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范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交易行为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15:1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规范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交易行为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规范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交易行为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规范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交易行为的通知

福建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 福建省财政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福建省监察厅关于规范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交易行为的通知

闽政管综〔2011〕149号

省直各部门(单位):

为规范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含承包,下同)、出售等交易行为,健全进场交易制度,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市场运行机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资产出租

1.进场交易范围。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产,以及单项年出租底价5万元(含5万元)以上的其他各类资产出租,按照《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报经批准后,在榕的单位统一进入省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公开竞价招租;非在榕的单位进入省产权交易中心或所在地公共资产交易机构进行公开竞价招租。

对本通知发布前正在履行的租约,允许维持原租约至租期届满,原租约履行结束后,一律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2.招租底价确定。招租底价一般由出租单位采用市场比较方式确定。其中,土地、房产以周边相同地段,类似功能、用途参照物的市场租赁价格作为确定招租底价的主要参考依据;设备以同类设备的市场租赁价格作为招租底价的主要参考依据。必要时可采取资产评估的办法确定招租底价。

3.出租期限。省直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出租的期限一般为3年,最高不得超过5年;省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的期限一般不得超过5年,因特殊情况需要超过5年的,应按规定程序报经批准后实施。省政府另有规定的除外。

4.出租收入管理。省直行政单位、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国有资产出租所形成的收入金额缴入省级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省直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收入纳入单位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原出租收入已缴入省级财政专户的单位,继续缴入财政专户管理),国家和省政府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资产出售

1.进场交易范围。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单项或批量原值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资产出售,按照《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报经批准后,在榕的单位统一进入省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公开交易,非在榕的单位进入省产权交易中心或所在地公共资产交易机构进行公开交易。

2.交易底价确定。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出售,应在进场交易前按规定程序进行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作为交易底价。评估机构从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评估机构库中通过随机抽号的方式选定。出售单位委托选定的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资产评估完成后,由出售单位将资产评估结果按审批权限分别报省机关管理局或主管部门备案。

3.出售收入管理。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出售收入缴入省级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4.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根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51号)的规定,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的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电视机、空调机等电器电子类资产,超过规定使用年限不能继续使用的,或没有超过使用年限但经专业技术部门鉴定无法修复的,交由经公开征集选定的再生资源回收机构实行统一回收处理,不得进场交易或自行处置。

5.涉密设备处置。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传真机和复印机等涉密信息设备处置,按国家保密工作要求交由指定的涉密设备定点销毁单位处理,不得进场交易或自行处置。

三、交易程序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和出售进场交易的业务规则和工作流程,由省机关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通知另行制定。交易中涉及的服务收费,省产权交易中心按福建省物价局《关于产权交易、鉴证收费问题的通知》(闽价服〔2008〕259号)的规定执行。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国有资产出租,以及涉及公共安全、文物保护、对内服务保障等特殊要求的资产出租,按照规定审批权限报经批准后,可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单位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自行组织交易。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前述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出售,以及其他暂不要求进场交易的资产交易事项,鼓励进入产权交易机构公开交易,也可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单位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下自行组织交易。

四、监督管理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要严格按规定做好组织实施工作。省产权交易中心要规范交易行为,保证服务质量。省直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所属各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交易行为的日常监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对本级的资产出租和重大资产处置进行全过程监督。省监察厅、省财政厅、省机关管理局和省国资委对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省产权交易中心执行情况实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在出租和处置交易过程中出现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法违规行为,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由执纪执法部门依法依纪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通知自2012年2月1日起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应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处置行为

行政事业单位应规范国有资产管理处置行为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指行政工作或业务活动中对所需及占用的国有资产实施不间断的管理及核算。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及注销产权的一种行为,包括无偿调出、出售、报废、报损等。

行政事业审计一直把国有资产管理及国有资产处置活动执行法律法规、处置收入执行政府非税收入政策情况作为审计重点内容,把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列为审计目标。通过审计发现,我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处置活动中存在着需要纠正、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一、存在的问题

(一)国有资产核算不清晰,帐表不符、账实不符。

财务部门未按规定设置固定资产明细账,会计报表反映的固定资产与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的明细表不一致,资产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又与实际不符。审计曾发现某单位账表反映办公用房面积与实际相差1万多平方米。有的单位账内只核算办公楼主楼部分,其附属设施及其他地方的诸多宿舍、门面房资产流于账外,有的在资产管理部门也未做记录。

