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医师晋级考试试题大全系列之中医针灸部分(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5:19: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主治医师晋级考试试题大全系列之中医针灸部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主治医师晋级考试试题大全系列之中医针灸部分》。

第一篇:主治医师晋级考试试题大全系列之中医针灸部分

主治医师晋级考试试题大全系列之中医针灸部分

1.下列各穴,不属于交会穴的是:

1.气海 2.中极 3.会阴 4.大椎 5.睛明

正确答案:A2.属于足少阳胆经的腧穴是:

1.章门 2.京门 3.命门 4.石门 5.肓门

正确答案:B3.深刺、重刺易引起流产的腧穴是:

1.地机 2.曲池 3.三阴交 4.太冲 5.膻中

正确答案:C4.与足三阴经交会的腧穴是:

1.气海 2.中脘 3.中极 4.石门 5.大椎

正确答案:C5.消渴病下消,宜选用: 1.少府

心俞

肺俞

太渊 胰俞 2.内庭

心俞

肺俞

太渊 胰俞 3.太溪

太冲

肝俞

肾俞 胰俞

4.中脘

内关

肺俞

胃俞 肾俞 5.承浆

中脘

肝俞

脾俞 胰俞 正确答案:C6.与“一夫法”定穴无关的手指是:

1.拇指 2.示指 3.中指 4.无名指 5.小指

正确答案:A7.下列哪种现象不归入经络学说形成途径:

1.《灵枢

2.与其脏器病变相应的经脉上有压痛、结节、皮疹、色泽改变等现象 3.发现腧穴主治范围相似的腧穴往往有规律地排列在一条路线上

4.发现神经分支及其神经递质

5.通过解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内脏的位置、形态及某些生理功能

正确答案:D8.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记载了:

1.手足三阳经的循行 2.手足三阴经的循行 3.十二条经脉的循行 4.十一条经脉的循行 5.十四条经脉的循行

正确答案:D9.有关皮肤针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弱刺激指叩至皮肤略有潮红 2.强刺激指叩至皮肤隐隐出血

3.只限于患部叩刺 4.通过叩刺皮部而起作用 5.可以治疗皮肤麻木、高血压等

正确答案:C10.治疗急性腹泻的首选组方是:

1.天枢、合谷、上巨虚、下巨虚 2.中脘、脾俞、天枢、足三里

3.肝俞、太冲、中脘、足三里 4.大肠俞、天枢、足三里、太白

5.脐中四边穴

正确答案:A11.哪一项不属于补法操作范畴:

1.先浅后深 2.重插轻提 3.操作时间长 4.提插幅度小 5.频率慢

正确答案:C12.在本经上一般只作定穴标志,不作针灸的穴位是:

1.人迎 2.气冲 3.乳中 4.乳根 5.气户

正确答案:C13.长1.6寸,末端十分尖锐的是:

1.2.圆针 3.4.铍针 5.大针

正确答案:A14.长3.5寸,针头如黍粟状,圆而微尖的是:

1.2.圆针 3.4.铍针 5.大针

正确答案:C15.根据耳穴治则,应取其与病变脏器相应的耳穴治疗。其与消化道相

应部位在:

1.在耳甲艇 2.在耳甲腔 3.在耳轮脚 4.在对耳屏

5.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正确答案:C16.本经逆经方向从指端由远到近向心方向依次排列的5个穴位分别

是:

1.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列缺 2.鱼际 少商 经渠 太渊 列缺 3.少商 鱼际 经渠 列缺 太渊 4.少商 太渊 鱼际 经渠 列缺 5.少商 鱼际 经渠 太渊 列缺 正确答案:E17.消渴病中消,宜选用: 1.少府

心俞

肺俞

太渊 胰俞 2.内庭

心俞

肺俞

太渊 胰俞 3.太溪

太冲

肝俞

肾俞 胰俞 4.中脘

内关

肺俞

胃俞 肾俞 5.承浆

中脘

肝俞

脾俞 胰俞 正确答案:B18.下列有关心经的循行错误的是:

1.上夹咽 2.系目系 3.却上肺 4.下循 5.抵掌后锐骨之端

正确答案:D19.治疗薛某之类的心绞痛,在发作期一般留针时间要求:

1.5~10分钟 2.10~15分钟 3.15~20分钟 4.20~30分钟

5.30~60分钟

正确答案:E20.关于心悸的治疗,以下取穴哪项不当:

1.气虚者,取心俞、神门、巨阙、间使 2.血虚者,取膈俞、脾俞、通里、足三里 3.痰火者,取神门、肺俞、内关、大陵 4.瘀血者,取少海、气海、血海、曲泽

5.痰火心悸兼失眠者,加厉兑

正确答案:C

1.不属于眼区(眼眶中)的腧穴是:

1.睛明 2.承泣 3.上睛明 4.球后 5.四白

正确答案:E2.阳辅穴归于:

1.足厥阴肝经 2.足太阴脾经 3.足少阴肾经 4.足阳明胃经 5.足少阳胆经

正确答案:E3.入下齿中,夹口、鼻的经脉是:

1.手太阴肺经 2.手阳明大肠经 3.足阳明胃经 4.足太阴脾经 5.足厥阴肝经

正确答案:B4.咽喉肿痛首选:

1.少商 2.少泽

3.少冲 4.关冲 5.商阳

正确答案:A5.治疗邢某胃肠炎处方中不太正确的穴位是:

1.胃 2.大肠 3.交感 4.肾上腺 5.肾

正确答案:E6.消渴病中消,宜选用: 1.少府

心俞

肺俞

太渊 胰俞 2.内庭

心俞

肺俞

太渊 胰俞 3.太溪

太冲

肝俞

肾俞 胰俞 4.中脘

内关

肺俞

胃俞 肾俞 5.承浆

中脘

肝俞

脾俞 胰俞

正确答案:B7.治疗薛某急性心绞痛,其刺激及针感应是:

1.轻刺激,少行针 2.中度刺激,适当行针 3.强刺激,多行针 4.得气为度,不再行针 5.留针期间,一次行针

正确答案:C8.下列各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的腧穴是:

1.少冲 2.关冲 3.中冲 4.天冲 5.眉冲

正确答案:B9.与足三阳经交会的腧穴是:

1.气海

2.中脘 3.中极 4.石门 5.大椎

正确答案:E10.腕横纹上及向上0.5寸、1寸、1.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其

穴位分别是: 1.通里 神门 灵道 阴郄 2.神门 灵道 通里 阴郄 3.神门 阴郄 通里 灵道 4.灵道 通里 神门 阴郄 5.阴郄 神门 通里 灵道

正确答案:C11.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记载了:

1.手足三阳经的循行 2.手足三阴经的循行 3.十二条经脉的循行 4.十一条经脉的循行 5.十四条经脉的循行 正确答案:D12.直接灸是指

1.隔姜灸 2.瘢痕灸 3.温和灸 4.太乙神针 5.蒜泥灸

正确答案:B13.有关皮肤针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1.弱刺激指叩至皮肤略有潮红 2.强刺激指叩至皮肤隐隐出血

3.只限于患部叩刺 4.通过叩刺皮部而起作用 5.可以治疗皮肤麻木、高血压等

正确答案:C14.足太阴脾经的郄穴是:

1.阴陵泉 2.三阴交 3.地机 4.粱丘 5.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C15.下列配穴中,不属于前后配穴的是:

1.心俞、巨阙 2.脾俞、章门 3.尺泽、肺俞 4.肓俞、肾俞 5.大横、脾俞

正确答案:C16.下面哪一项非本经腧穴所主治病证:

1.胸部病 2.腹部病 3.喉病 4.肺病 5.上臂内侧前缘病

正确答案:B17.高热咳嗽,痰黄而稠,咽干口渴,除主穴外还取:

1.少商

尺泽 2.大椎

曲池 3.十二井穴

十宣 4.厉兑

内庭 5.外关

鱼际 正确答案:A18.气秘宜选用: 1.合谷

曲池

腹结

上巨虚 2.中脘

阳陵泉 气海

行间

期门 3.脾俞

胃俞

大肠俞 三阴交 关元 4.气海

照海

石门

肾俞

关元俞

5.大肠俞 脾俞

气海

合谷

曲池

正确答案:B19.肺经起于:

1.肺 2.胃 3.上焦 4.中焦 5.下焦

正确答案:D20.治疗急性腹泻的首选组方是:

1.天枢、合谷、上巨虚、下巨虚 2.中脘、脾俞、天枢、足三里 3.肝俞、太冲、中脘、足三里 4.大肠俞、天枢、足三里、太白

5.脐中四边穴 正确答案:A

每次自动选择生成试题,试题答案可为多选题1.通乳首选:

1.少商 2.少泽 3.少冲 4.关冲 5.商阳

正确答案:B2.治疗邢某胃肠炎的所取胃穴定位在:

1.对耳轮上脚 2.耳轮脚消失处 3.对耳轮下脚 4.三角窝中 5.耳舟中

正确答案:B3.以下哪穴不是合穴:

1.阴谷 2.天井

3.曲泉 4.合谷 5.委中

正确答案:D4.虚秘宜选用: 1.合谷

曲池

腹结

上巨虚 2.中脘

阳陵泉 气海

行间

期门 3.脾俞

胃俞

大肠俞 三阴交 关元 4.气海

照海

石门

肾俞

关元俞 5.大肠俞 脾俞

气海

合谷

曲池 正确答案:C5.关于呕吐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1.治疗以和胃降逆为法 2.主穴是中脘、内关、足三里、膈俞

3.呃逆属实证,不宜用灸法 4.膈俞是治疗呃逆的有效穴 5.呃逆也有属于阴虚证者

正确答案:C6.下面哪一项非本经腧穴所主治病证:

1.胸部病 2.腹部病 3.喉病 4.肺病 5.上臂内侧前缘病

正确答案:B7.下列有关心经的循行错误的是:

1.上夹咽 2.系目系 3.却上肺 4.下循 5.抵掌后锐骨之端

正确答案:D8.足三阴经在小腿下半部及足背,其排列是:

1.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2.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3.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4.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5.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正确答案:E9.听会穴可治疗:

1.咽痛、失音 2.脱肛、阴挺 3.胃痛、腹胀 4.耳鸣、耳聋 5.咳喘、胸痛

正确答案:D10.内关穴深层分布的主要神经干是:

1.桡神经 2.尺神经 3.骨间后神经 4.正中神经 5.腋神经

正确答案:D11.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记载了:

1.手足三阳经的循行 2.手足三阴经的循行 3.十二条经脉的循行 4.十一条经脉的循行 5.十四条经脉的循行

正确答案:D12.根据《四总穴歌》,其治应取:

1.足三里 2.委中 3.列缺 4.合谷 5.三阴交

正确答案:B13.长3.5寸,针头如黍粟状,圆而微尖的是:

1.2.圆针 3.4.铍针 5.大针

正确答案:C14.消渴病上消,宜选用 1.少府

心俞

肺俞

太渊 胰俞 2.内庭

心俞

肺俞

太渊 胰俞 3.太溪

太冲

肝俞

肾俞 胰俞 4.中脘

内关

肺俞

胃俞 肾俞 5.承浆

中脘

肝俞

脾俞 胰俞 正确答案:A15.治疗痰饮呕吐的首选组方是:

1.大椎、合谷、内庭、中脘 2.下脘、足三里、天枢、璇玑 3.章门、公孙、中脘、丰隆 4.内庭、中脘、足三里、太冲 5.上脘、梁丘、阳陵泉、太冲

正确答案:C16.长4寸,宽2.5寸,形如剑锋的是:

1.2.圆针 3.4.铍针 5.大针

正确答案:D17.手厥阴心包经的第一个腧穴是:

1.天泉 2.天池 3.天溪 4.天容 5.天冲

正确答案:B18.颈项强痛首选:

1.少冲 2.太冲 3.太渊 4.列缺 5.通里

正确答案:D19.心与其他脏器相连的部位称为:

1.肺系 2.心系 3.胆系 4.目系 5.头系

正确答案:B20.属于肾经的腧穴是:

1.腰俞 2.肾俞 3.肓俞 4.督俞 5.膏肓 正确答案:C

1.治疗中风闭证首选下列哪组腧穴

1.关元、神阙 2.百会、神庭、大椎、太冲 3.人中、十二井、太冲、丰隆

4.足三里、关元、气海 5.太阳、头维、三阴交、太溪

正确答案:C2.治疗痰饮呕吐的首选组方是:

1.大椎、合谷、内庭、中脘 2.下脘、足三里、天枢、璇玑 3.章门、公孙、中脘、丰隆

4.内庭、中脘、足三里、太冲 5.上脘、梁丘、阳陵泉、太冲

正确答案:C3.本经逆经方向从指端由远到近向心方向依次排列的5个穴位分别是:

1.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列缺 2.鱼际 少商 经渠 太渊 列缺 3.少商 鱼际 经渠 列缺 太渊 4.少商 太渊 鱼际 经渠 列缺 5.少商 鱼际 经渠 太渊 列缺

正确答案:E4.下面哪一项非本经腧穴所主治病证:

1.胸部病 2.腹部病 3.喉病 4.肺病 5.上臂内侧前缘病

正确答案:B5.高热咳嗽,痰黄而稠,咽干口渴,除主穴外还取:

1.少商

尺泽 2.大椎

曲池 3.十二井穴

十宣 4.厉兑

内庭 5.外关

鱼际

正确答案:A6.根据《四总穴歌》,其治应取:

1.足三里 2.委中 3.列缺 4.合谷 5.三阴交

正确答案:B7.肺系是指: 1.肺与胃相联系的部位 2.肺与心相联系的部位

3.肺与心包相联系的部位 4.肺与大血管相联系的部位 5.肺与喉咙相联系的部位

正确答案:E8.治疗佟某时,以下操作方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1.头部消毒后,快速进针 2.进针时以推进式进针法为主,不捻转

3.快速捻转,每分钟使针体来回快速旋转200次左右,捻转持续0.5~1.0

分钟

4.静留针后每隔数分钟,依照快速捻转法作捻转行针

5.因病人脑溢血或半身不遂,为防再出血或使患者不便,针刺期间不要求其配

合肢体活动

正确答案:E9.消渴病中消,宜选用: 1.少府

心俞

肺俞

太渊 胰俞 2.内庭

心俞

肺俞

太渊 胰俞 3.太溪

太冲

肝俞

肾俞 胰俞 4.中脘

内关

肺俞

胃俞 肾俞 5.承浆

中脘

肝俞

脾俞 胰俞

正确答案:B10.治疗薛某急性心绞痛,其刺激及针感应是:

1.轻刺激,少行针 2.中度刺激,适当行针 3.强刺激,多行针 4.得气为度,不再行针 5.留针期间,一次行针

正确答案:C11.根据耳穴治则,应取其与病变脏器相应的耳穴治疗。其与消化道相

应部位在: 1.在耳甲艇 2.在耳甲腔 3.在耳轮脚 4.在对耳屏

5.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正确答案:C12.暴喑首选:

1.少冲 2.太冲 3.太渊 4.列缺 5.通里

正确答案:E13.虚秘宜选用: 1.合谷

曲池

腹结

上巨虚 2.中脘

阳陵泉 气海

行间

期门 3.脾俞

胃俞

大肠俞 三阴交 关元 4.气海

照海

石门

肾俞

关元俞 5.大肠俞 脾俞

气海

合谷

曲池 正确答案:C14.与肓俞穴平齐的腧穴是:

1.神阙 2.京门 3.章门 4.水分 5.以上均不是

正确答案:A15.与足三阴经交会的腧穴是:

1.气海 2.中脘 3.中极 4.石门 5.大椎

正确答案:C16.治疗佟某的运动性失语,应取:

1.运动区上1/5 2.运动区中1/5 3.运动区下1/5 4.运动区中2/5

5.运动区下2/5 正确答案:E17.下面哪一种定位方法不常使用:

1.示指同身寸 2.中指同身寸 3.横指同身寸 4.拇指同身寸 5.简便取穴法

正确答案:A18.属于足厥阴肝经的腧穴是:

1.章门 2.京门 3.命门 4.石门 5.肓门

正确答案:A19.其源是指:

1.膀胱 2.胆 3.胞宫 4.脑 5.脉

正确答案:C20.高热汗出,烦渴引饮,舌红,脉洪数,应取:

1.少商

尺泽 2.大椎

曲池 3.十二井穴

十宣 4.厉兑

内庭 5.外关

鱼际

正确答案:D

第二篇:中医妇科主治医师考试精选试题

中医妇科主治医师考试精选试题

1、风心病,心功Ⅲ级妇女患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手术应行:管结扎

23、左侧卵巢动脉不同于右侧卵巢动脉,还可以来自:

4、早期妊娠的诊断,最为准确的是: B超探及胎心管搏动

5、促卵泡素刺激引起:

6、关于重度妊高征的治疗,不适宜的是: 严格控制钠盐摄入量,防止水肿加重7、25岁,婚后2年,漏服避孕药3天后停经50天,妊娠试验阳性,阴道流血1周,略少于月经量,时伴有腹痛,她希望有1个健康的孩子,应选择哪项措施最佳: 行刮宫术

8、羊水甲胎蛋白(AFP)测定,最适宜于诊断: 开放性神经管缺损

9、月经过多原因:

10、32岁,外阴瘙痒伴分泌物多4~5天,妇科检查:阴道粘膜散在红色斑点,阴道内多量脓性泡沫状分泌物,有臭味。此病人,治疗应首选: 全身及局部同时用药效果最佳

11、易恶变的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是:

12、关于梅毒,正确的是:

13、关于淋病的治疗,错误的是:胎儿不利,应终止妊娠

14、经产妇36岁,孕40周,晨3时突然大量阴道出血,急诊来院,体检:血压16/10kPa(120/75mmHg),尿蛋白(-),腹部检查:子宫高35cm,胎头高浮,子宫前壁无压痛。阴道检查:阴道内有手拳大的凝血块,宫颈软,宫口开大一指,先露部未及胎盘组织。该产妇分娩后5分钟突然发生烦躁不安,寒战,呕吐,咳嗽,呼吸困难,发绀,血压10.7/5.3kPa(80/40mmHg),脉细弱,首先应考虑下列何种情况: 羊水栓塞

15、关于恶露,不正确是:

16、女,35岁。因月经过多且经期延长,贫血,血红蛋白仅56g/L,而决定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前主刀医师在考虑手术各步注意事项时,可不必顾虑的是: 切断圆韧带时,避免损伤输尿管

17、为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错误的是: 反复吸刮宫壁18、51岁妇女,绝经3年,阴道流血3个月,阴道细胞学检查结果巴氏Ⅱ级,进一步处理:诊断性刮宫+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19、关于催产素静脉静滴,正确的是: 用于低张型宫缩乏力以加强宫缩

20、子宫内膜癌镜检分型:。

21、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

22、药物治疗,病情缓解,双侧附件虽未及肿块,但有增厚感和压痛不是急性盆腔炎的手术指征

23、后矢状径是:

24、骨盆对角径的正常值是:

25、乳汁形成与分泌的机制,错误的是:

第三篇:皮肤科主治医师晋级考试模拟试题

皮肤科主治医师晋级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1.干扰素可用于治疗以下哪种疾病()A.尖锐湿疣 B.湿疹 C.瘙痒症 D.天疱疮 正确答案:A 2.下列哪项是单纯糠疹的特点()A.无鳞屑 B.好发于四肢 C.好发于面部 D.好发于成人 正确答案:C 3.以下组织病理学改变中不仅限于表皮的是()A.角化不全 B.乳头瘤样增生 C.棘层松解 D.颗粒层增厚 正确答案:B 4.皮肌炎的诊断标准不包括()A.对称性四肢肌群无力 B.心电图异常 C.激酶增高 D.特征性肌炎 正确答案:B 医护药考试交流群:65323773 执业考试晋级考试交流经验资源分享

5.以下组织病理学改变可见于原发性皮肤T 细胞淋巴瘤的是()A.棘层松解 B.Pautrier 微脓肿 C.Kogoj 微脓肿 D.Munro 微脓肿 正确答案:B 6.毛周角化病的临床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常见于青少年,皮损常随年龄增长而加重 B.皮损为针尖到粟粒大小与毛孔一致的坚硬丘疹,顶端有淡褐色角栓 C.皮损对称,好发于大腿内侧 D.一般无红斑 正确答案:B 7.皮内试验时注射形成的皮丘直径为()A.0.05cm B.O.1cm C.0.5cm D.1.Ocm 正确答案:B 8.以下皮肤病不产生鳞屑的是()A.银屑病 B.花斑癣 C.荨麻疹 D.剥脱性皮炎 正确答案:C 9.角质小体位于下列哪层细胞()A.透明层 B.棘层

医护药考试交流群:65323773 执业考试晋级考试交流经验资源分享

C.颗粒层 D.基底层 正确答案:B 10.以下细胞中长轴与皮面垂直的是()A.角质层 B.颗粒层 C.棘层 D.基底层 正确答案:D 11.接触沥青或焦油后可引起()A.疖肿 B.湿疹 C.疣状增生 D.急性接触性皮炎 正确答案:C 12.以下关于线状硬皮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成年后发病 B.儿童型仅累及四肢 C.表现为全身广泛分布的硬斑 D.累及下肢时可伴有隐形脊柱裂 正确答案:D 13.以下关于雄激素源性秃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本病多累及男性患者 B.本病很少存在家族聚集现象 C.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瘙痒 D.表现为进行性头发密度减少

