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2山东选调生申论真情回忆
申论A卷(应届生版)
一个大材料,讲的是李英强立人图书馆的先进事迹
三个问题:归纳总结李英强创办立人图书馆的原因?
概括立人图书馆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启示?
以“选调生的个人价值和历史使命”为方向,自拟题目。
4年前,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李英强放弃大城市生活,背起行囊回到湖北农村老家。和他相伴的,还有一份扎根农村、建设乡村图书馆的执拗理想。
几年过去,他在自己的家乡和全国其他8个省份共建起了13座图书馆。他雄心勃勃,想在更多的农村地区,建立更多的图书馆。
这些乡村图书馆,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立人”,取《论语》中“己欲立而立人”之意。李英强想通过图书馆这个平台,“恢复人的尊严,发扬人的价值,帮助人成为健康的人”。
“我相信一件事,就去行动。改变我们能够改变的,接受我们不能够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要做的。”这个留着山羊胡子的青年人说道,语速极快。
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我们不能做点什么吗
初冬的一个下午,在湖北省蕲春县这个名叫青石镇的地方,太阳还稍有点刺眼。32岁的李英强趿拉着一双蓝色拖鞋,穿着一件浅灰色外衣,抱着自己不满一周岁的女儿,坐在台阶上晒太阳。如果不了解他的背景,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个名校硕士。
台阶前的水泥地上晒着稻谷,往前,是一条不太宽的公路。飞驰的汽车鸣笛驶过,掀起阵阵尘土。马路另一侧,是青石镇中学。一些推着小车卖零食的小贩,在等待着学生的出现。
图书馆就在李英强的身后,一栋红色的4层小楼。这是李英强今年才租下的,每年租金1.8万元。摆放在门前的一块白板上,写着“图书馆,免费阅读”的字样,算是牌子。此前,他的图书馆设在中学内,不对镇民开放。
公路上人来人往,但没什么人走进图书馆。
“时间长了,就会有人进来。”年轻的父亲倒是很放松,逗弄着怀中的孩子,不时笑出声来。
5年前一个冬日,李英强到河南农村出差。一个个村庄从火车窗外掠过,许多显得凋敝。农村出身的他,便与同行友人谈论起农村的话题。他们聊到农村的衰败,聊到农民精神世界的荒芜,聊到“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的同题系列文章。
其时,李英强刚刚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在北京一家非政府组织工作,关注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最初为四川一位学者所写,在文章中他以自己所在的中学为切入点,引申到他对整个社会的担忧。作者在文中强调:“一种向下的力量开始登场,从而抑制住了原本随着时代而高涨的向上的力量。”
文章引起不少人的共鸣。此后,一些人开始写同题目文章,描写及反思自己家乡的“沦陷”。
“我几乎看过所有写家乡沦陷的文章。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我们不能做点什么吗?”李英强说。
家乡对他来说,是一个亲近而又遥远的地方。自1997年离开农村老家,到外地上大学后,他就一直在城市生活。每次回到老家,他停留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即便是短暂的逗留,家乡的凋敝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那位四川学者在文章中写道:“我的家乡今天充满了„„终日消耗在麻将里的人群,以及在教育者绑架之下被迫造假的孩子们。”这样的景象,也在蕲春县出现,也在青石镇出现。
李英强读中学时,这个叫青石镇的地方,还有几家“有追求”的小书店,而国营的新华书店,也会卖一些“打开世界大门”的图书。
如今,那些小书店不见了。那个不太大的新华书店虽然仍在这个镇子上营业,不过里面的书已经与以前有“质的不同”。在昏暗的空间里,破旧的书架上横七竖八地摆着一些教辅材料、科技书籍等。镇上的高中毕业生蔡小海大呼:“这些书都过时了,有谁会买?”
小镇上还有几家网吧。每次回到家乡,李英强总能发现,一些戴着红领巾或穿着校服的孩子,出现在烟雾缭绕的网吧中,玩着各种各样的游戏。一些游戏中,甚至还出现色情的画面。
上高中后,李英强来到县城。当时县城的人文氛围,让他充满激情和想象力。那时,县城的电影院会放映一些不错的影片,他在那里看到过科幻大片《未来水世界》。而现今,电影院依旧在,只是已经变成了歌舞厅。
那些他曾买到过《穆斯林的葬礼》、《白鹿原》以及《简爱》、《悲惨世界》的书店,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租书店。在这些租书店中,他总能看到一些学生在翻阅穿越、盗墓或者“有点色”的言情类书籍。
“经济的繁荣,并没有给农村带来精神世界的充实。”李英强说,“家乡的沦陷包括很多方面,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沦陷。”
那次旅程快到目的地时,李英强严肃地对友人说,自己想回到家乡,为乡民建一所图书馆。因为“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
“我不能逃离,也无处可逃。我是农村考出来的,我必须回到农村去。”他对友人说。
友人一听,当即点头称赞,并鼓励他放手去做。
此后不久,李英强就开始筹划第一家乡村图书馆。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那些书,对考试可能没有帮助,但是对人生有价值
这栋红色小楼的一楼,约有200平方米,沿着3面墙壁,立着一圈书架。图书馆的志愿者将书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书架上。屋子中间摆放着几张白色的书桌,桌上也散落着一些图书。
这些图书,有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还有中学生读物。甚至一些比较“艰深”的书,也出现在这所乡村图书馆里。如果不是门前那些晒着的稻谷,不是公路上乱窜的母猪,乍一看,就像置身于都市中一个有品位的书店。
立人图书馆的书目都经过精心挑选。李英强曾放言:“就藏书质量而言,如果在立人图书馆读几年书,会比上一般的大学强得多。”
2006年的河南之旅一结束,李英强便开始写建立乡村图书馆的计划书,并拟定图书馆的核心书目。其间,他不断与学界朋友联系,请他们推荐适当的书目,甚至还通过网络征集。
立人确定的方向,是以人文教育为主要内容,关注人的精神成长。人文(humanity),指向的是人的发现、成长和完善。综合意义上的人文精神,意味着一个整全的“人的现代化”。
李英强也意识到,立人要在青少年中普及一些公民常识,培养和训练他们的人格,做公民教育的试验者。
最终,他拟定出适合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阅读的书目,共约2000多种。
其中小学生书目有近200种,以简单经典的故事书为主;中学类书目,内容随年级逐渐加深。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系列、刘瑜《民主的细节》等,以及鲁迅、胡适的书,还有钱穆、汤因比、费正清、唐德刚、张灏、葛剑雄等人的著作,都在核心书目之列。此外还包括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
“书目是图书馆的灵魂。农村学校没有城市学校条件好,但立人至少能让农村学生读到高品质的书。”说到这里,李英强加重了语气。
当年刚上大学时,面对那些侃侃而谈的城里同学,他曾产生过一种强烈的“自卑感”。因为中学读书少,一些讨论,他几乎插不上嘴。很长一段时间后,这种自卑感才淡化。
筹划立人乡村图书馆时,“平等”是贯穿其中的一个意识。尽管“硬件”的城乡平等并不现实,但李英强相信,以阅读为主的“软件”是可以填平鸿沟的。
书目拟定后,他就开始着手筹款。这是最为艰难的一步。有朋友回忆,那段时间,每与李英强见面,他都像“着了魔一样”,反复问两个问题:靠谱不?支持不?
第一笔收入是帮着他设计立人标识的朋友捐赠的。当听到他的乡村图书馆计划后,朋友毫不犹豫地掏出300元钱。此后,李英强不断游说,不断有钱捐入。
与此同时,这名北大硕士托家乡的关系,与家乡学校的领导沟通。他的计划是,在学校原有的图书馆基础上,配备自己的核心图书;图书管理,则由自己招募的志愿者负责。因为并不增加学校的成本,学校当即同意。
在“普九”之时,各地的中小学都被要求设立图书馆,配备一定数目的图书。不过,据一名初中校长说,一些农村地区的图书馆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被使用过。另外,图书的种类偏少,以教辅书为主,还有一些图书则完全是“凑数的”。
青石镇中学的图书馆也是如此。有学校老师回忆,当时的图书馆甚至不开放。007年12月底,第一座立人乡村图书馆,在青石镇中学内试营业,起名“黄侃图书馆”。此后,每开一个新馆,大多会以当地文化名人的名字命名。近代国学大师黄侃出生于青石镇,故以他命名。在四川巴中,则有以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晏阳初命名的立人图书馆。
李英强为这座图书馆配备了2000种图书,以人文、社科类为主,每种图书各一册。
开馆那天,天气很冷。下课后,学生们便涌进图书馆。这个只有52个座位的图书馆,被挤得水泄不通。外面还有很多学生在等待,里面的学生一出来,就会有人挤进去。
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一个月。为此,他不得不限制学生数量,并请人做了60个代书板,只有拿到代书板才可进入。即便如此,图书馆外经常也有学生排队等待。
当时蔡小海正在读初三,有一次老师上课时,特意讲到立人图书馆,鼓励同学们多到图书馆读书。
“那些书,对考试可能没有帮助,但是对人生有价值。”小海记得老师这么说过。
乡村教育革命,从乡村图书馆开始
从一开始,李英强就在探索一条教育之路。这也是立人图书馆最核心的定位。
在一次演讲中,他指出:“你看到千千万万的中国少年,在这个信息如此发达、学习如此多元的时代,依然以最低的效率‘被学习’;你看到数百万的中国青年,在经历了所谓的大学教育之后,陷入到失业、迷茫,无力于自身发展,无能于家庭社会;你看到每一个孩子,从很小的年纪,就开始被考试、被排名、被歧视、被告密、被侮辱、被消磨,你不痛心吗?”
