因素,结合法律法规的最新内容及版本,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4.2.2根据本行业特点,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
4.2.3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对获取和识别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组织评审确认,报公司分管领导审核批准,并编制《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4.3更新
4.3.1当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和其它要求更新时,应重新及时识别。
4.3.2生产技术部每年进行一次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的获取、识别、更新工作。4.3.3当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发生变更时,应及时进行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重新识别。
4.4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发放、实施、检查与符合性评价。
4.4.1生产技术部及时将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中的重要内容进行摘编,并下发到相关部门、单位。
4.4.2各部门单位要组织学习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并在安全标准化运行中严格遵守,各部门单位培训学习情况记录于安全例会台帐,班组学习情况记录于班组活动记录中。4.4.3生产技术部每年一次对贯彻安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现象要组织相关部门分析原因,进行整改。生产技术部负责建立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记录。4.5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
4.5.1 生产技术部负责编写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下发到各单位、部门及班组,各级人员应严格执行。
4.5.2各单位、部门应根据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下发到班组,岗位人员应按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4.6评审和修订
4.6.1生产技术部每年一次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对颁发的制度文件进行评审,对不适宜性文件及时进行修订。
4.6.2当发生事故时,工艺、技术、材料等发生变更时,各部门、单位应及时对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修订,确保适用性和有效性。
4.6.3修订时应填写《文件更改审批表》,注明原因及更改内容,经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批准后
进行修订。
4.6.4新修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应及时发放到岗位,保证各岗位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最新有效文件,原文件收回统一作废。5.相关记录
5.1《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清单》
5.2《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培训考核记录》
企业规章制度管理规定
1.目的
为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确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发布、使用、评审、修订等效力,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运行。3.职责
3.1办公室是公司规章制度的综合管理部门,其职责是:(1)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2)负责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的分类编号。
(3)负责主办或会签颁发及废止有关规章制度或文件。
(4)负责协调各种规章制度之间的相互衔接关系,并在内容上不断完善。(5)负责编制规章制度年度修编计划,并组织实施。(6)有权代表公司解释有关规章制度。
3.2有关职能部室是公司本专业规章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其主要职责是:(1)负责组织实施公司有关规章制度修编计划。
(2)负责审核有关本专业的规章制度及会审、会签其他部门有关规章制度。(3)负责草拟颁发或废止有关规章制度或文件。
(4)有权监督所属部门及职工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规程制度的制定或修编
(1)现场设备运行、检修的每项工作,都应有相应的规程制度,使每个生产工作人员有章可循。新增设备及重大设备的改进等项目,都应在试运前制定相应的规程或措施,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考试,否则不应投入运行。
(2)规程制度修订时,应广泛搜集和研究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论证,凡是修订的规程制度必须符合国家及专业技术标准的要求,符合生产现场实际。
(3)所有规程制度的编写,应做到“符合实际,指导生产”,达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目的,应根据生产的发展,设备的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随时补充修订。(4)编写或修编的规程制度要语句简练,措辞得当,简明易懂。
(5)现场规程制度应在每年10~11月份,根据一年实际执行情况,由设备管理部及有关部室组织全面审查一次,并做出必要的修改补充意见,经行政部汇总上报由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每三年进行一次复审,视情况分别予以确认,修编或废止。(6)编制或修编规程制度的依据:
a、行业相关的管理法规、部颁典型规程及上级有关部门指示、通知等; b、制造厂家的设备资料; c、本公司及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
d、上级有关事故通报,本公司及外单位的事故教训; e、推广应用的新技术;
f、有关人员对规程制度的正确意见和建议; g、规程制度在执行中对发现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措施。4.2管理制度的编制或修编
(1)管理制度(包括规定、办法等)在编制或修编前,应广泛搜集上级有关的法令、法规、政策、条例等资料,结合本公司实际进行分析研究,做到上级规定在本公司制度中具体化。(2)公司管理制度定期修编工作由行政部负责组织,归口职能部门负责修编具体工作。(3)为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的需要,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制度,由归口职能部门负责提出并编制,报行政部备案,以便再版时修编。
(4)管理制度每年10月份进行一次审查,每2-3年进行一次复审,分别予以确认、修订或废止。对不适应的制度内容应及时修改和补充,原已有的制度,在执行中若发现不够完善或部分条文需作修改时,按修改部分予以颁发,不得将原合理的制度废止。若需要重新修编原有制度,由归口职能部门提出,经批准后,须将原制度予以废止,不得同时存在两个及以上同类型制度,以免造成执行困难。4.3规章制度的审批与颁布 4.3.1生产规程制度的审批与颁布
(1)各项规程制度的编写或修订应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写出初稿,由办公室组织技术熟练、书写表达能力较强的技术人员和部门领导人员参加,采用集体讨论修改,最后个别审阅的办法进行审核。
(2)将初稿送交归口部门,由部门负责人进行初审。
(3)由分管的副总负责复审,由公司分管生产技术的副总经理批准。
4.3.2其他管理制度的审批与颁布管理制度经职能部门编修起草后,可采取组织有关部室会签,集体讨论,最后领导批准的办法颁布执行。一般专业性的管理制度,可由有关部门或人员
进行审核审定,由分管该项工作的领导批准颁布执行。涉及面较广,政策性较强的管理制度,可召集有关部室、公司或专业人员会议进行讨论审核,由公司分管领导审定,最后由总经理批准后颁布执行。
4.4、规章制度的印刷及发放
4.4.1规程及管理制度必须经审批后方可交付印刷,印刷件的幅面格式应符合标准要求。4.4.2所有规程制度的发放应编号有序,由办公室负责管理,承办部门具体发放。
4.4.3人员调离本公司时,应及时收回所有的规程、制度,外单位索取规程、制度时,由行政部档案室按有关规定办理。5.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5.1本公司执行的规章制度可分为四个级别,即国家颁布,部、省公司颁布,各级地方政府机关颁布,本公司自行颁布。凡是根据上级颁发而结合本公司实际编修的规章制度,执行中允许代替上级颁发的规章制度,但在执行中遇到问题与上级规定有冲突时,以上级规定为准。5.2规章制度一经颁布,即为本公司的技术法规和管理法规,全体员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不得违反,违者视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处分。对已确定的规章制度,在没有正式修订前,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搞“灵活变通”,不得借故不执行。
5.3每个生产工作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都应认真学习各种规章制度,定期参加各类人员的学习和考试,并达到合格。6.检查与考核
6.1对违反现场规程、制度的人和现象,每个工作人员都要提出意见,使其纠正。对坚持违章作业的人员,应停止其工作,并在经济责任制考核中予以经济处罚。
6.2对违反规章制度而影响办事效率和效益的,要严格考核,接受教训,制订防范措施,做到“四不放过”。
6.3对自觉执行规章制度,为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要给予表扬和奖励。6.4本公司所列管理事项应分解列入有关人员的工作范围内,与经济责任制挂钩考核奖惩,实行逐级考核。本公司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由行政部按规定进行检查考核。7.相关记录
7.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发放记录》 7.2《操作规程发放记录》
7.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培训和考核记录》 7.4《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考核记录》
7.5《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计划》 7.6《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记录》 7.7《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符合性评价表》
合作社文件档案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保证公司文件的完整,便于查找利用,做好收集、立卷、保管、借阅、统计等工作,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种文件、记录、档案资料的管理。3 正文
3.1 文件资料的收集 3.1.1 收集范围
凡是公司在工作中形成或使用的、办理完毕、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电报、各种记录、出版物以及各种图表薄册、照片等都要齐全完整地收集,具体包括以下各项: 3.1.1.1 上级来文
(1)上级机关召开的需要贯彻执行的会议的主要文件材料及上级机关颁发的要求公司执行的文件;
(2)上级领导视察、检查公司工作时的重要指示、讲话、题词、照片和有特殊保存价值的录音、录像等材料。3.1.1.2公司文件材料
(1)会议文件,包括本公司重要会议形成的文件和领导的讲话稿等;
(2)公司发布(包括转发)的各种正式文件的签发稿、印制稿、重要文件的修改稿;(3)公司的请示与上级批复文件,下级单位的请示与公司的批复文件;(4)公司各职能部门在工作中形成的工作计划、总结、报告;(5)反映公司业务活动和科学技术管理的专业文件材料;(6)公司检查下级单位工作,调查研究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
(7)公司的统计报表、统计分析材料(包括计算机盘片等)、财务报表、凭证、帐簿、审计等文件材料;
(8)公司党、团和内部组织机构在工作中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
(9)公司领导人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信件、电报、电话记录;从外单位带回公司有关的未经文书处理登记的文件材料;
(10)公司基本建设工程施工竣工、购置大中型设备的文件材料,公司直接管理的科研、建设项目的科技文件材料;
(11)公司成立、合并、撤销、更改名称、启用印信及其组织简则、人员编制等文件材料;(12)公司的历史沿革、大事记、年鉴、反映公司重要活动的剪报、声像材料、荣誉奖励证书、有纪念意义和凭证性的实物和展览照片、录音、录像等文件材料;
(13)公司制定的工作条例、章程、制度等文件材料;
(14)公司干部任免(包括备案)、调配、培训、专业技术职务评定、聘任、党员、团员、干部、员工名册、报表以及职工的录用转正、定级、调资、退职、退休等工作及干部奖惩等文件材料;
(15)公司员工转移工资、行政、党、团组织介绍信及存根;(16)公司财产、物资、档案等的交接凭证、清册;(17)公司编印刊物的定稿和印本、编辑出版物的定稿样本;(18)公司签订的各种合同、协议等材料;
(19)公司外事活动中形成的请示、报告、计划、考察总结、重要简报、会议纪要、记录声像材料、有参考价值的资料、互赠礼品清单、工作来往文件等;(20)各种普查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3.1.2 收集中应注意的问题
3.1.2.1 公务电报要同其他文件材料一起收集立卷。3.1.2.2 正文和附件要同时收集。
3.1.2.3 一般文件只存印本和完稿,其它底稿不必存档,但特别重要的文件例外。3.1.2.4 作者、时间、数字模糊不清和签发手续不全、张页残缺的文件,一经发现要补充完整后再立卷归档。
3.1.2.5 有领导重要批示意见的文件处理单,应随文件一起存档。
3.1.2.6 有请示无批复的文件,应当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补齐,没有书面文件的,应注明情况,并加盖公章。
3.1.2.7 用铅笔、圆珠笔或复写的文件底稿,应退回文件撰稿单位复制。
3.1.2.8 经多方查找,证明确实已丢失的文件,应用公用信笺写上文件名称,注明丢失原因,加盖公章,替代所丢文件归档。3.2 立卷归档
3.2.1 公文立卷应根据其相互联系、保存价值分类整理立卷,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能反映公司的主要情况,以便于保管和利用。3.2.2 文件材料的分类
应先按文件材料的重要性,在收藏时间上分为永久、长期、短期三种,然后依据事先编好的立卷类目,从文件材料的联系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分门别类。3.2.3 立卷分工
3.2.3.1 各单位形成的文件,自行立卷;
3.2.3.2 下级单位报来的重要的、批办了的文件,由承办单位立卷;
3.2.3.3 上级单位颁发的专业性文件,由承办单位立卷;非专业性文件,由办公室立卷。3.2.4 归档
3.2.4.1 各单位于4月底前将上年度文件材料立卷完毕,交档案室统一存档(人事档案、财务档案、科技档案等有特殊要求的,由其职能部门负责管理)。
3.2.4.2 各种文件、资料,按一定的特征进行排列和系统化,必须层次分明、编写页码、填写卷内文件目录。
3.2.4.3 不同价值、不同性质的文件资料应当区别管理,单独立卷。3.2.4.4 卷必须整齐,底图一律按要求存放,以便保管、查阅。3.3 档案保管
3.3.1 档案必须入框上架,科学排列,便于查找,避免暴露或捆扎堆放。3.3.2 胶片、照片、磁带要专柜密封保管,胶片和照片、母片和拷贝要分别存放。3.3.3 底图入库要认真检查,平放或卷放。
3.3.4 库藏档案要定期核对,做到帐物相符。发现破损变质及时修补或复制。3.4 档案借阅
3.4.1 借阅档案必须当面查点清楚,并办理借阅手续。借阅的案卷要注意爱护,不得丢失、损坏、涂改,要如期归还。
