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村情调研报告
“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村情调研报告
村主任助理
2013年6月,通过全市“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招录考试,我被选派到银河镇沟沟王村担任村主任助理,开始了跨乡镇做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进村两个多月以来,通过查看档案资料、实地走访调查等形式对村情进行认真了解掌握,对全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通过调研了解,初步发现了制约全村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经过与其他村社干部研究讨论、自我认真细致分析,使自己对今后村上工作的开展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自己的调研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一、沟沟王村基本概况
1、基本情况 沟沟王。
鉴于此,村上分别于2009年、2013年两次积极衔接邀请县经管站对村上财务进行审计。截至目前除了山头社王金和上访件外,其他的均给予妥善回复解决。
二、农村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现状
全村截至目前有苹果栽植面积458亩,其中老果园38亩,去秋新植果园420亩,老果园已全部挂果见效。除此之外,全村现无一处规模养殖厂企,村民主要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经营收入为主,2012年人均年纯收入元,增长乏劲。
2、结构调整
从全村的经济收入和来源看,经济发展渠道单一;从经济发展的格局看,小农分散型经济占比较大,与现代农业发展格局有很大差距。小麦等粮食作物生产仅凭一家一户自主粗放式经营务作为主,导致产量不高、经营成本增加,产出效益低下。在全县大力发展果产业的政策引领下,全村在原有少量果园的基础上,在征求全村大部分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去秋一次性栽植果园420亩,从而有效农业生产结构,为大部分农户寻找出一条农业产业附加值更高的致富门路。
三、我的几点打算
针对目前沟沟王村的总体情况,我决定在以后一段时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工作:
(一)适当优化村干部队伍结构,为村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我打算在情况熟悉以后,在和村两委班子商议同意的情况下,在下半年召开村民代表和党员代表会义,采取群众公推直选的办法把一些群众认可的年富力强同志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来,让他们来带领群众拓宽致富渠道,增加致富门路,加大致富奔小康步伐。
(二)积极衔接实现通村公路尽快拓宽硬化,为全村拓宽致富渠道提供交通便利
自6月份到村工作以来,我对沟沟王村的基本情况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是怎样打开带动全村致富的局面我还是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案或是思路,但最棘手的交通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却很明显,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衔接镇政府和县交通局,为努力实现打开全村出行大动脉而不懈奔波、不辞辛苦。
(三)以高标准管园为主线,多方谋划位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依靠全村目前现有的420亩新植果园,着力加大果农的务果管园技术培训,多方争取农资和技术支持,加强宣传引导和工作时令调度,做到高标准管园,实现产高质量果的龙头致富目标。
第二篇:大学生村情调研报告
一、柴湾村基本村情
1.柴湾村概况
新安县磁涧镇柴湾村是洛阳市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位于磁涧镇北部,东至洛新开发区,西接礼河村,陇海铁路和磁五路分别以东西向和南北向贯穿我村,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485户,总人口1935人,土地面积总计约2300亩,其中耕地面积约1700亩。201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56万元,人均年收入4100元。全村共有党员56人,村双委成员5人。村中第一大姓为孙家,第二大姓为党家。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约占2%。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本地和外地打工赚取。村中主干道为水泥路。全村有小学1个,在校学生近300人,教师18人。
柴湾村一直坚持“放开、扶持、搞活”的方针,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村共有11个水泥预制板厂,是新安县最大的水泥板生产集散地,并成立了水泥板行业协会。村双委计划今年进一步突出柴湾村水泥预制板生产能力强的优势,力争年内形成规模效应。
除了水泥预制板厂,柴湾还有1个砂石厂,1个砖厂,1个饲料加工厂,2个工程建筑队,2个奶牛场(规模为70-80头奶牛),10多家养鸡场(规模在500只鸡以上),10多家养猪场(规模在10头猪以上)等,均为民营企业。这些本地企业带动实现本村劳动力300多人从业。除了努力实现本地就业,村双委还积极抓好劳务输出工作,促进农民增收,通过与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合作,强化宣传,搞好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同时介绍本村村民到洛阳荣华技校学习培训。柴湾村去年对外输出劳动力达400余人,外出劳动
力不但增加了收入,学习了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带动了柴湾村经济发展壮大,加快了柴湾村富民目标的实现。柴湾村没有像磁涧镇其他村一样大规模种植大粒樱桃、香花辣椒或蔬菜等经济作物,主要种植优质高产小麦,另外种植有油菜,油菜种植面积约占全部耕地面积的10%。村中无任何矿产资源。
2.历史与自然状况
柴下河湾处有良田数百亩,土地肥沃,本村因此得名“柴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柴湾的山里没有住着神仙,河里也没有住着龙王,却也照样有她不俗的名气和灵气。村北直面人称“生在苏杭,葬在北邙”的邙山。涧河这颗璀璨的明珠从村南绕村而过,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柴湾人。
