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浮士德》读书笔记1000字
读书笔记—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的著名长诗,这部作品花费了歌德大半生的努力,直到歌德垂暮之年才真正完成。
浮士德的故事其实在德国广为流传,浮士德可能是中世纪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他能力过人,发明了各种在当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器具。当时愚昧的人们无法理解他的神通,就传言他和魔鬼有着交易,是有魔鬼在暗中相助。“魔鬼交易”这一故事类型也就大致在此后流传开来,大致内容都是:“某人为了得到知识、永生、权力等等而将自己出卖于魔鬼,昧着良心替魔鬼干各种肮脏的勾当。”当然,这类故事受到中世纪宗教愚昧(如“猎巫运动”)的影响,在今天看来是有一些可笑和不可理喻的。久而久之“魔鬼交易”就成了浮士德故事的起源。
到了歌德的时代,情况就已经大有不同了。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是欧洲波澜壮阔的年代:牛顿定律等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展开、资产阶级革命的风起云涌、工业化的浪潮、自由资本主义的兴起、拿破仑的征服、德意志的统一,在这样一个时代中,传统的宗教力量大大减弱,自然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取代了罗马教廷和道德教条,人们开始相信自己改造自然的力量,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勇于去追求权力、相信自己的理性、践行自己的意志。此时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再去理会理性主义时代那些陈腐僵化的教条,而要求实现自我、实现意志的解放。于是,伴随着艺术界的狂飙突进运动,浪漫主义时代到来了。而歌德的《浮士德》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们可以在浮士德中看到欧洲自文艺复兴后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的缩影,比如在《浮士德》中,歌德宣扬“人难免误入歧途,但是只要执着追求,总会到达天堂”,这也正是资本主义崛起后“个人奋斗”、“自由选择并自我负责”观念的体现;比如在《浮士德》中,浮士德斥责故纸堆,追求实践、有意义、有活力的生活,也代表了工业文明兴起后,迂腐的观念、僵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人们的抛弃。总之,《浮士德》诞生是的时代与《悲剧》已经很不同了。
浮士德全书由上下篇组成,外面由一个套子套起来,套子的内容是:魔鬼梅菲斯特和上帝打赌,贬损人的尊严,说要把一个人引入歧途证明给上帝看看。上帝则对人充满了信任,相信人一定能自我救赎,从答应了梅菲斯特的赌约。梅菲斯特找到了不愿意沉迷于故纸堆的浮士德,还给他青春,带着他四处游历
《浮士德》上篇是全书最精彩、戏剧冲突最复杂的一部分,也是最常被引用、改编的一部分,上篇主要介绍浮士德和少女玛甘泪的爱情悲剧:浮士德爱上了玛甘泪,玛甘泪为了与之幽会而给妈妈下了安眠药,失手毒死了妈妈。他们的爱情被玛甘泪的哥哥发现,为了杀人灭口,浮士德杀死了玛甘泪的哥哥,然后逃走。后来玛甘泪怀孕生子,因为害怕事情败露而淹死了婴儿。最终事情事发,玛甘泪被判死刑,浮士德赶回来相救,但玛甘泪拒绝了。她死后,被上帝接进了天堂。这个故事之所以非常吸引我,是因为这样的爱情悲剧至今仍在各处上演着。在今天的报纸上,我们仍然能经常看到诸如“少女怀孕杀婴”、“男生为爱情斗殴而杀人”、“叛逆少年误杀父母”之类的人间悲剧,而此类题材也经常成为“残酷青春”类型艺术作品的素材。很多人认为这是“每个青春期少年长大成人必经的阶段”,当然我是不太赞同这种评价的,成长不需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但是刚刚长大的人确实不懂得很多事情的分寸,做事情超过了必要的限度,不论是多了还是少了,都最终会害人害己。