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关关注社会民生的调查报告
“关注民生,破解七难”民情民意调查报告
居民对我区就业形势的乐观程度
乐观程度
人比例
乐观
19.43%
比较乐观
36.62%
一般
39.16%
不乐观
4.78%
3、居民群众最期待社区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主动性,多关心困难家庭
社区是政府与群众沟通联系的基础,社区工作人员更是与困难群众联系最多的群体,做好社区工作有利于保证政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困难群众遇到的生活就业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的重要途径。因此,调查中当问及“您对与困难、失业群众直接接触的社区工作人员有何期望”时,大家最希望社区工作人员“提高工作主动性,多关心困难家庭”,占60.84%;其次,希望社区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为失业群众介绍工作岗位”和“熟悉困难群众就业生活政策,为困难群众就业生活提供政策指导”的比例也分别占到59.04%和54.56%;另外,我们了解到,除了物质生活和就业上的帮助,困难群众同样需要受到精神方面的关怀,有25.56%的居民希望社区工作人员能“对困难群众提供文化生活上的帮助”。
居民对与困难、失业群众直接接触的社区工作人员的期望
期望
人比例
提高工作主动性,多关心困难家庭
60.84%
提高工作效率,及时为失业群众介绍工作岗位
59.04%
熟悉困难群众就业生活政策,提供政策指导
54.56%
对困难群众提供文化生活上的帮助
25.56%
4、群众对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问题,居民群众认为政府的确做了不少工作,从“春风行动”到就业援助、再就业培训,再到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扶持政策等,社区工作人员服务也越来越热情细致周到,方方面面都体现了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同时,居民也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一是促进困难群众思想观念上的转变。有居民认为:在帮助困难家庭和救助困难家庭的同时,希望在改善他们的心理下功夫,努力帮助他们走出生活困难的阴影,加入社会的大家庭,不要让他们觉得政府救助他们是理所当然,要鼓励他们发挥自己微薄的力量回报社会。有居民认为:就业机遇和自身具备的各种能力直接相关,岗位都需要人员,所以面临找不到工作的人,应该先解决自身问题,提高自身技能,而不是消极等待。
二是进一步加强再就业培训工作。有居民认为:许多失业人员再就业愿望很强,但是受到年龄和技能的限制无法达到岗位要求,政府应多举办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失业人员的就业素质。
三是加强沟通,充分发挥社区作为政府和群众的桥梁作用。有居民认为:政府要多督促社区等基层组织多为民办实事,如多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岗位等,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业务和服务意识培训,使社区真正能起到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四是将“春风行动”等援助政策落到实处。有居民认为:许多特困户受补贴和援助的标准定得不够符合实际,许多真正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受到最高用电量等指标的限制,不能得到补助,反而被有些钻政策空子的人得了便宜,希望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尤其是有关部门要加大调查审核力度,对困难救助对象的实际情况要核准核实,既让真正困难的群众得到帮助和实惠,又让试图钻空子的人没有空子好钻。
二、关于看病难问题
在本次调查中,“看病难”是“七难”中老百姓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目前主要症结在“看病贵”。调查显示,随着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的日益建立健全,以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目前的医疗水平看,近七成的居民肯定地认为“小病不出社区”的目标基本实现。
1、看病难,难在看病贵
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目前„看病难‟问题中最主要是什么”时,有52.77%的居民认为最主要的是看病贵,有21.97%的居民认为是看病程序繁琐,有15.1%的居民认为是医院人多拥挤,还有10.16%的居民认为是专家挂号难。
居民认为目前“看病难”最主要的问题
主要问题
人比例
看病贵
52.77%
看病程序繁琐
21.97%
医院人多拥挤
15.10%
专家挂号难
10.16%
2、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便捷性”凸显,但医疗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的日益建立健全,在被调查的居民中,有近七成的被访者或其家人去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看病,其中占84.93%的居民认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看病方便,占44.1%的居民认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看病费用低。在三成没有去过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看病的被访者中,有45.02%的居民是由于没有生病、不需要去,另外有34.6%的居民是由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门诊种类少,有28.91%的居民认为其医疗水平低,不放心。
居民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评价
人比例
去/不去的原因
人比例
去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8.46% 看病方便
84.93%
费用低
44.10%
医疗水平可以信任
21.18%
没有去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1.54% 没病,不需要去
45.02%
门诊种类不全
34.60%
医疗水平低,不放心
28.91%
卫生不放心
9.00%
费用高
3.32%
药品不放心
1.42%
3、医疗收费透明度增强,但职工基本医保满意度有待提高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各项药品价格、检查和服务费用日益透明,调查中当问及“您对目前医疗收费的透明度(主要指发票联)印象如何”时,有近八成的居民表示对医疗收费清楚(包括非常清楚和基本清楚),仍有20.78%的居民表示不太清楚。
调查中当问及“您对现行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程度”时,表示满意的居民仅为62.63%(含满意和基本满意),有32.74%的居民认为满意度一般,仍有4.63%的居民表示不满意。
4、居民群众对解决“看病难”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解决„看病难‟最重要的是解决什么问题”时,有74.89%的居民认为应该“降低药品价格和减少检查费用,加强价格监管”,有50.07%的居民认为应该“强化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生诊疗行为,防止药物滥用”,有47.09%的居民认为应该“提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引导群众小病在社区就诊”。
