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淮北市北山小学 王 琴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中都多次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一个具有良好语感的人,往往能够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最主要最最鲜明的体现。
一、教师示范,长期熏陶,触动语感。
只要认真去听,你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说出过非常富有诗意的话,这是由于童言无忌,童心得以充分展露的缘故。后来因为“有忌”,许多孩子的语言就平庸了。再加之语感教学的缺失导致孩子语言的灵性、个性泯灭了。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示范,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阳光。如果语文教师能以娴熟自如的、充满灵气的语言,富有情感地讲课,像蜜一样把学生粘住,那么就会激活学生的语感,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语言鉴赏水平、语言表达能力逐步提高。如教学《泊船瓜洲》,老师和学生对话时自然地引用“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相思落谁家。”等充满愁绪的诗句,不仅引领学生走进诗的意境,也能触动学生说话、行文时乐用古典诗文抒情表意的感觉。语文老师在公开课上的教学语言大多在课前用心锤炼过,因此语流通畅,富有情感。但是,高品位的语感,要靠长期的熏陶才能形成。语文教师平常教学也应追求教学语言的艺术,以充满灵气和魅力的语言影响学生。语感之树,有足够的光照,才会枝繁叶茂。
二、研究内容,品味语言,领悟语感。
语文教学不仅要研究作品“说什么”的语言内容,也要品味作品“怎么说”的语言形式。如教学《鸟的天堂》,品味“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语言的情味感,引导学生研究作者赞美大容树为什么句末不加叹词、不用感叹号,将原文改为“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啊!”,让学生朗读品味两句的异同,学生在品味中领悟出“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不仅有赞美之意,还有陶醉之感,更有向往之情,句末不加叹词、不用感叹号情味更深。再如,教学《桂林山水》,让学生通过诵读描写桂林山和水的排比句,品味其语言的形象感;教学《宇宙生命之迷》要品味语言的分寸感;教学《索溪峪的野)》要品味其语言的畅达感、节奏感。因此,我们要把语文课教到学生心上去,让学生在潜心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领悟语感。
三、丰富积累,运用语言,习得语感。习得语感是一个内化、积定的过程。语文课本所选教材大多文质兼美,为学生积累语言提供了丰富而具体的内容。倘若,学生能将文本语言材料内化为自身的积累,对语言文字一定会有灵敏的感觉。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文本特点精心设计语言实践的训练。如模仿《小抄写员》一文中写叙利奥午夜十二点起床偷偷地替父亲抄写签条的段落,记叙一次自己悄悄做某件事的情景,要求用上“蹑手蹑脚”“屏住呼吸”“侧耳倾听”等文中出现的词语;学习《小英雄雨来》,注意积累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描写一个生活片段,注意使用拟声词;读了叶圣陶的《养花》,让学生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既需劳动,又长见识。”为中心,具体记叙自己的一项兴趣爱好;教学《斯巴达克》,让学生比较剧本与通常的文学式样有何异同,然后让学生将课本中的历史故事改编成剧本。丰富积累,运用语言,习得语感关键在于设计的语言实践活动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读写结合,以仿写为主,让学生有“帖”可“临”;目标明确,一次训练一个目标,不求全责备;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形式上富于变化,让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有新鲜感。只有这样,才能持之以恒地进行丰富积累、运用语言的训练,才能让学生愉快地习得语感。
四、广泛阅读,感悟生活,获得语感。
大凡一个作家和诗人总有对于生活的敏感。敏锐的语感和对生活的敏感是联系在一起的。人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所有事物,特别是语言,都在刺激他的语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敏感,广泛阅读和感悟生活尤其重要。
现在,有些老师把阅读仅视作“积累语言和丰富知识”的手段,一提到阅读,就让学生摘录“好词好句”,进行“欣赏点评。” 学生阅读的过程布满了荆棘和陷阱,无法享受到阅读的乐趣。言为心声,阅读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心灵的对话和交融。平日许多零星、散乱的生活体验,并不自觉,但在阅读中往往会被文本的言语所唤醒,凝聚起来,进而燃烧起来,把人带进一个全新的精神境界。阅读很大程度上是感情积累。语文学习要让学生多读书,且用“心”去读。特别是一定要读点自己喜欢的文学名著,和伟大作家去交朋友。
从现象看,语感是对语言的感觉,实质上它是心灵的感觉。学生有感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才能获得敏锐的语感。语文学习,要引导学生感悟生活,让学生少做作文,多记日记、周记、岁末回首、生活随笔(感谢生活、我的困惑等)。心有所感笔有所抒,情动而辞发。语言的运用中,情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胸中有千红万紫,才能描绘出世间的万水千山。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有多方面的内涵,培养高品位的语感是它最主要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语感具有个人性,这东西„如水到口,冷暖自知‟。语感是一种感觉,不能灌输、粘贴、转让。语感教学需要心灵的参与。从一定意义上说,语感教学过程就是心灵交流的过程,也就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只有情动于衷,才能形声于外。浅谈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
