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东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材料部分(范文)
山东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材料部分
材料一
济南吴家堡镇曹家圈村大学生村官孟帅
“与村支书第一次见面,一双粗糙的大手将我握得生疼。‘小孟书记,欢迎你!’村支书嘿嘿一笑,回头招呼几个村干部模样的人说:‘这就是区里派到咱村的大学生小孟,以后就叫孟副书记。’”这是孟帅自己记录的初到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镇曹家圈村的第一个场景。
从“孟副书记”、“小孟副书记”,到“小孟”、“孟呀”,包村3年,黄河滩边淳朴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孟帅称谓的变化,给人许多回味、许多思索„„
“既然选择了曹家圈,我就决不能轻言放弃”
2004年7月,孟帅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作为选调生,同年他被济南市槐荫区委组织部安派到吴家堡镇工作。
吴家堡对孟帅来说是陌生的。坐上从市里开往远郊的汽车,在近一小时的路程里,高楼大厦逐渐从视线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稻田和稀疏的村落,此时孟帅才真正体会到“偏远”的含义。
报到没几天,槐荫区抽调机关干部包村。孟帅主动找镇党委副书记张亮,要求到困难的地方去:“我年轻,在哪里都是从头干起,您给我安排个穷村吧。”张亮被眼前这位年轻人一脸的真诚打动了:“行,就去曹家圈吧。”
出了镇政府一直往西、往西,不期而遇的黄河大坝让孟帅纳闷:这是到哪儿了?这里就是曹家圈村,地处槐荫区西北角,依临黄河,位置偏僻,属于经济贫困村,村里一部分土地还在黄河滩里。
淳朴的民风吹拂着这个黄河边小村庄170余年,其间几次搬迁,他们为母亲河大坝奉献出了自己大片的良田,目前人均只有6分耕地,许多村民靠劳力在外打工挣钱,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推开村委会锈迹斑斑的铁门,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房屋和堆了大半个院子的物料。孟帅愣了一会儿,告诉自己:这就是曹家圈,自己的生活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到村里后,孟帅被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没有任何农村工作经验的他,从此开始了他的村官生涯。
村里没人认识新来的孟帅,来了很多天了,还有村民以为他是来推销种子或卖老鼠药的。村里青年都去城里打工了,他想找个陪自己说话的人都很难。一次,有位朋友去曹家圈,问孟帅需不需要捎点什么东西。他想了想,说:“要是方便,捎几份最近的报纸吧,村子偏,看不到新的报纸,都不知道外头发生什么了。”
那段时间,孟帅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黄河大堤。站在大堤上,面对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渐渐地,烦闷一点点隐退,豪情却不断在胸中涌动——“人总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
既然选择了曹家圈,我就决不能轻言放弃。我要干出个样子来!”
心态摆正了,劲头鼓足了,孟帅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他翻阅了大量农村建设和管理的书籍,与村两委成员彻夜交谈,到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
“既然到了这个位置上,我就要把村里的事儿办好”
曹家圈村是一个只有105户人家、355口人的小村,村集体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两方鱼塘,而每年几千元的承包费连两委成员的基本工资都保证不了。
村子虽小但事儿不少。镇领导为孟帅捏了一把汗:这么困难的地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行吗?曹家圈成了镇领导心头的一个疙瘩。
“既然到了这个位置上,我就要把村里的事儿办好。”孟帅说。进村不久,一项繁重的任务就摆在了孟帅面前——村委会换届选举开始了。孟帅负责向村民们介绍选举情况。由于各家的“主心骨”白天要进城打工,孟帅决定晚上挨家挨户走访。大冬天,农村的夜晚来得特别早,不到8点村民们就关门闭户,早早熄灯休息了。孟帅只好先从亮灯的农户入手,逐家逐户做村民的工作。就这样,一个月下来,孟帅跑遍了所有村民家,对思想上转变不过来的,跑三五趟也是常有的事。有时谈完话已是深夜了,孟帅还要赶回离村十余里的住地。手冻裂了,满是血口子,疼得握不住车把,但想到取得的进展,孟帅的心里热乎乎的。
孟帅的付出换来了村民们的理解,他们私下说:“小孟这孩子不容易,人家吃苦受累的,不都是为了咱们村吗?”最后,曹家圈村的村委选举投票率史无前例地达到100%,村民们第一次选出了自己满意的“村官”。结果一公布,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有的村民甚至放起了庆祝的鞭炮。
曹家圈村原来有一条进村的路,由于资金不足,路面没硬化,8米宽的路面就被垃圾、砖头、木材等杂物占去了6米多,村民运送生产生活物资不得不绕道而行,这条路成了村民的“伤心路”。
孟帅决定以修路为突破口,树立村两委的新形象。他天天泡在路上,经过孟帅和村民的艰苦劳动,路面又整修到8米宽,铺上了石硝,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的状况,村民进出村比以往缩短了四五里的路程。
路顺了,老百姓的心气顺了,镇党委领导也对孟帅刮目相看了。
“只要对群众有感情,他们就会实心实意地支持你”
孟帅有两个日记本,一个是大家常见的大本子,记着包村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自己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认识和思考,并经常拿来跟同事们交流。还有一个不为人知、被孟帅视为宝贝疙瘩的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贫困家庭、致富门路、邻里纠纷等道听途说的人和事儿。
90多岁的荣秀山老人,常年卧病在床,身边只有一个孙子,生活非常困难。孟帅第一次去他家,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老人的家就是两间小瓦房,家徒四壁,破烂不堪。老人年纪大了,枯瘦得脱了相,记忆力很差,已经不大认识村里人了。从那以后,孟帅经常从镇上给老人捎些营养品。
村里一直没有公共娱乐场所,孟帅决定利用村委会一间闲置的仓库,办一个村级活动室。由于长期闲置,仓库的铁门笨重、锈迹斑斑,采光、通风不好,散发着一股霉味,需要下大功夫进行装修。由于村委的经费不足,孟帅拿出了自己积攒了半年的3000多元钱,又跟镇里的朋友借了一点,资金的问题解决了,活动室很快就装修完毕,村民们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活动室。
在曹家圈3年,孟帅与村民们也有过磕磕碰碰的事:他曾经逼掌管账簿的会计交出账簿,曾经跟村两委干部因为通自来水的事情“顶牛”„„尽管如此,村民们却很服他。他们说:“孟帅心中无亲疏,做事念一个‘诚’字,心里有一个‘公’字。”包村3年,曹家圈变了样。用村委会主任刘建玲的话说:“没想到他有这么大能量,全村的干劲都让他调动起来了,他给我们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村民们对孟帅,先是称呼“孟副书记”、“小孟书记”,后来是“孟”、“小孟”,再后来就直接喊“孟啊”了,就像唤自家的孩子一样亲切自然。而孟帅也将曹家圈当成了生活的全部。无论是给领导汇报工作还是和外人交流,孟帅言必“俺村”、“俺们村”。
曹家圈接纳了孟帅,孟帅也彻底地融进了曹家圈。他在日记里写道:“只要对群众有感情,他们就会实心实意地支持你。”
柽柳,是一种耐盐碱、耐沙荒地,极易扎根生存的植物。孟帅最喜欢的就是看黄河滩边的柽柳林,他说:“我从没去想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我只愿做一株柽柳,只要需要,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都能深深地扎根进去,生长出来。”
材料二:
姜春燕1997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当时正逢福山区人事部门和检察院到学校选调当年的优秀毕业生到检察机关工作。在大学表现突出的她,被检察机关选中。从此,这个执着认真的大学生就和检察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她十一年的检察人生也见证了这朵铿锵玫瑰从稚嫩幼苗到
初到检察机关,姜春燕被分到批捕科工作。在办案的同时,她还兼任科里的内勤。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她很快适应了刑检工作,不到一个月就可以独立办理案件。在批捕科工作时,她就在烟台市办案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办案人”称号。2004年1月,院里进行岗位调整,姜春燕被调到反渎职侵权局工作。到反渎局后,这个有着优秀办案传统的集体让她感觉到了压力。由于刑检工作与自侦工作的办案方式和思路不同,她在开始阶段很难适应。一段时间内对如何侦查案件和进行预审没有清晰的思路,常常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姜春燕没有退缩。她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办案第一线,就没有理由做一棵点缀花朵的小草。于是,她不畏艰难,认真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很快就适应了反渎工作。从2004年至今,反渎局共办理各类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4件20人,她参与了所有案件的侦查和预审,其中80%以上是有影响、震动大的大要案。如某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张某和中队长范某放纵重大案犯的玩忽职守案,某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包某玩忽职守案,某法院法官栾某滥用职权、受贿案,某公安局毛某等四人非法拘禁案,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案等。特别是在办理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造成被害人上肢丧失知觉一案,该案在当地影响较大,被害人家属多次上访。涉案犯罪嫌疑人之一的刘某是刑警队长,反侦查能力极强,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抱定了要和检察机关顽抗到底的决心。而这个案子市院指定管辖由福山区院办理,且案件在接手之前已经被其他单位立查过却没有突破。面对这样的犯罪嫌疑人,面对这样的僵局,姜春燕和其他办案人员积极分析案情,商讨侦查策略,采取利用其他犯罪嫌疑人之间互相猜忌的矛盾心理,奋战三天,终于使犯罪嫌疑人认罪,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正是这些大要案的磨砺,才把一个对自侦业务了解不多的门外汉,历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反渎检察官。
作为一名自侦案件的侦查员,姜春燕深知必须像植物一样,只有把根深植在土地里汲取养分,才能最终迎来芬芳。
为了使业务水平迅速提高,每办完一起案子,姜春燕总是认真总结办案经验,及时纠正办案中存在的问题或漏洞。她总结的办案经验在全市乃至全省检察机关反渎系统中都被宣传推广。她撰写的《提高反渎干警侦查突破案件能力的做法》、《查办行政执法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技巧》、《强化渎职犯罪检察职能努力提高渎检案件判决率》、《福山区院自行收集案件线索的做法》等经验材料被市院介绍推广,有的还被编入全市反渎干警培训教材。特别是她撰写的《以“六字”破“三难”成功突破司法人员渎职犯罪案件》,在2007年省院召开的全省第六次反渎工作会议中作为经验介绍。2005年,省院给全省较大的分市院分配撰写反渎重点罪名证据标准的调研任务,她负责撰写《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证据标准》。仅在两天的时间内,她就完成了这篇近万字的调研材料。凭着认真的态度、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她的这项成果受到了省院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推荐给高检院有关部门。
姜春燕不仅办案是能手,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起到了骨干作用。由于上级院要求自侦部门在办案中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福山区院在全市率先实行了这一制度。这就要求办理的所有案件都要对法律文书和讯问、询问笔录进行微机录入。由于反渎局仅有三人,这项任务就落在了姜春燕的身上。从2005年起至今,反渎局所有的案件讯问、询问笔录和法律文书均为打印件,而且这些文件95%以上都由她一手完成。福山反渎局率先在全市自侦系统实现了笔录打印化,姜春燕又总结了自己在实行打印笔录及文书制作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对这项工作的许多合理化建议,在全市会议上得到推广介绍,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特别是省院要求实行网上办公办案后,她不仅要完成实际办案工作,还要在网上完成所有案件的流转工作。在系统软件不健全的情况下,姜春燕仔细学习使用说明,对照培训录像每一个步骤进行研究,最终完全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情况,并能熟练地进行网上办公办案,真正成为各项工作中的多面手。
工作要靠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进步,姜春燕在长期的工作中深刻感悟到了这一点。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她在2005年积极报考了在职法律硕士,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和办案间隙认真
