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欧也妮.葛朗台》导读
《欧也妮•葛朗台》导读
【书海领航】
法国巴黎罗丹博物馆的庭院内,默默地站立着一个巨人,这就是巴尔扎克塑像,著名雕塑家罗丹留下的传神杰作,常常令人想起这位法兰西民族最光辉的巨匠坎坷的命运,勤奋的一生,刚强的意志,深邃的思想和犀利的笔锋。
巴尔扎克(1799~1850)经历了法国近代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拿破仑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无论是家庭或是社会,都没有给予他特别优厚的恩惠。不论在哪里,父母和教师都没有对巴尔扎克抱什么希望,更不要说发现他什么天才。这也难怪,他在一次只有35名学生参加的会考中,竟名列第32。这种成绩的学生,会有什么出息呢。巴尔扎克大学毕业后便进了律师事务所,如他父母所希望的,这是“铁饭碗”。但年轻的巴尔扎克不再甘于平庸了。他不顾家庭反对,辞去职位专心写作。在一处贫民窟的阁楼上,巴尔扎克开始作家生涯。迫于贫穷和饥饿,他为通俗小报写过一些光怪陆离的东西,开办过印刷厂。这些活动不但没有赢利,反而使巴尔扎克负债累累。这巨额债务像恶梦一样缠绕着巴尔扎克,直至1850年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但他并未消沉,在他书房中布置了一座拿破仑的小像,并写下了激励自己一生的座右铭:“我要用笔完成他用剑所未能完成的事业。”巴尔扎克在生活中跌跌撞撞地前行,但也就在这碰撞中认识了生活,而且比别人认识得更深刻。他留下的巨著《人间喜剧》,包括91部作品,就是十九世纪法国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著名的篇章有:《舒昂党人》、《高利贷者》、《高老头》、《古物陈列室》、《纽泌根银行》、《幻灭》、《农民》??,在短短20年内,他每年要写4~5部小说。每天伏案至少18个小时,他的《赛查·皮罗多》是25小时内写成。《乡村医生》用了72小时,而长达几十万字的名著《高老头》竟是三天内一气呵成。为保证写作时清醒,巴尔扎克嗜浓咖啡如命,他曾说过:“我将死于3万杯咖啡。”果然,慢性咖啡中毒成为他死因之一。
《欧也妮·葛朗台》是他最优秀的小说之一。据说是他与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俄国贵妇韩斯卡夫人热恋中的产物。初稿曾寄往遥远的俄罗斯,中途未曾遗失真是万幸。巴尔扎克称此篇为“最出色的画稿之一”。这部小说充分体现了他丰富的艺术实践和创作的特色。
《欧也妮·葛朗台》以欧也妮的故事贯穿全书,但是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既贪婪又吝啬的老葛朗台的形象,这是此书最大成就。巴尔扎克用漫画式的夸张,真实的细节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爱财如命,毫无亲情的吝啬的葛朗台。在金钱导演下,葛朗台时而忧,时而喜;时而如虎,时而如羊;他的一言一行,一嗔一怒,都离不开他的最高任务:占有金子,保住金子。通过欧也妮的悲剧形象则控诉了拜金主义对社会的毒害。从艺术上看,作品在塑造人物、描写环境、叙述故事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精细入微的环境描写,反映了时代风貌,生动再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生活,可以说是整个法兰西历史的一个真实断面。另外,作品结构紧凑,步步深入,一气呵成,各线索之间互相联系,显得跌宕有致。行文如滚滚洪流,直泻而下,笔势酣畅,具有浓烈的抒情意味。这部小说以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震撼着每一位读者,在法兰西文学史具有独特魅力。
《欧也妮·葛朗台》对于巴尔扎克本人来讲,是他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葛朗台的形象作为世界文学人物长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而流传后世。这部书对于读者来说也是巴尔扎克小说中最具可读性的一部著作,它以讽刺的巧妙运用而吸引着人们。巴尔扎克其他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虽博大精深,却很难让人一气读下,原因在于他叙述的冗长,技巧的呆板,唯此部除外。总之,巴尔扎克仍以其《人间喜剧》成为当时法国社会出色的书记员。巴尔扎克不仅属于他的时代,也不仅属于法兰西民族,巴尔扎克是全人类的骄傲。
【内容梗概】
在法国索漠城一所古老而荒凉的住宅里,住着城里最富有的葛朗台先生。他发家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他本是个箍桶匠,娶了一个有钱的木材商的女儿为妻。后来又四处钻营,做过市长,并继承了几笔遗产,于是跃居为首富。他以吝啬出名,但正因为这一点才受到人们的尊敬。他举止朴素,餐桌上从来都是粗茶淡饭,但他的言谈举止却为当地人所效法。他的家中只有妻子、女儿欧也妮和仆人拿侬。老葛朗台对待太太就像使唤奴隶一样,毫无感情可言。而仆人拿侬则是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原因是在她穷困之际,葛朗台雇用了她,毫不嫌她丑陋。欧也妮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葛朗台为表示对女儿的疼爱,每年她生日时都咬着牙送她一枚金币,因而她也有些私房钱。对于老葛朗台来说,最大的快乐就是占有别人的每个金币,然后珍藏起来。为了不浪费每个金币,除购买十分必要的生活用品外,他对家中一切开支都非常吝啬,每天都要仔细考虑后才拿出全家要吃的几块方糖、几块黄油、一条面包,11月中旬前不许在屋里烤火。屋内设备简陋,生活十分困苦,陌生人绝不会想到这里的主人会是一个巨富。
但索漠人都知道,他们都盯着这份财产而羡慕不已。如果老葛朗台去世,欧也妮将是唯一继承人。因此,城中少年都在追求她。其中有两个主要竞争对手。一个是克罗旭,是本地公证人的儿子。另一个是格拉桑,本地银行家的儿子。有一天适逢欧也妮过生日,这两人都赶往葛朗台家。傍晚时,随着一阵意想不到的敲门声,进来的是守财奴的侄子查理。他的父亲在巴黎居住,也是当地的富户。查理一身时新装束,摆出巴黎人的派头,为的是给这些未
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一个清高自大,不可一世的印象。
查理带给葛朗台一封信。信中其实是一封遗书,原来查理的父亲已经破产,并打算自杀,因此把查理托付给葛朗台照顾。这一切查理并不知情。欧也妮则被查理英俊的外表和不凡的谈吐所打动。她暗暗爱上了他。甚至不顾家中的禁令,为查理燃起了火炉和蜡烛,还跑上跑下尽量使查理满意。
葛朗台看完信后心中一沉,他知道查理在这里只能是一个生活负担,必须赶他走。第二天,葛朗台将载着查理父亲死讯的报纸递给查理,查理看完后痛不欲生,几日没有出门。欧也妮则在怜悯查理的同时,爱意愈深。查理此时也感到了欧也妮体贴入微的友谊。
葛朗台决定将查理打发到印度去。于是,他有生以来第三次请客。客人自然又是公证人和银行家。因为有求于人,葛朗台又装口吃,想出了一个既能保全名誉,又不花一文钱的办法。他托银行家到巴黎为他处理查理父亲的遗产,又让查理签了一份放弃父亲遗产继承权的声明书。然后打发他去印度。欧也妮得知内情,把自己全部积蓄六千法郎送给堂弟作盘缠。查理回赠给她一个家传的镶金首饰盒。他们私订了终身。海誓山盟之后查理离开了索漠。葛朗台知道欧也妮将全部私房钱全给了查理后,变得像野兽一样凶残。
他将欧也妮锁在房间里,罚女儿只吃冷水和面包。无论谁来讲情,他都置之不理。结果妻子吓病了。公证人以利害关系劝葛朗台和女儿讲和。他说如果葛朗台的妻子死了,欧也妮可以以女儿的身份分走他的一半财产。葛朗台害怕了,才将女儿放了出来。
有一天,欧也妮母女正在房间里欣赏查理留下的首饰盒,不巧被葛朗台撞见,一见到金子,葛朗台眼睛就亮了。他一把扑过去抱住首饰盒。并四处找刀子要将金子弄下来,欧也妮在手边抓住一把刀子作武器,声称只要把金子弄掉一点,她就自杀。欧也妮的母亲吓得昏了过去。葛朗台最后只好作罢。
不久,欧也妮的母亲就去世了。葛朗台担心女儿会分走财产,对欧也妮十分客气。过了一阵,他骗欧也妮在放弃遗产声明书上签了字,才又过上了安生日子。
葛朗台活到82岁,患了疯瘫症,不得不让女儿参加管理田产的秘密,他不能走动,坐在轮椅上指挥女儿把一袋袋金币藏好。贮藏室的钥匙他贴身放着,不时用手抚摸。临死前,他还要女儿把金子堆在桌上,自己贪婪地看着。
神甫来作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了金子回光返照,拼命想抓住。这一下的努力最终使他送了命。
葛朗台死后,欧也妮继承了价值1700万的遗产。她此时已30岁,虽然十分富有,精神上却很寂寞,她最大的安慰就是抚摸查理留下的首饰盒,等着情人的回来。
查理此时早已忘了欧也妮。他来到印度之后,为了挣钱什么都做,他从事人口贩卖、放高利贷,偷税走私,最终发了大财,他的心狠手辣,贪婪吝啬简直就是第二个葛朗台。他与各种肤色的女人鬼混,早已忘记了欧也妮。几年后,他带着百万家财返回法国。在船上他结识了一位侯爵。为了高攀贵族,查理不顾侯爵女儿奇丑无比,和她订了终身,他写信给欧也妮,告诉她他已结婚的消息,并汇来8000法郎,希望能赎回首饰盒。欧也妮最后的希望破灭了。她精神上受到了很大刺激。最后,她答应嫁给公证人的儿子篷风,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因篷风只为了钱才追求她,她可以把钱给他,而情感上则让她自由。几年后,篷风当了法院院长,但不久便死掉了,欧也妮成了寡妇。她用150万法郎偿还了叔父的债务,让查理过着幸福、名誉的生活。她自己则幽居独处,依旧过着以前简朴的生活。索漠那古老的房子,依然没有阳光,老是阴森森的。可是她办了许多公益事业:一所养老院,几处教会小学,一所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她用这些来反驳别人责备她吝啬的话。
