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案例 精讲

时间:2019-05-14 15:4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案例 精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案例 精讲》。

第一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案例 精讲

探求一个敞亮的教材作文视界

小学教材作文前置性学习教学研究”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教育”的新理念。习作教学中的“前置性学习”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生本理念。

目前大部分教育心理学家和我国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们都倾向于学生前置性学习的研究,但是,对于作为教材作文前置性研究还是一个盲点。没有人去做这方面的尝试,我们确立的这个教研主题,就是让学生在写作前进行前置性学习,进行语言积淀、方法积累,实践体验,让学生课前先学起来,使学生有备而来,对课堂充满自信心,能大大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降低习作的难度,提高习作的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这几方面的原因,我们提出了《小学教材作文前置性学习教学研究》这一教研主题。【背景】

前置性习作教学,使学生的习作起点更高。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通过前置性习作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了自主积累、独立体验,习作起点明显高于原生状的习作起点。习作交流中,学生思路开阔,个性张扬。

•前置性习作教学,使学生的作文教学更真实,更鲜活,学生写作起来也更容易,更有兴趣。如果让学生进行前置性习作,他们就有更充分的时间、更广阔的空间去积累感兴趣的有个性的语言材料,写作技巧,情感体验,前置性学习后,作文习作指导课上交流时的深度与广度自然就得到了保证。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他人观点的思考与批判,引起新的认知冲突与认同,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修正和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前置性习作教学,使学生的信心更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前置性学习后,由于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感悟经历,所以课堂上就敢于大胆地站出来表现自己。我们的课堂成了他们展示、发现的天地,他们不但生动活泼,而且富有个性,信心也更足了。

•前置性作文研究,不但为学生的课堂习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老师也通过这个方法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积累,去观察,去体验,去表达,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如果在习作知道课前,利用好前置性学习的话,不仅可以丰富习作教学的内容,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所以,前置性习作教学可以说是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主题教研的目标和内容】

1、教研内容

我们研究的内容是,前置性作文教学,也就是,以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中的习作教学为例,系统研究写作之前,让学生做好的前置性的准备活动。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层面的准备:

一是语言的积累。学生利用积累本,根据每单元的习作要求,通过课内和课外两种途径,事先做好和本次习作有关的语言积累,为本次习作“广积粮”。

二是方法的积累。教师根据每个单元作文的习作要求,在本单元的阅读课中,进行习作方法的渗透,为学生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做铺垫。

三是情感的积累。根据不同题材的习作要求,要求学生在习作前,做一做,看一看,问一问,查一查,拍一拍••••••等多种手段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为本次习作进行情感的积淀,为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奠定基础。

2、教研目标

(1)、明确前置性习作与传统习作教学的异同。前置性习作是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习作,教师的教是以学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能更好地为学服务,让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而传统习作,则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着老师的思路写成假大空的习作。

(2)、整理出一套前置性习作的一般方法。通过收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理解分析,归纳整理出寻找前置性习作的一般方法,待于加以实践论证。具体到每一篇习作,我们并不能千篇一律地归入某一类来进行前置性的习作教学,要根据自作的题材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效地前置性积累。

(3)、找到不同题材习作的前置性学习的规律。写人记事类文章(有的重在写人,有的重在记事)、写景抒情类文章、说明类文章等,根据各自课型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要认真分析教材,科学确定进入教材的角度。有一点应该充分认识,即,无论哪种类型的前置性习作,都是为习作的指导,为学生自由习作做充分的铺垫与准备。

【情景】集体大教研《我发现了……》

教研策略

《我发现了……》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本次习作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定。

针对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基于小学生对大自然接触机会少,活动范围狭小,亲自观察实践的能力较薄弱。因此我们提前两周布置前置性习作学习,为本次习作打好坚实基础,为顺利习作做好铺垫。

一、教师准备:

(1)购买一盆含羞草,教师以《我发现了含羞草的秘密》为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2)了解含羞草,我课前寻问、研究、查找、阅读大量含羞草的资料,认真分析,亲自实践,真正弄懂含羞草会含羞的秘密。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一般科普性作文形式单一,内容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课上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含羞草的秘密中去,是我们备课中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在备课中层层设疑,环环紧扣,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等,调动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力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词语宝库,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心中词汇贫乏,表达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准备了丰富的词汇,供学生参考:

出乎意料 一头雾水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生机勃勃 兴致勃勃

枝单叶稀 照顾不周 争先恐后 迫不及待 叶柄低垂 百思不得其解 恍然大悟 善于观察 勇于探索 课下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观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观察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有什么收获?为课上辅导做好准备。

二、学生准备:

1、.学生课前回忆以前的发现经过,或选择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探究并从中发现新奥秘。

2、简单记录探索过程和心得,为习作做好准备。

3、保护好观察的事物,可以带到教室和同学们一起研究。

4、为了了解所观察的事物,课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简单记录。

《我发现了······》教学设计

樊家河小学:徐芳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表达真情实感,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勇于探究,积极向上。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而本次习作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探究,用眼睛捕捉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并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用笔记录实践中的收获,品尝发现中的硕果,进一步感受生活的美好。设计意图:

(1)激情导入、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热情。(2)层层设疑、大胆猜测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3)主动实践、积极探究丰富学生写作内容,积淀写作情感。(4)自由展示、分享成果为学生提供平台,感受创作的美好。

一、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

2、观察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和同学交流。

3、探究中揭开了什么秘密,把收获和心得详细写下来。

4、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如何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具体。

2、如何把探索的过程写详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含羞草、喷壶、扇子、气球、木片、石子等。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亲切交谈。

孩子们,请睁大你那双美丽而又明亮的眼睛,看看今天的语文课堂跟以往有什么不同?

你们的眼睛真明亮,发现真多。(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

请同学们看着我,猜测一下,我可能是一位怎样的语文老师?(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美丽 大方、知识渊博·······)同学们,你们的赞美让我激动万分,你们的夸奖让我倍受鼓舞,我有点不好意思了,你们看,老师的脸上已经泛起了红晕。

同学们,刚才你们对我的评价只是大家的猜测,要想真正地了解我、认识我、发现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还需要做些什么?

(长时间观察、询问并和你交流)

二、仔细观察,准确描述

孩子们,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且也深深地明白发现的过程有时也很漫长,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勇气。接下来,请你们继续睁大你那双美丽而又充满智慧的眼睛,仔细观察这盆植物,请你快来描述一下吧!

(学生真实而生动地描述这盆含羞草,教师补充)

同学们,你们观察细致,表达活灵活现。那你们知道这盆植物的名字吗?

对了,他有一个好听的、温柔的、甜美的名字———含羞草。它真的会含羞吗?同学们信吗?哎,你们害过羞吗?给老师做个含羞的样子。

(同学们纷纷做害羞的样子,兴趣很高。)

你们害羞的样子真可爱。对了,我们人类感情丰富,喜、怒、哀、乐、羞样样俱全,难道这小小的含羞草也会害羞?还是徒有虚名,名不副实呢?大家相信它会害羞吗?

(采访同学,信还是不信,自由说说理由,有的同学大胆提出当你触摸它时,它会含羞。)

三、亲自实践,大胆质疑

同学们,当我们触摸它时,他真的会含羞吗?请同学们再次睁大你的眼睛,见证一下奇迹。

(指名同学轻轻碰触含羞草的叶子,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同学们兴致很高,而且非常好奇惊讶)。

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谁来为大家描述一下?(出示部分词语)

(同学们的描述非常形象,而且用了很多拟人、比喻的手法,很逼真。)看来,含羞草会含羞名副其实,真是奇妙无比,不可思议。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除了用手触摸它会含羞外,其它情况下它会不会含羞

呢?

(同学们积极猜测:用木片碰触 浇水时 刮风时 用石子碰触 晴天时 阴天时······)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接下来我们一起验证一下,请大家注意观察。

(老师用喷壶模仿下雨给含羞草喷水,结果发现含羞草依然会“含羞”;用扇子模仿刮风,结果发现含羞草仍然会含羞;用木片、石子碰触同样都会“含羞”。)

老师抓住机会,让同学们总结———含羞草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会“含羞”呢?