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让玛甘泪上了天堂,并让浮士德从罪恶感中解脱,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罪行而对他们进行道德审判。这说明浪漫主义时代的人更加注重的是人内心的感情,对符合人性但不符合道德的感情和行为有了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正如《悲剧》一文中一样,《浮士德》的上半篇借着浮士德的悔悟、玛甘泪对自身罪恶的恐惧,深刻地描写了人类的内疚感和恐惧感。其实内疚感是性格悲剧的本原,与命运悲剧那种极力抗拒外界力量却不得相比,性格悲剧通常都是当事人因为性格的某些缺陷或者行动的某种过失而导致了自己不想要的结果。当人做错事的时候会感到内疚,所以内疚感就成了性格悲剧“悲剧感”的来源——一种对自身行为憎恶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情。
《浮士德》的下篇是歌德垂暮之年才发表的,凝结了歌德一生的经历,所以它有了更多历史和哲学的内涵,也有了更多的情节。但是垂暮之年的歌德却不再有青春时代的激情,所以相比起上篇而言,这篇在戏剧冲突方面要逊色得多,在文艺史上的影响也要弱得多。在这篇中,歌德让浮士德为国王工作,通过发行纸币而解决财政危机。浮士德让梅菲斯特造出了人造人,并在他的带领下回到了古希腊和海伦结婚。后来浮士德又想要填海造陆,无奈魔鬼暴力“强拆”一对老夫妻的房子,浮士德愁瞎了双眼,最后终于满足地倒下了。浮士德死后,上帝将他带去了天堂与挚爱玛甘泪相见。在浮士德的下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欧洲当时的影子。浮士德滥发纸币来解决财政危机的行为可能是当时统治阶级常用的做法;后来浮士德搞“人造人”、要回到古希腊,可以看出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子,其中也有着现在科幻小说中“克隆人”、“时空隧道”的影子,人们的科学意识已经取代了宗教意识。浮士德下篇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后的两段:浮士德和海伦结合,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爱好飞翔,最后摔死在浮士德眼前。这段明显是出自古希腊伊卡洛斯的神话,有人认为这是在影射拜伦的死亡。这段标志着:浪漫也好、理性也好,实际上它们都是靠不住的。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时代,欧洲人一直崇拜古希腊古罗马,可是歌德认为:古希腊和古罗马都已经过去了,古希腊的复兴并没有拯救被基督教统治了一千年的欧洲,欧洲要寻求于一种新的文明——一种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文明,那就是大工业时代。于是就有了浮士德最后试图填海造陆的一幕。浮士德想要征服大海,让他的人民在新的土地上幸福地生活,最后
他终于满足了。这也代表了大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而那两个被害死的老夫妇也代表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无情地征服。
《浮士德》中的几个人物都有着明显的象征意味。浮士德代表着永无满足的实践、浮士德的助手代表着当时迂腐的经验主义哲学、梅菲斯特则代表着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玛甘泪是一个无知的少女。他们并没有明显的善恶之别,其实他们都是人性的一部分,歌德的《浮士德》其实就是人性的大杂烩。把所有人和在一起,就是整个人类。
黄山学院12级戏剧影视文学
王瑞涵 2014.6.23篇二:《名人传1000字读后感》
罗曼 ? 罗兰是《约翰 ? 克里斯朵夫》的作者,在他的笔下始终贯穿一股英雄主义的激情,讴歌那些为理想而飞蛾扑火似完成自我实现的人物。《名人传》是他为三位在不同艺术领域里取得巨大成就的卓越的艺术家作的简要的传记,有乐圣贝多芬、画圣米开朗琪罗以及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 ? 托尔斯泰。与一般记述名人生平的传记不同,罗曼 ? 罗兰在这部三人传记里运用了史诗风格的写作手法,并未局限于对人物事迹的简要介绍,而是重点突出了对他们人生中的苦难的描述,以及面对苦难时所抱持的态度。读过才知道,在这样三位于各自领域内做出过令后辈高山仰止的成就的英雄心中,居然埋藏了那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贝多芬的失聪,让他遭受了作为音乐家的最大的打击,他曾不只一次地陷入绝望,以至在成功指挥了一次音乐会后看到观众热情地向他祝贺,竟兴奋地昏了过去。