欧也妮如今只有一件事可做了,那就是静静地等待死亡,她希望自己在天国中会得到人世间得不到的快乐。
【精彩篇章推荐】
1、第 7~10 页 介绍葛朗台的大致情况,作者用漫画式的手法,从肖像和行动上对葛朗台进行了夸张式的描绘,读来令人忍俊不已。一个守财奴的形象呼之欲出。
2.第 86~100 页 葛朗台为赶走查理而绞尽脑汁。这一段描写以对话为主,葛朗台装出口吃的样子,以使人相信他是一个重情义的兄长,极具讽刺意味。
3.第 135~143 页 因欧也妮赠钱事发引起葛朗台家内乱。这一段用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将葛朗台的愤怒和欧也妮的倔强刻画出来,情节紧张,动人心魄。
4.第 152~155 页 葛朗台企图抢夺首饰盒。这是本书中最精彩之处,充分暴露了他贪婪的本性。几句话、几个动作就使人物棱角分明,确为大手笔。
5.第 160~161 页 葛朗台临死前对金子的留恋。这一段描写极尽讽刺之致,特别是葛朗台临死前拼命想抓住作法事的镀金十字架一节,写尽了他守财奴的本性。与我国古典名篇《儒林外史》中“严监生之死”异曲同功,让人在大笑之余回味无穷。
《欧也妮葛朗台》导读问答
1.简述欧也妮具有反抗意义的故事。
答:有一天,欧也妮母女正在欣赏查理赠送的首饰盒,恰好被葛朗台撞见了。他看到首饰盒上的金子,眼睛里发出亮光,把身子一纵,向首饰盒扑去,“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他把首饰盒抓在手里,准备用刀子把金子挖下来。欧也妮急了,她声称如果父亲敢碰盒上的金子,她便用这把刀子自杀。父女争执起来。直到葛朗台的妻子晕过去,他才住手。
2.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一些“吝啬”的具体表现。
答:(1)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级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女儿生日那天,有客人来,只不过多点了一支蜡烛;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要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佃户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钞。
(2)葛朗台虽已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过日子却一直和庄稼人差不多,喝的老是坏酒,吃是老是烂果子,面包是自已家烤的,肉食蔬菜靠佃户供应,蜡烛是全家合用一支,还得买最便宜的,白糖早就落价了,可永远当做奢侈品看待……
3.简述欧也妮的婚姻经历。
答:欧也妮爱着查理,并将自己的全部金币赠给了他。父母去世后她还等着查理归来。查理发大财后写信要违约。她一气之下与蓬风结婚,没想到欧也妮33岁成了寡妇,于是人们又“开始包围这个有钱的寡妇,就像当年克罗旭他们一样”。
4.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的发家史。
答:他利用大革命的好时机,他贿赂拍卖监督官的手段,三文不值两文地买到了当地景好的葡韵园;他荣任镇长期间,曾冠冕堂皇地为“本地的利益”,造了好几条出色的公路直达自己的产业;在房产登记的时候,他利用职位,神不知鬼不觉地占了不少便宜;在地侯爵老爷乎头拮据时,他又用极便宜的价格,买下了弗鲁瓦丰侯领地。
5.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最让人难以忘记的一个情节。
答:葛朗台临死前,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便作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他死了。
6.简述老葛朗台嗜金如命的一个情景
欧也妮正和母亲欣赏表兄查理留下来做爱情信物的梳妆匣子。老葛朗台突然开门进了房间,一看见梳妆台上的金子,老葛朗台眼睛发亮,身子一纵像老虎一样扑上梳妆台,大叫着:“这么多的金子,您这交易划得来,你真是我的好女儿。”
[方法提示]:情景描述应有画面感,可先勾勒或交代背景,再着力描写特写镜头,写出“景”的画面和情的内涵。
《欧也妮·葛朗台》
1.简述欧也妮具有反抗意义的故事。
答:有一天,欧也妮母女正在欣赏查理赠送的首饰盒,恰好被葛朗台撞见了。他看到首饰盒上的金子,眼睛里发出亮光,把身子一纵,向首饰盒扑去,“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他把首饰盒抓在手里,准备用刀子把金子挖下来。欧也妮急了,她声称如果父亲敢碰盒上的金子,她便用这把刀子自杀。父女争执起来。直到葛朗台的妻子晕过去,他才住手。
2.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一些“吝啬”的具体表现。
答:(1)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级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女儿生日那天,有客人来,只不过多点了一支蜡烛;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要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佃户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钞。
(2)葛朗台虽已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过日子却一直和庄稼人差不多,喝的老是坏酒,吃是老是烂果子,面包是自已家烤的,肉食蔬菜靠佃户供应,蜡烛是全家合用一支,还得买最便宜的,白糖早就落价了,可永远当做奢侈品看待…… 3.简述欧也妮的婚姻经历。
答:欧也妮爱着查理,并将自己的全部金币赠给了他。父母去世后她还等着查理归来。查理发大财后写信要违约。她一气之下与蓬风结婚,没想到欧也妮33岁成了寡妇,于是人们又“开始包围这个有钱的寡妇,就像当年克罗旭他们一样”。
4.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的发家史。
答:他利用大革命的好时机,他贿赂拍卖监督官的手段,三文不值两文地买到了当地景好的葡韵园;他荣任镇长期间,曾冠冕堂皇地为“本地的利益”,造了好几条出色的公路直达自己的产业;在房产登记的时候,他利用职位,神不知鬼不觉地占了不少便宜;在地侯爵老爷乎头拮据时,他又用极便宜的价格,买下了弗鲁瓦丰侯领地。
5.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最让人难以忘记的一个情节。
答:葛朗台临死前,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便作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他死了。
《欧也妮·葛朗台》
1.简述一个葛朗台嗜金如命的故事。
答:①为了款待葛朗台的侄子,女仆要去买肉。“用不着。佃户会送禽鸟来,你给我们做野禽汤好了。我就去吩咐佃户,给我打几只乌鸦来。这种野味炖汤,再好不过了。” “老爷,听说乌鸦吃死人肉,这可是真的? “你真笨,拿侬!乌鸦跟人一样,逮着什么吃什么。咱们不也一样靠死人吃饭吗?什么叫遗产?②葛朗台从不买肉和面包。佃户给他送足够的阉鸡、母鸡、鸡蛋、黄油和小麦,租用磨坊的人除了缴纳租金,还要登门拿小麦去磨。葛朗台要租他菜园的菜农供应蔬菜。取暖用的木材,是从田园四周作为篱笆的矮树或烂掉一半的老树上锯下来的。他的开支,仅仅是圣餐费,妻女的衣着花销以及教堂座位的租金等。③临终法事时,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葛朗台似乎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是守财奴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
2.简述一个葛朗台如何发迹的故事。
答:①一七八九年,共和政府在索漠地区拍卖教会产业,葛朗台把手头现款再加上妻子的陪嫁,凑成一笔两千金路易的资本,携款直奔县政府,从监卖国有地产的官员手中,廉价买到区里最好的几片葡萄园,一座修道院和几块按收成交租的分种地。②葡萄园主们建立攻守同盟,约好待价而沽。但是当荷兰客人和比利时客人上午要走的时候,葛朗台在客栈前面的广场上走来走去,比利时人来找他,结果二百法郎一桶成交,一半付现钱,现钱是金币。唯利是图的投机商把其他葡萄园主全都蒙骗了。
3.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简述一个《欧也妮·葛朗台》中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故事。答:①当欧也妮和母亲正在欣赏查理寄存的梳妆匣时,葛朗台开门进来了。葛朗台太太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叫起来:“上帝啊!救救我们!”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是金子!真金!”他叫嚷,“这么多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②妻子生病,治病需要花钱,这简直就是“抹自己的脖子”。但他想到花几个看病钱会保住更大一笔财产——这交易划得来。他请来索漠最有名的医生为太太诊治,战战兢兢地探问:“要不要花很多钱?要不要吃药呢?”最终咬着牙说出:“请你救救她,即使要我一二百法郎也行。”
1. 为什么说葛朗台占有金子,却是金钱的奴隶?
