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王娇
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改进教学,提升质量,提高成绩,在全面评估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学生答题情况以及检测成绩后,做出如下总结剖析。
一、试题分析。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全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全卷共三道大题26道小题,包括10道单项选择题,10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全卷试题题量适宜,难度中等,全面涉及到本学期教学的全部内容,重点考察有理数、相反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找规律、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合并同类项等。试卷内容比较灵活多样,对基础知识、生活实践、看图做题等都有考察,尤其是把课本知识融入生活实践中的这类题型,最能体现素质教育,同时也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答卷分析
1、基本情况:全年级360于份试卷中,其中数学单科最高分94分,最低分16分,整个年级的平均分为70分左右。
2、逐题试卷分析: 一题“选择”:满分30分,大部分得分在15—21分间,错误较多的试题依次为第3题、第6题、第9题、和第10题。
二题“填空”:满分30分,大多得分18—24分,错率高低依次为18题、19题。
三题 “解答题”总分40分,大多得分20—30分。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于第25题翻折问题,不理解题意,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多同学知晓答案,却不知如何说好理由。很多同学在做的时候,都是通过表面观察得到的,导致错误。第26题,很多同学对列方程解应用题掌握得不是很熟练,而大部分同学只得了三四分左右。主要原因有二:①无法准确的找出题中所隐含的等量关系,得出方程;②个别同学的计算能力不过关。
四、暴露的主要问题:
1、基本技能不过关,这主要反映在计算和解方程及化简求值上。
2、审题不清,读题不细。比较突出的表现一元一次方程上,不能准确的找出题中所隐含的等量关系。
3、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比如几何类题目,过程写的不是很清晰,过程不严谨。
4、数学能力薄弱。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基本的数学思想需加强。如第25题,对基本图形的认识、观察、构造能力弱;不能准确表示图形的含义,更缺乏基本的数学建模思想。
二、考情分析。
本人任教七年级三班数学教学,七三班平均成绩60.3分。最高84分,最低17分,高低分之间相差近67分,相差悬殊,由此可知本班学生数学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在平时能够重视数学课程,能够花功夫按时完成数学科目各项作业,课堂参与度高,对数学课程有兴趣,能够花时间预习复习数学课程的学生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学生数学成绩和个人以往数学基础和智力存在较高相关,同时,数学成绩较好也可以预测其他科目成绩。另外设计操作方面的题型也答题较差,这和学生空间思维不够发达有较大的关联性。
三、教情分析。
本学期是本人第一次执教七年级数学,本人基本依照如下原则开展教学:
1,紧扣书本内容,巩固学生基础。
2先学后教,每节课我都是先自己认真的学习后,完成了课后的练习后再进入课堂给学生授课。
3勤奋虚心。认真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每节课课后作业,按时批改学生作业,对存在错误的地方耐心修改提示。
4不辞辛苦,百炼成钢。数学科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规律,熟能生巧才能学好。本人充分利用午自习、晚自习甚至课下时间,对学生耐心讲解辅导,把数学教学从课上延伸到课下。通过分析质量检测成绩可以看出,以上教学措施基本正确有效。存在不足之处就是在后进生转化方面乏善可陈,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重点改进的地方。
四、改进措施
虽然从检测成绩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也符合本校数学总体教学水平,但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毕竟还有很大的差距,学生的成绩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学期拟定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本班数学教学水平:1狠抓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每一节课每一分钟的教学效率。2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训练学生把课本知识迁移到生活实践中来。3开动脑筋,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兴趣高了,学习热情有了,才可能学好数学课程。4加强学生的读图及观察能力培养。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组员 付善兴 倪家兴 姜小春 苏捷
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取长补短,改进教学,提升质量,提高成绩,在全面评估2014—2015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学生答题情况以及检测成绩后,做出如下总结剖析。
一、试题分析。
2014—2015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数学试卷全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共三道大题22道小题,包括10道单项选择题,5道填空题7道解答题。全卷试题题量适宜,难度中等,全面涉及到本学期教学的全部内容,重点考察有理数、相反数、整式、一元一次方程、三视图、列方程解应用题、找规律、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合并同类项等。试卷内容比较灵活多样,对基础知识、生活实践、看图做题等都有考察,尤其是把课本知识融入生活实践中的这类题型,最能体现素质教育,同时也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答卷分析
1、基本情况:全年级400于份试卷中,其中数学单科最高分100分,最低分6分,整个年级的平均分为70分左右。
2、逐题试卷分析: 一题“选择”:满分30分,大部分得分在15—21分间,错误较多的试题依次为第3题、第6题、第9题、和第10题。
二题“填空”:满分16分,大多得分15—18分,错率高低依次为13题、14题。
三题 “解答题”总分54分,大多得分20—30分。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对于第19题第二小题:给出一个方程,如果该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的值是多少。很多同学不理解题意,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多同学知晓答案,却不知如何说好理由。很多同学在做的时候,都是通过表面观察得到的,导致错误。第21题,很多同学对列方程解应用题掌握得不是很熟练,而大部分同学只得了三四分左右。主要原因有二:①无法准确的找出题中所隐含的等量关系,得出方程;②个别同学的计算能力不过关。
四、暴露的主要问题:
1、基本技能不过关,这主要反映在计算和解方程及化简求值上。
2、审题不清,读题不细。比较突出的表现一元一次方程上,不能准确的找出题中所隐含的等量关系。
3、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比较典型的如第19题的第(2)题求k的值,大多同学仅凭猜测想象便胡乱得出错误的结论,根本不去通过逻辑运算去获得结论。
4、数学能力薄弱。分析问题的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基本的数学思想需加强。如第22题的第(1)小题,对基本图形的认识、观察、构造能力弱;不能准确表示图形的含义,更缺乏基本的数学建模思想。
二、考情分析。
本人任教七年级三、五班数学教学,七三班平均成绩67.25分,七五班平均成绩60.32分,基本实现学期初预定目标,也基本达到历年本校数学平均教学水平。最高100分,最低6分,高低分之间相差近94分,相差悬殊,由此可知本班学生数学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在平时能够重视数学课程,能够花功夫按时完成数学科目各项作业,课堂参与度高,对数学课程有兴趣,能够花时间预习复习数学课程的学生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学生数学成绩和个人以往数学基础和智力存在较高相关,同时,数学成绩较好也可以预测其他科目成绩。另外设计操作方面的题型也答题较差,这和学生空间思维不够发达有较大的关联性。
