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贸易地理论文
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相关分析
——以韩国地区为例
国际贸易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贸易量的大小不仅成为了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事关一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任何国家间的双边或多边贸易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制约着贸易产品生产,而且直接影响对外贸易的开展。就这个意义来讲,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与经济地理环境三大类。
一、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自然地理环境包括一个国家和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水文状况、自然资源的丰歉与分布等。这些因素的综合,对一个国家和地区长期贸易政策的形成和短期贸易行为都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海陆位置上,沿海比内陆地区有较方便的交通条件,致使沿海地区经济、贸易发展要比内地快的多.内地(尤其是山区)由于交通不便,环境闭塞是长期经济贸易不发达的重要原因。出海口是否方便.使一些国家在经济贸易发展有较明显的差别。韩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韩国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只有一面与朝鲜相接,有良好的港口,因此韩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拥有了良好的海陆条件,方便原材料、辅料的与成品的运输。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制约着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出口产品的数量与种类。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优越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出口产品的数量大,种类多,且多为资源性的初级产品,而进口产品则多为技术含量高的工业制成品。而自然条件较差和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进口产品中矿产品占有很
大比重,而出口产品中则以高附加值的工业制成品为主。韩国国土狭窄、山地丘陵为主地地形、极其贫乏的矿产资源,又是制约其工农业的不利因素。在这样贫乏的环境中,韩国必须大力发展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因此韩国拥有良好的贸易意识,以及良好的贸易氛围。,韩国政府很早“文化、科技、贸易”这一立国的基本国策。特别是在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扬长避短,执行了一条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政策。利用其便利的海运,其中有釜山、蔚山、仁川等都是对外贸易港,它们往往也是重要的工业中心和大城市,形成“临海型”的工业布局。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等初级产品,出口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制成品,使其“出口主导型”的经贸战略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到20世纪80-90年代更是因为高速的经济增长率与香港、台湾和新加坡并称为“亚洲四小龙”。
二、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
人文地理环境内容广泛,主要指社会、政治、经济、人口、文化地理环境等。其中政治地理环境是影响国际贸易的最活跃的因素,战争与和平的环境对世界贸易影响极大,前者使交战国双方经济受到破坏,贸易中止,后者则可为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条件。60年代以前的中东地区,经济落后,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之一。其后,石油的大量开采和出口,巨额的石油贸易顺差,使这里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举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高收入区(OPEC成员国人均年收入都在10000美元以上)。但80年代的两伊战争,使两国经济遭到沉重打击,不仅两国贸易完全中断,亦波及到其它地区和国家。1948年才获独立的韩国资源缺乏,是一个连淡水亦需进口的小国,但独立后,却因政通人和,扬长避短,在不长的时间内,经济迅速发展,跻身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行列,被誉为亚洲的“四小龙”之一。
此外,人口数量、年龄结构、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消费习惯和水平等文化地理环境亦程度不同的影响到国际贸易中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多寡对一国的贸易会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在同等经济发展水平条件下,对于一个人口数量或人口密度巨大的国家来讲,意味着出口少而进口多,容易产生贸易逆差,且很难成为贸易大国;而对于一个人口数量较少或人口密度较小但国土面积较大,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来讲,意味着出口多而进口少,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民族风俗习惯方面,韩国的“国货情节”更是深深的影响韩国的国际贸易。韩国人热衷于本国商品,因此进口食品规模较小,对先进科技用品进口量较大。而在出口方面,韩国出口的电子产品、电子配件、钢铁等是其的主要出口项目。
三、经济环境与国际贸易
由于世界各国和各地区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体制运行机制不同,各国经济水平也是不相同的,这直接就决定了该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我们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产业结构、消费水平等来反映不同的经济发展。
世界上的贸易大国往往也是经济大国,美、日、德、法、英、意、加、澳
等国都是当今世界上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经济实力雄厚、科学技术发达,因而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面积和人口均占世界绝对优势比重,但在世界贸易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则微乎其微。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加,其中许多产品如电视机、电冰箱、LMN 机的产量高居世界第一,并相继打入欧、美国家的市场,这是经济发展水平对国际贸易产生巨大影响的明显例证。韩国积极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当时世界市场的商品需求量大,西方国家又尚未建立起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壁垒,国际贸易形势十分有利。韩国鉴于自身资源匮乏、市场狭小、资金和技术短缺、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等客观条件,因时而动,在60年代初开始果断地将内向型发展变为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发展战略,以出口增长为经济发动机,把经济活动重心由国内推向国际市场。实践证明,韩国通过出口扩张带动了其产业和经济发展。据统计,韩国出口额从1962年的0.54亿美元升至1996年的1297.15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由0.04%升至2.5% ,成为世界上第12大出口国。
在产业结构上,产业结构反映了一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国开展对外贸易就是要多生产和出口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比较劣势的商品,因此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建立在本国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的。韩国在20世纪中期以来根据自身基础条件、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及时捕捉并积极利用各个时期国际上产业结构变动的有利机遇,适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60年代,在美、日等发达国家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之际,韩国及时抓住这一产业转移有利时机,发展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其劳动力资源丰富、工资水平低、劳动力素质高等优势,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使韩国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70年代后期,由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衰退,贸易保护加强,加之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价格竞争,使韩国轻纺工业产品出口受限,于是韩国利用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转移机遇,开始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重点发展重化工业,为80年代乃至90年代韩国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进入80年代以后,世界新技术革命日益深入,随着条件的成熟,韩国放弃了片面强调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方式,提出“科技立国”口号,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缩短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总之,地理环境包括的内容极其丰富,它常常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同时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尤其是在世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更显视了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影响的深刻性和广泛性。
参考文献:
[1]陈汉林.对韩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审与反思[J].经济纵横,2003,(01):34-38.[2]彭觉行.试论地理环境对国际贸易的影响[J].中学地理教学考,1999,(09):15-16.[3]白家骆.国际贸易与地理环境[J].国外人文地理,1988,(02):66-70.[4]侯秀兰.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的相关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08):81-82.
