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东坡与房子
苏东坡与房子
苏东坡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洵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启程回四川老家,途经嵩山,写了一首诗: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晴原漫漫望不尽,山色照野光如濡。意思是嵩山风景真好,山上阳光明媚,山下一马平川,我苏洵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还没见过这么好的地方,我要在这儿买地盖房,把老婆孩子都搬过来住。苏洵有没有在嵩山买地盖房呢?没有,因为他没钱。多年以后,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写文章提到这件事:“昔予先君,以布衣游学四方,尝过嵩洛,爱其山色,慨然有卜居意,而贫不能遂。”意思是当年我爸爸以平民身份漫游天下,经过嵩山的时候,希望能在那里安家,可是他太穷了,买不起地皮,盖不起房子,美好的愿望成了泡影。苏辙说得没错,他的爸爸确实是个穷人。当然,苏洵虽穷,还不到赤贫的地步,他在四川老家还有100亩稻田和5亩菜地,完全能解决一家几口人的温饱问题。但是苏洵不善理财,也很少去田地劳作,他一生最大的兴趣就是当官。为了当官,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可是每次都是名落孙山。他不气馁,努力尝试考试以外的路子,前后花了三十多年时间给所有能拉上关系的官员献诗,猛拍欧阳修、王拱辰、张方平、文彦博等等朝中大老的马屁,甚至不惜结交一些声名狼藉的贪官(例如雷简夫),只求人家能赐给他一个幕僚的职位。直到五十多岁的时候,苏洵的努力才得到回报——在欧阳修的举荐下,他终于可以不用参加考试,获得了一顶“霸州文安县主簿”的乌纱帽。主簿是宋朝最低级别的文官,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当时这个职务每月只有7贯铜钱的薪水。虽然苏洵的官位和薪水都非常之低,但是他很爱面子,一当上官,就在首都开封宜秋门外买了一所相当漂亮的花园住宅。前面说过,苏洵每月只有7贯铜钱的收入,而这所花园住宅的标价是8000贯,就算他不吃不喝连续工作95年,也买不起这所房子,他是怎么筹够房款的呢?很简单,借钱。苏洵的二哥苏涣是进士出身,时任利州提刑,官位和收入远远高于苏洵,所以苏洵买房的时候,主要是跟二哥借的钱。有道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苏洵借二哥的钱不能不还,而光凭苏洵微薄的薪水是永远也还不了债的。在开封买房七年后,苏洵病逝,还债的重任也就落到了苏东坡和苏辙头上。苏东坡和苏辙要比乃父争气得多,宋仁宗嘉祐元年,他们两个跟苏洵一起参加进士考试,苏洵再次落第,而苏东坡和苏辙都顺利考上了进士,当时苏东坡才二十岁,而苏辙才十七岁。按照北宋的选官制度,考中进士并不代表可以做官,进士只是一个学位,要想进入官场,还必须通过朝廷举办的公务员考试(制科考试)。宋仁宗嘉祐五年,苏东坡兄弟一起参加公务员考试并一起通过,然后在嘉祐六年又通过了另一场公务员考试,此后苏辙留到京城,苏东坡正式迈上仕途——去陕西凤翔做签书判官,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那时候,苏东坡才二十五岁。二十五岁的苏东坡每月薪水20贯,是父亲的好几倍,此外还有400亩的职田。所谓职田,就是朝廷为了让地方官衣食无忧,专门划拨给他们的耕地。把400亩职田出租给佃户,每年收租大约在800贯左右。把薪水和职田加起来,苏东坡的年收入已经超过了1000贯,这个收入水平在北宋是很高的,意味着他存上8年积蓄,就能在京城买一所花园住宅。但是苏东坡没有买房,他和他的妻子王弗、儿子苏迈借住在凤翔府学,直到三年以后调离凤翔。苏东坡为什么不买房?因为他把自己的收入都用来替父亲还债了。宋仁宗熙宁四年,苏东坡被调到杭州任通判,月薪涨到了30贯,职田增加到700亩,年收入大约在1800贯左右,稍微攒上几年钱,买房是不成问题的。可是苏东坡仍然没有买房,不是不想买,是钱不够。年收入那么高,为什么钱不够?因为他的开销太大。他去杭州赴任的时候,跟着他一起去杭州的可不光是他的妻子和儿子,还有他小时候的奶妈任采莲,以及他的侄媳妇和两个侄孙。苏东坡是个很看重亲情的人,奶妈哺育过他,所以他要把奶妈带到任上去享福。侄媳妇和两个侄孙则是因为没有生活来源,族里没人管,苏东坡独力把他们养起来。事实上,苏东坡后来得知某个堂姐死了丈夫以后,还慨然承担了供养堂姐及其子女的重任,直到堂姐的女儿出嫁,都是他出钱做的嫁妆。慷慨好施的苏东坡靠一人之力养活了一大群亲戚,同时还在继续归还父亲在世时欠下的债款,以至于他在杭州做了三年通判,离任时的积蓄只有几百贯钱。再后来,苏东坡去密州做官,薪水又涨了一次,年收入已经超过了2000贯,还是没有买房。这时候他已经还清了父亲欠的债,积蓄也相当可观了,但他似乎对房子的兴趣不大,总是把钱花在他认为更需要的地方。