米开朗琪罗一生的悲惨命运更多来自于他软弱的性格,罗兰形容他的创作灵感就像天才爆发一样,几乎不需要特别的触动和培养,他就拥有了常流不竭的创作潜力。但米开朗琪罗除了捍卫他的艺术才能本身外,一生都在受别人的摆布,陷入过派系的纷争,还屈从于教皇反复无常的旨意,虽然在绘画和雕塑上都有惊人的作品问世,但就米开朗琪罗本身的想法来说,他未能将头脑里完美的构想真正地付诸实践。
个人想法的局限和外在的条件始终牵着他由一件作品的开工转向对另一件作品的注意,对不断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来说,草草收尾总是一种失败。更令他生活地雪上加霜的是,他个人的际遇也没有进入到一个安详平和的境地,纵有非凡的才华,手头却时时拮据,还要经常关照他不成器的孩子和侄子们,这个天才被平常琐事占去了大部分的精力,世俗的赞誉似乎也无力将他解脱出来,临到人生的终了他也觉得留下了太多遗憾。
人生总是这样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享誉文坛并被同时代的读者顶礼膜拜的列夫 ? 托尔斯泰也摆脱不了自身固有的矛盾,甚至在他成名后前来拜访他的崇拜者们把他随口说的一句话都奉为神谕时,托尔斯泰还没有追索到心中希求的境界。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永无止境地更新自己、超越自己甚至否定自己,就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那样寻求一个终极的完善。托尔斯泰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超越民族局限放眼人类生存命题的大家了,他甚至启发了甘地施行了20世纪震动世界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和《安娜 ? 卡列尼娜》这样的巨著,尽管后者的艺术水平较前者达到了更完善的境地,达到托尔斯泰成熟期小说创作水平的顶峰,但遗憾的是两部作品还是带有托尔斯泰式理想的局限性。
不定,索性投入到对宗教信仰的热望中去,这是源于思想基础的痛苦,同样折磨着名人在艺术完善的道路上必然要遭遇困境重重。
《名人传》给我们展示了被视为远景的艺术家的内心世界里挣扎的矛盾,一生里承受的思想纠结的压力,遭受到来自外界环境的挫折,有贝多芬的来自身体生理上的,有米开朗琪罗的来自性格和周围压力的,有托尔斯泰的来自内心追求与现实情形的矛盾的,困苦的形式有许多种,承受的心态却一往如常,只能解开心里的郁结,才进而可以突破强势的藩篱,由此也可见作用于内心的痛苦虽在表面上很少留下痕迹,但对这种矛盾的解脱还是要靠自己的逐渐撤限。献身于艺术的名人可能更难做到这一点,要亲手打破辛勤建立起来的局限的确有如切肤之痛,也当然地和名人的品性有关。如何看待突如其来或悄然成长起来的苦难,也能决定名人们在艺术的道路上能走多远,前人的经验,值得借鉴。篇三:《浮士德》读书笔记
《浮士德》读书笔记
读了不少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歌德的《浮士德》。
《浮士德》是一部悲剧。其悲剧意义不在于从书斋到爱情再到政治和事业的复杂情节,而在于人作为一个无从选择的生灵,被上帝和魔鬼所控制的近乎宿命式的悲凉。人只是个傀儡而已,绳索一会儿交给上帝,一会儿交给魔鬼。到底控制我们的是上帝还是魔鬼,又有什么实在意义呢?对于一只蚂蚁来说,死在大象脚下还是人脚下,有什么分别呢?人理应相信并尊重真理,但是如果真理是像石头一样握在谁的手中,那么它就不再是可敬的;倘若上帝以慈悲的名义占有我们的灵魂,那么我们应该向这位顶礼膜拜并接受它施舍的羽翼飞升天堂,还是牵着魔鬼的手义无返顾地下地狱呢?我想,这也是《浮士德》留给我们的并不难回答的问题。
自由自主的幸福生活是每个人心中的向往,《浮士德》也至始至终贯穿并隐约流露这个主题。浮士德与魔鬼签订契约,在皇宫荒唐地享乐无一不体现着他的追求。就在浮士德即将长逝的时候,还预言着自由自主的幸福生活,呼喊着:“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浮士德也在预言中得到了满足。依据契约,浮士德被光明圣母带上了天堂,好像一位为杀戮而生的将军被送进了养老院——全世界都为之兴奋,而他自己却活得像个小丑。
