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娃哈哈分销渠道分析
娃哈哈分销渠道分析
一、集团简介
成立于1987年的娃哈哈前身是杭州市上城区的一家校办企业,到1991年,创业只有3年的娃哈哈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同年,娃哈哈兼并全国罐头生产骨干企业之一的杭州罐头食品厂,组建成立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合资。娃哈哈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四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这3家跨国公司。其最大的成就便是从1987年校办企业施行代售制开始,经历三次渠道建设发展,不仅扩大了产品市场占有率,同时也将娃哈哈这个品牌打下农村的半壁江山,为哇哈哈未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渠道选择
娃哈哈在全国31个省市选择了1000多家能控制一方的经销商,组成了几乎覆盖中国每一个乡镇的联合销售体系,形成了强大的销售网络。娃哈哈采用保证金的方式,要求经销商先打预付款。打了保证金的经销商,与娃哈哈的距离大大拉近,极大地改变了娃哈哈的交易组织。娃哈哈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称这种组织形式为“联销体”。
1、“联销体”概述
1.在娃哈哈构建“联销体”的46个分厂及几十家销售分公司中,至今都没有一个分厂或者销售分公司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即既无经营权,亦无资金控制权。所有的资金、分配权利全部都集中在总公司手中。
2.娃哈哈的营销由总经理宗庆后一人控制,不仅仅掌握了在各地的特约二级批发商,更每年亲自到各地去接见各级经销商,了解情况,布置任务。3.实行返利激励和间接激励相结合的全面激励制度,每年公司根据市场实际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政策,提供一定比例的促销费用,并派出销售人员帮助经销商做好市场,既可以激发其积极性,又保证了各层销售商的利润,因而可以做到促进销售而不扰乱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
4.坚持构建蛛网式销售网络。娃哈哈试图从联销体网络构建到区域责任制、特约二批网络建设、封闭式销售,把二批和零售商发展为娃哈哈的联销体网络成员。在2005年,娃哈哈计划将将国内最具实力的县一级饮料销售商都拢于旗下,构建起一个全封闭式的全国营销网络。
2、“联销体”渠道模式
省区分公司 特约一级批特约二级批发零售商 零售商 三级批发商 三级批发商 二级批发商 娃哈哈的渠道结构 总部 其运作模式是:每年初,特约一级批发商根据各自经销额的大小打一笔预付款给娃哈哈,娃哈哈支付与银行相当的利息,然后,每次提货前,结清上一次的货款。一批商在自己的势力区域内发展特约二批商与二批商,两者的差别是,前者将打一笔预付款给一批商以争取到更优惠的政策。
3、“联销体”渠道通路分析
适宜的“联销体”渠道模式使娃哈哈品牌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宽产品市场占有率,从而能及时地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在这里,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分析到:
娃哈哈分销渠道设计采用了多渠道模式,开发多元化产品,刺激消费者购买,扩大市场,从而提高哇哈哈品牌的知名度。
娃哈哈的分销渠道结构是以间接渠道和密集型分销为主要形式,娃哈哈在全国31个省市选择了1000多家能控制一方的经销商,也就是说哈娃哈的经销商已经遍布全国,甚至是农村都能随处可见娃哈哈。当然,我们也可以从娃哈哈的渠道结构图可以看出:娃哈哈在每个省市都建立分公司,以及一级、二级、三级经销商,经销商分布比较广,各级之间的交流相互沟通取长补短。
三、“联销体”渠道优缺点
1.有效保证了企业的资金健康流动,规避了坏账、死账等的出现。2.由公司控制全部的销售策略,避免了各地区各自混战局面的出现,最大程度上保证了公司和各级销售商的利益。3.严格的利益分配机制保证了销售商们的基本利益,也保证了整个销售网络的稳定性。4.独具特色的防窜货制度有效地保证了各地经销商的利益,同时从信用层面建立了公司的威信,加强了销售商们对公司的信赖。
5.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保证了信息通路的顺畅,从而使企业能够对市场变化迅速做出反应,抢占市场先机。
6.公司对整个销售网络的完全监管,以及网络的封闭性保证了销售网络运行的有效性。
