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霉素的发现与医学科学精神以及人文精神
医学微生物学论文
青霉素的发现与医学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
学院:湘雅医学院
班级:临床五年制1206 组员:蔡以诺 2208120602 吴自强 2208120618 贺思涵 2208120620 张运 2208120623 青霉素的发现与医学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微生物被发掘出有利的一面为人类所用,而青霉素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在这样的一个发展过程中,从弗莱明等人发现青霉素的作用之间经历的故事,可以挖掘出其中蕴含的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思想。而在现代医学中,医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于我们医学生犹显重要。注重培养,对我们大学生大有裨益。
关键词:青霉素 弗莱明 医学科学精神 人文精神
早在唐朝时,长安城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来帮助伤口愈合,就是因为绿毛产生的物质(青霉素素菌)有杀菌的作用,也就是人们最早使用青霉素。但是青霉素的正式发现,广泛应用还是得益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青霉素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出来的药物,它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是由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的。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周围,葡萄球菌都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于是,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并进行多次试验。他把霉菌接种到肉汤培养液里,让它们旺盛地生长繁殖。然后,又把长满霉菌的液体小心地过滤到长满葡萄球菌和其它致病细菌的培养皿上,结果这些细菌都被杀死了,而且将霉菌液体稀释100倍,甚至稀释200倍、800倍以后,它依然可以杀死诸多细菌。这种溶液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粗制青霉素。可惜的是,科学界当时并没有对此加以重视。后来,弗莱明也没有把这一项试验继续进行下去。
直到20世纪30年代,青霉素的研究才又重新开始。钱恩是一名德裔英籍生物化学家,在牛津大学,他发现了10年前弗莱明从事青霉素实验时的记录,于是,他找到同在牛津大学工作的澳大利亚病理学家弗洛里,一起开始了对青霉素的重新研究。3年后,他们终于用冷冻干燥技术将青霉素进行分离、提纯,并首次对一位患有白血病的警察进行了临床试验。当时,欧洲正处在战争之中,他们将青霉素带到美国,美国政府立即将青霉素列为优先制备的军需品。到1944年,青霉素已源源不断地从美国制药厂的生产流水线上产出。由于青霉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也及时抢救了许多伤病员。青霉素的出现,当时曾轰动世界。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弗洛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而青霉素与原子弹、雷达也被并列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大发明。
在青霉素的发现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们敏锐的洞察力和好奇心。对于微生物的的研究发现也是一个偶然与必然的结果。偶然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个新的微生物以及它对于人类的益处是偶然的。可能稍不注意就不会发现这一成果。必然是指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一些微生物是对人类有益的,总有一天会被研究者发现,这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说这是必然的。青霉素的发现和广泛利用时在当时战争环境下所必然的结果。它的发现也使的在战争中受伤的士兵可以免于死亡,可以避免大量感染,拯救了大量士兵的性命。
青霉素的发现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从青霉素的发现历程,我们应该认识到,从事职业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基本的专业素质包括敏锐的洞察力,有条不紊的系统性,寻根究底的精神,同时还要有严谨的作风和协作精神。
