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考试答案(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5:5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考试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旧制度与大革命》考试答案》。

第一篇:《旧制度与大革命》考试答案

《旧制度与大革命》考试答案

注意:题目顺序和选项顺序会有不同,请注意核对具体选项!

1.(单选题).(4分)弗朗斯瓦·魁奈在《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中大量引用了我国思想家(A)的理论。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荀子

2.(单选题).(4分)托克维尔认为,坏政府最危险的时刻是它(C)的时刻。A.拒绝改革 B.完成改革 C.开始改革 D.正在改革

3.(单选题).(4分)法国大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属于(B)。A.第一等级 B.第三等级 C.第四等级 D.第二等级

4.(单选题).(4分)以下不属于《旧制度与大革命》所存在的历史局限的是(B)。A.“重自由轻平等”的保守取向导致了思考的狭隘性和片面性 B.没有揭示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矛盾关系 C.没有认识到“行政集权”在法国的必要性 D.没有认识到“行政集权”在法国的历史必然性

5.(单选题).(4分)十八世纪中叶,(C)成为了法国的首要政治家。A.科学家 B.军事家 C.文学家 D.思想家

6.(单选题).(4分)托克维尔提出,(C)是个人与中央政权之间的天然屏障,有利于实现民主。

A.知识阶层 B.地方政府 C.社会团体 D.事业单位 7.(单选题).(4分)法国在旧制度下的土地所有制是(B)。A.公共持有制 B.永佃制 C.均田制 D.井田制

8.(单选题).(4分)(C),法国的许多贵族因为生活奢靡而濒临破产。A.十四世纪 B.十七世纪 C.十八世纪末 D.十三世纪

9.(单选题).(4分)《旧制度与大革命》是(D)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10.(单选题).(4分)(B)是最早倡导在中国开展革命的革命家。A.毛泽东 B.谭嗣同 C.陈独秀 D.蔡元培

11.(多选题).(3分)《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提出了哪些警世箴言?(AB)A.旧制度下的经济繁荣是大革命的催生婆 B.大革命会在人民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 C.大革命会在人民对苛政感受最重的地方爆发 D.旧制度下的经济危机是大革命的催生婆

12.(多选题).(3分)以下《旧制度与大革命》作者托克维尔思想观点的概述,正确的是(BC)。A.重平等轻自由 B.重精英轻大众 C.重自由轻平等 D.重大众轻精英

13.(多选题).(3分)因资产阶级反动引发的法国大革命,说明了哪些问题?(ABCD)A.特权等级在走向没落时会竭力使用特权捞取好处 B.逆转历史必然将引发革命

C.特权等级在走向没落时会竭力维护原有的特权 D.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14.(多选题).(3分)以下是对法国大革命前“穿袍贵族”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BC)。A.购买到贵族头衔 B.不属于世袭贵族 C.出身于资产阶级 D.上一代就是贵族

15.(多选题).(3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历史成就包括(ABD)。A.倡导了对大革命的“同情式理解” B.揭示了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张力 C.倡导了对大革命的全盘否定

D.开辟了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的新路径

16.(多选题).(3分)以下是对托克维尔人生经历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A.20世纪60年代走出低迷,开始声名鹊起

B.终身探讨:如何在现代民主社会保障个人自由 C.学术上有重要建树,但也有严重局限性 D.《论美国的民主》是其成名作

17.(多选题).(3分)法国大革命创造了以(BCD)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A.专制 B.自由 C.平等 D.博爱

18.(多选题).(3分)法国在大革命前夕曾发生严重的(BD)反动。A.农民 B.领主 C.工人 D.贵族

19.(多选题).(3分)(BCD)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A.戴高乐 B.卢梭 C.魁奈 D.伏尔泰

20.(多选题).(3分)托克维尔认为,(CD)是法国在大革命之前,旧制度下的重要社会特点。A.贵族丧失所有封建特权

B.农民因农奴制而受到极大压迫 C.人们对自由缺乏真正的爱好 D.贵族享受多项封建特权

21.(判断题).(3分)对于法国来说,行政集权是实现中央集权的保障。(√)

22.(判断题).(3分)《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涉及的革命推动着世界的政治民主化。(√)23.(判断题).(3分)人们研究大革命的起源,目的是希望通过革命的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

24.(判断题).(3分)《旧制度与大革命》警示我们,无视个人自由的中央集权将导致最可怕的专制独裁。(√)

25.(判断题).(3分)通过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我们能发现当时的托克维尔已经完全摆脱贵族优越感。(×)

