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三三模前语文热身卷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6:47: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届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三三模前语文热身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届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三三模前语文热身卷》。

第一篇:2011届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三三模前语文热身卷

1.填空

(1)乡书何处达?。(2)无可奈何花落去。

(3)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4)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5)但愿人长久。(6)此中有真意。(7)长风破浪会有时。(8)山回路转不见君。

(9)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10)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11)莫愁前路无知己,?(12)蒌蒿满地芦芽短。

(13)__________,只缘身在此山中。(14)儿童散学归来早。(1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16)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17)__________,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东船西舫悄无言。(2)别有幽愁暗恨生。

(3)__________,石破天惊逗秋雨。(4)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5)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

(6)衔远山,吞长江,__________,横无际涯,气象万千。(7)《出师表》中表明作者淡泊名利、志趣高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

1.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本题满分17分】 萝卜灯 鲁曦

①我的家乡有元宵节点萝卜灯的风俗,并且对此还颇有些说法:谁的灯最亮,亮的时间越长,那么,他今后的日子一定过得越顺溜儿,好运气也会常伴随他,总之一切吉祥的含义都包括在里面。所以,每年元宵节,父亲都要挑选几个大个儿萝卜,给我们每人做一盏萝卜灯。②几年前,姐姐也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每逢元宵节晚上,父亲都要拿出我们年终考试成绩册来做一下比较。成绩好的,表扬之后加上一句“不要骄傲”;考得差的当然要挨“批”了,最后便会听到“不要灰心,下次争取”这样一句安慰勉励的话。

③那时候,每次姐姐都比我考得好,尽管我每次都努力地学习,尽力地去考,但每次还是比姐姐差那么一点儿,所以那句安慰勉励的话也总是说给我听的。父亲对我们的成绩稍做评论之后,便把两盏最大的刻着我们名字的萝卜灯分给我们。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底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暖暖的感觉。我看到过许许多多绚丽多彩的花灯,却从来没有过那种暖暖的感觉。因此,我盼望着过元宵节,盼望着从父亲的手中接过他精心为我制作的刻着我名字的萝卜灯。④自从姐姐为了这个贫困的家,为了年迈多病的父母,为了我能够继续读书而退学之后,一家人的希望就都寄托在我身上。如今我终于考入了重点高中,实现了全家人的梦想。可这次高一年级的期末考试我却让父亲失望了,成绩册的语文成绩栏里写着两个清晰的字:“作弊”。我对不起我的父母,更愧对为我付出太多的姐姐。⑤又到元宵节了,我不知道父亲看过我的成绩册之后,会有怎样的表情?究竟给不给父亲看?以往不论我做错了什么事,都没瞒过父亲,即使受到严厉的批评,也不曾后悔过„„我下定决心,把成绩册递给正在抽旱烟的父亲。我默默地低着头,等待父亲的训斥。“啪”!我的心猛地一紧,父亲的烟斗掉在地上,碎了。陪伴了父亲十多年,也是父亲离不开的那支烟斗摔碎了!

⑥我不敢看父亲的眼睛,我知道父亲的目光中有疑惑、有惊讶、有恼怒、有失望„„是的,我让父亲失望了。我忽然有些后悔刚才的决定。父亲极力控制住他激动的情绪,缓缓的声音震动着我的耳膜:“孩子,你都长大了,我也老了,你妈又生病,供你上学不容易啊!还有你姐,你也应该对得起她呀!你是个懂事的孩子,我不多说了。”最后,父亲留下一声叹息,转身去做萝卜灯了。⑦那一刻,我只想哭。

⑧父亲在仔仔细细地用刀切着洗净的萝卜,切得很慢很慢,父亲努力地使每一刀都切正,只有切正了,做成的灯才平平整整,放在那里才稳稳当当。父亲用一枚生了绿锈的铜钱,在切好的萝卜的平面上用力地旋转着,父亲转得很慢,好像是在努力完成一个很重要的动作。最后,父亲把黄澄澄、清亮亮的花生油顺着灯xīn浇下,慢慢地、慢慢地,满一点儿,再满一点儿„„

⑨我再也忍不住眼泪,任凭它顺着双颊滚滚落下。

⑩泪眼朦胧中,父亲捧着一盏萝卜灯向我走来。桔红色的灯光映得父亲那布满皱纹的脸红红的。父亲的目光流露着深切的慈爱,流露着更加殷切的希望。刹那间,一股暖流袭遍我全身,我伸出双手,接过父亲给我做的那盏最大的、刻着我名字的萝卜灯。(央视“第三届电视散文”)【小题1】(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朦胧()灯xīn()结合语境,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1分)

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心底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暖暖的感觉。

【小题2】文章以“萝卜灯”为题,不仅因为这是全文的线索,还因为其中寄托着父亲对我哪些深厚的期望?(2分)

【小题3】我为什么决定把成绩册给父亲看?后来又为什么后悔了?(3分)

【小题4】第⑤段划线句子“父亲的烟斗掉在地上,碎了”一句中的“掉”字改为“砸”字好不好?联系上下文说明理由。(3分)

【小题5】请对第⑧段划线句子进行赏析,说说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深意。(3分)

【小题6】请你在文章的结尾处为作者补写一段50字左右的内心独白,要求想象合理、符合情景,语言流畅。(3分)

1.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完成下题。【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自《三峡》)【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选自《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神灵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指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小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B.飞漱其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C.高峰入云峰峦上入霄汉D.斯是陋室是日,天宇晴霁【小题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沿:______________(2)不可悉见悉:______________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小题4】【甲】【乙】两篇选文中所写的山,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小题5】【甲】【乙】两篇选文所抒发的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

2.古诗文阅读

(一)〔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小题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在句中的意思。(1)便要还家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3)诚不可缺诚:(4)卒亡天下卒: 【小题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小题3】“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小题4】“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

1.诗歌鉴赏 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小题1】 请翻译“将军白发征夫泪”。(3分)

【小题2】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句中运用什么典故,表达了什么情感。(4分)

2.【古诗阅读】

清平乐 · 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本词情景交融,王氏庵的景象和词人的心情即相融会,增强抒情效果;一句 “”与“平生塞北江南”相呼应,不仅推进词人情感的发展,而且前后对比,突出重点。(3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村夜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小题1】首句中运用了叠词“苍苍”“切切”,好在那里?(3分)

【小题2】请描绘“月明荞麦花如雪”的景象,并指出这句蕴含了诗人的什么感情。(3分)

1.下列两个题目,任选一个作答。

(1)一次挫败的经历,一个难忘的胜利,一篇睿智的文章,一句善意的劝慰,一种特别的爱好„„凡此种种,会使你的知识得以丰富,智慧得以增长,让你站上人生新的高地。请你以“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2)人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尝试各种挑战和困难,如何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是我们的新课题。请以“留点(尊严、雅量、感动、快乐、友谊、健康„„)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先在横线上选填恰当的词语,然后完成文章。

第二篇: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一模(六 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高三一模(六 期末)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6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出国后选择去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玛雅美术馆参观,但________式的参观却不在少数;尽管城市中的雕塑越来越多,但真正走入市民精神生活的却________;尽管文化市场上艺术品________,但泡沫也不少,个别收藏者连作者都不了解就举牌,一转身又投向下一场拍卖。

A.浅尝辄止 所剩无几 琳琅满目 B.走马观花 寥寥无几 琳琅满目 C.走马观花 所剩无几 鳞次栉比 D.浅尝辄止 寥寥无几 鳞次栉比

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分)()A.伏击某一运动中之敌,打早了,暴露了自己,也让敌人有了防备;打迟了,敌人已集中驻止,伏击变为啃硬骨头。B.马云说,让阿里巴巴坚持18年的是阿里的理想主义,一个公司如果失去了理想,天天思考的就是赚钱,那就变成了一部赚钱的机器。

C.每到寒暑假,学生们都离开校园,这条街上的很多商铺就像冬眠了;等学生返校时,这条街又渐渐热闹起来。

D.近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暴涨致使美国基金经理马克·哈特亏损约2.5亿美元,现在他茶饭不思,健康状况亮起了红灯。

3.下列对联中,属于纪念屈原的一组是(3分)()①至圣无域泽天下 盛德有范垂人间

②旨远辞高,同风雅并举 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 ③万顷重湖悲去国 一江千古属斯人

④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侥幸心理实际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法制的日益健全,靠侥幸取胜或避害的可能将越来越小,社会终将是老实人的天下。①违规者不受处罚,老实人不被奖励 ②主要是由个人道德决定的 ③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④侥幸心理自然就适逢其时了 ⑤也跟普遍存在的社会不公有关

⑥在一个赏罚不明的社会环境里,老实被视为无用的别名 A.⑥③①④②⑤ B.③⑥①②⑤④ C.②③⑤⑥①④ D.②⑤③①⑥④

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漫画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A.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B.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乐 毅 论 苏 轼

自知其可以王而王者,三王也。自知其不可以王而霸者,五霸也。或者之论曰:“图王不成,其弊犹可以霸。”呜呼!使齐桓、晋文而行汤、武之事,将求亡之不暇,虽欲霸,可得乎?

夫王道者,不可以小用也。大用则王,小用则亡。昔者徐偃王、宋襄公尝行仁义矣,然终以亡其身、丧其国者,何哉?其所施者,未足以充其所求也。故夫有可以得天下之道,而无取天下之心,乃可与言王矣。范蠡、留侯,虽非汤、武之佐,然亦可谓刚毅果敢,卓然不惑,而能有所必为者也。观吴王困于姑苏之上,而求哀请命于勾践,勾践欲赦之,彼范蠡者独以为不可,援桴进兵,卒刎其颈。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留侯谏曰:“此天亡也,急击勿失。”此二人者,以为区区之仁义,不足以易吾之大计也。

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大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者?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今以百万之师,攻两城之残寇,而数岁不决,师老于外,此必有乘其虚者矣。诸侯乘之于内,齐击之于外。当此时,虽太公、穰苴不能无败。然乐毅以百倍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奈何以百万之师,相持而不决?此固所以使齐人得徐而为之谋也。

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项籍之解而东

解:突围 B.燕之并齐

并:兼并 C.反其田里

田里:家乡 D.不王则审所处

审:审问

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五霸:战国时代的五个称霸一方的国君,一般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

B.留侯:张良的爵位。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援桴:以击鼓指挥军队进击。击鼓和鸣金是古代军事指挥的号令,击鼓进兵,鸣金收兵。

D.三晋:赵、魏、韩三国的合称。他们原是晋六卿中的三个,后来联手打败晋执政者,瓜分晋形成三国。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使齐桓、晋文而行汤、武之事,将求亡之不暇,虽欲霸,可得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者以为燕惠王不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据文章第三、四段,概括乐毅失败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10~11题。

定 西 番 温庭筠

①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

【注】 ①汉使:指张骞。《汉书·张骞传》:“骞以郎应募,出陇西,凡西域之大宛、康居、月氏、大夏、乌孙诸国,先后皆定。”张骞死后,西域人常怀念之。

10.词的上下两阕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作简析,并简要概括作者寄寓的思想情感。(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简要赏析“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__________________,此亦飞之至也。(庄子《逍遥游》)(2)汩余若将不及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3)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6)__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八佾篇》)(8)____________________,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咏史》)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手 屠格涅夫

①科洛托夫卡村建在一座光秃山丘的斜坡上,一道深不见底的冲沟把这个贫穷的小村庄分成两半。冲沟上端有一座小木屋酒店,人称“安乐窝”。

②七月里热得令人难受的一天,我想到“安乐窝”去喝一杯。在门口我就听说“土耳其人”雅什卡和小包工要赛歌——为了一杯啤酒。这时,“安乐窝”里面已经聚集了很多人。中间站着雅什卡,他约莫二十三岁,瘦削而挺拔,嘴唇虽然很厚却又漂亮又富有表情。他身旁站着一个四十来岁的男人,肩膀宽阔,颧骨很高,长着一双鞑靼人的细眼睛。大家叫他“野老爷”。他对面坐着的是小包工:这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矮壮汉子,脸上有麻点,头发鬈曲,褐色的小眼睛不时机灵地看看周围的情景。此外,还有很多人都在这里热切地等待着,包括绰号叫“笨蛋”和“眨巴眼”的两个人。

③抓阄之后,小包工向前跨了一步,用极高亢的假嗓子唱了起来。他的嗓音相当甜润悦耳;歌声从高音转到低音,又不断地回到高音上,然后保持着高音,竭力延长着。他停了一下,忽然又热情奔放地接着唱起原先的曲调。那曲调的起承转合有时十分豪放,有时十分有趣。他唱的是一首欢快的舞曲。最后,在一个转折处,他唱得特别成功,“笨蛋”和“眨巴眼”开始轻轻地和起来。小包工为听众普遍感到满意所鼓舞,便把歌曲加上许多花腔,发狂般运用着喉咙,终于精疲力竭,发出最后一个渐弱的强音——听众异口同声地爆发出一片疯狂的欢呼声。④“你唱得好,老兄,唱得好,”掌柜伊凡内奇亲切地说,“现在轮到你了,雅什卡。让我们看看,谁赢谁„„小包工唱得很好,唱得很好。”