答:葛朗台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执迷不悟,在他眼里只有金钱,任何事物,只有它和金钱发生联系才引起他的兴趣。在金钱与亲情的较量中,他不看重妻子、女儿、弟弟、侄子,他被金钱缠绕,限制,剥夺,在金钱与亲情间,他向金钱妥协,所以,他虽然占有大量金子,却成了金子的奴隶。
5.简述一个体现欧也妮·葛朗台像“一枝卓然独立于金钱至上的泥潭里的莲花”的故事。
答:①欧也妮和母亲正在欣赏查理寄存的梳妆匣。葛朗台进门来,举刀要撬梳妆匣上的金子。“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把刀子结果我的性命。你已经把母亲害到只剩一口气了,你还要杀死你的女儿。好吧,大家拼掉算了。”葛朗台迟疑不决时,“她会的,老爷,”她的母亲说。②欧也妮知道查理需要钱后,拿来了自己的全部积蓄:“查理,您收下吧。今天上午,我还不知道钱有什么用。您教我懂得了,钱不过是一种工具。堂弟跟亲兄弟差不多。姐姐的钱,您总可以借用吧”“哎,您答应了,是不是?”她高兴得哭了,“别担心,堂弟,您会发财的。这些金子会给您带来好运的„„”
6.揣摩一下查理·葛朗台知道堂姐拥有1700万法郎巨大财产后的心情。(用第一人称描写)答:“噢,天啊堂姐拥有万法郎”查理目瞪口呆,“我原以为她是一个毫无教养的贫穷的乡下姑娘,单纯、傻气。”他那在印度被晒得褐色的脸膛竟然涨红了。“本来到手的肥肉让我给吐出了,该死的堂姐,多么高贵、圣洁、可爱啊,可要与眼前这位‘姐夫’搞好关系,让他提携提携我。”
《欧也妮葛朗台》
1.简述欧也妮具有反抗意义的故事。
答:有一天,欧也妮母女正在欣赏查理赠送的首饰盒,恰好被葛朗台撞见了。他看到首饰盒上的金子,眼睛里发出亮光,把身子一纵,向首饰盒扑去,“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他把首饰盒抓在手里,准备用刀子把金子挖下来。欧也妮急了,她声称如果父亲敢碰盒上的金子,她便用这把刀子自杀。父女争执起来。直到葛朗台的妻子晕过去,他才住手。
2.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一些“吝啬”的具体表现。
答:(1)葛朗台阴森森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楼梯踏级都被虫蛀坏了,女仆差点摔了跤,他还怪她不挑结实的地方落脚;每一顿饭的面包食物、每一天要点的蜡烛,他都亲自分发,一点儿不能多;女儿生日那天,有客人来,只不过多点了一支蜡烛;他限制妻子的零用钱,连别人送给她的一点,也要想方设法刮走;来了亲戚,他不让加菜,吩咐佃户打些乌鸦来煮汤;妻子卧床不起,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得破钞。
(2)葛朗台虽已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但过日子却一直和庄稼人差不多,喝的老是坏酒,吃是老是烂果子,面包是自已家烤的,肉食蔬菜靠佃户供应,蜡烛是全家合用一支,还得买最便宜的,白糖早就落价了,可永远当做奢侈品看待……
3.简述欧也妮的婚姻经历。
答:欧也妮爱着查理,并将自己的全部金币赠给了他。父母去世后她还等着查理归来。查理发大财后写信要违约。她一气之下与蓬风结婚,没想到欧也妮33岁成了寡妇,于是人们又“开始包围这个有钱的寡妇,就像当年克罗旭他们一样”。
4.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葛朗台的发家史。
答:他利用大革命的好时机,他贿赂拍卖监督官的手段,三文不值两文地买到了当地景好的葡韵园;他荣任镇长期间,曾冠冕堂皇地为“本地的利益”,造了好几条出色的公路直达自己的产业;在房产登记的时候,他利用职位,神不知鬼不觉地占了不少便宜;在地侯爵老爷乎头拮据时,他又用极便宜的价格,买下了弗鲁瓦丰侯领地。
5.简述《欧也妮·葛朗台》中最让人难以忘记的一个情节。
答:葛朗台临死前,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便作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他死了。
《欧也妮·葛朗台》
1.简述一个葛朗台嗜金如命的故事。
答:①为了款待葛朗台的侄子,女仆要去买肉。“用不着。佃户会送禽鸟来,你给我们做野禽汤好了。我就去吩咐佃户,给我打几只乌鸦来。这种野味炖汤,再好不过了。”
“老爷,听说乌鸦吃死人肉,这可是真的?”
“你真笨,拿侬!乌鸦跟人一样,逮着什么吃什么。咱们不也一样靠死人吃饭吗?什么叫遗产?”
②葛朗台从不买肉和面包。佃户给他送足够的阉鸡、母鸡、鸡蛋、黄油和小麦,租用磨坊的人除了缴纳租金,还要登门拿小麦去磨。葛朗台要租他菜园的菜农供应蔬菜。取暖用的木材,是从田园四周作为篱笆的矮树或烂掉一半的老树上锯下来的。他的开支,仅仅是圣餐费,妻女的衣着花销以及教堂座位的租金等。
③临终法事时,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葛朗台似乎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是守财奴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2.简述一个葛朗台如何发迹的故事。
答:①一七八九年,共和政府在索漠地区拍卖教会产业,葛朗台把手头现款再加上妻子的陪嫁,凑成一笔两千金路易的资本,携款直奔县政府,从监卖国有地产的官员手中,廉价买到区里最好的几片葡萄园,一座修道院和几块按收成交租的分种地。
②葡萄园主们建立攻守同盟,约好待价而沽。但是当荷兰客人和比利时客人上午要走的时候,葛朗台在客栈前面的广场上走来走去,比利时人来找他,结果二百法郎一桶成交,一半付现钱,现钱是金币。唯利是图的投机商把其他葡萄园主全都蒙骗了。
3.恩格斯指出:“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简述一个《欧也妮·葛朗台》中体现恩格斯这一观点的故事。
答:①当欧也妮和母亲正在欣赏查理寄存的梳妆匣时,葛朗台开门进来了。葛朗台太太一看见丈夫瞪着金子的眼光,叫起来:“上帝啊!救救我们!”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是金子!真金!”他叫嚷,“这么多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
②妻子生病,治病需要花钱,这简直就是“抹自己的脖子”。但他想到花几个看病钱会保住更大一笔财产——这交易划得来。他请来索漠最有名的医生为太太诊治,战战兢兢地探问:“要不要花很多钱?要不要吃药呢?”最终咬着牙说出:“请你救救她,即使要我一二百法郎也行。”
4.为什么说葛朗台占有金子,却是金钱的奴隶?
答:葛朗台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执迷不悟,在他眼里只有金钱,任何事物,只有它和金钱发生联系才引起他的兴趣。在金钱与亲情的较量中,他不看重妻子、女儿、弟弟、侄子,他被金钱缠绕,限制,剥夺,在金钱与亲情间,他向金钱妥协,所以,他虽然占有大量金子,却成了金子的奴隶。
5.简述一个体现欧也妮·葛朗台像“一枝卓然独立于金钱至上的泥潭里的莲花”的故事。
答:①欧也妮和母亲正在欣赏查理寄存的梳妆匣。葛朗台进门来,举刀要撬梳妆匣上的金子。“父亲,你的刀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把刀子结果我的性命。你已经把母亲害到只剩一口气了,你还要杀死你的女儿。好吧,大家拼掉算了。”葛朗台迟疑不决时,“她会的,老爷,”她的母亲说。
②欧也妮知道查理需要钱后,拿来了自己的全部积蓄:“查理,您收下吧。今天上午,我还不知道钱有什么用。您教我懂得了,钱不过是一种工具。堂弟跟亲兄弟差不多。姐姐的钱,您总可以借用吧?”“哎,您答应了,是不是?”她高兴得哭了,“别担心,堂弟,您会发财的。这些金子会给您带来好运的„„” 6.揣摩一下查理·葛朗台知道堂姐拥有1700万法郎巨大财产后的心情。(用第一人称描写)
答:“噢,天啊!堂姐拥有1700万法郎?”查理目瞪口呆,“我原以为她是一个毫无教养的贫穷的乡下姑娘,单纯、傻气。”他那在印度被晒得褐色的脸膛竟然涨红了。“本来到手的肥肉让我给吐出了,该死的!堂姐,多么高贵、圣洁、可爱啊!可要与眼前这位‘姐夫’搞好关系,让他提携提携我。
第二篇:《欧也妮_葛朗台》导读
名著阅读专题之《欧也妮·葛朗台》
一、作者简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出生在法国杜尔城一个中等资产阶级家庭。他祖父是个普通农民,父亲在大革命中发迹,当上了政府官吏,后移居杜尔,成了该城的富翁。
巴尔扎克幼时在教会学校读书。1814年举家迁往巴黎。他曾在保王党人开办的寄宿学校上学。1816至1819年在法科学校学习法律,并先后在诉讼代理人和公证人事务所当见习生。这是巴尔扎克的社会大学,他通过形形色色的案件洞察到社会的丑恶内幕,看见了许许多多围绕着财产而进行的激烈斗争。巴尔扎克热衷于文学创作,他去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并获得了文学学士称号。他违背了父母要求他当律师的愿望,坚决地走上了文艺创作的道路。1819年他向家里提出从事创作的要求,父母只答应给他两年的时间试试看,他却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个准备阶段。从1820年到1825年间。他一面大量阅读各种书籍,一面写作一些没有什么艺术价值的流行悲剧和神怪小说。对这些作品,他自己也不重视,从来不用真实的名字去发表。这实际上是伟大作家正式开始创作前的练笔。1825年以后,他从事过多种职业,一心想发财致富。他开办印刷厂,出版古典作品,甚至还准备冒险去开采从古罗马时代就废弃了的银矿。所有这些都没有成功。事业的失败给他带来了沉重的债务,以致拖累终身。但是这些活动,使他更深入一层地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其种种弊端,为他日后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巴尔扎克一生除了文学活动以外,其他的事业都失败了;但正是这些事业的失败却造就了他创作的成功。