同学们,平时生活中,你用手触摸过哪些植物的叶子?它们与含羞草一样会含羞吗?

(采访学生,他们纷纷表示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针对含羞草的“含羞”反应,大家都疑惑不解。)

四、敢于探索,勤于发现

对呀,实际生活中成千上万种的植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害羞,因为它们没有我们人类敏感的神经,发达的肌肉,丰富的情感,它们怎么会害羞呢?但是,含羞草也是植物家族中的一员,这千真万确,不容置疑呀!它为什么会“含羞”呢?到底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同学们知道吗?清楚吗?明白吗?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为了弄明白其中的奥秘,我跑去问花店的老板,他只是疑惑地摇头,查看《十万个为什么》,只是模模糊

糊懂了一点点,最后我又上网仔细搜索,认真查阅,大量阅读含羞草的资料,再加上多次实践,终于云开雾散,水落石出。大家想知道含羞草会“含羞”的秘密吗?

(同学们迫不及待,等着老师揭晓谜底。)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认真阅读。

教师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清楚含羞草的秘密,用充满气的气球演示,并详细讲解,真正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听后,学生一个个恍然大悟,深受启发。)

解开了含羞草的秘密,环绕在心中的疑团顿时烟消云散。大自然中的万物是如此的神奇,生活中处处隐藏着玄机。孩子们,你们平时生活中发现过什么秘密?快快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同学踊跃举手,争相发言。不仅讲述了发现的过程,而且穿插了观察中发生的趣事。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

同学们,发现是如此的美妙。每一次小小的发现,都会让我们兴奋不已;每一次小小地探索实践,都会让我们激动万分。让我们像本单元认识的伟大人物一样,拥有叶圣陶的细心观察,法布尔的勤于思考,魏格纳的坚定执着,去不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五、享受生活、拥抱自然

同学们,清脆的下课铃声即将敲响,让我们再次走进含羞草,去聆听它美妙的音乐,感受它浪漫的情怀吧!

(播放音乐《含羞草》,同时欣赏不同姿态的含羞草和怒放的花朵,同学们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

板书设计:

我发现了······

含 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

羞 大胆猜测 勤于质疑

草 亲自实践 勇于探究 教研反思

本节习作指导课,由于前置性教学准备充分,督导扎实,落实到位。因此课堂教学流畅自如,气氛活跃。教师引导轻松自如,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值得继续发扬的并肯定的有以下三点:

一、导入自然,巧妙激趣

本次习作指导课上,亲切温暖的谈话式导入,不仅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习作的重点。首先让学生初步明白了发现的过程有时很漫长,需要付出耐心和勇气。教师因势利导,蜻蜓点水似的把学生观察的注意力拉入了正题,既自然有恰到好处。课堂气氛其乐融融,营造了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教学氛围。

二、层层设疑,步步为营

巧妙的导入,开启了有效课堂的第一步。接着,教师为学生展示了一盆含羞草。由于全班学生几乎没有见过这种草,因此他们兴趣极高。观察时细致入微,描绘时惟妙惟肖。然后教师让学生大胆猜测:

含羞草是不是真的和人一样会含羞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大家纷纷发表观点,并说明理由,学生探究的热情瞬间被点燃。当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证明含羞草会含羞时,教师抛给学生一个更大的疑问,除了用手触摸含羞草会含羞外,在其它情况下它会含羞吗?顿时学生们议论纷纷,猜测出十几种状况。紧接着,学生和教师兴趣盎然地共同参与到实验中去,当一种种猜测被证实。我抓住时机,让同学联系实际,回忆平时生活中碰触过的叶子,有没有会含羞的呢?大家纷纷摇头。老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探究之其中的秘密,当秘密被揭开时,那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喜悦洋溢在每个同学的脸上。

三、探索自然,享受生活

当含羞草的秘密被揭开后,教师让学生说了自己的发现和在发现中发生中趣事,大家乐在其中,纷纷表示愿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生,去不断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课的结尾,优美的音乐响起,美丽的含羞草画面展现出来时,整个课堂其乐融融,快乐无限。

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这节课不足之处表现在:在探究含羞草的秘密是略现简单粗糙,不能很好地植根学生心中,得到的印象比较浅显。需要在课后进行辅导,弥补不足。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些细节的地方有待商榷本人提出三点建议:

一、小学教材作文文要“管得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小学教材作文的方方面面都要讲到,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研究的要深入,要有见地。

二、小学教材作文要“管得细”

我们不仅仅要研究教材作文的前置性学习,而且要多实践,多锤炼,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要把触角深入到每个细节,深入到每个字每个标点。

三、小学教材作文要“管得严”

我们教作文训练要有法,训练要到位。到位才有效。何以为证?学生的作文,学生是老师的影子。一个老师优秀不优秀,教得好不好,不是看他的课,不是听他怎么说,也不是看他的文章写得如何漂亮,而是看他的学生。“教不严,师之惰”。这个严指的是严格、严谨,把学生教会有三个层次:

1、教过了;

2、教对了;

3、教会了。教会才是我们的目的。

作为语文老师要懂得写文章,懂得学生心理,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要知道哪里该管,该怎样管?不要让文字技巧禁锢了学生的自有灵动!让学生自由写作,像大自然的树一样自由的生长,是松树就长成松树,是柳树就长成柳树,各种各样的树就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快感、荣耀感和幸福感。

安徽省固镇县实验小学 毕美华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平时观察中、学习中、生活中的发现及实验制作中的发现,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2、让学生写自己的新发现,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3、写人、写事、写物、写家乡、写现象都可以,形式不限,无论多小的发现,只要是自己眼中的发现都有价值,都可以写。

二、导写重点:

1、要把发现了什么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

2、把自己发现过程中的心情渗透在字里行间。

三、教学准备:

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或做一些实验制作,看看有什么发现,把自己的发现记下来。

2、准备一盘轻音乐磁带。

四、导写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述导入,激情引趣

1、故事导入

同学们,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的事物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留心观察树上的苹果总是掉在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现壶盖被开水顶起来,引发思考,创造发明了蒸汽机。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最近鲜为人知的发现——〈一盆袖珍水竹〉。

2、老师讲述:

我爱养花,但不善养花。家里养过各种各样的花,但好多花都像过客一样,只一两个季节,就在我眼前消失了。只有那盆水竹,从别人家分盆时,它只有六七根茎叶。三年来它已经长成茂盛的一大盆,还分出去几小盆呢。每天我去给水竹浇水,都对它进行一番观察。它青青的筷子粗细的绿茎,高高地顶着伞状的绿页,那形状像广场上的小喷泉,又像是节日里绽放的礼花,真是美丽动人。它那从根部冒出来的小芽,孕育着勃勃生机。有一天,我去给水竹浇水,啊,我惊讶地发现,从水竹那细长的 绿页中间发出了几个牙签般的叶芽就像一位慈祥的父亲头顶着自己可爱的孩子一样。难道水竹的叶也有繁殖能力?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把那带叶芽的叶子剪下来,埋在一个小花盆里,不几天,那叶芽儿竟抽出了半尺高的细嫩的茎,每个茎上都散开了三四片小叶子。一盆袖珍水竹就这样诞生了,真有趣!

我情不自禁地赞叹,水竹的生命力、繁殖力是多么旺盛啊!

学生讨论

听了老师的讲述,你知道老师发现了什么?当时的心情如何?怎样发现的?

二、忆发现、入情境

1、引发回忆

师:同学们,你一定也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啊,我发现了……”那么你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可以从生活观察中去想,如:奶奶喂的母鸡一天天地长大,一天你发现母鸡要生蛋了;你家的小狗或小猫要当妈妈了;你发现植物也会睡觉,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你发现某某同学爱学习了……也可以从周围的环境变化去想,如:三八河水变清了,校园变得宽阔整洁了……也可以从常识课的实验制作中去想,如鸡蛋浮上来了,花儿变色了……

2、学生回顾(播放音乐)

在舒缓的乐曲声中,学生凝神静思,搜索曾有过的发现或近来的新发现,想清楚发现了什么,发现经过怎样,当时的心情如何?