3.4.2 借出的档案要注意保密,不得将档案带入宿舍或公共场所,不得让无关人员翻阅。3.4.3 借阅时间最长不得超过一个月,却因工作需要到期不能归还者,要说明情况,办理续借手续。
3.4.4 归还档案时,由档案管理人员当面查点清楚,并在借阅登记簿上及时注销。
3.4.5 凡需借阅、抄录绝密级重要数据资料,必须经公司领导批准,否则一律不准借阅、抄录、复印。
3.4.6 底图一般不予外借。3.5 档案销毁
对于过期并失去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经公司领导批准,可以定期销毁。3.6 档案统计
3.6.1 销毁秘密公文,应进行登记,有2人监督,保证不丢失、不漏销。3.6.2 要及时对档案数量、鉴定情况、利用情况进行统计。
3.6.3 除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填报统计资料外,还应做好档案统计的基础工作。3.6.4 统计数字要准确真实。
3.6.5 对永久、长期、短期保存的文件资料分别进行统计,以便反映档案的不同价值和库存发展趋势。3.7 档案保密
3.7.1 档案工作人员要严守机密,档案存放要单独设锁,无关人员不准接触。3.7.2 不得传播、议论有关机密问题。
3.7.3 档案资料不准带到公共场所。4 相关记录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文件更改清单》 《文件借阅复制记录》 《作废文件销毁记录》
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1目的
为了使全体员工增强安全健康意识,掌握安全生产的部门学知识,提高安全操作的技能,为确保安全生产创造条件,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安全健康教育。3管理职责
3.1安全管理部门协同人力资源部门每年的四季度负责制定第二年公司安全培训计划,并提出具体要求。
3.2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员工安全意识的调查。4具体要求
4.1安全管理部门每年对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行一次调查,主要内容为:(1)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2)操作规程;(3)应急程序;
(4)工作场所特定的安全要求;(5)事故、事件报告程序;(6)岗位职责;(7)相关法律法规要求;(8)个体防护用品配备和使用;(9)人身安全的有关知识;(10)防止伤害的纠正行动。
4.2安全管理部门协同人力资源部门每年的四季度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应包括:(1)培训目标;(2)培训大纲;
(3)培训时间;(4)培训内容;(5)培训方式;(6)培训教材;(7)考核方式。4.3安全教育形式 4.3.1三级安全教育
凡新入公司的员工(学徒、学习、代培人员)在入公司时必须接受安全教育,按安全教育档案的要求,进行公司级、车间(部门室)级、班组级的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正式上岗工作,并准许领取劳动保护用品。
4.3.1.1一级(公司级)安全教育,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其主要内容为:传达国家劳动保护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公司性质、生产特点及公司危险区的各项规定;典型事故教育、预防办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到车间进行二级安全教育。公司各职能部门室的安全教育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进行一级安全教育。
4.3.1.2二级(车间)安全教育由负责安全的专(兼)职安全人员组织进行,其教育内容车间概况及生产工艺流程;安全生产规程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车间安全、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车间事故易发点、危险源点及其控制办法,经考试合格后,分到班组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4.3.1.3三级(班组)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负责进行,其内容:本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本岗位生产流程,危险及控制办法。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在师傅的带领下上岗操作。4.3.2调换工种和复工教育
调换工种和复工教育由本单位进行教育,特种情况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协助进行教育。调换工种时,学习新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有关业务知识;复工再教育,学习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3.3危险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
4.3.3.1对电工、焊工、起重工、压力容器工、公司内机动车辆驾驶员、公司通风作业、排水作业、安全检查作业、运输作业、采掘作业、救护作业等国家规定的危险作业的操作工、维修工及管理人员必须经上级有关部门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且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4.3.3.2危险作业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复审不合格的,可在两个月内再进行一次复审,仍不合格者,收缴操作证。凡未经复审者,不得继续独立操作。4.3.3.3危险作业人员的日常安全教育由各用人单位负责。4.3.4全员安全教育
4.3.4.1全员安全教育由安全管理部门归口负责,除公司安全管理部门有计划的对公司员工进
行安全教育外,各单位负责本单位(部门室)员工的安全教育,每年至少普教一次,教育率要达到100%。
4.3.4.2全员安全教育内容为:学习安全生产有关文件、通报、安全规程及安全知识;分析本单位所发生的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组织安全技术表演活动,开展岗位练兵,检查安全技术规程及规定执行情况;开展安全技术讲座,为安全工作献计献策活动;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4.3.5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安全管理资格证。每年应接受复审。
4.3.6管理层就下列内容接受培训且每年不少于一次:(1)事故调查分析技术;
(2)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技术;(3)沟通技巧;(4)检查、审核技术;(5)法律依从性管理;(6)应急管理;(7)职业卫生管理;(8)变化管理。
4.3.7对安全生产可能有重大影响的员工,接受下列知识的培训:(1)工作中潜在的风险;
(2)事故预防及应急响应中的职责;(3)依从标准化系统的重要性;(4)偏离制度可能的后果;(5)操作程序、工作说明。4.3.8经常性安全教育
在作业区和岗位设置宣传画、标语等,使员工掌握安全基本知识,利用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安全技术交流会、事故现场会及录像、电影等方式,对全体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4.3.9临时性安全教育
车间遇到下列情况,必须由车间负责人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1)生产工艺改变,需改变安全操作规程时;(2)发生工伤事故或严重的未遂事故时;(3)脱产三个月以上,恢复工作上岗时;(4)改变工种时;
(5)外来参观、实习、代培人员。4.4培训时间的要求:
(1)经理不少于40学时;
(2)安全管理人员不少于120学时;(3)职能部门负责人不少于40学时;(4)员工不少于32学时。
4.5人力资源部门、安全管理部门每年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可通过以下途径:(1)学员反馈;(2)绩效改善;(3)管理层反馈;(4)测试结果的分析;(5)现场应用能力。5相关附件
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档案。6相关记录
《年度培训计划表》
《新员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记录》 《四新培训及考核记录》 《离岗、转岗培训及考核记录》 《外来参观学习人员培训记录》 《相关方培训记录》 《安全培训教育台账》
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对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按照上级要求,对生产岗位施行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管理制度。2.现场带班工作内容
2.1现场带班人员要把保证安全生产作为第一位的责任,切实掌握当班的安全生产状况,认真落实走动管理相关规定,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检查巡视。
2.2排查隐患并要求相关单位立即落实整改,现场无法整改的隐患问题,必须下达整改通知单;协助单位制定防控和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并按期复查验收;发现较大隐患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安全生产部研究处理。
2.3严格落实制止“三违”相关规定,及时制止违章违纪行为,在现场发现违章问题,立即纠错并按规定给予处罚。严禁违章指挥。
2.4解决生产中的突发问题;现场无法解决处理的,立即报安全生产部。严禁超能力组织生产。2.5对单位领导干部走动管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单位落实不到位的,按规定进行处罚。2.6严查“跑冒滴漏”现象,并按规定进行处罚。
2.7现场发生危及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和严重问题时,带班人员要立即组织采取停产、撤人、排除隐患等紧急处置措施,并及时向分公司主要领导、安全生产部报告。3.相关要求
3.1现场带班人员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带班职责,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现场带班规定,减少外出,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切实把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3.2现场带班人员有特殊情况必须向领导请假,并通知安全生产部,由安全生产部安排人员替班。
3.3现场带班人员必须严格劳保穿戴,不准着便装进入生产现场。
3.4现场带班人员要认真记录检查问题,并由单位现场负责人签字,于每日下午下班前交安全生产部汇总通报。
3.5现场带班人员在巡查中所发现的违章行为,一并给予单位和责任领导进行处罚,并对严违人员进行帮教。
3.6各基层单位在执行原走动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执行领导干部现场带班制度,把主要精力用在安全生产上,切实深入一线真抓实干,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4.考核规定
4.1现场带班人员未按规定执行的,每次扣罚责任人50元。
4.2现场带班人员请假后,安全生产部未及时安排人员造成空岗的,每次扣罚安全生产部负责人50元。
4.3带班期间出现安全事故的,一并给予严肃处理和处罚。
4.4对限期整改的隐患问题未及时复查验收的,每次扣罚责任人50元;因防控措施或整改措施制定不合理造成后果的,视情节给予责任人不低于100元的处罚。4.5由安全生产部负责对带班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考核。5相关记录
《领导干部带班记录》 《领导干部带班考核记录》
岗位达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使各岗位各基本内容技能及指标能满足公司(厂部)要求,保证生产长期稳定运行,特制度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炼钢厂所有岗位员工。3.职责
3.1由厂部领导组统一组织制定各岗位达标管理方案。
3.2由各分管到厂长对各自分管范围内的岗位达标管理方案,督促实施。
3.3各科室、车间负责各自范围内的岗位达标管理方案的具体落实、总结、改进、上报工作。3.4各工段、班组具体实施岗位达标管理的要求,并总结考核、上报。3.5各分管第一责任人为方案实施的主要负责人。4.内容及要求
4.1对岗位要求三级安全教育进行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
4.2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新编的安全操作规程要进行特殊教育,取得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4.3各岗位人员必须对本岗位涉及的工艺运行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岗位职责、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理论和实践考核,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及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4.4各车间、科室每季度对岗位员工进行达标测试,不合格者进行分流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独立操作。5.相关记录
《班组安全活动计划》
《班组安全活动、基本功训练记录》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消防安全工作要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加强防火安全工作。
2、防火安全工作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责任制。
3、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消防安全负全面责任。
4、成立义务消防队,当发生火警火灾时,必须立即组织进行抢救工作。
5、对消防安全防护器材,应定期检测、检查及维护保养,确保随时完好备用。
6、防火负责人职责
(1)负责本区域的防火安全工作,执行上级有关指示和规定。
(2)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消防法》及有关规定,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本单位工作的同时评比防火安全工作。
(3)经常采用各种形式向从业人员进行防火宣传教育。普及和提高防火安全知识,对外来人员进行三级教育。
(4)研究和布置本区域的防火安全工作,定期进行检查。(5)对一切危及防火安全的现象和行为,采取有效的制止措施。
(6)负责本区域消防器材管理,应认真维护保养,保证良好备用。(7)协助有关部门对火灾事故的调查处理。
7、防火安全,人人有责,全体员工必须注意防火安全,对火灾危险现象及行为均应进行严肃的斗争。
8、义务消防队职责
(1)、义务消防队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要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2)、义务消防队根据工作情况,分厂设大队,下设报警、抢救、警卫、灭火等小组。(3)、义务消防队定期进行消防义务学习训练、召开消防灭火演习。(4)、义务消防队要管理好灭火器材和作好本岗位的防火工作。
(5)、义务消防队成员对本单位不符合防火安全的现象,有权向主管负责人提出建议和批评。
9、加强防火安全的宣传教育,做到群防群消,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10、对在防火重点单位上的工作人员,要经常对其进行消防专业知识的教育和训练。
11、严格执行动火制度和禁止生产区、库房区吸烟的规定。
12、公司生产区都按一、二、三类画定动火区;凡在生产区内动火,必须按规定提前申请,方可作业。
13、在动火区动火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在动火中发现不安全苗头,立即停止作业。
(2)不符合动火审批手续和违反动火的作业,立即责令停止作业。
14、电气设备的安全防火管理
(1)电气设备和线路的安装、检修必须由专职电工操作。
