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案例指导讲义
(目录
第一章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 第一节 概述........................................................................................................................................1 第二节 课型案例分析.........................................................................................................................1 第二章 教学过程................................................................................................................................5 第一节 导入........................................................................................................................................5 第二节 新授环节基本思路.................................................................................................................8 第三节 写人记事文案例分析...........................................................................................................10 第四节 写景抒情文案例分析...........................................................................................................12 第五节 说明介绍文案例分析...........................................................................................................14 第六节 古诗案例分析.......................................................................................................................17 第七节 小结......................................................................................................................................19 第八节 拓展活动..............................................................................................................................22 第九节 作业......................................................................................................................................23 第十节 板书设计..............................................................................................................................25 第三章 试讲技能..............................................................................................................................30 第一节 提问技能..............................................................................................................................30
一、功能............................................................................................................................................30 第二节 评价技能..............................................................................................................................33 第四章 教案编写及注意事项...........................................................................................................37 第一节 教案书写模本.......................................................................................................................37 第二节 注意事项..............................................................................................................................38
第[2]页
第一章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第一节 概述
一、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 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第二学段(3—4年级):加强朗读,练习默读;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初步把握主 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学习略读,粗知大意;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第三学段(5—6年级):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与质量,能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和表达效 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学会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二、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读出、写出、说出、认识、学会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方法过程,提高创造力抽象思维能力小组协助能力,体验探索培养情感精神世界情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感情;产生共鸣;培养兴趣;陶冶情操(兴趣爱好科学态
度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教材内容及主旨
难点:知识难度与学生水平的差距
具体方法: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生字词+课后问题 通用方法:重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难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二节 课型案例分析
一、写人记事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字词、了解故事、理解表达方式,学会默读、浏览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分角色读、小组讨论,培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启发、共鸣等,激发感情,陶冶情操,热爱XX,珍惜感情 重点:读出感情,理解文章结构,理解重点词句、段落 难点:理解句子的内涵,体会感情
【例】《窃读记》
1.知识与技能: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窃、炒支撑、倾盆大雨”等14个词 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遣词造句的 精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 感染。
重点: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窃读”的滋味,对读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难点: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学习动作和心理的描**法。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读书的感 染,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写景抒情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字词、了解景物特点、理解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想象、展示、讨论,体会描写方法,培养细心观察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自然与生命的热爱,陶冶情操,提高环保意识。重点:读出感情,理解文章结构,理解重点词句、段落 难点:理解句子的内涵,体会美感与情感
【例】《桂林山水》
第[2]页
1、知识和技能目标:当堂学会认识“漓澜瑕”等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并理解“无暇、兀立、嶙峋”等11个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本篇课文。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看图和朗读,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 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力和理解、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陶冶 审美情趣。
重点:理解第二、三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并背诵全文。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所描述的情境。学生学会用作者的描**法进行 景物描写与写作。
三、说明介绍
1、知识与技能:掌握字词、了解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特点,了解说明顺序,文章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画图、演示、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的伟大,激发感情,陶冶情操,热爱XX,珍惜„„ 重点:理解说明对象,文章结构,理解重点词句、段落 难点:学习说明方法,体会文中蕴含的感情
【例】《赵州桥》
1、知识与技能目标:读写“砌、坚”等生字词,理解“横跨、缠绕”等词语,掌握赵州桥的有 关知识及列数字说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反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了解赵州桥的结构、历史、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热爱祖国名胜古迹的思想感情。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对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
四、寓言童话
第[3]页
1、知识与技能:掌握字词、掌握故事内容、掌握分角色朗读的方法„„理解文章寓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表演、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感情,陶冶情操,热爱XX,珍惜„„激发同情心„„学会坚持„„ 重点:理解故事大意。
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例】《纪昌学射》
1、知识与技能目标: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纪 昌学射、百发百中”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复述故事,联系有关词句,来体会人物的想法,理解学习要练 好基本功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在朗读中领悟故事所要阐明的道理,学会积极思考,发表独 立见解。
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难点: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五、古诗
1、知识与技能:掌握字词、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能在情境中体会诗歌感情,有感情朗读,背 诵积累„„
2、过程与方法:通过配乐朗读、配图想象、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感情、提高古诗词素养、鉴赏水平,懂得珍惜„„陶冶„„ 重点:在情境中体会诗歌感情。难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感情。
【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知识与技能: 会认“鹤、孟”等字,能正确书写“浩、陵、辞”等字,了解李白、孟浩然;
第[4]页
能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有感情朗读诗歌,提高朗读能力,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中 体会诗歌感情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提升其古诗词鉴赏能力,并学会 珍惜友情。
重点:体会饱含在字里行间的惜别之情。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惜别的情景,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
第二章 教学过程
第一节 导入
一、教学基本思路
1、导入新课(1-2分钟)
2、讲授新课(5-8分钟)
3、巩固小结(1分钟)
4、拓展延伸(1-2分钟)
5、布置作业(1-2分钟)
二、导入设计
(一)含义
导入是指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和认知准备,并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教学行为。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精彩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和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
(二)作用
1、激发兴趣,吸引注意力
2、引起动机,引发求知欲
第[5]页
3、建立联系,旧知引新知
(三)原则
1、“实”:讲求实效
2、“精”:简明扼要
3、“活”:方法多样
4、“美”:给人美感享受
(四)角度:
人物、情感、题目、内容等。
(五)常用方法
1、创设情境法(1)图片
《地震中的父与子》:展示汶川地震场景
同学们,还记得汶川大地震吗?看到这张图片,你能描述下场景吗?能说说现场的人的心里在 想什么吗?(2)视频
《观潮》:放映钱塘江大潮录象,学生尽情地观赏。
同学们,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想知道课文是用什么语言描写这宏伟景观的吗?那 就读读课文吧!(3)音频
《鸟的天堂》:利用多媒体播放鸟鸣的音频。
请学生闭上双眼,想象一下:“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什么样的地方才可以配得上这个名 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欣赏这“鸟的天堂”!
2、设置悬念法 《少年闰土》:
大家都知道,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小的时候和我们一样,有很要好的朋友。那是什么样的一位朋友,让鲁迅多年之后还念念不忘呢?
3、名句引用法 《梅花魂》:
王安石《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足雪,为有暗香来。
第[6]页
王冕《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中国有很多咏梅的诗句,也是“岁寒三友”之一。从中你可以发现梅花的精神是什么吗?