三、说发现,共分享

1、小组交流

在四人小组内把自己的发现说给小组的同学听,要说清发现的经过,怎么发现就怎么说,还要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情。

2、集体交流

小组推荐说得好的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全班同学听,其他同学可做询问、补充、评议。

3、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讲得生动精彩,特别是把发现的过程讲得具体细致,把自己发现的快乐也带给了大家,很好!

第二课时

一、定材料,拟题目

为了写好作文,我们必须拟订一个好题目。先确定自己要写什么内容,再想一想,给自己的发现加一个什么题目,才能更吸引人呢?(学生设想答案:我发现妈妈变了;弟弟,我爱你;小狗要做妈妈了;纸牌魔术揭密;神奇的双色花;我的新发现……)

二、写发现,抒真情

1、习作导入

还有许多同学要讲,可是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满足,那么就请你提起笔,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写下你的惊喜发现,与老师共享你发现的快乐。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品发现,谈收获

1、分别选取不同类的文章放在实物影仪上展示,师生共同评议。评议标准: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没有。

2、学生读自己的作文最满意的地方,让大家共同欣赏。

3、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说到写描述了自己生活中、学习中的发现,共同分享了彼此的快乐,同时我们也懂得了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积极关注生活,你就会有新的发现,增长新的本领,说不定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像牛顿瓦特一样的大科学家。希望同学们养成爱观察,多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那么写作文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笔了。课后,请同学们把自己的作文,再读几遍,再修改补充,誊抄出来。

设计理念:

1、树立大作文的教学观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作文更是如此。“现实生活是文学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之所以言之无物,内容空洞,苍白无力,没有时代感,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远离了文章的源泉——生活,或更准确地说没有真正接触过生活。其实校园无闲事,家庭有新闻,社会有热点,孩子间有生活,值得学生思考或者众说纷纭的话题应该是很多的。把作文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走作文生活化的道路,拓宽学生的视野,学生的写作素材自然会丰富起来,写作时也就会少些无奈。

2、减少束缚,引导自由表达

《新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教学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本次习作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框,没有统一命题,没有对习作要求做过多的分析,而是把习作指导渗透在作前谈话,交流和作后评议之中,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自然而然进入无拘无束,敢说敢写,自由奔放的习作状态。

3、诱发兴趣,引导真情流露

兴趣是写好文章的基础。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的词语。”习作也是一种情感得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注重在教学中通过,情景引发——闭目回忆——互谈发现(说与写)——品读交流等形式,引发学生情感兴奋,开启学生心扉,引吐内心真情,确实把课堂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作情感倾诉体验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为情而造文”,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得以实现。

(附学生作品)大花猫做妈妈

安徽省固镇县实验小学 五(2)班 安颖

我奶奶家喂了一只大花猫,每天我到奶奶家吃饭,都要抱一抱它,喂它好吃的东西。

大花猫的身子有一尺多长,头上长着两只三角形的耳朵。一对绿宝石般的圆眼睛,炯炯有神。它身上的毛呈黄色,上面均匀得分布着一些黑灰色的斑纹,腹部的毛却是白色的。它的样子很像一只小老虎,走路的时候,尾巴在身后一摆一摆的很威武。我很喜欢它,叫它“花花”。

花花的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晚上它都要跑出去,要么逮只老鼠回来,要么弄一身露水。中午我们吃饭,它也要围着桌子打转转,有时还“喵喵”地叫,好像在说:“小主人,我也饿了,快给我一点吃的。”这时我总要夹一块鱼肉给它吃。吃完饭,它还伸出水红色的舌头,转着圈儿,舔舔嘴巴,看它多讲卫生儿!奶奶给它洗澡,我有时也会去帮忙,给它梳梳毛。花花很听话,它一动不动地配合奶奶,直到把他洗干净放在椅子上。这时该它忙活了,它不停地用那刷子一样的舌头,有顺序地舔着身上潮湿的毛,舔得顺顺的贴在皮上,它站起来猛地一抖,接着又舔,那股认真劲,真让人佩服!最近,我发现大花猫越来越胖了,我都快抱不动了。我跟奶奶说:“奶奶,该给花花减减肥了,你看它肚子鼓得像个皮球。”奶奶说:“傻孩子,哪来的馊主意,花花是要做妈妈了。”果然没过几天,花花生下了四只小猫咪。中午吃饭也不见花花出来。原来它正在窝里喂它的宝宝呢!它静静地躺在哪儿,几个小家伙趴在妈妈身上,津津有味地吮吸着,还不时地发出唧唧的声音。我拿起一只最像花花的小猫咪,放在手上。它只有婴儿的小脚那么大,眼睛眯缝着,脸上还有那么多皱皮,真难看。可是猫妈妈还是那么细心地照料它们,连吃饭也顾不得。花花一边给猫宝宝喂奶,一边还给它们舔毛,真是一位好妈妈呀!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案例-

探求一个敞亮的教材作文视界

小学教材作文前置性学习教学研究”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教育”的新理念。习作教学中的“前置性学习”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生本理念。

1、教研内容

我们研究的内容是,前置性作文教学,也就是,以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中的习作教学为例,系统研究写作之前,让学生做好的前置性的准备活动。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层面的准备:

一是语言的积累。学生利用积累本,根据每单元的习作要求,通过课内和课外两种途径,事先做好和本次习作有关的语言积累,为本次习作“广积粮”。

二是方法的积累。教师根据每个单元作文的习作要求,在本单元的阅读课中,进行习作方法的渗透,为学生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做铺垫。三是情感的积累。根据不同题材的习作要求,要求学生在习作前,做一做,看一看,问一问,查一查,拍一拍••••••等多种手段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为本次习作进行情感的积淀,为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奠定基础。

2、教研目标

(1)、明确前置性习作与传统习作教学的异同。前置性习作是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习作,教师的教是以学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能更好地为学服务,让学生

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而传统习作,则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着老师的思路写成假大空的习作。

(2)、整理出一套前置性习作的一般方法。通过收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理解分析,归纳整理出寻找前置性习作的一般方法,待于加以实践论证。具体到每一篇习作,我们并不能千篇一律地归入某一类来进行前置性的习作教学,要根据自作的题材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效地前置性积累。

(3)找到不同题材习作的前置性学习的规律。写人记事类文章(有的重在写人,有的重在记事)、写景抒情类文章、说明类文章等,根据各自课型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要认真分析教材,科学确定进入教材的角度。有一点应该充分认识,即,无论哪种类型的前置性习作,都是为习作的指导,为学生自由习作做充分的铺垫与准备。

【情景】集体大教研《我发现了„„》

《我发现了„„》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本次习作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定。

针对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基于小学生对大自然接触机会少,活动范围狭小,亲自观察实践的能力较薄弱。因此我们提前两周布置前置性习作学习,为本次习作打好坚实基础,为顺利习作做好铺垫。

一、教师准备:(1)购买一盆含羞草,教师以《我发现了含羞

草的秘密》为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2)了解含羞草,我课前寻问、研究、查找、阅读大量含羞草的资料,认真分析,亲自实践,真正弄懂含羞草会含羞的秘密。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一般科普性作文形式单一,内容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课上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含羞草的秘密中去,是我们备课中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在备课中层层设疑,环环紧扣,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等,调动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力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词语宝库,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心中词汇贫乏,表达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准备了丰富的词汇,供学生参考:

出乎意料 一头雾水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生机勃勃 兴致勃勃

枝单叶稀 照顾不周 争先恐后 迫不及待 叶柄低垂 百思不得其解 恍然大悟 善于观察 勇于探索 课下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观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观察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有什么收获?为课上辅导做好准备。

二、学生准备:

1、.学生课前回忆以前的发现经过,或选择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探究并从中发现新奥秘。

2、简单记录探索过程和心得,为习作做好准备。

3、保护好观察的事物,可以带到教室和同学们一起研究。

4、为了了解所观察的事物,课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简单记录。

《我发现了······》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表达真情实感,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勇于探究,积极向上。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而本次习作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探究,用眼睛捕捉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并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用笔记录实践中的收获,品尝发现中的硕果,进一步感受生活的美好。设计意图:

(1)激情导入、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热情。(2)层层设疑、大胆猜测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3)主动实践、积极探究丰富学生写作内容,积淀写作情感。(4)自由展示、分享成果为学生提供平台,感受创作的美好。

一、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

2、观察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和同学交流。

3、探究中揭开了什么秘密,把收获和心得详细写下来。

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首先要开拓作文题材 激发写作兴趣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也是小学生作文的源泉。现代生活丰富多彩,开拓作文题材,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相适应,改变命题作文取材狭窄、学生无话可写的状况,有利于激发写作兴趣。如剪贴作文、看图作文、照片作文、生活作文、艺术作文、科技作文等,学生通过自己看看、听听、说说、做做,觉得有话好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具体、生动。

二是选择合适题材 增添写作兴趣

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写作题材。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写作经验不足,往往觉得要写的内容很多,却无从着手,辛辛苦苦地写下来,结果重点不够突出。如何处理好这一关系,这就需要在作文课上告诉学生如何根据中心思想选取材料,只有选取合理的材料,才能做到中心突出,写出理想的习作。

三、表达形式多样 激励写作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必须从狭窄、单一的命题作文中解脱出来,鼓励学生在表达方式上不拘一格。课内可通过片断作文、活动作文、特写作文、快速作文等表达形式,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写作能力;课外可利用特定的节日,如妇女节、儿童节、劳动节等,让学生动手、动脑表达一种特殊的体验。如教师节前夕,学生们纷纷给老师寄贺卡、写贺信,有的学生借教师节写了《我的老师》、《我爱老师》、、《老师我想对你说„„》等情真意切的文章,既抒发了学生尊敬老师的浓浓真情,又畅叙了往日师生之间的误会。

如何在课内让学生学会写具体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语

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新理念下的作文教学也应该是充满智慧、充满乐趣的。我们期待学生的作文具有鲜活的语言,充满童真童趣,富有创新精神。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只有框架缺少血肉。学生在写作中品尝到的是畏难和痛苦。写不具体甚至无话可说不仅是学生作文的一个障碍,也是困扰语文老师的一个难题。我就来谈谈自己在指导学生把作文内容写具体方面的做法,仅供大家一起探讨,不足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读写结合,勤于实践

小学生模仿能力强。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质兼美的文章,就是学生写作最好的范文。教学阅读这些文章时,我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和写作方法,并布置他们进行仿写,把阅读与写作有机联系起来,读写结合,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把作文内容写具体。

如《烟台的海》一课,脉络清晰,总——分——总的布局和抓住季节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恰好可以让学生学习仿写。学生们在作文中,能抓住季节特点写景物,内容就充实了许多。

在学习了《三亚落日》一课后我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围绕一个中心写清楚的写作方法,试着写一段话,提供给学生几个中心句,如张明爱学习;小华爱劳动;奶奶生活俭朴;小丽是个懂事的孩子等。有的是学生围绕“小华爱劳动”这一中心句写开去:在家里,他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扫地、浇花、擦鞋,倒垃圾;在学校里他抢着值日,从不偷懒,每次值日都忙得满头大汗;他还常常帮邻居李爷爷搬东西„„通过小练笔学生学会用具体事例来表达一个观点,一个意思,阅读中的小练笔要视课文内容灵活而定,无论何种形式,只要抓住一个训练点,学生就会有收获。

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文章的留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让他们练习补写,这也是训练具体作文的一种形式。如在学习了《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课文后,让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美惠子和聂将军见面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学生们能够想像出人物的语言、动作把细节写出来是很可贵的,是想像帮了他们的忙,所以创设空间,放飞思维,为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让他们在作文的蓝天里自由翱翔,他们就会时常回报你惊喜。

读中学写,读后练写,常动笔,勤实践,相信,学生的作文内容一定会日益丰富起来。

如何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个性化表达。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在广大的农村乡镇小学,习作差一些的学生“谈文色变”,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能东拼西凑,勉强成文。绝大多数同学,也只会人云亦云,落入俗套。很难有内容具体、生动,说真话、抒真情,有童真童趣,有创意的习作。长此以往,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运用不但能让学生走出抓耳挠腮、不知从何下笔的困境,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从而将文章写得有血有肉,生动感人,别具一格。从中展示社会变革、人类的进步、事物的新生,开拓人们的视野,点燃智慧的火花,这是我们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终目的。

当然,要使学生在作文中大胆创新,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笔者以为,在习作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树立“我要写”的意识,把不愿作文的被动心理变为主动心理,作文才能创出新意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有强烈的开放意识,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想象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依据教材,激发创新思维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思维训练。就是让学生用大语文观的眼睛去观察、去想象、去品味课内语文教育资源。

“读书报告会”教案设计

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本是一种最为普遍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多读书,加上一点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历史书给了我们对过去的沉思;科普书给了我们对未来的幻想;小说让我们畅游在主人公的故事中;散文让我们流动在清新的文字里。世界在进步,书籍也在伴随着人类进步。下面,就让我们在这宜人的深秋季节里,共同步入文学殿堂,静心聆听,听听书究竟在我们的生活里留下了些什么。

一、考考大家:

1、你们平时都读过那些书?能不能给我们报报书名呢?

2、你一般都是利用什么时间读书的?

二、畅谈感受:

看来,近段时间,同学们读的最多的书大部分都是故事书,有名人故事,感恩故事,励志故事等等,那么,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自己感受。

要求:挑选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和给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来讲,先说名字,再谈感受。(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并加以点评)

三、日积月累:

1、在读故事的同时,我们还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请同学们把自

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我们一起来学习。要求:

我积累的词语有:---------------------------。我积累的句子有:---------------------------。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积累真多啊,希望在今后的阅读中能坚持摘抄,并把它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阅读,它推开了一扇能通往古今中外的大门,让我们用自己的时间,以自己的步调在书海里尽情遨游,丰富知识,广博见闻。那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警句呢?说出来,大家共同分享一下。要求:必须有出处及作者。

四、小小故事会:

1、同学们,请你选择一个让你记忆深刻的故事讲一讲,说说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今后的读书打算?

五、迷津指点

1、学生谈自己的读书方法及经验。

2、教师指导读书方法:

第一,勤奋刻苦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第二,读书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追求而有所舍弃。第三,读书学习之外,常与同学讨论。第四,提倡深入理解,反对死记硬背。

习作指导:《一件令你感动的事》

【学习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课前准备】

1、“洗脚”公益广告视频。2.感动中国背景音乐。

3、课件。

一、欣赏视频——动情。

教师播放电视公益广告。

1、公益广告:一个五六岁的男孩,用稚嫩的双手颤巍巍地打来一盆洗脚水,要给他的妈妈洗脚。

2、师:同学们,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

二、联系生活——激情。

1、看生活中感动瞬间的图片。

哪个瞬间,感动了你?试着说一说。

2、师小结。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坐在墙角里读书的孩子,我们感动于他们的执着;那个五六岁小男孩,70岁孝儿陪母逛庙会,我们感动于他

们的孝心;雪中送报的邮递员,扶老人过马路的交警,洪水中用盆托住孩子的武警官兵,我们感动于他们的奉献;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残疾儿童,背老人过河的青年,排队献血的人群,我们感动于他们的爱心。时光年轮滚滚向前,生活中像这样深深触动心灵的事有很多,你经历过吗?把他们说出来,让我们一起分享彼此间的感动。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是经历的„„

三、分享感动——抒情。(一)分享感动之“交流”

1、出示要求:

2、小组内交流各自感动的事,教师巡视启发。

3、全班交流(小组内推荐也可自我推荐讲述),然后评议。(二)分享感动之“表达”

1、师:请同学们用心写出自己感动的事,并取个好题目,谁写得最真挚感人!

