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选调生

时间:2019-05-14 16:4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选调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选调生》。

第一篇:山东选调生

山东选调生、事业单位,省考必考的《2010年山东十大新闻》已经整理好了,提供给广大考试做参考。

1、省委召开九届十次全委会,从十个方面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部署

6月10日至11日,中共山东省委九届十次全体会议在济南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从十个方面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部署。按照“一线三点”的强省建设工作思路,在扩大总量提质增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协调一体化发展、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等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2、我省对口支援北川灾后重建胜利完成,实现了“再造一个新北川”

9月25日,山东援建北川新县城项目正式交付北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省坚决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怀着对灾区人民的深厚感情,动员17 个市全力做好对口援建北川工作。两年多来,全省选派500多名援建干部和 3万多名建设人员,共援建369个重点工程项目,实现了“三年援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创造了“山东质量”、“山东速度”。山东人民用“再造一个新北川”的实际行动,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3、我省公租房建设全面启动,将有效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题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等七部门于7月联合颁布《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实施办法》,全面启动我省公租房建设。3年内建设6.7万套,重点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及新就业职工中的住房困难群体,有条件的市县可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供应范围,鼓励多渠道筹集房源,既可新建,也可通过改建、收购或在市场上长期租赁住房等方式取得。

4、我省全年粮食产量达870亿斤,在全国率先实现连续八年增产

2010年,山东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0627.2万亩,总产达到870亿斤,比上年增长0.8%,不仅打破了粮食总产的历史记录,而且在全国率先实现粮食连续8年增产。我省是全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单产水平位居全国第一位,小麦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玉米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5、新建山东博物馆、档案馆开馆,创多项全国省级馆之最

新建山东博物馆6月竣工,11月16日正式向社会开放,主体建筑面积8.29万平方米,珍藏历史文物 10 万多件,自然标本8000余件,藏书12万册,其中,陶瓷器、青铜器、书画、甲骨、简牍、汉画像石、古籍善本等尤具特色。新档案馆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设20个展厅,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先进的省级综合档案馆。

6、空军飞行员冯思广、张德山生死关头舍身为人民

5月6日,空军驻济南某航空兵师飞行员冯思广、中队长张德山驾驶某型飞机时遭遇发动机空中骤停,为避免飞机坠落在济南市人口稠密地区,他们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果断改变飞行轨迹,因错过跳伞最佳时机,冯思广壮烈牺牲,年仅28岁,张德山受伤。冯思广被济空追记一等功,后被空军追授“空军功勋飞行人员金质荣誉奖章”;张德山同时获得这一殊荣,并被记一等功,康复后已重返蓝天。

7、山东省控58条重污染河流恢复鱼类生长,环保形势出现重大转折

12月13日,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数据显示,按常见鱼类能够稳定生存的技术参考指标(COD≤60mg/L、NH3—N≤6mg/L)衡量,我省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已有58条全线达标,恢复鱼类生长,达标率为98.3%。全省16市的重点污染河流断面已全部达标。这意味着我省环保形势出现重大转折。

8、世界第一跨海大桥——青岛海湾大桥主桥合龙贯通

12月22日,由山东高速集团历时近四年建设的青岛海湾大桥胜利实现主桥合龙贯通。该桥主桥加引桥和连接线,全长41.58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我国目前国有独资单一企业投资建设的最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创造多项世界和国内“第一”。大桥全线通车后,将把青岛、红岛、胶州、黄岛等环胶州湾地区一线串连起来,“大青岛”格局从此形成。

9、山东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迈出重大步伐,省公司及各市分公司揭牌成立

12月28日,山东广电网络公司及各市分公司揭牌成立,标志着山东广播电视有线网络整合迈出重大步伐,对加快推进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广电网络公司省市县乡四级网络目前全长已达28.5万公里,数字用户500多万,有线电视用户总数达到1700多万,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大网。山东广电网络公司将积极创新产业形态,打造成资产超百亿元、年收入超百亿元的“双百亿”龙头文化企业。

10、“好客山东”品牌叫响全国,我省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

我省深入挖掘齐鲁文化的丰富内涵,高度凝炼山东旅游文化实质,创意策划的“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叫响全国。它以突出的地域特征、浓郁的文化底蕴、庞大的产业规模以及广泛的市场活动,成为山东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新亮点,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被誉为“全国首创,众省效仿”,推动我省旅游业跨越发展,2010年旅游总收入突破3000亿元。

第二篇:2012山东选调生简章

为引导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建立来自基层一线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链,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更好地服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根据《公务员法》和中央组织部有关要求,山东省2012年继续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调数量和范围

1、选调数量。根据全省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需要,2012年计划面向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选调700名。各市和各系统选调计划详见《201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报考手册》(附件1,以下简称《报考手册》)第一章。

2、选调范围。全国普通高校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海外高校2012年全日制应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优秀毕业生。不限生源,不限户籍。具体选调范围详见《报考手册》第二章。

二、选调条件

1、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思想品德好,作风端正,遵守纪律,威信较高;志愿到基层工作,服从组织安排。

2、专业知识扎实,学习成绩优良,须按时获得相应学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较强,有发展潜力。

报考法院、检察院系统,须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不限专业。

3、学生干部中的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报考法院检察院系统毕业生可以是主要学生干部或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入党时间截至2011年12月20日。

4、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8周岁(1994年1月6日以前出生)。同时,大学本科生不超过24周岁(1988年1月6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不超过27周岁(1985年1月6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82年1月6日以后出生)。大学学制5年以上的毕业生,以学制4年为基数,学制每增加1年相应放宽1岁。

5、身心健康,符合录用公务员的体检标准。报考公安系统的,须符合录用人民警察的要求。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人员,不能报考: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3)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

(4)在校期间受过院系级以上单位处分的;

(5)预备党员由于个人原因延长预备期的;

(6)现役军人;

(7)具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选调条件说明详见《报考手册》第二章。

三、选调程序

1、网上报名

(1)提交报考信息。报考人员于2012年1月6日—10日每天8:30至17:30,登录山东选调生网(www.xiexiebang.com)报名系统,提交报考申请。报考时要仔细阅读《报考手册》及报考单位补充说明,如实填写个人信息。每人只能填报一个志愿。报考人员不能用新、旧两个身份证号同时报名,报名与考试使用的身份证必须一致。

(2)查询资格审查结果。报考单位对报考人员资格进行初审,一般需2—3个工作日。报考人员请于2012年1月6日—12日每天8:30至17:30,登录山东选调生网报名系统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通过资格初审的,不能再修改填报信息。报考申请尚未审查或未通过资格初审的,在1月10日17:30前可以改报其他职位,逾期不得改报。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工作办公室对报考人员信息进行跟踪复核,1月13日在山东选调生网公布资格复核结果。资格复核不合格人员,取消报名资格。

(3)网上报名确认。资格复核合格人员于2012年1月13日—15日每天8:30至17:30,登录山东选调生网报名系统,进行报名确认,并网上支付报名考务费,标准为每人80元。未按期进行报名确认并缴费人员视为自动放弃。报名人员支付报名考务费后,由于自身原因致使报名无效或放弃参加考试等,不再退还报名考务费。

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家庭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大学生(以下简称特困生),资格复核合格后,不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山东省外高校特困生资格复核合格后,及时下载填写《特困生证明》(附件2),所在院系签字盖章后,发传真至报考单位,并进行电话确认,办理免收报名考务费手续。报考公安系统的,在山东省公安厅组织现场资格审查时提交《特困生证明》,办理免收报名考务费手续。不能按期提交证明的山东省外高校毕业生,要及时进行网上缴费,否则报名不成功。《特困生证明》请妥善保存,用于面试前的资格复审。山东省内高校特困生生如实填报。经审查不符合特困生条件的,取消报考资格。

各职位报考人数与录用计划比例达不到4:1的,按此比例相应核减和调剂录用计划。其中,博士研究生计划转入同单位硕士研究生计划,硕士研究生计划转入同单位本科生计划。报考被取消录用计划职位的人员可改报其他符合条件的职位。

(4)网上打印准考证。报名确认并缴费成功后,于2012年2月27日—3月2日每天8:30至17:30登录山东选调生网报名系统,下载打印笔试准考证。

报考公安系统的人员,按照山东省公安厅要求于2012年1月6日前进行现场资格审查。现场资格审查合格人员不得再改报其他职位,改报其他职位人员取消选调生报名资格。现场资格审查合格人员网上提交报名信息、查询资格审查结果、网上缴费等程序与其他报考人员相同。现场资格审查不合格人员在报名期限内可改报其他职位。

2、笔试。2012年3月3日上午,在济南市统一组织录用资格笔试。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含综合知识)和申论,重点测试从事基层工作应具备的政治理论、综合素质、认知水平、实践能力等,时间半天。笔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计算,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各占50%。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工作办公室根据考录计划和考试情况,确定笔试成绩合格分数线。笔试成绩可于3月中旬登录山东选调生网查询。

3、资格复审。根据笔试成绩,在合格分数线以内,按录用计划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人选在指定时间内登录山东选调生网,下载打印《山东省2012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报名登记表》、《2012年报考山东省选调生诚信承诺书》,交学校审查盖章,同时携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笔试准考证、身份证、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特困生证明》等有关资料,在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面试资格复审。复审合格人员持本人身份证领取面试准考证。

4、面试。4月上中旬,按照相对集中原则在全省若干考点同时进行。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主要测试从事基层工作应具备的综合分析、言语表达、处理实际问题、组织协调、人际交往等基本素质和能力。面试考场设旁听席和监督席,由纪检部门派员全程监督,并邀请部分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新闻记者参加,接受社会监督。面试考官、考生、社会监督员和工作人员全部实行工作回避,每场面试前分别通过抽签方式确定考场。17市以县(市、区)为职位,在面试前组织考生填报志愿。

根据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按百分制计算考生的综合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综合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录用计划3人以下的职位按1:2的比例、录用计划4人以上的职位按1:1.5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体检人选。考察体检人选的面试成绩不低于60分。

5、考察体检。考察工作坚持量化考察与定性考察相结合,在注重了解综合素质、基本能力、发展潜力的同时,突出对德的考察。组织民主测评,全面了解考察人选情况。体检按录用公务员的体检标准执行。对体检过程中弄虚作假、隐瞒实情造成体检结果失真的体检人员,取消录用资格。

6、录用。根据考试成绩、体检结果和考察情况,由各单位等额确定拟录用人选建议名单。拟录用计划最后1名成绩并列人员,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录用人选;如笔试成绩也相同,则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成绩确定。拟录用人选出现空缺时,在考察体检合格人选中依次递补。研究生录用计划出现空缺时,可转入同单位本科生录用计划。拟录用人选在山东选调生网统一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满后,对没有影响录用问题的拟录用人选,各市签订就业协议。拟录用人选由省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资格审查贯穿考录工作全过程。对报考人员在考录环节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人社部发〔2009〕126号)等有关规定处理。

四、安排使用

按照有关规定,根据本人填报志愿和工作需要,合理安排选调生的工作单位和岗位。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到乡镇(街道)工作;博士研究生可安排到市直综合部门,先到县(市、区)直部门或乡镇(街道)锻炼1年。法院、检察院、公安系统选调生安排到县(市、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或其乡镇(街道)派出机构工作。

拟录用人选档案须在规定时间内转送到有关市委组织部。档案逾期未到的暂缓报到。如档案记载与考生填报信息不一致,属弄虚作假或实际情况不符合选调条件的,取消录用资格。选调生工作单位确定后,办理录用审批手续。新录用人员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新录用的选调生(不含博士研究生)须在乡镇(街道)、公检法基层单位工作满2年。

五、其他事项

各报考单位结合本地本系统实际,对选调范围、条件、专业等作出具体说明,在山东选调生网公布。有关单位咨询电话详见《报考手册》第五章。

请报考人员在考录期间保持通讯畅通,通讯方式如有变动,要及时与报考单位联系,以免影响正常考录。

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

山东选调生网为本次考试的指定工作网站,有关考试信息以该网站发布为准,请报考人员密切关注。

本简章由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http://www.51test.net

第三篇:2011山东选调生简章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文件

鲁组发[2011]25号

关于做好2011年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通知

各市党委组织部,省法院、检察院、公安厅政治部.各高等院校党委组织部:

为建立来自基层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培养造就高素质党政干部队伍,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根据《公务员法》和中央组织都有关要求,现就做好2011年选调应届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通知如下:

一、选调范围和数量 I、选调范围。全国普通高校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海外高校2011年全日制应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优秀毕业生(定向培养生、委托培养生除外)。不限生源,不限户籍。

2、选调数量。根据我省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需要,全省选调700名(详见附件)。选调专业由各单位研究确定。

二、选调条件

1、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品行端正,遵守纪律,威信较高;志愿到基层工作,服从组织安排。

2、基础知识扎实,学习成绩优良,同时获得相应学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发展潜力。

报考法检系统须取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不限专业。

3、学生干部中的共产党员(含预备党员)。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报考法检系统毕业生可放宽为主要学生干部或共产党员(含预备党员)。入党时间截至2011年2月28日。

4、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8周岁。同时,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年龄分别在24、27、30周岁以下。学制5年以上的毕业生,以学制4年为基数,学制每增加1年相应放宽1岁。年龄计算截止2011年4月11日。

5、身心健康,符合录用公务员的体检标准。报考公安系统的,须符合录用人民警察的要求。

三、选调程序

1、网上报名。符合选调条件人员于2011年4月11日至15日登录山东选调生网(www.xiexiebang.com),填报个人信息,每人填报一个志愿。报名期间,各单位认真组织资格初审。资格初审合格人员不能再修改填报信息。各单位在报名期间要安排专人接听电话,接受咨询。省委组织部进行资格复审并公布复审结果。

资格审查贯穿考录工作全过程。对报考人员在考录环节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按照《公务员录用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办法(试行)》(人社部发[2009]126号)等有关规定处理。

2、报名确认。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人员在规定时问内登录山东选调生网,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并支付报名考务费,收费标准为每人80元。对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家庭大学生和农村绝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免收报名考务费。未按期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并支付报名考务费的,视为自动放弃。报名确认成功后,报名人员于笔试前5日内,登录山东选调生网,下载打印笔试准考证。

各职位报考人数与录用计划比例达不到5:1的,按此比例相应核减和调剂录用计划。其中,博士研究生计划转入同单位硕士研究生计划,硕士研究生计划转入同单位本科生计划。报考被取消录用计划职位的人员可改报其他职位。

3、笔试。2011年5月8日上午,在济南市集中组织录用资格笔试。内容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含综合知识)和

申论,重点测试从事基层工作应具备的政治修养、综合素质、认知水平、实践能力等。笔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计算,其 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各占50%。

4、面试。根据笔试成绩,在合格分数线以内,按录用计划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各报考志愿面试人选。17市以县(市、区)为职位.在面试前组织考生填报志愿。按照相对集中原则,5月28日至29日在全省若干考点同时进行。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方法,主要测试从事基层工作应具备的综合分析、言语表达、组织协调、应急处变、人际交往等基本素质和能力。邀请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和新闻记者旁听,接受社会监督。面试前进行资格复审。

面试结束后,根据笔试、面试成绩各占50%的比例,按百分制计算考生的综合成绩。录用计划3人以下的职位按1。2的比例、录用计划4人以上的职位按1:1.5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体检人选。进入考察体检范围人员的面试成绩不低于60分。

5、考察体检。坚持量化考察与定性考察相结合,在注重了解综合素质、基本能力、发展潜力的同时,突出对德的考察。组织民主测评,全面了解考察人选情况。落实考察工作责任制,确保考察工作质量。

各单位组织考察人选到符合要求的医疗机构体检,体检标准执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1号)和《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国人厅发[2007]25号)等。报考公安系统的,还要执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0]82号)。对于体检中违反操作规程、徇私舞弊、渎职失职,造成不良后果的工作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对体检过程中弄虚作假、隐瞒真情造成体检结果失真的体检人员,取消录用资格。

6、录用。根据考试成绩、体检结果和考察情况,由各单位等额确定拟录用人选建议名单。拟录用计划最后1名成绩并列人员,按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录用人选。拟录用人选出现空缺时,在考察体检合格人选中依次递补。研究生录用计划出现空缺时,可转入同单位本科生录用计划。拟录用人选由省委组织部统一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期满后,对没有影响录用问题的拟录用人选,各市签订就业协议。