第二篇:贸易地理论文-----世界石油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石油格局正在发生着变革:一方面,世界石油生产中东一枝独秀的局面正在被打破;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石油需求的迅猛增一长改变着世界石油消费被美欧发达国家主导的格局。对于我国来说,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带动了石油消费的急剧攀升,而石油生产未保持同步增长,导致石油缺口日益庞大,只能依赖海外石油资源来填补。因此,如何获取充足和稳定的海外石油资源成为我国石油进口安全问题的关键所在。
经过对世界石油资源、产消和运输格局演变的分析,对我国的石油进口安全提出切实的对策,主张建立高效的多元化供应体系,主要表现在来源与供应的多元化(稳定中东石油供应,加大俄罗斯和中亚里海地区的进口力度,非洲为重要来源地,中南美和东南亚是多元化补充),运输线路的多元化(陆上西北和东北石油安全通道建设,避开马六甲海峡替代线路建设)两个方面。
关键词:世界石油 资源格局 运输格局 石油进口 安全对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目录
第一章前言............................................................................................................1
1.1选题背景.................................................................................................1 1.2选题意义.................................................................................................2 1.3 国内研究现状........................................................................................2 1.4 国外研究现状........................................................................................3 第二章石油资源格局演变....................................................................................4
2.1世界石油资源储量变化阶段与特点.....................................................4 2.2世界石油资源储量地区分布变化.........................................................6 2.3 世界石油储量发展潜力与趋势............................................................7 第三章世界石油运输格局演变............................................................................9
3.1世界石油管网发展与演变.....................................................................9 3.2油运航线发展与演变.............................................................................9 第四章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对策......................................................................11
4.1我国石油供应形势与石油进口安全策略...........................................11 5.2石油来源多元化选择...........................................................................13 5.3石油运输多元化建立...........................................................................13 第五章结论..........................................................................................................16 参考文献:..........................................................................................................18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第一章 前言
1.1选题背景
(1)世界石油格局正发生变革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石油格局正在发生着变革:一方面,世界石油生产中东一枝独秀的局面正在被打破。俄罗斯的能源大国地位得以确立,目前其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里海和中亚!非洲几内亚湾国家等新兴产油国的地位迅速上升,其中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土库曼斯坦的石油储量和产量增长潜力最大,几内亚湾的安哥拉,埃及,加蓬和刚果(布)等也具有较大的石油开发潜力。另一方面,虽然美欧发达国家石油需求仍然主导世界石油需求市场,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未来20年将比目前增加一倍,将占全球能源需求增长量的40%和发展中国家增长量的70%。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石油需求市场上“异军突起”,使世界石油市场需求呈多化态势。
(2)我国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带动了石油消费的急剧攀升。至2006年底,我国石油消费己达349.8亿吨,占世界消费总量的9%。与此同时,我国石油产量经历了建国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快速增长,从80年代开始进入了缓慢增长期,20多年间年均增长率仅为2.4%,明显低于石油消费增长率。石油供求紧张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尖锐,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矛盾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庞大的石油缺口最终只能依赖海外石油资源来填补。因此,如何获取充足和稳定的海外石油资源成为解决我国石油缺口问题的关键所在。我国石油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油源安全,二是油路安全。目前,我国进口的大部分石油都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和马六甲海峡,但这两个海峡的通道安全都不掌握在我们手中。由此可见,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在油源及运输线路两方面都存在相当的战略隐患,形势不容乐观。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1.2选题意义
世界石油格局的巨大变动对我国的石油进口安全体系形成很大的冲击,不得不进行相应的调整。世界石油格局如何演变?我国的石油进口如何因之调整?这便成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世界石油格局演变常见于报章杂志或一般的介绍性论文之中,本文试图以翔实的资料,充足的数据勾勒出1980年以来世界石油资源,产消,运输格局的演变过程,并对当前的石油格局做出实证分析。另外我国石油安全有过不少专家学者论述,但一般立足于阐述国内石油短缺状况,本文从世界石油格局演变的视角来对我国石油进口安全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全面性的分析。针对不断演化的世界石油格局,提出我国石油进口安全的应对策略。
1.3 国内研究现状
对于世界石油格局演变,大部分国内学者从石油政治经济的宏观角度定性地阐述变革的大势。赵宏博等(2007)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国际石油市场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在供给方面,探讨了石油探明储量,产能以及产油主体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赵宏图(2006)认为自20世纪90年代末起,世界能源需求进入新的扩张期,消费与生产因地域造成的失衡局面将进一步加剧,能源市场全球化,多元化趋势明显,影响价格的因素增多。能源消费国纷纷调整能源战略,加强节能和新能源开发。资源输出国则在加大投资和开放力度的同时,加强资源控制,积极拓展能源外交。与此同时,国际能源合作全方位推进,地区能源一体化势头强劲,全球能源安全对话被提到国际社会议事日程。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并加速调整。
