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城市主义的原则方式以及其给社区规划的启示(精选)
新城市主义的原则方式以及其给社区规划的启示
在1982年,利昂*克里尔在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一次发言中怒斥了现代主义派。利昂说,如果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领导,他会把那些学会给予现代主义派建筑师的褒奖全都糊上水泥,因为他认为正是这些现代主义派建筑师摧毁了欧洲的城市和文化。20年后,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果然选举出来一个倡导新城市主义方式的主席,英国政府承诺他会全心全意地返璞“城市振兴”。而后,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信念发生了转变,现代主义派正在被一种在历史中去寻找灵感的新城市主义所替代,新城市主义变得时髦起来。
新城市主义包括了有关城市形式和开发的新思维方式。新城市主义方式从最美丽和最成功的城市那里吸取历史的经验,肯定了紧凑型的形式、混合使用、可以步行和相对自我包含的社区。新城市主义反对汽车导向的开发,而提倡传统建筑和建筑模式以满足步行的需要,创造鲜明的城市标志。总而言之,在现代主义派已经深刻影响了城市形式的时代,新城市主义倡导者描绘了一幅好社区的新形象。
新城市主义引起人们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它主张古为今用,相互借鉴。从古典的欧洲城市、美国20世纪早期的那些怡人的民族街区到小城镇,这些特殊文化历史的产物都成为新城市主义的灵感之源。新城市主义的参与者已经制定了新城市主义宪章,提出了普适原则,没有地点和时间的约束。在全球化时代保持城市具有竞争性的战略已经和新城市主义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在国际范围内,使用新城市主义方式获得了各方的支持。
新城市主义创造好场所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组修正了的公共政策和政府管理方式。新城市主义的产生式对现代城市为题的一种反应。它发现管理那些受到谴责的城市发展的规则本身存在问题。这样,当新城市主义制定一组原则来指导城市建设时,它实际上也正在倡导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对城市形式的管理。对新城市主义方法产生重大影响的观念来自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社区:这类思潮多产生于1980年代的中后期。这种从环境出发的思潮要求改变生活方式,以减少对资源的消耗,保护后一代人的发展机会。
新城市主义的方式有以下四种,分别是传统街区设计,公交导向的设计,城市村庄,精明增长。这四种方式分别有不同元素,传统街区设计这一模式集中在地方或者古建筑上;公交导向的设计师集中在与区域相连接的公共枢纽上;城市村庄更为强调自足(住宅和工作的混合)和褐色土地(褐色土地是城市工业化进程遗留的产物,是闲置的、废弃的、通常被污染的土地)的再开发;精明增长是在推进变革时增加政府政策和各类优惠的政策。而这四种方式在社区设计上的共同元素是混合使用、住宅类型的混合、紧凑的形式、可以步行的环境(400米半径)、可供选择的交通模式、有吸引力的公共场所、高质量的城市设计、中心区用于商业和市政服务、明确的边缘、较窄的街道设计专业会议。传统街区设计
设计把区域小城镇或村庄的地方建筑语汇与古典建筑的观念结合起来;也把具有商业、市政和居住混合使用的城镇中心看做是社区标志和社会交往的核心:这个中心在建筑和街道模式的设计上采取正式的方式,同时拥有用于市民活动的广场或绿地。大部分设计都采用了方格式或做了某种调整的方格式布局,以便给汽车和步行者选择。传统街区设计在几种主义城市设计质量和一致性方面,甚至在建设经济住宅方面都起到很大作用。同时,采取传统街区设计方式的设计师坚持,在混合开发中,保证那些提供给贫穷社会阶层居住的住宅在品质上没有视觉差异。公共导向的设计
从某些方面看,公交导向设计似乎比起传统街区设计更为人知和更具有灵活性。这种设计模式确认了交通网络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影响。卡尔索普指出,如果要实现人们又可能不使用私家车就出行的理想,使用公共交通系统来构造区域以及区域内的街区是一个方案。这样,开发的基本单元变成了可以步行道公共交通枢纽的一个步行规模地区。采取混合方式使用这个公交枢纽附近的土地,包括办公室。在这个公交枢纽的边缘,居住密度会相对低一些。实际上,这个公交枢纽具有一个实现城镇的基本性质:步行规模、明确的中心和边缘,土地使用和人口成分混合,确定的公共空间。公交导向设计模式吸收了把城市建设得更加环境友好的主张,把健康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十分有效地融合到了一起。公交导向设计主张因地制宜地选择其布局模式,这就使得公交导向设计在理论上表现得更为成熟。城市村庄
城市村庄的思潮采用了许多传统街区的设计原则。如同其他设计方式一样,城市村庄在设计上强调布局紧凑、土地混合使用和住宅类型混合。博尔曾经说:“当高密度多家公用住宅与商业零售和其他使用混合起来时,通常便会出现城市村庄的特征。”城市村庄具有明确的标志和社会特征,城市村庄是街坊式的,在那些不存在邻里关系的地方,通过城市村庄的空间布局设计,使那里的邻里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城市村庄。城市村庄在环境上具有可持续性,可以有助于环境的管理。城市村庄中,人们可以获得城镇和乡村中最美好的品质。城市村庄拥有3000~5000人,能自给自足。城市村庄包括一个中心广场绿地,可以步行,土地混合使用。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的理论认为,如果增长得到适当管理,使用正确的原则,那么,增长可以有助于产生比较好的社区。精明增长采用了这样一个假定,增长是必不可免的,如果管理正确,便会产生健康的经济和社区。二战后增长的问题就是,增长管理不当。试图通过法律的方式,采用严格的规范和分区规划的增长管理政策导致了城市蔓延、分割的政策、过长的上下班距离、高住在价格、精明增长允许市镇当局在区域规划的框架内规划它们的增长,这样就可以合理地使用现存的基础设施,减少负面的外部压力。
启示
邻里社区有一个可辩明的社区中心和社区边界确定社区中心和边界限制可以界定一个社区,强化社区感。新城市主义者认为,社区中心通常是一个广场或绿地,或者是萦忙的街道交叉口,汽车站也可以位于这个中心。发展社区中心的公共交通已成了一个成功社区规划必不可少的因素,公共交通放在社区中心可以使社区居民和办公室人流能够便捷的搭乘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轻轨交通,人们可以自由的交流,使得社区的人情味更浓。尽可能把社区中心建筑安排在临近街道的地段。把社区中心的建筑尽可能安排在靠近街道。这样能够创造强烈的空间感和场所感。对同一个社区内的建筑物以特征相似的建筑正面朝向街道。这种布局方式可以定义一下熟悉的街道空间,通过对不同社区街道空间的合理布!,从而可以使不同社区在一定范围内有不同的社区识别性。大多数住宅到社区中心必须在五分钟路程之内。在社区内住房类型及品种应多样化一般来讲,在社区内应该有独立住宅、联体位宅、公寓和别墅等多种住宅形式,可以满足年轻人和老年人,单身汉和有家的人,穷人和富人的居住需求;房子的大小、类型、价格差别也多种多样的,使社区内的居民都能够买得起房,住得起房。允许在每栋房子的后院修建一个附属建筑物这个附属建筑也许可以用作一个出租单元或作为一个手工作坊,这或许比传统的允许修建两个车库更为重要。如果允许修附属建筑的话,就可以对直接临街的建筑物外廊进行重点考虑,在新城市主义者看来,建筑性组成要素,他们认为这个外廊可以给住户提供一个多变的交往过渡空间,人们可以安全的从自己家中走到街上,这种空间过渡的形式还有助于鼓励人们多走路,少坐车。社区内的街道应该是一个互相连通的格网道路系统这种道路系统可以为车辆提供多种行进路线并可减缓交通阻塞的压力,同时还可以给行人带来许多“捷径”,这种创造“捷径”的道路系统其实是鼓励行人在穿过街坊的时候尽可能步行。在社区的中心和边缘地段应该设有商店和办公室设在社区中心和边缘的这些商店能为每家每周提供足够的各种生活必需品,同时在这些商店中有一个方便的大型超市,以满足社区的居民可以不开车就能采购到足够的商品。
第二篇:“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启示
“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启示
摘要: 分析了“新城市主义”产生的起因,着重从生态的角度分析其主要思想内涵,并总结了“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启示。
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论。二战前,作为世界城市规划理论中心的欧洲,在其城市规划历史上先后产生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以及带状城市、工业城市等城市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共同支撑着“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构架,并且至今仍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二战后,由于城市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自然生态文明的蓬勃发展,“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现代城市问题,各国有关专家、学者一直在进行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作为二战后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心的美国,孕育并活跃着许多有关城市规划理论、设计与发展模式的思潮流派。其中,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新城市主义”思潮正日益发挥影响,并引发了当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与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新城市主义”的思想起因
“新城市主义”思潮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2.1 社会公众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满
