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范文]
2013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口语交际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
3、口语交际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4、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
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6、(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
7、(自主)是合作和探究的基础和核心。
8、(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9、汉语拼音的作用在于(认读汉字)和(查字典)。
10、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对字义的影响远远大于字音)。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中(学生)应当是对话的中心。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4、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5、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相互评价)相结合。
1、(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3、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部分一共10条,第4条要求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6、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8、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2、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3、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4、《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 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5、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6、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3、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 1
径。
4、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指出: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3、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4、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说、唱、读、写。(×)
5、语文课程目标在初中阶段识字与字的要求是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40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四、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
答: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②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制一贯教材,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其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⑥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答:素质教育的定义界定了它的根本目的、基本特征,有别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理论的有化、吸收,不仅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使学生相应的能力得到提高,注重能力培养,而应试教育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行之有效。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工具性 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 阅读 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素养
2、(A)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3、阅读是学生的(A)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 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
4、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B)、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A、学习态度
B、学习方式
C、学习目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题Ⅱ
一、填空。
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于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3、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与学说普通话,2
识字教学相结合。
4、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游览。
6、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语言)、(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8、语文课程总目标第四条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
二、判断。
1、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是反指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
2、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是说教学做三者是不可分割的,做是教与学的中心。(√)
3、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解放儿童的双眼,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思想。(×)
4、“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在教师对待学生的师德方面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
5、亲历性、真实性是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
6、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典型性事件或故事,把这些事件或故事记录下来,加上作者的反思或感悟,就是案例研究。(√)
7、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课堂教学时提出的分层教学是说把一个班学生明显划分为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让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哪一个层次中。(×)
8、苏霍姆林斯基说:关于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
9、加德纳提出每个人至少有五种智能。(×)
10、每节课中应同时应用加德纳的全部智能来教,并同时训练全部智能。(×)
三、选择。(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①)(1)生活即教育
3、陶行知实施创造教育的条件中(③)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首要条件。(3)民主化;
4、(②)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是(②)(2)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
6、所谓“自我反思”是指(③)
(3)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7、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是(①)(1)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
8、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研究性学习方法;
9、(①)是多元智能理论确立的直接教学目标。深刻理解并学以致用;
10、建构主义理论中阐述学习的四大要素是(②)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
二、选择题(10分)
1、(1)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1)语文素养
(2)道德素养
(3)文化素养
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2),在 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实际生活
(2)语文材料
(3)自然社会
3、总目标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3),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感受、理解与欣赏(2)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与创造性表达(3)倾听、表达和交流
5、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2、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目标是(①)
养创造性人才与真善美的人
校,要求学校与社会建立密切联系,打破学校在时间和空间与社会隔绝的状况。(√)
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创造了(①)等教学方法。
(1)记忆法、思维法 3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2)阅读目标。(1)第一学段
(2)第二学段
(3)第三学段
5、第二学段阶段目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1)篇(段)。
(1)50
(2)60
(3)70
6、教材选文要具有(3),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1)人文性
(2)工具性
(3)典范性
7、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1)。(1)多认少写(2)少认多写(3)多认多写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3)。
(1)诵读和浏览(2)精读和略读
(3)朗读和默读 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2)和自信心。
(1)写作能力
(2)写作兴趣
(3)写作技巧
10、“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是(2)写字要求。(1)第二学段
(2)第三学段
(3)第四学段
四、简述题。
1、你是怎样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答: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用适应实际需要的训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你在教学中是怎样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
答: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
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思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012年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模拟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互交融、整合,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避免只从知识、技能方面进行评价。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特点,以不同学段的目标为参照,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5、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调整为第(二)学段阅读目标。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 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4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A)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3、(2)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AD)(多选题)A、朗读 B、分角色读 C、表演读 D、默读
四、简答题。(共15分)
1、请简要谈谈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8分)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
2、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7分)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 分,小组成员学习目标不明确或难以实施。第二,没有充分独立的自学基础。第三,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四,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五,为合作而合作,不该分工的分了工,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不顾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六、论述题。(15分)
1.请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
1、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及学情,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
2、教学内容要正确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3、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5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
4、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
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内)、空间(教室或操场等)、人员(教师和学生)及教学设备(课桌椅、黑板、讲台、教具)等条件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把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好,使这些条件得以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通过对各种条件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
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相互配合得好,学生学习时就能把一名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经验教训,使大家都能受益;还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教师直接讲授;在什么条件下,教师不讲,利用物质条件(教具,现代教学手段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启发独立思考;在什么条件下,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总之,不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的活动或只是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效益。
其次,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得当。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这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程序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5、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
构成一堂好课,要具备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能动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比如,教师对学生是否有热情,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工作情绪;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然而教师的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 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 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参加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第二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
1.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课程评价要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注意(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相互交融。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4.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背诵优秀诗文(60)篇。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A)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3.(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 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 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AD)(多选题)A、朗读 B、分角色读 C、表演读 D、默读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简答题。(共20分)
1.请简要谈谈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10分)答:(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课程。2.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10分)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小组成员学习目标不明确或难以实施。第二,没有充分独立的自学基础。第三,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四,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五,为合作而合作,不该分工的分了工,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不顾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五、材料分析题。(10分)
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如何处理?