2、出示习作要求

3、习作小提示(1)如何选材

第一,选择刚出现或刚发生不久的材料。第二,选择自己熟悉的或亲身经历的材料。

第三,选择自己发现的、有新意的、鲜为人知的材料。第四,来自生活的材料可能不会很典型,可经过你的技术处理,也能化腐朽为神奇。

(2)习作方法

1、选用恰当的叙事人称。2.选用恰当的叙事线索。

3、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语言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流淌出来,就能感动自己,感染别人。真情投入,心灵交汇,必能造就文章的精品!

4.要写出故事情节的变化。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就是说叙述需讲求变化,讲求一波三折,不要平铺直叙,一览无余。

5、多细节描写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3)构思方法

• 开头直接回忆:是指用回忆的方式来开头。即开头直接点题,回忆相关的往事。

• 中间描述事情经过:先要接着开头过渡一下,然后才具体叙述往事。叙述一件往事,一要完整,二要具体,三要生动。所谓完整,即指事情的来龙去脉要交待清楚,有起因,有过程,有结果。所谓具体,是指事情的过程要具体地描述,要有生动具体的细节,人物是怎么说的,如何做的,有哪些想法等等,都要写具体。所谓生动,是指要有精彩的细节描写。文章的内容要叙述的生动感人,引人入胜。

• 结尾呼应开头:这里是文章的结尾了。要写一个呼应开头的段落,以使文章的结构完整而严谨。(4)修改方法

(一)推敲词语。就是把用得不准确的词语改准确。•

(二)理顺语句。就是要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

(三)删改重复。就是删去重复啰嗦的词句。•

(四)增添完善。就是增添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完整。

(五)增添完善。就是增添一些词句,使意思表达得更清楚完整。

(六)断句标点。•

(七)总结升华。

4、学生自主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5、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当场集体评议几个同学的作文片段。(可以从学生所写的听到、看到、经历过的内容各个选择来评点)

四、结语

活动目的:

促使学生大量阅读书籍,了解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通过读书交流,使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开阔自己的眼界,培养深入读书的兴趣,把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起来。活动准备:

1、收集读书知识题目制成幻灯片。

2、将学生获得的读书知识归类、汇总,制成多媒体课件,到时可以分门别类出示。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蜜蜂是勤劳的,正因为它的勤劳,才能采百花之粉,酿甘甜之蜜。同学们是勤奋的,正因为大家的勤奋,才能博览群书,吸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开展一个读书交流活动,把同学们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2、教师说明活动的目的、内容和规则。

二、读书知识竞猜

(一)必答题 A组

(1)、《西游记》的作者是谁?(2)、六月五日是世界的什么日?

(3)、世界上开的时间最短的花是什么花?(4)、臭氧层有什么作用?(5)、电灯是谁发明的? B组

(1)、《长歌行》这首诗是谁写的?(2)、世界地球日是几月几日?(3)、仙人掌原先是长在那里的?(4)、人呼吸需要什么?

(5)、第一架飞机是在哪个国家诞生的?

(二)抢答题 第一组

(1)、我国的哪一建筑被称为世界四大奇迹之一?(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什么?

(3)、京杭大运河是哪个朝代、哪个皇帝命令开凿的?(4)、你能说出我国古代的一位名医吗?(5)、圆周率是我国古代哪个人最早发现的?(6)、是谁发明了锯子? 第二组

(1)、我国的四大名著是哪四大?

(2)、我国古代哪位诗人被称之为“诗仙”?

(4)、曹植的哪首诗是决定他的生死的?(5)、《游子吟》这首诗是谁写的?

(6)、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是哪个时期的? 第三组

(1)、什么花要吃昆虫?(2)、哪种植物是怕痒的?(3)、植树节是几月几日?

(4)、二氧化碳对植物有什么作用?(5)、金丝猴是我国几级保护动物?

(6)、你能说出银河系九大行星中的四大吗?

三、读书知识汇报 A、科普知识方面的 太空中的日常生活:

行走——人在地球上走,而航天飞机在太空里飘。人如果进入了太空,那就脱离了地球的引力(可以忽略不计),进入了一个无所谓上和下、几乎没有重力的世界。你就会飘飘然,一动就会飘起来。

喝水——在容积小的飞船乘员舱里,饮用水常采用增压式水箱贮存和供给。航天飞机的电力系统备有液氢和液氧供发电,发电的副产品是水,供航天员饮用和备餐。空间站上的废水经处理后可以做饮用水。在飞行中,航天员不能喝啤酒、葡萄酒或含酒精的果汁。在太空中喝水,不能采用我们在地面上常用的方式,而必须用吸管。喝时可以将饮料往外挤,挤出的饮料迅速变成一个滚圆的小球,航天员可以飘迎过去,把它一口吞下。

用药——在空中用药,需要一定的技巧。比如,当你想点眼药水时,你必须将瓶口贴着眼球挤药水。需要进行静脉滴注时,除了采用特制的器械外,你可以用血压计的橡皮球将药液挤入血管。B、环保知识方面的 谁弄脏了地球的外表: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燃烧煤、木柴、以及汽油等燃料,都会产生烟和一些有害气体,它们都被排放到大气中,弄脏了地球的外衣地球的外衣。地球家园的水荒:

地球上的水虽然不少,但绝大部分是不能直接利用的咸水,能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淡水少得可怜,仅占全求水量的千分之一,淡水中可供人饮用的水就更少了。在地球上,有许多干旱的地区缺少淡水资源,有些地方甚至连饮水都难以满足需要。

保护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鸟类从100万年前到现在平均每50年灭绝一种,最近300年间,平均每2年灭绝一种,进入20世纪后,每年就灭绝一种。C、写作知识方面的 怎样描写外貌:

外貌是指人的外形,包括身材、体型、肤色、服装打扮、长相、姿态、风度、表情和某些生理特征。外貌描写就是指对人的外形的描写,又叫肖像描写。外

貌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丰满,富于立体感。外貌描写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必拘泥于一定的形式,可以简单地写一两句,也可以细致描绘,可以作整体描写,也可以只写局部,可以集中在一处写,也可以分作几次写。关键词语和“跑题”、“偏题”的关系:

跑题是指文不对题,偏题是指偏离了题目的要求。如要求写“一个好榜样”,却写成了“坏典型”,属于跑题。如果要求强调“一件有意义的事”。作文时却强调了“一件”事,这属于偏题。这两种后果都是没有正确掌握题目的关键词语造成的。

D、文学知识方面 杞人忧天:

春秋时期,杞国有个人老爱瞎操心,一天到晚都在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地会突然险下去,自己没有地方藏身。因此,他睡不定,吃不下饭,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有人告诉他,天是由大气组成的,是不可能掉下来的,他又担心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摔破自己的头。虽然这个人被劝后不再整天忧愁,但“杞人忧天”这个典故却由此而产生。对牛弹琴:

南朝时有一名公明仪的音乐家,有一天,他看见一头牛在路边吃草,突然想给牛弹几支曲子听听。于是他认真弹起来,弹的都是高雅、优美的乐曲。然而,那头牛仍旧低着头,只顾吃草,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似的。公明仪非常失望。见南朝·梁·僧佑《弘明集》。后人用“对牛弹琴”来比喻不懂道理、一窍不通的人讲道理,或者对外人说内行话,有讥讽对方的语气。

四、总结

1、评出优胜组,确定优胜者予以鼓励,表扬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

2、鼓励学生多读书,读书范围要广,天文地理、人文景观、文学作品样样都要读,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案例

探求一个敞亮的教材作文视界

──记“小学教材作文前置性学习教学研究”主题教研活动彭

镇中心小学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生本教育”的新理念。习作教学中的“前置性学习”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生本理念。

