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亚北非动荡局势反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

时间:2019-05-14 16:24: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西亚北非动荡局势反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西亚北非动荡局势反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

第一篇:西亚北非动荡局势反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

第一部分 西亚北非动荡局势简要介绍

2011年以来西亚北非局势发生剧烈动荡。这次西亚、北非大动荡发端于突尼斯。最早是去年的12月17日,突尼斯中西部一个小城镇发生了一起突发事件,一名失业的大学生自己摆摊卖水果蔬菜,摊子被当地政府的执法人员没收,他愤而点火自焚,这件事通过新兴网络媒体,特别是脸谱等网站的广泛传播,在突尼斯引起了很大的骚动,这是第一个导火索。事 件发生以后,突尼斯接连发生了类似的事件。2011年1月4日,那位点火自焚的失业大学生在医院不治身亡,消息迅速在突尼斯国内传播,1月5日发生全国性 骚动,为死亡的大学生送葬。短短几天之内,突尼斯国内的局势完全失控。1月14日,突尼斯本阿里政权倒台,本阿里本人仓皇出逃到沙特阿拉伯。

从一个失业大学生自焚事件为导火索,到本阿里政权倒台,前后仅用了29天,国际媒体将其称之为“茉莉花革命”。为什么叫“茉莉花革命”呢“茉莉花”是突尼斯的国花,而本阿里在20多年前发动政变、推翻前总统布尔吉巴的时候,他把自己搞的那次政变称为“茉莉花革命”。这次突尼斯人民起来把他推翻,国际社会带着讽刺意味称这也是一次“茉莉花革命”。所谓的“茉莉花革命”的中击波迅速在阿拉伯世界蔓延,主要沿着两个方向:一个是冲击到类似突尼斯的本.阿里这样的政治强人掌权的阿拉伯国家,这些人长期把持政权,比如埃及总统穆巴拉克1981年上台,迄今当了30年总统;也门总统萨利赫在位有33年了,都是 威权统治;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1969年通过政变上台,统治了42年;叙利亚总统小阿萨德2000年子承父业,在父亲去世后接掌了政权,他的父亲也是当政 30年。另外一个是朝着家族统治、君主世袭的国家政权冲击,包括巴林、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约旦,以及北非的摩洛哥这8个君主制国 家。

第二部分 西亚北非动荡产生的原因分析

西亚北非政治社会大动荡一波连一波,至今仍不见偃息的迹象。大动荡不同程度地波及几乎整个阿拉伯世界,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对大动荡的发生和发展,我谈点自己的看法。

阿拉伯世界这次大动荡令国际瞩目,大家都在分析原因,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一场由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革命,因为现在金融危机还没有过去,后遗 症仍然在显现,欧洲一些国家,如号称“笨猪五国”的西班牙、葡萄牙、希腊、爱尔兰、意大利等国家连续出现问题。这次“茉莉花革命”要从源头来看,跟金融危 机确实有关联。比如,突尼斯经济依赖两个行业,一个是旅游业,一个是金融业,这两个行业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也有人认为这是美国人搞的阴谋,美国人发动了一 场所谓民主化运动,把它类比为又一次苏东剧变,说美国人发动“茉莉花革命”目的是要控制中东(这种说法很奇怪,因为“茉莉花革命”前的中东秩序本来就是美 国独家主导的,而被推翻的本.阿里、穆巴拉克都是美国在这个地区的铁杆盟友)。还有人把它分析为”维基革命”,大家可能知道维基解密,有一个维基网站不断 地揭秘美国的机密文件等等。去年12月突尼斯形势动荡的时候,维基解密正好公布了很多涉及突尼斯的机密文件,其中包括美国驻突尼斯大使发回国内的密码电 报,揭露了本.阿里家族的很多黑幕,让本己混乱不堪的突尼斯局势火上浇油。这些分析有没有道理?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们讲内因外因辩证法,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来起作 用。所以上面所说的那些都不是主因。这么大一场政治动荡,其实是一个内生性的、阿拉伯性的社会革命,主要还是由于内部原因引起的,它的爆发有相当的必然 性。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茉莉花革命”之前阿拉伯世界是个什么状况。

1.体制僵化,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我们一说到世界上落后的地区和国家,大家首先会想到非洲。但上个世纪最后10年,遍及非洲大陆(撒哈拉以南)有过一个大型的变革或说是一个大型的动 荡,被称做是良政建设或良治建设。动荡之后,多数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政治上不同程度或至少从形式上走了所谓多党制、民主化的道路。

西亚、北非的情况则不然。阿拉伯世界在政治上是比较僵化的。阿拉伯世界22个国家,政治上大致属于两种类型:一类是强人独裁、长期把持政权,而且这 些政权都是子承父业。比如穆巴拉克要把权力传给他的儿子贾迈勒。早在2005年竞选时他就要扶持儿子的,但由于军方高层和执政党内部高层没有达成一致才作 罢。他的儿子自2005年起就被放在执政党民族民主党第三把手政治局书记处书记的位置上,原计划今年9月30日大选时让他接班的。有人说,如果穆巴拉克不 是执意要把权力传给他的儿子,他就不会是现在这个下场。虽然未必如此,但这确实也是导致穆巴拉克下台的一个重要因素。叙利亚子承父业已经完成了,利比亚卡 扎菲要传位给儿子赛义夫是大家都知道的事,也门的萨利赫也是如此。这是一类政权。

另一类就是家族统治、君主世袭的国家。单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沙特阿拉伯的国名是以王室家族名字命名的,现在的国王家族就叫沙特家族。这个国家的王爷 特别多,数以万计。所有掌权的、掌握着比较关键职务的都是王爷,你都得称呼人家殿下。上世纪50年代初建立沙特王国的老国王去世后,王位就在第二代兄弟们 之间传承,按长幼秩序轮到谁就是谁,除非轮到我,我说我德才浅薄,让给弟弟,按顺序传下去。现在的国王阿卜杜拉已经87岁了,目前仍等待接班的兄弟还有 20多位呢,最小的也已经70多岁了。

2.贪污腐败极为严重,引起社会不满

有人估算穆巴拉克的身家,最低也有50亿美元。穆巴拉克倒台以后,由于群众反应极大,埃及的军方不得不迅速地控制了三个人,他们分别是旅游部长、住房部长和内政部长,都是穆巴拉克的亲信。穆巴拉克当了30年总统,这些人也当了30年部长。把这三个人控制起来后,发了一个公告安抚老百姓,初步查明,他 们的身家都在20亿美元以上。贪污腐败极为严重,触目惊心。再比如突尼斯,本.阿里的第一夫人家族几乎垄断了该国的经济命脉,第一夫人兄弟多,一共九个,基本都是练“空手道“,开办私人公司,借贷国有银行的钱长期不还,把国有银行逼到了濒临倒闭的困境。