答:我不禁要为这位学生叫屈。可以看得出这个孩子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满了童趣。小学低段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乐于表达的习惯。特别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保护,案例中的老师的做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我想,我会给这个孩子一个优,并且在班级上给予表扬,表扬他造句的生动,想象力的丰富。
六、论述题。(20分)
请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答: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 1.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及学情,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2.教学内容要正确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3.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4.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
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内)、空间(教室或操场等)、人员(教师和学生)及教学设备(课桌椅、黑板、讲台、教具)等条件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把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好,使这些条件得以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通过对各种条件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相互配合得好,学生学习时就能把一名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经验教训,使大家都能受益;还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教师直接讲授;在什么条件下,教师不讲,利用物质条件(教具,现代教学手段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启发独立思考;在什么条件下,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总之,不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的活动或只是少数几个学生的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效益。其次,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得当。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这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程序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5.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
构成一堂好课,要具备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能动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比如,教师对学生是否有热情,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工作情绪;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然而教师的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参加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第三篇: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
4、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
5、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二.选择(20分,每小题2分)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5、创新型课堂教学应是()。
A、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B、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C、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6、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A自主、合作、创新 B自主、合作、探究 C主动、合作、改革 D提高、发展、创新
7、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 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 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 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 C、自评与他评
9、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
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 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
10、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三、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或错误的说法后面的括号内打√或打×,20分)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3、语文教学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4、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说、唱、读、写。()
5、语文课程目标在初中阶段识字与字的要求是熟练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40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6、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作用在于传授知识、解答问题。()
7、教学应注重思维结果、淡化思维过程。()
8、课改的本身不是目的,不能为了课改而课改,课改是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
9、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少了。()
10、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四、简答(20分,每小题5分)
1、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2、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3、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4、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语文新课程标准试卷答案
一、1、交际
工具性
人文性
2、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语文素养3、1600
800
2500 1600
3000
2500
4、自己想说的 想象中的 认 识
感 想
5、见闻
感受
想象
二、C、B、B、2、D、A、D、C、D、D
三、√√√××× ×√×
×
四、1、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2、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3、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4、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第四篇: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新版课标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即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想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课内学习资源
和课外学习资源。
3、、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重点,也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4、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
分钟练习写字,在教师指导下
,做到天天练。
5、学段目标与内容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6、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过程中进行。
7、九年认识
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字以上。
8、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并认真探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启发式、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9、朗读要提倡,要摒弃。
10、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选择题(20分,每空2分)
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A.奠基作用
B.交流作用
C.工具作用
D.核心作用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这是对第()学段的要求。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3.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A.潜移默化
B.训练
C.熏陶
D.积累 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
A.贴近生活
B.贴近教材
C.有语文特色
D.有文化内涵
6.语文评价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但更应重视()。A.定量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定性评价
D.表现性评价 7.教材是师生实施课程标准的重要凭借,教材是最重要的()A.教学材料 B.学习工具 C.课程资源 D.教学内容 8.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
A.诵读
B.分角色读
C.表演读
D.默读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A.评价的能力
B.创作的能力
C.仿写的能力D.体验的能力 10.第二学段要求会写()汉字。A.3500
B.2500
C.1600
D.800
三、判断(20分,每题2分)
1、小学一、二年级应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
2、学习略读是小学五、六年级阅读方面的学段目标。()
3、小学五、六年级要求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 少于 100 万字。
()
4、小学三、四年级课内习作每学年 16 次左右。
()
5、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
()
6、为了达到多认少写目标,第一学段规定让学生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
7、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合作精神。
()
8、学习略读, 粗知文章大意, 是第二学段提出的。
()
9、各个学段相互联系,逐步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10、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四、简答题(20分
每题10分)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2011版课程标准与旧版课标有很大变化,请就其中的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五、论述题(20分)
语文教学“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1、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评价的总要求。
4、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互相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5、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6、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7、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8、(识字)和(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9、在三个学段中,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练习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
10、朗诵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11、第三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一、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和。
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的过程中进行。
3.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说
真话话、实话、心里话。
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课堂教学资源 和课外学习资源。
5.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8.朗读要提倡,要摒弃。
10.九年认识
个左右常用汉字,背诵优秀诗文
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字以上。
11、_______和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2、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1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应引导学生
,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14、《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
学生 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15、语文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具有多重功能和()。
A.奠基作用
B.交流作用
C.工具作用
D.核心作用
4.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
A.潜移默化
B.训练
C.熏陶
D.积累
5.口语交际教学中选择的话题应当()。
A.贴近生活
B.贴近教材
C.有语文特色
D.有文化内涵
7.阅读教学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A.学生、教师
B.学生、教师、文本
C.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
D.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
11.新课标第二学段对口语交际提出了四项目标,以下哪一条是不确切的()
A、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B、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C、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D、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12.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
A、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B、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C、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D、能写议论性的文章。
13.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锻炼。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14、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
①合作态度 ②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③参与程度 ④探究精神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三、判断(20分,每题2分)
1.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应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应注意发挥其检查、反馈和诊断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
3.语文课程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
4.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5.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6.各个学段相互联系,逐步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7.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8.第三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
9.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10.第四学段要求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
四、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2.语文课程评价应注意些什么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 工具性 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字和写字 阅读 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 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 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 原有的经验 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 建构 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 主体已有的经验 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 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分解式目标按照 知识与能力 方法与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 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 不会 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 二维 乃至 三维 的目标都 交融 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27清晰明确 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 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 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 用词用语 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 层次性 和 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 可操作性 与教学效果的 可测度性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7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8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12体验学习: 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三简答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 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1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 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 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11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13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9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 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0什么是课程资源?答: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1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
答: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2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依次革命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23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24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四观点论述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拒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比如某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 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7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8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与能力不重要了请问你是怎么看待的?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
9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10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事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有我敬佩白骨精 的个性化解读,这其实已经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稍一点拨,学生就会发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残害别人,越会动脑筋想办法,害人就越深,所以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工具性 与人文性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 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 识字和写字 ”、“ 阅读 ”、“ 写作 ”(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 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 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 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生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题)。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的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 分解式目标 和 交融式目标。
25、“分解式目标”按照 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教学设计>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 乃至 三维的目标都交融 在一起。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27、清晰明确 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 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效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目标达成的 层次性 和 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 可操作性 与教学效果的 可测度性。
二、基本概念题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7、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8、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12、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三、简答题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
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
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1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
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11、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13、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14、低段的写话教学与中高段的习作教学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答: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15、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受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19、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答:
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20、什么是课程资源?答: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
21、课程资源有哪些种类? 答: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22、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 答:本次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对传统学习的挑战,也是依次革命。“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的、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的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探究的乐趣。€€
23、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24、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四、观点论述
€€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拒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比如某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7、《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8、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与能力”不重要了。请问你是怎么看待的?€€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
9、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16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我们一线的许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总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行了。其实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误区。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语文课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其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很多,可以开发的素材丰富多彩。如:语文教材、学校图书室、实践基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士,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资源的开发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17、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书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从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18、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把语文学好,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答:不赞同。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内涵与精神的传承,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是不够的。
2009—2010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单位:
姓名
一、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和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3、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其中()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其中()个左右会写。
5、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时不()不()。
6、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的话,写()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和()。7、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和(),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课内习作每学年()次。8、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字。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与()、()与()的不同用法。背诵优秀诗文()篇(段)。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二.选择
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
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
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
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 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
4、()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1)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4)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名词解释
1、语文素养:
2、自主学习:
3、合作学习:
四、简答
1、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2、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3、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五、论述
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新课标测试卷答案
一、填空
1、交际
工具性
人文性
2、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言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语文素养4、1600---1800
800—1000 2500
2000
3000
2500
5、出声、指读
6、自己想说的、想象中的、认识、感想
7、风闻、感受、想象、冒号、引号、16篇
8、速度、300字、逗号、顿号、分号、句号、60篇、100万
二、选择
1、C
2B、3B、4、2
三、名词解释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四、简答
1、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
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 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2、三维目标的整合有哪些策略?