四、安排使用

1、工作安排。根据本人填报志愿和工作需要,本着有利于锻炼成长原则,合理安排选调生的工作单位和岗位。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到乡镇(街道)工作;博士研究生可安排到市直综合部门,先到县(市、区)直部门或乡镇(街道)锻炼1年。法院、检察院、公安系统选调生安排到县(市、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或其乡镇(街道)派出机构工作。

2、档案转递。各高校要把考察和拟录用人选的档案材料及时收集齐全并整理好,将拟录用人选的档案在规定时间内转送有关市委组织部。各市委组织部对录用人选档案进行严格审查,档案审查结果及时报省委组织部。档案逾期未到的,暂缓报到。档案记载与考生填报信息不一致,属弄虚作假或实际情况不符合选调条件的,取消录用资格。在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工作的选调生档案,由县(市、区)委组织部统一管理,3、录用审批。选调生录用审批手续由省委组织部统一办理。选调生报到后,各单位要及时组织好岗前培训。新录用人员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予以任职;不合格的,报经省委组织部同意后取消录用资格。新录用的选调生(不含博士研究生)须在乡镇(街道)、公检法基层单位工作满2年以上。

五、组织领导

各有关单位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今年的选调生考录工作。各市党委组织部和省直有关单位精心组织网上报名、资格审查、考察体检和岗前培训,承担面试任务的单位全力做好面试的相关工作。各高校协助做好报名、考察、档案整理和转递等事项。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大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考录环境。在遵守保密工作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凡是可以公开的信息全部及时向社会公开,通过增加考录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严肃组织人事纪律,对违反考录工作规定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纪律处分。

山东选调生网(www.xiexiebang.com)为本次考试指定的工作网站,有关考试信息将在该网站发布。

通讯地址.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工作办公室

邮政编码:250001 联系电话:0531—82033746 附:《山东省2011年选调生考录计划》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 2011年3月17日

第四篇:山东选调生的一些复习材料

附:2010山东选调生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进党组负责人发出向沈浩学习倡议书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产生强烈反响。近日,江苏华西村吴协恩、山西大寨村郭凤莲、北京韩村河村田雄、河南南街村王宏斌、上海九星村吴恩福、安徽小岗村金乔、浙江花园村邵钦祥、浙江滕头村傅企平、云南福保村杨明、江西进顺村罗玉英等部分先进党组视频:小岗村书记沈浩病逝村民曾集体写挽留信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

织负责人联名发出倡议书,倡导全国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向沈浩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头人,做一名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做一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倡议书全文如下:

部分农村基层先进党组织负责人倡议书

全国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

连日来,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的事迹。6年前,沈浩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欣然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前往条件艰苦的小岗村任职。6年来,他牢记宗旨,无私奉献,扎根农村,艰苦创业,带领乡亲们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戴。小岗村群众三次按下红手印表达对沈浩书记的心愿,这是对沈浩的最高评价。

“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沈浩这样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我们倡议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以沈浩为榜样,学习他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学习他不断增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能力和本领;学习他自觉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承诺要像沈浩那样,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头人,做一名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做一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部分农村基层先进党组织负责人(签名)

江苏华西村吴协恩 山西大寨村 郭凤莲

北京韩村河村田雄 河南南街村 王宏斌

上海九星村吴恩福 安徽小岗村 金乔

浙江花园村邵钦祥 云南福保村 杨明

浙江滕头村傅企平江西进顺村 罗玉英

选举法修正案--走向平等与法治的新起点

新华网(2010-03-22 15:58:32)

选举法修正案--走向平等与法治的新起点 来源: 时事资料手册第2期

王锡锌

选举权是民主权利的根本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根本政治制度,而选举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人民通过选举代表,行使国家权力,参与国家和地方的治理。因此,选举权是公民政治权利之本、社会主义民主之基,选举活动是联结公民与国家的纽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实践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要求选举制度不断完善,而选举制度的完善,不仅应关注公民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和需求的增长,还应考虑现实的制度供给能力,要在时代需求的召唤下,考虑中国现实不断发展。

“同票同权”的平等命题及其展开

自1953年新中国第一部选举法颁布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经历了1979年的重新修订及其后1982年、1986年、1995年和2004年的4次修改。历次修改共产生修正案几十条,内容繁复,但主要从2个方面展开:增进选举平等和完善选举技术。这其中,选举平等特别是城乡人口比例平等,既是修改的重点,也是难点。

选举人大代表的城乡人口比例,是选举法的一个重要内容。1953年制定第一部选举法时,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仅为13.26%。考虑到我国当时工人阶级主要集中在城市的具体情况,为了体现工人阶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地位和工业化发展方向,选举法对农村和城市选举每一代表所需的人口数作了不同的规定。比如,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省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也就是说,农村每一选民的实际选举权是城市每一选民选举权的1/8。1979年选举法修订时,城镇人口比重缓慢上升至18.96%,因此对选举人大代表的城乡不同人口比例未作大的修改。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城乡人口结构比例发生较大变化,促使通过修改选举法来适应这种发展。1982年修改时,增加规定:县、自治县境内,镇的人口特多或者企事业组织职工人数比例较大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农村每一代表与镇或企事业组织职工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之比可以小于4?誜1直至1?誜1。1995年修改选举法,将全国和省、自治区农村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与自治州、县一样,统一修改为4?誜1。这就是“四分之一条款”的由来。

1995年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一步加速,农村经济文化水平大幅提高,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城镇人口比重已由1995年的29.04%急升为2009年的46.6%。如此一来,“四分之一”条款不仅与城乡人口结构的现状脱节,而且无法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民主参政需要,更与流动人口队伍扩大、与城市和农村人口呈三足鼎立的局面不符。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上,党中央明确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选举法再次修改的时机已经成熟。这次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作出如下修改:第一,调整选举法第十六条关于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分配的规定,将“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写入其中;第二,合并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关于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名额分配的规定,同样写入上述原则;第三,作为前2项修改的逻辑结果,将第二十五条关于直接选举中各选区每一代表所代表人口数的规定,修改为本行政区域内各选区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当大体相等。从4?誜1到1?誜1,至此,城乡人口选举权平等的漫长道路,露出了曙光。

“权利宣示”与“权利做实”的统一

另一方面,本次选举法的修改也在完善选举技术、增强代表性领域方面取得了进展。一是增加“选举机构”一章,对选举委员会的产生、回避、职责和工作要求等作出具体规定。二是针对获得外国国籍的公民增多的情况,规定代表候选人应向选举委员会或大会主席团如实提供个人身份、简历等基本情况。三是针对“两地代表”问题,规定公民不得同时担任两个以上无隶属关系的行政区域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四是针对基层代表数量少、官员身份代表比重偏大的情况,规定应当有适当数量的基层代表,特别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五是针对乡镇合并后人口规模扩大的现象,将乡级人大代表名额上限由130名提高到160名。六是规定单独或联名推荐的候选人数不得超过应选代表的总额。七是针对基层群众不熟悉代表、影响选举积极性的问题,规定选举委员会应组织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回答选民的提问。八是为方便选民行使投票权,规定了投票站、选举大会、流动票箱3种投票形式,并应设立秘密写票处。九是完善了代表辞职程序。十是加强了对破坏选举行为的调查处理。上述修订基本是将实践中的新问题、新试点加以法律确认,从而有力促进了选举制度的法制化。

本次选举法的修改,顺应了我国城乡发展的现实,回应了民众日益增长的民主需求,不仅具有权利宣示的意义,而且作出了大量具体的制度安排,这无疑将促进我国选举制度对平等和法治两大价值的追求。

同时,本次选举法修改也考虑了民主需求和现实供给之间的妥协,取渐进改革路径,没有一揽子回应选举制度面临的所有问题。如对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的选举权未作规定。改革开放之初的1983年,针对流动人口的选举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在相关规定中提出了2个办法:临时外出的,可以书面委托他人在户口所在地投票;已迁居外地但没有转出户口的,可以从原籍开证明,参加迁入地选举。截至2009年,我国流动人口约1.8亿人,其中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49亿人。面对如此之众的流动人口,上述方案日益不堪重负。外来人口多的地区对外地人参加本地选举往往持消极态度,坚持要流动人口从原籍开来证明才予登记。由于手续烦琐和路途遥远,许多打工人员既不开证明也不委托投票,两地选举都参加不上。但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户籍制度的配套改革。这一改革尚在推进过程中,修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未来选举制度发展应明晰“委托-代理”关系

人大代表是受选民委托行使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权力。选民和代表之间明晰的“委托-代理”关系的界定和保障,是选举制度的核心。目前选举制度实践在这方面的具体化和明晰化还有待改进。现时选举制度实践中的局部乱象,无论是“不认识代表”、“找不到代表”抑或“被代表”,其根本都在于“委托-代理”关系缺乏制度保障。

具体而言,提高代表产生方式的透明度,在选举中根据实际情况引入适度竞争,保障选民对代表的监督渠道通畅,落实代表的罢免程序等,应是选举制度未来发展需要考虑的问题。选举制度是民主制度的基础,必须真正体现人民当家做主这一根本政治特征。唯有如此,公民精神方可不断生长,共同体公共理性方可得以张扬,共和国基础方可不断得以巩固。

奥巴马总统上任后,中美关系开了个好头。然而在2009年底至2010年初,短短的两个多月里,中美关系风云急转。人们先后目睹了两国在气候变化、贸易问题、谷歌事件、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冲突。面对中美关系的变化,似乎还沉浸在“中美合作蜜月期”中的人们感到疑惑:为何中美关系转变得如此急剧?两国间的矛盾和问题为何来得如此集中?现实再次提醒我们:中美关系是复杂的,两国既有一定合作基础又有许多矛盾和冲突。

部分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目标一览

来源: 时 新华网(2010-03-22 16:05:48)

部分国家战略区域规划目标一览

本刊根据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参考报等权威报道,综合整理了2009年以来公布的部分国家战略区域规划发展目标,供读者学习参考。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9年初公布)

到2012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产业结构明显升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区域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粤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8万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53%。

●海峡西岸经济区(2009年5月发布)

到2012年,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接近或达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服务两岸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功能更加凸显。(详见本刊去年第4期“经济”栏目)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年6月国务院原则通过)

到2012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4万元,产业发展基础更坚实,先进制造业比重持续上升,城镇化率达55%左右,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整体上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关中-天水经济区(2009年6月发布)

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范围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县和甘肃省天水所辖行政区域,面积7.98万平方公里。其中,西安(咸阳)大都市是核心。到2020年,该经济区的经济总量占西北地区比重超过1/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翻两番。

● 辽宁沿海经济带(2009年7月国务院原则通过)

词典

新生代农民工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问题。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指80后和90后事资料手册第2期 的农村劳动力。他们与以往的劳动力有所不同,受教育文化程度比较高,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城打工,对农业、农村、农民等并不熟悉。同时,他们又渴望融入城市,享受现代城市的文明。据了解,目前中国的新生代农民工约有1亿人,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约占60%。

代课教师 代课教师指没有事业编制的代课人员。上世纪90年代初,由于我国教育投入不足,大批低工资的代课人员进入校园。当时我国农村代课人员达到300多万名,占全国中小学教职工总数的1/3。进入新世纪,我国教育投入迅速增加,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农村中小学就业。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坚决辞退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逐步清退代课人员。截至2008年底,全国公办中小学代课人员已减少到31.1万名。2010年1月下旬,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代课人员在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情况下,为我国的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辛勤劳动和努力,对代课教师问题要“有情操作”,不能简单一清了之。

三网融合 2010年1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5年内全面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并明确提出阶段性目标和重点工作。所谓三网融合,就是在同一个网上实现语音、数据和图像的传输。对用户而言,就是指只用一条线路可以实现打电话、看电视、上网等多种功能。目前三网融合的主要应用包括互联网电视和网络电话。

《怀唐伊条约》 2010年2月6日是新西兰国庆日--“威坦哲日”,也是《怀唐伊条约》签订170周年。《怀唐伊条约》是1840年英国王室与新西兰土著毛利族之间签署的一项协议,它使新西兰建立了英国法律体系,确认了毛利人对其土地和文化的拥有权,为新西兰奠定了成为一个独立主权国家的基础。《怀唐伊条约》被公认为新西兰的建国文献。

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 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2月初在德国慕尼黑开幕。中国外长首次出席该会议。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原名世界防务大会,1962年创办。创办初期,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是西方政治、军事界的一个自由论坛。近年来,随着会议议题的不断扩展,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已成为全球高规格的安全政策论坛,是各国高级防务问题官员及专家就国际重大安全问题阐述立场、交换意见的重要平台。

里约集团 里约集团成立于1986年12月,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重要的政治对话和协调机构。其宗旨是就国际和拉美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等重大问题进行磋商,协调立场,并采取相应行动,以促进拉美一体化事业的发展。据新华社2月报道,里约集团有23个正式成员,其中包括地区性经济组织--加勒比共同体。今年2月,里约集团首脑会议暨拉美和加勒比联盟峰会在墨西哥坎昆举行,与会代表一致同意成立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

“末日之钟” 新华社1月17日报道,鉴于人类近年来在应对核威胁和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努力,负责调整“末日之钟”的科学家委员会最近决定将“末日之钟”回拨1分钟。调整后,时钟显示的时间是23时54分,距离“末日之钟”零时还剩6分钟。研制世界上第一枚原子弹的美国科学家于1945年创办《原子科学家公报》,主旨是反对使用核武器。1947年,这家杂志设置了“末日之钟”,旨在警示人类文明面临核武器扩散等重大威胁,以引起人们对地球与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末日之钟”由包括19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科学家委员会负责调整。

“绿领” 伴随着绿色经济大潮在全球涌动,一个全新的职业阶层“绿领”正悄然兴起。“绿领”一词最早由美国佛蒙特法学院教授帕特里克·赫弗南提出。1976年,他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题为《为环境就业:即将到来的“绿领”革命》。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绿领”阶层指的是从事农业、制造业、研发、管理和服务活动的劳动者,他们的工作能对维护和恢复环境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如有助于保护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有助于通过提高效率减少能源等资源消费以及有助于减少废物和污染物排放等。

“欧洲2020战略” 欧盟委员会3月初公布“欧洲2020战略”,提出欧盟未来10年的发展重点和具体目标。在得到欧盟成员国领导人批准后,这将是欧盟第2份10年经济发展规划。2000年,欧盟成员国领导人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通过了被称作“里斯本战略”的首份10年经济发展规划。

2010年我国经济走势的三条主线

来源: 手 新华网(2010-02-10 15:17:50)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通过及时推出的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宏观政策,我国成为率先从“大衰退”中走出的重要经济体。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及经济运行所呈现的趋势,2010年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十分重要的结构转型和政策调整期。综合来看,未来一年我国宏观经济走向将凸显三条主线:宏观政策的正常化复归、经济结构的调整、后危机时代的全球化视角。

册2010年第1期

2010年我国经济走势的三条主线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巴曙松

一、政策主线:经济复苏与宏观政策的正常化回归

在2009年我国以超常规刺激计划实现经济复苏之后,2010年将是我国经济经过危机冲击触底、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的起点。因此,观察2010年宏观经济走向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就是宏观政策的正常化,即从危机应对时期的超常规刺激政策中平衡退出、向正常化回归。“正常化”与“退出”意味着宏观政策将从超常规状态,通过适当的时间窗口、政策工具、退出渠道与节奏,逐步回归到正常宏观经济环境下所需要的正常化政策。这条线索会成为观察2010年我国宏观经济的一条主线。

在宏观政策正常化的主线下,需要重点把握的主题有三个:信贷投放、通胀预期管理、非政府市场需求。

(一)信贷投放

在间接融资占主导的融资结构下,信贷始终是观测我国宏观经济正常化的重要指标之一。信贷投放是2009年危机应对政策基调下最突出的政策,也是影响金融市场最为显著的经济变量。