莱明发现青霉素是医学研究中偶然性作用的经典事例。在研究葡萄球菌的菌落形态时,他的实验平板中偶然污染了青霉菌的一个菌落。他用放大镜检查了这个平板,发现青霉菌落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被明显溶解。许多细菌学家可能不加考虑就将污染平板扔掉,但弗莱明认为这是微生物颉颃现象的一个有趣的例子,并进一步研究这一现象。他有意识地在葡萄球菌培养物平板和其它微生物上点和划线接种了青霉菌,证实了其对葡萄球菌和许多其它细菌均有裂解作用。然后,弗莱明转向研究青霉菌培养物的无细胞提取物,发现它们有显著的抗细菌作用。他试着用培养物的滤液局部治疗伤口感染,并取得了一些成功。于是于1929年,弗莱明将霉菌培养物的滤液中所含有的抗细菌物质叫做青霉素并予以报道。甚为可惜的是,因为无人理会弗莱明的发现,他没有对其进行深人探讨,从而暂时中断了这项工作。弗莱明偶然发现青霉素的故事,众人皆知。但人们不一定都知道弗莱明的敏锐观察力和认真的思考,以及体会到在科学管理上允许科学家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计划之外摸索的必要性。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并不是他的偶然奇遇,而是由于他严密的科学工作态度和前辈学者们多年累积的经验给予他莫大的启示。那么在当时完全有条件进行动物试验,以确定青霉素疗效的情况下,为什么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后,没有对其进一步探讨?有人说因为他是细菌学家,缺乏化学家的协作对青霉素进一步纯化,但这并不是青霉素故事的真相。其真正原因是受到当时科学思想的阻碍,即认为动物试验结果不能反映在人体内所发生的情况,或者说以动物试验结果来指导人的医学实践是不可靠的。这个错误思想控制着弗莱明所在的研究室,由于这个框框,青霉素被埋没了10年。在这10年中青霉素的应用仅作为一种选择培养基来培养百日咳杆菌。因而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科学精神不同于具体的科学知识,前者是获取科学知识的主观条件,以及凝结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科学精神也不同于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前者属于更高层次的方法论原则或探求真理的精神境界。科学精神是科学认识活动主体的内在的精神要素,它受制于科学认识活动的规律。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要求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运动,因此,客观唯实、追求真理是科学精神的首要要求。医学科学精神就是科学精神在医学卫生实践中的应用与体现,是对生命医学的执着研究的精神。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是人类医学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医学实践的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如果说科学精神赋予了科学以创新的生命力,那么,人文精神则赋予科学以创新所必需的深厚的文化土壤和道德基础。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医学科学、医学人文、医学社会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现代医学精神。
人文精神与现代医学精神 现代医学是现代人掌握并运用现代的医学科学理论、技术、手段,对现代人疾病的探究、预防治疗的实践过程的医学科学。现代医学不仅关注人的自然属性,将更加关注人的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对象不仅是人的病,而是病的人;不仅是个体的人,而是社会的和人的群体;不但重视已病,更加重视未病;不但注重研 究如何延长人的寿命,将更加重视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提高人的生命价值,不仅关注人的现在还要关注人的未来。现代医学应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有机统一的综合性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医学科学精神强调遵循医学规律、实证方法和规范的程序;强调客观、精益求精和实用。人文医学依据人类社会的 整体观念,遵守仁术信条,强调人性化、感受性、价值观,求善、求美。但只有 二者的整合融通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医学人文精神为现代医学 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医学科学只有在医学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摆脱医学 技术主义的诱惑,肩负起人类赋予的神圣使命,二者的融通才是现代医学发展之 未来。
第二篇: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次作业
理实0902班
司浩楠
4096003
5成功的指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司浩楠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一直备受关注.有句话叫”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对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理解也因人而异,通过学习我也有了一些自已的认识和想法,也许有些感性,希望能和老师分享吧!
