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情爱无疆有些泪水不是因为脆弱,不是因为悲伤,而是“感动”激发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有种情怀不是让人干干的矫情,不是单纯的悲情,而是流露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和催人奋进的豪迈激情。
“感动中国”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代精神史诗”。又一次观看《2013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不变的除了那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和一段段感人的事迹还有一颗依旧因感动而潮湿的心,那些人那些事像一串曼妙的音符久久涤荡在心间,同时也洗涤着心灵,还原最初的色彩。师生情
人生没有彩排,即使再遭遇一次,我相信这仍是她不变的选择。作为一名班主任,她早出晚归,兢兢业业;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又给学生上了最生动的一课。放学时分,学生蜂拥而出,不料一辆大货车像一头发疯的马儿飞驰而来,她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将身后两名学生奋力一推,又像箭一般义无反顾地将前面两名学生推开,货车疾驰而过,夺去她的双腿,而她就是年仅28岁的张丽莉老师。在手术后得知自己高位截瘫后,她不曾哭泣,她觉得用自己的双腿即使是自己的命换学生的命的很值。她还忍着疼痛花3天时间给学生们写了一封信,希望他们不要为她的事而分心,积极备战中考!
有人说教师是园丁。不,这还不足以体现她的博爱伟大。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这还不足以表现她的呕心沥血。我只想把教师比作慈母,那样平凡却不平庸,那样伟大却不特别。从小就希望自己做一名教师,苦点累点,心里却是甜的。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力量,教书育人,待到桃李满天下,自己也就心满意足。张丽莉老师的舍生忘死,乐观向上,微笑面对生活鼓舞了我,使我更加坚定信念!爱社会
何玥,一个美丽的天使把爱洒满人间!她是品学兼优的孩子,家境贫寒,但她乐于助人,在汶川地震中出了她全部的零用钱。她虽节俭但在献爱心活动中绝不“手软”。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心爱的女孩,同样让我们心疼,她竟在12岁的花样年华病魔缠身。没有抱怨命运不公,不曾在病痛中哭泣,她的坚强已经让所有人都震撼。而她竟有做出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无偿捐器官。那样柔弱却不失坚定的话语,不禁令人心颤。年仅12岁的她竟会对生死如此坦然,竟会对生命的价值有如此深刻的理解!乡下人对死后捐器官的认识就同对火化的认识一样苍白恐惧。何玥的决定立即遭到所有人的反对,然而何爸爸最终被何玥打动,在失去女儿的悲痛中颤抖地在意见书上签字,并承诺也在自己死后向女儿学习捐器官。令人欣慰的是,何玥的肾脏被成功地移入两个哥哥体内。
无法相信也无法理解,我们确实为之动容。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对于生命的价值,当众多同龄人还沉浸在零食和游戏的欢乐中,何玥便有了对它超过成年人的理解。“为社会做贡献”对于我们学生来讲,它太空太大太遥远,对于何玥来说,它是那样真实。朝气蓬勃的中国青少年应有“修身、博学、治国、平天下”的斗志,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用一颗矢志不移的赤子之心回报社会。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鲜活时代,当人们狂热地追逐名利时,身边的这些感动,正是触动你我心灵深处的情感利剑,刺痛人们的良知,人们呼唤主流的价值导向能给予前行的力量,期待这种精神信仰的引领能满足多元的需求。而我们需要的不是冠冕堂皇的口号,不是天花乱坠的承诺,不是对时代的抱怨,不是对社会的指责,不是对他人的挑剔,更不是自己私愤的发泄,而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为家人、同学“赠”上一支“玫瑰”,让他们在品味馨香时,我们也能在淡淡的“余香”中,体验到快乐。让你我共同感受社会的美好,让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传承和弘扬,让时代在召唤这些高尚的情操。
长路奉献给远方,玫瑰奉献给爱情,白云奉献给草场,江河奉献给海洋,白鸽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长夜,雨季奉献给大地,岁月奉献给季节。无私的奉献之心,孕育出情的花朵,散发出爱的芬芳,这花朵不妖不艳、不枝不蔓但却香远益清、情爱无疆!
