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985、211近年发展比较快的高校(部分)(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16:5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非985、211近年发展比较快的高校(部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非985、211近年发展比较快的高校(部分)》。

第一篇:非985、211近年发展比较快的高校(部分)

1、江苏大学

江苏大学是2001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以工科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同宗同源,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刘坤

一、张之洞、魏光焘等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

江苏大学的前身是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创建于1960年。当时为了适应农业机械事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家计委、教育部和农业机械部批准,以南京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农业机械,汽车与拖拉机等专业的师资、设备为基础,筹建南京农业机械学院,并在同年开始招生。1961年校址迁至镇江,改名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63年6月,吉林工业大学的排灌机械专业和排灌机械研究室从长春迁至镇江,并入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70年9月,南京农学院(中大衍生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并入。随着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系科、专业逐步增加,向多学科方向发展。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为了确切反映学校学科内容,1982年8月,经机械工业部批准,改名为江苏工学院,1994年1月更名为江苏理工大学。1999年1月江苏冶金经济管理学校(成立于1958年)并入。2001年8月与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江苏大学。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

2、湘潭大学

湘潭大学,简称“湘大”,是一所高起点办学的研究教学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74年复校,国务院定位其为文、理、工综合性大学。1978年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16所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是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全国首批与部队签约培养国防生的高校,湖南省首批招收留学生的高校,历来重本招生,全国一本招生。

湘潭大学位于毛主席故乡,是毛泽东主席亲自倡办、亲笔题写校名、亲切嘱托一定要办好的大学。是湖南四所全国重点大学(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之一,是湖南省唯一未经过大规模合并的老牌全国重点大学,湖南省唯一的教育部共建大学,也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大学,湖南省比照211建设大学,其办学经费、学生保研率等均按照211标准。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是全国66所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之一,是74所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之一。是湖南五所自主招生高校之一。

截至2013年,该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共7个;湘大数学有“计算湘军”的美誉,恢复高考以来数学院本科毕业生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湘潭大学两位,居全国高校第一;湘潭大学也是全国流变力学、消费经济学发源地;入选国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拥有首批七个国家级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誉为“法学重镇”,“南方翘楚”,学生司法考试通过率连续位居全国高校第一;其化工、材料、计算数学、信息等相关学科具有浓厚的国防工业特色,受到国家国防科工局大力支持。根据美国ESI 2012年3月数据,湘潭大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三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标志着湘潭大学“化学、材料科学、工程”三大学科在国际上具有优势和特色。简单概括,湘潭大学经济学、公共管理、法学、数学、力学、化工、材料、信息等学科有较大优势,在全国拥有一定知名度。

3、山西大学

山西大学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三所大学堂之一,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书院及清代晋阳书院和令德书院。早期的山西大学堂中西合璧,文理并重,办学思路开阔,育人理念先进,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三晋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镇。截止2013年,学校设有18个学院,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全部学科门类,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65个硕士点,75个博士点,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资格、博士后培养资格以及教授评定资格,拥有量子光学与光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技术哲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2002年成为国家中部地区重点支持的五所大学之一;2005年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同年11月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14所入选高校之一,跨入国家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新平台。该校还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和“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高校。2011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

4、河南大学

河南大学(HenanUniversity)简称河大,坐落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开封。1912年,以林伯襄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河南教育家,在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河南都督张镇芳的支持下,在清代开封国家贡院旧址创办了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成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与当时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今清华大学)和上海南洋公学呈三足鼎立的局面。后历经中州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省立河南大学、国立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学院、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

建校百余年来,河南大学严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在一代代学人的精心铸造下,逐渐形成了“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优良校风和前瞻开放、面向世界,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不事浮华、严谨朴实的河大精神,在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教育振兴的过程中实现着自身的价值。在以范文澜、冯友兰、冯景兰、罗章龙、郭绍虞、罗廷光、萧一山、樊映川、毛礼锐、姜亮夫、嵇文甫、任访秋、党鸿辛等一大批专家学者、院士为代表的名师执教下,河南大学已培养了4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在河大校友中,有院士、学部委员64人,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近150人,不少校友如侯镜如、袁宝华、王国权、赵毅敏、尹达、邓拓、白寿彝、杨廷宝、高济宇、姚雪垠、周而复、吴强、马可、赵九章、梁光烈等都成为蜚声中外的社会名家。

如今的河南大学是一所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农、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大学,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高校。河南省委、省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河南大学的建设,一直把河南大学作为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并比照“211工程”项目学校在建设资金方面给予了重点扶持。

5、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位于新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是一所以法学为主,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法学类专门院校,是公认的原司法部重点大学,是全国培养法学专门人才最多的学校,被誉为我国法学界的“黄埔军校”,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之一。

西南政法大学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以刘伯承元帅为校长的西南人民革命大学。1953年,以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为基础,合并 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重庆财经学院的法律院(系)、正阳学院、相辉学院、重华学院和求精商学院合并成立西南政法学院,原东北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将军出任首任院长。1958年,中央公安学院重庆分院又并入该校。在该校的发展历程中,先后经历了多次隶属关系变更。“文革”期间曾一度被迫停办。1977年,经中央批准恢复招生。1978年西南政法学院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是司法部部属政法院校中唯一的全国重点大学。1995年,更名为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成为教育部、重庆市重点建设的高校。建校60余年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高级专门人才20多万人,是中国培养职业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学专门人才最多的学校。

7、国际关系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是一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地处北京市西郊风景区,西临颐和园,东望圆明园,毗邻北大、清华、中央党校等著名学府和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区,精英荟萃,人杰地灵,地理位置和教育科研环境十分优越

其前身是1949年创建的中央外事干部学校,新中国第一批“将军大使”正是从这里受训后走向世界的。1961年,学校同外交学院合并办学,易名为外交学院分院。1965年,由陈毅元帅定名为国际关系学院,直属于中央调查部。文革期间,由于学院特殊的政治背景,教学和管理遭受较大程度破坏,并于1970年停办。1979年起开始恢复招生,为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全国第一批学位授予权单位。1994年,正值国际关系学院校庆45周年之际,江总书记为学校亲笔题词,“努力把国际关系学院办成富有特色的一流大学”!