(2)电气设备必须设有安全的接地装置和有可熔保险器,或自动控制器,严禁使用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保险装置;电力网不准超负荷运行。
(3)对容易产生静电引起火灾的设备和容器,必须装置足以能够导除静电的设施。(4)存放易燃性气体、液体、固体的容器管道附近,不得设置变压器和电热器。
(5)变压器、电动机、配电室等电气设施和部位,要经常检查维修,严格控制温度、保持清洁、不得在附近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6)高温和有腐蚀性的场所,其电线及电气线路应使用暗线、防腐线。
15、加强易燃易爆危险品在储存、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中的安全管理。
16、娱乐室、员工宿舍和招待所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准随意乱拉、乱接临时电线,严禁乱用较大功率的电热器(具)。
17、焊接作业的安全防火标准
(1)焊接动火,防火人员(看火人)由设备所属单位指派。在槽罐内,潮湿地沟内,金属构架及天车上焊接作业,由检修单位指派监护人。
(2)焊接工作要合乎标准,焊枪的风、气门要严密可靠,氧气减压压力表要灵敏有效。
(3)乙炔和氧气瓶要分开存放,其距离不得少于7米,距离明火不得少于10米。
18、电弧焊接(电焊)工具设备要符合标准(1)1电焊机电源要按设独立电闸。
(2)焊机二次线圈及外壳,必须妥善接地(或接零)。(3)一次线路于二次线路必须完整,并易辨认,绝缘要良好。(4)焊夹把绝缘要良好,必要时应有护手挡板。(5)电焊工作业时,不得任意移动防护接地设备。
(6)焊工作业,在地面上施焊时,应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处,在潮湿的工地或地沟、槽罐内要穿绝缘胶鞋,并站在备好的绝缘板上。
19、禁止在生产区域吸烟。20、禁止在厂内焚烧杂草、垃圾。
21、禁止携带引火物及发火物进入危险场所。
22、禁止带火、冒火和外部打火的机动车辆进入危险区内。
23、火灾事故的抢救原则
(1)报警早,损失小,报警要沉着冷静,及时,准确。(2)边报警,边抢救,要及时扑灭初起之火。(3)先控制,后抢救,应首先切断可燃烧的来源。(4)先救人,后救物,应贯彻执行救人重与灭火的原则。
(5)防中毒,防窒息,正确选用灭火剂,尽可能站在上风向,必要时要带面具。(6)听指挥,莫惊慌,平战结合,计划周密,互相配合,积极主动。(7)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沉着、冷静,正确判断。指挥英明果断。
24、消防器材与设施的管理标准
(1)所需消防器材,根据情况统一购买、配置,并登记备查。
(2)各种定位的消防器材和消防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挪用、移动、损坏、圈占或埋压。
(3)必须加强对消防器材的维护和管理,消防器材应放在明显便于拿取的地方。灭火器放置地点应干燥、远离热源,不受高温辐射,阳光爆晒、温度适宜,不受化学物质侵蚀,周围不得有障碍物。
(4)室内消火栓,设置在明显并便于取用的地方,间距不宜大于50米,枪口离地面应为1.20米。
(5)室外消防栓,应根据需要沿道路设置,且宜靠近路边,其间距和保护半径不宜超过120米;消防给水压力应满足最大用水量时,水枪射程不底于15米的要求。地下消火栓应有明显标志。
(6)严格执行“三定一交”管理标准,即定点存放、定人管理维护、定期检查并列为交接班
内容,保证消防器材经常处于良好、有效状态。用过的和失效的灭火器应急时充装或更换,空瓶不得放于生产施工现场、不得于实瓶混放。
(7)消防器材及一切消防设施,均涂上红色,以便识别。火灾抢救
25、公司有义务消防队,有正规的昼夜执勤制度,随时做好灭火战斗准备,一旦发生火灾可立即抢救,及时抢救人员和物资。
26、发生火灾时,千万不要惊慌,应一面指定专人迅速报警,一面组织力量积极抢救。
27、报警后,起火单位要及时清理通往火场的道路,以便消防车能进入火场。
28、起火单位应派人在起火地点附近路口迎候消防车辆,使之迅速准确地达到火场投入灭火战斗。
29、相应记录
《消防设施、器材台账》 《消防设施、器材检查维护记录》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1.目的
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备等“三同时”评审、验收的内容和有关要求。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的项目“三同时”管理。3.责任者
安保部、基建部、建设项目单位。4.程序
4.1“三同时”的定义
指生产经营单位在新、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中的环境保护设施、职业健康与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4.2“三同时”评审
4.2.1建设项目设计部门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职业健康危害和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准备并提供下列资料,报安保部。
4.2.1.1建设项目名称、工艺流程图、工程选址位置平面图,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程度、职业健康危害以及安全问题的说明书;
4.2.1.2建设和技术改造工程任务书或建议书; 4.2.1.3采取的预防措施及可行性技术论证报告。
4.2.2安保部对建设项目的报审资料审核后,组织召开“三同时”评审会,建设项目设计部门、安保部、拓展部、基建部等部门同时参加。
4.2.3在评审会上由建设项目设计部门向参加评审的各主管部门介绍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污染情况、职业健康危害和安全问题及采取的具体措施。
4.2.4安保部、基建部分别就安全、环保、设备等方面作出评审意见。只有全部通过方可进入项目建设。
4.3新产品开发、试制
4.3.1需要进行试验的项目,由制定试验方案的单位在试验大纲中同时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安全防范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必须在评审会上,向参加试验的单位贯彻落实。4.3.2在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试制前,必须要充分了解产品、所用原料、中间体、“三废”的理化性质、毒性、危险性,采取妥善有效的防范措施,制订应急处理方法,并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和急救用品。
4.3.3在开课题实验前,必须制订详细的试验计划,包括应急处理方法,和应配备的防护器具和急救用品,并报技术部门批准。
4.3.4在试制过程必须严格按试制计划逐项落实防范器具和应急措施,实验中用到的剧毒物品,按公司的《剧毒品管理制度》执行,危险性较大的操作,要安排人员监护。安全措施不落实的课题不准开题做试验。
4.3.5课题总结时,必须要有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内容。
4.3.6课题项目移交设计生产时,必须同时提供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做到同时设计。
4.3.7新项目、产品工艺付诸中试、大生产实施前,工艺、图纸、方案等经有关部门、人员进行论证,由试制、设计、选型负责人详细介绍工艺情况、设计依据、选型理由,论证修改后,经公司领导批准,方可实施。
4.3.8工程项目的发包、安装期间的安全工作由基建部和承包单位按有关规定负责落实。4.3.9工程项目调试前,应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检查,并明确调试总负责人,由总负责人统一安排,确保设备调试安全。
4.3.10工程项目试生产前,由项目负责人召集安全、设备、生产、技术部门人员进行验收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试产。
4.3.11为减少试产时走不必要的弯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试产前必须初步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员工培训,必要时进行模拟操作。使全体进入试产人员了解如何操作、如何防范、如何进行应急处理。
4.3.12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试制的全过程负责。项目试制总结中必须要有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内容。
4.3.13凡引进先进的工艺装置和技术,必须同时引进先进的安全、工业卫生、环保、消防设
施和技术,或在国内配套相应的设施和技术。4.4 “三同时”的验收
4.4.1施工组织部门在竣工后,负责通知技术部门、安保部、质量部、基建部等部门进行现场检查,对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和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4.4.2验收内容
4.4.2.1项目的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4.2.2建设项目与之配套的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环保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法规和技术标准; 4.4.2.3建设项目和运行状况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
4.4.3参加验收的各部门确认建设项目符合标准和要求后,在“技改项目、新建项目竣工验收会签表”或“工艺变更评审表”上签字。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建设项目不予验收,并对工程项目发现的隐患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建设项目设计部门针对存在问题改进设计方案,改进施工组织部门立即组织整改,待问题解决后重新进行验收。4.4.4未经“三同时”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使用。
设备设施检修维护保养管理制度
1.生产设施的安全管理
1.1 生产设施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1.1.1 车间主任每天进行生产设施安全运行检查,并认真填写岗位设备巡回检查表。1.1.2 维修工每天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并认真填写岗位设备巡回检查表。1.1.3 操作工严格按照岗位作业指导书操作设备,加强日常维护保养,认真填写设备运行记录表及岗位设备巡回检查表。
1.2 生产设施隐患的处理
1.2.1 根据查出的生产设施隐患,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详细说明存在的问题,整改意见及期限。
1.2.2 生产设施使用部门在接到设备处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单后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整改,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人,整改完成后将整改情况返回设备处。
1.2.3 隐患整改通知单返回设备处后,设备处将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签署复查意见。1.2.4 生产设施使用部门接到隐患整改通知单后,不及时整改或组织不力逾期不完成的或整改不彻底者,按未整改对待,除加倍经济处罚,还要拿出处理意见,并纳入年终考核。2.生产设施安全检维修管理
2.1 维修前的准备
2.1.1 设备维修作业开始前应办理《检维修风险分析》。
2.1.2 根据设备维修项目的要求,检修部门应制定设备检修方案,落实维修人员、维修组织、安全措施。
2.1.3 设备维修如需高处作业,动火、动土、断路、吊装、抽堵盲板、进入设备内作业等,相关规定办理相应的安全作业证。
2.1.4 维修前的交出手续由设备所在单位办理。静止设备清理置换后应有分析报告,检修项目负责人应同设备技术人员、工艺技术人员检查并确认设备、工艺处理及盲板抽堵等符合检修安全要求。
2.2 维修前的安全教育内容
2.2.1 维修作业必须遵守的有关检修安全规章。
2.2.2 维修作业现场和检修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2.2.3 维修作业中身体防护用品和用具的正确佩戴和使用。2.2.4 维修作业项目、任务、维修方案和维修安全措施。2.3 维修前的安全检查和措施
2.3.1 安全检查和措施应详细填写在《检维修风险分析》上。
2.3.2 应对检修作业使用的脚手架、起重机械、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工具、扳手、管钳、锤子等各种工具进行检查,凡不符合作业安全要求的器具不得使用。
2.3.3 转动设备维修前应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切断需检修设备上的电器电源,并经启动复查确认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合闸”的安全标志,并加锁。
2.3.4 对维修中使用的气体防护器材、消防器材、通信设备、照明设备等器材应经专人检查,保证完好可靠并合理放置。
2.3.5 对维修现场的爬梯、栏杆、平台、铁箅子、盖板等进行检查,保证安全可靠。2.3.6 对维修中使用的移动式电气工具,应配有漏电保护装置。
2.3.7 对检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应填平或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也可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并设夜间警示红灯。
2.3.8 应将检修现场的易燃易爆品、障碍物、油污、冰雪积水、废弃物等影响检修安全的杂物清理干净。
2.3.9 需夜间检修的作业场所,应设有足够亮度的照明装置。2.4 检修作业中的安全要求
2.4.1 参加检修人员应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2.4.2 检修作业的各工种应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并严格执行本公司《设备维护检修规程》中各种设备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2.4.3 严禁涂改、转借《检维修风险分析》,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地点。
2.4.4 对《检维修风险分析》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
2.5 检修结束后的安全要求
2.5.1 检修项目负责人应会同有关检修人员检查检修项目是否有遗漏,工器具和材料等是否遗漏在设备内。
2.5.2 因检修需要而转移的盖板、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措施应恢复正常。2.5.3检修所用的工器具应搬走,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应及时拆除。2.5.4 设备检修单位会同设备所在单位和有关部门,对检修的设备进行单机和联动试车、验收、交接。
2.6 《检维修风险分析》的管理使用
2.6.1 《检维修风险分析》由公司生产部负责管理。
2.6.2 维修前,设备所在单位应制定设备交出的安全措施,并签字确认。2.6.3 维修时,设备维修单位应制定施工安全措施,并签字确认。
2.6.4 设备所在单位、维修单位应对《检维修风险分析》进行审查,并填写审查意见。2.6.5 设备所在单位负责办理《检维修风险分析》,自留一份后,设备维修单位各一份。
3.相关记录
《年度综合检维修计划》 《检维修风险分析》 《设备设施检(维)修记录》 《安全设施维护保养检查记录》
设备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加强本企业设备、设施安全管理,更好地发挥设备、设施的效用,更好地避免设备事故和人身伤害事故,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该制度适用于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3.职责
3.1生产公司长主管设备管理工作。
3.2设备材料部门负责全公司设备的管理工作。
3.3各车间设一名主管设备的副主任负责本部门的设备管理工作,保存相关记录。3.4维修工段负责设备的维护与检修,填写维修记录。3.5班组负责本班组设备点检工作,填写点检表。4.内容及要求
4.1设备材料部门要对本公司设备从规划,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和管理。4.1.1规划过程:
4.1.1.1设备采购计划,由各使用单位根据生产实际需要提出,报设备材料部门。