4、联系实际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现实生活中你听到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吗?你的爸爸妈妈对你做过的事评价过吗? 是怎样评价的?他们的态度一样吗?你听了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5、其他:猜谜法、温故法、故事法等 《和时间赛跑》: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请同学们猜条谜语。有样东西真奇妙,看不到、摸不着,买不到、留 不住。没错,这样奇妙的东西就是“时间”!【例】《窃读记》
设置悬念:看到《窃读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窃”是什么意思?(偷),这篇课文要教我们偷书吗?窃读的是谁?怎样窃读的?窃读的感受 是什么?
名言引用:“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例】《桂林山水》
联系实际+游戏:同学们都去过哪里旅游呢?(出示几组名胜风景图片)看看这几幅美景,我们 来做“猜地名”的游戏,比一比看看谁的知道的丰富,去过的地方多。图片+音乐:看图边轻声哼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例】《赵州桥》
音乐:河北民歌《小放牛》(演唱)
赵州桥什么人来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来留? 什么人骑驴桥上过,什么人推车辗下一道沟么 ?
猜谜:爱猜谜的同学请举手,谁愿意给大家猜一个?老师也来猜一个: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驼什么,车水马龙。(桥)今天我们就要学一篇与桥有关的文章,赵州桥。【例】《纪昌学射》
温故:我们以前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羸吗?他不仅是射箭的能手,更 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故事:达·芬奇经过数次“画蛋”成为画家,莫泊桑经过不倦写作终于成为文学巨匠。由此看
第[7]页
来,“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成功来自于恒心、毅力,来自于扎实 的基本功。今天我们就从这篇文章中再去验证这个观点。【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情景+温故:播放名曲《送别》
听了这首歌,你的感受是什么?你能说说关于送别的古诗名句吗?我们学过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千古名句,那么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李白的送别诗 《送孟浩然之广陵》。
联系实际:如果你的一位好朋友或者亲人现在要与你分别到远方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现 实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第二节 新授环节基本思路
一、新授的含义
语文课堂新授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辅以板书、多媒体工具,向学生系统传授语文学科知识的教 学方式。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它主要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 了解现象,理解内容与结构,感知事实与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促进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
二、新授的原则
以读贯穿始终,以问题为主线,围绕关键词展开
三、新授的步骤
初读:解决字词,整体感知 细读:理解文意,品味语言 品读:体会思想,明确写法
一、初读
(一)解决字词 内容:音、形、义
汇报:直接出示;通读后提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方法:圈画、对比、字形、查字典、推断
第[8]页
反馈:归纳记忆方法,竞赛检查 注意:挑选1-2个重点字讲解即可。
(二)整体感知
内容:了解大意,把握结构
大意: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景象?
结构: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方法:默读、轻读、速读 注意:不要分段概括大意。
二、细读
内容:突破重难点
方法:学生小组讨论、教师组织指导 形式:表格、想象、讨论、质疑等 操作:理解关键词句
(一)找句子 1.方法:
(1)解题、提问,引导找出重点句子,有感情朗读。(2)结合文中的小气泡确定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寻找(3)鼓励学生自主找出喜欢的精彩语句。2.形式: 圈画、摘录、竞赛
(二)明内容 1.内容
(1)初读:文章顺序、描写角度(2)细读:人物形象、景物特点(2)品读:抒情议论、观点态度 2.方法:摘取、概括、质疑
(三)试评价
1.内容:词语意思、画面感受、空白补充、修辞手法 2.方法:想象、图片视频、对比、替换(4)读感受
第[9]页
1.内容:心理活动、观点态度、思想情感 2.方法:指导朗读、引导深入、提出质疑
三、品读
(一)体会思想
内容:情感变化、情感多样、情感升华 方法:抒发感受、追溯原因、联系实际
(二)明确写法
内容:修辞手法、结构布局、详略安排 方法:鼓励发现、提出质疑、对比阅读
第三节 写人记事文案例分析
写人记事要点
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记叙线索:事件、事物 刻画人物形象:(重难点)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 升华:情感、启示
【例】《窃读记》
一、初读
(一)解决字词,揭示题目
1.要求:以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把不熟悉的生字认认,同时想想“窃读”的是什么意思。2.讲授:识记方法。如”窃“。
形声字:“穴”:跟洞穴或者隐蔽的地方有关
查字典:窃有几个意思?哪个解释最适合这个题目?(暗中、偷偷地做一件事)
(二)了解大意,理清结构
1.再读课文,通过“窃”字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什么事? 2.这篇“记”是只记一个场景吗?
第[10]页
顺序:急匆匆赶到书店-在书店“窃读”经历-依依不舍离开
二、细读
(一)第1-4段
1.找找窃读的句子,体说说感受。
要求:找出喜欢的句子,把它练读好;把感受标注在旁边。和旁边的同学交流。
【例1】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 本书。
(1)这句话写的什么场景?写出了什么?(2)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哪里写得好?(3)带着这份急切的心情再读一遍。
【例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1)你能用词语概括出小作者的心情吗?(2)哪里精彩地表现了这种心情?(3)一起“贪婪”地再读一遍这句话。2.体会“窃读”滋味
(1)“我”这样子读书是什么滋味呢?
(2)“我”为何快乐?从哪里能看出来?(从读书中获取知识与乐趣)(3)设置情景:引导想象表演相关词语,品味窃读的复杂心情。
(二)第5-9段
“我”在“窃读”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不便之处? 1.受到驱逐
除了快乐还有什么滋味?(怕店主发现)
设置情景:“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 2.隐藏伪装
为了防止别人注意,有哪些办法?
(1)找出相关句子(2)总结躲藏方法(3)评价精彩词语(4)体会感情朗读 3.渴望下雨
第[11]页
你喜欢下雨天吗?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的态度是什么?
(1)找出相关句子(2)分析行为心情(3)评价行为心理(4)体会感情朗读 4.饥肠辘辘
对作者来说有什么影响?