1829年,巴尔扎克首次用真实姓名发表了长篇小说《朱安党人》。这部小说反映了1789年大革命以后共和政府镇压朱安党叛乱的经过,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这是他的成名作,标志着作者迈开了通向现实主义的第一步。为了完成描绘当代生活的创作宏图,也为了通过写作来偿还他那永难偿清的债务,在以后的20多年的时间里,他以坚持不断的努力,写出了90多部长、中、短篇小说。创作上所付出的巨大的精神劳动,长期无休止地工作,严重地毁坏了他的身体。从1847年以后,他一直患着重病,再没有写出新的作品。家庭生活的不如意也加速了作者身体的崩溃。1850年8月病逝。
1829年至1848年是巴尔扎克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他的主要作品都创作于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他共写出了包括96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的总集子,描写人物达2000多个。1842年,他受中世纪意大利诗人但丁《神曲》(直译为“神圣的喜剧”)的启示,把他的全部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巴尔扎克原计划要使《人间喜剧》包括143部长、中、短篇,描写人物预计3000到4000个。由于过度的创作劳动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在51岁便与世长辞,这个宏伟的计划没有完全实现。
《人间喜剧》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其中风俗研究是主要部分,作品最多。它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事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巴尔扎克的主要作品,都分别归类到这些部分和场景中。它们虽都独立成篇,但相互之间却有着内在联系,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法国生活,共同组成了一幅规模宏大、色彩缤纷、几乎是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画面。《人间喜剧》围绕贵族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以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金钱统治为中心主题,“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成为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作品提要
天真美丽的葛朗台是悭吝精明的百万富翁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破产的堂哥,为了他不惜激怒爱财如命的父亲,倾尽全部私蓄资助他闯天下。因此,父女关系破裂,胆小贤淑的母亲吓得一病不起。在苦苦的期待中丧失了父亲、损耗了青春的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巴尔扎克为整个故事情节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行动背景,并在这一背景中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不仅是典型化了的个人,而更是个性化了的典型。这种套路的故事,不但没有使巴尔扎克的作品落入俗套,反而更展现出了大师的风格与魅力,尽显整部作品的光彩。
以法国外省索漠城葛朗台女儿欧也妮的经历作为线索,以欧也妮与查理的恋爱纠葛为中心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着力表现葛朗台老头一家的生活内幕,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家庭生活的本质。
在古老的索漠城中,有一所灰暗阴森、门顶上长满了野草的老宅子,它就是这个城里最富有、最有名望的商人葛朗台老头的家。葛朗台40岁时才和一个木板商的女儿结婚。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他用岳父给他的400路易贿赂了标卖官,仨钱不值俩钱地便把区里最好的葡萄园买到了手,并且当上了索漠区的区长。1806年拿破仑执政,他因有“红帽子”嫌疑被免职,虽然官场失意,他却在这一年接连得到了三笔巨额遗产,成了州里纳税最多的人。然而,只有两个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钱:替葛朗台放债的公证人克罗旭和银行家格拉桑。
葛朗台精明狡猾,在投机事业上从来没有失败过。虽然有钱,但他仍然很抠,例如每天早晨都亲自分发面包和食物,就是女儿欧也妮和仆人使用的蜡烛,也总是他亲自分发,葛朗台太太给他带来30多万法郎的遗产,可他每次只给太太不超过6法郎的零用钱。由于他有钱,他的说话、衣着、姿势都成为地方上的模仿的对象。
克罗旭和格拉桑都看上葛朗台的财产,想和他攀亲。1819年11月的一天,是欧也妮23岁生日,克罗旭和格拉桑一家都来大献殷勤。正在这时,葛朗台的侄儿查理从巴黎来到伯父家里,但伯父家的穷酸令他大吃一惊。欧也妮迷上了这位俊俏的花花公子,对堂兄弟异常关心,瞒着父亲给了他很多好吃的,但公证人和银行家却忧心忡忡,他们担心欧也妮被查理抢走。葛朗台从弟弟的来信中得知他已破产,并已决定自杀,他恳请哥哥收留可怜的查理,但葛朗台绝不想干这种赔钱的傻事儿,他想赶快把他打发到印度去。欧也妮非常同情查理的遭遇,便悄悄地把自己的6000法郎私房钱给了查理,查理与她私定了终身并把母亲的纯金梳妆匣留给了欧也妮,然后只身到海外经商去了。
新年到了,葛朗台照例要检查他给女儿的金币,见女儿的钱不翼而飞,便严加追问,当他知道女儿将钱给了查理这个穷小子时,大发雷霆,将女儿关进房间里,只给她冷水和面包。他的妻子出面恳求也无济于事,最终被丈夫吓病了,病情一天比一天重。想到女儿有权继承妻子的遗产,葛朗台只得向女儿屈服,同意她嫁给查理,一场**才告平息。
1822年10月,受尽磨难的葛朗台太太死去了,葛朗台让女儿签署了一份放弃继承遗产的文件,看到财产全部到了自己名下,他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1827年,葛朗台患了重风瘫症,只得让女儿管理田产,临死前,他向女儿交待:“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欧也妮继承了父亲留给他的1700万法郎的家产,并且每年还有30万法郎的收入,成了索漠城最富有的人。她一直盼着查理归来,但奇怪的是,查理连一封信也没有寄来。
在过去的7年里,查理在印度靠贩卖人口、放高利贷发了财,早把堂姐忘得一干二净。1827年,在他回国的途中遇到了侯爵奥勃里翁的那个奇丑的女儿,查理为了自己的飞黄腾达,竟和这位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订了婚。到了巴黎,他给欧也妮寄了8000法郎,顺便告诉堂姐,自己已和奥勃里翁小姐结婚,请她交还他的梳妆匣。这个消息如晴天霹雳,使欧也妮精神上受到了极大刺激,她最终决定嫁给初级裁判所所长蓬风先生,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
几年后,蓬风死去,33岁的欧也妮虽然每年已另有80万法郎的收入,但仍旧过着清苦的生活——不到父亲生前允许生火的日子,她的卧房决不生火。索漠城首富家的那所老房子依然没有阳光、没有暖气,总是阴森森的„„
三、思想内容——《欧也妮·葛朗台》揭开了资产阶级温情脉脉的面纱
《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是在家庭内部日常生活中展开的,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然而其惨烈的程度却不亚于古典悲剧。不过,在古典悲剧中主宰一切的是命运;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主宰一切的则是金钱。葛朗台老头的形象便充分体现了金钱的主宰力量。
葛朗台是世界文学中著名的吝啬鬼典型。葛朗台的形象概括了整整一段历史。巴尔扎克是把葛朗台作为法国大革命以后迅速崛起的第一代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通过他的发家史和社会地位的上升,来分析资产阶级何以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聚敛如此巨大的财富,并取代贵族成为地方上权力的象征的。这位前箍桶匠具备第一代资产阶级的一切特点,没多少文化,却精于盘算。他的土地经营得法,每笔买卖都琢磨得周到细致,投机事业从没失败过一回。他胸有成府,说话不多,动作更少,但心狠手辣,玩弄世人于股掌之上。巴尔扎克描写葛朗台的胆识和理财本领,是为了分析资产阶级经济力量迅速增长的原因。包括吝啬,也是聚敛财富的一种手段。葛朗台把所有开支都看成浪费,奢侈享受更是最不可容忍的恶习。尽管他家财
万贯,过日子却一直和庄稼人一样,喝的老是坏酒,吃的老是烂果子;面包是自己家烤的,肉食蔬菜靠佃户供应;蜡烛是全家合用一支,还得买最便宜的;白糖早就落价了,可永远当做奢侈品看待„„年收入达30万法郎以上的家庭,开支不超过几千法郎,这家产自然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到老头儿咽气时,竟留下了1700万家产。和所有的贪婪的暴发户一样,葛朗台老头不进教堂,不信上帝,他的上帝就是金钱,除了钱他没有别的信仰。他惟一的嗜好、惟一的激情就是赚钱。他的财产是他动脑筋一笔一笔赚来的,财富便是他的才干、价值、创造力的体现。只要他活着,就非跟人钩心斗角,把别人的钱“合法地”赚过来不可。这便是他的全部生活内容,全部乐趣之所在。在他心目中,“钱和人一样是活的,会动的,它会来,会去,会流汗,会生产”。他一辈子琢磨的就是这“钱怎么生怎么死的秘密”。
巴尔扎克并没有简单化地把葛朗台作为绝无仅有的坏人来描绘,并没有把葛朗台写成腐朽堕落、道德败坏的恶棍,而是在他身上概括了拜金主义者和守财奴普遍的心性习惯和思想误区,甚至指出了一般人与这类人的相通处:“试问哪个人没有欲望,哪种社会欲望可以不靠金钱得到满足呢?”巴尔扎克不说葛朗台不讲道德,相反,他描写这类拜金主义信徒自有其独特的道德观。葛朗台从不欠人家什么,当然也不让人家欠他;他从来不到别人家去,不搞吃请;他绝对不动别人的东西,意思是绝对尊重财产私有权。