4.1.1.2设备材料部门要组织生产、设备、工艺等方面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查研究、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价,识别出其在采购、安装、调试验收及使用中的风险。4.1.1.3针对识别出的风险,要采取有效地控制措施,预防风险。4.1.1.4选择的新设备要明确操作、维护、检验、测试要求。4.1.2采购过程
4.1.2.1设备的订货要先进行市场调查,主要了解设备质量、价格、售后服务、信誉等情况,然后与公司商进行磋商,经双方谈判达成协议,签订供货合同。
4.1.2.2订货合同应符合《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规,合同条款内容必须完整,不得漏填、误填。合同必须明确表达双方意见,文字要求准确、简洁,同时应考虑可能发生各种变动因素,并列入防止和解决的方法。
4.1.2.3订货合同、协议书及订货过程中的来往电函、商谈纪要,预付款单据等资料都要妥善保管,以及订货过程中查询和执行合同时查询,并能作为解决合同纠纷的依据。
4.1.2.4设备到达后,设备主管部门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开箱检查,要对照合同和清单逐一清点,若发现破损、缺件、变形或严重锈蚀,要及时通知生产公司商,同时可拍摄照片,认真填写“设备开箱检查验收单”。设备材料部门负责向供方联系赔偿、修复或更换。4.1.3安装过程:
4.1.3.1设备安装施工必须按施工图及技术文件实施,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如发现设计不合理或不符合实际情况,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交有关部门审批后再施工。
4.1.3.2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安装质量,作好施工过程中的详细记录,特别是隐患工程记录。4.1.4调试过程
4.1.4.1设备安装完工后,应进行试车。设备试车包括清洗、检查、调整、试运转、生产试验等。4.1.4.2一般小型通用设备的试车由使用生产、机械机动部门技术人员、单位主管负责人、和生产工段长、操作者、维修工人参加。对于大型、关键或特种设备的试车,由生产管理部门组织、安装,使用单位及有关部门参加。
4.1.4.3在试车过程中,若发现设备有先天缺陷,或运输途中造成的问题,可查清原因,详细记载,由设备材料部门负责和相关方协商解决。4.1.5验收:
4.1.5.1设备安装试车后,由生产管理部门、机动部门、安装单位、使用单位等共同鉴定,设备管理部门填写“设备安装移交验收单”。经有关人员签字后,方可竣工。4.1.5.2全部资料由机动部门整理后,移交档案室管理。
4.1.5.3设备验收后,机动部门应统一编号,建立技术档案,以及设备台账,对于特种设备要专门建立特种设备台帐。
4.1.6使用和维护保养过程:
4.1.6.1设备材料部门要针对各种设备、设施,建立相应的使用和维护规章、制度,以保障设备状态的良好。
4.1.6.2以公司设备单项考核办法,定期公布设备的运行情况。
4.1.6.3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可保持设备的良好技术状况,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为此,对设备的操作人员、维修保养人员、管理人员等,各单位必须要明确,定人定责。4.1.6.4对相关人员要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1.6.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资质,持证上岗。
4.1.6.6操作人员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班前对设备各部位进行检查,并按规定加油润滑,规定的点检项目应在检查后记录在点检卡上,确认正常后,才能使用设备。
4.1.6.7设备运行中要严格按操作维护规程,正确使用设备,注意观察运行情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处理,操作者不能排除的故障,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处理。
4.1.6.8设备定期维护,由使用单位按规定组织实施。各单位的设备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影响生产任务的前提下自行安排。4.1.7报废过程:
4.1.7.1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办理报废:
(1)已经到达报废年限,经预测,大修后,技术性能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2)设备老化,技术性能落后,耗能高、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3)大修虽能恢复精度,但不如更新经济的。(4)严重污染,危及人身安全及健康的。(5)汽车的报废按国家规定执行。(6)国家规定报废的设备。
4.1.7.2设备的报废应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由设备材料部门组织(公司职能部门)生产、财务等部门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鉴定,并填写“固定资产报废单”,由设备材料部门汇总,经公司有关领导审批后,方可报废。
4.1.7.3报废设备不得再投入使用,由公司指定设备材料部门负责处理。
4.1.7.4除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外,其它报废设备还有使用价值的,可由局设备调剂中心转让给能利用的单位。
4.1.7.5可利用的零部件使用单位可提出申请,经设备材料部门批准后可拆除留用,无使用价值的交设备材料部门作废料处理。
4.2设备材料部门应负责建立设备设施管理台帐,及原始技术资料、图纸和记录的档案。4.2.1设备的技术资料要保留完整,尤其是与安全相关的信息的设备资料。4.2.2设备的运行记录、维护记录、润滑记录等,要保存完好。
4.2.3起重机械、锅炉、气瓶、空气压缩机、压力容器、各种机动车辆,要登记在册,并取得
有效证书。
4.3设备设施维护制度
4.3.1建立设备设施维护制度,以确保维护系统的效率和效力。
4.3.2各生产单位要结合本单位设备的实际技术状况,及时编报维护计划。
4.3.3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计划,防止重生产轻维修,重检修轻维护保养现象。4.3.4维护保养时,必须关注下列内容:
(1)设备设施标识要明晰,电气设备、刀闸、开关等要有永久性标签。
(2)维护过程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对存在机械伤害的部位,要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3)维护频率要适当,以较少的成本,保证设备设施的良好状态。
(4)维护的内容,要包括设备安全附件,要有效、准确。
(5)备品备件要准备及时、充足,重点做好关键设备(特别是主要生产设备)维修所需备件的供应工作,保证关键设备的正常运行。
(6)做好维护记录,并建档保存。
4.3.5设备设施的维护计划应重点关注:
(1)建(构)筑物;
(2)采掘设备;
(3)运输设备;
(4)起重设备;
(5)通风设备;
(6)电气设备;
(7)排水设备;
(8)供气设备;
(9)仪器仪表;
(10)照明设施;
(11)备用设备; 4.3.6要建立设备管理档案。
4.3.7设备管理档案要随设备的变化及时更新。4.3.8特种设备要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并检验合格。
4.3.9需要取得公司用安全标志的设备,要取得公司用安全标志。4.3.10应检测检验的公司用设备,要按规定进行检测检验。4.3.11危险区电气设备,只能由许可人员进行安装、改造。
4.3.12各生产单位要实行设备的日常点检、定期检查、状态监测和诊断,积极采取以状态监测为基础的设备维修技术。
4.3.13主要设备的检修,要由有关技术人员、查阅设备档案(历次检修记录、运转日志、事故记录)设备图纸等资料,结合检修规程,制订检修技术质量标准,主要工艺程序,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技术措施,同时提出检查验收、试运转和有关记录等要求。
4.3.14重大项目和重点生产设备检修,应由有关方面的领导负责组织实施,检修前要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同时制订出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4.4设备事故管理
4.4.1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设备发生事故,将破坏正常生产秩序,甚至造成设备毁坏、人身伤亡。为此,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设备事故管理,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订有效防范措施,杜绝特大、重大和重复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4.4.2设备事故管理必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全公司应切实作好如下工作:
(1)各级领导和广大员工应履行自己职责,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维护规程、检修规程、设备点检等规章制度,使设备能正确使用、精心维护、部门学检修、防止事故发生。
(2)加强员工教育,增强员工应变能力,定期开展设备无事故活动,及时消除隐患或缺陷。(3)加强员工培训,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技术素质。(4)召开设备事故管理总结会,提高全公司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4.4.3设备事故管理工作由设备材料部门负责牵头,安全管理部门、生产技术部门协同。4.4.4事故抢修
(1)设备一旦发生事故,操作者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好现场,同时逐级上报设备管理部门。
(2)现场检查后,事故所在单位必须迅速组织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3)一般设备事故和故障,由车间负责组织抢修和处理,重(特)大设备事故由公司主管领导组织有关单位共同进行抢修和处理。
(4)参加抢修单位和个人应服从统一指挥,积极参加抢修,不得互相推诿。以抢修不力,扩大事故者,应与事故责任者一同追究责任,严加处理。4.4.5事故分析
(1)事故分析会:主要内容是对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者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订防范措施,做到“四不放过”。
(2)事故统计分析:按事故发生类别、部位、时间等原因逐项进行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教训,制订措施和进行专题事故分析。
(3)专题事故分析会:从统计分析中找出设备薄弱部位进行专题分析。
4.4.6设备事故的防范措施:
(1)设备操作人员须经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2)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使用、维护、检修规程;
(3)认真做好计划检修和维护保养,及时消除隐患;
(4)准备好事故备件、易耗损件、关键件、事故件要全额储备;(5)对安全设备要严格管理,开展状态监测和诊断技术工作;
(6)定期检查设备的机电保护装置和防火、防爆、防烘、防毒、防静电等设施,做到安全、灵敏、可靠。
(7)健全润滑管理制度,润滑五定图表,对润滑油脂的技术指标应严加管理和测定;(8)对设备事故应进行各种专题数据统计分析,从而摸清事故发生规律,找出设备本身及在使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4.5变化管理
在设备管理的各个环节,要规定相应的人员,明确其职责,进行动态管理、变化管理,并随时更新相关信息,不断完善,更新设备管理的各个方面。5.相关记录
《设备设施运行台账》 《安全设施台帐》 《临时接线审批手续》
《电缆线路的预防性实验记录》
生产设备设施验收报废管理制度
1.进厂验收:
1.1新设备进厂后,由综合部会同使用部门共同开箱、安装调试。重点、关键设备或特殊设备应由综合部安排或委托专业安装单位进行。
1.2新设备安装调试后,经验证合格后,由综合部办理《设备安装验收移交单》。正式移交使用部门,设备使用说明书、图纸、合格证等资料归档管理。1.3新设备验收经试车不合格者,由综合部通知供应厂商处理。2.设备的报废:
2.1凡列入固定资产的设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报废:
2.1.1超过使用年限、主要结构陈旧、精度低劣、生产效率低,且不能改装利用或大修虽能恢复精度,但经济上不如更新合算。
2.1.2使用年限未到,但不能迁移的设备,因建筑物改造或工艺布局必须拆毁的。2.1.3设备损耗严重,大修后性能精度仍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的。
2.1.4腐蚀过甚,绝缘老化,磁性失效,性能低劣且无修复价值者或易发生危险的。2.1.5因事故或其他灾害,使设备遭受严重损耗无修复价值的。2.1.6国家规定的淘汰产品。
2.2设备报废的审批:凡符合报废条件的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报综合部填写《设备报
废申请单》,经公司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报废设备。设备未经批准报废前,任何部门不得拆卸、挪用其零部件和自行报废处理。
2.3销帐:设备经报废后,应在《设备固定资产台帐》等表单中予以销帐处理,应注明报废日期、报废批准人、报废执行人等。3.相关记录
《新设备设施验收记录》 《拆除设施交接手续》 《报废申请表》
《拆除、报废设备清洁合格证》 《旧设备设施拆除记录》 《危险物品处置方案》
设备设施检测检验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对我公司使用的机器设备、安全附件等定期检验检测的管理,明确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检验检测的工作任务、范围、职责,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公司有作业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3.工作职责
3.1安全主任负责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联络当地政府法定的检验检测机构来厂对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设备设施、安全附件及作业环境等方面进行检验检测;
3.2安全主任负责组织对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检验检测中发现问题进行风险评估,组织制订隐患整改措施计划,负责管理安全检验检测记录和档案;
3.3 生产部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组长负责每年组织一次对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设备设施的安全检验检测,并对其检验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4.工作程序
4.1安全主任负责组织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对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生产过程进行每月至少一次联合检验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执行监视和测量的检验检测要求。4.1.1对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各作业工序遵守操作规程的检查;
4.1.2 对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所使用设备、安全附件等完好情况的检验检测; 4.1.3对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校准状态及完好状态的检验检测; 4.1.4对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作业岗位人员的资格与能力的检验检查; 4.1.5对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各类表格记录的填写情况进行检查。
4.2 安全检查检测分类
4.2.1外单位的安全检验检测,政府有关部门如市(区)安监局、消防局、卫生监督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单位对公司的各类安全检验检测。