居民认为 “看病难”最亟需解决的问题
主要问题
人比例
降低药品价格和减少检查费用,加强价格监管
74.89%
强化医德医风建设,规范医生诊疗行为,防止药物滥用
50.07%
提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疗水平,引导群众小病在社区就诊
47.09%
健全医疗保障体系,确保人人享有医疗保障
44.54%
扩大平价医院、平价药店覆盖率
42.60%
对困难群众降低医保理赔门槛、提高报销比例
35.43%
同时,居民群众对解决“看病难”问题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在加强药价透明度的同时,增强用药合理性。有居民认为:药价不仅要有透明度,而且用药要合理性,治同一病在收到相同效果的前提下,应用较便宜的药,不要只顾经济效益,要考虑病人的承受能力,切实为病人着想。
二是继续增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和医疗水平。有居民认为:要加强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疗设施和医生医疗水平,真正使广大群众相信社区医院,做到小病就近求医。有居民认为:可以适当组织一些名医、专家去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指导、值班,来提高社区医院的知名度。
三是要加快发展平价药店,简化流通环节,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有居民认为:应该扩大平价药店覆盖率,使老百姓能更方便地买到平价的好药。有一名医务人员说:我在日常工作中切身体会到“看病难”对广大患者尤其是常年患病的人带来的不便,本人觉得减少药品从出厂到医院之间的流通环节,或者说规范我市医药品招标过程或许会使药品价格继续有所下降。
三、关于上学难问题
1、本地子女上学不难,但上好学难、上好学贵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认为我区存在“上学难”问题的居民占到34.83%。对于“上学难”问题,居民群众普遍反映,主要集中在“上好学难”、“上学贵”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上。现在本地居民的孩子上学并不难,但上学贵、上好学校更贵更难,择校费、借读费、课外辅导费等名目繁多,使普通老百姓难以招架。此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日益凸显,学校都是在保障本地孩子能够上学的情况下,才招收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但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需求的快速增长,已大大超过教育资源的扩张速度。尤其是我区上塘镇、祥符镇、康桥镇等外来务工人员比较多的地区,现在的教育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
2、居民子女择校最注重师资教学质量
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择校的时候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有88.04%的居民认为是师资教学质量,有55.01%的居民认为是学校的学风,有32.88%的居民认为是学校的硬件设施。
居民子女择校时最关注的方面
关注的方面
人比例
师资教学质量
88.04%
学风
55.01%
学校硬件设施
32.88%
交通情况
27.20%
学费
23.77%
3、提高办学质量和加强教育收费管理是解决上学难的最重要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当问及“您认为要解决就学难,应采取哪些措施”时,认为应“提高办学质量,扩大优质、重点高中比例”的居民占71.6%,有居民认为:应该提高办学质量和师资力量,扩大优质、重点高中的比例,使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好学。
认为应“加强管理,减少乱收费现象”的居民有59.79%,有居民建议:学校必须按教育管理部门出台标准收费,学校要建立由学生、家长、教师代表组成的监督检查小组对各项收费核查,签名公布,使教育收费进一步规范化和透明化。
认为应“增加教育投资,多办学校”的居民有47.68%,有居民建议:要统筹本地学生教育与外来学生教育,充分挖掘资源,合理调整布局,应该在上塘、祥符、康桥等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区,增办外来务工子女学校,尽最大努力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居民认为解决上学难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措施
人比例
提高办学质量,扩大优质、重点高中比例
71.60%
加强管理,减少乱收费现象
59.79%
增加教育投资,多办学校
47.68%
对困难家庭加大补助力度
31.99%
四、关于住房难问题 1、86.7%的居民家庭认为住房条件得到改善
在杭州“共建共享与世界名城相媲美的生活品质之城”的今天,当问及“您认为目前我区居民家庭的住房条件是否得到改善”时,86.7%的居民认为住房问题得到改善(包括有明显改善和有所改善)。
居民认为我区住房条件改善程度
改善程度
人比例
有明显改善
19.28%
有所改善
67.42%
没有得到改善
13.30%
2、商品房房价过高仍旧是制约居民购房意愿的主要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具有购买商品房意向的居民仅占到被访者的18.83%,其中63.49%的居民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31.75%的居民是想为子女购买。没有购买商品房意向的居民中,除了37.02%的居民是因为“已有住房,不需购买”,还有24.31%和37.75%的居民是由于“房价太高,不想买”和“买不起”两个原因而不购买商品房,商品房房价近期虽然有所下滑,但仍旧超出了大部分普通居民的购买能力。
居民购买商品房的影响因素
人比例
影响因素
人比例
有
购买商品房意向
18.83% 改善居住条件
63.49%
给子女购买
31.75%
投资
7.14%
目前无房,解决住房问题
5.56%
为老人购房
5.56%
没有
购买商品房意向
81.17% 买不起
37.75%
已有住房,不需要
37.02%
房价太高,不想买
24.31%
其他
0.92%
3、居民群众对解决“住房难”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经济适用房政策在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中的作用“很大”的居民仅占被访者的27.5%;大部分居民认为作用“一般”,占到55.9%;此外,还有16.59%的居民认为作用“较小”。近年来,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逐年增大,改善了很大一部分居民的住房水平,但是受覆盖面和居民消费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还是无法满足很多普通老百姓的需要,因此,居民群众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
一是加快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有居民认为:应该要进一步加大提高经济适用房覆盖面,降低商品房价格,使老百姓买得起房。有居民认为:目前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很大,但是对于一些困难群众来说价格还是不能承受,要多造一些廉租房,使连经济适用房也买不起的居民也能住上房。