针对中国的石油安全,有的学者侧重于石油的安全性分析,对我国的石油安全状况进行了安全测度。何贤杰等(2006)为科学评价我国石油安全的程度,从国内资源察赋,国内生产能力,国际市场可得性和国家应急保障能力等4个方面,设计了石油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储采比,储量替代率,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石油进口集中度,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石油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备水平等6个指标,构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石油安全度,用其对我国石油安全形势进行了定量评价。
1.4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石油的探讨要比国内学者早得多,早在1931年,霍特林(Hotelling.1931)就对现在的消费和未来的消费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总结出可耗竭资源的最佳存量条件,即矿区使用费须与利率相同的速率增长,后人称之为霍特林定律。
进入21世纪,国外学者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关注就更多放在了对高油价的探讨以及替代能源方面。Benjiamin Hunt,PeterIsard和Douglas Lxton(2001)对过去25年高油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做了实证研究,认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油价上升并未像70年代那样对世界经济造成大的冲击,其中货币政策的的选择产生了很大作用。国际能源组织(2004)在对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的分析中指出,石油价格至今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它可以对石油进口国家以及整个世界的经济造成实质性的损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第二章石油资源格局演变
2.1世界石油资源储量变化阶段与特点
世界各国对探明原油储量的明确定义是,按现有的技术条件立即可予开采的和按现有的市场条件经济下有开采价值的储量。如果当年原油产量低于新增储量,己探明原油储量将增长;如果当年世界原油产量高于新增储量,已探明原油储量将减少。这也是本文所指的石油储量。2.1.1世界石油资源储量增长的三个阶段
由于世界石油勘查与开发活动的不断加强,世界石油探明储量持续增长。从1980年到2006年,二十几年间世界石油储量由6671亿桶增长到12082亿桶,增长了88.1%。
图2-1 1980年以来世界及中东的石油探明储量
从图2-1可以看出,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大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有时剧烈有时舒缓.根据储量增长的快慢,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980~1985年是世界石油储量增长的第一阶段,增长较平缓,稳中有升,从6671亿桶平稳上升到7705亿桶,年均增长2.9%;1985~1989年为增长的第二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段,石油储量飞速上升,从不到7705亿桶跃升至10038亿桶,年均增长率达到6.8%,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中东地区的石油剩余探明储量增长所致;1989到2006年为增长的第三阶段,此期间世界石油探明储量除1990年有一个微降之外,其余年份均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2.1.2世界石油资源储量增长的基本特点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储量的变化状况呈现出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储量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东地区
1980~2006年,中东累计增加可采储量3803亿桶,约占世界新增储量的72%,份额最大,数倍于其他地区“从世界和中东地区储量增长的变化曲线(图2一1)来看,二者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这也间接说明中东储量的增长是导致世界储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世界其他地区按储量增加从大到小的排列位次是:中南美(新增768亿桶,占14%),非洲(新增639亿桶,占11.8%),欧洲和欧亚大陆(新增460亿桶,占8.5%),亚太(新增67亿桶,占1.2%),北美(减少326亿桶,占-6%)。(2)复算是储量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储量增长中,除勘探发现外,油价变动!新技术投入,政治因素等可以影响对己发现储量的重新评价。
如20世纪80年代末,中东和世界的石油储量俱增,但在同期并无重大勘探发现,储量的这种惊人变化主要是对已有储量进行复算的结果。上述国家对储量进行大规模调整的主要依据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油价暴涨后引起可采储量的经济采收率的大幅度提高,由于储量变化滞后于油价的反应,所以储量的大幅度增长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在数字上反映出来。除此之外,先进的油田开发技术(EOR)的应用可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其他人为或政治因素,也会促使对储量进行重新核算。在石油冲突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和政治的重要因素的情况下,力图掌握主动权的欧佩克主要国家都重新估算了各自的储量。(3)成熟探区依旧是储量增长的主流
世界新增石油探明储量中,老油田重算增加的储量所占份额在增加。美国1977~1996年新增石油储量中,老油田复算的储量占全年新增储量的比例高达59%,其次是老油田扩边钻井发现的储量26%,靠发现新油田和发现新储层的比例只有7%和8%。
据统计,70年代末以来全世界的重大油气发现区,除个别属新开辟的盆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大多数是老的油气区或探区,多属在老区发现了新的勘探领域,包括老盆地向深层或海洋方向的发展。
综上所述,加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储量持续增长,中东仍然是世界石油储量增长最多的地区。新增储量在构成上表现出以下特点:勘探发现的少,复算增加的多;来自成熟探区的多,新区开辟的少;海上石油的比例日渐加大,非常规石油潜力无限。
2.2世界石油资源储量地区分布变化
截至2006年底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储量12082亿桶,比1980年增加了5411亿桶。从地区构成来看,中东地区是储量增长最多的地区,约为3803亿桶,占全球石油储量增长的72%。从主要资源国来看(表2-2),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委内瑞拉、俄罗斯、利比亚、哈萨克斯坦和尼日利亚等位居前十位,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合计为9931亿桶,约占全球石油储量的82%。从1980年到2006年,除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因历史的原因未做统计之外,其他八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增加了4437亿桶,占了全球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增长的82%,特别是中东五国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增长了1784.1亿桶,占全球净增长量的66.8%;其次为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石油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增长了605亿桶和195亿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2.3 世界石油储量发展潜力与趋势
2.3.1 世界石油储量发展潜力
通过分析近半个世纪全球石油资源探明率的变化,可以大致判断未来20~30年全球石油资源探明率变化情况。在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转变,石油取代煤炭成为第一能源,石油勘探飞速发展,相继发现了萨马特洛尔、田吉兹、普鲁德霍湾等一大批巨型油田,储量增长快,从图2-3可以看出,探明率每十年增加近10%。1980~1990年代,受世界经济低迷、油价暴跌等影响,世界石油勘探开发放缓,资源探明率每十年增长6.5%。911事件后,在不断增长的高油价推动下,2003年底全球石油资源探明率达到了58.8%。按照这种增长趋势,在未来20~30年,考虑到世界石油资源勘探开发将集中于山地、高寒及深水等条件复杂区域,难度越来越大,技术、资金要求越来越高,风险日益加大,储量增长幅度将逐步减小,资源探明率增长将趋缓,估计每十年约增长5%左右,2020年达到70%,2030年可达到75%。因此,未来20-30年,全球石油资源仍具有较大的勘探和发展潜力。