村中铁路以北,有一古寺遗址,古名南泉寺。传说有一高僧,云游到此,坐地休息,凿井得泉,泉水清冽,乃诛茅建法,建立寺庙。因寺在泉南,故名南泉寺。汉武帝东巡东都经过此地,遂进寺上香,后普降春雨,百姓甚喜。
古寺遗址不易寻。山重水复,柳暗花明,百转千回,曲径通幽,于层峦叠嶂、茂林修竹处方见南泉寺。正是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南泉。朝听晨钟,夕闻暮鼓。古时鼎盛时期,钟鼓之声,远闻数里,常年香火不绝。南来北往的香客不惜舟车劳顿,纷纷前来上香许愿。
柴湾处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东有古南泉寺,西有小樱桃沟。这里是十里樱桃沟的具体而微,小规模的樱桃沟。一条刚修好的水泥路伴随樱桃沟一起延伸到山林深处。道路两旁和沟里都是樱桃树,开着美丽绚烂的白花笑迎春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沟内溪流清澈,怪石林立,鸟鸣声声,平添了山谷幽静的气氛。
今年倒春寒,且因这里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樱桃到现在刚开花。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路旁的田地里种的都是黄灿灿的油菜,一眼望不到边,加上满眼绚烂怒放的樱桃花,让人有种误入桃花源的感觉:“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总之,让人心旷神怡,陶醉其中,久久驻足,不忍离去。
樱桃成熟季节之早,在百果中占首位,樱桃上市后,其他水果才接踵而至。因此樱桃被人们誉为“鲜果第一枝”。
每当五月樱桃成熟的时候,正是村里最热闹的时候。走在山坡上,远远的看到漫山红果欲烂漫,点点红颜,点点浪漫。那一抹被绿叶衬托着的点点醉红,令人陶醉。那绿叶丛中诱人的樱桃闹春枝头,玲珑剔透鲜红无比,赏心悦目。白居易一首《吴樱桃》流传千古:“含桃最说出东吴
,香色鲜浓气味殊。洽恰举头千万颗,婆娑拂面两三株。鸟偷飞处衔将火,人摘争时蹋破珠。”诗中所说的“含桃”就是樱桃。这首诗把樱桃的香、鲜、美描写得淋漓尽致,让人似乎看到了那火红夺目的樱桃,闻到了那沁人心脾的芬芳。3.基层组织建设
柴湾村双委在村支书孙仓、村主任邓和平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全村共有党员56人,村双委成员5人,“双强”党员17人,多次荣获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和“五好”党支部称号,柴湾村也成为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村双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多次被磁涧镇党委副书记王三虎誉为“磁涧镇最团结的村级领导班子之一”。
柴湾村双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全面深化了本村党建的“三级联创”活动。
2)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
3)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的管理上,柴湾进一步规范了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坐班督查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第三篇:一村一名大学生
“一村一名大学生”工作总结
宅吉乡三联村 黄 涛
自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以来,结合我村实际情况,按照“找准工作定位、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则,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全心全意实践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做好“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宣传者,顺利开展了服务基层的各项工作,并积极探索基层工作的方法方式,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努力开创我村农基工作的新局面,以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真正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村基层组织建设
工作期间,首先结合我村实际,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全面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参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经常组织党员进行思想教育培训,解决思想问题,建立健全了民主管理制度,实行村务公开,每月召开一次党员会,讨论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抓紧抓好理论学习工作,搞好“三个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联系起来,着力培养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典型,通过党员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感化、引导、激励他们,取得了显著成效。并要求驻村干部和每位村两委成员人人写出一篇切合实际的自查报告,广泛征求意见,使问题得以有的放矢的解决。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基层、抓基础,显著提高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进一步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进作用。增强了基层组织建设的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其次,具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信心做好基层组织建设。现在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形势,对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影响都很大,取得了很明显的成绩。