答:1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1)明确导向的重点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2)要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避免贴标签式的教育(3)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1)多给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2)善于将课内学习引向课外,将课外学习引入 课内,有计划,有意识地做出安排,做好引导(3)课内的拓展活动和课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都要注意量的问题
3、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四、论述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四、分析题(50分)
(一)课标与大纲对比分析。(10分)
先阅读下面材料,进行比较分析,然后谈识字、写字改革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有关识字与写字学习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 800~10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1992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关于一、二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
一年级:学会常用汉字1150个左右。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学过的词语能正确读、写,懂得意思,大部分能在口头语言中运用,一部分能在书面语言中运用。学习音序、部首两种查字典地方法。学习独立识字。练习用铅笔写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写字兴趣。学习使用和保管写字工具。
与1992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识字与写字教学,有了较大改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首先,新课程标准在认字方面识字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并将“会认”“会写”分开要求,明确了小学低段的识字教学是多认少写,可以避免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这为尽早让学生开始阅读打下了一个基础。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的认字兴趣,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
其次,在写字方面,大纲中有掌握“笔顺规则、间架结构”,“能按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记忆字形”的明确要求,在音形意三方面的学习作了具体的布置,而“新课标”中作的要求是总体性的,“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再者,新课标中提出了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这在“大纲”中是没有的。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给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二)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20分)
1、一位教师执教《太阳》时,当教师引导学生学完了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后,安排了表演的环节。教师假扮后羿射日,当正要射下第十个太阳的时候,学生纷纷阻拦,说出“慢着!”“等一等!”“别射!”而当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射?”时,学生却哑口无言,连忙翻书,但一时难以组织好语言。
如此安排表演,你认为合适吗?如果你是这位老师,你会怎么处理呢?(10分)
2、一位教师在教学冀教版一年级下册《遥远的恐龙世界》一课前,请学生回家搜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下面是开始上课时的一个片断:(10分)
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遥远的恐龙世界》,老师课前让你们收集恐龙的资料。你们收集了吗?
生(齐答):收集了。
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谁先来。
生(一男生):老师,我收集的是三角龙的资料。
接下来,这个男生手捧着搜集来一张张的资料,读起来。刚读几句,遇到生字,读不下去了。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拿过来资料开始进行讲解。
问题一:你认为上课一开始老师这样处理搜集的资料可取吗?为什么?
问题二:如果让你来讲设计课前收集资料的这类型课,你会怎么处理呢?
案例分析(请围绕新课标精神分析下面的案例)(20分)
1、答 :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着为老师在教学中颇费心思,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他的本意我想应该是创设这个情景让学生表述太阳的作用。但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没有达到老师的预想的程度,课堂上出现了冷场。另外,既然已经学完了“关系密切”了,这个表演只是让学生来复述文中的内容,这种情景的意义性已经不大。我想,把这个表演安排在教学“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内容之前,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带着问题去探究“为什么这第十个太阳不能射?”比较合理。
2、问题一:你认为上课一开始老师这样处理搜集的资料可取吗?为什么?
答:明显是不合理的。资料的收集和利用在新课程中作为拓宽学习课程的一种方式,为老师和学生所欢迎,它是一种辅助的手段。但是,上述案例中,课一开始就交流,学生在没有很好地了解课文的基础上,就像是一个个被架空了的高楼,立足不稳,不能很好地表述自己的观点是很正常的。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应该让学生自己展示给大家,这个分享的过程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学生重中体会成就感,能有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位老师在学生的表述出现困难的时候应该向他提供及时地帮助和鼓励,而不能越俎代庖。像案例中的做法只能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问题二:如果让你来讲设计课前收集资料的这类型课,你会怎么处理呢?
答:我想,我会将这些资料的交流放在学生对恐龙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进行。如:除了课文上的这些知识,你还有什么可以告诉大家的吗?说说你收集到的情况吧!
我坚持学生收集的资料学生自己展示。学生展示过程中有困难的,老师提供协助,并适时地鼓励,以激发孩子们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信心
图片以及资料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交流的空间,还会在班级上作展示。让学生的成功体验在课后得以延续。
(三)问题分析及对策(20分)
1、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10分)
2、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的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10分)
想——我想听到花开的声音。
活泼——河里的水很活泼。
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的悄悄话。
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
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
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的语言表达习惯。
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处理?
答:这种现象确实非常的普遍。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孩子的人性化阅读。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上面的案例,忽视了老师引导的功能。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认知要在老师的牵引下思路逐渐清晰,而上面的案例中的学习会处于一种杂乱,无效的状态。
引导学生的读,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读之前,交给学生问题,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习惯。对于课堂上的换座位朗读,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课堂教学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那是得不偿失。
2、答:我不禁要为这位学生叫屈。可以看得出这个孩子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满了童趣。小学低段的教学要注意培养孩子表达的兴趣,乐于表达的习惯。特别是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保护,案例中的老师的做法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思维。我想,我会给这个孩子一个优,并且在班级上给予表扬,表扬他造句的生动,想象力的丰富。
五 论述题(24分)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新课标按照九年一贯整体设计,在目标设计上有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是相互交融、渗透的,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以下略)
23、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答:“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如:教学《捞铁牛》一文第二段,这一段包括四、五、六自然段,讲的是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只铁牛。可以这样处理这一部分的:(1)课前用小木板、木条制作了类似教材插图中的“大船”,还准备了绳子、石块、“铁牛”(用大石快代替)、玻璃缸。(2)然后让学生分组操作,演示怀丙捞铁牛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在捞铁牛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3)最后再读第四自然段,去验证观察的结果。又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重点词语探究,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么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意;“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
24、你认为,当前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存在哪些问题?
答:当前新课程起始阶段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同程度存在“花架子”和“假繁荣”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动安排不充分,学生能做的事没让学生做。第二,视小组学习为小组交流,只讲不写.第三,小组内学习时间太少,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大量剥夺。第四,不该分工的分了工。第五,团团围坐成摆设,小组学习有名无实。第六,角色轮换周期长,“优生”“独舞”唱主角。第七,离开课文讲迁移,舍本逐末,漫无边际,学生预习失去依托,有的甚至上成了政治课。第八,座位设置老一套,不运用小组学习的学习方式,我行我素,雷打不动。
四、观点论述
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拒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比如某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4、你认为在拼音教学中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方面?
(1)优化教学环境,教师要注意随教材内容的变化不断更换教室内的拼音乐园(如板报、墙报、拼音角等)内容。(2)借助游戏活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把游戏引入教学实践,寓教于乐,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借助图画等媒体,汉语拼音教材中的插图直观形象富有童趣,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图弄明白字母的音和形。(4)在动手实践中巩固,教师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设计动手摆一摆,捏一捏等实践活动。(5)开放教学时空,汉语拼音教学应拓展教学时空,针对本地方言的 特点,明确教学内容的重点,在儿童言语交际的实践过程中,有计划的进行正面教育。
7、《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沟通生活,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把习作引向其他学科的学习,引向大自然,引向社会生活,引向广袤的想象空间,鼓励“童话化”、个性化习作,让学生满怀信心地自由习作,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
8、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与能力”不重要了。请问你是怎么看待的?