2.3.2世界石油储量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储量的变化特点反映了资源探明程度、油价、技术进步等是决定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仍会影响未来石油储量的增长情况。预计在上述因素影响下,世界石油储量会有以下变化趋势:(1)储量仍将持续增长,但年均增长率下降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大约有20%的常规石油资源尚未探明,加上多达4000~7000亿吨的非常规石油资源,这构成了未来储量继续增长的资源基础[。但基于储量探明程度较高、全球性油气勘探活动仍不活跃等原因,储量年均发现率会逐渐降低。
(2)非常规石油储量及所占的比重将逐渐加大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非常规石油资源潜力巨大,是未来石油供应的重要来源。根据经济学家彼得奥德尔预测,最终可在开发的非常规石油是3000亿桶,足以保证2100年的石油工业的需要。尽管那时石油工业在下降,但规模仍比今天的大。而且,在那时每年44亿吨的总量中,只有7亿吨是常规石油。常规石油产量在2030年达到高峰值,常规和非常规石油产量合起来在2060年达到高峰值。现在世界上已探明的超重原油和沥青砂的地质储量有11105亿吨,其中储量位居前三位的是加拿大、前苏联和委内瑞拉,分别为2226亿吨、2146亿吨和1908亿吨。如果重油的采收率为15%,全球重油的可采储量就达1665亿吨。
(3)老区和海上仍是储量增长的两个重要领域
油气勘探开发的地理和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渗水、两极及复杂油气藏产量比例越来越高。适用于成熟探区进一步勘探和更合理有效开发的新技术发展很快,这为成熟探区石油储量的稳步增长提供了重要保证。深海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也将促使海上石油储量不断增加,并逐步向更深的海域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第三章世界石油运输格局演变
3.1世界石油管网发展与演变
从商业性原油生产的最初年代起,管道就被用来输油了。186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建造了一条长6英里,直径为2英寸的管线,这是最早的石油管道。19世纪后期,俄国建造了从高加索油田通往里海的管道,1911年英国石油公司使用了它的第一条原油管道,这条管道从马斯古德苏莱曼通至阿巴丹。
中东的石油生产国要将大量的原油运至海岸,除了用管道以外没有其它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法。由于这一原因,管道得以在这一地区发展。可是在欧洲,由于应用了传统的运输方法从滨海炼厂向分布辽阔的消费地区供应油品,管道的发展比较缓慢。美国因有了本身的原油生产并和迅速扩大的生产中心得以发展了现代管道工业。不过,自1957年以来,欧洲发展了内陆炼厂,于是便建造了石油公司自备的大型原油管道系统。原油、精炼油管道网有了迅速的增加,世界上所有其它工业化地区也有了类似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大石油区已形成了各成体系的管道输油系统:欧洲和中亚石油输送管道、北美管道系统、中东外输管道系统、中国自给管道系统。随着世界石油供应格局的演变,石油管道建设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在石油供应增加区,新建或筹建了诸多石油运输管道,如里海石油管道、里海财团管道、中哈、中俄管道、非洲石油管道等。
3.2油运航线发展与演变
继两次石油危机之后,世界主要的炼油厂为赚取更大利益而扩大加工能力,使产品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还出口国外,形成了七大石油运输航线,这种由于石油产销地分布不均衡的原油和成品油的海上运输逐渐发展起来。海上航线的演变更多地体现在贸易量上,而具体的线路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未来可能出现的北冰洋航道是唯一的例外。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3.2.1目前世界主要石油海上运输航线
世界原油主要出口地区有中东、西北非、中亚,主要进口地区有北美、西欧、东亚,在进出口地区之间形成了7条原油主要运输航线,这7条航线上的原油运量约占总运量的70%。相关支线航线,包括黑海一地中海、中东一澳大利亚、阿拉伯一美国、墨西哥湾一加勒比海、墨西哥一日本、东南亚一中国或日本、中国一日本等区域性航线。3.2.2石油海上运输,咽喉要道
石油运送所经由的海路一般都取道于固定的航运航线,由此,油轮航行必然要通过全球数个地理位置上的“咽喉要道”即连接各个大洋或大水体的通道,如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博斯普鲁斯海峡等。
3.2.3北冰洋—未来新的石油航线
2007年公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变暖对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层影响比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大。冰层融化后,人们可能开辟新的航海线路。因此甚至有人将可能出现的北冰洋航线的意义与贯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苏伊士运河相提并论。一份多国合作得出的北极气候调查报告显示,全球变暖将在不久的将来使北冰洋地区一年里有五个月适合航海。这样,从北欧到远东地区的航线也可以取道加拿大北部诸岛,大大减少了欧洲和东亚的海上运输路程。
亚洲到欧洲的远洋航线大约为1.3万英里,如果西北海洋航道实现全面开放,让远洋货轮来回畅通,则亚洲到欧洲远洋海运航程至少可以缩短到7900英里,整整少走4500英里。在世界石油市场价格高位震荡的今天,通过北冰洋贸易航线捷径,将大幅度降低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油田港口输出的石油运输成本,对大吨位油轮和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航运尤其如此,将有利于世界能源紧张状况的缓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第四章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对策
4.1我国石油供应形势与石油进口安全策略
4.1.1我国石油供应形势
(1)石油生产增幅缓慢,储量前景不容乐观
目前我国石油资源增加生产的空间己相当有限,20世纪90年代前,我国主要石油基地在东部。东北的大庆、渤海湾的辽河和胜利油田是中国最大的三个油田,此外还有汉江、大港、中原油田。但目前经历几十年的开采后东部油田已不同程度地进入衰竭期,增长潜力己十分有限。西部油田的发展比预期慢,未能形成产量的战略接替。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虽有较大进展,但产量还较低”如果今后几年勘探上无重大发现,开发上可采储量亦无大的增加,那么我国石油产量不但不能增长,反而有可能比预计的要提前下降。
中国石油资源后备储量不足,储采比低,运行环境日趋严峻。经评估,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储量只有57亿吨,其中己经采出33亿吨,剩余可采量为24亿吨,但储采比较低,仅为14:1,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储采量43:1的水平。中国虽属于世界十大产油大国之一,但人均石油资源量很低,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水平。
(2)石油供需缺口巨大,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
1980年以来,中国石油产量增速有限,1990~1995年年均增速为1.6%,1995~2000年年均增速为1.5%。而同期石油需求却快速增长,1991~1995年间年均增长了6.9%,1996~1998年间年均增长了7.2%。这种供求矛盾预计将会继续扩大,据中石油预测2010、2015和2020年中国原油需求分别为3.1、3.5和4.0亿吨;中石化的预测结果则为3.2、3.8和4.3亿吨;而综观国际能源组织和国内十几个中长期战略规划的预测结果,中国原油年产量加20年至多能达到2.0亿吨的规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1993年中国的石油进口量首次超过了出口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随着中国石油净进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中国对外石油的依赖程度也在逐步提高。1995年对外石油依存度仅为7%,但到2000年却攀升至27.3%。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1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将达到50%,到加20年将为60%;而国际能源署预测的程度则更高,分别为65%和76%。也就是说,到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将有半数依靠国际市场供给来满足。
(3)石油进口渠道来源单一,运输安全堪忧