7、过于依赖个人力量,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联销体”是宗庆后一个人在引领着向前进,集团缺乏有控制力和决策力的领导人。
8、扩大可能带来的臃肿,娃哈哈的“联销体”起根本目标还是建立起一个包括了县级销售商在内的封闭式销售网络。
9、全国调配可能产生的利润流失,所有产品并不是在销售当地都有生产,这就产生了一个运输的问题。
10、物流平台的缺乏可能造成的成本黑洞,娃哈哈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物流平台,其总部的运输公司只负责杭州生产的各种产品的运输,而各地的分厂则大多与当地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合作。
四、影响“联销体”渠道因素
1、产品因素 “联销体”渠道模式作为哈娃哈现状的渠道发展运行的策略实施方式。那么这样一个产品需分布广泛的渠道模式,就需要哈娃哈进一步开发多元化产品。作为目前中国最大、效益最好、最具发展潜力的食品饮料企业以及全球第四大饮料企业,娃哈哈公司旗下的产品品种非常丰富。其中娃哈哈矿泉水、娃哈哈系列的乳饮料和果汁,相信都是大家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除了娃哈哈公司比较传统的一些产品,现在的娃哈哈公司又开发了许多新领域的产品,比如娃哈哈童装系列以及营养面这一类的产品,都非常受消费者的青睐。
2、市场因素 目前,据调查,娃哈哈在国内市场上的茶饮料产销量仅次于康师傅,位居市场占有率的第二。但是,目前大量外来茶饮料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国内原有的各个茶饮料品牌发展趋势都相当不错,这对娃哈哈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3、公司本身因素
娃哈哈品牌地位已经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随着社会各种商品的进步,在消费者心中娃哈哈有可能已经成为历史,不具备现代饮料的一种时尚性。娃哈哈现在或许需要改变品牌形象,将公司形象升华,充分展示产品的优越性和独特性。
4、竞争对手
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由于国内其他茶饮料企业无论在规模还是技术含量上都处于较低的运作水平,因此中国茶饮料市场将只能步入名牌之间的产品竞争状态。但是在其他目前的茶饮料市场,新品、名品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像康师傅、统一等其他品牌的饮料产品,新品不断创新,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5、中间商 娃哈哈对中间商的激励有其独到之处,特约批发商需要给一笔钱给生产商,却同时可以得到优惠,人力,资金,仓库,培养中间商的忠诚度。娃哈哈的促销重点是经销商,公司会 根据一定阶段内的市场变动、竞争对手的异动以及自身产品的配备,而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政策,常年循环,月月如是。针对经销商的促销政策,既可以激发其积极性,又保证了各层销售商的利润,因而可以做到促进销售而不扰乱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
五、哇哈哈“联销体”渠道发展建议
1.将销售体系制度化、规范化。使其逐渐摆脱“人治”的阴影,走向制度化的轨道,最大程度地规避由于领导人的更换可能给销售网络带来的冲击。
2.实行分级责任制。可以采取公司直面一、二级销售商,一、二级销售商直面三、四级销售商的方式,在扁平化管理的基础上实现各级销售商的责任制,每个区域的销售商要对自己的区域负责。同时可以适当地给予一、二级销售商一定的管理利润空间,增加其积极性。3.完善产品配送网络。可以由公司统一与全国性的物流企业进行合作,避免各级经销商各自为政可能出现的成本差异和效率差异。同时亦可将各级经销商的物流利润回收。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考虑自行建立物流系统,缩减生产成本。4.加强品牌建设。这是娃哈哈在今时今日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没有永远无法赶超的销售网络,没有永远无法抵达的销售区域,要维持着自己圈地得来的利益,娃哈哈必须要强化自己的品牌形象。让中国的老百姓可以在可口可乐、百事、非常同时存于货架的时候,可以为了是“中国人的可乐”而选择非常,而不是为了节约五毛钱。
第二篇:分析茅台酒分销渠道
茅台酒分销渠道分析