我觉得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主张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关怀人的现实生活,追求人的自由、平等和解放的思想行为。科学呢,我认为凡是能够被重复证明的事物,均是科学的。因而,科学不是某一种事物,而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经得起考验能够重复和证明。科学精神,狭义的科学精神是指在自然科学中科学研究活动如科学理论的形成、技术发明的创造和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人们应该遵守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也就是说狭义的科学精神可以称为“科学研究精神”。
从定义上看人文精神,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它要求尊重人的需要、情感,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它也提倡每个人在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社会、自然的责任。总之,它要求关怀人生的终极意义,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科学精神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对“事实”的“真”的追求,要求知识符合事实,解决“是与非”、回答“是不是真”的问题。我们常说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敢于怀疑,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等。所以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科学精神也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而离开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只是一种残缺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它们融合的过程中,应提倡有人文精神的科学精神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精神;或者是有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与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科学,这两者相结合,发展着充满人文关怀的科学技术,同时发展着有科学精神的人类道德。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要使我们在 21 世纪中立足、生存、发展,关键在于是否是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一个人的创新精神需要有两大精神支撑,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因此,我们需要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得到协调发展。就我个人而言,在大学我很注重这方面的培养, 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让我有时候不知所措, 在大学,各类讲座及“讲座书”风起云涌,虽然由于受到时间、地点等限制,听讲座的人还不太多,我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参加过多的讲座,但我读了许多“讲座书”,这类不下20种之多的包括《在北大听讲座》、《在清华听讲座》,以及在牛津、剑桥、哈佛听讲座,以及《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等在内的“讲座书”,让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了起来,同时影响着我以新的态度面对生活和社会中的种种事和人.记得一本书中,杨叔子院士说 “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是求真”;“人文所追求的目标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求善”。因此,“科学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这个知识,这个认识,越符合客观规律,就越真,就越科学”。“人文
不但是一个知识体系、认识体系,而且是一个价值体系,伦理体系。这个知识、认识、价值、伦理越符合人民的利益就越善”。作为“满足个人和社会需要终极关怀”的“求善”的人文精神,作为“研究和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求真”的科学精神,无疑对校正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功利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我很同意这种说法, 理工科教育环境偏于单一,文化陶冶偏弱,我是理科实验班的同学,每天面对着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常微分„„着一系列的理科课程让我们的思维严谨的同时也僵化啦,创新思维扎根于文化修养所以我在学习任务之余还经常涉猎文学类,科普类的作品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感悟能力„„
此外,在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我还会找一些相关的科学文献,开拓自己的眼界,拓宽自己的学习广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我结合自身谈了谈,关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认识,和其统一关系,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严格做到了标准意义上的统一,但我在学习生活中上的确看到了人文素养和科学理性的同等重要性,并使自己尽可能的向其靠拢,努力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具有更为广泛的科学知识;不仅具有足够的科学精神,而且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修养;不仅具有较强的研究创新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更好的提升人格修养,培养与他人交往、与社会融合、与团队合作的能力。
我会继续努力并坚持去做一个兼备科学精神、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的人,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从而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三篇: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如何对待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张志超
(军事交通学院 研究生管理大队 天津 300161)
摘 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 words:
科学与人文的划分,是在工业文明占据统治地位以后才出现的事情。在今天,这两者的区别甚至对立日益明显,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关注,科学与人文的争论也日趋激烈。
在今天的中国,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讨论非常热烈,可是究竟什么是科学精神、什么是人文精神以及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仍不甚明了,甚至存在着许多误解。1 科学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特点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二者的联系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对立而言的,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由于科学主义、功利主义的科学观影响了人们对科学精神的理解,西方现代人本主义、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影响了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从而人为得将这两种精