淮北市北山小学 石宗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相比,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它具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类型,利用网络特性,帮助学生实现合作式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同样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数学教学中可以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适当地整合两者。以下我将粗浅地谈一谈在我所见、所闻和所做中对多媒体教学的一点认识和想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育研究心理学也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要让学生乐学,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能源,是学生学习知识,增加智慧的一种动力。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对问题的理解也变得比较敏锐,记忆力更增强,想象力更丰富,情绪更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更能随之增强。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愿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如我在教学《垂线的认识》一课时,先呈现一个跳远比赛的视频片断,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提出以下问题:(1)根据同学们已有经验,怎样正确测量跳远比赛的成绩?(2)能否将这个体育比赛的实际问题转化成一个数学问题呢?(3)请同学们自己动手画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的示意图。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完成画图任务,并相互交流讨论。这一环节让知识情境化,情境问题化,问题任务化,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的思维从平静状态向活跃状态转化,激发学习兴趣,引发求知欲望,并沟通“数学现实”与所学新知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再如北京杜利平老师对“轴对称”概念的讲授是这样进行的:杜老师先利用几何画板制作了一只会飞的花蝴蝶,这只蝴蝶刚一“飞”上屏幕,立刻就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一些平时不爱上数学课的学生这时也活跃起来。同学们根据蝴蝶的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重合的现象很快就理解了“轴对称”的定义,并受此现象的启发还能举出不少轴对称的其他实例。这时再在屏幕上显示出成轴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并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和隐藏功能,时而让两个对称的三角形动起来,使之出现不同情况的对称图形(例如图形在对称轴两侧、两图形交叉或是对称点在轴上等);时而隐去或显示一些线段及延长线。在这种形象化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们一点不觉得枯燥,相反在老师的指导和启发下他们始终兴趣盎然地在认真观察、主动思考,并逐一找出了对称点与对称轴之间、对称线段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很自然地就发现了轴对称的三个基本性质并理解了相应的定理,从而既实现了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结合,又实现了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这样的例子很多,它们的共同点就是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单一的授课形式,学生容易感到疲倦,在学习过程中常出现精神不集中,思想开小差的情况,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以及录像等视听材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课堂上呈现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再现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环境。这样就给学生一种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真正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也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让学生获取知识易,保持知识牢 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作过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就是人类获取信息到底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个加起来就有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掌握大量的知识。他还作了另一个实验,是关于知识保持即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是这样的: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内容的30%,自己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这说明多媒体计算机应用于教学过程不仅非常有利于知识的获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识的保持。
例如我在教“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研究,寻求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集体交流,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和思路,以及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在此基础上用电脑演示一个圆柱体的物体,沿一条高剪下,再打开,展示剪开后的图形,这样动态的演示出了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空间想象能力,学生轻松理解了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从中可以直观而自然地概括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中,因为有了之前电脑动态演示的实验过程,使学生的抽象思维有了形象的支柱,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再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利用“几何画板”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做“数学实验”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做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再让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的“平移”、“旋转”功能,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观察发现、讨论交流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与已经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做并不需要教师像传统教学中那样滔滔不绝的讲解,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反而比传统教学要深刻得多。