3.民生凋敝、百姓贫穷,贫富差距不可想象

以埃及为例:前几年埃及人均GDP曾与中国相近,但是埃及人的平均生活水平和中国相比差得很远。据埃及官方的统计数字,有40%的人处于贫困线以 下,许多人一天的生活费不足2美元,实际情况可能远比这个还要糟。首都开罗的老百姓最为典型,在开罗街头赤贫者比比皆是,这些人没有任何收入,但是还能维持生存,原因在于埃及的主要食物——大饼很便宜,国家长期给予补贴,几分钱一个,那些人天天吃大饼,喝凉水。埃及的气候又非常好,气温低于零度的极端天气 很少。每年冬季有那么几天气温低于零度时,埃及常常会冻死很多人,因为露宿街头的太多。常年的补贴使埃及政府不堪重负,本身的粮食生产就严重不足,又要活这么多人,而国际粮价又不断上涨,所以政府一提高大饼的价格,开罗等大城市愤怒的老百姓就会马上走上街头进行抗议。

4.经济结构畸形,失业率高引起年轻人不满

阿拉伯人出生率极高。高到什么程度呢?中国公布的最新人口统计显示,我国的年均人口增长率是0.57%,阿拉伯世界达到2.5%还多。在阿拉伯世界,一个家庭七八个孩子的情况非常普遍。在加沙地带,有一个出租车司机,家里12个孩子,对此他还感觉很自豪。人口出生率极高,会导致人口过度年轻化。有一个统计数字,在阿拉伯世界15岁到30岁的人口占了30%。人口年轻化又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阿拉伯世界失业率普遍高达25%一30%,其中年轻人失业 占了很大的比重。这就是为什么这次席卷阿拉伯世界的大动荡,在街头闹事的80%以上是三种人,或者是同时具备三种身份的人:30岁以下(80后),大学毕 业(知识分子),没有工作的人(失业者)。

阿拉伯世界为什么失业率这么高呢?因为它们的经济结构是畸形的,容纳不了这么多人就业。阿拉伯世界的经济结构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产油国,富得流油。经济80%甚至90%依赖石油和天然气。成也油气,败也油气。这些国家的人啥也不干,啥也不会千,人均GDP很高而就业率极低。这些国家严重依赖外国劳工,卡塔尔总人口160万,本国人口只有不到30万。外国人在科威特占3/4,在阿联酋有2/3,在沙特也至少占1/3。本国人当老爷,工作都是外国人在于。现在这些国家受到“茉莉花革命”的冲击,开始大把地给国民发钱安抚老百姓。沙特国王太有钱了,迄今为止已经发了超过1000亿美元,而本国人口一共不 过1000多万。而且还出台了系列措施,计划5年之内投资2000亿到3000亿美元,用于增加就业。给国民盖房子等等。另一类是没有石油和天然气的国 家。今年4月1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发表了一个公开演讲,称2007年时的阿拉伯世界工业化程度还不及1970年。没有工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就不能容纳由高出生率带来的年轻人口就业。那么这些没有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何以为生呢?以埃及为例。埃及有四大经济支柱;第一是侨汇,大量的埃及国民在国 外打工挣下的钱汇回来,这是国家最大的收入来源。第二是旅游业,埃及有举世闻名的金字塔和古代神庙,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外国游客,好的年份时年旅游收入可超过100亿美元。第三是苏伊土运河的通河费收入。第四,过去是少量地出口棉花(长绒棉),现在出口少量的石油和天然气。没有完整的工业化体系,绝大多数日常生活用品需要进口,人口出生率又这么高,想想这样的情况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呢?

总而言之,阿拉伯世界的这场大变局是各种社会矛盾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的总爆发,具有相当的必然性。突尼斯的那个女城管做梦也不会想到,她的一次执法行为一下子在西亚、北非掀起了这么大的一场**。2007年我曾经云中东访问过一次,走访了好几个阿拉伯国家。我在埃及的时候见过当时的阿盟秘书长穆萨,当时他的一番话至今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说,阿拉伯国家如果再不进行变革,阿拉伯人就真的没希望了!事实上,这些年来,阿拉伯世界求新求变的呼声是非常 高的,只是被压制得非常厉害。

5.新兴网络媒体推波助澜

要是历史地看,这一次阿拉伯世界的大动荡,是一次新的求新求变、探求民族复兴的努力和尝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样的努力和尝试曾经有过两次:第 一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埃及纳赛尔革命为代表的民族民主革命,曾经席卷了阿拉伯世界,阿拉伯人掀起了团结、统一的浪潮;第二次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 的伊斯兰复兴运动,也是席卷阿拉伯世界,所谓“基地组织”、“拉登现象”都是这次浪潮最终走向极端的表现。但是,无论从民族主义革命还是从伊斯兰复兴运动 中找出路,阿拉伯世界复兴的努力都失败了。现在应该被视为阿拉伯世界二战后的第三次浪潮,是一次新的探索尝试。总的来看主要原因,内因是阿拉伯世界长期积累的各种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矛盾的总爆发。从外因来讲,以“脸谱”、“推特”等为代表的新兴网络媒体 的推波助澜,是这场政治大地震得以爆发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新兴网络媒体的作用这次真是发挥得淋漓尽致,有人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数字革命”。埃及的 动荡发生后,国际上非常关注,都想知道这次事变背后究竟有没有外国人的黑手,美国有没有阴谋,有没有国内有组织的反对党在策划、煽动和组织,但后来发现没 有。它就是网络推动起来的。1月25日埃及初次爆发的30年来最大规模示威游行,就是十多个来自各种不同背景的年轻人搞起来的。这些年轻人有的根本无党派,有的则来自不同的组织(如穆斯林兄弟会、“四六青年”以及各种民间维权组织等)。整个策划、煽动和组织工作都是通过新兴网络媒体来完成的,颠覆了以往很多传统的东西。这么大的一场运动,过去得有长时间的预谋,得有组织、有领袖、有纲领、有资金。现在这些因素全部没了,整个运动呈现无组织、无纲领、无 领袖、无党派、无预警时间的特点,真可谓平地起惊雷!新兴网络媒体的作用被世界注意到了。2月15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美国国务院专门召开了在全球推广 互联网自由的会议,决定投资拨款推动全球“互联网自由”,并将之放在奥巴马政府外交战略的重要位置。