在教学目标中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在这三个维度中,知识和能力是基础,是核心,是实现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关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
9、你认为“生命课堂”有哪些具体表现?
答:课程是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因“教师——教材——学生”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在这个系统中,学生是最活跃的因素。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影响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全迸发出一些充满生命灵动的想法。在教师的预设和学生的生成之间产生冲突时,教师应及时判断生成信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具有的价值,适时调整预设,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我认为“生命课堂”有下列具体表现:学生个体和群体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师个体及教学技能是充满生命力的,教学内容是充满生命力的,流程也是充满生命力的。
10、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事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为了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多元感悟,许多课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教师想方设法引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答案,不管学生的答案与文本追求的价值观是否一致,只要与众不同,教师就给予表扬,甚至称之为“有创意”,结果引起了学生的误解。于是学生绞尽脑汁说出一些“标新立异”的答案,以博得老师的赞赏。新课程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对改变唯一答案的弊端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我们应该明确,这里追求的并不是违背文本和社会价值观的个性阅读。当学生的个性化理解与文本和社会价值观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教师应及时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如教学《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时,学生有“我敬佩白骨精” 的个性化解读,这其实已经背离了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应及时引导:白骨精费尽心机想达到什么目的?她的出发点是什么?稍一点拨,学生就会发现白骨精的出发点是残害别人,越会动脑筋想办法,害人就越深,所以不值得我们敬佩、学习。有了这样的提醒,学生们就不会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了。对于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理解应该以不违背文本和社会的主导价值为前提,应该合情合理。我们要尊重学生,但绝对不能丢弃正确的价值引导而是非不分。
16有人说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何况我们基层(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源。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因为,我们一线的许多老师对于“课程资源”的认识比较模糊,总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建设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是课程专家的事,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行了。其实这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误区。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语文课程资源是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对于小学语文课程,其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很多,可以开发的素材丰富多彩。如:语文教材、学校图书室、实践基地、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相关人士,语文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师生的生活经验,校园课间文化等。因此,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进行语文课程建设和语文资源的开发是必要的,也是有条件的。
17、城市学校中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一定比农村学校多。这样书对吗?为什么?
答:这种说法不对。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分为三大板块:一是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二是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三是动态语文课程资源。从中可以知道: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它并没有城市与农村之分。并不是说农村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网络设备,能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就一定比城市学校少。我们语文是无处不在的,语文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具备一定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技能,树立正确的小学语文课程资源观,具有细致的观察能力,深入的挖掘能力和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并投入到这充满热情与创新的工作中,一定能收获与城市老师同样多的语文课程资源。
18、有人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文书上的内容就能把语文学好,教师不必花时间与精力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答:不赞同。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而这种内涵与精神的传承,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是不够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正因为这样而显得特别重要。课程改革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提高素质、实现创造性的跨越平台。作为第一线的课堂实施者,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树立课程资源观,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和所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样,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完成。只要我们是有心人,只要愿意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不断收获精彩。
19、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就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你怎么认为?
答:《新课标》非常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中的要素就包括语文知识。《新课标》中是这样表述的: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一表述至少提供了三个信息:一是仍然要学习语言知识,但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和接受程度,要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要随文学习,而不是概念的演绎;二是“不求系统和完整”,也就是不要把大学生中文系要学的汉语的系统知识全都下放到中小学,而是要根据需要适当教学;三是以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小学语文学习是以语言运用主的,而不是以语言运用规律的研究为主的,因而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必须重视语言环境。新课程改革也好,传统教学也好,从来没有否定过语文知识的教学,淡化语文知识的教学,只不过是从中小学语文学习的实际出发,不再像过去那样系统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不是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教学是可有可无的。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误区。在小学阶段,教学一定的汉字音形义的知识、常用标点的知识、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基本阅读和写作方法知识等,是非常必要的。(仅供参考)
20、你认为目前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答: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是转变过于接受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实施以来,学生在学习态度、情感与学习兴趣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学习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由于课程推进中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1、目前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为体现“自主”而放任自流,教师对于学生的感知或是听之任之,或是蜻蜓点水,或都予以肯定,缺乏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加以点拨引导和在感情体验上体现拨云见日。有时自主学习又华而不实,我们看到的自主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种虚假的自主,学生在活动中没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没有更多的时间实践,每次只是匆匆而过,活动效果大打折扣。
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实现了信息的多向交流,拓展了获取知识、能力、情感的渠道,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还创设了自由、平等、活动的空间,解放了学生的个性,树立了进取精神。但目前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合作中优生唱独角戏,学生之间没有互动合作;合作时间没有保证,学生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就结束了。教师对采用合作学习过于随便;合作学习没有明确分工,不能提高学生合作技能等。
3、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带领学生走上了新的学习旅程。但许多教师对探究学习是雾里看花,教学中安排的探究环节教学设计>设计往往脱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甚至离开教材与学生进行空对空的交流。有时的探究活动是教师信手拈来,不能引导学生提炼有价值的问题,过于随意,或是探究的问题过于分散,在交流中产生各自为阵的局面,这些都不能实现应有的探究效果。
4、体验学习“注重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在“实施建议”中特别强调‘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可是在我们看到的体验过程中,更多的是教师因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追求课堂气氛的活跃而忽视了文本内容中有价值的东西。
21、“‘自主学习’的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习,而老师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写教学纪律就可以了。”你赞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答:我不赞同这种观点。因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因此这是一种不听命、不依赖于别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能提高学生的主体精神,是从物本到人本的提升,从认知活动到生命活动的提升,是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观。当然,“自主”并不是指那些无节制地沉湎与学业以外的活动,放任自流的行动方式,不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谁也管不着的“天马行空”式的学习态度。《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在于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在缺乏有效支持和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学生无法履行这种方法。所以如果教师在组织自主学习时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一味地对学生放任自流,只在一边串接一下教学环节、维持一下教学纪律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支持性的参与对学生来说更有意义。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需要教师经常地启发、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决定了“自主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除了要在学生自主学习时串联教学环节、维持课堂纪律,保证活动有序进行外,还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教师提供支持的形式可以包括:(1)组织:组织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课堂上的师生情感交流,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2)教学:教师应提供学习目标或方法上的建议,帮助学生训练技能、提供反馈,解释学习中的理论概念。(3)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向更独立、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的过渡。总之,教师要调整好与学生间的站位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同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
五、论述题。
结合你的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
答:课堂是学生求知、进取、成长的主要阵地,学生的很多时间都是在课堂里度过的。以我的教学实践,怎样上好一堂课,我认为:
1、一堂课首先是能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也就是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
2、一堂课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智发展的特点,二要符合学情、班情、校情。
3、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要正确,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抓住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准确理解所学的内容.