8、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andEconomics),位于辽宁省大连市,是一所拥有管、经、法、文、理、工等学科的财经类高等院校。其前身是1952年10月开始组建的东北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东北财经大学由财政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共同重点建设的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连市星海公园西侧。整个校园由主、辅两个校区构成,总占地923.05亩。其中,主校区占地829.36亩,以龙江路为界分南北两个区域南区616.24亩以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为主,北区213.12亩以学生生活为主,辅校区占地93.69亩,归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两所学院共同占有,此外,还有距离主校区较远的津桥商学院(独立学院)、营口大学园经济管理学院两所分校区。

东北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的多科性大学。20世纪50年代,东北解放初东北人民政府改造旧教育,创办新教育,接收旧高校,组建新高校,先后创办了东北银行专门学校(1946)、东北商业专门学校(1948)、东北财政专门学校(1950)、东北计划统计学院(1951)和东北合作专门学校(1951)等五所财经高校。1952年全国大规模院系调整时,中央人民政府集中这五所财经高校之全部和另两所高校的财经专业在沈阳组建了东北财经学院。1958年东北财经学院归划辽宁省管理,辽宁省委决定将其与沈阳的另两所高校合并组建了辽宁大学。1959年原东北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系科专业调整出辽大,到大连与辽宁商学院合并组建了辽宁财经学院。1979年辽宁财经学院划归国家财政部领导,1985年更名为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划转到辽宁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办学体制。2012年4月成为教育部、财政部、辽宁省共建高校。从1952年10月组建东北财经学院至今,东北财经大学有了60年发展历史,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师生员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全情的投入和执着的努力,做好各方面工作,切实推进“国际知名、特色突出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进程。

9、江西财经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农、教育、哲学、历史、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2008年2月6日,温家宝总理与学校师生共度除夕,并称赞说:“你们学校是所很好的学校”。

学校前身为1923年秋创办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58年成立江西财经学院,文革期间几经更名并遭停办,1978年复校,1980年成为财政部部属院校,1996年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管理体制由财政部主管转变为由江西省主管,2012年成为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坐落英雄城南昌,据201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蛟桥园、麦庐园、枫林园、青山园4个校区。占地面积共2200余亩,建筑面积90余万平方米,馆藏各类图书491万册(含电子)。校园是全国绿化300佳单位之一。设有16个教学学院、4个管理型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设有8个独立设置科研机构、5个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2010年-2013年,《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众多中央和地方媒体对学校进行了近千次的报道。

10、北京语言大学

北京语言大学(简称北语),英文全称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University(BLCU)。学校创办于1962年,1964年6月由国务院批准定名为北京语言学院。1996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再次更名为北京语言大学。是全国72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

北京语言大学坐落在高等学府林立、科研院所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地处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核心区,北连中国矿业大学,南与中国地质大学相对,向西则是清华大学东门,紧邻地铁五道口站,交通十分便利。

北京语言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对来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教育为主要任务的国际型大学,素有“小联合国”的美誉;同时,北语还承担着对中国学生进行多种外语、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学、绘画、金融学、会计学、信息科学等专业教育,以及开展出国留学预备人员进行出国前外语培训的工作。

北京语言大学在国内从事对外汉语和中华文化教育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师资力量最雄厚。建校40多年来,已经为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0万余名懂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留学生。学校有专任教师800余人。

现在,学校已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结构合理、内容充实的学科体系。从短期教育、速成教育、网络教育到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育,学科层次齐备,教育教学质量受到国内外普遍好评。

11、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办学历史悠久,燕山大学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8 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系及相关专业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成建制独立办学,定名东北重型机械学院,隶属于机械工业部(机械部四小龙之一)。燕山大学于1961年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78年恢复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单位,198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1978年该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学校开始启用现校名“燕山大学”,1985 年至1997 年该校整体南迁河北省秦皇岛市,1997 年整体更名为燕山大学。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

2006年,国防科工委和河北省共建燕山大学;200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和河北省共建燕山大学。也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燕山大学是24所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扩大高校之一,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是特色鲜明、国内外知名的研究教学型大学。燕山大学是全国设立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校之一,设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燕山大学位居中国高等教育的“国家队”,是国防科技工业的主力军,在装备制造业等领域享有相当程度的“话语权”。

12、南京工业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是于2001年由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学校是国家首批“2011计划”14所重点建设大学之

一、是江苏省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首批通过的14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南京工业大学拥有模范马路校区(由丁家桥和虹桥组成)和江浦校区,总占地面积4000余亩(约267万平方米)。学校共有学院(部)26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江苏省优势学科4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27个,本科专业(含方向)80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哲、医8个学科门类。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和教授审定权。2012年,学校各类学生3万余人。