医护药考试交流群:65323773 执业考试晋级考试交流经验资源分享

正确答案:B 14.性联鱼鳞病的临床特点不正确的是()A.仅见于男性,女性仅为携带者 B.皮损往往遍布全身,面、颈部亦常受累 C.掌趾无角化过度 D.症状随年龄增长而减轻 正确答案:D 15.青霉素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属于()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正确答案:B 16.颗粒层增厚的特点不包括()A.细胞增生 B.细胞肥大 C.表皮突增宽

D.可见于慢性单纯性苔藓 正确答案:C 17.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皮损消退后神经痛持续()A.1周以上 B.2周以上 C.1个月以上 D.半年以上 正确答案:C 18.扁平湿疣与尖锐湿疣的鉴别诊断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医护药考试交流群:65323773 执业考试晋级考试交流经验资源分享

A.梅毒血清试验 B.组织病理学检查 C.醋酸白试验 D.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正确答案:A 19.以下方法不能杀灭HIV 的是()A.2%戊二醛溶液 B.4%福尔马林溶液 C.6%过氧化氢液 D.紫外线 正确答案:D 20.杜克雷嗜血杆菌的培养基中含有()A.青霉素 B.万古霉素 C.氧氟沙星 D.氯霉素 正确答案:B 21.水疱位于致密下层的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类型为()A.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B.交界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C.单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D.致死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正确答案:A 22.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A.躯干四肢的红斑鳞屑性慢性皮肤病 B.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C.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D.皮肤病变部位的某种物质,发生过敏引起的炎症反应

医护药考试交流群:65323773 执业考试晋级考试交流经验资源分享

正确答案:B 23.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梅毒螺旋体呈()A.蓝色荧光 B.紫色荧光 C.红色荧光 D.绿色荧光 正确答案:D 24.角质形成细胞间的主要连接结构是()A.桥粒 B.半桥粒 C.基底膜带 D.细胞间基质 正确答案:A 25.人体皮肤的糖原含量最高的时期是()A.胎儿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老年期 正确答案:A 26.角化不全是指表皮角质层细胞中仍保留()A.细胞器 B.细胞膜 C.细胞核 D.内质网 正确答案:C 医护药考试交流群:65323773 执业考试晋级考试交流经验资源分享

27.以下关于糜烂的描述错误的是()A.为局限性表皮缺损 B.不累及基底膜带 C.真皮层无改变 D.愈后常有瘢痕 正确答案:D 28.黑素细胞数量约占基底层细胞总数的()A.5% B.10% C.15% D.20% 正确答案:B 29.在热应激或血管完全扩张的情况下,皮肤血流量可增加多少倍()A.8 B.9 C.10 D.11 正确答案:C 30.以下属于树枝状细胞的是()A.黑素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血管内皮细胞 D.胶原细胞 正确答案:A 31.关于淋球菌的描述,错误的是()A.为革兰阳性双球菌,成对排列

B.常多位于多形核白细胞的胞浆内,慢性期则在细胞外

医护药考试交流群:65323773 执业考试晋级考试交流经验资源分享

C.不耐热,一般消毒剂易将其杀死 D.常寄居于粘膜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内 正确答案:A 32.汗液中水分含量可达()A.99% B.95% C.90% D.85% 正确答案:A 33.以下属于RNA 病毒的是()A.单纯疱疹病毒 B.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人类乳头瘤病毒 正确答案:C 34.人类皮肤的脂类总量大约占皮肤总重量的()A.1%~3.5% B.3.5%~6% C.6%~9.5% D.9.5%~15% 正确答案:B 35.皮肤粘膜的表皮内鳞状细胞癌称为()A.Bowen 病 B.Paget 病 C.Kaposi 肉瘤 D.基底细胞癌

医护药考试交流群:65323773 执业考试晋级考试交流经验资源分享

正确答案:A 36.角质形成细胞数量占表皮细胞的()A.60%以上 B.70%以上 C.80%以上 D.90%以上 正确答案:C 37.对烟酸缺乏症治疗的关键是()A.避免日晒

B.补充富含烟酸的食物 C.肌注烟酰胺 D.去除和治疗病因 正确答案:D 38.关于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多在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皮损消退后1~4个月内复发 B.常发生在原来部位

C.较原发性生殖器疱疹的全身症状和皮损重,病程长 D.出疹前患者常有前驱症状,如局部的烧灼感、针刺感等 正确答案:C 39.朗格汉斯细胞主要产生于()A.骨髓 B.脾 C.真皮 D.皮下组织 正确答案:A 40.以下疾病不是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是()医护药考试交流群:65323773 执业考试晋级考试交流经验资源分享

A.寻常疣 B.尖锐湿疣 C.传染性软疣 D.扁平疣 正确答案:C 41.非免疫性药物反应不包括()A.肉芽肿性反应 B.药物过量 C.药理作用 D.累积毒性 正确答案:A 42.经皮吸收最好的物质是()A.水溶性 B.脂溶性 C.水及脂不溶性 D.与物质的溶解性无关 正确答案:B 43.以下关于组织病理学检查取材的描述错误的是()A.大疱性皮肤病选择新鲜皮损 B.环状皮损选择中央部分 C.结节性损害应达到足够深度 D.感染性皮肤病选择新发皮损 正确答案:B 44.糜烂和溃疡的主要鉴别要点是()A.皮肤缺损面积 B.自觉症状 C.是否继发感染 D.皮肤缺损深度

医护药考试交流群:65323773 执业考试晋级考试交流经验资源分享

正确答案:D 45.SLE 肾损害的发生机制是()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正确答案:C 46.过敏性紫癜的病因()A.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沉积 B.杀伤细胞的直接作用 C.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 D.抗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正确答案:A 47.皮肤基底膜带的超微结构中不包括()A.胞膜层 B.基底层 C.透明层 D.致密下层 正确答案:B 48.以下关于三期梅毒疹共同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皮损数目少,分布不对称 B.破坏性大

C.皮损内梅毒螺旋体少 D.传染性非常强 正确答案:D 医护药考试交流群:65323773 执业考试晋级考试交流经验资源分享__

第四篇: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妇科总结

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妇科学总结

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2.血热型

1)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两地汤

2)阳盛血热型:清热降火、凉血调经-清经散

3)肝郁化热证:清肝解郁、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二、月经后期

1)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大补元煎

2)血虚型:补血养营、益气调经-人参养荣汤

3)虚寒型:温经扶阳、养血调经-大营煎

4)实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

5)气滞型:理气行滞、活血调经-乌药汤

6)痰湿型:燥湿化痰、活血调经-芎归二陈汤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固阴煎

2)脾虚型:补脾益气、养血调经-归脾汤

3)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调经-逍遥散

四、月经过多

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止血-安冲汤

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

3)血瘀型:活血化瘀、固冲止血-桃红四物汤

五、月经过少

1)肾虚型: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

2)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滋血汤

3)血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

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气调经-通瘀煎

六、经期延长

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调经-举元煎

2)虚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清血养阴汤

3)血瘀型:活血祛瘀、固冲调经-棕蒲散

七、经间期出血

1)肾阴虚型: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一阴煎

2)脾气虚型:健脾益气、固冲摄血-归脾汤

3)湿热型:清热除湿、凉血止血-清肝止淋汤

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血归经-逐瘀止血汤

八、痛经

1)肾气亏损型:补肾填精、养血止痛-调肝汤

2)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和中止痛-黄芪建中汤

3)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4)寒凝血瘀型: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温经汤

5)湿热蕴结型: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

九、闭经

1)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归肾丸

2)气血不足: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3)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一阴煎