⑤雅什卡往四下里看了看,深深地透了一口气,唱了起来。他唱出的第一个音微弱而不平稳,似乎不是从胸中发出,而是从一个遥远的地方传来。第二个音比较坚定而悠长,但仍明显地颤动着,就像一根琴弦在有力的手指突然拨动下发出响声之后迅速转弱的余音。第三个音后,一首凄凉的歌便渐渐强烈起来,舒展开来,不绝如缕地流将出来。我们大家都感到亲切而又惊心动魄。说实话,我很少听到这样的声音:它有点沙哑,又有些发颤,开头甚至有些病态;但其中蕴含着一种并非做作的深沉的激情,有青春,有力量,有甜蜜的感觉,还有一种令人沉醉的业已麻木的哀愁。歌声里鸣响着、表现着一颗俄罗斯人真实而炽热的心灵,它紧紧地抓住您的心,直接扣动那属于俄罗斯人的心弦。歌声渐渐扩展开来,不再发抖,它颤动着,但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情所产生的微微的颤动,它像一支箭刺进听众的心窝,不断地加强、坚定和扩展。我觉得泪水在我心中沸腾,并且涌向眼眶;掌柜的垂着头,“眨巴眼”转过身来;在“野老爷”那铁板似的脸上,从紧蹙的眉头下正慢慢地滚下大滴大滴的泪珠。要不是雅什卡在一个非常尖细的高音上仿佛突然中断似的结束了歌曲,我真不知道众人的沉醉将如何化解。没有人喊一声,大家仿佛在等待,他是不是还要唱下去;但是他睁开眼睛,似乎为我们的沉默感到惊奇,接着用探询的目光把所有的人扫视了一遍,于是他明白,胜利是属于他的„„

⑥我们从沉醉中惊醒:大家忽然快乐地、乱哄哄地说起话来。我又看了雅什卡一眼,便走出去了。我不想留下来——我怕破坏自己的印象。我走到一个干草棚里,在一堆青草上躺下,久久不能入睡,雅什卡那扣人心弦的歌声还在我耳边萦绕不 去。醒来的时候,天已完全黑了,但从不远处灯火通明的酒店里仍传来一阵阵隐约可闻的喧闹声。我走到窗口,看到一派并不令人愉快的虽然是五光十色的景象:所有的人都酩酊大醉——首先是雅什卡,他敞怀坐在长凳上,用嘶哑的声音轻轻唱着一支下流舞曲,懒洋洋地拨动着吉他的琴弦。汗湿的头发一绺绺挂在他那煞白的脸上。

⑦我转过身,快步走下科洛托夫卡村所在的山丘。山丘底下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它沉浸在一片苍茫的暮霭之中,显得更加无边无际,仿佛同正在暗下来的天空连成一片。

(选自《猎人笔记》,有删改)13.结合情节,概括科洛托夫卡村村民的生活状态。(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赛歌这一部分情节中,小说描写了小包工唱歌的场景,请联系全文简析其作用。(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分析第⑤段中,作者是如何描写雅什卡的歌声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探究小说结尾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香菱学诗背后,恰恰是诗的毁灭和远方的消失

詹 丹

一些学者在解读《红楼梦》的“香菱学诗”的时候,往往会赞美香菱的诗人气质以及面对残酷命运的诗性坚持。在他们看来,写命运对香菱等女性的折磨,是为 了写出他们在残酷命运中一种诗意的抗争。而香菱写下的咏月诗和她对自己香菱这一名字的诗意解读,体现出了香菱的情怀、香菱的诗与远方。

然而,在欣赏香菱写诗的执着,并且为她梦中得来的第三首咏月诗叫好时,我们不能不惊讶地发现,当她卒章显志般写出“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时,她是在不自觉中,把自己的命运,与抒情主人公合二为一了,在她名分上的丈夫薛蟠远走他乡时,她下意识地把他作为了思念的对象。而这一对象,恰恰是最无诗性最不懂诗意的呆霸王。这样的“两呆相遇”,既是对香菱命运的残酷嘲弄,也是对诗本身的一次嘲弄。舒芜在谈到几次诗社时说:“第五次诗社后,**迭起,死丧破败相继,再也没有结社吟诗的雅兴了。回顾第一次海棠社,正是宝玉挨了打,贾母下令不许贾政再叫宝玉,把宝玉保护在大观园之后的事。五次诗意的青春的欢笑,只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暂时的间隙里,才有可能。作者并不是想他们作诗,就随时可以把他们调到一起来热闹一阵。”对于《红楼梦》来说,情节展开中所谓的“诗与远方”,既是对情节或人物刻画的必要补充,更是揭示了诗性被制约、被毁灭的社会性。

周汝昌曾分析贾宝玉偷偷外出祭奠金钏的一段描写具有诗的意境,这样的意境当然是以内化的感情来垫底的。但残酷的是,领会这种感情,品赏这种诗意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联想到金钏冰冷的尸体,联想到宝玉保护金钏的无力。所以,如果我们单独摘引出那样一段宝玉私祭金钏的文字来细细品赏其诗意,未免显得有点轻飘飘。我们只有把这种诗化的祭祀描写,与他之前和金钏戏言被王夫人呵斥后,一溜烟逃走的情节连起来看,才能恍然:在《红楼梦》中,所谓诗性或者说诗意的产生,有时固然是人物对现实的一种超越和抗争,是对心灵世界的一种固守和坚持,但更多的时候,则是人物力量衰弱之征兆,是一种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当《红楼梦》写出了这种现实的残酷、当这种诗意被毁时,如果我们像书中的一僧一道那样,把一切归因于命运的无常,看似解释了问题,其实是消解了问题。因为当作品中展现的不合理的社会问题、制度问题被神秘主义的命运无常观包裹起来后,分析者也只能从外部世界退缩到心灵的自我,甚至从意志自由退缩为一种心灵的感觉,于是所谓的“诗和远方”,就跟不敢正视人生的“瞒和骗的文艺”只有一步之遥了,而伟大的《红楼梦》那种深刻批判现实的力量,当然也就落在了他们分析的视野之外。

时下有许多鸡汤文,都被“诗和远方”这一短语来概括,但用以说明《红楼梦》的思想艺术特性,并以此价值取向来解读《红楼梦》,却容易得出许多貌合神离的结论,结果可能是,解读者只是为小说诗意的表象和片段所激动,把自己和他人带到了与《红楼梦》本质不太相关的远方,一个只会让人“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的远方。

所以,依我之见,写香菱的诗性情怀,恰恰是为了说明这种个人情怀连同整个人生难逃悲惨的社会命运,从而把批判的锋芒引向了诗的外部社会。用这样的方式解读,才能真正理解《红楼梦》的价值所在。(选自《文汇报》,有删改)17.作者为什么说《红楼梦》中“香菱学诗”的背后,“恰恰是诗的毁灭和远方的消失”?(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依据本文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解读《红楼梦》?(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鲁迅《无声的中国》

2018届扬州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B(浅尝辄止: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语境是说游客参观不细致,不是强调研究,故第一空应选用“走马观花”。所剩无几:指剩下的不多。寥寥无几:指非常稀少,没有几个。语境只是强调数量少,没有强调剩下的情况,故第二空应选用“寥寥无几”。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多指书籍或工艺品)很多。鳞次栉比:多形容房屋有次序地排列着。语境写的是艺术品,故应选用“琳琅满目”)2.C(A.将艰巨的伏击任务比作硬骨头。B.将公司比作机器。C.将商铺当动物来写,属比拟中的拟物。D.将健康状况不佳比作亮红灯)3.B(①中的“至圣”“泽天下”“盛德”等,表明这是纪念孔子的对联。②中的“旨远辞高”“行廉志洁”“与日月争光”都化自《屈原列传》。③中的“悲去国”指屈原被流放,“一江”指屈原的自尽地点汨罗江。④中的“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等,表明这是纪念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的对联)4.D(②⑤当为一组,概述侥幸心理产生的原因,其中②是从主要角度说的,⑤是从次要角度说的,③①⑥是对⑤中“社会不公”一词的具体阐述,④是③①⑥的结果,应放在③①⑥之后)5.A(从画面中的弯月、人及人站立的姿态、树及影子等可知。B项中的“八月十五夜”与画面中的弯月不符;C项中的“月明”与画面不符;D项与画面意境不符)6.D(审:明白)7.A(“战国”应改为“春秋”)

8.(1)假使让齐桓公、晋文公去做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事情(王道),那他们将要自寻灭亡都来不及了,即使想要称霸,能够成功吗?(4分)(2)议论的人认为,是因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才会被敌人用了反间计,用骑劫顶替乐毅为将,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4分)9.燕国兼并齐国,不符合其他国家的利益;滥施仁义,未能急攻,错失良机;相持不决之时,未能休兵安民,消灭齐人斗志;不能审时度势,灵活决策。(每点1分)【参考译文】

自己知道可以成就王业并且真正称王的,是古代三王(夏禹、商汤、周武)。自己知道不可以成就王业而成就了霸业的,是春秋五霸。有人曾经这样论说:“图谋成就王业却没有成功的,那最坏的结果也还能成就霸业。”唉!假使让齐桓公、晋文公去做商汤和周武王那样的事情(王道),那他们将要自寻灭亡都来不及了,即使想要称霸,能够成功吗? 所谓的王道,不可以用在小的地方。用在大的地方可以成就王业,用在小的地方,就会被消灭。当年徐偃王、宋襄公曾经推行他们的仁义,但是最终自取灭亡,失去国家,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所推行的,不足以来满足他们所追求的。所以如果有获取天下的方法,但是却没有获取天下的想法,这才可以同他说王道。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和西汉留侯张良,虽然不是辅佐商汤、周武王的贤臣,但也可称得上是刚毅果敢的人物,才能卓越,遇事不糊涂,能够有他一定要做的事。看看吴王夫差被困在姑苏城上,而向越王勾践哀求保全性命,勾践曾经想赦免他,当时 只有那范蠡认为不可以,然后击鼓进兵攻打姑苏城,并最终杀死吴王。(楚汉相争的时候),项籍突破重围向东败逃时,高祖也曾想罢兵西归,可是张良上谏说:“这是上天要让项羽灭亡,赶快追击,莫失良机。”这两个历史人物,都认为小小的仁义,不足以改变我们的军国大计。

唉!乐毅本是战国时期的英雄,不知道真正的王道,只是私下曾经听闻过王道,这就足以使他灭亡了。议论的人认为,是因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才会被敌人用了反间计,用骑劫顶替乐毅为将,才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他们认为乐毅之所以不能取得伐齐的成功,完全是命运的不幸,而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然而,假设当时燕昭王还在位,即使齐国的反间计不能得逞,乐毅也终究会失败。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燕国想吞并齐国,但是这却并不符合秦国、楚国和三晋之国(赵、魏、韩)的利益。乐毅如今用百万的军队去攻打(莒、墨)两城的残兵败将,而用了几年的时间都不能取胜,军队长年在外,这样就一定会有敌人利用他的国力空虚。诸侯在内部作乱,齐国在外面攻击。到了这时候,即使是姜太公、田穰苴在世也不能不失败。然而,乐毅用百倍于敌人的兵力,连续几年都攻不下两座城池,并不是他的智谋和力量不够,而是因为他打算用仁义来使齐国的百姓顺服,所以不能够狠心猛攻城池而导致这样的结果。因为齐国人苦于湣王的暴政,乐毅如果这时候撤退而停止战争,治理政务,放宽赋税、劳役,使农民能够到回到家乡,使老人小孩生活安定,使得齐国人不再有斗志,那么田单之辈又利用谁跟他去作战呢!为何乐毅用百万军队和两个小城对峙好几年却不决战?这是让齐国能够慢慢谋划这件事的原因。在战国时,兵力强盛的国家吞并国力弱小的国家,难道仅仅是我燕国么?拿燕国和齐国的军队围攻两座城池,并且加紧攻击,要有消灭敌人后再吃饭的决心,难道谁会说不行吗?哎呀!想称王就称王,不想称王就要明白所处的位置,不能使两头都失去而让天下人讥笑。

10.上阕写过去张骞离开西域时民众的不舍和思念,下阕写现在再也没有张骞这样的人出使西域。(1分)对张骞平定西域功绩的赞美;(2分)对国家衰弱无力经营西域的失望。(2分)11.①拟人:赋予月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表现月影的情态;②视觉、听觉、心理感受相结合:“羌笛一声”写听觉,“月徘徊”写视觉,“愁绝”是心理感受;③借景抒情:通过羌笛悠悠、月影徘徊表达了词人的感伤之情(答“以景结情”亦可)。(每点2分)12.(1)翱翔蓬蒿之间(2)恐年岁之不吾与