李杰
2013年9月2日
第二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走过了十年的日子,每一个人物都令人刻骨铭心,没一个故事都让人落泪。这些被记住的人物是幸运,那么多人物却独独选中了他们,他们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精神,将会永远的传承下去。又有那么多遗憾,全中国那么多人却只有他们被发现。
在校大学生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和源源不断的巨大能量库,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他们所具备的一些东西,或许就是我们很多大学生所缺少的东西,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加强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
科技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是最重要的。自建国以来,有无数的科学家无私的终身投入于中国的科技发展,朱光亚前辈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员。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的力量。细推物理既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望苍穹,他是最亮的星,他用他所有的智慧为中国的科学之路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这样的科学家是伟大、神秘、值得人记忆的。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求回报,无私奉献,只为了帮助他人。胡忠、谢晓君、阿里木、白方礼,他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所认识的精神层次,他们的放弃与选择,他们的勇气与坚强、执着,对于我们常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所生存的环境让人震撼,他们的物质需求和对知识的渴望是那么的简单却得不到满足。在物质繁盛的时代里,志愿者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
他们也告诉全世界的人民,公益事业不是富人们的专利,每一个人都可以,只要你愿意。
医生本身就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吴孟超这位白衣天使做到了极致,他对待病人像家人一样亲切。60年,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个驮过河,作为医生、作为军人,他都是一座丰碑。
杨善洲、刘金国,他们作为领导,没有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为家人谋职权,他们一生都是国家的人,都是国家两袖清风的忠诚卫士。
刘伟他是一个生命的强者,命运给了他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可是他却没有倒下。他毅然的站立起来面向世人,他用事实证明了:一切皆有可能!很多健康的人都不能与他匹敌,能够做到他那样真的是一个奇迹。
每一位母亲都是伟大的,但是吴菊萍一个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在威胁裹挟生命呼啸而来,她母性的天平没有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拖住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是用生命作为筹码,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她有一双最柔弱的臂膀,也是2011年中国最有力的臂膀。
孟佩杰,所有人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命运对孟佩杰很残忍,他却用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她也是我们90后,却让我们所有90后仰望,她到达的高度是我们无法企及的。与她相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抱怨生活。童稚的年岁,她一力撑起几经风雨的家。她的存在是养母生存的勇气,更是激起了千万人心中的涟漪。这样一个青春阳光的女孩,她一路走过来是非常不容易的,她的勇气、坚强、隐忍,她的内心该有多么的强大,她是我们90后的荣耀。
感动中国还会延续下去,感动中国的精神是很多人匮乏的,是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提高自己的涵养,中国人的全体素质的提升是靠全中国人命的共同努力。
社会实践部:余星琪2012年2月23日
第三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如今的社会,在权力和利益的追逐之中,人们往往忘记了感动,内心不懂细节的美。学校组织观看“感动中国”这个节目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每年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有的人为国家奉献自己的一生;有的人为边远山区的孩子们放弃高薪工资;有的人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同志一生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的崇高赞誉。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在癌症晚期,生命的最后一刻,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最后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完成了他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一次冲锋„„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这是中国海军南海守礁战士李文波的真实写照,李文波21岁入伍,三年后赴南沙永暑礁守礁。一守就是20多年,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
在2013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人还有很多,有航空英模罗阳;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有孝子陈斌强;有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如果说学雷锋离你太过遥远,那你不妨学学他们。放下内心的浮沉与躁动,去感受这些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而却不平凡的事迹。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变得不再冰冷。其实我们无需伟大,我们只需付出一点责任之心、一点关爱之心、一点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人就足够了。其实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内涵,在于你走过的过程。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样,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朋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
班级:11级物流2班
学号:3110104145
姓名:魏翠
第四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8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1
不免觉得自己活得太自我。是的没错来到这个世上要为自己而活。但是责任使命这些词汇难道真的不应该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烙印吗?
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也没有生活在穷乡僻壤等待我们去解放的贫困山区。生活在太平盛世衣食无忧的社会中难道我们不应该去思考我们应该实现怎样的价值吗?