作者不仅着力刻画了葛朗台的聚敛癖和偏执狂,描写了金钱的威力,而且画龙点睛地指出金钱拜物教的荒谬,指出金钱固然给人带来权势,却不能给人带来幸福。在巴尔扎克看来,葛朗台的聚敛癖,是当代社会一种病态的情欲,是许多家庭或个人招致不幸的根源。像欧也妮这类心地单纯的姑娘,金钱于她既不是一种需要,也不是一种慰藉。只有人性已经异化,完全为贪欲所支配的人,才会将金钱视为人生的最高需要。葛朗台这样的人,表面上是金钱的主人,其实是金钱的奴隶。可怜的女儿守着他的巨额财产,却既无家庭,也无幸福,只能成为一帮利欲熏心之徒追逐围猎的对象。
四、艺术特色
《欧也妮·葛朗台》以欧也妮的故事贯穿全书,但最突出、最成功的人物形象,却是既贪婪又吝啬的老葛朗台。
和法国的许多资产者一样,葛朗台也是在那风云际会的岁月里见机行事,才得以发迹的。从大革命时他低价收购全区最好的葡萄园起,到王政复辟时期他成为全城最富有的人物,葛朗台不仅顺应时势,而且能巧妙地利用时势,或是以区长的职权不露痕迹地谋个人私利,或是专注于经营葡萄园使之在地方上出类拔萃,或是瞅准行情大做投机买卖„„葛朗台的发迹史虽不同于杀人犯和冒险家,但同样充满了血污。“讲起理财的本领,葛朗台先生是只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蹲在那里,把俘虏打量个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的钱袋,倒进大堆的金银„„”,整个索漠城里,“个个人都给他钢铁般的利爪干净利落地抓过一下”。人人都被他“抓过”,人人又都“钦佩”他、“敬重”他。道理很简单,因为他有钱。时代的风尚就是这样,“黄金一般的好天气”,“天上落金子下来了”,人们的意识把大自然都污染了,人们也就把“这个富翁的行为都镀了金”。金钱统治的社会环境为葛朗台的表演提供了真实可信的舞台。从种植葡萄,制造木桶,酿造甜酒,到商品投机,经营地产,高利借贷,证券交易„„他几乎无所不能,无所不干,甚至还把长手伸到了巴黎。就其剥削方式而言,葛朗台可以说是兼有农业资本家、工商业资本家、高利贷资本家的特点,同时,也开始投入了金融界的竞争。因此,他财富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1819年,人们估计他的财产约有五、六百万法郎,不到10年时间,数字就直线上升到1700万法郎。同样是“巨蟒”,葛朗台的威力显然要巨大得多,也可怕得多。他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自然也就大不相同。在复辟时期,这个资产者的形象,无疑具有更为普遍的典型性。
巴尔扎克对《欧也妮·葛朗台》的构思,并不在于全力描写葛朗台的剥削活动,而主要是通过他和家庭的矛盾,特别是通过他给女儿制造的苦难,深入刻画人物的贪欲和吝啬,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人性的灭绝。然而,作家为葛朗台勾勒的发迹史和搜刮钱财的行径,对于在广阔的背景下揭示人物的阶级性和社会性具有重要作用,也大大丰富和深化了这出家庭悲剧的社会意义。
老葛朗台在索漠城里倍受尊崇,在家庭更是至高无上,尤其在钱财方面,他说一不二,专横霸道。作为一家之长的葛朗台,同样不改“巨蟒”本性。他有妻子,但却从来不知爱情为何物;他有女儿,但却从未领略过天伦之乐。妻子的价值,在于她带来了可观的陪嫁;女儿的价值,在于她将会挣得巨额的资产。总之,对待骨肉至亲,他遵循的仍然是价值法则。因此,他根本不理解女儿的爱情,更不能容忍她在金钱上的慷慨大度。通过葛朗台对妻女态度的几次变化,作家把这个守财奴的形象勾画得惟妙惟肖。起始,葛
朗台怒火中烧,粗暴地幽禁了女儿,吓得妻子一蹶不振;当他听说妻子死后欧也妮有权和他分享遗产时,他便立即改换了面孔,主动向母女讲和;妻子去世,尸骨未寒,他又迫不及待地央求女儿放弃遗产登记,甜言蜜语,哄骗兼施,与他幽禁欧也妮时的蛮横相比,简直判若两人;当对银钱十分冷漠的女儿答应了他的要求后,如释重负的葛朗台紧紧拥抱了女儿:“得啦,孩子,你给了我生路,我有了命啦;不过这是你把我的还了我:咱们两讫了。这才叫做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件交易。”„„葛朗台的表演看来反复无常,喜怒无定,甚至使母女二人有时也如坠五里雾中。但是,就葛朗台自己来说,他的行动逻辑是清晰明白的:一切为了钱,钱就是一切。你看,他把钱描绘得多么可爱,多么生动:“真的,钱象人一样是活的,会动的,会来的,会去,会流汗,会流汗。”话语之间透露出常人难以理解的深情,过分的欲念塞满了狭隘的心胸,对物的崇拜完全排挤了对人的情感。
死亡是人生的终点。在告别尘世的时刻,有限的精力只能集中于平生最关注的事情,真实的本性也不再需要任何矫饰掩藏,葛朗台的临终表演被描绘得出神入化,是人物性格典型而突出的体现。苟延残喘的老头子,仅余的寿命是靠对金钱的迷恋来维持的;也可以反过来说,葛朗台残存的精力正是在对金钱的疯狂追求中消耗殆尽的。尽管他已经进入了要“毁灭的阶段”,但是,他的眼睛、耳朵,乃至整个的心,却仍然紧紧地拴在金钱上。闪光的金币使他感到温暖,产生快意,失去金钱的担忧则使他惊恐万状,十字架、烛台和银镶圣水壶等圣物的出现,非但没有引起守财奴的宗教感情,反倒更刺激起他的无尽贪欲。法器的金光银彩,复活了“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连那从来没有生命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放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而他留给女儿的最后遗言更如一锤定音,令人难忘:“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上帝是有的,上帝就是金钱;天国是存在的,到那里他仍不忘记尘世的账目。葛朗台这一行一言,既十分性格化,又具有高度的概括力,黄金迷的形象被点化得栩栩如生。这自然使我们联想起恩格斯的著名论断:“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巴尔扎克对葛朗台灵魂的深入解剖,为人们认识资产阶级的丑恶本性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典型。
在资产者的画廊里,查理是对葛朗台形象的补充和发展。他离开索漠城之后,在印度、非洲、南美等地闯荡达七年之久。他的生财之道,比起他伯父来,更充满了血腥的污垢:偷税走私,投机取巧,倒卖海盗的赃物,赊放高利贷,直至贩卖中国人、黑人、儿童„„海外的冒险,已使查理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殖民掠夺者,其手段之凶残卑劣,远非他先辈所能想象。但是,“葛朗台家的血统没有失传,查理变得狠心刻薄,贪婪到了极点”。而且,“一天到晚为利益打算的结果,心变冷了,收缩了,干枯了”。以品德而论,查理亦可谓深得伯父之真传。在归国途中,他已看准了复辟王朝的“繁荣昌盛”而决定与贵族联姻。虽然这位贵族小姐奇丑无比,但却能“带来一个姓氏,一个头衔,一个内廷行走的差使”。权衡利弊,他厚颜无耻地宣布,“在婚姻中谈爱情是做梦”,他“只想为了地位财产而结婚”。在查理看来,昔日海誓山盟的欧也妮,只不过是“生意上供给他六千法郎的一个债主”,连本带利地偿还,关系也就可以“两讫”了。冷酷的资产阶级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化到了最低限度,在他们的世界里,感情没有任何价值,永存的是利已主义的法则。
欧也妮渴望感情的满足,而不希罕金钱的占有。这种人类最普通、最正常的要求,在一个畸形变态的社会里,竟成了酿造悲剧的直接原因。“她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无家庭。”父亲和情人留给的只是“受苦与死亡”。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的悲剧”。通过欧也妮的悲剧命运,作家对资产阶级灭绝人性的道德原则发出了深沉愤怒的控诉。巴尔扎克的这一“出色的画幅”,已成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世界、特别是认识资产者丑恶灵魂的一面镜子。
第三篇:100617名著导读《欧也妮葛朗台》
高二语文名著导读《欧也妮·葛朗台》
巴尔扎克
【内容提要】
法国大革命动荡时期,索漠城有个箍桶匠葛朗台。他利用社会的不安定,运用各种手段积累财富。他利用自己的女儿欧也妮作为鱼饵,勾引追求者格拉桑和克罗旭为自己的事业奔忙。他家资千万,但非常吝啬,对家人极为苛刻。欧也妮爱上了破产落魄的堂弟查理。为了资助查理,她将自己的金币全部赠给了他,这一举动激怒了老葛朗台,父女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向胆小而贤淑的母亲因此一病不起,而欧也妮这个痴情的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了小财归来的负心汉。最后,她嫁给为了钱才追求她的人,但只做形式上的夫妻;33岁守寡,幽居独处。虽然欧也妮有一大笔遗产和收入,可是她和以前一样,过着俭朴的生活。她把钱用到了慈善机构和教育上。
【故事简介】
故事发生在法国西部的索漠城。索漠这样的内地小城,不像巴黎那些大城市那么繁华。就说房子,看上去活像阴森的修道院,凄凉、衰败、枯燥。如果想看个仔细,那就到葛朗台家去好了。
沿着一条起伏不平的街道拐弯抹角地走过去,在大街的尽头,一处黑魃魃的凹进去的地方,就看见了葛朗台的家。长年的失修,已经使门框上出现了好多洞眼,倒有几分像监狱的门口。褐色的大门到处开裂。旁边的一扇小门装上了铁栅栏,一只铁环上吊着敲门用的长方形铁锤,正好对准在一颗大钉子上。这就是那所灰暗的、阴森的,好像是寂无一人的葛朗台公馆。
葛朗台是索漠城的首富,也是一个最有威望的商人。在他们看来,葛朗台的一切好像都镀上了金。因此,他的一举一动,往往很快会在这个平时十分冷清的小城里传开并被认真揣摩,支配着全城人的情绪。
葛朗台的长相真是不同一般:五短身材,横里宽,显得很臃肿。圆圆的脸乌亮亮的,生着很多痘瘢。嘴唇老是闭得紧紧的,脑门上布满了皱纹,伴着一块块隆起的肉。冷静的目光像是要吃人。鼻尖肥大,还长着一颗满是血筋的肉瘤。这副脸相,加上那姿势、举动和走路的功架,都表示出他只相信自己。表面上虽然并不那么精明,骨子里却像铁石一般冷酷。人们私下胡乱议论说,葛朗台那么多的诡计,都是从那个肉瘤里生出来的呢!
