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欣赏命运交响曲有感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音乐赏析
对于贝多芬的作品,大家可能耳熟能详,了解贝多芬的人物命运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作曲
家一系列作品的风格,以及在贝多芬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性、英雄性、斗争性的风格特征。贝多
芬出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
祖父和父亲都是宫廷乐师,四岁就被迫开始学习音乐,由于父亲是个
酒鬼,所以经常半夜醉醺醺地喝酒回来让贝多芬练琴。
在贝多芬十七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
酗酒失声,家境陷入贫困,不得不担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
这些故事经历都让我感到了对这个音乐伟人童年生活的一种同情,我会思考:
“这么小就被
迫学习音乐,他童年的快乐是什么?是什么力量支撑贝多芬继续学习音乐?我
岁的时候在做
些什么?如果遇到贝多芬的境遇,自己该怎么办?”等等。在了解了贝多芬人物命运的基础上,我听了贝多芬的交响作品,体会深刻。
除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思考之外,也有了对人生以及成长的
体会和思考。
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
代表着贝多芬;
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
《命
运》
。我想,世界上再没有一首交响曲能够获得如此广阔的知名度以及接受度。贝多芬的伟
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
一开场那四声令人恐惧的有
力音符,几乎让每个人只要一听到它就会永远无法忘却!真的,充满了震慑力的经典段落,如此简短却又如此令人挥之不去!
当然,贝多芬对于这四个音符的解释最为权威——命运在
敲门!
是啊,开门见山,整部作品的主题一览无遗。
或许这四个音符给所有人的影响真的太
深刻了,所以音乐一开场就表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怖感觉!
我想,这正是贝多芬音乐才华
与他个人精神最充分结合的表现!
接下去,我们好似看到了一幅激烈战斗的场面,每一个音
符,每一段旋律似乎都在舞刀弄剑、奋勇拚杀!
你可以把主角想象成贝多芬乃至任何一个不
屈不挠的战士或革命斗争史实。
但我觉得这还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听众而言,主角应该是
你自己!那么敌人是谁,很明了——命运!因为我想,每个人都有面对命运考验的时候。主 题在重复着,恐怖的声音依然在回荡,似乎斗争者并没有征服这个强大的“命运对手”
!我
想很多听众在这里会感到一丝精神上的疲乏。
正在这时,第二乐章舒缓的旋律传来了,似乎是一位母亲伸出了双手来抚慰刚刚经历了
一场恶战的儿子,也好像是几名携手斗争的勇士在大战之后对敌人、对未来进行交流、思索。
虽然音乐是平缓的,但是内在含有一种催人奋进的默默力量,好像在不断的鼓动战士继续前
进。
在经历了第一乐章激烈的挣扎之后,听众们在这里得到了片刻的休息,好似是一剂疗伤
药。第三乐章是快板谐谑曲,但是却听不到任何“幽默、谐谑的成分”
。在这里战士重新拿 起了武器,回到了阴云笼罩的战场,音乐的气氛也突然从平和转为阴暗。
好像战士脚踏着牺
牲者们的血迹在一步一步朝命运之神逼近,不断积累着力量和勇气。
《命运交响曲》 的第三、第四乐章是连续演奏的,从第三乐章最后一部分那平静、忧郁的缓
慢突然跳跃到第四乐章一开始那突如其来、如同山洪暴发一般的合奏。
其实这个手法来自于
《第四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从引子转到正题的那一部分。正是由于成功写下了《第四》 的首乐章,才给
《命运》 的终曲乐章带来了灵感。
我想任何一个听众面对着如此汹涌而来的
凯旋之声,心中应该无不感觉激荡——黑暗被打破了、命运被征服了、阳光重新照耀大地!
战士在庆祝自己的胜利、人群在欢唱胜利的颂歌!
听众也可以送一口气,甚至为作品的伟大
而感到一丝快慰和激动。
我想这正是为什么几百年来,有许多人可以从《命运交响曲》
中获
取力量、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压力、人生挑战的重要原因!