目前中国进口石油过分地依赖于政治经济局势不稳定的中东和非洲。1995年以前,中国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中东、亚太地区,其比例均超过40%。但是到19%年,中国来自亚太地区的进口石油持续减少,来自中东和非洲的进口石油却不断地增加。而中东、非洲正是目前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的主要地区,局部冲突持续不断,恐怖事件频频发生。两次伊拉克战争之后,随着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在中东地区的石油进口更易受制于人,从而使中国石油进口面临的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我国石油进口除少部分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哈萨克斯坦的零星陆路运输之外,绝大部分(约93%)通过海上运输,中东航线和非洲航线都必须经由马六甲海峡。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马六甲海峡是其必然控制的世界水道之一。美国前总统里根宣布,从1986年2月16日起,美国海军要控制全球包括马六甲海峡在内的16条海上航道咽喉点。目前中国经过马六甲海峡运送的石油数量却占石油进口总量的70%以上,而且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0%是为中国运送货物。可见,马六甲海峡己成为中国进口石油运输线上至关重要的一段,但是这段运输线却极不安全,成为中国的“马六甲困局” 5.1.2我国石油进口安全策略
要实现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供应,必须建立高效的多元化供应体系。安全、合理的石油进口多元化体系是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所谓石油进口多元化,主要表现在来源多元化、运输线路多元化两个方面。(1)石油来源多元化
中国应该努力改善对中东地区石油的进口依赖程度过大的局面,寻求进口渠道的多样化。分散石油进口风险的主要做法就是改善石油进口来源结构,增加从中东以外地区进口石油,如从俄罗斯和里海地区进口石油。石油供给来源的多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化是减少风险,保证稳定石油供应,保障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应增加从非洲的进口,加强与中亚、俄罗斯、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产油国的合作,使我国进口渠道来源更加多样化。(2)运输线路多元化
鉴于我国的石油海上运输存在马六甲困境,目前有关学者已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克拉地峡运河、石油运输路桥和中缅输油管道,我们要密切关注这些方案的动态和实质进展情况,若时机成熟,则积极参与,减少对马六甲的过分依赖。同时积极在陆上开辟新的石油运输管道,如中俄输油管道的修建。目前中哈输油管道一期工程己经完成,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
5.2石油来源多元化选择
我国的石油来源与供应应该在稳定中东石油供应的基础上,逐步加大中亚、俄罗斯的周边石油供应,并且把非洲、拉美、东南亚等地区作为我国石油进口的战略性多元化补充。
5.2.1中东依然是未来倚重的主要外来油源,必须稳定中东石油供应
以海湾为中心的中东地区不仅过去而且将来都是“世界石油供应心脏中的心脏”,其巨大的油气资源储量和较长时斯的储采比年限,将长期保持世界之冠的地位不变。与世界其他产油区相比,中东石油具有资源基础雄厚!剩余探明储量多、产量高等优势,它仍将是未来世界石油供应的中心。
确保中东石油的供给安全,必须实现中东石油供应多元化。根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2002年我国原油进口中约50%来目中东地区,其中,从沙特、伊朗、阿曼进口石油占中国全部原油进口量的43.3%。中东池区发生战争和**的频率较高,石油进口来源过于集中几个少数国家,风险较大。因此,我国在积极发展同沙特、伊朗、阿曼的石油供应合作关系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开展同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也门和叙利亚等国在石油领域的合作关系,建立长期的石油供应关系,实现中东石油供应的多元化。
5.3石油运输多元化建立
就国际石油贸易而言,石油运输方式主要有海运、管道运输两种,铁路运输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为补充。从全球石油跨国运输网来看,超过3/5的石油通过海运,不到2/5的经由管道,铁路只占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对于我国来说,要保证石油运输的安全必须构建运输的多元化体系,海上通道、管道建设、铁路运输并行。重点打造以中哈石油管道为基础的亚洲能源走廊建设和避开马六甲海峡的中南半岛替代线路选择。
5.3.1避开马六甲海峡一一替代线路选择
由于马六甲海峡的运输繁忙,加上海盗猖撅,而且美国已将其列为战略中必控的咽喉水道之一。所以,对于石油运输大大依赖于马六甲海峡的我国,必须寻求新的石油运输通道以避开马六甲海峡。克拉地峡、中缅石油管道、!西南泛亚铁路、中巴能源走廊等成为其中的替代线路选择。(1)开凿克拉地峡运河
克拉地峡是泰国境内一个最窄处约64千米、最高海拔75米的地峡。现拟议在狭长地段的南端开凿宽400米、水深25米的双向通道。运河开通之后,船舶由中国南海经泰国湾,再经过运河,进入安达曼海,直出印度洋,比走马六甲海峡要缩短1200千米,可节约2~5天航行时间,大型油轮每趟航程预计可省近30万美元。
这条地峡运河,对日中泰三国经济来说都有推动作用。但就泰国而言,地峡南部五府是穆斯林聚居区,不断在闹分裂,运河刚好将五府与国土主体隔开,再加上开通运河经费庞大,所以泰国对开凿运河还持有一定的保留意见。同时,美国在泰国有驻军,因此,即使此地峡开通也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我国石油海上运输的风险。
(2)建设中缅石油管道
中缅石油管道将从我国云南的昆明经瑞丽到达缅甸西部的实兑港,长约为1700千米。建成后,来自中东和非洲的石油将从缅甸实兑港上岸,通过石油管道直达中国昆明,比经过马六甲海峡到中国湛江和宁波缩短了1200千米,使我国石油通道在印度洋上获得最便捷的港口,形成与太平洋石油运输线遥相呼应的两翼格局。
缅甸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合作一直比较密切,而且这条石油管线不再经过第三国,安全系数比较高。只要我国能够充分利用经济援助、政治合作的影响力。中缅石油管道项目的实施从两国合作上讲是可行的。但也面临一个难题:中国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经济中心和石油消费中心在东部沿海地区,若将建设中缅石油管道,那么相应地就要在云南建设大规模的石油冶炼基地和建设云南至沿海的输油铁路或管道。
(3)构建西南泛亚铁路
西南泛亚铁路从昆明起,经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最后抵达新加坡,分为东、中、西三线。目前东线方案已经通过了铁道部审批,西线和中线项目也正在规划中。这条铁路通道建成后,将为中国的国际石油运输提供一条新的陆上通道,使得从中东和非洲海运来的石油,在新加坡登陆后,通过陆上运输到中国昆明。但铁路通道沿途经过7个国家,只要其中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条泛亚铁路通道就不再通畅。
以上提到的各石油替代线路,每一个通道都有一定的弱点,并且每个通道在一定程度上也不是由中国去主宰。基于各线路的脆弱性,我国应积极面对,调整思路,维持石油通道的多元化,大幅度提高该地区战略通道的畅通能力,有效降低一条通道运输被中断导致的脆弱性,减少对马六甲海峡通道的依赖,从而保障中国石油从中东!非洲进口石油的安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第五章结论
本文从世界石油资源格局、产消格局、运输格局入手,探讨了世界石油格局演变的过程。针对世界石油格局的这种演变,提出了我国石油进口的相应对策,构建了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体系。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大致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表现出如下几个特征:储量增长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中东,复算是储量增长的重要因素,成熟探区依旧是储量增长的主流,深海石油发现增加储量,非常规石油的开发使石油资源量大大增加。世界石油储量总体增长,各石油区所占比例却不断的发生着变化,总体来说中东所占世界的比重始终维持在高位,北美、亚太地区下降趋势明显,中南美、非洲所占的比重则一路上升,欧洲和欧亚大陆由于政治动荡的原因,占世界比重有个先降后升的过程。就世界石油资源的发展潜力来说,未来20-30年,全球石油资源仍具有较大的勘探和发展潜力。而发展趋势方面:储量仍将持续增长,但年均增长率下降、非常规石油储量及所占的比重将逐渐加大、老区和海上仍是储量增长的两个重要领域。中东、中南美、前苏联、非洲、北极地区成为全球石油储量增长的重点区域。
(2)世界石油贸易主要通过水路和陆路两种方式来进行。陆路即石油管道,目前世界各大石油区已形成了各成体系的管道输油系统:欧洲和中亚石油输送管道、北美管道系统、中东外输管道系统、中国自给管道系统。随着世界石油供应格局的演变,石油管道建设也随之发生着改变,在石油供应增加区,新建或筹建了诸多石油运输管道,如里海石油管道、里海财团管道、中哈、中俄管道、非洲石油管道等。水路即海运,目前世界已形成了波斯湾到东南亚和东亚、北非到西北欧、中东波斯湾经好望角到西欧或美洲航线、中东波斯湾经苏伊士运河到西欧或美洲、西北非到北美、西非到西欧、拉美到北美七条主要运输航线,这7条航线上的原油运量约占总运量的70%。这些航线上的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博斯普鲁斯海峡由于位置比较特殊,成为“咽喉要道”。由于石油贸易量日益增多,随着全球温度的逐年增高,北冰洋将成为未来新的石油航线。