(3)造化钟神秀(4)无案牍之劳形(5)小楼昨夜又东风(6)挟飞仙以遨游(7)既往不咎(8)历览前贤国与家

13.居住环境恶劣;生活贫穷;心灵真实而炽热;日常生活中思想麻木。(每点1分)14.①展示小包工演唱技巧的高超;②为下文描写雅什卡演唱震撼人心蓄势;③突出了从心灵流淌出来的声音才有强大的感染力。(每点2分)15.正面描写唱歌的过程,多用比喻,使得歌声形象可感;侧面通过“我”和其他听众的反应,衬托歌声的美妙而令人震撼的特点。(每点2分)16.对当时俄罗斯民族美好人性因生活艰难而被遮蔽的忧虑;对俄罗斯人真实、炽热、奔放的心灵回归的呼唤;以景结情,含蓄蕴藉,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每点2分)17.香菱的诗是对诗本身的一次嘲弄;香菱的诗不过是无奈之下的自我安慰;《红楼梦》中这样的情节其实揭示了诗性被制约、被毁灭的社会性。(每点2分)18.文章首先提出有些学者认为“香菱学诗”体现了香菱的“诗和远方”;然后作者剖析了香菱写诗的实质,驳斥了“香菱学诗”体现了香菱的“诗和远方”这一观点;最后提出从社会命运的角度来解读才是解读《红楼梦》的正确方式。(每点2分)19.①要从具体文本出发深入揣摩;②要正确理解作者的意图;③要看到《红楼梦》深刻批判现实的力量。(每点2分)20.略。

21.予以为须溪元不知诗/其批《选》诗首云/诗至《文选》为一厄/五言盛于建安/而勃窣为甚。(每处1分)22.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2分)23.①刘须溪对诗歌的发展状况判断不正确;②对李杜的诗歌不知道探本溯源,忽略了《选》诗的价值。(每点2分)【参考译文】

世人都认为刘须溪是能欣赏诗的人,因为他对《文选》中的诗、李杜等名家的诗都有过评点。我认为刘须溪原本不懂诗,他评点《文选》中的诗开头就说:“诗到《文选》时发展遇到阻碍。五言诗在建安时期盛行,但缓慢发展的情况尤为严重。”这话的根本已经是错误的了。刘须溪只知道尊崇李杜,却不知道李杜的诗学自《文选》。我曾经说刘须溪是裁剪罗缎铺的客人,从没有到过苏州、杭州、南京等地的纺织作坊。

24.CD(C.陈宫并未劝阻曹操,而是和曹操一起杀了吕伯奢一家;D.鲁四老爷家半脱落的对联是《祝福》中的细节)25.(1)拿出珍贵的茶招待黛玉等人,体现妙玉对他们的认可;妙玉嘲笑黛玉来显示自己的高雅;与妙玉的结局形成巨大反差,更加突出人物的悲剧性。(每点2分)(2)在老葛朗台看来,人生中没有亲情和人情,只有金钱和利益。(2分)例如,妻子生病,治病需要花钱,葛朗台原本觉得是“抹自己脖子”,但他想到花几个钱看病就会保住一大笔财产,认为“这交易划得来”。(举其他事例言之成理亦可,2分)26.个性鲜明、事例生动;承载了某一时代人们社会生活的普遍性和精神气质的共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迹(答“都能净化心灵、启迪思想”亦可)。(每点1分)27.为我们的人生敲响了鞭策的警钟;为世道人心注入正能量,为迷茫的人群指出积极的方向;平凡的小人物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爱的温情和奉献的可贵。(每点2分)28.选择典型人物时选取范围要广,要突出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要认真观察生活,找到生动鲜明的形象;要有真感情,并能融情于笔端。(每点2分)

第三篇:江苏省南通市2018年高考语文考前前六套卷(卷二)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

一、语言文字应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从苏州到西山,出口,大自然就展开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山更多,湖更大,就更多。古诗中的“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而西边的消夏湾,更是 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里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还有秀美的荷 花摇摆的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A.变幻 恰到好处 流传 B.变幻 活灵活现 流传 C.变换 恰到好处 留传 D.变换 活灵活现 留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成语)运用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组”,第一处: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侧重指由变化而改变。变幻,指没有规律,难以揣测的变化。此处凸显“湖”的美不胜收,应用“变幻”。第二处:恰到好处:指说话做事恰好到了最合适的地步。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過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常形容人。根据语境,此处应用“恰到好处”。第三处: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世。更多指具体事物从上代传到下代。流传:谣言、新闻或其他信息在人们中间的传播。此处“传说”应用“流传”。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的范围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要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的使用范围、搭配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攝英雄泪。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考查学生理解判断诗句中修辞手法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A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红巾翠袖”是借代;比喻,将“潭面”比作“镜”;拟人,“聚”B项,C项,D项,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态感,使人仿佛看到群山竞向潼关奔来的情景;“怒”字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黄河咆哮发怒,如人生气,尽显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故选A。3.王教授书斋落成,同事老李要送一联诗句给他,以下最合适的是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是“王教授书斋落成,同事老李要送一联诗句给他,以下最合适的是”,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能力。答题时注意题目提示信息“书斋落成”“最合适”,C项,来自朱熹《观书有感》是说要保持心灵澄澈,必须多多吸收新知,适合“书斋”环境。故选C。

4.为使上下文通顺合理,应填在文中横线上的一项是

虽然下着细雨,天空还是像帘幕低垂。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推开半闭的窗,雨丝就悄悄地飞进来,扑到脸上,送来一点并不愉快的凉意。

A.有如张着纱幕,远山端水墨画似的逐渐融化,终于烟雨云融合作一处 B.仿佛一只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掀动着翅膀欢叫 C.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刚探出头就又匆匆放下了窗帘 D.仿佛一只触着蛛网的飞虫,身心都紧贴在那密密的丝缕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抓住前后句出现的“雨”帘幕低垂”并不愉快的凉意”等词语作一番分析,如果选A.那么,“感觉”如张着“纱幕”,而后面的文字并不在陈述“感觉”,却转到其他意思上去了,显然A项不当。如果选B项,那么B项中“小鸟……掀动着翅膀欢叫”在感情色彩上和前后文不一致,显然也不当。如果选C项,那么用“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来形容“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则不大恰当,所以C项也不能选。只有D项,从文字上看,“密密的丝缕”既和上文的“下着细雨”相照应,也和下文“雨丝……扑到脸上”相照应,而且从感情基调上看也是相一致的。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先从语句形式方面考虑,要求话题一致,陈述对象一致,叙述角度一致,情调保持一致,上下文句式保持基本一致,与上下文思路保持连贯。还要注意语言音节上的和谐及押韵。再从语句内容方面考虑,在时间上、事理上注意先后顺序。还要在上下语句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语言风格要前后一致。语段衔接,前瞻后顾,注意上下文主语的承接及逻辑的内在联系。找突破口,用排除法。做题思路是:考查陈述对象(主语)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5.下列诗句中,与下图画面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为“下列诗句中,与右图画面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考查学生为画面情境配诗句能力。解答此类题,学生既要关注图片内容,读懂图片的意境,又要求理解选项所给诗句表达的意境。本题,画面只见楼之一角,脚下是茫茫云海,头顶是皎皎明月,均烘托其高。B项,“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意思是说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是极写山上寺院的高楼的高。画面无“床前”,排除A;画面无“把酒”,排除C;画面无“海上”,排除D。故选B。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叶嘉传 苏轼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天子见之,曰:“吾久饫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

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倾之。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遂引而宴之。少顷,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由是宠爱日加。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久则有效。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武 业:从事;以……为业 A.或劝之业.卿名 饫:饱。指所闻已多 B.吾久饫.之 倾:倒下 C.计欲倾.思困 茶:疲倦 D.神茶.7.下列对文中画短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给传:传,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古者以车驾马,秉诣京师,称传车。给传,即提供传车。

B.郡守:指郡的行政长官。始于战国,秦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汉改称太守。

C.书指尚书,与后文“尚书,朕喉舌之任也”中“尚书”意义相同,中国古代官

和”致仕”“乞骸骨”,D.告老指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意义大致相同。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2)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9.本文表面写人,实写茶叶,根据全文,概括说明这样说的根据。【答案】6.C

7.C

8.(1)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能忍受呢!

(2)就给他的儿子封赐爵位,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品行优良的弟子,年年推荐给朝廷。9.命名(叶嘉)、生活环境(名山)、外形(面目较黑、气质如铁)、品性(遗香、言苦、其气飘然,若浮云、刚正不阿)、功用(令人清醒)他人态度(陆羽为著其行录、殊令人爱)。【解析】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计欲倾之”意思是“谋划着要排挤他”,C项,“倾”意思是“倾轧,排挤”。故选C。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C项,“书指尚书,与后文‘尚书,朕喉舌之任也’中‘尚书’意义相同,中国古代官”说法错误,“书”指《尚书》,史书名;后文“尚书”,才是官名。故选C。

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句中:“司”,管理;“苦辞”,难听的话;“堪”,忍受。(2)句中:“爵”,封赐爵位;“宗支”,家族;“宗支之良者”定语后置,品行优良的家族中弟子;“贡”,推荐给朝廷。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9.试题分析:题干是“本文表面写人,实写茶叶,根据全文,概括说明这样说的根据”,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读懂文章,然后圈出文章文中关键词句,根据关键词句进行信息概括,回答问题。本题,通读文章,在文中筛选圈出能体现写人其实是写茶叶的信息,然后进行概括即可。通读文章,文章为叶嘉写的一篇传记,实际上是为茶叶立传。首先传主名字“叶嘉”暗含茶叶,生活的环境“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外形“容貌如铁,资质刚劲”,品性“其气飘然,若浮云”“遗香后世”“其气飘然”“言苦”,功用“不觉洒然而醒”,以及他人对叶嘉的态度“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等方面可以看出本文表面写人,实写茶叶。参考译文:

叶嘉,福建人。他的先人住在上谷。曾祖父叫茂先,修养高尚却不去做官,喜欢游览名山,到了武夷山,很喜欢这里,于是就在这里安了家。曾经说:“我培植功德,虽然不被当世的人所采用,却给后世留下了清香,我的子孙后代一定会在中原地区兴盛起来的。”

等到叶嘉出生后,年轻时就注重培养好的气节品行。有人劝他练习武艺。他说:“我应该作为天下英武之人的精华,扛一支枪举一杆旗哪里是我做的事呢?”于是游学并拜见了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与众不同,为他写下了记录他行止的文章,并流传于后世。皇上读了介绍叶嘉的文章,认为他很好,下令建安太守征召叶嘉,并用传车送他到京城来。

太守这才派人查访叶嘉的住处,让拿出皇帝的诏书给叶嘉看。皇帝看到了叶嘉,说:“我很久以前就听过你的大名,只是不了解你的真实情况,我一定要试试看。”于是就回头对大臣们说:“我看叶嘉外貌像铁一样,禀性刚劲,难以急用,必须让他经过锤炼挫折才可以。”就用话来吓唬叶嘉:“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要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叶嘉忽然吐了一口气,说:“我只是住在深山密林的卑贱之人,有幸被皇上选拔到这里,(如果)能够造福他人,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推辞。”皇上听罢笑了,把叶嘉安排到重要的部门,让他掌管机要事务。

皇上于是下令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和叶嘉共事。欧阳高嫉妒叶嘉刚一做官就得宠谋划着要排挤他。叶嘉虽然遭受羞辱,并因此而站起来,但脸色并未改变。皇上责备欧阳高,喜欢叶嘉,看着他的颜色,过了好一会儿,说:“叶嘉确实是清白之士,他的清气飘然如白云。”于是邀请他一起宴饮。过了一会儿,皇上高兴地咂了咂舌头,说:“刚才我看到叶嘉并没有多少好感,回味他的话,让人珍爱啊,我的精神不知不觉就轻松而清醒了。《尚书》说‘敞开你的心扉,滋润我的心田’,说的就是叶嘉啊。”于是封叶嘉为钜合侯,位居尚书,并说:“尚书是专管我的喉舌的。”从此叶嘉更加受到皇上的宠爱。

后来因为在花园侍宴,皇帝饮用过量,叶嘉苦苦劝谏。皇帝很不高兴,说:“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就唾弃他,命令侍从把他打倒在地上。叶嘉严肃地说:“陛下一定要甜言蜜语口齿伶俐的人才喜欢吗?我说的话虽不好听,时间久了却有好处,陛下尝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于是皇上宽恕了叶嘉,然而也因此疏远了他。

叶嘉仕途不顺之后,就隐退回到福建中部。皇帝因为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叶嘉,又在国事上操劳受累,神情倦怠思维困顿,很想念叶嘉。就下令把他召来,还像以前一样恩宠他。过了一年,叶嘉请求让他告老回乡,皇帝说:“钜合侯,对我可真是尽忠了。”就封赐爵位给他的儿子。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品行优良的弟子,年年推荐给朝廷。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东 郊 韦应物

吏合局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注】①事:指政事。②遽:急促。澹:澄静。③陶:陶渊明。④庶:庶几,差不多。10.作者在东郊获得了哪些乐趣?请结合诗句解释。11.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在诗中有哪些心情变化。

【答案】10..①在郊外,杨柳、和风、青山能够使“我”的思绪变得澄明;②可以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沿着洞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③可以欣赏芳香的原野落着述蒙的细 雨,谛听大地上的春鸪呜啼。