比如说有一年密州闹瘟疫,穷苦百姓没钱买药,苏东坡捐出50两黄金,在密州城里建了好几所福利院,免费给百姓治病。苏东坡后半生的仕途是很不顺利的,经常被贬官,被流放,薪水不断下滑,职田也被没收,就算他想买房,也已经买不起了。从他流传于世的诗文可以得知,老苏每次进京述职,都是借住朋友家的房子(苏洵在世时购买的那所住宅后来被卖掉了)。他跟驸马王诜交好,经常去王诜的府邸里借宿。他还有个老乡叫范镇,是退休的京官,在开封南城买了一所房子,也是苏东坡经常借宿的好地方。后来苏东坡的儿子在开封结婚,老苏没能力给儿子买婚房,只好让他们小两口借住范镇的房子。公元1084年,苏东坡将近五十岁的时候,为了让家人有个安身之所,终于在江苏宜兴买下第一所房子,也是最后一所房子。这回他跟他的父亲苏洵一样付不起房款,只好向身居高位的弟弟苏辙借了7000贯。宋朝房价是很高的,一个平民百姓靠种地或者打工,拼命几百年也未必买得起一套像样的房子,可是对宋朝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来讲,高房价并不是问题,因为他们的收入也非常高。苏东坡也是高收入群体,但他买房很晚,因为他把钱都花给了亲人和穷人。他是先人后己的绅士,是伟大人格的典范。现在似乎已经找不到苏东坡这样的人了,因为现在只盛产寻租的官员,粗鄙的干部,以及虽然只是个芝麻绿豆官儿,却能通过种种不法手段坐拥几十套乃至几百套住宅的“房叔”。
第二篇:苏东坡诗词与广告
很久没有写字了,朋友的妹妹有个做装修的活做,说是要弄个字给主人家餐厅悬挂。主人或许喜欢美食,也比较偏好古代文学,便自己找了段苏东坡的文字来,其曰:“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要不瘦与不俗,餐餐给于笋炒肉。”其实这个文字本来源于“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谈,只是后来好事商人狗尾续貂,多添了四句“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若想不瘦也不俗,最好餐餐笋煮肉。”,便化成琅琅上口的广告词了。虽然不是有来由的词语,有人命笔,便乐得拿几两银子来买纸墨。
不过因此倒是想起苏东坡的许多词被用来做广告的事情来,便把以前的一篇关于苏东坡做广告的文字一并放到这里来,供大家一乐。古往今来名人撰写应景广告诗联,不仅在当时就起到了名利双收轰动作用,而且还有非常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对于今人来说因为这样的文化背景衍生的老品牌同样令人刮目相看。在创造诗文广告方面北宋人文巨匠苏东坡应该算是出类拔萃的了,多才多艺的苏东坡不仅在诗文造诣方面独步古今,饶有趣味的是我们发现他的诗作中居然有很多成为经典的广告,有意无意间成就了中国广告界诗意文化的另一朵奇葩,在如今浑浊的广告世界里依然如黑暗里的明珠一般璀璨。
苏东坡总是一个遇到事情就写下来的人,他的广告嗜好经常令人啼笑皆非,但是这良好的习惯非常有利于我们来研究这个可爱的家伙。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叫《次韵杨次公惠径山龙井水》,他虽然忘记加上一句“龙井水洗病眼有效”的广告语,但是说明眼药水一样是可以用诗来广告宣传的: 漏尽鸡号厌夜行,年来小器溢瓶罂。弃官纵未归东海,罢郡犹堪作水衡。幻色将空眼先暗,胜游无碍脚殊轻。空烦远致龙渊水,宁复临池似伯英。[/center] 诗中先说自己备受眼疾之苦,后得龙井泉水后不仅神清气爽而且感觉自己写字作文的妙趣又回来了。伯英者,张芝也,善草书。自比张芝草圣可见泉水之功。广告宣传之力不亚于现代的“农夫山泉有点甜”,不过读起来实在有点拗口就是了,这可能还只是苏东坡广告诗里的冰山一角而已。
苏东坡的诗文不仅在遥远的过去造益世人,而且成为当今一些名山胜境的代言金字招牌。《题西林壁》一诗和李白的《看庐山瀑布》一起成为庐山佳境的代表作。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意的喟叹和禅意的讳莫如深造就了变幻莫测的人间仙境庐山美名,从意境趣味言竟无出其右者。而说到杭州西子湖人们不禁又会想到子瞻的另一首佳作: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概天堂美景总在苏东坡的笔下得以神奇地展现,而人文趣味赋予的景观价值也同样妙不可言。试想,现在黄髫稚子咿咿呀呀所背诵吟唱之国文古诗者乃苏公当年之广告文字,也不失为一桩趣事
最广为流传的就是苏轼在海南创造了另一个广告奇迹。据说苏东坡贬谪琼州期间,经常到一家环饼店吃零食,看店东家是位年迈守寡老妪,生意经营得一般,苏东坡感触其境遇觉得应该为她做做宣传,就写了一首环饼诗送老妪,其曰: 纤手搓来五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诗中描绘环饼制作之工,色彩诱人,并用比喻的手法来形容环饼的可爱之处,寥寥数句,环饼脆嫩宜人的特点和品质高贵的定位都显现无遗。据说老妪环饼从此美名远播,一时门庭若市、火暴之至,堪称广告炒作的经典,这种创意在今天看来还是那么精妙,名人、名作等同起身,宵小环饼,何来之福?