即使心之所向不是救死扶伤的医生,也不是教书育人的园丁,不是驻守边疆的战士亦不是解放劳苦大众的英雄,但是我们也要记住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应该去奉献的一份力量。
有的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引水的黄大发,36年只为当初的誓言。想到古时候的君王坐拥天下又如何,想到现如今的富豪身家万亿又如何?却不及老人实现誓言时,站在亲手开凿的'水渠上,那双噙着泪的双眼,告诉我什么是平凡可贵。
告别康桥从英国留学归来的黄大年,透支着自己的生命,用七年的时光奋斗在祖国科研事业的前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依然为科技强国的梦想在奋力拼搏。
卓嘎和央宗的巡边守边,32年风雪中对家园对国土的坚守,“家是玉麦,国是中国”,那一面面飘在风中的旗帜,是那位老父亲心中对祖国的深沉的爱意,一代代的继续和传承
善意匿名捐款十四年的兰小草,直到走后才被人知晓。人们总说好人会受到上天的眷顾但一个个走后被人悼念的灵魂,却看不到好人一生平安这句话朴实的道理。不过这也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只会为这满满的善良和伟大的爱动容。
为他人奉献是大爱值得敬重,一个平凡普通的家庭中,对妻子的不离不弃一辈子的守候也同样让人敬重。她是他心目中的女英雄,她那满是伤疤的身体却换回他的一见钟情,这难道不是对颜值主义的一种讽刺。有些爱情在剥去华丽外表下只剩毫无真情的浅薄。
有的人在死后,被人悼念被铸以丰碑纪念。有的人在暮年垂死之时,获得他人最崇高的敬意。我相信奖励荣誉对于他们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们可贵的是真诚是善良是毫无保留勇敢付出的真心,而不是为了一个什么目的虚伪做作的表演。
我无法穷尽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和内心满满的感动。但是我想记住这种复杂的感情,并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和生命中去。用平凡用坚持用爱,去书写“伟大”哪怕是穷其一生的平凡人的伟大。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2
感动中国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授予了10个人物以荣誉,不仅仅在于向观众宣传了那10个人的先进事迹,更不仅仅在于这10个人给予我们的感动。
若说这几位入选者就是感动中国的全部,那就是对感动中国的亵渎,对全国人民感动之梦的亵渎。
大家可以看到,这10位已经涵盖了各种职业,已经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角色,他(她)们的文化水平,他(她)们的年龄大小,他(她)们的性格特点,他(她)们先进事迹也大不相同,各个领域的贡献已体现在感动中国里。可以说,如果把各种感动分门别类,感动中国已代表了全部!
她的更深层意义是什么呢?她使我们我们在受到这10位感动者的基础上去寻找属于自己的感动,去感悟“感动”的真实含义,去用感动的心看待世界,去用感动诠释人间。
可以说,在感动中国之后,我们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十大人物。要知道,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内,他们真正的财富不在于那一座奖杯,不在于在电视上的影像,这些都是附属品。在于对一群人心灵的震颤,那是最强有力的感动的回声;在于人们流下的真诚的泪水,那是最有价值的属于感动的珍珠。所以说,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十大人物给予我们的感动都是一样的无价!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十大人物加在一起,才是感动中国的全部。而感动的全部,还更包括整个历史长河啊!感动中国的使命是一个艰难的.开始,剩下的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我们不应仅仅看到节目中的感动,更要去寻找自己的感动,并学习他(她)们,将他们的感动的薪薪之火用我们的人生点亮,将他们奉献的潺潺细流用我们的生命倾注,让每一个人都能被感动,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动别人,这,才是感动中国的初衷;这,才是我们应有的心境!