每个人都向往自由,渴望幸福,但到达的方式不同。但我们应该坚信只有靠自己的拼搏和努力争取到的才是最长久也是最弥足珍贵的,其他任何方式所带来的结果注定是一场悲剧。我想《浮士德》之所以成为传世不朽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吧。
第二篇:浮士德读书笔记
当城中学班主任读书笔记
姓名李娜新(2013年5 月15 日)
《浮士德》
上大学时便一直想拜读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但奈心情浮躁而未打开书本,去年买了几本书,其中一本就是本部著作,终于得以平静心情好好感受《浮士德》的魅力了。约翰·沃尔夫冈·歌德是十八世纪初德国的伟大诗人、作家、思想家和批评家,歌德的创作将德国的文学推向了一个向所未有的高峰,同时也对整个欧洲的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歌德的作品有很多,比如《欢会与离别》《五月之歌》等,但让我们真正认识歌德的却是他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热”的产生以及文学中的自杀风的出现,让歌德一跃而成为德国乃至西欧最享盛誉的作家。
歌德的思想和著作都是博大精深的,但作为资产阶级的一个代表,他又无法摆脱这个阶级与生俱来的庸俗气和妥协性,所以,他的一生充满矛盾。恩格斯曾说:“在他的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非常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的、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他的气质、他的经历、他的全部精神意向都把他推向实际生活。”而《浮士德》作为歌德的毕生的代表作,其艺术魅力、文学价值等都可让我们足见歌德的思想精神与文学造诣。
《浮士德》的构思超过60年之久,其创作历史可概括如下:初稿《浮士德》(1768——1775),《浮士德》片段(1788——1790),《浮士德》悲剧第一部(1797——1808),《浮士德》悲剧第二部(1825——1832)。
浮士德是德国16世纪民间传说中的一个神秘人物。据说德国宗教改革时期有一个跑江湖的魔法师约翰·乔治·浮士德,他用自己的血和魔鬼订约,出卖灵魂给魔鬼,以换取世间的权力、知识和享受。歌德童年时候就通过傀儡戏接触过浮士德的故事。从1857年出版的《约翰·浮士德博士的生平》到1791年德国“狂飙突进”运动时期的作家克林格尔写的“浮士德的生平、事业及下地狱”的长篇小说,关于浮士德的作品有很多。歌德60余年的惨淡经营,有历史资料的依据,有先驱作家的启发,更重要的是总结了西方启蒙运动以来的事变及他个人长期的经验和体会,并把这些艺术地加以集中概括于作品中,以欧洲的近代历史和现实为背景,以浮士德一生不懈地追求、努力探索真理的历程为主要情节线索。
《浮士德》作为一部历史经验的艺术结晶,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显示了永久的艺术魅力。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经常在自己的著作中引用过剧中的诗剧。列宁在流放西伯利亚时,随身带了两部德国的古典文学作品,其一就是歌德的《浮士德》。
对于《浮士德》,我亦有着很多喜欢的诗句,下面摘抄几例: 黑暗的部分,它生出光明,傲慢的光明,如今跟黑暗母亲把古老的地位和时间争,却不能成功,尽管它努力,因为它总是依附于物体。光自物体流出,使物体美丽,物体却又阻碍它的进程。
我不该妄想与你相似!我有力量召你来此,却没有力量将你留住。在那幸福的以刹那,我感到自己渺小又伟大。你残酷地将我推进人类变换的命运。我向谁请教?回避什么?我该听从内心的焦渴?我们的行为如我们的烦恼,都将我们生命的进程阻挠。我又激起久已忘怀的渴望,渴念那庄严、沉寂的幽冥世界,如风神之情,我微吟轻唱,飘忽的语调,喁喁切切,我浑身战栗,泪水汩汩而淌,我苦涩的心,变得温柔亲切,眼前的一切,仿佛已经远逝,早已逝去的,又转变为现实。
你们带来往日快乐的景象,亲爱的幽影又翩然上升。仿佛古老的故事,似忘非忘,青春的爱情与友谊又萌生。痛苦再次更新,还有那悲伤,唤我重温迷宫似的人生。
第三篇:《浮士德》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的著名长诗,这部作品花费了歌德大半生的努力,直到歌德垂暮之年才真正完成。