4、一堂课要看教学方法的灵活选择和运用.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教师就要善于提出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5、一堂课要看课堂组织严密紧凑.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师上课时间、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等因素都要充分的考虑,利用这些条件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应当知道,教师不是单纯的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
第五篇: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测试题(1)
分类:教师考试
一、填空:(23分)
1、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2、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价值,()价值,()价值,()价值这四个方面。
3、音乐课的基本理念是以()为核心,以()为动力,面向(),注重()发展,重视(),鼓励(),提倡()综合,弘扬(),理解(),完善()。
4、音乐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包括()、()、()、()、()。
5、音乐基础知识指学习和了解音乐()和音乐()以及音乐()等基础知识。
二、简答:(15分,每题5分)
1、音乐课程总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包括哪几方面?
2、音乐基本技能指哪些方面?
3、音乐教学包括哪四个领域?每个领域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三、论述题:(9分)
学习了音乐课标,结合课标中的教学建议,谈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一、每空1分
1、美育
2、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
3、音乐审美,兴趣爱好,全体学生,个性,音乐实践,音乐创作,学科,民族音乐,多元文化,评价机制。
4、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
5、基本表现要素,常见结构(曲式),体裁形式。
二、每小题5分
1、(1)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培养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愿望。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4)培养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5)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
2、培养学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学习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表现活动中运用乐谱。
3、领域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2)音乐情绪与情感,(3)音乐体裁与形式,(4)音乐风格与形式
领域二:表现
(1)演唱,(2)演奏(3)综合性艺术表演(4)识读乐谱
领域三:创造
(1)探索音响与音乐(2)即兴创作(3)创作实践
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音乐与社会生活(2)音乐与姊妹艺术(3)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
三、9分
要点: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2、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6、因地制宜实施标准。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测试题(2)
一、填空
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2.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全过程。
3.(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4.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5.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
6.每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智慧。
7.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
8.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制)。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9.音乐教学中提倡学科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艺术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10.音乐教学的评价机制中,要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11.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初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爱好音乐奠定基础。12.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13.音乐基础知识中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4.音乐教学中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教师)、(课程管理与课程发展)。
15.新课程下教材的编写遵守了(教育性)原则、(学生为本)原则、(科学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开放性)原则。
二、简答题:
1.音乐课程的总目标。
答: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美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2.课程目标中的教学过程方法包括哪些? 答: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3.音乐课程标准内容中是从哪四个领域来进行表述?
答:领域一:感受与鉴赏,领域二:表现,领域三:创造,领域四:音乐与相关文化。4.在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
2、注意音乐教学各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
3、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4、建立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6、因地制宜实施《标准》。
5.音乐课程有哪些评价原则?评价的方式和方法有哪些?
答:音乐课程评价的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评价的方法和方式有: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想结合;
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3、自评、互评及他评想结合。
音乐常识题
选择题
1、古曲《阳关三叠》中的“三叠”所指。A A、用一个调变化反复。B、歌词经常反复。C、乐曲的结构运用的是回旋曲式。
2、古典歌曲《满江红》的词作者是。B A、文天祥。B、岳飞。C、屈原。
3、现代对“协奏曲”的理解是。C A、几件乐器的合奏。B、两组乐器的合奏。C、一件乐器与乐队。
4、众所熟知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是 民歌。B A、美国。B、英格兰。C、苏格兰。
5、我国交响曲《长征》的作者是。B A、傅庚辰。B、丁善德。C、卞祖善。
6、歌曲《歌唱祖国》的作者是。C A、冼星海。B、施光南。C、王莘。
7、著名钢琴曲《晚会》的作者是。B A、朱践耳。B、贺绿汀。C、殷承宗。