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往往只强调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而不太考虑学生们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计算机则可以帮助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空间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实现教与学的有效性。
再如一位老师上的“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教师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资料搜集、分组合作,参与学生的网上资料查询、合作探究的过程,观察、倾听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有创见的想法及时给与肯定,对于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分别给与指导。课始收集交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各自利用网络收集到的有关七巧板的各种资料,并进行分类。然后自主探索,学生在局域网中教师预先提供的共享软件中自主选择菜单中四个难易不同的级别进行拼图练习,而且在拼图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学生还可以选择帮助菜单中的解答选项,获得软件给出的参考答案,每个人自己记录自己一定时间内解决问题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接着合作体验,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网上练习,可以随机选择图形,也可以通过图形选择按钮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拼图练习。在互动七巧板界面上,教师指导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图形,自制七巧板以便课后继续进行拼图练习。最好评价反思,学生汇报自主探索中,个人在一定时间内解决问题的熟练和难易程度,同他人进行对比,评选出优胜者;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合作体验过程中各个小组完成拼图的形状和数量。
通过多媒体网络系统,把师生设计的内容进行有效的交互、评价,达到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多媒体技术具有的这种独特的交互功能向师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控制和使用信息的手段,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师生的共同活动、交流及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跟踪评价、及时反馈提供保证,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活动的场所,对学生主体性发挥,发展学生,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十分有益,为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方法,而且比传统课堂教学中交互的方式——提问等更加深入一步。
第二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语感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语感
——漳浦县佛潭中心小学高玉凤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 的语感。可以说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又是衡量语文水平的主要标志。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习惯,提升语感水平是我们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1、在课文朗读中培养语感
学生诵读时的抑扬顿挫是对语言文字的意境美、音律美、人 文美有敏锐感受的表现,朗读是语感培养的第一步,要真正发挥 朗读对培养语感的作用,要做好以下三点:
(1)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朗读兴趣
老师要善于运用多种读的形式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朗读,默 读、诵读穿插;自由读、齐读、个人读、集体读交替。此外,还 可以采用“听读、品读、演读、引读、对比读、分角色读和配乐 读”等多种读的形式,为体现文章中心思想服务,为深刻理解课 文表达的感情服务。
例如《穷人》一课,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 描写,我让学生在感悟人物内心世界的基础上,先进行个人感情 读,再进行比赛读,学生一步步地深入感悟桑娜那种自责又决断 的复杂心情。再如渔夫回来后,桑娜与渔夫的对话,让男女生角 色朗读,读出了两人不同的性格。
(2)教师引领朗读,让学生体会
阅读教学中通过多次朗读,无疑能使学生逐步掌握文章的语 言、句式,领悟课文的遣词造句以及感人的情感,进而对文章的 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
例如我旁听过一位老师上《怀念母亲》,老师让学生感情朗读 第二自然段学生读得不够入情入境,于是这位老师作了范读,配 着音乐,她读得深沉,读得悲切,学生和听课老师都陶醉其中。随后学生再重新读,都能声情并茂。可见老师的范读不可忽视。
(3)朗读要与想象结合起来
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朗读要达到“以 声传情”,要在朗读时边读边想象,让作品中文字勾画的形象清晰 而具体地浮现在自己的头脑中。
例如读《伯牙绝弦》,应指导学生想象眼前如见巍峨的泰山直 插云霄和辽阔的大海波涛翻滚,让学生感受到一种雄伟的气势和 壮丽的景象,朗读时也不由得语调激昂。书面文字先转化为一种 强烈的感受,再把它转化为声音,把这种强烈的感受表现出来。那些感情色彩强烈的文字,通过朗读,能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有 助于语感的培养。
2、在揣摩比较中培养语感
教材中那些典范的作品,大多文质兼美,其语言都是经作者 精雕细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师要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抓住 那些重点的、精美的词句作为语感培养点,指导学生进行揣摩、欣赏。只有揣摩比较才能深入体会词语的情味,从而产生语感。
揣摩比较的方法有两种:删减比较和调换比较。删减比较是 把某个重点体味的词语拿掉,然后跟原句比较。如《匆匆》课中 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 脚边飞去了。”如果把加点的词伶伶俐俐去掉,句子也通顺,但不 能给人以具体的感受。加上这个词,既可爱又顽皮,给时间以人 的灵性,读后我们就能形象地感受到时间流逝的速度,并且消逝 得无影无踪。