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激扬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牵引。穿越岁月沧桑,破空而
来,在一片深邃苍莽的林海中升腾,升腾。
那些擎天的枝干亘古孑遗,那些震颤的叶片蓬勃
顽强,那些繁茂的果实乐观坚忍,风撼不动,雷劈不倒,时而豪气干云,时而阴柔宛转,于
百转千回中传递着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是什么,能够像音乐一样如此畅通地沟通人类与自然
?
是哪种生命,能够点燃人内心抗争的欲望,铮铮铁骨,生生不息
?
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似乎就是人生命运的缩影。那激按昂的曲调,那富于变化的
旋律,似乎把人的心境都带到了他曲折的命运之中。
然而,再那听起来让人感觉困难重重的
生活里,又有一种坚毅的精神,从绝望之中脱颖而出,扭转了局面,告诉人们:
“只有坚定
不移的信念,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才能突破困境,改变命运,让命运拜倒在自己的脚下。
”
正如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
“如果你不
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
”他说,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
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
;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
;
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
人
熟悉贝多芬还是他的那句话。
他说: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能让它毁灭我!
”
我对这句
话比他的《命运》要熟悉。后来上网查了一下,《命运》这部作品创作于
1805 ——
1808 年,与
他完成《第三(英雄)交响曲》的时间相隔
年。在这
年中,他不但在创作活动中取得很大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创作思想也逐渐成熟。当时正是贝多芬创作的黄金时期,也是他遭遇不幸的
时期。于是,他与命运英勇搏斗,以惊人的毅力和意志,写出气魄恢弘,极为感人的《命运交响
曲》。
《命运交响曲》
堪称经典,历史上表现命运的音乐很多唯独只有贝多芬用选取了敲门声来表
现命运,一声声短促而有力的敲门声显示出生命力的旺盛和与命运抗争到底的决心。
“命运”这
一主题在贝多芬的演绎下有了另一种境地,成为了历史上无人挑战的经典。
同时在这门课的学习
中还有欣赏了幽默曲、圆舞曲等,其中印象深刻的是对幽默曲的欣赏,不但一定程度上了解了这
个时代的音乐更是在这些艺术家的身上学到了追求理想的不放弃精神和为实现目标不断奋斗的高尚品格。
在整个《命运交响曲》作品中,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作品结构
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清晰的内在联系。第一章节,开头就是那激昂 的音乐澎湃而出,让人心灵为之一颤,就像那滚滚的历史巨轮的滚动,就像生命被死神扼住喉咙
一般!就像那十二级的风暴袭来!就算我是听过几次的,但是每一听到,还是禁不住为之震动!
那
“当当当当”的敲门声仿佛敲在我的心门。
我的眼前好象出现了一个狰狞的死神,在肆无忌惮 的狂笑,粗大的手掌缓缓地掐住了我的喉咙,我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一点也没有反抗的能力。
总体上,第一章节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
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
二主题。
而第二乐章,音乐有舒缓的地方。让人在振颤中舒缓下来。在那激昂的音乐中缓了一口气。
仿佛是生命已到最后,人的气息只有那么一口似的。
那是小提琴悲哀的鸣叫。我似乎放弃了与死
神的对抗,无奈的接受了事实。人,最终还是对抗不了命运的安排。我甘心放弃挣扎,对命运的
捉弄无可奈何。
但是,它仍然抒发了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却是命运动机再次
闯入,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
转调的非常频繁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
丰富。
但在这一乐章的庞大结尾处,音乐的气势不可阻挡,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
志和必胜信念。
到了第三,四乐章,生命的顽强体现出来。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振奋人心的象征
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我不能向命运低头!我不能屈服于命运!我要
战斗,战胜命运!我要战斗,我不是命运的奴隶!我就是我!我能忍受挫折,我能抵抗疾病,我
能站立,我能与你抗争。到了这里命运已被我战胜了!这时候命运的威吓声,已是苟延残喘,再
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
于是,辉煌、明亮的音乐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
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的欢乐。
这场与命运的决战,终于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音乐的末梢,我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好象自己真的刚参加完这场斗争一样。
这首交响曲让我体会到,面对困难,应该决不屈服,勇敢的挑战不幸的命运,最终战胜命运,取得成功.