二是在关心困难群体的同时,也要关注政策边缘人群的住房条件改善。有居民说:现在报纸上、电视上,都是关心困难群体,希望政府部门出台一些政策为既买不起“商品房”,又不能申请经济适用房的边缘人群、低收入者改善一下住房条件。有居民建议:随着经济适用房覆盖面的日益扩大,可适当降低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扩大受益面。
三是加强对经济适用房的管理,防止少数人用其牟利。有居民认为:应该加强对经济适用房申请者各项条件真实性的把关以及经济适用房出租出售的政策控制,使经济适用房真正用于解决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家庭,防止有人高价出租出售赚钱。
四是进一步加快实施危旧房改造。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危旧房改造和庭院改善力度,城市面貌和居民居住条件都得到了质的提升,对这一惠及百姓的实事工程还须进一步加快推进。有居民认为:危旧房严重影响着老百姓生活的安全,希望政府加快对这些房子的改造工作,对于无法实施改造的房子应该及时重建或对居民实行搬迁。
五、关于行路停车难问题
“行路停车难”已连续3年位居“七难问题”之首,是近年来杭州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
1、机动车增长过快是影响城市交通秩序的最主要原因
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影响我市交通秩序的主要原因”时,有58.89%的居民认为是“机动车增长过快”,有51.72%、41.11%和37.52%的居民认为是“机动车违章”、“非机动车违章”和“行人违章”,有28.55%的居民认为是“市民交通意识淡薄”,有25.71%的居民认为是“城市道路建设滞后”。
居民认为影响城市交通秩序的原因
原因
人比例
机动车增长过快
58.89%
机动车违章
51.72%
非机动车违章
41.11%
行人违章
37.52%
市民交通意识淡薄
28.55%
城市道路建设滞后
25.71%
道路设置不合理
20.78%
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低
16.44%
城市建设规划水平低
15.84%
其他
1.49% 2、77.12%的有车者认为“停车新政”有效改善了停车难问题
《关于破解“停车难”问题的实施意见》(“停车新政”),是市委、市政府为加快破解“行路停车难”,经深思熟虑后出台的新举措。调查结果显示,“停车新政”自7月1日起实施以来,对缓解我区老百姓停车难问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近九成的居民知道“停车新政”。本次有家用汽车的118位被调查者(占调查样本总数的17.64%)中,有77.12%的被调查者认为“停车新政”改善了自己的停车难
问题(包括完全解决和有所改善),有41.53%的被调查中认为“停车新政”实施后停车费用较低了很多。
居民对“停车新政”的知晓度
知晓度
人比例
了解
24.51%
听说过
64.57%
不知道
10.91%
“停车新政”对停车难问题的改善程度
改善程度
人比例
完全解决
4.24%
有所改善
72.88%
和以前一样
20.34%
还不如以前
2.54%
“停车新政”对停车费用的影响
对停车费用的影响
人比例
降低很多
41.53%
几乎没变
51.69%
提高了
6.78%
3、居民对缓解“行路停车难”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目前解决行路难问题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时,有64.72%的居民认为需“加大宣传,提高市民交通意识”,有50.52%的居民认为需“提高交通管理水平”,50.22%的居民认为需“加大违章处罚力度”。
居民认为行路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行路难需解决的问题
人比例
加大宣传,提高市民交通意识
64.72%
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50.52%
加大违章处罚力度
50.22%
加快城市道路建设
47.53%
强化道路建设规划
41.41%
其他
1.94%
同时,居民对缓解我区“行路停车难”还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一是发展和完善公交系统,将出租车和自行车纳入公交系统,引导居民出行“公交优先”。本次调查中,有47.83%的居民表示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是公交车,但是公车速度慢、高峰拥挤等情况也是老百姓反映的重点。有居民认为:目前机动车增长过快,道路建设肯定有一个过程,应大力发展公交,提倡大家多乘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少开私家车。有居民建议:目前老年人使用老人卡可以免费乘车,但是上下班高峰期老年人与上班族同挤公交车,更加加重了车辆拥挤程度,对老人安全也有一定影响,建议设定老人卡免费时间,在上下班高峰期刷卡需收费,这样可以对老人乘车适当分流。
二是提倡环保,控制机动车增长速度。本次调查中,当问及“是否赞同仿照上海限量发放机动车车牌证”时,有60.99%的居民表示赞同;当问及“是否赞同对购买两辆以上的家庭,征收交通拥堵费、公共资源占用费、排污费”时,也有65.77%的居民表示赞同。有居民认为:城市道路的建设有一个过程,而目前机动车增长的速度已经超过了城市道路的建设速度,应该提高全民环境、环保意识,适当控制机动车数量,特别是限制家用第二辆车的购买。
三是加强交通管理,加大对行人和车辆违章处罚力度。有居民认为:目前电动车超速行驶的现象严重危害道路安全,应停止大功率的电动车、无牌电动车、超速电动车上路行驶。有居民建议:针对本社区停车难(车辆安全)应根据市民需求,可采取电瓶车电瓶保管和代充电等便民举措,只要化小代价,得到大回报,也可减少汽车的增长造成行路难。有居民认为:机动车乱停现象特别严重,甚至影响行人、非机动车辆的正常行驶,造成交通事故隐患,应加强管理和执法,严格管理和处罚。
四是有效地开展宣传,努力实行社会长效管理机制。建议交通管理部门定期到学校、机关、企业、社区进行交通安全宣传,在街道路口开辟宣传专栏和交通安全警示口号,营造全社会参与和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六、关于清洁保洁难问题
近年来,我区始终把“打造最清洁城区”作为创建文明城区的重点工作来抓,“清洁拱墅”大行动开展以来,更是在全区形成了“部门包社区、党员干部包街巷”,人人参与、共同建设“秀美拱墅”的良好氛围。
1、全区目前环境卫生状况好,“清洁拱墅”大行动成效显著
调查结果显示,71.75%的居民认为我区环境卫生状况好(包括很好和比较好),24.81%的居民认为环境卫生状况一般,还有3.44%的居民认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同时,当问及“您认为„清洁拱墅‟活动对改善我区清洁保洁情况成效如何”时,有71.9%的居民认为成效大(包括很大和比较大),有26.76%的居民认为成效一般,仅有1.35%的居民认为没有效果。
居民对我区环境卫生状况的评价
评价
人比例
很好
18.68%
比较好
53.06%
一般
24.81%
较差
3.44%
居民对“清洁拱墅”大行动成效的评价
评价
人比例
效果很大
20.63%
效果比较大
51.27%
效果一般
26.76%
没有效果
1.35%
2、目前环境卫生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烟蒂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认为目前我区环境卫生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烟蒂”,占54.56%,其次是“机动车尾气”、“机动车、自行车乱停放”和“无证商贩在公共场所摆摊设点”,分别占45.14%、44.54%和36.77%。
居民对我区环境卫生方面主要问题的看法
评价
人比例
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烟蒂
