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时训练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
课时训练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题组一 加速度
1.(多选)关于加速度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总与初速度的方向一致 B.总与平均速度的方向一致 C.总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一致 D.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无直接关系 答案:CD 2.小球以v1=3 m/s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一墙壁经Δt=0.01 s后以v2=2 m/s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向弹回(如图所示)。小球在这0.01 s内的平均加速度是()A.100 m/s2,方向向右 B.100 m/s2,方向向左 C.500 m/s2,方向向左 D.500 m/s2,方向向右
解析:平均加速度=500 m/s2,方向向左,选项C正确。答案:C 3.(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2 s后速度的大小变为8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8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2 m/s2
解析:题中只给出2 s初、末的速度的大小,这就隐含了两个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若两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运动,Δv=4 m/s,a=2 m/s;若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运动必须是往复运动。取初速方向为正方向,则vt=-8 m/s,全过程时间t=2 s,代入运动学公式得a= m/s2=-6 m/s2,负号说明a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答案:AC 题组二 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
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一定大 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不为零时,加速度一定不为零 D.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
()()解析: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Δv和所用时间Δt的比值,又叫速度的变化率,它反映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选项D正确;加速度和速度及速度变化量大小没有直接关系,选项A、C错误;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例如匀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可以很大,但加速度为零,选项B错误。答案:D 5.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位移越来越小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解析:雨滴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减小,雨滴下
落的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加速度为零时,雨滴的速度最大,选项A错,选项B对;雨滴一直下落,位移逐渐增大,选项C错;加速度即为速度变化率,加速度减小,故速度变化率减小,选项D错。答案:B 题组三 从v-t图象看加速度 6.(多选)如图所示,为物体运动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t2时间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0~t2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0~t1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为正,0~t2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为负 D.0~t1时间内物体做匀减速运动,t1~t2时间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解析:在“v-t”图象上,一条倾斜的直线代表匀变速直线运动,0~t2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不变,方向为负;0~t1时间内,物体速度减小,做匀减速运动;t1~t2时间内,物体速度变大,做匀加速运动。答案:AD 7.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在0~10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在10~40 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在40~60 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 ,方向是。
解析:在0~10 s内由图象可以看出速度是增加的,由0增至30 m/s,因此其加速度a1= m/s2=3 m/s2。这段运动是加速运动,故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向东。在10~40 s内,速度为30 m/s不变,故其加速度为 0。在40~60 s内,速度由30 m/s变为0,是减速运动,其加速度a2= m/s2=1.5 m/s2,方向与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3 m/s2 向东 0 1.5 m/s2 向西
(建议用时:30分钟)
1.关于小汽车的运动,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A.小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小汽车在某一时刻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为零 C.小汽车在某一段时间,速度变化量很大而加速度较小 D.小汽车加速度很大,而速度变化得很慢
解析:小汽车高速且匀速行驶时,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选项A可能。小汽车在刚启动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选项B可能。在较长的时间内,小汽车加速度较小,速度变化量也可以很大,C可能。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一定快,选项D不可能。答案:D 2.(多选)若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车,甲的加速度为1 m/s2,乙的加速度为-2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大 B.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大 D.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比较矢量大小看绝对值,所以选项A错、C对。甲的加速度为正,说明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乙的加速度为负,说明其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所以选项B错、D对。答案:CD 3.(多选)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加速度大,则速度也大
B.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也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D.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解析:由于速度和加速度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因此选项A错;a=,速度变化量越大,有可能Δt更大,a不一定大,选项B也错;加速度a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a越大,所以选项C对;称为速度变化率,a=,故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加速度越大,所以选项D对。答案:CD
4.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A.做往复运动 B.做匀速直线运动 C.朝某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解析:由于v的大小随时间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再减小,所以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在变化,也不是均匀变速运动,但由于v的方向始终没变,所以物体朝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答案:C 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向东行驶,如图所示是该汽车的速度计,在汽车内的观察者观察速度计指针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8 s后指针指示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那么它的加速度约为()
A.11 m/s2 B.-5.0 m/s C.1.4 m/s D.-1.4 m/s 解析:由题图可知汽车的初速度v0=60 km/h≈16.7 m/s, 末速度vt=20 km/h≈5.6 m/s。由加速度的定义式得 a=m/s2≈-1.4 m/s2,故选D。答案:D 6.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乙做均匀加速直线运动 B.甲与乙的速度方向相反 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