第二篇:听《命运交响曲》有感
听《命运交响曲》有感
或许是阴差阳错的结果,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选择了《音乐名作导读》这一选修课。对于我这样一个对音乐几乎可以说是无知的人来说,选择这样一门课,无疑是一种折磨。抱着拿学分的目的,我很机械无奈的上了几节课,按时上下课也不过是为了应付老师的点名而已。可是就在那一次课上我“结识”了《命运交响曲》,“结识”了贝多芬,或许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听说他们,但却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认识他们。当那段激昂的音乐在耳边响起时,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在与命运顽强作战的灵魂。课后,我搜罗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它们的确使我受益匪浅。
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作曲家,出生于波恩,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祖父去世后,父亲酗酒,家境日渐贫困。贝多芬自幼就是弹奏钢琴的天才,父亲为把他培养成莫扎特式的神童,对他教育极为严厉,不满八岁便让其登台演出。这种严酷的童年生活,使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独立的以音乐谋生的道路,同时也就养成了他坚毅倔强的性格。他自幼跟聂耶菲学习,为他的艺术成就奠定了基础。1787年曾到维也纳向“交响乐之父”海顿学习作曲,并结识莫扎特。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对一个音乐家说来,这无疑是最沉重的打击。耳聋让他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这一切的困难并没有将他打倒,他依然为了自己的信念坚持着创作。他在继承和发展德国音乐优良传统的同时,对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都有涉及,使钢琴获得交响性的效果,创作出了足以流芳百世的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月光曲》等便是其不朽名作的代表。他的成就不仅局限在古典音乐方面,对浪漫时期音乐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贝多芬用他毕生的精力为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人们没有忘记他,文学巨匠格里尔帕策曾经在悼词中说“贝多芬把他的一切献给了众人,从他们那里却一无所获,于是他就远离了众人”。因此他当之无愧的成为人们心中的“乐圣”。
贝多芬开始《命运交响曲》的创作是在1804年。当时的他已经完全耳聋,他热恋的情人朱丽叶塔·齐亚蒂伯爵小姐也因为门第原因离他而去。这一连串的打击几乎将贝多芬推向崩溃的边缘,他曾闪过自杀的念头,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遗嘱》,但作为艺术家的责任感或者说是使命将他唤醒:“不能什么都
没有创作就离开这个世界”。他决心向这不公的命运挑战“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便是他发表的挑战宣言。于是,他以非比寻常的坚强意志,与命运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耳聋条件下,全凭记忆力和他得天独厚的乐感作曲并演奏,创作出了《命运交响曲》。
《命运交响曲》即c小调第五交响曲是一部非常形象生动的作品,哲理性也很强,它充分体现了贝多芬作品的艺术风格。贝多芬开始有创作本曲的灵感是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之后的推敲、创作一共花了五年时间。1808年才得以完成这部气魄宏大的旷世之作。作品共分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奏鸣曲形式。乐章的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符,给人以刚劲沉重之感,贝多芬给了它最权威的解释“命运在敲门”。