目前大部分教育心理学家和我国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们都倾向于学生前置性学习的研究,但是,对于作为教材作文前置性研究还是一个盲点。没有人去做这方面的尝试,我们确立的这个教研主题,就是让学生在写作前进行前置性学习,进行语言积淀、方法积累,实践体验,让学生课前先学起来,使学生有备而来,对课堂充满自信心,能大大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降低习作的难度,提高习作的素养,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基于这几方面的原因,我们提出了《小学教材作文前置性学习教学研究》这一教研主题。【背景】

前置性习作教学,使学生的习作起点更高。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通过前置性习作教学,每个学生都有了自主积累、独立体验,习作起点明显高于原生状的习作起点。习作交流中,学生思路开阔,个性张扬。

•前置性习作教学,使学生的作文教学更真实,更鲜活,学生写作起来也更容易,更有兴趣。如果让学生进行前置性习作,他们就有更充分的时间、更广阔的空间去积累感兴趣的有个性的语言材料,写作技巧,情感体验,前置性学习后,作文习作指导课上交流时的深度与广度自然就得到了保证。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通过对他人观点的思考与批判,引起新的认知冲突与认同,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修正和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使他们的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前置性习作教学,使学生的信心更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前置性学习后,由于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感悟经历,所以课堂上就敢于大胆地站出来表现自己。我们的课堂成了他们展示、发现的天地,他们不但生动活泼,而且富有个性,信心也更足了。

•前置性作文研究,不但为学生的课堂习作打下一定的基础,而且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老师也通过这个方法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积累,去观察,去体验,去表达,而且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如果在习作知道课前,利用好前置性学习的话,不仅可以丰富习作教学的内容,还可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所以,前置性习作教学可以说是势在必

行,迫在眉睫!

【主题教研的目标和内容】

1、教研内容

我们研究的内容是,前置性作文教学,也就是,以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中的习作教学为例,系统研究写作之前,让学生做好的前置性的准备活动。一般分为以下几个层面的准备:

一是语言的积累。学生利用积累本,根据每单元的习作要求,通过课内和课外两种途径,事先做好和本次习作有关的语言积累,为本次习作“广积粮”。

二是方法的积累。教师根据每个单元作文的习作要求,在本单元的阅读课中,进行习作方法的渗透,为学生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做铺垫。

三是情感的积累。根据不同题材的习作要求,要求学生在习作前,做一做,看一看,问一问,查一查,拍一拍••••••等多种手段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为本次习作进行情感的积淀,为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习作奠定基础。

2、教研目标

(1)、明确前置性习作与传统习作教学的异同。前置性习作是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习作,教师的教是以学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能更好地为学服务,让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习作。而传统习作,则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按着老师的思路写成假大空的习作。

(2)、整理出一套前置性习作的一般方法。通过收集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的理解分析,归纳整理出寻找前置性习作的一般方法,待于加以实践论证。具体到每一篇习作,我们并不能千篇一律地归入某一类来进行前置性的习作教学,要根据自作的题材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有效地前置性积累。

(3)、找到不同题材习作的前置性学习的规律。写人记事类文章(有的重在写人,有的重在记事)、写景抒情类文章、说明类文章等,根据各自课型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要认真分析教材,科学确定进入教材的角度。有一点应该充分认识,即,无论哪种类型的前置性习作,都是为习作的指导,为学生自由习作做充分的铺垫与准备。

【情景】集体大教研《我发现了„„》

教研策略

《我发现了„„》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习作,本次习作要求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新发现,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仔细回忆一下,把你最想告诉别人的内容写下来,题目自定。

针对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基于县城小学生对大自然接触机会少,活动范围狭小,亲自观察实践的能力较薄弱。因此我们提前两周布置前置性习作学习,为本次习作打好坚实基础,为顺利习作做好铺垫。

一、教师准备:

(1)购买一盆含羞草,教师以《我发现了含羞草的秘密》为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2)了解含羞草,我课前寻问、研究、查找、阅读大量含羞草的资料,认真分析,亲自实践,真正弄懂含羞草会含羞的秘密。

(3)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一般科普性作文形式单一,内容比较枯燥,缺乏趣味性。课上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含羞草的秘密中去,是我们备课中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为此我们在备课中层层设疑,环环紧扣,并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等,调动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力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词语宝库,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心中词汇贫乏,表达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们准备了丰富的词汇,供学生参考:

出乎意料 一头雾水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生机勃勃 兴致勃勃

枝单叶稀 照顾不周 争先恐后 迫不及待 叶柄低垂 百思不得其解 恍然大悟 善于观察 勇于探索 课下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观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观察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有什么收获?为课上辅导做好准备。

二、学生准备:

1、.学生课前回忆以前的发现经过,或选择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探究并从中发现新奥秘。

2、简单记录探索过程和心得,为习作做好准备。

3、保护好观察的事物,可以带到教室和同学们一起研究。

4、为了了解所观察的事物,课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简单记录。

《我发现了······》教学设计

彭镇中心小学:和晓玲 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表达真情实感,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勇于探究,积极向上。作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而本次习作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探究,用眼睛捕捉瞬息万变的世间万物,并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用笔记录实践中的收获,品尝发现中的硕果,进一步感受生活的美好。设计意图:

(1)激情导入、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热情。(2)层层设疑、大胆猜测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3)主动实践、积极探究丰富学生写作内容,积淀写作情感。(4)自由展示、分享成果为学生提供平台,感受创作的美好。

一、教学目标: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发现了什么?

2、观察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和同学交流。

3、探究中揭开了什么秘密,把收获和心得详细写下来。

4、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 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如何把观察到的事物写具体。

2、如何把探索的过程写详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含羞草、喷壶、扇子、气球、木片、石子等。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亲切交谈。

上课了,四(6)班的可爱的聪明的孩子们,你们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心姓杨,是四班的语文老师,今天与你们一起学习,我很开心,相信我们的第一次合作一定轻松而有又愉快。

孩子们,请睁大你那双美丽而又明亮的眼睛,看看今天的语文课堂跟以往有什么不同?

你们的眼睛真明亮,发现真多,可是我很失望,你们难道没有发现今天老师也换了吗?(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举手。)

请同学们看着我,猜测一下,我可能是一位怎样的语文老师?(学生: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美丽 大方、知识渊博·······)同学们,你们的赞美让我激动万分,你们的夸奖让我倍受鼓舞,我有点不好意思了,你们看,老师的脸上已经泛起了红晕

同学们,刚才你们对我的评价只是大家的猜测,要想真正地了解我、认识我、发现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还需要做些什么?

(长时间观察、询问并和你交流)

二、仔细观察,准确描述

孩子们,你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而且也深深地明白发现的过程有时也很漫长,需要我们付出极大的耐心和勇气。接下来,请你们继续睁大你那双美丽而又充满智慧的眼睛,仔细观察这盆植物,请你快来描述一下吧!(学生真实而生动地描述这盆含羞草,教师补充)

同学们,你们观察细致,表达活灵活现。那你们知道这盆植物的名字吗?

对了,他有一个好听的、温柔的、甜美的名字———含羞草。它真的会含羞吗?同学们信吗?哎,你们害过羞吗?给老师做个含羞的样子。

(同学们纷纷做害羞的样子,兴趣很高。)

你们害羞的样子真可爱。对了,我们人类感情丰富,喜、怒、哀、乐、羞样样俱全,难道这小小的含羞草也会害羞?还是徒有虚名,名不副实呢?大家相信它会害羞吗?

(采访同学,信还是不信,自由说说理由,有的同学大胆提出当你触摸它时,它会含羞。)

三、亲自实践,大胆质疑

同学们,当我们触摸它时,他真的会含羞吗?请同学们再次睁大你的眼睛,见证一下奇迹。

(指名同学轻轻碰触含羞草的叶子,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同学们兴致很

高,而且非常好奇惊讶)。

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谁来为大家描述一下?(出示部分词语)

(同学们的描述非常形象,而且用了很多拟人、比喻的手法,很逼真。)看来,含羞草会含羞名副其实,真是奇妙无比,不可思议。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除了用手触摸它会含羞外,其它情况下它会不会含羞呢?