三、教情分析。
本学期是本人第一次执教七年级数学,本人基本依照如下原则开展教学:
1,紧扣书本内容,巩固学生基础。
2先学后教,每节课我都是先自己认真的学习后,完成了课后的练习后再进入课堂给学生授课。
3勤奋虚心。认真督促学生按时完成每节课课后作业,按时批改学生作业,对存在错误的地方耐心修改提示。
4不辞辛苦,百炼成钢。数学科目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规律,熟能生巧才能学好。本人充分利用午自习、晚自习甚至课下时间,对学生耐心讲解辅导,把数学教学从课上延伸到课下。通过分析质量检测成绩可以看出,以上教学措施基本正确有效。存在不足之处就是在后进生转化方面乏善可陈,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也没有收到明显的效果,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重点改进的地方。
四、改进措施
虽然从检测成绩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也符合本校数学总体教学水平,但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毕竟还有很大的差距,学生的成绩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学期拟定通过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本班数学教学水平:1狠抓课堂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每一节课每一分钟的教学效率。2教学和实践紧密结合,训练学生把课本知识迁移到生活实践中来3开动脑筋,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兴趣高了,学习热情有了,才可能学好数学课程。4加强学生的读图及观察能力培养。
第三篇: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张雪英
一、试卷特点
今年数学试题覆盖初一年级上学期几乎全部的内容,考察内容比较全面,同时考察内容也比较注重基础试题。整份试卷的结构还算稳定,分值分配还算合理,试题内容覆盖面宽,考查的各个知识点分布适当,知识结构合理,难度偏高。试卷表面上看比较容易,偏向基础知识的考察,实际上学生在做题时,却发现有一定的难度。考试结果对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知识能力等水平要求较高。
(1)试题的综合运算性增强。一道试题不只考查一两个知识点,而是前后章节揉在一起综合考查。要求考生必须上下融会贯通,全面分析,绝不能一叶障目,以偏代全,否则会劳而无效。与此同时,试题的解法也不单一,以考查考生的灵活运算能力。
(2)试题的论证性较强。这类考题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其目的是考查学生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3)试题更注重对应用能力的考查。为了考查学生综合应用方面的能力,或者说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得分分布情况
第一大题选择题在得分情况不错,但其中第4小题失分较多。原因是学生不理解什么叫方程的解。第二大题是填空题,得分不太理想。第9题要求求角的补角和余角,有些同学把这两个搞反了,说明对这个知识掌握还不够。第三大题计算题比较简单。却比预料中的要差。特别是第(12)小题,很多同学没有做,没有掌握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的法则。
第四大题解答题得分都不理想,第(18)小题是属于简单的解方程应用问题,但学生们掌握不够另外对于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不到位照成失分。第(19)是求角度,给出的条件是间接的但学生不会转化。
第20,22题是实际生活的应用题,学生由于不理解题意,没法求解。第21题,学生归纳能力差无法得出规律。
三、学生问题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到位。
(1)对初一年级数学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的理解、存储、提取、应用均存在明显的差距。不理解概念的实质,不理解知识形成发展过程,死记硬背,因而不能在一定的数学情境中正确运用概念,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运算、推理发生错误。(2)运算技能偏低,训练不到位,由此造成的失分现象举足轻重。计算上产生的错误几乎遍及所有涉及到计算的问题。我们的考生的确存在一批运
算上的‘低能儿’,运算能力差是造成他们数学成绩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表现是:算理不清,不能正确应用符号语言表明数学关系,计算技能低,不能按照一定的程序步骤进行运算,不善于通过观察题目的特点寻求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造成解题速度慢,在大量的“相对难度”的试题上浪费了时间。(3)在推理论证过程中不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表述自己的思想,出现层次不清、逻辑不严密、语言表述混乱的现象。第四大题就是这种情况。
(4)刚开始接触几何,难免出现畏难心理,相对于代数,几何所涉及的概念、观念让他们有点无所适从。接受程度参差不齐。
2、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理解、运用还有一定的差距。
近年来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求有所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运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对于数形结合法、分类讨论等的理解运用还有一定的差距。
3、以思维为核心的一般能力有待于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数学能力总体尚处于较低水准,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阅读理解能力有待于提高。审不清题意,尤其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辨明数学关系,导致解题失误。(2)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较低,不善于分析处理数据。
(3)以辨识、构造几何图形的能力较低,是造成解题失误的重要原因。
(4)即便是优生对于建立在严格逻辑推理以及抽象的数学运算基础上的综合题的解题能力也处于较低水平。
四、教学建议
1、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解题基本方法的掌握,夯实基础。从试卷来看,部分学生失分还是由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不够牢固所造成的。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一定要落实到位,熟悉各种表述方式,正确使用数学符号;将基础知识打扎实。
2、继续围绕主干知识,突出重点。
在复习中仍要进一步围绕主干知识进行专题复习,做到重点突出,对每一个
问题都要讲清楚、讲全面、讲透彻,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练习的量,确保学生该得到的分数能够拿到手。
3、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
对于重要的思想方法,例如数形结合法等,在平时学习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点滴积累,细心体会,理解其实质及应用;作业书写要规范化,不可随心所欲,该用什么符号就用什么符号,表述要清晰。
4、缩小后进面。
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需将知识内容一点点落实到位,让其每节课都有一点收获,耐心指导,千万不要甩掉他们。给优生一定的自由度,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这样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期高效。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河刘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命题特点:
本卷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的内容为基本素材,力求体现《课标》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努力贴近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试卷的主要特点如下: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命题以本册教材主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考点来设计试题,并力求将各知识点放到实际情境中去考查,注重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单纯考查对知识的记忆与识别。