第三部分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

1.阿拉伯世界“大地震”带来的机遇

1.1中东动荡延长了我国的战略机遇期

大家都知道我们有一个战略机遇期。战略机遇期怎么来的?2001年“9?11”事件以后,由于美国把战略重心 转移到全球反恐上,目光投到中东去了,出现了有利于我们崛起的国际环境。所以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2002年提出战略机遇期的说法。回想去年的国际形势,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出现非常复杂的变化,让我们有点手忙脚乱,朝核问题、沿海军演、南海问题、周边局势动荡等等,有人就问这个战略机遇期还存在吗?现在在 中东局势大动荡的背景下我们可以肯定地讲,这个战略机遇期还是存在的。在研究中东、阿拉伯世界时,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中国改革开放关键的30 年中,每当我们发展到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节点时,都会出现阿拉伯因素。比如,1991年,当时中国是处于什么状态?1989年西方孤立中国,封锁中国。1990年8月萨达姆入侵科威特,1991年初美国打响了海湾战争,中国国际环境一下宽松了许多。10年以后,2001年,小布什1月20日就任美国总统 以后,大幅度调整克林顿时期的外交政策,把中国重新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中美关系变得异常艰难,4月份中美还发生了撞机事件。但是当年发生了”9.11” 事件,一下子让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到了全球反恐上。又过了10年,奥巴马要将美国的战略重心东移,大家开始议论我们的战略机遇期还存不存在的时候,阿拉伯世 界又动荡起来了。这一波动荡虽然不会让美国的战略重心重新转移到中东去,但是至少让美国手忙脚乱,会严重影响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步伐。这样对中国来说是一 个机遇。1.2是中东动荡提醒我国未来要更加注重民生

在探讨为什么会发生“茉莉花革命”时,追根溯源后,大家一致认为,我们中国不发展经济不行,经济不发展要 出大问题;但经济发展了,民生问题解决不好也不行,社会公正没有建立起来,可能要出更大的问题。“茉莉花革命”促使我们深思。今年”两会”以来出现的信号 是非常积极的:“十二五”期间GDP的增长目标降到了7%;“十二五”期间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二以上要用于民生部分;温家宝总理正面地谈社会公平、公正问 题,包括就业问题、数千万套廉租房的建设等;今后我们考察干部将不再以GDP为指标,省委书记、市委书记干得好不好,并不一定看GDP增长率有多高,而是 综合考察等。1.3是阿拉伯世界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有利于帮助我们化解中国威胁论

就阿拉伯世界来讲它确实需要动荡和改革,不变革确实没希望了。要允许阿拉伯世界进 行探索。土耳其总统首席外交顾问认为,世界文明是没有优劣之分的,无论中华文明、阿拉伯文明、欧洲文明还是伊斯兰文明。而且,文明发展的轨迹是螺旋形的。也就是说,凭什么不让阿拉伯人、不让伊斯兰世界复兴呢?他们也是古老文明,历史上都辉煌过,总有一天也要再度辉煌。所以,要允许阿拉伯人探索,尽管要经过 很痛苦的过程,希望他们能走出一条有阿拉伯特色的,确实适合自己的道路来。大家都知道美国有中国威胁论,怎么理解美国人认为我们是威胁呢?肯定是中国崛起了,我们实力提高了,2000年的时候我们经济总量排世界第 六,2010年我们上升到了第二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认为,到2016年,中国GDP将要排名第一超过美国了,当然它是用购买力平价来衡量的。

美国人认为,人类最近三四百年的历史,世界只有一种成功的道路、成功的模式,这就是西方民主自由模式,任何国家和民族要想繁荣、强盛和现代化,都必 须走西方民主自由化的道路。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走出了一条不同的道路,打破了这个规律。他们认为如果中国人成功的话,肯定要威胁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我们可以假设,如果阿拉伯人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这对世界来说将是一大贡献,因为世界文明本来就应该是多元的。将来世界除西方式道路外,还有中国道 路、阿拉伯道路等,从这方面讲,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机遇的一点。

2.挑战随之而来

2.1是中国的经济利益受损

中东局势动荡,中国在西亚、北非的经济利益也非常大,不过我们和美国不一样。中东对美国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战略地区,美国必 然要投入,这样一来会影响它的战略东移。中国不一样,主要是经济利益受到较大的威胁。利比亚600万的人口有4万多中国员工,有150亿美元的财产利益。其他阿拉伯国家,如阿尔及利亚中国的侨民可能更多、经济利益更大。如何确保当地中国人的安全和中国海外利益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

不过,实际上这个危机中也包含着机遇。危机过后这些国家需要重建,以利比亚来说,未必我们在里面的东西就都失去了。伊拉克战争我们全撤了,大使馆都 撤了,损失了一些资产。战后它重建的时候中国发挥作用了,而且它要补偿我们,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能参与到伊拉克某些石油开发项目中去。利比亚也是一样,卡扎菲统治的利比亚,我们只能买他的石油,石油项目是没有中国人的份的,全部给西方。所以,卡扎菲之后的利比亚,这块利益未必没有中国的份额,所以我们还是有机遇的。

2.2是国内外敌对势力乘机做文章,欲让中国内部发生动荡

自从中东动荡以来,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敌对分子蓄谋要把这个东西搞到中国来,在网上煽动。而且是学习照搬突尼斯、埃及的做法,在网上煽动非法聚集,煽动中国国内局势动荡。这些煽动受到了不怀好意国家的支持。最早发生在北京的非法聚集,美国的前 任驻华大使先后两次出现在现场。这是非常恶劣的。后来我们的记者质问他,他否认,他说我是碰巧路过。我们有视频给他记录下来了。一些西方媒体也是别有用心,大标题就是“茉莉花在中国”、“茉莉花开遍中国”,始终要让”茉莉花”这三个字和北京联系起来,在媒体显眼的位置上每周都要出现。但后来没有聚集了怎么办?它们就制造新闻,每到周末组织西方的记者聚集,在我们的闹市区架好相机随时待命。

在利比亚冲突期间,路透社曾刊登长篇文章称,走投无路的卡扎菲会倒向中国,到中国来寻求支持。其实,这是胡说八道。卡扎菲对中国不是很友好。2006年们月北京召开中非合作论坛首脑会议,我们邀请50个非洲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来中国,卡扎菲不仅不来,只派了一个小萝卜头当特使参加,而且还亲 笔写信给10多个非洲国家的元首,让他们不要来中国,说中国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当然他拦不住了,50个非洲国家来了46个元首和政府首脑,会议非常成功。