现代工业文明追逐的是效率与标准化的生产,强调的是如何生产出最大限度的商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实现其最大的市场利润。工业文明思想在城市开发中则体现为忽视公众利益的高强度开发和近乎标准化的开发建设。结果,城市地方传统特色逐渐丧失,城市中到处是千篇一律的景象和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同时,由于过于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中传统社区与邻里关系弱化、社区活力丧失,人们在城市中无法找到家的感觉。可以说,人们在城市不断延伸的高速路中、在冰冷的城市森林中失去了自我——这诱发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向往与渴求,也引发了城市规划界对城市发展思想与模式的探讨。2.2 社会公众对城市社会秩序的不满
工业文明条件下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更多地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理论——强者生存,而缺少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必要关怀。因此,现代城市社会的两极分化、社会公平与公正等问题越来越严重。表现为:①社会经济财富不断地向社会强势群体集聚;②城市弱势群体的生存空间逐渐减小,城市的病态、犯罪现象不断增多。社会需要城市规划发挥其维持社会公平和公正的作用,但现代城市规划在这些问题上则表现为无能为力,它已远远落后于当代城市社会发展的需求。可以说,社会需要一种新的城市规划思想来指导当代城市社会的规划与发展,以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作用。
2.3 社会公众对自然生态文明的向往
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生态文明日益深入人心。拥有自然的阳光、空气、水和生态系统的住区已不再只是美国人的“郊区梦”,它已成为当代社会的普遍追求。然而,在现代城市中,即使一棵树木都刻上了工业文明的印记,更谈不上自然的鸟语花香了。城市这个复杂的系统——由于内部生态功能的不完全,正处于被人抛弃的边缘。西方城市内城的衰败,与其说是过于重视功能分区的后果,不如说是由于城市生态系统恶化的必然结果。
2.4 社会公众对传统的、地方的历史文化的重视
传统的、地方的历史文化是地方城市特色和可识别性的要素,也是营造具有归属感、安全感的社区的必要因素。它不仅增强了社区、社会的凝聚力,而且加强了个人的社会认同感。另一方面,社会的认可既可发挥个体的能动性和责任感(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与发展),也无形中增加了城市的发展活力。它在体现了对人充分关心的同时,保持了高度的灵活性——这正是“时代城市”所欠缺的。
2.5 新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毫无疑问,工业文明条件下的“现代城市”规划思想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它适应了工业化生产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欧美各国城市快速膨胀阶段,为城市膨胀增长的人口提供了大量住宅,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住宅危机。由于这一阶段城市开发建设盲目地服从于工业经济的增长需要,忽视了对社会、人、生态环境等的关心——这正是现代城市病的根源所在。
新经济时代是完全不同于工业经济的时代。相对于工业经济而言,新经济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是一个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的时代;它也要求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发展思想适应时代的要求。所以,“新城市主义”应运而生。3 “新城市主义”思想内涵
“新城市主义”思想的产生源于对地方地理、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和“新经济”时代的理解,以及对必要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原则的尊重,但它对具体设计风格不抱有任何的偏见,只是寻找一条走向21世纪的实现城市持续发展的道路。也可以说,新城市主义代表了人类对于城市的一种新梦想,是人类都市梦想的精华。新城市主义是现代主义批判的产物,同时又是60年代各种建筑和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的成果。它带着田园新城的气息一路走过,在汲取了人文主义、历史主义、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在100多年后的新世纪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城市规划与发展的理想蓝图。
新城市主义从区域、城市和社区三个层面对未来城市展开了丰富的构想,其中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主义思想深深地贯彻在其设计思想中。其设计思想内涵和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这一原则首先体现在对城市的规模的限定上。“新城市主义”认为任何城市和地区的成长发展都有一定的天然限制,城市的规模、选址应该充分考虑自然因素的制约,城市的成长发展不可能突破这一天然限定,否则将导致区域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活力的丧失和城市生态基区的急剧增大,最终导致整个地区的衰退。
其次,尊重自然的原则体现在城市和郊区的关系以及城镇体系结构的构想上。“新城市主义”把区域中的城市和郊区及其自然环境看作一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有机体,二者共生共荣,城市既要注重内部的更新、完善和有机组织,又要保持与郊区农田、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此外,“新城市主义”主张建立多中心的有机的城镇体系结构,不同的城镇之间则存在互补的关系。中心城市、普通城镇和郊区共同构建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体系。
第三,尊重自然的原则体现在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模式上。针对不同条件,“新城市主义”将城市和区域的发展模式主要总结为三种:填充式开发(infill),主要指城市内部功能的自我完善;再开发(redevelopment),主要指城市内部功能的更新;以及新的成长区和卫星城(new growth area and satellite town),指新城建设。同时,新城市主义注重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建设,强调不论城市发展以何种模式进行,在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开发的品质而不是开发所处的位置和开发规模。
3.2 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
“新城市主义”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手法,表示了对社会和个人的充分关心。这一点在它所倡导的“社区”设计理念中体现的尤为明显。邻里、分区和走廊是“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他们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有机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
同时,“新城市主义”认为邻里、分区和走廊也是大都会地区的发展和再发展的基本元素,这三者的有机组合共同形成了市民认可的、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并且促使居民形成对保持社区活力、促进社区发展与进步所必需的责任感。3.3 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
个体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基本因素,因为“多样性可以增加其稳定性”。城市、社区主体与功能的多样性是其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一点也是新城市主义所强调的。多样性原则在新城市主义设计理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主体人的多样性。在这一点上,新城市主义主要是从社会公平和公正的角度,寻求一种解决社会阶层隔离与分化等社会问题的方法。它认为在城市、邻里和社区内应该具有多种类型和价格水平的房屋,以满足不同年龄、种族和收入水平的阶层的需求,从而达到保持主体人多样性的目的。另外,它强调社会公众的参与和合作以及社会资源分配的公平,这样可以加强社会多样性的主体人的交流与联系,而这正是一个有活力的地区所必需的。
二是功能的多样性。新城市主义将城市或社区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使不同的使用功能的土地组织在一起,以促进社区生活多元化的形成和社区生命力的增长。它反对现代主义过分注重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城市特色和活力来自对丰富的资源的混合使用,使居民、工作单位、商业活动等融入邻里和社区的生活中,同时,通过有机联系的街道网络共同构成居民邻里生活的舞台。
三是物质环境的多样性。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对城市历史遗存的尊重上。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历史遗存是城镇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强调城镇的开发和再开发应当是一个维持地方传统和特色的过程。新开发的物质环境应该能够尊重历史、传统与现存,实现与传统的和谐和有机联系,以保持地方特色的延续和维持城市物质环境最大限度的多样性,适应人对城镇功能的综合要求,实现城市文明的持续发展。