这座城市盛产葡萄酒,因此,酒桶的市价很不坏。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葛朗台已经是个富裕的箍桶匠了。他认得字,能写会算,40岁时娶了木板商的女儿为妻室;买下了区里最好的葡萄园;他向革命军承包葡萄酒,大发其财。
在拿破仑执政时期,他当上了区长,还得到拿破仑颁发的荣誉团十字章。1806年,他又从岳母、外婆、外公那里得到三笔遗产,在收成好的年景,可以出产七八百桶的葡萄酒,他还有十三处田地和广阔的草原,成为州里“纳税最高”的人物。他由原来只有2000法郎的商人变为拥有1700万法郎的大富翁。
葛朗台狡猾精明,他搞投机买卖,预计得“像天文学家一样准确”;谈到他的理财本领,“葛朗台先生像猛虎,像巨蟒。他懂得躺着、蹲着,耐着性子打量猎物,然后猛扑上去,打开血盆大口的钱袋,把成堆的金币往里倒,接着又安静地躺下,像填饱肚子的蛇,不动声色地、冷静地,按部就班地消化吞下的食物”;在做交易时,他讨价还价,装口吃,把对方弄得晕头转向而陷入他的圈套,结果他让别人吃亏了,自己讨得了便宜。
凭着自己的辛苦经营和心计,加上祖上的恩惠,葛朗台成了暴发户。而他自己,虽然被大家叫做“新贵族”,却丝毫不想露出一点儿富裕的样子。
一年四季,葛朗台老是同样的穿戴:一双笨重的鞋子,一双呢袜子。栗色的粗呢短裤,用银箍在膝盖下扣紧。上身穿一件闪光丝绒背心,外面套一件宽大的栗色外套。戴一条黑领带,一顶宽边帽子,一副结实得可以用一年零八个月的手套。家里从来不买肉和面包,因为每个星期,佃户们都给他送来足够的食物——鸡、鸡蛋、牛油、麦子,而这些都是用来抵租的。
由于爱财和吝啬,葛朗台在家庭生活中是个锱铢必较的人物。他指挥一切、命令一切,亲自安排一天的伙食,连多用一块糖,多点一根蜡烛也不许可。全家人用的蜡烛,一直是葛朗台亲白发的,正像每天早晨他都要亲自分发全天的食物一样。每年都是要到11月1日那天,葛朗台才答应生火,母女俩就可以坐到壁炉旁边了。到第二年3月31日,必须熄火。这两个日子几乎是“法
定”的,不管是早秋还是春寒。他的妻子像奴隶般地顺从。为了省钱,全家的衣服都由妻子、女儿缝制。她们整天做着女红,女儿已23岁了,葛朗台根本还没想到过要给她安排亲事。
女佣人叫拿侬,葛朗台喜欢拿侬大力士的体格和不计报酬的品质,所以答应雇佣她。拿依的工钱一年只有六十法郎,却包办了家里的一切杂活:煮饭、清理、洗衣服、照顾短工。天一亮就起床,夜深了才睡觉。凡是葛朗台吩咐的,她都一声不吭地去干。35年了,她永远是穿着破烂的衣服,睡在过道的一间小黑屋里,却一句怨言也没有。她“像一条忠心的狗一样保护主人的财产”。她身躯高大,像个掷弹兵,雄赳赳的脸上生满了疣。
葛朗台太太,瘦小的身材,却长着大骨架、大鼻子、大额角,因此更显得干瘪了。虽然相貌欠佳,心地却极好。只是软弱的性格使她摆脱不了奴性,对丈夫绝对服从。她的陪嫁和继承的遗产,给这个家带来了很多钱,可她从不张口要,每月只是从葛朗台那里得到零用的六法郎。葛朗台让收购谷物的买主另外掏些钱给他太太;来买酒的外国商人也要为他太太破费一些。这样,葛朗台太太才有一笔进款。可每当她攒上一百多法郎时,葛朗台又对她说:“借几个子儿给我吧,我没用的啦!”就这样,她又陆续把钱交给了丈夫。
有资格在欧也妮身边转悠的是索漠城的一些头面人物。经常出入葛朗台家门的客人有两家六个人:公证人克罗旭一家(公证人、神甫克罗旭夫妇和他们的侄子特·篷风)和银行家台.格拉桑一家(格拉桑夫妇和他们的儿子阿道夫)。这两家人上葛朗台家来,目的是为了葛朗台的独生女儿欧也妮。这一切,老奸巨猾的葛朗台都看在眼里。他知道他们为了金钱和陪嫁,才争夺他的女儿。于是他将计就计,利用女儿作为钓饵来“钓鱼”,以便从两边捞到好处。
葛朗台在巴黎的同胞兄弟因无钱偿还债务,破产了,准备自杀。临死前,他打发儿子查理来投奔伯父。查理22岁,比欧也妮小一岁。他是个俊俏的后生和花花公子。他带了“巴黎最漂亮的猎装,最漂亮的猎枪,最漂亮的刀子,最漂亮的刀鞘”。他也带了全套最新奇的背心、硬领和领带,总之,凡是上流社会交往中所需要的,都带上了。一根金柄的手杖,配上了灰色手套,完全是为了显示派头。这身打扮,使查理俊俏的脸蛋和匀称的身材更显得潇洒脱俗了。
自出生以来,欧也妮没有离开过索漠城一步,她整天只知道缝袜子,替父亲补衣裳,在满壁油腻的屋子里讨生活。家里也难得来生客。初次见到这样一位标致的堂兄弟,弄得她神魂颠倒。她认为查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他那光亮而鬈曲有致的头发散出一阵阵的香气。她尽量闻着、嗅着,觉得飘飘然。他那漂亮的精美的手套.她恨不得去摸它一下。她也羡慕查理的小手、皮色、面貌的娇嫩与清秀。查理的到来.使公证人和银行家都忧心仲忡起来。他们担心欧也妮会被堂兄弟查理夺去。
欧也妮高大健壮。她没有一般人喜欢的那种漂亮,但她的美是一望而知的,只有艺术家才会倾倒。她的“前额带点儿男相,可是很清秀,像斐狄阿斯(希腊大雕刻家)的丘比特雕像。贞洁的生活使她灰色的眼睛光芒四射”。恬静、红润的脸上放着光彩,像一朵盛开的花。她对堂弟表现出异常的关心。她瞒着父亲尽量招待堂弟吃喝得好些,并把自己的私蓄掏出来待客,葛朗台却不愿意多花钱。他要女仆拿侬用乌鸦做汤招待侄子。拿侬说乌鸦是吃死人的。葛朗台说:“我们便不吃死人了吗?什么叫遗产?”