2006年前后,如果你和西方人接触的时候,他会死缠烂打跟你辩论中国能不能崛起,他认为中国崛起不了。但是在这以后他不再跟你纠缠这个事了,他一 般会跟你讲中国崛起不可阻挡,美国没有能力阻挡中国崛起的步伐。但是,大多数美国人,特别是研究中国的美国人,都希望中国发生内乱放慢崛起的步伐。今年是 辛亥革命百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100多年来,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追求的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现在这个势头连最顽固的西方人都明确地认 为,中国崛起不可阻挡,没有什么外力可以阻挡中国崛起的步伐。中国现在这个势头坚持15到20年,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不能说就完成了,至少可以奠定相当的基础。所以,100多年来所追求的目标,可能就在目前在校的大学生这一代人身上实现。中国现在问题比较多,其实也很正常,因为经济在高速发展,社会在快速转 型,各种各样的问题会集中爆发。但是这些问题一定要在发展中得到解决。在这个时候,大局稳定对于我们国家来说显得弥足珍贵。

3.对西方民主的进一步清醒认识

事实上,西方的那一套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也越来越出现了疲态,弊端丛生,越来越失去吸引力。

3.1是西方所谓民主政治的弊端日益显露

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度的初衷是要相互制衡,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现在越来越成为党派和利益集团争权夺利和相互攻击的工具。现在的美国政治中充斥着国会和政府的权力之争、民主和共和两党的利益之争。比如,前不久美国国会形成了两派意见,就美国政府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 的合法性发生激烈辩论——美国总统没有通过国会就在利比亚展开军事行动,并超过规定的期限,是否违反“战争授权法”。在投票表决前两派议员夸夸其谈、振振 有词,结果头天刚刚否决了授权政府在利比亚军事行动的议案,第二天又否决了削减政府在利比亚军事行动费用的议案。再比如,2008年秋天美国华尔街金融海 啸来势凶猛,大厦将倾、燃眉之急,当时临近任期尾声的小布什政府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但政府拟定的巨额紧急救市方案在议会两院陷入冗长的辩论,迟迟难以通过。已成“看守政府”(2009年1月20日将交权给奥巴马)的小布什只能眼睁睁看着宝贵的时间流逝,任凭金融危机肆虐。最后,在新旧总统交接日即将到来 之时,美国国会终于通过了七八千亿美元的救市方案,时任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参议院现场激动的单腿跪地,感谢议员们“挽救了美国”。更为典型的是执政党和在野党之间的恶斗。政党以上台执政为最高目标,在野时会千方百计把执政党拉下台取而代之,执政时又受在野党扯皮千不成大事,政府的效率和执行力大打折扣,而执政也多沦为短期行为。

3.2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失衡

西方非常重视对个人利益的保护,而且常常将之发展到极端,结果造成少数人利益捆绑多数人利益、极端个人利益损害大 多数人利益。在访问德国时,我国驻德大使给我讲了一个事例:德国在两个重要城市间要修一条高铁,经规划设计制定出了一个最佳线路方案,但在实施过程中线路 沿线有一幢居民楼中的一户老人不愿搬迁,说“我生于斯、长于斯,也要死于斯”,说服工作旷日持久,但最终也未能说服这位”一年只回这所房子住几天”的老人 迁移,结果高铁线路图纸不得不做修改,不仅额外耗去很多时间,而且因线路改道而花费不菲。

3.3是高福利社会养懒人积重难返 一个长期在西方国家生活的中国人和我讲,西方福利制度实在是鼓励懒人。比如,他刚移居时做梦都想以自己的勤劳发家致 富,所以他周末都不休息想挣加班费,但很快就发现行不通,因为法律规定最多周六可以加班,周日必须休息,而且周六加班费必须缴纳额外的税。再比如,加拿大有完善的失业补助体系,一个普通劳工只要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失业后的半年内可以拿到你工作时工资的90%,所以一些人工作够一年后就休息半年,优哉游哉!西方国家福利社会走过了头,不仅严重削弱了国家的竞争力,而且还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懒人。现在大家可能都知道“笨猪五国”的说法吧,就是指希腊、爱尔兰、葡 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这些仍然在金融危机中挣扎的欧洲国家。这五国都是实行高福利制度的国家,在金融危机的;中击下政府都面临着严重的债务危机,国家都要破产了,需要其他欧洲国家和国际金融机构的救助。但是他们的政府一推出削减福利措施,国民就游行示威要暴动。”笨猪五国”是欧盟的成员国,欧盟当然不得不 出手相救,特别是欧盟中唯一财大气粗的德国,更是在救助“笨猪五国”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德国民众内心实在是不平衡。凭什么呢?单以退休年龄而论,德国的制度是65岁退休,两年后还将延长到67岁,而那些陷入债务危机的“笨猪五国”普遍实行早退休、高补贴政策,为何德国人自己做牛做马去救济那些吃喝玩乐的人呢?但是,德国政府还是不得不出手相救,因为德国从欧洲大市场和欧元区获益最大,当然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提出了债务国要改革和节约开支等苛刻救助条件,也算是给自己国民一个交代吧。

3.4是虚拟经济取代实体经济搞过了头

这次金融危机就是西方大搞虚拟经济的恶果。目前来看,在西方国家中,实体经济保持较完整的国家,如德国,经济恢 复就快一些,好一些,经济已基本虚拟化的国家,如英国等,经济恢复起来就要慢得多,美国介于这二者之间。新兴经济体以其完整的实体经济形态在后金融危机时 代表现亮丽。德国之所以能成功应对危机主要归功于三点:一是实体经济和制造业强大,特别是首屈一指的精密机械和汽车制造业。二是早在2005年施罗德政府 顶着巨大压力而通过的“2010议程”,实施削减失业补贴鼓励就业的改革,当年施罗德曾因此改革失去民心而输掉大选。三是在金融危机中应对得当,如缩短工 时而非大量解雇工人、企业与工会合作以确保国内无大量失业和社会稳定、实行汽车以旧换新等,挺过危机后企业立即全员开工。而且德国民众勤劳、审慎,和中国 人一样爱有钱,不像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的人,喜欢超前消费。

3.5是新闻自由走到了“媒体恐怖”

历史证明,新闻媒体如果管理得当的确可以发挥非常好的作用,但西方国家片面强调新闻自由过了头,使新闻媒体演变为一股可怕的力量,被形容为“媒体恐怖”。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世界传媒大王默多克世界新闻集团的窃听丑闻就是例证。

4.对我国的启示

4.1经济方面

(1)改善我国的经济类型避免经济结构单一化。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发展有计划的有条理的吸收外资,避免外向型经济的出现,使国家的经济命脉被人掌控。

(2)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在发展中逐步缩小人民群众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避免经济的两极分化,减少贫富差距。完善财税制度,普及社会保障。