26.(判断题).(3分)托克维尔认为,大革命与旧制度在政治文化上有着惊人的延续性。(√)

27.(判断题).(3分)中法文化的互动,常常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发生。(√)

28.(判断题).(3分)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法国大革命的宣传有着密切的联系。(√)

29.(判断题).(3分)《旧制度与大革命》作者托克维尔承认民主是时代潮流并十分热爱民主。(×)

30.(判断题).(3分)在法国的旧制度时代,文学家有参政议政的自由。(×)

第二篇:《旧制度与大革命》考试答案

《旧制度与大革命》

考试答案

注意:题目顺序和选项顺序会有不同,请注意核对具体选项!

1(单选题).(4分)弗朗斯瓦·魁奈在《中华帝国的专制制度》中大量引用了我国思想家(A)的理论。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荀子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2(单选题).(4分)托克维尔认为,坏政府最危险的时刻是它(C)的时刻。

A.拒绝改革 B.完成改革 C.开始改革 D.正在改革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3(单选题).(4分)法国大革命时期,知识分子属于(B)。

A.第一等级 B.第三等级 C.第四等级 D.第二等级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4(单选题).(4分)以下不属于《旧制度与大革命》所存在的历史局限的是(B)。

A.“重自由轻平等”的保守取向导致了思考的狭隘性和片面性 B.没有揭示自由与平等之间的矛盾关系 C.没有认识到“行政集权”在法国的必要性 D.没有认识到“行政集权”在法国的历史必然性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5(单选题).(4分)十八世纪中叶,(C)成为了法国的首要政治家。

A.科学家 B.军事家 C.文学家

D.思想家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6(单选题).(4分)托克维尔提出,(C)是个人与中央政权之间的天然屏障,有利于实现民主。

A.知识阶层 B.地方政府 C.社会团体 D.事业单位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7(单选题).(4分)法国在旧制度下的土地所有制是(B)。

A.公共持有制 B.永佃制 C.均田制 D.井田制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8(单选题).(4分)(C),法国的许多贵族因为生活奢靡而濒临破产。

A.十四世纪 B.十七世纪 C.十八世纪末 D.十三世纪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9(单选题).(4分)《旧制度与大革命》是(D)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10(单选题).(4分)(B)是最早倡导在中国开展革命的革命家。

A.毛泽东 B.谭嗣同 C.陈独秀 D.蔡元培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11(多选题).(3分)《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提出了哪些警世箴言?(AB)

A.旧制度下的经济繁荣是大革命的催生婆 B.大革命会在人民对苛政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 C.大革命会在人民对苛政感受最重的地方爆发 D.旧制度下的经济危机是大革命的催生婆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12(多选题).(3分)以下《旧制度与大革命》作者托克维尔思想观点的概述,正确的是(BC)。

A.重平等轻自由 B.重精英轻大众 C.重自由轻平等 D.重大众轻精英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13(多选题).(3分)因资产阶级反动引发的法国大革命,说明了哪些问题?(ABCD)

A.特权等级在走向没落时会竭力使用特权捞取好处 B.逆转历史必然将引发革命

C.特权等级在走向没落时会竭力维护原有的特权 D.历史潮流不可逆转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14(多选题).(3分)以下是对法国大革命前“穿袍贵族”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BC)。

A.购买到贵族头衔 B.不属于世袭贵族 C.出身于资产阶级 D.上一代就是贵族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15(多选题).(3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历史成就包括(ABD)。

A.倡导了对大革命的“同情式理解” B.揭示了现代民主社会的核心张力 C.倡导了对大革命的全盘否定 D.开辟了法国大革命史研究的新路径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16(多选题).(3分)以下是对托克维尔人生经历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A.20世纪60年代走出低迷,开始声名鹊起 B.终身探讨:如何在现代民主社会保障个人自由 C.学术上有重要建树,但也有严重局限性

D.《论美国的民主》是其成名作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17(多选题).(3分)法国大革命创造了以(BCD)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

A.专制 B.自由 C.平等 D.博爱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18(多选题).(3分)法国在大革命前夕曾发生严重的(BD)反动。

A.农民 B.领主 C.工人 D.贵族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19(多选题).(3分)(BCD)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

A.戴高乐 B.卢梭 C.魁奈 D.伏尔泰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20(多选题).(3分)托克维尔认为,(CD)是法国在大革命之前,旧制度下的重要社会特点。