2009年的信贷增长对我国经济应对危机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如此高速的信贷投放是难以为继的。在宏观经济回复到正常状态后,宏观政策的正常化就必然涉及信贷投放的调整,适度宽松同样需要强调宽松的“度”。就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而言,2009年应对危机时主要强调宽松,但在2010年宏观经济正常化的过程中必然要强调“适度”。按照经典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货币信贷的增长速度应由三部分组成:GDP增长率、通货膨胀水平、适度的增长空间。依此推断,如果2010年我国经济增长回到9%~10%的正常水平,通胀也回归至2%~3%的理想范围,再预留3%~5%的适度宽松空间,那么2010年货币信贷增速将保持在17%~18%左右,新增信贷投入大概在7万亿~8万亿之间。虽然银行信贷有明显的减弱趋势,但2009年和2010年两年合计信贷规模在历史上仍处于高位水平。

(二)管理通胀预期

从理论研究看,2010年是否需要管理通胀预期曾一度有分歧。一种观点强调2010年的通胀仅仅是预期,包含1%左右的翘尾因素和预留的一部分新涨价空间,大致测算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水平也只有3%左右。因此,这类观点认为提出管理通胀预期过于超前,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复苏。然而,从通胀的预警指标选取看,无论是宏观决策还是金融市场投资决策,CPI和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的预警性都是值得怀疑的,很大程度上它们并不是判断通胀的良好指标。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历史经验观察,明显的通货膨胀形成往往需要具备三方面因素:其一是实体经济需求的大幅增长;其二是信贷投放的高速增长;其三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目前投资已大幅增长,信贷投放增长也非常快,所以2010年的物价水平受农产品影响将会非常大。因此,管理通胀预期的基调反映了决策的超前性,同时也可视为宏观政策正常化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

(三)培育非政府的市场需求

宏观经济政策正常化需要关注的一个政策着力点是培育非政府的市场需求,降低对政府投资需求的过度依赖,从根本上防止二次探底。以2008年底4万亿财政支出计划为代表,通过强有力的财政刺激,我国经济从危机中迅速企稳复苏。然而,从推动经济复苏的动力看,政府投资推动依然主导了复苏进程。因此,未来我国经济的前景本质上取决于政府主导的短期刺激增长能否顺利转化为市场主导的可持续增长,而宏观政策的重中之重则在于培育非政府的市场需求。

关于激发市场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很多领域做了重要部署。首先,为刺激政府之外的企业投资,并防止大型垄断企业在一般领域的过度扩张,中央要求清理大中型企业与中小民营企业之间不公平法规,构造一个平等竞争的氛围,同时要求降低一些高门槛行业的政府管制,使市场流动性有一个顺畅的投资渠道;其次,鼓励民间消费。

二、结构主线: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结构调整转折点

在特定意义上,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表现为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本质上却是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冲击,凸显的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压力。因此,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新的结构调整转折点,即转向一个新的增长动力结构,而全球金融危机则成为转换的起点和机遇。总体而言,未来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方向将围绕三个视角展开:我国经济从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增长模式转为消费、投资和出口均衡带动的增长模式;从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的增长转变到依靠一、二、三产业协调带动的增长;从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型增长转为主要依靠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来推动增长。从这三个结构调整的方向来观察,未来我国经济存在很多新的机会。

(一)城市化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

从应对危机一年多来的实际经验看,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已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切入点。按照国际惯例的统计口径,2008年底我国城市化率为45.7%,这一水平不但明显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也显著低于东亚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因此,未来我国城市化空间巨大,城市化的推进也将成为我国经济下一阶段增长的重要动力之源,对调整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城市化进程也为评估我国结构乃至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新的参照系。目前,许多资源行业被认为存在大量产能过剩,或者从短期周期波动看,这些行业在未来一两年将会出现过剩。然而,如果把分析视角放到城市化的背景下,考虑到城市化带来的巨大资源需求,则未必会得出产能过剩的结论。

总之,加速城市化,已成为我国应对危机很重要的一个政策亮点,同时也会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与结构转型的重要动力。考虑到我国未来10~20年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前快速推进城市化,使未来这段时期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为关键的时期之一。

(二)消费增长正处于转型拐点

在结构转型的压力下,消费的重要性得到广泛关注。从发展趋势看,我国在当前经济结构的转型中扩大消费,也正处于一个重要的拐点。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估计超过15%,接近20年来的最高水平,显示了危机时期我国消费的巨大潜力。

(三)区域结构调整:我国区域增长格局开始呈现积极变化

区域经济结构对观察我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意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时期,我国的区域增长格局开始呈现积极分化,区域多元化格局明显增强了我国应对危机和吸收冲击的能力。从2009年的增长格局看,中西部地区的复苏强度和速度都明显高于沿海发达地区,沿海地区的经济结构决定了这些地区不得不承受来自结构转型和金融危机的调整压力。相比之下,在国家4万亿投资计划的支持下,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状况正在出现明显好转;同时,危机之后东部地区的部分产业也正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两方面因素使银行信贷随中央的投资项目转移到了中西部。所以,2009年全国信贷投资前十名的省份中,中西部地区占了相当比重。

三、国际主线:后危机时代的全球化视角

我国经济总体规模的迅速上升,促使我国的决策者、学者及企业家在把握我国经济走向时,都必须密切关注全球经济的运行态势,而我国经济的运行态势本身也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更大、更深远的影响。

(一)后危机时代是我国加快资本和资源重新布局的重要时间窗口

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形成了显著冲击,我国经济在强劲的经济刺激和经济转型动力推动下迅速复苏,投资规模和信贷投放都表现出异常强劲的增长。如果在发达国家经济运行十分强劲的时期,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带动全球资源的强劲需求,进而成为许多摩擦的根源和导火索。但正是因为在危机时期,我国即使保持更快的资本形成速度来推进城市化,发达国家的经济依然相对低迷,这就给我国经济一个难得的时间窗口来进行资本和资源的重新布局。

因此,2010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相对低迷的全球经济以及相对较低的资源价格,为我国加速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布局机会。大致来说,这种布局可从三方面推进:首先,重新布局资源;其次,后危机时代是我国企业重新整合实用的产品、技术、品牌和资源的一个较好时期,也是全面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地位的好时机;其三是新兴产业的崛起。

(二)我国将有更广阔的空间学习、适应和参与国际规则

我国在全球经济增长和复苏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总量上,我国经济即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因此,未来我国应分享“驾驶员”的位子,发掘和利用更广阔的空间,学习、适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三)我国经济“再平衡”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有机组成部分

金融危机本身具有两面性,它既意味着旧的平衡格局难以为继,也预示着新的平衡格局会不断形成。对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表现为“过度消费”的经济模式不可持续;对于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而言,表现为“过度投资”和“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也需要相应进行调整,寻找新的经济平衡点。

从这个意义上看,中美之间在危机应对时期和后危机时代的经济政策线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对应”效应。美国储蓄率提升的幅度直接决定着我国出口部门可能受到冲击的程度。如果美国的居民储蓄率大幅上升、消费下降,我国出口就需要做好大幅调整的准备。

从现在的演变趋势看,一国的消费和储蓄结构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加之消费金融的发展,美国居民的储蓄率完全恢复到10多年前并不容易。从最新数据看,美国居民储蓄率在2009年上半年达到7%之后又重新回落到4%~5%之间,而2010年美国市场的主流预测也表明这一数字会进一步下降到3%~3.3%之间。与此形成鲜明对(接上页)照,美国消费者会动用一部分储蓄消费,而我国出口可能会出现超预期恢复。

综合以上三条主线,总体上,2010年是我国经济增长较为温和的一年。具体而言,它将是我国宏观政策逐步回归到正常化的一年,也将是经济结构重新调整和布局的新起点,还将是我国全面参与全球游戏规则的新开始。(编辑:高薇)

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2009年12月7日~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这次大会规模空前,各种政治力量之间进行了激烈的博弈和较量。哥本哈根会议背景错综复杂,交锋惊心动魄,过程跌宕起伏,成果来之不易,意义重大深远。

气候变化谈判路在何方

■ 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 迎

哥本哈根会议的背景

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学家就对全球气候变化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威胁发出了警告。为了应对气候变化,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国家间的气候谈判,从此气候变化问题列入国际政治议程。回顾十几年国际气候谈判走过的历程,充满艰难和坎坷。

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签署的《京都议定书》是两座重要的里程碑,迄今为止,仍是国际气候谈判的重要法律基础。然而,《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只到2012年。为了对2012年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制度安排,根据2007年12月确定的“巴厘路线图”的相关规定,在公约下启动一个促进长期合作行动的新的谈判进程,与议定书下原有确定发达国家在第二承诺期减排义务的谈判,构成“双轨”格局共同推进,目标是到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就2012年后国际气候制度达成全面、有约束力、有效的国际协议。

哥本哈根会议肩负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甚至被媒体形容为“拯救人类的最后机会”。有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国际机构代表以及新闻媒体的记者出席;10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在会议后期会聚哥本哈根展开最高级别的政治磋商。此次会议,人数之多、规格之高,各种磋商之密集,都是前所未有的。

哥本哈根会议上的气候政治博弈

气候变化不仅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各种复杂的科学、政治、经济、技术、法律和伦理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各国由于具体国情、发展阶段、利益诉求不同,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立场存在分歧。

哥本哈根谈判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一是会议成果的法律形式;二是减排目标;三是资金问题;四是与减排行动相关的可衡量、可报告、可核查(简称“三可”)机制,即增加透明度的问题。在上述关键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两大阵营之间的南北对立依然延续。而在两大集团内部,欧美之间的分歧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化也客观存在。

有关会议成果的法律形式,“巴厘路线图”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从“双轨并行”的谈判格局看,应该通过“双轨”谈判形成两项不同法律性质的成果。然而,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提出“并轨”问题,希望谈判形成单一的法律文件,得到欧盟的附和。为了实现并轨目标,丹麦作为东道主,联合主要发达国家在汇集各方意见形成的两个工作组谈判案文之外又秘密起草了一个“丹麦草案”,试图超越“巴厘路线图”的授权,为发展中国家强加减排义务,遭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实际上,《京都议定书》是长期有效的法律文件,是目前唯一为发达国家规定量化减排目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时间表和违约惩罚机制的国际条约。“并轨”就意味着抛弃议定书,国际气候制度会因失去履约机制而出现严重的倒退,而且“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等一系列重要原则也会失去其法律载体。在这种情况下,要再达成一个新的更完善的法律文件将面临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此,代表发展中国家的“七十七国集团和中国”在谈判中坚定地维护“双轨”的谈判格局。

减排目标是国际气候制度的核心议题。在长期目标上,欧盟依据八国集团首脑峰会期间主要经济体达成的共识,力推将控制全球升温不超过2摄氏度的目标法律化,并试图进一步框定2050年全球排放空间的划分,即全球排放减半,发达国家减排80%,剩余排放空间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大约需要整体减排20%。这种只着眼未来排放空间而没有充分考虑发达国家历史责任的分配方法,将允许发达国家继续侵占发展中国家的排放空间并为发展中国家设置不合理上限,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和不能接受的。

在2020年中期目标上,各国之间的利益纷争显得格外激烈,因为它直接决定了各国的减排成本分担,关系到各国的经济利益。

哥本哈根会议之前,各国纷纷亮出底牌,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提出了各自的中期减排目标。但具体分析这些减排目标往往暗藏玄机。首先,各国都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基年,例如美国的目标,如果换算到1990年仅减排4%,加拿大仅为2%。其次,减排目标对是否包含森林碳汇含糊其辞,对国内减排和海外减排也没有明确的划分。例如美国,通过增加森林碳汇和海外购买减排额度将大大减轻其国内减排压力,原本就相对较低的减排目标很难对其国内排放形成有效约束。第三,减排目标往往是有条件的,例如欧盟减排30%是要求其他国家付出可比的减排努力,日本和澳大利亚都要求主要排放大国必须参与国际协定。如果不能满足条件,发达国家在履行减排目标上就会大打折扣。据有关国际机构的专家估算,发达国家2020年相对1990年的整体减排幅度仅在8%~14%,距离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科学评估结论——2020年发达国家整体至少减排25%~40%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离多数发展中国家要求的减排40%以上的目标相距更远。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减缓行动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在性质上都是国内行动目标,与发达国家必须承担的定量减排义务有本质的不同。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减缓行动目标,对发达国家形成一定的国际压力,对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资金问题,尽管各方都承认现有气候公约下GEF(全球环境基金)等资金机制所能提供的公共资金严重不足,但对于拓展资金渠道,出资规模以及资金的管理等问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存在严重的分歧。发展中国家强调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和资金援助是公约规定的义务,但发达国家一直进展缓慢并缺乏诚意,仅仅将资金问题作为与发展中国家讨价还价的筹码。哥本哈根会议虽初步达成了发达国家在2010年~2012年快速启动阶段提供300亿美元,2020年增加到每年1000亿美元的短期和长期资金援助计划,但资金规模远低于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发达国家每年拿出GDP的0.5%~1.0%的水平,而且资金来源和分担如何具体落实也不清楚。

透明度问题在哥本哈根谈判最后时刻成为矛盾焦点,特别是在中美之间相对突出。美国提出可以参与2020年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资金计划,条件是发展中国家减排行动要接受国际核查,增加透明度。而发展中国家认为,自主减缓行动主要应该依靠国内机制进行统计和评估,只有接受国际资金和技术支持的部分才有必要接受国际核查。

哥本哈根会议成果及未来发展趋势

哥本哈根会议经过两周艰苦卓绝的谈判,在最后时刻两个工作组通过大会决定,共同注意到美国与“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并决定延长公约和议定书下两个特设工作组的授权,到2010年墨西哥召开气候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时达成法律协议。仍存在争议的《哥本哈根协议》作为不具有约束力的政治协议,尽管令很多热切期盼会议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环境协议的民众和环境组织极度失望,但是冷静观察,会议成果的确来之不易。其积极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坚定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二是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缓行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三是就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广泛共识。这些都为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为今后谈判指明了方向。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为推动哥本哈根会议谈判取得成果发挥了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不仅在谈判开始前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减缓行动的具体目标,展现了中国的诚意,而且在谈判过程中为推动谈判付出艰苦的努力。中国一直与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一方面在原则问题上与发达国家斗争不妥协,努力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另一方面在资金问题上明确表示最不发达国家优先,有效维护了发展中国家阵营的团结。在谈判的最后时刻,温家宝总理亲临哥本哈根出席高级别会议,与美国和其他发展中大国一起,积极沟通和斡旋,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展现了最大的灵活性。中国为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果尽了最大努力,功不可没。

无论如何,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不会停止,哥本哈根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2010年底在墨西哥召开的气候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要达成法律协议,依然任重而道远。在国际层面上,坚持双轨谈判机制非常关键,必须防止欧美等发达国家曲解或者借用《哥本哈根协议》推行“并轨”,损害发展中国家利益。在国内层面,中国要“言必信,行必果”,真正落实自己的承诺,这是中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中国掀开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页新的篇章。

气候变化关键词 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 地球大气层有着与温室玻璃类似的保温效果。大气中一些气体能使太阳能量通过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以长波形式向外散发的能量却被这些气体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升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而大气中的这些气体被称为温室气体。《京都议定书》确定了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六氟化硫、氢氟碳化物和全氟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如果大气不存在温室效应,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会是零下18摄氏度,而非现在的15摄氏度。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气温也将会持续升高。自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国家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

“气候难民” 因气候变化失去家园、被迫迁居的大批居民被称作“气候难民”。在全球变暖的大环境下,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出现,受波及地区的居民不得不迁往别处。国际环境法律和发展基金会负责人介绍,据估计,气候变化将使一些小岛国和沿海地区被淹没,到2050年可能会在全球造成2亿~10亿的“气候难民”。

碳生产力 碳生产力指的是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出的GDP(国内生产总值),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排放强度、排放密度和人均排放 排放强度广义是指特定活动中特定污染物相对某一源的平均排放率。碳排放强度是指与GDP相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率,即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排放密度和人均排放分别指一国或地区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除以其面积或人口数量得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均值。与排放总量这一绝对概念相比,排放强度、排放密度和人均排放都是相对概念。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承诺具体量化的减排指标,这就是指减少排放总量;发展中国家应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尽可能减缓温室气体排放,这就是指排放强度等相对概念。