苏东坡的策划方法不仅对别人管用,自我推销也有一套。他被贬至湖北黄州时自己偏爱吃猪肉,并自己发明了一种“东坡肉”红烧法,据说为了推广他的“东坡肉”他专门写了一首《 食肉歌》:“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熟时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黃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饱得自家莫当官。”虽然疑为后谣托,但是“东坡肉”因此流传到现在还是让人津津乐道的美食。
又张邦基《墨庄记录》记载,宋神宗元丰三年,美食家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官黄州做判官,闲暇时嗜蜜成瘾,在《安州老人食蜜歌》中又对蜂蜜大加夸奖:“安州老人心似铁,老人心肝小儿舌。不食五谷惟食蜜,笑指蜜蜂作檀越。蜜中有诗人不知,千花百草争含姿。老人咀嚼时一吐,还引世间痴小儿。小儿得诗如得蜜,蜜中有药治百疾。正当狂走捉风时,一笑看诗百忧失。东坡先生取人廉,几人相欢几人嫌。恰似饮茶甘苦杂,不如食蜜中边甜。因君寄与双龙饼,镜空一照双龙影。三吴六月水如汤,老人心似双龙井。”后来,这位仁兄竟发展到每每以酿造蜜酒自慰,自己琢磨出一套酿蜜酒的方法,据说武汉蜜酒就是沿用他的方子。如此辛劳于工还不罢休,又作一广告诗推广自己的杰作: 巧夺天工术已成,酿成玉液长精神。莫道迎宾无佳物,蜜酒三杯一醉君。
但是这则广告诗现在来看并没有晋代郭璞的《蜜蜂赋》写得好:“散似甘露,凝如割脂,冰鲜玉润,髓滑兰香。百药须之以谐和,扁鹊得之而术良。”不过如果印在蜜蜂园出品的东西里还是一样有一种无比雄厚的文化依托力量的,最起码苏比郭名气要大嘛。相传苏东坡对茶叶情有由独钟,有一次他朋友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给他他即诗兴大发作一首茶广告诗:
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这首诗现在几乎成了现代茶叶包装上经常见到的广告烘托溢美之词了,将茶比作美人,“从来佳茗似佳人”真是广告天才的想法,这是1000年前的苏东坡作品。
第三篇:苏东坡与茶文化
苏东坡与茶文化
苏东坡,是苏轼(1037-1101)东坡居士的自号,四川省眉州人,北宋嘉祐二年进士,著名文学家,诗词文章造诣很高,他“以诗为词”,对诗词革新的巨大成就,震撼当时诗坛。世人以东坡词为豪放派代表。在苏东坡的诗词中部份是咏茶的诗词,而且是宋代咏茶诗词最多的作家之一,对当时茶文化的传承创新起了促进作用,对后代茶文化的发展也有积极意义。
一、咏茶诗词佳作二首
《汲江煎茶》诗和《西江月》(茶词),是咏茶诗词少见的佳作。苏东坡元符三年(1100)被贬儋州(属今海南省),当时作的《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①,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诗中描述了取水、烹茶、饮茶及其功效的全过程。笔法细腻、刻画周到,充分反映了他63岁高龄远徙异乡,处世乐观、闲散自在的生活情趣。该诗颇受后人推崇。他元丰五年(1082)作的《西江月》(茶词):“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盏乳花浮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词牌下有序:“送建溪双井茶、谷帘泉与胜之。胜之,(黄州太守)徐君猷后房,甚丽,自叙本贵种也。”词意充分概括了名茶、名泉、茶质、茶形、茶味以及茶美、人妍等文化内涵。气势豪迈,意境清远,是一首以茶喻人的佳作。
苏东坡烹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他认为好茶还须好水配,因此“活水还须活火烹”。他还在《试院煎茶》诗中,对烹茶用水的温度作了形象的描述。他说:“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以沸水的气泡形态和声音来判断水的沸腾程度。
诗中“活水还须活水烹,自临钓石取深清”是说煎茶即使取用江水,也须以清澈的江水并用炭火的火焰烹煮。
二、诗词中提到的名茶
宋代名茶品种较多。在苏东坡诗词中提到的名茶主要有:双井茶、日铸(注)茶、月兔茶、垂云茶、雪芽茶、龙焙茶等等。茶在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占据相当重要地位。如若用名茶赠送友人,标志着友情的深厚。双井茶是当时的主要贡茶,产于江西省修水县。苏东坡对双井茶的描述,除在《西江月》(茶词)序中提到外,还见于《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的诗,双井,是修水县的一个地名,位于县西30里,今以“宁红”茶著名。日铸茶产于今浙江省绍兴市的日铸山。诗见《宋城宰韩文山惠日铸茶》。月兔茶,产于四川省涪州。诗见《月兔茶》:“中有迷离玉兔儿。”“此月一缺圆何年”之句。垂云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宝严寺。诗见《怡然以垂云茶见饷,报以大龙团,仍戏作小诗》。龙焙茶,《西江月》(茶词)的首句就是:“龙焙今年绝品。”说明它是当年新产的超级茶。龙焙是一个泉名,以龙焙泉水濯制的茶称为龙焙。是宋代建溪进奉皇帝的御茶。
