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角色置换法,培养初中高年级学生对文本关键语句的解读能力
运用角色置换法,培养初中高年级学生对文本关键语
句的解读能力
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一)妻子与丈夫的故事
我们先来看一个司空见惯的小故事。说是一家人,妻子在做饭。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油放太多了!” 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丈夫平静地答道:“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换个位置,换个角度,也许我们面前是一番新的天地。与家人朋友相处,如果将心比心来处理人际关系,才能化解矛盾,建立温馨和谐家庭气氛。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倘若我们善于站在别人的位置上看问题,发表见解时,就能从内心深处理解别人,更接近、更符合事实,也容易解决问题。
所以说,角色置换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这已经成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重要的方式。那我们今天就可以把这种方法合理地运用到文本阅读中去,特别是初中高年级的文本阅读,这将大大提高初中高年级学生对文本关键语句的解读能力。
二、运用方法,技高一筹
(一)情感迁移——将心比心法 第一种方法:情感迁移——将心比心法,这种方法经常运用在分析人物形象,体味作者情感上。以《我与地坛.二》为例,分析母亲人物形象,以及作者所蕴含的复杂情感。
《我与地坛》——长篇哲思抒情散文,是史铁生文学作品中,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全篇共七短章,前两部分分别讲他在地坛中对生死的思考和他对母亲的愧疚。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愧疚等复杂的感情。
“在你心目中,母亲是怎样一个人?”讲述情感迁移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在进行母亲形象分析时,学生一般是能体味到母亲对作者的关爱、理解、苦难、伟大的,但在深层解读母亲形象时,就上不去了。由此,我抛出了散文阅读的方法:角色置换法——情感迁移,将心比心。
具体操作如下:学生先读文本,然后闭上眼睛,指定学生再读文本。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感:
1.你看到了什么? 2.你听到了什么? 3.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样学生把所见所听所感表述成文。如我们看这一经典段落: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
这种方法的引领与提升,在学生解读文章的内涵时,笔者适时插入了作者的背景介绍,为学生搭建了认知平台,学生的思考深度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再如,在充分认识了母亲、体味了作者情感后,我设计了“为母亲写颁奖词”这一环节。首先,我出示了传媒对作者的颁奖词: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这个颁奖词是一个权威机构对史铁生一生的概括,而要孩子们写,则是通过文本,真正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去真正看到、听到、感受到这位母亲,就像自己的母亲,站在身边,把扁平化的人物变为立体化。然后,师生共赏,形成一个有效阅读的氛围场。我们来看一些孩子们呈现出来的结果:
生1:她在儿子遭遇不幸之后毅然扛起所有的苦难,带领儿子寻找生命之路,所有眼泪在深夜独自流尽,面对儿子永远是笑容灿烂,她常常出神地望着轮椅上离去的背影,尽头的那个人,是他的生命。
生2;歌德说过:单纯的物质上的爱永远是无力而浅薄的,只有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才会摄人心魄。母亲在作者最晦暗无光、最艰辛灰色的年华里,用“精神”唤起了儿子生存的勇气,并在精神上站立了起来。可即便如此,在四十九岁的盛世年华匆匆离世,给作者留下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
生3:在他双腿残疾的人生低谷时,是她用默默的爱使他走出了低谷;在他地坛中迷茫彷徨的时候,她茫然而急迫的脚步唤醒了他,她离开他后,他才体会到她深沉的爱,失去才懂得珍惜,她无声的爱创造了文学史上的奇迹。
同时,教师也出示自己的颁奖词,这是教师的阅读体验: 她只是一位母亲,在苦难与困境面前,她却选择了担当与坚忍; 面对双腿瘫痪的唯一儿子,她用生命为儿子筑起了一道精神之墙; 十几年如一日,她在默默付出中,一场将母爱进行到底的长征感天动地; 不离不弃中,爱得平凡,却爱到极致;
我们与屋前的《合欢树》一起,见证这位苦难中崛起的伟大母亲。所以说,在阅读中充分运用将心比心的心理学方法,是可以让孩子快速进入语境。同时还应注意,语文课不应只是外在的热闹,而应该是学生有效思维的长度。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重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与思想深度的提升。
最后我再将方法概括为十六字:何时何地、何人何事、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即:作者或作品中人物,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干了什么事情,他(她)是如何想的,他又如何去行动的。
(二)细节挖掘——表演展示法
第二种方法:细节挖掘——表演展示法,这种方法经常运用在分析文章典型细节上。我们以《范进中举》为例,采用纯文本讲述的形式,体味作者锤炼语言、刻画动作反映社会现实的妙处。
我们重点看《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过程。小说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将范进这种从生活经验里产生的、交织着希望和失望的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描写得细致入微,生动逼真。他的喜极而疯可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画面感强,可以通过念白、动作等课本剧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一场:
场景:集市 人物:范进、邻居
范进: “只装不听见,低着头往前走”。央求邻居“莫误了我卖鸡”。当他在上初听邻居报喜,他道是哄他,嘲弄他,几十年的科场困顿、贫穷潦倒,形成了他卑微猥琐的心理,他不愿再受到令人难堪的奚落,便悲哀地告饶。所以,当他真的中了举,几十年梦寐以求的希望一旦变成现实时,他竟然不敢相信,还以为跟从前一样是别人在欺骗、嘲笑自己。
第二场:
场景:范进家 人物:范进、母亲、妻子
捷报“已经升挂起来”时,心灵便震颤了,“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注:那种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的神情包含着多么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从天而降的大喜,竟变成一种巨大的冲击力量,范进那颗因饱经折磨而变得老弱的心灵,便承受不住这巨大的刺激。)