(3)基于我国石油供应的形势以及世界石油格局的演变趋势,本文提出了要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实现我国石油进口的安全供应,必须建立高效的多元化供应体系。一是进口渠道的多元化,从维护我国石油安全的角度出发,应在稳定中东石油供应的基础上,增加从非洲的进口,加强与中亚、俄罗斯、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产油国的合作,使我国进口渠道来源更加多样化。二是运输线路的多元化,对于我国来说,要保证石油运输的安全必须海上通道、管道建设、铁路运输并行,重点打造以中哈石油管道为基础的亚洲能源走廊建设和避开马六甲海峡的中南半岛替代线路选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本科生论文
参考文献:
[1] 赵宏博、宋丹.国际石油市场格局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J].中外能源,2007,(2):1-6
[2] 高志民、施玉清、苏德勤.世界石油市场分析与中国石油供应安全[J].世界海运,2007,30(1):16-19 [3] 杨莉.近年来世界石油储量及新增储量来源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07,(7):15-19 [4] 顾宗勤.我国实施石油替代战略途径和发展建议[Z].沪天化科技,2007,(2):107-113
[5] 王礼茂、方叶兵.中国与周边国家在资源领域的合作与竞争[Z].资源科学,2007,27(3:9-14
[6] FesharakiF.Energy and the Asian Security Nexu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Fall 1999,53(1):85-99
第三篇:地理和贸易读书笔记
《地理和贸易》读书笔记
在2008年,克鲁格曼教授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以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所作的贡献。其著作《地理和贸易》被认为是“新经济地理学”的开山之作,该书是1990年克鲁格曼在比利时勒芬天主教大学的三次讲座的文字记录。当时的经济理论环境和1980年以前大不相同,普遍的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无所不在的多重均衡,历史、偶然事件的决定性作用,以及或许纯粹是自我完成的预言,这些思想越来越流行,克鲁格曼教授则在本次讲座中用更加严谨的理论模型和实证证据展现了他的看法。
《地理和贸易》中克鲁格曼围绕经济地理学的三个传统议题展开讨论:中心和外围、地方化以及地区和国家。在开篇,克鲁格曼提出了“经济地理”这个概念,是指“生产的空间区位”,也就是说,经济学的这个分支关注的是息息相关的事件发生在何处。他也指出经济学家忽略空间区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分析工具来严谨的思考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随即论述了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地理,说明了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集中”导致的收益递增,强调了研究经济地理的重要性有三个,首先是国家内经济活动的区位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其次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以欧洲发展为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想和实证的实验室。
第一讲中克鲁格曼列举了美国制造带的例子,这个制造带事实上囊括了所有“可以自由流动”的制造业,他阐述了制造带长时间居于这种支配地位的原因:对制造商而言,聚集在一起有了接近其他制造商的优势;对工人而言,聚集能够满足获得其他人生产的产品的需求。这个有关制造带的有趣例子告诉了我们:收益递增和累积过程无所不在,通常是历史上的偶然事件发挥一种决定性的作用;需求的区位决定了生产的区位,生产的区位又决定了需求的区位。
克鲁格曼构建了一个中心—外围的模型来解释这个问题,这个模型依赖于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假设了东部西部制造业份额、人口份额和运输成本,他用公式和图像形象的表示出了地理集中这一问题。当人口份额小,厂商就不值得承担在该地建厂的固定成本,该地不会出现地理集中。这里勾画的是一个简单的模型,克鲁格曼在附录中进行了补充,展现了一个相同的但是没有任何纰漏的中心—外围的一般均衡模型,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一个地区成为制造业中心,而另一个地区成为农业外围,这种模式取决于较大的规模经济,较低的运输成本,以及制造业在支出中较大的份额这三者的某种结合。
但如果固定成本相对运输成本不高时,可能出现多重均衡,集中在任何一个地区,以及平均分布都是有可能的,此时地理集中则取决于历史,历史是否起关键作用取决于三个系数:规模经济足够大,运输成本足够低,以及不受自然资源限制、“可自由流动”的产品所占份额足够大,而且当变化发生的时候,通常很突然。另外运输网络效应也是工业地理集中的一个独立来源。除去历史作用,人们的预期,也会在地理集中中发挥作用。比如开始东部比西部制造业多,工资高,但是如果工人预期西部会发展的更好,那么劳动力会流动到西部,西部实际工资也会逐步超过东部,使得西部成为了产业集中,这就是自我完成的预言。这个故事弥补了这一模型中出现的突变和事实不符的情况,通俗易懂,很好的阐明了理论与现实的差异。但历史和预期(自我完成的预期)哪个更为重要呢?克鲁格曼在附录中有进行深入的讨论,并由模型量化来解释,证明了历史和预期至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第二讲是地方化,分为产业地方化的来源和一些实证证据。克鲁格曼引用马歇尔的经典分析给出了产业地方化的三个原因:劳动市场共享,中间投入品以及技术外溢,并对这些原因进行了模型化的定量研究。前两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至少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这样才能在效率上产生差异。论述劳动市场共享时,克鲁格曼通过粗略的模型描述了正是由于收益递增和不确定性的相互作用,使马歇尔地方化的劳动共享论言言之有理。后面又进一步分析,以解决马歇尔未考虑工资的漏洞,论述了工人们偏好竞争更激烈的市场,厂商偏好竞争不激烈的劳动市场,结果是竞争更激烈的劳动市场是更有效的。论述中间投入品时,他发现随着最终产品的运输成本的下降,中间产品运输成本也下降,较低的运输成本还是增加了产业集中的可能性。论述技术外溢时,摆脱了纯粹的技术外部性以及其依赖的完全竞争,运用实例论证了这个观点,但是篇幅较小,论述不似前两个原因那样详细。
在实证证据中,克鲁格曼运用了美国制造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其值越大则表明产业在空间的分布越不均匀。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许多行业确实在地理上非常集中,比如汽车,但是大部分高度集中的产业并不是尖端高技术部门,而是与纺织相关的行业聚集,当然也不排除数据不完善的影响。其中地理上高度集中的地毯行业则表明了地理集中可能源于历史上一些偶然发生的故事和积累过程。新兴高技术聚集区不是勇敢的个人产物而是远见官僚的产物,硅谷等都是如此,强调了聚集过程中非高技术因素的重要性。而现实表明服务业更加集中,而不是制造业。
第三讲地区和国家中,克鲁格曼颠倒了前两讲的次序,先讲低层问题再论述宏观经济层次。首先强调了国家这一概念,国家能够通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要素流动、贸易流动。贸易既是间接地交易生产要素的一种方式,也是获得地方化经济的一种方式。国家有充分的激励使用贸易保护或其他政策来确保他们得到中心,或者至少避免他们初生的中心被邻国剥夺,例如加拿大民族主义的经济政策保护了本国制造业。克鲁格曼以当时正在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为实例,讨论欧洲一体化之后产业格局的改变。国家之间的界限将被淡化,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通的障碍也将不复存在,原有的产业中心之间将会有一次结构性的调整,从地方化、中心—外围的角度研究欧洲各产业的空间区位。
在结束语中,克鲁格曼再次强调了贯穿本书始终的两个核心观点:跨空间交易会带来成本和生产中有规模经济。正是基于这两点,产业才会在空间集聚,并且这种集聚一旦形成就能自我保持下去,因此经济学才需要关注空间现象,虽然它们从来没有能够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克鲁格曼还认为经济学已经具备了将市场结构模型化的能力,在扫清了最后的这一障碍后,对经济地理的研究将为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经济学提供支持。
在本书中,克鲁格曼清楚地阐明了空间聚集产生的原因,综合运用了严谨的模型进行量化证明和大量的实证研究结果,十分有说服力,这本书也成了产业集聚研究引用最多的学术文献之一。克鲁格曼立足于不完全经济状态下,这是其分析的一个特点。贯穿全书的有几个重要的名词引人瞩目:收益递增、规模经济和运输成本。收益递增是指投入增加会导致产出以更大的比例增加,克鲁格曼的研究表明其与经济活动的聚集和规模经济有密切联系。规模经济是克鲁格曼理论体系的基石与核心,为分析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区位选择的一般均衡框架奠定了新研究方法的起点。运输成本是克鲁格曼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的引入很自然地将区位因素纳入到贸易模式分析中来。而规模经济与运输成本之间的权衡成为新经济地理的基础。这三点都与产业在地理聚集的产生密切相关。另外中心外围模型论述十分详细,能够引发人对产业集聚这一现象的思考。产业集聚主要受运输成本、规模经济、人口份额、劳动市场、技术外溢等影响,而这些都是理论层面的,克鲁格曼在论述中特别重视现实中的实证分析,找出了与理论的不同点,并分析其主要是源于历史和自我完成的预期,这些分析通俗易懂,很有参考价值。