在苏东坡咏茶诗词中,有时名茶与名泉并提。如他居住江苏宜兴时作的《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雪芽、阳羡都是当地名茶,意谓雪芽与阳羡,还要配送无锡的惠山泉。如《西江月》(茶词)“龙焙今年绝品”的后句,就是“谷帘自古珍泉”。谷帘泉位于江西省星子县35里庐山康王谷中。其水味甘,如同帘布挂岩而下。古人认为谷帘泉水是天下第一。故有“谷帘自古珍泉”的词句。
下面叙述苏东坡饮茶思念“蜀冈”的问题。被唐代“茶圣”陆羽誉为天下第五泉的“蜀冈”,是扬州的一个山丘,丘上有井水口味甘甜如蜀江水。苏东坡是蜀人。认为蜀冈水有乡味,他作的《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其一:“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的诗句,就是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饮茶与饮酒的关系
苏东坡的咏茶诗词中,饮茶往往与饮酒相关,酒醒后一般要饮茶。这在熙宁九年(1026)他任密州知州时作的《望江南》词中可以见证:“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且对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词意是古时以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二天)为禁火节。禁火以后,从酒醉中醒过来,不禁发出思念故乡的感叹。因为寒食节后清明节世人有扫墓的俗习,于是,只能生起寒食禁火后的新火烹煮新茶,过着品茶饮酒作诗的生活。
苏东坡饮茶是午时茶(11-13),饮酒是卯时酒(5-7)。他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时作的《浣溪沙》词中,提到“午盏”,午是饮茶的时间,盏是装茶的杯盏。《南歌子》词中,有:“卯酒醒还困”之句。卯酒是卯时饮下的酒。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认为,卯时酒“神速功力倍”。
苏东坡诗词中,在酒与茶之间认为酒胜过茶。他作的《薄薄酒并引》的词,引中有“薄薄酒,胜茶汤;丑丑妇,胜空房”之句,其二有:“薄薄酒,胜茶汤,粗粗布,胜衣裳”之句。意谓浓度淡薄的酒,要胜过茶水;容貌丑陋的妻妾总比独守空房强;粗布衣也比没有衣裳好。然而,酒胜过茶也非绝对。在寒食节,由于禁火冷食,不论山珍海味的酒肴,也应以节前备好的清茶、糖粥代替。他作的《南歌子》(晚香)词,其中“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糖)”,就是上面所说的意思。改火,是古时一年四季用不同的木柴取火。
旧时,茶有多种含义,主要为饮料外,订婚聘礼称为“食茶”。茶又是茶与点心的合称。因此在苏东坡诗词中,茶有时是泛指的。如他在初至密州时作的《雨中花》词,其中有:“荡飏yáng茶烟”之句。这里所说的茶烟,并非专门煮茶的烟火,而是泛指一天三餐茶饭袅袅上升的炊烟。
四、对饮茶功效的认识
苏东坡对饮茶的功效,其认识与唐代诗人基本一致。认为饮茶具有解渴消渴、消烦清心、兴奋提神等作用,并且认为茗茶是心灵美的感受。分别来说:
解渴消渴功效。词见《浣溪沙》:“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谩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这几句的词意是说走在乡间绵延弯曲的小路上,既走累了又喝了几杯酒,觉得昏昏沉沉很想睡上一觉。于是,便向村野的一户人家,敲门探问家里有没有茶喝。把思茶解渴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妙趣横生。茶的消渴(中医学的一种病名)作用,诗见《鲁直以诗馈双井茶,次其韵为谢》:“列仙之儒瘠不腴,只有病渴同相如”。说明饮茶可以治疗消渴病。
消烦清心功效。《望江南》词中“且将新水试新茶”之句,意思是说通过品茗新茶以摆脱扫墓思乡的烦恼。对于清心除俗作用,诗见《宋城宰韩文山惠日铸茶》:“一啜更能分幕府,定应知我俗人无”。
兴奋提神功效。诗见《汲江煎茶》中:“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意谓枯肠禁受不起三碗茶的兴奋作用,结果只好坐起来听着儋州城中不断的更鼓声。他在《赠包静安先生茶二首》的诗中,也提到:“奉赠包居士,僧房战睡魔”、“东坡调诗腹,今夜睡应休。”意思是赠茶为包居士僧房禅坐能战胜睡魔,我自己为了作诗打腹稿今夜睡眠只好休止了。
苏东坡还认为,茗茶具有很高的审美意识。他的《佳茗似佳人》的咏茶诗:“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末匀”、“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这几句诗充分体现了茗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五、传承唐代斗茶风俗