(1)找出相关句子(2)分析行为心理(3)评价行为心理(4)体会感情朗读 5.“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体会特殊心理状态。
结合时代背景帮助理解窃读的原因。
三、品读(一)体会写法
1.作者是怎样绘声绘色的写出“窃读”的感受?(传神的动作和心理描写)
2.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写了“我”如饥似渴的读书,抄写这样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3.“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 动,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的好处。
(二)品味情感: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人既需要物质上的粮食,更需要知识与智慧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算是一个健康的人。)
第四节 写景抒情文案例分析
写景抒情要点
特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角度:色彩、形体、动静、顺序 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升华:热爱自然、环保意识、观察习惯
第[12]页
【例】《桂林山水》
一、初读
(一)范读感知,解决字词 1.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2.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字音。3.检查朗读情况,正音。(暇、兀)4.讲授理解生字词。
【例1】指读词语,第一组为名词,第二组为形容词,搭配理解
【例2】“波澜壮阔”是什么意思呢?(很有气势的样子)是说什么有气势啊?(波浪)“波”是“波浪”的意思,“澜”呢?(也是三点水,和水有关系)
它的意思是大波浪。现在谁能说说“波澜壮阔”的意思?(波浪翻滚,一浪接着一浪,非常壮观,有气势)
【例3】按照同样的方法,什么叫“峰峦雄伟”? 峰是?(山峰)“峦”呢?(山峦)到底什么叫“峦”?你们伸出手来跟着老师一起做动作。你能读出它的气势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二)了解大意,理清结构
1.指名分小节朗读(三位同学分别读第一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2.为什么课文是四个自然段,我请三位同学来读呢?(第二、三段是重点,讲桂林山水特点)3.理清顺序,即总分总。
二、细读
(一)第1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请找出来。3.“甲天下”是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第2段
1.漓江的水美,体现在那些方面?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
(指导用“ ”圈出写特点词语,用“~~”划出具体描写句子)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静”、“清”、“绿”)
第[13]页
3.作者是怎样描写漓江水特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图片展示、质疑想象、体会对比)4.指导朗读,注意语气情感。5.齐读整个自然段。
(三)第3段
自学第三段,分小组讨论,1.提出自学要求:
(1)桂林的山与别处的山有什么不同?有哪些显著特点?(2)想一想作者是如何把山的特点写好的? 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3.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指导。(奇峰罗列,危峰兀立)4.欣赏图片,练习朗读 5.齐读整个自然段。
(四)第4段
1.读读第四自然段,启发把山、水联系起来读。2.“奇”、“秀”、“险”的山中还有什么? 水上呢?
2、你读了有什么感受?作者呢?
3.想象画面,理解连绵不断的画卷”及“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三、品读
(一)总结写法,指导诵读。
1.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把漓江山水写得这般奇丽?(对比、排比、比喻)2.引导学生背诵,注意第二、三自然段中结构相似的句子
(二)品读情感,指导诵读
1.写景的同时,也在抒情。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赞美桂林,热爱祖国山河)2.人人都在赞美桂林山水。人人中有你吗?有你们吗?带着情感,边欣赏录像边诵读。
第五节 说明介绍文案例分析
第[14]页
说明介绍要点
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从上到下,由远及近,从外到里)说明方法: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说明语言:形象性、严谨性、科学性(形容词、数量词)情感升华:文化遗产、观察习惯
【例】《赵州桥》
一、初读
(一)指导预习: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1、标自然段、圈生字、划出新词
2、拼读生字音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
(二)检查反馈
1、读生字卡,以字带词
【例1】“雕”:对比“准”“堆”“推”等
【例2】“爪”,查字典或组词——爪(zhǎo):张牙舞爪;爪(zhuǎ):爪子,鸡爪
2、理解大意,理清结构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赵州桥的?(地理历史——桥的特点——桥的价值/雄伟、坚固、美观)
二、细读
(一)第1段
1.这一段了解到了赵州桥的什么信息?谁来介绍一下? 地点:河北省赵县洨河 别名:安济桥 声誉:世界闻名 设计者:李春
2.从中你可以概括出赵州桥的什么特点?(世界闻名,历史悠久)3.简介相关历史、人物
类型:石拱桥 年代:隋朝 历史时间:1400多年
第[15]页
(二)第2段
1.赵州桥为什么世界闻名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要求:边看课文,边看插图,想象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 2.分析特点(1)非常雄伟
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出它的“雄伟”?(长度、宽度、建筑材料、形状特点)(2)与众不同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这种设计”指什么?有什么好处?(图片介绍、完成表格)为什么说是建桥史上的“创举”? 3.结合练习:用“既„„又„„.”造句 4.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第3段
1.赵州桥还有什么特点?指名读第3段。(不但坚固而且美观)2.第一句话好在哪里?(承上启下,个过渡句)3.赵州桥的坚固体现在哪里?(石头砌成)4.美观又体现在哪里呢?(1)你最喜欢哪一种图案?
(2)从哪些字词中感受到龙活了?(缠绕、抵、望、戏、回首遥望)方法:想象、图片、表演
5.仿照课文说句子。(“有的„„有的„„还有的„„)
(四)第4段
1.这就是闻名中外的赵州桥,课文仅写桥吗? 2.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3.你读完有什么感受?(骄傲和自豪)
三、品读 体会写法
1.课文主要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赵州桥的雄伟?
第[16]页
列数字:长五十多米,九米多宽,三十七米多宽河面 语言:科学、形象、生动
2.观察描写美观的第三段,注意标点符号有什么妙处?(冒号与分号)
第六节 古诗案例分析
古代诗歌要点
三项重点:诵读、积累、感受 初读:解诗题,知作者,读诗文 细度:抓字眼,明诗意,知情节 品读:多诵读,入诗境,悟诗情 重难点:体悟诗歌意境
【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初读
(一)读懂诗题:
1.鼓励发现:你能从题目中发现什么? 2.介绍地点:黄鹤楼—武汉,广陵—扬州 3.指导字音、形、义:孟、浩、陵、之 4.串联题目意思
5.鼓励质疑:谁送?怎么送?为什么送?
(二)读懂人物
搜集资料,是理解古诗的好方法。用你查找到的资料来介绍下这首诗的主人公吧!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三)读准诗文
1.学生自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鼓励学生提出不认识的生字,个别读,正音,全班齐读。
第[17]页
3.教师范读,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画出节奏
二、细读
(一)学生自学古诗
要求:以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注解和字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准备。
(二)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生自愿或小组推荐讲解故事。
2.教师逐句指点,理解关键词及不易掌握的字词。方法:图片、表格、换词、想象等
(三)总结归纳,练习朗读
这首诗描写了那些情景?分别是哪句?