排放基准线

基准线概念是指,如果没有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些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所呈现出的轨迹,这在图表上会出现一个基准线。采取了应对政策和措施后,二氧化碳排放的轨迹比原来的低了,这叫做基准线偏离。制定减排目标,就是要使二氧化碳排放从基准线偏离。

碳税与碳关税 碳税是指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所征收的税。它通过经济手段,改变家庭和企业在能源方面的消费习惯,以达到削减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速度的目的。迄今的碳税多是国家内部征收。一些发达国家提出,为应对气候变化,将对其国内企业二氧化碳排放设定限额,超出限额部分企业需支付“排放成本”。这些国家称,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并未对其企业采取类似措施,为消除因此导致的不公平竞争,将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许多发展中国家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开征“碳关税”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有关专家说,一些发达国家将环境保护与贸易挂钩,强调所有的国家承担不加区别的责任,违背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碳交易 碳交易是基于减排成本差异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体系,最初是由联合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帮助发达国家履约而设计的一种新型国际贸易机制。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在6种被要求减排的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场。碳交易既可以在国与国之间进行,也可以在一国内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碳交易的最终效果是控制碳排放总量,应对气候变化。例如,一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对有关企业排放额设定限制,一家企业排放限额为50吨,由于减排效果出色,实际排放为40吨,这中间10吨的差额就可以作为碳排放权卖给其他企业。如果正好有一家企业排放限额为40吨,最终排放了50吨,就可以从第一家企业购买10吨的排放权。结果是两家企业排放均实现达标。

清洁发展机制(CDM)是《京都议定书》确立的一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减排机制。根据规定,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资金和技术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实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项目,减排量在经过核准后可以冲抵发达国家的减排指标。这是一项双赢的机制,发展中国家借此获得技术和资金,发达国家则可以降低在本国减排的高昂成本,以更为灵活的方式减排。清洁发展机制是碳交易的一种方式。

碳金融 碳金融是指与碳特别是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金融活动,也可以叫做“碳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直接投融资和碳指标交易等。

熊猫标准 熊猫标准是由北京环境交易所联合法国BlueNext交易所开发、专为中国市场设立的自愿减排标准。这一标准从狭义上确立减排量检测标准和原则,广义上规定流程、评定机构、规则限定等,以完善市场机制。它的设立是为了满足中国国内企业和个人就气候问题采取行动的需求。一些项目实现了减排或者清除,遵循熊猫标准的原则,被合格的第三方机构核证,并通过注册,可以获得相应数量的熊猫标准信用额,信用额可以买卖。

碳汇 碳汇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或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森林碳汇是指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

“B计划”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所讨论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被称为“A方案”,“B计划”则是指减排之外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B计划”分为两方面:捕捉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减少进入地球的太阳辐射。捕捉二氧化碳的方案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建立高科技塔台,收集大气中二氧化碳分子和在海水播撒富含铁元素的营养物质,促进浮游植物生长。这些浮游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它们死后沉入海底,二氧化碳随之埋藏。在减少太阳辐射方面,“B计划”倡导在沙漠地区覆盖大面积反光片,在同温层散播白色硫酸盐颗粒、模拟火山灰反射阳光和在太空安置巨大反光镜,拦截1%至2%的入射光线。环保主义者希望,这些“偏方”能有助地球降温。英国皇家学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B计划”部分内容具备技术可行性,但也可能引起地区生态系统和降雨模式等改变,不应贸然实施。

碳足迹 碳足迹指每个人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以二氧化碳为标准计算。一个人的碳足迹可以分为第一碳足迹和第二碳足迹。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许多网站提供了专门的“碳足迹计算器”,只要输入相关情况,就可以计算一个人某种活动的碳足迹,也可以计算一个人全年的碳足迹总量。例如,如果一个人用了100度电,等于排放了大约78.5千克二氧化碳,需要种1棵树来抵消;如果一个人自驾车消耗了100升汽油,大约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需要种3棵树来抵消。

2摄氏度阈值与全球排放减半 “2摄氏度阈值”说由欧盟率先提出。其内容是,相对于1750年工业化前的水平,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摄氏度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最高升温,并由此引发出,为确保到本世纪末全球升温不超过这个阈值,则全球在2050年以前必须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50%,即所谓全球排放减半。有专家指出,2摄氏度阈值说不具有权威性。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提醒说,一些发达国家强调要达到这一阈值,到2020年需要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45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内,以此得出全球只能排放8000亿吨二氧化碳的结论。按照某些发达国家设计的这一减排路径,占全球人口15%的发达国家仍能占用8000亿吨中40%以上的排放空间,而占全球人口85%的发展中国家只能占用50%多的排放空间。

食品里程和公平里程 人们每天消费的食品要经过各种运输才能到达千家万户,而运输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源之一,食品里程简单说就是食品所行路程。一些人希望通过给食品等添加食品里程说明,影响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但是,发展中国家担心食品里程成为发达国家的一种新贸易壁垒,于是出现了公平里程的概念。公平里程要求全面考虑与食品相关的生产方式、可再生能源使用等各种因素。

“三可”标准 “三可”标准是指“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根据200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巴厘路线图”的规定,所有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必须“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发展中国家只有得到国际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的减缓行动,才接受“三可”审评,自觉采取的减排行动完全不必接受“三可”标准。(整理:王洪滨 编辑:班和平

“养老金”转移接续办法问答

问:《暂行办法》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答: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来认识它的重大意义:1.有利于维护参保人员特别是广大农民工的养老保险权益。《暂行办法》规定,劳动者跨省流动就业参保缴费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可以转移接续,缴费年限合并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计算;未达到领取待遇年龄时,不得提前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办理退保手续;在省内流动就业的,也要按照这一原则处理。2.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的养老保险长期实行较低层次的基金统筹调剂制度。《暂行办法》明确了跨省流动就业的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进一步打破了地区分割、城乡分割的壁垒,必将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3.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暂行办法》规定,农民工在城镇之间流动就业或间断性在城镇就业,只要参保缴费并达到规定条件,与城镇职工享受同样的养老保险待遇。

问:《暂行办法》对处理转移接续中出现的复杂矛盾有何规定?

答:《暂行办法》确定了4条基本原则:1.保障性原则。所有参加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劳动者,在流动到异地就业并继续参保时,都应当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保障其已参保缴费形成的权益不受损失。2.公平性原则。流动就业人员,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不论是何种户籍,不论曾经在几个地方流动就业参保或间断性就业参保,都应当保障其同样的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权利。3.唯一性原则。劳动者在多个地方流动就业,但其养老保险关系在同一时期应当是唯一的,而不能是多重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也应由一个地区统一支付。4.平衡性原则。支付流动参保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资金责任,由各流动转移地通过转移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和部分单位缴费予以分担。

问:《暂行办法》重点解决哪些问题?

答:主要解决4方面问题:1.跨省转移接续问题。《暂行办法》的重点,是通过明确规定全国统一的转移资金量、各地责任范围和转移接续程序,实现劳动者在跨省流动就业中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顺畅转移接续。2.异地权益认同问题。《暂行办法》通过规定全国统一的政策,解决了劳动者跨地区流动就业参保缴费年限在各地互认和累加的问题。3.解决农民工退保问题。《暂行办法》通过明确城乡一视同仁、权益累加计算的政策导向,使农民工离开城镇时就不用再退保,从而减少了养老保险权益的损失。4.管理服务方便群众问题。《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就业人员离开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要开具统一样式的参保缴费凭证;到新就业地参保缴费后,只要提出转移接续申请,所有手续都由相关两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问:《暂行办法》规定,除了转个人账户储存额外,还要转移12%的单位缴费。现在单位缴费比例一般为工资基数的20%。这会不会对流动就业人员权益造成损失?

答:由于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主要是依据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累计缴费年限长短和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本息计算的,与地区之间的资金转移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确定适当的单位缴费资金转移量,是为了平衡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基金关系,对流动就业参保人员本人的基本养老金水平核定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问:劳动者在多个地区流动就业并参保缴费,当他们达到待遇领取年龄时,在哪里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答:《暂行办法》按照“唯一性”原则,依次确定了相关地区的责任,即:参保人员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一致时,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当户籍所在地与最后参保地不一致时,如果在最后参保地参保满10年,则在最后参保地领取待遇;如在最后参保地参保不满10年,依次向前推至满10年的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各地参保都不满10年,则在户籍所在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总之,要让每一个缴费满15年以上的参保人员都能在一个地方领到基本养老金。

问:流动就业人员在多个地区参保,他们最后的基本养老金如何计算?

答: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本人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一定系数计算,这对流动就业和稳定就业的劳动者都是一样的。对基础养老金的计算,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就做了统一规定,即以本人各缴费工资与本地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对应计算其缴费工资指数,由此计算出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再与本地上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出平均值,作为计发其基础养老金的基数;缴费满15年发给基数的15%,多缴费1年多发1%。《暂行办法》坚持了这一计发办法。

问:为什么对部分年龄较大的参保人员设立临时养老保险缴费账户?

答:对年满50周岁的男性和年满40周岁的女性跨地区流动就业的,一般来说,他们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已不可能在新参保地缴费满10年,因而也不可能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所以,《暂行办法》规定,对这部分人员,除县级以上党委组织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调动的之外,原则上不再转移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而在原参保地保留其关系。同时规定,可在新就业参保地为其建立临时养老保险缴费账户,待符合待遇领取条件后,将临时缴费账户中的全部缴费本息都转回原参保地或待遇领取地,累计计算其参保缴费年限和基本养老金。这样规定,既有利于减缓中心城市的人口承载和养老保险基金压力,也使这部分人员异地就业参保有了保障,可以增加他们的基本养老保险累计权益。

问:有些农民工返乡后不再返回城镇就业,对他们过去在城镇参保缴费的权益有什么保障措施?

答:对回乡后不再返城就业的农民工,《暂行办法》规定的总原则是,其在城镇参保缴费的记录和个人账户全部有效;如果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或以上,在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同城镇职工一样计发基本养老金;如果没有满足规定条件,也可把城镇参保的相关权益记录和资金转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关农民工养老保险在城乡间的具体衔接政策,国家将另行研究制订。(整理:高薇 编辑:班和平)

中国-东盟自贸区政策关键词

原产地规则 是指某一特定产品的原产国或原产地区,即货物的生产来源地。根据各国的原产地规则和国际惯例,原产国(地)是指某一特定货物的完全生产国(地);当一个以上的国家(地区)参与了某一货物的生产时,那个对产品进行了最后的实质性加工的国家(地区)即为原产国(地)。原产地按照原产地标准的规定可分为两大类:完全获得产品,即完全使用原产国的原料和零部件,并在其国内生产、制造的产品;非完全获得产品,即不完全使用原产国的原料,或不完全在其国内完成全部生产和制造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入,同一货物可能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数道生产和加工才最终成型,因此对于国际贸易中的货物,特别是非完全获得产品,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来确定其原产地,这样的制度被称为“原产地规则”。原产地规则是确定产品“身份”的标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原产地规则以“增值标准”为基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规定,如一产品的本地加工增值不低于该产品总价值的40%,则该产品可被认为是原产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享受自贸区的优惠关税待遇。

零关税 是指进出口商品在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不向进出口国征收关税。

2004年11月,《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简称货物贸易协议)签署。货物贸易协议是规范中国和东盟货物贸易降税安排和处理非关税措施等有关问题的法律文件。根据货物贸易协议,对于中国和东盟六国(东盟老成员,即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正常产品自2005年7月起开始启动降税过程,2007年1月1日和2009年1月1日各进行一次关税削减,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时将关税削减为零。对于东盟新成员(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则从2005年7月开始降税,2006年至2009年每年1月1日均进行一次关税削减,2010年不削减关税,2011年起每两年削减一次关税,至2015年将正常产品的关税降为零。

争端解决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具有多边性,其缔约方是中国和东盟的10个成员国。因此,该协议是一个拥有11个缔约方的多边协议。

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的各缔约方享受平等的权利,能够利用该协议规定的多种争端解决方式来解决争议,并强调了仲裁的特殊作用。协议文本中规定争端各方可以通过谈判、调解或和解、仲裁等方式来解决。这种多元化的做法有利于争端各方灵活利用各种方式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议,而不拘泥于争端解决的形势要求。特别是,仲裁所具有的一裁终局性、时间限制等特点使其具有较大的法律约束力,使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得到保障,做到了有针对性地设计争端解决机制,实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特别规定了第三方参加争端解决过程的特殊规定,从而使非争端直接当事方也可以参加到争端解决过程中来,使得争端解决机制更具广泛性与公正性。

市场准入 是指一国允许外国的货物、劳务与资本参与国内市场的程度。WTO(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6条规定,一成员方给予其他成员方服务和服务提供者的待遇应不低于其在承诺义务的计划表中确定的期限、限制和条件。指在国际贸易方面两国政府间为了相互开放市场而对各种进出口贸易的限制措施,其中包括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准许放宽的程度的承诺。

市场准入原则旨在通过增强各国对外贸易体制的透明度,减少和取消关税、数量限制和其他各种强制性限制市场进入的非关税壁垒,以及通过各国对外开放本国服务业市场所作出的具体承诺,切实改善各缔约方市场准入的条件,使各国在一定期限内逐步放宽服务业市场开放的领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规定,各缔约方不应保留任何数量限制措施,非WTO成员的缔约方也应逐步取消其数量限制。同时,各方应尽快确定其仍保留的非关税壁垒,并逐步取消。

逐步自由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规定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渐进式。在协议中,中国与东盟10国都在WTO承诺的基础上,遵循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则,依据各自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和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以及国际竞争力,按照GATS服务贸易分类标准的范围做出了开放服务贸易市场的第一批具体承诺。中国选择了相对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和商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向东盟国家作出市场开放的承诺,东盟10国也分别在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行业向中国作出市场开放承诺。

“逐步自由化”条款中规定,各方在本协定生效之日起1年内完成第二批具体承诺的谈判,以实质性改善第一批具体承诺,以实现各缔约方间的服务贸易逐步自由化。这一条款表明,根据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业的特点,中国和东盟的服务贸易开放是渐进式的。

投资便利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致力于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下建立一个自由、便利、透明的投资体制,提高投资相关法律法规的透明度,并为双方的投资者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从而进一步促进双方投资便利化和逐步自由化。投资协议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促进东盟与中国之间投资流动,建立自由、便利、透明和竞争的投资体制”。

投资协议提出,通过双方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和投资公平公正待遇,为双方创造更为有利的投资条件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投资协议对“投资便利化”作了具体要求:为各类投资创造必要环境;简化投资适用和批准的手续;促进包括投资规则、法规、政策和程序的投资信息的发布;并在各个东道方建立一站式投资中心,为商界提供包括便利营业执照和许可发放的支持与咨询服务等等。

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 根据2009年8月签署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规定,各方相互给予投资者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又称平等待遇,是指所在国应给予外国人以国内公民享有的同等的民事权利地位。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通常包括:国内税、运输、转口过境,船舶在港口的待遇,船舶遇难施救,商标注册,申请发明权、专利权、著作权、民事诉讼权等;不包括领海捕鱼、购买土地、零售贸易等。

最惠国待遇是国际经济贸易关系中常用的一项制度,是国与国之间根据某些条约规定的条文,在进出口贸易、税收、通航等方面互相给予优惠利益、提供必要的方便、享受某些特权等方面的一项制度,又称“无歧视待遇”。

国民待遇原则与最惠国待遇的义务是互补的,主要是指成员方之间相互保证给予对方自然人和法人在本国境内享有与本国自然人与法人同等的待遇,这种待遇主要限于国内税收和国内规章等方面。(整理:班和平编辑:王谦)

2009中国热词

“保八” 虽然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都是8%左右,但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2009年,这一被媒体称为“保八”的目标,备受关注。这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主要运行指标先抑后扬,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回暖并再现强劲增长,实现了“保八”承诺,为全球经济稳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双反”调查 指中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反倾销、反补贴联合“双反”调查。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世界经济滑坡以来,“贸易保护”再度成为国际舆论的热点话题。来自商务部的消息显示,截至2009年11月初,共有19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1起贸易救济调查。