因此,他希望自己能为青少年提供一条“自我学习、自我解放、自我成人”之路,让教育回归其本质功能,即立人。而乡村教育革命,“当从乡村图书馆开始”。
这和李英强少年时期的经历有关。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当地几乎无书可读,能看到的,无非是一些评书。偶有大人们拿回一本书,他就会读得津津有味。
年纪大些后,他的生活态度一度消极,准备退学,还曾离家出走过10多天。走出家门后,他才发现自己内心一无所有。
“那时觉得生活没意义。如果我能读到一些有品质的书,或许我就不会有退学的冲动。”李英强回忆道。
作为对教育品质的追求,立人图书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阅读课、手工课、电影欣赏、讲座、冬令营、夏令营等。李英强理想中的乡村图书馆,不仅是一个学习中心、教育基地,还是一个文化中心、精神家园,并且还将成为一个交流中心和公共平台——人们从这里不但是索取,还给予,更重要的是交流,图书馆成为乡村公共生活的一个新的开始。
2008年,李英强在图书馆内开设“中学经济学”。每次开课,总有数十人前来听讲。
蔡小海就是他的忠实听众,几乎每次都到。在课上,小海学到了一些经济学常识,并且还学会用这些知识分析经济事件。
上高中后,他和几个同学认为学校强制给学生订奶的做法不对,便一起调查,一起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学校有“垄断”之嫌,并将分析发表在自己创办的学生报纸上。报纸一出,引起“全校震动”,最后学校取消给学生订奶。一时间,他们几个被同学们奉为“英雄”。
“要是没有图书馆这个平台,我们也做不到这一步。”蔡小海笑着说。
像这样的调查分析还有不少。比如学校的垃圾处理问题、铁栅栏的成本问题、学校的扫帚为什么比家里的坏得快,等等。
借助图书馆这个平台,蔡小海认识了很多校内外的朋友。周末休息时,一些人会跟随小海,到图书馆读书。
小海和另外一所学校的学生小伟认识后,两人经常在图书馆展开讨论。
“你们为什么不把这些问题写出来?”李英强启发他们。
两人兴致很高,召集了一些朋友,开始深入讨论一些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还成立一个编辑部,筹划办一份报纸。不久后,小海出资200元钱,买了一台旧电脑。
第一期报纸出来了,叫《一代人》。一位学者看了其发刊词后,直呼“写得老道”。他们先后出了4期报纸,直到这个团队在高考后各奔东西。
有一次,为了想刊登经济学家茅于轼的一篇文章,蔡小海辗转找到其电话。通过电话,他说了自己的想法,茅于轼当即同意。几天后,小海还收到茅于轼寄给这个编辑部的500元钱以及数本他写的《生活中的经济学》。
近几年,网络开始冲击到这个距离县城近30公里的镇子。李英强曾看过一篇分析少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文章。看后他明白了一点,孩子们沉迷于网络游戏,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聊天儿,其实是教育之病引发的天然反抗。
为此,李英强更加注重通过图书馆和专门的阅读课之间的互动来培养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青石镇现在仍有几家网吧,时常可看到一些孩子的身影。对此,李英强淡淡一笑:“图书馆至少给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在一次夏令营中,李英强组织过一场辩论赛,参加者是北京大学的7名本科生和蕲春的一些高中生。他观察到,在辩论赛上,这些高中生个个表现得“很自信”,“反驳很有力”。
辩论赛结束后,有高中生对他说:“我们并不比大学生差。”
立人图书馆对乡村教师的触动也很大。黄侃图书馆开馆时,李英强邀请北京的几位学者到青石镇与师生交流。当地一名老师至今仍记得当时一位学者的话:即使在现有的乡村教育体制下,中学老师也能有所作为。
想起家乡的时候能够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一些学生陆陆续续走进这座图书馆。这是图书馆最热闹的时刻。回家的学生开始返校,来早了,就到图书馆看看书。
他们或在书架上选书,或在桌前看书,有几人还低声地讨论着什么。图书馆有几名专职义工,但他们几乎不去打扰这些孩子们。
一个上小学四年级的女生问道:“叔叔,这个图书馆会一直开下去吗?”
旁边一名志愿者回答她:“会的,一直开放,你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小女孩不是本地人。她的父母在青石镇打工,她便跟随父母到这里读小学。立人图书馆在校外开放后,她经常到这里读书,尤爱看漫画和绘本。她说自己常常想象,如果有法力,就会帮助穷人做很多很多事情。
而在之前,小女孩说,自己除了课本外,几乎没书可读。每天天一黑,她就只得一个人呆在家中,不是写作业,就是看电视。
她甚至连玩伴都没有。冬天黑得早,天一黑下来,镇子上的人似乎停止了活动,除了马路上飞驰的汽车,几乎看不到人的踪迹。
还有两个小男孩,每天天一擦黑,他们就结伴出现在图书馆中。他们并不喜欢看书,当被问起为什么喜欢到这里玩时,两人的回答是“没地方玩”。
这一点,李英强也看在眼里。“生活本可以是丰富和灿烂的,然而大部分人都是单向度的,向着一个方向努力,因此也不知道什么是丰富什么是灿烂。”
因此他鼓励志愿者多开一些兴趣课,从而让立人图书馆“看得见、摸得着”,“不是天边一朵云,而是落在地上的雨水”。
志愿者小婷开了一门手工课。10多个女孩子,跟着她学编手链。女孩们窃窃私语,不时还发出阵阵笑声。过几天,小婷就要离开,两个小女孩还分别送了她礼物。
休息日的晚上,图书馆还会放电影。这天放的是《音乐之声》,英文原版的,可一些孩子还是看得津津有味。
不过,一些家长并不买账。一个孩子经常到图书馆读书,父亲不同意,总是把孩子拉回家。孩子不愿回去,父亲就说:“光看这些书有什么用?考不上大学,你读再多的书还不是农民?”孩子只好顺从地跟着他回家。
志愿者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多次后,很不解:“读书明明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家长们不愿意孩子们读书?”
后来,他们到一些同学家中做家访。在给家长们讲了一大堆读书的道理后,对方一句话就驳回来: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接受了志愿者的意见,不再强硬地拖孩子回家。晚上下自习后,一些孩子甚至在图书馆逗留到晚9点过。而第二天早晨4点过,他们就要起床,准备上学。
在这个偏僻的乡村中学,学生每天用在课内学习的时间达到10多个小时。
即使在双休日,高年级的学生仍被要求有一天在校学习。“我们就像一个个不需要休息的机器一样。”一名初三学生说。
高三毕业后,蔡小海没考上大学。他到外地打工,“每天挣200元”。打工期间,他一直和青石镇的图书馆保持着联系。终于有一天,他跑了回来,并住在图书馆中,准备来年再考。偶尔,他也给志愿者们做饭。
“在外打工的那段时间,我经常问自己一个问题:打工就是我的生活吗?每问自己一次,我就否定一次。我很痛苦,所以就回来了。”这个唇角刚长出胡茬的年轻人说。
这也正应了李英强所说的:“如果可能的话,图书馆成为一些人的精神家园,当他从乡村外出四处漂泊,想起家乡的时候能够想起图书馆这个温暖的所在。”
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图书馆的“温暖”,李英强将图书馆开到更多的乡村,希望更多的村民走进来。
时至今日,13座立人图书馆已在湖北、河南、四川、云南、河北、江西、山西、重庆、陕西等地的乡镇或县城扎根,办理有效借书证2000余个,覆盖人群达到数万人。
一个读者,就是一棵苹果树
11月上旬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李英强坐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车,从蕲春县城的黄侃图书馆分馆回到青石镇。
图书馆里空荡荡的,一片寂静。他一进门就兴高采烈地对在场的志愿者说:“今天很有收获,有一个女生看了一下午书。”
大家面面相觑,随后哈哈大笑。李英强也跟着笑起来。有志愿者说,自己也培养了几名读者,也应该高兴。
“培养读者很难。只要我们坚持,相信会有不少人来读书的。马丁·路德曾说过:即使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我也会选择在今天出门,种下一棵苹果树。”李英强开始给大家打气。
县城的图书馆开了有一阵子了。前几个星期,几乎无人问津。即便如此,他们也坚持在休息日开门。
吃过晚饭后,李英强照例躲进房间,通过网络和外界联系。他得募集更多的钱,还得招聘更多的志愿者。同时,他还要一遍一遍地传播他的理念。立人图书馆越建越多,钱和人成为李英强头痛的事情。
他曾写道:“林中两条路,我们选择了人烟稀少的小径。不被社会时髦的潮流裹挟,不被已知未知的困难吓倒,我们选择,我们承担,我们热爱,我们享受。”
“到图书馆,能不能考上大学?”