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调经-血府逐瘀汤

5)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

十、崩漏

1)虚热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

2)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

3)肾阳虚证: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

4)肾阴虚证:滋水益肾、止血调经-左归丸合二至丸

5)脾虚:补气摄血、养血调经-固本止崩汤

6)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

十一、经行泄泻

1)脾虚:健脾益气、化湿调经-参苓白术散

2)肾虚:温肾扶阳、暖土固肠-健固汤合四神丸

十二、经行吐衄

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

十三、绝经前后诸症

1)肾阴虚:滋肾益阴、育阴潜阳-六味地黄丸

2)肾阳虚:温肾壮阳、填精养血-右归丸

带下病

1)脾虚:健脾益气、升阳除湿-完带汤

2)肾虚:温肾培元、固涩止带-内补丸

3)湿热下注:清利湿热-止带方

4)湿毒蕴结:清热解毒除湿-五味消毒饮

5)阴虚夹湿:滋阴益肾、清热祛湿-知柏地黄丸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1)胃虚: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

2)肝热: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加味温胆汤

3)痰湿:化痰除湿、降逆止呕-青竹茹汤

二、胎漏

1)肾虚:补肾固冲、止血安胎-寿胎丸

2)气虚:益气养血、固冲止血-固下益气汤

3)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加味阿胶汤

三、胎动不安

1)肾虚:补肾益气、固冲安胎-寿胎丸

2)气虚:益气、固冲、安胎-举元煎

3)血虚:补血、固冲、安胎-苎根汤

4)血热:清热凉血、固冲安胎-保阴煎

5)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加味圣愈汤

6)徵瘕伤胎:祛瘀消徵、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

四、滑胎

1)肾气亏损:补肾固冲安胎-补肾固冲丸

2)气血两虚:益气养血安胎-泰山盘石散

五、子肿

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

2)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

3)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

六、子淋

1)阴虚津亏:滋阴润燥通淋-知柏地黄汤

2)心火偏亢:清心泻火、润燥通淋-导赤清心汤

3)下焦湿热:清热利湿、润燥通淋-加味五淋散

七、难产

1)气血虚弱:大补气血-蔡松汀难产方

2)气滞血瘀:活血理气、化瘀催产-催生饮

产后病

一、产后血晕

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独参汤

2)血瘀气逆:活血逐瘀-夺命散

二、产后腹痛

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

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

三、恶露不绝

1)气虚:益气摄血-补中益气汤

2)血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保阴煎

3)血瘀:活血化瘀、理血归经-生化汤

四、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解毒活血汤

2)外感:养血祛风、散寒解表-荆防四物汤

3)血虚:养血益气、和营退热-八珍汤

4)血瘀:活血祛瘀、和营除热-血府逐瘀汤

五、产后身痛

1)血虚:补血益气、宣络止痛-黄芪桂枝五物汤

2)血瘀:养血活络、化瘀止痛-生化汤

3)外感: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

妇科杂病

一、徵瘕

1)气滞: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香棱丸

2)血瘀:活血破瘀、散结消徵-桂枝茯苓丸、大黄庶虫丸

3)痰湿:除湿化痰、散结消徵-散聚汤

4)毒热:解毒除湿、破瘀消徵-银花蕺菜饮

二、不孕症

1)肾虚: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填精益髓-毓麟归 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化湿固精-温胞饮

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

2)肺郁:疏肝解郁、理血调经-百灵调肝汤、开郁种玉汤

3)痰湿:燥湿化痰、理气调经-启宫丸

4)血瘀:活血化瘀、温经通络-少腹逐瘀汤

三、阴痒

1)肝肾阴虚:调补肝肾、滋阴降火-知柏地黄丸

2)肝经湿热:泻肝清热、除湿止痒-龙胆泻肝汤

3)湿虫滋生:清热利湿、解毒杀虫-萆藓渗湿汤

方剂索引:

1.清经散: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青蒿.黄柏.茯苓

2.两地汤: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白芍

3.清热调血汤:牡丹皮.黄连.生地.当归.白芍.川芎.红花.桃仁.莪术.香附.延胡索

4.清热固经汤:生地.地骨皮.炙龟板.牡蛎粉.阿胶.黄芩.藕节.陈棕炭.焦栀子.地榆.甘草

5.固本止崩汤:人参.黄芪.白术.熟地.当归.黑姜

6.顺经汤:当归.熟地.沙参.白芍.茯苓.黑荆芥.丹皮

7.完带汤: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苍术.甘草.陈皮.柴胡.车前子.黑芥穗

8.止带方: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黄柏.栀子.牛膝

9.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川断.黄芩.黄柏.甘草

10.天仙藤散:天仙藤.香附.陈皮.甘草.乌药.生姜.木瓜.苏叶.茯苓.猪苓.白术.泽泻

11.生化汤: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

12.解毒活血汤:连翘.葛根.柴胡.枳壳.当归.赤芍.生地.红花.桃仁.甘草

13.毓麟珠:人参.白术.茯苓.芍药.川芎.炙草.当归.熟地.菟丝子.鹿角霜.杜仲.川椒

14.启宫丸:制半夏.苍术.香附.茯苓.神曲.陈皮.川芎.15.阴痒外治法:

1)塌痒汤:鹤虱.苦参.威灵仙.归尾.蛇床子.狼毒.2)蛇床子散:蛇床子.花椒.明矾.苦参.百部.

第五篇: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内科总结

第一章 肺系疾病

一、感冒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表湿—羌活胜湿汤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

风寒外束,入里化热—麻杏石甘汤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阳虚外感—再造散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凉燥证—杏苏散 内伤咳嗽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

平稳后—六君子丸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 1.发作期

1)冷哮:宣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

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6)喘脱危证:回阳救急汤合生脉饮 2.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四、喘证 1.实喘

1)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

寒饮伏肺,复感客邪—小青龙汤 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中气虚弱—补中益气汤

2)肾虚不纳:补肾纳气-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蛤蚧粉

五、肺痈

1.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六、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虚损: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七、肺胀

1)痰浊壅肺: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饮郁化热—小青龙加石膏汤

痰浊夹瘀—涤痰汤加丹参、地龙、桃仁 2)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4)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第二章 心系病证

一、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

心功能不全致浮肿、尿少、端坐呼吸—真武汤

6)瘀阻心脉: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

二、胸痹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

若气虚血瘀—人参养营汤合桃红四物汤

2)气滞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通阳泻浊、豁痰宣痹-瓜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证:辛温散寒,宣通心阳-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脉-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6)心肾阴虚:滋阴清火、养心和络-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兼见头晕目眩、遗精盗汗—左归饮

7)心肾阳虚:-温补阳气,振奋心阳-参附汤合右归 真心痛

1)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 2)寒凝心脉:温补心阳,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汤 3)正虚阳脱: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四逆加人参汤

三、不寐

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

燥怒,便秘—当归龙荟丸 心火炽盛:清心泻火、安神宁心-朱砂安神丸 2)痰热扰心:清化痰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3)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归脾汤

4)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5)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四、癫狂 1.癫证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不寐易惊,烦躁不安—温胆汤加黄连合白金丸