8、圆舞曲又名华尔兹是一种三拍子舞曲,它源于。C A、法国。B、意大利。C、奥地利。
9、著名管弦乐曲《波列罗舞曲》的作者拉威尔是 人。C A、西班牙。B、德国。C、法国。
10、著名交响乐《大峡谷组曲》的作者格罗菲是 人。A A、美国。B、英国。C、法国。
11、在乐音体系中的半音是指。B A、两音之间的距离。B、两音之间的关系。C、相邻两音的距离。
12、乐音体系中的变化音级是指。B A、没有固定名称的音级。B、带有变化音的音级。C、带有升降记号的音级。
13、乐音体系中的主音是指。C A、音阶中主要的音。B、音乐中主要的音。C、音阶中的第一个音。
14、中国民歌中的小调是指。C A、小调式结构。B、作品内容短小。C、地方小曲。
15、流行于陕北等地的“信天游”属于民歌中的 类。C A、小调 B、号子 C、山歌
16、两个音先后发出为:。C A、和声音程。B、分解和弦。C、旋律音程。
17、音乐术语中“Coda”用来表示。C A、活泼。B、渐强。C、结束。
18、音乐术语中“Piano”用来表示。B A、弱。B、钢琴。C、乐器。
19、音乐术语中“MezzoForte”用来表示。C A、渐强。B、较强。C、中强。20、音乐术语中“Vivace”用来表示。B A、快。B、活泼。C、急速。
21、音乐术语中“a Tempo”在乐曲中表示。C A、按原来速度进行。B、较原来速度慢些。C、恢复原来的速度。
22、我国第一部新歌剧是。B A、《刘胡兰》。B、《白毛女》 C、《洪湖赤卫队》。
23、我国的国粹“京剧”大约是 年左右形成的。B 1840 A、1796 B、1850 C、1790
24、“学堂乐歌”是我国音乐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产生于A、新中国建立初期。B、民国时期。C、清末民初。
25、基础乐理中关于三和弦的定义是。B
C 4
。A、将乐音以三度重叠。B、将三个音按一定的音程关系重叠。C、三个音以三度重叠。
26、音程中的大三度加上小三度等于。C A、减六度 B、增五度 C、纯五度
27、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无论是新、旧大纲,都主张在教学中使用 唱名法。A A、固定唱名法。B、首调唱名法。C、综合唱名法
28、音乐体系中的固定唱名法指的是。A A、音名与唱名同步。B、音名与唱名不同步。C、音名与唱名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
29、乐曲中,在什么条件下四三拍比八三拍慢。C A、无条件。B、在不同的乐曲中。C、在同一首乐曲中。30、简谱体系中,上加一个点的音符属于哪一组。B A、小字一组。B、小字二组。C、小字三组。
三、填空题。
1、我国的《国歌》原名为 义勇军进行曲
。1949年中国人民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定为国歌。作品完成于 1935
年。
2、乐曲《翻身的日子》的作者,是我国老一代作曲家朱践耳
。其作品中还有至今广为流传的歌曲,如唱支山歌给党听、打得好
等。
3、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一生作品近三百件,歌曲中的代表作有: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只怕不抵抗、到敌人后方去
等。
合唱曲中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牺盟大合唱
等。交响乐中的代表作有:民族解放
、神圣之战
等。
4、《春节序曲》是我国著名作曲家李焕之作品《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创作于1955
至 1956
年间。
5、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者是何占豪、陈钢,作品完成于1959
年。
6、交响诗《嘎达梅林》,是女作曲家辛沪光于1956年在中央音院作曲系时的毕业作品,其主要作品还有管弦乐曲:《草原组曲》; 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等。
7、中国第一部新歌剧是《白毛女》,该剧的曲作者都是我国老一代著名作曲家,他们分别是:马可、张鲁、瞿维、李焕之
、向隅、陈紫、刘炽。
8、歌剧《洪湖赤卫队》中描写的是,红军时期,我国湖北
省洪湖地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对敌斗争的故事。曲作者是:欧阳谦叔、等。
9、歌剧《刘胡兰》,描写了我国人民的好儿女、优秀共产党员刘胡兰烈士,带领当地群众与敌斗争,直至最后坚强不屈、英勇就义的故事。曲作者是:
、、等。
10、李叔同(弘一法师),是我国音乐史上著名的“学堂乐歌”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代表作品有:送别
、祖国歌
等。
11、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为一部音乐教育片写了一首管弦乐曲名为《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乐曲的主题选自英国作曲家亨利.珀塞耳
,为一部戏剧的配乐。
12、约翰、施特劳斯(小),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有: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艺术家的生活、春之歌
等一百二十余首圆舞曲而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
13、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被世人誉为乐圣。
一生写有九
部交响曲,其中最为著名的有:NO.3 英雄交响曲、NO.5 命运交响曲、NO.6田园交响曲、NO.9 合唱交响曲。
14、舒伯特是奥地利
著名作曲家,一生创作了多部交响曲。尤为令世人称道的是,一生还创作歌曲六百余首,其代表作有:魔王、圣母颂
等,为此,被誉为
歌曲之王
。小夜曲,摇篮曲,鳟鱼,野玫瑰,菩提树,致音乐
15、俄罗斯伟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一生创作了三部舞剧,分别是:胡桃夹子
、天鹅湖
、睡美人。
16、曲艺艺术中的著名鼓种之一“京韵大鼓”,流行于我国的北京,天津
地区。
17、黄梅戏,源于湖北的黄梅,成长于安徽的安庆
地区。
18、评剧始于河北滦县、昌黎一带的地方戏曲,1900年前后形成唐山
,而后逐渐形成现在的评剧。
音乐试题
一、选择题
1.莫札特及海顿为C(A.浪漫
B.巴洛克
C.古典)时期代表作曲家。2.简谱中的休止符以B(A.※
B.0 C.◎)表示。
3.将某一主题,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变化奏出与主题相似的新乐段乐曲,称为A(A.变奏曲
B.轮旋曲
C.奏鸣曲)。4.音乐创作主要以「数字低音」的手法来作曲的是B(A.浪漫乐派
B.巴洛克乐派
C.古典乐派)。
5.非强起开始的乐曲,叫做C(A.强起拍
B.次强起拍
C.弱起拍)。6.奏鸣曲通常由C(A.一个
B.两个
C.三或四个)乐章组成。
7.继承前辈推展古典风格,并开启浪漫先声的音乐家是C(A.海登
B.莫札特
C.贝多芬)。8.通常包含四个速度不同乐章的交响曲,是由音乐家A(A.贝多芬
B.海登
C.莫札特)确立的。
9.贝多芬共创作了B(A.八首
B.九首
C.十首)交响曲。
10.公元1600年到1750年间,西洋音乐史上称为A(A.巴洛克时代
B.文艺复兴时代
C.古典时代)。
11.违反正规节奏的音,叫做A(A.切分音
B.圆滑音
C.弱起音)。12.简谱都用B(A.固定
B.首调
C.音名)唱名法。
13.巴洛克时代的音乐起源于C(A.奥国
B.法国
C.意大利)。14.用数字来记谱,称为(BA.高音谱
B.简谱
C.五线谱)。15.神剧「弥赛亚」的作者为A(A.亨德尔
B.巴赫
C.海登)。
一、填空题
1.《国歌》的曲作者是聂耳
,《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
2.《黄河大合唱》的词作者是光未然,曲作者是冼星海。
3.2/4拍子的意思是说以四
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 两
拍。4.《欢乐颂》是一首节奏欢乐,旋律优美
的歌曲。
5.你所熟悉的少数民族歌曲有掀起你的盖头来,桔梗谣
。6.声乐中分为哪几种演唱法:民族唱法、美声唱法
、通俗唱法。
7.你知道哪几种节拍:2/4 4/2 8/4 2/2
等。
8.你所知道的民族乐器有: 二胡,古筝,扬琴,笛子,葫芦丝,笙,萧。
9.二胡曲《二泉映月》作曲家是华彦钧(阿炳),这首音乐给人的感觉十分。
10.被誉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音乐悲剧作品是梁山伯与祝英台。
二、选择题(每小题四分,共40分)
1.下面哪种乐器不是西洋乐器:(B)A.小提琴
B.古筝
C.长笛
D.小号
2.音乐特点高亢宽广嘹亮的少数民族是:(B)A.维吾尔族
B.藏族
C.傣族
D.蒙古族
3、.下列哪个是维族舞蹈(A)
A.《掀起你的盖头来》
B、《碧波孔雀》
C、《飞鬃马 》
D、《康定溜溜》
4、被称为中国的“国粹”的是(C)
A、昆曲
B、越剧
C、京剧
D、豫剧
5、《拾稻穗的小姑娘》要求我们要(B)
A、认真学习
B、艰苦朴素爱惜粮食
C、团结友爱
D、孝敬父母
6、《浏阳河》是哪个省的民歌(A)