其他志愿者也各行其是。一部分到一楼,等待着读者的到来,另外两人则在二楼忙活。二楼准备再办一个阅览室,书架的材料已经买来了,志愿者们得自己组装。
来这里的志愿者,每个人都怀揣着一分理想。
一名志愿者,在回答“我为什么来立人”的问题时写道:“我只希望这些十三四岁的孩子能多看一些书、开阔眼界、长长见识;只希望在他们毕业后、踏入社会前,思维里面不出现或少出现外出打工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只希望10年后他们在对自己的孩子讲起美丽的校园的时候,不要说那是‘猪圈’。”
志愿者王一夏,硕士研究生没读完,就申请到立人图书馆工作。她的理由很简单,只为做一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志愿者尹虹,刚刚办完离职手续,在广州,她的月薪是3万元。志愿者阿良,原为一家飞机制造厂的工作人员,收入也不菲。还有志愿者三炮、小张、小婷、阿飞、小树等,每个人身上都有故事。
志愿者的这些行为,也常常感动着李英强。他将这个团队的生活,看作是“生活在真实之中的生活”,是一种“‘在人间’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信任、友谊和爱,充盈其间”。
青石镇人依旧在按自己的节奏生活,一些人出门打工,一些人没事打打麻将,一些人喝酒作乐,还有一些人钻进网吧„„白天的公路上依旧一片繁忙,依旧有猪在乱窜。图书馆对面那些闲聊的村民,始终没有走进过图书馆。
有志愿者着急,“恨不得把他们一个个拉进来”。但李英强总说:“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图书馆在这个地方存在,就是意义。”
只要他有空,还是会坐在门前的台阶上,抱着孩子晒太阳。
小女儿不知为何笑了,李英强也被带笑了。他把女儿举到面前,用额头碰碰她的额头。
申论B卷 是关于大学生村官,乡村文化之痛(项目生版)
1.总结下材料中的村官为什么受到群众赞扬?200字
2.该怎样开展工作来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记得不是很清楚了)300字
3.以“基层工作中的大与小”为题作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来谈。800字
第二篇:山东选调生05年申论
选调生05年申论
材料一:
目前,各家银行纷纷安装了柜员机,许多消费者反映柜员机有吞卡和卷钱的现象。例如,广州的李先生反映,他于2000年12月29日在广州某银行柜员机存款5000元,该机器打出的客户通知书上是“金额RMB5000元”,另外,有四个米字符号和“请与银行联系”的字样。李先生立即向柜台的营业员询问。该营业员没有回答,反问李先生:“你存钱了吗?”发现没有这笔钱。经查询,银行工作人员的答复是:柜台机一次只能存3000元,一次投入5000元太厚,卡在皮带里下不去,随后存款或取款时,钱被卷了出来。银行只有2500元的赔款权限。据此,消费者认为银行的上述行为侵害了其合法权益,而且银行的格式条款也不公平。
条款一,银行《客户通知书》只表示持卡人曾在该机上做过交易,存入的现金须经本行双人核实才能入账,入账后才能使用。
条款二,《××银行××借记卡章程》第6条规定:异地使用××银行的自动柜员机,按异地取现标准收取手续费。持卡人在自动柜员机上存入现金,以本行点核数为准入账。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银行提供服务应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如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柜员机一次只能存款3000元,存入过多难以保证交易安全,对此,银行负有说明和警示义务,应在柜员机旁、用卡协议或所发卡的背面做出醒目提示,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防止其财产遭受损失。此外,还应当采取措施,保证交易安全。当持卡人投入的钱超过规定限额时,银行应当且必须有技术手段保证原款自动返还,或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开机点核,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依据《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开办银行卡业务应具备安全、高效的计算机处理系统。自动柜员是银行柜台服务的延伸,客户在自动柜员机上进行交易实际上就是在同银行进行交易。消费者存入钱款,自动柜员机打印出收据,交易双方都作出了明确的意思表示。银行负有柜员机的质量瑕疵担保责任,应保证所提供的柜员机没有质量问题,所打印的客户通知单应是有效凭证。除非银行确有证据证明柜员机打印有误,否则不能擅自更改柜员机记录。该银行称:“客户通知书只表示持卡人曾在该机上做过交易,”“持卡人在自动柜员机上存入现金,以本行点核数为准入账。”也就是说,消费者在柜员机上存入多少钱,只有银行单方说了算。该条款赋予了银行单方决定合同标的的权利,剥夺了消费者参与监督的权利,造成双方权利义务的严重失衡。这不仅损害了持卡人利益,也有损持卡人对柜员机和银行的信赖,是明显的不平等格式条款。实际上,造成柜员机收账记录与银行人员点核数额不符的原因很多,一旦发生异议,消费者有权要求银行得重新审核、播放录像、开机检验,以确定存款的真实数额。如银行不尽审核义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失的,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北京的王先生在2004年4月9日办理××银行借记卡时发现,该银行制订的《××卡使用规定》存在很大的问题,其他银行也有类似规定。
条款一,《××银行××卡使用规定》申明:本规定未尽事宜,由我行负责解释。本规定一经修改,毋须事先通知持卡人,亦即生效。
条款二,《××银行××借记卡章程》第15条规定:本章程由××银行制定﹑解释和修改,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后执行,修改时无论持卡人是否知悉,均具约束力。
首先,有关银行卡的《章程》和《使用规定》都是银行单方事先拟定的格式条款,对其内容的修改,其实就是对合同的变更。按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合同订立后,非经当事人协商一致,任何一方无权擅自变更合同。
其次,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的规定,持卡人作为消费者,有权知道所接受服务的真实内容,银行“毋须通知”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根据该法第9条的规定,即使银行对修改内容予以通知,消费者仍有自由选择权,而不是银行规定的即时生效。
其三,银行卡格式条款的修改一般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或金融管理规章有新的强制性规定,对此类修改,持卡人无权提出异议,但持卡人的知情权仍应受尊重,且有权在知悉后的合理时间内提出解除合同;二是发卡银行自身基于完善服务﹑完善业务规则或控制业务风险的需要,这种修改有可能会增加持卡人的风险,此时新章程的约束力就取决于持卡人对修改是否确认,若持卡人不接受,银行无权强制其接受。
当然,由于银行卡法律关系的特殊性,持卡人在与发卡银行订立合同时,并未参与《章程》、《使用规定》的制定,而且成为合同一方当事人后也不可能参与对《章程》﹑《使用规定》的修改。但是,修改后的《章程》规定并不能因此笼统地﹑当然地取得“修改时无论持卡人是否知悉,均具约束力”的法律效力,而应视修改的原因,规定不同的法律后果,否则,便构成了对持卡人合同权利的严重侵犯,是明显的不平等条款。
一些银行规定,对于银行卡电话挂失只协助防范,不承担任何责任,而且受理书面挂失后24小时内的经济损失也由消费者自负,消费者对此十分不满。
条款《××银行××贷记卡章程》第19条规定:持卡人遗失××贷记卡应就近到发卡机构及时办理书面挂失或电话挂失。书面挂失为正式挂失,发卡机构对电话挂失只协助防范,不承担任何责任。凡书面挂失前及发卡机构受理书面挂失起至次日24时(含)内的经济损失由持卡人承担。挂失后如需补办新卡,可凭书面挂失申请书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办理补办手续。
根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包括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就挂失问题而言,电话挂失与书面挂失的载体不同:一为口头,有录音作为待查证据;一为书面,有文字为凭,证据力更强。但在本质上,二者都是当事人要求挂失的明确意思表示。按照《储蓄管理条例》第三十一条的规定,银行受理挂失后,必须立即停止支付该储蓄存款。在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批复中,明确规定银行接到电话挂失后,必须按照规定办理临时止付手续,未办理而使该存款在挂失后被他人冒领的,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也就是说,无论电话还是书面挂失,只要银行接到挂失请求,就负有立即止付﹑确保消费者财产安全的义务。
关于挂失生效时间。受理挂失后,发卡银行确实需要时间进行技术处理,规定合理的免责时间符合公平原则,但该免责时间不能任意延长。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在《对储蓄存款挂失期限有关问题的复函》中明确规定“挂失在挂失当日生效”。挂失生效后,就不应再要求挂失人承担有关经济损失。特别是在信息、通讯技术发达的今天,银行业进行了普遍联网、办理核实、止付等手续十分快捷,所用的时间最多几个小时。但通过上述条款,银行不仅将受理电话挂失后应负的责任排除在外,甚至将书面挂失后最长可达48小时内的风险也全部转嫁给持卡人。此时挂失的生效时间早已超过“当日”的概念。在如此长的时间内,有风险控制能力的发卡银行不负任何责任,无风险控制能力的持卡人却要承担全部风险,显失公平。上述条款免除了银行本应承担的责任,加重了消费者的责任,剥夺了消费者的主要权利,是典型的显失公平条款。
一些银行在办卡时对消费者承诺一卡在手全国通兑,但实际上有的地方还未联网,有的地方设备不配套。消费者持卡到外地取款取不出钱来,银行却称用卡协议中有规定,不肯承担责任。消费者最后只好从家乡电汇,以解燃眉之急。消费者认为,银行要求消费者签订的协议很不平等,其目的就是提前为自己免责,丝毫没有考虑消费者的利益。
条款:××银行××卡《储蓄卡用卡协议》中规定:对因设备、供电、通讯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或持卡人操作失误,造成储蓄卡交易不成功,银行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造成储蓄卡交易不成功的原因很多,在该条款中银行所列的情况有些并非不可抗力或持卡人所致,不能不加区分地自行免责,而要视具体情况,决定银行是否应承担相应责任。
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储蓄交易卡不成功应由银行承担违约责任。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是开办银行卡业务的必备条件。将其列为不可抗力是偷换概念,其实质是想为自己免责。按照《合同法》第40条的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该条款无效。
因通讯和供电中断造成的交易不成功可能是银行责任,也可能是第三人责任。不论起因如何,都应由银行先行承担违约责任,如属于第三人责任,银行可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但绝不能将该风险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该条款混淆了储蓄卡交易不成功的各种原因、借口不可抗力,概括性地为自己免除责任,有失公平。
问题一:请根据材料一,指出银行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应尽的职责,如果让你担任裁决“柜员机事件”的审理人员,你将从那几个方面维护“李先生”的利益。(字数不超过260字,满分20分)