2)心脾两虚:健脾益气、养心安神-养心汤合越鞠丸 2.狂证

1)痰火扰神:清心泻火,涤痰醒神-生铁落饮

痰火壅盛—礞石滚痰丸,安宫牛黄丸

阳明腑实—小承气汤

心烦不寐—温胆汤合朱砂安神丸

2)痰热瘀结:豁痰化瘀,调畅气血—癫狂梦醒汤

蓄血内结—大黄蛰虫丸

不饥不食—白金丸

3)火盛伤阴:育阴潜阳,交通心肾-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心火亢盛—朱砂安神丸

睡不安稳—孔圣枕中丹

五、痫病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扰神: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瘀阻脑络:活血化瘀,熄风通络—通窍活血汤

4)心脾两虚: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5)心肾亏虚: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

六、痴呆

1.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

肾阴不足—知柏地黄丸+菖蒲 2.脾肾两虚: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

肝肾阴虚、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

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 3.痰浊蒙窍:豁痰开窍,健脾化浊—涤痰汤

肝郁化火—转呆汤

风痰瘀阻—半夏白术天麻汤 4.瘀血内阻:活血化瘀,开窍醒脑—通窍活血汤 气虚血瘀—补阳还五汤

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

七、厥证

1.气厥实证:开窍,顺气,解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

2.气厥虚证:补气,回阳,醒神-急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后四味回阳饮平时服用香砂六君子丸、归脾丸

3.血厥实证:平肝潜阳,理气化瘀-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加减 4.血厥虚证:补养气血-急用独参汤灌服,继服人参养营汤 5.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加减

第三章 脾胃病证

一、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

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 2)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胃脘胀痛而便闭—合用小承气汤或改用枳实导滞丸

食积化热成燥—大承气 3)肝气犯胃: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肝胃郁热—化肝煎或丹栀逍遥散加黄连、吴茱萸 4)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加减

5)瘀血停胃:化瘀通络,理气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6)胃阴亏耗:养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嘈杂反酸—左金丸 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加减 胃脘冷痛—加理中丸

形寒肢冷—附子理中汤

二、痞满

1、实痞

1)饮食内停:消食和胃,行气消痞-保和丸加减 脾虚便溏—枳实消痞丸

2)痰湿中阻:除湿化痰,理气和中-二陈平胃散加减

痰湿盛、胀满甚—合用半夏厚朴汤

痰湿郁久化热—黄连温胆汤

3)湿热阻胃: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合连朴饮

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 4)肝胃不和: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合枳术丸加减

2、虚痞

1)脾胃虚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加减 阳虚明显:合理中丸

湿浊内蕴:香砂六君子汤 2)胃阴不足: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加减

三、呕吐

1、实证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化浊和中-藿香正气散 2)食滞内停: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中化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四七汤

呕吐酸水—加左金丸

2、虚证

1)脾胃气虚证: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脾胃阳虚证: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加减 3)胃阴不足证: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加减

四、噎膈

1)痰气交阻证: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加减 2)瘀血内结证:滋阴养血、破血行瘀-通幽汤加减

3)津亏热结证:滋阴养血、润燥生津-沙参麦冬汤

吐物酸热—竹叶石膏汤 4)气虚阳微证:温补脾肾-补气运脾汤加减

五、呃逆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胃泄热、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

腑气不通—合小承气汤

胸膈烦热、便秘—凉膈散 3)气机郁滞:顺气解郁、和胃降逆-五磨饮子 气逆痰阻—旋覆代赭汤

瘀血内结—血府逐瘀汤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止呃-理中汤

5)胃阴不足:养胃生津、降逆止呃-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

六、腹痛

1)寒邪内阻: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大便不通—大黄附子汤痛雷鸣—附子粳米汤

内外皆寒--乌头桂枝汤

肝脉寒滞--暖肝煎

2)湿热壅滞:泄热通腑,行气导滞-大承气汤

寒热往来—大柴胡汤 3)饮食积滞: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

较轻—保和丸 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气滞腹泻—痛泻要方

阴囊寒疝—天台乌药散 5)瘀血内停: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

兼寒象—膈下逐淤汤

下焦蓄血—桃核承气汤 6)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腹中切 大寒,肢冷—大建中汤

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

大肠虚寒—温脾汤

中气大虚—补中益气汤、当归四逆汤、黄芪建中汤

七、泄泻 1.暴泻

1)寒湿内盛: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

外感寒湿—纯阳正气丸

湿邪偏重—胃苓汤

2)湿热伤中:清热燥湿,分利止泻-葛根黄芩黄连汤 夏暑—新加香薷饮六一散 3)食滞肠胃:消食导滞,和中止泻-保和丸

食积重—枳实导滞丸

2、久泻

1)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化湿止泻-参苓白术散

阴寒内盛—理中丸

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2)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脐腹冷痛—附子理中丸

滑脱不禁,虚坐努责—真人养脏汤

寒热错杂—乌梅丸 3)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八、痢疾

1)湿热痢:清肠化湿、调气和血-芍药汤

食积化热—枳实导滞丸

兼表证—荆防败毒散

表邪未解,里热已盛—葛根芩连汤 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合芍药汤

热毒入营血—犀角地黄汤、紫雪丹

暴痢致脱—独参汤、参附汤、参麦注射液 3)寒湿痢:温中燥湿,调气和血-不换金正气散

暑天—藿香正气散

4)阴虚痢:养阴和营,清肠化湿—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5)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6)休息痢: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黄连+理中汤)脾阳虚极—温脾汤

肾阳虚衰—四神丸

脾胃虚弱—补中益气汤

寒热错杂—乌梅丸

九、便秘 实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郁怒伤肝—更衣丸

燥热不甚—青麟丸

痞满燥实坚—大承气汤 2)气秘:顺气导滞-六磨汤

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

2、虚秘

1)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

气息低微—生脉散

肢倦腰酸—大补元煎 2)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

阴血已复,便仍干燥—五仁丸

3)阴虚:滋阴通便—增液汤

胃阴不足—益胃汤

肾阴不足—六味地黄丸

阴亏燥结—增液承气汤 4)阳虚:温阳通便—济川煎

第四章 肝胆病证

一、胁痛

1)肝郁气滞: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瘀血阻络:祛瘀通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正气未衰—鳖甲煎丸 4)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

二、黄疸 1.阳黄 1)热重于湿:清热通腑,利湿退黄-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 4)疫毒炽盛(急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加减 动风抽搐—羚羊角粉或紫雪丹 2.阴黄

1)寒湿阻遏: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

胁下瘕结—硝石矾石散 2)脾虚湿滞:健脾养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

3.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

2)肝脾不调: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3)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

三、积聚

积笑柴疏膈六化八聚木逍磨 1.聚证

1)肝气郁结证:疏肝解郁,行气散结-逍遥散、木香顺气散(木逍)2)食滞痰阻证:理气化痰,导滞散结-六磨汤(磨)2.积证

1)气滞血阻:理气消积,活血散瘀-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笑柴疏)

2)瘀血内结:祛瘀软坚,佐以扶正健脾-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隔六)3)正虚瘀结: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八珍汤合化积丸(化八)

四、鼓胀

1)气滞湿阻:疏肝理气,运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胃柴)2)水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实)

3)水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中满茵)

腹部胀急殊甚—舟车丸

4)瘀结水留: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调)

5)阳虚水盛: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济生附理)6)阴虚水停:滋肾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六一)7)变证:大出血:清热凉血,活血止血-犀角地黄汤