浮士德的故事其实在德国广为流传,浮士德可能是中世纪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他能力过人,发明了各种在当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器具。当时愚昧的人们无法理解他的神通,就传言他和魔鬼有着交易,是有魔鬼在暗中相助。“魔鬼交易”这一故事类型也就大致在此后流传开来,大致内容都是:“某人为了得到知识、永生、权力等等而将自己出卖于魔鬼,昧着良心替魔鬼干各种肮脏的勾当。”当然,这类故事受到中世纪宗教愚昧(如“猎巫运动”)的影响,在今天看来是有一些可笑和不可理喻的。久而久之“魔鬼交易”就成了浮士德故事的起源。
在阅读《浮士德》之前,我先大致了解了一下这部作品诞生的背景——关于浮士德的优秀作品一共有两部,一部是马洛所作的《浮士德博士的悲剧》、另一部就是歌德的《浮士德(上.下)》,这两部作品诞生的时间都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间点:前者是文艺复兴,后者则是启蒙运动向浪漫主义运动过渡的时期。我大致了解了一下两部作品,《悲剧》一文,马洛主要强调了浮士德博士对知识、权力的追求,以及他向魔鬼出卖灵魂后的自负心理,当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期限已满要堕入地狱的时候,才诚惶诚恐追悔莫及,最终在无限的恐惧和悔恨中被魔鬼拖入了地狱。可以说这个故事,就像莎翁的悲剧一样,充满了对人的心理描写,以及对人性脆弱、人性弱点的深刻反省,浮士德在这部作品中是被作为一个出卖自己灵魂的负面角色来处理的,他的执着进取的正面形象只是一个陪衬。总体来说这是一部好作品,但是把“追求知识、力量,渴望强大和优秀”视为一种“渎神”、“僭越上帝权威”的行为,当成要批判的对象,这中间就流露出了一种中世纪残余的“反智主义”、“反科学主义”的思想,在当今看来,是一种反动的思想。而且作品中不断塑造人的狂妄和人的内疚,不断强化上帝的权威,也隐含了一种“人类应该跪倒在上帝面前诚惶诚恐”的宗教“罪感”。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虽然接受了享乐主义、接受了追求金钱,甚至有走向纵欲主义的倾向,但是实际上在人们的内心中,人们并没有放弃对上帝那种诚惶诚恐的心态,并没有勇敢地相信自己的意志和理性,欧洲人还没有从宗教所塑造的自卑感中走出来。
到了歌德的时代,情况就已经大有不同了。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是欧洲波澜壮阔的年代:牛顿定律等自然科学的发展、启蒙运动的展开、资产阶级革命的风起云涌、工业化的浪潮、自由资本主义的兴起、拿破仑的征服、德意志的统一,在这样一个时代中,传统的宗教力量大大减弱,自然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取代了罗马教廷和道德教条,人们开始相信自己改造自然的力量,并且在国际舞台上开始勇于去追求权力、相信自己的理性、践行自己的意志。此时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再去理会理性主义时代那些陈腐僵化的教条,而要求实现自我、实现意志的解放。于是,伴随着艺术界的狂飙突进运动,浪漫主义时代到来了。而歌德的《浮士德》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我们可以在浮士德中看到欧洲自文艺复兴后几百年的发展历程的缩影,比如在《浮士德》中,歌德宣扬“人难免误入歧途,但是只要执着追求,总会到达天堂”,这也正是资本主义崛起后“个人奋斗”、“自由选择并自我负责”观念的体现;比如在《浮士德》中,浮士德斥责故纸堆,追求实践、有意义、有活力的生活,也代表了工业文明兴起后,迂腐的观念、僵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人们的抛弃。总之,《浮士德》诞生是的时代与《悲剧》已经很不同了。
浮士德全书由上下篇组成,外面由一个套子套起来,套子的内容是:魔鬼梅菲斯特和上帝打赌,贬损人的尊严,说要把一个人引入歧途证明给上帝看看。上帝则对人充满了信任,相信人一定能自我救赎,从答应了梅菲斯特的赌约。梅菲斯特找到了不愿意沉迷于故纸堆的浮士德,还给他青春,带着他四处游历