A.贵族丧失所有封建特权 B.农民因农奴制而受到极大压迫 C.人们对自由缺乏真正的爱好 D.贵族享受多项封建特权 答案: ABC

D 标记此题

21(判断题).(3分)对于法国来说,行政集权是实现中央集权的保障。(√)

答案: 正确错误 标记此题

22(判断题).(3分)《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涉及的革命推动着世界的政治民主化。(√)

答案: 正确错误 标记此题

23(判断题).(3分)人们研究大革命的起源,目的是希望通过革命的方式推动社会的进步。(×)

答案: 正确错误 标记此题

24(判断题).(3分)《旧制度与大革命》警示我们,无视个人自由的中央集权将导致最可怕的专制独裁。(√)

答案: 正确错误 标记此题

25(判断题).(3分)通过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我们能发现当时的托克维尔已经完全摆脱贵族优越感。(×)

答案: 正确错误 标记此题

26(判断题).(3分)托克维尔认为,大革命与旧制度在政治文化上有着惊人的延续性。(√)

答案: 正确错误 标记此题

27(判断题).(3分)中法文化的互动,常常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发生。(√)

答案: 正确错误 标记此题

28(判断题).(3分)辛亥革命的爆发与法国大革命的宣传有着密切的联系。(√)

答案: 正确错误 标记此题

29(判断题).(3分)《旧制度与大革命》作者托克维尔承认民主是时代潮流并十分热爱民主。(×)

答案: 正确错误 标记此题

30(判断题).(3分)在法国的旧制度时代,文学家有参政议政的自由。(×)

答案: 正确错误 标记此题

第三篇: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目录 概述 内容梗概 创作历程

1.2.写作背景 写作初衷 点评鉴赏

1.2.内容探讨 学者评论 成就与影响

概述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原著出版于1856年。

内容梗概

《旧制度与大革命》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

法文原本名称 L'Ancien Régime et la Révolution(1856),英文版名称有两个: The Old Regime and the Revolution 和 The Old Regime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创作历程

写作背景

《旧制度与大革命》写于1851年到1856年之间,当时的法国正处在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建立和巩固第二帝国的时代,信奉自由主义的托克维尔对之悲观失望,成为“国内流亡者”,《旧制度与大革命》就是在这段政治大变动时期酝酿成熟的,其中浸透着对法国命运的深沉思考,和对拿破仑三世专制政权的强烈仇恨。

写作初衷

托克维尔的初衷是以十年帝国时期(1804—1814)作为主题,不是重写一部梯也尔式的帝国史,而是试图说明帝国是如何产生的,它何以能在大革命创造的社会中建立起来,凭借的是哪些手段方法,创立帝国的那个人(拿破仑)的真正本质是什么,他的成就和挫折何在,帝国的短期和深远影响是什么,它对世界的命运,特别是法国的命运起了什么作用„„

总之,托克维尔企图解释那些构成时代连锁主要环节的重大事件的原因、性质、意义,而不是单纯地叙述史实。虽然托克维尔后来放弃了对第一帝国的研究,把注意力移向大革命的深刻根源——旧制度,但是他的分析方法并未改变。用托克维尔自己的话说,他要把“事实和思想、历史哲学和历史本身结合起来”。他要以孟德斯鸠为榜样,写一部像《罗马盛衰原因》那样的著作,“为后世留下自己的痕迹”。尽管他也参政议政,但他自信“立言”比“立功”更适合自己的性格。

点评鉴赏

内容探讨

1、法国大革命革命缘于三中心共振,文化中心、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叠加在一个首都,三中心叠加,有一个中心发生危机,立刻引起另两个中心共振。美国经济中心在纽约,政治中心在华盛顿,学术中心在波士顿,开车都是一天可达。闹**,基本上在波士顿;经济出危机,纽约震荡;政治有风潮,乱在华盛顿。三者分离,不会叠加在一起引起共振。

当时的法国,路易十四奠定了几个中心叠加在一起的大巴黎,一出事就出大事,全法国跟着起事。到了十九世纪中期,一个学建筑出身的警察局长,奉拿破仑的侄子小拿破仑之命重新规划巴黎市。他既有建筑师的专业眼光,也有警察局局长的职业需求,故而将巴黎改建为适宜和平居住不适宜起义巷战的城市,将那些适于打巷战的弯弯曲曲小街小路,统统拉直,把马路打宽,一旦有事,不可能像电影《九三年》、《悲惨世界》里面描绘的那样——革命青年一喊,小街两头一堵,就是现成的一个街垒,马队难以冲进去。他吸取大革命和此后不断革命的教训,把巴黎改造成现在的样子。今天你们看到的巴黎已经不是大革命时期的巴黎,而是被警察局长改造过的巴黎。但巴黎的规模以及巴黎和法国的关系他毕竟改不过来。从路易十四以来巴黎人非常骄傲,一直到现在都这么牛,他们有一句名言,“法国嘛?法国是巴黎的郊区!”中央与地方关系在这里呈现出病态扭曲。