宋代传承延续了唐末五代流行的斗茶风俗。斗茶就是比赛茶质的优劣。斗茶的风俗,在苏东坡的诗词中有所体现。他在《月兔茶》的诗中有:“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之句。在《行香子》(茶词)中提到:“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斗赢一水指斗茶时获得“一水”(斗茶术语)胜利,相当于千钟酒的功效。两腋清风,典出唐诗人卢仝的一首诗,谓茶喝足后,“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斗茶的内容包括斗形、斗香、斗味、斗色四方面。其中形、香、味都可按直觉的感受作出判断。唯有斗色要以白色茶沫为佳,而且茶沫存留以长久不散为好。苏东坡在《浣溪沙》词中:“雪沫乳茶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之句。就是描绘茶的形、色、味。茶以白色为珍品。故以雪乳形容。雪沫乳花,是指茶盏中浮着如雪如乳的泡沫。蓼茸蒿笋试春盘是说享受了具有蓼茸蒿笋嫩芽茎杆制作别有风味的野餐茶肴,尝到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生活情趣。春盘是古时立春日装菜肴果品礼物的盘子。他《西江月》(茶词)中:“盏浮茶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两句,就是说从茶盏中浮着乳花般轻圆白色的泡沫看,人间没有敢与双井茶竞美的茶了。
第四篇: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一次苏轼和佛印谈笑间,苏轼问佛印:“在先生眼中,我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佛印笑眯眯地望着苏轼,他喜欢这个年轻人,既能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豪气干云,又能低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柔肠百转,是个极具魅力的男子汉。佛印慈爱地说:“在我眼里,你是个翩翩美少年啊!”
听罢佛印和尚的赞美,苏轼很得意,他随口便问佛印:“先生可知在我眼中,你又是怎样的呢?”佛印摇摇头:“不知道。”苏轼看着慈眉善目的佛印,一个狡黠的微笑浮上嘴角,他抑止不住地笑出声来:“在我眼里,先生是一堆狗屎。”说完后索性大笑起来。佛印何等有灵性,他知道这是大才子在恶作剧,更显少年调皮之相,也随着大笑一场。
回到家里,苏轼把这件事当作笑话,乐不可支地告诉妹妹苏小妹。苏小妹也边听边笑,但她是个绝顶聪明的女孩儿,刚听完便意识到了什么,忙问:“哥哥可知道佛家人有一种说法?”苏轼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苏小妹便接着说:“佛家人以为„心即是佛‟,一个人心里有什么,看出来的也是什么。”听罢小妹的解析,苏轼便如醍醐灌顶,他实实在在地看到了佛印那种宽厚、美好的心——会欣赏别人。
又一次苏轼与佛印因事争论。苏轼生气地责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像座佛。”苏轼却对佛印说:“我看你像堆狗屎!”谁知佛印听了之后非但不生气,反而笑嘻嘻地说了句禅语:“心中有佛则众生皆佛,心中有屎则众生皆屎。”...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
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1、宋代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访佛印,问道:“你看我是什么。”佛印说:“我看你是一尊佛。”苏轼闻之飘飘然,佛印又问苏轼:“你看我是什么?”苏轼想难为一下佛印,就说道:“我看你是一坨屎。”佛印听后默然不语(也许是气的说不出话)。于是苏轼很得意的跑回家见到苏小妹,向她吹嘘自己今天如何一句话噎住了佛印禅师。苏小妹听了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一坨屎。”
2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 “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黄庭坚说:「好吧!」
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 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你吃上了!」 於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第五篇:浅论苏东坡宦海沉浮
浅论苏轼宦海沉浮对其性格的影响
冷加利
摘要:“乌台诗案”之前,苏轼是以积极入世的精神进入仕途的。“乌台诗案”后,苏轼创立了超然旷达的“东坡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身处逆境能随物赋形,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黄州时期苏轼的创新精神,还有他的诗词文,是给后人留下的一笔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苏轼;天才;思想性格;积极乐观