54.56%
机动车尾气
45.14%
机动车、自行车乱停放
44.54%
无证商贩在公共场所摆摊设点
36.77%
噪音
33.63%
城市牛皮癣
33.33%
城郊结合部及城中村脏乱差
32.29%
建筑工地出入口的脏乱
27.50%
农贸市场内外的环境卫生脏乱差
25.56%
门前三包责任制不落实
24.81%
3、居民对解决“清洁保洁难”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中,许多居民表示当前环境卫生情况整体不错,清洁不难、难在保洁。
因此,当问及“您认为解决„清洁保洁难‟最主要要做好哪些方面”时,认为应“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的居民占82.51%。有居民说:清洁的环境离不开各方面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但是更离不开大家的自觉和维护,只有大家都来爱护周围的环境,环境才会更美更清洁。
认为应“加大乱丢、乱吐等破坏城市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 的居民占58%。有居民认为:清洁保洁问题上,感觉到政府力度很大,家门口的环境也一天天美起来,对于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要严格进行处罚。
认为应“提高清洁保洁人员责任心,落实区域责任” 的居民占55.9%。有居民认为:环境方面应该重视日常保洁,一些清洁保洁人员不要老是应对检查的时候才突击一下,要避免形式主义。有居民认为:现在一些社区清洁工作是承包给清洁公司的,要加强这些清洁公司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但要负责清洁打扫工作,也要负责全天的保洁工作。
认为应“让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卫生管理”的居民占45.49%。有居民说:光靠清洁保洁员做好社区保洁工作是不够的,最好可以组织一些有责任心的社区居民,成立社区卫生检查小组,与社区一起做好社区卫生管理工作。有的居民认为:增加十个环卫工人倒不如加两个“红臂章”来得有效。
此外,还有居民建议必须坚决取缔无证摊贩,建立起一整套长效的卫生管理机制。
七、关于办事难问题
市民对“七难”问题的关注中,“办事难”现已位于最后一位,居民群众对机关工作总体比较满意,但居民、企业对政府办事效率和办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1、居民最期望机关处事公正、办事效率高
调查中,当问及“您对机关作风有何期望”时,有68.31%的居民表示希望“处事公正”,有62.03%的居民表示希望“办事效率高”,有58%的居民表示希望“服务态度好”。
居民对机关作风的期望
期望
人比例
处事公正
68.31%
办事效率高
62.03%
服务态度好
58.00%
廉洁奉公
57.70%
真抓实干
51.57%
具有创新意识
27.95%
2、居民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解决“办事难”的意见和建议
调查中,当问及“对加强机关作风建设,解决„办事难‟,您认为重要的措施”时,认为应“加强机关干部思想教育,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态度”的居民占66.67%。有居民认为:现在机关办事的服务态度比过去好多了,但是希望政府能继续增强为民办事的服务意识,扎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当好人民的公仆,主动为老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事。
认为应“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审批行为,提高服务效率”的居民占62.93%。有居民认为:有些事情办事环节和办事手续仍然非常繁琐,造成“办事慢”,希望可以有“一条龙”服务,各个部门集中办理,提高办事效率。
认为应“加强机关监督检查、典型示范、评比考核”的居民占62.78%。有居民认为:除了对公务员加强思想教育以外,还要开展明察暗访,通过评比考核,增强提高办事水平的自觉性。
认为应“加强机关干部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的居民占46.94%。有居民认为:公务员也要加强日常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与时俱进,让公务员变成老百姓的“服务员”。
第二篇:关于关注民生的调查报告
关于关注民生的调查报告 实践人:
实践时间:2013年7月29号至2013年8月5号(共8天)
前言: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会议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使我们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鼓励和科学引导青年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社会发展,以关注、关心家乡发展,参与家乡开发建设为主题大力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了解党和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了解在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刻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和理性分析,得出正确的社会观察结论。
一、调查的背景与动机: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军队方面都有了很大的突破。社会的根本性质由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转化为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更加利于社会的发展,利于国家的进步与富强。
二、实践安排概况:为了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我们村的民生动态和村中的发展变化,寒假期间我做了两项工作,一是在网上大面积搜索信息与相关资料,二是自己认真观察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本次实践计划在2013年7月29号至2013年8月5号8天内完成,具体安排如下:7月29号上网收集资料;7月30号至8月2号在吉岗村村委会了解近十年来吉岗村的发展概况以及各种民生动态;8月3号至8月4号到随机抽取的村民家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村民的各种民生问题是否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村民家的生活有了哪些变化,生活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8月5号去本村各大配套设施单位进行调查,看看本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
三、实践内容:
首先,7月30号至8月2号,通过在吉岗村村委会对各委员的采访以及翻阅吉岗村近十年来的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我们知道——近30年来,吉岗村整体而言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村里的各项配套设施都得到了完善。
比如说以医疗,养老保险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疾病治疗率有了上升。国家还为退休职工买养老保险,做到老有可依,老有所养,老有所靠。