解析:甲、乙两物体在速度图象里的图线都是倾斜的直线,表明两物体都是均匀变速直线运动,乙是均匀加速,甲是均匀减速,加速度方向不同,选项A对,C错;两物体速度都为正方向,即速度方向相同,选项B错;根据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选项D错。答案:A 7.(多选)如图所示,每一个图都有两条图线,分别表示一种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可能正确的是()解析:根据速度图象和加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判断。在速度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绝对值越大,表示速度变化得越快。图线斜率的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斜率为正,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根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还是相反,即可判断物体是在做加速运动还是做减速运动。在A图中,速度直线斜率为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为负方向,A是可能的。在图B与C中,速度恒定,加速度应为零,因此是不可能的。在图D中,物体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直线斜率为正,这是可能的。答案:AD 8.(多选)下述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反而减小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却不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D.物体加速度不为零且始终不变,速度也始终不变 解析:
加速度和速度均为矢量,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是增大的;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是减小的,与加速度的变大或变小没有关系;当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为零,也可能不为零;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有了加速度,物体的速度一定要发生变化,选项D不可能。如图所示,甲图线显示的就是a增大,v减小;乙图线与t轴交点显示此时v=0但a≠0;丙图显示a减小,v增加。所以选项A、B、C均可能出现。答案:ABC 9.有些国家的交管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意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g(g取10 m/s2),以警示世人。意思是如果汽车的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这么大的加速度,一般车辆正常行驶时是达不到的,但是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若两辆摩托车各以36 km/h的速度相向行 驶,发生碰撞后停止运动,碰撞时间为1.2×10-3s。试判断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解析:摩托车的初速度v0=36 km/h=10 m/s,经时间Δt=1.2×10-3 s后,速度v=0,则a==-8.3×103 m/s2,加速度的大小大于500g,所以有生命危险。答案:有生命危险
10.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且O点是0.4 s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1)小球从O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2)小球在A点和B点的瞬时速度;(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提示:小球运动全过程中加速度恒定)。解析: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Δt= s=0.1 s。
(1)vOB= m/s=0.8 m/s。(2)小球在A点时的瞬时速度vA==0.8 m/s, 小球在B点时的瞬时速度vB= m/s=1.0 m/s。
(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小球的加速度a= m/s2=2.0 m/s2。答案:(1)0.8 m/s(2)0.8 m/s 1.0 m/s(3)2.0 m/s2
第二篇: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稿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本节教材是人教版高中新课标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5节的内容。我将从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教学设计。
加速度是运动和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将为以后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奠定知识基础。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机械振动、电磁场、能量守恒、动量定理等内容都涉及到。同时,它又是一个较抽象的物理概念。编者考虑到高一学生现在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用去繁就简的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仿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这一概念。这样既能顺应学生的理解水平,又在此概念上留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待学生日后深化。
教学的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已经掌握了运动快慢的描述,初步体会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对于变化快慢也有感性的认识。但另一方面,在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快慢,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在头脑中很难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所以,我认为,教学的重点是建立加速度的概念,而教学的难点,是明确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根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通过课本的学习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了解加速度的定义式和单位; 2.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会根据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运动性质; 3.正确区分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这三个物理量。4.熟知v-t图像中各个量的表示方式(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加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和加速度定义式的得出过程,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通过分析v-t图象计算加速度的大小,体会物理学中的数学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运用图像和比值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2.领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中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意义。
1、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体会建立概念的必要性
学生对加速度认识的快慢,与如何引入加速度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学中应该首先利用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对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是有意义的。因此,新课开始,教师先播放摩托车、汽车、飞机比赛的视频,然后让学生从初速度、初初始时间段速度变化量、极限速度等方面分析出现视频所示现象的原因。通过教师提问,引导,让学生明确研究速度变化快慢是有意义的,因此需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2、通过类比,建立加速度概念
通过上面的实例,让学生思考如何描述三者速度变化的快慢,引导学生回顾定义速度概念的方法,得出用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引入加速度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加速度是描述物体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课件展示飞机起飞前在地面上滑行,可以在30s内,速度由零增加到81m/s,汽车急刹车时,可以在3s内速度由18m/s减小到零,让学生运用加速度公式计算飞机起飞前和汽车急刹车的加速度为多少。再引导学生分析计算结果,明确加速度是矢量,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
3、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对加速度方向的认识取决于对速度变化量的认识,而速度变化量对初学矢量的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的,学生很难将速度和速度变化区别开。
教师采用课件展示物体在固定时间段内的速度大小与方向,让学生计算速度变化情况以及加速度,引导学生比较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速度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的关系,并强调产生负号的意义。通过对各物理量的计算和比较,使学生对变化量、变化率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为后续的运动学的知识打下基础。
4、v-t图象