学习各门课程。特别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她利用在大学里学习的有利条件,研究学习了渎职犯罪案件的相关知识。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她选择了与自己办案工作密切相关的题目《玩忽职守罪的法律适用及其完善——中外经验及其借鉴》。在学习和工作的双重积累中,她顺利完成了近3万字的学位论文,并通过了论文答辩。同时,姜春燕还认真学习各类反渎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研读了大量相关案例。在最新的反渎职侵权案件立案标准出台后,她对新立案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学习,并在全市反渎系统举行的相关知识竞赛中,和其他两位同志一起努力,一举夺得全市第一名,为院里争得了荣誉。
在上大学期间,姜春燕就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手持正义之剑的执法者。而做一名检察官,正是她无悔的人生选择。
战斗在反渎一线,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就是对一名男同志而言,工作强度也不算小。但姜春燕在工作中从没有叫过苦喊过累,从不计较得失。2007年办理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一案时,她和其他二名同志一起冒着酷暑,连续奋战,终于突破案件。在办理某公安局毛某等四人非法拘禁一案时,她和其他同志又顶着严寒一起连续奋战,有时一天就要找十几名证人,并且连续做笔录,她从不叫屈退缩。她不但参与办理每一起案件,还兼任局里的所有内勤工作。2007年省院检查组下基层院检查各项工作时,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姜春燕在办公室里彻夜加班整理卷宗档案,保证局里的各项工作都没有漏洞。省院领导检查后对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检查组对她装订卷宗的评价是:“我们找不出毛病。”
正是她如此倾心忘我的努力,才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她所办理的案件,都被法院以渎职侵权罪名判决,有罪判决率达到100%。她所在的反渎局已连续四年被评为烟台市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并在2007年被省院授予“全省十佳反渎局”;她个人也两次受到市院嘉奖,2007年又被市院评为“优秀侦查员”。
姜春燕——这株成长在检察沃土中的铿锵玫瑰,正凭着对人民检察官的不懈追求,绽放在共和国的检察战线上。
材料三
1998年夏天,阎冬梅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毕业,被安排至仪征市公安系统工作。她人生的第一站,是城北派出所。她所从事的具体事务,是基层派出所最基本的户籍、财务、档案等内勤管理工作。看似普通、琐碎的工作,阎冬梅没有按部就班地做下去,她发现每周五天的工作制适合于机关事业单位和本地人,但对于一些在外地工作或在外打工的人,想利用双休日时间回来办理户口迁移、户籍证明等相关手续就不够方便了。工作最初的一年里,阎冬梅关照派出所值班人员:如果休息日有人来派出所办手续,等得急,你们给我打电话,我就来,没关系!1999年7月起,阎冬梅在全市基层派出所首家推出“星期天便民服务日”,从此后再也未中断过,辖区内的居民星期天也可以来派出所办事了!而阎冬梅首创的这一做法,目前已在仪征真州、新城、新集、马集等城区或近郊派出所推广开,并一直被坚持。
谁说女子不如男
哪里需要自己,阎冬梅就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安排。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阎冬梅被临时抽调到仪征市公安局国保大队参与一些案件的侦破。组织上的信任是压力,更是动力,阎冬梅以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过硬的政治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大家认可。2003年在侦破5•6**功案件中,专案组5个人,阎冬梅是唯一的女同志,她不顾“非典”肆虐,和男同志一道,到大仪镇走访,到安徽天长取证,到当事人农村老家调查,为迅速侦破这起案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当时,阎冬梅留在家中的女儿才一周岁多一点,丈夫在扬州军分区某部服现役。因为成功侦破这起**功案件,阎冬梅所在的侦破小组集体荣立三等功一次。
2003年9月,阎冬梅回城北派出所担任副指导员,分管户籍、内务和一个社区,协助指导员抓队伍管理。当时曹山派出所刚刚并过来,两所合一,人员多,年轻人多,大家思想活跃,有民警忙于日常事务的处理,疏于内务管理。针对这一情况,阎冬梅在所里设立“内务曝光台”,每天上午
召开晨会时向大家反复强调:事情增多了,但派出所的对外形象、我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不能丢!所里的许多老同志是阎冬梅刚进公安机关时的“师傅级”人物,有人认为阎冬梅“新官上任三把火”,说说而已。但从设立“内务曝光台”的第一天起,阎冬梅就动起了真格的,从接处警不规范到着装不整洁,等等,列出了三四条;严重的,指名道姓。大家这下子严肃对待起来,认真对照规范要求,自我检查。每天公布的“曝光”内容逐步减少,只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内务曝光台”就成了“空白板”。而随后的10月12日下午,省公安厅黄明厅长在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带领政治处的一班人来仪征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暗访,对暗访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那是一个休息日,天上飘着小雨,阎冬梅正在所里准备一份材料。城北派出所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次年4月举办的全省派出所所长、刑警队长、交警队长“三长”培训学校,以及其他场合,黄明厅长多次予以高度赞扬。并要求省警官学院管理系傅冰钢教授专门来仪征到城北派出所实际调研,把城北派出所的经验作为一个成功典范在更大的范围宣讲。
2004年4月,通过局里的公开竞聘,阎冬梅调至仪征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任副教导员。班子里7名同志,阎冬梅是唯一的女同志,也是唯一跨警种交流的成员。她分工负责信访、纪检、考核、党建等工作。在此之前,大队没有专人负责信访工作。前来投诉的,多是被处罚的驾驶员。在通常的认识里,管理与被管理永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想在执勤交警和违章驾驶员之间驾起一座沟通与理解的桥梁,那几乎不可能。阎冬梅没有把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她认为,无论投诉者是什么样的身份、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公心,客观公正地调查取证,对当事人该解释的解释,对应用条文不适合、态度出问题的交警该处理的处理,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2004年,阎冬梅处理信访案件60余起;2005年,大队信访案件不足50起;2006年,降至30多件。2006年,民警有责投诉为零。2005年8月,镇江某高校一名女教师,途经大仪镇时因超速被处罚,在执行过程中交警因使用方言引起这位女教师误解,随后写信到大队反映该交警执法不文明。阎冬梅经认真调查核实后多次打电话给当事人,向她解释并告知处理意见,直至对方表示理解、接受。
当年一块儿从大学毕业的同学,大多当了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而自己,穿上一身警服,英姿飒爽,阎冬梅一开始自我感觉无疑是很好的。但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之后,繁琐、重复、单调的内勤工作一下子让她没了新鲜劲儿。甚至有老民警对她说:你这内勤工作,一个初中生跟班一个月,做得不一定比你差!阎冬梅陷入了思考:组织上这样安排我,是让我从最基本的业务锻炼起;城北派出所是全国一级派出所、全省优秀派出所,组织上能把我放在这样优秀的平台上锻炼,正说明了组织上对我的信任与期望;我所做的工作虽然平常、程序化,但对群众却是十分重要的;我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也许无数次,但对群众,也许这辈子能进派出所办事也就一两次,这一两次我的工作态度就是公安机关留给对方的印象……正因为大家都在做、都能做,所以我要做得最好,做出特色,做出新意来!阎冬梅成功战胜了第一次心理落差。
2007年1月,阎冬梅经组织上推荐,参与仪征市陈集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职位选举,成功当选。一个从小到大生活在城里,自己、爱人双方大家庭中连农村亲戚也很少有的女同志,现在一下子来到乡镇工作,阎冬梅多少有点不习惯。工作的环境变了,工作的对象变了,工作的条件变了,工作的内容变了,工作的节奏变了……唯一不变的是阎冬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当年年底,政府班子换届选举,到基层工作一年时间不到的阎冬梅,以得票排名第二的支持率再次成功当选为副镇长。经过这次考验,阎冬梅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比起在公安部门,到乡镇工作,使我对农村人口的艰辛与不易有了更深切的感触,在工作中我渐渐明白,农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干部!你真心为他们做事情,诚信公正地对待他们,就等于在干群关系中注入了粘合剂。两次克服心理落差,阎冬梅像是两次经历凤凰涅槃般的考验与“重生”,她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基层干部。务实、果断、高效、亲和,这成为她身边人所共知的工作作风。
在陈集镇,阎冬梅主要分管教育、卫生、科技、计生等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事之一,农村改厕是令许多分管干部头疼的工作之一,就连一些村干部,对这项工作也不够理解:管天管地,哪管得了人家尿尿屙屎放屁!这么多年的习惯„„但阎冬梅没有被困难吓倒,她让村干部带着自己,一户一户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这个大学历史专业本科生、省委党校区域发展和社会学研究生学历的年轻女子,也学会了“茅厕靠厨房,苍蝇两头忙”这样的群众语言,推心置腹向
群众宣传农村改厕“三格式”化粪池的好处。首次上门,许多群众不认识走在村干部前面的阎冬梅,会热情地招呼:“这丫头来干什么?坐下子!”五六月农忙,随后农闲,也是天气最热的时节,阎冬梅没有守在空调间里,走村入户忙工作。2007年,陈集镇农村改厕任务完成率在仪征11个乡镇、两个办事处中排名第三;2008年的任务数要求9月底完成,7月底、8月初陈集镇便全面完成。同时,教育上,陈集中学2007、2008年高考上线人数分别完成市局下达任务数的292%和187%,初中部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数由2006年的“光头”变为2007年的6人、2008年的13人„„全镇6所公办学校,每所学校每个学期阎冬梅至少要上门八九次。到陈集镇上班的前两周,她抽空跑遍了所有的村部;随后又利用两天时间,集中把学校跑了一遍。2007年,阎冬梅分管的陈集镇科技工作被评为全市二等奖。
考试的材料大体就是这个样子,有所更改
山东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问题部分
问题一是,大多数到基层工作都有一个适应期,结合孟帅的感受,写一下开展工作从那几个方面着手 300字左右
问题二是,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谈谈敬业与敬业 400字以内
问题三是,结合三个材料,以也谈基层工作的干头与奔头 900字左右
材料一:
我愿做黄河滩边的一株柽柳
——记济南吴家堡镇曹家圈村大学生村官孟帅
“与村支书第一次见面,一双粗糙的大手将我握得生疼。„小孟书记,欢迎你!‟村支书嘿嘿一笑,回头招呼几个村干部模样的人说:„这就是区里派到咱村的大学生小孟,以后就叫孟副书记。‟”这是孟帅自己记录的初到济南市槐荫区吴家堡镇曹家圈村的第一个场景。
从“孟副书记”、“小孟副书记”,到“小孟”、“孟呀”,包村3年,黄河滩边淳朴的村民对大学生村官孟帅称谓的变化,给人许多回味、许多思索……
“既然选择了曹家圈,我就决不能轻言放弃”
2004年7月,孟帅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烟台师范学院。作为选调生,同年他被济南市槐荫区委组织部安派到吴家堡镇工作。
吴家堡对孟帅来说是陌生的。坐上从市里开往远郊的汽车,在近一小时的路程里,高楼大厦逐渐从视线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片的稻田和稀的村落,此时孟帅才真正体会到“偏远”的含义。
报到没几天,槐荫区抽调机关干部包村。孟帅主动找镇党委副书记张亮,要求到困难的地方去:“我年轻,在哪里都是从头干起,您给我安排个穷村吧。”张亮被眼前这位年轻人一脸的真诚打动了:“行,就去曹家圈吧。”
出了镇政府一直往西、往西,不期而遇的黄河大坝让孟帅纳闷:这是到哪儿了?这里就是曹家圈村,地处槐荫区西北角,依临黄河,位置偏僻,属于经济贫困村,村里一部分土地还在黄河滩里。
淳朴的民风吹拂着这个黄河边小村庄170余年,其间几次搬迁,他们为母亲河大坝奉献出了自己大片的良田,目前人均只有6分耕地,许多村民靠劳力在外打工挣钱,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推开村委会锈迹斑斑的铁门,映入眼帘的是破旧的房屋和堆了大半个院子的物料。孟帅愣了一会儿,告诉自己:这就是曹家圈,自己的生活就要从这里开始了……
到村里后,孟帅被任命为村党支部副书记。没有任何农村工作经验的他,从此开始了他的村官生涯。
村里没人认识新来的孟帅,来了很多天了,还有村民以为他是来推销种子或卖老鼠药的。村里青年都去城里打工了,他想找个陪自己说话的人都很难。一次,有位朋友去曹家圈,问孟帅需不需要捎点什么东西。他想了想,说:“要是方便,捎几份最近的报纸吧,村子偏,看不到新的报纸,都不知道外头发生什么了。”
那段时间,孟帅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黄河大堤。站在大堤上,面对滚滚东去的黄河水,他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渐渐地,烦闷一点点隐退,豪情却不断在胸中涌动——“人总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
既然选择了曹家圈,我就决不能轻言放弃。我要干出个样子来!”
