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李庄乡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学习目标】
1、学习并运用正确的朗读方法,诵读课文。
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和说服力。(重点)
3、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资料链接】
本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一部分五四运动期间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他们有一腔爱国热血,却看不到中国的希望,不知所措地叹息、彷徨。李大钊等革命先驱者则已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已经全身心地投入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之中。
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告诉人们,不要为面前的困难吓倒,有困难,但更有希望;与困难作斗争,趣味无穷。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预习导学】
1、默熟课文,划出词语,给下列字注音,并抄写三遍。
逼狭()崎岖()()阻抑()()回环曲折()......亦复如是()险峻()一泻千里()奇趣横生()浊流滚滚().....2.本文是一篇用________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作者是_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___________者,(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 “ 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感知】
3.分别请五位同学一人朗读一段课文,听的同学归纳各段大意。
4.试阐释文中提倡的“雄健的精神”。
5.思考:“艰难的国运”的具体含义是什么?“雄健的国民”是什么样的人? 6.找出文章中的比喻,指出本体和喻体,在书上标出。并讨论比喻的作用。总结:
作者以大河奔流比喻民族生命进程,以崎岖险路比喻中华民族所逢的史路,在艰难困苦中毫不气馁,坚信革命必胜,民族必兴,气魄雄健豪壮,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美词欣赏】
人身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毛泽东 《采桑子 重阳》
第二篇: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
日照经济开发区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第一课时
执笔:马骁帅
审核:程静静
学案编号: 授课人:
授课时间:
使用人: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2)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3)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二)技能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2)通过对文章的学习,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3)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
(三)情感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学习难点】
领悟课文的语言美。【学法指导】
(1)文章使用了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 蕴、文字的含义同时丰富了起来。作者在说理,在鼓动人民大众;
(2)又在抒情,抒发豪情壮志。比喻的运用,使作品中的一些语言具有多重的含义,值得反复品味。【学习内容】
(1).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2).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大意。
2、精读每一段,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学习生字词。4.思考课后问题
二、自我检测:
1、下列词有四个错别字,请把正确的字写出来: 逼侠()骑岖()阻仰()回环屈折()
2、仿照例句写一段话: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二、合作探究:
1、紧扣“艰难”“雄健”两个关键词解读课文内容,说说两个词各自的两层含义。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2、再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两组词的位置可否调换? 什么是雄健的精神?
3、国民为什么能“雄健”?
国民之所以能雄健,是因为:
三、质疑交流:
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能帮助你:
我的困惑:
请求解决:
四、迁移延伸:(1)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2)仿写课文第三段,把“旅行”改成其他比喻,如学习。用“有时„„有时”“愈„„愈„„”的句式造句。
日照经济开发区中学七年级语文导学案
课题:《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第二课时
执笔:马骁帅
审核:程静静
学案编号: 授课人:
授课时间:
使用人:
【学习目标】
1、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学习重点】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
【学习内容】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朗读课文,复习上课时所讲内容。
二.检查上节内容
三、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2、这篇文章第二、三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3、请同学们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再展示学习成果。①长江大河——
②扬子江、黄河—— ③浩浩荡荡——
④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⑤曲折回徊,崎岖险阻——
⑥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 ⑦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三、质疑交流:
学了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帮你。
我的困惑:
帮我解决:。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五、达标检测: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横断,江河流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民族生命的过程,其经历亦复如是。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逼狭____ 崎岖____
2.“亦复如是”中的“是”指代什么内容?
3.第一段中的两个“全”字在表情达意上有何作用?
4.作者认为“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由此你会联想到一些与它描写的境界相同的什么诗句呢?
5.第二段中的两个“其”字分别指代什么内容?
6.第三段写到“走到崎岖的境界”后,为什么连用两个“愈”和两个“趣”?
【教学反思】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精选)
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系列
分享智慧,悟理悟真,感受思考,收获人生
静海实验中学导学案
年级: 七年级 学科: 语文 主备:马天府 审核:七年级语文组
课题: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课型:新课 授课时间:2009——2010
(二)第三周 【学习目标】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本文蕴含的哲理意味;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学习重点】
1、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赏析文章的语言美。
2、联系生活,正确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学习思路】
通过分析文章的题目,引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赏析语言美,感知作者运用比喻层层推理,号召大家“拿出雄健的精神”“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乐观中建造国家的壮志豪情。【导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把搜集到的作者李大钊的重点知识点梳理在课本P56下面。
2.结合导学案助读资料以及自己搜集的材料,熟读并理解课文。
二、提出核心问题
你认为文章是围绕哪个问题重点展开的?