引导学生通过v-t图象观察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让学生思考在图象中怎样表示速度的变化,怎样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并计算物体的加速度。让学生明确曲线的倾斜程度反映加速度的大小,能利用斜率比较不同曲线加速度的大小。
引导学生通过v-t图象了解速度与速度变化率的关系,并结合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一起分析,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明确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因而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
5、巩固提高、联系生活
让学生结合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联系并与速度相比较,得到速度与加速度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并设置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我们用加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情况,通过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物理学习是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板书设计
一、加速度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公式:v/t
二、a与v的关系
当a、v同向:加速
当a、v方向:减速
三、v-t图象
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第三篇: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稿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 朱国君
一、教材分析
1、内容与地位
本节课是高中新课程实验教材《物理》(共同必修一)第一章第3节的内容,是运动和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将为以后学习运动学和动力学奠定知识基础。加速度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机械振动、电磁场、能量守恒、动量定理等内容都涉及到。同时,它又是一个较抽象的物理概念。编者考虑到高一学生现在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不急于从科学性、知识性的角度客观地、严密地阐述这一概念,而是用去繁就简的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仿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这一概念。这样既能顺应学生的理解水平,又在此概念上留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待学生日后深化。而教材只是教学的平台,如何用好教材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2、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按课程标准,以促进全体学生发展为目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向培养学生,拟定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知道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的区别;知道加速度方向和加速运动及减速运动之间的联系。(2)、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区别速度和加速度,知道加速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读法;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1)、在建立平均速度的基础上,参照平均速度的引入方法,引入加速度的概念,了解和体会比值定义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学会用类比法,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熏陶;(2)、学会观察、分析、讨论和交流。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和作风,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中,感受研究问题的乐趣,养成分析物理概念的严谨态度和习惯;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加速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教学重点;(2)、教学难点:加速度的方向是个很重要的内容,由于学生刚接触加速度这一概念,加上学生对矢量的运算又不熟悉,所以在加速和减速直线运动中,弄清楚加速度的方向是本节教学要突破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1、学情分析
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迈上高中门槛的初中学生来讲,实在是太抽象!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涉及到运动多少路程、位移,运动有多快?很少碰到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的现象,可以说不学物理,在头脑中是不会自发的形成“加速度”的概念;其次,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高,对于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的变化率的区别很难分清;最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重结果,轻过程,再通过大量的习题来死记结论,如果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得不到培养。
2、学习方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理解加速度概念,会用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是本课教学的中心目标。因此,巧用提问,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进行讨论和交流,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人人能学习,人人能掌握”。
三、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启发;分组讨论;类比法等
由于本节是概念教学,为了避免陷入满堂灌的误区,因此采用老师引导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让学生逐步体会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在变,速度的变化需要时间,速度的变化有快慢之区别,且速度变化的快慢是了解物体运动情况的重要指标,类比平均速度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的变化快慢: 引出加速度的概念及其定义公式: , 这样能较好地顺应学生的逻辑思维规律,同时又能更大程度地给学生予主动。充分体现“教”服务于“学”,“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另外,为了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领悟的情况,实现同时间、零距离教学反馈,灵活地对加速度的瞬时性做适当的拓展。
四、教学程序设计
1、复习近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强调平均速度只能粗略的反映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快慢,而瞬时速度能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个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再谈比值定义法和极限思想;指明瞬时速度的矢量性,平均速度的矢量性,为理解加速度的矢量性铺垫;
2、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小汽车、摩托车、旅客列车速度变化的表格。
让学生分析讨论他们之间的速度变化,引出加速度概念——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表示为a 类比:速度和加速度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即物体置变化快慢定义式:
加速度:描述速度的变化快慢 让学生猜想定义式:
让学生依照公式写出a的单位:m/s2,读:米每二次方秒
3、什么是速度变化量
先介绍速度在一维坐标轴上的表示;同一直线上的矢量计算方法,再说明△v的计算。
4、加速度的方向
△v是矢量差,也是矢量。而t是标量,故a的方向与实际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研究a的方向实际上是研究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用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加速度方向的理解。
5、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在这里我会设计实例:汽车加速、减速的不同情况。引领学生小结加速度和初速度方向的关系:速度增加,a与Vo方向相同;速度减小,a与Vo方向相反。
6、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速度和加速度对初学者来说易混淆,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澄清。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①、加速度大则速度大,加速度小则速度小,加速度为0则速度为0,这三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②、加速度大则速度变化大,加速度小速度变化小,加速度为0速度不变化。这三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③、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有何特点?