要求党员起好“双带”作用,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再次,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村基层组织建设。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大力加强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长期不懈地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思想工作;二是搞好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三是严格按照上级指示和要求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通过上级的正确领导和支持及各方的努力,我村形成了良好的基层组织运行体制,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了村的各项工作。
二、深入群众、明确工作重点、将工作落到实处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通过帮助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送去党的温暖,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抓好经济建设,发展社会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促进了村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和谐与协调发展。
1、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做好群众的宣传者和倡导者,取得群众的信任。定期、不定期走访群众,深入农户,调查摸底,收集群众反映事实的资料并进行上报,以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
2、着重做好村重、难点问题。
3、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我们组织了人员入户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及群众从中受益的例子,采用多种宣传方式,随时发放最新的资料,扩大了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并开展了筹资后的多项服务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
4、宣传新农村建设政策。在新农村建设中,在各级的领导和支持下,始终坚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认真落实县、乡部署,坚持“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思路,切实加强“三农”工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民收入大幅提高,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构建和谐稳定的村。
工作期间,一方面积极认真学习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各项方针政策,并于2007年11月参加了人事局组织为期三天的“一村一名大学生”服务基层的培训会,培训主要内容是农村工作中的方法方式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法规、协调与沟通、基层工作的心理调试、创新思维与发展、应用文的写作等,使我受益非浅;另一方面,宣传新农村建设政策,主要涉及到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内容形式及出台的各项政策,并依托农村重点工程,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方法,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等,全面发展农村经济,让群众真正了解新农村,并能积极参加到新农村的建设队伍中来;第三方面,宣传的过程也是实践,走村入户认真听取农民群众的心声,多方收集材料进行汇总上报,我们还积极采纳有效的意见,以便为群众提供各种服务和技术支持,同时还采取了网络服务,让群众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5、做好村内的日常事务工作。在做好各项宣传工作的同时,协助村做好日常事务工作,进一步深入了解民情,加强各个业务之间的联系,把群众关心的问题放在第一位,积极解决好村民的矛盾,求得民众的信任,以达到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
当然,作为初来社会工作的我们,在宣传中也遇见了不少的困难,有些人不理解,对于我们的宣传置之不理,甚至有人认为是给老百姓看,但当部分群众真正得到了一些政策的便利和享受了政策的优惠,例如,医疗方面、就业政策及劳保等,也为村做了很好的宣传,扩大了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在近两年的基层工作中,经过不断学习、不断积累,对农村的了解更进一步加深,进一步认识到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村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对自己工作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并能够比较从容地处理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协调办事能力方面,经过锻炼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顺利开展了村的各项工作,得到群众的拥护和大力支持。
总而言之,通过一年的基层服务,虽有过许多坎坷和困难,但这一年的志愿服务经历是值得我终身铭记的,也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在这两年里我学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深刻体会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将以这一年的志愿服务经历鞭策自己,继续宏扬志愿精神,为社会做出应尽的义务和贡献。
第四篇:大学生村干部村情民意总结
2011年曹庄居委会上报村情民意工作总结
自2010年7月县里实施大学生村干部村情民意月报告制度以来,新许社区管委会曹庄居委会认真收集、按时上报,每月定期排查不安定因素,查找矛盾纠纷。