昏迷:清热豁痰,开窍息风-安宫牛黄丸合龙胆泻肝汤

五、头痛

头川芎羌麻加半元通 1.外感

1)风寒头痛:疏散风寒止痛-川芎茶调散(川)

巅顶头痛—吴茱萸汤去人参加蒿本

少阴经—麻黄附子细辛汤加白芷川芎 疏风清热和络-芎芷石膏汤(芎)便秘—黄连上清丸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通窍-羌活胜湿汤(羌)2.内伤

1)肝阳头痛:平肝潜阳熄风-天麻钩藤饮(麻)

2)血虚头痛:养血滋阴,和络止痛-加味四物汤(加)3)痰浊头痛:健脾燥湿,化痰降逆-半夏白术天麻汤(半)4)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填精生髓-大补元煎(元)5)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止痛-通窍活血汤(通)

六、眩晕

晕归天左半窍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清火熄风-天麻钩藤饮(天)

2)气血亏虚:补益气血,调养心脾-归脾汤(归)清阳不升—补中益气汤

2)风热头痛: 3)肾精不足:滋养肝肾,益精填髓-左归丸(左)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 4)痰浊中阻: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半)

痰郁化热—黄连温胆汤

5)瘀血阻窍:祛瘀生新,活血通窍—通窍活血汤

七、中风

中真天镇闭羚痰附脉遂补镇天言解地涡牵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祛风化痰通络-真方白丸子(真)

2)风阳上扰证:平肝潜阳,活血通络-天麻钩藤饮(天)3)阴虚风动证:滋阴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镇)2.中脏腑

(一)闭证

1)痰热腑实:通腑泻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

2)阳闭:痰火瘀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羚角钩藤汤(羚)

至宝丹,安宫牛黄丸,清开灵,醒脑静

3)阴闭:痰浊瘀闭:化痰熄风,宣郁开窍-涤痰汤(痰)

可另用苏合香丸

戴阳证—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

(二)脱证:回阳救阴,益气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附脉)3.恢复期

1)风痰瘀阻:搜风化痰,行瘀通络-解语丹 2)气虚络瘀:益气养血,化瘀通络-补阳还五汤

3)肝肾亏虚:滋养肝肾-左归丸和地黄饮子

八、瘿病

瘿四海海藻栀消天一

1)气郁痰阻:理气舒郁,化痰消瘿-四海舒郁丸 2)痰结血瘀:理气活血,化痰消瘀-海藻玉壶汤

3)肝火旺盛:清肝泻火,消瘿散结-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

阴虚火旺—二冬汤合消瘰丸

4)心肝阴虚:滋阴降火,宁心柔肝-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

第五章 肾系病证

一、水肿

肿越术麻连五味五皮胃苓凿实济武桃五 1.阳水

1)风水相搏: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越术)

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运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五皮胃苓)4)湿热壅盛证:分利湿热-疏凿饮子(凿)腹满不减—己椒苈黄丸 2.阴水

1)脾阳虚衰证:健脾温阳利水-实脾饮(实)

脾气虚弱—参苓白术散 2)肾阳衰微证: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济武)

形寒肢冷—右归丸

肾阴虚—左归丸

正气日衰,复感外邪—越婢汤 3)瘀水互结证: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桃五)

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济生肾气丸

二、淋证

淋正韦小蓟沉萆薢无比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热毒弥漫三焦—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 2)石淋:清热利湿,排石通淋-石苇散(苇)神疲乏力—补中益气汤 3)血淋: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肾阴不足—知柏地黄丸

脾虚气不摄血—归脾汤 4)气淋:理气疏导,通淋利尿-沉香散(沉)

5)膏淋: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萆薢)脾肾两虚—膏淋汤

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

6)劳淋: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肾阴虚-知柏地黄汤

三、癃闭

癃膏正清肺沉抵中春济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正)

口舌生疮—导赤散

湿热久恋下焦—滋肾通关丸

湿热蕴结三焦—黄连温胆汤 2)肺热壅盛:清泄肺热、通利水道-清肺饮(清肺)尿赤灼热—八正散 3)肝郁气滞: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沉)

严重者-合用六磨汤 4)浊瘀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抵)

5)脾气不升:升清降浊、化气利尿-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中春)气虚及阴—参苓白术散

脾虚及肾—济生肾气丸

6)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尿-济生肾气丸(济)

精血俱亏—香茸丸

肾阳衰惫--《千金》温脾汤合吴茱萸汤 附:关格

1脾肾阳虚 湿浊内蕴:温补脾肾,化湿降浊-温脾汤合吴茱萸汤

水气凌心—己椒苈黄丸

尿少—滋肾通关丸

2肝肾阴虚 肝风内动:滋补肝肾,平肝息风-杞菊地黄丸合羚角钩藤汤

3肾气衰微 邪陷心包:温阳固脱,豁痰开窍-急用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

第六章 气血津液病证

一、郁证

郁柴逍厚甘归天六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柴)

2)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逍)肝火犯胃—左金丸 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厚)

4)心神失养: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甘)喘促气逆—五磨饮子 5)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归)

6)心肾阴虚:滋养心肾-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天六)心肾不交—交泰丸

二、血证

(一)鼻衄

1)热邪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 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二)齿衄

1)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三)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杏)2)肝火犯肺: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血量多—犀角地黄汤加三七粉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百)

(四)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泻心十)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龙)3)气虚血溢: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

气损及阳—柏叶汤

(五)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合槐角丸(槐榆)

便血日久,营阴已亏—清脏汤或脏连丸 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归)

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黄土)

(六)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小蓟饮子(小蓟)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知)3)脾不统血:补中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归)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无比)

(七)紫斑(衄血)

1)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

(十)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茜)腰膝酸软—六味地黄丸 3)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归)

三、痰饮

痰苓小甘半悬柴枳椒枣香附沙泻溢支龙匮苓 1.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瘀-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泻肺祛饮-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复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3.溢饮

表寒里饮:发表化饮-小青龙汤 4.支饮

1)寒饮伏肺:宣肺化饮-小青龙汤

肺气虚—苓甘五味姜辛汤

饮多寒少,无表证—葶苈大枣泻肺汤 2)脾肾阳虚:温脾补肾,已化水饮-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脐下悸,吐涎沫—五苓散

四、消渴

渴消玉七味六匮

(一)上消

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消)

肺热津亏,气阴两伤—玉泉丸或二冬汤

(二)中消

1)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玉)或白虎加人参汤

大便秘结—增液承气汤

2)气阴亏虚: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七味)

(三)下消

1)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六)烦渴,头痛—生脉散

阴竭阳旺—参附龙牡汤 2)阴阳两虚:滋阴温阳,补肾固涩-金匮肾气丸(匮)

(四)伴有瘀血

降糖活血方

(五)并发症

1)白内障、雀盲、耳聋—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 2)疮毒痈疽—五味消毒饮

五、自汗、盗汗

汗桂芪屏归脾归六龙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

半身或局部—甘麦大枣汤 2)心血不足:养血补心-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火热不甚—麦味地黄丸

4)邪热郁蒸:清肝泻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热势不盛—四妙丸

六、内伤发热

内热骨归补匮丹逍连和府 1)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骨)2)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归)

3)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补)4)阳虚发热:温补阳气,引火归原-金匮肾气丸(匮)5)气郁发热:疏肝理气,解郁泄热-丹栀逍遥散(丹逍)