总之,这本不厚的书《地理和贸易》很值得一读。
第四篇:地理与贸易读书笔记
《地理和贸易》读书笔记 保罗·克鲁格曼,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是自由经济学派的新生代,理论研究领域是贸易模式和区域经济活动。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教授。1991年获克拉克经济学奖,200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经济学教授。克鲁格曼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国际贸易、国际金融、货币危机与汇率变化理论。主要代表作有:《期望减少的年代》、《亚洲奇迹之谜》、《萧条经济学的回归》、《流行国际主义》、《国际经济学》、《大破解》、《一个自由主义者的良知》、《地理和贸易》等。
我这次读的是保罗的《地理和贸易》,本书中克鲁格曼围绕经济地理学的三个传统议题展开讨论:中心和外围、地方化以及地区和国家。克鲁格曼的核心思想是:我所谓的“经济地理”是指“生产的空间区位”,也就是说,经济学的这个分支关注的是息息相关的事件发生在何处。他也指出经济学家忽略空间区位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分析工具来严谨的思考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随即论述了为什么要研究经济地理,说明了经济活动最突出的地理特征“集中”导致的收益递增,强调了研究经济地理的重要性有三个,首先是国家内经济活动的区位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其次国际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了,以欧洲发展为例,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想和实证的实验室。
第一章中克鲁格曼构建了基本的中心-外围模型,论证如下观点:产业的地理集中来源于需求的外部性(或曰本地市场效应),这种外部性最初可能来自偶然,但随后就遭遇了累积循环的推动——自我实现,另外还有运输网络效应在分析时也值得考虑。中心—外围的模型依赖于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假设了东部西部制造业份额、人口份额和运输成本,他用公式和图像形象的表示出了地理集中这一问题,并证明这种模式取决于较大的规模经济,较低的运输成本,以及制造业在支出中较大的份额这三者的某种结合。他在本章中还例举了一个有趣的制造带例子,通过该例告诉我们:收益递增和累积过程无所不在,通常是历史上的偶然事件发挥一种决定性的作用;需求的区位决定了生产的区位,生产的区位又决定了需求的区位。
第二章利用马歇尔外部性(分别是劳动力共享、中间产品投入和知识外溢)分析了地方化的起源与演变,并利用美国数据和案例进行了论证。前两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至少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这样才能在效率上产生差异。厂商从好时光时支付的低工资中获得的收益,超过了他从坏时光时支付的高工资中所遭受的损失。厂商想使工人相信,他们不会利用它们作为垄断买方的力量,以便它们可以将工人吸引到它们的生产地区。但是,这样做唯一可置信的方式是该地区有足够多的厂商,使工人确信竞争很激烈。美国的地方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故事,美国工业化的整个过程都有类似的故事,一些小的偶然事件导致了一个或两个久盛不衰的生产中心的兴起。当然,对经济学家来讲,这里重要的并不是最初的偶然事件,而是使此类偶然事件有如此大且持久的影响的累积过程。的确,肯定存在某种产品周期,在这个周期中,突然出现的新兴行业刚开始在一些工业地区兴起,然后,随着他们变得越来越成熟,又分散到全国各地了。在实证证据中,克鲁格曼运用了美国制造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其值越大则表明产业在空间的分布越不均匀。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许多行业确实在地理上非常集中,比如汽车,但是大部分高度集中的产业并不是尖端高技术部门,而是与纺织相关的行业聚集,当然也不排除数据不完善的影响。
最后把目标转向了现实,将先前的模型与结论应用到了对欧盟的分析。在讲地区和国家中,克鲁格曼颠倒了前两讲的次序,先讲低层问题再论述宏观经济层次。首先强调了国家这一概念,国家能够通过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要素流动、贸易流动。贸易既是间接地交易生产要素的一种方式,也是获得地方化经济的一种方式。克鲁格曼以当时正在一体化进程中的欧洲为实例,讨论欧洲一体化之后产业格局的改变。国家之间的界限将被淡化,贸易、资本和劳动力流通的障碍也将不复存在,原有的产业中心之间将会有一次结构性的调整,从地方化、中心—外围的角度研究欧洲各产业的空间区位。
在结束语中,克鲁格曼再次强调了贯穿本书始终的两个核心观点:跨空间交易会带来成本和生产中有规模经济。正是基于这两点,产业才会在空间集聚,并且这种集聚一旦形成就能自我保持下去,因此经济学才需要关注空间现象,虽然它们从来没有能够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克鲁格曼还认为经济学已经具备了将市场结构模型化的能力,在扫清了最后的这一障碍后,对经济地理的研究将为从根本上重新思考经济学提供支持。
总体来看,这本书中的模型、概念和指标都值得借鉴,除了理论层面,克鲁格曼在论述中也特别重视现实中的实证分析,找出了与理论的不同点,并分析其主要是源于历史和自我完成的预期这些分析通俗易懂,很有参考价值。但是个人认为本书中还是有点遗憾就是缺乏对城市层面的收益递增的分析,要是能在这一方面也详细阐述一下就更好了。
第五篇:地理论文
雷州聚落的起源与发展
陈欣祥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周一10光信3班)
内容摘要:通过调查和了解雷州聚落的起源与发展,认识聚落的形态及其演变,分析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白聚落地理学的含义,并能够就聚落环境来谈出对聚落未来的发展方向的看法。
关键词:雷州聚落、自然环境、建筑、文化、发展
一、雷州简介
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地跨东经109°44′-110°23′。北纬20°26′-21°11′。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北与湛江市郊、遂溪县接壤,南与徐闻县毗邻。南北长83公里,东西宽67公里,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23度C。
全市总人口141万,辖20个镇,镜内有11个国营农林盐场,雷州城为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面积4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全市耕地面积152万亩,海岸线长达406公里,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发展。具有南亚热带特色的农、林、牧、副、渔生产,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二、雷州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
雷州市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岛中部。地跨东经109°44′~110°23′。北纬2O°26′~21°11′。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北与湛江市郊、遂溪县接壤,南与徐闻县毗邻。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境内东西相距67公里,南北最大相距83公里。2.土地资源
雷州市土地总面积3532平方公里。拥有耕地面积150万亩,其中水田9O万亩,坡地60万亩,人均耕地1.2亩,有林地总面积156万亩。3.地形地貌
雷州市地质年代短暂,属第三纪玄武岩与第四纪浅海沉积物所构成的平台阶地及低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起伏不大,东西两面向大海倾斜。沟谷一般南北起向。地貌以台地、阶地、低丘陵为主,坡度相对比较平缓。
4.土壤类别
雷州市自然土壤总面积360万亩,占总土壤的68%,可分为五大类型:砖红壤土,滨海盐渍沼泽土, 滨海沙土,滨海盐土,沼泽土 5.海洋资源