贵州茅台酒独产于中国的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是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科涅克白兰地齐名的三大蒸馏酒之一。1915年至今,茅台酒共获得15次国际金奖,连续五次蝉联中国国家名酒称号,与泸州老窖、杏花村汾酒并称我国三大名酒,是大曲酱香型白酒的鼻祖。茅台酒素以色清透明、醇香馥郁、入口柔绵、清冽甘爽、回香持久等特点而名闻天下,被称为中国的“国酒”。然而茅台酒也价格不菲,利润丰厚,近年来价格一路走高,正宗茅台在市场
上可以说一瓶难求,同时市面上也充斥着大量虚假伪劣产品,消费者难辨真伪。
贵州茅台传统的分销渠道为“贵州茅台生产商—各地经销商—零售商—消费者”的方式,分销渠道方式相对比较传统,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传统的分销方式在便于销售铺货的同时必然也带来的是各个环节的价格加成;贵州茅台自身年产量非常少,市场供不应求,供需不平衡更使得市场价格调节机制不平衡,终端市场带来的巨额的利润引起通路经销商的疯狂加价,价格一路走高,而作为实际生产商的贵州茅台,却无法从巨额利润中分得一杯羹,反而承受了产品高价带来的指责;此外高额的利润也导致了终端市场假冒伪劣产品丛生的祸端,许多不法商家为了谋求利润不惜制假售假,这不仅有害广大消费者,同时也是对茅台自身品牌资产的腐蚀和破坏。这些现象也促动了有关部门的关注,今年有关政府部门已经推出政策指导高档白酒市场的销售价格,要求其限制销售价格,防止价格哄抬等现象。
作为生产商的贵州茅台,虽然掌握了供货大权,然后却在终端价格控制上无能为力,同时每年还需付出巨大精力进行打假工作,茅台的问题聚焦于如何有效地发挥渠道权利去控制终端的销售价格去维护自身品牌,去控制零售价格并且维护产品安全。
为此,贵州茅台在今年推出了两项重要的举措:建立网上销售渠道以及在全国内计划建设100家直营店。这两项举措的推出,直接对贵州茅台原有的销售渠道进行了扩宽。原先单一的分销渠道现在变为了复合式的分销渠道,在原有的经销商批发渠道上,增加了“贵州茅台—直营店—消费者”以及“贵州茅台—网上销售—消费者”。
通过这两项举措的推出,贵州茅台直接接触消费终端,也即是我们所说的“向前一体化”的过程,不仅局限于生产,同时自建销售终端,直接供货面向市场。回顾我们上文所说的贵州茅台需要控制终端销售价格的调整目标去考虑这些措施的有效性,由生产商直接供货的方式减少了流通环节中带来的价格加成,贵州茅台可以自行制定终端价格向市场销售,那也就意味贵州茅台的销售价格直接对经销商的销售价格产生调节作用,经销商不能以超过贵州茅台直营销售的价格进行销售,打压了价格哄抬现象;此外茅台酒也可以通过直营销售方式增加经营利润,以往流向渠道商的利润被直接拉回生产商;同时保证终端销售有正规产品的专业销售点,遏制伪劣产品经由其他不合规渠道流入市场。
但显而易见,贵州茅台渠道创新毫无疑问将在未来直接冲击旧有的分销渠道,引发强烈的渠道冲突,贵州茅台直接介入市场的行为直接打击了经销商的利润来源,引起分销商的不满情绪,那么这时问题便成为,当生产商在向前一体化过程中,面临可能产生的渠道矛盾与冲突应当如何博弈。
我们对茅台直营销售渠道再进行进一步的剖析,从调节市场价格的方向考虑,茅台直营渠道作用明显,可以说是大势所趋;而这种举措也不乏弊端,首先这种方式直接对原有渠道进行冲击,未来可能带来的原有经销渠道的打击报复,如经销商拒绝销售,甚至代理其他竞争品牌白酒,对于合作多年的经销商来说,原有的销售网络与关系人脉对于贵州茅台可谓一笔宝贵的资产,新分销渠道举措的推出可能会使得经销商报复性地转向其他竞争性白酒品牌,直接对贵州茅台的终端销售带来不利影响。其次,自营销售渠道虽然在流通过程中减少了利益分割,但是也意味着自身需要付出更多的资源和成本,贵州茅台需要重新自行建设销售点,自行建设销售队伍,相应也会带来一笔不菲的库存费用,物流费用,销售费用,经营管理费用的等等开支,对生产商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此外,在渠道更换的过程中也可能为竞争对手制造机会,影响自身品牌发展。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可以对茅台酒的新分销渠道实行以下改进方法: 1.对经销商的重新筛选与选择,选择愿意遵守协议零售价格的经销商形成渠道联盟,减少价格哄抬的可能
2.建设维护网络销售渠道,使得零售价格透明化,对市场价格起到调控作用;而具体发货由合作的就近的经销商负责,加强了与渠道商的合作关系,提升销售效率减少物流等运营成本
3.有选择地推进直营店建设,对市场空白区,关键市场合理布局直营店,发挥维持销售渠道的价格作用的同时减轻经销商的抵触,达成区域协议销售价格,与经销商合作共存。
第三篇:711分销渠道分析
711分销渠道分析
711分销渠道是由日本提出在美国成熟的一个分销渠道,711便利店主营零售业。是一个及生活用品,零食,其他产品的便利经营连锁店。