④、-4 m/s2﹤2m/s2
这三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师生互动解决以上问题。
7、课堂小结:
①、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科学概念,它不是速度也不是速度的变化,加速度大,速度变化越快;反之,速度变化慢,加速度为0速度不变,有加速度的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②、加速度的正负只表示方向,不是代数意义上的正负,直线运动中只有两个方向,可用正负表示,往后的应用中为避免出错,一般规定Vo为正向;
③、,只是加速度的计算方法之一,加速度的大小不由三个量决定。
8、反馈:
①、为巩固本节所学内容,留典型书面作业; ②、搜集一些变速度直线运动例子理解加速度。
第四篇:《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
能力目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速度的引入;
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图表、v-t图、及思考与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是运动学与动力学的桥梁,也是高中一年级物理课中比较难懂的概念,它比速度的概念还抽象。对加速度的概念的建立过程及物理意义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速度的大小与加速度的大小没有直接的关系,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节的难点。
三、几点想法
1.关于概念的建立过程
在建立加速度概念过程时,基于加速度太抽象,让学生首先感受。让他们感受的第一层是运动物体有速度,第二层是运动物体速度有变化,第三层是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有快有慢。从而自然地引入描述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的必要性。
要得出加速度概念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分析所需的一系列速度值从何而来?提供现有数据给学生,还是学生自己做实验获得?我兼顾了两者。本节课的关键是对加速度的理解,开始不宜通过实验来自己获取数据,否则会喧宾夺主。在提供数据时考虑到学生对数据的可信度,提供了身边的学生感觉到的百米起跑和电动车起步,去消了学生的对数据的质疑。而在最后又通过纸带让学生自己来获取和处理数据,以期他们对加速度有更深入的理解。
2.问题的设置
思考与讨论1:主要是引导学生建立和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关于表格我没有自己填入,是想引导学生养成对多数据的对比和处理列表和做图的习惯。在练习3中让学生自己列表和填表,进一步渗透这种思想。
练习1:主要是加深学生对加速度的理解,以区别加速度与速度和速度变化量的意义。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思考与讨论2:引导学生体会图象在反映加速度的优点,加深对v-t图象的理解,如何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教材和高考对这一点有很好的体现。
练习2:由思考与讨论2的定性描述到定量描述。使学生对加速度有感性的认识,同时对加速度的矢量性做一个强调。第一问的设置暗示学生不要把物理学成数学。物理中图象的信息量要远大于数学中图象的信息量。
练习3在以上表述过。
3.暂时淡化三个问题
第一,只提出加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与速度方向的关系,由什么来决定待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再研究;第二,平均加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第三,曲线运动中速度的变化的快慢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一些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恳请专家、老师们批评指正。
第五篇: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2.掌握其定义公式和单位.3.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方向一致.4.区别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值定义法,进一步了解加速度的物理意义.2.通过对速度变化快慢描述的探索过程,体会一个量的变化与变化快慢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本节在物体运动快慢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速度变化快慢的问题.2.通过探索用比值定义法得出加速度的概念,感悟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学无止境的观点.3.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和毅力.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加速度概念的建立和加速度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2.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率,它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教学难点
1.理解加速度的概念,树立变化率的思想.2.区分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及速度的变化率.3.利用图象分析加速度的相关问题.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图1-5-1两幅vt图象,供同学们交流讨论,并设疑对比思考.指导学生对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认真观察,找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1-5-1
学生归纳总结出:甲图中,物体的速度每秒变化5 m/s.乙图中,物体的速度每5 s变化5 m/s.引导学生体会速度的变化有快有慢,我们今天学习的加速度这一概念就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很自然地引出本节学习的内容.问题导入
普通的小汽车和高档跑车的速度都能达到200 km/h,但它们从静止到具有这一速度所经历的时间不同,高档跑车经历的时间要远小于普通的小汽车.哪个速度的变化快呢?速度变化的快慢是衡量汽车档次的一个重要标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影片导入
利用课件视频资源,依次大屏幕播放下列影片片断:
万吨货轮起航,10 s内速度增加到0.2 m/s
火箭发射时,10 s 内速度能增到约102 m/s 在以上片断中,各物体的速度都发生了变化,你怎样才能比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呢? 推进新课
一、加速度
利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赛车、高速列车、自行车、运动员等录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谁的速度“增加”得快?如何来表示增加的快慢?