3、在生活情景中培养语感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 感,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一点一点积聚起来,积 聚得越多,了解越见真切。”叶老的话明确指出要培养语感,就要 在阅读时多联系已有的生活体验。
如十一册课文《月光曲》中的清幽一词,学生照《现代汉语 词典》解释,就是“秀丽而幽静”的意思。可“清幽的月光”又 该如何理解?学生不去联系生活,实际上是不能产生语感的。于 是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中国有句话是说“月光如水”,然 后让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平静的湖水,淡淡的,以及回忆一下过 去的一些“幽静”的地方,从获得一种不可言喻的美妙感受。
4、在积累运用中培养语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 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 读范围。”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读与语文有关的阅读材料,以
弥补现行教材阅读量的不足。
例如学了《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梗概,让学生在课外去读整本书,从而培养学生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摘 抄文中的好词妙句,写下感受等。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不难单独 地孤立地积累词句,而要对文章统一的、内容和形式一体的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要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语感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最好体现。它的提出,具有 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只要在“语感培 养”的领域里潜心思考,不断探索,就一定会为语文教学开辟出 新天地。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 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 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加发 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 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 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 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 战。
第三篇: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3.1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
水口小学邹金山
在小学阶段学习的作品中,有一部分作品,作者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胸中的某一情境的,反之,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情境,也会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由此可见,创设情境是促使学生感悟的催化剂。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凭借多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情境: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的画面、音乐的旋律、实物的演示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言文字变成鲜明形象印在脑海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语感训练。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如:《圆明园的毁灭》。“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引导学生感悟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圆明园很多风景已不复存在,对圆明园的美只能凭空想像。要想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必须化抽象为具体,借助图片,音乐等媒体,联系生活,激发想象,让学生体验、感受、以直观的形式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感。
教学中,应先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幅迷人的画面,接着出示平湖秋月、雷峰夕照等图片,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欣赏图片,与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进行对照。在图片的引领下,学生进入了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境界,油然而生出赞美,自豪之情。此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某个景点),把这一幅幅图片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
这样由抽象到具体,化抽象为直观,形象,“读文——想像——感悟——表达”相结合,既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又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感。
第四篇: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总结
课题总结
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总结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英语语感对英语学习和英语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迈开英语学习的重要一步。
纵观当前英语学习的状况,低龄化已成大势所趋。小学英语教学也不再只满足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会读几个英语单词,会讲“How are you?”、“What’s your name?”。小学英语教学,特别是中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训练学生对英语的敏锐感觉,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进而把语言层次上升到思维层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至于文字语言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唯有通过语感的培养,才有利于其形成正确、熟练的语音语调,有利于语法和词汇的巩固,有利于语感的发展和口语及书面语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记忆力的锻炼和增强。