【例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你从这两句诗中能知道什么?(位置、时间、人物、画面、动作)2.理解关键词
(1)在诗中,李白称他为什么?(2)为什么是“西辞”呢?
(3)这里的“下”和我们常说的“上下“的”下“一样吗?
(4)烟花三月:农历三月是晚春的时节,是什么景象?为什么说“烟花三月”而不说“鲜花三 月”呢?想象一下这样美好的画面,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例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这两句诗你又看到了什么? 2.理解关键词:
(1)孟浩然的船走了。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望,他在看什么?几只?(2)这只船是怎样行驶的?是不是很快就消失了?消失在哪?
(3)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消失了。李白还在看什么啊?还有别的吗?
三、品读
(一)体会诗境,品读情感 1.临别前:
第[18]页
(1)想象描述“烟花三月”图景,一般人们会做什么?(2)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3)临别前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2.临别后:
(1)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2)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3)从这个“孤”字,你体会到了什么?读出来。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5)“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3.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二)品味情感,指导诵读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你感受到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情了吗?带着这种情感诵读。(1)让我们随着李白不舍的目光,一起读(2)让我们随着李白深情的目光,再读(3)让我们随着李白依恋的目光,再读
第七节 小结
一、含义
课堂小结是在完成某项教学任务的终了阶段,教师富有艺术性地对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总 结和转化升华的行为方式。
课堂小结广泛运用于某一单元或新课授完,以及某一堂课的收尾。
二、内容
(一)简单回忆
课堂结束是一种“及时回忆”。知识的再次重复、深化,会加深记忆。依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课堂及时回忆要比六小时后回忆,效率高出四倍。课堂结束可以将知识信息从原来的瞬时性记 忆转化为短时记忆或长时记忆,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二)提示要点
第[19]页
通过恰当的结课.可以帮助学生作一番简要的回忆和整理,理清知识脉络,便于学生把握教学 重点,使学生容易从复杂的教学内容中简化储存的信息。
(三)检验效果
教师通过设计一些练习、回答问题、改错评价等活动,并进行知识、技能、情感迁移,可以从 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和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以便改进教学。
三、方法
(一)归纳总结法
内容、情感、写法、启示; 复述、看图、表格、抒情 【例】《梅花魂》
问:课文题目是《梅花魂》,外祖父是在简单的赞赏梅花的吗?“梅花魂”给了你什么启示? 总结:一幅《梅花图》写出了一个久居海外的华侨老人的心声,赞美的是一个个有着梅花精神 的中华儿女,启发我们的是,作为中国人就要有品格,有骨气,有灵魂!
(二)悬念留疑法 【例】《凡卡》
凡卡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多么渴望爷爷收到信来接他回乡下生活,结合课文想一想,爷爷会 来接他吗?爷爷能来接他吗?
(三)前后照应法 【例】《穷人》
导入:这篇课文着重写桑娜,为什么不用桑娜为题,而用穷人为题呢?
结课:文记叙的对象都是穷人,记叙的内容是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感人事件,记叙的目的是为了 赞颂穷人的高贵品质等。
(四)鼓舞激励法
(五)设置情境法
【例】《窃读记》
归纳总结+鼓舞激励:
观察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在书店“窃读”的行为与感受,说说:小女孩是一个什么
第[20]页
样的形象?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酷爱读书的林海音,她为了读书可以不吃美味佳肴,她为了读书可以连 跑几家店才看完一本书,她为了读书可以象一匹“饿狼”。我们懂得了“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 是读书长大的!”,希望同学们也能以读书为乐,读书办你们健康成长!
【例】《桂林山水》
总结归纳:
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你们已经和作者一起游玩了桂林山水,感觉如何? 设置情景:
播放音乐与视频。假如我们现在到了桂林,登上拔地而起的奇峰。看到这儿山青水秀,我们想 说一句什么话?这时你们只想到桂林的山水吗?桂林山水如此秀美!祖国的山河多么壮美!
【例】《赵州桥》
归纳总结:
在一千四百多年的漫长岁月里,赵州桥经受了洪水的冲击,地震的摇撼,车马的重压和风化腐 蚀的考验,至今仍完好地保持着原来的结构,面对这一奇迹,我们忍不住要夸夸它。你想怎么 夸一夸赵州桥?
你能给赵州桥另外去过名字吗?说说你的依据。智慧桥、坚固桥、拱形桥、双龙桥。
【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设置悬念:
李白和孟浩然的友情如此深厚,他们分别后会怎样联系呢?以后还会不会有机会见面呢?见面 又会做些什么呢? 设置情景:
名楼、名城、名士,成就了这首千古名诗。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两个人— —李白和孟浩然;如果你有机会登上黄鹤楼,你一定会想起一首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 陵》。让我们再次深情吟诵,读出这对好朋友的深情厚谊!
第[21]页
第八节 拓展活动
一、含义
新课标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 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 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谓语文课堂中的“拓展”指的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围绕着文 本而设计的,在课前、课中、或课后组织开展的,能增加学生信息量,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学 生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教学活动。
二、内容
巩固运用,升华情感
三、方法
(一)看图说话,仿写练笔
(二)讨论主旨,联系现实
(三)分享经历,代表汇报
(四)拓展阅读,对比感悟
(五)改写剧本,小组表演 注意:一定要有反馈评价!
【例】《窃读记》
1.讨论主旨,联系实际
(1)出示最后一段: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小组合作: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交流课前搜集读书名言,汇报交流,总结诵读。说说读书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有什么好 的读书方法。2.看图说话,仿写练笔
观察插图中其他人物,想象描述他们的心里和动作,和小女孩有什么不同?
【例】《桂林山水》
1.仿写练笔
仿照作者写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的句式,写家乡的一处景物。尽量用到比喻、排比和对比的手 法。
第[22]页
2.看图说话
学生上台当导游,介绍桂林山水,做到声情并茂。老师同学可以当游客,随时和小导游交流。
【例】《赵州桥》
1.分享经历
很多同学都喜欢旅游。除了赵州桥外,你们还知道我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你见过哪些建 筑让你印象深刻?和大家分享。2.对比阅读
阅读《卢沟桥》。同是介绍古代的桥。看看他们在建筑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它们分别因 什么而闻名的呢?