课件展示:依次展示三个速度表格,分析比较速度改变的快慢.表一:
交流讨论:若物体在所用时间一样的情况下,速度改变大的物体速度改变得快.点评:让学生从最简单的例子入手,先比较相同时间内的速度改变量,为不同时间不同改变量作知识铺垫.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正是物理学探究规律的顺序.表二:
学生认知观察表中数据并交流讨论,若在速度改变相同的情况下,可以比较时间的长短,所用时间越短,速度改变得越快.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分析数据,提高学生根据数据表来概括总结规律的分析能力.教师设疑:若如下表所示,既无法用第一种方法,又无法用第三种方法比较,怎样比较它们速度变化的快慢?认真观察表三,通过计算说明这四个物体哪个速度改变得快.[来源:Zxxk.Com]
表三:
很明显,这几个运动物体速度的改变量不同,速度改变的快慢也不同,且速度增加大的不一定就增加得快.为了描述物体运动中速度变化的快慢,人们引入了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教师指导学生回忆怎样描述物体运动位置的变化.例如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可以用A、B两点坐标的变化除以所用时间即速度的大小来描述位置变化的情况.点评:利用速度的表达式类比,力求使学生猜想到可以用速度的改变量除以所用时间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教师设疑:在表三中,A物体在4 s内速度从2 m/s增加到11 m/s,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的快慢呢?
交流讨论并总结:用物体速度的增加量除以所用的时间来描述这段过程中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如果用符号a表示物体速度增加的快慢,Δv表示物体的速度的变化量,Δt表示物体的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应如何用公式表达A物体的速度变化快慢呢?
结论:a=
=
m/s2=2.25 m/s2
教师指导学生依次完成表三中B、C、D的计算:
上述方法就是变速直线运动中,描述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其中的a=加速度的单位是
m/s2,读作米每二次方秒.明确:1.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的时间的比值.2.表达式:a= 3.单位及符号
米/秒2 m/s2(国际单位制)
厘米/秒2 cm/s2
阅读体会:课件展示阅读材料,让学生认真阅读并体会计算加速度.材料一:高级跑车
克莱斯勒
ME412
0——100 km/h加速时间2.9 s[来源:Z.xx.k.Com]
发动机:V12双顶凸轮轴48气门4Turbo
排量:6.000c.c.最大马力:850/bhp/5,750rpm
峰值扭力:117.3 kgm/2,500——4,500rpm车重:1,310 kg
急速:400 km/h以上
汽车性能知识参考网址:
http://
式是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基本定义式.在国际单位中,http:auto.sohu.com/ 材料二:死亡加速度
西方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制定了死亡加速度500g(取g=10 m/s2)这一数值,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因为,一般车辆碰撞的时间短,大多为毫秒级.例如,两辆摩托车时速20 km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毫秒级,能产生多大加速度?
教师引导学生类比加速度与位移,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学生归纳出加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说明:当物体加速时,则Δv=v2-v1>0,时间Δt是标量,加速度a的计算值为正值,如果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v0取正值),a为正值则可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同,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与初速度同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加速运动.当物体是减速时,则Δv=v2-v1<0,时间t是标量,加速度a的计算值为负值,如果仍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即初速度v0取正值),a为负值则可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或反过来说,若加速度a与初速度反向时,则这个直线运动为减速运动.在未学到“牛顿第二定律”之前,也可以用两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变化率做匀加速运动和匀减速运动,虽然速度变化快慢相同,但速度的变化情况不同,前者速度越来越大,后者则反之.启发学生思考,只凭速度变化快慢(速度变化率的大小)不能完全反映速度变化的规律,从而引出加速度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是矢量.虽然不必让学生从速度变化的方向去判断加速度的方向,但是应该让学生知道: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的方向相同;做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的方向跟速度的方向相反.这是直线运动中(无往复运动)的普遍性结论.至于加速度的正、负问题,只是在特定的条件下(v0取正值)判断物体做匀加速还是匀减速运动的一种方法,这不是实质性的结论,所以教学中不必强化.也可类比v=
中速度v的方向与位移Δx的方向相同,理解a=中速度a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相同.实验与探究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1 m/s2加速度有多大.实验器材:高度约为斜面长度的十分之一的斜面(越光滑越好).体验方法:把斜面的高度调节为斜面长度的十分之一(向学生说明),让小球在斜面上滚下(注意观察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便大约是1 m/s2.它的含义是说物体每秒钟速度的改变量是1 m/s.问题探究
问题1:“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430 km/h,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这一说法对吗?为什么?