材料二:
中国联通有限公司鞍山分公司的《用户自备机使用CDMA移动通信网络协议书》第五条规定:“甲方如发生欠费,自欠费之日起乙方按照甲方应缴费用额度的3‰按日收取滞纳金,并做停机处理,停机期间月租费及其他附加业务费照收。”《中国联通130数字移动电话用户入网须知》第四项缴费方式中规定:“130预存卡用户无固定交费期,当预存话费小于未出账话费时(未出账话费包括用户的未出账通话费和按日收取的月租费),系统将自动停机,交纳预存话费后,将给予开机。130用户只要未办理正常停机手续,停开机期间月租费(包括附加功能费)仍然正常计取,并按所欠费用从每月24日加收3‰的滞纳金。”
如果从用户占用网络资源的角度看,在停机期间,收取月租费还可以理解,但消费者未享受公司提供的附加业务(功能)服务,要求交纳附加业务(功能)费却有欠公允。即便规定了停机后附加业务(功能)费照收,也应详细列明究竟哪些是附加业务(功能),否则便有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之嫌。
深圳的曾先生于2002年在联通新时空购手机一部,但是手机无论是打出电话还是接听电话,都是说上两句话就中断信号,甚至有时打不通。曾先生提出退货消号,中国联通广州公司制定的《移动电话服务协议》中第17条以及《GSM130移动电话服务协议》第19条规定:“客户充分认识到移动电话通信服务不可避免会受到网络覆盖、网络故障及移动通信系统优化、升级时的影响,并可能造成通信的中断。客户承诺和保证其不会因该类情况而向联通公司索赔。”这其实是为经营者免除了因网络故障等自身原因造成的通信中断所应负的法定责任,剥夺了消费者的索赔权。
辽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分公司规定:“乙方在办理各种变更业务后,只能选择预付款方式缴话费,若乙方不及时交费或话费预付款不足以支付话费,或乙方发生高额话费,甲方有权随时给乙方做停机处理。”浙江省消协反映,该省的联通、移动两家电信企业制作的格式条款中规定:分公司发现客户提供的资料与事实不符,或短期内出现异常高额话费,有权立即暂停移动电话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电信用户出现异常巨额话费时,经营者应迅速告知用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很明显,经营者所应做的迅速告知用户并根据用户要求决定是否采取措施,而不是立即暂停服务。
浙江省消协反映,该省的联通、移动两家电信企业制作的格式条款中规定:“分公司有权在预见公告、通知等形式告知广大客户后,单方面对本协议内有关条款进行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8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安徽省移动通信公司制订的《安徽省移动通信公司入网协议》第十四条规定:甲方根据乙方(用户)的需要,免费向用户提供移动电话发生的长途及漫游话费详细清单,对乙方有关通信资费方面的疑问予以清楚明确地解答,对乙方当月话费详细资料的保存期限为三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电信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用户要求查询通信费用时,在计费原始数据保存期限内,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查询方便,做好解释工作。在与用户发生争议、尚未解决的情况下,电信业务经营者应负责保存相关原始资料。计费原始数据保存期限为5个月。
2003年3月10日,江西省丰城市的消费者杨先生向丰城市消协投诉称,他于2月28日向中国联通丰城营业部缴纳手机话费时,发票上莫名其妙地出现了25元“特服费”,由于自己从未向联通公司申请过“特殊服务”,杨先生便认为这笔费用不明不白,联通公司侵犯了自己的知情权。杨先生的投诉信引起了丰城市工商局和消协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通过调查了解到:2002年10月前后,中国联通宜春公司给辖区用户发送短信,内容是“中国联通推出了‘联通秘书’等新业务,自即日起广大用户可免费使用一段时间,免费期满后,不再需要这项业务的用户致电联通公司,申请取消,逾期未申请取消的,视同默认接受新业务。”由于杨先生在规定期限内未向中国联通申请取消,所以就在视为默认的情况下被中国联通公司所属的寻呼公司收取了相应的费用。
仅凭一条类似于格式合同的短信,就要求基用户接受其推出的新业务,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如不接受,消费者必须申请取消,否则视同接受。这种确认方式的颠倒,实质上是把经营者的义务转嫁给了消费者,并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济南市的消费者刘女士于2003年5月7日下午收到发自山东联通:1 001的短信息:从5月份开始对预付费用户金额低于10元限制主叫,低于1元停机(此1元为赠送话费)。而此前一天她的手机费虽还有8元多钱,却只能接听,不能拨打。“卡里有钱,为何被限制使用?”“只凭几十个字的短信,就能改变规定?”
联通在原来的入网协议中并未有此类消费临界点的规定,而且该定又无国家政策和法律依据,因此,联通此举是一种单方要约行为,消费者可以不接受。联通公司的这种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指出通信企业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五种表现形式,请站在行业主管部门的角度,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字数不超过200字,满分15分)
材料三:
2004年3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向全国消费者征集由经营者单方面制订的显失公平的合同、告示、声明、通知等线索,并对征集到这些“霸王条款”进行系列点评。从征集到的线索看,那些敢于制订“霸王条款”,并能够迫使消费者日常消费中接受这些条款的经营者,大多是垄断行业、政企界限模糊领域的经营者。
“霸王条款”何以霸道横行?一是市场尚未发育成熟,许多行业市场准入的门槛太高,导致经营者过少,垄断的局面难以打破,无法形成激烈有序的竞争局面;二是一些政府部门的职能转换没有到位,没有负起服务和监管职责,对消费者利益受损熟视无睹,放任垄断行业的经营挥舞“利刃”。变“霸王条款”为平等条款,收集“霸王条款”的出处实有必要。当然,更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进程,把政府的职能转换到位,既从个体上同时也从整体上实现公正与公平。
准确地讲,法学理论中能够准确概括“霸王条款”的概念是格式合同,正是这种重复使用不经双方协商而预先拟定条款合同的存在,致使消费者在与运营商签订某些协议的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它违背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度发展,“霸王条款”必须得到根治,这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有关行业的改革。首先,运营商应摆正位置,不可店大欺客。在计划经济时代,消费者还没有作为市场主体出现,且由于垄断行业提供的服务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因而消费者没有充分的选择余地,一般不会因噎废食放弃消费,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企业单方面拟订的不平等条款。但是,现在市场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任何交易都必须遵循“平等、协商、公平、自愿”的原则。因此,企业不可再以大压小、以强凌弱,不可再制定不合理、不公平的条款近使消费者就范,而要在思想上,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实现市场化运作。
其次,运营商不可以老大自居,要把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用户创造最大价值。企业唯有真正以用户为中心,才能留住客户发展自己。倘若交易不公平,甚至损害用户利益,即便以所谓的优惠价格蒙骗用户,最终也无法留住用户。一旦用户弃你而去,那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企业必须切实将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
再者,遏止“霸王条款”,监管必不可少。一要推进企业的深层次改革,开放市场,打破垄断局面,建立公平有效的竞争机制;对于天然垄断的领域,则要利用多种方式来解决这一难题。二要加大惩戒力度,引导企业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向服务竞争转变,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打造以服务为主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根治“霸王条款”除了有赖于企业自律、政府部门的制止和惩戒外,还有赖于社会监督与消费者的抵制、抗争。消费者只有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才能对经营者形成威慑。当然,企业也真切地需要社会的理解与关爱,毕竟,不少行业刚刚告别垄断时代,不免留下计划经济时的印痕,要彻底根除问题尚需时日。
自去年7月中消协展开对格式合同条款点评活动以来,半数以上涉“霸”企业并未作出回应。中消协副秘书长董京生近日表示,尽管如此,消协对不平等格式条款的点评仍将继续坚持下去。据悉,2003年7月28日,以“充值卡余额过期作废”为代表的七条电信业“霸王条款”,会同两个邮政类和一个公共运输类不平等格式条款,成为掀起中国消费者协会讨“霸”浪潮的敲门砖。时至今日,中消协的点评已涉及电信、邮政、公共运输、商品房、家庭装修、物业服务、金融、保险、教育、培训、中介服务、网上交易等行业。
信息产业部就电信卡余额处理问题连续召开了两次会议进行研究,2004年在信产部举行的“电信服务年研讨会”上,信产部电信管理局服务质量监督处副处长沈泳涛说,备受消费者诟病的电信服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将在2004年年底前彻底剔除;在邮政行业,国家邮政局业电征询中消协的意见,但对涉及到邮局的条款还没有改正;在商品房领域,只有少数房地产商向中消协递交了“霸王条款”修改意见,但被点评的大部分条款还没有得到修改,只有汽车行业里的不平等条款引起了汽车生产厂家的普遍重视,47个汽车品牌所属的汽车制造商先后作出反馈,上汽、大众等生产商还立即纠正了随车文件中与法律法规相悖的条款。2004年8月25日,中消协对银行金融业“银行强定保险人、指定律师你买单”、“抵押贷款购房屋、全额保险才放款”等六大“霸王条款”进行了公开点评。据了解,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此至今并未有任何表态。
很多人在为中消协开展的这项活动叫好的同时,也开始反思:消协真的能为消费者讨回公道吗?中国政法大学行政法研究所副所长何兵博士认为,消协的点评只是社会公共机构的评论,没有法律约束力。如果说意义的话,只能给办案执法产生压力,时事评论员艾君撰文指出,消协的点评如同重拳打在棉花上,没有任何反应,消协的行动多是“点到为止,没有下文”。中消协新闻与公共事务部副主任张德志表示,主要原因是由于没有一个专门的全国性法律业约束商家对格式条款的制定。
有关人士分析指出,消协点评难以撼动“霸王条款”原因有三:一是消协没有诉讼主体地位,不能代理消费者起诉,诉讼中“以弱抗强”的局面也不可能改变;二是单个消费者的官司影响力有限;三是消协尚没有足够的律师力量和相应的“鼓励”机制。依照我国目前的民事诉讼法,单个消费者官司打赢了,同类消费者并不可以无需起讼便适用同一司法判决。从法律程序上说,必须每个消费者都起诉。像对银行卡年费的争议,持卡人有4亿,消协能鼓励得过来吗?