(3)鼓励自主创业,大力推行下岗职工创业的优惠政策,减少下岗人员,降低下岗率。对农民工加大关注力度,切实解决农民工外出打工时工资拖欠等问题。4.2政治方面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加大反腐力度

(3)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消除腐败土壤,建立健全预防腐败机制,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坚持和完善人大制度,完善决策机制,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国家机关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4.3文化方面

(1)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有选择的吸收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受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加强对网络的管理,坚决抵制低俗文化,减少其对青少年的危害。4.4宗教、民族方面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4.5外部环境方面

要认清西方势力已经成为世界动荡的最主要根源如果顺着历史往前推衍,我们不难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每次较大规模的地区动荡或是战争,都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大国直接相关。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危机、中亚颜色革命、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等,都是美国等西方势力挑唆、鼓动、甚至直接发动的。奉行现实主义“强者逻辑”的西方国家,不顾当事国的实际情况和民众要求,打着“人权”、“民主”、“人道主义”等幌子,动辄挥动制裁大棒乃至使用武力,以此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带给发展中国家的就只有**和贫穷了。从这次阿拉伯世界的局势来看,西方以“人道主义”名义进行的干涉,反而制造了更大的人道主义灾难。可以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已经成为这个世界动荡的最主要根源

总的来说,中东北非发生的政局动荡告诉我们:“发展才是硬道理”,国家须以经济发展作为治国的第一要务;而为了保证国家的发展,首要前提就是维持政局的稳定,只有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才能顺利进行,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生活幸福;只有国家政局稳定,经济发展顺利,才能消除动荡的根源,长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才能得以实现。

第四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优势

1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巨大成就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获得了自近代以来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快速增长,远高于世界经济年均3.3%的增速,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首位,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日益繁荣,科学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法治建设不断加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贯彻;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4000万,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并正在逐步解决。三峡大坝、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机场、港口、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神州大地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我们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转折,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创造活力,大大积聚和释放了全社会的发展能量。我们成功地进行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变革,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各方面的制度体制,为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我们经受住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严重政治**以及国际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峻考验,战胜了来自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和自然界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展示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力量。特别是2008年,我们成功战胜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成功平息**集团和西方敌对势力制造的分裂破坏活动,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实力和凝聚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但得到了中国人民的高度认同,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一位美国学者说:“中国令人震惊的经济增长史无前例,中国以独特的方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改变了世界。”一些西方舆论认为,中国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新的启示,正在颠覆西方的传统理论,探索“中国成功之谜”非常有意义。特别是2008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一系列惊人表现,使许多外国政治家、学者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为它“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不断扩散蔓延,中国以其“独有的竞争力、高效率和适应性”吸引着世人目光,许多人从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的灾难中,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的重要贡献,深入研究中国经验成为当今世界新的热点。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的巨大优势

2.1 广泛动员的优势——“地震灾区重建奇迹,见证了制度优势”

汶川地震很惨烈,党和政府举全国之力,开展了一场动员范围广、投入力量大、援建速度快的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如今,百万栋新房从废墟上拔地而起,曾经满目疮痍的灾区焕发勃勃生机。“这个重建奇迹,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我们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有资本主义国家不可想象的对社会力量的调动 能力、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目标,因而有资本主义国家不可企及的社会凝聚力和广泛的动员力。有了这种优势,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住我们,任何人也不敢小看我们。”

2.2集中效率的优势——“我们办大事,下了决心就干”

中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欧美一些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形成了对比。“当自由资本主义和福利资本主义在危机面前显得力不从心时,‘中国模式’的优势便凸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的政客们还在为出台什么样的措施争吵不休时,中国政府迅即推出一揽子计划,新增4万亿元投资计划,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在较短时间内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率先实现了经济的回升向好。“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下了决心就干,经济社会资源可以集中配置,没那么多牵扯和掣肘。西方很多学者感慨,世界需要‘中国经验’。这种制度上的效能优势是我们一大法宝!” 2.3灵活调控的优势——“‘两只手’当然要比‘一只手’强”

“把市场竞争机制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势有机结合,是‘中国模式’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资本主义国家崇尚市场自由,过于依赖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不太重视甚 至排斥政府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而中国在经济运行中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重视发挥宏观调控,“两只手”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当然要比资 本主义国家市场调控的“一只手”强。“至于市场作用多一些,还是政府作用多一些,必须相机抉择。中国经济这些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发展,没有出现大的起落,原因就是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做到了有机统一。

2.4不断创新的优势——“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有一步步地实事求是”

关于“中国模式”的诸多优势中,还有一条非常重要:我们勇于不断创新,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这个模式。“可以说,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有一步步地实事求是。”“十一五”时期,我们突出“国富”这个主题,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过去那种粗放式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转型势在必行。“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在谋划未来发展时,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把实现社会公平和改善民生放在更突出的位置上,承诺让人们过上更幸福的生活,并明确了许多政策、措施。”这体现了我们善于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制定出更加切合实际的“路径图”来。“实事求是、不断创新、自我改革发展的特点,是‘中国模式’永葆生命力的一个关键。”

3小结

“七一”重要讲话用“五个有利于”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和巨大优势:“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制度优势铺就“中国道路”,制度成果撑起“中国传奇”。一些干部群众谈到,“近年来世人热议‘中国奇迹’,充分显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和广泛影响。在处理继承与发展、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做得更好。”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催生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是我们能够昂然战胜自然风险的挑战、经济危机的冲击、政治**的考验,在中华大地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第二篇:西亚北非局势动荡

西亚北非局势动荡

当今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大变革、大发展和大调整,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突发性的特点日益凸显。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西迪布吉德城管的暴力执法使得一名青年商贩愤而自焚,此事激起了民众对政府的怒火,全国范围内爆发了大规模骚乱和流血冲突事件。这件事情只是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的一个导火线,是一个外因,并不是真正的原因,这是由西亚北非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历史等因素内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西亚北非地区的动荡局势加剧,金融危机开始向政治和社会危机转移,在国际社会引起强烈反响,迫使人们重新审视国家治理的理念,对大动荡的发生和发展,对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一、内因

1、政治原因

西 亚北非的大多数国家都实行君主制和共和制,虽然形式上有所差异和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一种专制。国家的政权大多由国王、总统、领导人掌控,政权的继承者通常 是掌权人的儿子或者是兄弟,这是由家族或近亲统治国家的一种缺乏民主的政治方针。这种落后的政治体制存在于亚西北非大多数国家,为如今国际世界少见的。西 亚北非的政治问题,主要表现在:

(1)国家的实权大多由 国王、总统、领导人掌控。西亚北非大多数的君主共和制是在推翻封建王朝或结束了殖民统治之后才建立的。在实施君主共和制的过程中,由于革命不够彻底,所谓 的君主共和制保留了大部分君主专制。当初革命的领导者变成了不带皇冠的君王,想尽办法享用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权力和权利,慢慢的衍化出了国家元首终身制和世 袭制。例如,埃及的穆巴拉克执政30年,也门的萨利赫执政33年,利比亚的卡扎菲执政高达42年!表面上是君主共和制度,实际上是一种专制,这些国家的最 高领导人为了维护自己对国家的统治地位,将自己的子嗣和亲戚都安排到国家关键部门,并计划让他们就任或者继承。溯其根源,这种制度的建立者大多都是军人,他们依靠武力和暴力登上领导人的位置,打心底就崇尚以武力树立威信的治国方针,这些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君主共和制在西亚北非的利比亚、叙利亚、伊 拉克、埃及等国家盛行,这其实就是一种蔑视民主的残酷专制制度。这些曾是人民爱戴的革命领袖在权力的腐蚀下走向了极端的不归路,他们被人民群众推上最高领 导人的位置,又被人民群众从最高领导人的位置驱赶了下来。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来自各国民主、民权和民生等思想在西亚北非得到了大面积的传播。西亚北非各国的最高领导人世袭制和终 身制,以及政府腐败,使得人民更加呼吁民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当前腐化的政治激烈冲突,引发了社 会矛盾的激化,引起了这次西亚北非的大**。

2、经济原因(1)西亚 北非大多数国家属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西亚北非大多数国家依赖于出口石油、发展旅游和外资来实现国民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相对单一,抵 抗外界影响的能力差。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给出于国际分工边缘位置的西亚北非以重创,世界对石油的需求递减,西亚北非的经济安全得不到保障。“经济决定上 层建筑”经济安全受到了威胁,使得西亚北非的政治相对不稳定。

(2)西亚北非大多数国家社会贫富差距悬殊,社会 福利性保障措施不够完善。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多数的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容易激发人们仇富心理和对政府的怨恨。金融危机给西亚北非大多数国家造成了很大 的冲击,物价上涨,就业率降低,只有30%左右的青年就业,更加剧了人们对国家的不满。

3、宗教原因

西 亚北非大多数国家采取政教合一的国家治理方式,西亚北非这些国家中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中又分逊尼派和什叶派,除了伊拉克和巴 林什叶派人数较多,其中伊拉克和叙利亚是什叶派统治国家,其他大多数国家都是逊尼派人数较多。不同宗教有不同的起源和文化,相同的宗教不同的派别有不同的 宗教教义和信仰,宗教和信仰之间的冲突和分歧会引起地区或国家之间的战争。在近期的西亚北非大**之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就是伊斯兰势力在**中迅速崛起扩张。近几个月来,各色伊斯兰势力在埃及、突尼斯、摩洛哥议会选举中获胜,很有登台政治的可能。

二、外因

1、美国实施大中东改造计划的政治遗产的负面影响,以及在此次北非中东变局中美国的动荡摇摆,引发了众多西亚北非国家的不安和疑虑。

2、美国等西方国家借助网络媒体开展网络外交,鼓吹所谓网络民主,加强对中东地区意识形态、民主价值观的渗透和输入,是诱发西亚北非国家持续动荡的重要外部因素。

第三篇:论西亚北非之动荡局势

论西亚北非之动荡局势

2011年对西亚北非地区而言,是非同寻常的一年。部分国家政局的动荡打乱了地区发展步伐,西亚北非地区进入了30多年来罕见的政治动荡期。

从2010年12月中旬到至今为止西亚北非地区发生了许多大事件,首先就是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在埃及、利比亚等多个北非国家发生了政乱。发生在利比亚的事件尤为严重,联合国派军队介入,局势至今非常不稳定。而在西亚的伊朗、也门、叙利亚等地区也出现了程度不同的社会动荡。

对于西亚北非的动荡局势我总结了一下几点原因: 第一、经济原因

1、西亚北非各国大多为外向型经济,石油资源相当丰富,因此经济体制单一,并且受到外国的干预。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其单一的经济体制,导致了这些国家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大幅减少的窘境,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造成了致命性的打击。

2、国家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贫富悬殊,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物价飞涨,民众处境尤为艰难。

3、很多国家的失业率高,青年大学生的就业率极低,并且缺少良好的社会保障,此为以后的动荡局面埋下了伏笔。第二、政治问题

西亚北非地区各国都面临着政治体制僵化的问题,国家民众缺少民权。政治体制不适应现实社会,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霸权政治与世袭制度。有很多国家的总统已经统治国家很多年,长期把持政权,如像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统治23年,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统治30多年,卡扎菲更是统治利比亚40多年;在世袭制度方面的典型代表是沙特阿拉伯。这些僵化的政治体制导致参政渠道单一化,加剧了政治腐败,最终使得社会矛盾一触即发。

2、西亚北非各国政治动荡不安。阿以冲突、伊朗问题等等一直影响着西亚地区,现在又有了叙利亚的内乱;在北非地区主要有利比亚的内乱。其中很多事件都有以美国为主西方国家的影子。

第三、宗教问题

宗教问题往往和民族问题联合在一起。西亚和北非的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有其深刻历史根源,错综复杂,主要存在的三大教派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又分化出诸多教派,可谓教派林立,教派之间的信仰难以妥协,谈不上形成统一的理想信念,更为严重的是存在严重的宗教歧视乃至欺压,这是西亚和北非地区动荡的根本问题。

对于中国而言在短期内西亚北非的动荡局势对我们都没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从长远考虑,对我们的能源进口、物质外销、劳务输出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在能源进口方面,整个西亚北非地区的国家都对中国及其重要。石油等能源是中国的命脉,因此,我们中国对于该地区的动荡局面持高度重视的态度对待,说难听点就是一旦美国等西方国家控制了北非乃至西亚,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将产生巨大的钳制作用。其实不仅对我们中国,对全世界的能源进出口都有极大影响。西亚北非是一运、二洋、三洲、四峡、五海之地。尤其以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直布罗陀海峡尤为重要。

在此,出现了这个动荡的国际形势,我们国家也需要自我审视和调整,借 鉴与正视西亚北非的教训,不断完善国家的各个方面。这是对我国的一个极大的挑战,也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机遇。以下是我对西亚北非问题总结出的一些观点:

第一、在经济方面我们要改善自己的经济发展结构,结合国家的实际发展情况要进行我们自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紧紧守护我们自己的经济命脉。并且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努力缩小贫富悬殊。