神对立起来。但事实上,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具有统一性:
1、从人文视角来看,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人文精神,作为人文精神主要组成部分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之一,也是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文化精神;第二,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既能促使人类智力的发展,永远向着“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迈进,是科学作为一种智力活动所体现的根本文化精神;第三,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所体现的为人类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根本的文化精神。
2、科学精神本身也有深刻的人文意义。近代科学的诞生,把人从神权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是科学批判精神对神学蒙昧主义的超越;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把人从繁重的单调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有一本著作,书名就叫《把人当人来用》,希望改变把人当机器来用的状况。这些无一不充满着人文精神。
3、从人文精神与科学研究创新的内在关系角度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具有统一性:
首先,从科学创新和突破的特点看,科学发展到现在这种高度,特别是基础理论,要想再有突破,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思想的深刻性是前提。而这又以来于长久地、专注如一的把思想集中于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即沉思和反思。人类科学史的实践表明,只有一个从不关心自己,以追求超个人的东西为目标的人,才能摆脱形形色色的个人羁绊,去研究那些具有崇高意义的理论。
其次,从创新过程看,科学研究是人类最崇高、最有趣,同时也是最伟大的精神冒险,要取得某种突破,不知要经历多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奋斗,克服多少意想不到的艰难险阻,经受多少挫折与失败的打击。没有纯洁的心灵,没有一切以追求真理为目标、以社会和人类的利益为依归的崇高品质,是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做出重大创新的。
最后,从做出创新成就的结果看,从事科学探索,作出创新成就,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在经济上也理应得到丰厚的回报,但这只是指其自然而然的结果而言,而且这也只是一种理想的结果。而事实上,在一个时期内,创新者常常不仅不能因自己的创新成就得到任何好处,还可能给自己带来许多麻烦,甚至杀身之祸。这种只对社会有好处,对自己没有好处甚至还可能有坏处的事,没有纯洁心灵和高尚情操的人是无法做到的。
总之,科学研究是一项崇高无比、神圣无比的事业,研究者心灵的纯洁是创新、突破的内在要求。因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是统一的,也必须统一。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探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途径和共建方式结束语
第四篇:浅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浅析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摘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人类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两种最宝贵的精神。这两种精神是相互补充,相互依赖的。要想真正认识世界,需将科学与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发现真理。因此,将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我们最正确的选择。
关键词: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两种不同的内在精神,如何对这两种宝贵的精神进行理解,是近年来人们很重视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人类原有的生活方式,带来了非常丰富的物质享受;但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时会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大量的负面问题(如环境污染等)。这使得人们对科学的价值进行了反思,甚至对科学产生了否定的情绪。因此,我们所处的时代紧迫要求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一,科学精神的内涵
科学技术和人类的劳动生产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在人类发展的早期,便有了科学技术的萌芽,不过古代的科学更多的是以技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并没有提升到理论的高度。科学技术是由技术和理论两部分构成的。通过事物的外在表现的特征加以应用,这是科学的技术层面。要想理解自然世界的本质,这需提升到理论的层面上来,这需要不断的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现在所学的自然科学知识,是人类几千年来不断的去认知客观世界的结晶,这些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不断总结,纠正,补充前人的成果,甚至推翻一些错误的结论而形成的。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等人的一些错误的结论被伽利略,牛顿等科学先驱所推翻是一个例证。由此,我们可以梳理,归纳出科学精神中最为重要的要素,即:“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1】,这是科学精神的精华所在,也是科学技术能取得进步的内在条件。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形成的,体现于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中的一种观念,意识和态度,在本质上它表现为约束科学家及其活动的价值和规范的总和”【2】。科学的目标就是如实反映出自然存在的客观世界,理性思考在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这也是科学的认识借助于数学和实验的原因。在科学探索中,要求尽量把人为的,主观的影响因素降到最低。科学家的目标,就是寻找超越表面现象的,对事物普遍适合的规律。在科学探索中,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和权威,任何结论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在探究过程中,始终贯穿着批判和创新的精神。“这种对真理的追求以及在此过程中独立的怀疑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构成了科学精神的实质和核心,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动力和精神源泉”【3】。因此,科学的范畴已经超越了对物质的研究,科学的最终目标是追求真理,但这种真理并不是一种僵化的,最为重要的是探索的过程,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尤为重要。“正是开放的心态,创新的冲动,权利的意识,效率的观念等科学意识,使现代人具有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精神风貌,从而适应现代化的多方面需要”【4】。正因为如此,科学精神以这种特质成就如今科学上的成就。