②11.①开头作者拘束于“吏舍”,即“官府”,心情烦闷;②到东郊之后,看到优美的景色,心情舒畅;③最后要决心学习陶渊明,归隐东郊。【解析】

10.试题分析:题干是“作者在东郊获得了哪些乐趣?请结合诗句解释”,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能力。本诗写春日郊游情景,先写拘束于公务,因而案牍劳形。次写春日郊游,快乐无限。再写归隐不遂,越发慕陶。一二句意思是说诗人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实在烦闷,清晨出去郊游顿觉精神欢愉。三至八句写东郊之游的快乐:诗人来到东郊,看到杨柳依依,在和风里摇曳不定。青山如画,淡泊了诗人的尘念俗情。诗人斜倚树丛休息,感觉是多么安宁;沿着山涧,继续信步前行。微雨过后,芬芳的原野更加滋润清新,斑鸠声声,却不知在哪里欢鸣。但毕竟诗人是个做官的人,心中时时要冒出公务之念,因此最后四句诗人指出自己向来喜爱幽静,可惜总难以遂心。公务缠绕,生活常感觉迫促不宁。所以自己终将辞谢官职,去营造茅屋一进,追随陶潜的步履,过着像陶渊明一样的田园生活,但愿得到那清雅的风情。所以作者在东郊获得了乐趣主要在诗歌的三至八句,答题时,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11.试题分析:题干是“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在诗中有哪些心情变化”,是考查学生把握赏析诗歌情感能力。作者在诗中的心情变化,可以根据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得出。一二句“吏合局终年,出郊旷清曙”写诗人困守官舍终年感到烦闷。漫步郊野,感觉曙光荡涤了自己的胸襟。然后三至八句具体些到东郊看到的美景和自己的感觉:诗人来到东郊,看到杨柳依依,在和风里摇曳不定;青山如画,感觉淡泊了诗人的尘念俗情。诗人斜倚树丛休息,感觉是多么安宁;沿着山涧,继续信步前行。微雨过后,芬芳的原野更加滋润清新,听到斑鸠声声,却不知在哪里欢鸣。字里行间透露出诗人看到美景时的心情舒畅。最后四句“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写诗人虽然游东郊心情舒畅无比,可是诗人毕竟是个做官的人,心中时时要冒出公务之念,因此决心以后能摆脱官职,结庐此地,希望能过上像陶渊明一样的田园生活。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本题诗中诗人心情变化,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得出。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鲲之大,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2)_______________,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4)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5)___________,隔离天日。(杜牧《阿房宫赋》)(6)水陆草木之花,______________。(周敦顾《爱莲说》)(7)居安思危,____________,有备无患。(《左传》)

(8)___________________,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答案】

(1).不知其几千里也

(2).日月忽其不淹兮

(3).长河落日圆

(4).造化钟神秀

(5).覆压三百余里

(6).可爱者甚蕃

(7).思则有备

(8).苟利国家生死以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知、淹、圆、钟、覆压、蕃、备、苟、以。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五、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那夜,那对盲人夫妻

周海亮

①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的喝彩。②那是乡下的冬天,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些简单的乐器。大多时村里会包场,三五块钱,会让他们唱到很晚。在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那是村人难得的节日。

③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散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个方向,继续走。换不換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④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用了极业余的嗓音。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是他们的舞台。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⑤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进骨头。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村长说要不明天再演吧?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村长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村长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村长撇撇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⑥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不会被结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村长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人夫妻。

⑦我离他们很近。月光下他们的表情一点一点变得悲伤。然后,连那声音都悲伤起来。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惟一的一盏灯已经熄灭,可是他们肯定能够感觉出面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了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有弄出任何一点声音。⑧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入地变幻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掺进一种悲怆的调子。

⑨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果然,我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他们还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刚刚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⑩突然我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彩,那完全是无知孩童顽劣的游戏。我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们能够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⑪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瘵去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同时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声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我不断制造出来的噪音,来自我那声顽劣的喝彩及我这个惟一的观众。

⑫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稳。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⑬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什么。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彩,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阳光。

⑭尽管,我承认,那并非我的初衷。

13.第③段和第⑫段都详细描写了盲人夫妻的走行姿势,是否重复?请简述理由。14.请赏析第⑤段划线的句子。

15.结合文意,推断第⑨段男人“泪流满面”的原因。16.探究“我”的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

【答案】13.不重复。①两次出现反复强调了盲人夫妻相濡以沫的感情和生活的艰难,从而深深打动读者。②两次详细描写反映了“我”思想的变化。第一次描写主要表现了“我”作为孩童的顽劣,认为盲人夫妻行走姿势的可笑;第二次描写则表现了“我”经历那个夜晚之后,对盲人夫妻的同情和敬意。

14.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明严寒来的速度快且气势汹汹。为下文几乎无人看戏的情形作铺垫,且更好突出盲人夫妻守信、真诚的品质。

15.①信守承诺却无人理会;②认真演唱却无人喝彩;③悲怜妻子的卖力表演;④身世之悲。

16.①“我”是故事的观察者(“串联情节的线索”亦可)。盲人夫妻淳厚的形象是由“我”这顽童的独特视角展现出来的。②“我”又是这个故事的参与者。“我”出于恶作剧的喝彩却鼓舞了盲人夫妻,转而促使“我”的成长。③通过“我”与盲人夫妾的互动彰显出要学会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立意主旨。【解析】

1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第③段和第段都详细描写了盲人夫妻的走行姿势,是否重复?请简述理由”,这是考查文本材料安排的技巧。首先明确观点,一般依从作者的观点;然后陈述理由,先分析两处描写各自的内容以及这一内容所表现出的心理变化。第一处,是写幼年时关注到的“盲人夫妻的行走姿势”,“年幼的我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啊……”,此时的“我”认为盲人夫妻行走姿势非常可笑,体现“我”作为孩童时的顽劣;第二处,是“我”经历那个夜晚后,对盲人夫妇离开时行走姿势的描写,态度情感发生变化,满心地同情和敬意。

1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这是考查学生鉴赏句子技巧的能力。先到文中找到划线的句子,明确句子的表达方式以及所写的中心,然后再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刺进骨头”,这句话属于描写性的内容,描写的对象是“严寒”,“蹿进”,运用拟人的修辞;风“像刀子”,运用比喻的修辞;“突然”写严寒来的快,“刺进骨子”写严寒之猛;这一内容为“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做了铺垫,而盲人夫妇却在这样的天气依然出演,表现出守信的特点。点睛:鉴赏语言是高考常考题型之一。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鉴赏对象的表达方式,如属于景物描写,一般从修辞、动静、虚实、空间、感官等角度入手,如属于人物描写,一般从修辞、动作、细节等角度入手;然后明确句子陈述的对象,分析效果的时候,要注意景物的特点、人物的情感(心理、品质等)。比如本题,第五段的划线句属于描写性的文字,描写的对象是“严寒”,故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效果,再从结构上看这些内容与下文、人物形象的关系。

15.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结合文意,推断第⑨段男人‘泪流满面’的原因”,这是考查学生分析文本、概括文意的能力。可以先到文中找到“泪流满面”这一内容,然后再到文中找到观众的表现和他们自身的表现。第四段“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里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本身”,第七段“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唯一的一盏灯已经熄灭,可是我肯定他们能够感觉出面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呢”,第八段“女人投入地变换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掺进一种悲怆的调子”,第九段“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第十一段“男人飞快地擦去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声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找到这些内容然后从观众、自身等方面进行概括。16.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探究‘我’的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这是考查小说阅读中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可以从结构、形象、主旨等方面答题。文中的主角是“盲人夫妇”,故事情节主要围绕盲人夫妇那少人观看的演出展开,从结构上来看,借助“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串起文章故事情节,算是文章的线索;从形象上来看,盲人夫妇在我们心中逐步清晰起来,得益于“我”的观察和叙述;从主旨上来看,盲人夫妇从悲伤到快乐源于“我”的喝彩、“我”的认可,这彰显了文章的主旨。

点睛:次要人物的作用如下:对主要人物烘托、对比、反衬作用;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对小说主旨的凸显作用;以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我”,多起到见证人的作用,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又能增加小说的真实性。答题的注意点如下:首先应梳理出次要人物做的事,其次考虑次要人物的行为、性格与小说主人公、情节、主旨有无关系;最后答题时一定将他们的关系点出。比如本文中,“我”所做的事情就是观察盲人夫妇行走的姿势、“欣赏”他们的演出、为他们喝彩,在文章情节的推进中改变了对待盲人夫妇的态度,故可以从情节、形象、主旨等角度作答。

六、现代文阅读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莱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莱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非常重要。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⑪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 大的错误。

(原文有删改)

17.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有什么作用。18.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19.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有哪些异同?

【答案】17.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18.首先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接着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然后进一步阐述对另外两种文学批评的认识;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考据、批评与欣赏的关系点。

19.相同之处:文艺作品的欣赏者应通过直觉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形象产生交流,由此得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不同之处: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是纯粹个人的,全凭直觉。而作者认为文学批评还应结合考据;也不能全凭直觉,还应说出美丑好恶的道理。【解析】

17.试题分析:题干是“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有什么作用”,是考查学生把握这是考查论据及其作用能力。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在议论文中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得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起抽象、概括的结果。本题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属于事实论据。作者列举了自己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时,教授的授课内容,诸如研究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版次,某字在各个版次中写法,莎士比亚看过什么书,某剧根据什么书写的等等。这些内容与欣赏莎士比亚剧本无关,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内容。作者详细写这些功课的内容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同时,通过“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可以得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18.试题分析:题干是“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是考查学生把握文章论述思路能力。把握文章的论述思路可以先整体把握文章,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然后概括层意,最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关联词将各层层意连接起来即可。通读文章,本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一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第二部分,二至⑤自然段,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第三部分,六至十自然段,进一步阐述对另外两种文学批评的认识;第四部分,第十一自然段,总结全文,重申考据、批评与欣赏的关系点。最后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的关联词将文章四个部分的段落大意连接起来即可。点睛:论述思路类题目答题一般三步走: 第一步,给要分析论述思路的文章或段落划分层次结构; 第二步,概括各层层意;

第三步,用“首先作者提出……观点;然后……;接着……;最后……(得出……的结论)”形式把各层层意连接起来。

19.试题分析:题干是“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有哪些异同”,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文章,找准范围,挑选出相关段落,本题答题范围为文章⑤⑧⑨⑩四段。然后概括即可。第⑤段写道:“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緊的事还是仲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咯领略它的滋味。”第⑧段认为“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第⑩段“我是傾向于印象派的”,指的是第⑨段相关内容,从这里可以筛选出二者的相同点。根据第⑩段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与第⑨段对比,不难得出不同点,然后分条概括即可。

七、作文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做人要像山;有人说,做人要像水;有人说,做人就要做太阳;有人说,小小的萤火虫不好吗?

【答案】如山若水,成就圆融之美

一位先哲说,人的一生应努力追求这样的境界:为人如山,处事若水。山仁,水智;山静,水动。山,非山,而是一种沉稳厚重,坚毅不拔的人格态度与心灵的安静;水,非水,而是一种忍耐包容,圆润柔和的处事方式与变化的灵巧多端。为人如山,处世若水,岂不善哉?