曹庄居委会因面临城中村改造,所以矛盾点比较突出,加上一直有历史遗留问题存在,所以县里也安排工作组进村调查了解相关情况,我也跟随村干部及工作组下去摸排情况。现将2011年曹庄居委会村情民意不安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情况总结如下:
一、历史遗留分地问题
曹庄居委会从2009年土地调整以来,一直有个别村民反映土地分配不公平,但是经过村里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新许社区管委会也多次到村调查了解,多次公布分地情况,绝大多数村民都对土地分配无异议,所以最后认定个别村民反映的情况属无理要求。
二、村账目公开
曹庄社区居委会一直有个别村民要求公开村内近几年账目,举报村民小组财务不清,要求彻查;账目公开后又要求对每项开支进行认真细致的说明,村里及时把情况上报,后多方开会认为账目公开无任何问题。村内账目也属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多次党支部和村委换届,当时账目的知情人有的以不在,所以无法准确无误的弄清账目问题。
三、私搭乱建拆迁
2011年7月8日许昌县各相关单位配合新许社区管委会到曹庄
进行制止私搭乱建拆除,从拆除后村里一直有针对拆迁问题上访反映情况的村民,村民反映在建房屋不属于私搭乱建,但是按照市政府下发的文件及划定的区域,反映情况的村民的在建房屋都在私搭乱建区域内,针对该情况各级多次找相关人员解释,目前矛盾还正在化解中。
今后,针对大学生村官及时上报村情民意工作一定认真及时,做到深入群众,认真排查,深刻分析,及时上报,争取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家门口,多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篇:村情调研报告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对**乡**村农村环境卫生打整治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了广泛、深入、扎实、有效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其中开展好县委提出的“八个专项行动”,来进一步摸清我县实情,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主攻方向,完善发展措施,切实研究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加快清水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科学步伐,我部门领导班子通过组织干部职工按照县委安排深入到**乡**村对该村的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乡中心部位,属乡政府驻地,辖上王、下王、东坡、西坡4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72户1802人,全村有劳动力资源268人,2013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4136元。有耕地面积5999亩,其中有撂荒地451亩,历年建核桃1401亩,2014年新建核桃3120亩,全村有砖木结构房屋农户257户,土木结构房屋农户143户。该村共有新农村点3处,共43户,占全村的12%,自然村小巷道基本实现水泥路。享受低保待遇102户303 人,五保 10 户。该村在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以来,通过召开动员会议,组建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的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同时对全村划分了片区,落实了区域负责人,建立了长效机制,使全村上下的环境卫生进一步好转,人们对农村环境卫生的认识进一步提高。-1-
二、农村环境整治的基本情况。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村文明程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村为**乡政府所在地,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良好,全村近年来通过“一事一议”及新农村建设等项目,使全村小巷道硬化基本实现全覆盖。在我县开展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以来,该村在当地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对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主要做了一下工作。一是成立领导组织,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两委干部为成员的领导班子,把全村划分为六个责任区,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二是制定规划目标,根据全村的实际,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村庄整治工作。该村共聘请了6名保洁员,并聘请专人负责垃圾清运,共建立了13个垃圾池,并且正在紧锣密鼓的继续在有需要的地方新建,宣传发动共书写标语3条,悬挂横幅2条。三是利用自身特色,该村向全村的卫生保洁员严格要求,要求定时定点开展垃圾的清扫工作,并由各个自然村内的老党员、老干部做群众督察员,督促他们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四是宣传号召并举,加大整治力度全民总动员,大力宣传,广泛号召。商铺实行“门前三包”,由村内专职人员集体清运,集中处理。在集中整治阶段,村委下大力气,安排专人负责,开展环境整治大清洁,清理卫生死角。五是建立各项制度,落实长效机制我村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如保洁员的管理制度、保洁制度等。村两委包片责任到人,组建了检查小组,保证每月两次检查,对检查中成绩明显的保洁员当即给予适当奖励,对检查中未尽到保洁职责的保洁员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惩罚,并对不合格地点进行整改,特别差的要在村内广播点名批评。
三、存在的问题
1、村民的总体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该村村民大部分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文化素质整体较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文明意识不强,导致乱扔垃圾的现场时常发生。
2、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导致环境卫生整治的力度不大,参与的群众较少,范围不广。