近年来我们村的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得也十分顺利;“村村通”工作已基本建设完毕,村民的出行越来越方便。而最近几年,随着政府对生态型农村建设的大力宣传,吉岗村的生态环境也建设得越来越好,绿化面积占有率有了大幅的提升,而村中垃圾分类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党的各项便民利民措施对我们村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人民的衣食住行都越来越好,而且今后会更加促进我们村的现代化发展。
接下来,8月3号至8月4号,我们去到随机抽取的村民家进行了走访调查。“抓住农村改革开放,就能掌握整个改革开放的主动权。”而这三十年来,农村的改变我们有目共睹,农村体制改革,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令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农村实地调查的时候,我们对这些变化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在调查过程中,一提到对我们农民有利的各项政策,许多村民脸上都洋溢出了幸福的微笑。在他们的带领下,我参观了他们每一户家庭,参观完我发现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现代化家电一应俱全,部分家庭都安装了电脑,信息更加灵通,娱乐生活愈加丰富。从家庭的装修来看,与城市的平均生活水平相差无几。以前,村民家中的主要交通工具主要是摩托车和电动车,而现在很多居民都购买了私家车,自驾游不再只是城市居民的专利。当然,也有些居民的生活条件稍微落后一点,但是年收入用来解决温饱问题还是绰绰有余的。我们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经济条件,都是党的正确领导所带来的福音。
8月5号是进行实践调查的最后一天,我来到了我们这里各大配套设施单位进行实地调查。随后我又来到县中心医院,随机采访了几位护士和在此看病的病人,通过他们我了解到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得很好,大多数农民都参与了农村合作医疗,看病难得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四、实践结果:通过这8天的调研,我了解了当今社会形势下,许多民生热点问题在我们村都有了很好的解决,村里一直执行以民为本的原则,为广大村民做好事,做实事,让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无论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是医疗体制改革,都进行得十分顺利,而这些工作的开展都执行透明化的原则,让村民都充分掌握时事热点,关心民生动态。虽然,农村里还存在一些不良的问题;还有不好需要改善的地方。但是,我们都坚信:农村的生活状况将会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五、实践总结和体会:
参加此次社会实践,也让我们更加了解在新时代下,农村生活、经济、文化生活的改变。在看到农村发展的同时,我们开心、幸福、欣慰的同时,也坚定了在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虽然,城市化的进程的加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还是认为,农村的土地使用面积不应该再缩短。农村人的生活、环境不应该被恶意破坏。毕竟乡里稻田里种植的是我们每天必须吃的五谷杂粮;毕竟乡里的那一片宁静、那一抹阴绿是我们在喧嚣城市下的向往。所以,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以和谐共进的眼光协调城市的发展进程来发展农村。当然,我充分相信——在新时代党、国家的英明领导下,我们的农村将会更好地避免上面的问题,将会发展得更加美好;在新时代下、在新农村政策下,我们农村人都将享受的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们在有了能力后,学成了之后。我会回报乡里,都会感恩党与国家对农村的关爱。我们也会为国家的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社会调查报告-关注基层民生 落实救助制度
社会调查报告
——关注基层民生,落实救助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的社会结构带来划时代的巨变。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经济已经步入了一个十分令人满意的阶段,小康化的广度和高度都在随时代增长。然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包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民生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已经被党和政府摆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由于历史的和其它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我们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导致在中国当代的繁华景象中,在城乡还有相当一部分弱势群体生活仍然十分困难,他们处境艰难,长期为一些基本生活的问题而发愁,十分盼待救助,国家对广大人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关注度逐步提高。2007年“两会”召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非常大的篇幅介绍了政府大力改善民生问题的措施,涉及到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方面面,其主旨就是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并出台了诸多政策不断改善民生,那么究竟这些政策究竟落实到什么程度?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于2010年寒假期间走访了所在社区的区委会及各户居民,通过对社区落实医保、劳保、最低生活保证的实际状况的考察,了解党和政府对基层社区人民及弱势群体的切实关心。
二、调查报告
(一)研究目的通过对社区主管部门及各户居民的走访,深入群众切实了解党中央民生政策在基层的落实状况,通过对被调查人员的访问关注基层人民最关心的医保、劳保、最低生活保证落实问题,从而了解党中央关心民生的重要性及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而深入体会党的民生政策带来的重大社会影响。
(二)研究内容
哈尔滨市香坊区华景小区社区居民的医保、劳保、最低生活保证的落实状况。
(三)研究方法
通过收集社区代表对民生落实情况的关注的问题进行对社区干部的采访,走访个别居民的方法深入了解调查内容,解决疑惑。详细过程附后。
调查时间:2011.01.28-02.15
调查地点:哈尔滨市香坊区华景小区
整理材料时间:2011.02.16-2011.02.19
调查人员:刘馨遥
调查对象:哈尔滨市香坊区华景小区区委会张主任,小区居民代表李某等十一人,小区居民五保户王某。
调查步骤:
1、借由小区居民代表开会期间,请会议主持帮忙组织各位小区居民代表,填写对小区的医保、劳保、最低生活保证工作存在的疑问和关心的问题。共准备空表十一份,受到有效材料十一份。整理得居民代表关心的社保问题主要有:城乡低保的概念;申请范围如何;居民医疗保险出台哪些新政策;我小区区委会为劳保做过哪些实事;我们低保户得到哪些实惠;社保工作的落实情况如何;社保工作的具体实施情况由谁保证。
2、到访区委会,根据居民代表的意见,面访张主任本小区落实党中央关于社会保障的落实情况,过程如下:
刘问:张主任,能不能跟您了解一下城乡最低保障是怎么回事?