让我们聆听感动中国颁奖辞作者说的一段话吧:每一年里,在经历的每一件事情中,接触到每一个人时候,我已经习惯了用“感动”去理解,去发现“感动”的瞬间,这让我在这个浮躁纷繁的世界里有了一个心灵的栖息地,在平凡的生活中领悟生活的意义,感谢这样的经历,让我享受感动。
也正是感动中国把我们聚到了一起,进行着心的交流,不是么?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3
年“感动中国”人物中,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从肿瘤医院旁小巷里的油条摊位到炒1个菜收1元的“抗癌厨房”,来的坚持和爱心,为癌症病人提供着“最后的守护”,用他们朴实的烟火气息照亮着寒夜的路人。1元“抗癌厨房”背后的人生真谛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化作力量。
“1”代表的是“恒久不变”,初心可贵,坚持不易。从18年前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偶然来到油条摊位借炉火为患病孩子烹饪饭菜,到今天小巷里每天20多口炒菜锅,30多个煤炉,排队做饭的病患家属。18年的坚持来源于夫妇那一份“温暖病患”的初心。初心可贵,坚持不易,在打动人心的.感动之后,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之余,作为年轻干部的我们,不妨问问自己,进入公职之初的“赤子之心”是否还在?初出茅庐时的“满腔抱负”是否依旧?“1”背后的真谛是告诉我们要坚守本真。初心可贵,初心在则梦想在;初心可期,初心在则希望在。一路拼搏,终获硕果。
“1”代表的是“贵在守一”,心之所向,素履所往。“在人生最后的时候,有人能伸手牵一把,给他一点光给他一点热,就感觉到比较快乐”,这是鼓励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坚持开办1元“抗癌厨房”的“心灵力量”。“1”背后的真谛是诠释“贵在守一”的力量,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而人生不足百年,我们要将自己的使命化为人生中的那个“1”,将使命融入志向之中,将使命融入工作之中,将使命融入点滴之中,以“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工作实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姿态去实现梦想,完成使命。
“1”代表的是“温暖如一”,化作春风,守护万家。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将“抗癌厨房”化作黑暗中一盏微弱的希望之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用“不熄”的炉火给了病患及家属“生”的希望。“1”背后的真谛是“温暖如一”,年轻干部要读懂温暖的力量,让自己的努力成为折射太阳温暖光芒的“露珠”,为他人带去温暖和力量。那份温暖和力量是抗击疫情的“逆行者”那一句“加油,我们和你在一起”,那份温暖和力量是脱贫攻坚的“追梦者”那一缕“夙兴夜寐披星戴月,实现脱贫奔康”的梦想之光,那份温暖和力量是千万党员“惟愿山河锦绣、国泰民安!惟愿和顺致祥、幸福美满”的美好祝愿。愿您的努力,终将如一缕春风,守护万家。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4
“微弱的灯,照亮寒夜的路人;火红的灶,氤氲出亲情的`味道;这陋巷中的厨房,烹煮焦虑和苦涩,端出温暖和芬芳;惯看了悲欢离合,你们总是默默准备好炭火。”2月17日晚,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其中,创办南昌“抗癌厨房”温暖无数人的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当选。
与其他上台领奖嘉宾不同的是,这对抗癌厨房夫妻却没到现场领奖。因为,他们放不下抗癌厨房、放不下需要他们的患者家属。
万佐成、熊庚香夫妇当选感动中国度人物,夫妇俩没能到颁奖现场领奖
2月18日,记者联系上万佐成、熊庚香夫妇。万佐成表示,“感觉我们这些年的坚守很值得,能获得‘感动中国20人物’这个荣誉,我们也很感谢政府和媒体的关注、报道。”
万佐成告诉记者,原本,他们是计划到颁奖盛典现场去领奖的,机票也都已订好,颁奖前后大概需要三四天。但由于年前疫情反复,根据防疫的规定,从北京回到南昌需要隔离14天,夫妇俩心里挂念抗癌厨房,最终还是决定不去了。“如果去北京,大概前前后后要20天,厨房里离不了人,这么长的时间都会把我急疯,过年期间厨房里还有好多人要炒菜,主要担心是厨房安全问题,毕竟涉及到炉火、高压锅这些东西,所以我们就离不了。”
儿女们希望夫妇俩能出去旅旅游、放松放松,对此,万佐成直言,“我们离不开这个厨房的,如果我们出去旅游,这些人怎么办呢?我们帮助别人,还比出去旅游要更快乐一点。”
除此次当选感动中国20度人物外,此前万佐成、熊庚香夫妇还获得过多项荣誉,也曾多次去往外地领奖,但只要他离开南昌、离开抗癌厨房,他总是这样想:“我人虽然在外面,我的心还是在厨房里面,想着这些人怎么办呢?我还是离不了。
办“抗癌厨房”,早已融入进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的血液中。“做这个‘抗癌厨房’,我们也做了半辈子了,主要就是离不开这些人,他们离不开我们,他们离开我们就好不方便,我们也离不开他们,我们离开他们就好寂寞。”
问及他们是否还有别的微心愿,万佐成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所有人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活下去,希望医院里没有这么多的病人。没有病人,日子就好过了。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5
借出差无锡的机会,上海楷麓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常久明匆匆赶回和县乌江镇卜陈村,再次看望自己的初中老师叶连平。
“您身体恢复得怎么样了?”2个多月前,叶连平骑自行车买菜,回家路上遭遇交通意外受伤,常久明一直很牵挂,“等您身体恢复些,我接您去上海休息几天。”