目前结束的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法律工作研讨会上传来信息,面对一些企业对其“霸王条款”的漠视,全国各级消费者组织将继续加大对不平等格式合同条款的监督力度,并通过四种途径进行监督:其一,主动向各相关行政主管机关、立法机关汇报情况,提出建议,从立法立规入手,强化对不平等格式条款的强制性规范,严肃处理对不平等格式条款拒不改正、拖延推诿的经营者;其二,发动和鼓励作为市场主体的消费者监督举报,通过消费者积极依法维权的行动,形成对不平等条款人人喊“打”的社会风气;其三,加强与新闻单位的合作,运用更为有效的形式,强化舆论监督;其四,支持和鼓励企业、行业的自责、自律,对以种种托辞推诿责任,拒绝社会监督,经消协劝谕后仍继续以不平等条款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依法公开揭露、批评。
问题三:“霸王条款”得不到有效遏制的关键,在于政府、企业、消协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没有从根本上理顺。请根据材料三,概述四者关系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字数不超过200字,满分15分)
问题四:根据上述三个材料,请围绕“霸王条款”对国民经济发展和消费者利益的危害,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满分50分)
第三篇:2007山东选调生真题(申论+参考)
2007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题目
参考材料: 材料一:
福建省2007年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大会2月3日在福州举行。在大会现场,记者接触了不少毕业生、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及政府人事单位负责人,大量的信息表明,今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早上九点,记者看到,会场人潮涌动,一些热门单位前面排起了上百米的长龙,有的招聘人员桌子上已垒起了上百份简历。“这次单位准备招聘10个人,已有近千人前来问询,初步符合要求的就有几百人。”阿拉丁计算机国际认证培训中心的陈晖说。
闽江学院数学系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毕业生小蔡说,就业压力相当大,“班上48个同学,目前只有一个签了单位。”身为女生的她还担心单位存在性别歧视,“网上报道说近三成单位不要女生。” 为了就业,不少毕业生降格以求。福建农林大学电子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张陈生说自己不介意到边远地方去,起始薪水1000多也能接受。“先好好锻炼锻炼、提升能力。” 陈晖连续4年参与了单位招聘工作,她说,“以前大学生一来就问工资多少,福利好不好,在哪里上班。现在基本上问的都是工作范围、工作性质、什么时候可以面试。”
“早上7点多供需见面会场外就聚集了上千名学生。”福建省人事厅厅长丛远东说,2007年福建的大中专毕业生预计达到21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近16万人,较2006年净增4万,加上历年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数,就业形势严峻。
丛远东认为,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和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这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大幅增长。当前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任务仍然很重,城镇新增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2007年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目前公务员、事业单位处于减员控编阶段,国有经济在原有经济、产业结构上难以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大量接收毕业生存在一定困难,而新的经济组织和基层就业渠道尚待拓宽,尚待社会的认识和接受。” 丛远东说。
中国海峡人才市场法人代表林国樑说,相对于本科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更难。一些单位仍然存在学历偏见。有些大中专生即可胜任的岗位也非本科生、硕士生不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说,“学历高些总是好的。毕业生这么多,不怕找不到高学历的。”
福建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陈达辉说:“社会上就业观念调整相对滞后,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仍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
记者发现,大学生就业难,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很多家长择业观念仍然比较传统和保守。一位陪小儿子来找工作的陈姓家长说,“现场走了三四圈,没什么大单位、好单位。状况一年比一年差。”他说,“小企业一个月几百块钱,孩子怎么能过去?”另一位孙姓家长说,“肯定要找稳定一些的。
陈达辉分析,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衔接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紧缺,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民办学校、独立学院毕业生规模迅速增长。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对于民办学校、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考察与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可能成为新的难点。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一些地方和学校,还存在着差异。
丛远东告诉记者,要破解就业难,必须凝聚合力,在“灵活就业上下功夫”。
他说,以前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口号喊得多,实际支持不到位。现在要切实梳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种种困难,“如何办理手续、搜集市场信息、进行市场定位、筹集资金等,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鼓励和扶持的具体实施办法。” 2006年福建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115人,与2005年相比增加
1284人,提高了1.5个百分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建立健全就业见习制度。丛远东说,去年《福建省省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一些地市开始建设见习基地,今年要扩大规模,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此外,“政府要为一些服务买单。”丛远东说,政府要制定对毕业生就业提供免费公共服务的人才中介机构给予经费补贴的具体办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认真研究制定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办法,在就业推荐、转向技能培训、困难补助、助学还贷等方面提供帮助;抓紧出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等,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而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应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丛远东说,通过重点就业项目,带动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欠发达地区、面向非公经济组织和单位就业。在继续实施“选调生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基础上,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
据丛远东介绍,2006年福建组织实施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计划,招募了217名高校毕业生到福建7个设区市的47个县(市区)乡镇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福州、厦门等地也着手实施本地区的“三支一扶” 计划,取得良好效果。材料二:
新华网济南1月4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张晓晶郑天虹张琴)眼下用人单位的大学毕业生招聘会异常火暴:从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到四处散发的求职简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人才市场信息显示,有的公务员岗位是40个大学毕业生录取一个;而有的用人单位却抱怨说,招聘到满意的员工不容易。那么究竟是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还是用人单位的要求太苛刻?日前举行的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上,出现了惊心一幕:会场的两扇玻璃门被汹涌的人潮挤倒,电梯也被挤变形。当天,只有200多家单位前来招聘,却吸引了3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应聘。
目睹此情此景,人们颇为疑惑:大学毕业生真的过剩了么?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董事长黄鸣对记者说,这种过剩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企业招人比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还要难。该集团公司每年都有几百个专业性、基础性的岗位空缺,却没有大学毕业生愿意去干。
浪潮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孙一说:“大学毕业生人数虽然多,但符合企业要求的人选太少了。企业每年要接收6万多份大学毕业生简历,只能在其中挑出三四百个人,说百里挑一一点也不过分。”
孙一说,每年对新员工的培训都要从讲规则、守纪律这些最起码的礼仪开始。有些新员工在大庭广众之下玩游戏,用办公电话煲电话粥,上班第一天就迟到,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另外,有些大学毕业生虽然成绩很好,但不会动手操作,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会拆装电脑,打开电脑甚至分不清哪是主板,哪是CPU。
有一年,皇明集团公司招聘了50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因为受不了在一线磨练的艰苦,先后走掉了300多名。黄鸣说:“其实,这些岗位上升空间很大,是企业培养中高级管理者的必经步骤,没有企业会傻到‘花金子价买馒头吃’。只可惜,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从基层干起,或者因为吃不了苦,等不到那一天。”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鹿立说,西欧国家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都在35%以上,但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就业难。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录取率达21%,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大学毕业生数量并不过剩。
据他分析,一些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主要原因是个人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又好高骛远不愿选择基础性岗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像两股道上跑的车,产生了结构性错位。
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仍在年复一年地重复昨天的故事: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厚,考题越来越难„„“减负”好像成了过时的词汇。
据调查,今年北京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激烈程度让人咋舌,有的中学要加试“奥数”,还有的要求达到公共英语二级水平。上海有的小学生为增加升中学的择校砝码竟考到了41个证书„„然而,学校教育层层选拔出的所谓“精英”,真的是市场所需要的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攀峰说,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果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将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艺术审美、劳动技能等项教育内容的明显削弱,不利于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及人格观念。
王攀峰指出,一些学生走向社会后,其人文素养不足就会显现出来。比如,不善与人沟通相处、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公德与公益意识差、缺乏生活理想等,这些问题会成为就业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发现,“尖子生”和“好员工”的标准竟然大相径庭。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毕业生小吕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连续多次获得奖学金、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然而在求职面试中却屡屡碰壁。
这位尖子生对记者说:“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尖子生,走出校门才突然发现这一切全变了,有种当头一棒的感觉。”
如何理解用人单位的选拔标准?孙一认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更要有完善的人格。学校只教会了学生考试拿高分,但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吃苦耐劳,与人合作。“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来弥补,所以我们宁愿招一个在街头发过传单、体验过生活艰辛的中等生,也不愿意招一个所谓的名校尖子生。我们录用人员的标准是:第一诚信务实,第二身体健康,最后才是专业技能。”
广州越秀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徐先生介绍:“去年招了一部分名牌大学毕业生,他们到企业的第一项任务是写一篇关于酒店行业的调查报告。结果相当一部分人是,网上抄一点,图书馆查一点,基层报告看一点,如此拼凑,甚至一些关键性数据也是闭门造出来的,这种态度令人失望”!
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介绍,该企业每年要对新录用的大学毕业生从头开始培训,这一套培训下来,他也成半个校长了。学校培养的人才到了企业还要回炉、加工,这实际上是对学校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学校选拔学生是一类标准,用人单位选拔学生是另一类标准,这种状况让学生及家长如何适从?
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600万名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有关专家指出,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若能与市场需求接轨,这将形成庞大的人力资源,否则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包袱,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授袁祖望指出,教育的效应是滞后的,一个人能否成才,需要在他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才能考量出来。只用考试分数作为评判标准,不利于发现和培养有个性、创造性的人才。
袁祖望认为,教育不是看今天怎么样,而要看将来对社会的贡献。教育的目的只为了考试,实际上是杀鸡取卵,不符合教育的本质,也忽视了市场需求。
还有的专家指出,目前学校所谓的“择优录取”,实际上是择学生分数之优录取,而分数之外的成绩往往不被重视。这种“一分遮百丑”的录取办法看似精确,但对学生的评价很不全面,也不公平。大学毕业生不受市场欢迎,折射出学校教育评价标准的错位。
据了解,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已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加综合素质评价,将道德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6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改变了“一分遮百丑”的状况。
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对记者说,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应该从“唯分数论”转变到对学生素质综合考查的轨道上来,搭建起学生全面发展的“立交桥”。只有人才培养标准与市场需求接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才能破解。材料三:
1月4日,距离政府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政策实施已有4个多月„„2006年6月1日,中组部等14部门联合发出通知: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保障、人事部门应免费提供专门就业服务,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还可享受税费减免及小额贷款政策。民政部门还要给短期内无法就业、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1月4日,河北省承德市就业服务局职业介绍中心副主任佟彦春透露,从2006年7、8月份举行的两次招聘会统计的数字看,约有3000多大学生目前尚处于失业状态,而注册登记的人数还不到1/10!