(二)资产管理不到位。

1、房产产权不明确,下属单位无偿占用资产。

有的单位在没有履行相应合法手续情况下无偿拨给所属单位长期使用。

2、收回国有资产不及时。

所属单位事业单位改制工作结束,没有按规定及时收回国有资产。

3、擅自处置国有资产。

未经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许可擅自处置国有资产。小到旧的车辆,大到出让土地与外单位合作共同开发建设新的办公用房、职工宿舍楼,获得收益不上缴财政,除弥补单位公用经费不足外,还用于发放职工住房补贴及福利费用。

4、国有单位与个体经营性质界限不清晰,存在个体侵占国有资产现象。

有些单位经工商部门注册出资成立经济实体,而后为减少税收成本更改为个体经营,个体公司有关人员费用由单位列支,但利用国有资源取得的收益未按所得比例上缴管理费用;国有单位也不在单位账面反映个体单位应分担的成本费用。

(三)私设“小金库”现象仍有发生。

1、将收取的房屋出租收入账外核算,主要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费用。

2、将收取的“以物冲抵费用”的实物资产账外核算,管理不规范。

某单位收取外单位冲抵费用的实物资产折价200多万元,未开具收入票据、也未取得供货方合规票据,自身逃避财政、税务的监督,也为对方单位偷漏税款提供便利。

(四)坐支非税收入现象较普遍。

将取得的固定资产出售、出租收入不上缴财政,也不记入“事业收入”正确核算,而是计入了往来款项,从中直接列支职工福利费用及弥补办公费不足部分。

(五)内部管理不严谨,票据管理不完善,相关业务资料提供不齐全,收入完整与否难以认定。

国有资产出售、出租协议、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益合同提供不齐全;用外购三联单收据收取国有资产出租收入,且票据购置、领用手续不健全。

二、问题存在原因分析

(一)单位管理者意识不强,相关职能部门法制观念淡薄。

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较单一,主要依靠财政拨入经费。资金支出活动也较简单,涉及国有资产处置的资金活动较少发生,相关职能部门熟悉掌握的法规知识较少。但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化,不少单位正逐步走向“自给自足”的财政体制,事业单位正不断强化本身事业性管理职能,积极组织收入,拓展经营范围,推动单位事业的发展。在经济活动开展的同时,面临的一些新事物新问题由于所掌握的法律法规知识不够,难以对其所进行的经济活动性质给予一个准确定性判断,又为了力求办事的简捷与快速,尤其是在国有产处置时认为是本单位的资产,处置与否只需请示主管部门即可。例如在出让土地使用权上,有的单位甚至认为所获得的利益是房屋开发公司给予的补偿,进而用于本单位及职工,还应属专款专用。

(二)追求本单位“小团体”利益最大化。

根据我市政府非税收入综合预算的规定,财政部门编制综合预算支出时,控制在下述政府非税收入比例内:全额拨款单位30%、定补20%、自收自支10%.全额拨款的单位认为取得收入时已付出一定的人力物力,调控比例过高;而调控比例较低的部门又认为收入上缴财政后使用不方便。

(三)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不到位,没有发挥内审、财务机构的监督职能作用。内设机构虽健全,但有的流于形式。

三、建议

(一)促进被审计单位自觉遵守财经法纪纪律,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增强意识是关键。

国家有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已出台多年却未能够深入具体工作当中,单位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却未能有效执行。笔者认为管理者理念是决定着单位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有效与否,决定着职能部门掌握各项财经法规知识多少,决定着单位内部相关职能部门支持与配合财务及资产管理部门遵守财经纪律程度。促使行政事业单位规范自身资产管理,开展对单位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单位负责人增强自觉遵守财经纪律是关键。

(二)充分发挥主管部门内审机构的优势。

主管部门的内审机构,对本单位的情况熟悉,及时了解并能够参与到一些国有资产管理处置活动的具体事项管理、协调、服务等工作中,可以给予正确建议和指导。

(三)相关职能部门提供高效服务渠道。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树立起服务意识,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渠道,为各单位自觉遵守财经法纪建立良好氛围起到促进作用;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处置活动囿于规范的过程当中,避免“做事难、挣钱难、用钱更难”的尴尬局面。审计机关利用审计组深入一线的有利条件,积极主动地宣传法律法规知识,使每个审计组成员都成为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员。

行政事业单位担负着国家赋予的行政执法权力、肩负着事业管理职能,在积极履行本部门职责同时,更应成为遵守财经纪律的楷模,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第三篇:河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

河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

办法

(冀财资[2011]217 号,2011年7月15日印发)