第二、在全球化时代,研究政治不能离开国际关系和国际环境,为了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需要,要以全球化视野来研究中国政治。在同时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并且要积极完善我国的体制,加强反腐贪污,以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我国还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为有我国有少数的分裂势力,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分裂势力的教育,维护中华民族的大统一。

总的来说我们要坚持走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必须保持政治和社会的长期安全稳定,还要反思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当在确保政治稳定的前提下,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走渐进式的政治改革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努力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四篇:时事政治论文——西亚北非局势动荡

时事政治论文 西亚北非局势动荡

——国人应当追往虑今

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西亚北非局势的动荡也不例外,表面看来其动荡是由一个失业大学生的水果小摊被城管没收愤而自焚导致的,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线,决不是真正的原因,究其原因,无非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北非中东动荡已经持续数月,美国拒绝牵头利比亚军事干预,经济困境不会因政治动荡而消失,反而会因此而加剧。相反,经济结构转型或经济质量提升需要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中东北非国家因为长期受外国干预,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国际市场,在全球化分工中处于边缘位置。而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静水深流,使得潜在的冲突易燃突发,且难以控制地播散。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一直试图推广美国式的民主和自由主义价值观。美国的一些非政府组织是实施“大中东计划”的主要载体。如标榜为非政府机构、但其资金却由国会拨款的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在突尼斯、埃及、约旦、科威特、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均十分活跃,蛊惑穆斯林教派内斗,培植新的替代力量,策划在北非和中东掀起一系列的政治**。[1]

中东、北非局势动荡所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否仍将持续,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是否将成为美国考虑的下一目标,还有待密切关注。但不久前我国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互联网煽动国内居民非法聚集,妄图引发“街头政治”,不能不说是个别人企图把乱局引向中国的一种尝试,对此我们应十分清醒、高度警惕。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证明,西方列强总想把地大物博的中国置于他们的掌控之中,一个自主、强大的中国永远是历朝历代各族人民的企盼。经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与发展,正朝着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奋进,对此我们应十分珍惜,自觉维护来之不易的和谐与稳定

政治地震和地理地震让利比亚和日本都一时成为不宜进入和不可居住的危乱之邦,各国发出警告,建议本国国民不要前往旅游,正好印证了孔子的观点。和过去相比,不要说和孔子时代比,就是和这轮全球化之前的世界比,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在全球化世界生存的国家、公司、团体和个人来说,如果要从利比亚和日本危机中汲取经验教训的话,那么就要认真地研究到底怎样降低全球化的风险,以及一旦危机发生,到底如何规避,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生命财富的损失?

面对利比亚危机,中国政府果断决定,大举、成功撤出在利比亚工作的3万多同胞,世界为之侧目。但是,当利比亚内战和西方盟军军事干涉利比亚之际,中国也开始计算在利比亚的损失。如果损失仅限于商业利益,不管数额多高,总是不要紧。问题在于,利比亚事件的中国撤退,具有严重的警醒之指标意义。不顾或者欠考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重大潜在政治、安全危险和危机,而有点鲁莽地大举商业进入,包括长期巨额投资,看来是要欠战略考虑的。

西方关于中国在非洲的评论也不是全部是尖酸刻薄,其中有一些经验之谈和劝诫之语。比如,一些西方研究中非关系的专家多次指出,中国并不会因为来自发展中世界,奉行不同于西方的外交政策,就在非洲有安全免疫力。西方公司和国家在非洲遇到的挫折和打击,中国也将遇到。外来势力要在非洲大陆站住脚,不是那么容易的。中国真正与非洲接触的大规模历史,尤其是政治上相互支持、经济上相互依存,是最近50年,更确切说是过去十多年的故事。而欧洲人和西方人则不同,从罪恶的奴隶贸易开始,经过对非洲各方面的殖民,再到“非殖民化”和新的援助关系确立,却经历了500年的历史。

一个是500年,一个则是50年,不管中国外交政策和对非政策如何站立在道义的高点(支持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发展、支持他们走自己选择的而非外来势力强加的道路),只有50年的接触,中国对非洲的体验、知识,还是欠缺的、稚嫩的。在有些方面,有必要向欧美人学习关于非洲的知识,以及如何与非洲更好地打交道。

中国需要牢记我们的古老哲学“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更需要从当下的国际挫折中总结教训,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走出去”。这些都启示着我们:

一是国不能弱,落后就要挨打。

二是独裁不得人心,必须搞好适合自己国家的民主,让更多的人参政、议政。

三是国家必须做好自己的事情,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安宁。必须代表广大人民最根本的利益。国民应当为了自己的国家富强努力学习努力奋斗。

四是弱国无外交,凭实力说话!无非是在动荡中能分的几杯羹的问题,实力强大别人的会成为自己的,实力弱自己的也是在给别人准备着,看人家什么时候高兴就什么时候来拿。所以我们必须要强大,要发展,要靠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奋斗!

第五篇:西亚北非局势

摘要:从2010年12月“阿拉伯之春”爆发至今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地区强国均势改变。再加上世界大国在这一地区的角力,西亚和北非已经成为对国际局势影响最大的地区。对国际社会而言,对这一地区的持续关注使得对其的了解更加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一地区已与自己息息相关。无论是好的抑或不好的,这一地区发生的每一起重大事件都深深影响着国际经济政治局势。

关键词:阿拉伯之春、利比亚、伊朗、埃及、以色列、叙利亚、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阿拉伯联盟、美国、石油、民主与自由。

一、动荡之始

自2010年12月份突尼斯一些城镇爆发**以来,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动,西方媒体称之为“和平抵抗运动”,并乐观地把“一个新中东即将诞生”预见为这个运动的前景。

总统本·阿里不得不放弃突尼斯这个自己独裁统治了23年的国家,在2011年1月14日深夜飞往沙特阿拉伯。

突尼斯是“阿拉伯之春”运动的起点。由于茉莉花是突尼斯的国花,因此发生在突尼斯的这次政权更迭被称为“茉莉花革命”。

突尼斯的成功激发了阿尔及利亚、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国的抗议运动,并逐渐呈星火燎原之势,席卷阿拉伯国家。论西亚、北非局势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二、革命的风暴

随着这场席卷地区的运动愈演愈烈,“和平抵抗运动”逐渐变成了一场推翻现政权的政治运动。而这也打破了这一地区长久以来本就脆弱的均势和平。一个又一个阿拉伯国家政权倒台。换来的却不是西方媒体称颂的自由与民主。

(一)埃及

在本·阿里离开突尼斯10天之后,也就是2011年1月25日,埃及民众爆发了一系列街头示威,游行,集会,骚乱,罢工等反政府活动。抗议示威活动波及埃及国内多座城市,其中尤以首都开罗和亚历山大最为激烈,据称有超过一百万人参与了此次抗议,他们提出埃及总统胡斯尼·穆巴拉克下台、军队结束戒严,终止紧急状态法,获得自由和正义的权利等要求。2011年2月11日,埃及副总统奥马尔苏莱曼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穆巴拉克已经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埃及政权更迭。