2、重视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对运算的考查强调的是基本的运算能力,对计算量和难度进行控制,避免繁琐的运算;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则加强了探究能力的考查,重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合情推理。
3、试题贴近生活、突出运用。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有关问题作为命题的素材,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数学思考、形成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有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参考人数60人,最高分150分,满分4人,平均分109.1分,及格率为73.3%,优秀率为51.7%.1、少数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
2、一部分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由于对新课程的性质、特点缺乏了解,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所致。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出现数学活动的目标不明确,为活动而活动,把数学活动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让学生随意地从事一些肤浅的、缺乏智力价值的操作活动,从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系统学习,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和其它智力品质的发展。
三、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深入学习课程理论,认真钻研课标和教材,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通过学习强化课程意识,进一步掌握新课程的理念、性质、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技能,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转向具有现代特征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从演绎式教学转向归纳式教学,即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提出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形成概念,得到定理、公式、法则等--解释、应用、拓展。
2、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不应仅仅教数学结论,而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把探索的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活动,意义建构,进而到达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并注意揭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归纳、提炼和总结蕴含在知识内的数学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对基本技能的训练,应通过创设新的情景,让学生在变化的情景中去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训练,而不能变成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的操练,因为操练并不发展意义,重复并不引起理解,反而加重学习负担,降低学习效率,引起学生的厌恶。
3、重视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加强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还要注意分析处理信息能力、探究发现能力,数学语言能力、数学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反思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运算能力的培养,既要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即鼓励笔算、口算、估算以及使用计算器进行复杂运算,又要防止过分地依赖计算器而忽视笔算、口算、估算能力的倾向。对空间观念的培养,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思考与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对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演绎推理,又要重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统计推理等合情推理能力,逐步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4、注重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发挥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用价值,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017/1/14
第五篇: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分析
塔河五中房晓玲
一、试卷的总体评价
2009——2010学上期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由塔河县统一命制。试题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力求指导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试卷总分:120分,试卷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使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以展示,本试卷既有助于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提高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成绩分析
班级参考学生28人,及格20人,及格率为71.4%,120分1人。学生成绩整体良好,但已有两极分化的趋势。
三、答题情况分析
(一)题是填空
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此题学生得分率较高,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不该失分的也失分。
(二)题是选择题,此题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也有能力的提高,多数学生失分较少,但有些学生马虎的厉害,会做的题也能算错,失误较多
(三)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列方程解应用题能力,此题解方程失分较多,计算题也有失分现象,主要是平时应针对部分计算马虎的学生专门训练,同时,部分学生审题不准。致使应用题理解题意有误,从而不得分。
四、对教学的几点反思
作为数学,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彻底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严格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因地制宜,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1、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次考试中,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基础,尤其是计算能力还应多训练,多加强。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多见多练,并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学习方法,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3、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营造自主性学习、小组合作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