这是第一主题,表达了贝多芬对封建势力的不满以及决心向其挑战的坚强意志。紧接着由圆号对第一主题的号角式变奏,引出优美、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诉说着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第二乐章,稍快的快板,自由变调曲。中提琴、大提琴拉出抒情、安详的第一主题后,木管和铜管又奏响了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第三乐章,快板,诙谐曲形式。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振奋人心,给人以斗争的勇气与信心。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先是由乐队全奏辉煌的第一主题,后是由弦乐拉出欢乐第二主题,高潮时狂欢中断,取而代之的是命运苟延残喘的威吓声,但它以成为人们的俘虏,人类必将战胜命运。
《命运交响曲》的名字来源于它开始的四个音符,摄人心魂,仿佛命运敲门的声音,怪不得它曾吓跑了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不仅马丽勃兰,古往今来,有多少大家都拜倒在了这一巨作之上。舒曼曾经说过:“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但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却总教人感到惊恐一样”。“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这是歌德对第一乐章听后的感言。恩格斯则在对妹妹的信中做了如下评价:“如果你不知道这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的确,这是一首歌颂英雄的凯歌,从这你可以领悟到光明必将战胜黑暗的真理,不听此曲真可谓一生的遗憾。从中你可以感受到一个饱尝人生苦难的灵魂向命运发出的挑战,它既是对孤独的诉说,也是对人生苦难的拷问。在聆听它的同时,我感受到了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是
它让我燃起了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是它让我再一次感悟人生,是它给予了我与命运斗争的勇气,是它让我感受到了斗争胜利的喜悦。
由此不得不引发我对所谓现代流行音乐的思考,当面对《命运交响曲》时,它们是否会汗颜呢?当然我并不否定其中有真正音乐成分的存在,从西北风、摇滚热到网络歌手热、超女热,流行音乐正逐渐被更广泛的群体接受着,它也渐渐形成了一个有规模的娱乐产业。它以其高超的制作迎合了广大群众的需要,赢得了绝大多数人的喜爱。但我们必须承认这其中不乏类似“泡沫音乐”的成分存在。它可能曾经红极一时,被万千歌迷所喜爱,它曾经可能是某音乐排行榜的老大,但在其风火后的最后呢?是被丢到了遗忘的角落。曾经的“茉莉花”还会有几个人吟唱,现在有谁还会去理会“老鼠爱不爱大米”呢。而像《命运交响曲》这样的不朽之作,我想不论何时它带给人的心灵上的震撼都不会有一丝减少。对于现代“泡沫音乐”产生这种落差的原因,我把其归结为“严肃”的丧失,即对音乐创作态度的不认真,认识的不明确,对音乐价值的扭曲。而这种扭曲在某一程度上是与商业挂钩的。任文启曾在“中国流行音乐批判”中指出:“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的流行音乐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是时代的声音,也是现代性的文化载体。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的文化特征反映出社会文化转型过程中社会价值的导向危机和社会生活的庸俗化,“严肃不再”不只是一种音乐形式的缺失,更是一种社会文化价值的缺失,一种时代精神的丧失,一种终极关怀的灭失。可以看出,“严肃不再”表征了现代性文化价值维度中庸俗化的袭来。”的确,严肃性丧失这一现象已不仅存在于音乐的创作方面,学术研究、美术创作等各方面都深受其影响。当今学术界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又有哪一种理论能真正站得住脚呢,它们无不是在发表的次日就被驳的哑口无言。因此,在此我呼吁严肃,呼吁严肃在文化中的再现,不为别的,就为下一首“《命运交响曲》”的诞生。