你可曾记得山涛?曾是竹林七贤之一的他,并没有像其他诸君一样,在与权贵的斗争中,在与世俗的纠缠中被现实磕得头破血流。他选择了妥协。他选择如水一般在新的现实中继续他兼济苍生的人生理想,匡扶黎民。他又用他山一般的意志,使自己的心不受权贵的侵扰。虽然其余几位竹林“六贤”的精神也值得我们佩服,但我们不禁扼腕叹息:世间再无嵇康的《广陵散》了……其实:山涛进一步便是嵇康,嵇康退一步便是山涛。老子《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说的不正是山涛?他既有水的圆融又有山的坚毅,成就了圆融之美。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这是清代著名学者李渔为“且停亭”拟就的亭联。李渔经历宦海沉浮之后,晚年在山中专心于修复花木,烹茶煮酒,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事实上,每个人都会经历起起落落。奋斗与挫折,如山一般沉静,如水一般保持心的灵动。且行,且停,才能找到自己的平衡点。

《论语》有云:小不忍则乱大谋。南怀瑾先生在他的书中曾这样解释:忍,对人,是包容;对事,是果断。从中,我不免得到很多启示,我将其引申为:对人,我们要像山一样,行“仁”,包容;对事,我们要如水一样拥有果敢的行动力,一往无前,这样,以圆融之力,方能取得成功。

苏轼曾云:人生如逆旅,我本亦是行人。人生的漫漫长路上,时而引吭高歌,时而辗转低迷,这些都是人生的常态。然而,如何在如此人生之路上成就圆融之美,获得成功,就要坚持“为人如山,处世若水”的人生哲学。正如泰戈尔诗歌的启示:铸就鹅卵石之美的不是锤子的击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卵石,便是人的坚毅品质,水,则是圆融的处事方式。

如山若水,成就圆融之美。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写作能力。所给的材料写出了四种不同的做人态度,作文时,写出其中一种做人态度便视为符合题意;逐一写四种做人态度也符合题意;如能融合在一起(如将山和水融合、将太阳和萤火虫融合),进行辩证分析,则可适度加分。如果完全脱离这四种做人态度,自己另写一种或几种,则降等给分。材料中四种做人态度均运用了比喻手法,写作时本体、喻体对应要合理,如对应不当,或只出现本体不分析喻体,可酌情扣分。材料要紧扣“做人”二字来写,如替换为“人生”,或变为“有的人像山”,则不妥当,应降等给分。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做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息向倾向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含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有几个“因”“一事多因”的材料,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有人说,做人要像山;有人说,做人要像水;有人说,做人就要做大阳;有人说,做一只小小的萤火虫不好吗”,材料给出四个比喻句,其实是给出四种人生态度,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进行立意。

第四篇:江苏省南通市2018年高考语文考前前六套卷(卷二)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

一、语言文字应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就更多。古诗中的‚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

。而西边的消夏湾,更是

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里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还有秀美的荷 花摇摆的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

A.变幻

恰到好处

流传

B.变幻

活灵活现

流传

C.变换

恰到好处

留传

D.变换

活灵活现

留传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B.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攝英雄泪。

C.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D.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3.王教授书斋落成,同事老李要送一联诗句给他,以下最合适的是(3分)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为使上下文通顺合理,应填在文中横线上的一项是(3分)

虽然下着细雨,天空还是像帘幕低垂。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推开半闭的窗,雨丝就悄悄地飞进来,扑到脸上,送来一点并不愉快的凉意。

A.有如张着纱幕,远山端水墨画似的逐渐融化,终于烟雨云融合作一处

B.仿佛一只枝头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掀动着翅膀欢叫

C.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刚探出头就又匆匆放下了窗帘

D.仿佛一只触着蛛网的飞虫,身心都紧贴在那密密的丝缕上 5.下列诗句中,与右图画面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3分)

A.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D.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叶嘉传 苏轼

叶嘉,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遣诣京师。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天子见之,曰:‚吾久饫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

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倾之。.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遂引而宴之。少顷,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由是宠爱日加。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久则有效。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劝之业武

业:从事;以„„为业

.B.吾久饫卿名

饫:饱。指所闻已多

.C.计欲倾之

倾:倒下

.D.神茶思困

茶:疲倦

.7.下列对文中画短线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给传:传,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古者以车驾马,秉诣京师,称传车。给传,即提供传车。

B.郡守:指郡的行政长官。始于战国,秦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汉改称太守。

C.书指尚书,与后文“尚书,朕喉舌之任也”中“尚书”意义相同,中国古代官

D.告老指封建时代臣子或官员因年老辞去职务,后泛指年老退休,和”致仕”“乞骸骨”,意义大致相同。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4分)

(2)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4分)9.本文表面写人,实写茶叶,根据全文,概括说明这样说的根据。(4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郊 韦应物

吏合局终年,出郊旷清曙。杨柳散和凤,青山澹吾虑。依丛适自憩,缘涧还复去。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乐幽心屡止,遵事迹犹遽。终罢斯结庐,慕陶真可庶。

【注】①事:指政事。②遽:急促。澹:澄静。③陶:陶渊明。④庶:庶几,差不多。

10.作者在东郊获得了哪些乐趣?请结合诗句解释。(6分)

11.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在诗中有哪些心情变化。(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鲲之大。(庄子《逍遥游》)

(2)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3)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4)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5)

,隔离天日。(杜牧《阿房宫赋》)

(6)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顾《爱莲说》)

(7)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左传》)

(8)

,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五、现代文阅读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那夜,那对盲人夫妻

周海亮

①我永远记得那个夜晚。悲怆的声音一点点变得平和,变得快乐。因为一声稚嫩的喝彩。

②那是乡下的冬天,常有盲人来到村子,为村人唱戏。他们多为夫妻,两人一组,带着胡琴和另外一

得的节日。

③让我感兴趣的并不是那些粗糙的表演,而是他们走路时的样子。年幼的我常常从他们笨拙的行走姿势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卑劣的快乐。那是怎样一种可笑的姿势啊!男人将演奏用的胡琴横过来,握住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胡琴的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自己的男人,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在狭窄的村路上,深一脚浅一脚,面前永远是无边的黑夜。雨后,路上遍散着大大小小的水洼,男人走进去,停下,说,水。女人就笑了。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然后换一个方向,继续走。换不換都一样,到处都是水洼。在初冬,男人的脚,总是湿的。

④那对夫妻在村里演了两场,用了极业余的嗓音。地点在村委大院,两张椅子就是他们的舞台。村人或坐或站,聊着天,抽着烟,跺着脚,打着呵欠,一晚上就过去了。没有几个人认真听戏。村人需要的只是听戏的气氛,而不是戏的本身

⑤要演最后一场时,变了天。严寒在那一夜,突然蹿进我们的村子。那夜滴水成冰。风像刀子,直接进骨头。来看戏的人,寥寥无几。村长说要不明天再演吧?男人说明天还得去别的村。村长说要不这场就取消吧?男人说说好三场的。村长说就算取消了,钱也是你们的,不会要回来。男人说没有这样的道理。村长撇撇嘴,不说话了。夫妻俩在大院里摆上椅子,坐定,拉起胡琴,唱了起来。他们的声音在寒风中颤抖。

⑥加上我,总共才三四名观众。我对戏没有丝毫兴趣,我只想看他们离开时,会不会被结冰的水洼滑倒。天越来越冷,村长终于熬不住了。他关掉村委大院的电灯,悄悄离开。那时整个大院除了我,只剩下一对一边瑟瑟发抖,一边唱戏的盲人夫妻。

也许他们并不知道那惟一的一盏灯已经熄灭,可是他们肯定能够感觉出面前的观众正在减少。甚至,他们会不会怀疑整个大院除了他们,已经空无一人了呢?也许会吧,因为我一直默默地站着,没有弄出任何一点声音。

⑧我在等待演出结束。可是他们的演出远比想象中漫长。每唱完一曲,女人就会站起来,报下一个曲目,鞠一躬,然后坐下,接着唱。男人的胡琴响起,女人投入地变幻着戏里人物的表情。可是她所有的表情都掺进一种悲怆的调子。

⑨我跑回了家。我想即使我吃掉两个红薯再回来,他们也不会唱完。果然,我再一次回到村委大院,他们还在唱。女人刚刚报完最后一首曲目,刚刚向并不存在的观众深鞠一躬。可是我发现,这时的男人,已经泪流满面。

⑩突然我叫了一声好。我的叫好并不是喝彩,那完全是无知孩童顽劣的游戏。我把手里的板凳在冻硬的地上磕出清脆的响声。我努力制造着噪音,只为他们能够早些离开,然后,为我表演那种可笑和笨拙的走路姿势。

⑪两个人同时愣了愣。好像他们不相信仍然有人在听他们唱戏。男人飞快地瘵去了眼泪,然后,他们的表情同时变得舒展。我不懂戏,可是我能觉察他们悲怆的声音正慢慢变得平和,变得快乐。无疑,他们的快乐,来自我不断制造出来的噪音,来自我那声顽劣的喝彩及我这个惟一的观众。⑫他们终于离开,带着少得可怜的行李。一把胡琴横过来,男人握着前端,走在前面,女人握着后端,小心翼翼地跟着,任凭男人胡乱地带路。他们走得很稳。男人停下来,说,冰。女人就笑了。她不说话,却把胡琴攥得更紧。

⑬多年后我常常回想起那个夜晚。我不知道那夜,那对盲人夫妻,都想了些什么。只希望,我那声稚嫩的喝彩,能够让他们在永远的黑暗中,感受到一丝阳光。

⑭尽管,我承认,那并非我的初衷。

13.第③段和第⑫段都详细描写了盲人夫妻的走行姿势,是否重复?请简述理由(4分)

14.请赏析第⑤段划线的句子。(4分)

15.结合文意,推断第⑨段男人“泪流满面”的原因。(6分)

16.探究“我”的形象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六、现代文阅读

(二)(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是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莱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的关系如何?‚哈姆莱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非常重要。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专家,把一席菜的来源、成分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

‚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只贪美味,尝到美味便把印象描写出来,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是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它们是相反的。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⑪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夫,有的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 大的错误。

(原文有删改)

17.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有什么作用。(6分)

18.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述层次。(6分)

19.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有哪些异同?(6分)

七、作文(70分)

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做人要像山;有人说,做人要像水;有人说,做人就要做太阳;有人说,小小的萤火虫不好吗?

语文Ⅱ(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1-23题。(10分)

五代距今百有余年,故老遗俗,往往垂绝,无能道说者。史官秉笔之士,或文采不足以耀无穷,道学不足以继述作,使五十有余年间,废兴存亡之迹,奸臣贼子之罪,忠臣义士之节,不传于后世,来者无所考焉。惟庐陵欧阳公慨然以自任盖潜心累年而后成书其事迹实录详于旧记,而褒贬义例,仰师《春秋》,由迁、固而来,未之有也。至于论朋党宦女,忠孝两全,义子降服,岂小补哉,岂小补哉!

(选自陈师锡《五代史记序》)

2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

22.后世有三部注释《春秋》的书,合称“春秋三传”。请写出书名。(3分)

23.根据文本概括欧阳修创作五代史的背景。(2分)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4.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三国演义》中写诸葛亮出山时,先写司马徽推荐,后写徐庶再荐,之后用刘备三顾茅庐等情节来铺垫请出诸葛亮。B.《家》中高老太爷是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他的性格特征是专制,冷酷,毫无人情味。

.《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首尾呼应:开端是小男孩曼诺林在黎明时分送圣地亚哥岀海;结尾是圣地亚哥扛着工具回来,小男孩再来看他。

D.《阿Q正传》中写阿Q临死前,感到最遗憾的事有两件:一是画押时,圆圈没有画圆;二是游街时,没有唱出几句戏。

E.《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既担负复仇的使命,又承受亲情、爱情、友情等的折磨。“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表现出哈姆莱特内心的矛盾。

25.简答题(10分)

(1)《红楼梦》中潇湘馆的环境与林黛玉的性格有着怎样的关联?(4分)

(2)《茶馆》结尾,王利发让儿媳孙女去“西山”,作者这样写有何深意?(6分)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6-28题。

在诗与思的辩难中,我看到的最有力的文宇来自同样‚富有热情与痛苦‛的雪莱。1821年,雪菜在《为诗辩护》中写道,推理与想象是人类的两种活动,自有人类即有诗。而语言最初的发明,本身就是诗。在他看来,广义的诗人是具有审美能力的人。诗人的隐喻式表达,层出不穷的联想,这些虽然不能绘出人类思想的全景,却有助于表现人类崇高的目的,领会世间的真善美。自古以来,当科学攻城略地不断扩大我们生活的疆土时,诗歌已经借着想象,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宇宙,所以,雪莱赞美诗人‚是世间未经公认的立法者‛。

大多数时候,我觉得人生最荒谬而无望的,但也正是这种荒谬而无望,给了我们赋予自己人生意义的可能。一个人活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自我赋予意义的能力。我们需要找到并拥有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借此击碎现实的荒谬。正如辛波斯卡所说:‚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

诗歌与个人寻找生活的意义有关,一定程度上属于私域范畴。诗歌不同于社论,虽然人们也会将它拿出来发表,但是它所具有的私人属性也是不容忽略的。有些诗歌,读者看不懂,作者自己或许也不全懂,但是无关紧要。就像你进不了别人的大脑中思考。他需要的可能只是获得一种审美上的存在感,至于交流,什么是美,都在其次。

这不表示我鼓励诗人都去自说自话,固步自封。既然承认文学首先是人学,承认诗关系到人的自我塑造,诗歌也因此具有某种公共性。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私有性,还是公共性,诗的价值都在于意义的赋予和美的呈现。这也意味着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外,还交织着一个文学搭建起来的意义领域,安放作者的灵魂。

(选自《读书》2015年第2期,有删改)

2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中所阐述的“诗”与“思”的关系。(6分)

27.如何理解辛波斯卡所说的“我偏爱写诗的荒谬,胜过不写诗的荒谬”这句话?(4分)

28.作者是如何认识诗歌的私人性的?(5分)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A 解析:变换,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侧重指由变化而改变。变幻,指没有规律,难以揣

。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過真,使人感到好像亲眼看到一般,常形容人,此处应用“恰到好处”。“留传”更多讲具体事物从上代传到下代,此处“传说”应用“流传”。2.A 解析:B“红巾翠袖”是借代;C比喻,将“潭面”比作“镜”;D”怒”,比拟。3.C 解析:C项来自朱熹《观书有感》是说要保持心灵澄澈,必须多多吸收新知,适合“书斋”环境。4.D 解析:抓住前后句出现的“雨”“帘幕低垂”“并不愉快的凉意”等词语作一番分析。A项,“感觉”如张着“纱幕”,而后面的文字并不在陈述“感觉”,却转到其他意思上去 了,显然A项不当。B项中“小鸟„„掀动着翅膀欢叫”在感情色彩上和前后文不一致,显然也不当。C项,用“有如一个娇怯的小姑娘”来形容“黄梅季节特有的感觉”不大恰当。只有D项,从文字上看,“密密的丝缕”既和上文的“下着细雨”相照应,也和下文“雨 丝„+„扑到脸上”相照应,而且从感情基调上看也是相一致的。5.B 解析:画面只见楼之一角,脚下是茫茫云海,头顶是皎皎明月,均烘托其高,故选B。画面无“床前”,排除A;画面无“把酒”,排除C;画 面无¨海上”,排除D 6.C 解析:倾,倾轧,排挤。7.C 解析:“书”指《尚书》,史书名;后文“尚书”,才是官名。8.