4.2.2公司安全检验检测,公司组织的安全检测,各部门或岗位组织的安全检验检测。4.3安全检验检测表制订
4.3.1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安全检验检测表》必须具有针对性、规范性、防止项目遗漏或走过场,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检验检测。
4.3.2安全检验检测项目确定原则:安全检验检测表应体现检测项目完整、清晰明了、记录简单的原则。
4.3.3确定安全检验检测表项目时,应重点考虑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区域的如下内容:
4.3.3.1安全目标达标情况、安全机构及职责完善情况;
4.3.3.2安全风险、安全管理方案、制度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遵守情况;
4.3.3.3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所用危险化学品(如油漆、天拿水、印刷油墨、松节水、白电油)的储存、运输、使用各个环节及安全管理控制状况;
4.3.3.4曾经发生过安全事故的因素或容易影响安全的薄弱环节。4.4 安全检验检测实施
4.4.1外单位来厂进行各种安全设备及防护设施安全检验检测时(每年一次),需有生产部负责人陪同检验检测,安全主任负责记录检验检测提出的问题,并负责整改措施跟进和起草整改报告。
4.4.2公司级安全检验检测一般由公司领导、安全主任和有关人员进行(每年一次);被检验检测部门/岗位负责人届时到场介绍情况,安全主任记录检验检测提出的问题。
4.4.3车间级安全检验检测由部门/岗位负责人带领设备维修人员参加(每年一次),并记录检验检测提出的问题;有关区域或岗位负责人在场。
4.5 安全检验检测记录和统计
4.5.1各类《安全检验检测表》以及必要时另外所附的“检查记录”均为安全检验检测的正式记录,安全检验检测负责人和被检验检测负责人须在上面签字确认,并由安全主任存档。
4.5.2安全主任要定期对公司进行的各类安全检验及检测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和统计,发现未及时完成的问题要进行督促责任人落实,检查及问题整改情况要定期报告公司总经理。5.相关记录
《安全防护设施检验维护台账》 《检测仪检验台账》 《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 《监视和测量设备维护保养记录》 《送检通知单》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
为使公司特种设备处于受控状态,严格特种设备采购、使用、维护保养、定期检验及档案资料管理,特制定本制度。2 范围
公司所属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叉车、空气压缩机、等设备。3 职责
3.1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和新设备选型及申报工作;
3.2机电科负责特种设备资料档案管理,参与新设备采购选型、开箱验收及调试工作。3.3机电科负责衔接职能部门对公司特种设备的定期检验,参与公司特种设备周期检查,检查、监督各部门对特种设备的日常管理。
3.4综合部制定《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 操作要求
4.1特种设备使用,应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发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4.2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定期进行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禁止无证上岗。
4.3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中,应该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
4.4使用部门对特种设备要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查,至少每月一次,并作好记录,发现情况及时处理。安全保护装置和各类仪表定期校验。
4.5特种设备出现故障或者发生异常情况应当对其全面检查,消除事故隐患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4.6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向综合部门负责人报告。并能熟练掌握本岗位易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5.管理程序
5.1使用部门需购置新设备,由使用部门选型并提出购置申请,由设备科提供安全性能、指标等参数,报请公司领导核准。
5.2综合部必须参与新购置特种设备开箱验收、安装验收工作,收集资料并存档。5.3新设备安装或旧设备移装、改造后投入运行前,设备科应对其进行安全性检定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5.4 机电科从新设备开箱验收开始,所有针对该特种设备的重要活动(检修,移装等直至报废)必须记录存档,并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等技术资料。
5.5特种设备的维护保养由使用部门负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机电科,由机电科组织、协
调相关部门及时处理。
5.6 特种设备需要大修或技改时,使用部门提出计划,机电科根据设备状况做好检修方案,报主管领导审批后实施。
5.7特种设备报废或其他因素需要降低标准使用时,应经综合部负责人、公司副总经理同意并签署意见。
5.8综合部每季度组织设备使用部门负责人对特种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相关记录。5.9对特种设备管理不严、违反安全管理制度的、发生事故的,根据情节的轻重,必须予以责任追究。6.相关记录
《特种设备登记注册表》 《特种设备定期校验记录》 《安全附件定期校验记录》 《特种设备运行记录和故障记录》 《特种设备日常维修保养记录》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管理规定 目的
为了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和检维修安全,维护正常的施工秩序,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施工和检维修现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2 范围
凡承揽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和检维修单位。3 职责
施工和检维修单位及所属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治安、消防等法令法规,服从甲方单位的安全检查及监督管理。4 操作要求
4.1施工和检维修人员凭甲方单位核发的施工证方可进入工地。施工人员进出工地和施工期间必须佩戴施工证,以备甲方安全部门查验。
4.2办公区、施工现场严禁外人进入,因业务需要可凭单位介绍信、有效证件登记核实后,由其相关部门人员带入,进入施工和检维修现场必须戴安全帽。施工和检维修现场严禁会客,夜间施工现场严禁住宿。有特殊情况需留宿的,应向甲方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甲方负责人批准后方可留宿。
4.5施工和检维修单位在施工现场应文明施工,严禁赌博、打架、吸烟及随地便溺。4.6施工和检维修单位必须按规定严格划分办公区、材料堆放区、加工区、动火区、垃圾 38
堆放区。建筑及装修材料必须分类堆放整齐,工地间的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施工现场应张贴醒目的安全标识。
4.7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必须严格限量使用。施工和检维修方不得将上述危险物品擅自带入工地,确因工程需要,必须事先到甲方安全保卫部门进行登记备案,按指定位置存放。施工方要安排专人保管,存放地点应配足灭火器。
4.8每周各施工队安全负责人准时参加甲方组织召开的安全例会。若迟到或无故不参会者,分别处罚50—100元。
4.9施工单位用电应事先向甲方提出申请,由甲方核定功率后,指派专人按规定接电并装备配电箱。
4.10施工方的电工必须持有国家认可的上岗证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施工现场严禁乱接乱拉电源线,临时用电线路严禁使用花线、多股线、和裸接电源,并严格按规定铺设,电缆必须加装穿线管,以防漏电。施工现场严禁使用电炉等大功率用电器进行烧水、做饭及取暖。
4.11施工单位因施工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时,操作人员应持有国家认可的上岗证。动火单位应向甲方的安全部门申请办理动火证,并在确认无火灾、爆炸等危险性后方可动火作业。
4.12两个以上施工单位共同使用建筑物局部施工,需要使用明火时,应当共同采取措施,进行防火分隔,保证施工及使用范围的消防安全,同时应配有专人看管。
4.13施工单位不得以任何借口挪用、损坏消防设施,严禁占据或堵塞、挤占消防通道及安全出口。施工现场应配足灭火器,施工人员应会熟练使用灭火器。
4.14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担任消防安全检查员,配合甲方做好施工现场的消防、治安工作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
4.15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戴安全帽,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应配戴安全带,并有专人进行保护,严禁在无任何保护措施下进行高空作业。
4.16施工材料进场应主动接受甲方保安人员检查,严禁将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材料和危险品带入施工现场。出场施工物品必须持有甲方项目部开具的出门证,并经保安人员检查、登记无误后方可离开。
4.17每天施工完毕后,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做到人走场清,并定期清运施工垃圾,严禁随意堆放,影响正常的施工秩序。
4.18甲方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若施工单位违反上述安全规定,甲方有权责令当场停工。5.相关记录
《设备检修或技术改造时的安全技术措施》
《多单位或多工种同一施工现场记录》
危险作业管理与审批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和控制危险作业安全管理,降低作业风险,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危险作业的管理。3 管理职责
3.1公司每年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对危险作业范围的确定,督促落实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检查与指导。
3.2各单位填写“危险作业审批表”时,要根据关键任务的识别分析结果,确定关键的工作步骤和详细的安全控制措施,履行审批手续。
3.3生产技术部门根据关键任务的识别分析结果,编制作业指导书(又称施工组织设计)和应急措施;
3.4危险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落实有关安全措施,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正确使用和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和用品,有权拒绝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
3.5监护人要监督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的落实,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和清理,对违章作业及时纠正,在发生危险时采取救援措施。4内容及要求
4.1本制度中所称的危险作业(又称危险作业),是指当生产任务紧急特种或作业场所存在较大危险,不适于执行一般性的安全操作规程,容易发生人身伤亡或其他事故,事故后果严重,需要采取特别控制措施的危险作业。
4.2对危险作业实行“分级负责,控制重点,及时申报,措施到位”的原则,也就是对各类危险作业要实行公司级、车间级两级管理,并实行申报审批制。
4.3凡是危险作业,在从事作业前,危险作业执行单位必须填写“危险作业审批表”,履行审批手续,经公司生产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审批、认定许可后,持工作票或许可证明方可进入现场进行作业。
4.4我公司下列部位或岗位属于经工作票或许可的危险作业范围: 1.高压带电作业;
2.禁火区内进行明火或易燃作业; 3.爆破或有爆炸危险的作业;
4.有中毒或窒息危险的作业。
4.5审批时,重点对危险作业的安全措施进行审查,认为符合安全作业要求后可同意作业。对于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必须由主管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参加,讨 40
论确定安全措施。由具体执行单位填写“危险作业审批表”,报生产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司主管领导审批,同意作业后,办理工作票或许可证明。如情况特别紧急来不及办理审批手续时,作业单位必须经公司主管领导同意方可作业。公司主管领导应召集有关部门在现场共同审定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实施单位的现场指挥人。
4.6 具体执行作业人员要由危险作业执行单位领导指定,有作业禁忌症、生理缺陷、劳动纪律差、喝酒及有不良心理状态等人员,不准直接从事危险作业。
4.7危险作业批准后,执行单位领导必须下达危险作业指令,做好作业指导书的交底工作,尤其要详细说明关键的工作步骤和安全控制措施。
4.8具体执行单位领导或危险作业负责人应根据作业内容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有针对性地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落实各项安全控制措施。
4.9危险作业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具、原材料和劳动保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安全标准及有关规定,做到配备齐全,使用合理,安全可靠。
4.10危险作业现场必须有作业指导书、符合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要求、应有明显的警示标志。4.11危险作业过程中实施单位负责人应指定一名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有安全意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作为安全责任人,负责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安全责任人原则上由执行单位的安检员、班组长担任。
4.12危险作业单位领导、安全责任人、审批人、监护人等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危险作业现场的监督管理和指导。
4.13对违章指挥,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作业人员违章作业时安全员或安全负责人必须加以制止,提出和落实改正意见。
4.14 “危险作业审批表”在规定的期限内有效。危险作业结束后,对现场进行整理并符合安全要求。
4.15应该办理危险作业审批手续而没有办理就进行作业的,安全管理部门等相关职能管理部门有权停止作业,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5相关记录
《危险区域动火作业许可证》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能源介质作业许可证》 《临时用电作业许可证》 《高处作业许可证》 《起重吊装作业许可证》 《交叉作业许可证》 《作业环境风险辨识》 《操作牌》
“三违”行为的管理制度
1.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三违”行为的管理的职责、管理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从业人员。2.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号)3.术语与定义
“三违”行为是指现场违章操作作业行为、防护用品穿戴的违章行为、指挥性违章行为等。4.机构与职责