【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对比阅读:
《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别的情景和情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角色扮演: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出最佳表演小组。
第九节 作业
一、新课标要求
(一)变规范、统一的作业为自主的、个性化的作业。
第[23]页
(二)变封闭的作业为开放的作业。
(三)变独立完成的作业为合作完成的作业。二、三大原则
(一)分层多样(水平、爱好)
(二)听说读写相结合(搜集资料展示、话剧表演)
(三)与其他学科相连接(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科学)注意:当堂背诵,当堂会写!
三、具体内容
(一)学科内:
1.识字与写字:积累美词美句 2.阅读:同主题、同作者 3.口语表达:讲给亲朋好友 4.习作:改编、仿写 5.综合学习:搜索调查
(二)学科间: 1.音乐美术:风景、习俗 2.地理历史:位置、背景 3.社会科学:知识
(三)行为类:
1.制作:卡片、标志、设计
2.行动:为他人做事,表达情感与理念
【例】《窃读记》
识字写字:自选感兴趣的、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 抄在作业本上。
口语交际:感受阅读的快乐,与朋友分享读书心得,并试着用言语表达出来。阅读制作:找一本喜欢的书阅读,做好阅读记录卡,包括类别、内容、体会等。
【例】《桂林山水》
第[24]页
习作仿写:仿照描写漓江水、桂林山特点的句子,选一处你熟悉的景观,细心观察,写一个小 片段。
综合学习:搜集资料,看除了山水还有什么地方的风景是“甲天下”的?下节课全班交流。宣传广告:给桂林编写一两条广告词,宣传桂林迷人风光。
【例】《赵州桥》
综合学习:
1.可以查阅有关桥的资料,了解古桥还有那些?查阅现代的大桥有些什么样的桥,对比异同。2.去访问了解家乡的古建筑的历史,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介绍。
设计绘画:想像一下未来的桥将会是怎样的,并把它画下来,说说你的设计理念。
【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习作改写:将本诗改写成现代文,可是是记叙文,可以是抒情散文,也可以是书信。音乐吟唱:诗歌是可以吟唱的,听听本首诗的吟唱,或自行配乐吟唱。行动制作:为离别的朋友准备一份礼物,可以是卡片、图书、画作、节目等。
第十节 板书设计
一、要求
正确、工整、美观、系统、醒目
二、分类
主板书——重难点 副板书——反馈、补充
三、原则 直观、形象、简约
四、创新
文不如表,表不如图
五、方法 1.提纲结构式
第[25]页
2.线索脉络式
3.图表式
【例】《窃读记》
4.图文式
第[27][26]页
【例】《桂林山水》
第[28]页
【例】《赵州桥》
第[29]页
【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第三章 试讲技能
第一节 提问技能
一、功能
激发动机、提示重点、启发思维、培养参与、反馈检查、探究规律、师生互动
二、原则
1.目标性:完成目标 2.启发性:思考探究 3.顺序性:由浅入深
第[30]页
4.趣味性:新鲜熟悉 5.开放性:想象创造
三、分类
(一)知识/回忆水平
根据学过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要求通过回忆旧知识进行回答,经过知识的再现以达到巩固或 检查的目的。
【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大诗人李白的哪些诗歌?有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大诗人李白?
(二)理解水平
用来检查对复杂的陈述性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检查学生的判断力,要教会学生知其所以然。【例】 《可贵的沉默》
这个故事我们一起学完了,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沉默是可贵的呢?再次读一读最后一段,想一想这一片沉默为什么给了“我”很大的享受?
(三)应用水平
要求教师要创设一个问题情境,鼓励和帮助学生应用已获得的知识过去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所面 临的问题。【例】 《鲸》
同学们,我们能不能称鲸为鲸鱼?为什么?
(四)分析水平
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分析研究教材,以便得到新观点、新认识。【例】 《纪昌学射》
纪昌学习射箭经历了两次练眼力,这两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练习这么久的眼力?我们在
(五)综合水平
常用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回答这种问题不仅需要记忆力,还需要分析、对比、归纳、综合 的能力。
【例】 《桂林山水》
我们今天学习了《桂林山水》,大家回忆一下,曾经学过哪些关于自然美景的美文?想一想,这 篇文章与以前的写景文有哪些异同?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些异同的?
(六)评价水平
第[31]页
主要用在对事物特点和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评论上,这种提问方式最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求 异思维能力。【例】 《赵州桥》
作者是怎么介绍赵州桥特点的?你觉得有不足之处么?结合相关资料,说一说赵州桥在中国桥 梁史上的影响。
四、方式
(一)诱导提问
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开展定向思维的提问。【例】 《赵州桥》
作者是怎么介绍赵州桥特点的?你觉得有不足之处么?结合相关资料,说一说赵州桥在中国桥 梁史上的影响。
(二)疏导提问
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作者的写作思路,课文的梗概,记叙的要素,作者的写作目的等,为进一步理解课文作铺垫准备。【例】 《赵州桥》
作者是怎么介绍赵州桥特点的?你觉得有不足之处么?结合相关资料,说一说赵州桥在中国桥 梁史上的影响。
(三)阶梯提问
由简到繁、由浅人深地排列得像阶梯一样,引导学生一阶一阶地攀登,以达到教学目标。——是什么?(找句子)——什么样?(明内容)——怎么样?(试评价)——为什么?(悟情感)【例】《鸟的天堂》
1.默读,找出描写大榕树的句子。
2.描写了榕树哪些方面?分别有什么特点?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3.你觉得这样的树枝与树叶怎么样?作者是怎样描写出来的? 4.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作者的感叹。
五、启发方式
(一)揭示矛盾
【例】《十里长街送总理》:“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第[32]页
焦急是耐心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焦急而又耐心不是矛盾吗? 【例】《海燕》:
细赏析正面描写海燕形象的语句,海燕在你心目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高尔基不是革命家吗?他怎么在文中尽描绘些“奇趣大自然”“动物世界”呀?如果有含义,这 些景物到底暗指社会上什么势力或力量?你又有什么依据呢?
(二)逆向思维 【例】《观潮》
潮来前和潮来时作者都写到了人们的反应,但是写潮来后却,没有写到,是不是作者粗心,忘 记了呢?