第一条 为规范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行为,合理配置国有资产,防止铺张浪费,降低行政成本,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河北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冀财资[2008]5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与省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社会团体和事业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保证履行职能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配置资产的行为,包括购置、建设、调剂和租赁等方式。

第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依法合规,科学合理;

(二)与行政事业单位履行职能需要相适应;

(三)勤俭节约,从严控制;

(四)调剂与配置相结合;

(五)资产配置与财力可能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第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范围包括:

(一)土地、房屋建筑物;

(二)一般设备,指行政事业单位用于业务工作的通用型设备,如交通运输工具、办公设备、家具等;

(三)专用设备,指行政事业单位用于业务工作的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如专用车辆、仪器仪表、机械设备、医疗设备、文体设备等;

(四)文物,陈列品、图书(资料室的藏书及科学技术资料等);

(五)其他固有资产。

第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机构设立或者变更;

(二)新增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

(三)新增职责和工作任务,且现有资产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四)现有资产按规定进行处置后需更新;

(五)其他应当配备资产的情况。

第七条 省财政厅负责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的统一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审核批准资产购置计划,监督和规范资产配置工作,省直行政单位的主管部门负责按照规定权限审核或者审批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有关资产购置事项,并监督和规范其资产配置工作,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负责编制资产配置计划,办理相关的资产配置报批手续,组织实施具体的资产配置工作。

第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配置资产应担负严格按规定标准配置,设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要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第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是对行政事业单位配置资产的数量和价值的 限额标准,是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审核批复资产配置事项的基本依据。

国家有关部门和省政府已制定了资产配置标准的,按国家或省政府的配置标准执行,国家和省政府尚没有制定资产配置标准的,由省财政和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制定。其中,通用设备的资产配置标准由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厅制定。

第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配置资产时,首先应当从现有闲置资产中调剂解决,充分利用现有存量资产满足配置资产需要,避免资产重复购置与浪费。

第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申请资产调剂的报批程序:

(一)单位对调剂资产提出调剂申请,申请中列明需要调剂资产的理由,资产的规格(型号)、数量及功能要求等,由调出意向单位的,同时调出单位对该资产的使用情况。报送主管部门审批或审核。

对车辆、土地、房屋的调剂,行政事业单位在送主管部门审核或审批时,需附送有关部门的配置批文。

(二)主管部门对单位资产调剂事项的必要性、合理性、可行性等进行审核,做出是否同意调剂的意见。对同一部门内部不同经济独立核算单位之间的资产调剂,由主管部门协调资产调出单位,进行调剂,其中除车辆、土地、房屋以外的单项资产原值低于10万元或者批量资产原值低于30万元的调剂,由主管部门下达资产调剂批复文件。

同一部门内部不同经济独立核算单位之间的车辆、土地、房屋和单项资产高于10万元(含10万元,下同)或者批量资产高于30万元(含30万元,下同)的资产调剂,由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省财政厅审批。

(三)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省财政厅或主管部门的批复文件办理资产调剂、调出和资产交接过户等手续。

第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下部门预算时申请用财政性资金构建资产,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应该按下列程序进行:

(一)编报资产购置计划,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同时根据单位业务需求、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购置资金来源等情况,编制资产购置计划(格式及内容见部门预算编制通知),与部门预算一起报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审核。

对车辆、土地、房屋的调剂,行政事业单位在送主管部门审核或审批时,需附送有关部门的配置批文(下同)。

(二)主管部门审核单位资产配置计划,主管部门根据所属各单位的业务需求、资产存量、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单位各类资金来源情况和本部门资产使用情况,审核所属单位的资产购置事项,对确实需要购置的,列入部门预算,按程序报送省财政厅审批,对可通过资产调剂解决的,依据第十一条办理。

(三)省财政厅审核部门资产购置计划,省财政厅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业务需求、资金存量、资金来源情况、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和省直部门的资产使用情况等,审核部门的资产购置计划。对确需购置的资产配置,省财政厅根据财力情况列入单位部门预算(草案),对能通过资产调剂解决的,依据第十一条办理。

(四)批复资产购置计划,省财政厅根据省人大批准的预算,在批复部门预算时,一并批复资产购置预算。

第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中遇到无法预见的事项需要追加预算配置资产的,按省级预算追加的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一)单位提出预算追加申请。单位在提出预算追加申请时,须列明单位需要追加配置资产的理由,单位资产存量使用情况,拟配置资产的规格(型号)、数量及功能要求,拟购置资产的资金需求等情况,一并报主管部门审核。