二,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就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人文精神以人性,人文的理念去观察人类社会的各个层面。“人文精神作为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思想,是人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把握,人文精神关怀各个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实现,追求人与人的平等,社会和谐与进步,人与自然的统一”【5】。人文精神宗旨也是让社会的每一个成员追求自爱,互爱的人生以及领悟人生的价值。
人文学界和科学界都是在认知世界,但人文角度中的世界与科学角度中的世界不同,人文角度中的世界不再是人之外的自然现象和世界,而是与人有关的各种现象。与科学不同的是,人文一直在关注人类本身,始终以人作为价值取向的标准,以人的角度去看整个宇宙。人文精神作为人生存在意义的思考,关注着人类的命运与痛苦,幸福与悲哀。自由是人文思想重要内容,自由是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最本质的,最重要的权利,自由的生命才可以实现自我价值,才可以超越自我。与科学追求的唯一性性真理不同,人文追求人的个性,对不同的事物持包容的态度,倡导多元性。精神,个体,自由,个性等在人文中常见的词汇,也一定程度上诠释了人文的精神,人文精神使人不断认识自己的价值,完善自己的能力,以达到超越自我,提升人格境界。
人文精神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一种理想的思想体系,简而言之: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追求与关切,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所以,“注重个体的价值追求,尊重他人价值取向选择,倡导不同个性和价值选择间的平等共处,体现着人文精神的内涵”
【6】。
三,正确对待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关系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是照亮人类前进道路的两束光。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方式,成为现代社会的基础。从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形成的角度上看,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但随着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日益发展,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开始显现。科学和人文逐渐成为两个无法进行交流和沟通的领域。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自然科学逐渐成为了人类思想的中心,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地位,科学理性也被视为人类唯一的原则。在此过程中,科学精神逐渐被扭曲,排斥了人文学科所倡导的普世价值。在人文领域内,人是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但在科学主义和科学至上思想的盛行下,作为主体的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人反而成了一种工具,人自身的创造性和个性逐渐丧失。这使得科学领域和人文领域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因此,产生了与科学主义相对立的人本主义。人本主义者过分强调人的意志,情感,本能的作用。这种非理性的举措加大了科学界与人文界之间的鸿沟。而且,西方人文学界对科学持敌视的态度,把战争,核武器的扩散,环境的恶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都归罪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对科学的全盘否定,同样背叛了人文的精神,对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索卡尔事件”为催化剂的所谓的科学大战升级,科学界和人文学界相互指责对方没有权利对自己做出评价。
从根本是来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互补的,相互依赖的。只重视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互补性主要表现在科学精神能够帮助人文精神得到实现。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本,关切人的命运,而科学的发展能使这个从理想状态变为事实。而人文精神能给科学精神指明正确的方向。譬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科学界看来这是科学技术带来的成果,而人文学者看来这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我们仔细考虑的话,会发现环境污染等被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恶果并不是由科学本身带来的,因为这是社会的发展带来的“现代病”,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虽然看起来像是科学发展带来的后果,实则不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依然盛行伪科学和迷信,这不仅反映了科学精神的不足,也反映了人文精神的不足,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科学界人文学界之间的对立是确实存在的,也是无法回避的,我们所该做的不是在两者之间添油加醋火上浇油,而是克服对彼此片面的了解。科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有别于其他的方式,科学的精神体现着人类对客观性和真理性的追求。人文精神则时刻关切这人类自身,它是一种积极的生命追求,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人文精神应该具有现代科学的精神,而科学精神则该具有人文关怀,这不仅是我们想要的答案,也是结束两个领域分歧的最佳选择。参考文献:
【1】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
(2)
【2】,【6】 褚宏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第12期
【3】张成岚“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文化危机” 社会科学辑刊,1998,(4):5-7
【4】卞敏“终极关怀——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江苏社会科学,2005
(5):99-104
【5】庞强强,刘荣勋,张昌强“试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出国与就业2010年5月刊
第五篇:科学精神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 人类在认识与改造 自然、认 识与改造 自我的活动中形成的一系列观念、方 法和价值体系,是贯穿在科学探索和人文研究过程中的精神实质,是展 现科学和人文活动内在意义的东西 它们在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不断滋生与满足 中逐步成长起来,不 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精神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具有的意识和态度,是人类进行科学探索的不竭精神动力,只有在科学精神的指引 下 ,科学研究才能不断获得 突破 ,科学技术才能取得持续进步,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 高度视 和努力推进科学技术发展 能使和谐社会建设获得强大的物质墓础,促进社会生 产力的不断提高,夯实夯牢“经济基础” 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人文精神是指人类对 人世的探求和对人世 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它包含丰实的内涵:对道德信念、道德人格的看重和追寻,对 自由、平等、正义等重大价值的渴望和呼唤,对人 的尊重和对 人 的主体性的祈 盼和离扬,对生 死、信仰、幸福、生存意义等问题 的反思和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科学精神和人 文精神是人类思想的两 个维 度和 人类精神的重 要组 成部分,为人类社会 的 发展 提供 了两种 精神指向。它们的均衡发展是人类社会全面持续进步的保证。这意味着,在生活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