范进: “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兴奋过度,喜而发昏。灌了几口开水后,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
第三场:
场景:泥塘、破庙 人物:范进
泥塘:他往门外飞跑,掉在泥塘里,“挣起来”继续“拍着笑着”跑着,他喜极而疯。
破庙:他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注:反复表演他的拍手、大笑、大叫。要从范进几十年的辛酸悲苦,来体味这极度欢乐的一瞬,从而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可以联想到他在出场时考场上那副冻得乞乞缩缩的可怜相,范进口里喊出的“噫!好了!我中了!”这六个字,这从痛苦与欢乐凝聚在一起的灵魂深处迸发出来的六个字,该是具有一种怎样令人颤慄的力量!)
通过课本剧的表演,我们可以把小说对范进中举发疯的夸张描写体味出来,探讨他发疯的社会原因和心理依据,从而会让学生深感他的可怜、可悲、可鄙,深刻认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整个封建社会制度的腐朽。文章的讽刺力量也就更加深入学生内心了。
合理运用课本剧,进行表演展示,这是我们理解文章内容,挖掘典型细节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一条比较有效的途径。课本剧表演可以参考戏剧的一些基本要素,我将方法概括为:场景人物,戏剧冲突,道具设置,即:重点关注场景中的人物行为,辅助一定的道具,将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展现出来,这样通过视听角度,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三)主旨探究——思想碰撞法
第三种方法:主旨探究——思想碰撞法,这种方法经常运用在分析文章主旨,探寻文章的时代价值上。我们以《走进诗圣杜甫——杜甫诗歌整合课》为例,探讨《石壕吏》的时代价值。
内容:探讨《石壕吏》中的关键句:妇啼一何苦,老妇之苦,苦在何处?由此探讨诗歌的时代价值:假如你是那个夜捉人的小吏,你会怎么做?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将学生进行角色置换,将心比心,给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搭建平台。从而引出“我们该如何看待战争?”这一问题。
在这里教师运用的是学生各抒己见,生生交锋,思想碰撞的过程。通过这种探究式的思想碰撞来启发学生的思维,生成深度的课堂智慧。
三、归纳方法,反思效果 将“角色置换”的三种具体方法加以概括,即情感迁移——将心比心法、细节挖掘——表演展示法、主旨探究——思想碰撞法。这三种方法可以充分运用到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文章作者及文中人物情感的把握、细节的挖掘及主旨的探究皆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反思效果:
(一)阅读是“披文——得意——及物”的过程,即不但获得书面材料的意义,内化作者的书面语言,更要把阅读所得的精神营养释放出来,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量。通过角色置换,很好的实现这一阅读目的。
(二)有利于学生与文本进行多层次的对话,把文本读懂、读透,悟出文本的重难点及文本留给读者的空白,真正提高与文本对话的能力。
(三)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有效路径。特别是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上,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运用角色置换法,比较适合记叙性的文本,特别是小说、写人叙事性的散文,叙事性诗歌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第二篇: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策略(最终版)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策略
[摘要]培养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是开展英语教学的基本目标,因此要在课堂当中采取有效策略培养英语的应用能力,以便能让学生活学活用及学以致用。分析培养初中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常用策略,包括应用对话教学法,培养初中生运用英语进行会话的能力;采用三步教学法,培养初中生运用英语进行读写的能力;使用任务教学法,培养初中学生自主运用初中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运用能力能力培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58
初中英语的教学目标不但包括帮助学生打牢英语基础,同时要培养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并由此全面提升初中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为了有效培养运用英语的能力,在课堂教学当中应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并始终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积极探索高效、科学的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英语课堂中培养初中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相关策略,旨在保证课堂教学过程与新课标的要求相符。
一、实施英语运用能力三步教学,培养初中生运用英语进行读写的能力
阅读英语及采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是运用能力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在课堂中有效培养初中生的英语读写能力,可以采用三步教学法。在阅读教学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略读→寻读→细读三步循序阅读的方法,以便充分理解与感悟英语篇章中的内容。略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明确英语篇章的中心与大意,抓住段落句首、句尾及文章开头和结尾。例如,在对“Rainy days make me sad”进行教学时,可以先提出问题“What Tina think of the restaurant?”让学生通过略读寻找答案。寻读的关键点在于及时找出关键性的定位词,并利用定位词展开阅读,告知学生在寻读的过程中不需要逐词逐句阅读,只需要找出关键词即可,通过关键词拓展文章大意。例如,在对“When was it invented?”进行教学时,可采用以下问题引导学生阅读“When was the phone invented?”细读指的是让学生精读英语篇章中的句子,在精读阶段,教师需要讲解相应的语法知识,如在教学“It must belong to Carla”时,应重点讲解“belong to someone”“much too”等短语。在英语写作方面,也可以采用三步教学法,第一步是进行专题阅读教学,以做好写作的准备,第二步是让学生在语篇中摘抄部分词语及句型等,第三步指的是写作实践阶段。在写作实践中,教师应先确定文体与topic,ideas,确定后指导学生起草稿件,学生写好第一稿之后,教师需要进行检查,包括检查逻辑用语“but”“because”“or”及“and”等。
二、进行英语运用能力对话教学,培养初中生运用英语进行会话的能力