3.4 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新城市主义坚持城市要紧凑发展的原则。它批判了美国“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郊区化模式,主张应该有限制的使用小汽车。这主要是因为:①小汽车的发展导致了城市的无序蔓延和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②小汽车的大量发展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恶化,这两点都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应该拥有多种交通运转系统:不仅要有大运量的、快速的、节约能源消耗的公共交通系统,而且更要有无须消耗能源的、宜人的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等,以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最为重要的是,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内其它车行系统应该体现出对公共交通系统、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的充分尊重,并且各交通系统之间必须要有便捷的衔接和转换,共同构成有机的、便捷的交通网络,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转。
“新城市主义”思想、设计原则中充分体现了对生态要素的关心和对城市生态系统平衡的追求。在这里,无论是作为城市生态主体的人,还是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基础的自然、社会生态环境都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同时通过各种要素的有机联系,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城镇有机体。虽然“新城市主义”只是强调了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原则与方法,没有明确提出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但毫无疑问,它和当今最富魅力的“生态城市”具有殊途同归的内在一致性。启示
当前,中国正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新城建设、旧城更新等城市建设工程量巨大。一方面,不仅要解决大规模的小城镇的建设问题,也要面对大城市的无序蔓延和郊区化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资源短缺、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是当务之急。
纵观世界城市发展历史,欧美各国有关城市发展的经验有值得我们借鉴的一面,但其“先发展后治理”的城市发展模式显然不能为我所取。这主要是因为“新经济”时代的城市发展不仅重视城市生活与生态品质的提高,而且要能够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思想、新的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我国的城市发展。而“新城市主义”正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路,它表达的具有深刻生态思想的关于城市发展、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原则,向我们展示了未来城市的一种发展模式。虽然“新城市主义”是美国高科技发展和大规模郊区开发背景下的产物,但它对中国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将不无启示。
4.1 从自然生态系统容量的角度确定城市规模和等级体系
“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规模主要受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容量的限制,城市规模应以此为限,这一点对于确定城市规模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这显然比单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确定城市规模更为合理。此外,从区域的角度来说,“新城市主义”将城镇及其周围的广大腹地看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每个城镇在系统中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共同构成有机的城镇等级体系。当前,我国城市生态矛盾正是由于过于强调城市个体的经济发展要求,而忽视区域生态系统的容量限制,以至于突破环境容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城市等级混乱。所以,从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容量的角度确定城市规模和等级体系对于我国城市规划和发展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4.2 发展有机的公共快速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的紧凑发展
土地资源的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这决定了我国不可能效仿美国城市“在汽车轮子上”的发展模式。“新城市主义”倡导的发展有机的公共快速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的紧凑发展恰恰适应了我国国情——这业已得到我国规划界的公认。
4.3 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与历史传统,保持城市特色与发展活力
目前,我们面临着如何规划好、建设好城市的问题。是继续“现代主义”忽视地方历史传统、人文特色,造成城市千篇一律的老路;还是采纳“新城市主义”继承城市文脉、保持城市的地方特色,进而增加城市的发展活力的策略?显然,我们应该选择后者。因为,城市文脉的发扬有利于维持城市社会生活网络的活力,促进城市社会文化以及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4.4 在城市规划中坚持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原则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城市规划过程中社会的公正与公平问题也日益突出。通过城市规划手段,保证社会公平地使用各种资源,保持社会的公正是“新城市主义”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市场经济中,城市社会不可避免地存在强势与弱势两个群体,防止社会的两极分化和资源的分配不公是城市规划所面临的一个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平与公正原则,以减少与消除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 Lejeune F.Charter of The New Urbanism[J].The New City,1993,(3):123-131 2 Katz P.The New Urbanism Toward an Architecture of Community[M].New York:McGraw-Hill,Inc,1994 3 Jacobs J.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M].Penguin Books,1961 4 刘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5 沈克宁.当代美国建筑设计理论综述[M].建筑师,1998,(2):83-86 6 桂丹,毛其智.美国新城市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城市设计的借鉴[J].世界建筑,2000,(10):26-28 7 邹兵.“新城市主义”与美国社区设计的新动向[J].国外城市规划,2000,(2):36-38 8 胡四晓.Duany & Platerzyberk与“新城市主义”[J].建筑学报,1999,(1):59-64
作者简介:刘昌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研究生。邮编:上海,200092。沈清基,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第三篇:阅读文献4:良好社区规划——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阅读文献4:《良好社区规划——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Planning the Good Community: New Urbanism in Theory and Practice)/作者:吉尔·格兰特(Jill Grant)/译者:叶齐茂,倪晓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文章结构
2.作者简介
吉尔·格兰特是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规划学院院长。
3.内容概要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探索新城市产生的历史和理论背景,考察新城市方式的兴起。第二部分通过挖掘若干个国家使用新城市方式的经验,分析实践中的新城市。第三部分思考新城市主义的前景和新城市方式的未来。
第一章引入新城市主义的概念,试图解释新城市主义兴起的规划特征。第二章探索规划理论如何讨论城市形式和社区特征。第三章介绍了新城市主义的理论及其宣言。
第四章讨论新城市主义在美国的影响。第五章考察了新城市主义和新城市方式如何被欧洲接受。第六章考察了东亚地区的新城市方式,特别是日本,研究新城市主义与日本的城市经验。第七章解释了新城市主义在加拿大的影响。
第八章试图探索新城市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第九章讨论了新城市主义的命运。总之,全书对新城市主义的发展脉络进行了基本梳理,对其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客观地评价与批判。并认为“好的设计不能医治病患的社会”,新城市主义并未真正地批判我们社区或生活方式,而是通过简单的设计原则来建设优美的建筑环境来粉饰当代城市社会的太平。而规划师在社区营造中的作用并没有规划师行业所认为的那么有力。并给出预测:“新城市主义思潮只是承诺了建设优美的城市形式,而没有承诺以社会或政治改革来创造良好的社区”。
4.原文摘录
规划实践内在于依靠城市增长的政治经济之中。(P.XIV)
我们可以把规划观念传播到全世界,但是,我们不能控制世界其他地方人们使用这些观念的方式。(P.XV)
我们把规划想象得太有权力了,以致超出了它在当代文化中所能具有的地位。(P.XV)
好的设计不能医治病患的社会。(P.XV)
新城市主义并没有真正批判我们的社区或生活方式,而是通过建设优美的建筑环境来粉饰当代城市社会的太平。(P.XV)