心态摆正了,劲头鼓足了,孟帅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事情等着他去做。他翻阅了大量农村建设和管理的书籍,与村两委成员彻夜交谈,到田间地头与村民拉家常……
“既然到了这个位置上,我就要把村里的事儿办好”
曹家圈村是一个只有105户人家、355口人的小村,村集体唯一的经济来源是两方鱼塘,而每年几千元的承包费连两委成员的基本工资都保证不了。
村子虽小但事儿不少。镇领导为孟帅捏了一把汗:这么困难的地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能行吗?曹家圈成了镇领导心头的一个疙瘩。
“既然到了这个位置上,我就要把村里的事儿办好。”孟帅说。进村不久,一项繁重的任务就摆在了孟帅面前——村委会换届选举开始了。孟帅负责向村民们介绍选举情况。由于各家的“主心骨”白天要进城打工,孟帅决定晚上挨家挨户走访。大冬天,农村的夜晚来得特别早,不到8点村民们就关门闭户,早早熄灯休息了。孟帅只好先从亮灯的农户入手,逐家逐户做村民的工作。就这样,一个月下来,孟帅跑遍了所有村民家,对思想上转变不过来的,跑三五趟也是常有的事。有时谈完话已是深夜了,孟帅还要赶回离村十余里的住地。手冻裂了,满是血口子,疼得握不住车把,但想到取得的进展,孟帅的心里热乎乎的。
孟帅的付出换来了村民们的理解,他们私下说:“小孟这孩子不容易,人家吃苦受累的,不都是为了咱们村吗?”最后,曹家圈村的村委选举投票率史无前例地达到100%,村民们第一次选出了自己满意的“村官”。结果一公布,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有的村民甚至放起了庆祝的鞭炮。
曹家圈村原来有一条进村的路,由于资金不足,路面没硬化,8米宽的路面就被垃圾、砖头、木材等杂物占去了6米多,村民运送生产生活物资不得不绕道而行,这条路成了村民的“伤心路”。
孟帅决定以修路为突破口,树立村两委的新形象。他天天泡在路上,经过孟帅和村民的艰苦劳动,路面又整修到8米宽,铺上了石硝,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的状况,村民进出村比以往缩短了四五里的路程。
路顺了,老百姓的心气顺了,镇党委领导也对孟帅刮目相看了。
“只要对群众有感情,他们就会实心实意地支持你”
孟帅有两个日记本,一个是大家常见的大本子,记着包村以来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自己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认识和思考,并经常拿来跟同事们交流。还有一个不为人知、被孟帅视为宝贝疙瘩的小本子,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贫困家庭、致富门路、邻里纠纷等道听途说的人和事儿。
90多岁的荣秀山老人,常年卧病在床,身边只有一个孙子,生活非常困难。孟帅第一次去他家,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老人的家就是两间小瓦房,家徒四壁,破烂不堪。老人年纪大了,枯瘦得脱了相,记忆力很差,已经不大认识村里人了。从那以后,孟帅经常从镇上给老人捎些营养品。
村里一直没有公共娱乐场所,孟帅决定利用村委会一间闲置的仓库,办一个村级活动室。由于长期闲置,仓库的铁门笨重、锈迹斑斑,采光、通风不好,散发着一股霉味,需要下大功夫进行装修。由于村委的经费不足,孟帅拿出了自己积攒了半年的3000多元钱,又跟镇里的朋友借了一点,资金的问题解决了,活动室很快就装修完毕,村民们也终于有了自己的活动室。
在曹家圈3年,孟帅与村民们也有过磕磕碰碰的事:他曾经逼掌管账簿的会计交出账簿,曾经跟村两委干部因为通自来水的事情“顶牛”……尽管如此,村民们却很服他。他们说:“孟帅心中无亲疏,做事念一个„诚‟字,心里有一个„公‟字。”包村3年,曹家圈变了样。用村委会主任刘建玲的话说:“没想到他有这么大能量,全村的干劲都让他调动起来了,他给我们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
化。”
村民们对孟帅,先是称呼“孟副书记”、“小孟书记”,后来是“孟”、“小孟”,再后来就直接喊“孟啊”了,就像唤自家的孩子一样亲切自然。而孟帅也将曹家圈当成了生活的全部。无论是给领导汇报工作还是和外人交流,孟帅言必“俺村”、“俺们村”。
曹家圈接纳了孟帅,孟帅也彻底地融进了曹家圈。他在日记里写道:“只要对群众有感情,他们就会实心实意地支持你。
柽柳,是一种耐盐碱、耐沙荒地,极易扎根生存的植物。孟帅最喜欢的就是看黄河滩边的柽柳林,他说:“我从没去想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我只愿做一株柽柳,只要需要,无论多么贫瘠的土地,都能深深地扎根进去,生长出来。”(本报记者 通讯员 刘天东)
材料二:
铿锵玫瑰 检察情深——十佳女检察官姜春燕
胶东在线网3月6日讯(通讯员 福检)近年来,烟台市检察干警以“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为主题,以“立检为公,执法为民”为宗旨,通过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为全市社会的发展、稳定、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广大女检察官,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爱岗敬业,勇挑重担,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和认真,在维护司法公正、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为表彰先进,激励广大女检察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人民检察院的职能作用,烟台市人民检察院与烟台市妇女联合会研究决定,授予姜春燕等十名同志“十佳女检察官”暨“„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福山区人民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是近几年来活跃在烟台市反渎系统中的优秀集体。在这个仅有三人组成的集体中,有一位不让须眉的女检察官。她,就是被誉为“铿镪玫瑰”办案高手姜春燕。
姜春燕1997年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当时正逢福山区人事部门和检察院到学校选调当年的优秀毕业生到检察机关工作。在大学表现突出的她,被检察机关选中。从此,这个执着认真的大学生就和检察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她十一年的检察人生也见证了这朵铿锵玫瑰从稚嫩幼苗到绚烂绽放的每一个瞬间。
扎根办案 挑战自我初到检察机关,姜春燕被分到批捕科工作。在办案的同时,她还兼任科里的内勤。在老同志的帮助下,她很快适应了刑检工作,不到一个月就可以独立办理案件。在批捕科工作时,她就在烟台市办案比赛中获得了“优秀办案人”称号。2004年1月,院里进行岗位调整,姜春燕被调到反渎职侵权局工作。到反渎局后,这个有着优秀办案传统的集体让她感觉到了压力。由于刑检工作与自侦工作的办案方式和思路不同,她在开始阶段很难适应。一段时间内对如何侦查案件和进行预审没有清晰的思路,常常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姜春燕没有退缩。她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办案第一线,就没有理由做一棵点缀花朵的小草。于是,她不畏艰难,认真学习,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很快就适应了反渎工作。从2004年至今,反渎局共办理各类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4件20人,她参与了所有案件的侦查和预审,其中80%以上是有影响、震动大的大要案。如某公安局刑警大队长张某和中队长范某放纵重大案犯的玩忽职守案,某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包某玩忽职守案,某法院法官栾某滥用职权、受贿案,某公安局毛某等四人非法拘禁案,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案等。特别是在办理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造成被害人上肢丧失知觉一案,该案在当地影响较大,被害人家属多次上访。涉案犯罪嫌疑人之一的刘某是刑警队长,反侦查能力极强,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抱定了要和检察机关顽抗到底的决心。而这个案子市院指定管辖由福山区院办理,且案件在接手之前已经被其他单位立查过却没有突破。面对这样的犯罪嫌疑人,面对这样的僵局,姜春燕和其他办案人员积极分析案情,商讨侦查策略,采取利用其他犯罪嫌疑人之间互相猜忌的矛盾心理,奋战三天,终于使犯罪嫌疑人认罪,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正是这些大要案的磨砺,才把一个对自侦业务了解不多的门外汉,历炼成为一名合格的反渎检察官。
深植业务 全面发展
作为一名自侦案件的侦查员,姜春燕深知必须像植物一样,只有把根深植在土地里汲取养分,才能最终迎来芬芳。
为了使业务水平迅速提高,每办完一起案子,姜春燕总是认真总结办案经验,及时纠正办案中存在的问题或漏洞。她总结的办案经验在全市乃至全省检察机关反渎系统中都被宣传推广。她撰写的《提高反渎干警侦查突破案件能力的做法》、《查办行政执法人员渎职侵权犯罪案件技巧》、《强化渎职犯罪检察职能努力提高渎检案件判决率》、《福山区院自行收集案件线索的做法》等经验材料被市院介绍推广,有的还被编入全市反渎干警培训教材。特别是她撰写的《以“六字”破“三难”成功突破司法人员渎职犯罪案件》,在2007年省院召开的全省第六次反渎工作会议中作为经验介绍。2005年,省院给全省较大的分市院分配撰写反渎重点罪名证据标准的调研任务,她负责撰写《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证据标准》。仅在两天的时间内,她就完成了这篇近万字的调研材料。凭着认真的态度、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她的这项成果受到了省院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并被推荐给高检院有关部门。
姜春燕不仅办案是能手,而且在其他方面也起到了骨干作用。由于上级院要求自侦部门在办案中进行同步录音录像,福山区院在全市率先实行了这一制度。这就要求办理的所有案件都要对法律文书和讯问、询问笔录进行微机录入。由于反渎局仅有三人,这项任务就落在了姜春燕的身上。从2005年起至今,反渎局所有的案件讯问、询问笔录和法律文书均为打印件,而且这些文件95%以上都由她一手完成。福山反渎局率先在全市自侦系统实现了笔录打印化,姜春燕又总结了自己在实行打印笔录及文书制作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对这项工作的许多合理化建议,在全市会议上得到推广介绍,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表扬。特别是省院要求实行网上办公办案后,她不仅要完成实际办案工作,还要在网上完成所有案件的流转工作。在系统软件不健全的情况下,姜春燕仔细学习使用说明,对照培训录像每一个步骤进行研究,最终完全掌握了软件的使用情况,并能熟练地进行网上办公办案,真正成为各项工作中的多面手。
沉淀心智 厚积薄发
工作要靠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进步,姜春燕在长期的工作中深刻感悟到了这一点。为了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她在2005年积极报考了在职法律硕士,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和办案间隙认真学习各门课程。特别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工作,她利用在大学里学习的有利条件,研究学习了渎职犯罪案件的相关知识。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她选择了与自己办案工作密切相关的题目《玩忽职守罪的法律适用及其完善——中外经验及其借鉴》。在学习和工作的双重积累中,她顺利完成了近3万字的学位论文,并通过了论文答辩。同时,姜春燕还认真学习各类反渎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研读了大量相关案例。在最新的反渎职侵权案件立案标准出台后,她对新立案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学习,并在全市反渎系统举行的相关知识竞赛中,和其他两位同志一起努力,一举夺得全市第一名,为院里争得了荣誉。
倾情奉献 无怨无悔
在上大学期间,姜春燕就希望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手持正义之剑的执法者。而做一名检察官,正是她无悔的人生选择。
战斗在反渎一线,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就是对一名男同志而言,工作强度也不算小。但姜春燕在工作中从没有叫过苦喊过累,从不计较得失。2007年办理某公安局刘某等三人刑讯逼供一案时,她和其他二名同志一起冒着酷暑,连续奋战,终于突破案件。在办理某公安局毛某等四人非法拘禁一案时,她和其他同志又顶着严寒一起连续奋战,有时一天就要找十几名证人,并且连续做笔录,她从不叫屈退缩。她不但参与办理每一起案件,还兼任局里的所有内勤工作。2007年省院检查组下基层院检查各项工作时,为了保证万无一失,姜春燕在办公室里彻夜加班整理卷宗档案,保证局里的各项工作都没有漏洞。省院领导检查后对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检查组对她装订卷宗的评价是:“我们找不出毛病。”
正是她如此倾心忘我的努力,才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好成绩。她所办理的案件,都被法院以渎职侵权罪名判决,有罪判决率达到100%。她所在的反渎局已连续四年被评为烟台市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并在2007年被省院授予“全省十佳反渎局”;她个人也两次受到市院嘉奖,2007年又被市院评为“优秀侦查员”。
姜春燕——这株成长在检察沃土中的铿锵玫瑰,正凭着对人民检察官的不懈追求,绽放在共和
国的检察战线上。
材料三:
今年32岁的阎冬梅,看上去是个普通而恬静的女子,很难把她和近十年的公安工作经历联系在一起,也看不出她现在是一名乡镇女干部。与同样是选调生、进大机关的同龄人相比,阎冬梅在政治上的成长与发展也许算不上很快,但十多年来,她始终扎根在基层工作一线,一步一个脚印。她在锻炼自己的同时,坚持以一流的工作业绩,真诚地回报组织的培养。
有了“星期天便民服务日”
1998年夏天,阎冬梅从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本科毕业,被安排至仪征市公安系统工作。她人生的第一站,是城北派出所。她所从事的具体事务,是基层派出所最基本的户籍、财务、档案等内勤管理工作。看似普通、琐碎的工作,阎冬梅没有按部就班地做下去,她发现每周五天的工作制适合于机关事业单位和本地人,但对于一些在外地工作或在外打工的人,想利用双休日时间回来办理户口迁移、户籍证明等相关手续就不够方便了。工作最初的一年里,阎冬梅关照派出所值班人员:如果休息日有人来派出所办手续,等得急,你们给我打电话,我就来,没关系!1999年7月起,阎冬梅在全市基层派出所首家推出“星期天便民服务日”,从此后再也未中断过,辖区内的居民星期天也可以来派出所办事了!而阎冬梅首创的这一做法,目前已在仪征真州、新城、新集、马集等城区或近郊派出所推广开,并一直被坚持。
谁说女子不如男
哪里需要自己,阎冬梅就坚决服从组织上的安排。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阎冬梅被临时抽调到仪征市公安局国保大队参与一些案件的侦破。组织上的信任是压力,更是动力,阎冬梅以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过硬的政治素质、吃苦耐劳的精神赢得了大家认可。2003年在侦破5•6邪教案件中,专案组5个人,阎冬梅是唯一的女同志,她不顾“非典”肆虐,和男同志一道,到大仪镇走访,到安徽天长取证,到当事人农村老家调查,为迅速侦破这起案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当时,阎冬梅留在家中的女儿才一周岁多一点,丈夫在扬州军分区某部服现役。因为成功侦破这起邪教案件,阎冬梅所在的侦破小组集体荣立三等功一次。
动真碰硬的女副指导员
2003年9月,阎冬梅回城北派出所担任副指导员,分管户籍、内务和一个社区,协助指导员抓队伍管理。当时曹山派出所刚刚并过来,两所合一,人员多,年轻人多,大家思想活跃,有民警忙于日常事务的处理,疏于内务管理。针对这一情况,阎冬梅在所里设立“内务曝光台”,每天上午召开晨会时向大家反复强调:事情增多了,但派出所的对外形象、我们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不能丢!所里的许多老同志是阎冬梅刚进公安机关时的“师傅级”人物,有人认为阎冬梅“新官上任三把火”,说说而已。但从设立“内务曝光台”的第一天起,阎冬梅就动起了真格的,从接处警不规范到着装不整洁,等等,列出了三四条;严重的,指名道姓。大家这下子严肃对待起来,认真对照规范要求,自我检查。每天公布的“曝光”内容逐步减少,只十天、半个月的时间,“内务曝光台”就成了“空白板”。而随后的10月12日下午,省公安厅黄明厅长在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带领政治处的一班人来仪征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暗访,对暗访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那是一个休息日,天上飘着小雨,阎冬梅正在所里准备一份材料。城北派出所的好经验好做法,在次年4月举办的全省派出所所长、刑警队长、交警队长“三长”培训学校,以及其他场合,黄明厅长多次予以高度赞扬。并要求省警官学院管理系傅冰钢教授专门来仪征到城北派出所实际调研,把城北派出所的经验作为一个成功典范在更大的范围宣讲。
群众信访逐年下降
2004年4月,通过局里的公开竞聘,阎冬梅调至仪征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任副教导员。班子里7名同志,阎冬梅是唯一的女同志,也是唯一跨警种交流的成员。她分工负责信访、纪检、考核、党建等工作。在此之前,大队没有专人负责信访工作。前来投诉的,多是被处罚的驾驶员。在通常的认识里,管理与被管理永远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要想在执勤交警和违章驾驶员之间驾起一座沟通与理解的桥梁,那几乎不可能。阎冬梅没有把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她认为,无论投诉者是什么样的身份、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只要我们抱着一颗公心,客观公正地调查取证,对当事人该
解释的解释,对应用条文不适合、态度出问题的交警该处理的处理,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2004年,阎冬梅处理信访案件60余起;2005年,大队信访案件不足50起;2006年,降至30多件。2006年,民警有责投诉为零。2005年8月,镇江某高校一名女教师,途经大仪镇时因超速被处罚,在执行过程中交警因使用方言引起这位女教师误解,随后写信到大队反映该交警执法不文明。阎冬梅经认真调查核实后多次打电话给当事人,向她解释并告知处理意见,直至对方表示理解、接受。
两次克服心理落差
当年一块儿从大学毕业的同学,大多当了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而自己,穿上一身警服,英姿飒爽,阎冬梅一开始自我感觉无疑是很好的。但走上实际工作岗位之后,繁琐、重复、单调的内勤工作一下子让她没了新鲜劲儿。甚至有老民警对她说:你这内勤工作,一个初中生跟班一个月,做得不一定比你差!阎冬梅陷入了思考:组织上这样安排我,是让我从最基本的业务锻炼起;城北派出所是全国一级派出所、全省优秀派出所,组织上能把我放在这样优秀的平台上锻炼,正说明了组织上对我的信任与期望;我所做的工作虽然平常、程序化,但对群众却是十分重要的;我每天重复同样的工作也许无数次,但对群众,也许这辈子能进派出所办事也就一两次,这一两次我的工作态度就是公安机关留给对方的印象„„正因为大家都在做、都能做,所以我要做得最好,做出特色,做出新意来!阎冬梅成功战胜了第一次心理落差。
2007年1月,阎冬梅经组织上推荐,参与仪征市陈集镇人民政府副镇长职位选举,成功当选。一个从小到大生活在城里,自己、爱人双方大家庭中连农村亲戚也很少有的女同志,现在一下子来到乡镇工作,阎冬梅多少有点不习惯。工作的环境变了,工作的对象变了,工作的条件变了,工作的内容变了,工作的节奏变了„„唯一不变的是阎冬梅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当年年底,政府班子换届选举,到基层工作一年时间不到的阎冬梅,以得票排名第二的支持率再次成功当选为副镇长。经过这次考验,阎冬梅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比起在公安部门,到乡镇工作,使我对农村人口的艰辛与不易有了更深切的感触,在工作中我渐渐明白,农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干部!你真心为他们做事情,诚信公正地对待他们,就等于在干群关系中注入了粘合剂。两次克服心理落差,阎冬梅像是两次经历凤凰涅槃般的考验与“重生”,她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基层干部。务实、果断、高效、亲和,这成为她身边人所共知的工作作风。
群众称她“这丫头”
在陈集镇,阎冬梅主要分管教育、卫生、科技、计生等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事之一,农村改厕是令许多分管干部头疼的工作之一,就连一些村干部,对这项工作也不够理解:管天管地,哪管得了人家尿尿屙屎放屁!这么多年的习惯„„但阎冬梅没有被困难吓倒,她让村干部带着自己,一户一户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这个大学历史专业本科生、省委党校区域发展和社会学研究生学历的年轻女子,也学会了“茅厕靠厨房,苍蝇两头忙”这样的群众语言,推心置腹向群众宣传农村改厕“三格式”化粪池的好处。首次上门,许多群众不认识走在村干部前面的阎冬梅,会热情地招呼:“这丫头来干什么?坐下子!”五六月农忙,随后农闲,也是天气最热的时节,阎冬梅没有守在空调间里,走村入户忙工作。2007年,陈集镇农村改厕任务完成率在仪征11个乡镇、两个办事处中排名第三;2008年的任务数要求9月底完成,7月底、8月初陈集镇便全面完成。同时,教育上,陈集中学2007、2008年高考上线人数分别完成市局下达任务数的292%和187%,初中部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数由2006年的“光头”变为2007年的6人、2008年的13人„„全镇6所公办学校,每所学校每个学期阎冬梅至少要上门八九次。到陈集镇上班的前两周,她抽空跑遍了所有的村部;随后又利用两天时间,集中把学校跑了一遍。2007年,阎冬梅分管的陈集镇科技工作被评为全市二等奖。一点点、一滴滴,像一粒粒果实,在阎冬梅走过的路途中,在她留下的一个个脚印里,生根、发芽、开花。
1、给定资料表明:选调生到基层之前,大都有一段“不适期”。请你结合“给定资料1”提供的孟帅做法,谈谈工作局面从那几方面入手。
要求: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条理分明,字数掌握在300字左右。(7分)
2、请你结合“给定资料2-3”介绍的姜春燕和阎冬梅先进事迹,谈谈在基层岗位上,如何才能做好“敬业和精业”这篇文章?