4.1公司安办和车间安全领导小组要定期组织查处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能引起事故的行为或现象。
4.2宣传部门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遵章守纪的重要性和违章违纪的危害性,曝光“三违”行为,形成“三违”行为人人喊打的舆论氛围,促使员工养成自我约束、自我防范、规范操作、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
5 管理内容与要求
5.1公司安办的安全检查,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查处“三违”行为:
(一)各级干部、管理人员是否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按规定进行安全检查;
(二)各级生产组织、指挥和协调人员是否按照安全生产“五同时”规定组织生产;
(三)关键生产环节和重要生产工序是否执行规章制度,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四)生产岗位、施工作业现场操作人员是否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
5.2车间安全领导小组的安全检查,主要内容是厂级安全管理制度在班组和生产作业现场的贯彻执行情况和现场是否存在《“三违”行为种类》(附件1)的现象。
5.3各级管理人员查处“三违”后都要和“三违”人员进行谈话、教育帮助,使“三违”人员真正认识到违章的危害性,“三违”人员要在班前会上做出检查,剖析自己的错误,现身说教。经过处理的“三违”人员要达到“处理一人、教育一片”的目的,通过教育帮助,使其由一个违章者变成一个反“三违”者。
5.4各级管理人员查处的“三违”都必须报生产安全科统一登记、存档,对严重三违人员,安全科提出处理意见报安办会研究决定,下发处理通报,组织职工学习、讨论,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5.5当天发生的“三违”,必须当天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原因、找出安全管理和日常工作中的不足,同时制定相应的措施,强化教育。
5.6鼓励员工拒绝违章指挥,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设施、设备和施工作业场所有权拒绝工作或操作。
5.7鼓励员工对“三违”现象进行举报,要保护举报“三违”行为的员工并进行奖励。6.检查与考核
6.1公司安办每月度要组织不少于两次对“三违”行为进行安全检查,车间安全领导小组每周至少组织不少于两次对“三违”行为进行安全检查。
6.2相关车间、科室按公司违章处罚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日常工作中查出的“三违”行为除批评教育外,按规定下发《“三违”行为处罚单》对“三违”人员处以50元罚款。6.3一月内个人累计出现3次以上“三违”行为,由车间或科室安排学习一周,并进行考试;因严重违章和屡查屡犯的待岗一月,由综合管理科组织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重新上岗;离岗期间的薪酬考核按综合管理科的有关规定执行。
6.4一月内同一车间累计5人次以上“三违”行为,按照《安全生产考核办法》连挂车间领导。6.5鼓励员工对“三违”现象进行举报,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举报人保密,举报“三违”行为的员工按被举报人罚款同等金额进行奖励。7.相关记录
《“三违”行为处罚单》 《人员行为的监督控制记录》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和管理制度
为了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制定本制度。
1、发放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是保护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一种预防性辅助措施,不是生活福利待遇。应当根据生产中防止职业性伤害的需要,按照不同工作手段、劳动条件、不同工种,发给职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2、在生产过程中接触有强烈辐射、烧灼、爆破刺割、绞碾严重磨损而能引起外伤的作业、接触有毒有害有腐蚀的物质等作业的工人,要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服装。对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安全帽、安全带、绝缘防护品、防毒面具、防尘口罩等职工个人特殊劳动防护用品,也必须根据特定工种的要求配备齐全,并保证质量。对特殊防护用品应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不合格的、失效的一律不准使用。
3、在冬季经常从事露天作业而自备棉衣不能御寒的工种及经常从事低温作业的工种,可发防寒服装。
4、对于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的人员,禁止发放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5、防护服装的式样,应当以符合安全要求为主(能预防机械的勾、挂、绞、碾等伤害),做到适用、美观、大方。
6、禁止将劳动防护用品按现金发给个人。发放的防护用品,不准转卖。安全生产逐级检查及事故
7、相关记录
《劳动防护用品采购计划》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标准》 《劳动防护用品发放记录》 《劳动防护用品台账》
安全标志使用管理制度 目的
明确安全标志的管理职责和适用范围,规定安全标志采购、保管、设置、维护的程序和要求。2 范围
适用于公司管理的投运电站。3 术语
安全标志: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
禁止标志: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
警告标志: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指令标志: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取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提示标志: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如标明安全设施或场所等)的图形标志。4 职责
4.1 采购部负责安全标志的采购工作。
4.2 安全部负责汇总安全标志的采购计划,检查和监督安全标志的设置、管理和维护情况。4.3 电站现场负责安全标志的需求计划,负责安全标志的保管、设置、日常管理与维护,明确安全标志的设置、维护和保养人员。5 资金来源
从公司安全生产费用中提取。6 工作流程 6.1 安全标志的采购
6.1.1 电站现场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安全标志的需求计划。6.1.2 安全部汇总、编制安全标志采购计划,提交采购部采购。6.1.3 采购部采购的安全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安全标志》的要求。6.1.4 采购的安全标志到货后,采购部会同现场验收后,交现场保管、使用。
6.1.5 室外固定标志牌应使用轻便、耐久、不易变形、不易腐蚀、能经日晒的金属材料。6.1.6 临时使用的标志牌应使用轻便、不易变形、不易褪色的非金属材料。
6.2 安全标志的设置
6.2.1 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有关设施、设备上和其他有必要提醒员工或他人注意安全的场所,都应设置安全标志。
6.2.2 安全标志由现场管理部门按照国家标准《安全标志使用导则》进行设置。
6.2.3 安全标志的设置应针对危险场所和传递安全信息的需求,正确选择相应的标志类型。6.2.4 安全标志的设置应尽量与人眼的视线高度一致。6.2.5 现场设置的安全标志应完整、清洁、内容齐全。
6.2.6 安全标志不宜设置在可移动的物体上以及影响人员视线的障碍物的后面。
6.2.7 安全标志应设置在明亮的环境中,并相距危险点适当的距离,以便相关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来注意它所表现的信息。
6.2.8 同一地点设置多个安全标志时,应按警告、禁止、指令、提示类型的顺序,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地排列。
6.2.9 安全标志的设置可多样化,但应遵循稳固、明显、有效的原则。6.3 安全标志的日常管理与维护
6.3.1 安全标志由专人管理,并建立安全标志明细表,安全标志设置示意图。
6.3.2 使用部门根据需要借用,并办理借用手续。工作结束后及时归还,所归还的安全标志应完整、清洁、内容齐全。
6.3.3 现场设置的安全标志,由使用(设置)部门进行管理和维护。6.3.4 在危险场所设置的安全标志,当危险已消除时由设置部门及时收回。
6.3.5 现场使用的安全标志,应经常清理,保持整洁,确保其表达的安全信息准确无误。6.3.6 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后,未经许可,不得擅自移动或拆除。
6.3.7 保护安全标志是每个员工的义务,任何人不得故意损坏或随意改变安全标志所表示的信息,不得将安全标志挪作他用。6.4 安全标志牌的报废
6.4.1 安全标志牌使用超过5年以上,已不能准确表达安全信息时向安全部申请报废。6.4.2 安全标志牌有破损、字迹模糊、严重褪色等情况时可向安全部申请报废。
6.4.3 安全标志牌与新颁布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有冲突时可向安全部申请报废。7 检查和监督
7.1 使用部门在日常安全巡查中应经常检查安全标志的整洁、完整。7.2 安全部定期对现场的安全标志的管理、维护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7.3 安全标志破损,影响其安全信息的正确表达时,应由设置部门及时更换。
7.4 安全标志发生位移,应由设置部门及时调正、恢复,防止相关人员不能迅速地注意安全标志所表达的安全信息而发生意外。8 安全标志使用标准
8.1 进入生产区域必须悬挂“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禁止吸烟”等标志牌。8.2 具有火灾危险物质场所,如油库,应悬挂“禁止吸烟”、“禁止烟火”、“当心火灾”、“禁止明火作业”等标志牌。
8.3 高处作业场所、深基坑周边等场所应悬挂“禁止抛物”、“当心滑跌”、“当心坠落”等标志牌。
8.4 在各种需要动火、焊接的场所,应悬挂“必须戴防护眼镜”、“当心火灾”、“必须穿防护鞋”、“注意安全”等标志牌。
8.5 在脚手架、高处平台、地面的深沟(坑、槽)等处应悬挂“当心坠落”、“当心落物”、“禁止抛物”等标志牌。
8.6 旋转的机械加工设备旁应悬挂“禁止戴手套”、“禁止触摸”、“当心伤手”等标志牌。8.7 设备、线路检修、零部件更换,应在相应设施、设备、开关等附件悬挂“禁止合闸”、“禁止启动”等标志牌。
8.8 有坍塌危险的建筑物、构筑物、脚手架、设备、龙门吊、井字架、外用电梯等场所,应悬挂“禁止攀登”、“禁止逗留”、“当心落物”、“当心坍塌”等标志牌。
8.9 有危险的作业区如:起重吊装、交叉作业、爆破场所、高压试验区、高压线、输变电设备的附近,应悬挂“禁止通行”、“禁止靠近”、“禁止入内”的标志牌。
8.10 专用的运输车道、作业场所的沟、坎、坑、洞等地方,应悬挂“禁止跨越”、“禁止靠近”、“当心滑跌”、“当心孔洞”等标志牌。
8.11 在总配电房、总配电箱、各级开关箱等处应悬挂“当心触电”、“有电危险”等安全标志牌。
8.12 龙门吊吊篮、外操作载货电梯框架,物料提升机等地,应悬挂“禁止乘人”、“禁止逗留”、“当心落物”等安全标志牌。
8.13 在钢筋加工机械、电锯、电刨、砂轮机、绞丝机、打孔机等机械设备的旁边应悬挂“当心机械伤人”、“当心伤手”等标志牌。
8.14 在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搅拌机、钢筋机械设备等旁边应悬挂“安全操作规程”等标志牌。8.15 在通向紧急出口的通道、楼梯口、消防通道口等地应悬挂“紧急出口”、“安全通道”、“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等安全标志牌。
8.16 在出入通道口、基坑边沿等处设置对应的标志牌外,夜间还应设红灯警示,保证有充足的照明。
8.17 在生产区域明显位置悬挂“文明卫生区域请勿随地吐痰”、“生产区域严禁吸烟”等标志牌。9 相关记录
《安全警示标志一览表》 《危害告知牌》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对供应商和承包商的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我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对与本公司协作的供应商和承包商的管理。3名词解释
3.1供应商:为我公司提供材料、设备或设施、备件及其服务的外部个人或团体。
3.2承包商:在我公司的作业现场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期限及条件向公司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团体。4管理职责
4.1设备材料部门负责与供应商的联系、沟通与选择;
4.2人力资源部门、生产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纪委、采公司车间负责与承包商的联系、沟通与选择;
4.3有关部门负责人负责处理与供应商和承包商的争端。
4.4设备材料部门负责提供采购生产材料、备件、设备、设施、劳保用品等物资的标准,以及对所采购物资的验收工作。
4.5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提供安全设备、设施、劳动防护用品的标准,以及对采购品的验收工作。4.6设备材料部门负责物资采购申请的审核、下达和供应,以及设备备件的验收和对不合格品的评审。5具体内容与要求 5.1供应商、承包商的选择
5.1.1在选择供应商与承包商时必须对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要考虑他们在满足公司安全生产要求方面所能提供的能力、许可资质、遵守法律法规与其他方面的能力、供应产品的安全性能、承包商过去的安全生产表现。
5.1.2设备材料部门在选择供应商时,应考虑所购物品是否具有国家有关资质的规定,应优先采购国营大企业、设备主机生产公司、大型物资供应公司的物资材料。对小企业和小经销部的物资采购,要本着价格合理、质量可靠、运输方便、供应周期短等原则,严把质量关,所购物资材料必须实行三包(包退、包换、包修),物资材料的价格必须进行市场询访比较,择优择廉采购。
5.2供应商的评价和管理
5.2.1设备材料部门组织生产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纪委监审部门及相关生产单位参加评价小组采取打分法的形式对供方的当期业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形成合格供方清单,经公
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采购。
5.2.2当供方产品出现较为严重的质量事故或质量异议时,应组织临时评价。5.2.3在合同中要明确供应商的安全责任和义务,保证产品和物资安全生产中的需要。5.3承包商的评价与管理
5.3.1我公司对外发包工程必须和施工单位签订包含有安全生产条款的生产或施工合同,安全管理部门持有合同文件副本一份。生产或施工合同除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等常规条款外,还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5.3.2对外发包时,必须按照国家关于工程招标的有关规定,对承包单位的资质进行认真审查。承包单位须持有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建设管理部门批准的资质等级证书及与承包工程相应的安全资质证明,严禁越级发包工程。在选择施工队伍时,应重视调查掌握其施工资质和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施工实际能力及业绩,并将其作为招标选聘的主要参考因素。
5.3.3下属各单位要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要根据对外承包的具体情况,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加强对承包方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5.3.4对外发包工程应负有以下安全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加强安全管理,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和管理。
(2)负责和承包方签订生产施工合同及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与承包方进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