问题2:运载火箭在点火后的短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很小,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小吗?
归纳总结:1.不对,当匀速运动时,尽管速度很大,加速度可以为零.2.不对,由公式a=
可知,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和时间的比值,因而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所谓某一个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该量变化的数值.变化率表示变化的快慢,不表示变化的大小.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大.2.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加速度为零,速度可以不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问题互动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总是相同.错.只有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越大.错.速度变化大,但不知所用时间的多少.3.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对.师生探究:教师指导学生对下列问题分组探究.探究1:某同学骑着自行车和学校百米冠军赛跑.观察并思考,起跑时谁的加速度比较大些?将观察结果与同学交流一下,得出较一致的结论.参考:创造条件,亲自观察,培养有目的的观察能力;加强交流,善于交流,增强协作精神.比较方法:相同时间内,谁的速度变化得快,谁的加速度就大.探究2:小球沿斜面的运动可近似看成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猜想一下,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比较加速度的大小时,可通过观察小球滚动时速度改变的快慢来进行)
要求:(1)将猜想的结果互相讨论,最后得出共同的猜想.若有条件,可以用实验检验一下你的猜想.(2)实验探究时要注意加强交流与合作,检验猜想时要注意控制变量.参考:(1)几种可能猜想:小球的质量、斜面的粗糙程度、斜面的倾角、斜面的长短等(还有什么可能,你自己去猜想,这里给出的只是参考,并不一定是标准答案,要善于通过讨论和交流最后得出正确的答案).(2)探究时,一定要先设计好实验方案,注意体会控制变量法.可保持其他量不变,研究小球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或研究粗糙程度与加速度的关系;研究倾角与加速度的关系;研究长度与加速度的关系等.探究3:宇航员要从地球进入空间站,可以由航天飞机来完成这一任务.航天飞机在发射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当大的加速度,最大加速度可以达到8g(取g=9.8 m/s2),高重力加速度对人的身体会产生不良作用,甚至可能会产生危险.譬如,引起身体某些部位充血或缺血,如果大脑缺血,便会失去视觉和知觉.类似实验表明,人体的姿势与所能承受的加速度有关:当人的身体与加速度的方向垂直时,人可以经受15g的加速度达几分钟之久,而当人的身体顺着加速度方向时,最多只能经受6g的加速度.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航天英雄杨利伟乘“神舟”五号升入太空和返回地面的过程,采取什么姿势
(站、坐、躺)较好?身体与加速度方向什么关系?
答案:躺倒
垂直
二、从v-t图象看加速度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中的v-t图象,并思考:速度—时间图象描述了什么问题?怎样建立速度—时间图象?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学生在没有学习斜率概念前,可以用陡度的“平缓”或“陡”来表述.学生总结归纳:a直线的倾斜程度更厉害,也就是更陡些,而b相对较平缓.所以,a的速度变化快,即a的加速度大,b的速度变化慢,加速度小.知识小结:速度—时间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它以时间轴为横轴,以纵轴为速度轴,在坐标系中将不同时刻的速度以坐标的形式描点,然后连线,就画出了速度—时间图象.我们可以从直线上任意选择间隔较大的两点来找到这两个点间的速度变化量Δv,时间间隔Δt.这样就可以定量求加速度了,用加速度的定义式a=
就行了.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加速度的概念及其特性,注意加速度是矢量及这里的“加”并不是“增加”的意思,它反映的是速度变化快慢的程度.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也就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它描述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和变化的方向.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变化的大小和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多少共同决定,与速度本身的大小以及速度变化的大小无必然联系.加速度大表示速度变化快,并不表示速度大,也不表示速度变化大.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速度变化量Δv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无必然联系.加速度是状态量,与时刻(或位置)相对应.可以从速度时间图象中倾斜直线的陡缓定性看出加速度的大小,也可以从图象中定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