顺问:最后一节表达的是什么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逆问:有人认为最后一节表达的也是作者感想,与上一节重复,建议删去,你的看法如何?
(三)发挥想象 【例】《金色的鱼钩》
描写老班长生命垂为还在嘱咐:“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如果老班长把话说完,可能 会讲什么? 《地震中的父与子》
如果你是儿子,想象你和同学们在被困到废墟中的36个小时是怎样度过的?会说了什么?做什 么?
【例】《窃读记》
(1)“窃”有“偷”的意思,“窃读记”可以改为“偷读记”吗?
(2)“贪婪”不是一般都用来形容不好的品性吗?作者这样写是不是觉得“窃读”这种行为不 好呢?
(3)小女孩在设法躲避他人注意的时候,想象你是书店里的其他顾客,你有什么感受?(4)如果小作者家里很有钱,可以买很多书。她是不是就不会对读书有这么大的热情和渴望呢?
第二节 评价技能
一、作用与特点
第[33]页
定义:激教师对学生语言、行为等表现的反馈。作用:1.营造真实的课堂氛
2.体现教师专业水平3.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特点:代表性、多样性、丰富性
二、新课标原则
(一)评价语言要有激励性 《语文课程标准》: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激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积极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 以引导。”
教师应善于从每位学生的回答中找出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的原 则;不要对学生进行严厉地批评、打击,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例1】教师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课文篇幅较长,这名同学站起来把课文完 整地读了一遍,她读得声音响亮,口齿伶俐,普通话标准,但是读漏了几个字,添加了几个字,还读错了两个地方。
评价:“这位同学第一遍读课文就读得声音响亮,口齿伶俐,普通话标准,可见她进行了较充分 的预习。假如让她再读第二遍,她一定能克服添字、掉字的毛病,但有两个字的字音她读错了,正好给大家提了个醒,你们知道是哪两个容易读错的字吗?” 【例2】《桂林山水》
教师请一名同学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桂林山水,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一名同学在另外 一位同学回答完之后主动站起来说自己来当这个导游,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用自己的话准确 概括了桂林山水的特点。
评价:“你真棒!这位同学还真像一位专业导游员。这面导游旗就送给你了,希望你以后能成为 一名优秀的导游员。”
(二)评价语言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
“世界上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抓住时机评价学生的发言能够起到很好的引领、导 向、促进作用。在语文课堂上,把课文作为一个例子,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渗透。【例】《将相和》
教师让学生品读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句子,从中感受人物特点。一学生说:“我从廉
第[34]页
颇每说一句话都称呼‘蔺大人’,可以体会到廉颇对蔺相如的尊重,也就体会了他是真诚地向蔺 相如道歉的,知错就改的。”
评价:“ 啊!精彩!这是一种读懂课文的好方法——联系上下文,掌声在哪里? ”
教师在巡视的时候说:“有的同学在相关词语下面作了记号;有的同学用波浪线勾画了自己感触 很深的句子;这位同学还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了课文的空白处。”
【例2】“我们读诗歌就要这样去读,不仅要读懂文字表面的意思,还要用心去感悟、用情去 体验、用想象去补充,读出文字背后含着的意思。”
(三)评价语言要结合文本内容
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应该从解读文本中自然产生。可以深化学习效果,顺利推进教学进行。相反,离开了教学内容的评价只能是空洞的、千篇一律的,让人生厌。如“你真棒”、“你再想一想” 等。
【例1】《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的?回答:是按照四季的顺序。
评价:“很好,小兴安岭好像会换装一样,不同的季节都把自己打扮成不同的模样。” 【例2】《晏子使楚》
教师让学生朗读相关课文,学生读得惟妙惟肖。
评价:“你怎么这么会读书呢?看你把晏子的心理活动都读出来了。”
(四)重视学生自我评价与学生间评价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参与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例1】某一学生在读完指定段落后,教师请其他学生对他表现进行评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这位女同学读得怎么样啊?如果你来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呢?来试试。【例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演后评价
生1:因为我从文章中感觉到他们深厚的友谊,所以虽然我表演的话不多,但是每一句都带着 对往事的回忆和是再次相聚的期望。
生2:我特别佩服××的表演。她把李白的依依不舍的心理和孤寂的身深情表现得惟妙惟肖。
三、评价用语范例 1.听
第[35]页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真让我高兴,也给了我极大的鼓励。(4)我从你们的表情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你倾听得真仔细,耳朵真灵,这么细微的地方你都注意到了!(6)谢谢你提醒了老师!