“用工荒” 原本是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才会出现的“用工荒”,在2009年二季度以后开始的经济复苏阶段,降临到了长三角地区不少制造业企业身上。“用工荒”折射出劳动关系“三大矛盾”:产业升级与劳动力素质不相适应,企业习惯性的“困境裁员”与劳动力日益强烈的“稳定诉求”难以契合,徘徊不前的工资待遇与高企的生活成本无法匹配。“蚁族” “蚁族”指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却多数从事临时性工作,平均月工资不到2000元,有的甚至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蚁族”多租住在大中城市的城乡接合部。据《北京晚报》2009年底的报道,全国的“蚁族”规模在百万人以上。来自大城市的吸引力、日趋严峻的高校就业形势、实际工作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是“蚁族”形成的三大原因。

新医改 酝酿多年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2009年4月初“出手”,凸显出经济困难时期,社会保障的安全阀和减震器作用。新医改方案鲜明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3年内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要达到90%以上。各级政府3年为此需投入8500亿元。(参见本刊2009年第3期“时政”栏目)

消费券 以拉动内需为目标的消费券,2009年上半年一度风靡全国。长三角是消费券的先行地区之一,且开了消费券在区域经济体内流通的先河。长三角的消费券起于杭州,南京、宁波、苏州等城市迅速跟进。一时间,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游客畅游长三角各景区时,旅行包里多了一些花花绿绿的纸券。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从未像2009年这般引起广泛关注,在哥本哈根会议前全球公映的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寓意无穷,让人类深思如何善待地球,善待共有的家园。中国国务院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参见本期相关内容)

低碳经济 这个原本有些陌生与拗口的词,2009年开始走进公众生活,实施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成为大家达成共识的生产生活方式。当前世界新技术变革初露端倪,低碳经济发展渐成趋势。中国如果在这一轮发展中占得先机,将会迎来更加健康、更加充满活力的新一轮增长。(参见本刊2009年第4期“词典”栏目)

血铅事件 2009年8月~9月,陕西凤翔、湖南武冈、福建龙岩三地,相继发生了千名儿童血铅中毒事件。三地儿童中毒的原因简单而一致,均为当地冶金企业肆意排污所致。金属价格的上涨使得铅工业给当地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同时也让当地居民的健康付出了巨大代价。在过于注重经济效益的大背景下,在片面追求GDP的大潮中,如果不真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血铅问题还会重演。(参见本刊2009年第5期“社会档案”栏目)

“躲猫猫” 因盗伐林木被拘押的云南男子李荞明在看守所受伤,在送往医院4天后死去。警方称其和狱友玩“躲猫猫”时不小心撞墙。这一解释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并引起广泛质疑,从而揭开了看守所内部的“暴力黑幕”,成为2009年网络揭黑的标志性事件。(参见本刊2009年第2期“社会档案”栏目)

“钓鱼执法” “钓鱼执法”指执法人员与社会人员勾结,由社会人员做“钓钩”搭乘他人车辆,再由执法人员以“从事非法营运”的名义查扣车辆。上海男子孙中界为证明自己不是“黑车”司机,一怒之下自伤手指以示清白,由此引发了地方决策层的高度关注,终于使真相大白,“钓鱼执法”一时成众矢之的。(参见本刊2009年第6期“社会档案”栏目)

“欺实码” 发生在杭州的“富二代”胡斌飙车撞死人案,引起公愤。而杭州警方对其车速“70码”的最初判定,迅速催生了网络热词“欺实码”。后来,警方对数据失实进行了公开道歉,澄清了事实,才平息网友们的愤怒。(参见本刊2009年第4期“社会档案”栏目)

“被时代” 2009年“被增长”、“被就业”、“被捐款”等一系列“被”字句广为流行,最近的是武广高铁开通后人们“被高速”的质疑。“被时代”出现,根源是公民权利缺失,而公民已开始意识到应该争取这种权利。只有权利得到尊重和伸张,而权力受到规范和约束,公民才能结束身在“被时代”的尴尬和无奈。(参见本刊2009年第5期“词典”栏目)

“同命同价” 以城乡身份的不同来计算死亡赔偿金,在客观上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生命的尊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年12月通过侵权责任法,破解了这一难题,彰显了生命的平等与尊严。(参见本期“政策法规”栏目)

“地王” “地王”是指在商品房用地拍卖中,以极高价拍得的建筑用地。2009年,中国房地产市场“逆势上扬”,各个城市“地王”频出,不断刷新高价地纪录。跟以往不同,一些央企在推动此轮房价上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风头强劲的大型央企更是频频成为“地王”买家。越飙越高的房价、越来越多的天价“地王”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及百姓的不满。“蜗居” “蜗居”比喻狭小的住所。在房价以让人瞠目结舌的速度飞涨的2009年,一部描写“房奴”的电视剧《蜗居》猛然走红,抛出的是中国年轻人一个无法避开的沉甸甸的话题——何时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蜗居”?

“楼XX” 2009年,在房价之外,与房有关的一系列热词频现网络。上海一幢在建楼房倒塌,被网友称为“楼倒倒”。此后“楼脆脆”、“楼歪歪”等不断出现。楼房建筑质量问题,2009年不时成为新闻焦点,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甲流” 2009年3、4月份,墨西哥、美国等多国接连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造成百余人死亡,引起全球恐慌。5月份疫情在国内开始蔓延。此后,接种“甲流”疫苗成为不少人的选择。然而,疫情一天不消失,浮在世人头上的阴影就一直挥之不去。(1.有人说,胡主席制定的政策“制定难,落实更难”,你如何理解?(学生整理版本1)

[孙啸林解析]政策“制定难,落实更难”告诉我们,一个好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都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个人认为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文化大革命,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改革开放,从“三个代表”到“科学发展观”,中国人从屈辱到“站起来了”,从一贫如洗到伟大复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政策的制定到落实是多么的不易啊!

邓小平也说过:好的政策可以使坏人变好人,坏的政策可以使好人变坏人。所以政策的制定要做到:1.公平、公正、公开,无论身份、级别一律平等;2.深入调查研究,要把群众最关心、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调查清楚,这样我们的政策制定才有依据;3.做到倾听群众的心声,汇集民智来制定政策;目前,我们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合民意、得民心的,这与我们党中央深入群众、广开渠道,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分不开的。

但是,在落实的过程中,确实出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正如题目所说“落实更难”。像一些地方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时有发生,这就存在一个“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那么,如何才能让政策落实到位呢?1.落实的关键在领导,特别是地方的一、二手,这就要求我们地方的一、二手,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加强学习,切实把上级的精神吃透,领会到位,而不能阳奉阴违;2.政策的落实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如果照抄照搬,就有可能会“好心变坏事”,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领导干部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政策落实的条件在有效的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就会变形、走样、扭曲,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政策落实过程的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及新闻媒体及网络监督的作用,做到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落实到位;

我相信,只要我们上下一心,正面困难和挫折,再难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正所谓: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2.谈谈基层政务公开在网络中的运用,请提出对策。

[孙啸林解析]温总理在今年“两会”答记者问时说:要让群众活的有尊严!我们要创造条件来接受群众的监督,充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予权和监督权。而只有公开,才能让群众知情,只有知情才能使我们的权利得到有效的监督。对于基层政务公开在网络中的运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做:

第一,做到三个“专门”:要有专门的门户网站,便于访问;要有专门的网络技术工作人员,便于维护;要有专门的答疑解惑人员,便于沟通,真正架起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

第二,做到三个“及时”:一是要及时更新,目前我们的网络政务公开还流于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不少地方的政府网站很长时才更新一次;二是要及时公布,特别是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能早公开的不拖延,能公开的内容尽量全部公开,真正打造一个“透明”的政府;三是要及时解答,不少网友反应:在政府网站上反映的问题多被石沉大海,毫无音讯,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公开的内容,有群众存在疑问的要及时予以解答;

第三,基层政务公开不能仅停留在表面。一是公开的内容要通俗易懂,必竟我们面对的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不要搞政务公开“八股文”;二是公开的内容要真实,要经得起检验;三是基层的不少人民群众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电脑、网络也没有普及,所以要多种形式公开并存,如张榜公开等,这样才能真起到政务公开的目的。

2009年山东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

我愿做黄河滩边的一株柽柳

——记济南吴家堡镇曹家圈村大学生村官孟帅

“与村支书第一次见面,一双粗糙的大手将我握得生疼。„小孟书记,欢迎你!‟村支书嘿嘿一笑,回头招呼几个村干部模样的人说:„这就是区里派到咱村的大学生小孟,以后就叫孟副书记。‟”这是孟帅自己记录的初到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镇曹家圈村的第一个场景。

从“孟副书记”、“小孟副书记”,到“小孟”、“孟呀”,包村3年,黄河滩边淳朴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孟帅称谓的变化,给人许多回味、许多思索……

“既然选择了曹家圈,我就决不能轻言放弃”

2004年7月,孟帅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作为选调生,同年他被济南市槐荫区委组织部安派到吴家堡镇工作。

吴家堡对孟帅来说是陌生的。坐上从市里开往远郊的汽车,在近一小时的路程里,高楼大厦逐渐从视线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稻田和稀疏的村落,此时孟帅才真正体会到“偏远”的含义。

报到没几天,槐荫区抽调机关干部包村。孟帅主动找镇党委副书记张亮,要求到困难的地方去:“我年轻,在哪里都是从头干起,您给我安排个穷村吧。”张亮被眼前这位年轻人一脸的真诚打动了:“行,就去曹家圈吧。”

出了镇政府一直往西、往西,不期而遇的黄河大坝让孟帅纳闷:这是到哪儿了?这里就是曹家圈村,地处槐荫区西北角,依临黄河,位置偏僻,属于经济贫困村,村里一部分土地还在黄河滩里。

淳朴的民风吹拂着这个黄河边小村庄170余年,其间几次搬迁,他们为母亲河大坝奉献出了自己大片的良田,目前人均只有6分耕地,许多村民靠劳力在外打工挣钱,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推开村委会锈迹斑斑的铁门,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房屋和堆了大半个院子的物料。孟帅愣了一会儿,告诉自己:这就是曹家圈,自己的生活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到村里后,孟帅被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没有任何农村工作经验的他,从此开始了他的村官生涯。

村里没人认识新来的孟帅,来了很多天了,还有村民以为他是来推销种子或卖老鼠药的。村里青年都去城里打工了,他想找个陪自己说话的人都很难。一次,有位朋友去曹家圈,问孟帅需不需要捎点什么东西。他想了想,说:“要是方便,捎几份最近的报纸吧,村子偏,看不到新的报纸,都不知道外头发生什么了。”

那段时间,孟帅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黄河大堤。站在大堤上,面对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渐渐地,烦闷一点点隐退,豪情却不断在胸中涌动——“人总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

既然选择了曹家圈,我就决不能轻言放弃。我要干出个样子来!”

心态摆正了,劲头鼓足了,孟帅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他翻阅了大量农村建设和管理的书籍,与村两委成员彻夜交谈,到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

“既然到了这个位置上,我就要把村里的事儿办好”

曹家圈村是一个只有105户人家、355口人的小村,村集体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两方鱼塘,而每年几千元的承包费连两委成员的基本工资都保证不了。

村子虽小但事儿不少。镇领导为孟帅捏了一把汗:这么困难的地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行吗?曹家圈成了镇领导心头的一个疙瘩。

“既然到了这个位置上,我就要把村里的事儿办好。”孟帅说。进村不久,一项繁重的任务就摆在了孟帅面前——村委会换届选举开始了。孟帅负责向村民们介绍选举情况。由于各家的“主心骨”白天要进城打工,孟帅决定晚上挨家挨户走访。大冬天,农村的夜晚来得特别早,不到8点村民们就关门闭户,早早熄灯休息了。孟帅只好先从亮灯的农户入手,逐家逐户做村民的工作。就这样,一个月下来,孟帅跑遍了所有村民家,对思想上转变不过来的,跑三五趟也是常有的事。有时谈完话已是深夜了,孟帅还要赶回离村十余里的住地。手冻裂了,满是血口子,疼得握不住车把,但想到取得的进展,孟帅的心里热乎乎的。

孟帅的付出换来了村民们的理解,他们私下说:“小孟这孩子不容易,人家吃苦受累的,不都是为了咱们村吗?”最后,曹家圈村的村委选举投票率史无前例地达到100%,村民们第一次选出了自己满意的“村官”。结果一公布,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有的村民甚至放起了庆祝的鞭炮。

曹家圈村原来有一条进村的路,由于资金不足,路面没硬化,8米宽的路面就被垃圾、砖头、木材等杂物占去了6米多,村民运送生产生活物资不得不绕道而行,这条路成了村民的“伤心路”。

孟帅决定以修路为突破口,树立村两委的新形象。他天天泡在路上,经过孟帅和村民的艰苦劳动,路面又整修到8米宽,铺上了石硝,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的状况,村民进出村比以往缩短了四五里的路程。

路顺了,老百姓的心气顺了,镇党委领导也对孟帅刮目相看了。

“只要对群众有感情,他们就会实心实意地支持你”

孟帅有两个日记本,一个是大家常见的大本子,记着包村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自己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认识和思考,并经常拿来跟同事们交流。还有一个不为人知、被孟帅视为宝贝疙瘩的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贫困家庭、致富门路、邻里纠纷等道听途说的人和事儿。

90多岁的荣秀山老人,常年卧病在床,身边只有一个孙子,生活非常困难。孟帅第一次去他家,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老人的家就是两间小瓦房,家徒四壁,破烂不堪。老人年纪大了,枯瘦得脱了相,记忆力很差,已经不大认识村里人了。从那以后,孟帅经常从镇上给老人捎些营养品。

村里一直没有公共娱乐场所,孟帅决定利用村委会一间闲置的仓库,办一个村级活动室。由于长期闲置,仓库的铁门笨重、锈迹斑斑,采光、通风不好,散发着一股霉味,需要下大功夫进行装修。由于村委的经费不足,孟帅拿出了自己积攒了半年的3000多元钱,又跟镇里的朋友借了一点,资金的问题解决了,活动室很快就装修完毕,村民们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活动室。

在曹家圈3年,孟帅与村民们也有过磕磕碰碰的事:他曾经逼掌管账簿的会计交出账簿,曾经跟村两委干部因为通自来水的事情“顶牛”……尽管如此,村民们却很服他。他们说:“孟帅心中无亲疏,做事念一个„诚‟字,心里有一个„公‟字。”包村3年,曹家圈变了样。用村委会主任刘建玲的话说:“没想到他有这么大能量,全村的干劲都让他调动起来了,他给我们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村民们对孟帅,先是称呼“孟副书记”、“小孟书记”,后来是“孟”、“小孟”,再后来就直接喊“孟啊”了,就像唤自家的孩子一样亲切自然。而孟帅也将曹家圈当成了生活的全部。无论是给领导汇报工作还是和外人交流,孟帅言必“俺村”、“俺们村”。

曹家圈接纳了孟帅,孟帅也彻底地融进了曹家圈。他在日记里写道:“只要对群众有感情,他们就会实心实意地支持你。”

柽柳,是一种耐盐碱、耐沙荒地,极易扎根生存的植物。孟帅最喜欢的就是看黄河滩边的柽柳林,他说:“我从没去想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我只愿做一株柽柳,只要需要,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都能深深地扎根进去,生长出来。”(本报记者 通讯员 刘天东)

(3)

铿锵玫瑰 检察情深——十佳女检察官姜春燕

胶东在线网3月6日讯(通讯员 福检)近年来,烟台市检察干警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为宗旨,通过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为全市社会的发展、稳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广大女检察官,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和认真,在维护司法公正、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为表彰先进,激励广大女检察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人民检察院的职能作用,烟台市人民检察院与烟台市妇女联合会研究决定,授予姜春燕等十名同志“十佳女检察官”暨“„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福山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是近几年来活跃在烟台市反渎系统中的优秀集体。在这个仅有三人组成的集体中,有一位不让须眉的女检察官。她,就是被誉为“铿镪玫瑰”办案高手姜春燕。

姜春燕1997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当时正逢福山区人事部门和检察院到学校选调当年的优秀毕业生到检察机关工作。在大学表现突出的她,被检察机关选中。从此,这个执着认真的大学生就和检察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她十一年的检察人生也见证了这朵铿锵玫瑰从稚嫩幼苗到绚烂绽放的每一个瞬间。