《浮士德》上篇是全书最精彩、戏剧冲突最复杂的一部分,也是最常被引用、改编的一部分,上篇主要介绍浮士德和少女玛甘泪的爱情悲剧:浮士德爱上了玛甘泪,玛甘泪为了与之幽会而给妈妈下了安眠药,失手毒死了妈妈。他们的爱情被玛甘泪的哥哥发现,为了杀人灭口,浮士德杀死了玛甘泪的哥哥,然后逃走。后来玛甘泪怀孕生子,因为害怕事情败露而淹死了婴儿。最终事情事发,玛甘泪被判死刑,浮士德赶回来相救,但玛甘泪拒绝了。她死后,被上帝接进了天堂。这个故事之所以非常吸引我,是因为这样的爱情悲剧至今仍在各处上演着。在今天的报纸上,我们仍然能经常看到诸如“少女怀孕杀婴”、“男生为爱情斗殴而杀人”、“叛逆少年误杀父母”之类的人间悲剧,而此类题材也经常成为“残酷青春”类型艺术作品的素材。很多人认为这是“每个青春期少年长大成人必经的阶段”,当然我是不太赞同这种评价的,成长不需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但是刚刚长大的人确实不懂得很多事情的分寸,做事情超过了必要的限度,不论是多了还是少了,都最终会害人害己。在这篇作品中,作者让玛甘泪上了天堂,并让浮士德从罪恶感中解脱,并没有因为他们的罪行而对他们进行道德审判。这说明浪漫主义时代的人更加注重的是人内心的感情,对符合人性但不符合道德的感情和行为有了更多的宽容和理解。正如《悲剧》一文中一样,《浮士德》的上半篇借着浮士德的悔悟、玛甘泪对自身罪恶的恐惧,深刻地描写了人类的内疚感和恐惧感。其实内疚感是性格悲剧的本原,与命运悲剧那种极力抗拒外界力量却不得相比,性格悲剧通常都是当事人因为性格的某些缺陷或者行动的某种过失而导致了自己不想要的结果。当人做错事的时候会感到内疚,所以内疚感就成了性格悲剧“悲剧感”的来源——一种对自身行为憎恶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情。
《浮士德》的下篇是歌德垂暮之年才发表的,凝结了歌德一生的经历,所以它有了更多历史和哲学的内涵,也有了更多的情节。但是垂暮之年的歌德却不再有青春时代的激情,所以相比起上篇而言,这篇在戏剧冲突方面要逊色得多,在文艺史上的影响也要弱得多。在这篇中,歌德让浮士德为国王工作,通过发行纸币而解决财政危机。浮士德让梅菲斯特造出了人造人,并在他的带领下回到了古希腊和海伦结婚。后来浮士德又想要填海造陆,无奈魔鬼暴力“强拆”一对老夫妻的房子,浮士德愁瞎了双眼,最后终于满足地倒下了。浮士德死后,上帝将他带去了天堂与挚爱玛甘泪相见。在浮士德的下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欧洲当时的影子。浮士德滥发纸币来解决财政危机的行为可能是当时统治阶级常用的做法;后来浮士德搞“人造人”、要回到古希腊,可以看出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子,其中也有着现在科幻小说中“克隆人”、“时空隧道”的影子,人们的科学意识已经取代了宗教意识。浮士德下篇中最重要的就是最后的两段:浮士德和海伦结合,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爱好飞翔,最后摔死在浮士德眼前。这段明显是出自古希腊伊卡洛斯的神话,有人认为这是在影射拜伦的死亡。这段标志着:浪漫也好、理性也好,实际上它们都是靠不住的。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时代,欧洲人一直崇拜古希腊古罗马,可是歌德认为:古希腊和古罗马都已经过去了,古希腊的复兴并没有拯救被基督教统治了一千年的欧洲,欧洲要寻求于一种新的文明——一种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文明,那就是大工业时代。于是就有了浮士德最后试图填海造陆的一幕。浮士德想要征服大海,让他的人民在新的土地上幸福地生活,最后
他终于满足了。这也代表了大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而那两个被害死的老夫妇也代表了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无情地征服。
《浮士德》中的几个人物都有着明显的象征意味。浮士德代表着永无满足的实践、浮士德的助手代表着当时迂腐的经验主义哲学、梅菲斯特则代表着虚无主义和犬儒主义、玛甘泪是一个无知的少女。他们并没有明显的善恶之别,其实他们都是人性的一部分,歌德的《浮士德》其实就是人性的大杂烩。把所有人和在一起,就是整个人类。
黄山学院12级戏剧影视文学
王瑞涵2014.6.23
第四篇:浮士德读书笔记
《浮士德》——读后感