(二)主管部门审核。主管部门审核单位预算追加申请时,对可通过资产调剂解决的,依据第十一条办理。对确需购置的资产,按程序报送省财政厅审批。

(三)省财政厅审核单位的预算追加申请。省财政厅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业务的需求、资产存量、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和省直部门的资金使用情况等审核部门的预算追加申请,对能通过资产调剂解决的,依据第十一条办理。对确需购置的资产,根据财力情况,决定是否追加资产购置预算。

第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申请用中央部委(不含财政部)或非财政部门拨付的项目资金购置资产的,中央部委或资金拨付部门(单位)对项目资金使用中资金购置已有规定的,按中央部委和资金拨付部门(单位)的规定执行,并报送省财政厅备案。中央部委或资金拨付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中资产购置没有规定的,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编制项目资金购置计划。行政事业单位根据实施项目的业务要求、单位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等,编制项目资产购置计划,经单位领导审核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核。

(二)主管部门审批。主管部门根据单位所承担的项目要求、单位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和本部门资产使用情况等,对单位项目资产购置计划进行审批,能调剂的,在本部门内部调剂解决;确需购置的,主管部门下达资产配置批复文件,同时送省财政厅备案。

第十五条 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已批准的资产购置计划、购置申请进行调整的,须按原报批程序提出申请,由原批准单位重新审定。

第十六条 行政事业单位购置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范围内或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和工程、服务等涉及资产的,要按照政府采购的要求,实施政府采购。

第十七条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对配置的资产进行验收、登记,财务部门根据配置资产的有关记账凭证等材料,在30个工作日内进行账务处理。房屋建筑物等工程完工后,要及时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和审计,办理有关权属证明,进行账务处理。

第十八条 行政事业单位申请资产租赁的报批程序:

(一)行政事业单位年租金10万元以下的资产租赁,由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年租金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资产租赁,按以下程序办理:

行政事业单位根据业务需求、存量资产状况、编制资产租赁计划,报主管部门审批。

(二)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租赁资产的必要性、合规性、可行性进行审核,提出意见,报省财政厅审批。

(三)经省财政厅批准的资产租赁计划,作为部门预算安排的参考依据。

第十九条 省财政厅、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国有资产配置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制止资产配置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第二十条 对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进行处罚。

第二十一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河北省财政厅负责解释。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第四篇:湖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

湖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保障公务需要,防止铺张浪费,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事业单位是指省直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省属其他各类事业单位(以下简称省直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国有资产配置是指省直单位为保障履行职责需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的标准和程序,通过调剂、购置等方式配备资产的行为。

第四条 省直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的范围包括:

(一)《国家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 14885-2010)中已明确的固定资产:

1、土地、房屋及构筑物;

2、通用设备,如计算机设备及软件、办公设备、车辆、电气设备、通信设备等十二类;

3、专用设备,如农业和林业机械、医疗设备、文艺设备、体育设备、铁路运输设备、水上交通运输设备等三十四类;

4、文物和陈列品;

5、图书档案;

6、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二)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专利权等。

第五条 省直单位配置国有资产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台规、保障需要;

(二)科学合理、优化结构;

(三)勤俭节约、从严控制;

(四)调剂优先、共享共用。

第二章

配置条件

第六条 省直单位配置国有资产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现有资产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1、因机构新设立或变更需配置的;

2、固新增内设机构、工作职能、人员编制等藉配置的;

3、现有资产按规定进行处置后需更新配备的(超编超标资产除外);

4、其他原因导致现有资产难以保障工作需要的。

(二)难以与其他单位共享、共用相关资产;

(三)难以通过市场购买服务方式实现,或购买服务方式成本过高的。

第七条 因机构设立或者变更需要配置资产的,由设立或者变更部门根据职能配置、人员编制和原有部门存量资产状况提出资产配置方案,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办理。

第八条 省直单位因新增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增加工作职能需要配置资产的,应先通过内部调剂解决,无法调剂解决的,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办理。

第九条 现有资产需更新的,须按规定履行资产处置审批手续后,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办理。

第十条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召开重要会议、举办大型活动及开展临时性工作等需要配置资产的,原则上不得购置,应通过调剂、租赁的方式解决,确需购置的,按照规定标准和程序办理。

第三章

配置标准

第十一条 资产配置标准是对省直单位可配置资产的预算上限、实物量以及最低使用年限等指标的限额规定,是编制和审核资产配置预算、实施资产采购、考核资产配置绩效的基本 依据。