规划的主导理论反映了它们试图影响的那个社会的政治和社会背景,而实践则通常关注地方传统和解决地方问题。(P.XVI)
历史最终可能会揭示出新城市主义的弱点:即新城市主义思潮只是承诺了建设优美的城市形式,而没有承诺以社会或政治改革来创造好社区。(P.XVIII)
新城市主义包括了有关城市形式和开发的思维方式。新城市主义方式从最美丽和最成功的城市那里吸取历史的经验,肯定了紧凑的形式、混合使用、可以步行和相对自我包含的社区。新城市主义反对汽车导向开发,而倡导传统建筑和建筑模式以满足步行的需要,以创造鲜明的城市标志。(P.3)
新城市主义有着环境决定论或空间决定论的色彩(哈维,1997)。(P.6)
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标签,这些新城市主义方式分享一些共同的原则:精致混合使用、混合住宅类型、紧凑型布局、有吸引力的公共场所、步行友好的街道景观、明确的中心和边缘、多种交通选择模式。(P.7)
现代主义派占上风时期所形成的郊区产生了长期的健康和经济潜力,而梳妆打扮出来的当代郊区实际上遮掩了持续的不公正和不可持续的行为。(P.8)
在寻找古典形式的“永恒方面”中,新城市主义很少考虑他们所挖掘的原则植根于其中的那些文化和社会背景。(P.9)
当代的经验和我们对未来的期望不可避免地约束我们队历史的理解,我们不是在白纸上写历史,而是在一张我们所了解和喜好的纸上写历史。(P.9)
在一个好的设计中,过去、现在和未来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P.9)
建筑学(考古学)的记录反映了区域风格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与材料、功能、社会秩序、经济、气候、宗教和价值观念相联系。(P.9)
设计承担一种重大责任,那就是在设计中体现文化。(P.12)
这就意味着说,大众缺乏能力去认识他们所说的文化品质,必须依靠设计师的经验来对大众做启蒙。(P.12)
理论为决策提供依据,对可能性提供导向,规范伦理行为。(P.12)
„„新城市主义理论最明显的起源还是简·雅各布斯和利昂·克里尔的工作。(P.13)
„„当代规划理论采用了三种模式:交流或合作模式;新城市主义和新传统方式;政治经济模式。第一种方式关注过程,第二种方式注重设计的结果,第三种方式集中在平等的结果。这些理论让我们看到了多种不同的好社区模式:第一个地方,社会公正得到了落实;第二个地方,环境优美;第三个地方,人人平等(法因斯坦,2000)。(P.14)
城市是权力和控制的空间。(P.14)
规划师一般同意,好的实践依赖于公开和诚实的交流和民主过程。(P.15)
„„有关好城市的理论应该是简单的,具有弹性的,容易使用的(凯文·林奇,1981)。(P.15)
以设计为基础的解决方案倾向于勉强地明确支配利益集团对城市形式的时空要求。(P.17)
对于新城市主义者来讲,规划师的角色不只是一个组织者,他应当担当起社区的领导角色。(P.17)
„„改变权力关系是实现好社区的一种战略。(P.20)
新城市主义者认定了空间特征上的问题,而不认为产生这些空间特征问题的社会制度。(P.20)
空间的使用者以好的行为作为使用这个空间的前提,因为他们相信,其他人会看见他们的。(P.21)
„„好城市就是允许它的市民们自我实现。(P.21)
一个好居住区可以允许一种文化的延续和它的居民的生存,增加那里时空连接的意义,允许或激励个人的成长(凯文·林奇,1981)。(P.21)
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同一种形式可能产生不同的意义。(P.23)
郊区的理想是,城里人住了乡村住宅——自然却没有泥土(希拉,沃恩,2003)。(P.34)
„„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些观念与田园城市的观念结合起来,形成了20世纪的主流规划原则(巴尼特,Barnett,1986)。(P.36)
„„英国的实践表明,霍华德许多最初的田园城市观念都得到了执行:限制城市扩张的绿带,混合使用的全新社区,建设在公有土地上的社会住宅。„„这些地方缺少霍华德所主张的独立性。„„霍华德所设想的田园城市的社会学基础荡然无存。(P.37)
二战后城市发展的主流意识崇尚不同功能的用地分割开来,把私人汽车看成是自由、流动和选择的载体。(P.37)
那些认为乡村景观代表了美与宁静的人们主张把绿色的空间与城市结合起来。田园城市的理论许诺有效地把自然和文化综合起来,但是,流行了近一个世纪的田园城市实践却导致了既不是自然的景观,也不是积极的文化符号的那种郊区。(P.38)
景观生态学的倡导者把自然和文化综合地理解为人类和景观并存的过程。(P.41)
规划和分区规划把贫穷社会阶层分离出去,集中起来,从而导致了标准化的丑陋风貌。(P.45)
对新城市主义者来讲,设计是问题,也是问题的解决。(P.45)现代主义派提出革新建筑技术,新城市主义乐于做历史建筑保护和采用传统建筑风格和材料。(P.46)
合理建筑的原则包括,把历史的中心看作是集体生活的缩影,把城市空间作为城市形式中的一个组织因素来使用,研究类型和形态,以此作为先例,重新创作公共场所,重新构造街道、广场和街区这些基本要素。(P.47)
公共空间是所有新城市主义方法关注核心。(P.50)
住宅的前廊构成一个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以增强社区的社会交往。(P.51)
可视性、采光、开放、有序、协调、人的尺度、连接和易于辨认都是城市设计所追求的价值观念取向。(P.52)
„„这个公交枢纽具有一个现实城镇的基本性质:步行规模、明确的中心和边缘,土地使用和人口成分混合,确定的公共空间(卡尔索普,1993)。(P.53)
公交导向设计要求土地混合使用、住宅类型混合(与公交枢纽的距离关系来做布局规划)、布局紧凑、可以步行的街道、沿交通走廊布置的商业中心、功能齐备的公交系统、开放空间网络和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间。卡尔索普还主张,建立城市增长边界,以阻止城市向乡村地区的无尽蔓延。(P.53)
精明增长的理论认为,如果增长得到适当管理,使用正确的原则,那么,增长可以有助于产生比较好的社区。(P.57)
无论是田园城市理论还是新城市主义,它们都忽略了产生城市问题和城市模式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P.59)
„„为了避免街区衰退和重新推行积极的行为,尽可能把经济住宅与“市场价格的住宅混合起来”(杜安伊,2000)。(P.62)
有时,新城市主义项目实际上成为了社会富裕阶层的单一城市居住区,以致社会差距不是因此而被减至最小,反倒是加剧了。(P.62)
„„新城市主义者希望通过优良的设计和布置公共空间来产生社区的意义。(P.63)
„„具有社会阶层同质性的社区常常比起那些具有社会阶层异质性的社区,社区意识更强„„塔伦从这个问题的核心里发现了三个社会目标:社会多样性,可接近性和地方标志(塔伦,2001)。(P.63)
„„适当的设计代表了一种共同利益,它通过提供人们进行相互交往的地方来支撑社区(塔伦,2001)。(P.64)
规划包括思考我们所面对的未来,思考我们希望生活其中的场所。(P.65)
我们可以称新城市主义为“传统化的现代主义派”,而不能认为新城市主义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复归。(P.69)
不夸张地讲,新城市主义已经成为美国国家范围的设计思潮,而精明增长已经成为美国国家范围的政治思潮。(P.74)
„„但是,单靠设计是不可能改变出行模式或社会混合的问题。(P.80)
新城市主义的许多要素源自欧洲城市的模式。(P.95)
紧凑型城市理论提出,以一定密度在一个确定边界内的增长比蔓延式增长更具有可持续性„„新城市主义思潮接受了紧凑型城市的逻辑,同时提出了有效的设计方法来实现它。(P.101)
韦莱(2004)提出,国家之间的差异可能限制了新城市主义思潮在欧洲的统一:不同组织的分离消耗了传递清晰信息的能力。(P.103)
„„欧洲新城市主义方式的基本特征更接近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的社区,而不是像美国新城市主义那样强调设计方法。(P.112)
人口和文化因素使得紧凑城市的目标难以实现。„„追求较高密度的战略可能遭到当地居民的反对。„„欧洲正经历着圈起来开发的错误倾向。(P.113)
„„专业人士可能吧传统村庄浪漫化了,对于地方居民来讲,村庄可能代表了缺少选择性和流动性,他们希望避免这些。不能指望好的设计去消除阶级差异。(P.115)
„„亚洲城市在微观层次上具有多样性,而在城市层次上讲,却是相似的(Heikkila,Griffin,1995)。(P.117)
城市形式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交流,明确地表达了文化的意义,揭示了一个社会潜在的结构。”城市形式揭示出文化价值和意义。(P.117)
西方人把较高的人口密度和紧凑型城市布局看作是充满活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好城市的基本要素,而亚洲城市的现实提醒我们,提高密度并非当代城市发展的普遍原则。(P.118)
亚洲的经验表明,好的社区可能是紧凑的,但是,好的社区还是需要清洁、绿色和参与。(P.118)
中国人的新城市模式是坚定不移的现代主义派:在急于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人十分有限地注意到西方设计师所提出的好城市形式这类问题。(P.120)
街道不需要“明确”,因为街道只限于了解它们的人来使用。小街道与私人居住空间相连;陌生人在那里并没有空间。对于日本人来讲,街道构成一种公共空间的概念完全是奇谈怪论,而这个概念却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P.131)
„„他们(这里指亚洲人)不可能像北美和欧洲人那样,开展历史遗产和传统城市的保护,形成一个那样规模的新城市主义思潮。新城市主义可能从东方城市特征中汲取一些原则,但是,新城市主义不可能有效地解释蕴藏在东方城市形式中的文化价值和行为。(P.132)
新城市主义原则在加拿大的应用有时包括了进口别人的历史。从某种程度上讲,采用地方特征的概念在转换过程中丧失掉了。(P.141)
„„不要简单地使用缺乏细节和不精确的复制等手段来实现“旧”风格(马克姆,2003)。(P.143)
一般来讲,那些最具新城市主义特征的郊区也是住宅最昂贵的地区。„„到目前为止,新城市主义项目并没有改变私家车的使用模式。„„通过新城市主义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长期坚持避开绿地和对褐色土地做再开发的方针。„„社会混合相当困难。„„新城市主义的场地规划方案很难打动那些增长缓慢或没有增长的地区。„„实现平等和可承受性在加拿大依然是个梦想,而不是新城市主义项目或其他开发项目的现实的规划实践(以上是新城市主义在加拿大所面临的挑战)。(P.149~P.151)
主要市场还对新城市主义感兴趣,开发商自然还会继续使用它。(P.151)
„„探索性的实践暴露出新城市主义(如执行新城市主义规划的规划范式)在许多关键方面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而这些方面都是规划理论认为社区应当关注的。(P.155)
新城市形式的倡导者的确陷入了“好的形体形式在产生好的社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类救世箴言”之中(皮亚托克,2000)。(P.155)