再次回到《命运交响曲》上来,那扣人心弦的旋律,是不可超越的经典,它给予我们音乐享受的最高境界,给予我们心灵上的震撼。在此,我所感受到的不仅仅是音乐,而是一个正在同苦难命运作战的灵魂。贝多芬便是这个灵魂的载体。耳聋的打击并没有使他屈服,反而让他更加顽强的同这一切不公做斗争,历经四年,作成这一矿世音乐。我感谢贝多芬,不仅是因为他给了我同命运作战的勇气,更重要的是他激发了我对于音乐的热爱之情。原来音乐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肤浅的东西。要真正听懂音乐,必须要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而在这了解的过程中,从音乐中获得的审美感受会更上一个层次,同时也会有新的心灵上的启迪产生。在此,我更要感谢《音乐名作导读》这门课,感谢《音乐名作导读》的老师,是你让我有机会“认识”贝多芬。我决定不要再做音乐的“白痴”,就把这当作向音乐出发的第一站,希望还不晚。
第三篇: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拾起经典
——听《命运》有感
张平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00848163
也许大家对《命运》一开始那四个震撼的音符都不陌生,但是对于非音乐专业的人,可能都没有完整的听完《命运》的四个乐章。而且曾经也是,但是有幸,在新生音乐会上,让我听完了这个经典之作!当时,我被它第一个乐章的跌宕起伏的节奏,被各种乐器交织而成的一种斗争的激烈场面所吸引,随之二三四乐章的各种缓和、波澜的情景,让我感觉到原来一部交响曲的内容可以如此丰富!所有乐器用它们自己的特点表达了音乐的内在所有,这种感觉真奇妙。已经有很多人对这首音乐进行评价,分析,理解,而我在听的时候我尽量用我自己的想象,对音乐中的情节进行想象。第一乐章大提琴用它沉重的音调,用四个经典的“咚咚咚咚”,揭开的“命运”的序幕,就如贝多芬自己所说的,这是命运在敲门,让人听了也毛骨悚然。(这是呈示部,开篇主题明显。)很自然的,提琴节奏开始加快,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战斗的感觉,然后“号角”响起,仿佛战斗已经结束,开始恢复平静,可是一切都还没有结束,渐渐的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斗争。然后又是大提琴拉出了四个“咚咚咚咚”,再现了开篇的那段音乐,几乎一样的音乐再次响起(这是展开部)。描绘了命运是多么捉弄人,不会让人有一刻安宁。到了乐章的中后段,铜号和提琴交替演奏,展现了一种已经被命运折磨的喘不过气来了,奄奄一息的感觉,音拖的很长,渐行渐远,慢慢的,声音变弱。可是并没有因此而倒下,音乐的跌荡也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心理的矛盾。又经一番斗争后响起号角,然后是再现部,提琴用它抑扬顿挫的音调,呈现了和命运斗争到底的决心!这个乐章的跌宕起伏,而指挥家指挥的也是很有激情,指挥棒和身体都和着命运的跌宕在起伏,初听音乐会时,我会比较注意指挥家富有激情的动作,这也是听音乐会的重要一部分。
第二乐章和第一乐章有着很明显的对比。第二章用几个词描述就是,抒情,幽雅,闲适,愉快,激昂,乐观。开篇就用小提琴的安静,祥和,用中提琴的悠扬,描绘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场景,有一种田间漫步的感觉,悠闲自在。舒缓的曲调勾勒出了生活的安逸,快乐,忘记了一切痛苦。突然的一下平静,有些不和谐,让刚刚还沉浸在快乐的作者来说有些恐怖,但是后来一种进行曲式的音乐响起,表达的作者对自由安逸的生活的向往。整章总体是欢快诙谐的,极其抒情,其中穿插了几幕死一般的寂静的场景,看出其实作者心理并不是很开心,时不时的感到孤独。欢快的曲风贯穿整章这章我最喜欢开篇的那段对安静祥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和描述的音乐,听起来让人身心放松,愉悦;其次是在寂静之后那段坚决铿锵的进行曲式音乐,有一种振奋人心的感觉,很乐观。第三乐章像一般的交响曲,节奏轻快,紧凑。开篇继承第二乐章的安静节奏,然后转而进入本章的主调,诙谐,轻快。其中有中提琴和铜号的交织出的激昂向上;有小提琴和长笛合奏出的轻快的曲调;也有各种提琴合奏出的那种快节奏的音乐,轻快诙谐;也不乏大号、短笛、长笛还有簧管等的合奏,想象出的画面是,一个小孩,在悄悄的走向一个东西,用多种乐器,模拟出了轻轻的步伐,节奏感很好,很好的展现了走了感觉。