第十二条 省直单位配置资产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标准配置。没有规定配置标准的,要从严控制,合理配置。

第十三条 中央有关部门和我省已制定资产配置标准的,应严格按标准执行。暂无配置标准的,通用设备的资产配置标准由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专用设备的资产配置标准由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厅制定。

第十四条 资产配置标准是一个动态标准,省财政厅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变化、科学技术发展等因素,适时对配置标准作相应的调整和更新。

第四章 配置程序

第十五条 省直单位资产配置应坚持调剂优先的原则。能通过调剂解决的,原则上不重新购置。

第十六条 省直单位申请使用各级财政及配套资金、中央和省本级非财政部门拨付资金、自有资金等配置资产的,应随同部门预算报送新增资产配置预算,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一)省直单位申报。省直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时,同时根据单位业务需求、资产存量、资产配置标准、资金来源等情况,编制新增资产配置预算(格式及内容见部门预算编制通知),与部门预算一并报主管部门初审。

(二)主管部门初审。审核内容主要包括:

1、单位存量资产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性;

2、单位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报的合规性;

3、单位报送的资产配置需求分析的合理性;

4、相关证明材料的完整性等。

对确实需要配置的,主管部门将其列入部门预算,并将初审通过的所属单位的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和相关证明材料报省财政厅审核。

(三)省财政厅审核。省财政厅根据省直单位的业务需求、资产存量、资金来源情况、有关资产配置标准和省直部门的资产使用情况等,审核部门的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对确需配置的资产项目,省财政厅根据财力情况列入单位部门预算(草案)。

(四)批复配置预算。省财敢厅根据省人大批准的预算,在批复部门预算时,一并批复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对于未按要求编报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的,省财政厅将不予批复。

第十七条 省直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批复的新增资产配置预算,原则上不得突破。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追加或调整预算的,省直单位必须提出充分理由,并提供相关文件依据,按照追加或调整预算的有关程序办理。

第十八条 省直单位申请用上级部门拨付的项目资金配置资产的,上级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中资产配置已有规定的,按上级部门的规定执行,并报送省财政厅备案。上级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中资产配置没有规定的,按本办法办理。

第十九条 省直单位配置资产应当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

第五章 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条 省直单位资产管理机构应当对新增配置资产进行验收登记,建立资产卡片和实物资产明细账,其中对房屋建筑物等重要资产在工程完工后,应及时进行竣工决算和审计,按规定办理有关权属证明,并及时将配置资产的有关入库凭证等材料送本单位财务机构。本单位财务机构应根据资产管理机构出具的资产凭证和房屋建筑物竣工决算等资料,按财务制度对各类资产计价方式的相关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账实相符。

第二十一条 省直单位应当履行国有资产配置管理职责,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绩教评价、日常监督等工作制度,及时发现和纠正资产配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绩效。

第二十二条 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对省直单位资产配置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省直单位在资产配置管理中有下列行为的,视情节轻重采取暂停或按一定比例核减其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的措施,并以适当方式予以公示:

(一)未按规定程序申报,擅自进行资产配置的;

(二)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召开重要会议、举办大型活动以及开展临时性专项工作等配置的资产,未经批准擅自占有、使用的;

(三)虚报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的;

(四)其他违规进行资产配置的行为。

第二十三条 省直单位及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属于财政违法行为的,由省财政厅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省直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资产配置实施细则,并报省财政厅备案。

第二十五条 其他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配置资产的,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六条 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规定执行。

来源 湖南省财政厅 2014年5月29日

第五篇: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办法

闽政管综〔2012〕11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的转移或注销的行为。

第四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遵循科学合理、规范高效、公开透明和竞争、择优的原则。

第五条

省人民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以下简称省机关管理局)负责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和监督管理,省直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负责本部门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和监督管理,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负责本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具体管理。

第六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拟处置的国有资产权属应当清晰。权属关系不明确或者存在权属纠纷的资产,须待权属界定明确后予以处置;被设置为担保物和涉及诉讼的国有资产,担保和诉讼期间不得申请处置,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

资产处置应当与资产配置、使用和回收利用相结合。省机关管理局、省直主管部门在本办法规定的审批权限范围内,对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申请处置、超标配置、低效运转、长期闲置的国有资产,有权先行调剂使用,逐步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和循环利用机制,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第二章 处置范围和方式

第八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范围包括:

(一)闲置资产;

(二)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且不适合继续使用的资产;

(三)没有规定使用年限或未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因技术原因并经过技术鉴定或者科学论证,确需报废、淘汰的资产;