这是信奉全能主义统治哲学必然带来的后果,一个超级首都,迟早要出大事,而且已经出过了。在和平时期似乎可以夸耀,一旦动荡,如此规模就是你的坟墓。

2、革命与改革的不解之缘。

三千贵族迁居于凡尔赛,路易十四有政治目的。贵族分散于各地,与地方势力结合,这是古今中外朝廷心腹之患。中国历史上打豪强、削藩镇,不绝如缕,屡见史乘。从秦始皇开始,皇帝坐稳的人首先要削藩,削藩有武力削藩,有和平迁藩。把贵族统统给我搬到我眼皮底下,可谓和平迁藩。你们在我眼皮子底下花天酒地,最好是醉生梦死,但不能分散到全国各地区,走出我视野。

下一个皇帝就是路易十五。一个花花公子,他爹留下来这样一个花团锦簇的帝国够他消费了。尽管他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但是不妨碍眼前每一分钟的享乐。所以他这个时代留下的名言跟他爸就不一样了,叫做“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用俗话来说就是击鼓传花,这盘子不崩在我的手上就行。

路易十六相比之下是最开明的。巴士底狱没有政治犯,如果路易

十四、路易十五时期关进去某某某这样的人物,到路易十六也早就把某某某放走了。但是1789年7月14日,大革命的民众还是要攻占巴士底狱。为什么要攻?因为老百姓在流传这里面还有政治犯。打下来以后才发现没有,只有几个精神病。其次,他接受启蒙哲学。启蒙哲学最富有民粹主义情结的是卢梭,卢梭认为上流社会最腐败,下流社会最干净,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那么高贵者怎么变得聪明起来?应该向底层社会学习,每一个人习得一门手艺,做木匠、种地,都可以。路易十六还真信这个,他习得的手艺是做锁匠,开锁。全法国各种疑难杂锁都收集来,一把一把琢磨着打开。可是最后一把锁他打不开了,那就是法国的中央集权。[1]

3、“共和二年的文化革命”。

1789年7月革命开始,路易十六一直摇摆不定,有时同情巴黎,有时厌恶巴黎。所以革命的第一阶段的成果是君主立宪,不废君主,是要制定一部宪法,君主听宪法的制约就行。这个阶段维持了一年多。这是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能够控制局面的一年。这一年通过很多法律,最著名的《人权宣言》,最著名的1791年的宪法,以及重新规划法国的行政区域,把法国划为81个省等等,都是这一年做的。这一年的革命可称小革命,有建设性。但问题来了,国王招来第三等级开会,给前两个等级施加压力,而第三等级后面跟来了“第四等级”。当时的“第四等级”男人叫无套裤汉,女人叫编织妇。按照卢梭哲学的“直接民主”,不要当中一层过滤,国民公会开会、制定宪法、讨论议程,要敞开大门,无套裤汉与编织妇都要冲进去呐喊。

大革命一浪高过一浪。吉伦特派执政时发生了国王叛逃案,把国王拉回来,要不要判决国王?国王一下子变得形象猥琐,要上法庭,成了被告,而且要判死刑。比吉伦特派更加激进的小资产阶级,则是罗伯斯庇尔——卢梭的粉丝。他们投了死刑票,而且认为此前两个阶段都保守、都局限,没有彻底地改造法国。学者评论

从2012年年末开始,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持续大热,这本十九世纪中期出版的老书在市面上几次脱销。2012年11月30日中纪委召开专家座谈会,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向参加座谈会的专家推荐:“我们现在很

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

作为一本探究18世纪法国大革命起源及特点的著作,能在中国引起广泛关注,除了高层领导人的推荐外,2013年1月8日出版的人民日报评论道,更大的原因是书中内容与当下中国的关联性。当前中国社会背景复杂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处境,与法国大革命时期有某种相似性。对于自由民主的追求,不能一蹴而就,政治改革需要大胆而审慎。可以说,经由改革达成代价最小的现代化道路,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问题在于改革怎样推进、制度怎样变革,《旧制度与大改革》这本书能带给我们一些启示。