在村民们眼中,叶连平就是村里不灭的“蜡烛”,也是照亮孩子们走出村里的希望之光。
常久明曾一度刻意躲着叶连平。那时,初中生常久明学习成绩很好,但因为家境贫寒,父母就让他辍学学缝纫。一天下午,常久明硬着头皮把即将辍学的事报告了叶连平,意外的是叶连平并没有当场责骂他。常久明随即离校回家。
就在那天天擦黑的时候,正在棉花地里帮父母干农活的常久明,看到远处一个身影步履蹒跚地走过来。“叶老师怎么来了?”常久明和父母都大吃一惊,常久明赶紧躲了起来。
常久明家距离学校有5公里,都是土路,且要翻山过河,当时还正值汛期。叶连平最终没有说服常久明的父母。夜色笼罩着田野,躲在暗处的常久明盯着那个渐去渐远的落寞身影,忍不住热泪盈眶。
“尽管我后来还是辍学了,但成为叶老师的学生,是我一辈子的幸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上海拼出一片天地的常久明,如今每年都资助叶连平奖学金基金。
叶连平坚持每年到每个学生家至少家访一次,不管多远都一定访到。特别是那些在校表现一般、家庭困难、住址离学校远的'学生,他更是格外关注、关爱,多次上门。在卜陈学校周边的乡村田野间,经常会看到一个老人,提着马灯跌跌撞撞地赶路,有时身上还沾了很多泥水。
“叶老师对学生负责,是出了名的。”令叶连平曾经的同事、卜陈学校教师戴启涌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叶连平批改学生作业,连标点符号都会一一校正。
“教师不仅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叶连平当班主任时,曾带着学生勤工俭学,用赚来的钱购买课外书给学生看,开阔学生眼界,在当时算是特立独行了。多年后,那个班的学生发现,当初勤工俭学挣的钱根本不够买那么多课外书,是叶老师自己贴钱买的。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6
4月,是个不幸的日子,张老师被查出患有子宫肌瘤,腹腔迅速膨胀,疼痛难忍。她一面吃止疼药,一面把工作量加到了最大限度。当她知道自己生命垂危时,面对一纸无情的病检报告(当时医院诊断为癌症),她没让领导、同事、学生知道,而是默默忍受着身体和心灵上生与死的煎熬。
在这几个月里,同事们经常看见她在通往教室的路上一步一步往前挪。她给学生加大了复习量,也加大了自己的工作量,她每天早上6点多钟起床,晚上批阅作业试卷到12点。这样,一直坚持到7月份,把学生送进中考考场后,才向领导说明情况,住进了昆明的一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切除的子宫和肿瘤重达2公斤多。手术后,医生要求她至少休养半年,可是手术后的第24天,她就回到民中上班了。由于手术失血过多,伤口没有完痊愈合,巨大的疼痛折磨着她,可她仍然坚持在讲台。由于过度劳累,12月,张老师的病情复发,领导、同事、学生多次劝她住院治疗,她不肯。她说:“我的事业是教书,我的希望是学生,不把他们送出学校我是不会先走的”。这段时间,她的'工作量达到了极限,每天工作10多小时,更不存在星期六、星期天,全年休息的时间只有过春节的3天。直到3月,她的病情己恶化得特别厉害。人们劝她住院,她仍然拒绝了。她说:“学生刚有起色,我不能离开他们,我的生命就是讲台”。领导、同事们说:“我们需要你活着,华坪人民需要你活着,请你服从安排吧。”冲着这份真情,她才进了华坪县中医院,这时,她仍然一边治疗一边坚持工作。每天都是一拔下针头就走向讲台,从没有在医院安稳地躺过一天。看了不到一个月,医生告诉她医院无法控制她的病情,需要转院治疗。为了节约国家的医疗费,她毅然决定出院。为了即将毕业的学生,她拒绝再到任何医院治疗,仍然坚守在岗位上。
就这样,张老师调到华坪两年多了,虽然她一直带着重病,一直承受着痛苦,可她从没有请过一天病事假。人们常不解的问她: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有什么好处?什么力量使她这样坚强?张老师总是笑着说:“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集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7
在观看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中国女排颁奖的那一刻,时光仿佛又回到了北京时间8月21日,里约热内卢小马拉卡纳球场,中国女排以3:1击败塞尔维亚队,又一次捧起奥运会冠军奖杯。中国女排在小组赛出师不利的情况下上演“绝地反击”东道主巴西,小组赛曾赢过我们的荷兰、塞尔维亚都没能挡住她们前进的脚步。对于向来有“女排情结”的中国人而言这个冠军重于千钧,五星红旗升起的那一刻,《义勇军进行曲》响起的那一刻,激动与幸福的泪水美于一切。
2016感动中国给予女排的颁奖词:“虽然它不是颁给个人,但是十一总会让我们想起一加一大于二,还有它代表着一个团队。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比的是实力,拼的是意志,搏的是勇气,奋勇拼搏,决不放弃。这是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
在中国女排再夺奥运冠军后,一段话在网络中盛行:“有人曾经问,女排精神是什么?”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
中国女排承载着国人太多的`荣耀记忆,郎平说:“中国女排的精神一直都在,并不会因为输赢而改变,这就是女排精神的传承。”的确,在奥运赛场,让一个运动员变得伟大,让一支球队成为传奇,让一场比赛荡气回肠、成为人们日后津津乐道的经典回忆的,确实往往是某种超乎竞技的精神。女排姑娘拼命苦战为国争光的背后,是平时的艰苦奋斗,是赛场上永不磨灭的斗志,是多年来凝聚成的“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在里约奥运上又一次被女排姑娘出色的表现诠释出来,这就是永不过时并赋予时代内涵的“女排精神”。