张:好的,低保简单来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保证我们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的生活而设立的一种制度。用书面概念来讲,城市低保制度,是指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标准,对城市、城镇常住非农业户口的贫困居民,给予的适当救助以保证其最低的生活需要的制度,农村低保制度是按照当地的农村低保的标准对常住户籍所在地的农村居民给予适当的救助的一种新型的社会救助制度。
刘问: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以来,应该说解决了很多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让他们慢慢的过上了比较好的日子,那么具体到我们小区,您能谈一谈我们的医保、劳保、最低社会保证落实到什么程度吗?
张:是这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党中央和政府越来越关心人民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基层那些生活困难的人,也下发了很多好政策。比如说从医保这方面来讲,我们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10年相继出台6项医疗保险惠民政策,从4月份开始实行的。按照局党委的要求,哈尔滨市医保中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切实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确保了各项惠民政策的贯彻落实。这次出台的医保惠民政策进一步扩大了参保范围,并且提高了参保人民的医疗保险待遇,切实做到了设身处地为人民考虑,对人民有很大实惠。在劳保方面,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工作理念,为各位下岗职工提供尽可能多的下岗补助和新的工作岗位,无论是大学生就业和城乡居民就业都得到很大帮助。我们作为基层单位也是全力做好牵桥搭线工作,尽可能的保证各位劳动职工的权益。而低保方面,我们更是及时听取国家“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的要求,关心困难家庭,及时的将各种补贴款发放到居民手里,让他们踏实的过好年。
刘问:那张主任,您看咱们国家出台这么多的好政策,您也说咱们小区都及时的落实了,还有其他的单位和部门也在为民生问题努力着,但是我们的社会保障还有很多的问题存在,如何保证这些好政策切实落到实处呢?
张:小同志,你是担心我们单位光说话不办事吧?(笑)
刘:没有没有(笑)
张:你放心,人民赋予的权利,当然要为人民办事,同时接受人民的监督。自从民生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咱们哈市已经举办多次“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就是为了围绕市委和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为目的,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把监督的权利交给人民,以提升我们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这样好的政策和监督渠道,你应该不会太怀疑了吧?(笑)
刘:哪里哪里,谢谢张主任抽时间为我解答这么多关于民生的问题,通过您的回答我对咱们小区社保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有了很多了解,希望您的工作越来越顺利,小区发展越来越好,谢谢!
3、走访小区低保户,五单元的赵大爷家,过程如下:
刘问:赵大爷,您能不能给我说一下,在几年之前您的家庭状况是什么样子?
赵:这孩子,这么客气干啥,大爷家前几年那日子是真不好过,05年的时候,单位裁员,我也没有什么文化和技术,就被迫下岗了,压力非常大,到06年以后,咱们市民政局的局长们,还有咱们区的主任和工作人员们,对我关心大的很,给我申请了低保,几乎是每个月都到我家去看看我,问问我,过年给我送米,送油,送肉。
刘问:那大爷您那时候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还下岗了,一家人都指靠您,低保那些钱对您来说够用吗?
赵:是的,对别的家庭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对我的家庭来说是很必要的数目,我两个孩子正在上学,我又没了工作,媳妇也没有工作就是靠卖点菜维持家里生活,基本上我家里就是这种情况,那个时候低保是245元,对我来说真是帮助十分大。
刘问:大爷,现在您的孩子还在上学,而且二老也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家庭负担依旧很重,有没有想过其他的办法?
赵:多亏政府了,前几天区委会主任找到我说为了解决我们家庭困难,为我们申请到了下岗职工特别补助资金,要给我和老板申请个早餐车在小区里卖早餐,补助家庭的困难,这样两个孩子就不用为学费急的要辍学了。
刘问:这样真是太好了,为二老解决了后顾之忧,那您今年的年过的怎样呢,我看家里过年的气氛很浓呢。
赵:孩子你上学你不知道,咱们市委、市政府从2011年1月1日起,城市市区低保标准由310元提高到360元,而且还发放“两节”补贴,供暖补贴,物价补贴等等,就为让我们过个好年,而且社区还发动广大小区居民互帮互助送温暖,不少区里的邻居给我们家送年货,你妈妈前几天还给我送了两桶豆油呢,还有过年的饺子粉呢。
刘:是吗,真是太好了,谢谢您赵大爷告诉我这么多,您看我一直上学,都没时间常来看看您,用零用钱给您买了一箱苹果一箱橘子,希望您一家人平平安安,吉祥如意,日子越过越好!