与新城市主义的实践者相比,新城市主义的学术人士,„„,提出了一个十分谨慎的理论框架,来解释设计和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他们提出,好的设计能够创造出支持正面社会环境的背景。不同于环境决定论,他们谈论环境的可承受性。(P.155)
„„新传统规划谈论多样性,但不履行。虽然号召弹性和因地制宜,我们所能见到的却是潜在的一致性战略„„(Stadon,1997)。(P.156)
„„景观的意义是通过占有它的那些人们的符号性相会作用而产生的,它是社会构造的。(P.157)
新城市主义可能创造了美丽的地方,而这些美丽缺少灵魂。(P.157)
解决方案似乎同样简单:新的设计标准可以消除蔓延,避免蔓延的反社会特征。当然,这种简化忽略了当代城市问题的复杂性。这种简化也同样排除了地方那些需要关注的特殊问题,追求普遍的解决办法。(P.158)
„„新城市主义规划可能被开发商削减到只剩下若干因素,他们使用这些孤立出来的因素作为卖点和开发市场。(P.159)
„„新城市主义能够使用较少的土地和混合住宅单元,来提供更多的经济住宅。然而,到目前为止,没有几个新城市主义项目证明它们是经济的。(P.159)
好的社区将要求收入均衡分布、适当的财政或政府干预,以及优秀的设计。(P.160)
„„社区好与不好与社区是否给居民提供了具有社会意义的场所有关„„(P.160)
为了保持竞争性,有些比较老的城镇中心地区也转向了新城市主义项目,使用最新零售建筑风格去替代焦躁的地方特征。(P.161)
„„他们(指新城市主义者)认为当代城市是一个不真实的样板,因为它们失去了城市的本质特征。(P.160)„„新城市主义项目缺少真正城镇的那种多样性和复杂性。(P.162)
在设计专业会议上,地方官员、社区居民和设计师一起讨论社区发展的远景。„„同时,新城市主义倡导者把市民参与限制在一定层次上,因为,他们担心地方上的人会反对这个项目,担心新城市主义难以容纳广泛的多样性。(P.162)
„„但是,它们(新城市主义项目)很少表达通过再开发项目,改善贫穷人口的生活的愿景。(P.166)
集中关注建筑环境和改善房地产价值可能使新城市主义者忽视了贫穷家庭的迁移和对原来社区干扰所带来的社会后果。无家可归者的增加是后现代城市的一个现实问题,新城市主义倡导者置若罔闻。相反,对城市复苏的描述集中在把可以纳税的人群带回了城市核心区。„„这些项目通过接近而推进社会公平和提高社会能力,它们依然在社会中保留着穷人的孤岛。(P.167)
新城市主义试图整体、包容、整合地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希望找到综合的解决办法,以解决多方面的问题,创造良好的生活场所(博勒加德,2002)。(P.168)
按照新传统原则开发后的评估显示,建筑商的确保护了这个场地的大部分环境特征。但是,并非所有的项目都反映出相同的环境责任意识。(P.168)
大部分新城市主义开发还是在绿色场地里进行的,它们把农田、荒漠或林地开发成为居住区。(P.168)
许多新城市主义倡导者似乎从本质上把可持续性看作是一个设计问题。他们对生态问题的理解和对可持续发展的选择似乎太浅薄或太简单了。(P.169)
我们的社会从根本上是不可持续的,新城市主义方式几乎不能改变这个事实。(P.169)
我们必须确保我们能够提供的好社区能够满足下一代人的需要以及我们自己的需要,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不断受到评论的开放城市,一个具有潜力去反映变化的城市。(P.170)
新城市主义倡导者建设了本质上服务于城市精英和那些依赖城市开发的那一部分经济活动的社区。(P.170)
„„如果规划是“空间伦理”的一种形式的话,那么,我们必须在制定我们的设计指南和规划规则时考虑隐藏其中的价值观念(厄普顿,2002)。(P.171)
新城市主义倡导者还主张,好的规范能够保证环境支持积极向上的行为。(P.173)
„„城市形式如同大门和边界,也如同纪念性建筑物的轴线或对称,它能够传递隐含的权力的信息(凯文·林奇,1981)。(P.173)
好的公共场所一定具有实施完全监控的机会。(P.173)
新城市主义可能会有一些长命的观念,那是因为它成为开发商出售住宅的市场卖点。最终,历史可能会揭示出新城市主义方式的弱点:即只是对城市形式作出承诺,而没有对创造好社区的社会或政治改革作出承诺。(P.178)
通过紧凑的开发形式,新城市主义可能保留了城市之外的土地和资源,而高强度开发也影响了地方环境。(P.180)
这些建筑出现了聚乙烯材料的院墙,没有功能的前廊,假阳台和假天窗,这些都破坏了这个思潮的诚信度,而新城市主义思潮强调可信的城市环境。(P.180)
„„新城市主义的倡导者可能把专业讨论中使用的新城市主义概念和术语用来作为一种资本来争取项目的批准(比达尔夫,2003b)。(P.181)
“如同以前的城市更新一样,这些再开发并不是为了增加内城街区的实力,而是为了把那里的居民撵走”(Milgrom,2002)。(P.181)
场所是可以附加社会标志的东西,也是能够通过建设而形成安全意义的地方。场所的美学创造出具有特殊性的地方意义,所以存在使场所具有独特性和具有独特符号价值的需求(布林德利,2003)。(P.182)
„„产生社区地方意义的任何愿望必须考虑到社区居民实际居于其中的社会网络。„„社区的意义通过社区居民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P.183)
„„新城市主义项目所提供的是一个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所欣赏的建筑环境,他们的社区概念本身具有与城市形式相关的特殊原则。(P.184)
在规划和设计职业中,认为我们自己的行动具有改变人们行为的巨大潜力的看法是一场职业灾难。(P.184)
他们(指新城市主义者)从属性上把存在的问题定义为技术的问题,而不是社会的,确信他们可以通过设计技巧而实现社会目标。(P.184)
如果新城市主义项目果真在社区居民间创造了某种共同性,那也是因为购买这个产品的人们同属一个社会阶层。(P.184)
„„“建设一个社区绝不像修建廊道和请客吃饭那样简单,它需要时间。”(弗朗茨,柯林斯,1999)即使社区意义经过了多年的培育,也不能保证就一定可以创造出一个具有独立特征的社区来。(P.184)
新城市主义倡导者承认问题是复杂的,但是,他们常常提供简单的解决方案。„„新城市主义倡导者寻求简单的战略,有时甚至只是一种愿景,来指导开发。„„新城市主义倡导者推广城市形式,而他们正在建设郊区大院。„„矛盾是这些开发起源于限制蔓延,而实际上却容纳了在边缘地区的增长(齐默尔曼,2001)。„„新城市主义倡导者寻求民主的社区和平等的社会愿景,但是,他们吸引的却是精英消费者。„„新城市主义方式呼唤结束单调和千城一面的郊区,但是,它又编制新的规范来实现新的千城一面。„„新城市主义使用普遍的和永恒设计原则这类概念,但是,它又确认需要专业设计师来建立开发参数。„„新城市主义提出了一个矛盾的命题,设计师的角色比识别和执行自然存在的秩序更重要。„„新城市主义倡导者赞颂公共场所,但是,他们却在创造私人的景观。„„新城市主义倡导者却建设了相似的新一代规划单元。他们推行城镇中心,但是,他们的新的项目一般形成了与老商业区相竞争的局面,潜在地破坏了这些老商业区的活力(以上是作者批判的新城市主义的矛盾)。(P.186~187)
在新城市计划的目标和城市构造的现实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空白。(P.187)
规划师不能在雇用我们的组织、经济和社会中独立工作(规划师的角色)。(P.193)
新城市主义搁置了许多关键论题,如权力、交流、大规模空间模式。(P.195)
新城市主义者致力于合作是为了产生地方设计方案,而规划理论家寻求使用合作方法把现存的权力转移给地方居民。(P.196)
新城市主义者把空间看做是一种可以操纵的容器,社会活动在那里发生,它也是一种产品,可以提升房地产的价值。(P.196)
从规划理论的角度看,新城市主义思潮简化了或忽略了实践中的困难问题。在如何容纳城市发展上,新城市主义表现出为权力服务。(P.197)
理论不同于规划师日常所面临的问题,理论有一种坏习惯,通常把问题弄得似乎十分复杂,难以应对„„(P.197)
城市环境的需要在变化,设计必须去适应。(P.197)
适当的政策和规则能够创造出具有吸引力和有效形体形式的场所:它是好社区的适当容器。(P.198)
迄今为止的实践没有提供多少证据证明,新城市主义能够产生好社区所必须具有的社会和经济成分。(P.198)
好社区概念中可能具有共性的是,好色去居民的心和体的状态,而不是社区街道和广场的形状。即是说,在一个好社区中,人们是健康的、幸福的和充满活力的。(P.199)
„„每一个区域,也许每一个城市,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和问题,它必须找到面对特殊挑战的独立战略。(P.199)
规划职业的性质是,帮助社区应对正在变化的经济、技术和文化倾向。(P.200)
回不回到传统是另一件事。但是,首先要去考察了解你们的城市传统,不要忘记了你们城市的过去。„„我担心你们进口了太多的外国建筑产品(Christoph Kohl,2004访谈)。(P.242)
5.启
示
读研一年多以来,阅读了一些新城市主义的著作,对其中的思想有一些皮毛式的了解。再加上后现代主义对多样性、综合性的推崇,以及中国目前对新城市主义思潮的重视,对新城市主义批判的学术著作进行了阅读。这本著作是从一个规划教育者的角度来写新城市主义的,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理论深度。分析美国和欧洲城镇特征和社会文化背景,并对亚洲城镇进行了考察,可能限于版面,这种分析还是非常不足的。作者对新城市主义的源头、诞生、发展以及未来作了较为详尽与客观地评述,可以为了解新城市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及其批判作一定参考。
作者的观点是,新城市主义仅仅作为一种思潮,就如同田园城市、现代主义一样,并未有太多的理论,亦即,新城市主义是面对社区实践的。但新城市主义倡导者提出的愿景与实践构成了自相矛盾的局面,这是由于新城市主义倡导者面对的是各种权力主体,由此,作者指出了规划根本就没有规划者宣称的那么重要,在社区实践中,未有其所期望的权力位置。
作者还认为单靠物质环境的设计是无法医治病患的社会的,加上新城市主义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有意或无意的忽略,这种新城市愿景并不能在实践中达成,按作者的话说就是用愿景来指导规划。可以说,新城市主义的成功与失败是并存的,而为了求得实践和思潮的生存,其倡导者必须采取折中主义的态度,从而与其初衷原则不一致甚至是背道而驰。
本书是一本叙述性加评述性的著作,虽然一条作者的观念主线贯穿其中,但是作者并未提出解决新城市主义思想与实践矛盾的方法。我们在吸收新城市主义思想时,应该注意自己城镇的历史和背景,进口大量理论的同时,也进口了外来的文化。新城市主义将传统城镇的优质性原则提取出来,创造了普遍的简单易行的设计规范,但运用这些规范必须考虑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并考虑其规范或设计原则的原型,结合自身历史文化等特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运用。