三、解决相关问题
1.“艰难的国运”中“艰难”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提示:可用这样的句式:国运的艰难,从文中
可以体现。
2.“雄健的国民”中“雄健”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的词语概括。
提示:可用这样的句式:国民的雄健,从文中
可以体现。
第 页
3.假如有人以为,课题中的两个短语的次序更换一下,并不改变题意,你以为如何?
四.品味语言:赏析文章语言的修辞美、哲理美 1.品味修辞美,赏析意味隽永的比喻美:
学法提示:请学生从文中找出比喻句,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这些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和主张。例如:作者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喻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主张。
2.赏析哲理美:
学法提示:本文有一种哲理美,给人以有关生命、价值的思考,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的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李先生的人生观,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最有趣味、最有意义呢? 例如:作者在文章最后说“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此句中“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充分展示出作者以奋斗为乐趣的人生态度,因此我认为“奋斗的人生”
最有意义。
五,迁移拓展:
有人认为如今国运昌盛,不再需要雄健的国民精神了,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六、作业超市
1、完成课程练习;
2、在随笔本上总结“迁移拓展”的内容。
助读资料:【课文背景】
本文写于1923年,正当五四运动高潮过后,封建军阀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加紧了对中国人民的压迫,加紧了对文化运动的破坏。封建复古势力从一蹶不振中昂起头来,对新文化运动发动猖狂的反扑。社会黑暗到了极点。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
在这种“艰难的国运”面前,那些民族精神不健全的人,怯懦的人,脆弱的人和奴颜婢膝的人,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或化敌为友,为虎作伥,或畏惧斗争,循迹而去。大多数正直的有爱国心的人们,则在黑暗中徘徊,苦于看不到光明,精神不振。
针对这种现实和精神状态,李大钊大声疾呼,振奋起雄健的民族精神,在严重的历史关头,在艰难曲折的道路上,树立起冲破险阻的必胜信心,企望动员更多的人投身于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使救国的事业变成全民的事业。
第 页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8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案 新人教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3.激励学生用雄健的精神克服困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教学重点:
1.在反复朗读中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李大钊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教学难点:
理解本文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的比喻,体会从中表现出的作者的情怀。教学方法:
朗读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 二课时。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这些诗句中,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心怀政治理想,以拯救社稷为己任的仁人志士。他们用语言诠释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这其中就有李大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篇美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二、检查预习:
(一)你了解李大钊吗?——学生介绍完毕后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仲介绍李大钊的视频数据。李大钊,字守常,一八八九年十月二十九日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救国救民、“再造神州”的宏伟抱负和坚强决心,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党成立以后,长期领导党在北方的各地组织,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斗争。一九二二年七月在党的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为中央委员。一九二七年四月六日不幸被捕,在狱中历尽磨难,顽强不屈,四月二十八日壮烈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表现了共产党员英勇坚贞的崇高质量。
(二)背景介绍(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五四运动之后,曾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又陷于迷惘之中,走到了十字路口——敢问路在何方?伟大的革命先驱者李大钊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他对畏难者、怯懦者、歧路徘徊者进行警戒和鞭策,对奋勇前进的革命者给予深情的颂赞和鼓励。
三、朗读感知:
(一)李大钊先生在1927年不幸被反动军阀杀害,他的身影离我们已经很远很远,但历史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当我们阅读他的遗作,仍然能感觉到他的心跳和呼吸,倾听到那超越时空的激情澎湃的心声。下面听课文范读(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泛读)。注意:
A、勾画出应该掌握和不能理解的词语。B、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
C、艰难的国运是怎么样的一种命运,请联系课文的具体语言来回答。1.出示应该掌握的词和不理解的词,清除阅读障碍。
其经历亦复如是
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
奇绝壮绝的境界
老于旅途的人
以成其浊流滚滚
魄势
阻抑 2.初步把握语言特点。――本文语言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3.“艰难的国运”的含义: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了解写作背景――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二)多样朗读,体味作者的感情,感受文章的语言美 1.请学生朗读(每段一位学生)2.每小组读一段 3.全班齐读
(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做及时的评价)