培养英语听说能力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只有提升学生对于英语的听说能力,才能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运用英语。对话教学具有针对性强的特点,在课堂中应用对话教学法不但能够积极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念,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进而有效协调课堂中的教学关系。在运用对话教学方法时,教师应注重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表达个性的平台,让学生主动运用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进行会话、交际,进而确保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当中有效培养英语运用能力中的听说能力。首先,应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巧设情境,保证师生对话的顺利进行。在设置情境时,应注意合理选择语言材料,并将需要掌握的英语句型及词汇等融入对话当中,以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有话可说,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中的对话教学。
三、实施英语运用能力任务教学,培养初中生自主运用英语的能力
培养初中学生自主运用英语的能力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也是培养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为了有效培养自主运用英语的能力,可以在课堂中使用任务教学法。在进行任务教学时,教师先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设计任务,并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或分组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方法包括阅读及探究等。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当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英语问题,并由此牢固掌握英语知识及获得自主运用英语的能力。设计教学任务时,应遵循梯度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情境真实与语言真实原则,保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综合发展自身对于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将英语作为交流情感与表达思想的实用工具。例如,在对“Where’s my backpack?”进行教学时,可以将物品所属、所在位置作为话题任务,并采用以下方法分级完成任务:教师可在课堂中展示幻灯片与图片,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记录各个物品所在的位置,随后采用以下句型向学生提问“Where is/are...? ”“It is/They are on/in...”等。让学生采用上述句型回答问题,能够在完成任务时有效巩固课堂知识,还锻炼了学生自主运用及引申语法知识的能力,包括运用“These/Those are...”。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应注重优化教学模式,通过采用高效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初中生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时,还应把握好层次化的原则,保证不同层次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均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责任编辑黄晓)
第三篇:初中政治历史课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初中政治历史课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研究方案 一:指导思想
1,课题的实施是适应中考改革的需要
中考改革的最大特色就是综合科目的设置,综合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大多以多样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呈现出来,考查的能力主要是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综合问题.试题强调的是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和综合,学以致用,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因此“寻求知识与能力的结合点”是中考命题的主要思路,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又是重点中的重点.为了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各科的基础知识,把知识与能力有机在结合起来,探究“初中政治课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成为十分必要和十分重要.2,课题研究是提高政治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
文科综合试题特点是新情境,热问题,跨学科,浅知识,重能力.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单科的主干,核心内容为主,同时关注两个学科知识的交汇点.在能力考查方面,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试题从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这是跨学科命题的主要思路.这就要求教师备课要备考要点.也是培养政治教师的目标.为此我们主要培养教师准确做好以下几点.(1)首先要打好理论知识基础.及时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形成专题,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打好理论知识的基础.如通过比较,寻求特点,分析差异,则可使这重点问题得到“活化”复习.(2)进行时事综合训练.时事是最易出综合考题的载体,因此,平时要关注新闻,善于收集各种有利于训练综合思维的习题,形成运用不同学科知识,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3)认真审读材料(图,表)及设问要求.特别要注意设问的规定性条件.主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能死记,要会活用.以上三方面内容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无法做到.因而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可以使课题组教师快速养成协同合作能力的同时,提高创新教学能力.3,培养政治教师协作精神的需要