2006年9月,该中心曾组织开展过大学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当月,一度有近30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注册失业登记。此后,前去注册的就寥寥无几了。
政府就业援助在石家庄市同样遭遇“寒流”,2006年9月1日至11月20日,仅有3015名毕业生办理失业登记。其中,大学毕业生仅占44.7%。而整个河北省,也只有不到5000名大学生办理失业登记。
为帮助大学生就业,河南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除办理失业登记外,还规定:登记失业的毕业生,不但可免费享受职业指导、就业推荐,还可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或就业见习。对希望参加创业培训的毕业生,劳动部门还将为其提供创业培训。
然而,在郑州市职介中心,负责失业登记的同志介绍,政府启动“大中专毕业生专项就业援助”以来,到去年11月初,还没有应届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甚至来咨询的都少得可怜。
此前,郑州市劳动保障部门曾在7月中旬推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可申请低息小额担保贷款”、“登记失业大学生免费职业技能培训”,9月份,郑州市民政部门又面向生活困难的未就业应届毕业生推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援助”,但均遭到冷遇。
在2006年河南省秋季人才交流会上,刚从郑州大学商学院毕业的吴国华早早就赶来了。小吴从去年底就忙着四处投简历、找工作,各种招聘会跑了不少,可一直没找到满意的单位。即便如此,他也从没打算进行失业登记或申请低保。“大学刚毕业就失业,无颜见江东父老。”
大多数大学生都表示,进行失业登记太“丢面子”。“一旦办了失业证,也就意味着成了失业人员,而失业和待业是两个概念,宁作待业人员也不作失业人员。”河南大学法学院的小赵这样对记者说。
大学生对政府就业援助不“感冒”,只是因为“面子”和“难为情”吗?河北科技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毕业生说,自己不存在失业问题,“不进行失业登记,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对工作不满意,或者不合适!”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认为,“就业难”,难在找不到薪水高、发展空间大、升职前景好的“好工作”。
此外有很多大学生认为,登记失业后劳动部门推荐的就业岗位、提供的培训项目,多是面对下岗职工、外来打工人员的,很难有“满意”的职位。“读了几年大学,去做家政,我不干;计算机都过三级了,参加初级培训也没什么用。”一位大学生说。
河南大学一名大学毕业生说,他们班至少还有1/3的人没落实工作。“我们也希望获得就业援助。但符合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培训项目还很欠缺。”至于小额贷款,“对没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短期内实现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很小”。
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业指导专家认为,大学生“冷对”就业援助,折射了大学生当下不成熟的就业心态。
这位专家表示,劳动部门提供的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帮助措施,都是结合就业援助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的。比如,大学生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培训机构;大学生申请小额贷款,劳动部门也可根据需要邀请创业指导专家为其提供帮助。
“在我们中心注册登记的学生,目前已有30%找到了工作。”佟彦春说。
“是否登记失业,主动权在学生个人。随着就业服务的日渐完善,‘想得开’的毕业生会逐渐增多。”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处刘建民认为,为大学生办理失业登记也有利于政府掌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以此制定相应的福利、保障政策。他相信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健全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接受失业登记的。
河南省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要冲破“刚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就必须放下架子,抛弃“宁待业,不失业”的观念,把就业需求与政府就业援助有效“对接”。
“建议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正视‘失业’,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帮助,早日找到理想工作!”这位专家说 材料四:
新华网长沙12月19日电(记者侯严峰、王研)当前正值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全国不少地方招聘会开得热热闹闹,但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令人担忧:有些单位,为求职者设置了诸如性别、年龄、相貌、学历、户籍、经验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就业门槛。
近日“反就业歧视研究课题组”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5.5%的人认为存在就业歧视,58%认为严重和比较严重。许多单位明确声明不要女性,借口是女性要生孩子、不专心工作;一些单位招聘员工好似选美,完全不看是否有真才实学;在公务员招考中,相关单位屡屡提出“只限本地户口”的条件。甚至血型不好、城市独生子女等,都成了拒绝求职者的理由。个别企业“姓裴不吉利、姓贾有损公司信誉”等歧视性要求,已荒唐到极其可笑的地步。更值得忧虑的是,在供求比例失衡、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一现象有普遍化、“正当化”、“合理化”的趋势。因为用人单位处于优势,把持着话语权,求职者面对就业歧视时很少有人诉诸法律。就业歧视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损害了求职者的权利和尊严,有的求职者因被歧视心灵受到伤害,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其次是破坏了社会公平,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成为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就业平等,我国相关法律已有明确规定。如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法律往往没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导致就业歧视愈演愈烈。
要消除就业歧视,需要加快立法,将有关法律中反就业歧视的宣示性条款变成更具操作性的规范。政府部门应尽快全面清理目前公务员招考中的各种显性和隐形歧视条款,为全社会做出良好的示范;用人单位要摒弃特权思想,树立人人平等的用人观;政府部门应建立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机制,督促其树立法制观念,依法办事。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建立健康平等的社会就业环境,需要政府、社会付出持久的努力。
日前,湖南省举办了首届女大学生专场供需见面会,360 多家招聘单位为来自全省10 多所大学的近万名女大学生提供了6000 多个就业岗位。据称,本次专场供需见面会涉及财务、营销、服装、经贸、旅游服务、表演、金融等许多门类。在招聘岗位中,文秘、销售、公关、前台接待等占了较大比例。尽管会场上挺热闹,可是,一些招聘单位乱设就业“门槛”的行为,又令不少女大学生望而却步。在供需见面会现场,一些招聘单位开出的应聘条件,引来了不少求职者的争议。长沙一家公司招
聘公关秘书一职,就把“有一定酒量”列为应聘的基本条件。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一名女大学生刚刚参加了面试,但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把是否有酒量作为招聘的要求,我觉得这对女性有点不尊重,难道做公关秘书,就是来陪酒的吗?” 不少参加供需见面会的人也认为乱设这样的就业“门槛”不仅庸俗,而且涉嫌“性别歧视”。一名企业招聘主管则表示,设置这样的岗位要求是“量体裁衣”,“即便求职者在其他方面表现优秀,但滴酒不沾,在这个岗位上我们不予考虑。”
时下,确有一些用人单位面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由紧俏而饱和,就自视过高,提出的条件五花八门,设置的“门槛”难以逾越。比如那家要求应聘者“有一定酒量”的公司,同时还要求应聘“公关秘书”岗位的女大学生“身高165 公分,形象气质佳”。言外之意,不是“美女”,缺少“酒量”,就没有资格应聘。这些招聘“条件”反映了这家企业用人方面的“霸气”,也反映了个别企业管理者缺乏基本的文明素质。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很多,但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国家就业政策之外人为乱设就业“门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些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看来,应聘大学生多,而单位用人岗位有限,所以就可以不顾实际,任挑任选,还可以附带许多 “特殊”条件。一旦不合乎他们的“条件”,不论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如何、综合素质如何,都一律“免谈”。更有甚者,个别单位还把招聘当作了“选秀”“选美”,结果使得不少学有所成的莘莘学子被拒于门外,到头来单位的人才环境也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此外,在用人单位招聘工作上,各级政府也应当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时给予指导。湖南省首次举办女大学生专场供需见面会,对于急需寻找就业门路的女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湖南女子大学一名应届毕业生说,举办女生专场供需见面会,专业性更强、择业方向更明确,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也大多适合女生。由此可以想见,如果举办单位也给招聘单位设置一道不得人为乱设门槛的“门槛”,规范招聘单位的招聘行为,并要求招聘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单位的实际需求选择人才,那么,女大学生们一定会更加满意。
当然,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用人方面拥有自主权,根据岗位实际提出用人条件也是必要的。但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任何单位都应当对社会负责、对应聘人员负责,而不应随心所欲,乱设这样那样的“门槛”,最终既损害了大学生择业的权利,又使单位工作受到影响。材料五:
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招聘热潮又到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据11 月20 日的《大河报》报道,在郑州市“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现场招聘会俨然成了和平年代的战场。在拥挤的人群中,两扇玻璃门被挤倒,博览中心的一部电梯,也不能应付汹涌的人流,扶手在众人的挤压下向外倾倒了。
在这几年里,类似这样火爆的场面在一个个城市里上演着。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月薪被越压越低,不少人连600 元的底薪都愿意接受,甚至还出现了不要工资先行试用的现象。前些年已经就业的大学生也同样能感受到这种压力,他们不再敢轻易跳槽,他们每天“自愿”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在搜狐网的一份调查中,只有大约30%的网友能坚持8 小时工作制,甚至连周末加班都开始慢慢成了常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报怨我们的教育体制者有之,说他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质量太差,不符合产业界的需要;埋怨大学生个体的也有之,说他们在大学里不好好学习,只知道谈恋爱、玩游戏。表面看来似乎有道理,但都经不起推敲。我国教育体制在这几十年里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可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是最近几年才尖锐起来。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也不是今天才出现,以前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很多人从事与自己的专业没有太多关系的工作。他们在大学期间打下的基础知识以及在工作中的实践锻炼,可以让他们很快地适应新的陌生的工作岗位。至于大学生个体方面,固然个人在校期间如果努力学习又能重视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那么他相对于其他人竞争力自然是高的,但
这丝毫不能解释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就业困难问题。况且,谁又能说以前的大学生学习就更加刻苦呢?毕竟他们当时的就业压力轻多了,按照“竞争理论”他们应该学习更不努力才对。
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仅仅局限在教育体系内部是不行的,毕竟就业问题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经济方面的状况,不对我国的经济现状作出合乎事实的分析是找不到答案的。
经济发展的内需不足问题在90 年代后期就已经凸显出来了。按理说,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应该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内市场需求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的内在推动力,但是这个推动力在进入90 年代以后很快就枯竭了。于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国际市场,表现在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从 1990 年以来这项指标就在逐渐增加,今年1 季度达到了48%。这对一个大国来说是极其危险又是不正常的。美国作为“全球化”的倡导者,其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也不过20%左右。
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增加从侧面反映了国内市场相对饱和的问题,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很好了,不再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居住在农村的广大农民以及城市中的底层民众,他们的生活依然很艰难,他们的生活需要相对于现实的生产能力来说仍然是巨大的,但是这种需要并不等同于市场需求,在他们收入低下没有消费能力的时候,这种需要只是潜在的市场需求,而不是现实的。显然,这是与我国改革开放社会各阶层在收入水平上、财富占有上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密切相关的。
大资本与政治权力结合起来通过或明或暗、或合法或非法的方式对底层民众的剥夺,是造成今天这种形势的根本原因。就以房地产行业举例来说,城市周边土地的升值不是因为这些地方种植农业作物会更好,而是因为它具有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升值完全是城市发展的结果,而城市的发展又是全民从建国开始的几十年辛勤劳动的结果。这种由于特殊地理位置产生的级差地租是属于全民的公有财产,它既不属于直接在上面耕种的农民集体所有,更不属于地方政府的官员以及开发商们,它应该成为全体人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和城市底层民众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事业的重要保障。但是,开发商与政府中的某些官员上下其手,再加上与金融资本的联合,把这项公有财产占为己有,这种赤裸裸的剥夺是今天房地产行业暴利的根本原因。
这些人占有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成了富豪阶层,他们的个人消费也越来越奢侈,而这些奢侈品大多是从国外进口的,从豪华轿车甚至到小提包莫不如此,这种情况从举办的奢侈品博览会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他们的这种消费并不能形成国内的市场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没有任何贡献,只是满足了他们个人的炫耀心理而已。底层民众有物质生活上的需要,但他们消费能力不足,结果只能逐渐造成国内市场相对萎缩越来越严重的情况。而这种消费市场的萎缩又严重限制了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到就业市场。可以设想,如果两极分化不象今天这么严重的话,我国现有企业的生产规模还会增大,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建立起来,就业人数也会同步增长,这种增长不仅惠及农民工群体,也同样会增加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机会,因为这些企业也需要产品研发,也需要市场管理。