(同学们积极猜测:用木片碰触 浇水时 刮风时 用石子碰触 晴天时 阴天时······)

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接下来我们一起验证一下,请大家注意观察。

(老师用喷壶模仿下雨给含羞草喷水,结果发现含羞草依然会“含羞”;用扇子模仿刮风,结果发现含羞草仍然会含羞;用木片、石子碰触同样都会“含羞”。)老师抓住机会,让同学们总结———含羞草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会“含羞”呢?

同学们,平时生活中,你用手触摸过哪些植物的叶子?它们与含羞草一样会含羞吗?

(采访学生,他们纷纷表示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针对含羞草的“含羞”反应,大家都疑惑不解。)

四、敢于探索,勤于发现

对呀,实际生活中成千上万种的植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害

羞,因为它们没有我们人类敏感的神经,发达的肌肉,丰富的情感,它们怎么会害羞呢?但是,含羞草也是植物家族中的一员,这千真万确,不容置疑呀!它为什么会“含羞”呢?到底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同学们知道吗?清楚吗?明白吗?

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为了弄明白其中的奥秘,我跑去问花店的老板,他只是疑惑地摇头,查看《十万个为什么》,只是模模糊糊懂了一点点,最后我又上网仔细搜索,认真查阅,大量阅读含羞草的资料,再加上多次实践,终于云开雾散,水落石出。大家想知道含羞草会“含羞”的秘密吗?

(同学们迫不及待,等着老师揭晓谜底。)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认真阅读。

教师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清楚含羞草的秘密,用充满气的气球演示,并详细讲解,真正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奥妙。听后,学生一个个恍然大悟,深受启发。)

解开了含羞草的秘密,环绕在心中的疑团顿时烟消云散。大自然中的万物是如此的神奇,生活中处处隐藏着玄机。孩子们,你们平时生活中发现过什么秘密?快快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

(同学踊跃举手,争相发言。不仅讲述了发现的过程,而且穿插了观察中发生的趣事。其他同学听得津津有味。)

同学们,发现是如此的美妙。每一次小小的发现,都会让我们兴奋不已;每一次小小地探索实践,都会让我们激动万分。让我们像本单元认识的伟大人物一样,拥有叶圣陶的细心观察,法布尔的勤于思

考,魏格纳的坚定执着,去不断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五、享受生活、拥抱自然

同学们,清脆的下课铃声即将敲响,让我们再次走进含羞草,去聆听它美妙的音乐,感受它浪漫的情怀吧!

(播放音乐《含羞草》,同时欣赏不同姿态的含羞草和怒放的花朵,同学们的热情再一次被点燃。板书设计:

我发现了······

含 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

羞 大胆猜测 勤于质疑

草 亲自实践 勇于探究 教研反思

本节习作指导课,由于前置性教学准备充分,督导扎实,落实到位。因此课堂教学流畅自如,气氛活跃。教师引导轻松自如,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值得继续发扬的并肯定的有以下三点:

一、导入自然,巧妙激趣

本次习作指导课上,亲切温暖的谈话式导入,不仅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而且潜移默化地渗透了习作的重点。首先让学生初步明白了发现的过程有时很漫长,需要付出耐心和勇气。教师因势利导,蜻蜓点水似的把学生观察的注意力拉入了正

题,既自然有恰到好处。课堂气氛其乐融融,营造了一种轻松而愉快的教学氛围。

二、层层设疑,步步为营

巧妙的导入,开启了有效课堂的第一步。接着,教师为学生展示了一盆含羞草。由于全班学生几乎没有见过这种草,因此他们兴趣极高。观察时细致入微,描绘时惟妙惟肖。然后教师让学生大胆猜测:含羞草是不是真的和人一样会含羞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大家纷纷发表观点,并说明理由,学生探究的热情瞬间被点燃。当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证明含羞草会含羞时,教师抛给学生一个更大的疑问,除了用手触摸含羞草会含羞外,在其它情况下它会含羞吗?顿时学生们议论纷纷,猜测出十几种状况。紧接着,学生和教师兴趣盎然地共同参与到实验中去,当一种种猜测被证实。我抓住时机,让同学联系实际,回忆平时生活中碰触过的叶子,有没有会含羞的呢?大家纷纷摇头。老师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探究之其中的秘密,当秘密被揭开时,那种拨云见日、豁然开朗的喜悦洋溢在每个同学的脸上。

三、探索自然,享受生活

当含羞草的秘密被揭开后,教师让学生说了自己的发现和在发现中发生中趣事,大家乐在其中,纷纷表示愿做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生,去不断发现大自然的奥秘。课的结尾,优美的音乐响起,美丽的含羞草画面展现出来时,整个课堂其乐融融,快乐无限。

当然金无足赤,课无完美。这节课不足之处表现在:在探究含羞草的秘密是略现简单粗糙,不能很好地植根学生心中,得到的印象比较浅显。需要在课后进行辅导,弥补不足。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一些细节的地方有待商榷本人提出三点建议:

一、小学教材作文文要“管得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把小学教材作文的方方面面都要讲到,无论是宏观的还是微观的,研究的要深入,要有见地。

二、小学教材作文要“管得细”

我们不仅仅要研究教材作文的前置性学习,而且要多实践,多锤炼,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要把触角深入到每个细节,深入到每个字每个标点。

三、小学教材作文要“管得严”

我们教作文训练要有法,训练要到位。到位才有效。何以为证?学生的作文,学生是老师的影子。一个老师优秀不优秀,教得好不好,不是看他的课,不是听他怎么说,也不是看他的文章写得如何漂亮,而是看他的学生。“教不严,师之惰”。这个严指的是严格、严谨,把学生教会有三个层次:

1、教过了;

2、教对了;

3、教会了。教会才是我们的目的。

作为语文老师要懂得写文章,懂得学生心理,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要知道哪里该管,该怎样管?不要让文字技巧禁锢了学生的自有灵动!让学生自由写作,像大自然的树一样自由的生长,是松树就

长成松树,是柳树就长成柳树,各种各样的树就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一定要让学生懂得“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快感、荣耀感和幸福感。

第四篇:中心校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案例

校本教研案例

在反思中进步,在评课中成长

活动时间:2012年3月6日

活动地点:小店街道加节学校一年级教室

参加人员:中心校教研员、全街道1、2年级语文教师

主持:任进平、康红开

记录: 武芳

活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课堂教学

教师任晓敏执教《ai ei ui》

二、第二阶段:理论支撑,探讨评课

全体语文老师汇聚会议室,进行了理论学习、探讨评课和反思总结。

(一)教研员任进平和康红开作理论指导:

任老师——语文拼音教学的重要性;

康老师——教研务实与创新。

(二)听课老师评课汇总:

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知识内在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任老师在教学《aieiui 》第一课时时,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策略。

1.游戏引领全课

在复习导入环节,教师以“猜口形”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使学生有乐于往下学习的愿望。同时,单韵母朗读时口形标准与否又为新授课——读准复韵母的音做了很好的辅垫。在教学带声调读复韵母时,教师又以小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先让四名学生任意抽āi、ái、ái、ài 四张卡片,顶在头上,充当带调复韵母,然后每人读一个,下面的学生当小老师,给予对错判断;用同样的方法读完ei 和ui;最后,打乱ai、ei、ui带调复韵母的顺序,任意抽取一张来读。这个游戏不在让学生干巴巴地读韵母的四声,使枯燥无味的学习变成每个学生都想参与的活动。