要求:有针对性、可行性、详略得当,字数在400字以内。(8分)
3、请根据你对全部资料的理解和感悟,以“也谈基层工作“干头”与“奔头”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在900字左右。(35分)
说明:以下材料是考试之后凭借印象整理归纳的,网上沈浩的事迹很多,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内容仅供大家参考,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见谅。
2010年山东省申论考试材料内容总结如下:
整个材料围绕[size=-1]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沈浩同志展开。
材料一:小岗村村民对沈浩的印象:反应沈浩关注孤寡老人,重视教育,深得民心。村民三次集体按手印请沈浩留任
材料二:沈浩从省财政厅相应党组织的要求,主动到农村任职,并将在基层工作视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种方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
材料三:沈浩的工作日记。分三段:
(一)刚刚上任以来的工作阻力,突破村民的抵触、负面情绪,理解小岗村状况。
(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小岗村发展中的问题,更加坚定带领村民致富,搞好村庄建设的信心。
(三)工作中虽然身体疲惫,但是仍然放不下小岗村的发展,依然时刻注意廉政奉公,杜绝腐败。
材料四:沈浩同志的精神值得学习。
申论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是什么把沈浩留在了小岗村
2.沈浩的精神价值
3.作为新一批选调生的代表,写一封倡议书,省派遣干部向沈浩同志学习。
本次考试主要说的是现在富人的家庭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
材料一:
列举了一大堆如何溺爱孩子,如何教育不当,如何让孩子过早的介入一些社交场合,过多的介入孩子的个人生活缺乏挫折教育等。
材料二:
列举了几个事例,几个是溺爱孩子,用几十万给孩子请家教等等的事倒.有的企业家,重金让孩子进重点高校,要么就出国留学,等等,让孩子有个更好的平台。
最后一个事例是举了个正面的事例:一个企业家虽然家庭很有钱,但是却不给孩子太多的零用钱,家庭教育相当正确。
这一次考试共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富人教育孩子与正确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差距,请简要说各自的表现.不多于80字(8分)
第二个问题:列举了五个富人的观点,请选择出两个不正确的观点,并对其中一个进行详细说明。
这个问题呢,很容易就能看出来,我也就不说了,我选了:富人把孩子送进名校或者国外留学,是孩子成功的前提。200字
第三个问题:请就我国现在部分贫困家庭孩子不能上学的现况,对“殷实的家底与个人的拼搏”进行议论,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左右的议论文。
第二篇:2007山东选调生真题(申论+参考)
2007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题目
参考材料: 材料一:
福建省2007年大中专毕业生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大会2月3日在福州举行。在大会现场,记者接触了不少毕业生、毕业生家长、用人单位及政府人事单位负责人,大量的信息表明,今年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早上九点,记者看到,会场人潮涌动,一些热门单位前面排起了上百米的长龙,有的招聘人员桌子上已垒起了上百份简历。“这次单位准备招聘10个人,已有近千人前来问询,初步符合要求的就有几百人。”阿拉丁计算机国际认证培训中心的陈晖说。
闽江学院数学系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毕业生小蔡说,就业压力相当大,“班上48个同学,目前只有一个签了单位。”身为女生的她还担心单位存在性别歧视,“网上报道说近三成单位不要女生。” 为了就业,不少毕业生降格以求。福建农林大学电子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张陈生说自己不介意到边远地方去,起始薪水1000多也能接受。“先好好锻炼锻炼、提升能力。” 陈晖连续4年参与了单位招聘工作,她说,“以前大学生一来就问工资多少,福利好不好,在哪里上班。现在基本上问的都是工作范围、工作性质、什么时候可以面试。”
“早上7点多供需见面会场外就聚集了上千名学生。”福建省人事厅厅长丛远东说,2007年福建的大中专毕业生预计达到21万人,其中高校毕业生近16万人,较2006年净增4万,加上历年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数,就业形势严峻。
丛远东认为,学生就业难的表现和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这几年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大幅增长。当前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任务仍然很重,城镇新增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2007年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
“目前公务员、事业单位处于减员控编阶段,国有经济在原有经济、产业结构上难以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传统的毕业生就业主渠道大量接收毕业生存在一定困难,而新的经济组织和基层就业渠道尚待拓宽,尚待社会的认识和接受。” 丛远东说。
中国海峡人才市场法人代表林国樑说,相对于本科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更难。一些单位仍然存在学历偏见。有些大中专生即可胜任的岗位也非本科生、硕士生不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说,“学历高些总是好的。毕业生这么多,不怕找不到高学历的。”
福建省教育厅高校学生处处长陈达辉说:“社会上就业观念调整相对滞后,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仍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主要难题。”
记者发现,大学生就业难,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很多家长择业观念仍然比较传统和保守。一位陪小儿子来找工作的陈姓家长说,“现场走了三四圈,没什么大单位、好单位。状况一年比一年差。”他说,“小企业一个月几百块钱,孩子怎么能过去?”另一位孙姓家长说,“肯定要找稳定一些的。
陈达辉分析,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规模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衔接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紧缺,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民办学校、独立学院毕业生规模迅速增长。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对于民办学校、独立学院毕业生的考察与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可能成为新的难点。对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一些地方和学校,还存在着差异。
丛远东告诉记者,要破解就业难,必须凝聚合力,在“灵活就业上下功夫”。
他说,以前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口号喊得多,实际支持不到位。现在要切实梳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种种困难,“如何办理手续、搜集市场信息、进行市场定位、筹集资金等,有关部门要研究制定鼓励和扶持的具体实施办法。” 2006年福建灵活就业的毕业生数为2115人,与2005年相比增加
1284人,提高了1.5个百分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
建立健全就业见习制度。丛远东说,去年《福建省省级大中专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后,一些地市开始建设见习基地,今年要扩大规模,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此外,“政府要为一些服务买单。”丛远东说,政府要制定对毕业生就业提供免费公共服务的人才中介机构给予经费补贴的具体办法,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认真研究制定特困家庭毕业生就业援助办法,在就业推荐、转向技能培训、困难补助、助学还贷等方面提供帮助;抓紧出台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等,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而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拓宽就业渠道,应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丛远东说,通过重点就业项目,带动和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社区、面向欠发达地区、面向非公经济组织和单位就业。在继续实施“选调生计划”和“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基础上,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
据丛远东介绍,2006年福建组织实施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 计划,招募了217名高校毕业生到福建7个设区市的47个县(市区)乡镇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福州、厦门等地也着手实施本地区的“三支一扶” 计划,取得良好效果。材料二:
新华网济南1月4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张晓晶郑天虹张琴)眼下用人单位的大学毕业生招聘会异常火暴:从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到四处散发的求职简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人才市场信息显示,有的公务员岗位是40个大学毕业生录取一个;而有的用人单位却抱怨说,招聘到满意的员工不容易。那么究竟是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还是用人单位的要求太苛刻?日前举行的2007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洽谈会上,出现了惊心一幕:会场的两扇玻璃门被汹涌的人潮挤倒,电梯也被挤变形。当天,只有200多家单位前来招聘,却吸引了3万多名大学毕业生应聘。
目睹此情此景,人们颇为疑惑:大学毕业生真的过剩了么?山东皇明太阳能集团公司董事长黄鸣对记者说,这种过剩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实际上,企业招人比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还要难。该集团公司每年都有几百个专业性、基础性的岗位空缺,却没有大学毕业生愿意去干。
浪潮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孙一说:“大学毕业生人数虽然多,但符合企业要求的人选太少了。企业每年要接收6万多份大学毕业生简历,只能在其中挑出三四百个人,说百里挑一一点也不过分。”
孙一说,每年对新员工的培训都要从讲规则、守纪律这些最起码的礼仪开始。有些新员工在大庭广众之下玩游戏,用办公电话煲电话粥,上班第一天就迟到,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另外,有些大学毕业生虽然成绩很好,但不会动手操作,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会拆装电脑,打开电脑甚至分不清哪是主板,哪是CPU。
有一年,皇明集团公司招聘了50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因为受不了在一线磨练的艰苦,先后走掉了300多名。黄鸣说:“其实,这些岗位上升空间很大,是企业培养中高级管理者的必经步骤,没有企业会傻到‘花金子价买馒头吃’。只可惜,很多大学毕业生不愿从基层干起,或者因为吃不了苦,等不到那一天。”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鹿立说,西欧国家适龄青年高校入学率都在35%以上,但并没有出现大范围的就业难。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录取率达21%,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大学毕业生数量并不过剩。
据他分析,一些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找不到工作,主要原因是个人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又好高骛远不愿选择基础性岗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像两股道上跑的车,产生了结构性错位。
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仍在年复一年地重复昨天的故事:书包越来越重,眼镜越来越厚,考题越来越难„„“减负”好像成了过时的词汇。
据调查,今年北京小学升初中考试的激烈程度让人咋舌,有的中学要加试“奥数”,还有的要求达到公共英语二级水平。上海有的小学生为增加升中学的择校砝码竟考到了41个证书„„然而,学校教育层层选拔出的所谓“精英”,真的是市场所需要的吗?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王攀峰说,在基础教育阶段,如果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将会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艺术审美、劳动技能等项教育内容的明显削弱,不利于培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及人格观念。
王攀峰指出,一些学生走向社会后,其人文素养不足就会显现出来。比如,不善与人沟通相处、生活自理能力差、社会公德与公益意识差、缺乏生活理想等,这些问题会成为就业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一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发现,“尖子生”和“好员工”的标准竟然大相径庭。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毕业生小吕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连续多次获得奖学金、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然而在求职面试中却屡屡碰壁。
这位尖子生对记者说:“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是老师和家长眼里的尖子生,走出校门才突然发现这一切全变了,有种当头一棒的感觉。”
如何理解用人单位的选拔标准?孙一认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既要有过硬的专业基础,更要有完善的人格。学校只教会了学生考试拿高分,但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吃苦耐劳,与人合作。“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培训来弥补,所以我们宁愿招一个在街头发过传单、体验过生活艰辛的中等生,也不愿意招一个所谓的名校尖子生。我们录用人员的标准是:第一诚信务实,第二身体健康,最后才是专业技能。”
广州越秀集团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徐先生介绍:“去年招了一部分名牌大学毕业生,他们到企业的第一项任务是写一篇关于酒店行业的调查报告。结果相当一部分人是,网上抄一点,图书馆查一点,基层报告看一点,如此拼凑,甚至一些关键性数据也是闭门造出来的,这种态度令人失望”!