中考文科综合科目的设置,教学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要求教师从原来狭隘的学科堡垒中解放出来,实施“管好自家门,适当串串门,共同找热门”的新路子.综合考试要求考生重视历史,地理知识互相渗透,而目前中学教科书大多学科自成体系,相对封闭,学科间的交叉较少.综合课怎么上,学习效果如何评价,以及如何命题,需要政史地三科教师及时探讨.文科综合试卷的综合性特点表现在各学科知识的综合,课本知识与时事热点的结合,基础知识与各种能力的综合等方面.后来综合试卷的综合性特征增加了以下几个方面:一,各种能力的综合:如对不同类型的图,表格等材料的阅读,运用并且运用学科知识解释其反映的社会现象.二,学科知识的融合和设问角度的综合.上述综合试题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概括表述能力方面的要求日益提高,并且十分强调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提高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势必要求政治教师必须学会合作,协调,才能为了适应综合考试,为提高学生成绩奠定基础.4,课题的实施是提高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需要
创新能力是新世纪人才的必备素质,而思想政治课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思想政治课的学科内容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涉及众多学科的知识内容,在心理素质,法律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养成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容置疑的优势.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
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初中各年级学生.以每个年级段的一定班为实验班,其余班级为参照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和问题发现法.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步骤
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学观念,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师的角色和学生的角色等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教育者日益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从以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资源为中心,以学为中心,整个教学对资源是开放的,学生在学习政治学科内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完成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按照对学生能力由低到高的培养顺序,可以将此阶段细化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着重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分别是: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信息分析和加工能力——协作能力和探索及创新.本课题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师生准备,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本阶段首先要解决的任务.为此我们根据各课题成员自身的素质,明确分工和任务,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课题中的角色.其中特别强调两点:一是对创新能力概念及其考试对策的理解定位;二是对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教师因材施教的定位.具体要做到:
1,组织教师讨论,明确课题具体要求,操作方式,实践意义和各自的分工.确定实验班和参照班.2,让实验班学生明确创新能力训练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实验课的评课能力,促进他们对创新能力培养意义的理解,并初步掌握创新能力.本阶段对教师的定位为:
1,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学习研究“创新教育理论”.A,组织教师讨论,明确课题具体要求,操作方式,实践意义和各自的分工.确定实验班和参照班.B,让实验班学生明确创新能力训练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实验课的评课能力,促进他们对创新能力培养意义的理解,并初步掌握创新能力.C按课题要求,开一节创新能力培养示范课:情绪——奇妙的“窗口”.(开课者:蒋雀飞)、长沙地方乡土史(开课者:邹艳红)
D,方式:讨论与自学相结合第二阶段 主要任务为:积极实践,充分运用,强化能力.具体操作方法为:
1,分工协作,各负其责.课题组成员每人负责一个子课题的研究,并收集积累资料.但考虑到教学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课前,课中,课后都是教学的必要环节,因此,必须互相协作,互相补充,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大胆探索,鼓励创新.我们将“课后作业”的子课题改为“练习设计”,其中包括“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和单元检测的习题设计”.再如,课前预习,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收集一此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以提高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总之,教师既有对课题认识的创新,也有教学过程的创新.3,组织观摩,及时交流.课题组的教师每学期轮流作研究观摩课两节.每位教师要在做课前先在课题组内说课,谈教学构想及教法运用,大家共同研讨,听完课后大家再集体评议,提出改进意见.并认真撰写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并将有关教学设计总结为论文发表,探索初中政治课创新能力培养模式.4,精心设计,善于整理.成果是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标志,而成果的形成,在于平时的积累.因此,要求课题组成员,将平时积累的资料,及时进行归纳整理,经过各位教师的精心设计,为形成最终的研究论文奠定扎实的基础.本阶段成果方式是:论文,教学设计和训练题.第三阶段.主要是以学生中考为中心,充分利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中考服务,并总结课题实践的经验教训,完成课题论文.