四.归纳各段内容――研究写了什么、怎么阐述的。1.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2.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3.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4.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5.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五.揣摩文章的语言:
1.喜欢哪些句子呢?请推荐给大家。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对文章语言的体会 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生1:这篇文章语言很美,气势磅礴,铿锵有力
生2:本文语言美,美在比喻的运用,形象生动,说理透彻 生3:本文意境美,表现在长江大河的流状,与《黄河颂》中“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很相似 六.作业布置
1.课外收集抒发爱国主义情怀的名篇佳句 2.找出文章的比喻句,说说有什么效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体味比喻说理的生动形象性和说服力 教学重点
1.通过反复朗读,体味作者的豪情壮志 2.揣摩本文比喻中蕴含的哲理及情感 教学过程:
一.继续上课堂的内容 1.学生齐读,注意情感的把握
2.联系上堂课遗留的问题:从文中找出所有的比喻句,并说说这些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和主张(联系课后练习二)学生在文中圈点勾画,并自由发言,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用长江大河比民族生命进程;用扬子江、黄河比中华民族进程;用“浩浩荡荡”比中华民族历史势不可挡,一往无前;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用“曲折回环”“崎岖险阻”比中华民族历史所逢的艰难国运;用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用“浊流滚滚,一泻万里”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这一系列的比喻,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的主张: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牺牲。二.深入探究
1.“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的含义的?深刻理解“趣味”的含义: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李大钊先生在他的作品里,表达了他对这种乐趣的理解: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与球,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2.“要知在艰难的国运中建造国家,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你同意吗?你能联系历史事实来谈谈你的看法吗?
3.联系第五节,谈谈“雄健的精神”的具体含义。
明确 :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一种名族精神。奋斗中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从课文的标题来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要提示两者的关系,你能结合文章,把作者言而未尽的意思说出来吗?――理解写作目的。
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三.探讨李大钊
1.你从李大钊先生的文章中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风范?
他的信念、忠诚、追求、勇气、执着、热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2.李大钊先生用他的生命诠释了“雄健的国民”的含义,那就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朗读名言,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3.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磅礴激越的情感。
四、感悟联想:
李大钊先生对人生乐趣的表述,实际上也是对人生意义的一次庄严的思考。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最有趣味、最有意义的呢?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引用李大钊先生的名言,学生朗读并背诵李大钊先生的名言:
人生的目的,在于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远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学生自由发言)
五、总结全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伟大的灵魂,总是把自己的身家命运和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给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把它作为终身的幸福。这些为理想而奋斗的勇士,为了信念而逝去的志士,把自己的生命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们的心里。因为有了他们的牺牲和奋斗,共和国才有今天的繁荣和富强,每一个有民族责任感的人都应该对自己说:让共和国的明天因为有我而更加强大和美丽!六.作业布置
结合课文写读后感一篇。
板书设计 :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一一一“一段崎岖险阻的道路” 雄健的精神: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 雄健的国民:勇敢、执着、爱国……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同步练习
1.《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用________形式写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作者是________,字________,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________者,________(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________”。
2.根据拼音写词语或者给汉字注音。
①一xiè________千里
②丛山dié________岭 ③险jùn________
④阻yì________ ⑤逼xiá________
⑥qíqū________ ________ ⑦奇趣横________生________
⑧浊________流滚滚 3.用下列词语造句。①浩浩荡荡—— ②奇趣横生——
4.本文用一系列比喻来说理,既生动形象又有说服力。试指出下列比喻的本体或喻体。①用长江大河比________________。②用扬子江、黄河比________________。
③用“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比________________。④用“________________”比中华民族前进中的艰难斗争。⑤用“________________”比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
参考答案
1.散文
李大钊
守常
马克思主义者
中国共产党
革命史上的丰碑。2.①泻
②叠
③峻
④抑
⑤狭
⑥崎岖
⑦héng shēng ⑧zhuó 3.略
4.①民族生命进程;②中华民族历史进程;③中华民族历史的顺利发展;④“曲折回环”“崎岖险阻;⑤“浊流滚滚、一泻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