我相信,熠熠生辉的女排精神将激励中国运动员在竞技体育上不断创出佳绩,更将激励中国人上下同心共铸中国梦。向中国女排致敬,让顽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女排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激励我们努力学习、提高自己,成长为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篇8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特点的方法。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的工资拿出绝大部分来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吗,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了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她们。
在观看张桂梅同志事迹的视频时,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湿润的:当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远山路只为了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告知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只要考上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中,就能免学费就读时;当她夜晚在手脚关节处涂完治疗风湿的药酒,躺在办公室冰冷、坚硬的条椅上时;当她面对镜头,说出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两年,把这些孩子送入大学”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同为教师,自问难以到达张桂梅同志这样的大爱无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献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学习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和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投入了这场脱贫攻坚之役。早在我在大学时代,我也有幸参加过一次为贫困山村的贫困群众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对贫困有了初步的直观感受,心中萌发出了自己该为此做点什么的真情实感;而在我毕业之后,来到了农村教书,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身体力行的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将“所想”变为了“所做”,不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了扶贫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却显得相形见绌了。所以,我们都应以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厉,努力奋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因为我们都知道,消除贫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第五篇: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一
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xx人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19日晚播出,自强徐汇工作站组织各街道禁毒社工、禁毒志愿者、居委干部、服务对象及其家属收看当晚直播节目,收看观众约400(学习反腐倡廉心得体会)0人。其中湄公河“105”案专案组在众多入选的名单中得票数名列前茅,组委会授予专案组“感动中国”特别致敬奖。
20xx年10月5日,两艘中国货船在湄公河泰国水域被武装人员袭击,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害并被抛尸水中,惨案震惊世界。“105”案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要求尽快查明案情,缉拿凶手,给遇难者家属一个负责任的交待,切实保护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专案组成员在公安部禁毒局局长、专案组组长刘跃进的带领下,从全国抽调汇集了200余名精干警力克服千难万苦,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侦查、抓捕工作。于20xx年4月15日,专案组果断出击,协调老挝警方抓获幕后凶手糯康集团,湄公河“105”案成功收网。
同时入选“感动中国”20xx人物的还有林俊德、陈斌强、何、高秉涵、高淑珍、陈家顺、张丽莉、李文波、周月华和艾起夫妇、罗阳。短短的两个小时意义非常,使大家的精神得到鼓舞,为自己找到许多道德的模范,人生的标杆,他们的事迹都是普通的,积微小成伟大的事业。小人物的力量虽然微小,但是给全社会带来的一种示范却是影响深远!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二
生活中有太多的浮华与诱惑,当物欲的膨胀让人迷失,当金钱与权力占据你的心灵,当你人生的坐标发生了倾斜…那你不妨坐下来看一看《20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心来聆听这些人物的故事吧。他们的生命热忱会让你我重拾感动与感激之情,拨动你我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如果说人的生命就像浩瀚星海那一颗凡星,那你就不该甘于躲在云层之后,而是应该用你的光亮与璀璨去照亮别人乃至整个世界。