扎根办案 挑战自我

初到检察机关,姜春燕被分到批捕科工作。在办案的同时,她还兼任科里的内勤。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她很快适应了刑检工作,不到一个月就可以独立办理案件。在批捕科工作时,她就在烟台市办案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办案人”称号。2004年1月,院里进行岗位调整,姜春燕被调到反渎职侵权局工作。到反渎局后,这个有着优秀办案传统的集体让她感觉到了压力。由于刑检工作与自侦工作的办案方式和思路不同,她在开始阶段很难适应。一段时间内对如何侦查案件和进行预审没有清晰的思路,常常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姜春燕没有退缩。她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办案第一线,就没有理由做一棵点缀花朵的小草。于是,她不畏艰难,认真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很快就适应了反渎工作。从2004年至今,反渎局共办理各类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4件20人,她参与了所有案件的侦查和预审,其中80%以上是有影响、震动大的大要案。如某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张某和中队长范某放纵重大案犯的玩忽职守案,某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包某玩忽职守案,某法院法官栾某滥用职权、受贿案,某公安局毛某等四人非法拘禁案,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案等。特别是在办理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造成被害人上肢丧失知觉一案,该案在当地影响较大,被害人家属多次上访。涉案犯罪嫌疑人之一的刘某是刑警队长,反侦查能力极强,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抱定了要和检察机关顽抗到底的决心。而这个案子市院指定管辖由福山区院办理,且案件在接手之前已经被其他单位立查过却没有突破。面对这样的犯罪嫌疑人,面对这样的僵局,姜春燕和其他办案人员积极分析案情,商讨侦查策略,采取利用其他犯罪嫌疑人之间互相猜忌的矛盾心理,奋战三天,终于使犯罪嫌疑人认罪,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正是这些大要案的磨砺,才把一个对自侦业务了解不多的门外汉,历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反渎检察官。

深植业务 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自侦案件的侦查员,姜春燕深知必须像植物一样,只有把根深植在土地里汲取养分,才能最终迎来芬芳。

为了使业务水平迅速提高,每办完一起案子,姜春燕总是认真总结办案经验,及时纠正办案中存在的问题或漏洞。她总结的办案经验在全市乃至全省检察机关反渎系统中都被宣传推广。她撰写的《提高反渎干警侦查突破案件能力的做法》、《查办行政执法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技巧》、《强化渎职犯罪检察职能努力提高渎检案件判决率》、《福山区院自行收集案件线索的做法》等经验材料被市院介绍推广,有的还被编入全市反渎干警培训教材。特别是她撰写的《以“六字”破“三难”成功突破司法人员渎职犯罪案件》,在2007年省院召开的全省第六次反渎工作会议中作为经验介绍。2005年,省院给全省较大的分市院分配撰写反渎重点罪名证据标准的调研任务,她负责撰写《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证据标准》。仅在两天的时间内,她就完成了这篇近万字的调研材料。凭着认真的态度、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她的这项成果受到了省院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推荐给高检院有关部门。

姜春燕不仅办案是能手,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起到了骨干作用。由于上级院要求自侦部门在办案中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福山区院在全市率先实行了这一制度。这就要求办理的所有案件都要对法律文书和讯问、询问笔录进行微机录入。由于反渎局仅有三人,这项任务就落在了姜春燕的身上。从2005年起至今,反渎局所有的案件讯问、询问笔录和法律文书均为打印件,而且这些文件95%以上都由她一手完成。福山反渎局率先在全市自侦系统实现了笔录打印化,姜春燕又总结了自己在实行打印笔录及文书制作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对这项工作的许多合理化建议,在全市会议上得到推广介绍,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特别是省院要求实行网上办公办案后,她不仅要完成实际办案工作,还要在网上完成所有案件的流转工作。在系统软件不健全的情况下,姜春燕仔细学习使用说明,对照培训录像每一个步骤进行研究,最终完全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情况,并能熟练地进行网上办公办案,真正成为各项工作中的多面手。

沉淀心智 厚积薄发

工作要靠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进步,姜春燕在长期的工作中深刻感悟到了这一点。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她在2005年积极报考了在职法律硕士,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和办案间隙认真学习各门课程。特别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她利用在大学里学习的有利条件,研究学习了渎职犯罪案件的相关知识。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她选择了与自己办案工作密切相关的题目《玩忽职守罪的法律适用及其完善——中外经验及其借鉴》。在学习和工作的双重积累中,她顺利完成了近3万字的学位论文,并通过了论文答辩。同时,姜春燕还认真学习各类反渎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研读了大量相关案例。在最新的反渎职侵权案件立案标准出台后,她对新立案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学习,并在全市反渎系统举行的相关知识竞赛中,和其他两位同志一起努力,一举夺得全市第一名,为院里争得了荣誉。

倾情奉献 无怨无悔

在上大学期间,姜春燕就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手持正义之剑的执法者。而做一名检察官,正是她无悔的人生选择。

战斗在反渎一线,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就是对一名男同志而言,工作强度也不算小。但姜春燕在工作中从没有叫过苦喊过累,从不计较得失。2007年办理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一案时,她和其他二名同志一起冒着酷暑,连续奋战,终于突破案件。在办理某公安局毛某等四人非法拘禁一案时,她和其他同志又顶着严寒一起连续奋战,有时一天就要找十几名证人,并且连续做笔录,她从不叫屈退缩。她不但参与办理每一起案件,还兼任局里的所有内勤工作。2007年省院检查组下基层院检查各项工作时,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姜春燕在办公室里彻夜加班整理卷宗档案,保证局里的各项工作都没有漏洞。省院领导检查后对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检查组对她装订卷宗的评价是:“我们找不出毛病。”

正是她如此倾心忘我的努力,才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她所办理的案件,都被法院以渎职侵权罪名判决,有罪判决率达到100%。她所在的反渎局已连续四年被评为烟台市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并在2007年被省院授予“全省十佳反渎局”;她个人也两次受到市院嘉奖,2007年又被市院评为“优秀侦查员”。

姜春燕——这株成长在检察沃土中的铿锵玫瑰,正凭着对人民检察官的不懈追求,绽放在共和国的检察战线上。

(3)

今年32岁的阎冬梅,看上去是个普通而恬静的女子,很难把她和近十年的公安工作经历联系在一起,也看不出她现在是一名乡镇女干部。与同样是选调生、进大机关的同龄人相比,阎冬梅在政治上的成长与发展也许算不上很快,但十多年来,她始终扎根在基层工作一线,一步一个脚印。她在锻炼自己的同时,坚持以一流的工作业绩,真诚地回报组织的培养。

有了“星期天便民服务日”

1998年夏天,阎冬梅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毕业,被安排至仪征市公安系统工作。她人生的第一站,是城北派出所。她所从事的具体事务,是基层派出所最基本的户籍、财务、档案等内勤管理工作。看似普通、琐碎的工作,阎冬梅没有按部就班地做下去,她发现每周五天的工作制适合于机关事业单位和本地人,但对于一些在外地工作或在外打工的人,想利用双休日时间回来办理户口迁移、户籍证明等相关手续就不够方便了。工作最初的一年里,阎冬梅关照派出所值班人员:如果休息日有人来派出所办手续,等得急,你们给我打电话,我就来,没关系!1999年7月起,阎冬梅在全市基层派出所首家推出“星期天便民服务日”,从此后再也未中断过,辖区内的居民星期天也可以来派出所办事了!而阎冬梅首创的这一做法,目前已在仪征真州、新城、新集、马集等城区或近郊派出所推广开,并一直被坚持。

谁说女子不如男

哪里需要自己,阎冬梅就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安排。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阎冬梅被临时抽调到仪征市公安局国保大队参与一些案件的侦破。组织上的信任是压力,更是动力,阎冬梅以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过硬的政治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大家认可。2003年在侦破5•6邪教案件中,专案组5个人,阎冬梅是唯一的女同志,她不顾“非典”肆虐,和男同志一道,到大仪镇走访,到安徽天长取证,到当事人农村老家调查,为迅速侦破这起案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当时,阎冬梅留在家中的女儿才一周岁多一点,丈夫在扬州军分区某部服现役。因为成功侦破这起邪教案件,阎冬梅所在的侦破小组集体荣立三等功一次。

动真碰硬的女副指导员

2003年9月,阎冬梅回城北派出所担任副指导员,分管户籍、内务和一个社区,协助指导员抓队伍管理。当时曹山派出所刚刚并过来,两所合一,人员多,年轻人多,大家思想活跃,有民警忙于日常事务的处理,疏于内务管理。针对这一情况,阎冬梅在所里设立“内务曝光台”,每天上午召开晨会时向大家反复强调:事情增多了,但派出所的对外形象、我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不能丢!所里的许多老同志是阎冬梅刚进公安机关时的“师傅级”人物,有人认为阎冬梅“新官上任三把火”,说说而已。但从设立“内务曝光台”的第一天起,阎冬梅就动起了真格的,从接处警不规范到着装不整洁,等等,列出了三四条;严重的,指名道姓。大家这下子严肃对待起来,认真对照规范要求,自我检查。每天公布的“曝光”内容逐步减少,只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内务曝光台”就成了“空白板”。而随后的10月12日下午,省公安厅黄明厅长在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带领政治处的一班人来仪征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暗访,对暗访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那是一个休息日,天上飘着小雨,阎冬梅正在所里准备一份材料。城北派出所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次年4月举办的全省派出所所长、刑警队长、交警队长“三长”培训学校,以及其他场合,黄明厅长多次予以高度赞扬。并要求省警官学院管理系傅冰钢教授专门来仪征到城北派出所实际调研,把城北派出所的经验作为一个成功典范在更大的范围宣讲。

群众信访逐年下降

2004年4月,通过局里的公开竞聘,阎冬梅调至仪征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任副教导员。班子里7名同志,阎冬梅是唯一的女同志,也是唯一跨警种交流的成员。她分工负责信访、纪检、考核、党建等工作。在此之前,大队没有专人负责信访工作。前来投诉的,多是被处罚的驾驶员。在通常的认识里,管理与被管理永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想在执勤交警和违章驾驶员之间驾起一座沟通与理解的桥梁,那几乎不可能。阎冬梅没有把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她认为,无论投诉者是什么样的身份、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公心,客观公正地调查取证,对当事人该解释的解释,对应用条文不适合、态度出问题的交警该处理的处理,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2004年,阎冬梅处理信访案件60余起;2005年,大队信访案件不足50起;2006年,降至30多件。2006年,民警有责投诉为零。2005年8月,镇江某高校一名女教师,途经大仪镇时因超速被处罚,在执行过程中交警因使用方言引起这位女教师误解,随后写信到大队反映该交警执法不文明。阎冬梅经认真调查核实后多次打电话给当事人,向她解释并告知处理意见,直至对方表示理解、接受。

两次克服心理落差

当年一块儿从大学毕业的同学,大多当了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而自己,穿上一身警服,英姿飒爽,阎冬梅一开始自我感觉无疑是很好的。但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之后,繁琐、重复、单调的内勤工作一下子让她没了新鲜劲儿。甚至有老民警对她说:你这内勤工作,一个初中生跟班一个月,做得不一定比你差!阎冬梅陷入了思考:组织上这样安排我,是让我从最基本的业务锻炼起;城北派出所是全国一级派出所、全省优秀派出所,组织上能把我放在这样优秀的平台上锻炼,正说明了组织上对我的信任与期望;我所做的工作虽然平常、程序化,但对群众却是十分重要的;我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也许无数次,但对群众,也许这辈子能进派出所办事也就一两次,这一两次我的工作态度就是公安机关留给对方的印象……正因为大家都在做、都能做,所以我要做得最好,做出特色,做出新意来!阎冬梅成功战胜了第一次心理落差。

2007年1月,阎冬梅经组织上推荐,参与仪征市陈集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职位选举,成功当选。一个从小到大生活在城里,自己、爱人双方大家庭中连农村亲戚也很少有的女同志,现在一下子来到乡镇工作,阎冬梅多少有点不习惯。工作的环境变了,工作的对象变了,工作的条件变了,工作的内容变了,工作的节奏变了……唯一不变的是阎冬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当年年底,政府班子换届选举,到基层工作一年时间不到的阎冬梅,以得票排名第二的支持率再次成功当选为副镇长。经过这次考验,阎冬梅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比起在公安部门,到乡镇工作,使我对农村人口的艰辛与不易有了更深切的感触,在工作中我渐渐明白,农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干部!你真心为他们做事情,诚信公正地对待他们,就等于在干群关系中注入了粘合剂。两次克服心理落差,阎冬梅像是两次经历凤凰涅槃般的考验与“重生”,她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基层干部。务实、果断、高效、亲和,这成为她身边人所共知的工作作风。

群众称她“这丫头”

在陈集镇,阎冬梅主要分管教育、卫生、科技、计生等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事之一,农村改厕是令许多分管干部头疼的工作之一,就连一些村干部,对这项工作也不够理解:管天管地,哪管得了人家尿尿屙屎放屁!这么多年的习惯……但阎冬梅没有被困难吓倒,她让村干部带着自己,一户一户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这个大学历史专业本科生、省委党校区域发展和社会学研究生学历的年轻女子,也学会了“茅厕靠厨房,苍蝇两头忙”这样的群众语言,推心置腹向群众宣传农村改厕“三格式”化粪池的好处。首次上门,许多群众不认识走在村干部前面的阎冬梅,会热情地招呼:“这丫头来干什么?坐下子!”五六月农忙,随后农闲,也是天气最热的时节,阎冬梅没有守在空调间里,走村入户忙工作。2007年,陈集镇农村改厕任务完成率在仪征11个乡镇、两个办事处中排名第三;2008年的任务数要求9月底完成,7月底、8月初陈集镇便全面完成。同时,教育上,陈集中学2007、2008年高考上线人数分别完成市局下达任务数的292%和187%,初中部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数由2006年的“光头”变为2007年的6人、2008年的13人……全镇6所公办学校,每所学校每个学期阎冬梅至少要上门八九次。到陈集镇上班的前两周,她抽空跑遍了所有的村部;随后又利用两天时间,集中把学校跑了一遍。2007年,阎冬梅分管的陈集镇科技工作被评为全市二等奖。一点点、一滴滴,像一粒粒果实,在阎冬梅走过的路途中,在她留下的一个个脚印里,生根、发芽、开花。

题目:

1、给定资料表明:选调生到基层之前,大都有一段“不适期”。请你结合“给定资料1”提供的孟帅做法,谈谈工作局面从那几方面入手。

要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字数掌握在300字左右。(7分)

2、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3”介绍的姜春燕和阎冬梅先进事迹,谈谈在基层岗位上,如何才能做好“敬业和精业”这篇文章?