而这种小心翼翼的感觉,有一种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的感觉,也正如想象,大鼓沉闷的响起,预示着前方有不祥的预感,随着提琴越拉越快,到了极致后,转而进入了第四乐章。所以第四乐章和第三乐章联系很紧密,但是风格却迥异。第四章是气势宏伟的奏鸣曲式。经过了两个轻松愉快的乐章,到了第四乐章将乐曲推向了高潮,和第一乐章的紧张气氛形成呼应,但是区别是,这个乐章慷慨激昂,蓬勃向上,正也表现力作者不对命运服输的性格。慷慨激昂的音乐几乎奏满了整个乐章,展示了积极和命运的折磨做斗争的精神,中间有些用提琴拉出富有惊险的场景,而之后响起的是胜利的进行曲,提琴和号的交替,好像是很有信心战胜困难。当然,在激昂的乐曲当中也不乏宁静,用簧管吹出了宁静的感觉的,但这种宁静却更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整个第四乐章就是穿插着一些安静的音乐,以激动,兴奋的节奏贯穿全部,剧情富有起伏,并不单调。在快结束的篇幅,用拉愈来愈快的提琴,将整个音乐推向了高潮,号角和锣鼓的背景下,乐曲的结尾勾画出了战胜命运的胜利的喜悦和强烈的信心。而意犹未尽的我们,在乐器的绕梁的余音中依然看得到贝多芬高大的身躯。总的来说,整部命运交响曲中,有欢快,有激昂,有失落,有坚毅,有乐观向上„„看出贝多芬当时内心其实很复杂,由于病痛的折磨,有时失落,但是内心却是向往自由和安宁的生活的。
一部交响曲很长,一场音乐会更长。这是我第一部完整的听完的交响曲,我觉得一部交响曲可以讲述一段故事,阐述一个人的内心。而且,音乐很神奇,能够用屈指可数的乐器,将一种感觉用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在现场听音乐会和听录音我觉得有点区别的,在现场听到话,首先有视觉上的不同,在听音乐会的同时,可以看到演奏家们的动作,尤其是指挥潇洒的舞动;其次,现场听音乐会,不仅是耳朵上的震撼,更有的是全身的震撼,而听录音的话,最多是耳朵的震撼而已,而且数字录音在记录是的失真的不可避免的,虽然几乎听不出来。
以前只知道命运交响曲里那开篇的四个“咚咚咚咚”,而现在我知道了,其实在整部歌曲里还有很多很好听的部分。
第四篇:命运交响曲赏析
命运交响曲赏析
姓名:陈哲明 学号:2010511014 怀着欣赏的态度选修了音乐鉴赏,对古典音乐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发现音乐更深层的魅力!每一首经典之作都蕴含着作曲家与演唱者强烈的感情,以前只是听说贝多芬是著名的钢琴作曲家,关于他的音乐听过一点,但是没什么深层次的认识,通过查找资料、欣赏作品我理解了部分作品表达的感情也感觉到了贝多芬个人的人格魅力。
贝多芬的第五首交响曲——命运交响曲,带给了我强烈的震撼,面对命运的折磨他消沉过,但他最终又勇敢的站了起来!他战胜了自己。尔后,重新回到维也纳继续自己对音乐的追求。在这个绝望、思考、反省、胜利的斗争过程中,贝多芬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喉咙”的口号,他感觉自己不能屈服于命运,而应该勇于发起挑战!整首交响曲共有四乐章。
第一乐章:明亮的块板,奏鸣曲式。
开始时,四声强烈有力的音符久久在我心里回荡,仿佛命运在敲门,这声音威严、顽强甚至凶险,它环绕四周不时降临,挥之不去躲避不及,使人紧张不安,威严而有力地叩响了我们的心扉。它既像一种严厉的警告,又像一种惊慌不安的颤栗,暗示着悲剧性的命运降临在人们的面前。这一动机不断地发展,使那种惊惶不安的情绪逐步增长,几乎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连接部的圆号奏出了这一富有号召性的音调,它的节奏来自主部主题,而旋律则由小调转为大调。至此,那惊惶不安的、带有暴戾特征的音响似乎有所收敛。接着用第一小提琴与木管组乐器(单簧管)来“对答”,表现出一种柔和的、纯良的温和品格。这一优美抒情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但是,在这优美的主题下面,低音声部不时地传出主部主题的音型。此后,当两个主题汇合一起时,便形成朝气蓬勃、充满豪放气质的结束部。展开部以圆号“命运”主题开始,弦乐作了回响。它象征着命运的“风暴”卷土重来。并声嘶力竭地呼啸着,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在这部分音乐中,调性很不稳定,好像人们与命运的搏斗在持续着,力量的对比在变化着。再现部基本上与呈示部相同,命运动机的声势很大,但抒情的英雄主题也有所加强。它预示新的斗争必不可免并必将激化。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双重主题变奏曲式