注重听说读诵生成语感。朱光潜先生说:“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走进教室,就不说一句中国语,借助眼神、手势、音调、动作、图片等等作辅助,专心听,然后学着说。”众所周知,一个孩子在习得母语的过程中总是先学会口语,在他用口语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并不懂得语言的语法规则,而是在语音、词汇、句子中感受和领悟语言的实际意义,在实际交际中不断掌握母语。这样,当学龄儿童开始学母语文字时,已经不会有很大的语感困难。
因此,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训练也可以从听说和朗读背诵入手。我是利用下面一些做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的。
(1)坚持搞好课前“Free Talk”。
教师每节课上课前2-3分钟留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由对话和交谈。起初,可以设计一些较简单的对话进行训练,往后逐渐推进,过渡到学生自由选题、自由对话,实现自主学习。为了降低难度,提高会话时效,可让学生课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循序渐进的练习,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会大大提高,从而有效地训练了语感。
(2)强化朗读。
总而言之,课文是基础,对课文读得越多,越熟悉课文,越容易掌握语感。朗读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习汉语的方法。对于学好英语,道理是一样的。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前提,只有多朗读,才能更好地理解句子或对话的意思。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语言的轻重缓急,读出语调的抑扬顿挫;还要指导学生对朗读内容进行深入理解,比较准确地把握感情,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这个道理,学生读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领悟了语感,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
(3)多听多仿语音语调。
现在来说,学生最轻易得到的英语本地语音材料是教科书的录音,是一流的语调。多听,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英语语言中的语音感觉,多模仿就更能体验英语其中抑扬顿挫的感觉,进而灵活运用。
(4)在教学当中,多制造机会给学生听英语本地语音,除了课文外,还可以让学生听一些英语歌曲,让他们在大量的语音输入中培养对语言的感觉。
在语音模仿方面,在短短的35分钟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模仿语音语调。创设语言情境激活语感如果将语感比做一棵小树,那么大量的语言实践就是它的根基,而培植它的土壤就是语言环境。试想假如没有“土壤”,“小树”何以能正常地生存?要激活英语语感,教师应尽力在学校生活中创设类似真实的语言习得环境,让学生的思维没有约束地沉浸在英语看、听、说的海洋里。
总之,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对一种话语系统的敏锐感觉。它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培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迅速的感悟语言的能力。
第五篇:培养小学生语感的策略研究(模版)
培养小学生语感的策略研究
仙游赖店中心小学
黄晓日韦
《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大 纲
》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要达到这个目的,如果能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语感”这个基础做起,其收效是不可低估的。
我们平时教学强调的仅仅是语文分析能力、语法逻辑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往往忽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语感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首位,尤其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对语感的进一步关注和研究,使它成为当今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叶圣陶先生曾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什么是语感?所谓语感,是指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正因为如此,它堪称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标识。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书画之妙、当以神会”。其实,语言文字之妙,更需以神会之。但是,由于语感毕竟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这也使很多教师在如何培养学生语感方面普遍到“像雾像雨又像风”。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根据语感发展的水平,为认为可将语感的培养分成四个层次。
一、感知
感知层次是言语主体对语言对象所做出的反应,即是人的感、知觉系统对言语事物做出的综合判断。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人体器官调动的越多,大脑获得的信息越多,学习效率就越高。如果只是用眼睛去“读”(默读)时,大脑获得的信息较单一。而当开口诵读时,语感信息通过视觉、听觉器官作用于大脑,准确率大大提高,理解和感悟的效率也成倍提高。而且教材中文学作品适合于诵读,有表情读,分角色读,有利于学生在诵读中不断品味,形成语流、语感。通过吟咏诵读,耳朵也可以具体地感受到语言抑扬有致的音韵,缓急合宜的节奏;眼睛可以把语言文字转换成生动的画面,鲜明的形象;内心能够和作者的心相通,敏锐地感知课文的内容。
特级老师王崧舟的教学方法素有“语感派”之称,他在执教小于名篇《草船借箭》时,注重小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语言,积淀语感。
师:想想从哪里体会到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生:书上这样写:“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楚”。我想,三天后江上出现了大雾,这就反映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好的,把这个句子读一读,读的让大家感到雾真的很大。(生读此句。)
师:这雾大吗?小雾!(生读第二遍。)
师:这雾大吗?中雾!(生读第三遍。)
师:还不够大;你们听王老师读。(师范读)来,像老师这样读一读!(生自由地有感情朗读。)
师:这场大雾,鲁肃看到了,他心里会怎们想?