(四)因单位分立、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撤销等原因发生的产权或者使用权转移的资产;

(五)盘亏、毁损、对外投资损失、货币性资产损失及其他非正常损失的资产。

(六)不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资产;

(七)因组建临时工作机构、召开重大会议和举办大型活动等临时购置的资产;

(八)依照有关规定需要进行资产处置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方式包括无偿调拨(含无偿划转,下同)、出售(含出让、转让,下同)、置换、对外捐赠、报废、报损以及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一)无偿调拨:指在不改变国有资产性质的前提下,以无偿的方式变更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权的行为。

(二)出售:指以有偿方式变更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并取得相应收益的行为。

(三)置换:指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为主进行的交换,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四)对外捐赠:指行政事业单位将国有资产(实物资产)以捐献、赠送方式无偿支援公益事业及扶贫、赈灾的行为。

(五)报废:指由于国有资产已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且不能继续使用,或虽未达到使用年限,经鉴定论证或按有关规定已不能或者不适合继续使用,必须进行产权核销的行为。

(六)报损:指对行政事业单位已发生的资产盘亏、毁损、对外投资损失及其他非正常损失等进行产权注销的行为。

(七)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是指行政事业单位按现行财务与会计制度规定,对确认形成损失的货币性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进行核销的行为。

第三章 处置权限和程序

第十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时,按以下方式履行审批手续:

(一)土地、房屋和车辆,以及单位价值5万元以上(含5万元)或批量价值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其他资产处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机关管理局审批。

(二)除土地、房屋和车辆外,单位价值5万元以下且批量价值50万元以下的其他资产处置,授权主管部门管理,由主管部门制定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审批权限和报批程序,报省机关管理局备案。

(三)实行国有资产委托管理的主管部门及其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处置,按省机关管理局授权规定执行。

(四)省直行政事业单位金额5000万元以上的国有资产处置,由省机关管理局提出审核意见后,上报省政府。

第十一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按以下规定的程序办理:

(一)申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务部门、技术部门审核鉴定,经单位负责人审核同意后,提交资产处置申请文件,并提供有关材料。同时在“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监管平台”登录并填报《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审批表》(附件1)。

(二)审核。主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申请处置事项的真实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核实后,报送省机关管理局。同时登录“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监管平台”进行网上审核。

(三)审批。省机关管理局对主管部门报送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事项进行审核批复。同时登录“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动态监管平台” 进行网上审批。

(四)处置。省直行政事业单位接到批复文件后,按处置方式和规定程序及时办理资产移交、评估、备案、进场交易、统一回收、定点销毁、产权变更登记等手续。

(五)账务处理。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处置完毕后,根据审批部门的批复文件、审批表,以及处置资产取得的交易、回收、移交等各类凭证,及时调整资产、财务账目。

(六)备案。省直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规定权限内的国有资产,参照上述程序办理,并于每年7月底和次年1月底前,按照要求填报《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备案汇总表》(附件2),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省机关管理局备案。

第十二条

经批准召开重大会议、举办大型活动和成立临时工作机构等购置的国有资产,由主办单位在会议、活动结束或临时工作机构撤销时按照本办法规定权限报经审批后处置。未经审批,主办单位不得擅自占有或者处置,并对资产的安全、完整负责。

第十三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分立、合并、改制、隶属关系发生改变、撤销时,应当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清查登记,编制清册,拟定处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报省机关管理局审批,并按规定程序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省机关管理局、省直主管部门根据需要可对申报处置的国有资产进行现场勘查,或者委托有关机构进行评审或者鉴证。

第十五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土地和房产因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处置的,应优先选取就地(近)或异地置换的方式进行补偿;确实不能就地(近)或异地置换的,采用货币补偿方式。

第十六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处置土地、房屋、车辆,应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报经批准后,方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办理产权、产籍等变更或者注销手续。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处置涉密(含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信息设备,应按国家保密有关规定进行保密审查后,方可办理资产无偿调拨、出售、置换、对外捐赠、报废、报损等处置手续。

第十七条

信息系统和软件资产处置应当优先整合利用。无法整合利用的,应当经专业技术鉴定后,严格履行处置程序。

以授权形式购置的软件资产到期后,应当及时办理处置手续,停止使用。为专项工作开发或配发的软件在工作任务完成后,失去使用价值确实无法整合利用的,应当及时进行处置。

第十八条

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等货币性资产损失的认定和处理,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资产核实的相关规定执行。