假如浮士德博士的旅行是由地狱到天堂的旅行,那让我们看看地狱炼狱天堂都有些什么。
地狱:“人类只有通过种种磨难和考验才能通往胜利的彼岸。”浮士德的社会就是歌德的社会。歌德在文学、绘画、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中积极奔走,并在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成就了思想的高度和深度。歌德的社会封建专制摧残人性;作品中,浮士德“枯守这个牢笼......塞满大堆书本,被灰尘笼罩。”与世隔绝的钻研却不能发现知识对改造生活用处;少女马加雷特饱受等级观念毒害,对浮士德尊称之为“小姐(贵族女士才能拥有的称号)而惊奇;一群青年甚至学生在酒吧里唱着粗俗的歌;教会对未婚生子的女性的极度不公的惩罚......而人间地狱的另一部分则是人性的欲望和罪恶。恶行者、伪善者表面风光无限,实则心惊胆颤!冥冥苍天,炯炯神眼,原罪的显现、欲望的暴露。听!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泪的众生相。浮士德因为爱欲而酿成爱情悲剧;对腐朽王朝,虚幻世界的执着终究化为泡影。达尔丢夫敢于在神明面前犯罪终下场不善。”金庸笔下的四大恶人最终难逃惩罚......这些小说人物都取材于现实,具有典型性和客观性,而作者对其加工处理不仅是增添小说的可读性也是对世人敲响警钟!再次让已惴惴不安的恶行者心惊。有多少二战战犯逃过死刑灵魂却终生受着煎熬,午夜梦回的是一具具腐尸和阴惨凄厉的催命声;一些侥幸出逃的贪官常与亲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担心被“一锅端”又忍受思亲之苦;因嫉妒而道人
是非的长舌妇会因心胸狭窄失去朋友孤独一生......宗教观念认为以上恶行足以下十八层地狱,最轻拔舌,重则刀锯。“善恶在一念之间,存善念则化为天堂善神,存恶意则化为地狱恶鬼。”意大利人文主义诗人但丁也讽刺作恶者“形状多么狰狞,姿态多么凶恶。”而那些迫切希望灵魂救赎的作家,艺术家则总能把人类最深处的劣根性表现在作品中。
炼狱:其象征苦难,象征忏悔。天堂象征救赎,这是基督教永恒的主题。炼狱中的忏悔指人的一念,善念恶念,天堂地狱。看到天堂的光辉,美梦将会成真。
浮士德的爱、政治理想以及艺术理想以及艺术思想破灭后开始反思,决定脚踏实地的建立一个理想的自由国度。而歌德也通过“世俗人”与“虔诚的信徒”,教育主义者、唯心主义者、实在论者等对人生观的探讨,思想进一步深化。我想现实生活中的闭门思过,在祖先前悔过,也多少炼狱情结。
天堂:地狱万恶,地藏以一颗慈悲心与恶鬼同下十八层地狱,永受轮回之苦,更许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愿望。神圣的天穹在众神的光辉中响起天籁,天使清唱万福玛利亚;等待新生,用最虔诚的笑意祝福这伟大的新生。
浮士德的知识造福了百姓,造就了和平王国。真诚忏悔与巨大收获让浮士德没有遗憾,终于荣升天堂。歌德也穷尽一生将他的思想完善,表达在作品中,寄予了他希望国家统一,反抗封建社会与教会的思想,激励后世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歌德对国家对人性的关怀的确影响我们,他用六十年的光阴证明人经过磨练才能成为一个智者。至于地狱、天堂等是人生的一个思想过程,是信仰的缺失,后现代主义的无所谓观念让我们迷失。庆幸的是随许多《浮士德》似的作品,还有许多歌德似的人物激励我们自信自强。
第五篇:浮士德读书笔记 读后感
《浮士德》读后感
“一度我也曾英俊像个少年,但那时我生涩的诗脆弱不堪,我的诗神也很苍老,现在我已苍老且患风湿,形体不值一顾,但我的缪思却年轻起来了,我甚至相信,她永恒地向青春的岁月前进像,使维登堡灵视所见的那些天使一样。——叶芝”
看过了《少年维特之烦恼》,那是在我大一时,看的是歌德25岁时的作品。现在看了《浮士德》,那是在我大三时,看的是歌德59岁(第一部),83岁(第二部)时的作品。作为第一部我在阅读时升起只恨不懂原文的作品,我很难给予这部作品更高的评价。按照前言中所述,“理想的一本应当在帮助堵住比较接近原著的真谛之后,是他得鱼而忘笙,对原著产生一窥全豹的渴望。”这大约是我第一次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产生这种感觉。甚至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不必去摘引一些心有戚戚的文字,因为全文都是那样精彩。