生:他会感到非常害怕。
师:好,你来当鲁肃,读读这句话,读出让人害怕的语气。(一生读。)
师:你不是鲁肃!(众笑。)谁能读得更让人害怕?(另一生读,很有感情。)
师:读得好!诸葛亮也看到了这场雾,又是什么心情?(生读,读出了“高兴”。)
师:读得好!这场大雾我诸葛亮都盼了三天了!(众笑。)来,一起读一读。这节语文课“读”占鳌头,眼、耳、口、心俱参加运动,实属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这节课王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以不同语气诵读关键句,让他们分别读出了雾很大,鲁肃的害怕和诸葛亮的高兴。如此这般潜心诵读、换位体验之后,学生不仅对文本的内涵及人物品质更加了然于心,也自然积淀起了语感素养。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读好了,什么都在其中。”
实际上,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复诵读,读中感悟”,乃是语文学习的“尖端武器”。
二、理解
理解层次是当各种言语信息相继在言语主体的大脑中留下兴奋的痕迹,或进一步受到有关言语信息的刺激,大脑对新旧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加工,使新旧信息加以整合。
宋朝的陆象山说:“读书切切戒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急要细思量。”语感的获得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言语直觉,经验的低层次上,还必须进行适当的语感分析,考究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微言大义”,品味语言,品味意境,增强语感。
纵横比较,品出精妙。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包括词语比较、句子比较、段落比较等。其中词语比较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它的方式有删除法、换词法、联系上下文比较法、横纵向比较法等,通过对语言文字进行“增补”、“删除”、“替代”、“变”等方式,可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精炼、形象、细腻等特色。例如,课文《开国大典》中,“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通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使全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课文连用了四个传到,如果改用一个传到,读起来感觉如何呢?对比着读读,学生就会觉得课文的表达气势磅礴,充分表达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自豪感和毛主席这一宣告的庄严和雄伟。从比较中学生领悟到生动的语言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反复揣摩,品出神韵。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一篇文章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的透,必须多揣摩。”课文中有些词句,特别是那些表现文章中心、表达情感的精妙传神的词句,往往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抓住这些具有感染意义的关键词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进行推敲、揣摩、细细体会,会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感。
三、迁移
迁移层次是对言语对象进一步品味、比较,言语主体的自我学习意识被激活,并用相应的词语加以传达表述。
对小学生来说,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主,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阅读时只有凭想象出言语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声响、能辨出色彩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内涵。例如在教学《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我在带领学生初读课文,释词译句后,是这样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结合诗中的词语,说说这首诗表现的季节和特点。
在诗人描绘的画面中,有哪些景物?说说它们的色彩。哪些景物是静的描写?用自己的话把动态的景物描述一下。
“千秋”、“万里”把我们引到了画面以外,使你想到了什么?
在我的启发点拨下,学生入情入境,浮想联翩,眼前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从形象上感受到诗人的心情。这样,把语感的培养寓于训练之中,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真实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语言的形象化,既降低了理解的难道,又达到了在轻松愉快之中培养语感能力的目的。
四、升华
升华层次指的是言语主体不是被动接受言语对象所给定的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探求在新的语境中创造性地将感悟到的言语体现出新意象。这是语感的最高层次。
《晏子使楚》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当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时武士押着一个齐国罪犯经过,受到楚王的嘲笑,晏子不卑不亢反把楚王奚弄。
这段文字描述了楚王的凌弱欺小和晏子的一身正气、不卑不亢。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和领会课文中的言语,并通过语感的升华对这段话作出意义上的补充。
从以上这些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培养语感对于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式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他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好的学习习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为语文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他与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质量有着更直接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