培养创新能力,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中考中充分运用,因此初三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是本课题的最有意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事关学生升学的大事,所以我们格外重视,除了教研组活动外,我们经常性地在课前,课后交流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感受,存在的问题等,形成了见面“谈创新”,活动“查创新”,上课“用创新”的机制,每次公开课都要求必须体现“创新”的思路,并将它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之一.本阶段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探索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为了提高初三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率,我们要求全组成员互相合作,寻找创新素材,包括试题,文字资料和课件等多媒体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并经常开展多媒体教学或网络资源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应考能力的同时,更是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本阶段成果方式是:结题论文,结题报告和训练题集.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理论学习.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如何提高学生文科综合能力,首先要有正确的认识.为此我们在第一阶段,将理论学习作为起点,深入研究当前中考形势下,如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二)备课.作为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政治教师的默契配合.因此,集体备课成为必要的备课方式.但它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集体备课,我们备的是突出强调“如何帮助学生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切入口”的内容.在备课中,我们以新授课为核心,将不同年级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切入口作了不同的定位.我们在第二阶段将初一,初二定位于组织学生开展小组专题研究,让他们自觉地思考“创新能力”的含义.对初一学生的要求是 “将上下册各课知识融会贯通”地学习,理解,运用,在平时教学,作业或考试中均体现这一点,对学生好的创新思路,方法,及时向全体学生推广.并举行一次学生研究成果展.对初二学生,则要求利用现有的资源整理出知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生整理的有关学习表格,富有独创性.最突出的是初三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它是本课题的最有意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事关学生升学的大事,所以我们格外重视,除了教研组活动外,我们经常性地在课前,课后交流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感受,存在的问题等,形成了见面“谈创新”,活动“查创新”,上课“用创新”的机制,每次公开课都要求必须体现“创新”的思路,并将它作为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之一.同时,为了提高初三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率,我们要求全组成员互相合作,寻找创新素材,包括试题,文字资料和课件等多媒体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并经常开展多媒体教学或网络资源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应对中考能力的同时更是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2001年,2002年中考,贾秀丽老师的实验班政治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综合成绩等四项指标均获全县第一.可见,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是行之有效的.(三)经常性的开展教学观摩.好的理念的成功取决于课堂中教师如何实施它,雅各布斯曾经指出:综合课程现在已经被广泛接受,它代表的是理想的教育的主流而非一种边缘态势.因此在创新课程的理想范例不多的今天,经常开展教学观摩,既可探讨创新课的教学方法,又可找到创新课存在的问题,为解决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直接的现实的理论依据.因而,经常性的开展教学观摩就十分必要了.为此,我们在课题实践中,每学期,每位课题组老师都要开一节以上的观摩课,每次课后,大家着重从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进行评课,从而推动课题组成员创新意识的增强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除了在校内开展教学观摩外,我们还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多渠道地开展观摩课活动.为了更好地探索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常常接受县教研室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请全县政治教师或专家来校听课指导,请不同层面的教师来给我们“找毛病”,“提问题”,我们请全县各校政治历史教研组长和市教科所教研员来校指导。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初中政治历史课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旨在初中政治历史教学中,运用创新教学理论为指导,将创新教育融入教学过程,能够较大幅度地提高政治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为:
1、探索政治历史课教学过程中,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和课后作业的形式.2、验证并改进创新教学理论中提出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进而促进初中政治历史的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3、每位教师写一篇以上体现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设计,开展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设计的讨论,争取将有关教学设计总结为论文发表,探索初中政治课创新能力培养模式.4、编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的练习辅助资料《初中思想政治课创新能力训练题集》、《初中历史课创新能力训练题集》
2009年3月