财富占有上的两极分化对社会生产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整个社会生产相对萎缩的情况下,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怎么能不越来越困难呢?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国际资本以越来越大的规模进入内地,在初期这种资本进入也许对缓解当时我国经济建设资金不足起了一些作用,但它的影响很快就超越这一点了。
各地方政府在对外招商引资的竞争中,对外资的优惠政策越来越丰厚,从审批、用地到税收等等各个方面,在与内地企业的竞争中长期在政策上处于优势地位,再加上这些国际资本相对于内资来说实力更为雄厚,市场运作经验更丰富,造成内资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一个个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甚至国家安全都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被外资击垮(当然这只是原因的一个方面,那些企业领导层的腐败、无能也是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国际资本更是通过“斩首”式收购,逐渐取得了相当多 的战略产业的控制权。据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我国对外28 个主要产业中,其中21 个产业位居前五位的企业都已经被外资掌控,而剩下的7 个产业,外资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控制权。相应地,在除了象军工、航天这些部门以外的其他许多产业中,我国基本不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控制在外资手中。而在国际竞争中同样重要的品牌上,情况同意不容乐观。这些年来,不仅我们自己的品牌没有成长起来,而且自主品牌在外资的进攻下,处境越来越糟糕。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随着合资而消亡了,即使有部分本土品牌仍然屹立不倒,也与昔日的灿烂辉煌不可同日而语。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举例说,作为引进利用外资最多的地区,江苏这几年来每年却有十几个国内自主品牌消失,自主技术也被屏蔽、被限制,对国内市场资源的控制力不断下降。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不核心技术也没有自主品牌的情况下,唯一可以利用的就只有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了,于是走上了加工贸易的依附型道路。我国今年五月份的对外贸易中,来料加工型的产品占到了55.2 %。这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的对外依附型结构已经形成,在这样一个结构里,产业利润大量外流,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据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介绍,由于我国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导致广东货物贸易出口处于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地位。例如,广东是我国DVD 出口大省,但是每出口一台DVD 仅售39 美元,却要向国外公司支付19.7 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占成本70%的机芯等部件均依赖进口,致使该行业尽管生产量很大,而利润却很微薄。
据统计,目前国际市场上名牌所占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0%。可是,我国广东省的外贸出口产品尽管量大却无法享受品牌带来的利益,只能采用 OEM(也即委托加工)的方式生产。出口企业中拥有自有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是普遍现象。这种情况,使超过90%的利润被外资拿走,2005 年珠三角地区出口鞋21.7 亿双,出口均价仅为2.7 美元;广东作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著名的芭比娃娃就在此地生产,在美国市场的零售价是9.9 美元,可是我国企业得到的加工费仅为0.35 美元/个,在这0.35 美元中包括企业主的利润,地方政府的税收和工人的工资,而拥有该品牌的美国企业则获利近8 美元/个,差距之大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依附地位不仅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还压低了工人的工资,拉大贫富差距,使国内市场需求日益相对萎缩,反过来又会造成企业生产日益依赖国际市场,巩固依附地位,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的这种依附型产业结构会从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
首先,产业利润的大量外流,使国内市场空间相对萎缩,扩大了市场需求与国内扩大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进而又限制了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这种影响的机理与前面已经分析过的贫富分化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是一样的。
其次,这种依附地位使大部分企业没有资源进行技术研发。而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工科学生的主要社会使命正在于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差也就不难理解了,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要么选择出国,要么进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在那些已经被国际资本掌握了控制权的战略产业里,技术研发的中心并不在中国,而在这些跨国公司的母国进行。即使有部分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研究院之类,也只能吸收一小部分特别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以笔者所毕业的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来说,我班共有30 名同学,其中一半或在本科或在硕士毕业之后到了国外,大部分去了美国,而留在国内的同学中,大部分又都在外资部门工作。固然我国技术水平落后于美国,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留在外面的理由。在具备一定的条件的情况下,这种落后局面反而会给他们提供施展自身才华的大好机会,建国初期从国外冲破重重阻力回来的那一代老科学家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今天的问题是,国内的企业所能提供的这样的机会太少了。单纯地对这些不能或不愿回国效力的学生进行道德上的指责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应该受到指责的不是他们,而是现今我们不合理的、不符合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的经济结构。
依附型企业所需要的不是大学生这类研发型的人才,更多的是操作型、实用型的人才。于是培
养这类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势头迅猛,就业状况似乎比大学生还要好。例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甚至可以拿到4000—6000 元,而同期在北京毕业的大学本科生的工资却降到了1000—1500,个别的只有600—800 元。在这类职业技术学院里,中学文化程度毕业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后,他们完全能够胜任大规模流水生产线上某一个具体的操作。
于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独特的环境里,就出现了象中国这样独特的社会现象。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生群体在总人口中还只占很小一部分,高等教育普及率甚至与印度相比都还很低,可是却出现了严重的过剩现象。
这种现象不能说和我们现今的教育体制没有一点关系,也不能说和大学生个体没有关系,但这些不是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只有对内缩小贫富差距,对外通过自主创新摆脱目前的依附地位才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群体不仅是在为底层民众谋利益,而且也是在为自己寻找出路。
申论要求:
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用500 字进行概括。20 分。
2、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以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工作人员的身份,提出解决的对策。500 字。或者思考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该承担的责任,并说明理由。500 字。此题30 分。
3、针对存在的问题,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一份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做好2007 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或者以教育厅的名义,要求省内各高等院校做好2007 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1000 字,30 分。
4、从材料一到五中任意选择一个,就其中反映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评论,写一篇500 字的小评论。
今年的选调生考试申论材料的主题是就业难的问题,可以说命题很有时代性,紧追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对这一主题给出了很多相关材料,并让考生回答三个问题,分别是概括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个向教育厅领导发出的邀请函以及以省政府人员的身份也一篇讲演稿。
大学生就业难的思索及建议
曾几何时,大学生这一生活在象牙塔上的特殊人群,一直是大家心目中向往的,而如今,随着高校连续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大批高素质的高等人才的培养是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阶段,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等于失业的危险,这一情况使得大学毕业生产生严重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据有关资料分析显示,每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超过400万人,这一规模表明了大学毕业生客观上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目标群体;其次,大学生不同于一般就业群体,其对就业岗位要求较高,从而决定了新的就业岗位的增长必须要以产业升级为基础;三是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而且形势会日益严峻;四是失业的大学生正在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当这一新失业群体逐年累积而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时,就完全可能出现失控的局面,最终会酿成巨大的社会风险。
从近几年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来看,受制于解决国有企业失业、下岗职工一样的思维方式,是针对特定目标群体采取的特定政策措施(如失业下岗职工群体,农民工群体,复退军人群体),其结果必然是违反市场经济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公平竞争的要求,造成就业市场与就业政策的分割及就业竞争的非正常化。解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治本之策,应当是努力创造并维护整个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其他措施只是治标之术。因此,政府应当改变在大学生等特定群体就业方面所采取的相互分割、头痛医头的政策取向,将注意力、财力、行政强制力等转移到努力创造与维护公平的就业市场竞争环境上来。
第一,规范劳动就业市场,强化对劳动就业的监管,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劳动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在这方面,尤其应当强化对机关事业单位各种招聘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同时强化对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用人方面的行为监察,真正消除劳动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不正当行为,通过完善就业法制、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行政管制等手段,切实扭转劳动就业市场的不公现象。
第二,禁止就业歧视与摒弃学历崇拜,实现所有劳动者通过公平竞争实现平等就业。国家应当尽快通过相关立法明确禁止就业歧视,通过禁止就业歧视来维护所有劳动者的正当就业权益,并创造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同时,还应当摒弃学历崇拜,确立以能力本位取代学历本位的人才观与用人观,尽快改造唯学历论英雄的社会氛围。
第三,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能够保护各类就业方式劳动者的社会安全网。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到非公单位就业意味着工作与生活风险会成倍上升,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更是需要自己承担起全部的工作与生活风险。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损害大学生就业环境公平性的重大制度因素,在这方面,单纯指责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与献身精神是不当的。在特殊时期,国家可以建立以大学生个体为对象的阶段性失业救济与失业补助计划,但解决问题的最后方式仍然应是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改革教育体制,强化高校责任,重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向就业需要导向的转化。国家应当将落实高等院校办学自主权放在教育体制改革的首位,停止那些损害学校特色与束缚学生创新个性的所谓平台课、统编教材、统一模式的培养方式,真正放手让各高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培养人才的个性,同时理性控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真正强化高等院校的责任,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应当成为衡量高等院校水平与质量的核心指标。
第五,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氛围。一方面,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正确的舆论来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降低家庭与大学生超过现实情形的就业预期;另一方面,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尤其是社会团体,共同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之,在现实条件下,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实行保护政策作为治标措施仍然需要坚持一段时期,但只有尽快为大学生参与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第四篇:2013年山东选调生真题回忆
2013年山东选调生真题回忆
申论:基层历练是人生财富
一共三个题
第一题:“蹲苗”给人才成长的启示,10分
第二题:资料四中,对“宿迁模式”进行归纳并点评,10分
第三题:以基层历练是人生财富为主题,自己起题目,写一篇文章,30分
资料一,举了一个例子,说庄稼需要经过一个“蹲苗期”,把根扎牢,才能茁壮成长。资料二,中共十八大换届,多数领导人都上过山,下过乡,有过基层经历。
资料三,大学生村官去农村,好处。。。
资料四,2007年,江苏省宿迁市派遣一千多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形成了“宿迁模式”,一是颁布一系列规范条例,使得村官工作科学化、制度化,二是政府给村官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三是鼓励村官创业致富,四是依照村官的工作实绩来考核、提拔等等。
资料五和资料六分别举例,两位优秀村官的工作经历。
资料七,习近平讲话,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要注重基层历练。
今年,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合二为一,非常注重考察基层知识。
行测:80道题。
1、常识:30道
2、言语理解:15道
3、图形推理:5道
4、逻辑:10道
5、数学:10道
6、资料分析:10道
数学和资料分析比较简单,也有许多难题,但是题目非常贴近当前实际,中国航母、雾霾、十八大、农村知识等等
一句话:天道酬勤!