便利店依靠的是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只有利用先进的物流系统才有可能发展连锁便利店,因为它使小批量的频繁进货得以实现。典型的7-11便利店非常小,场地面积平均仅100平方米左右,但就是这样的门店提供的日常生活用品达3000多种。虽然便利店供应的商品品种广泛,通常却没有储存场所,为提高商品销量,售卖场地原则上应尽量大。这样,所有商品必须能通过配送中心得到及时补充。如果一个消费者光顾商店时不能买到本应有的商品,商店就会失去一次销售机会,并使便利店的形象受损。所有的零售企业都认为这是必须首先避免的事情。
7-11在整合及重组分销渠道上进行改革。在新的分销系统下,一个受委托的批发商被指定负责若干销售活动区域,授权经营来自不同制造商的产品。此外,7-11通过和批发商、制造商签署销售协议,能够开发有效率的分销渠道与所有门店连接。批发商是配送中心的管理者,为便利店的门店送货。而7-11本身并没在配送中心上投资,即使他们成为了分销渠道的核心。批发商自筹资金建设配送中心,然后在7-11的指导下进行管理。通过这种协议,7-11无需承受任何沉重的投资负担就能为其门店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分销系统。为了与7-11合作,许多批发商也愿意在配送中心上做必要的投资;作为回报,批发商得以进入一个广阔的市场。
711分销渠道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配送货物率,减少库存,增加了商品的品种,方便了前来购物的消费者。同时也为生产商扩大了他的市场份额。711便利店就像是连接在生产商与消费者间的桥梁,同时由于生产商的参与销售,降低了销售成本。为其经营获获得更大的成功。
市营一班 陈韦屹 2009041109
第四篇:药品分销渠道分析
药品分销渠道分析
营销0801 0801200114 孙文豪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使我国医药企业面对的市场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药品分销渠道受到巨大挑战、药品营销方式不断变革,渠道管理的重要性被提升到战略层次上来。
药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或用户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一切取得所有权(或协议所有权转移)的商业组织和个人。渠道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环节由一系列的市场中介机构或个人组成。分销渠道的宽度取决于商品流通过程中每一个层次利用同种类型中间数目的多少。数量越多,渠道越宽;反之,则越窄。独家分销是最窄的分销渠道。
传统的医药保健品三级分销体系是指药品出厂后,严格遵从由多级经销商批发转卖到医院和药店等药品零售终端,然后再由零售终端出售给用药消费者的一种销售模式。它包含了由生产厂家到多级经销商、由多级经销商到零售终端、再由零售终端到最终消费者这三个层级的分销环节,所以通常称之为三级分销体系。在这个分销体系中,从上游到下游呈漏斗型。整个分销体系的重心处在位于流通渠道上游的中间商,这也就决定了在药品销售过程中,该体系的重点客户是经销商而非零售终端,更不是消费者。重点工作是向经销商批量调拨药品,而不是协同零售终端使产品实现最终销售。
传统三级分销体系弊端凸现
众多的药品生产厂家之所以普遍采取三级分销模式,是因为这种营销模式实现的是经销大户的批量销售,销售数量多、业务笔数少,客户规模大、数量小;区域营销的主要管理对象就是总经销商,便于市场营销工作的开展和客户日常管理工作的进行;在降低应收账款管理成本和风险上具有其他深度分销、密集分销等模式所不能及的优势。
但是,随着营销环境的变化以及整体营销水平的发展,三级分销这种营销模式的弊端也日渐显现出来:
首先,它虽然带来了“批量销售”,但那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销售,而只是存放产品的仓库发生了转移而已;同时,这些所谓的批量销售也都是产品的自然销售,而非通过药品供应商的主动推广宣传来实现。
其次,由于流通环节太多,从总经销商到二、三级经销商,产品每进入下一个流通环节,其销售价格势必上扬,层层加价使得经营药品的利润空间逐级缩小,到了医院、药店等销售环节,利润空间对经营者毫无吸引力,这非常不利于药品、特别是成熟的大众普药的销售。
第三,过多的流通环节会影响产品的上市速度,特别是大大降低了新特药品进入终端与消费者见面的速度,从而延误了产品最佳的销售时机,延长了资金的回笼周期。
多元化分销格局逐渐形成
催生医药多元化分销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医药行业的宏观营销环境发生了“多元性”的变化:首先,医药企业体制的多元化。原有的国有体制的医药企业逐步退出医药市场的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三资企业、合资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等新的生力军。