成就与影响

《旧制度与大革命》在1856年出版时,托克维尔对此书的命运忧心忡忡,他写信给他的英国妻子说:“我这本书的思想不会讨好任何人:正统保皇派会在这里看到一幅旧制度和王室的糟糕画像,虔诚的教徒„„会看到一幅不利于教会的画像,革命家会看到一幅对革命的华丽外衣不感兴趣的画像;只有自由的朋友们爱读这本书,但其人数屈指可数。”

出乎作者的意料,到托克维尔逝世那一年(1859),此书在法国已印行了4版共9000册,到1934年已印16版,共计25000册,在英国、美国、德国都极畅销。

托克维尔的著作1870年后被冷落了七八十年后,近几十年来在西方突然走运,随着保守的自由主义思想的抬头,托克维尔的政治观点重新受到了重视。《托克维尔全集》在1952年出版第一版后,至今已印行第三版。1979年在美国成立了托克维尔学会,出版《托克维尔评论》。

第四篇: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简介

《旧制度与大革命》(TheOldRegimeandtheFrenchRevolution)在中国被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推荐,引起热读,很大程度上与中国当下的改革处境有关。

这本书是法国历史学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deTocqueville)的经典名著,原著出版于1856年,中文版199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近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主持听取专家学者对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上说:“我们现在很多的学者看的是后资本主义时期的书,应该看一下前期的东西,希望大家看一下《旧制度与大革命》。”

中国的改革,我们常常听到“改革进了深水区”,“改革到了攻坚期”等说法,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所剩不多,改革导致了人们普遍对改革产生紧迫感乃至焦虑感。政治高层抛出“改革红利说”,似乎要坚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同时政治高层公开推荐阅读《旧制度与大革命》,似乎担心改革不成功,反而引发革命。

托克维尔所说的旧制度下的法国,就是一个通过改革不断产生“红利”、不断改善法国人民生活的政府;同时却也是一个因为改革而不断引发难以满足的改革诉求,致使社会矛盾激化,最终走向革命的政府。改革可以产生红利,但改革本身绝不必然就是红利。怎样使改革之利最大化、改革之弊最小化,无疑是对执政者的执政水平与政治智慧的重大考验。

但是,在谈论“改革”时,非常有必要区分两种“改革”:一种是“革命前的改革”,一种是“革命后的改革”。简单地把中国当下的改革事业比附为法国旧制度下的改革,其实并不允当。有人把当下中国的改革与晚清政府推行的改革相提并论,显示了同样的思维错乱。实际上,中国的革命已经发生了,“新中国”已经建立了,当下中国的改革是革命后的改革,是新制度的自我完善。

该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界说大革命的历史意蕴及其基本内容;第二部分分析大革命古老的、一般的原因;第三部分则分析大革命特殊的、较晚近的原因。它是托克维尔生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本书,但它是一本未竟之作。显然,托克维尔在书中致力于发掘大革命的原因,但他更关心的问题——大革命的后果,却未及展开。不过,从他对拿破仑帝国与1848年革命的态度上,不难发现他对革命的后果并不满意。法国在大革命后出现的政体更迭与社会动荡,离他想望的一个自由的民主国家相距甚远。

对托克维尔而言,法国大革命本身只是此前一系列已经开始展开的趋向的最终完成而已。只不过,民主革命虽然把君主制推翻了,但真正的民主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民主革命使得平等观念深入人心,但在民主社会怎样保有自由,却成了更大的难题。

因此,真正值得中国读者关注和思考的是:大革命所创造的新制度如何不断获得自我完善?面对法国大革命造成的种种不良后果,托克维尔致力于探究民主社会中“自由的技艺”,这实质是“革命后的改革”所要面临的问题。

托克维尔最纠结最痛苦的莫过于,他意识到民主是一种出于天意的历史必然趋势,浩浩荡荡,无可阻挡,但他又想不到法国人如何在这种趋势下保持贵族式的自由。早先他曾认为美国民主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对民主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1848年爆发的民众情绪和急剧高涨的社会主义革命热潮,使得民主在法国呈现出新的面貌,这一面貌使托克维尔对民主感到恐惧。他在另一本著作《回忆录》(Recollections)中说得尤其直白:“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但由于本能,我却是一个贵族——这就是说,我蔑视和惧怕群众。”这实际凸显了自由与民主之间所具有的张力。而此张力,本质上也就是“贵族制的自由”与“民主制的平等”之间的张力。托克维尔所热爱的自由,并非后来所说的“消极自由”,而是具有积极政治参与意味的共和主义的自由,是一种具有高贵男子气的政治德性,显示了人性本身的卓越,故而他所期待的民主社会,是一个贵族式的自由得以普遍化、公民普遍享有并实践政治自由与共和美德的社会。这种主张是因为,与民主相生相随的平等精神会对人性产生一种夷平化的效果,使人的品格趋于同质的平庸。然而,如果人性所具有的卓越光辉越来越黯淡,以致放弃了对于高贵事物的追求,又怎么可能有真正的自由呢?