第五篇:2010山东选调生沈浩申论倡议书参考
2010山东选调生沈浩申论倡议书参考范文
从“部分农村基层先进党组织负责人倡议书”到《申论》备考
沈浩同志简介:
沈浩,男,1964年5月出生,安徽省萧县人。1986年,沈浩毕业于铜陵财经学院,参加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安徽省财政厅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副调研员。2004年2月,沈浩作为优秀年轻党员干部,被选派到小岗村担任党委书记。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积劳成疾牺牲在工作一线。
沈浩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特别奖、全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标兵、安徽省改革开放“三十人三十事”先进个人、“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等荣誉称号。
--------------------------我是分割线----------------------我是分割线--连日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产生强烈反响。近日,江苏华西村吴协恩、山西大寨村郭凤莲、北京韩村河村田雄、河南南街村王宏斌、上海九星村吴恩福、安徽小岗村金乔、浙江花园村邵钦祥、浙江滕头村傅企平、云南福保村杨明、江西进顺村罗玉英等部分先进党组织负责人联名发出倡议书,倡导全国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向沈浩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头人,做一名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做一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倡议书全文如下:
部分农村基层先进党组织负责人倡议书
全国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
连日来,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的事迹。6年前,沈浩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欣然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前往条件艰苦的小岗村任职。6年来,他牢记宗旨,无私奉献,扎根农村,艰苦创业,带领乡亲们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戴。小岗村群众三次按下红手印表达对沈浩书记的心愿,这是对沈浩的最高评价。
“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沈浩这样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我们倡议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以沈浩为榜样,学习他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学习他不断增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能力和本领;学习他自觉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承诺要像沈浩那样,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头人,做一名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做一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部分农村基层先进党组织负责人(签名)
历年国考以及各地方的《申论》考试,均是在间接考核“公文”,考察其基础、知识背景或者说能力层面的内容,即所谓“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但又不得不说的是,其公文本质或多或少都会在每一年的《申论》考试中露出“尾巴”,如2003年国考对“演讲稿”、2004年国考对“情况报告”、2008年国考对“信访答复”考察的具体题目。如果说国考前例还重点关注“公文”之核的话,到2009年上海《申论》考试达到极点,考试关注“公文之形”——考核一道10分的“公文改错”题目。此中考核形式,业内人士或赞或贬,但不能否认在某一方面就是公文考试的变形”。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中,两类试卷均有一个公文写作题目: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第三题“假设你是沿海某省省政府工作人员,请结合给定资料,草拟一份《关于将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备的报告》的内容要点。”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第三题“A市市政府准备大力宣传推进对近海水域的污染整治工作,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市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草拟一份宣传纲要。”
而上文“倡议书”,正是一篇应用文,也可以说是类公文,和一般公文写法有相同也有区别。倡议书是个人或集体提出建议并公开发起,希望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开展某项公益活动所运用的一种专用书信。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一)标题
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
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书 ”(上文题目为另外一例)。
(二)称呼
一般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
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广大的妇女同胞们”“全国的叔叔阿姨”等。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三)正文
一般在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
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
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四)结尾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五)落款
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我是分割线----------------------我是分割线--
二、“扎根基层、奉献农村”之申论热点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再论向沈浩同志学习
基层是培养选拔干部的学校,是干部成长成才的摇篮,是施展才华、实现价值的广阔天地。梦想有多大,抱负有多大,基层的舞台就有多大。
基层有丰富的营养,根深才能叶茂。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选派选聘了一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和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任职,充实和加强了基层干部的力量,给基层带来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广大基层干部,包括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心系群众,踏实干事,得到了群众认可,成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
“涉浅水者得鱼虾,入深海者获蛟龙。”作为安徽省选派到村任职干部,沈浩在小岗村奋斗创业的卓越实践表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基层扎下根去,必能闯出新的天地,干出一番事业。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广大基层党员,要像沈浩同志那样艰苦奋斗、扎根基层,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勤勤恳恳为一方百姓谋幸福,永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
扎根基层,就要捧着一颗真心来。基层有真实的社情民意、世事人情,有群众的酸甜苦辣、忧喜悲欢。一腔赤诚,将心比心,群众才会和你心贴心、说真话、道真情。沈浩一到小岗村,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全村100多户跑了两遍,和村民促膝谈心,体察民生民情。他对全村大事小情、群众安危冷暖了然于胸,说起他这些年为百姓排忧解难、改善民生的那些事,人们就禁不住抹泪。沈浩把村民当亲人、当朋友,看见老人卧病,就自掏腰包为他治疗;看见孩子受冻,便脱下衣服披在他身上。沈浩把心捧给群众,群众把他放在心里。
扎根基层,就要把心思用到干事业上。任务不落实,问题不解决,一切都是空对空,群众也最反感。面对一些人长期占用村集体资产、群众有怨气的情况,沈浩依法解决、毫不留情,群众信他敢碰硬、真为民。面对他这6年来带领党员群众为小岗干的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好事,从修路、盖房到种植葡萄、引进项目,群众懂他是在一心为小岗百姓谋福祉。“他是为小岗累死的!”“现在,我们的路、新房、广场、幼儿园、敬老院……都有了,可是沈浩没有了!”群众的感叹与念叨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真抓实干、造福一方的干部,给地方带来的变化有多大,在群众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扎根基层,还要与群众同甘共苦。一个干部,不论职位有多高,权力有多大,本质就是一名群众。分出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不与群众同甘共苦,这样的干部就会与群众产生距离隔阂。6年来,沈浩保持了艰苦奋斗的共产党人本色,保持了吃苦耐劳的劳动人民本色,扑下身子与小岗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走到哪都能将就吃一点,即使遇到剩菜剩饭也不在乎,端起来就吃,从没把自己当外人,和我们农民一样”,群众这样感慨。他舍小家为大家,长年为小岗发展操劳奔波,也曾为不能陪老母而愧疚。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小岗村像这样的老母亲太多了”,沈浩把小爱升华为大爱。
“小岗就是他人生的舞台。”沈浩牢牢扎根小岗,奉献了他的青春乃至生命,更谱就了他一生最动人的乐章。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他的务实作风和高尚品格,必将给广大基层干部特别是选派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以信心和力量,激励他们在基层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书写人生最瑰丽的诗篇。
——原文来自2010年1月8日《人民日报》
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
(一)标题
倡议书标题一般由文种名单独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用较大的字体写“倡议书”三个字。
另外,标题还可以由倡议内容和文种名共同组成。如“把遗体交给医学界利用的倡议书 ”。
(二)称呼
倡议书的称呼可依据倡议的对象而选用适当的称呼。如“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广大的妇女同胞们:”等。有的倡议书也可不用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
(三)正文
倡议书的内容需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1.写倡议书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倡议书的发出贵在引起广泛的响应,只有交待清楚倡议活动的原因,以及当时的各种背景事实,并申明发布倡议的目的,人们才会理解和信服,才会自觉的行动。这些因素交待不清就会使人觉得莫名其妙,难以响应。2.写明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这是正文的重点部分。倡议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化。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做哪些事情,具体要求是什么,它的价值和意义都有哪些均需一一写明。
倡议的具体内容一般是分条开列的,这样写往往清晰明确,一目了然。
(四)结尾
结尾要表示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或者写出某种建议。倡议书一般不在结尾写表示敬意或祝愿的话。
(五)落款
落款即在右下方写明倡议者单位、集体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倡议的日期。
------
〔例文〕 倡议书 全校师生:
今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超过历年水平,发生了建国以来的特大洪水,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给灾区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共产主义精神的体现。我们倡议全校师生 捐款捐物来帮助灾区人民渡过难关。“一分钱,一件衣”,钱物有价,情义无价,贵在大家 的支持。希望大家尽己所能,热情地伸出友谊的双手,为灾区人民作出奉献!××大学学生会 2008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