2、说
(1)你的语言组织得真完整。
(2)你分析问题这么透彻,老师真希望每课都能听到你的发言。(3)你的回答很独到,精彩极了。
(4)一种很美好的意境,你用语言描绘出来了,你一定是学语文的高手。(5)这个词用得太棒了!老师还没想到呢!(6)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7)看,你回答得多好呀!多给自己一些信心,你会更棒的。
3、读
(1)“读”是我们学习语文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说,读书时应该做到 “ 眼到,口到,心 到 ”。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
(2)大家自由读课文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见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 叫“ 求知若渴 ”,我很感动。
(3)经过这么一读,这一段文字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4)请你们读一下,将你的感受从声音中表现出来。
(5)读得很好,听得出你是将自己的理解读出来了。特别是这一句,请再读一遍。(6)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们不但读出了声,而且读出了情,我很感谢你们。(7)默读时,贵在边读边思考。现在我们将默读的思考心得交流一下。4.问
(1)你的问题很有价值,是不是别人也想问这个呢?你把大家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了。看来你读 书时是用心思考的。
(2)“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3)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
第[36]页
(4)我们同学的思想变得很敏锐,这些问题提得很好。
(5)这个问题连老师都没有想到,你真是个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那你看看能不能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小能手呢? 5.写
(1)写字:他写的不仅正确,而且工整。注意了字的左右结构,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养成写字 的好习惯。
(2)同学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本很干净,书写也端正。我很高兴,感谢大家。(3)你是一个漂亮的好孩子,老师希望你的字能写得更漂亮
(4)××同学从生活中找写作材料的本领很大,即使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他也能留心观察,作 为原始材料积累起来,他的写作材料总是那么新鲜、独到。
(5)我们有些同学作文中的词语是丰富的,看得出他们课外有较大的阅读量。
第四章 教案编写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 教案书写模本
课 题
一、教学目标:
1.会认_______个生字,正确读写_______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内容。2.通过_______方式,体会/提高_______。
3.体会_______情感,受到_______熏陶,激发_______兴趣。教学重难点:
二、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朗读体会法、情景教学法、谈话法、直观演示法、补白阅读 学法: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练习法、角色扮演法、辩论法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37]页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相关挂图、电影视频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授点拨
(三)巩固小结
(四)拓展延伸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注意事项
一、教学过程
1.大体环节: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作业 2.层次步骤:
一、(一)、1、(1)、① 3.问题要求:问题较多可举代表性例子 4.答案目的:点拨(答案、要点、注意)
二、突出大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新授点拨,突破重点
(一)初读:解决字词,整体感知
(二)细读:理解文意,品味语言
(三)品读:体会中心,明确写法
三、巩固练习,归纳小结
四、拓展活动,互动延伸
五、个性作业,综合体会
第[38]页
三、标题主题相关 《窃读记》
一、猜测“窃读”,设置悬念
二、初读“窃读”,整体感知
三、品味“窃读”,感受渴望
四、深悟“窃读”,延伸阅读
五、积累“窃读”,分享阅读
四、设计理念
1.目标:情感渲染和熏陶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中。2.方法: 教给学生分析欣赏方法,提高自学合作能力 3.过程:教学过程的层层深入
4.亮点:教师示范、小组合作、上台表演、多元评价 5.理念:主体、多元化、综合性、实践性
五、复习方法
1.大体模板:准备至少5篇设计稿,涉及各文体,提炼个性化模板 2.具体环节:导入、新授方式、拓展、作业准备3—5种备用形式 3.追求新颖:过滤最先想出的方法,转为逆向或发散思维,突出亮点
六、试讲技巧
1.环节:环节尽量完整,展示微型课堂 2.内容:无需面面俱到,只需突出重点 3.技巧:用词丰富多样,情感弥补单调
第[39]页
第[40]页
第二篇: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教学案例
《赠汪伦》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吗?哪位同学能够起来为大家背一首他的诗呢?(第六册《独坐敬亭山》,第七册《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赠汪伦”(板书题目)。要求我们能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交流。
二、学习《赠汪伦》
1.讲述诗歌写作背景。
汪伦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2.教师范读。
3.指名学生试读,教师指导。
4.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l)根据课文注释、查字典自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
(2)小组讨论、交流,议一议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①指名试讲:你是怎样理解诗的前两句的?
②重点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并体会感情。
师:谁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生:“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情”指“情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师: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仅仅表现在“送别”上吗?前面听了老师对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你们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谊还表现在哪里?
生:表现在汪伦写信热情地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作客。
生:表现在汪伦天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
师: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可用上什么关联词来翻译呢?
生: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还可用“就算„也„”“纵使„也„”)
师: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村民踏歌相送。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大家请再想想,如果采用不同的语气来翻译这两句,比如可用感叹句或反问句的形式,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李白此时的激动心情呢?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呢?
生: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吗?不,远远比不上。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谁来说一说,这里用什么来比喻什么?
生:用“桃花潭水的深”来比喻“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师:这里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为的是表现什么?
生:表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情谊深。
生:表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师:谁能把这种感情谈出来?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③把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指导朗读、背诵。①指导停顿,读中表达情感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②配乐朗读 ③背诵这首诗。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面试_小学语文试讲《桥》
http://www.xiexiebang.com
《桥》教案
本教案是本人当时考特岗准备的,面试成绩 89 分,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 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和人 格魅力。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情况的危机,领悟老支 书每一次举动的内涵和精神。
2、理解“桥”的深刻含义。
三、课前准备: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四、课时安排:2 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第二课时 师: 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之前我们学过有关 “桥” 的课文有哪些? 这些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 生:学过《兰兰过桥》,讲的是新奇的潜水桥和塑料桥。生:学过《赵州桥》,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生:学过《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讲的是海峡两岸人民用爱心救 助一位大陆白血病患者的故事。师: 同学们的记忆力很好,今天我们要讲的这篇课文,仅用一个 “桥” 字作为题目,那么这又是怎样的 http://www.xiexiebang.com
一座桥呢?(板书:桥)请同学 们打开课本的第 78 页,认真的读一遍这篇课文。师:同学们,课文读完了,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桥? 生: “窄窄的木桥” “不结实的木桥” 师: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板书:桥),这样的一座桥,平日里在山 村中或许只是很不起眼的的一座桥,可是洪水来临的时候,却成 了? 生: “逃命桥”“救命桥”“希望桥”、、。师:就是这样一座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成了洪水突然来袭时的唯一的 逃命桥。那么它是否真的能轻易的救老百姓的性命呢?当时的情 况又是怎样的呢?这究竟是一场多么可怕的洪水呢?大家再读 一下课文,读的过程中画出描写洪水的句子。生:(自由朗读课文)师: 同学们读完了么?谁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读一读?这位同学你来 读。生: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 当。,”“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 狞笑声中逼近。,”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的舔着人们的腰。,”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师:找的很准确,把描写洪水的句子都找了出来。“咆哮”(板书:咆 哮)是什么意思?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这位同学你说。生: “咆哮”指野兽的吼叫。这里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师:回答的很好,(板书:比喻)作者把洪水比作“受惊的野马”,来 表现洪水来势凶猛。“洪水在路面上跳舞”,是演员在跳着优美的 舞蹈么?对,不是,是魔鬼,野兽在跳舞,跳的是死亡之舞。“死 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狞笑是一种怎样的笑呢(板书:狞 笑)?这里用到了什么修辞手法 http://www.xiexiebang.com