要求:有针对性、可行性、详略得当,字数在400字以内。(8分)

3、请根据你对全部资料的理解和感悟,以“也谈基层工作“干头”与“奔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在900字左右。(35分)如今在乡镇基层干部中选拔副科级领导、选录大学生到村委会任职、选拔村干部当公务员无疑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村子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级组织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事业发展的依靠,是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大多在这里。农民要过上富足殷实的生活,离不开乡、乡村干部的组织领导和带头示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达到小康社会需要众多乡、村干部的倾力奉献。

长期以来,作为农村发展“领头雁”的村支书、村主任,常常被称为“泥腿子”干部。切实有效地解除困扰村干部生活保障和出路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充满希望、看到“奔头”,工作才有劲头和“干头”。我省公开招录优秀村干部,我县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等不仅拓宽了干部选任的视野,而且优化了公务员队伍结构,激发了乡、村干部专心致志、争先创优、献身“三农”的热情。

有“干头”,不只是针对基层工作,也是做任何工作都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包括那些更多仍工作在农村的乡、村干部。做任何工作,都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需要精业、敬业。支撑“干头”的是: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身价值,有良好的“奔头”和成果。假如没有“奔头”,“干头”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希望在前头,行动有劲头,工作才会有“干头”。

“奔头”也是奋斗、进步目标的具体化,它能促使人们在进取中创造业绩,获取成果,享受快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倘若一定要问我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那么,我只可以说出我为别人设计的话,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不可否认,现实中有些领导只要求部属如何如何干工作,而对其个人生活等现实问题则考虑得不够,一旦提个人哪怕微小的要求,就被认为“思想落后”。这样只让人有“干头”,不考虑其有没有“奔头”,是难以点燃希望之火的,“干头”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有“干头”源于有“奔头”,有“奔头”促进有“干头”。让长期在基层乡村一线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的优秀乡、村干部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盼头,具有导向性的意义。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就应当多从制度、机制层面上予以考虑。热情肯定、格外珍惜基层干部有“干头”的精神,创造条件多为他们谋些“奔头”,就会使其在希望中工作,愉快而出彩,创新而有为。

也谈基层工作“干头”与“奔头”

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担负着管理、领导、组织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是推动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骨干力量。基层工作具有直接性、集体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决定了每一位基层干部既要有“干头”,又要有“奔头”。

基层工作如果只有“干头”,一腔热情,献身基层,而没有“奔头”会让基层干部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持久的工作激情和动力。而只看到“奔头”,一心向前看,只求上进,缺乏“干头”,会使基层干部脱离实际,导致急功近利,也不利于基层干部的长远发展。因此,基层干部必须工作上有“干头”,生活上和思想上有“奔头”,才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保持持久的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将基层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工作上有“干头”,是基层干部开展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基层工作每天面对的是广大人名群众,要求我们基层干部要用一颗扎根基层、奉献自己的热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意识。一方面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思想理论知识,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政策,积极高效的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另一方面,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及时发现群众困难和问题,帮民之所需,排民之所忧,解民之所难,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思想上有“奔头”,是基层干部扎根基层,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基层工作的长期性、艰苦性、复杂性等特点会造成基层干部的工作疲惫,产生心理负担。因此,要创新基层工作机制,保障基层干部生活,真正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让基层干部在思想上有“奔头”,有不断工作的动力。一方面,政府要关心和重视基层干部生活,把各项福利政策有重点的向基层干部倾斜,解决其生活问题,让每位基层干部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打破各种干部选拨、交流界限,在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轮岗交流,切实加大同一层次的乡镇与乡镇,乡镇与机关之间的干部交流,建立良好的基层干部流动机制,让基层干部在工作的同时不断成长。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层干部的扎实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需要。每一位基层干部都要抓住我国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的良好机遇,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充满“干头”和“奔头”,以饱满的热情与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在火热的改革浪潮中谱写新的人生篇章,在基层创造人生的价值!

第五篇:山东选调生的一些复习材料

附:2010山东选调生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进党组负责人发出向沈浩学习倡议书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产生强烈反响。近日,江苏华西村吴协恩、山西大寨村郭凤莲、北京韩村河村田雄、河南南街村王宏斌、上海九星村吴恩福、安徽小岗村金乔、浙江花园村邵钦祥、浙江滕头村傅企平、云南福保村杨明、江西进顺村罗玉英等部分先进党组视频:小岗村书记沈浩病逝村民曾集体写挽留信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

织负责人联名发出倡议书,倡导全国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向沈浩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头人,做一名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做一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倡议书全文如下:

部分农村基层先进党组织负责人倡议书

全国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

连日来,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的事迹。6年前,沈浩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欣然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前往条件艰苦的小岗村任职。6年来,他牢记宗旨,无私奉献,扎根农村,艰苦创业,带领乡亲们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戴。小岗村群众三次按下红手印表达对沈浩书记的心愿,这是对沈浩的最高评价。

“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沈浩这样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我们倡议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以沈浩为榜样,学习他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学习他不断增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能力和本领;学习他自觉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承诺要像沈浩那样,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头人,做一名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做一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2009年山东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

我愿做黄河滩边的一株柽柳

——记济南吴家堡镇曹家圈村大学生村官孟帅

“与村支书第一次见面,一双粗糙的大手将我握得生疼。„小孟书记,欢迎你!‟村支书嘿嘿一笑,回头招呼几个村干部模样的人说:„这就是区里派到咱村的大学生小孟,以后就叫孟副书记。‟”这是孟帅自己记录的初到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镇曹家圈村的第一个场景。

从“孟副书记”、“小孟副书记”,到“小孟”、“孟呀”,包村3年,黄河滩边淳朴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孟帅称谓的变化,给人许多回味、许多思索……

“既然选择了曹家圈,我就决不能轻言放弃”

2004年7月,孟帅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作为选调生,同年他被济南市槐荫区委组织部安派到吴家堡镇工作。

吴家堡对孟帅来说是陌生的。坐上从市里开往远郊的汽车,在近一小时的路程里,高楼大厦逐渐从视线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稻田和稀疏的村落,此时孟帅才真正体会到“偏远”的含义。

报到没几天,槐荫区抽调机关干部包村。孟帅主动找镇党委副书记张亮,要求到困难的地方去:“我年轻,在哪里都是从头干起,您给我安排个穷村吧。”张亮被眼前这位年轻人一脸的真诚打动了:“行,就去曹家圈吧。”

出了镇政府一直往西、往西,不期而遇的黄河大坝让孟帅纳闷:这是到哪儿了?这里就是曹家圈村,地处槐荫区西北角,依临黄河,位置偏僻,属于经济贫困村,村里一部分土地还在黄河滩里。

淳朴的民风吹拂着这个黄河边小村庄170余年,其间几次搬迁,他们为母亲河大坝奉献出了自己大片的良田,目前人均只有6分耕地,许多村民靠劳力在外打工挣钱,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推开村委会锈迹斑斑的铁门,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房屋和堆了大半个院子的物料。孟帅愣了一会儿,告诉自己:这就是曹家圈,自己的生活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到村里后,孟帅被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没有任何农村工作经验的他,从此开始了他的村官生涯。

村里没人认识新来的孟帅,来了很多天了,还有村民以为他是来推销种子或卖老鼠药的。村里青年都去城里打工了,他想找个陪自己说话的人都很难。一次,有位朋友去曹家圈,问孟帅需不需要捎点什么东西。他想了想,说:“要是方便,捎几份最近的报纸吧,村子偏,看不到新的报纸,都不知道外头发生什么了。”

那段时间,孟帅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黄河大堤。站在大堤上,面对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渐渐地,烦闷一点点隐退,豪情却不断在胸中涌动——“人总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

既然选择了曹家圈,我就决不能轻言放弃。我要干出个样子来!”

心态摆正了,劲头鼓足了,孟帅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他翻阅了大量农村建设和管理的书籍,与村两委成员彻夜交谈,到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

“既然到了这个位置上,我就要把村里的事儿办好”

曹家圈村是一个只有105户人家、355口人的小村,村集体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两方鱼塘,而每年几千元的承包费连两委成员的基本工资都保证不了。

村子虽小但事儿不少。镇领导为孟帅捏了一把汗:这么困难的地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行吗?曹家圈成了镇领导心头的一个疙瘩。

“既然到了这个位置上,我就要把村里的事儿办好。”孟帅说。进村不久,一项繁重的任务就摆在了孟帅面前——村委会换届选举开始了。孟帅负责向村民们介绍选举情况。由于各家的“主心骨”白天要进城打工,孟帅决定晚上挨家挨户走访。大冬天,农村的夜晚来得特别早,不到8点村民们就关门闭户,早早熄灯休息了。孟帅只好先从亮灯的农户入手,逐家逐户做村民的工作。就这样,一个月下来,孟帅跑遍了所有村民家,对思想上转变不过来的,跑三五趟也是常有的事。有时谈完话已是深夜了,孟帅还要赶回离村十余里的住地。手冻裂了,满是血口子,疼得握不住车把,但想到取得的进展,孟帅的心里热乎乎的。

孟帅的付出换来了村民们的理解,他们私下说:“小孟这孩子不容易,人家吃苦受累的,不都是为了咱们村吗?”最后,曹家圈村的村委选举投票率史无前例地达到100%,村民们第一次选出了自己满意的“村官”。结果一公布,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有的村民甚至放起了庆祝的鞭炮。

曹家圈村原来有一条进村的路,由于资金不足,路面没硬化,8米宽的路面就被垃圾、砖头、木材等杂物占去了6米多,村民运送生产生活物资不得不绕道而行,这条路成了村民的“伤心路”。

孟帅决定以修路为突破口,树立村两委的新形象。他天天泡在路上,经过孟帅和村民的艰苦劳动,路面又整修到8米宽,铺上了石硝,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的状况,村民进出村比以往缩短了四五里的路程。

路顺了,老百姓的心气顺了,镇党委领导也对孟帅刮目相看了。

“只要对群众有感情,他们就会实心实意地支持你”

孟帅有两个日记本,一个是大家常见的大本子,记着包村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自己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认识和思考,并经常拿来跟同事们交流。还有一个不为人知、被孟帅视为宝贝疙瘩的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贫困家庭、致富门路、邻里纠纷等道听途说的人和事儿。

90多岁的荣秀山老人,常年卧病在床,身边只有一个孙子,生活非常困难。孟帅第一次去他家,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老人的家就是两间小瓦房,家徒四壁,破烂不堪。老人年纪大了,枯瘦得脱了相,记忆力很差,已经不大认识村里人了。从那以后,孟帅经常从镇上给老人捎些营养品。

村里一直没有公共娱乐场所,孟帅决定利用村委会一间闲置的仓库,办一个村级活动室。由于长期闲置,仓库的铁门笨重、锈迹斑斑,采光、通风不好,散发着一股霉味,需要下大功夫进行装修。由于村委的经费不足,孟帅拿出了自己积攒了半年的3000多元钱,又跟镇里的朋友借了一点,资金的问题解决了,活动室很快就装修完毕,村民们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活动室。

在曹家圈3年,孟帅与村民们也有过磕磕碰碰的事:他曾经逼掌管账簿的会计交出账簿,曾经跟村两委干部因为通自来水的事情“顶牛”……尽管如此,村民们却很服他。他们说:“孟帅心中无亲疏,做事念一个„诚‟字,心里有一个„公‟字。”包村3年,曹家圈变了样。用村委会主任刘建玲的话说:“没想到他有这么大能量,全村的干劲都让他调动起来了,他给我们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村民们对孟帅,先是称呼“孟副书记”、“小孟书记”,后来是“孟”、“小孟”,再后来就直接喊“孟啊”了,就像唤自家的孩子一样亲切自然。而孟帅也将曹家圈当成了生活的全部。无论是给领导汇报工作还是和外人交流,孟帅言必“俺村”、“俺们村”。

曹家圈接纳了孟帅,孟帅也彻底地融进了曹家圈。他在日记里写道:“只要对群众有感情,他们就会实心实意地支持你。”

柽柳,是一种耐盐碱、耐沙荒地,极易扎根生存的植物。孟帅最喜欢的就是看黄河滩边的柽柳林,他说:“我从没去想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我只愿做一株柽柳,只要需要,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都能深深地扎根进去,生长出来。”(本报记者 通讯员 刘天东)

(3)

铿锵玫瑰 检察情深——十佳女检察官姜春燕

胶东在线网3月6日讯(通讯员 福检)近年来,烟台市检察干警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为宗旨,通过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为全市社会的发展、稳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广大女检察官,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和认真,在维护司法公正、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为表彰先进,激励广大女检察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人民检察院的职能作用,烟台市人民检察院与烟台市妇女联合会研究决定,授予姜春燕等十名同志“十佳女检察官”暨“„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福山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是近几年来活跃在烟台市反渎系统中的优秀集体。在这个仅有三人组成的集体中,有一位不让须眉的女检察官。她,就是被誉为“铿镪玫瑰”办案高手姜春燕。

姜春燕1997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当时正逢福山区人事部门和检察院到学校选调当年的优秀毕业生到检察机关工作。在大学表现突出的她,被检察机关选中。从此,这个执着认真的大学生就和检察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她十一年的检察人生也见证了这朵铿锵玫瑰从稚嫩幼苗到绚烂绽放的每一个瞬间。

扎根办案 挑战自我

初到检察机关,姜春燕被分到批捕科工作。在办案的同时,她还兼任科里的内勤。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她很快适应了刑检工作,不到一个月就可以独立办理案件。在批捕科工作时,她就在烟台市办案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办案人”称号。2004年1月,院里进行岗位调整,姜春燕被调到反渎职侵权局工作。到反渎局后,这个有着优秀办案传统的集体让她感觉到了压力。由于刑检工作与自侦工作的办案方式和思路不同,她在开始阶段很难适应。一段时间内对如何侦查案件和进行预审没有清晰的思路,常常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姜春燕没有退缩。她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办案第一线,就没有理由做一棵点缀花朵的小草。于是,她不畏艰难,认真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很快就适应了反渎工作。从2004年至今,反渎局共办理各类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4件20人,她参与了所有案件的侦查和预审,其中80%以上是有影响、震动大的大要案。如某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张某和中队长范某放纵重大案犯的玩忽职守案,某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包某玩忽职守案,某法院法官栾某滥用职权、受贿案,某公安局毛某等四人非法拘禁案,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案等。特别是在办理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造成被害人上肢丧失知觉一案,该案在当地影响较大,被害人家属多次上访。涉案犯罪嫌疑人之一的刘某是刑警队长,反侦查能力极强,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抱定了要和检察机关顽抗到底的决心。而这个案子市院指定管辖由福山区院办理,且案件在接手之前已经被其他单位立查过却没有突破。面对这样的犯罪嫌疑人,面对这样的僵局,姜春燕和其他办案人员积极分析案情,商讨侦查策略,采取利用其他犯罪嫌疑人之间互相猜忌的矛盾心理,奋战三天,终于使犯罪嫌疑人认罪,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正是这些大要案的磨砺,才把一个对自侦业务了解不多的门外汉,历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反渎检察官。

深植业务 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自侦案件的侦查员,姜春燕深知必须像植物一样,只有把根深植在土地里汲取养分,才能最终迎来芬芳。

为了使业务水平迅速提高,每办完一起案子,姜春燕总是认真总结办案经验,及时纠正办案中存在的问题或漏洞。她总结的办案经验在全市乃至全省检察机关反渎系统中都被宣传推广。她撰写的《提高反渎干警侦查突破案件能力的做法》、《查办行政执法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技巧》、《强化渎职犯罪检察职能努力提高渎检案件判决率》、《福山区院自行收集案件线索的做法》等经验材料被市院介绍推广,有的还被编入全市反渎干警培训教材。特别是她撰写的《以“六字”破“三难”成功突破司法人员渎职犯罪案件》,在2007年省院召开的全省第六次反渎工作会议中作为经验介绍。2005年,省院给全省较大的分市院分配撰写反渎重点罪名证据标准的调研任务,她负责撰写《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证据标准》。仅在两天的时间内,她就完成了这篇近万字的调研材料。凭着认真的态度、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她的这项成果受到了省院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推荐给高检院有关部门。

姜春燕不仅办案是能手,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起到了骨干作用。由于上级院要求自侦部门在办案中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福山区院在全市率先实行了这一制度。这就要求办理的所有案件都要对法律文书和讯问、询问笔录进行微机录入。由于反渎局仅有三人,这项任务就落在了姜春燕的身上。从2005年起至今,反渎局所有的案件讯问、询问笔录和法律文书均为打印件,而且这些文件95%以上都由她一手完成。福山反渎局率先在全市自侦系统实现了笔录打印化,姜春燕又总结了自己在实行打印笔录及文书制作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对这项工作的许多合理化建议,在全市会议上得到推广介绍,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特别是省院要求实行网上办公办案后,她不仅要完成实际办案工作,还要在网上完成所有案件的流转工作。在系统软件不健全的情况下,姜春燕仔细学习使用说明,对照培训录像每一个步骤进行研究,最终完全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情况,并能熟练地进行网上办公办案,真正成为各项工作中的多面手。

沉淀心智 厚积薄发

工作要靠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进步,姜春燕在长期的工作中深刻感悟到了这一点。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她在2005年积极报考了在职法律硕士,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和办案间隙认真学习各门课程。特别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她利用在大学里学习的有利条件,研究学习了渎职犯罪案件的相关知识。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她选择了与自己办案工作密切相关的题目《玩忽职守罪的法律适用及其完善——中外经验及其借鉴》。在学习和工作的双重积累中,她顺利完成了近3万字的学位论文,并通过了论文答辩。同时,姜春燕还认真学习各类反渎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研读了大量相关案例。在最新的反渎职侵权案件立案标准出台后,她对新立案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学习,并在全市反渎系统举行的相关知识竞赛中,和其他两位同志一起努力,一举夺得全市第一名,为院里争得了荣誉。