虽然热爱贵族式的“自由”,但托克维尔同时也愿意承认,大革命的必然趋势是谁也无法抗拒的,不能因为革命后的不良后果而否定大革命本身的意义。正是大革命使“民主”成为唯一正当的现代政治,而革命后的制度建设、改革与自我完善,实际上也就是后来所说的民

主化之后的“民主巩固”问题。

法国大革命这一事件本身所经历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如果从大革命给法国与世界带来的深远影响看,我们甚至可以说,大革命仍然尚未终结。法国在大革命之后经历多次的政体更迭,帝制复辟与共和再造反复进行,直到1958年建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才算告一段落。有一种说法是,1971年,当尼克松向周恩来询问对于法国大革命的看法时,周恩来淡淡地回答:“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太早。”最近,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在他的新著《论中国》(OnChina)中对此作了更正,认为周恩来所指的是1968年巴黎运动,但这岂非恰恰说明了1968年依然受到1789年精神的感召?

大革命推动产生了世界性的民主化潮流,直到今天,人们所呼吁的民主化改革,源头上仍与法国大革命构成精神性的关联。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发生的中国革命,也与法国大革命分享了共同的民主革命精神,但却试图建立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一种更新的新制度。同样,社会主义革命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革命也可能产生不良后果,革命后的新制度建设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在二十世纪同样经历了“漫长的革命”,1949年建国后仍一度坚持“不断革命”,甚至改革开放也被认为是“第二次革命”。

今天,我们不能假设,旧制度下的法国君主如果更为审慎就能避免法国大革命的发生;也不能假设,旧制度下的满清政府如果更为审慎就能避免中国革命的发生,因为从君主主权到人民主权的根本变

迁,乃是托克维尔所说的“天意”。但如果革命所希望建立的新制度尚未建成,那我们就不能说革命真正获得了成功。中国在1949年之后对于新制度的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直到当下的改革,中国仍处于这一新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之中。改革所产生的焦虑与困惑,只有通过新制度的不断更新、创造才能最终消解掉。

托克维尔所提出的自由与民主的矛盾问题,中国固然也需要面对,但中国需要面对的更大的矛盾,乃是当年严复就为之苦恼的富强与自由的矛盾问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被提上政治日程,这是近代以来无数中国人的梦想,不过中国革命追求的社会主义事业还禀有一种更高的使命,那就是建设一种有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制度,这无疑与托克维尔所期盼的有助于塑造卓越人性的自由技艺有相通之处。这恰恰是社会主义政治哲学与改革事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

第五篇: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读书笔记

詹媛

201302405159

刚开始接触这本书时,我本以为是简单的描写法国因为陈旧的封建制度而引发的一场革命,可能因为我天分不足,加之对法国的历史并不了解,所以读了一遍下来,我并没有像大多数的学者一样为当今中国的现状而担忧,其实简单的说来就是觉得这是一本描述法国历史的一本著作而已。正当我为自己的浅薄而苦恼时,我只好耐着性子将托翁这本精华之作再细品了一遍,可以明显的感受到这本书真如王岐山先生所说的,当前中国社会背景复杂和社会矛盾激化的处境,与法国大革命时期有某种相似性,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借鉴的。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托克维尔于1856年出版,以“把事实与思想、历史哲学与历史本身结合起来”为目标的评价历史著作。这本书着眼于对法国大革命前旧制度下政治、社会生活画面的剖析,并由此阐明旧制度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同时亦是大革命后人民重新建立起来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制度原型。点明法国大革命真正的目的,是摧毁封建等级制度,实现平等。

一、《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写作手法与内容概述。

《旧制度与大革命》分为三编。主要是采用了问答式的写作手法,就如托翁所说的,他从事的是“关于法国革命的研究”,而不是写一部大革命史。既是“研究”就要提出问题,所以从各章题目就可明了作者要解决的是那些问题。从方法论来说,这也就是后来“学鉴年派”创导的问题史学。这种写作方法是很值得我们这些初学者学习的,这样写出来的作品能使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内容。同时这样表达更能体现出文章的内容且对各方面的描写都更加全面、明了逻辑性更强。