(3)督促检查承包方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管理人员配置、安全技术管理措施及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情况。
(4)督促检查承包方施工机具和施工人员劳动保护用品的配备与使用情况。(5)检查承包方特种工种的施工人员的证件是否有效齐全。
(6)安全管理部门每月组织一次对承包商的安全检查和抽查,发现承包方在施工中存在安全隐患时,应责令其尽快整改,发现有重大事故隐患、严重危及施工安全和人身安全时,要责令其停工整顿,并在规定的期限内整改,整改不合格的,有权建议解除合同和终止施工。(7)安全管理部门每月主持召开由承包方和相关部门室、单位等人员参加的安全例会或专题会。
(8)对发生一次死亡二人以上或一年内发生二起以上死亡事故的承包方,应立即无条件解除承包合同。
(9)监督承包方并杜绝其将承包工程以任何形式再次分包和承包。5.3.5外包工程承包方应负有以下安全生产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行业安全生产规定及有关技术操作规程,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组织生产。
第二篇:淀粉厂实习报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届参观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性质 参观实习
实习单位 秦皇岛鹏远淀粉有限公司 院
(系)专业班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理化学院 化学1002班
第三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原则。加强公司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明确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努力改善员工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特制订本管理制度。2.安全管理职责
2.1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第一负责人。负责建立、健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批准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突发性安全事故处置预案;重大安全事故应及时、如实向董事会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2.2行政部设兼如安全生产分管人员,负责组织制订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突发性安全事故处置预案;具体落实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组织事故调查处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不定时地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召开安全生产例会。
2.3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安全生产全面负责。负责建立和完善部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明确各级人员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制订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并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定期组织本部门安全生产检查,落实隐患整改,保证生产设备、消防器材、急救器具等处于完好状态;做好并督促员工做好劳动防护工作;及时报告部门发生的事故,注意保护现场,开好事故分析会,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
2.4公司行政部是本公司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台帐;配合各部门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负责消防器材、急救器具的监督管理;负责建立业余消防队伍;负责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及会同部门开好安全生产事故分析会。3.安全生产教育
强化安全教育工作,经常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安全生产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
3.1公司一级教育
3.1.1凡公司新入的员工(包括学徒、实习、代培、临时工及换工种的和复工员工)都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课时、内容、师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学员签到表、试卷、成绩和“公司员工安全生产责任保证书”由行政人事部存档备案。
3.1.2对于特殊工种(电器、起重、焊接、车辆驾驶等),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合格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同时建立特殊工种考核制度,并将考核资料归档。
3.2部门二级教育。熟悉本部门产品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组织学习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历年来本部门发生的重大事故教训和措施,指导职工中如何发现并消除安全事故苗头。
3.3班组三级教育。根据岗位工种进行安全操作维护规程和正确使用劳保用品的教育,重点讲解岗位机械工具结构、性能、操作要点及发生事故的处理方法、教训。
3.4 没有经过公司安全知识教育与培训的,行政人事部不得签发调岗单;没有经过部门安全知识教育的,不得下到生产班组;没有经过班组安全知识教育的,不准操作班组内所有设备、设施、工具等。4.消防器材、急救器具管理
4.1消防器材统一由公司专职安全员进行管理,实行定置管理、定期检查,对失效的消防器材及时更换,确保随时能用。
4.2急救器具由所在部进行专门管理,实行现场服务、及时申购补充,专职安全员定期检查。
5.业余消防队员管理
5.1公司成立业余消防队,接受行政人事部的直接管理。
5.2业余消防队长应积极配合生产部编制出重点防范设备的位置和重点部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方案及公司消防管理网络和消防管理制度。
5.3业余消防队长负责制订培训、训练方案,对业余消防队员进行定期培训,以保证业余消防队员的作战能力。
5.4业余消防队员须熟悉各类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和适应范围,经常检查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器材,保证其完好和配置合理,按规定更换灭火器,定期对本区域内的各种消防器材进行保养。
5.5业余消防队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并熟悉公司消防栓、消防带等消防器材的配制位置,以保证在紧急状况下能迅速行动。
5.6业余消防队员须严格遵守防火制度和消防措施,发现火警应全力扑灭,必要时配合外部消防队进行灭火。
6.专职、区域安全员、班组长管理
6.1公司设专职安全员一名,直属行政人事部经理管理,在各部门负责人的配合下直接对公司区域安全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等日常管理。
6.2专职安全员协助企业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制度,组织和协助有关部门制定和修订安全生产制度和各种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在案。
6.3专职安全员负责总结推广安全生产先进经验,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按规定核定各工种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并监督发放。参加事故的调查处理,进行事故统计、分析和报告,协助有关部门提高防止事故的措施,并督促有关部门按期实施。
6.4 在行政人事部有计划地组织下,专职安全员应受理做好新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与培训;监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领证、换证等。
6.5各部门负责人应按本区域安全生产的要求,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经常性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违章违纪人员有权勒令其停止操作,并报相关部门处理;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压力容器等设备的保管、使用须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定期检查管辖范围内的消防器材的完好情况,发现失效、损坏的立即报告专职安全员予以更换或增补。
6.6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维持本区域内机电设备的完好状况,严禁带病运行,发现电器线路老化、短路、无接地装置、保险丝用铜丝、触电保安器失灵情况立即通知生产部门进行检修,并记好原始台帐,以便复查,对无防护措施或防护设施不完整的要及时通知生产部门予以解决,必要时向专职安全员汇报。
6.7各部门负责人应配合公司行政人事部制订好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安全整改措施,做好新员工和异动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督导或组织作业班组召开好“班前会”。
6.8班组长为本班组的安全责任人,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负责。班组长对本班组人员有安全管理的考核权。7.安全生产检查与整改
7.1安全生产检查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查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视与否,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查存在的事故隐患,查整改措施的落实,真正做到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7.2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工作不定期进行,并保证每月不少于一次,由公司主管领导带队,专职安全员、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检查组对生产车间的设备、环境、工作场所进行全面检查,并召开安全生产会议,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列出整改计划,限期整改。
7.3生产部和各部门负责人应监督、检查员工上班是否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在设备保养时,组织车间机修工、电工、安全员对本部门的设备、电气、易燃易爆、压力容器的使用存放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作好详细记录,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责令部门和班组限期解决。7.4根据季节气候的特点,行政人事部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专项性安全检查。梅雨季节前,要查电气线路、电源设备、房屋漏雨、外场地及仓库防渗水等安全工作;入夏前,对所有防暑降温设备要逐一检查,确保安全良好;秋末查防冻保温工作,确保冬季生产不受影响。
7.5切实抓好节日加班和节日检修的安全工作,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并把安全检查中常见的隐患及平时不易整改的措施在节日中予以解决。
7.6行政人事部定期组织对特种设备、易燃、高毒物品等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检查。7.7行政人事部对各部门安全生产自查、自纠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
7.8本部门需要他部门协助整改的安全隐患项目,应采用“工作联系单”方式求助。联系期间,隐患转化成事故的,其责任属隐患部门。
7.9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应立即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工作联系单”发出期间,隐患转化成事故的,其责任仍属隐患部门。
7.10超过“工作联系单”期限时间未完成整改,隐患转化成事故的,其责任属受理部门。8.安全信息分类
本公司安全信息分为:安全事故信息,安全隐患信息,安全管理建议信息。
8.1安全事故信息
8.1.1安全事故分为伤害事故、无伤害事故二类。伤害事故是指因受伤休息一班以上、或发生医药费用的、或造成设备非正常损坏的一切事故。无伤害事故是指未发生人体受伤和设备损坏的事故隐患或苗头。
8.1.2凡发生安全事故后,应保护现场,事故所在部门根据需要召开不同形式的事故分析会,视情况通知行政人事部专职安全员参加事故分析会。
8.1.3行政人事部对预计发生的医疗费用在1000元以上、设备修理费用在2000元以上的较大事故,应在得知事故发生后立即向总经理室报告。
8.1.4发生无伤害事故应当天报告所在部门负责人,事故发生部门负责进行整改处理、备案,并以适当方式通报行政人事部,行政人事部视情况提出处理意见;在列入公司重大危险源区域发生的,发现后应立即(30分钟内)通知行政人事部、总经理室。
8.1.5不管何种突发事故,都必须查明原因,落实整改措施后再组织生产,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坚持做到“四不放过”;事故责任部门不得隐瞒不报、谎报和故意延迟上报或破坏现场。
8.1.6行政人事部一般在事故发生后二天内,将调查情况以《安全事故信息通报表》形式通报各部门。8.1.7发生事故的责任部门在三天内填写“安全事故、分析整改报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并上报行政人事部,行政人事部对责任部门提出的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进行确认,并负责对整改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行政人事部对每次伤害事故作好记录并上报总经理室。
8.2安全隐患信息
8.2.1行政人事部组织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即以《安全整改通知单》形式下发到责任部门,并跟踪整改实施情况,定期(一般一周)汇总上报总经理室。
8.2.2其它情况发现的安全隐患,责任部门即制订整改计划,实施情况每月报行政人事部备案,需其它部门配合实施的,由行政人事部协调实施,实施情况由行政人事部定期(一般一月)汇总报总经理室;
8.3安全管理建议信息
8.3.1总经理室或行政人事部下达的、需要相关部门实施的安全整改要求,应以书面方式下发,相关部门应制订实施计划报行政人事部备案,整改完成后,以书面形式向行政人事部、总经理室回复。
8.3.2部门计划的安全整改项目,应报行政人事部备案,由行政人事部跟踪协调实施。8.3.3员工提案中的安全管理建议,由行政人事部负责落实。9.突发性安全事故处置预案
公司在发生火灾、人员伤亡、触电、急性中毒等其它意外事故时,必须迅速成立现场指挥部,采取有效措施,遏止安全事故状态进一步扩大,同时应注意保护现场。
9.1事故处理小组下设抢救抢险组、后勤保障组 9.1.1事故小组 总负责:总经理 专职负责:专职安全员 小组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注:当发生事故时总经理不在公司时,则分别由行政人事部经理、专职安全员、生产厂长任总负责和专职负责。
9.1.2抢救抢险组 组长:专职安全员
副组长:所在部门负责人或班组长 组员:班组长及现场员工 9.1.3后勤保障组 组长:行政人事部经理 副组长:行政人事部其他成员
组员:行政人事部后勤人员、各驾驶员 9.2突发安全事故的急救方法 9.2.1火灾事故
首先关闭主机、切断电源、气源,由部门负责人(安全员)组织人员扑救明火,疏散人员,及时上报,严重时打“119”求援。
9.2.2人员伤亡事故