经批准核销的不良债权等损失,应当实行“账销案存”,并进行清理和追索。

第四章

处置申报资料

第十九条

行政事业单位无偿调拨国有资产,须提交下列文件和资料:

(一)无偿调拨申请文件;

(二)《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按处置方式和类别填报拟处置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账面价值、购置日期等内容,一式四份,下同);

(三)资产价值凭证(如购货票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证、固定资产卡片等凭据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下同);

(四)资产产权证明(如土地来源证明、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建设用地批准书、车辆行驶证、股权或债权证等凭据的复印件并加盖单位公章,下同);

(五)拟无偿调拨的资产情况说明;

(六)接受单位同类资产的配置状况和需求情况说明;

(七)因撤销、合并、分立、隶属关系改变而划转资产的,需提供相关机构改革批文、资产清查资料;

(八)审批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条 行政事业单位出售国有资产,须提交下列文件和资料:

(一)资产出售申请文件;

(二)《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

(三)资产价值凭证;

(四)资产产权证明;

(五)拟出售的资产使用情况说明;

(六)出售方案,属于股权转让的应提交股权转让可行性报告,属于无形资产的需附本行业专家的论证报告。

(七)审批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一条

行政事业单位置换国有资产,须提交下列文件和资料:

(一)资产置换申请文件;

(二)《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

(三)双方拟置换资产的产权证明;

(四)双方拟置换资产的评估报告;

(五)意向性置换协议

(六)对方单位拟用于置换资产的基本情况说明(如是否担保、冻结、查封等);

(七)对方单位的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八)因城市规划建设等拆迁(征收)置换资产的,须提供拆迁(征收)公告、置换补偿标准等资料;

(九)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二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捐赠,须提交下列文件和资料:

(一)资产对外捐赠申请文件;

(二)《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

(三)拟对外捐赠资产情况说明、明细清单及有关凭证;

(四)与受赠人达成的意向性捐赠协议;

(五)其他相关资料。

第二十三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废,须提交下列文件和资料:

(一)资产报废申请文件;

(二)《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

(三)资产价值凭证;

(四)资产产权证明;

(五)报废办公设备和家具的,须提交由资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或有关专家组成的鉴定小组或技术鉴定委员会出具的技术鉴定书;

(六)报废专用设备的,须提交由行业或部门技术鉴定委员会出具的技术鉴定书;

(七)报废车辆的,省直在榕行政单位和财政核拨、核补单位上交省机关管理局统一处置;省直在榕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单位和省直非在榕单位须提交公安车辆管理部门或有资质机构提供的车辆检测报告、事故认定材料、保险公司赔付凭据等证明资料;

(八)报废(拆除)房屋的,须提交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出具的危房鉴定。如因新建项目需要的,提交相关职能部门的立项文件;因房屋征收拆迁的需要的,提交征收拆迁公告、补偿标准和补偿意向协议等资料;

(九)报废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的,须提交专业机构出具的技术鉴定报告;

(十)其他没有规定使用年限或未达到规定使用年限需报废(淘汰)的固定资产,现有技术鉴定机构无法进行鉴定的,应提供资产近两年的维修记录和维修费用凭单复印件;

(十一)审批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材料。

第二十四条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损,须提交下列文件和资料:

(一)资产报损申请文件;

(二)《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

(三)资产价值凭证;

(四)资产产权证明;

(五)损失价值清单和损失情况说明;

(六)失窃等意外事故或自然灾害造成的资产损失,应提供公安等相关部门的证明材料或鉴定文件;

(七)对外投资、担保(抵押)损失,应提交被投资单位清算审计报告、注销文件,投资或担保(抵押)凭证;

(八)涉及索赔的,应有理赔情况说明和相应的赔偿收入收缴凭证复印件;

(九)涉及仲裁或诉讼的,提供裁定书或判决书;

(十)应进行经济鉴证的,提供由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报告;

(十一)对非正常损失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十二)造成损失的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证据或有效证明;

(十三)审批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相关资料。

第五章 资产评估和交易

第二十五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对有关资产进行评估:

(一)出售、置换国有资产的;

(二)合并、分立、清算的;

(三)确定涉讼资产价值的;

(四)涉及整体或者部分改制为企业的;

(五)依照有关规定需进行资产评估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六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向资产评估机构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对所提供情况和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负责,并积极配合资产评估机构开展工作,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其独立执业行为。

第二十七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的重大事项涉及的评估项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机关管理局核准;由省机关管理局审批的事项涉及的评估项目,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机关管理局备案;其他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八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收到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后,应在评估报告有效期满前3个月向省机关管理局或省直主管部门提出核准或备案申请。省机关管理局或省直主管部门应及时办理核准或备案手续,必要时可组织有关专家参与核准或备案评审。