(1)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能忍受呢!(得分点“司”“苦辞”“堪”各1分,句意1分。)

(2)就给他的儿子封赐爵位,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品行优良的弟子,年年推荐给朝廷。(得分点“爵”“宗支”“贡”各1分,“宗支之良者”句式1分。)

9.命名(叶嘉)、生活环境(名山)、外形(面目较黑、气质如铁)、品性(遗香、言苦、其气飘然,若浮云、刚正不阿)、功用(令人清醒)他人态度(陆羽为著其行录、殊令人爱)。【参考译文】

叶嘉,福建人。他的先人住在上谷。曾祖父叫茂先,修养高尚却不去做官,喜欢游览名山,到了武夷山,很喜欢这里,于是就在这里安了家。曾经说:‚我培植功德,虽然不被当世的人所采用,却给后世留下了清香,我的子孙后代一定会在中原地区兴盛起来的。‛

‚我应该作为天下英武之人的精华,扛一支枪举一杆旗哪里是我做的事呢?‛于是游学并拜见了陆羽先生,先生认为他与众不同,为他写下了记录他行止的文章,并流传于后世。皇上读了介绍叶嘉的文章,认为他很好,下令建安太守征召叶嘉,并用传车送他到京城来。

太守这才派人查访叶嘉的住处,让拿出皇帝的诏书给叶嘉看。皇帝看到了叶嘉,说:‚我很久以前就听过你的大名,只是不了解你的真实情况,我一定要试试看。‛于是就回头对大臣们说:‚我看叶嘉外貌像铁一样,禀性刚劲,难以急用,必须让他经过锤炼挫折才可以。‛就用话来吓唬叶嘉:‚砧板斧子在你面前,锅鼎就在你的背后,将要烹煮你,你觉得怎么样?‛叶嘉忽然吐了一口气,说:‚我只是住在深山密林的卑贱之人,有幸被皇上选拔到这里,(如果)能够造福他人,即使粉身碎骨,我也不会推辞。‛皇上听罢笑了,把叶嘉安排到重要的部门,让他掌管机要事务。

皇上于是下令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和叶嘉共事。欧阳高嫉妒叶嘉刚一做官就得宠谋划着要排挤他。叶嘉虽然遭受羞辱,并因此而站起来,但脸色并未改变。皇上责备欧阳高,喜欢叶嘉,看着他的颜色,过了好一会儿,说:‚叶嘉确实是清白之士,他的清气飘然如白云。‛于是邀请他一起宴饮。过了一会儿,皇上高兴地咂了咂舌头,说:‚刚才我看到叶嘉并没有多少好感,回味他的话,让人珍爱啊,我的精神不知不觉就轻松而清醒了。《尚书》说‘敞开你的心扉,滋润我的心田’,说的就是叶嘉啊。‛于是封叶嘉为钜合侯,位居尚书,并说:‚尚书是专管我的喉舌的。‛从此叶嘉更加受到皇上的宠爱。

后来因为在花园侍宴,皇帝饮用过量,叶嘉苦苦劝谏。皇帝很不高兴,说:‚你专管我的喉舌,却用难听的话忤逆我,我怎么受得了呢。‛就唾弃他,命令侍从把他打倒在地上。叶嘉严肃地说:‚陛下一定要甜言蜜语口齿伶俐的人才喜欢吗?我说的话虽不好听,时间久了却有好处,陛下尝试一下不就知道了吗?‛于是皇上宽恕了叶嘉,然而也因此疏远了他。

叶嘉仕途不顺之后,就隐退回到福建中部。皇帝因为一个多月没有看到叶嘉,又在国事上操劳受累,神情倦怠思维困顿,很想念叶嘉。就下令把他召来,还像以前一样恩宠他。过了一年,叶嘉请求让他告老回乡,皇帝说:‚钜合侯,对我可真是尽忠了。‛就封赐爵位给他的儿子。又下令郡守选择他家族中品行优良的弟子,年年推荐给朝廷。

10.①在郊外,杨柳、和风、青山能够使“我”的思绪变得澄明;②可以靠着灌木丛自由自在地憩息,沿着洞流旁任凭意愿地徘徊。③可以欣赏芳香的原野落着述蒙的细 雨,谛听大地上的春鸪呜啼。(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①开头作者拘束于“吏舍”,即“官府”,心情烦闷;②到东郊之后,看到优美的景色,心情舒畅;③最后要决心学习陶渊明,归隐东郊。(写出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

12.(1)不知其几千里也。(2)日月忽其不淹兮

(3)长河落日圆

(4)造化钟神秀(5)覆压三百余里

(6)可爱者甚蕃

(7)思则有备

(8)苟利国家生死以

13.不重复。①两次出现反复强调了盲人夫妻相濡以沫的感情和生活的艰难,从而深深打动读者。②两次详细描写反映了“我”思想的变化。第一次描写主要表现了“我”作为孩童的顽劣,认为盲人夫妻行走姿

第二次描写则表现了“我”经历那个夜晚之后,对盲人夫妻的同情和敬意。(观点1分【只答“不重复”不得分】,理由3分

14.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表明严寒来的速度快且气势汹汹。(1分)为下文几乎无人看戏的情形作铺垫,(1分)且更好突出盲人夫妻守信、真诚的品质。(1分)(手法1分,表现内容1分,作用2分)

15.①信守承诺却无人理会;②认真演唱却无人喝彩;③悲怜妻子的卖力表演;④身世之悲。(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给6分)

16.①“我”是故事的观察者(“串联情节的线索”亦可)。盲人夫妻淳厚的形象是由“我”这顽童的独特视角展现出来的。②“我”又是这个故事的参与者。“我”出于恶作剧的喝彩却鼓舞了盲人夫妻,转而促使“我”的成长。③通过“我”与盲人夫妾的互动彰显出要学会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的立意主旨。(6分,从情节、形象、主题三个角度 作答,每点2分。)

17.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三点,每点2分。)

18.首先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接着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然后进一步阐述对另外两种文学批评的认识;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考据、批评与欣赏的关系点,每点2分。)

19.相同之处:文艺作品的欣赏者应通过直觉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形象产生交流,由此得到真正的美感经验。(2分)

不同之处: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是纯粹个人的,全凭直觉。(2分)而作者认为文学批评还应结合考据;也不能全凭直觉,还应说出美丑好恶的道理。(2分)

解析:这类題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找准范围,挑选出相关段落,即⑤③⑨⑩四段。然后概括即可。第⑤段写道:“而我是饕餮汉,对于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认为,最要緊的事还是仲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咯领略它的滋味。”第⑧段认为“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第⑩段“我是傾向于印象派的”,指的是第⑨段相关内容,从这里可以筛选出二者的相同点。根据笫⑩段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与第⑨段对比,不难得出不同点,然后分条概括即可。

七、作文

20.解析:材料写出了四种不同的做人态度,写出其中一种做人态度便视为符合题意;如果逐一写四种做人态度也符合题意;如能融合在一起(如将山和水融合、将太阳和萤火虫融合),进行辩证分祈,则可适度加分。如果完全脱离这四种做人态度,自己另写一种或几种,则降等给分。

材料中四种做人态度均运用了比喻手法,写作时本体、喻体对应要合理,如对应不当,或只出现本体不分析喻体,可酌情扣分。

材料要紧扣“做人”二字来写,如替换为“人生”,或变为“有的人像山”,则不妥当,应降等给分。21.惟庐陵欧阳公/慨然以自任/盖潜心累年而后成书/其事迹实录/详于旧记 22.《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23.时代迁延,原有史料面临失传;史官没有实力创作。24.A.B

A项,徐庶和司马徽的位置应对调。B项,高老太爷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专制,但他也有慈祥、温和、富有人情味的一面。25.

(1)潇湘馆的千百竿翠竹是林黛玉孤标儆世的性格象征。(2分)另外,竹影参差,苍苔白露,清幽中处处是凉意与凄清,也衬托出林黛玉孤苦无依的处境与凄苦的心境。(2分)

(2)王利发让儿媳孙女去“西山”追寻参加了游击队的康大力,(2分)说明他对国民党政权的绝望,他本人的觉醒,(2分)同时也预示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广大民众都必然要走的一条生存之路----革命斗争的道路。(2分)

26.①借助想象的诗歌与借助推理的思想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形态。②诗歌伴随着语言,语言伴随着思想而诞生。③诗歌的隐喻、联想和想象,有助于表现人类的崇高思想。④诗歌能够迅捷地创造广袤的思想空间。(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解析:本题难在筛选后的概括转述。注意如下语词:“推理与想象是人类的两种活动,自有人类即有诗。而语言最初的发明,本身就是诗。”“诗人的隐喻式表达,层出不穷的联想,这些虽然不能绘出人类思想的全景,却有助于表现人类崇高的目的.领会世间的真善美。”“诗歌已经借着想象,为人类创造了一个宇宙。” 27.①不写诗的荒谬是指现实人生的荒谬。②写诗的荒谬是指超越现实人生的诗歌创作的荒谬。③人要借助诗歌,寻找生活的意义,拥有热爱的东西,并战胜现实。(每点1分,三点4分)

解析:语句理解题的解答,首先要在文中定位该句,然后找出关键词,遵循由近到远的原则,依托修辞,结合文本的观点主旨进行解答。解答要抓住“写诗的荒谬”和“不写诗的荒谬”。注意文中的句子“我们需要找到并拥有自己所热爱的东西,借此击碎现实的荒谬”。

28.①诗歌与个人寻找生活的意义有关。②诗歌是作者独特的审美存在感。③诗关系到诗人的自我塑造。④诗歌的私人性并不排斥公共性。(每点1分,四点5分。)

解析:首先确定答题的信息区城在最后两段。注意与“私人性”关涉的一些语词。如:“诗歌与个人寻找生活的意义有关,一定程度上属于私域范畴。”“有些诗歌,读者看不懂,作者自己或许也不全懂,但是无关紧要。„„他需要的可能只是获得一种审美上的存在感。”“承认诗关系到人的自我塑造,诗歌也因此具有某种公共性。”

第五篇:2009年江苏省南京九年级语文中考作文分类样卷及点评知识点分析.doc

2009年南京中考作文分类样卷及点评

试题回放】

请以“今天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今天真好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

春天还未彻底地怒放。坐在汽车中,窗外星星点点的村落,淅淅沥沥的小雨。奶奶家快到了。

道路有些湿滑,爸爸叮嘱让我小心点。可我哪有心思看路啊,第一次到奶奶家,能不高兴吗?