一、青年得志——积极入世(一)童年率真、远大抱负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八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宋代重要的文学家,文学成就最高的代表。嘉佑(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万言书立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又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即——“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一生宦海沉浮,仕途之路坎坎坷坷,后又被贬至惠州,儋州,卒谥文忠公。苏轼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诗纵横恣肆,婉转有致,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造诣极高。为官期间勤政惠民,深得百姓喜爱和后人景仰。
苏轼在童年的时候就表现出了他天资的聪颖和率真的性格,并且有着远大的抱负。这是和童年时良好的家庭教育分不开的,父亲苏洵本来就学识渊博,精神愤发向上,一心求取功名,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他的母亲也是知书达理,通晓文墨。
苏轼八岁到十岁之间,他父亲进京赶考,在此期间,母亲在家管教孩子。有一天,母亲正在教孩子《后汉书》。书上记载的是后汉时朝政不修,政权落入阉宦之手,当时的书生儒士们极力地反抗不阴不阳的小人统治,当时朝政混乱,民不聊生。因为地方官都是那些太监豢养的走狗小人,忠贞廉正之士和太学生竟不惜冒生命之险,上书弹劾奸党。改革与抗议之声闹得沸沸扬扬,此起彼伏,层出不穷。当时的学生与太学生辈,在朝廷圣旨颁布之下,有的遭受皮肉之苦,有的遭迫害折磨,甚至遭谋杀丧命。在这群正人学者之中,有一个勇敢无畏的青年,名叫范滂,而此时苏轼的母亲正教苏轼读的就是《苏滂传》。
小东坡认真地听完后,抬头望了望母亲,一本正经地问道:“妈妈,我长大之后如果也做像范滂一样的人,您愿不愿意呢?”母亲面带微笑答道:“如果你能做范滂,难道我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母子俩相视而笑。由此可见,童年时的苏轼就展露出了他率真的性格和远大的抱负,且不畏权势的正义之气,实属难能可贵。
(二)进京初试,名动京师
苏轼的父亲苏洵志在科举,然为学太晚,大约是在苏轼出生时期,他已是而立之年,结果却是屡试不中,只能感叹自己的怀才不遇,所以他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的期望很大。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他同弟弟苏辙在父亲的陪同下初次出川赶赴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年两兄弟顺利考上预备考试,次年春季一举进士及弟并位列第二。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青睐,他被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所震动。因为当时欧阳修和诗坛宿将梅尧臣正锐意诗文的革新,而苏轼的文风正是他们所想看到的。如果说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贵人的赏识和扶助,那么欧阳修不啻是苏轼生命中的第一大贵人。欧阳修极力称赞苏轼并预见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少年成名,锋芒毕露,可谓意气风发。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刚要开始仕途的苏轼却接到了母亲去世的噩耗。根据儒家的礼法,这是极其重大之事,甚至官为宰相,也必须退隐守丧两年三个月后才能返回复职。两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佑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这是苏轼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他坎坷仕途的开始。仁宗嘉佑九年(1064年),苏轼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返京,新主英宗赏识苏轼才能要委以重用,但遭到宰相韩倚的极力反对,最后迫于压力安排在史馆任职。回到京城后苏轼就遭遇了一连串的不幸,先是伤红颜薄命,他年仅二十六岁的爱妻王弗病逝,苏轼陷入悲痛之中。在他的妻子王弗死去十周年,苏轼写了一首极为有名,情真意切的悼亡诗词。其词如下: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1]
这首词无限凄婉,无限惆怅,字字都是辛酸泪,我们可以想见苏轼定是一个至情至性中人,他对每一段感情甚至婚姻都是真心的投入,矢志不渝。次年四月又深受老父逝世的沉痛打击。兄弟二人立即辞去官职,经过迢迢的旱路水路,把 [1] 林语堂:《苏东坡传》,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75页 父亲和爱妻王弗的灵柩运回四川眉州故里,在祖茔埋葬。
一切来得太突然,此时的苏轼遭受着心灵极大的痛楚,身边的亲人不断的去世使他遭受了莫大的伤痛,最亲的父母和爱妻都与自己阴阳两相隔。而此时苏轼还是一个不满而立之年的年轻人,却已遍尝人生生离死别之苦,我无法想象他当时的心灵是怎样承受的,而以后只能和弟弟苏辙相依为命,兄弟二人共患难,在危难之时相互惦挂对方,惺惺相惜,培养了深厚的兄弟情谊,也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又是两年三个月的蛰居生活,而此后,他又该何去何从?