赵:这孩子真是„„
三、结果及反思
通过寒假的社会调查,我增长了中国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规定及知识,也对我国民生存在的问题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实地走访小区的相关部门及居民家,让我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使我更深切的体察基层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疾苦。过对材料的分析和整理,以及网络和书籍资料的查阅,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以及党中央和政府在民生问题方面下的功夫和良苦用心,也坚定了我继续关注民生问题的信心。通过此次调查,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同时也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一)关注基层民生
从如上调查可以以小见大,政府在民生方面的关注程度有目共睹,“两会”上温总理的发言后二十五次掌声都是针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民生就要关注民生的几大方面: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
党中央在就业方面的保护政策极大的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与保障政策,保证了人才输送的顺畅不断档,也避免了人才的外流和浪费,合适的接洽给企业和个人、党和人民、政府和国家都带来了很大益处。对劳动者的保护政策,鼓舞了劳动者的工作热情,相关法律条文的发布,也为劳动者权益提供了保障,使劳动者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对基层人民劳动者尤其是弱势群体,如农民工及社会闲散无固定工作职业者的权益都是一种保障。对下岗职工的扶持政策体现了国家和社会的人文关怀,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
党中央在就学方面的政策,促进了教育的公平性和广泛受益性。普遍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也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人才保证。
党中央在就医方面的政策,切实从基层人民的迫切需要出发,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老大难问题。避免了家庭“因病致贫”和“因贫返病”的困难局面,改善了家庭的艰难处境。国家的“小病扶持、大病救助”政策真正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人道主义和优越性,让人民对国家更有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
党中央在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从基本生活需要方面关注民生,极大程度的维护了社会稳定,有效减弱了贫富分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给广大基层人民带来了生活保证,增强广大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为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整体实力奠定了基础。
(二)落实救助制度
我中学的政治老师曾经说过一句十分哲理的话:“政策都是好政策,一百分的政策落实了百分之五十,结果也只有五十分”。党中央出台如许多惠民利民的好政策,更需要我们抓紧落实,切实把解决民生问题落到实处。虽然党中央的社保政策得到一定的落实,我国的社保政策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改进:
1、就业方面既要积极地创造就业岗位,又要加强技能培训;
2、加速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更加注重教育公平性,给弱势群体的子女教育投以更多的关注
3、加大医疗保障的范围和力度,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的同时关注基本医疗保健;
4、从根本上“担民之忧、急民之急”,建立完善、全面的社会救助机制,健全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政府、社会志愿者相结合的救助体制,将社会保障落到实处;
5、加强监督,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加强政府政风行风建设,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将好的政策百分之百的落实下去。
这次社会调查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不仅认识到党中央对基层人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关心,而且深刻的意识到: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也是体现我党执政能力的重要表现,关注民生绝对不是逢年过节送温暖只救一时之急,只有全民参与,关注基层民生,落实救助制度,切实“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才能凝聚民族重心,集中人民力量,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事业!关注民生,行在你我!
——调查人:2011-2-19
第四篇:赣州市民生社会调查报告
赣州市民生调查报告
民生工程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做好人大民生工程监督工作,对于解决新时期的民生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赣州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选择教育、卫生、食品安全等涉及到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事项作为重点,开展监督,不断加大监督力度,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关注“教育”,强化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监督力度
教育是民生之基,也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事情。近年来,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把对教育事业发展的监督放在首要位置。围绕发展教育事业这个主题,每年都要安排监督的内容。2007年,针对赣州中心城区中小学班额暴满等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区中小学规划建设管理情况专项工作报告,并对中心城区中小学规划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中,通过网上公布问卷调查,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校、学生家长发征求意见函,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调研中发现中心城区中小学规划建设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学校资源严重不足,布局失衡;多数学校班额暴满,教师负荷太重;校园面积普遍偏小,不安全隐患较多;“五改六”的实施,小学校园、教室更加不足;优质资源分布不均,学校均衡发展亟待解决;教育管理体制有待斟酌理顺等等。针对上述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政府建议:一要加大宣传,强化对中心城区教育工作的领导。二要严格依法实施中心城区学校建设规划;三要加大投入,切实解决河套老城区教育资源不足问题;四要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教育管理工作。对赣州城区中小学进行重新规划布局,编制了《赣州市中心城区中小学布局规划》,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斥巨资对城区中小学进行改造扩建。2008年在新区新建一所小学,同时,在新城区投资3亿元建设一所高规格的完全中学赣州中学,今年夏季建成并开始招生。2008年,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了关于市本级教育费附加征收管理工作使用情况的专题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市政府协调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教育附加费征收,确保教育附加费与“三税”征收同步进行,建立健全征管的长效机制。
针对赣州企业招工难、民工求职难的状况,2010年,市人大常委会又安排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并对全市职业教育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走访了全市各类职业学校和有关企业,较全面掌握了我市职业教育和企业用工状况,通过疏理调研情况,指出了全市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措施乏力,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弱,教师队伍素质编低,整体办学质量不高、企业用工不规范。为此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政府提出要加大宣传,完善政策,加大投入整合资源,规范办校准入制度等意见建议,要求市政府认真加以研究,并切实改进。
二、关注“健康”,强化对医疗卫生事业的监督力度