1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我国著名的建筑老八校之一。由1956年全国第三次院系调整时,由创办于1923年、1928年的东北大学土木系和建筑系(史称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个本科建筑学系),并校于 1938年的西北工学院土木系(西北工学院是抗战初期,由迁至陕西的北洋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焦作工学院合并而成。土木系是该校历史最悠久,师生规模最大的系,该系中历史最长的一个分支是创办于1895年,即清光绪21年的北洋大学土木系),并校于 1952年的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其前身是始建于 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土木系),以及创建于1911年的江苏省立苏州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科、建筑艺术科(史称我国专科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建筑学专业)合并而成,并校初期定名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更名为西安冶金学院,1963年易名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教育部批准第三次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入选国家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入选全国50所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2011年9月试办研究生院。

14、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建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著名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

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校本部设有10个二级学院。学校还拥有18所临床医学院(其中16所临床医学院是附属医院),以及预防医学教学基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3个专科学院以及17个专科学系。

根据首都医科大学网资料显示:该校有全日制在校生7768人,其中研究生1989人,本科生3811人,高职高专生1961人,留学生7人,成教学生6133人。

学校学科专业齐全,学科力量雄厚,在基础和临床各专业拥有一大批具有很高造诣的专家学者。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13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除了法医学外,实现了生物医药学科硕士学位点一级学科的全覆盖。

15、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被批准为中国8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年8月按照国务院、中央军委下达的命令,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现有校本部、顺德校区2个校区,占地面积176.6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4.67万平方米。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招生。

南方医科大学自从2004年改制以来,由原本的第一军医大学更名为南医大,但是校东门仍然挂着叶剑英题词的第一军医大牌匾,可见南方医科大学各将校对军制的依依不舍。2005年3月更是将队制改成学院制,准确来说是学员队制,这是希望能向地方学校靠拢,活泼学园生活。在学风方面,秉承重点大学优良学风,自习室时常爆满,必须占位才能取得自习空间,考试前尤甚。学生工作方面,虽然对外宣称军事管理,但是不少行政管理层为了使南方医科大学更加充满活力纷纷放弃各种苛刻权力,对学生教育采取任由发展,伺机调整的战略,所以养成了学园学生尊校规敬师长的优良品德和各人自觉意识,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军校,能如此逐步舍弃传统却是难能可贵。

17、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Shanghai NormalUniversity,简称上师大或上海师大)是上海市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师范特色的文理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著名综合性高等学府。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名上海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扩建为上海第一师范学院和上海第二师范学院,1958年两所学院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学院。1972年至1978年与华东师范大学等五校合并成立上海师范大学。1978年恢复上海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为上海师范大学。1994年10月,与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合并成立新的上海师范大学。1997年9月至2003年8月,上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林师范学校黄陵卫生保健师范部、上海行知艺术师范学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先后并入或划归我校管理。学校下设17个二级学院、104个研究机构。另设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是我校与共青团上海市委共建的、旨在培养高层次青少年教育与研究人才的二级学院。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上海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编辑部等机构也设在我校。学校还建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老年大学。截至2013年,学校有徐汇和奉贤两个主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环境优美,滨江临海。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44个、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66个,有本科专业85个,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拥有国家、上海市、市教委重点学科,教育部、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现有教职员工2845人,全日制本科生20989人,硕、博士研究生5065人,留学生和留学人员2000余人。

18、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始建于1954年,原名北京师范学院,1992年由北京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北京联合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首都师范大学。是一所包括文、理、工、管、法、教育、外语、艺术等专业的综合性师范大学,是北京市重点投入建设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建校59年来,共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十余万名,是为北京市基础教育输送合格师资和培养其他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

截至2013年,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学校下设24个院系以及大学英语教研部、体育教研部,设有90余个研究所(中心)。共有专科专业1个,本科专业54个,各类学生总数29632人,教职工2,612人。出版有《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语文导报》、《中学语文教学》、《高教研究》、《教育艺术》等,同30个国家和地区的185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

19、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ShandongAgricultural University)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山东省重点大学,全国百强名校,是山东省属高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最早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最早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最早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高校,也是拥有院士、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级重点学科、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置“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最多的高校,在山东省属高校中唯一具有正教授评审资格的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等学校,是教育部、财政部批准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高校,是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山东省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省部共建大学。学校代码:10434。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将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并启用由书法家舒同题写的校名。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医学、教育学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2012年5月7日,国家林业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合作共建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山东农业大学的协议》,从此,山东农业大学正式跨入省部共建大学行列。

20、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是广东省和农业部共建(比照“211工程”)的全国重点大学;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占地8250多亩,校舍总建筑面积约137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五湖四海一片林的紫荆校园”环境,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始创于1909年的广东全省农事试验场暨附设农业讲习所。是广东省高等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广东本土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由中山大学农学院、岭南大学农学院和广西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及病虫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华南农学院,隶属农业部主管。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了校名,题名的真迹现珍存于北京。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88所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1984年,更名为华南农业大学。2000年国家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学校由农业部划归广东省主管。2004年12月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

华南农业大学在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修德、博学、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基础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现在已建设成为以农业科学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农、工、文、理、经、管、法,多学科全面发展,具有鲜明的热带、亚热带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21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是东部沿海省份第一所省部共建大学,国家首批“2011计划”牵头的重点大学(14所),首批“卓越计划”高校,亚洲规划院校联盟(APSA)成员(大陆8所)。浙工大是浙江第二所入选国家高等教育重大工程的高校,实力雄踞浙江省属第一。在中国科教评价研究中心(权威)、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全国大学排行中,浙工大位列64、65名,稳居全国百强。学校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现已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