可能有些新城市主义原则并未完全应用,或选择其中几点原则,这是市场所决定的,无可厚非。至于其产生的效果是南辕北辙还是马到成功,并没有定论。规划师是一个调试空间形式和社会的职业,并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在城市发展中所处的地位,而现今的情况可能是,在国内,规划师将自己的地位看得过于重要了,而事实上并未有那么重要,也没有发生那么重要的作用。按照新城市主义原则的来源,起着重要作用的应该是这些传统城市中的优秀本质而不是规划师这个角色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对于本书的观点和其中所引用的大量对新城市主义的批判,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头脑,并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念,适当取舍。当我们在进口大量理论的时候,应该懂得去消化,正是随着建筑市场的低弥,我们应该静下心来考虑其时间的作用。从传统的文化和历史中去寻求城镇优秀本质,并在设计中加以运用,结合现代技术,表现出城市的真实性和市民的可承受性。
第四篇:新城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的启示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起源于美国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思想成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领域的重要理念。相比其他思潮,新城市主义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城市中心的回忆。它利用传统城镇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建设具有多元化特征的现代社区满足居民需求,从而抑制过度郊区化无序蔓延的态势,消除社会分化,解决交通拥挤、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当前,土地使用制度和住宅商品化制度的改革推动城市人口郊区化迁移,形成中国城市郊区化的主要特点。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和谐社会背景下,着眼中国城市化进程,借鉴新城市主义合理内核,对居住区开发以及房地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城市主义的缘起
工业化发展使美国城市中心逐步陷入环境恶化的窘境,引发了居住郊区化趋势。这同时得力于两方面:便捷的高速公路网,使汽车取代火车、电车等公交系统成为主要交通工具;政府偏向于独立式住宅的按揭保险政策,使在郊区买别墅比在城里租住公寓更为便宜,导致低密度郊区成为发展的标准模式。
全面郊区化也带来诸多问题: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土地和农田大量消耗;对汽车绝对依赖,使其数量和高速公路轮番增长,通行时间长,产生汽车尾气、噪音和能源紧张问题;城市文化氛围缺乏,郊区公共生活贫乏,社区居民相互隔离,文化认同差。全面郊区化既造成中心城区恶化,又使郊区开发地块尺度巨大、功能单一,不能形成有机生长单元,到处是“没有灵魂的郊区,散漫盲目的边缘城市,破碎颓败的老城镇”。在此背景下,新城市主义运动在欧美等国兴起。它的起始以1993年在弗吉尼亚北部亚历山大市召开的第一届“新城市主义代表大会”(the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为标志。其基本理念是使传统城市规划和设计思想与现代生活结合,通过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社区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化模式。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思想
新城市主义主张在区域、村镇和邻里三个尺度内提出消除郊区蔓延、城市中心腐败的发展方式,提倡构建街道网络,以步行距离为出发点去规划各种活动,使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有效结合。新城市主义强调两方面内容,即可步行的社区(适宜于人的适度,适宜社区居民生活出行布局)和多样化(既指不同年龄、类型、收入居民的多样,也指不同岗位、社会活动的多样)。提倡构建街道网络,它以步行距离为出发点去规划都市、邻里以及邻里的各种活动。针对居住区开发,主要体现如下:
(一)新城市主义两种主要模式为交通引导开发(TOD)和传统邻里开发(TND)模式
TOD模式偏重都市区域层面,由彼得·卡尔索尔普在“步行口袋”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提倡以区域性公共交通站点为中心,规划由核心出发的放射状道路系统,在适宜步行距离为半径的范围内,包含高密度住宅和配套各种服务功能社区。TOD模式的目的是建立有核心、紧凑的、适宜步行的社区,使人们可以在不完全依赖汽车的情况下得到高质量的生活。TND模式侧重于城镇内部街坊社区层面,其基本单元就是邻里。每个邻里都有各自中心和边界,规模约16~80英亩,半径不超过400米,可保证从邻里中心到边界在五分钟的步行范围内。
(二)建设适宜步行的多样性社区
小汽车的过度使用导致交通拥堵、环境质量恶化、能源短缺、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新城市主义主张限制使用小汽车,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并辅以无能源消耗的步行系统,并尽可能考虑宜达的步行空间。其次,建设不同类型、不同价格水平的房型,通过不同居民入住形成多样性的居住主体。这种社区互动减少了社会分化和矛盾,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元素。同时,社区里的商店、学校、工作场所、停车场等设施,既便于社区生活,又催生社区的多功能,增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三)重视建设具有形式感的公共空间
缺乏人性感的公共空间是社区的弊端。新城市主义强调社区要有明确的界限和公共活动中心;要加强城区中心建设;要营造步行尺度的外部空间,把日常生活活动组织在步行范围内,而不是空洞的建筑剩余空地。公共空间力求形成特有的形式感,如在街区上设置街头长椅、街头家具设计、商店、街头园艺等手法,创造利于交流的环境;结合公共空间靠近道路配置不同类型的建筑,以明确限定街道空间,并使街道成为具有安全感的公共空间。新城市主义反对郊区住区惯常的“尽端路”模式,因为它虽然提供了局部的私密和安静,但最终还是迫使容纳大量快速车辆的主干道切断了社区联系。新城市主义提倡设置与社区贯通的街道网,采取路面停车,降低车速,阻止不必要的穿越性交通,并在街道安排充足的人行道和行道树,规划街头袖珍公园等办法,使街道成为具有安全感的公共空间。
三、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和谐社会背景下居住区开发的启示
居住区开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机环节,如何借鉴新城市主义合理思想,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是当前面临的时代课题。
(一)在居住区物质形态上按照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建设紧凑型、功能混合型社会和谐的社区
快速城市化引发郊区蔓延,而大规模旧城改造带来邻里关系和社区结构破坏、城市文脉遗失,等等问题。新城市主义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支持性,在社区规划中的步行尺度,突出了关怀人,为人服务的城市设计理念。社区层面,边界清晰、布局紧凑、功能混合、适宜步行,并拥有可供选择的多种交通系统、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多样性的住宅和公共设施,创造具有归属感的社区。现代居住区开发要关注居民的多样化,使社区既包容不同年龄组、不同类型和收入水平的家庭,也在工作岗位、住宅、商店和社会交往方面创造多样的活动模式。借鉴生态学“群落多样性和共生性是群落稳定的重要尺度”的原理,新城市主义强调区域用地属性的混合,这种多功能带给居住区特殊的吸引力,形成社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要充分吸收传统邻里单元思想,提供混合的土地使用及多样化的住宅和公共设施,满足居民多样需求。它不仅指社区居民活动的空间物质投影符合“人的尺度”,更是社区居民社会网络的重构,尽力摈弃单一的功能分区,将居住、商业、教育等围绕公共设施与公交站紧凑相连,共同构成集合各种活动的人性化空间,使居住区空间向多样综合的人性化模式转变,增加社区活力,带动社区发展。
(二)在居住区规划思想上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实现生态和谐与时间序列和谐
城市空间功能依赖于城市空间结构,而城市空间结构是系统思想和地理思想在时间序列上对城市客观存在的抽象。人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当其真正与自然联系起来,才真正存在。新城市主义指出住宅区引起的城市生长应尊重由自然环境容量所确定的一定的边界,要尽力将居民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及所处自然环境相匹配。居住区存在于既定城市自然环境之中,居住区规划设计要尊重所在地自然条件和特点,形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住区。基于此,新城市主义的紧凑性原则强调节约土地资源,合理提高土地开发强度。同时,公共交通发展,居民对小汽车交通的依赖程度降低,减少了城市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绿色环保社区环境、文化氛围浓郁的社区体系形成,是社区开发面临资源强约束条件必须正视的问题。因此,居住区开发要加大对绿色建材、节能材料、通用住宅标准及部品配套体系研究,探索节能、节地、节材新技术研究开发,积极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建设。城市是人生活的历史积淀的结果,社区同样如此。要充分考虑社区规划肌理,加强营造人文氛围,重视历史建筑的保护,保持当地文化传统和人文特色,延续社区历史文脉。
(三)在居住区实施方式上按照公众参与的思想,构建有效的开发信息沟通机制