《旧制度与大革命》第一编就大革命本身特点展开探讨,颠覆了人们对大革命的一贯认知,指出大革命的根本取向是消灭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是实现人民对平等的追求。在这一编中,我认为第五章是本编的重点,如托翁说的,前面所有的论述只是为了阐明主题,第五章作者基于对整个欧洲制度、社会结构的相似性的分析和比较,发现封建制度衰落的地方,民众对其仇恨越大。同时得出,法国大革命特有的功绩,是企图用平等、一致的社会政治秩序来取代统治整个欧洲的封建制、贵族制的政治制度。

第二编讲述大革命得以发生的基础——旧制度的种种机制。通过对每个机制的运行、发展的阐述得出,法国国王的中央集权制是所有机制如此变化、存在和运行的根本原因。而大革命的敌人--贵族统治的封建等级制度,很早就被国王的中央集权制架空,在大革命开始前已经开始崩溃。在这一编中,我对十一章的内容感触较深,第十一章阐释了隐藏的大革命力量:人们的自由性格。一方面,政府贪婪捞钱的欲望损害了它的控制力,而且它的集权经验不足,不自信,行政风格上也受到司法习惯的影响,并不是绝对的专横跋扈。另一方面,虽然被大量剥夺,贵族、教士、资产者、司法机构,还都保持着一些自由的性格。它表明法国人并没有完全心甘情愿的服从于专制的奴役。当然,托翁说,这种“病态的自由”虽然有助于法国人推翻专制制度,但它也使得真正“自由的法治国家”更难于建立了。从而旧制度塑造了大革命。

第三编主要从思想动因及其相关因素方面进行了补充性的分析阐述,进一步对革命发生的顺序、逻辑和较为浅显却直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而在第八章中,作者对大革命从旧制度种自然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再一次阐述对于自由的热爱,并指明之追求平等的革命得到的结果可能是平等的奴役,只有追求自由的革命才会换来真正的平等、民主和自由。

全书论述了大革命与旧制度之间的联系,即旧制度塑造大革命、大革命继承旧制度。从而揭示了大革命爆发的真正原因,以及其背后深刻的历史基础和历史动力。

二、法国大革命与传统的革命的时代背景比较。

在历史教科书里总结革命爆发的原因,无外乎国王独裁专制,政府腐败,苛捐杂税,民不聊生等等通常所见的说辞。我们也自然而然的觉得,肯定是官逼民反,老百姓觉得无路可走了所以才起来闹革命。然而真相却不是这么回事。

在考察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时,托克维尔还观察到了另一个“悖论”:大革命前二十年,社会财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增加,“人口在增加,财富增长得更快。国家因战争负债累累;但是个人继续发财致富,他们变得更勤奋,更富于事业心,更有创造性”;“公共繁荣在大革命后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大革命以前20年中那样发展迅速。” 本来人们认为革命往往是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的时候发生的,但历史证明路易十六统治时期是旧君主制最繁荣的时期,那为何繁荣反而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托克维尔的判断是:革命的发生并非因为人们的处境越来越坏。此前人们对未来无所期望,现在人们对未来无所畏惧,一心朝着新事物奔去。伴随着社会繁荣,国家财产和私人财产从未如此紧密混合。国家财政管理不善在很长时间内仅仅是公共劣迹之一,这时却成了国民的私人灾难。也就是说,改革已经开始,改掉了一部分,使得没有改的这一部分显得分外触目,更令人无法忍受,后者坚持不改,这个时候革命悄然而至。

三、思考与感悟

老实的说,从《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这本书中我学到的知识挺多的,但我也同大多数人一样陷入疑惑当中,那就是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到底是必然还是偶然的结果呢?为了解决我心中的疑惑,我从网上看了一些名家对这本书的见解,很多学者认为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并无其必然性,因为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并不容易,却着实激烈、彻底。正如托翁所言:“只有法兰西民族才能造就一场如此突然,如此彻底,如此迅猛,然而又如此充满反复、矛盾和对立的革命。”认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不易,主要依据是四个稳定的阶级:国王与教士(第一等级)、贵族(第二等级)、资产阶级、农民(第三等级)。而以上阶级形态的构成,究其根源,均落脚于封建专制主义的旧制度的影响。