第一主题抒情、安详、沉思,是由中提琴、大提琴拉出。富有弹性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这个主题具有内在的热情和力量。第二主题先是由木管奏出,然后由铜管乐器吹出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在尾声中,第一主题作了简单的展开,表现出英雄的乐观情绪,以及从沉思中获得进一步斗争的信心和力量。第三乐章快板、诙谐曲
这是决战前夕各种力量的对比。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发出了跃跃欲试的音调,小提琴却是无可奈何的叹息。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决战的第一阶段仍由命运取胜。但是,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伴随着低音弦乐奏出的舞蹈主题,引出了振奋人心的乐段,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最后,第一主题在第一小提琴的演奏下,自由地向上伸展,乐队的音域在增大,音响在增强,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
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进行曲式的旋律,明晰的节奏、丰满的和声、乐队的全奏和强壮饱满的音响,烘托出一种豪迈的气势,也刻画了一种胜利在望的群体英雄形象。在连接部,这段旋律依然有进行曲的特征,但它更富于歌唱性,好像人们在歌唱着胜利、赞颂着英雄。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接着转入G大调。这是一个生动、活泼、欢快、跳跃的舞曲性旋律。它留给人们的联想是: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欢乐地歌舞,在不停地涌动„„。结束部:这呈示部的结尾段依然在G大调上。它显得壮阔一些,但保留着整个呈示部那光明、欢乐的英雄性特点。第四乐章的展开部采用副部主题的素材进行广泛地发展。它活跃而饱满有力。当音乐向高潮推动时,命运的动机又突然出现:但是,这命运的动机是软弱无力的。它好像一片暂时的乌云,难以遮盖住灿烂的阳光,只能引起人们的一种回忆:曾几何时,它是那样地猖獗、那样地不可一世,终归是螳臂挡车。第四乐章的再现部完全是一种胜利后的狂欢。那光辉灿烂的乐队全奏迫使命运动机彻底的销声匿迹。此后,是一个很长的尾声。那是胜利的凯歌!那是对英雄的颂扬!那是人民群众战胜一切邪恶的辉煌结!
《命运》的构思、创作周期是比较漫长的,据文献记载,贝多芬最早是从1803年开始有意写作这部作品的。在很多人心目中,《命运》代表着贝多芬;同样,在另外一些人的心目中,贝多芬代表着《命运》。贝多芬的伟大,则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这部代表作给他带去的声誉和敬仰。《第五“命运”交响曲》代表了贝多芬的精神、代表了人类永不向自身妥协的精神!命运留给我们的像很多伟大的艺术家的作品一样留给我们的不只是一些有力的音符,更是一笔伟大的无可替代的精神财富,科学离不开艺术,爱因斯坦、钱学森。。。就是很好的证明,凡是攀上科学高峰的人都有一定的艺术造就。贝多芬等伟大的艺术家对自由、民主、和平的向往和追求更是无时无刻不渗透在作品中,用音乐表达思想,表达人类崇高的理想!相比于贝多芬我感到惭愧,失聪了反而写出了更好的作品,贝多芬在自己的痛苦中培育出精纯美丽的花朵,献给世人,解救世人,造福世人,他是人类的英雄,人类的普罗米修斯。
第五篇:命运交响曲赏析
《命运交响曲》赏析
信工1002
陈碧希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原名《第五交响曲》,它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也是最能代表贝多芬艺术风格的作品。《命运交响曲》结构严谨,手法简练,形象生动,各乐章之间具有十分清晰的内在联系。整部作品情绪激昂、气魄宏大,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全曲共有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 明亮的快板、奏鸣曲式。乐曲一开始就出现了命运敲门式的动机。这一动机发展出惊惶不安的第一主题,它贯穿着第一乐章,推动音乐不断向前发展。第一主题激昂有力,具有勇往直前的气势,表达了贝多芬充满愤慨和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接着,圆号吹出了由命运动机变化而来的号角音调,引出充满温柔、抒情、优美的第二主题。