倾情奉献 无怨无悔

在上大学期间,姜春燕就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手持正义之剑的执法者。而做一名检察官,正是她无悔的人生选择。

战斗在反渎一线,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就是对一名男同志而言,工作强度也不算小。但姜春燕在工作中从没有叫过苦喊过累,从不计较得失。2007年办理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一案时,她和其他二名同志一起冒着酷暑,连续奋战,终于突破案件。在办理某公安局毛某等四人非法拘禁一案时,她和其他同志又顶着严寒一起连续奋战,有时一天就要找十几名证人,并且连续做笔录,她从不叫屈退缩。她不但参与办理每一起案件,还兼任局里的所有内勤工作。2007年省院检查组下基层院检查各项工作时,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姜春燕在办公室里彻夜加班整理卷宗档案,保证局里的各项工作都没有漏洞。省院领导检查后对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检查组对她装订卷宗的评价是:“我们找不出毛病。”

正是她如此倾心忘我的努力,才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她所办理的案件,都被法院以渎职侵权罪名判决,有罪判决率达到100%。她所在的反渎局已连续四年被评为烟台市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并在2007年被省院授予“全省十佳反渎局”;她个人也两次受到市院嘉奖,2007年又被市院评为“优秀侦查员”。

姜春燕——这株成长在检察沃土中的铿锵玫瑰,正凭着对人民检察官的不懈追求,绽放在共和国的检察战线上。

(3)

今年32岁的阎冬梅,看上去是个普通而恬静的女子,很难把她和近十年的公安工作经历联系在一起,也看不出她现在是一名乡镇女干部。与同样是选调生、进大机关的同龄人相比,阎冬梅在政治上的成长与发展也许算不上很快,但十多年来,她始终扎根在基层工作一线,一步一个脚印。她在锻炼自己的同时,坚持以一流的工作业绩,真诚地回报组织的培养。

有了“星期天便民服务日”

1998年夏天,阎冬梅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毕业,被安排至仪征市公安系统工作。她人生的第一站,是城北派出所。她所从事的具体事务,是基层派出所最基本的户籍、财务、档案等内勤管理工作。看似普通、琐碎的工作,阎冬梅没有按部就班地做下去,她发现每周五天的工作制适合于机关事业单位和本地人,但对于一些在外地工作或在外打工的人,想利用双休日时间回来办理户口迁移、户籍证明等相关手续就不够方便了。工作最初的一年里,阎冬梅关照派出所值班人员:如果休息日有人来派出所办手续,等得急,你们给我打电话,我就来,没关系!1999年7月起,阎冬梅在全市基层派出所首家推出“星期天便民服务日”,从此后再也未中断过,辖区内的居民星期天也可以来派出所办事了!而阎冬梅首创的这一做法,目前已在仪征真州、新城、新集、马集等城区或近郊派出所推广开,并一直被坚持。

谁说女子不如男

哪里需要自己,阎冬梅就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安排。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阎冬梅被临时抽调到仪征市公安局国保大队参与一些案件的侦破。组织上的信任是压力,更是动力,阎冬梅以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过硬的政治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大家认可。2003年在侦破5•6邪教案件中,专案组5个人,阎冬梅是唯一的女同志,她不顾“非典”肆虐,和男同志一道,到大仪镇走访,到安徽天长取证,到当事人农村老家调查,为迅速侦破这起案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当时,阎冬梅留在家中的女儿才一周岁多一点,丈夫在扬州军分区某部服现役。因为成功侦破这起邪教案件,阎冬梅所在的侦破小组集体荣立三等功一次。

动真碰硬的女副指导员

2003年9月,阎冬梅回城北派出所担任副指导员,分管户籍、内务和一个社区,协助指导员抓队伍管理。当时曹山派出所刚刚并过来,两所合一,人员多,年轻人多,大家思想活跃,有民警忙于日常事务的处理,疏于内务管理。针对这一情况,阎冬梅在所里设立“内务曝光台”,每天上午召开晨会时向大家反复强调:事情增多了,但派出所的对外形象、我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不能丢!所里的许多老同志是阎冬梅刚进公安机关时的“师傅级”人物,有人认为阎冬梅“新官上任三把火”,说说而已。但从设立“内务曝光台”的第一天起,阎冬梅就动起了真格的,从接处警不规范到着装不整洁,等等,列出了三四条;严重的,指名道姓。大家这下子严肃对待起来,认真对照规范要求,自我检查。每天公布的“曝光”内容逐步减少,只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内务曝光台”就成了“空白板”。而随后的10月12日下午,省公安厅黄明厅长在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带领政治处的一班人来仪征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暗访,对暗访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那是一个休息日,天上飘着小雨,阎冬梅正在所里准备一份材料。城北派出所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次年4月举办的全省派出所所长、刑警队长、交警队长“三长”培训学校,以及其他场合,黄明厅长多次予以高度赞扬。并要求省警官学院管理系傅冰钢教授专门来仪征到城北派出所实际调研,把城北派出所的经验作为一个成功典范在更大的范围宣讲。

群众信访逐年下降

2004年4月,通过局里的公开竞聘,阎冬梅调至仪征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任副教导员。班子里7名同志,阎冬梅是唯一的女同志,也是唯一跨警种交流的成员。她分工负责信访、纪检、考核、党建等工作。在此之前,大队没有专人负责信访工作。前来投诉的,多是被处罚的驾驶员。在通常的认识里,管理与被管理永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想在执勤交警和违章驾驶员之间驾起一座沟通与理解的桥梁,那几乎不可能。阎冬梅没有把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她认为,无论投诉者是什么样的身份、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公心,客观公正地调查取证,对当事人该解释的解释,对应用条文不适合、态度出问题的交警该处理的处理,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2004年,阎冬梅处理信访案件60余起;2005年,大队信访案件不足50起;2006年,降至30多件。2006年,民警有责投诉为零。2005年8月,镇江某高校一名女教师,途经大仪镇时因超速被处罚,在执行过程中交警因使用方言引起这位女教师误解,随后写信到大队反映该交警执法不文明。阎冬梅经认真调查核实后多次打电话给当事人,向她解释并告知处理意见,直至对方表示理解、接受。

两次克服心理落差

当年一块儿从大学毕业的同学,大多当了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而自己,穿上一身警服,英姿飒爽,阎冬梅一开始自我感觉无疑是很好的。但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之后,繁琐、重复、单调的内勤工作一下子让她没了新鲜劲儿。甚至有老民警对她说:你这内勤工作,一个初中生跟班一个月,做得不一定比你差!阎冬梅陷入了思考:组织上这样安排我,是让我从最基本的业务锻炼起;城北派出所是全国一级派出所、全省优秀派出所,组织上能把我放在这样优秀的平台上锻炼,正说明了组织上对我的信任与期望;我所做的工作虽然平常、程序化,但对群众却是十分重要的;我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也许无数次,但对群众,也许这辈子能进派出所办事也就一两次,这一两次我的工作态度就是公安机关留给对方的印象……正因为大家都在做、都能做,所以我要做得最好,做出特色,做出新意来!阎冬梅成功战胜了第一次心理落差。

2007年1月,阎冬梅经组织上推荐,参与仪征市陈集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职位选举,成功当选。一个从小到大生活在城里,自己、爱人双方大家庭中连农村亲戚也很少有的女同志,现在一下子来到乡镇工作,阎冬梅多少有点不习惯。工作的环境变了,工作的对象变了,工作的条件变了,工作的内容变了,工作的节奏变了……唯一不变的是阎冬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当年年底,政府班子换届选举,到基层工作一年时间不到的阎冬梅,以得票排名第二的支持率再次成功当选为副镇长。经过这次考验,阎冬梅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比起在公安部门,到乡镇工作,使我对农村人口的艰辛与不易有了更深切的感触,在工作中我渐渐明白,农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干部!你真心为他们做事情,诚信公正地对待他们,就等于在干群关系中注入了粘合剂。两次克服心理落差,阎冬梅像是两次经历凤凰涅槃般的考验与“重生”,她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基层干部。务实、果断、高效、亲和,这成为她身边人所共知的工作作风。

群众称她“这丫头”

在陈集镇,阎冬梅主要分管教育、卫生、科技、计生等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事之一,农村改厕是令许多分管干部头疼的工作之一,就连一些村干部,对这项工作也不够理解:管天管地,哪管得了人家尿尿屙屎放屁!这么多年的习惯……但阎冬梅没有被困难吓倒,她让村干部带着自己,一户一户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这个大学历史专业本科生、省委党校区域发展和社会学研究生学历的年轻女子,也学会了“茅厕靠厨房,苍蝇两头忙”这样的群众语言,推心置腹向群众宣传农村改厕“三格式”化粪池的好处。首次上门,许多群众不认识走在村干部前面的阎冬梅,会热情地招呼:“这丫头来干什么?坐下子!”五六月农忙,随后农闲,也是天气最热的时节,阎冬梅没有守在空调间里,走村入户忙工作。2007年,陈集镇农村改厕任务完成率在仪征11个乡镇、两个办事处中排名第三;2008年的任务数要求9月底完成,7月底、8月初陈集镇便全面完成。同时,教育上,陈集中学2007、2008年高考上线人数分别完成市局下达任务数的292%和187%,初中部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数由2006年的“光头”变为2007年的6人、2008年的13人……全镇6所公办学校,每所学校每个学期阎冬梅至少要上门八九次。到陈集镇上班的前两周,她抽空跑遍了所有的村部;随后又利用两天时间,集中把学校跑了一遍。2007年,阎冬梅分管的陈集镇科技工作被评为全市二等奖。一点点、一滴滴,像一粒粒果实,在阎冬梅走过的路途中,在她留下的一个个脚印里,生根、发芽、开花。

题目:

1、给定资料表明:选调生到基层之前,大都有一段“不适期”。请你结合“给定资料1”提供的孟帅做法,谈谈工作局面从那几方面入手。

要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字数掌握在300字左右。(7分)

2、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3”介绍的姜春燕和阎冬梅先进事迹,谈谈在基层岗位上,如何才能做好“敬业和精业”这篇文章?

要求:有针对性、可行性、详略得当,字数在400字以内。(8分)

3、请根据你对全部资料的理解和感悟,以“也谈基层工作“干头”与“奔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在900字左右。(35分)

如今在乡镇基层干部中选拔副科级领导、选录大学生到村委会任职、选拔村干部当公务员无疑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作。“村子好不好,关键在领导;农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村级组织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和事业发展的依靠,是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大多在这里。农民要过上富足殷实的生活,离不开乡、乡村干部的组织领导和带头示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达到小康社会需要众多乡、村干部的倾力奉献。

长期以来,作为农村发展“领头雁”的村支书、村主任,常常被称为“泥腿子”干部。切实有效地解除困扰村干部生活保障和出路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充满希望、看到“奔头”,工作才有劲头和“干头”。我省公开招录优秀村干部,我县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等不仅拓宽了干部选任的视野,而且优化了公务员队伍结构,激发了乡、村干部专心致志、争先创优、献身“三农”的热情。

有“干头”,不只是针对基层工作,也是做任何工作都必须具备的精神状态,包括那些更多仍工作在农村的乡、村干部。做任何工作,都需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需要精业、敬业。支撑“干头”的是: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优异成绩,实现自身价值,有良好的“奔头”和成果。假如没有“奔头”,“干头”是坚持不了多久的。“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希望在前头,行动有劲头,工作才会有“干头”。

“奔头”也是奋斗、进步目标的具体化,它能促使人们在进取中创造业绩,获取成果,享受快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倘若一定要问我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那么,我只可以说出我为别人设计的话,就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不可否认,现实中有些领导只要求部属如何如何干工作,而对其个人生活等现实问题则考虑得不够,一旦提个人哪怕微小的要求,就被认为“思想落后”。这样只让人有“干头”,不考虑其有没有“奔头”,是难以点燃希望之火的,“干头”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有“干头”源于有“奔头”,有“奔头”促进有“干头”。让长期在基层乡村一线艰苦奋斗、努力工作的优秀乡、村干部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盼头,具有导向性的意义。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就应当多从制度、机制层面上予以考虑。热情肯定、格外珍惜基层干部有“干头”的精神,创造条件多为他们谋些“奔头”,就会使其在希望中工作,愉快而出彩,创新而有为。

也谈基层工作“干头”与“奔头”

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担负着管理、领导、组织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是推动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骨干力量。基层工作具有直接性、集体性、复杂性的特点。因此,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决定了每一位基层干部既要有“干头”,又要有“奔头”。

基层工作如果只有“干头”,一腔热情,献身基层,而没有“奔头”会让基层干部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持久的工作激情和动力。而只看到“奔头”,一心向前看,只求上进,缺乏“干头”,会使基层干部脱离实际,导致急功近利,也不利于基层干部的长远发展。因此,基层干部必须工作上有“干头”,生活上和思想上有“奔头”,才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保持持久的为人民服务的热情,将基层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

工作上有“干头”,是基层干部开展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基层工作每天面对的是广大人名群众,要求我们基层干部要用一颗扎根基层、奉献自己的热心,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意识。一方面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思想理论知识,及时向群众宣传党的各项政策,积极高效的做好上传下达工作。另一方面,要深入群众,联系群众,及时发现群众困难和问题,帮民之所需,排民之所忧,解民之所难,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思想上有“奔头”,是基层干部扎根基层,不断进步的重要保障。基层工作的长期性、艰苦性、复杂性等特点会造成基层干部的工作疲惫,产生心理负担。因此,要创新基层工作机制,保障基层干部生活,真正解决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让基层干部在思想上有“奔头”,有不断工作的动力。一方面,政府要关心和重视基层干部生活,把各项福利政策有重点的向基层干部倾斜,解决其生活问题,让每位基层干部有尊严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打破各种干部选拨、交流界限,在基层开展多种形式的轮岗交流,切实加大同一层次的乡镇与乡镇,乡镇与机关之间的干部交流,建立良好的基层干部流动机制,让基层干部在工作的同时不断成长。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层干部的扎实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需要。每一位基层干部都要抓住我国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的良好机遇,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充满“干头”和“奔头”,以饱满的热情与昂扬的斗志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在火热的改革浪潮中谱写新的人生篇章,在基层创造人生的价值!

下载山东选调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选调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选调生05年申论

    选调生05年申论 材料一: 目前,各家银行纷纷安装了柜员机,许多消费者反映柜员机有吞卡和卷钱的现象。例如,广州的李先生反映,他于2000年12月29日在广州某银行柜员机存款5000元,该......

    2010山东选调生真题

    说明:以下材料是考试之后凭借印象整理归纳的,网上沈浩的事迹很多,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2010年山东省申论考试材料内容总结如下: 整......

    山东选调生村官考试热点

    山东选调生村官考试热点:山东枣庄大学生村官李浩带村民传承鲁班技艺鲁班锁,也叫八卦锁、孔明锁、六子联方,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鲁班锁、鲁......

    山东选调生面试真题汇总

    山东选调生面试真题汇总(2006——2011) 山东省选调生2006年4月9日面试题 1.关于汇报弄虚作假的漫画,问你怎么看? 2. 建设新农村说你的看法?追问是组织一个新农村建设研讨班,问你怎......

    2007山东选调生真题(申论+参考)

    2007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题目 参考材料: 材料一: 福建省2007年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大会2月3日在福州举行。在大会现场,记者接触了不少毕业生、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及......

    山东选调生面试真题汇总

    山东选调生面试真题汇总(2006——2013) 2006年面试真题 4月9日面试题 1.关于汇报弄虚作假的漫画,问你怎么看? 2. 建设新农村说你的看法?追问是组织一个新农村建设研讨班,问你怎么......

    2015年山东选调生村官考试内容是什么

    2015年山东选调生村官考试内容是什么 2015山东选调生村官考试内容是什么? 山东卓博教育整理2014年山东选调生考试进行改革,村官考试与选调生考试进行合并,选调生不在直接进行招......

    山东选调生面试真题精选

    2012年山东省选调生面试真题: 14日上午 关于农村房改、拆迁问题,放一段视频,出两道题目, 一是谈谈对新农村建设中房屋改造和拆迁的看法, 二是情景模拟如何劝说那些拒不合作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