(二)利比亚

继突尼斯和埃及革命成功之后,同样位于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利比亚在2011年2月15日开始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2月18日,反对派控制了该国大部分的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政府派出精锐部队和雇佣军,但反对派被击退。2月20日,抗议活动已蔓延到首都的黎波里,导致赛义夫·伊斯拉姆·卡扎菲在的电视台警告示威者,宣称要开枪屠杀示威者;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以保护利比亚抗议人民的安全;3月19日,十余国家开始军事干预利比亚,战争正式打响,从此持续了半年之久;7月15日,美国北约等39国及组织承认利反对派政权;8月23日,利比亚反对派占领阿齐齐亚兵营控制利首都,同日埃及政府宣布承认利比亚反对派;9月25日,利比亚执政当局部队攻入卡扎菲老家苏尔特;10月20日,卡扎菲被俘身亡;10月31日,北约宣布结束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利比亚政权更迭。

(三)也门

同样在突尼斯和埃及之后,在2011年1月到2月,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的也门也爆发了示威抗议活动,要求总统萨利赫下台,此后也门局势一直动荡不安,抗议示威游行不断,4月23日,迫于国内反政府示威的压力,也门总统萨利赫同意接受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的调停方案,将在30日内辞去总统职务。但后来,萨利赫本人拒绝签署该协议,反对派也拒绝了由政府高官作为代表签署协议的提议,于是导致协议被毁;6月3日,也门总统府内一座清真寺遭到炮击,造成总统萨利赫和议会发言人受伤,随后萨利赫被送到沙特进行疗伤;9月4日,数十万名民众在首都萨那的变革广场和第六十大街进行了大型的示威游行,以及包括塔伊兹、荷台达、哈贾、伊卜、阿姆朗等省份都发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萨利赫立即下台,成为也门发生的规模最大的抗议活动。9月23日,萨利赫回国,25日发表电视讲话说:“我拒绝权力,并将在未来数天内放弃权力。”11月19日,萨利赫在视察共和国卫队时表示他辞职后将把权力移交给军方。11月23日晚,萨利赫在沙特签署协议,将权利和平移交给副总统。也门政权更迭。

(四)伊朗与叙利亚

与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伊朗和叙利亚这两个伊斯兰教什叶派掌权的国家也没有躲过这场地区风暴。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两国均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在此基础上又面临外部的军事威胁,使得国内反对之声此起彼伏。虽然尚未直接威胁现政权的生存,但是极有可能使得两国重走利比亚的老路。对于此,两国均采取了外交和军事等多种措施。可是具体效果如何却尚未可知。

三、动荡之源

“阿拉伯国家动荡,内部多种矛盾激化是主因,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美国的中东政策起了催化作用。动荡发生后,美欧大国插手干预又使事态扩大和激化。” 12月27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执行理事长、外交部原副部长刘古昌在解读《2011年国际形势总结报告》时向本报记者表示:“大动荡令阿拉伯世界开始进入大调整、大变革之中,他们开始寻求适合自己发展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新道路。”

中国前驻黎巴嫩、埃及大使,著名中东问题专家安惠侯指出,虽然陷入动荡的西亚北非国家正面临艰难的政治过渡,但本地区的政治生态和战略格局已发生了改变——伊斯兰势力明显上升,阿拉伯民族主义发展。他认为,本地区崛起的伊斯兰势力,即便是温和派,也不可能像被推翻的政府那样配合美国;而重新抬头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将把矛头首先指向以色列,以色列的处境将更加孤立。与此同时,美欧等西方国家将继续竭力打压伊朗不断上升的影响力。对于这一地区的不断动荡还有其他原因,如国家以专政或以君主制的政府来进行统治、侵犯人权、贪污腐败、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生活贫困、以及人口结构因素,例如在人口内有大量受过教育但不满足的青年人;领导人长期执政,高度集权、不思改革、不足够透明的政治与经济分配、青年被拒绝接受国家现状;全球经济和金融危机加剧了阿拉伯国家的经济困难,导致物价上涨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运动中,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和互联网社交媒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四、黑色黄金

石油,这是现在全世界最贵的期货交易品之一。而它的产量远远超过黄金钻石,这使它具有了黑金的名字。世界上大部分石油供给正是来自西亚和北非。二十一世纪至今,世界上爆发了4次地区战争,其中有3次在这一地区。阿富汗战争虽在中亚但对西亚的影响十分巨大。伊拉克战争导致萨达姆政权倒台,什叶派崛起。利比亚战争也已结束。

而那些民主与自由的外来者带给阿拉伯的更多是苦难,带走的更多是这里黑色的黄金。石油,既成为了阿拉伯民族的资本与希望,也成为了这个民族的痛苦之源。

五、国际影响

下载西亚北非动荡局势反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西亚北非动荡局势反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的根源及影响

    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的根源及影响 西亚北非局势动荡的根源 1、经济结构畸形失业率高引起青年不满 (1).北非西亚各国大多属于外向型经济,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靠石油出口、旅游业......

    西亚北非动荡原因

    历史证明,经验教训是应该总结的。纵观当前西亚及北非国际形势,回观我国国内的经济政治环境我想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北非动荡的原因分析 (一)西方势力的干涉是引起动......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这次动荡中,我们也要警示自己,不能重蹈他人覆辙。现在我国是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中......

    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所引发的思考

    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所引发的思考 一、西亚北非动荡的原因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内在原因分析: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北非西亚局......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

    北非西亚局势动荡是由西亚北非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及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这次动荡中,我们也要警示自己,不能重蹈他人覆辙。现在我国是特色社会主义,一定要坚持中......

    西亚北非局势分析

    近两年来,西亚北非动荡不断,首先是突尼斯、埃及的民众暴动,然后是利比亚战乱,现在又有叙利亚的内部纠纷。这一系列不安定的事件在西亚北非轮番上演,真的令人好奇,发人深思。 西亚......

    论西亚北非局势

    论西亚北非局势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北非西亚局势动荡的内在原因分析: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具有条件性,当条件具备时事物的变化发展就具有必然性,北非西亚局势的动荡也不例外,表......

    西亚北非局势论文

    北非西亚的局势以及反思 内容摘要: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在亚洲西端、非洲北侧中东,抗议示威、暴力冲突如惊涛骇浪,滚滚而来,掀翻了一个又一个老牌政权。突尼斯的本·阿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