第二十九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交易应按以下公开方式进行:

(一)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出售单位或批量资产原值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上的国有资产,在榕单位统一进入省产权交易中心进行公开交易,非在榕单位进入省产权交易中心或所在地公共资产交易机构公开交易,并逐步建立省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统一交易体系。

(二)前述规定限额以下的资产出售和其他方式的资产处置,鼓励进入产权交易机构公开交易,行政事业单位也可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自行组织交易。

第三十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进入产权交易机构处置资产的,应当采取招投标、拍卖、网络竞价、协议转让以及其他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方式进行。资产交易价格原则上不得低于评估结果,当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的90%时,应暂停交易并报资产处置审批部门同意后方可继续进行。

第三十一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进入省产权交易中心出售国有资产,按省机关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业务规则和工作流程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按规定进入省产权交易中心出售国有资产,从按规定程序确定的资产评估机构库中通过随机抽号的方式选定资产评估机构。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出售前述规定限额以下资产,资产评估机构鼓励从上述资产评估机构库中选择,也可自行选择。

第三十三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资产转让,以及涉及公共安全、文物保护等特殊原因的交易事项,经省机关管理局批准可暂不进入产权交易机构公开交易。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十四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的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投影仪、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影音设备等电器电子类资产,超过规定使用年限且不能继续使用的,或没有超过使用年限但经专业技术部门鉴定无法修复的,按《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执行统一回收处理制度,交由经公开征集选定的再生资源回收处理机构回收,不得进场交易或自行处置。

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移动存储介质、传真机和复印机等资产,按国家保密工作要求,交由指定的涉密设备定点销毁单位处理,不得进场交易或自行处置。

第三十五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包括各类资产的出售、出让、转让收入、置换差价收入、报废报损残值变价收入、征收补偿收入、保险理赔收入等,按照政府非税收入和预算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制度,防止国有资产在处置环节中流失。

第三十七条

省直主管部门应建立国有资产处置事后检查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所属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十八条

省机关管理局应加强对省直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在规定权限内审批的国有资产处置情况进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

第三十九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资产处置档案管理。资产处置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和数据应当完整、真实,并按规定实行信息化管理。

第四十条

省直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未按规定程序申报或超越规定审批权限处置国有资产;

(二)对不符合规定的处置事项予以审批;

(三)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弄虚作假,串通作弊,低价转让国有资产;

(四)规避评估程序,或在资产评估、审计等活动中,提供虚假材料、干预评估机构独立执业或与评估机构串通作弊。

(五)将已获准调拨、捐赠、报废的资产继续占用或采取其它方式处置;

(六)应进未进产权交易机构公开处置资产;

(七)未按规定上缴国有资产处置收入;

(八)其他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行为。

第四十一条

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省机关管理局和相关部门责令改正,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提请有关部门依法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

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处置,参照本办法执行。

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执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资产处置,由省机关管理局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管理的有关规定实施监督管理。

第四十三条

省直主管部门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省机关管理局备案。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机关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规定》(闽政管综[2003]78号)同时废止。附件:

1、《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

2、《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备案汇总表》

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审批表.xls 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备案汇总表.xls

下载关于规范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交易行为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规范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交易行为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实施办法

    福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租出借管理实施办法 闽政管综〔2012〕12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出租、出借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

    河北省省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实施细则(暂行)

    河北省教育厅财务处冀教财便(2006)31号关于规范国有资产处置报批手续的通知省属高校、厅属事业单位和中专学校: 为加强国有资产处置工作的管理,规范资产处置报批手续,根据《河北......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进场交易操作流程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进场交易操作流程 一、进场交易前期咨询 1、行政事业单位授权代表人携带相关资料到交易五科咨询国有资产处置项目进场交易相关事项。 2、交易五科......

    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工作的通知

    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文件 国管资„2010‟165号 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工作的通知 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 2009年7月,我局印发《关于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kennyvip 3级 被浏览3072次 2013.03.08 满意回答ph5044 3级 采纳率:49% 2013.03.08 检举 【发布单位】财政部 【发布文号】财政部令第35号 【发布日期】2006-05-30 【生效日......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范文]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章 产权登记 第四章 资产使用 第五章 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 第六章 资产处置和产权纠纷......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国资事发(1995)17号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以下简称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维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保证国......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文档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财政部 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资事发[1995]17号)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