此时的苏轼还没有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他是少年得志,仍是意气风华,满怀儒家积极入世,经世致用的思想。而“乌台诗案”的发生使其贬谪黄州无疑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他又将以何种心态来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呢。
二、中年被贬黄州——超然豁达
(一)“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乌台诗案”之前,苏轼是以积极入世的精神进入仕途的。“乌台诗案”后,苏轼创立了超然旷达的“东坡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身处逆境能随物赋形,超然豁达的人生态度。黄州时期苏轼的创新精神,还有他的诗词文,是给后人留下的一笔用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乌台诗案”是历史上有名的案件,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台告发,后来又在御史台狱受审,御史台自汉代以来即别称“乌台”,因御史台其上种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而得名。“乌台诗案”是元丰二年发生的文字狱。御史中臣李定等人摘取苏轼《湖州谢上表》中的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以谤讪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苏轼,虽然苏轼的诗确实有些讥讽时政,包括一些变法过程中的问题,但此事纯属政治迫害。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受尽一百多天的审问逼供,几乎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当时北宋重视文官,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所以苏轼才免于一死,但以“作诗讪谤朝廷之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且苏轼只是挂个虚名而已,此时的苏轼经过这次灾狱过后变得心灰意懒,同时又迫于生计,自耕自种。
“东坡”是当时黄州东门偏远处的一块空地,原是归营兵屯垦之地,弃置很久成了瓦砾遍地的荒地。由于生活条件极差,他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这样一家人的生活才得以维持。“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候起的。谪居黄州这段时期是苏轼人生重大的转折点,死里逃生的苏轼性情大变,经历人生的生死离别、大起大落,功名利禄也已看透。“乌台诗案”对满腹经纶,意气风发的苏东坡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摔跤,迎头的一盆冷水,让他清醒了不少,使他的思想有了新的变化,对人生有了全新的思考,深居浅出,寄情翰墨,让他的灵魂有了依归。诗词的创作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其不朽的诗篇《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
“乌台诗案”和贬贬黄州的经历让苏轼有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升华和飞跃。从这个意思上来说我们还真得感谢这样的遭遇和经历,让这位天才得以纵情笔墨,淋漓展现才情,正如古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他,真正地成熟了,纵观古今中外成大事者,无不是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灾难和孤独,而苏轼做到了。回首向来,苏轼能在逆境中随物赋形,不 怨天尤人,自暴自弃,我们后人真该学习他那种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我想必将获益匪浅,这正是我们学习这位伟人不朽事迹的意义所在。
(二)筑建苏堤 怡然自得
元佑四年,苏轼离开是非之地的京城,转任杭州知事,这是他第二次来到杭州。苏轼在短短的一年半之间,他给全城实现了公共卫生方案,其中包括一个清洁供水系统和一座医院,他又疏通了盐道,修建了美丽的西湖。
可以说杭州是苏轼的第二故乡,苏轼是杭州的贵人,他们注定有着不解的渊源。西湖因苏轼而享誉中外。一听西湖二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妙诗句便浮现脑海,给人无比的惬意。当时的西湖由于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湖水渐渐干涸,湖中野草遍布,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到任杭州的第二年就率众疏浚西湖,不惜动用民工二十余万,大力整改,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作为标志。苏轼此时发挥了创新的精神。他把挖出来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可谓物尽其用,后人名之为“苏公堤”,简称“苏堤”是也。
苏堤在春天的晨曦,烟柳笼纱,月影婆娑,波光树影,鸟鸣莺啼,蔚为壮观甚是美丽,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
不难想象此时的苏轼可谓摆脱了官场的尔虞我诈,终于有闲情逸致可以坐下来欣赏西湖的美丽和婀娜。如果再和友人泛舟西湖畅饮人生,不也是人生一大快事乎?苏轼也是极为喜欢在富有诗意的地方办公。看公文不在寒碧轩,就在雨奇堂,因为那里风光如画,美不胜收。我们记得雨奇堂实在苏东坡西湖诗“山色空蒙雨亦奇”而得名的,在这里,他环以修竹,外望清溪,独自办理公文,可谓“忙里偷闲”,事情办完,他往往和同僚畅饮一番,真是怡然自得,悠然南山。我们这时看苏东坡,他就像是一只挣脱了牢笼的小鸟,那样自由自在,真情纯粹。就像是一个简单快乐的小孩。
三、老年流放岁月——集儒道法于一家
(一)流落儋州
命运起伏不定,世事变化无常。人生就是这样,上一刻你还身在巅峰,光彩照人,不经意间你已从山峰跌入谷底,只落下一落千丈的挫败感。而政治的漩涡最容易使人陷入,苏轼无疑是被卷入的人,流落儋州就是最好的证明。
苏轼在杭州过得很惬意,把自己比作是唐代的白居易。元佑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由于政见不合,新党得势,他难免遭受毁谤和罢黜。只因他满肚子的“不合时宜”。