穿过一条仅容一人过的小道,踏上青石板的台阶,一扇老旧的黑木门正敞着,我知道那就是了,兴奋地跨过门槛,看见奶奶在院子里摘菜,忙不迭跑过去,快乐得像个兔子,“奶奶,我来帮您。”“行,那小心点啊,乖孙女。”

圈一圈荡漾开去,湖底的鹅卵石形态各异,五色交辉,斑斓如画。湖中的红鱼往来翕忽;佁然不动,俶尔远逝,似与我相乐。这是画中景吗?这一汪湖好像清泉荡涤了心中的烦闷与不安,好像身处幽谷,眼前只见得这一汪湖。

“很美吧。”身后传来奶奶慈祥的话语。“来,带你去一个地方。”我毫不犹豫地跟上奶奶,左顾右盼,上蹿下跳,见着什么都想玩玩,却没看见眼前的景象。

一个花园。

绿油油的蔬菜在日光下吮吸着阳光,沐浴着和风,享受着大自然美好的赐予,墨绿的小草在春风中舞动,跳起一支支优美的圆舞曲,全然没看见它身旁将要吐艳的桃花。小草有了风就会舞动,而且是将自己最美的一面舞动给世界。

花园中还有一架葡萄藤,茎脉缠绕着花架,将它紧紧包裹,手掌大的绿叶茂盛地生长,虽没有紫色的葡萄,但绿叶还是责无旁贷地伸长、舒展。

暮色四合,月亮将漆黑的帷幕拉上,奏响深夜的催眠曲。

我回想着这一天的经历,带着微笑,进入梦乡。

今天真好。

一类中

此文叙写了回老家看望奶奶的一件事,具体描写了三个场面。中心鲜明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细腻。文中环境描写与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其间穿插课文中的名句,自然生趣。文笔流畅,洗练畅达。文末点题自然而贴切。

今天真好

手指在琴弦上滑过。厚重的木质琴身有一种微凉的触感,然而掌心却是温热的。我听到背后老师低语:“上!”大厅骤暗。

我紧紧地握住手中的二胡,急急地跟着同伴向台上跑去——嗓子里渴得发干,汗水悄悄顺着耳根向下流淌。我知道,今天是演出了。几个月来的辛苦排练必须靠这短短的几分钟展示出来。老师那明亮而又严厉的眸子也一定在默默注视着我们„„

灯光蓦地开启。

我一惊,立即摆好姿势。音响中开始流淌那熟悉的伴奏,在这宏大的大厅里,如同滚滚而来的江水,将我在一瞬间包围„„

那是两个星期前的一天。我们站在排练教室的中央,一遍遍地练习。夏天的 “制造”的噪音,在我们身边跳起舞,舞步杂乱而张狂。老师不满地又一次做出暂停的手势,开始讲解要点:“把音校准!面带笑容!动作再夸张些!”我看到她抹去脸上的汗珠,再一次抬手开始指挥。我有些烦躁。那把光洁的二胡此刻只成了对手,一次次挑战我的耐心。我抬头去望着前方,却碰上老师的目光。她坚定地看了看我,目光严肃而又温暖„„

我重又投入练习。日复一日。

„„

耳中的旋律渐渐流畅,我将思绪收回,面对今天的挑战。时光之潮已漫溯了去,我明白,一切只为今天。

指尖在琴弦上滑动,金属的细弦紧绷着,微颤。我仿佛又听到老师的叮咛:“别紧张,要微笑!”于是不禁昂起头,睁大了眼。

台下是漆黑的,台上的灯光灼热而耀眼。我知道,今天,此刻,正有无数的眼睛看着我。我笑了。心中不再有恐惧,只有亲切的音乐与我作伴。手臂摆

广阔,这里是我的天地,是我的天堂。旋律越来越磅礴,越来越激昂——我觉得自己只变成了一个音符,或只是这巨大飞瀑中的一滴水,落下,飞翔„„

琴弓一收,曲子终了。我长吁一口气,鞠躬,转身。我能听到那里掌声雷动。心中有中释然,又有种喜悦,盈盈的,真好。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呵,不是吗?有付出,总有回报。当汗水流尽的那一刻,勇敢地笑啊,便可

“今天真好!”

一类中

这是一篇比较优秀的考场记叙文。“今天真好”是因为“今天拉琴表演的成功”,今天的成功又缘自于昔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师长“严格而温暖”的训练。内容充实、具体,主题鲜明。文章着重于“今天”的描写叙述,恰当地运用插叙手法,交代了昔日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师长“严格而温暖”的训练。避免了叙述上的平淡,同时把艰辛的奋斗过程真切地再现。细节描写真切而详实,用词考究,精炼生动的短句更显作者语言的功底。文末又引用冰心的诗句深化主题。

100234

今天真好

今天真好,6月16日,中考。

温情巧克力

中考,来了。第一天不免有些紧张,到了考场门口,发现送考老师就在门口,老师微胖,身上穿着白色的衣服,黑色的短裙,微风吹过,裙角飞扬,向上看,老师的脸上已有了皱纹,细细的,小小的,像小鱼儿一样灵动,老师满头的黑发中已有几根分明的白发,老师一抬头,看见了我,向我招手,我走过去,老师从包中拿出一块巧克力地给我,看着我吃完,摸着我的头说:“好好考,三年的成败,就在今天了。”

巧克力,就如同老师,普通的外表下藏着温情,今天真好,老师对我的爱,让我深深藏在心底,永怀甜蜜„„今天真好!

温情巧克力

走进考场,还未开考,我不免有些紧张,用手纠结着衣角,满头大汗,“嗨,干嘛呢!”一声欢快地笑声传入耳中,我回头,发现你,朋友,你丢给我一瓶矿泉水,说:“这是加了魔力的哦,咒语是‘我叫不紧张’。哈哈„„”我打开盖子,细饮一口,恩,真的好甜,我看着你笑靥如花,紧张的灰色,支离破碎,你的背后是灿烂的阳光。“今天真好,大晴天,嘿,人家高考时还下雨了呢!”“是啊,今天真不错!”

矿泉水,就像朋友,三年的君子之交,将在今天永恒地印在心中,放在心中的礼品盒,永远永远„„今天真好!

爱心小毛巾

30分钟了,老师忽然送来一个小毛巾,我打开毛巾,里面有一张纸,是妈妈给我的,“孩子,加油!”里面只有妈妈写的四个字,老师说,妈妈让我在写卷子时放在手下,防止汗将卷子沾湿了。

那是一条极小的毛巾,黄色的,上面有着细细小小的纹路,连成一个“V”字的图案,是胜利,当然,里面还有妈妈的祝福。三年,1038个日日夜夜,妈妈陪我一同走过来,每一份卷子,我们一起分析,每一道题目,我们一同讨论;今天,终于到了结果的时候。真好!

小毛巾,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平凡得容易让人忽视,就像母亲的爱,今天真好!让我第一次随时将母爱带在身边,陪伴我走过人生第一个转折„„今天真好!

“叮零零!”中考的铃声已经响起,带着老师、同学、父母的希望,今天,真好,中考,我来了!

一类下

作者截取考试当天的三个片断:考场门口,送考老师分发“温情的巧克力”;考场中,朋友递来加了“魔力的矿泉水”;临考前,展开饱含妈妈鼓励祝福的小毛巾。处处紧扣“今天”,而且剪裁得当,描写也较具体细致。对应三个片断的师生情、同窗情、亲情,诠释“真好”,中心很明确。另外作为记叙文,文体规范,语言通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

今天真好

我是一个15岁的男孩,在这个年纪,每个人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而我的梦想却显得那么的渺小,就是吃一次肯德鸡。

爸爸,妈妈都下岗了,家里凭借着爸爸打工那微薄的工资支持着,再也没有多余的钱来满足我的贪念。应该说在别的家庭里说一次肯德鸡都是十分轻松的,而对我的家庭来说却很困难。

每每路过我心中的殿堂,口水都能托到脚趾()。

终于,爸爸答应我,只要这次数学考满分就带我去吃。

那一天,下着小雨,我用身体包裹着那张满分的数学试卷,身怕把它淋湿了,刚打开(天)家门发现爸爸坐在沙发上,表情十分凝重的抽着闷烟,妈妈也十分痛苦的哭泣(弃)。

不知为什么,我下意识把试卷从胸口处藏到了背后,上前询问爸爸妈妈,“怎么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当得知爸爸的钱包被偷了以后,一下子就愣住了。因为在像我们家一样的条件下,钱包被偷了,是一件十分令(另)人伤心的一件事。

这时妈妈发现了我藏在背后的试卷了,看到那红到闪亮的100,又叹了一口气,我也明白的意思,泪水涌了出来,把卷子揉烂了,跑到房间里。

大声的哭泣,嘴里还不停的念到,“你们骗人,你们骗人”,我是多么的渴望

这时发现门打开了,原来是爸爸,他强忍着伤心,装出笑容的进来了,手里拿着一个袋子,“是,肯德鸡!是,肯德鸡!”我立即上去,爸爸把肯德鸡递给我,说:“儿子,爸爸不会骗你的”这才恍然大悟,爸爸是在买回来的路上把钱弄没的。但我终于吃到肯德鸡了。

今天真的很好。

100160 三类上

因为今天吃上了肯德基,所以今天真好。文章符合题意,中心较为明确。文章主要内容写家庭的困难和父亲丢钱包等事,勉强可以看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今天真好”的原因,内容虽较为具体,但流于就事写事,思想稚嫩。

今天真好

今天,是中考的第一天。这标志着我将步入高中,远离初中还未消去的童稚。其中,我认为最好的是:终于可以即将摆脱家长的督促自由自在,光明正大地玩我的电脑游戏了!

我和许多爱玩的男孩子一样,我也迷上了那变幻莫测的电脑游戏,不久就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可一个中学生的平日功课也太紧张了,只能在周末偷偷摸地玩上一会。但是,无论我多么诡计多端,终究逃不过父母的火眼金睛。

一天中午,我左顾右盼不见动静,便蹑手蹑脚地打开电脑。当屏幕上出现了久违的“CS OL”时,我兴奋极了。我疯狂地点击鼠标,加入了“生化危机”的战斗中。我手拿重机枪与僵尸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令人毛骨悚然的僵尸突然出现在我身后,我转身的同时后面的队友扔出手榴弹。顿时,耳机里惨叫连片,屏幕上火光四起。可奇怪的是炸到的明明是僵尸,我的头上却感到一阵剧痛——哦,妈妈的巴掌已经劈头盖脸地落了下来。我倒是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可心疼的是我那台电脑。叭!鼠标被扔在了地上,要不是老爸及

从此,父母的防范越来越严了,他们不仅逼我写下了《保证书》,还把我所有的游戏都送进了“回收站”。不仅如此,他们还有时到我房间来,东摸摸,西看看。这样密不透风地防守,别说是狂打了,就是小偷小摸地打游击,也总是提心吊胆的。

哼哼,你们以为这样做我就会放弃吗?每次父母外出都要留下一大堆作业,他们不知道我练成了“一心二用”的功夫,上面上在“血肉横飞”,下面在“笔走龙蛇”。父母在夸我大大进步时,我都在暗笑。

不久,临近中考,我不得不放弃了我的电脑游戏。今天真好,今天真的太好了!我终于可以摆脱父母的督促了。但是中考相当重要,我预祝自己能考出理想的成绩!(终于可以发泄一下了)

三类下

本文叙述了作者躲着父母玩游戏的事情,内容比较具体。但文章除了开头和

“今天真好”以外,其他内容与中心缺乏必要的关联,且立意不高。故判为三类下。

今天真好

每个人都有最好的一天,但是最好的一天并不一定是过去,也有可能是现在、今天。

今天我们参加了中考,向人生迈进了一步,今天我们又向人生迈进一步,这一步有可能会是错误的,但是,我坚信胜利会属于心中有着光的人,今天虽然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人生的最后一章,初中就要结束了,新的学习又要开始,让我们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吧!今天真好。

在暑假的一天,我和我的伙伴出去玩,突然从楼上掉下了石头,我感忙把我的伙伴一拉躲开了石头,今天真好,我救了我的伙伴,让他没有被石头给碰到。

在我14岁时,我就能去用双手去拯救人了,一天,我和我的朋友卡娜米斯走在街上,突然从远处传来了一声吼叫,一群人倒在地上,我们跑过去一看,一个长的像狮子的怪物,其实这个怪物是老虎,我们问了在路上的人,路上人说:“老虎从动物园跑出来了,我们于是去找一些石头扔老虎,好把老虎引到没人的地方并好用武器去打老虎,我们找来了一些石头,我们把石头扔向老虎,这方法果然有用,我们于是跑向别的地方便把老虎处理了。今天真好,我们保护了一群人的生命。

让我们用这些救人的精神去保护国家,用这种精神去迎接每一场考试,今天虽是中考,但是,这也是最重要的考试,我们向着胜利前进吧!今天真好,我参加了初中最后的考试,我要用我救人的精神去把中考考好,让我这个愿望可以实现,虽然,我知道每一天都很好,但是,今天比所有的过去都好,我要用这个精神去迎接以后的挑战,今天真好,让我们创造辉煌的成绩去回报父母,回报国家吧!

100084

四类下

1自然段外,其余段落间都出现了“今天真好”的语句,看似紧扣题目要求,实则中心不明。如:第2段强调了“今天是人生的转折点”,第3段叙说帮伙伴避开石头,第4段写救人的故事,最后一段抒写要用救人的精神迎接中考回报国家。几则材料间缺少内在的联系,“今天真好”语句添加生硬,条理不清楚,语句欠简洁。故判为四类下。

今天真好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我刚刚拿到初中录取通知时,我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句,真好,我还可上中学,而在今后的三年里我比其他同学付出的努力要多一些,在我心中使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能上初中,真好,所以我一定要好好努力。

除了我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我得到了老师,与同学的热帮助。

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不小心把我锁在了教室里,在无奈的情况下,我爸打电话给班主任老师,老师当时没钥匙又后来又打电话给了另外一位同学,冒着

老师还经常在课外的时间和我讲我作业当中遇到的问题,这让我非常感动,因为老师为我做这些,是牺牲了他们应有的休息时间。此外老师还多次的家访,了解我的在学习生活以外的生活。

由于我的身体的特殊情况,从小的时候开始,我的同龄玩伴就很少,但是进入了初中之后,有很大一部分同学,都愿意帮助我并经常与我交谈,这也使我很感动。

我家里的家人更是对我关心培至,他们知道我每天晚上因为作业都要忙到凌晨,除了希望我学习能好之外,更加关心我的身体,总是劝我可以少做一点作业他们总对我说,身体最重要,但是我总是坚持和大家完成一样的作业量。我爸在我每天写作业时不管我到多晚,他都始终培在我身旁,这也是很辛苦的,每天早上还要在6点钟,送我上学,在这个初中即将毕业的时候,我想说,我并不能够事事成功但我一定尽心尽力!