医疗卫生关系到国民的切身利益,是民生的基本问题。强化“健康为民”的意识,就要加强对公共卫生工作的监督。近年来,赣州市人大常委会一直没有放松对公共卫生工作的监督,积极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以强化对公共卫生工作的监督。2007年,开展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执行情况的检查。通过检查,督促市政府要加大投入,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进一步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市政府对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建议高度重视,进行了专门研究,通过整改落实审议意见,使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传染病防治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疾控中心人员结构更加合理,公共卫生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全市的传染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得到了规范。同时,市政府在城郊规划建设了一所规模较大的传染病防治医院,使传染病治疗远离了闹市区。为促进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一步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09年,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专项工作报告。在开展专题调研时,市人大常委会在网上发布了征求意见函,并制作了关于赣州市开展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工作的问卷调查,得到了广大群众热烈响应,积极参与投票和提意见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了专项工作报告,并将审议意见转交市政府研究处理。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通过完善工作程序,简化医药费报销手续等措施,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使这项民生工程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带来利益,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关注“菜篮子”工程,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
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全市的贯彻实施,提高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2008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开展赣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活动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主要内容,以关注百姓健康,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主要目标,每年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如2009年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跟踪督办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意见》落实情况,跟踪督办了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中涉及农产品的活动开展情况,大力宣传无公害、绿色、有机、名牌农产品示范基地,倡导发展“生态、绿色、高效”现代农业等等。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市财政每年专门拔出5万元作为活动经费。通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广大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力度加大,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得到了强化。2008年,针对全市肉价大幅上涨的现状,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和审议了全市生猪产业发展的工作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认为,全市的生猪产业科学发展的意识不强,生猪防疫检测经费不能足额到位,生猪产业发展的保障不够有力,地方优良品种猪的保护和开发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向市政府提出了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生猪产业的理念,积极引进、扶持和发展生猪加工龙头企业,大力保护和推广养殖本地种猪,加快推进生猪防疫体系建设等意见建议。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及时出台了《关于推进畜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发展生猪产业的政策措施。
四、关注“稳定”,促进司法公正和社会和谐
“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稳定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条件,是民生工程的基础性工作。赣州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社会和谐稳定工作,从监督“公检法司安”工作为切入点,每年选择一些涉及社会稳定工作作为监督的重点。2008年,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执法检查,2009年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的执法检查,2010年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法》执法检查。在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中,采取市、县(区)两级联动,自查与重点检查、调查与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并通过执法检查意见交办函、听取交办函办理情况的汇报等形式,调动各方的积极性,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依靠方方面面的力量,不断提高执法检查的实效性。同时,突出抓好四个环节:一是自查自纠。召开好动员会议,由公检法领导班子和各县(市、区)公检法负责人和人大分管领导参加,部署执法检查自查自纠工作,并形成自查情况报告。二是深入调研。为使执法检查更具有针对性,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到各地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工矿企业、社区、农村开展调研,尤其是对自查报告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析,撰写调查报告。三是重点检查。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组集中时间进行重点检查,形成检查情况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和审议执法检查情况报告,要求公检法负责人列席常委会会议,听取会议审议情况。会后,综合审议意见交“一府两院”研究处理。四是督促整改。在执法检查意见反馈会上,肯定成绩的同时,着重指出法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建议,责成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加以整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稳定和谐。
总之,近年来,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关注民生,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赣州发展的全局出发,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工作思路,不断拓宽民生领域的监督工作,使赣州市民生工程进一步落实,赣州市民公寓、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医
保、社保扩面征收工作进一步扩大,低收入家庭“医、食、住、行”等进一步得到改善,老百姓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第五篇:关注民生
今见《新华时报》一篇《关注民生,勿止于造势》的时评也颇有点想法,文章说一些地方在关注民生问题上,只停留在表面上的热热闹闹,满足与刷标语造声势,喊空口号,搞花架子,扎扎实实为百姓办事的却很少。举例说有的地方喊出口号要今年实现“村村通公交”但记者到那里相对偏远的乡村一看,却八字没有一撇。有的地方腾出个房子,挂个“医务室”的牌子,弄几个游医一坐诊,就算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了。根本是在糊弄老百姓。类似的问题不胜枚举,想一下为什么会屡有这种现象:大跃进时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现在又有说话的巨人,惟恐话说得不过头。个中问题还是没有放正位置,没有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公仆,隐中似有“父母官”之患。在关注民生上,不把老百姓放在主人的位置上,没有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而是想着自己的利益功绩,想着如何迎合与上级领导,想着如何对自己的仕途有好处。对于关注老百姓的这些往往有点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能应付的尽量应付,能回避的尽量回避。往往哗众取宠,无脚踏实地,做虚功,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劳民伤财。老百姓确实是很注重实际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老百姓所关注的。有些领导干部所关心的可能是自己的“政绩”、所坐的轿车的档次。他的命运掌握在他们的上司手里,为此迎合上司,那效力与上司的事是必须做到位的。如古人所言,往往“日策马,侯权者之门„„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为了拜见尊颜,甚有“立厩中仆马之间,恶气袭衣椐,即饥寒毒热不可忍,不去也”。政绩如何,老百姓说了不算数;仕途升迁,目前老百姓作不了主;开门七件事绝大部分老百姓自己也无能把握——要看领导,要看老板。“关注民生”有时往往会劳苦而功劳不大,或劳而无功,甚至会出现吃力不讨好的现象。那么虚做、呼口号、流于形式的这样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没有雨点是最好的工作方式了。大家心照不宣,心里你知我知就可以了,能糊弄一番老百姓,让老百姓心里热一会就可以了。“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烤红薯”只是戏曲中的台词了,“不为五斗米折腰”更是遥远千年的事了。“采菊东篱下”见的毕竟是荒山野水,没有那灯红酒绿、轻歌曼舞的现代都市的情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