其次,医药市场的多元化。医药行业发展至今,既有传统的医药批发市场,也有新兴的医药物流市场;既有买方掌握主动权的医药经销市场,也有卖方掌握主动权的招商代理市场;同时,还有现款、现货、现场办公的现实医药市场,以及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手段实现的虚拟医药交易平台。不同形式的医药市场呼唤与之匹配的分销模式诞生。
第三,分销主体需求的多元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上游生产商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他们要的是产品的最终销售而不是“库存转移”。生产商对经销商的要求不仅仅是接货、回款、把货发给下游的商户。他们开始强调终端销售,要求经销商必须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对经销的产品进行精心培育,对目标市场进行精耕细作,否则,经销商的产品经销权,特别是新产品的代理权最终将被挑剔的生产商慢慢收回。
2.下游分销商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仅要求物美价廉还要求品种齐全。如果上游批发商经销的产品价格低廉但品种并不齐全,它同样会使下游分销商四处求购而加大采购成本。优化产品结构变得与降低供货价格同等重要。上游经销商“有什么卖什么”的运作方式远远不能满足其下游分销商多品种一步到位的采购要求。收集自己下游分销商的产品需求信息,代替下游分销商采购并储存,做下游分销商的“采购代理商”,这样的上游供应商势必越来越受下游分销商的青睐。
第四,流通行业结构的多元化。药品自选式大卖场和24小时社区药店等药品零售终端在快速成长,其规模之大、价格之廉、品种之多、管理之严格、服务水准之高,可以说已经成了经销商的竞争对手而非合作伙伴。制造商的密集深度分销和渠道扁平化直营政策,大大缩短了药品的流通渠道。新的市场游戏规则给处于药品供应链上不同环节的营销主体提出了新的营销课题。
本来就弊端凸现的三级分销体系,在这种多元化的宏观营销环境下,势必由市场营销的舞台中央退向舞台边缘,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分销体系。
多元化分销体系的主要模式及特点分析
在新的营销环境下,医药分销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其中几种占主要地位的分销模式是:经销商组合模式、终端直营模式、厂商终端联盟模式、经销直营结合模式和直销模式。
经销商组合模式
采取这种营销模式的药品供应商,大多数会综合考虑经销商的配送半径、主推品种类型、主要下游客户类型等与产品销售挂钩密切等因素,挑选那些在传统的三级分销模式中处于二、三级地位的医药经销商,建立一个由2家~3家有助于自身产品销售工作开展的经销商组成经销商组合。虽然单个的组合经销商的实力、规模不一定强过原来的总经销商,甚至还要弱很多,但他们却能将产品的销售工作依照供应商的要求和思想做细做透。一些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的中小型生产商,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通常得不到那些强势一级经销商的重视与支持,就更应选择这种适合自己的经销商来进行组合。组合后的这些经销商,每一家都直接与生产厂家建立买卖关系,不再是以前三级分销体系中的那种上下游的供销合作关系,而是一种并列的平等竞争关系。
终端直营模式
终端直营是指药品生产厂家从源头上压缩产品的流通环节,抛开各级中间商,直接运作药品零售终端,特别是医院终端。这样,产品销售的利润空间就掌握在生产商手中。这种做法一方面有利于生产厂家将终端促销、客情维护、卖场陈列、营业员培训等实现最终销售的关键环节都做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集中人、财、物宣传自身企业,建立品牌形象,最终形成品牌产品的营销优势。这种模式比较适合于那些销售新特药品或资金实力较雄厚的医药企业,因为它需要一定的利润空间和营销经费作为支持。
厂商终端联盟模式
越来越多的省级总经销商开始在自有市场上自建终端营销队伍,越过二、三级批发商或区级配送商,将销售矛头直接指向零售终端。这样,一方面便于对代理的产品进行精耕细作,以赢得更多更好的产品经销代理权;另一方面,以更加精细化的服务吸引能给自己带来最终销售的终端型客户。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生产商都乐意与这样的经销代理商结成一种营销联盟:由熟悉渠道的经销商来负责渠道疏通工作;自己因为熟悉产品,则负责产品的促销工作。对医药生产商特别是那些对目标市场还不太熟悉、对目标客户还不能牢牢掌控的生产商来说,终端联盟模式可以说是一种可行的双赢合作模式。
经销直营结合模式