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介绍,该企业每年要对新录用的大学毕业生从头开始培训,这一套培训下来,他也成半个校长了。学校培养的人才到了企业还要回炉、加工,这实际上是对学校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
学校选拔学生是一类标准,用人单位选拔学生是另一类标准,这种状况让学生及家长如何适从?
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82万人。“十一五”期间,我国将有2600万名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有关专家指出,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若能与市场需求接轨,这将形成庞大的人力资源,否则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包袱,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教授袁祖望指出,教育的效应是滞后的,一个人能否成才,需要在他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才能考量出来。只用考试分数作为评判标准,不利于发现和培养有个性、创造性的人才。
袁祖望认为,教育不是看今天怎么样,而要看将来对社会的贡献。教育的目的只为了考试,实际上是杀鸡取卵,不符合教育的本质,也忽视了市场需求。
还有的专家指出,目前学校所谓的“择优录取”,实际上是择学生分数之优录取,而分数之外的成绩往往不被重视。这种“一分遮百丑”的录取办法看似精确,但对学生的评价很不全面,也不公平。大学毕业生不受市场欢迎,折射出学校教育评价标准的错位。
据了解,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已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加综合素质评价,将道德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等6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依据,改变了“一分遮百丑”的状况。
潍坊市教育局局长李希贵对记者说,基础教育乃至高等教育应该从“唯分数论”转变到对学生素质综合考查的轨道上来,搭建起学生全面发展的“立交桥”。只有人才培养标准与市场需求接轨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才能破解。材料三:
1月4日,距离政府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援助政策实施已有4个多月„„2006年6月1日,中组部等14部门联合发出通知: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劳动保障、人事部门应免费提供专门就业服务,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还可享受税费减免及小额贷款政策。民政部门还要给短期内无法就业、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
1月4日,河北省承德市就业服务局职业介绍中心副主任佟彦春透露,从2006年7、8月份举行的两次招聘会统计的数字看,约有3000多大学生目前尚处于失业状态,而注册登记的人数还不到1/10!
2006年9月,该中心曾组织开展过大学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当月,一度有近300名大学应届毕业生注册失业登记。此后,前去注册的就寥寥无几了。
政府就业援助在石家庄市同样遭遇“寒流”,2006年9月1日至11月20日,仅有3015名毕业生办理失业登记。其中,大学毕业生仅占44.7%。而整个河北省,也只有不到5000名大学生办理失业登记。
为帮助大学生就业,河南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除办理失业登记外,还规定:登记失业的毕业生,不但可免费享受职业指导、就业推荐,还可参加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或就业见习。对希望参加创业培训的毕业生,劳动部门还将为其提供创业培训。
然而,在郑州市职介中心,负责失业登记的同志介绍,政府启动“大中专毕业生专项就业援助”以来,到去年11月初,还没有应届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甚至来咨询的都少得可怜。
此前,郑州市劳动保障部门曾在7月中旬推出了“大学生自主创业可申请低息小额担保贷款”、“登记失业大学生免费职业技能培训”,9月份,郑州市民政部门又面向生活困难的未就业应届毕业生推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援助”,但均遭到冷遇。
在2006年河南省秋季人才交流会上,刚从郑州大学商学院毕业的吴国华早早就赶来了。小吴从去年底就忙着四处投简历、找工作,各种招聘会跑了不少,可一直没找到满意的单位。即便如此,他也从没打算进行失业登记或申请低保。“大学刚毕业就失业,无颜见江东父老。”
大多数大学生都表示,进行失业登记太“丢面子”。“一旦办了失业证,也就意味着成了失业人员,而失业和待业是两个概念,宁作待业人员也不作失业人员。”河南大学法学院的小赵这样对记者说。
大学生对政府就业援助不“感冒”,只是因为“面子”和“难为情”吗?河北科技大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毕业生说,自己不存在失业问题,“不进行失业登记,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对工作不满意,或者不合适!”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认为,“就业难”,难在找不到薪水高、发展空间大、升职前景好的“好工作”。
此外有很多大学生认为,登记失业后劳动部门推荐的就业岗位、提供的培训项目,多是面对下岗职工、外来打工人员的,很难有“满意”的职位。“读了几年大学,去做家政,我不干;计算机都过三级了,参加初级培训也没什么用。”一位大学生说。
河南大学一名大学毕业生说,他们班至少还有1/3的人没落实工作。“我们也希望获得就业援助。但符合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培训项目还很欠缺。”至于小额贷款,“对没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短期内实现自主创业的可能性很小”。
郑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业指导专家认为,大学生“冷对”就业援助,折射了大学生当下不成熟的就业心态。
这位专家表示,劳动部门提供的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等帮助措施,都是结合就业援助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的。比如,大学生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培训机构;大学生申请小额贷款,劳动部门也可根据需要邀请创业指导专家为其提供帮助。
“在我们中心注册登记的学生,目前已有30%找到了工作。”佟彦春说。
“是否登记失业,主动权在学生个人。随着就业服务的日渐完善,‘想得开’的毕业生会逐渐增多。”河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就业处刘建民认为,为大学生办理失业登记也有利于政府掌握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以此制定相应的福利、保障政策。他相信随着相关政策不断健全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会接受失业登记的。
河南省社科院有关专家指出,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要冲破“刚毕业即失业”的困境,就必须放下架子,抛弃“宁待业,不失业”的观念,把就业需求与政府就业援助有效“对接”。
“建议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正视‘失业’,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帮助,早日找到理想工作!”这位专家说 材料四:
新华网长沙12月19日电(记者侯严峰、王研)当前正值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全国不少地方招聘会开得热热闹闹,但其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令人担忧:有些单位,为求职者设置了诸如性别、年龄、相貌、学历、户籍、经验等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就业门槛。
近日“反就业歧视研究课题组”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85.5%的人认为存在就业歧视,58%认为严重和比较严重。许多单位明确声明不要女性,借口是女性要生孩子、不专心工作;一些单位招聘员工好似选美,完全不看是否有真才实学;在公务员招考中,相关单位屡屡提出“只限本地户口”的条件。甚至血型不好、城市独生子女等,都成了拒绝求职者的理由。个别企业“姓裴不吉利、姓贾有损公司信誉”等歧视性要求,已荒唐到极其可笑的地步。更值得忧虑的是,在供求比例失衡、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这一现象有普遍化、“正当化”、“合理化”的趋势。因为用人单位处于优势,把持着话语权,求职者面对就业歧视时很少有人诉诸法律。就业歧视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损害了求职者的权利和尊严,有的求职者因被歧视心灵受到伤害,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其次是破坏了社会公平,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成为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于就业平等,我国相关法律已有明确规定。如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中也有类似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法律往往没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导致就业歧视愈演愈烈。
要消除就业歧视,需要加快立法,将有关法律中反就业歧视的宣示性条款变成更具操作性的规范。政府部门应尽快全面清理目前公务员招考中的各种显性和隐形歧视条款,为全社会做出良好的示范;用人单位要摒弃特权思想,树立人人平等的用人观;政府部门应建立对用人单位的监督机制,督促其树立法制观念,依法办事。解决就业歧视问题,建立健康平等的社会就业环境,需要政府、社会付出持久的努力。
日前,湖南省举办了首届女大学生专场供需见面会,360 多家招聘单位为来自全省10 多所大学的近万名女大学生提供了6000 多个就业岗位。据称,本次专场供需见面会涉及财务、营销、服装、经贸、旅游服务、表演、金融等许多门类。在招聘岗位中,文秘、销售、公关、前台接待等占了较大比例。尽管会场上挺热闹,可是,一些招聘单位乱设就业“门槛”的行为,又令不少女大学生望而却步。在供需见面会现场,一些招聘单位开出的应聘条件,引来了不少求职者的争议。长沙一家公司招
聘公关秘书一职,就把“有一定酒量”列为应聘的基本条件。湖南艺术职业学院一名女大学生刚刚参加了面试,但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把是否有酒量作为招聘的要求,我觉得这对女性有点不尊重,难道做公关秘书,就是来陪酒的吗?” 不少参加供需见面会的人也认为乱设这样的就业“门槛”不仅庸俗,而且涉嫌“性别歧视”。一名企业招聘主管则表示,设置这样的岗位要求是“量体裁衣”,“即便求职者在其他方面表现优秀,但滴酒不沾,在这个岗位上我们不予考虑。”
时下,确有一些用人单位面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由紧俏而饱和,就自视过高,提出的条件五花八门,设置的“门槛”难以逾越。比如那家要求应聘者“有一定酒量”的公司,同时还要求应聘“公关秘书”岗位的女大学生“身高165 公分,形象气质佳”。言外之意,不是“美女”,缺少“酒量”,就没有资格应聘。这些招聘“条件”反映了这家企业用人方面的“霸气”,也反映了个别企业管理者缺乏基本的文明素质。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很多,但一些企事业单位在国家就业政策之外人为乱设就业“门槛”,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些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看来,应聘大学生多,而单位用人岗位有限,所以就可以不顾实际,任挑任选,还可以附带许多 “特殊”条件。一旦不合乎他们的“条件”,不论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如何、综合素质如何,都一律“免谈”。更有甚者,个别单位还把招聘当作了“选秀”“选美”,结果使得不少学有所成的莘莘学子被拒于门外,到头来单位的人才环境也没有得到多大改善。
此外,在用人单位招聘工作上,各级政府也应当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时给予指导。湖南省首次举办女大学生专场供需见面会,对于急需寻找就业门路的女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湖南女子大学一名应届毕业生说,举办女生专场供需见面会,专业性更强、择业方向更明确,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也大多适合女生。由此可以想见,如果举办单位也给招聘单位设置一道不得人为乱设门槛的“门槛”,规范招聘单位的招聘行为,并要求招聘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和单位的实际需求选择人才,那么,女大学生们一定会更加满意。
当然,企事业单位在招聘、用人方面拥有自主权,根据岗位实际提出用人条件也是必要的。但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任何单位都应当对社会负责、对应聘人员负责,而不应随心所欲,乱设这样那样的“门槛”,最终既损害了大学生择业的权利,又使单位工作受到影响。材料五:
一年一度的高校毕业生招聘热潮又到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成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据11 月20 日的《大河报》报道,在郑州市“中原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现场招聘会俨然成了和平年代的战场。在拥挤的人群中,两扇玻璃门被挤倒,博览中心的一部电梯,也不能应付汹涌的人流,扶手在众人的挤压下向外倾倒了。
在这几年里,类似这样火爆的场面在一个个城市里上演着。在如此激烈的竞争压力下,月薪被越压越低,不少人连600 元的底薪都愿意接受,甚至还出现了不要工资先行试用的现象。前些年已经就业的大学生也同样能感受到这种压力,他们不再敢轻易跳槽,他们每天“自愿”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在搜狐网的一份调查中,只有大约30%的网友能坚持8 小时工作制,甚至连周末加班都开始慢慢成了常态。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报怨我们的教育体制者有之,说他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质量太差,不符合产业界的需要;埋怨大学生个体的也有之,说他们在大学里不好好学习,只知道谈恋爱、玩游戏。表面看来似乎有道理,但都经不起推敲。我国教育体制在这几十年里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可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是最近几年才尖锐起来。专业不对口的现象也不是今天才出现,以前毕业的大学生也有很多人从事与自己的专业没有太多关系的工作。他们在大学期间打下的基础知识以及在工作中的实践锻炼,可以让他们很快地适应新的陌生的工作岗位。至于大学生个体方面,固然个人在校期间如果努力学习又能重视社会实践,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那么他相对于其他人竞争力自然是高的,但
这丝毫不能解释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的就业困难问题。况且,谁又能说以前的大学生学习就更加刻苦呢?毕竟他们当时的就业压力轻多了,按照“竞争理论”他们应该学习更不努力才对。
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仅仅局限在教育体系内部是不行的,毕竟就业问题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经济方面的状况,不对我国的经济现状作出合乎事实的分析是找不到答案的。
经济发展的内需不足问题在90 年代后期就已经凸显出来了。按理说,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应该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国内市场需求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的内在推动力,但是这个推动力在进入90 年代以后很快就枯竭了。于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国际市场,表现在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从 1990 年以来这项指标就在逐渐增加,今年1 季度达到了48%。这对一个大国来说是极其危险又是不正常的。美国作为“全球化”的倡导者,其经济发展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也不过20%左右。
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的增加从侧面反映了国内市场相对饱和的问题,但是这决不意味着我国人民的生活已经很好了,不再需要进一步提高了。居住在农村的广大农民以及城市中的底层民众,他们的生活依然很艰难,他们的生活需要相对于现实的生产能力来说仍然是巨大的,但是这种需要并不等同于市场需求,在他们收入低下没有消费能力的时候,这种需要只是潜在的市场需求,而不是现实的。显然,这是与我国改革开放社会各阶层在收入水平上、财富占有上越来越严重的两极分化密切相关的。
大资本与政治权力结合起来通过或明或暗、或合法或非法的方式对底层民众的剥夺,是造成今天这种形势的根本原因。就以房地产行业举例来说,城市周边土地的升值不是因为这些地方种植农业作物会更好,而是因为它具有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它的升值完全是城市发展的结果,而城市的发展又是全民从建国开始的几十年辛勤劳动的结果。这种由于特殊地理位置产生的级差地租是属于全民的公有财产,它既不属于直接在上面耕种的农民集体所有,更不属于地方政府的官员以及开发商们,它应该成为全体人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和城市底层民众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各项事业的重要保障。但是,开发商与政府中的某些官员上下其手,再加上与金融资本的联合,把这项公有财产占为己有,这种赤裸裸的剥夺是今天房地产行业暴利的根本原因。
这些人占有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成了富豪阶层,他们的个人消费也越来越奢侈,而这些奢侈品大多是从国外进口的,从豪华轿车甚至到小提包莫不如此,这种情况从举办的奢侈品博览会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他们的这种消费并不能形成国内的市场需求,对我国经济发展没有任何贡献,只是满足了他们个人的炫耀心理而已。底层民众有物质生活上的需要,但他们消费能力不足,结果只能逐渐造成国内市场相对萎缩越来越严重的情况。而这种消费市场的萎缩又严重限制了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影响到就业市场。可以设想,如果两极分化不象今天这么严重的话,我国现有企业的生产规模还会增大,还会有更多的企业建立起来,就业人数也会同步增长,这种增长不仅惠及农民工群体,也同样会增加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机会,因为这些企业也需要产品研发,也需要市场管理。
财富占有上的两极分化对社会生产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整个社会生产相对萎缩的情况下,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怎么能不越来越困难呢?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国际资本以越来越大的规模进入内地,在初期这种资本进入也许对缓解当时我国经济建设资金不足起了一些作用,但它的影响很快就超越这一点了。
各地方政府在对外招商引资的竞争中,对外资的优惠政策越来越丰厚,从审批、用地到税收等等各个方面,在与内地企业的竞争中长期在政策上处于优势地位,再加上这些国际资本相对于内资来说实力更为雄厚,市场运作经验更丰富,造成内资企业经营越来越困难,一个个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甚至国家安全都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被外资击垮(当然这只是原因的一个方面,那些企业领导层的腐败、无能也是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国际资本更是通过“斩首”式收购,逐渐取得了相当多 的战略产业的控制权。据社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我国对外28 个主要产业中,其中21 个产业位居前五位的企业都已经被外资掌控,而剩下的7 个产业,外资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控制权。相应地,在除了象军工、航天这些部门以外的其他许多产业中,我国基本不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控制在外资手中。而在国际竞争中同样重要的品牌上,情况同意不容乐观。这些年来,不仅我们自己的品牌没有成长起来,而且自主品牌在外资的进攻下,处境越来越糟糕。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随着合资而消亡了,即使有部分本土品牌仍然屹立不倒,也与昔日的灿烂辉煌不可同日而语。国务院国资委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白津夫举例说,作为引进利用外资最多的地区,江苏这几年来每年却有十几个国内自主品牌消失,自主技术也被屏蔽、被限制,对国内市场资源的控制力不断下降。与此同时,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不核心技术也没有自主品牌的情况下,唯一可以利用的就只有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了,于是走上了加工贸易的依附型道路。我国今年五月份的对外贸易中,来料加工型的产品占到了55.2 %。这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经济的对外依附型结构已经形成,在这样一个结构里,产业利润大量外流,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据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介绍,由于我国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导致广东货物贸易出口处于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地位。例如,广东是我国DVD 出口大省,但是每出口一台DVD 仅售39 美元,却要向国外公司支付19.7 美元的专利使用费,占成本70%的机芯等部件均依赖进口,致使该行业尽管生产量很大,而利润却很微薄。