A、湖南
B、湖北
C、江西
D、江苏
7、许多人演唱同一旋律的声乐演唱形式(C)A、合唱
B、重唱
C、齐唱
D、对唱
8、《游击队歌》的作者是(B)
A、冼星海
B、贺绿汀
C、王酩
D、聂耳
9、湖南最具特色的戏曲是
(C)
A、黄梅戏
B、粤剧
C、京剧
D、花鼓戏
10、《太阳出来喜洋洋》是那里的民歌。(C)
A、江苏
B、河南
C、四川
D、湖南
三、判断题:(每题4分,计20分)
1、《新疆之春》是二胡独奏曲。„„„„„„„„„„„„„„(×)小提琴独奏曲
2、《五月的今晚》是匈牙利民歌。„„„„„„„„„„„„„(∨)
3、《花之舞圆舞曲》的作曲者是柴可夫斯基。„„„„„„„„(∨)
4、排箫是我国古老的编管乐器 „„„„„„„„„„„„„„(∨)
5、钢琴四重奏是由钢琴、小提琴、大提琴、二胡四件乐器分别演奏的。„„„„„„„„„„„„„„„„„„„„(×)钢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四、连线题:(每题4分、共20分)《十面埋伏5》
古筝曲 《赛马》2
二胡曲 《春到香江》1
钢琴曲 《广陵散 》4
古琴曲 《少女的祈祷》3
琵琶曲
一、填空题:
1、音乐是以_6___音作为标准音的。小字_一___组的C为中央C。
2、常用乐音范围内的各音叫做__音级_____。音级有_基本______和_变化____两种,基本音级在_是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______,_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所得来的音________称为变化音级。
3、_长短______相同或_长短______不同的音的有机组成关系称为__节奏________。
4、旋律包含着_节奏_____与__调式____和__音高____三个因素,__节奏________是旋律的骨干。
5、切分法所构成的强音称_切分音_____。两乐音间的高低距离叫_音程______,和声音程的转位规律是:纯音程转位后_纯音程______、大音程变成_小音程_______、小音程变成_大音程_______、增音程变成_减音程______、减音程变成_赠音程_______。
6、课程目标是以__________________为依据,以_______________为根本。
7、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要真正体现______、______、______的有机整合,才能符合______对________提出的标准与要求。
8、__音乐课_______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_实施美育_________的主要途径之一,是__基础教育_______的一门必修课。
9、基础教育的音乐课程,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鲜明的_________,它包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统一”。
10、音乐课标把音乐课程的性质定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音有四种物理属性,分别是(音高)、(音值)、(音量)、(音色),其中由发音体振动时延续时间的长短来决定的物理属性是(音值)。
2、钢琴的音域是(A2-c5)。
3、写出基本音级的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4、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叫做音律。常用的三种律制是(纯律)、(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
5、世界上最早根据数学来制定十二平均率的音乐家是我国(明)朝的(朱载堉)。
7、由(同一音级的不同形式或隔开一个)基本音级变化构成的半音,叫做变化半音。
8、由(同一)基本音级变化构成的全音,或(隔开一个音级)的两个基本音级变化构成的全音,叫做变化全音。
9、音高相同而(意义)和(记法)不同的音,叫做等音。
10、高音谱号也叫(G)谱号,F谱号也叫(低音谱号),C谱号也叫(中音谱号和次中音)谱号。11、3/4表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三拍),6/16表示(以十六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六拍)。
12、每一小节只有(二拍子)或(三拍子)单位拍的拍子,叫做单拍子,其特点是只有强拍和弱拍。
14、有(不同类型的单拍子或每小节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强拍的拍子)结合在一起组成的拍子叫做混合拍子。
二、单项选择题
1、音有四种物理属性,在音乐中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其中有两种属性在音乐表现中更为突出,分别是(C)。
A.音高和音量
B.音高和音色 C.音高和音值
D.音色和音值
2、所谓全音与半音,是指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下列属于变化半音的两个音级是(D)。A.B-C
B.#F-#G C.E-F
D.A-#A
3、五线谱低音谱表下加二线的音是(D)。
A.A1
B.c C.A
D.C
4、相同时间片段的强与弱,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叫做(B)。A.节奏
B.拍子 C.变换拍子
D.节奏型
5、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被广泛采用CDEFGAB来标记。标记音级的这些字母叫做(C)。A.音列
B.音阶 C.音名
D.唱名
6、一个四分音符等于四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十六个三十二分音符等于两个(B)。A.四分音符
B.二分音符 C.八分音符
D.十六分音符
7、五线谱高音谱表上加二线的音是(D)。
A.大字一组的C
B.大字组的C C.小字组的C
D.小字三组的C
8、等于八分音符的三连音是()。
9、5/8 拍子是(D)
A.复拍子
B.单拍子
C.变换拍子
D.混合拍子
10、乐谱前的 =72的意思是(B)。
A.全曲72小节
B.每分钟演奏72个
C.第72小节处有
D.中有72个
三、写出下列音乐术语及符号的中文含义。(每小题1分,共10分)1.Allegretto(小快板;稍快的,活泼的)
2.Adagio
(慢板;缓慢的)3.Prest
(快板)
4.Mezzo-piano(中弱)5.Cresc.(渐强)
6.()
五、写出下列全音、半音的类别(10分)
C——bD
G ——#G
B——#C
#A——C
D——E
(变化半音)
(自然全音)
(变化半音)
(自然全音)
A——#A
B——C
#D——F
E——#F
G——A(变化半音)
(自然半音)
(变化全音)
(自然全音)
(自然全音)
六、写出下列各音的等音(5分)
F=(#E)#C=(bD)
D=(bbE)(#D)
#G=(bA)
全曲
bE=11
(自然半音)
九、音乐常识填空。
1、我国国歌原名为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
作曲,聂耳
作词,初为代国歌,1978年定为国歌。
2、《黄河大合唱》作者是冼星海
,他一生写了四部大合唱。
3、《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原名
八路军进行曲,郑律成作曲。
4、阿炳原名华彦钧
,他最著名的乐曲 二泉映月。
5、“长亭外,古道边,芳草„„”这首歌的歌名是《送别》。词作者是李叔同。
6、刘天华是著名的 二胡
演奏家,他创作的作品有《光明行》、空山鸟语。
7、列举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三种弹拨乐器:古筝、琵琶、古琴。
8、贝多芬一生共写了九部交响乐。最著名的有:第三交响乐,又称英雄交响曲
;第五交响乐,又称命运交响曲
;第六交响乐,又称田园交响乐;第九交响乐,又称合唱交响曲
9、“钢琴诗人”是肖邦,国籍 波兰
。他的全集由叙事曲、圆舞曲、玛祖卡、前奏曲、夜曲。
10、约翰▪施特劳斯曲是圆舞曲之王,国籍奥地利,他的圆舞曲有蓝色多瑙河。
11、人们称生于1732年的 海顿
是交响乐之父,人们称生于1756年的莫扎特
是音乐神童,人们称生于1770年的贝多芬
是乐圣。12俄国“强力集团”由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
等5人组成。第一部分:音乐试题
1.(D)歌剧、神剧在开演之前,由管弦乐团演奏的器乐曲称为?
(A)奏鸣曲(B)间奏(C)变奏曲
(D)序曲
2.(C)中国戏曲开演前的「锣鼓」也可视为开场乐,其目的为何?
(A)暗示剧情
(B)暗示角色(C)招揽观众
(D)彩排。
3.(B)「序曲」,又称为?(A)开场白(B)开场乐(C)开场曲
(D)开场秀 4.(A)十七世纪的序曲分成两种,请问「慢-快-慢」三个乐章是属于
(A)法国式序曲
(B)意大利式序曲
(C)
英国式序曲
(D)美国式序曲。
5.(B)被誉为爱国的「钢琴诗人」是哪位音乐家?(A)贝多芬
(B)肖邦(C)巴哈
(D)莫扎特。
6.(D)E大调第三号钢琴练习曲《离别》是一首旋律极为优美的曲子,表达出感伤与珍重的心情,此曲是哪位音乐家所写?