第四篇: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摘要 物理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强弱。物理课堂教学必须改变之前的“满堂灌”、“先教后学”现象,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课程理念,教学时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又要重视基本方法,以及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营造探究氛围,诱发学生探究动机,在探究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启发学生的探究思维,教会学生探究方法,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关键字 探究能力 实验教学 探究思维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知识探究、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探究精神和探究人才的摇篮。初中物理教学必须引导学生立足于基本概念的物理意义和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注重探究物理规律的研究过程,强调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品质;强调物理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动手实践制作能力。为此,本文特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作如下探讨:
一、设疑激趣,培养探究能力。
教育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创造活动,只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内外因的作用,教育才能取得成功。要想培养
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优化学生的心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制造“悬念”,放手让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让具体的自然事物、有趣的自然现象紧紧吸引学生,激活学生思维,进而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学中,课伊始,我便对学生说“咱们用塑料瓶和硬币做一个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后,学生们怀着好奇心开始玩,不大功夫只听学生惊喜地叫道“呀,硬币跳起来了”。“硬币为什么会跳起来呢?”我不失时机地问:“你认为是怎么回事呢?”提出一个开放的发散思维的问题,学生的情绪一下子活跃起来,对这个问题作出了种种假设。可能是水槽中的热气将它顶起来了,可能是塑料瓶受热膨胀将硬币顶起来了,可能是瓶内的空气将它顶起来了,可能是硬币上的水变成水蒸气要往外跑所以把硬币顶起来了……。发散思维是创造活动的起点,这一学习活动,既促进了学生积极思维,又能形成下面探究学习的动机。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学生直接面对一些实际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探究能力便得到了提高。例如:在《压强》教学中,为探讨“压力作用效果是否与受力面积有关”的问题。通过从学生经历或看到的现象进行情景创设。情景一:我们平时都用刀切菜或削苹果,每个人都懂得用刀口而不用刀背工作。针对
这一情景,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刀口、刀背进行切菜、削果效果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情景二:组织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压住铅笔的两端,让学生自己体会:压笔尖处的手指比压笔尾处的手指疼。学生感受后,老师引导:(1)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引发学生猜想:①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②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2)制订计划设计实验。(3)收集数据。(4)分析论证。用这种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探索中自己得出结论的方法,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提高,教学中可根据情况多加采用。
三、注重启发,调动探究思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探究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启发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运用直观启发法,加强示范效应,引入学生抢答,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例如:在《声音的特性》教学中,对于“响度的影响因素”的探究中,我给学生做了乒乓球被振动音叉弹起的实验时,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响度时乒乓球的弹起幅度不同的物理现象,抢答出影响响度的因素是振幅,效果良好。
运用设疑启发法,将设计的疑难问题发掘深化,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后,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某容器中盛了一定量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⒈冰溶化后水面怎样变化?⒉若往水中加足够的盐,冰露出液面的体积如何变化?这样层层深入和多向发问,使学生思维从单一性向多
元性、灵活性发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运用类推启发法,借助于已知的熟悉对象达到对未知生疏对象的某种理解和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在电学这一部分教学中,刚接触串联、并联电路时,以往教学只按定义讲解时,学生能记住,但连接实际电路时,很容易出错,不会连接实物图,画不对电路图,但联系学生实际,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如:课堂上我列举了学生上体育课做游戏时,站成一横排,同学手拉手,即第一位同学的左手拉第二位同学的右手,第二位同学的左手拉第三位同学的右手,以此类推,这种手拉手可以理解为串联;另外,两名同学面对面站立,两人双手互拉,可看作是并联。每位同学相当于一个用电器,两个肩膀相当于用电器的接线柱,两条胳膊相当于连接导线。这些形象的实例,学生很容易联想到电路串、并联的连接方法和实物连接,所以学生在做题或练习时,就很少出错。
通过上述种种灵活多样的启发方法,强化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四、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充分重视物理实验的作用,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1.对演示实验进行改造和创新,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把握本质。