从弟弟来信中,葛朗台得悉弟弟破产了,把儿子托给他监护。这封诀别信使葛朗台一夜没睡好。弟弟的死倒没给他多大震动,他只是气恼地想:“亏我兄弟想得出来,把儿子送给我。我可没钱给他!”从侄子一进门,葛朗台就看不上他那白皙的脸蛋和考究的装束,何况他现在一个钱也没有了。可这件事总得想个办法对付啊!葛朗台不愿承担什么义务,更不愿把查理这个包袱背在身上。他打算立刻把查理打发到印度去。可是,当天夜里,他又转了个念头,表示要挽回亡弟的名誉。只是这事要做得自己不花一个子儿,又博得“有义气的哥哥”的好名声。
葛朗台为了对付这件事,绞尽脑汁,两手拇指不停地绕着,在想心事,想他的钱。像葛朗台这样的守财奴,只知道眼前,而从不相信未来。不管什么道义不道义,只要能得到金钱,只要自己能进人人间天堂,哪怕是把心肝化成铁石.他也心甘情愿。
于是,葛朗台有生以来举行了第三次请客。客人自然又是公证人和银行家两家。因为有求于人,葛朗台又装口吃。他结结巴巴地说:他要清理弟弟在巴黎的债务,不被宣告破产,但必须把债权证件抓在手里。公证人克罗旭表示愿意到巴黎去办这件事,但来往旅费要葛朗台出。银行家则表示不要葛朗台付旅费,他可以到巴黎去照办。葛朗台自然是赞同银行家的主张,并且感到满
心喜悦。在银行家上巴黎后的第三天,葛朗台让查理签了一份放弃父亲遗产继承权的声明书,然后要他填写一份申请出国的护照,把他打发到印度去。
一个偶然的机会,欧也妮偷看了查理写给朋友的信件,更加引起她对破产堂弟的同情。她把自己全部积蓄6000法郎送给堂弟作盘缠。查理回赠给她一个母亲留给他的镶金首饰盒。他们私订了终身。欧也妮表示一定要等他回来,查理也表示了同样的决心。然后,他便启程到印度去了。
查理离开索漠以后,欧也妮天天都要去教堂望弥撒,为他祝福。她从书店里买来一幅地图,挂在镜子旁边。看着地图,好像自己也在船上,跟着他一起到了印度。她还背着父亲把查理住过的屋子收拾成他离开时的样子。“说不定他能早点回来呢!”她总这样想。
每逢新年,葛朗台都有把玩女儿积蓄的习惯。1820年新年的上午,葛朗台向欧也妮要她的积蓄去投资公债,但欧也妮却说金币没有了。经过一番逼问,葛朗台猜出女儿把积蓄都给了查理。于是葛朗台就把女儿锁在房里,只给她面包和冷水。无论谁来讲情,他都置之不理,“他顽强、严酷、冰冷,像一座石头”。为此,妻子被吓病了。
几个月后,全城的人都知道欧也妮受拘禁的事了。公证人克罗旭告诉葛朗台其中的利害关系:如果葛朗台的妻子一旦死了,欧也妮可以以女儿的身份继承母亲的遗产,而他们夫妇的财产是从未分过的。因此他劝葛朗台和女儿讲和。葛朗台害怕了,才把女儿放出来。欧也妮正在母亲房里,把金匣子拿出来放在床上。母女俩看着查理母亲的肖像亲热地交谈着。
葛朗台推门进来,一眼就盯住了那闪亮的东西。葛朗台身体一纵,向首饰盒扑去,“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下把它抱住了。“什么,这是什么?噢,梳妆匣,是真金的。这么多金子,足有两斤重。我明白了,查理是用这个跟你换的金币,是不是?小乖乖,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个交易划得来呀!”欧也妮浑身在发抖。葛朗台说着就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
“不行啊,爸爸,不行!”欧也妮扑上去想夺回来,被老头儿使劲儿一把推倒在母亲床上。“老爷,不行啊!”太太挣扎着坐起来喊。看到葛朗台拔出了刀子,欧也妮惊叫着跪下,爬到父亲身边,伸出双手:“爸爸,不行,不行啊!请您看在上帝的面上,看在圣母的面上,不要动它,千万别动它。”葛朗台却无动于衷,推开欧也妮,就要下手。“父亲!”欧也妮突然站起来,高叫一声。她已经把身边的一把刀子抓起来,对准了自己的胸口。“您的刀子只要把金子碰掉一点,我就用这刀结束我的生命。您已经把母亲逼成这样,还要杀了您的女儿。那好吧,今天,大家都甭活了!”葛朗台太太突然重重地倒在床上,她吓昏过去了。葛朗台才放弃动金匣子。
医生来了。看过葛朗台太太的病,他告诉葛朗台,说她病得很重,要让她在精神上绝对安静,还要服侍周到。“要花很多钱吗?吃不吃药呢?”葛朗台问。从这天起,葛朗台对母女俩百依百顺,竟见不到一点儿威风的样子。这种反常的表现,使她们很吃惊,反倒担心又要发生什么事了。此后,葛朗台太太的病便一直没有好过。1822年10月,这位可怜而懦弱的太太死了。断气前,她微笑着对女儿说:“孩子,记住,只有在天上,在那个世界里,才有幸福。”
母亲的去世,使欧也妮和父亲亲近了许多。因为毕竟他是她身边唯—的亲人了。况且,在母亲最后的日子里.父亲是多么温柔体贴呀!变化最大的还是老葛朗台。他甚至常常在女儿面前发抖。大家都认为这是他衰老的表现,只有公证人克罗旭知道其中的奥秘。葛朗台通过公证人让女儿签署了一份放弃母亲遗产继承权的证件。把全部家产总揽在手里。“欧也妮,你真是我的好女儿!”葛朗台发狂地上来搂住了她:“孩子,你救了我了,我有命了。不过,话说回来,这只不过是你把欠我的还给了我。”1827年,葛朗台已经到了82岁高龄了,他患了疯瘫症,不得不让女儿了解财产管理的秘密。欧也妮也像服侍母亲那样服侍父亲。葛朗台的身子虽然不能动弹,他的脑子仍然很清醒,出于守财奴的习性,他对自己的家产看管得更严了。每天早起,他叫人把自己扶上转椅,在卧室和密室间推来推去,密室里已经堆满了金子。有时候,他睁大昏花的双眼,一眨不眨地盯着密室那裹了铁皮的房门。听到一点动静,就要马上让人查个清楚报告他。甚至连院子里的狗打个哈欠,他都听得清楚。每逢到了佃户交租的日子,或者是出立收据的时候,他都要亲自把在密室门口,叫欧也妮把门打开,监视着她把收上来的钱堆好,把门关严。他不能走动,但坐在转椅里亲自指挥女儿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堆好。当女儿将储金室的房门钥匙交还他时,他把它藏在背心口袋里,不时用手抚摸着。临死前,他要女儿把黄金摆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一般。他说:“这样好叫我心里暖和!”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金子,便做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耗尽了他的生命。最后他唤欧也妮前来,对她说:“把一切照管得好好的,到那边向我报账。”他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他的万贯家财。
老葛朗台死后,欧也妮从公证人克罗旭那里知道,她继承的财产大概有1700万法郎,还不把一些零星的收入算在内。一无所有的姑娘一夜之间变成了索漠城最富有的人。欧也妮办的第一件事,是给了拿侬1200法郎终身年金。对于她来说,拿依不再是个佣人,而是一个朋友和保护人,只有她才真正爱护自己,才能了解自己心中的悲苦。为此,欧也妮决心要使拿侬终身得到幸福。
已经30岁的欧也妮,还未尝过人生的乐趣。葛朗台死后,她变得富有了.但她仍是孤单一人。对她来说财富并不是一种安慰.她需要的是温暖和爱情。然而,周围的人并不管这些。他们开始包围这个有钱的小姐。能出入她家的,不再只是克罗旭和格拉桑家的人,而是更多的人。每天晚上都有许多客人来访,陪伴欧也妮度过寂寞的夜晚。大家总是暗示她快些结婚,因为一个孤身女子要想守住这么大的家业是不可能的,要找一个能干的丈夫才行。七年来,她一直盼望着查理的归来。她把他留给她的首饰盒,当做随身的宝物。可是,他去后杳无音讯。
查理在印度发了财。他从事人口贩卖、放高利贷、偷税走私,什么都干,只要能发财。他心狠手辣,贪婪到了极点。真不愧为葛朗台家族的子孙!他和各种肤色的女子鬼混,早把堂姊忘得一于二净了。1827年,他带着百万家财,搭船返回法国。在船上,他认识了一个贵族——特·奥勃里翁侯爵。侯爵有一位奇丑而嫁不出去的女儿,她长得“像只蜻蜓”。奥勃里翁太太对查理打保票说,你有了钱,有了贵族的姓和地位,就能出入宫廷,你想当什么就能当什么委员、州长、大使,由你挑就是。这诱人的远景使得查理飘飘然,决心不顾一切,把这些弄到手。于是他们一起回到了巴黎。而早已被他从心中抹掉的欧也妮还在索漠城苦苦地等着呢!查理为了高攀,竟和侯爵小姐订了终身。他写信给欧也妮,并寄还6000法郎的赠款,外带2000法郎的利息。欧也妮被查理无情的行为吓呆了,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刺激。整整一天,欧也妮把自己关在父亲的密室里,吃饭的时候也不肯下来。她处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要冷静地想一想并作出最后的决定。
一天晚上,欧也妮在客人散尽之后,对特·篷风声音激动地说,“庭长先生,我知道您看中我什么。您得发誓,只要我活着,您让我有行动的自由,永远不跟我提婚姻给您什么权利之类的话。您答应这一点,我才嫁给您。哦!”庭长“扑通”一声跪了下去。欧也妮马上接着说:“我不会对你不忠实。只不过我心中有一种难以平息的感情。我能给你的只能是友谊。另外,你还得帮我办一件事。”“你说吧,赴汤蹈火都可以!”欧也妮交给特·篷风150万法郎的股票,托他还清叔叔的债务,为其恢复名誉,好让查理能同侯爵小姐结婚。特·篷风扑倒在欧也妮的脚下。多少年的渴望啊,今天如愿已偿,他禁不住又快活又凄怆,浑身打着哆嗦。“我一定,我一定做你的奴隶。”特·篷风一走,欧也妮再也控制不住内心的悲痛,倒在沙发里,哭成了一团。她追求的一切全完了。庭长特·篷风代表欧也妮把所欠本金和利息全部还清。这件事立刻轰动了巴黎商界。葛朗台小姐的慷慨和她亡父的吝啬成了鲜明的对照。