因为贵族在遭到集权权力较为充分的剥夺后,安于守住其经济特权度日,资产阶级则在积极争取后实际掌握国王权力中心以外的大小官职和权力,并成为贵族以外享有特权最多的阶级,对现状较为安逸,他们被压迫和贫困牢牢拴在偏远的土地上,远离公共生活,从不参与政治。因此,环顾各阶级的境况,无论哪个阶级,都没有进行革命的直接动机。因此,法国大革命爆发并没有其必然性。可是,革命还是似乎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因为法国人民追求自由、平等的生活,各种旧制度对他们的生活、思想都有一定的限制。托克维尔有诗意的描述法兰西民族来进行解释:“它从未自由到决不会被奴役,也从未奴化到再无力量砸碎桎梏。”所以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实属偶然,但当回望法国这片孕育革命的土壤上所发生的,又会发现其必然性。必然性首先要存在,才得以在适当的时机得以爆发。就像托翁所言:“但是必须承认,所有这些原因加在一起,也不足以解释法国以外类似的革命。”

“以史为鉴”是古人提出来学习历史最为主要的用途,所以了解过《旧制度与大革命》后,再从王岐山先生等名家将中国现状与1789年的法国相比的而发出的言论来看,当今中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和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开始面临一些转型难题。利益分化严重,贫富差距加大,阶层固化、社会不公、政府腐败等现象,都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不得不正视的挑战和考验。

当前中国与大革命前的法国都处于最繁荣的时期,物质财富的增加,催促了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敏感,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人们开始追求更多的表达权、批评权。尤其是随着新兴网络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们知识的增加,人们对于对特权、腐败、不公正的容忍度更低。中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势必会遭到特殊利益集团的阻碍,尤其那些依靠权力寻租、依赖特权致富的人群,不愿意改革,不愿意牺牲一些利益,阻力障碍会很大。但是如果停滞、不改革,忽视社会的公平正义,只会增加群众的不满情绪,甚至使社会陷入动荡的危险境地。借用托克维尔的话“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那么中国现在政府不断强调政治体制改革说明中国社会也处在非常危险的地步。因此法国革命的历史告诉我们,在经济繁荣期,政府应十分关注人们的态度,对民众不满的地方要及时回应,及时疏导民众的情绪。要真正实践科学发展的理念,使发展的红利人人得以分享,使发展的代价降到最低。

写完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这篇读书笔记,如果单纯的只是写关于对文中的内容的话,以我现在的水平来说,可能我很多都是摘抄原文而已,所以在我的这份读书笔记可以说是借鉴网上各学者的一些观点所写的。因而望老师切勿责怪。

下载《旧制度与大革命》考试答案(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旧制度与大革命》考试答案(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旧制度与大革命

    The old regime and the revolution 旧制度与大革命 Why some think China is approaching a political tipping point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中国已经到了倾覆的边缘? Mar 16th......

    旧制度与大革命

    继续有关法国大革命的阅读,这次看的是托克维尔的名著《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也是魏老师指定的阅读书籍之一。托克维尔一生经历丰富,历经第一帝国、复辟王朝、七月王朝、第......

    旧制度与大革命

    民众与旧制度和大革命 姓 名: 性 别:学 院:学 号:手 机:电子邮箱:____邓余佳______________ ____ 女 ___ __________ ___人文学院________________ ____10105214105____________......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现实意义 托克维尔告诉我们,对于自由和民主的追求不能一蹴而就。法国大革命后雅各宾专政时期实行的“激进的人民民主”在中国的 “文化大革命”中已......

    旧制度与大革命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托克维尔在写《旧制度与大革命》时说:“为了帮助理解下文,有必要对法国以外情况作此概述„„谁要是只研究和考查法国,谁就永远无法理解法国革命”。托克维尔强调......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书笔记

    成书于1856年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在历经百余年后,被中国人确切说是中国精英阶层推上了风口浪尖。事件缘起于一条微博:“去海里见老领导,被推荐读本书。他认为中国这样在......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 托克维尔,一个伟大的政治学家、 历史学家,虽出身贵族,但在政治上倾向于自由主义,虽无生活在法国大革命那激情似火的年代,却目睹着法国政局的风云突变,旧......

    旧制度与大革命问答

    《旧制度与大革命》解读的七个问题 解读 《旧制度与大革命》 “我将试图说明:同样是这些法国人,由于哪些事件,哪些错误,哪些失策,终于抛弃了他们的最初目的,忘却了自由,只想成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