物理演示实验,常常是要向学生展示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对此学生的观察准确与否常常关系到实验教学目的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可以把某些演示实验设计为探索性实验,使之达到不
同层次的探究能力的培养目标。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探索性实验的基本环节,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过程,分清主次,明确观察目的与对象。例如在透镜成像实验中,不仅要观察几种特殊情况下的静态成像规律,还应由此推之并观察物距变化过程中的动态成像规律。
实践证明,教师演示一个富有创意的小实验,能很有效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而且还能从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过程中导出教学重点。
2.积极创造条件开发实验室,培养学生创造力。
在实验室里,常有些学生爱做一些非指定性的实验,教师一定不要单纯地批评制止。因为喜欢探索异常现象,不循归蹈矩,正是“创造型”人才的特征。教师要克服偏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鼓励他们设计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自己感兴趣的实验,使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培养,发展自己的探究能力。
总之,实验教学是培养探究能力的主要载体,在安全,科学的精神指导下,要鼓励学生手脑并用,不局限于教材中基本实验技能的要求,为学生实施探究创造有利条件,以利于探究能力的 培养。
五、开展课外活动,陪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建立课外科技活动小组: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小制作、小发明、小实验活动,参加各种物理知识竞赛,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激励学生确立献身物理科学,推进人类文明的远大志趣,诱发学生学习物理的间接兴趣,这样
他们的学习和钻研就有了一种经久不衰的自觉动力。此外课外科技活动还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陶冶情操、是激励探究的有效阵地,它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良好的情绪和环境。学生在这种活动中,可以不受教材范围和教师倾向的束缚,独立地、自主地发展。因此,课外活动要讲究内容的丰富、新颖,形式的多样,方法的灵活,如组织九年级学生进行自行车的拆装活动。由于让学生自己动手,大多数学生积极性很高。学生的话题特别多,思维也积极调动起来了,对没有学习到的物理知识也敢于提出大胆地想象,说刹车块与轮圈那里是滑动摩擦,刹车时是有益摩擦,应使它增大而不能减小,说有滚珠的地方是滚动摩擦,它是有害的应尽量减小而要加润滑油;手刹车把是变形杠杆能省力,一些学生还指出脚踏是轮轴,座垫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轮胎、脚踏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自行车的尾灯则是角反射器,电动自行车的后视镜则是凸面镜……学生们分别指出他们所使用的自行车有哪些物理上力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老师则到处走动,指导他们拆装,回答学生们的问题,对他们的实践活动考核评分。这样一来,学生就更觉得物理有趣有用,有成就感。又如举办“鸡蛋碰地球”的比赛,用什么办法使鸡蛋从六楼扔下不破碎,从而发动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还可布置适当的课外小实验,如:制作直流电动机模型,让学生动脑、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使学生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课内教学所不曾看出的道理,去领悟课内教学所来不及深透的奥秘,去触摸课内教学所无法取的东西。通过小制作和小
实验等物理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动脑和自我发展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探究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探究能力。总之,二十一世纪是创新的世纪,知识经济、科学技术及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当今社会的竞争实质上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从根本上讲是探究人才的竞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广大教师要承担起开发青少年的创新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神圣使命。广大教师只有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作风,自身具备较高的创新才能,才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培养更多的适合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第五篇:浅议初中物理“分组实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议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活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泰州市泰东实验学校燕桂强2014、4
初中物理是学生比较喜爱的一门学科,其中实验多,联系实际多,生活实例多,是教材的特点之一。如何创造性的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更好地实施《国家物理课程标准》,实现提高全体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这是我们物理老师必须研究的首要课题。下面就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如何采取“分组实验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浅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首先,我们教师要善于并学会对学生分组,让学生分组实验活动真正成为科学实践能力的主渠道。具体做法有:
1.我们物理教师要重视分组实验活动在初中物理教育教学中的功效。实验操作能力就是手脑并用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能力之一,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对其思维造成的冲击远比被动接受强烈得多。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本内外一切有价值的实验活动,开展实验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激情,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从“动脑”到“动手”,处处体现出激发他们的兴趣、活力和潜力,实现技能培养的高目标,从而起到分组实验的目的。实践的方法诸如:
(1)“一人(或两人)一组实验”
在中学物理实验中,一些知识能力不复杂,操作相对简单,仪器仪表使用的实验,均可采用这种方法。例如在温度计的使用、长度的测量等实验中,学生对这些仪器早就有所见闻,他们能根据阅读说明书就可自行解决这些工具的操作与使用,教者无需包办代替。但教师在分组实验中,需要调控课堂纪律,观察学生的实验情况,做好实验操作的错误分析和结论的归纳。通过阅读仪器仪表的使用说明,学生单独完成规定的实验事项和要求,培养他们独立实践的好习惯。
(2)“多人多组实验”
鉴于中学物理的有些实验,由于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内容较多,需要多个同学配合才能完成,合理分配学生资源可达到小组活动的最优化。例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教师要预先对学生组合做好分配,对实验的分工和操作做好引导,让多个学生组合能及时、顺利地完成相关实验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法可培养学生小组内自由分工的意识,养成个体独立完成某项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通力合作,达到实验成功的目标。
(3)“强手带弱手实验”
初中物理实验中,有些实验相对理论较深,操作的难度较大,个别学生可能无法顺利完成实验。如在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实验中,既涉及到浮沉理论的分析,又涉及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同时还要能准确的测量出浮力和重力。因此,开设这些学生实验课时,教师对学生所做实验的具体情况要了如指掌,千万不能千篇一律,原班人马。在课前要根据实验的内容适当将学生重新组合,要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上适当互补,并好中带差,均匀搭配。这样可避免因实验的难度大,而导致部分知识技能较差的学生丧失实验的兴趣,失去实践技能培养的一次机会。
(4)“交叉交流实验”
有些物理实验活动,要测量多组数据,达到归纳普遍性物理规律的目的。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学生进行实验时,不可能每一组的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实验数据都是同一的,教者可对个别组的实验结果作总结,然后用其他组的数据或归纳的结论来
检验,看这组同学实验的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由此可见,学生各组实验活动不是独立的,而应是相互呼应的,教师要通过这种类型实验的交流与讨论,养成全班学生通力合作的好习惯。同时在归纳自然规律时,对于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问题养成良好的分析和判断方法。
总之,不管哪种分组形式的实验教学,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都要调控好课堂纪律,要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和学生的层次事先做好合理分组,这样才能最优化的培养学生科学的实践素养,从而有效的开展好我们的实验教学。
其次,分组实验中,学生的活动是多方面的,既有思维过程,又有动手操作。分组实验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它是对学生进行意识训练和科学方法训练的有效途径,实验本身就是一种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实验,既可让学生初步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又可达到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通过分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体培养的目标应考虑以下几点:
1.严谨的科学实践态度。有的学生为了抢时间,做实验时草率从事,这是十分有害的。因为要达到实验的各项目的,完成各项基本训练,就必须要求学生领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加强对实验过程的观察和分析,这就需要一种认真的态度。许多实验要求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测量(结果往往不同),有时要改变某一条件再进行测量(控制变量法),这都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注意发现问题。而匆忙、草率地做实验难于达到该要求。
2.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实验仪器的使用都有一定的严格要求,学生在做物理实验时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例如,对于测量仪器(测力计、电流表和电压表等)的使用,要养成注意量程和进行零点调整的习惯;在做电学实验时,要养成先检查电路再闭合开关的习惯。对于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先认真阅读实验内容,做好预习而后再动手实验的习惯。
3.科学的实验测量数据。诸如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等实验中,学生测量到的数据是很多的,教师要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数据有信心,不要盲目相信别人的数据,更不能随便更改实验数据或抄袭别人的结果。实验误差过大时,要引导学生冷静地分析原因,鼓励师生共同讨论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珍惜获得的实验数据,实事求是,一丝不苟,每个实验环节必须一环扣一环,实验数据的取得也必须真实、准确,实验的结果要经得起反复检验。
4.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物理实验过程是艰苦的、枯燥的,一个可靠的实验数据的获得,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几乎每个数据的测量都需反复多次。因此,小组或多组的通力合作非常重要。我们在初中物理的分组实验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让学生从小有一种合作的愿望。通过合作实现每一个人优势的互补,这样为完成我们的实验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上述分组的教学实践,我们培养的不是死读书的学生。从学生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我们要挖掘初中物理实验教育教学的素材,力争达到养成学生良好实验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技能与技巧,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才能,使学生的潜力得以发挥,合作的意思得以加强,以便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识,为今后学生的能力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