感谢帮助我的所有人,是你们支持我走到今天!

人间真情真好!

100033 四类下

本文叙述比较完整,但事情并没有围绕“今天真好”表述,而变成了“真情真好”,属于文不对题。故判为四类下。

今天真好

今天,2008年12月26日,真好。这一天,中国海军护航编队从三亚港启程,远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承担护航任务。这不仅是我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这雄辩地说明,中国,能够“开我国门,扬我国威,尽我国责”!这一天,真好!

中国海军的护航行动,是“开我国门”的又一历史见证。历史书上有一幅图片,一个“大清皇帝”和臣子们坐在鸟笼中,笼下是“西方科技文化”的大海。臣民们高声呼喊:“皇上,生活在这种‘鸟笼之国’中,真好!”我欲发笑,我又辛酸。忆往昔,明以来400余年的“闭关锁国”,不仅使中国落后于世界,还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看今朝,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引进来,走出去”。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从通用落户上海到海尔进军纽约;从中美建交到WTO与APEC;从汶川地震中的外国救援队到奥运会上的“竹简”、“活字”,以至今日的舰队,这一切无不雄辩地说明,中国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促进了自身与世界的发展。“开我国门”,真好!

中国海军的护航行动,是“扬我国威”的又一生动体现。“三座大山”下的中国,人们饱受压迫,民生凋敝。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国人民在无数革命者的带领下,终于站起来了!然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面对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党中央带领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使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壮了的中国人开始弘扬祖国的国威。联合国的合法席位,WTO中的一席之地,苏丹,“蓝帽子”中国士兵和辛勤的中国工人,去年4月伦敦,巴黎街头激扬的五星红旗,以及G8上胡主席的座次,是我们昂扬的士气和排山倒海的威风。“扬我国威”,真好!

中国海军的护航行动,是“尽我国责”的又一坚定步伐。改革开放前的中国,经济落后,几乎无力援外。但此之后,中国人民奋发图强,以自身的切实行动,尽到了自身作为发展中大国的责任。“计划生育”,使地球上少了4亿多张吃饭的嘴;“京都议定书”,中国人为地球的降温而不懈努力。北京奥运会上的承诺,让全世界的朋友们享受到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至于前一段时间向墨西哥送去的急需药品,没有“买中国货”的千亿元经济刺激方案,以及第一批编队护送过的希腊等国商船,都是我们履行责任的生动写照。这不仅使我们更自信,而且使我们更自豪。“尽我国责”,真好!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这是社会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在建国60周年之际,让我们用自己澎湃的内心和实际的行动喊出:先辈们呕心沥血为我们创造的今天,真好!我们将用双手创造的明天,更美好!

100621

一类上

文章立意高远,选材准确,新颖,内容平实厚重,结构完整,清晰,全文围绕“开我国门、扬我国威、尽我国责”三个层面依次展开,酣畅淋漓,一气呵成,从开头2008年12月26日具体的今天,到结尾广泛意义上的先辈们呕心沥血为我们创造的“今天”,从较高层次准确把握命题的意图。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小作者演绎成洋洋洒洒、激情澎湃、干净洒脱的千字文章,实属难得。文章虽有用例凝练不够,书写欠美观的缺陷,仍不失为一篇上佳之作。故判为满分,其中含发展等级分(主题深刻)。

今天真好

“真无聊,好好的天竟然下起雨来。”看着天空中下得纷纷扬扬的小雨我只好放弃原来打篮球的计划无奈的回到家中。

干二净。不知为什么明明是雨声,可我双耳间却回响起小溪流过的声音,慢慢的,慢慢的流进我的心底。心里某一处早以冻住的土地此时也正在缓缓解冻,长出一株株嫩绿的幼苗。闭上双眼,只见满眼的绿色柔弱而又沉重。在我的心底里放任的生长。充满着生机耳边又响起了欢快的声音,是啊!这是雨的声音。

雨下大了。无休无止仿佛永远也不会停。

雨水打在地上溅起一朵朵水花落在我的心底,很美。还是绿色,似乎没有变,似乎有所改变雨点通过空气的阻碍落在我的身上冰冷却又透露出火热,是啊我感受到了,绿还是那样的绿却已改变,不再柔弱,变得坚强而又稳重。心底的幼苗开始慢慢的升长,长成一棵棵参天巨树,在风的吹动下发出声音,这声音沉重而又坚毅,是啊!这也是雨的声音。

雨停了,终日围绕在头顶的乌云散去。太阳恢复了光彩。

雨还在下,一直下在我的心底。不像前两次,这一次的雨变得祥和而又宁静。

耳语,似乎是老人向自己的孩子讲述着故事又是„„充溢着朴素与安详。淡淡的淡淡的,这也是雨的声音。

下雨的今天真好。

二类中

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全文条理清楚,结构完整,由下雨到雨停的天气变化,写到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描写细腻,语言生动优美。但文章凸现“今天真好”不足,判为二类中。

今天真好

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真好。

没有时间学习,好不容易有一些空闲时间还要外出打工,但爷爷并没有放弃学习,当他的弟弟妹妹放学回家后,爷爷为了不浪费纸张,就拿小木棒在地下一笔一划的跟着弟弟妹妹们学习,爷爷很好学,上午外出打工,晚上回家还要洗衣做饭,但爷爷总能挤出时间学习,就这样,爷爷在他30岁时,参加了高考,并可以继续学习,但因为贫穷,所以放弃了上大学的梦想。但爷爷一边上班,一边又要照顾他的父母,还有奶奶,还要学习。每天都要1、2点钟才能入睡,当我的奶奶有了孩子时,爷爷还要把奶奶照顾好了,才能学习。

爷爷的学习条件是那么的艰苦,而爷爷却从不放弃学习的机会,我应该向爷爷学习。

听爸爸说:那时爷爷买了很多书,爸爸一开始看不懂,每天晚上都等着爷爷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按顿好了,才能为爸爸讲解。爸爸的学校是县上最好的学校,但是离家很远,爸爸每天都要提早起床2个小时,遇上恶劣的天气要提早2~3个小时起床,每天走着上学,走着回家,又时父亲为了让奶奶省心,就光着脚在泥水中走,这样鞋子就不会坏得很快,而在泥水中走,这样鞋子

诉奶奶。爸爸有了我时,因为对我太溺爱,而很少看书学习了,每个星期日他就和妈妈一起带我去公园玩。而晚上却一个坐在书房中看书。

爸爸的学习条件也是很艰苦的,但爸爸从不叫累,从不喊苦,这我也要向爸爸学习。

我每天一回到家,妈妈把饭菜已经准备好了,吃完饭,妈妈还为我准备水果,学习时,妈妈坐在旁边陪我,上学放学由爸爸接送。不愁吃不愁穿,坐在宽广的教室里。

我的学习条件很好,而我也更加应该珍惜它,好好把握它。

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真好,我们应该珍惜它。

100017 三类上

通过今昔对比,说明今天的学习条件真好,文章基本符合题意,中心明确。

集中,语言一般,今天“真好”不够突出。

今天真好

朋友们,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在一天将要开始之际,大声的说一句“今天真好”然后心情就会格外的愉快,反之,则整天闷闷不乐。

其实,这是一种心理暗示,类似于“相信自己行就行”。当一个人告诉自己今天真好时,那个人就会怀着一种“今天真好”的心理和思维去看待周围的人、事、物。然后,整个人就变得心情愉快,那天就真得变得格外美好。

古时候,曾经有两个人,一个人相信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日子过得平淡却快乐;而另一个人认为每天都是不好的一天,总有不开心的是发生在他身上,于是他就在苦恼中,在厌烦中度过每一天。最终的结果是:那个快乐的人活得快乐,长年益寿,而那个悲伤的人活得悲伤,早早的离开了人世。所以,“今天真好!”就是你的必修课程。

其实,对自己说:“今天真好!”还是提高人的自身素质与修养的方法之一,这样可以使人渐渐的学会宽容,学会与人为善。因为当你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时,别人也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你,而你则会获得赞许、肯定,甚至可能由此交得一位新的朋友,难道如此大的收获不值得你说一句“今天真好!”吗?

“今天真好”是对世界的一种宽容,而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人与人之间需要宽容,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所以,“今天真好”别忘了说哦。

这也许就是将“今天真好”放在一天结束时说的作用吧。

“今天真好”这句话说出来即对自己有利,又对他人有利,那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为了自身素质与修养的提高,为了他人与你的相处,为了自己的心情愉悦,请你大声的说:“今天真好!”

100159 二类中

本文为议论文,作者将“今天真好”理解为一种宽容的心态,作为对待生活的座右铭,符合题目要求。文中的议论分为两个层次:“今天真好”可以让人心情愉快,“今天真好”可以提高人的素质与修养。中心明确,思路清楚。但文中论据的使用欠妥。故判为二类中。

今天真好

今天的天气真好,晴空万里而不时地吹着凉风,这样的好天天气,怎么能不让我的心情也变的异常的好呢!

这么好的一个天气,不出去走走,玩一玩,那可真是对不起上天对我的恩惠啊!想到这里我便立刻请求妈妈,让我外出游玩。很巧的是,昨天,妈妈就已经约好了几个好友一起去爬山。

我听到了这个消息,兴奋不已。我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就已经准备好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冲向紫金山,可是妈妈还是在那里不慌不忙的准备,看到了这一情况,我的心情,就变的越来越急,不停的让妈妈快一点,终于妈妈在我不停叫喊下准备好了要用的东西,在我的推拉下,坐上了通往紫金山的车。

坐在车上,我还不时的望着窗口,观察着路边的景色。路上可以说得上是车水马龙,街上,外出游玩的人到处都是,看来许多人都想在这样的天气下,来放松一下自己的神经。

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来到了紫金山。此时,妈妈的好友也来的差不多了,就这样我们的爬山之旅就此开始了。

爬山,当然是要走山路才有趣,所以我提意大家一起走山路号召一出,响应的人很多,就这样我们开始走山路向山顶进发。走了一会,我渐渐感到了山路与走道的不同,果然是很累人,走了一会,慢慢地有人退出了走山路的队伍,奔向了走道,但我还是坚持走完了全程,一路上,真是困难重重,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所以要握紧身边的枝干,到了山顶,我已是大汗淋淋,但

我们休息了一下,就奔向了餐馆,在那里我们大吃了一顿。

到了下午,我们都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了各自的家中。回到了家中,我不由的大喊了一声“今天真好”!

100102 三类上

此文写某日登山的经历,结尾点出“今天真好”。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叙事完整,语言通顺。全文流水账般的叙述显得幼稚,铺叙拖沓,详略不当,表现“今天真好”的理由不足,判为三类上。

今天真好

今天,真好!

不再吃糠咽菜;今天,我们不再乘马车四处奔波„„

今天,真好!

翻开中国现代史,一片蓝灰的海洋,打开电视,还是一片蓝灰的海洋。那真是落入人堆中就找不到了,大家都穿粗布麻衣,或灰或蓝,没有新意,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而今天,更种服饰充斥着我的眼球。老一辈穿着红装,跳着扇子舞,年轻人穿着乞丐服,“哈韩哈日”随处可见。我走在大街上,名牌不再稀奇,我只恨自己少了一双眼,不能看尽所有服饰。相比之下

今天,真好!

我从电视剧中知道:古时人们住茅屋,便有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说尽了生活的穷困。现代中人们住在筒子楼里,一家四五口人拥挤在一间十几瓶米的房屋中,毫不舒适可言。

而今天,到大街上随便走一圈,各种广告目不暇接,什么威尼斯水城;绝版楼型„„一个比一个高档,一个比一个豪华,一个比一个舒适。我们不再拥挤在一起,我们拥有自己的房间。相比之下

今天,真好!

古代吃得最好的要属皇上了,皇上掌握天下,要什么,有什么。可皇上吃得不如我们好。

古时君王吃饭,每个菜只能吃三口,为什么?害怕有人知道了皇上的喜好,暗害皇上。

而今天,国家主席接待贵客有国宴;小孩、老人过生日有寿宴;家庭集会有家宴。虽说不一定十分精美,但随个人爱好,想吃什么吃什么,无所顾忌,相比之下:

今天,真好!

墨子为了阻止楚国攻打宋国,日夜兼程地赶了十天路,才到达楚国。旅途不仅劳累,而且还要担心强盗作怪,车辆的好坏。

古时人们出行只有步行或乘车。这两种选择,富贵人骑马,而穷人只好步行,许多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

而今天,小布什出行有专机护送,富人开私人飞机,普通人也开车出行,访亲探友。公家办事,不再困难。少则数十分钟,多则几小时,就完成了。不再像墨子一样,四处奔走劳累。相比之下

今天,真好!

我们要像歌中所唱:“珍惜一切就算没有拥有。”因为相比过去,今天,真好!

100315 二类中

本文作者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今昔对比的方式来赞美当今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符合“今天真好”(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个题目的要求。但作者的文字功力一般,叙述平淡。故判为二类中。

下载2011届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三三模前语文热身卷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届江苏省南京六中高三三模前语文热身卷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