浙工大设有研究生院,师资力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截止2013年底,全职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共享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3名,博导264名,国家名师3人,浙江省特级专家5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教授458名(几乎全部有国外名校高访经历),副教授997名(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总数近1500人),1018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海归近1/6)。在化学、药学、力学、材料学、机械学、声学、控制工程、机器视觉等领域方面的国家、国际级专家近70名,化学与工程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截止2013年,浙工大获专利金奖数排名全国第3位,有效专利数全国排名第11位,[3]2014年中国造富大学排行中排名第12位。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现今的浙江工业大学正向着2020年跻身全国高校50强,实现“有特色、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22 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简称深大,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办。截止到2012年,实现了办学规模由建校规划4000人到实际在校生30000余人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办学层次由学士、硕士到博士教育的三级提升,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1995年通过国家首批本科教学合格评价,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7年实行学院制,明确了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办学思路。2000年确立了从单纯教学型向教学与科研并重型转变的办学目标。2005年经批准成为工程专业硕士授权单位,新增2个工程专业硕士培养领域。2006年1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截止到2012年,学校设有25个教学学院,75个本科专业,3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0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9个,其中工程硕士具有授权的领域1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深大是广东省重点高校之一。[1]

第二篇: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以重庆大学为例分析

王慧超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要】本文以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非学历继续教育多年来的办学情况分析与经验总结为例,探讨了在新形势下非学历继续教育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之间的关系,并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对今后重庆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科学发展提出了作者的思路。

【关键词】 重庆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SWOT分析; 【正文】 非学历继续教育,顾名思义是和学历继续教育相对应的,专指由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的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其他专业院系组织的,不授予学历文凭的继续教育。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上升为国家战略,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功能已经深入人心,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现状 我国高校将非学历继续教育作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补充,在定位上,将其置于从属地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依然是占据继续教育的主导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得到国家的政策支持。重庆大学于1956年开始举办成人高等教育,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原三校的成人教育学院(部)组建为新的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统一管理学校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如今,非学历继续教育处在了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大有可为。

二、重庆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SWOT模型创建 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对非学历继续教育实行统筹管理,逐步形成了“一院四心”的发展模式,即继续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培训中心、IT人才培训与发展中心、EDP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和数码技术制作培训中心,经过几年来的实践,非学历继续教育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引入SWOT模型,分析了其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下一步更好更快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思路。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是将企业的内部生存环境与外部竞争环境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形成了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能够比较客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企业的现实情况。该方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竞争分析,成为战略管理和研究的重要工具。SWOT 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以下是作者对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非学历继续教育的SWOT分析:

(一)优势(Strength)

1、重庆大学品牌资源优势 重庆大学成立于1929年,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大学,重庆市唯一的一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经过80多年的建设,已经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教育品牌。

2、良好的办学资源优势

重庆大学现有A、B、C和虎溪四个校区,硬件设备设施齐全,是重庆大学开展各级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强大“硬投入”支撑;另一方面拥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专家教授及博士生、硕士生等人才资源,为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提供了强大的“软投入”支撑。

(二)劣势(Weakness)

1、市场意识薄弱,项目推广方式方法不力

在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管理上,“统”的过死,在招生方法上采用传统的高校招生模式,没有与市场竞争形势接轨,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整体市场推广方式和方法还处在传统阶段。

2、支持力度较小,项目过于单一化

在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上,虽然有认识高度,但是各方面的支持力度较小,“体制内”的管理思路和方法,造成实际行动中的低效率。开展的项目相对单一,没有充分利用重庆大学的资源优势。

(三)机会(Opportunity)

1、从国家层面逐渐重视和加大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统筹学历、非学历的继续教育,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紧缺专门人才的继续教育,形成‘广覆盖、宽领域、多层次’的继续教育体系”。

2、重庆大学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结合国家发展战略,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在在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上强调,“稳定学历继续教育规模,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形成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的战略转向;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3、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空间大,受众群体资源丰富

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受众资源丰富,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在职研修、企业内训、大学后继续教育、各类岗前培训、考试认证、管理人才的领导艺术培训等等,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四)威胁(Threat)

1、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混乱,质量良莠不齐,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声誉

大量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管理混乱,有一定的资金和办学场地就可以开办学校,但是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过度承诺、虚假承诺、虚假宣传,造成受众产生“诚信危机”,对于非学历继续教育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声誉。

2、非学历继续教育缺乏相关的统筹管理和制度依据

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开展,往往采取三种模式,即完全公办制、部分公办制和完全合作制,这三种模式的第一种即为完全由高校自行组织和运作,采用高校的原班人马;第二种是引入部分社会力量,引入一定的竞争和激励机制;第三种则完全采用社会力量办学,高校收取管理费的模式。不管是那种组织模式,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的过程中,都缺乏相应的统筹管理和相关的制度依据,对于其发展产生不稳定因素。

3、非学历继续教育监管模式的不稳定性

相对于三种组织模式,产生三种与之对应的监管模式,即弱式监管、半强式监管和强式监管,但是在实际的监管过程中,也往往由于每个高校的管理人员特性,有时产生“倒挂”监管。在监管的过程中,往往由于监管者和监管团体的自身利益和体制问题等,产生不稳定因素。

三、重庆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战略选择

(一)充分利用国家战略和自身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重庆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品牌(SO战略)