我是擦着眼泪陪孩子看完《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的,这本是学校留给孩子的家庭作业,但是却给我这成年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这是对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俊德同志一生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的崇高赞誉。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在癌症晚期,生命的最后一刻,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最后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完成了他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一次冲锋……
在20xx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感动我的人还有很多,有航空英模罗阳;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有孝子陈斌强;有乡村医生夫妇周月华……。其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学习心得。如果说学雷锋离你太过遥远,那你不妨学学他们。放下内心的浮沉与躁动,去感受这些和你我一样的平凡人而却不平凡的事迹。正是因为有了他们这个世界才变得不再冰冷。其实我们无需伟大,我们只需付出一点责任之心、一点关爱之心、一点感恩之心,来回报社会,回报家人就足够了。其实人生命的长短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内涵,在于你走过的过程。正如歌手汪峰唱的那首“怒放的生命”一样,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拥有超越平凡的力量,曾经多少次失去了方向,曾经多少次扑灭了梦想,如今我已不再感到迷茫,我要我的生命得到解放…。朋友!让我们一起放飞梦想,超越自我,让自己活得精彩而有意义!立足本职,在平凡的岗位上展示我们不平凡的力量吧!从此让我们的人生光荣绽放!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三
昨晚如约打开电视机,准时收看《感动中国20xx人物颁奖典礼》节目。
与往年一样的结果,在这个不平凡的“末日年”里面,又有很多已经死亡的“草根英雄”在感动着中国。他们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却都以不同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麻木而又世俗的国度。
我看这个节目其实就是一个超级“催泪弹”,其威力堪比北朝鲜当局刚刚施行的那枚核弹,使人在刚刚过去这个喜庆的春节假期里,还获得有一个感受悲情的时刻。每一个获此殊荣的“英雄”其实都表演了一场悲剧,他们给自己的家庭带来的是永远的痛。一贯擅长煽情的央视就不能厚道点呀,能不能不这样矫情呢?在节目进行中,我一边观看一边猜想,我自己梳理了一下,20xx年我又被那些人和事所感动过呢?由于是同行,我首先想到了“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还想到了“最美司机”吴彬,还有更多创造了许多“国之第一”纪录的人,尽管我这一票并不能有什么作用,并不能算数!
感动之余,我也有更深的思考:
1、精神的觉醒
感动中国到昨天就已经整整十一个年头了,其规模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与发展迅速的物质水平相对比,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落后了太多太多,以至于被西方某些国家称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但是,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国人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国人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美好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
2、榜样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感动中国》,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通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曾经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因此而改变。这就是感动中国的力量,是榜样的力量,更是人性的力量。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XX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3、时间的流逝带走感动
每年都有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人们选择坐在电视机前接受一次灵魂的洗礼,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心情似乎一直很沉重,眼泪总是停不住,但典礼结束以后,人们又恢复了之前的一切,内心平静的没有一丝波澜似乎人们把感动中国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宣泄途径,把一年的泪水在短短几个小时内流干净,第二天重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麻木不堪地活着,期待着下次感动中国。不信的话,可以扪心自问,你能叫出几位曾经感动过你的他或她的名字?大多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忘了吧。不管怎样,我希望被遗忘的仅仅是名字,是符号,而不是其背后蕴含的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