呢? 生: “狞笑”是一种凶恶的笑,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师:回答的很好。是什么在向人们逼近?是死亡啊!同学们在脑海中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洪水像野兽长着大嘴向你扑来,跳着恐怖 的死亡之舞,狞笑着向你逼近,再来读下这些句子!生:(有感情的读描写洪水的句子)师:读的很好,看来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洪水的可怕,从这五句话,我们仿佛看到洪水在不断上涨,灾情在加重。此时此刻,在场的 每一个村民都会有逃生的欲望。我们来看看村民是怎样逃生的。一起读一下课文的 3-6 自然段。生: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 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 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师:同学们,村民们惊慌失措,如果一百多号人都拥上了这座又窄又 不结实的木桥,那么这座桥能承受的了么?它将变成怎样的一座 桥呢? 生: “要命的桥”“通向死亡的桥”,师:回答的很好,这座桥马上就要成为一座通向死亡的桥,就在这危 机的时刻有一个人出现了!他是谁? 生齐答:老汉。(板书:老汉)师: 老汉是什么身份呢?他出现在这里要干什么呢?请同学们一起读 下课文的 7-9 自然段。生: “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 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 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师: http://www.xiexiebang.com
在这些惊恐不安的村民眼里,老汉像什么? 生齐答:一座山。师:(板书:山)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 把老汉比作“一座山”? 生: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老汉的威严,写出了老汉在人 们心中的地位,老汉就是村民们获得生命希望的靠山.师:回答的真棒,大家掌声鼓励一下。面对如此惊慌失措的村民,老 汉默不作声,可是他心里也没有说话么?你知道他心里在想些什 么么?是啊,此时此刻,老汉虽然默默无言,但心中却为村民的 安危而焦急如焚啊。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在这危难的时刻,老 汉下了一道命令,什么命令?请同学们读一下。生: “老汉沙哑的喊话: „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好一句“党员排在后边”,谁排在前面?对!老汉始终把群众的 安危放在第一位。老汉的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什么标点符号引 起了我们的注意? 生:每一句话都很简短,连续用了三个感叹号!师: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老汉说的话都很简短?为什么用到了三 个感叹号?这位同学你说。生:当时的情况很危急,容不得老汉多说,感叹号表现出了老汉说话 的急促、声音洪亮。师:回答的很好,老汉的喊话虽然是沙哑的,但是三个感叹号传出的 声音就像大山一样坚定!就像大山一样稳重!让我们满怀感情,再读一读这一段话!生:(朗读课文第 10 自然段)师:同学们,老汉大山般得形象已经让我们刻骨铭心,除了老汉,文 中还有一个人作者也进行了具体描写,是谁? 生:小伙子。(板书:小伙子)师:好,请同学们认真读 http://www.xiexiebang.com
课文后面的几个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与小 伙子动作的词句。师:同学们画出来了么?谁来说一说描写老汉动作的语句。这位同学 你说。生: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 “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板书:揪—推)” 师:谁来说一说描写小伙子动作的语句。这位同学你说。生: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在了后面。”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 „你先走。”(板书:瞪—推)‟。师:同学们,老汉刚开始狠狠的“揪”出小伙子,凶的像只豹子,到 了危难关头,他又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小伙子开始时候 “瞪”了老汉一眼,表现出来的是不满、不情愿,可是到了危难 关头,却心甘情愿的将生的希望让给老汉。这前后充满了矛盾啊!同学们,你们能读懂么?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大家有些似 懂非懂。我们接着读完后面几个自然段,我相信同学们会在顷刻 间明白许多许多??。同学们一起读。生: “突然,那木桥轰的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塔。”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师:读到这,我们知道,桥怎么样了? 生齐答:塌了。师:小伙子怎样了? 生齐答:被洪水吞没了。师:老汉呢? 生齐答:也被洪水吞没了.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很沉重,同学们怀着沉痛的心情 接着读完最后几个自然段 生: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他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师: “祭奠”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你说。生: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师:这位老太太 http://www.xiexiebang.com
祭奠的丈夫是谁?老支书!这位老太太祭奠的儿子是谁?小伙子!同学们现在你们明白之前的矛盾了么?是啊!老汉和小伙子,他 们是一对亲生的父子啊!老汉的一“揪”一“推”说明了什么? 这位同学你说。生:说明了老汉作为共产党员,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一名 父亲,他同样爱着他的儿子。师:是啊!这一“揪”一“推”充分显示了老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像一座威严的山,忠于职守,先人后己,他是无愧的;作为一 名父亲,他同样像一座山,父爱如山,在生死关头,老汉做出的 抉择,表现出的大爱,让我们为之动容,他的身上充满着人格魅 力,闪耀着人性光辉。同学们,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再读下 课文的 24—27 自然段。生:(朗读课文)师:同学们,现在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以“桥”来作为题目?可以按 照课前分好的的小组讨论一下!生: “老汉救了很多人,老汉就是一座桥” “老汉用自己的生命搭建了 一座桥” 师:回答的很好!老支书是村民们跨越死亡的生命桥,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用自己的血肉之 躯筑起了一座永远不倒的“桥”。师:同学们,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
来源:中师教育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www.xiexiebang.com
2017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
《蒙娜丽莎之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
2.学生看课题质疑。
(二)推进新课
1.初读课文,感受名画。
(1)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概括课文大意,完成练习:——的蒙娜丽莎
www.xiexiebang.com
2.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①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②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③引入资料:
(6)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的美丽神韵,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你能找到这样的句段吗?
(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来介绍这幅画呢?请你准备一下,等会儿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做讲解员介绍)
(三)课堂小结
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诠释是不确定的,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去看蒙娜丽莎的微笑,真正感受达芬奇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四)布置作业
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蒙娜丽莎之约
永不磨灭 心灵之约
第五篇: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教案
http://www.xiexiebang.com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试讲《恐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教学重难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恐龙及其特点,领悟课文是怎样把它们的特点给写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写的是一种曾经是地球的主人,但今天已不复存在的爬行动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这篇课文是以这种动物的名称为题的。当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齐读。
(2)指导观察字形,弄清每个生字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有重点的书写。
(3)指名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4)齐读生字词语。
3、各自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层次
(1)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2)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节)交代了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的优越、活动范围广、数量多。第二段(2——5节)介绍了恐龙以及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第三段(6节)恐龙消失了,但其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6、师总结:恐龙是两亿年以前地球的主人,属爬行动物,它们与神话传说的“龙“无关。恐龙的种类繁多,一般体大个小,生活在陆地或者水中。约在6000千年前消失了。文章直截了当地以“恐龙”为题,既可突出文章描写的对象,又可引发对读者的阅读兴趣。
三、导读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2)说一说,从这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抓住“两亿年”、“大片大片”、“密密”、“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等词语来感悟恐龙生活年代之久远,生活条件之优越,活动范围之广及数量之多。(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5)齐读。
http://www.xiexiebang.com
四、布置作业
1、出示生字。
2、讲解生字要领。
3、学生描红。
来源:中师教育 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