经销直营结合模式是指生产厂家的第一供应商既有经销商,也有零售商,区域市场的供应链有长有短。经销直营结合模式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新兴的交易方式的推动,如招商代理。由于招商代理是一种由生产商掌握主动权,代理方承担一定风险但享受较大利润空间的现款现货的药品营销模式。招商主体关注的是分销客户是否是现款进货,并不关注它是经销商还是零售商,因此大多数招商的生产厂家,既向经销商、又向零售终端供货。
其次,是生产厂家在不同市场的不同操作思路。比如,有实力的生产厂家为了把市场做深做透,常常实施通路精耕策略,自己操作终端;实力不够的生产厂家,在目标市场上只好借助当地经销商的网络;此外,还有些厂家有重点市场与非重点市场之分,重点市场抓到了终端层面,而非重点市场只顾及到经销商这一级。
直销模式
直销模式是指生产厂家跳过所有经销商、零售商环节,直接向最终消费者出售药品的一种销售模式。
随着互联网知识与营销行为的紧密对接,医药销售类管理软件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以及网络化的办公设备在普通消费者的家庭登堂入户,一种新的医药产品交易和销售方式出现了;那就是医药企业通过建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以B2C的交易方式,向患者直接出售医药保健品。
还有一些医药企业尤其是保健品企业,为了直接向消费者展示产品、定制服务,也在进行入户营销,以生产商的名义直接向消费者出售产品,由于具有流程更简短、价格更透明、购销更方便、交易更快捷的特点。但是,由于消费意识的转变、互联网知识的普及、直销行为的规范、直销领域的开放等环节均存在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直销模式要想在今后的医药营销中走向主流尚需时日。
第五篇:白羽鸡分销渠道分析
白羽鸡分销渠道分析
白羽肉鸡,从白洛克(或白温多得)中选育出来的品系,该鸡种特点是生长周期快,肉质好,是熟食、快餐企业的上佳之选。肉鸡成活率可达九成以上,出栏时间40天,一只鸡纯利润不低于2元。
政企合作保障农民增收提速。“这个工作比打工强多了,政府有补贴,公司包回收还有技术指导,基本没啥风险。”射洪县明星镇龙滩村一组的何贵容就是参与养殖项目的白羽鸡养殖户。她说,自己的第一批5000只鸡已经出栏,存活率高达98.7%,短短40天就收益了18000多元。
当笔者问到农户前期需要投入多大成本时,何贵容说,农户只需投入场地建设费和人工,养5000只鸡大概需要500个平方,每平方要自投300元左右,其中,政府每平方补贴100元;选址、规划设计都是由政府部门来服务;公司统一规划圈舍、统一供鸡苗、统一供饲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回收、分户核算,并保证每出栏只肉鸡,养殖户得到不低于2元的利润。
该县畜牧局相关人员告诉笔者,白羽鸡项目以金川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发展全县白羽肉鸡养殖,该公司集孵抱、养殖、屠宰加工于一体,产业链条完整,可以较大程度抵御养殖风险。商品肉鸡养殖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公司实行一体化经营,饲养、加工、销售全部归公司;另一种是联营合同制,即是土地、鸡舍、设备大部分由农户投资,鸡苗、饲料、技术销售由公司负责。养殖模式:“公司+农户”利于快速成长,“全产业链”保障食品安全 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企业的资本投入小,整合和扩张产能速度快,模式复制较为容易。优势:1.行业产业链一体化程度强,并且集中度高 肉鸡生产企业形成了集“原种肉鸡场到工厂化屠宰再到肉鸡制品生产加工”完整产业链条。
2.合作农户的单体规模大,向大型农场转型的趋势明显。肉鸡产业链已经覆盖从饲料加工到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实现了垂直一体化。
3.白羽鸡的养殖在政府和企业中间实行,增强了了农民对规模养殖的信心,对养殖的销售有了可靠的保障。有了专门的公司带动销售,使农户的销售问题得以解决,只需要安心养殖便可。
4.有稳定的渠道供应,确保固定的市场,带入到不同的消费群体当中。投资的风险低,投入的金额少,有政府补贴,带动渠道中间商的积极性。资金流转速度快,资金回笼性好,养殖成本低,收益好。
劣势:1.规模化或产业链延伸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但并不能避免价格周期的影响。
2.过于依赖熟食、快餐企业,渠道的宽度和广度不够,大规模的生产缓慢。
3.分散的农户缺乏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依靠,利益各自独立。为在与公司进行交易过程中处于有利地位,农户之间的恶性竞争时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