特·篷风把收据和全部债据交给查理,还转交欧也妮的一封信。当得知欧也妮有1700万法郎时,查理愣住了。原来伯父那寒酸的家里,竟会有这么丰厚的财产。听说他们每年有75万法郎的收入时,查理马上变得亲热起来,对特·篷风说:“姐夫,亲爱的姐夫,咱们往后可以互相帮助啦!”在特·篷风与欧也妮结婚半年后,他当上了安茹法院推事。离开索漠前,欧也妮把多年来心爱的金首饰都熔化了,加上查理还给她的8000法郎的黄金,铸成金圣体匣献给了教堂。
几年后,特·篷风当了法院院长。可是当他当选为索漠城议员的第八天,他死了。欧也妮33岁成了寡妇。
虽然,欧也妮被黄金包围,可她却根本不把这放在心上,只愿意过虔诚慈爱又平静孤独的生活。就像索漠城的房子,没有阳光,没有温暖,老是阴森森的。每年有80万法郎的收入,却依旧像当年那样,不到父亲生前允许生火的门子决不生火,灭火也是一样。穿着和母亲当年一样的衣服。把所有的钱都积攒起来,从不随便花掉。她幽居独处,过着虔诚慈爱的生活。
几年之内,欧也妮办起了一所养老院,几所小学,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索漠的几座教堂,都靠了她的资助,进行了添置和维修。宗教已经成了她精神上的唯一支柱.靠着对上帝的忠实,也凭着一颗温柔善良的心,她怜悯穷人,做着各种慈善的事业,帮助过无数家庭渡过了难关,而她自己,一直过着最俭省和最孤单的生活。她把对人生的冷漠深深地埋在心底,默默地走向死亡。她是一个天生的贤妻良母。虽然她既没有丈夫,没有子女,也没有家庭,她做了许多善事,就这样“向天国前进”。
第四篇: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
吝啬鬼之一 ——葛朗台
怀着对《人间喜剧》这一小说史上的“奇迹”的好奇,对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形象之一的葛朗台的疑惑,我翻开了《欧也妮·葛朗台》这本书。这是巴尔扎克讽刺作品中最生动最具活力的一部力作之一。
故事讲述了葛朗台老头的发家史和他对金钱的狂爱,他的吝啬和对金钱的痴狂在书中无不体现着,直到他将死的那一刻,他还是亲自看着女儿秘密地将一袋袋钱摞好,关上密室的门,然后将宝贵的钥匙放在背心口袋里,还时不时的用手摸。在死前的最后一个要求竟然是把金子放在“我”面前,就这样看着他心爱的金子安详地死去。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坏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贪婪和吝啬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钱的奴隶,变得冷酷无情。为了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了人的基本情感,丝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爱:在他知道女儿把积蓄都给了夏尔之后,暴跳如雷,葛朗台竟忍心她软禁起来,让她生活在没有火取暖,只以面包和清水度日。当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要破费钱财。只是在听说妻子死后女儿有权和他分享遗产时,他才立即转变态度,与母女讲和。这一切的一切对葛朗台的微妙的描写,让我在阅读中感到心寒,为欧也妮和她那可怜,从未品尝过人间欢乐的欧也妮的母亲深深的捏一把汗。
欧也妮无疑是这部小说中最为善良、纯洁的一个人物,整部小说就是以她的悲剧人生为中心线索的。她的美德在痛苦的生活和与老葛朗台、夏尔、德·蓬风等人的对比中逐渐呈现出来,她所遭遇的人生苦难越多,周围其他人物的虚伪、丑陋越突出,她的善良、宽容、渴望爱情,淡漠金钱的美德也越显分明。在我阅读到她的爱情开始萌芽时,我不禁有了一丝的欣喜,我以为欧也妮终于有了一段美好的情感时,夏尔却要离开,而且是永远的离开,曾经对欧也妮的诺言也只是空头的支票罢了。
让我最出乎意料的是夏尔的改变,记得他刚到索漠城的时候,他有巴黎少爷的阔气,到后来得知父亲辞世的悲痛,接着和欧也妮的一小段美好的爱情,到最后离开索漠城后,他一天到晚算利害得失,是他的心变得冷酷、狭隘、无情,他继承了葛朗台家族的血统,最终成了一个不择手段,铁石心肠,贪得无厌,六亲不认的人,他卖中国人、黑人、燕窝、儿童、艺人,而且大笔大笔的放高利贷,他习惯走私漏税,更不把人权放在眼中,他的改让然人心寒。
在整篇的故事中只有拿侬是真心对欧也妮好,正如文章中写道的“所有的人都是为了钱而爱欧也妮,只有拿侬是为了爱而爱欧也妮的”,这话看起来普普通通,但在我的眼中却有一种默默的伤感,可怜的欧也妮······
读完此书我不得不感叹资本家的发家史,是一本糅合着血泪的屈辱史。这本小说带我们回到当时的社会,来共同体验金钱至上的社会背景。指出金钱固然给人带来权势,却不能给人带来幸福。至少,在人类的感情领域,金钱是无能为力的。
第五篇: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感
社会能使人改变,金钱即使再有能耐,也不能买到亲情!整部书中金钱主宰着一切,葛朗台视金如命,想尽办法用聪明的头脑赚取一笔又一笔的财产。他家财万贯,却还过着穷酸的生活,晚上点的蜡烛有限,每天的食物也只是些面包,家里生火也要按时间来算„„按理说,像葛朗台这么有钱的人,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了让亲人过上舒适的生活花点心思。然而,在他的眼里,金钱已胜过了亲情。开始的时候,葛朗台的女儿欧也妮是一个天真的女孩,因为自己的堂弟夏尔遭遇不幸,将葛朗台给她的金币全都给了夏尔,作为交换,夏尔把一个镶着金子的梳妆匣托付给欧也妮。当时她并没有想太多,她只是单纯觉得堂弟需要那笔钱,没想过将钱送给了夏尔,葛朗台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反应。没错,她的爱心已经胜于一切,她不怕灾难降临在她头上。
葛朗台每过一段时间就让欧也妮拿出那金币给自己瞧瞧,他将每一块金币都看的那样熟悉。当得知金币不见之后,即使连自己的女儿也不放过,他认为欧也妮这样做是“罪大恶极”,于是就将女儿关进屋子里,每天只有冷水和面包。这一切都说明了葛朗台把金钱看得比亲情还重要。弟弟破产,好像与他毫无干系,侄儿有难,非但不去帮忙,反而觉得是个累赘,一切的一切都证明金钱让 葛朗台变成了一个冷酷的恶魔。欧也妮的母亲也因葛朗台得知女儿把钱送人而一病不起。一次葛朗台正巧碰见母女二人在看夏尔母亲的肖像,便看到梳妆匣上的金子,欧也妮为了不让梳妆匣受到损坏,几乎拼了自己的命。然而,欧也妮为了夏尔做到如此地步,等到的却是在外面发了小财归来的负心汉,欧也妮的一生被拜金主义的人们操纵着,她是这场悲剧的牺牲者。夏尔在外面走多了,七年没给欧也妮写一封信,他贩卖人口赚钱,忘了从前堂姐对他的好,忘了什么是感情,最后她爱的只是欧也妮的钱。母亲唯一放不下的就是欧也妮这个女儿,在临终前对她说:“只有到了天堂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欧也妮当时没有对这句话有太深的了解,直到多年之后收到夏尔那封绝情信时才明白母亲临终前的这句话。
葛朗台在临死时想的也只是金钱而已,只有他亲眼看见了才放心。纵使他家财万贯,他也一分钱都带不走,有的只是空虚的满足感,但实际上他根本什么都没得到,他不过是金钱的奴隶,将人生看做是种交易,一辈子为钱而活。
在葛朗台死后,虽然欧也妮有着一大笔财产,但她的日常生活还和以前一样简朴,所不同的是,她把钱都用在了慈善机构和教育上,这与她父亲截然不同。欧也妮处在一个被金钱笼罩的社会里,没有被金钱所吞噬,更显得她人格高尚的魅力,她是整本书的亮点,她纯洁的心灵正是作者所期望的。
在巴尔扎克的笔下,欧也妮这个痴心女和葛朗台这个吝啬鬼形成了鲜明的对也正因为两个人的性格才上演了这出没有血腥的悲剧。欧也妮不把金钱放在眼里,葛朗台视金如命,夏尔忘恩负义,使得欧也妮最终活在痛苦中,欧也妮的天真也因为虚伪的社会显得暗淡了。一切真心对待感情的人,只被人摆布,命运玩弄了这些人。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别把金钱看太重,金钱是可以给生活带来美好,但不能因为金钱而丧失良性,一个连感情都利用的人,终究不会有好下场,害人终害己。感情是金钱所触摸不到的,对金钱的贪婪,吝啬会使人心灵空虚。保持一颗纯净的心灵,别让悲剧降临在我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