国家层面的大力扶持和重庆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是重庆大学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资源优势,也是重庆地区其他高校所不能比拟的,在此基础之上,加大对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整合现有资源,全力打造非学历继续教育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到十二五末,成为西部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排头兵;重庆市规范办学、优质发展的示范校;重庆大学服务地方建设、提供高级人才支撑的桥头堡。

(二)加强市场化运作,构建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多元化,多层次,产业化发展格局(WO战略)

1、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要引入市场机制,增强市场的导向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节奏,在市场推广方式上多元化,在规范招生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继续走非学历继续教育产业化发展道路。

2、利用自身优势,针对目前开展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进行充分的资源整合和开发,结合市场需求,提供多样化的项目,另外一方面应整合重庆大学整个学校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对于重复设置和内部存在竞争的项目进行“撤并转改”,建立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供求机制,建立项目多元化,产品多层次的发展格局。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项目优势(WT战略)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同质化的情况下,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利用重庆大学自身的理论创新优势和研发实力,在项目发展过程中,积极引入具有实践经验的一线项目人员,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打造精品项目和课程,区隔同类竞争机构,形成竞争对手无法比拟和超越的竞争优势。

(四)加强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对接,“校企政”合作机制建设,进行体制机制创新(ST战略)

1、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对接。在非学历教育“标准化”,“模块化”的前提下,进行二者“学分互认”,增强学历教育的终端市场化和非学历教育的理论深入化,使两者能够和谐、健康、持续、高效的循环有序发展。

2、加快“校企合作”、“政企合作”,调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各自优势,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间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互动的开放格局,最大化动员各方面力量,打造重庆大学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科学发展格局。

3、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统筹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加快制度建设,形成强有力的业务管理和支持团队。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提高办事效率,审批效率。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也应加快自身建设,加强和监管部门的沟通,形成简洁高效的工作作风,为体制机制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结束语 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发展正处在改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作为办学主体,要主动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理顺学历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关系,把两者从“主从”关系转变为“并重”关系,尚需要一定的时间,但应加快改革发展的速度,以只争朝夕的态度,为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 刁庆军, 严继昌,李建斌.我国普通高校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现状研究[J].继续教育,2010,(3).[2]罗晓梅.重庆市办好高层次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的思路[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第三篇:涪陵电大转型发展综合改革方案(规模发展及非学历教育部分)

涪陵电大转型发展综合改革方案

——规模发展及非学历教育部分

一、总体要求

根据涪陵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学校在涪陵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地位、职能、功能及作用,创新办学形式、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广泛开展多层次、多类型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培训。实施“两推四进”战略,深入基层建立学习中心,把电大教育送到百姓身边,积极参与、承担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办学项目,拓展办学层次,拓宽办学渠道,延伸办学网络,创新管理模式,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办学特色,形成竞争优势,积极服务涪陵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切实扎根涪陵大地,办好“百姓身边的大学”。

二、具体措施

(一)调整办学定位结构

把办学定位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构建,通过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延伸学历教育结构,拓展非学历教育广度和深度,持续深化“一体多元三融合”的办学模式,促进办学由传统的学历补偿教育向适应城乡居民终身学习转化,形成“学非并举、远职融合、办学与服务同步”的格局。

1.大力调整学历教育结构

按照“宽领域、多元化、多层次”思路,加快学历教育结构调整步

伐,拓宽办学渠道,上下延伸学历教育。在主体发展开放教育的同时,错位发展奥鹏网络教育,固化以四川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为主体的品牌合作高校,引入中国医科大学合作项目,使办学专业突破100个,不断增强学校办学实力。稳步推进远程中职办学,向下延伸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探索远程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深度融合,并以此为切入点,实施电大教育“服务监狱”、“进村入户”、“入园进厂”工程,把电大教育送进特殊人群、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直接服务于基层百姓。积极探索与西南大学、重庆大学等合作办学新路子,力争向上延伸研究生教育,满足学员学历再提升需求。

2.不断拓展非学历教育培训

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培训,促进城乡居民终身学习。坚持深入行业部门、职教校园、园区企业、乡村(社区),广泛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服务。一是深入行业部门,不断拓展农委、建委、教委、财政、旅游、妇联、团委、组织等行业部门的岗位素质提升培训服务。二是深入职教校园,开展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文明礼仪教育等培训服务。三是深入园区企业,开展岗位职业技能、心理健康辅导、企业文化建设、文明礼仪规范等培训服务。四是深入乡村(社区)开展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旅游规范、休闲农业发展、干部素质提升、骨干农民培养、农村电子商务及实用技能培训等服务。积极争取涪陵区委、区政府重视,出台社区教育发展政策和保障措施,力争成立涪陵社区学院,建立遍布城乡的社区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方

便、灵活、低成本、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条件,推动涪陵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二)开放合作拓展功能

坚持开放合作,不断拓展办学功能。通过实施“两推四进”战略,将学校发展由校内向校外推进,将办学空间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坚持进工业园区与企业合作办学,进乡村(社区)与乡镇合作办学,进行业系统与部门合作办学,进职教校园与职校融合办学,探索开放大学基层学院合作办学新途径,构建“一体多元”办学格局,拓展学校办学空间和功能,提升学校办学实力。

1.进工业园区与企业合作办学

首先,立足本地,服务涪陵“工业强区”战略。坚持深入白涛化工园区,与重庆建峰集团、重庆华峰化工公司、重庆天原化工公司合作办学,建立建峰、华峰、天原学习中心;深入李渡工业园区,与重庆仓兴达科技公司、重庆美心集团涪陵公司、重庆三爱海陵实业公司合作办学,共建仓兴达、美心、三爱海陵等学习中心。其次,以远程中职为依托,服务涪陵周边园区企业人才培养,力争深入重庆曙光工业园区,建立涪陵电大曙光学习中心,开展产业工人远程中职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2.进乡村(社区)与乡镇(街道)合作办学