城市规划从理想到理性回归是历史的进步;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升华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而以人为中心到以人为本认识论的转变就是城市发展的准则。居住区不只是建筑的组合,它是人生存的空间。和谐住区必然是社会社群的和谐发展,因此,强调在居住区的实施过程中的公众互动参与是重要的理念。新城市主义称为charrette。它一般从现场开始,由设计师组成的小组到项目现场工作,与发展商、项目策划、附近居民、当地政府密切接触,并与业主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这种开放设计过程,既可使设计者能获得尽可能多的意见,又由于受媒体关注,往往成为开发商有效包装的“事件”。当然,新城市主义公众参与思想不仅体现规划各方的协商作用,还是参与群体各方的互动学习,并推动项目良性循环。这种学习导向型的和谐项目开发思想对当前的住区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第五篇:以民主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杭州下城区经验与启示
以民主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
——杭州下城区经验与启示
时间:2011年07月25日 11时00分来源:红旗文稿
作者:中科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红旗文稿杂志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民生领域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何采取有效形式,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充分保障和改善民生,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新时期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杭州市下城区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制度之一的群众自治制度的优势,以民主的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探索了一条基层民主建设和民生改善共促发展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一、为什么选择民主方式
推进民生建设的方式可以有多种途径,传统上各地主要采取政府延揽包办的方式。其所以采取这种方式,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原因。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各地财政主要是“吃饭财政”、“工资财政”,以维持政府的基本运作为主要特征,没有更多余力去充分满足民生需求,或者说只能满足基本民生需求;而基本民生需求往往是共同的,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化问题。因此,采取政府包办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财政状况得到较大改善时,政府更有条件去改善和满足民生需求,而此时人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相应民生需求转变为更高层次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差异化的特点。在这个阶段,民主方式的引入对民生需求的改善,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经济条件的改善伴随着民主意识的增强,人民群众对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了更高的表达意愿;另一方面,对政府而言,通过民主的方式作为民生需求的工作机制,既保障了政府民生项目投入方向的正确性,使其更符合民生的实际需要,更好地解决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问题,同时也能使政府的民生工作更易赢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民生项目更容易推进和开展。在这种民生需求的推动下,基层民主建设被注入更多实质性内容,更具活力和动力,因而也能得到更加深入的发展。
杭州市下城区的民主民生互促工作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首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下城区的经济实力得到较大提升,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良好条件。下城区位于杭州市主城区,经济发展水平在杭州市乃至浙江省都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已达到460.5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为63.9亿元,居全省90个区(县、市)第4位。发达的经济基础,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撑。进入新世纪后,下城区每年投入民生领域的资金都有较快增长,特别是2008年后,下城区每年投入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都在10亿元以上,此外还有政府引导的投放民生领域的庞大社会资金。这些都使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使民生资金更好地满足民众的民生需求,成为下城区优先考虑的问题。而广泛听取民众的声音,充分发挥民主机制,无疑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其次,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推进,社会阶层群体不断分化,不同利益诉求充分展现,民生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特征日益明显。就下城区而言,南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辖区范围内社区类型众多,既有老旧小区型、小康居住型社区,也有高档商住型、撤村建居型和排屋别墅型社区,不同社区之间以及社区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民生需求的差异性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选择政府包办方式推进民生项目,虽然工作效率高、推进速度快,但是很难准确、及时、细致地掌握各方面的民生需求及其差异变化,难以避免“政府花钱办事、群众误解不满”的现象。而引入民主机制,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掌握民生需求,而且可以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使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再次,下城区通过民主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还具备一定的“民主基础”。下城区党政部门在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中,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注重通过民主方式改进政府管理流程和治理效果,注重培养和引导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习惯,同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民主管理经验,使基层民主参与得以在制度化平台和框架下有序和有效开展。这种前期形成的工作环境,使得政府管理和民生需求改善之间的民主化互动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也使得基层民主建设和民生改善共促发展成为可能。
二、“三管齐下”确保民主方式的落实
为了有效实现以民主的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需求,杭州市下城区提出了明确的“民主民生战略”,建立和完善了系统化的以民主促民生的体制机制。根据这一部署,下城区从社区体系建设、制度安排和动力机制等三个层面入手,全力保障民主促民生方式的落实。
第一,构建网络化社区体系,积极完善治理结构。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随着“单位制度”的变迁,社区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发生在社区、解决在社区。从全国情况看,实现基层民主的直接载体就是社区组织建设,社区组织不健全很难使基层民主得以有效运转,以民主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机制就无法实现。为了确保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具有组织化载体和实体性平台,下城区以构建网络化社区体系为核心,积极完善社区治理结构。
首先,在社区党委(总支)之下设置楼道党支部和党小组,在社区居民委员会之下设置楼宇自治会和单元居民自治小组,有效解决社区党组织和居委会组织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其次,在社区设立公共服务站承接政府的职能延伸,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并使之便民化。在工作机制上,通过“交叉任职”的办法,使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公共服务站构成“三位一体”的格局,解决三者之间机制不顺而互相掣肘,以及社区机构人员重叠、运行成本高的问题。第三,将驻区单位、驻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社区代表组织起来成立社区议事协商委员
会,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议决社区的各类大事。第四,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以及物业管理公司之间运行“三方协调”机制,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议决社区内物业等方面的大事。第五,通过在资金、场地、活动等方面给予支持的方式积极培育各类社区组织,如老年人歌唱队、“和事佬”协会、鲍大妈聊天室、银发医疗队等,将这些社会组织整合到社区治理结构当中,增强社区组织的代表性和群众的参与性。
在这种网络化社区体系下,形成了以“三位一体”为主干,以议事会制度与“三方”协商机制作补充,以各类社会组织、志愿者队伍等多方参与为特征的社区治理结构,社区居民的民生诉求和意愿以及对于具体民生项目的不同意见和建议有了多元化的表达和沟通的渠道,广大人民群众有序参与民生项目的决策、管理、监督和评议有了多层次的、制度化的平台。