雷州市位于雷州半岛中部,东西两面临海,海岸线长达406公里。全市海洋资源极其丰富,品种繁多。不但海洋捕捞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而且养殖业也迅速发展,全市30万亩沿海滩涂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开发利用。现已有16万多亩养殖对虾、石斑鱼、鰡鱼、黄脚鲩、膏蟹、泥蚶螺、东风螺等。水产养殖总产量8765吨。,其中,珍珠养殖业更为突出。雷州是中国“南珠”的重要产地,自汉代至今,一直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雷州人民从60年代开始,人工海底采珠转上了人工养殖珍珠,办起了一批珍珠养殖场。1967年,在南海水产研究所科技人员的帮助下,流沙珍珠场人工孵化珍珠贝苗喜获成功。进一步促进了珍珠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随着珍珠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珍珠工艺工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现有珍珠贝末加工厂25家,珍珠项链、珍珠手铜加工厂共56家,产品畅销香港、日本、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三、雷州聚落的起源
历史上,雷州地处天涯海角,为蛮烟瘴雨之乡,但是丰富的海洋资源,平坦的地势,良好的气候环境,吸引了先民们的聚集,渐渐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逐渐定居下来,形成南海地区最早的聚落。
考古学家发现,距今约有5000年已发现的有7处的聚落遗址。其中,英楼岭山岗遗址:位于海康港对岸海田镇英楼村东北平台坡上,面积为1O多平方米,遗物有石斧、石喯、砺石、石网坠、敲砸器、穿孔器以及夹沙陶片等2O0多件。此外,还有石头堰山岗遗址、芝园岭遗址、卜袍山岗遗址等。
在随后的几千年的聚落发展,伴随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雷州聚落所出现的手工产品,更令人瞩目。
在唐宋元时期,专家们发现窑址 60多座。其中,茂胆村窑址:位于雷城北通明河畔,属唐代斜坡势龙窑,藏有碗、盘、碟、罐等产品。公益圩窑群:位于南渡河上游,包括招板、湾仔、罩道等村古窑和公益圩窑,届宋元时期的龙窑,发掘公益圩窑所发现的器物有碗、碟、盘、炉、瓶、壶、枕等10多种。这些器物胎质灰白,釉色光润,并饰以印花,或绘以人物,或书以吉语,既有磁州窑名品的特点,又有当地独特的风格。
四、历史上雷州聚落的发展
如前所述,雷州远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人类繁衍生息。先秦时期,这里先后为越楚的势力范围。据史载,公元前355年,楚灭越之后“楚子熊挥受命镇粤,至此开石城,建楼以表其界”。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至清末,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改东合州为雷州。治所在海康(今属广东)。辖境相当今广东雷州半岛大部地区。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为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府。1913年废。
雷州城大都为县、州、郡、道、府治,成为雷州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称“天南重地”。
五、雷州聚落建筑的特色
1.雷州地区即将消亡的建筑——茅草屋。在旧石器时代,先民们居住在邻近河水、溪流边的阶地,过着采集野果、捕渔、狩猎的生活,并根据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和“红土”的土壤特点,结茅草为庐,形成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最早期建筑。最原始的茅草屋是用竹条、禾草、红土混合粘建墙体建起来的。它们的特点:适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很好住,就是怕火。但由于当地的茅草屋改造工程,它们很快就会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所以说“雷州半岛即将消亡的建筑”。2.邦塘村古建筑群。被誉为“雷州第一村”的白沙镇邦塘村位于207国道旁,清朝时该村高中及第者达100多人,其中有10多人任过六品以上官职,留下100多座古民居。最具规模的是李光祖家的“五龙九宅”,拥有4条巷道10多座屋宇。全村堪称古民居“博物馆”。3.三元塔。原名启秀塔,耸立于雷城东南三元塔公园内,东拥平畴,南拱擎雷,西扶罗湖,北枕英灵,为古雷阳人景之一“雁塔题名”。属我省著名砖塔,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因奠基时发现3颗蛇蛋,以为是三元及第之兆,故名。塔为平面八角,九层楼阁式砖石砌成,底层 和最顶层的壁厚分别为3.48米、1.90米,高57米,塔腔为穿壁式绕平座结构,以棱角牙子砖和线砖相叠涩出檐;塔身逐层递减,比例匀称,环以栏杆;内楼17层,木板铺就,每层对开拱券门。东入西上,南进北出,绕廊而行,可达板项,登塔远眺,雷城盛景尽收眼底,远处良田万顷,呼陌纵横,无边无际,塔基镶嵌浮雕,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线条粗扩,神态逼真,“铺将南国长空卷,写就雷阳不朽文,„雁塔题名‟光一叶,青春永伴我三元!”。的确,几经劫难之后,于 1983年,三元塔又得修聋,雄风重振,青春无限
4.雷祖寺。座落于雷城西南风景秀丽的英榜山,为纪念雷州第一任刺史陈文玉所建。古称“雷岗耸异”。为雷阳八景之一。届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开始以雷祖庙在唐贞观十二年(628年)立于雷城北三里的英山,后梁乾化二年(912年)迁徒改置雷祖沉于今址,重修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1992年,投巨资作了大规模的拓建。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是岭南地区最大调堂之一。调为三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四柱穿斗式梁架结构,整个建筑依山傍水,北构南趋,居高临下,气势磅确,雄伟壮观。词内珍藏丰富:有寇准诗、东坡赋、丁谓记、李纲碑,有乾隆御书匾额,有千年石人,有历朝碑刻,还有历代游客的名诗,堪称祖国文物瑰宝。正是:“英山巍巍挺名词,一任辉煌万世师!碑刻石雕存浩气,掀开潮涌又鸿基。”
六、雷州风俗文化—粤西文化精髓
雷州由于历史的渊源地缘关系,成为历史上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汇地,进而逐渐形成独特的雷州文化。1.古时人们祈求出海平安—人龙舞
素有“东方一绝”的美称。表演时,几十 至数百名青壮年和少年均穿短裤,以人体相接,组成一条“长龙”。在锣鼓震天、号角齐鸣中,“长龙”龙头高昂,龙身翻腾,龙尾劲摆,一如蛟龙出海,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显现出独特的海岛色彩和浓厚的乡土气息,是东海岛乃至雷州半岛经久不衰的民间风俗和大型广场娱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元宵佳节隆重的—摊舞
又称“走成怅”,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大约在唐宋时期从中原流传到雷州。在雷州农村,每年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五都举行一次“大摊”活动。是日,滩队轮流到各家各户的庭院中跳滩舞,演员6-8人,手足系上小银铃,清脆悦耳,锣鼓伴奏,鞭炮齐鸣,场面非常热闹。3广为人知的—雷州歌剧
雷剧源自雷州歌,由雷州歌演变为雷剧已有300多年历史,其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姑娘歌、劝世歌、大班歌(后称雷州歌剧)、雷剧。
姑娘歌产生于清康熙年间,劝世歌始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劝世歌于清道光至清本逐步衍成戏曲剧种——雷州大班歌,大班歌后来改称雷州歌剧,1964年,定称雷剧。雷剧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数以百计的传统剧目,这些剧目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唱词通俗易懂,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4.神秘的文化“”南方的兵马俑““—雷州石狗
石狗作为一方的“守护神”,安放在人们经常出入的必经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狰狞、威严的面孔让人看后总会产生不友善的感觉。于是,崇尚礼教的雷州先民便对石狗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塑新,雕刻其昂首咧嘴、含笑露善,如司仪迎宾,从此,石狗又被人称为“司仪神”。雷州石狗是雷州人民时代繁衍生息中遗留下的宝贵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创作。很可惜,在文革期间,石狗被视为“四旧”而遭劫,许多石狗被砸毁,弃之深山荒野,有的湮没泥沙、河渠,难觅其踪。
七、雷州聚落现今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雷州经济发展并不迅速,但随着经验的积累近年来,政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危机中调整,在竞争中奋进,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农业稳市、商旅旺市、科教兴市”发展战略,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新时期新目标:(1)工农互动催生发展活力
(2)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3)建设有特色资源型加工业基地
(4)规划先行 因地制宜
(5)争当粤西地区振兴发展龙头
八、对雷州聚落的个人总结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