积极主动对接地方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坚持深入乡村(社区),不断推进与乡镇(街道)的合作办学。继续推进“马武新农村学院”建设,面向涪陵区马武镇实施“一村一”大学生培养项目、

远程中职项目,努力拓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加快“大顺学习中心”提档升级,面向涪陵区大顺乡及周边地区实施“一村一”大学生培养项目、远程中职项目、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服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启动“南沱睦和学习中心”、“江北学习中心”等建设,服务“乡村振兴计划”人才培养。

3.进行业部门与系统合作办学

加强与地方重点行业部门的合作办学,利用电大系统平台资源和“互联网+”优势,结合行业部门的人才培训需求,推进“特色学院”的建设。与涪陵监狱合作,推进“监狱学习中心”的转型发展,创建监狱学院,服务特殊人群职业技术教育,以开放、全纳理念作引领,针对服刑人员开展远程中职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与区妇联合作,积极创建“女子学院”,面向涪陵及周边妇女儿童,开展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培训,培养应用型、职业型、复合型的高素质女性人才。与区老干局合作,提升涪陵老年大学的办学水平,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培训活动。与区农委合作,充分发挥马武新农村学院、大顺乡学习中心、南沱镇睦和村学习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参与脱贫攻坚,做好职业农民培训,推进乡村旅游及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高质量完成“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培训任务。

4.进职教校园与职校融合办学

做好远职融合,推进中高衔接,依托重庆电大成人专科项目加强与中职学校融合办学。优化交通技校学习中心和信息职校学习中

心合作项目,推进“远”“职”深度融合。积极拓展重庆曙光职业培训学校办学点,深化远程中职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三)改革创新,特色发展

立足地方实际,巩固原有办学成果,不断探索新的办学育人模式,形成“学非并举、学用对接,远职融合、创新实验等办学特色。

1.学非并举

坚持学历教育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培训,推动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有效互动。依托“两推四进”发展战略,以非学历教育为切入点,深入工业园区、乡村(社区)、行业部门、职教校园寻找教育培训需求,利用电大平台和系统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大胆创新培训方式,针对性地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并以此扩大学校宣传,推动学历教育项目的拓展和实施。

2.学用对接

重视办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深入基层开展教育需求调研,主动进企业、乡镇、部门、职校了解基层人员的素质状况及对教育的真正需求,及时设计针对性强的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及学历教育办学专业,积极开展“远程教育进园区”、“电大扶贫进乡镇”、“继续教育进部门”等系列教育服务活动,把最满意的教育送到最需要的基层百姓身边,做到用学结合,学用对接。

3.远职融合

积极探索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服务人的终身职业发展需要。将电大的平台和资源主动送进职教校园,送到学生身边,让学生在职教校园内就能聆听到丰富多彩的专题报告,使用到先进的远程学习的平台,享受到便捷的学习支持服务和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为丰富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乃至提升学历层次做好有效融合。积极推进“电大教育进职校”系列活动,深入职校举办文明礼仪、法制教育、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专题报告会,开放远程学习的平台,深度实施重庆成人专科注册学习项目,推动电大远程教育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有效探索。

4.创新实验

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大胆实验,积极探索“进企业、行业、乡村、职校”办学的有效模式,进一步深化“创新实验班”办学模式改革探索。根据基层单位、学员的实际及真正需求,改革教学及管理模式,适度调整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加强线上远程互动教学和线下面授辅导教学,重视实用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培训,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真正办社会认可、学员欢迎、学有实效的学历继续教育,为..............基层电大品牌打造和形象塑造开展积极有效的探索。

执笔人:田小平

2018年4月27日

第四篇:非船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部分政策(草)

集团公司关于进一步促进非船装备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成员单位: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非船产业工作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集团公司“把握大势,强化创新,开拓进取,科学发展”的总体方针和“十二五”非船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有限相关、多元发展,以谋创新、促发展、创效益为主线,明晰目标和思路,完善制度和政策,强化责任和管理,促进集团公司非船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继续加强非船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建设

结合新形势下非船产业发展和管理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非船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落实领导负责制,明确职能管理部门职责,层层分解、细化非船发展目标责任,强化非船发展工作力度和管理力度。

二、进一步完善非船发展促进政策

进一步完善促进非船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研究制定促进非船产业做强做大、市场拓展的具体支持政策,重点扶持有竞争力、成长性好项目,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非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开拓进取的良好氛围,提供快速发展的强劲推力。

三、细化落实非船产业发展规划

认真研究集团公司非船产业发展规划及若干领域产业发展规划,结合自身实际,细化落实,进一步明晰本单位在集团公司相关非船产业发展全局中的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扎实推进各项规划的实施,着力推进非船产业从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系列产品向成套装备、核心产品向产业链方向拓展延伸,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四、积极探索发展模式创新

将创新作为引领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和活力源泉,以产品经营为立业之本,重点强化产品营销、市场开拓模式创新,加强市场开发、营销能力提升和品牌建设,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对科技产业化的投入支持,不断开拓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非船产业发展后劲。

五、持续推进卓越绩效模式建设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有序有效发展为根本,进一步提高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产品成本,进一步强化产品的质量控制,不断提高产品实物质量、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产业的效益水平,推进非船产业健康发展。