2.不同教学方法贯穿其中

在新授课教学环节,其中一个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读准复韵母ai、ei、ui的音。针对此目标,教师选择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ai的时候,用两个小朋友挨在一起的图来引出ai的读音,再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ai是怎样发音的。于是,学生自然而然的说出先读a,再读i,a读得要长一点,i读得要短一点,由a滑向i,一口气读成一个音。然后运用学习方法的迁移,自己试读eiui,学生都能把音读准确。这样教学,学生不仅会读aieiui的读音,而且还掌握了方法,如果忘记或者与iu等韵母混淆,也可以利用发音方法来回忆、来区分,这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有机结合学习完本课的三个复韵母,教师马上利用所学复韵母来拼读音节,学习了儿歌中“白”、“在”两个汉字,使拼音教学与识字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觉得学习拼音有用,拼音和汉字之间是有联系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些许的不足,有待改进:

1、在复习导入环节,可以打乱单韵母的顺序猜口形。说到标调儿歌时,可以让一名学生说完后,全班学生一起动手比划比划,动口说一说。

2、在做带调读复韵母小游戏时,教师要把要求提清楚,要求要提在学生游戏之前。

3、本节课应注意把aieiui的书写落在笔上,让学生掌握得更牢固。

三、教研员总结

就如何使拼音课更加有效?每一环节的落实,怎样一步一步实施才更加合理等问题,大家对任老师的拼音课进行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使在座的各位老师收获颇丰。

任进平:首先肯定了任老师的自身素质非常优秀,教态自然从容,拼音课的教学设计也花了很多心思。还对其具体操作中儿歌的运用、过渡语和对学生的评价语的使用,提出了几点建议,激起大家的共鸣。武芳:一年级: 练习题的设计应该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比如我们一年级的拼音教学完成以后,可以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让孩子们用拼音写一句话。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做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和同学交流,既认识了大量的字,又记住了同学的名字,一举两

得。

康红开:在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方面,应该更加重视学生起立站好,大声回答问题的习惯养成。

四、活动反思

研究解决课堂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应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有效教学。在新课改形势下强调有效教学,是针对在新课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只注重形式、不太注重实效的现状和弊端提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过去的教学要有新的认识,以利于真正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2012.6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

指导思想: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为契机,立足校本,狠抓实效,大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贯彻教学教研工作计划,课堂教学以精讲、互动、高效为指导,教研工作以校本为中心,努力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开拓创新、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响应全面创建学习型学校的号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有效地深化语文课程改革实验,进一步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语文教学工作中的研究、服务、指导等功能,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工作要点:

一、认真学习,大胆实践,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实验。

1.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实践探索。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坚持“精讲、互动、高效”的原则,继续落实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实现三个“转变”:由重视教学效果向重视教学过程转变;由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方法设计转变;由封闭性课堂价值取向向开放性价值取向转变。要确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意识,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课堂教学展示研讨活动,多评议切磋,多交流碰撞,在活动中发现、研究、解决所遇问题。要切实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将充分的自主学习、有效的合作学习、适度的探究学习紧密结合起来,重视兴趣的激发、独特体验的激活和朗读作用的发挥。上课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互动中出现的创造火花,教师应敏锐地抓住它,并予以引燃,使不同的体验发散共享,从而超越预设的目标。

2.继续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语文课程标准》等教育文件,转变观念。要潜心研究了解语文课程改革背景、指导思想、改革目标,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继续注意转变以下教育观念:课程观,从“文本”走向“体验”;教学观,从“传道、授业、解惑”走向“教学相长”;人才观,从培养“笔杆子”走向育人“打底子”;科学观,从“封闭”走向“开放”;目标观,从单一目标走向多个目标。要继续努力将教改基本理念转化为语文教学过程的具体行为,整合优化教学过程。

3.改革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价要从重教师转向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生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评价,注意从多角度考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努力让家长积极参与评价;做到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单一评价和多种评价相结合,基础性评价和创造性评价相结合。提倡学生采用成长记录袋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自己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在评价中获得体验和发展。

4.加强课题研究,积极开展个人课题的研究,争取多出成绩。本学期还将进行新一轮的课题申报和立项。因此,号召年轻教师从

开学初就积极收集、准备材料,争取多一些申报课题能够在市、县级立项。

5.加强课改过程管理。本组教师要积极切磋教法学法,积极上好课改实践课、研究课,开展评课交流,及时反思、提炼和总结经验。同时要努力将教研组建设为学习型组织,重视组内和组际之间的团队学习和合作学习,加强教研组信息化建设步伐,整体促进教研组业务水平的提高,争创学校先进教研组。

二、悉心指导,优化服务,规范语文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集体备课,各备课组精诚团结,注重合作,做到节约劳动、提高效益、资源共享,切实注重教学效果,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要加强管理,做到没有教案不进课堂。备课应注意备学生,做到目中有人,留有一定弹性。作业练习要基础性跟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合理搭配,本学期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就以上要求及时调研、指导、服务。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特别要重视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习惯的养成,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要将语文教学质量追求分解到每一课每一单元的评价上,减少或消除错误积累。要控制期末复习时间,提倡期中调研分析,特别重视提优补差工作。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多次、小范围地进行随机质量调测,及时分析反馈调控。同时加强

各类素质竞赛,如朗诵比赛、故事大王赛、听写比赛等,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三、加大力度,催长骨干,积极推进名师工程。

1.加强教师的培训。教研组将在教导处指导下定期开展多层次的校本培训,切实转变教师观念,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结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同时,组织教师配合学校创建学习型校园,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完成50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写一篇心得体会,上一堂公开课等。

2.重视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的跟踪培养和使用工作,注意做好推荐开课、讲学培训、外出参观学习、课题研究参与等催长活动。同时也要重视发挥非骨干、非青年教师在语文课改中不可低估的作用,注意教师的均衡性发展,落实教学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3.认真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评优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提供更多的机会。本学期将组织进行“每人一节精品课”活动,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上出一堂好课,并请学校领导、名师进行组织评优。

教师情况分析

语文教研组教师共11人,教师素质优良,教学工作负责,年轻教师充满活力,在教育教学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整体水平

较高。在上学期的教研活动中,各位老师都能支持工作,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竞赛。相信在新的学期里全体语文教师一定能够团结协作,取得更优异成绩。

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第一周:班主任,任课教师制定班主任及教学计划。

第四周;

1、五年级两位语文教师展示课活动。

2、语文阅读教学学习研讨会。

第七周;高年级优秀习作、课文、古诗词背诵、默写比赛。第九周;语文复习课研讨。

第十一周;小结前半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后半学期教育教学打算。

第十二周;对如何帮扶学困生提高学习成绩进行研讨。

第十五周;参加校级优质课评选活动。

第十六周;三至六年级作文竞赛。

第二十周;总结本学期教学工作及班主任工作。

(2012—2013)学第二学期

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郭川乡中心小学

2013年2月24日

下载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案例 精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案例 精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研案例(范文模版)

    教研案例 小学语文教研组 主题阅读教研计划 一、研究背景和课题确定阅读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语文教学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如何深度地去阅读,提......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案例

    二年级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案例 时间:2012年 4 月 12 日 ——4月19日 地点:二年级办公室 参加人员:低年级全体语文老师、教学主任 主持人:黄艳 活动专题:二年级语文《秋天是多彩的......

    教研活动案例

    运用“导学----展交-----训练”模式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张雪莲 ◆ 教研主题:运用“导学----展交-----训练”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活动......

    教研活动案例

    编者按:学科教研组团队建设是校本研修的核心任务,教师的执教能力、专业素养和学生意识是校本研修新的聚焦点,尤其是教师对学生意识的增强更为关键。本学期上城区教育学院学生发......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新闻稿

    聚焦核心素养提升儿童学习品质4日,春风送暖,春雨绵绵,在某小学多功能教室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以“聚焦核心素养 提升儿童学习品质”为主题的校本研修活动。此次活动由校长主持,全体......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 2010--2011年第一学期 朱豪香 光阴荏苒,一学期眨眼就要结束了,按照惯例,要对本学期的教研进行总结,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本人颇有感触.经过大家的努力,......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发言稿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发言稿 篇一:语文教研活动发言稿 低年级语文教研组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是我们低年级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作品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作品 活动主题:享受朗读培养语感 学习的具体内容: 一、教研概要: 语感是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但训练语感却是一贯非直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