元佑八年(1093年),当政的皇太后逝世,苏东坡失去了守护神。太后的去世就意味着苏东坡的没落之始。哲宗亲政,但被一群奸小利用。章淳拜相,一手遮天,排除异己,使得苏轼处境极为难堪。这次他又被贬到当时荒夷之地的岭南,经过千辛万苦,当他渐渐地适应了岭南的气候以及风土人情,打算长期安居终老余生的时候,京城的小人又开始将其迫害,再度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其加害。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竟被贬到荒蛮至极,有天涯海角之称的儋州。儋州在海南岛,是一个人迹罕至,瘴疠丛生之地。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一项仅次于满门抄斩的处罚,可以想见苏轼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处境!苏轼却把儋州 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2]可见其对儋州的深厚感情和自己宠辱不惊随缘自适的豁达心态。苏轼没有沉沦,没有消极懈怠,他在儋州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慕名而来,追至儋州来向苏轼拜师求学。苏轼来到这里,带来了文学的气息,从没有进士及第的海南从此告别成为过去时。苏轼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乡人都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流传至今的许多物事都见证了人们对东坡的喜爱和怀念,如: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
在海南的生活十分艰苦,用他自己的话描述这段生活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在海南度过的近四年中,虽说他在生活条件上极度困苦,但在学术上收获颇丰:他写下一百多首和陶诗,给《易经》、《论语》、《尚书》等作了注,撰写了《东坡志林》等。他能一积极的心态坦然处之,正是我们后人应该学习的那种在逆境中的积极态度。
(二)最后结局
朝政的变动牵系着苏东坡的命运,苏东坡就像一颗洪流中的石子,任由洪流的摆动。可谓“人在江湖,身不由主”。我们很多人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和轨迹,官场之人更是如此。有幸的是,徽宗即位后,在元符三年,新皇太后摄政,所有元祐老臣一律赦免,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在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享年六十四岁。御赐谥号“文忠”,俨然羽化而登仙。
据东坡墓志铭记载,苏轼去世的消息传出,“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曾先后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为官,“历典八州,行程万里。”庙堂荒岛,大起大落。做过多年的地方官,也曾在朝廷中任翰林学士。但因其一身正气,不阿权贵,所以仕途坎坷,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放逐中度过。用苏轼自己的话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3]就其政治事业而已,这话当然是自嘲,但对文学家的苏轼来说,他的盖世功业确实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总的来说,苏东坡的政治思想以儒家为主导,坚持积极入世,以经世致用为己任。为人刚正不阿,风节凛然,胸怀民本思想和人道精神,面对复杂的政治斗争始终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在京为官,直言不讳;出外做官,勤政惠民。即使是在中晚年屡遭打击,但其事君报国,关心民生的政治思想仍未改变。在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上,佛老思想又占据着主导地位。佛老思想成为他在逆境中求得自我解脱的精神支柱,由此形成了一种随缘自适,超然物外、淡泊无为,旷达乐观,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这正是他在困境中,仍能保持着坚强的生活信心和创作活力的原因,是值得我们后辈学习的光辉典范。
苏轼已殁,但他是一颗耀眼于天际的明星,永放光彩。我常常想该如何来定义苏轼呢?或者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我想还是用林语堂先生的话来做总结 [2] 林语堂:《苏东坡传》,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62页
林语堂:《苏东坡传》,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76页
[3] 5 吧。因为他评价得太好了,无出其右。“苏轼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这种混合等于耶稣所谓蛇的智慧加上鸽子的温文。”诚然,苏东坡是一个天才,是一个伟大的天才。林语堂先生对他的评价是贴切的,他受之无愧。
苏东坡今生的浩然之气用尽。“人的生活也就是心灵的生活,这种力量形成人的事业人品,由生活中之遭遇而显示其形态,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呈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4]
他的那种积极乐观,真情纯粹一如他在给弟弟子由的话语中可见:
“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人无一个不好人。”[5]所以说,苏东坡过得快乐,不记仇,不怨人,像一缕清风度过了一生,好不自在,令人心生向往。
苏轼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有很多,无论是对父母的感恩孝道,对妻子的关爱呵护,对朋友的至诚至信。在他生命中,亲情,友情,爱情他都真诚对待。一生都在尽力地践行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
参考文献:
林语堂《苏东坡传》,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 《乌台诗案》(学海)*
可以定稿了,加上封面,打印出来,按所给的地址,尽快寄出去。然后认真准备一下,争取顺利通过答辩。
[4][5] 参见林语堂:《苏东坡传》,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79页
林语堂:《苏东坡传》,现代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0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