3、农村环境整治不够广泛,虽由于**村为乡政府所在地,街道,主街道环境卫生形成了环境卫生整治的习惯,但自然村和比较偏僻的地带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力度还不够大。
5、村级公共活动场所缺乏体育健身器材,村级老年活动室条件简陋,严重阻碍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4、村民意识不强,对各自家庭院内院外及周边存在乱搭乱建,随意占道摆放麦堆的现象经常发生,导致村容不够整洁,虽然该村常期要求村民应保持村容整洁,但积习难改,大家对家居卫生不是很注意。
5、综合整治经费得不到保障,环境整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很大的投入,而**乡是地理位置比较偏远,经济条件比较差,财政财力困难,农村环境治理资金远不能满足建设要求,因此在落实配套整治资金过程中存在很大难处。各村的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池已经建设完成,也开始投入使用,但是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中转、处理以及运输等多个环节尚未步入正常轨道。而垃圾清运、保洁,环卫设施建设及维护,环卫设备购买、更新及日常维护等等仅靠一次性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
6、长效管理机制不完善,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非一项一劳永逸的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统一管理机制。一是缺乏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总体规划。长期来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没有对农村的环境卫生的总体规划进行统筹,农村环境保护条件不充分,工作很难全面、协调、有序地开展。二是农村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力量薄弱。农村保洁队伍的参差不齐以及机械装备的缺乏,挑选保洁员是出于对老弱病残人员的照顾,而不考虑此类人员能不能担负起职责;**村虽然配备了专职保洁员,但是疏于管理,缺乏监督考核,干好干坏一个样。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未深入。受人力、资金等条件限制,保护农村环境的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
三、调查结论和建议
针对调研时所出现的问题,在听取村民意见建议之后,得出以下结论。
1、多种方式共举,提高村民素质。
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不仅仅是改造农村环境的问题,更是对村民旧传统、旧思维破除的过程,能否争取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事关此次整治成败。建议通过广泛的、大张旗鼓地宣传环境整治和文明卫生的重要性,宣传传统劣习和不良卫生习惯的的危害性,提高广大村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环境卫生意识,形成一个“文明卫生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新风尚。比如发放《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村民环境卫生保洁须知》,利用标语、横幅、黑板报等形式,让村民天天听“整治”、日日见“整治”,耳濡目染地产生改变;比如通过学校引导教育,让孩子成为监督家长的有效“武器”,让村民产生爱护环境为荣、破坏环境为耻的荣辱观;比如开展评选“星级文明卫生户”,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调动群众参与热情,积5-
巷道狭窄不畅、污泥污水横流等脏乱差的现象,来改变村庄环境面貌。
4、加强对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扩大保洁人员队伍建设。目前,国家和省里对农村环境整治投入有限且涉及多个部门,但对农村其他工作的投入却不少。建议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以县、市为单位,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涉农环保奖金,尤其是利用好“一事一议”等,将农村环境整治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连村路建设、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文明村镇建设、农村改水改厕、农网改造、村卫生室、农村书屋建设等有机结合,聚合财力,集中区域,统筹使用,抓好试点,从而产生集聚效应,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村的全面进步。同时,借鉴我县对低保户的管理办法,让低保户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的行列当中,建立制度,开展义务清扫活动,进一步扩大保洁人员队伍建设。
5、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争取更加和谐的农村社会环境。建设农村和谐社会首先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当是农村及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农村及农业经济活动的需求增长与自然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适应,形成人与自然共同生息与协调发展关系。应该注重农户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关系。其次要实现人与人和谐。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日趋尖锐的基础上必然伴随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这就使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矛盾加剧,成为农村与农业发展的重大矛盾。因此,人与人应该和谐发展,不仅要代内相和谐,而且要代际相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要一代更比一代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