据统计,目前国际市场上名牌所占比例不到3%,但市场占有率达到了40%。可是,我国广东省的外贸出口产品尽管量大却无法享受品牌带来的利益,只能采用 OEM(也即委托加工)的方式生产。出口企业中拥有自有品牌的不到20%,自主品牌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是普遍现象。这种情况,使超过90%的利润被外资拿走,2005 年珠三角地区出口鞋21.7 亿双,出口均价仅为2.7 美元;广东作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基地,著名的芭比娃娃就在此地生产,在美国市场的零售价是9.9 美元,可是我国企业得到的加工费仅为0.35 美元/个,在这0.35 美元中包括企业主的利润,地方政府的税收和工人的工资,而拥有该品牌的美国企业则获利近8 美元/个,差距之大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依附地位不仅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而且还压低了工人的工资,拉大贫富差距,使国内市场需求日益相对萎缩,反过来又会造成企业生产日益依赖国际市场,巩固依附地位,形成恶性循环。
我国的这种依附型产业结构会从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
首先,产业利润的大量外流,使国内市场空间相对萎缩,扩大了市场需求与国内扩大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进而又限制了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这种影响的机理与前面已经分析过的贫富分化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是一样的。
其次,这种依附地位使大部分企业没有资源进行技术研发。而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工科学生的主要社会使命正在于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就业状况越来越差也就不难理解了,部分特别优秀的学生要么选择出国,要么进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在那些已经被国际资本掌握了控制权的战略产业里,技术研发的中心并不在中国,而在这些跨国公司的母国进行。即使有部分公司在中国设立了研究院之类,也只能吸收一小部分特别优秀的大学毕业生。
以笔者所毕业的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来说,我班共有30 名同学,其中一半或在本科或在硕士毕业之后到了国外,大部分去了美国,而留在国内的同学中,大部分又都在外资部门工作。固然我国技术水平落后于美国,但这并不能成为他们留在外面的理由。在具备一定的条件的情况下,这种落后局面反而会给他们提供施展自身才华的大好机会,建国初期从国外冲破重重阻力回来的那一代老科学家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今天的问题是,国内的企业所能提供的这样的机会太少了。单纯地对这些不能或不愿回国效力的学生进行道德上的指责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应该受到指责的不是他们,而是现今我们不合理的、不符合中国人民整体利益的经济结构。
依附型企业所需要的不是大学生这类研发型的人才,更多的是操作型、实用型的人才。于是培
养这类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发展势头迅猛,就业状况似乎比大学生还要好。例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甚至可以拿到4000—6000 元,而同期在北京毕业的大学本科生的工资却降到了1000—1500,个别的只有600—800 元。在这类职业技术学院里,中学文化程度毕业生经过简单的培训后,他们完全能够胜任大规模流水生产线上某一个具体的操作。
于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独特的环境里,就出现了象中国这样独特的社会现象。总的来说,我国大学生群体在总人口中还只占很小一部分,高等教育普及率甚至与印度相比都还很低,可是却出现了严重的过剩现象。
这种现象不能说和我们现今的教育体制没有一点关系,也不能说和大学生个体没有关系,但这些不是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只有对内缩小贫富差距,对外通过自主创新摆脱目前的依附地位才有可能。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群体不仅是在为底层民众谋利益,而且也是在为自己寻找出路。
申论要求:
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表现在哪些方面?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请用500 字进行概括。20 分。
2、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以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工作人员的身份,提出解决的对策。500 字。或者思考政府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该承担的责任,并说明理由。500 字。此题30 分。
3、针对存在的问题,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一份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做好2007 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或者以教育厅的名义,要求省内各高等院校做好2007 年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1000 字,30 分。
4、从材料一到五中任意选择一个,就其中反映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评论,写一篇500 字的小评论。
今年的选调生考试申论材料的主题是就业难的问题,可以说命题很有时代性,紧追目前社会的热点问题,符合大学生的实际。对这一主题给出了很多相关材料,并让考生回答三个问题,分别是概括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个向教育厅领导发出的邀请函以及以省政府人员的身份也一篇讲演稿。
大学生就业难的思索及建议
曾几何时,大学生这一生活在象牙塔上的特殊人群,一直是大家心目中向往的,而如今,随着高校连续扩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讲,大批高素质的高等人才的培养是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水平相适应的。但随着中国经济转型进入攻坚阶段,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就等于失业的危险,这一情况使得大学毕业生产生严重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首先,据有关资料分析显示,每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超过400万人,这一规模表明了大学毕业生客观上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就业的主要目标群体;其次,大学生不同于一般就业群体,其对就业岗位要求较高,从而决定了新的就业岗位的增长必须要以产业升级为基础;三是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而且形势会日益严峻;四是失业的大学生正在构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当这一新失业群体逐年累积而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时,就完全可能出现失控的局面,最终会酿成巨大的社会风险。
从近几年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来看,受制于解决国有企业失业、下岗职工一样的思维方式,是针对特定目标群体采取的特定政策措施(如失业下岗职工群体,农民工群体,复退军人群体),其结果必然是违反市场经济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公平竞争的要求,造成就业市场与就业政策的分割及就业竞争的非正常化。解决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治本之策,应当是努力创造并维护整个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其他措施只是治标之术。因此,政府应当改变在大学生等特定群体就业方面所采取的相互分割、头痛医头的政策取向,将注意力、财力、行政强制力等转移到努力创造与维护公平的就业市场竞争环境上来。
第一,规范劳动就业市场,强化对劳动就业的监管,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劳动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在这方面,尤其应当强化对机关事业单位各种招聘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同时强化对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用人方面的行为监察,真正消除劳动就业市场上的不规范、不正当行为,通过完善就业法制、规范招聘程序、公开招聘过程、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行政管制等手段,切实扭转劳动就业市场的不公现象。
第二,禁止就业歧视与摒弃学历崇拜,实现所有劳动者通过公平竞争实现平等就业。国家应当尽快通过相关立法明确禁止就业歧视,通过禁止就业歧视来维护所有劳动者的正当就业权益,并创造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同时,还应当摒弃学历崇拜,确立以能力本位取代学历本位的人才观与用人观,尽快改造唯学历论英雄的社会氛围。
第三,加快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能够保护各类就业方式劳动者的社会安全网。在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到非公单位就业意味着工作与生活风险会成倍上升,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更是需要自己承担起全部的工作与生活风险。因此,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损害大学生就业环境公平性的重大制度因素,在这方面,单纯指责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与献身精神是不当的。在特殊时期,国家可以建立以大学生个体为对象的阶段性失业救济与失业补助计划,但解决问题的最后方式仍然应是健全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四,改革教育体制,强化高校责任,重点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向就业需要导向的转化。国家应当将落实高等院校办学自主权放在教育体制改革的首位,停止那些损害学校特色与束缚学生创新个性的所谓平台课、统编教材、统一模式的培养方式,真正放手让各高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培养人才的个性,同时理性控制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在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同时,真正强化高等院校的责任,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应当成为衡量高等院校水平与质量的核心指标。
第五,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氛围。一方面,有必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正确的舆论来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实践,降低家庭与大学生超过现实情形的就业预期;另一方面,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尤其是社会团体,共同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总之,在现实条件下,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实行保护政策作为治标措施仍然需要坚持一段时期,但只有尽快为大学生参与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制度安排,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第三篇:2008山东选调生真题 (申论+参考)
2008年山东省选调生考试《申论》真题
总分:50分 时限:100分钟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20分钟,作答8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中国社会处在经济迅速发展和社会体制转轨过程中,各类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冲突成为必然,并且体现为日趋增多的各类信访活动。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不断增多的大规模群体信访和矛盾激烈的个体信访,引发了持续上升的“信访洪峰”,上访者不闹不行,成了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也使我国的信访工作和信访制度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事实上,在严峻的“信访洪峰”局面的背后,除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及其自身权益保护的诉求得不到解决等原因之外,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性矛盾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各级国家机关中的工作人员懈怠渎职等,也是引发信访量剧增的主要原因。但是,我们不能不觉察到这样的事实:现行的信访制度虽然是中国公民权利救济的重要渠道,但这项制度的设计及其运作中存在的缺陷也是导致信访量居高不下、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之一。
困境一:信访内容的广泛性及复杂性,使得社会矛盾集中体现在信访活动中,信访制度承载了整个社会制度变革及社会稳定的重任,信访机构错位、越位的现象屡见不鲜。
从信访的内容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信访是向国家机关提出的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对于推进国家机关依法行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看,信访是中国公民权利意识培育和发展的过程,也是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的渠道。通过信访这种非法治化的方式,政府的行政权力不断受到制约,政府执政的水平不断受到检验,司法体制中的种种矛盾不断得以凸显,最终推进中国法治化的进程。这是信访活动和信访制度具有积极意义的一个方面。通过领导的重视和批示,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的信访事项在合法合理的原则下,通过信访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的疏导和协调工作得到解决,也能实现一定的社会稳定的目标。
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仍有相当一部分信访事项的处理运用的是法治以外的方式,或强压,或妥协,或哄骗等,成了许多基层信访工作人员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选择。面对大量的群体信访或矛盾激化的各类个体信访,上有领导指令化解的压力,下有群众极端不满的怨气,信访部门在解决信访事项的过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在这种工作状况下,信访机构错位、越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执政者预期的社会稳定的目标非但没有实现,反而陷入一种更为可怕的恶性循环之中。极少数信访人吃准了政府要稳定的“软肋”,“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手段在实践中屡试不爽,并为更多的信访人所效仿,带来社会负面效应。
困境二:从法律地位看,信访工作机构并不具有行政的职能和权力,也不是单独序列的国家机构,其处理信访事项的权能有限,不可以也不可能去解决本应由负有一定职责的国家机关办理的社会事务。
那么,赋予信访机构一定的职权是否就能有效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呢?答案是否定的。现行的信访制度早已突破了秘书性质的工作机构的定位,从现行的信访工作模式看,不具有行政权力的信访机构有时权力无限且不受制约,其工作的触角往往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
域,有时甚至替代行使了国家机关的一部分职能;以领导批示为信访督办的依据带有人治色彩,而“传达室”和“邮局”式的归口转处,只能导致多数信访群体对国家和政府产生更大的失望与不满。总之,庞大的信访机构和众多的信访工作人员非但没有彻底化解不断涌现的社会矛盾,反而有可能成为中国走向法治化进程中的一股消解力量。
困境三:从信访人的心态来看,几乎所有的信访人的潜意识里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清官情结,即便是面对法院已经判决生效的裁判文书,信访人仍意欲通过信访渠道来改变其败诉的现状。
从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来看,这种信访的制度结构及运作方式,有着与之相适应的国家体制、文化和民众心理的背景。从封建社会中的击鼓鸣冤、拦轿告状等场景中,都能找到信访活动的许多痕迹。
困境四:党政及人大信访部门在处理涉及不服法院裁判的诉讼类信访时,将各级人民法院作为这类诉讼信访的责任归属单位,也存在严重的社会负面效应。
有些诉讼类信访申诉案件并非没有道理,但是对诉讼类信访的行政化处理模式,导致许多诉讼类信访多年申诉不止。此外,在社会稳定的统一目标下,所有的法院在重大节庆和会议期间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做诉讼类信访老户的稳定工作,在政府、社会和民众的眼里,法院已经成了相对信访人而言的另一方当事人,与政府部门或其他社会组织并没有什么不同,结果导致司法裁判的权威大为削弱。
从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来看,曾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信访制度不仅陷入了“信访洪峰”的困境,而且正在经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的法治化的挑战。
当前的信访现状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而社会稳定又制约并引导着信访工作的方向,这使得信访制度与法治目标之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冲突。当稳定压倒一切时,所有的信访机构都成为社会稳定工作的指挥部,“花钱买太平”、“摆平就是水平”等成为信访工作的实际考核目标。信访制度原有的联系群众、反映社情民意等作用基本上趋于弱化,信访方式亦成了相当一部分民众与政府抗争维权的主要手段,组织化、政治化、涉外化的信访倾向已经对社会和政府构成极大的威胁,如何解决信访难题成为执政党必须面对的现实。对各级国家机关信访部门而言,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任让这一非国家序列的机构来承担,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也不符合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由于信访机构及信访工作人员面对的是无法实现的社会稳定预期目标和不断涌现的信访浪潮,信访制度运行过程中又直接或间接形成一股对法治建设的抵消力,这样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得政府和民众两方面都陷入了困境。虽然政府为解决信访难题已经付出了高昂成本,却仍然没有化解一浪高过一浪的“信访洪峰”,也未能满足民众对信访制度的过高期许,这其中是否值得我们追问和反思呢?