第二,强化制度机制建设,确保民主参与的有效性。为了确保民主参与的有效性,使公众能更广泛、深入地参与到社区民生项目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中来,下城区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包括“四会”制度、“四问四权五规范”制度和“66810”为民服务工作法等等。“四会”制度指的是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证会和成效评议会等,由下城区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于2003年推出,其主要目的在于推动社区成员在重大事务中充分发挥社区主体作用,广泛吸纳各方意见,真正实现“为民谋利”与“让民作主”的有机统一。“四问四权五规范”制度最初源于背街小巷整治、庭院改造等民生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后逐渐推广运用到民生服务和社会管理的其他领域。这项制度对党政基层组织动员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生项目,进行了明确的制度化规定,强调在庭院改善等民生项目实施中必须“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必须尊重和保障社区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必须实行“100%入户调查制、设计单位必须与居民面对面交流制、社区党组织必须研究制、必须召开居民听证会制、设计方案必须公示制”等五项规范,使社区的民主参与制度化、常态化。
“66810”为民服务工作法是下城区富有特色的工作机制,每个数字代表了不同的工作内容:“六必到”,指的是当出现党员思想波动等六种情况时社区楼道党支部书记等相关责任人必须到场;“六必访”指的是社区党委成员以及其他相关社区工作者每月必须走访困难群众等六种类型的“特殊”居民;“八必报”指的是当社区居民等发现公共设施遭到损坏等八种情况时必须通过拨打电话等方式向社区有关部门或者社区工作者报告;“十”指的是党员先锋等十条服务热线,其中既有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项目,也有居民的自我服务项目。下城区还针对“66810”机制出台了具体的社区服务规范和电子化平台,对参与社区服务和管理的各类主体的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提高了民主管理和公众参与的规范化水平及有效性。
第三,注重民生需求回应反馈,为基层民主注入持久动力。社区群众参与民生服务和管理的动力和积极性从哪里来?一方面,这取决于民生项目与群众自身利益的相关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群众呼声是否有回应、群众意见是否有反馈、群众建议是否得到有效落实。下城区在通过民主方式解决民生问题时,注重民生问题回应反馈,为民主注入持久动力。首先,下城区以群众的民生诉求为切入点,构建了一套相对健全的反馈评价机制。在满意(星级)社区、满意(星级)卫生服务站、满意学校和先进单位的评选中,下城区执行“三评互动”机制,坚持以群众公认和满意度为核心,将群众评选、政府评估和社区评议三者有机结合起来。“66810”为民服务工作法,在明确的制度规范下,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反馈机制,对不同民生项目的反馈程序、反馈时间、反馈举措和反馈台帐等内容,做出了明确而严格的规定,基本实现了“有反映就有反馈”。不少社区还采取了“金点子”形式,鼓励广大居民为社区内的民生服务和管理积极建言献策,并对建议被采纳者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其次,下城各级党政组织在实际工作中切实抓好了群众建议的落实,吸收、采纳了来自群众的很多合理化建议。群众建议“要社区干部走下来,不能搞„机关化‟,要对社区工作者进行考核”,下城区民政局等有关部门即根据群众建议对社区服务模式进行了改革和完善;群众反映择校问题严重,下城区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即根据群众意见和建议推出了“教育集团化办学”战略,努力解决择校难题、实现教育资源优质配置;群众反映居家养老困难重重,下城有关街道和社区即调整了原有部署和规划而将街道所属房产改为开办老年人食堂或(和)老年人公寓。通过以民生诉求为内容的社区民主机制,既保障和改善了社区居民的民生需求,也为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持久的动力。
三、杭州下城区的民主经验与启示
经验之一:民主方式是实现政府管理和民生需求互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下城区是杭州市和浙江省的发达城区,其自身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经济条件,为各地推进民生发展和促进基层民主建设,提供了较好的参照和借鉴。在全国许多地区,正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和民生需求日益高涨的问题。经济的增长必然伴随着财政实力的增强,如何使财政资源更有效地配置到社会民生建设中去,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承袭着传统模式,或者忽视民生需求,或者以政府为主体包揽民生建设的方方面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民生领域的实际需求及其多样化、差异化特征视而不见。这一方面使有限的财政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导致公众的民生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出现“政府花钱办事、群众误解不满”的现象。
下城区以民主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经验,向我们展示了政府推进民生发展的另一条路径。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民生需求的增长和民
主意识的提高,如何将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和民生需求纳入到正常的利益表达轨道,如何使政府管理与社会民生需求和民主诉求有效对接,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下城区的民主民生互促发展经验,展示了政府管理方式如何由“单向推动”转为“双向互动”,展示了如何通过基层民主的方式保障和改善公众民生需求的具体机制,从而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城市基层民主建设和民生改善共促发展的新思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
经验之二:民主民生互促提升需要制度化途径来保障。
任何一项工作若要持久化的发挥作用,必须通过制度化的途径来实现。下城区以民主方式促进民生发展的实践探索,不是近年来的应景之作,而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历届领导人都在前任的基础上,对这项工作制度化建设有所深化、有所提升、有所贡献,最终使下城区民主民生互促提升工作得以在制度化平台和框架下持久、有序和有效地开展。
概括而言,下城区的民主民生互促提升经验,不是将两种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化平台和制度化渠道,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下城区以构建网络化社区组织体系,优化和完善治理结构为前提,使民主机制运行具有实际载体,民生需求表达具有畅通渠道。与此同时,一系列行之有效、具有约束力的制度框架,保障了公众参与社区民生项目决策、管理和监督的广泛性、有效性和持续性。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体现为制度设计的标准化、精细化和规范化,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以民主方式促进民生保障机制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经验之三:目的性和有效性是中国民主的生命力所在。
下城区民主民生互促发展经验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很好地回答了中国民主的进展和生命力所在。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和一些学者一直质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其中一条重要理由就是民主发展缓慢。事实上,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基层民主建设,一直在积极探索和不断推进,并取得多方面的成果。例如,早在198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在农村开始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目前全国六十多万个村委会中的绝大多数进行了六至七次的换届选举,二百五十多万个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在城市地区,以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为起点,社区居委会普遍进行了五次以上的选举。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由点到面全面展开,并在健全社区民主选举、发挥社区服务功能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下城区经验就是亮点纷呈的中国基层民主建设中富有特色的一种实践探索,它的进展和成效从一个侧面也回应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论。
基层民主建设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主不是空谈的民主,不是从理
念设计出发的民主,而是有丰富载体和实际内涵的民主,它的主要目的体现为“为民”,而不仅仅表现为西方的“选民”。下城区以民主方式促进民生发展的经验再次证明,以充分实现人民利益为诉求的制度化“为民”理念,是中国民主的生命力所在。杭州市下城区基层民主建设和民生改善共促发展的实践经验,就是对这一民主理念的有效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