它抒发着贝多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命运动机再次闯入,引出了展开部,威风凛凛的命运再次占了上风。展开部中,转调非常频繁,这更增加了原有的不稳定性,使音乐显得更加丰富。
再现部与呈示部相同。但在这一乐章的庞大结尾处,两个主题再次汇合,音乐的气势不可阻挡,进一步显示出人民战胜黑暗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
第二乐章 稍快的行板、双重主题变奏曲式.第一主题抒情、安详、沉思,是由中提琴、大提琴拉出。富有弹性的节奏和起伏的旋律,使这个主题具有内在的热情和力量。第二主题先是由木管奏出,然后由铜管乐器吹出英雄豪迈的凯旋进行曲。在尾声中,第一主题作了简单的展开,表现出英雄的乐观情绪,以及从沉思中获得进一步斗争的信心和力量。
第三乐章 快板、诙谐曲,是决战前夕各种力量的对比。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发出了跃跃欲试的音调,小提琴却是无可奈何的叹息。命运主题依然凶险逼人,决战的第一阶段仍由命运取胜。但是,黑暗必将过去,曙光就在眼前,伴随着低音弦乐奏出的舞蹈主题,引出了振奋人心的乐段,它象征着人民群众在黑暗势力下的斗争信心和乐观情绪。
最后,第一主题在第一小提琴的演奏下,自由地向上伸展,乐队的音域在增大,音响在增强,一种不可抑制的力量把音乐直接导入那光辉灿烂的终曲。
第四乐章 快板、奏鸣曲式。开始是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先是由乐队全奏辉煌的第一主题,后是由弦乐拉出欢乐的第二主题,表现人民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到发展部的高潮时,狂欢突然中断,远远地又响起了命运的威吓声,但已是苟延残喘,再也阻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潮流了。
于是,辉煌、明亮的第一主题再次响起,以排山倒海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经过斗争终于获得胜利的无比的欢乐。这场与命运的决战,终于以光明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音乐是大自然开辟之初的一息,至此万物纷繁不止,音乐家用心灵来谱写整个世界,亦用音乐来演绎整个世界。没有音乐的世界是悲凉的,只有能感知音乐的世界里生命才是多彩的。
交响乐是最能展现功力的音乐形式,这需要整个乐团的和谐共鸣,也需要每个人的无间配合,在交响乐里没有个人主义,所有的演奏都是相互依存的。天籁与人籁的和谐以及心灵与世界的和谐。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是他在生命里最低沉的时刻所创作的,在这里他融入了自己全部的心血,也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整个乐曲激扬高亢、回旋不止,把所有与之共鸣的人都笼罩在一种不可名状的意境里。
人类的文艺不光是中国的达到了颠峰,其他民族也有绝世的佳品,中国人要想发展就不能不了解西方的文化与艺术,并且要大胆的吸收他们的长处。对于音乐在西方成就最高的有三个人,第一个是海顿,第二个是莫扎特,第三个是贝多芬。如果说莫扎特象李白的话,那么贝多芬就与杜甫的风格极其相似,那样的意境每使我沉寂当中而忘掉世间的一切,对于音乐我更欣赏贝多芬。
音乐非音乐,是名音乐。音乐要表达的是心灵的力量,而不是苍白的音符,欣赏音乐是要欣赏它的灵魂而不是形式,当今的流行音乐虽然个性鲜明,但却不能给心灵带来震撼,因为他们缺少对人生与世界的考问。
对于音乐我还是喜欢古典主义的,因为这样的音乐能给人以精神的洗礼,听古典派演奏家的演奏就象是在看整个世界,那和谐的共鸣当真饶梁三日不绝不于耳。人生终究要会欣赏艺术的,否则这样的人生是很难感受到生命的真、善、美的。
这里我们共同欣赏贝多芬先生的《命运交响曲》,感受这生命的音乐。希望大家能把一切都暂时抛下,用心来倾听这生命之曲,只有这样才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才可能与之共鸣。
在此向贝多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