六、做好战略合作的推进落实工作

充分做好集团公司总部与有关省市、国内外大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的深化落实推进工作,发挥整体优势和影响力,积极寻求合作领域和合作项目,不断拓展国内外市场。推进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结合,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七、进一步加强成员单位间交流与合作

继续加强成员单位间经验交流和信息沟通,分享成功发展经验,密切相互支持与合作,充分发挥集团公司专业面宽、配套能力强的整体优势,在一些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强的领域推进装备系统集成,对重大项目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优势互补,共同开发市场,共同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实现非船产业快速、集群发展。

八、继续强化风险管控 继续强化风险管控管理,建立完善风险评估和管控体系,加大重大非船项目风险审查、评估工作力度,有效应对市场变化,确保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既合理规避风险,又利于非船发展。

九、加强非船产业管理统计分析工作

进一步规范数据统计和信息报送制度,加强统计、报送工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进一步强化对国家政策、行业动态、市场前景、技术趋势和竞争对手等的信息收集和统计、分析工作,及时把握发展大势,适时调整工作思路。

十、支持企业品牌建设

积极引导成员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展创名牌工程,对新获得国家驰名商标或中国名牌、省级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市级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的企业,分别给予奖励

万元、万元、万元和5000元。

十一、鼓励外贸出口

进一步加大国际市场力度,鼓励国际工程总承包、成套设备出口或加工贸易,对年自营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000元;对年自营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给予奖励人民币1万元,且每增加1000万美元,加奖人民币5000元。

二资金方面的扶持

1.集团按比例投入科研费,重点扶持有竞争力、成长性项目。2.集团协助积极争取上级科研投入的支持。

3.对于“好”的项目,集团公司给予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一是非船贴息,二是资本金注入,三是引导科投参股。

4.对于未来可能独立上市的公司题材,集团公司估计并积极协助在项目概念阶段引入风险投资,在项目达到相应水平后积极扶持上市融资。5.对于单独上市较难的项目公司,集团公司积极筹划让其他上市公司参与并购,注资,借助已有资本平台迅速获得所需资金投入。6.职工入股

.统筹集团公司非船产业规划,全球视野,面向市场,充分贯彻有限、相关、多元的指导思想。一是规划引领各成员单位学习非船的发展,二是规划体现独立性、成套优势、三是实现创新,四是具体可操作性,五是可能实现……

2.分类指导各成员单位非船产业发展 一是制度引导,激励为主,适当扶持

二是帮助梳理项目,协助策划,指导包括资本运作等资金筹措 5.质量管理,督质量、增效益,风险控制。三集团公司引领、指导、协调成员单位的若干…… 1四集团公司非船发展需各级支持

1.需得到集团领导的指导和全力支持,关心,扶持。

2.装备产业部在业务范围内积极与科技部,生产经营部,资产部沟通配合好,协同工作效应。

3.在更大的一个层面,需得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规划部、人事部、财务部、军工部、办公厅、监、审、政工部 4.同时还需要其他平台公司的支持 科投跟投,跟协管

船贸:开拓国际市场,国际工程公司(可602参与)财务公司:资金支持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非船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把握大势,强化创新,开拓进取,科学发展”的总体方针和“十二五”强力推进非船产业发展的战略,整合规范有关集团公司的扶持政策,发挥政策助推作用,促进集团公司非船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合新的形势要求及集团公司实际,经认真研究,现就制定并完善集团公司非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提出如下意见。

第二条 集团公司非船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以下简称"扶持资金”)的来源为集团公司为支持发出非船发展安排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扶持资金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好,有竞争力,经济效益好,投入见效快的非船产业项目,推动创新机制与环境建设,鼓励支持非船产业的创新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条 装备产业部是集团公司非船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的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扶持资金的工作重点、项目立项审批、监督管理和验收等工作。

第五条 扶持资金的工作安排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和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二章 支持对象

第六条 扶持资金面向集团公司内部所有单位,同时也支持集团公司以外的高科技人才、海外留学人才和在校博士生携带科技成果到集团公司创业。

第七条 扶持资金支持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符合国家和集团公司技术、产业政策导向,知识产权明晰,技术含量较高,技术创新性较强,项目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以上。产品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较好的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形成新的产业。

(二)扶持资金重点支持已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或拟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项目。

(三)扶持资金优先支持产学研结合的创新项目,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项目。重点支持能源装备、交通运输、电子信息、特种装备、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利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项目。

第八条 扶持资金不支持以下各类企业:

已经上市的企业、集团公司股份低于51%的合资企业、资产和财务状况不好的企业、非技术性的纯服务企业以及纯贸易性质的企业等。

第九条 扶持资金不支持以下各类项目

不符合国家和集团公司科技产业发展方针及产业政策的项目、低水平重复项目、单纯基本建设项目、一般加工工业项目以及对社会和环境有不良影响的项目。

第三章 支持方式

第十条 扶持资金以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资本金(股本金)投入等方式支持集团公司非船产业的创新发展。第十一条 无偿资助:

(一)主要用于承担产学研相结合创新项目的单位在技术创新中成熟产品、工艺的研究及中试阶段的必要补助以及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项目资助。

(二)项目资金来源基本确定,投资结构合理,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2年。

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单位本身给予匹配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

(三)扶持资金资助数额一般不超过500万元,个别重大项目不超过1000万元。

第十二条 贷款贴息:

(一)主要支持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且银行贷款已经到位的技术创新产业化项目。

(二)项目资金来源基本确定,投资结构合理,实施周期一般不超过3年。

(三)贷款贴息按申请项目贷款年利息的30%至100%给予贴息补助。贴息总额一般不超过 万元,个别重大项目不超过 万元。

(四)具体工作程序参照船重生(2008)1032号执行。第十三条 资本金(股本金)投入:

(一)资本金投入主要用于高技术人才携带科技成果在集团公司内部成员单位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资本金注入。

(二)资本金投入的目的是引导其它资本的投入。资本金投入一般要求至少有二家以上投资合作伙伴,科技成果作价经专家评估后可占到企业注册资本的35%(另有约定的除外)。产业资金投资额一般不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20%。

(三)扶持资金投入实行退出机制。企业可按评估后的资本价值回购用扶持资金投入的资本金。集团公司收回投入资本以及扶持资金投资收益继续用于增加扶持资金。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章 申请与受理

第十四条 装备产业部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集团公司非船产业发展方针、政策和规划,每年初发布扶持资金支持重点和指南。第十五条 凡符合本办法第七条规定和扶持资金支持重点和指南的项目,由集团公司成员单位本着自主、自愿的原则提出申请。

第十六条 每个单位在同一,原则上只能申请一个项目和一种支持方式。

第十七条 申请单位应如实向装备产业部提交以下有关材料:

(一)集团公司非船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申请表。(格式附后)

(二)扶持资金项目可行性报告。

(三)能够证明项目先进性、成熟性、可行性的相关材料(如鉴定证书、专利证书、检测报告、查新报告、奖励证书等)。单位提供的材料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弄虚作假,将追究推荐部门的责任,并不再受理该单位的项目申请。

第十八条 装备产业部依据各单位提报的项目申请,本着科学管理、保证重点、优中选优的原则,对扶持资金项目进行立项审查。第十九条 装备产业部聘请专家或评估机构对申请扶持资金项目进行评审。

第二十条 装备产业部根据评审专家、评估机构的意见,审定扶持资金支持的项目,下达“集团公司非船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项目计划”。

第五章 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 扶持资金的使用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节约、精打细算,充分利用现有工作条件,力求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十二条 对于无偿资助的扶持资金和贷款贴息支持方式的资金由集团公司财务部直接拨付项目承担单位。资本金投入由集团公司财务部直接拨付新创办企业,新创办企业到省财政部门进行产权登记后再办理注册登记。

第二十三条 单位获得的扶持资金经费可视不同情况作帐务处理:无偿资助资金冲减“管理费用”;贷款贴息资金冲减“财务费用”;资本金(股本金)投入增加“实收资本(股本)一一国家资本”。第二十四条 各用款单位要严格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财务规章制度,科学、合理、有效地安排和使用创新资金,正确实施会计核算,接受和配合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虚报、截留、挪用产业资金,一经发现,将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如数收回补助经费,同时取消有关单位以后申请扶持资金的资格。

第二十六条 聘请专家或机构的项目评估、评审费用,由财务部从扶持资金中据实拨付装备产业部按规定支付。

第六章 项目的监督与管理

第二十七条 各单位要做好项目的管理工作,协调解决项目执行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反映汇报有关项目执行情况,确保项目如期完成。

第二十八条 项目计划下达2个月内,承担单位必须与装备产业部、财务部签订《集团公司非船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项目合同》(一式三份)。逾期不签订合同的,视为主动放弃。

第二十九条 装备产业部要定期对扶持资金项目的进展情况和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形成扶持资金项目执行情况报告。第三十条 扶持资金项目完成后,装备产业部将依据项目合同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验收。逾期不能完成的,将视情况追究有关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装备产业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政策法规学习”继续教育第2讲测试题填空部分

第二讲第一节“继续教育的涵义”中提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职业技术教育术语》中指出,继续教育是“指那些教育”。(5分)已经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或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受的各种各样的设有公需科目、专业科目和三类科目类型。个人选修科目

第二讲第三节“广州市继续教育的现状”中提到,我市自2012年开始,试行继续教育验证和周期验证相结合的继续教育验证政策,并在研究探索把验证和周期验证分别与挂钩。(5分)考核和职称评审评定

第二讲第一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重要意义”中提到,多年来,党中央始终坚持吧干部培训作为保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的一项工作来抓。(5分)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

第二讲第三节“广州市继续教育验证政策”中提到,继续教育验证周期是依据,超过5年的只验最近5年。(5分)实际任现职资格年限

第二讲第三节“广州市继续教育验证政策”中提到,继续教育验证的具体要求是,专业技术人员需在前将当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所有公需课科目、专业科目和其他培训科目记录在“广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系统”进行登记,有所在单位按照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的有关条件进行审核。(5分)次年1月31日

第二讲第二节“国家层面的继续教育规定”中提到,国家也有很多法律法规的部分条款对继续教育进行了规定,如等等,但还缺乏一部关于继续教育的专门法规。(5分)教育法、劳动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

第二讲第二节“《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立法简介”中提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明确规定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继续教育的形式与施教机构,继续教育的科目设置和要求,继续教育的方式和施教机构及相关的法律责任。(5分)权利、义务和用人单位的职责,继续教育的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

第二讲第一节“继续教育的涵义”中提到,教材第二讲的编写依据是《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中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定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 教育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为主要内容,以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创新能力、专业水平、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培训活动,这里的专业 技术人员,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取得专业技术职业资格或者。(5分)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在职人员,以及专业技术类公务员

下载非985、211近年发展比较快的高校(部分)(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非985、211近年发展比较快的高校(部分)(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