现场急救、检查,必要时采取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一切急救措施,并将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9.2.3触电事故
以最快的速度切断电源,使伤员脱离电源。将触电者移至通风处,解松衣服,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可针刺穴位,以促苏醒,同时组织车辆或拨打电话“120”,以最快的速度送医院抢救。
9.2.4中毒事故
以最快速度将中毒人员移致通风处,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并向医院详细提供中毒原因等情况。
9.2.5所有突发事故,公司全体员工都有义务竭尽全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抢救人员、财物,防止事故扩大,并注意保护现场。
9.3事故调查
9.3.1轻伤或其它一般事故,由行政人事部负责现场取证,并指派专职安全员组织生产、技术等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责任确认工作。
9.3.2重大伤亡事故,公司必须临时成立事故调查组,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取证。事故调查组职责:查明事故发生原因、过程和人员伤亡情况、经济损失等,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提交事故调查报告分别报董事会及政府、公安、劳动等部门。10.考核
10.1对整改安全隐患、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有发明、创新或提出合理化建议被采纳的及对保护公司财产、防止事故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有功者,公司将给予通报表扬和相应的经济奖励,具体按《员工合理化建议控制》执行。
10.2对各类事故延期上报、隐瞒不报或谎报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交通事故和意外事故根据交通法规和相关法律法规由总经理室作出处理。
10.3 因漠视安全生产、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发生一次性医疗费用在1500元以下的工伤事故、火灾事故、设备事故及其它事故的,根据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事故责任人给予直接经济损失的30%至50%处罚。部门各级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部门主要负责人承担12%,现场管理人员承担7%,班组长承担4%。工伤医药费用超过1500元的,或火灾事故、设备事故和其它事故直接损失额在6000元以上的,由总经理室视事故性质,对以上人员分别作出专项处理。
10.4 各级管理人员因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玩忽职守、安全检查不到位和安全教育不重视、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及时或整改措施效果不明显的,列入当月月度考核;由此造成重伤、死亡、火灾、重大设备事故或其它事故的,不但追究其领导责任,而且处以不少于直接经济损失的30%的罚款。性质特别严重的,就地免职,并追究其法律责任。造成重大事故的,责任人的上一级领导和安全主管部门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如无过失的,分别承担10%、6%、3%的管理责任;如有过失的,总经理室分别作出专项处理,一般不超过当月工资的50%。总经理的责任承担由董事会认定。
10.5 发生轻伤事故,取消该部门负责人当月奖金;发生重伤事故,取消该部门负责人半年的奖金。事故处理结果的认定和对事故相关人员的考核均由安全主管部门实施,属重大事故的报总经理室批准后交财务部执行。行政人事部负责确认、办理事故当事人的保险事项。
10.6安全生产管理实行一票否决制,凡是发生安全责任事故的班组或个人,追究班组长、当事人的相关责任,除上述各条款处理外,取消该部门及部门负责人评优评先的资格。
11.女性员工劳动保护参照国家法律法规相关规定执行。
第四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华亿新城31、33、35、36#楼工程
安
全
管
理
规
章
制
度
江苏金正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第五篇:《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制订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
2、职工必须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3、职工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本中心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设备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设备运转中,操作人员不能离岗,不得从事与操作无关的事,不准违规操作。
5、严格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按时做好各项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各项技术指标合格。
6、维修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并悬挂维修警示标识。维修完毕后,必须清理现场,经检查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运转设备。
7、职工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报告部门负责人,部门负责人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并报告分管副主任。发生事故要按“三不放过”的原则作出处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注:三不放过的含义,1、对发生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2、对事故本人和广大群众不教育,不放过;3、不制订防范措施,不放过)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加强本中心内部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机关文印工作的正常运行,结合中心实际,制定本制度。
1、建立中心消防安全工作小组,由分管副主任担任组长,组员由部门负责人组成。小组在消防部门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指导下负责本中心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
2、消防安全工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三级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即:主任为一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分管副主任为二级消防安全责任人;部门负责人为三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各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把关,保障消防安全。
3、认真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方针,将消防安全工作同生产密切地结合起来,经常向职工进行防火宣传和教育,定期布置和总结消防安全工作,使职工掌握消防常识和器具的操作方法,提高防火的警惕性。
4、经常性组织防火检查。对纸库、成品库、辅助材料库等内部电器电路要作为重点严格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督促整改,堵塞漏洞,确保安全。
5、新招职工、实习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和防火知识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
6、严格执行安全防火守则:
(1)严禁在仓库、生产区域等禁烟区内吸烟,违反者每次扣罚100元。在指定吸烟区内吸烟,烟头要熄灭,不准随地乱丢。
(2)生产区不准存放过量的油墨、酒精等易燃品。
(3)油墨、酒精等易燃品,要用专用容器密封盛装,放置安全区域。
(4)印刷机台清洗墨辊及橡胶布必须使用清洗剂;用易燃液体清洗机件时,使用前必须关闭电源;擦机布使用后要及时清理,防止堆放发酵自燃。
(5)遇停电或在黑暗处工作时,只能使用应急灯或手电筒照明,不准用明火照明。
(6)要保持机台清洁,机台的底部不能有易燃液体及机油,机台周围、电动机、电器箱旁不得堆放物品,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防止设备运转中产生高温或火花引发事故。
(7)照明灯,电源开关、插座,电源线路及其他用电设施,如有损坏要立即报告维修更换,防止漏电或短路失火。
(8)任何人不准私拉乱接电源线或随意增大用电负荷。中午停工就餐要关灯,下班时要关好门窗、关闭所有用电开关。
(9)在室内进行电焊、切割等作业,作业前须经中心领导批准,清理好作业区域内的易燃物品并做好防护措施后才能开始作业;作业中要指定专人监护,防止火花飞出防护区外,引发事故;作业后要把现场清理干净方可离开。
7、制订灭火预案。发生火灾要立即报警,组织扑救,抢救人员和物资,并保护火灾现场,协助公安机关做好事故查处工作。
8、消防器材、消防设施由本中心消防安全员维护管理。每季度全面检查一次,保证防火设备完整和应有的使用效果,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9、消防安全工作小组每半度开会一次,布置检查、总结、讲评消防工作,对消防安全工作做得好的部门和职工,应进行表扬和奖励,对消防安全措施不落实的或存在不安全因素的部门和消防意识淡薄的职工要进行批评或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湖州市机关文印中心
二0一七年七月二十日
消防灭火预案
消防工作是机关文印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根据《消防法》和《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中心实际情况,为有秩序迅速调集职工和消防设备,及时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迅速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1、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职责
中心设灭火总指挥,下设灭火组,抢救组,通讯联络及后勤保障组。
(1)总指挥:中心主任
职责:在火灾发生时,负责灭火组织的指挥,人员的协调、物资的调配和外援力量的布置。(注:当火灾突发,主任因故不在岗位时,由分管副主任代行其职责)
(2)灭火组:中心业余消防队员
职责:在灭火总指挥的指挥下,负责火场的灭火。灭火组全体人员在灭火现场一定要听从指挥员的指挥,坚持“救人重于救火,先控制,后扑灭”的原则,贯彻“速战速决,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思想。
(3)抢救组:生产调度科、排版、印刷、装订车间人员为主体。
职责:负责在火灾发生时,抢救可能抢出的物资,并对伤员进行救护。
(4)通讯联络及后勤保障组:中心办公室、业务科
职责:负责在火险发生时保障通讯联络的畅通。负责向上级报告,向消防部门报警,同时负责指挥员命令的传达及外援力量的接待工作,负责向火场运送灭火器材,调动运输工具,切断电源,关闭阀门,并同时负责灭火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
2、火灾的扑救
(1)报警信号的规定
当发生火灾时,当事人应迅速利用就近报警。负责通讯联络组的成员应迅速判明火灾发生的区域,报告指挥员,电话报火警,并上报主管局。应人人牢记火警电话“119”,并保证电话畅通。
当接到火灾警报后,指挥员应冷静沉着,首先组织抢救组人员,迅速准确地弄清起火区域和部位,了解燃烧的物质,火灾的大小,然后根据掌握的情况,分析判断调动力量配置灭火器,下达灭火指令。
(2)组织方法及分工
各小组应根据指挥员指令和自己担负的职责,迅速准确、有条不紊地同时展开工作。
(3)外援力量的组织协调
当有外援力量到达后,通讯联络及后勤保障组应负责接待工作,应弄清外援力量的人数,是否携带灭火器具,携带何种灭火器具,是否有灭火战斗的经验等情况。然后报告总指挥,由总指挥布置其工作。现场全体抢险人员一定要听从现场指挥员的命令,不能我行我素。
(4)各种具体火灾的扑救方法
●电器火灾的扑救
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电器火灾。严禁用泡沫灭火器或水、包括湿被等进行灭火。当暂时无法切断电源时,灭火者应身着耐火并绝缘的鞋靴、服装,防止触电。然后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直接向电气着火源喷射灭火剂灭火,并应尽快设法切断电源,然后全面灭火。
●人体油火的扑救
跑离作业现场,就地滚,其他人用土或用衣服抽打灭火。
●大面积着火的扑救
一旦发生火灾,迅速组织自救,尽可能把火灾控制在初起阶段。但火灾面积较大,很难扑救时,应采取以下程序扑救。
A向当地消防部门报警(报警电话119)并报告上级。
B指挥车辆迅速驶离。
C由灭火总指挥组织在场人员利用现有消防器材扑灭火,最大限度地防止火势蔓延。
D消防车一到,立即配合消防队按预定方案投入灭火战斗。
●邻近单位失火时的防卫
当邻近单位发生火灾时,应停止生产,立即报警,保持冷静,并报告主管上级。总指挥应迅速动员在场人员,做好准备,根据火灾特点与风向等不同情况,组织人员,调配灭火设备,划定警戒线,按预写方案进行防卫。
经判断分析火灾有可能危及本单位时,应切断电源,同时清点、集中灭火器材,将它们布置摆放在重点方向、部位上,人员也相对集中做好临战准备;在确保本单位安全的情况下,全力支援邻近单位灭火。
3、灭火注意事项
(1)发现火情后,各部门应立即停止作业,按照分工及主要任务开展火灾扑救工作。
(2)向有关部门报告、求援时,应说明单位、火情、地址、燃烧物质、报警人姓名。
(3)灭火战斗中一定要贯彻“速战速决,集中力理打歼灭战”的思想,坚持“救人重于救火,先控制,后扑灭”的原则。
(4)火灾现场各小组应各司其职,听从命令。先确定火情、火源位置、燃烧物质、火热蔓延的方向;如有人员受到火势的威胁,要弄清受到火势威胁人员的位置、人数,研究出抢救的通道、方法;判断有无爆炸、毒害、触电或房屋倒塌等危险;火势是否威胁重要的物资、设备、档案资料;弄清建筑物的构造特点及毗连情况等。火情侦查应不少于两人,在此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人身安全。
4、灭火后的情况处理
(1)清理现场,清除残火,防止复燃,临时划定危险区域。并派人对现场进行监控。
(2)进行讲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3)分析事故原因,写出材料上报主管局。
(4)根据有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处罚。
(5)根据灭火战斗情况适时修改灭火计划。
5、其他
(1)加强消防预案的学习和演练。全体人员要掌握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熟悉人员分工和各自主要任务,定期进行演练,使职工都能达到“四懂”、“四会”的要求,力争使火灾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2)加强消防器材的管理。认真落实消防器材管理制度,各种消防器具应登记造册,并注明配备数量、摆放地点、检修日期、承包人、主要使用场所等内容,加强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消防器材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3)加强明火管理。认真执行明火管理要求,加大监督检查,确保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消防:一、四懂:1、懂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
2、懂预防火灾的措施。
3、懂灭火方法。
4、懂逃生方法。
二、四会:1、会报警。
2、会使用消防器材。
3、会扑救初期火灾。
4、会组织人员疏散逃生。
三、四个能力:
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
2、组织人员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3、组织人员疏散逃生的能力。
4、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的能力。
湖州市机关文印中心
二0一七年七月二十日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