但这并不表明这部作品就没有瑕疵。首先的问题是用典太多,以至于对于对希腊神话都几乎一无所知的我来说,想读懂那些诗样语言背后的寓意实在有些困难,这影响了我对这部著作的理解。更算是未能坚持一气读完的一个原因。虽然词人中我爱极辛弃疾,但遇到通篇砌典时也只能徒呼奈何。
其次则是译本的事。以后我要想着不去看什么“大学生必读”,哪怕是人民文学的译本也是一样!什么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啊!!坑爹呢啊!!最讨厌神马价值观一类的主观教导了!!有木有啊!!解释一下概念就解释啊!!加上阶级教育有毛用啊!!搞毛啊!!最后是书本身的瑕疵。还是不够完整啊。第一幕自成体系。第二幕虽然将故事深化了许多,但完整度明显不足。第三幕(海伦)是原来写得放入暂且不提,第四幕实在有些可惜,感觉笔力不足,幸而第五幕是之前就写就的,一下子将《浮》一书提升到了至高的境界。倘天假年,再给歌德老先生以十年时间,那时的《浮》一书,必定能让异国读者亦能手不释卷一气读完吧。
由这本所谓“欧洲四大名著”中的最后完成之作,我不由想起了相应的一本写作时间相差不大的巨著,成书于1784年的《红楼梦》。正是这种对比令我唏嘘。同为悲剧,却给读者以截然不同的感受。我有时甚至在想,《红楼》就这样截然而止,也是种很好的结局了。连“二木头”都还活着,虽然很苦。钗黛还在等着宝哥哥,湘云还在梦着嫁入卫家。所有的美梦还没醒,尽管有些敏感的人已经写着诔词。如果真要把一切结局都赤裸裸地摊开,等到
钗在奁内待时飞,等到质本洁来还洁去,等到云散高唐水涸湘江,等到红颜枯骨,等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时,那一份悲凉又是怎样让人难过。还不如就这样吧,把最后的悲剧留白,给人心一点温慰的遐想空间。
就像有的时候我希望《哈利波特》到第五本就结束,这样哈利和赫敏还能有着一点点小小的暧昧。此时相望不相闻。而不是我们没有在一起至少还像家人一样,总是远远关心远远分享。也许是这个原因吧,我发觉自己已经记不起《混血王子》和《死亡圣器》的大半剧情,也不想再去看。
好吧,回归正题,《浮士德》也是悲剧啊。个人的生活碰壁了,格蕾琴崩坏了。大世界更是悲剧得一塌糊涂,入仕反成弄臣,追求海伦终也是海伦已随那清风去,化成了一片白云,最后填海也终如精卫,被忧愁吹瞎了双眼,在错觉中死去。可为何读着却是能让嘴角挂上微笑呢?特别是那句“逗留一下吧,你是那样美!”有一种令人情不自禁读出来的力量。仿佛“给我更多的灯吧!”,全不似《红楼梦》中那种眼睁睁看着韶华远逝的无力与虚无。圈子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刚刚咆哮过的屁话上。十八世纪末的清朝,是所谓“康乾盛世”的回光返照。老迈的贾家已经负担不起过往的荣耀,庚吃卯粮,糊裱匠勉强修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是拿破仑的时代,是神圣同盟最后的回光返照。用雨果在伏尔泰墓前的讲话:“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社会如此,文坛亦如此。
读到了,去翻看历史,那个时代真得令人振奋。歌德,席勒,拜伦,雪莱,贝多芬,康德,黑格尔,高斯,拉普拉斯,拿破仑„„一片星空闪耀,不由神往啊。有点理解“青藤门下牛马走”的感觉了。
于是也真得难怪魏玛古典时代会走向希腊,难怪浮士德要溯柏涅俄斯河而上去寻找海伦而梅菲斯特却随河而下,难怪浮士德想征服海波。确实有一团火烧在那个时代欧洲人的心中啊!从少年的维特,到成年的浮士德,那是一个冬天的童话!是衷心信仰着“凡人不断努力,我们才能济度”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过往的一切易于盖棺定论,如今呢?狂飙过了头,怀疑否定一切之后,当下的时代是什么?物理学的大发现过去了,互联网的普及过去了。下一个科技的突破点在哪里?生物学,还是
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国家组成了,世界大战打过了,全球化和恐怖主义出现了,下一个世界趋势是什么?是进一步地更完整地融合,还是在各种壁垒阻碍下分开?欧洲的哲学与诗歌,美国垮掉的一代,《哈利波特》的全球化流行,下一种文化是什么?需要在速食文化中保持深刻吗?还是这本身其实是个伪命题。
再看《浮士德》时,大三的我,这个时代的我,并不很激动。感受着热情的同时,我在怀疑着热情的破坏力。可若当下怀疑太多的我去学习去拾取这样一份激情呢?也许会是件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