6)痰湿郁热: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连和)

7)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府)

七、虚劳 1.气虚

1)肺气虚:补益肺气-补肺汤 2)心气虚:益气养心-七福饮

3)脾气虚: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汤

中气不足—补中益气汤 4)肾气虚:益气补肾-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养血安神-养心汤

心脾两虚-归脾汤 2)肝血虚:补血养肝-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养阴润肺-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滋阴养心-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养阴和胃-益胃汤 4)肝阴虚:滋养肝阴-补肝汤 5)肾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益气温阳-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温中健脾-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温补肾阳,兼养精血-右归丸

遗精—金锁固精丸

命门火衰—四神丸

阳虚水泛—五苓散

八、癌病

脑瘤

痰瘀阻窍:息风化痰,祛瘀通窍-通窍活血汤

风毒上扰:平肝潜阳,清热解毒-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

阴虚风动:滋阴潜阳息风-大定风珠

肺癌

瘀阻肺络:行气活血,散瘀消结-血府逐瘀汤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行气祛痰-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胸闷,喘咳甚—葶苈大枣泻肺汤

阴虚毒热:养阴清热,解毒散结-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

肺肾同病—右归丸 大肠癌 湿热郁毒:清热利湿,化瘀解毒-槐角丸

瘀毒内阻: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膈下逐淤汤

脾肾两亏:温阳益精-大补元煎

下利清谷,腰酸膝冷—四神丸

肝肾阴虚:滋肾养肝-知柏地黄丸

肾癌、膀胱癌

湿热蕴毒:清热利湿,解毒通淋-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

瘀血内阻:活血化瘀、理气散结-桃红四物汤

脾肾两虚:健脾益肾,软坚散结-大补元煎

畏寒肢冷—附子理中汤

阴虚内热:滋阴清热,化瘀止痛-知柏地黄丸 肝癌

气滞血瘀:行气活血,化瘀消积-复元活血汤

湿热聚毒:清热利胆,泻火解毒-茵陈蒿汤

脾虚湿困:健脾益气,利湿消肿-四君子汤合五皮饮

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化瘀软坚-一贯煎

第七章 经络肢体病证

一、痹证

痹防乌薏虎桂宣双合补荣 1风寒湿痹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关节肿大,化热—芍药桂枝知母汤(2)痛痹: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乌头汤(乌)(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薏)

久痹风寒湿不显—蠲痹汤

2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加味

热毒炽盛—五味消毒饮合犀黄丸

3痰瘀痹阻: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双合汤(双合)

4肝肾两虚:培补肝肾,舒筋止痛-补血荣筋丸

日久,气血不足—独活寄生汤

二、痉证

痉羌羚虎增清营导四定

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燥湿和营-羌活胜湿汤

刚痉:解肌发汗—葛根汤

柔痉:和营养津—栝楼桂枝汤

湿热偏盛—三仁汤 2肝经热盛:清肝潜阳,熄风镇痉-羚角钩藤汤

神昏痉厥—安宫牛黄丸(清热解毒)至宝丹(开窍醒神)紫雪丹(息风镇静)3阳明热盛:清泄胃热,增液止痉-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热邪伤津无腹实—白虎加人参汤

4心营热盛:清心透营,开窍止痉-清营汤 5痰浊阻滞:豁痰开窍,熄风止痉-导痰汤

6阴血亏虚:滋阴养血,熄风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气虚血滞—补阳还五汤

三、痿证

痿燥妙参补虎潜圣还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阴生津-清燥救肺汤(燥)2湿热浸淫:清热利湿,通利经脉-加味二妙散(妙)

3脾胃虚弱:补中益气,健脾升清-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参补)

脾虚湿盛或肥人多痰—六君子汤

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热甚—六味地黄丸

阳虚—右归丸 5脉络瘀阻:益气养营,活血行瘀-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 肌肤甲错—大黄蛰虫丸

四、颤证

颤天肝导羚人养龟定地黄

1风阳内动:镇肝熄风,舒筋止颤-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 2痰热风动:清热化痰,平肝熄风-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 3气血亏虚:益气养血,濡养筋脉-人参养荣汤

4髓海不足:填精补髓,育阴熄风-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 5阳气虚衰:补肾助阳,温煦筋脉-地黄饮子

五、腰痛

腰甘苓妙身痛左右归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 久病,体弱-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2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止痛-四妙丸 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偏阳虚者,温补肾阳,偏阴虚者,温补肾阴-右归丸 左归丸

相火偏亢—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

虚劳,阴虚内热—杜仲丸

无明显阴阳偏盛—青娥丸

房劳过度—河车大造丸、补髓丹

第八章

常见急症

一、脱证

1.气脱:益气固脱—独参汤

参脉、黄芪注射液 2.阴脱:救阴固脱—生脉散 3.阳脱:回阳救逆—参附汤

二、神昏

1.邪毒内闭:清热化痰,开闭醒神—菖蒲郁金汤 2.虚证(脱证)

1)亡阴证:救阴敛阳,固脱醒神—冯氏全真一气汤 2)亡阳证:回阳固脱—陶氏回阳急救汤

3.内闭外脱:开窍通闭,回阳固脱—回阳救逆汤

三、猝死

1.阴虚证:益气救阴—生脉散 2.阳虚证:回阳固脱—通脉四逆汤

3.实证:豁痰化瘀解毒,开窍醒神—菖蒲郁金汤

七、急性酒精中毒

1.实证:和中解毒—甘草泻心汤

2.虚证:回阳救逆—四逆汤合四君子汤

下载主治医师晋级考试试题大全系列之中医针灸部分(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主治医师晋级考试试题大全系列之中医针灸部分(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16针灸推拿学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

    针灸推拿学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模拟试题1.阴经是指A.六脏的经脉B.六腑的经脉 C.督、带脉D.循行胸腹经脉E.循行背部经脉 2.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B.阴维脉C.阳经D.奇经E......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

    儿科主治医师考试试题(2) 16.房间隔缺损杂音产生的原理是 A.血流通过缺损口 B.主动脉瓣相对狭窄 C.肺动脉相对狭窄 D.三尖瓣相对狭窄 E.二尖瓣相对狭窄 正确答案:C 17.胎儿血......

    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总结(精选五篇)

    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儿科学 总结 一、咳嗽 1.外感 1)风寒咳嗽:散寒宣肺-金沸草散 2)风热咳嗽:疏风肃肺-桑菊饮 2.内伤 1)痰热咳嗽:清肺化痰-清宁散 2)阴虚燥咳:滋阴润燥-沙参麦冬汤二、肺......

    2018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

    2018年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大纲 考试学科 单元 细目 要 点 考试科目 ? 中医基础理论?一、阴阳五行学说?(一)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1 2.说明人体的生......

    大堂副理晋级考试试题

    大堂副理考核试题(A卷) 一. 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1、酒店婚宴价格中午1199元/桌,晚上1299元/桌。 2、餐饮包房米兰厅在二楼南区,房间无卫生间。 3、个人会员卡按上一年度消费金......

    教师晋级考试试题5篇

    教师晋级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面每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0.5分,共30分) 1.下列哪部法律确定了我国教师的法律地位......

    主治医师考试-中医内科总结秘题(范文)

    第一章 外感病证 一、感冒 1. 风寒束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2. 风热犯表: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表寒里热:解表清......

    括了最新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科目

    括了最新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