(A)巴哈
(B)韦伯(C)贝多芬
(D)肖邦。
7.(D)吉他是由几条弦所组成?(A)三条
(B)四条
(C)五条
(D)六条。8.(C)适合自弹自唱民歌、流行歌曲或美国乡村歌曲的是何种吉他?
(A)西班牙吉他
(B)古典吉他(C)民谣吉他
(D)
电吉他。
9.(A)在琴身配置电子扩音装置,使用时必须搭配音箱扩大机的是何种吉他?
(A)电吉他
(B)西班牙吉他
(C)古典吉他
(D)民谣吉他。
10.(A)音乐剧是一种结合音乐、戏剧和舞蹈的表演,又称?
(A)歌舞剧
(B)戏剧
(C)话剧
(D)粤剧。
11.(D)下列哪一出歌剧是安德烈.洛伊.韦伯的作品?
(A)魔弹射手
(B)卡门(C)魔笛
(D)歌剧魅影。
12.(B)歌曲《乡村路引我回家》是谁的成名曲 ?
(A)麦克杰克森
(B)约翰.丹弗
(C)玛丹娜
(D)保罗安卡。
13.(C)谱下六百余首艺术歌曲,享有「歌曲之王」者为何人?
(A)贝多芬
(B)巴哈(C)舒伯特
(D)肖邦。
14.(C)《爱的罗曼史》一曲曾为哪部电影的主题曲?(A)卡门
(B)猫剧
(C)禁忌的游戏
(D)歌剧魅影。
15.(B)《回忆》一曲是哪部音乐剧的主题曲?
(A)卡门
(B)猫剧
(C)禁忌的游戏
(D)歌剧魅影。
16.(B)在英国伦敦剧院首演,并创下连续演出十五年的纪录,被称为「世纪音乐剧」的是哪一部?(A)卡门
(B)猫剧
(C)禁忌的游戏
(D)歌剧魅影。17.(A)下列哪首曲子是以民谣吉他弹奏?
(A)乡村路引我回家
(B)爱的罗曼史(C)歌剧魅影
(D)猫剧。
18.(D)《回忆》一曲是由谁演唱?
(A)黑白相间的公猫
(B)小偷猫(C)25磅重的肥猫
(D)年华老去的猫。
19.(C)「祈祷小米丰收歌」是哪一族的歌谣?(A)卑南族(B)阿美族(C)布农族
(D)排湾族。
20.(A)「祈祷小米丰收歌」是几个声部的合唱曲?
(A)八部(B)九部(C)七部(D)十部。
填空题
1.巴赫的《
》被称为西方音乐史上的《
》的《
》部分,和它并称为《
》的是贝多芬的《
》
2.海顿被世人尊称为(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之父。
3.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强力集团的成员有:巴拉基列夫.(穆索尔斯基)(鲍罗丁)(居伊)和(科萨科夫).4.在音乐创作领域中,柴可夫斯基有(旋律之王)的美誉.5.贝多芬被世人尊称为(乐圣)。
1.后人尊称海顿为(交响乐之父)和(弦乐四重奏奠基人),两者在他的栽培下从草创阶段进入了成熟阶段。2.1830年初,柏辽兹在爱情的痛苦和失望中写了一部自传性的作品
<< 幻想交响曲
>>,副标题是<<一个艺术家生涯中的插曲>>。3.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所创作的三部著名芭蕾舞剧是:
(胡桃夹子),(睡美人)和(天鹅湖)。
4.贝多芬被世人称为“乐圣”,他的交响乐多为人们所熟识: 如他的<<第三交响曲>>又称为(英雄交响曲),<<第五交响曲>>又称为(命运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又称为(田园交响曲), <<第九交响曲>>又称为(合唱交响曲)。
二、单选题
1、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都应该贯彻以教师为的教学思想。(B)
A、中心
B、主导
C、主体
2、音乐课的类型是根据音乐教学基本任务而划分的,目前大致可分
两种基本类型。(A)A、单一课和综合课
B、唱歌课和乐理课
C、综合课和混合课
3、在音乐才能的形成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B)
A、先天素质
B、环境与教育
C、遗传
4、《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于
颁布。(B)
A、1999年6月
B、2000年6月
C、2001年6月
5、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产生于
。(B)A、美国
B、德国
C、匈牙利
6、德国美学家,被称为“美育之父”。(B)
A、海涅
B、席勒
C、夏夫兹博里
7、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A)A、蔡元培
B、叶圣陶
C、鲁迅
8、音乐教育从性质上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
音乐教育,它们从属于不同的教育目标。(C)
A、职业
B、业余
C、国民
9、越剧是的多种民间音乐形式发展而成的吸取剧种。(A)
A、浙江
B、江苏
C、上海
10、评剧是由的“对口莲花落”和东北的“蹦蹦”合流而成。(C)A、陕北
B、西北
C、河北
三、多选题。
1、“浪漫乐派”的代表任务有(CD)。
A、巴赫
B、海顿
C、舒曼
D、门德尔松
2、下列作品中,属于贝多芬创作的有(ABCD)。A、《命运交响曲》
B、《月光奏鸣曲》 C、《致爱丽丝》
D、《爱格蒙特》
3、下列作品中,属于冼星海《黄河大合唱》的有(ABC D)。A、黄河颂
B、保卫黄河 C、黄河船夫曲
D、黄河之水天上来
4、音乐课程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主要有(ABCD)。A、审美价值
B、创造性的发展价值 C、表现与社会交往价值
D、文化传承价值
5、下列曲目属于民歌的有(AB D)。
A、《茉莉花》
B、《兰花花》 C、《花非花》
D、《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四、填空题。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指的是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昆剧)。
2、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是指俄国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德国的(布莱希特)和中国的(梅兰芳京剧表演体系)。
3、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4、京剧音乐由(唱腔)、(管弦乐)、(打击乐)所组成,伴奏乐器“三大件”指的是(京胡)、(京二胡)和(月琴)。
5、我国的民间器乐独奏分:吹管乐、弹拨乐、(拉弦乐)三类;合奏音乐分为:鼓吹乐、吹打乐、(丝竹乐)三类。弦索乐
6、奏鸣曲式由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7、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一般可分为知觉的欣赏、(情感)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三个层次。
8、刘德海擅长(琵琶),李云迪擅长(钢琴),谭盾擅长(作曲)。
五、连线题。
曲
目
曲
作
者
1、《拉德茨基进行曲》G
A、舒伯特
2、《雪绒花》C
B、贝多芬
3、《欢乐颂》B
C、理查德、罗杰斯
4、《鳟鱼》A
D、舒曼
5、《卡门》E
E、比才
6、《梦幻曲》D
F、穆索尔斯基
7、《图画展览会》F
G、约翰、施特劳斯
8、《小天鹅舞曲》H
H、柴科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