曾先后任抚顺市信访局副局长、局长的肖林发,近日向记者谈起信访来,滔滔不绝。肖林发说,上访人数的统计方法还远不完善,不同的统计方式会得出不同结果。上访群众量把人数往多说,来了10个说20,来了30说100多,以此给政府部门施加压力。案发单位往少说,自己的单位出群体访了,往少说减轻自己的责任。信访局要往实说,不过这个数字也很难精确。一是很难统计,二是各级都“做工作“,千方百计不让中央有关部门登记,或者请他们少登记。各地上访数量全国排位,排在前面谁也受不了。
根据我的经验,中央有关部门统计的各地上访人数也就是实际数的一半,省里统计数据是实际数字的2 / 3,市里统计的上访人数基本上是实数。同一个地方在不同场合报出的数据也不一样,往少说当反映维护社会稳定这一工作成果时,当我们反映老工业基地的困难时,往往就会多说。
治理信访要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同时要辩证地看待一些复杂的现实问题。对于不符合政策的上访要求,基层信访不能开口子。靠领导拍板开口子解决问题,其效果并不理想。解决一个上来十个,恶性回圈。老是开政策的口子,后来的上访者往往相互攀比,导致信访成本水涨船高。实践证明,有的上访者依靠“闹”,迫使政府部门开了口子,更多的上访者就认为不“闹”不给解决。同时也要看到,有的政策不能与时俱进需要修改,信访部门就应该下情上传,建议上级对政策进行调整。
那么,如何解开这些“结”呢?第一,政府在出台政策时要慎重。第二,社会贫富差距不能太大,要保障好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第三,解决问题既要依法,也要依情依理。比方说,拆迁过程中违章建筑一律推倒,这些老百姓连个窝都没有,政府还是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无理访,信访部门根据信访条例进行三级复查后不应再受理;如果恶性闹事,就应该按社会治安案件查处。第四,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解决信访问题不能没有钱,也不能光靠钱,有的时候需要向群众讲清道理,一点点让老百姓理解,体谅党和政府的困难。
改革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是上访现象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信访问题的根本之道。抚顺有些企业改革较早,走对了路子,现在效益很好问题很少。但也有不少企业迟迟不改,结果偷光、丢光、烂光,最后败得啥都没了,只剩下上访的群众了。
基层信访部门每天一开门就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这从上访者的表情心态上就可以看出来。一般而言,接访前“新访”愁眉苦脸,“老访”吹胡瞪眼,“群访”则是人多壮胆,一个劲叫板。接访中,不少上访人第一次来还是通情达理,这时你是“恩人”,有些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一时得不到解决,有的上访者第二次来就不太讲理,上访者不闹不行,再后来就是强词夺理,蛮横无理。信访干部也从“好人”,一步步变成“坏人”,甚至是“仇人”。面对这种情况,干部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二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准。信访部门得给上访人员说清楚政策是怎么规定的,你的要求符不符合政策,能不能办。不管政策能否给予解决,我们都得有个基本的交代,老不说话,往外推不行。
当好“三员”,与群众“心连心”。多年经验表明,群众反复访、集体访、越级访,大多针对干部宗旨意识不端正、工作作风不踏实等。为此,我们要求乡村干部一定要当好“三员”——政策法规的宣讲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公共事务的服务员。
在淅源乡,群众过去是“有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上访再说,到了信访局自然有人管”。为改变这一习惯认识,乡党委、政府除刷写标语、出宣传栏等常用形式外,还结合眼前重点工作,每半月印发一期宣传提纲,让干部带下去宣讲,便于群众及时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并加大本乡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工作重点等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意识。
机构改革到现在,如果按权定责,乡镇干部可以当“甩手掌柜”了,但我们认识到:群众之间有了纠纷和矛盾找到村委会、乡政府来,就不能总想着把他们往派出所和法院推。因为遇事就找派出所和法院,一来浪费时间花费大,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二来婆媳妯娌之间的口角连警察、法官也理不清。所以乡党委、政府明确规定: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若非触犯刑法,乡村两级要尽可能调解,调解三次以上仍然无法解决的,才能建议当事人去寻求司法解决途径。
淅源是一个自身经济条件非常薄弱的山区小乡,群众要求改变现状的愿望非常强烈。为
此,我们以“向外争取资金、向上争取项目”为抓手,2006年以来争取各类资金2500多万元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现在的淅源乡,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80%,自然村通车率100%,电信、移动、广电网络覆盖率100%,中心小学、敬老院、侨乡广场等先后建成使用,4公里“侨乡樱花路”、1600亩花果树将使淅源花开四季。
淅源面貌在变,群众眼光在变,干群关系也在变!自2006年以来,淅源乡已连续3年无集体上访、无越级上访,无重复上访,社会稳定,政通人和,逐步走上了和谐发展之路。
三、作答要求:
1.对于基层群众认为“上访不闹不能解决问题”(1)近处看,如何解开“上访者不闹不行”的结?(2)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基层信访问题?
要求:有针对性,可行性,重点突出,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20分)
2.假设你是一名基层信访干部,就基层信访出现的新问题、针对“新形势下信访问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900字。(40分)
四、作答参考:
1.对于基层群众认为“上访不闹不能解决问题”(1)近处看,如何解开“上访者不闹不行”的结?(2)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基层信访问题?
要求:有针对性,可行性,重点突出,字数控制在600字左右。(20分)
对于基层群众认为“上访不闹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应该从两方面入手解决这个问题。近处看,解开“上访者不闹不行”的结,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站在群众立场对能解决的问题尽量依法依情依理解决,对一些暂时难以解决的特殊案件,必须稳控到位。稳控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措施。完善信访制度,严格按照国务院信访条例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肩负起维护正常上访秩序、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重大责任。
第二,切实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增强干部责任心,转变工作作风。政府工作人员要有责任心,对群众上访持正确的态度,善待上访群众。不管当时能否解决问题,都要本着负责的态度给群众一个交代或承诺。
第三,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第四,政府出台政策要慎重。在出台政策前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在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劳资纠纷等涉及群众利益比较 敏感的问题上,考虑群众的承受力,保护群众利益。
第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们的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保障好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第六,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的机制,同时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扭转群众上访的无序状态,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让大家依法有序的去反映问题。
要从根本上解决基层信访问题还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消除社会矛盾产生根源。
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好群众的合法利益,做到以民为本,深入群众,倾听民声,积极收集群众意见,从根本上为群众解决难题。
2.假设你是一名基层信访干部,就基层信访出现的新问题、针对“新形势下信访问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900字。(40分)
新形势下如何破解基层信访难题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的主渠道,是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桥头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逐步调整,各种新矛盾、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涌现,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关系着经济发展的大局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一名基层的信访干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信访工作:
第一,对工作认真负责,学习宣传贯彻好《信访条例》,积极营造和谐的信访环境。要通过多种途径使人民群众、各部门等深刻领会其精神,了解其内容,理解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履行职责,极力营造和谐的、高效的信访环境,使信访工作走上健康化、法制化轨道。
第二,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努力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是基层领导干部的优良传统和本色。首先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信访反映的问题,其次要层层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最后要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减少推、拖、顶、踢现象,改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新户拖成老户的情况。
第三,加强基层信访网络建设,拓宽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建立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的多级调解网络,化解深层次矛盾。积极、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消除隐患,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况。
第四,依法行政,文明执法,防止因决策不当、违法行政等引发的信访稳定问题。全力以赴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根本上避免和减少群众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群体上访。对无理取闹和非法组织他人上访的行为要给予严厉打击和制裁。
第五,建立和落实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干部责任心,转变其工作作风。从而提高信访效率,减少上访因素,为建立和谐社会创造条件。《信访条例》已明确规定,对因工作失误、失职,处事不公或违法操作造成信访、上访的,给当事人和所在部门、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应进行责任追究。
第四篇:2010山东选调生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2010山东选调生申论真题参考答案 进党组负责人发出向沈浩学习倡议书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产生强烈反响。近日,江苏华西村吴协恩、山西大寨村郭凤莲、北京韩村河村田雄、河南南街村王宏斌、上海九星村吴恩福、安徽小岗村金乔、浙江花园村邵钦祥、浙江滕头村傅企平、云南福保村杨明、江西进顺村罗玉英等部分先进党组视频:小岗村书记沈浩病逝村民曾集体写挽留信
来源:央视《新闻联播》
织负责人联名发出倡议书,倡导全国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向沈浩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头人,做一名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做一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倡议书全文如下:
部分农村基层先进党组织负责人倡议书
全国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
连日来,中央媒体集中报道了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的事迹。6年前,沈浩放弃省城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欣然接受党组织的安排,前往条件艰苦的小岗村任职。6年来,他牢记宗旨,无私奉献,扎根农村,艰苦创业,带领乡亲们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衷心拥戴。小岗村群众三次按下红手印表达对沈浩书记的心愿,这是对沈浩的最高评价。
“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需要千千万万个像沈浩这样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我们倡议全国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以沈浩为榜样,学习他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学习他不断增强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的能力和本领;学习他自觉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承诺要像沈浩那样,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头人,做一名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做一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部分农村基层先进党组织负责人(签名)江苏华西村吴协恩 山西大寨村 郭凤莲
北京韩村河村田雄 河南南街村 王宏斌
上海九星村吴恩福 安徽小岗村 金乔
浙江花园村邵钦祥 云南福保村 杨明
浙江滕头村傅企平江西进顺村 罗玉英
2010山东选调生考试行测真题回忆版
准备了许久的考试今天终于结束了„考的不算很好„还是说说吧!也给以后要考的师弟师妹提个醒。先说说行测吧!一共一百道题,九十分钟„时间还算充足„常识四十个,言语二十个,数字推理,数学运算各五个。逻辑中图形五个,定义五个,类比五个,资
第五篇:2014山东选调生村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14山东选调生村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
案
给定材料
1、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舍虎村村委会主任,大学生村官周靖还记得2008年刚到舍虎村时,群众那充满怀疑的目光,大伙没少嘀咕:“一个嘴上没毛的小子,能有多大能耐?”
舍虎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海拔2400多米,交通不便,信息不灵,2007年人均纯收入仅为1409元。抵达舍虎村后,周靖决定先不乱发表意见,他真心跟村民交朋友,虚心向他们学习,这一切最终让周靖赢得了村两委和 群众的认可,他也逐渐被村民当成了“自家人”,现在一日三餐也被村民们“包”了。
取得群众信任后,他想的最多的是怎样发展现代农业让乡亲们脱贫致富。周靖对舍虎村种植的经济作物进行了梳理,发现半夏在当地有20多年的种植史“可不能再让舍虎村的乡亲捧着金碗讨饭吃。”打定主意后,通过积极争取,周靖的发展半夏种植的想法很快获得了县直部门和村里干部群众的支持。为了提高大家种植的积极性,周靖决定自己先租地种植,示范给乡亲们看。周靖的成功,彻底消除了大家的顾虑。
为打开销路,周靖又筹备成立了舍虎村半夏专业合作社,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他也被社员推选为合作社负责人,周靖还自掏腰包建立了网站发布信息,为舍虎半夏品牌做宣传。
截至目前,舍虎村半夏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试验基地面积已由初期的300多亩扩大到700多亩,有10户种植半夏的农户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20多个贫困户因种植半夏实现了脱贫。
2、根据2013年上半年,一份面向大学生村官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村官中有41%曾经创业或正在创业。
种养加项目是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创业的主要方式,各个不同的创业项目占比,38%为种植业,20%为养殖业,10%为水产养殖,8%为农产品加工,农业农村流通服务业占比4%,农业标准园占比1%,农家乐占比5%。其他行业仅占14%。
当前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发展进程,处于起步阶段的创业实体占比46%,处于发展阶段的创业实体占比36%。创业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的实体比例仅为13%,已经放弃的比例为5%。
据农业部不完全统计,目前参与创建合作社的大学生村官占创业人数的33%。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02位大学生村官中,已有77位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占比38%。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村官创业有效吸纳当地村民就业,或多或少提供了就业岗位。提供31个以上就业岗位的创业实体比例达到18%。
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近90%集中在资金需求相对较少、门槛相对较低的农业和劳动服务业领域,投资规模以50万元以下为主。
部分大学生村官靠政府帮扶资金和商业贷款成功启动创业项目,有些村官凭借自身威望组织村民集资共同创业,而一些刚走上村官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则通过向亲朋好友借款筹集项目启动资金。
3、共青团湖北省委研究室所做的一份《湖北省首批大学生村官现状调查》称:25%的大学生村官高度认为与农民的关系,具有较强的身份归属感;35%的大学生村官还没有彻底产生心理认同,但能主动与村民进行交流。四成村官仍感到融入农村有难度。
今年24岁的胡轶华,现在武汉吴家山管委会新建大队,担任书记助理一职。2011年,胡轶华毕业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是土生土长的武汉姑娘,走上最基层的工作岗位,胡轶华的感受是“不太习惯”。
身为武汉人的她上岗第一天遇到了难题:听不懂方言。于是,胡轶华想了个点子:找老人们练“听力”。65岁的村民陈爹爹在炒萝卜、腌鱼,她就帮着添加些柴火,一边帮忙一边和老人聊天。“即使听不懂,我也要保持微笑。”渐渐地,这个城里来的姑娘和村民们混熟了。哪天她不出现,老人们还惦记着,去村部询问她的去处。
胡轶华说,在农村工作一年了,她的穿衣风格也渐渐转变,“读书时爱追求时尚潮流。”而如今的她,不穿裙子、不穿高跟鞋,无论走到哪家,都会被当成自己人。
宜陵区的大学生村官谭健告诉记者,一开始心里还是很有压力,怕融入不了农村的环境。不过,在一次次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还是能与村民打成一片。
老河口大学生村官杨浩有一个雅号叫“包菜书记”。上任之初,恰逢村里包菜滞销。他就以“小杨同学”的网名,在网上发帖卖菜,当起包菜义务推销员。不少幼儿园、中小学食堂主动和杨浩联系买菜。
杨浩帮忙联系超市、负责送货。一天他和司机拉着7000斤包菜送到一个中学食堂,食堂师傅下班了,杨浩捋起袖子,和司机两人忙了一个多小时,把所有包菜从车上卸下来。
那段时间,杨浩满嘴都是“包菜经”。见人第一句话就是:“你知道哪里要包菜,帮我们拉一点?”去朋友家做客,朋友问要吃什么,他反射性地回答:“吃包菜。”最后,5000吨包菜全部卖光,杨浩也成了远近闻名、人见人爱的“包菜书记”。
“原来菜还可以这样卖!”农民们尝到网络卖菜的“甜头”,纷纷找杨浩学习电脑技术。目前,杨浩扩大了网上销售蔬菜的品种和规模。他不仅在网上卖包菜,还卖西瓜、桃子、花生、萝卜等。杨浩将这些蔬菜的信息、参考价格、联系人都挂到网上,引来各地买家。
5、两会期间,记者在采访广西代表团的80后大学生村官代表李欣蓉和梁丽娜时,看到一份有关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调研报告。李欣蓉告诉记者,这份调研报告出自一位90后高中女生之手,正好和她们正在讨论的话题有关。三个朝气蓬勃的年轻女孩,共同关注大学生村官创业这个话题,这背后有哪些故事?记者进行了细致了解。
故事一:
这两天,北京市101中学的高二学生白天泰心情很激动,因为她之前做的一份有关大学生村官创业的调研报告,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忻城县马泗乡马泗村党委副书记李欣蓉的认同,有可能被修改完善后作为建议之一提交到大会上。
一个北京城市90后女孩,为何对大学生村官群体产生莫大的兴趣?又如何能做出一份像模像样的有关大学生创业的调研报告?白天泰告诉记者,大学生村官第一次进入视线,是自己一位亦师亦友的姐姐嫁给了在北京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胡建党。“当时周围的人都特别纳闷,觉得这个优秀的北京女孩,怎么会嫁给跟„高富帅‟半点边都挨不上的人呢?”白天泰说她也疑惑,但认为姐姐这么选择一定有她的道理,一了解,便走近了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
“胡建党真不是一般人。”白天泰说,来自山东农村的胡建党大学毕业后放弃高薪职业,2007年参加北京市“大学生村官”计划,到大兴区庞各庄镇王场村担任村支书助理。他带头创业,和村民一道盖瓜棚、种蘑菇,让村民尝到增收致富的甜头。2011年参加王场村党支部的换届选举后,胡建党赢得80%党员和村民的认可,当选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
“胡建党现在已经是„明星村官‟了,他的一句名言就是„带着村民致富是大学生村官的真正价值体现‟。”为了印证这句话,白天泰利用寒暑假到山东、北京、湖南的几个村庄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其中,湖南大学生村官“耶鲁哥”做的事让她印象深刻。
“耶鲁哥”是湖南省衡山县贺家乡贺家山村村主任助理兼团支部书记秦玥飞,因为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人也长得帅气,被大家称为“耶鲁哥”。“硬化路面、修水渠、给村里学校搭建信息化平台、联系校车项目……他在村里有忙不完的事情,路上见到老乡,一路打招呼过去,跟村民都很熟悉的样子。”白天泰说秦玥飞认为自己公益事业做了不少,但乡亲们记住的还是他给每个人每个家庭做的一些具体的事。所以,在调研大学生村官创业问题时,秦玥飞也表达了要带动村民致富的想法和建议。
白天泰说,现在“明星村官”胡建党、“耶鲁哥”秦玥飞已经成为她的偶像。通过“耶鲁哥”,她认识了全国人大代表李欣蓉,也就有了这个能把报告交到李欣蓉手上的难得机缘。
故事二:
80后大学生村官李欣蓉热情、质朴,笑的时候一脸阳光灿烂。对于手头上白天泰的这份调研报告,李欣蓉感到很欣慰:“更年轻的一代人在关注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并且能够关心大学生村官的发展,同时提出自己的看法,挺令人高兴的。”
自从当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李欣蓉比以前忙多了,但不论在村里还是在外面调研、开会,她想的最多的还是如何让村民更富。“脱贫致富,是乡亲们最大的盼头。大学生村官创业,就是要带大伙儿刨金。”
2008年6月,李欣蓉大学毕业后,就来到马泗村任党委书记助理。一到村里,她就寻找“治贫良方”,向村委会提出发展大棚种植瓜果的建议,又四处“化缘”,筹得10万元启动资金。2009年5月,15座标准钢架大棚在村委后院建成。10月,大棚示范基地收获第一批甜瓜。短短几个月,获得5万多元的收入。
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李欣蓉联系周边另外4位大学生村官,以5人联保方式贷款25万元,建起拥有40多个大棚的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春秋种甜瓜,间种西瓜、蔬菜,大棚种植的模式越来越成熟。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村民自发加入大棚种植行列。目前全村大棚数量达600多个,大棚种植已成为马泗村的特色产业,人均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
“大学生村官有想法、有干劲,有为大众服务的心。大多数人创业是想自己怎么能赚钱,大学生村官创业通常是为了带大家赚钱。”李欣蓉通过自己本身的创业经历以及对其他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和了解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大学生村官创业的热情非常高,希望得到政府和各界的更多支持。但是希望政策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之后,如果不继续留任,项目怎么处理。”李欣蓉说,因为现在工作的原因,她把之前做的大棚项目转给当地的技术员,现在发展得仍然很好。但实践中也有很多例子,就是大学生村官在的时候,项目进行得红红火火,人一走项目就渐渐荒掉了。因此她进一步又提出了“怎么样留住大学生村官”这个问题。
【故事三】
梁丽娜是广西省陆川县乌石镇陆河村党总支书记,村里名副其实的“当家人”。在那个“翻过一座山,还是一座山”、紧挨着广东省的贫困山村里,当得知从村里走出去的研究生梁丽娜要回村竞选时,大家把选票都投给了这个年轻女孩。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梁丽娜就和李欣蓉形影不离,开会一起走,饭也一起吃,有空就在一起讨论建议议案,尤其关注大学生村官话题。今年也是如此,不同的是,她们把目光聚焦在了大学生村官创业上。
因为心里装着全村的事情,梁丽娜显得更加成熟稳重。她说让她最头疼的就是“怎么想办法让农民富起来。”所以,2011年到村上任后,她就开始琢磨创业,带村民一起多赚钱。
根据村里旱地多的实际,梁丽娜动员村民种了200多亩花生并顺利丰收,每亩地纯收入达2500元。又利用橘红种植历史悠久的优势,带动村里规模化发展,现在包括自己承包的七八十亩,全村橘红种植面积已有500亩。“一棵树收入一两千元,每亩收入能达五六万元。”
对于大学生村官创业,她认为一定的资金和项目支持是必要的,自己创业也是得到了免息信贷支持。但排在资金前面的,一定是得有想法、有资源、有干劲。
此外,她认为大学生村官创业要利用好电子商务,通过电商平台,帮助农民致富。“大学生村官在帮助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大有可为,可以给村民宣传、普及电子商务的基本知识和实际作用,同时带动村民把农产品做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使农产品更有利于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为此,她也建议国家在强化资金项目支持、创立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的同时,能够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信息化专项,实现大学生村官创业成才与农村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双赢”。
作答要求
一、概括给定资料中大学生村官创业经验带来哪些启示。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200字。10分。
二、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大学生村官创业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要求:观点明确,概括准确,措施得当,条理清晰,350字左右。10分。
三、参考给定资料,就自己决定报考“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一事,给父母写封信。
要求:感情真挚,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精练,不少于800字。30分。
参考答案
一、概括给定资料中大学生村官创业经验带来哪些启示。
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200字。10分。
【参考答案】
一要取得群众信任。应真心跟村民交朋友,虚心向村民学习,以获取他们的信任;此外,在开发项目时应该亲自示范以彻底打消村民顾虑;二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项目。立足本村实际梳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综合对比选择致富项目;三要推进农业产业化。创建农业合作社,由个人无组织的种植发展为有计划、有组织的种植,从种、收、销等各个环节给以保证;四要搭建信息化创业平台,利用电子商务,通过电商平台带动农民致富。(193字)
二、结合给定资料,谈谈大学生村官创业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要求:观点明确,概括准确,措施得当,条理清晰,350字左右。10分。
【参考答案】
主要问题有:一是身份认同,尽快融入农村环境,取得村民信任,是工作开展的基础;二是如何带领村民致富,选取合适的项目的带领村民致富的关键环节;三是如何筹得项目启动资金,项目开展需求必要的资金支持;四是如何保证项目持续开展,如果不继续留任项目怎么处理。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如下:一要转变角色取得群众信任,可以通过练习方言、改变衣着风格等使自己尽快融入农村环境;二要立足本村实际多方对比明确自身优势,或从国家设立的大学生村官项目支持中获得支持;联合邻村大学生村官共同创业,推进项目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三要多措并举筹措资金,通过自己的努力向上级机关争取、获取国家专门的资金支持等方法,确保项目正常启动;四要建立持续推进项目的机制,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留住大学生村官,另一方面利用考核等机制推进项目持续开展。(347字)
三、参考给定资料,就自己决定报考“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一事,给父母写封信。
要求:感情真挚,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精练,不少于800字。30分。
【参考答案】
亲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家里一切都好吧!天气渐渐热了,你们要保重身体。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夏收季节,我的学生时代也将告一段落,6月份,我即将从学校毕业,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这是我回报社会、回报你们对我20多年的养育之恩和期盼之情的时候。选择一份合适的工作,是当务之急,也是关乎我今后能否发挥所长、更好的贡献自己力量的关键一步。
记得你们曾经对我说过:工作要去一个需要你、能证明你,你喜欢、也能为之倾注心血的地方。在大学的这几年中,我通过读书、参加社会实践,和老师、同学积极交流,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农村。每年寒暑假,你们也都会带我回到农村的老家,我喜欢农村干净的空气,也为那里淳朴的民风所吸引。但是,每每看到和我一般年纪的叔叔、伯伯家的孩子早早辍学把持家务或者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一家人一年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生活却依然不富足,这一印象一直印在我的脑海,激励我要为改变这一现状做一些事情。
如今,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进,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农村的发展。无论是从国家的政策导向,比如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还是每年政府的重点工作中都可以看出,政府正在下大力气发展农村经济。咱们市也出台了许多吸引周围农村或外地人,进城务工、落户的优惠政策,这是当前的大环境大气候,如果选择去农村肯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我身边也有许多这样的人,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选择去农村基层服务农民。我们学校上几届的师兄师姐中,有许多选择去农村任职。在那里,他们积极的与当地农民打成一片,学习他们的方言,改变穿衣风格,当地村民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对待,跟他们唠家常、管他们一日三餐。他们不但改变村容村貌,硬化路面、修水渠、给村里学校搭建信息化平台等,而且还利用自己的专业和对信息技术的把握,帮助村民选择可以致富的项目。在克服资金等方面的困难促使项目顺利启动的同时,还亲自示范亲自种植,并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帮助村民卖包菜、西瓜等自己的农副产品,同时还联合邻村的大学生村官一起,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村子变了样,他们也赢得了民心。
我觉得,看到农民的生活变得富足,看到他们眼里充满的幸福喜悦还有对我的信任时,我内心才会感觉无比的幸福。这种被农民信任的感觉是得之不易的,是能够充分证明自己实力的有力证明。所以,我决定报考“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考试,将来到农村任职、服务农村。
此致
敬礼
女儿:XX
XX年XX月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