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父亲马季阅读答案(推荐)
篇一:我的父亲马季阅读答案 篇二:我的父亲马季阅读答案
十月底打电话回北京家里,听说我父亲可能十二月随一个演出团来澳访问演出,我心里掠过一阵慌张的兴奋,满以为肯定能在澳洲见他一面了。直到最近几天又听说这事触礁了,正琢磨着“好事多磨”这词儿安慰自己的时候,《华联时报》的一位编辑先生来电话,死活让我写一篇关于我父亲的东西。我答应了,可是心里清楚这不是好写的文字。中国古来就有避讳的传统,唐朝鬼才诗人李贺为避“晋肃”的父讳,连“进士”都不敢去考。今人虽不至如此,但对于儿子来说,完全客观地评价父亲,始终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父亲马季,原名马树槐,一九三三年生于北京,三十五岁和我母亲结婚,一九六八年底我出生在哈尔滨。
生我时父亲正在挨斗,母亲只能回姥姥家去生我。我六十天时,被母亲用十几层毡毯被褥包着到了北京。父亲乍见之下,惊为庞然大物。后来剥茧抽丝,层层破译,我图穷匕见时,他对我的第一句评价是:“怎么就枣核儿那么大!”不久后,他去东北嫩江干校了。母亲因为是部队的文艺兵,随队演出也是四处走,我只能寄养在别人家里,直到两岁多。再见到父亲时我已经会叫人了,但特别“怵窝子”,躲在别人腿后面叫了他一声“叔叔”。等我长大了听人说,我那声“叔叔”差点儿把他的眼泪叫下来。我半信半疑,也没问——没敢问。
我虽然是独子,可是童年跟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并不多。在我的印象中,他一年里总要有十个月在外地,逢年过节不在家更是经常的事。家里的人都习惯了,他自己也乐此不疲,因为到外地演出、写作、深入生活等等就是他的事业,他的乐趣。
相声当时刚刚从天桥的酒馆茶棚中走进正规的剧场,旧时代的艺人们也经过政府的“整编”结束了长期不稳定的卖艺生涯。其中的佼佼者如白凤鸣先生、侯宝林先生、刘宝瑞先生、郭启儒先生、郭全宝先生等都进了广播文工团说唱团。文工团是隶属于当时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是以供应电台的广播节目为主要工作的。相声作为一种北方传统的曲艺形式从难登大雅之堂一跃而通过广播向全国播放,其中重新整理传统节目、去糟粕、取精华的工作是很繁重的。前述的几位艺术大师在这方面起了很关键的作用,使相声作为老少咸宜,喜闻乐见的娱乐节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普及开了。
我不能确定是受这种普及的影响,还是以前父亲就“钟情”于相声,但他在这方面的天赋是无可否认的。在新华书店工作之余,他开始了相声写作和表演的尝试。一九五六年的全国业余文艺调演对于父亲的一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他在那次调演中获得了一等奖,同时他的才华也被许多行家发现,其中最主要的是已故相声表演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侯先生的盛赞和收徒的愿望,为父亲进入广播说唱团这个曲艺界第一流的专业团体铺平了道路。但是据父亲说,他在当时是有选择余地的。同时招他的还有煤矿文工团,而父亲较倾向于后者,原因是煤矿文工团都是年轻人,有朝气,相比之下广播说唱团都是些老艺人,江湖气浓。对于一个二十二岁的人来说,有此想法是很自然的事。但他如果真地进了“煤矿”,也许就没有后来的马季了。
进了广播说唱团,一切完全不一样了。相声象许多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一样,没有固定的教授方法,很多传统节目根本没有底稿和录音,完全是靠师傅口授加上学生自己的理解和表演中的经验积累,逐步摸索出来的。也正是这种方法,才使很多节目经过几代人的推敲和完善,千锤百炼,成为真正的精品。想学会这种段子,就只有向掌握作品的前辈悉心求教。
父亲在这方面就天时(四九年解放在一定程序上打破了传统的师承观念和门户界限)、地利(能就近求教于如此多的前辈名家)、人和(父亲自身的素质和勤奋)之便,事业上突飞猛进。
行文至此,我想起了一个经常被人问到的问题:“你父亲到底是不是侯宝林先生的徒弟?”“当然是!”除去知遇之恩不说,从侯先生的艺术思想到作品的继承、从侯派相声清新、高雅的舞台风格的因循、从父亲作为四九年后新一代相声演员承上启下的位置、和从北方相声流派的传承脉络来看,我父亲毫无疑问是侯先生的嫡传弟子。
天才很多时候需要通过勤奋来体现,我父亲在他的事业上是一个勤奋的天才。当时我家住在西城马相胡同,说唱团就在石碑胡同,两地相距不到一公里,骑自行车就几分钟的路,可是父亲在团里排练和搞创作,经常几个月才回一趟家,落了奶奶很多埋怨。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父亲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对于传统节目的熟悉,对于说、学、逗、唱四门基本功的掌握,对于触类旁通的其他曲艺形式的了解,他在同一代人中都是首屈一指的。
如果把五十年代看作新旧相声的分水岭,那么新相声最大的特点是作品的创作。父亲在掌握传统的表演技巧后,大胆地将这些技巧加进了他自己的创作中。据我所知,父亲的处女作应该是一个叫“打篮球”的相声,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作为处女作“打篮球”也是很成功的。其后一九五八年他写的“英雄小八路”、五九年的“找舅舅”、六一年的“登山英雄赞”、六三年的“画像”、**年的“三比零”,就象一个个脚印,标志了他成功的道路。这些相声经电台播出后风行一时,脍炙人口,马季的名字也变得家喻户晓。与此同时,父亲自己的风格也逐渐确立,他主张相声讽刺与歌颂并举,创立了歌颂型相声的美学原则,这一突破为相声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良多。老舍先生一九六一年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健康与笑声”中曾预言:以他(指父亲)的才力,若能不断提高思想文化,他的成就是未可限量的。
假如没有“文化大革命”,中国的历史会改写,许多中国人的命运会不一样。但假设历史是荒唐的。“文革”毕竟改变了那一代人的命运,我父亲也不例外。市井中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我父亲在“文革”中是造反派,这说法不知源于何人,起自何时,却是百分之百的谬误。“文革”六六年开始时,全国各单位都在成立“革命委员会”,最初的组成也是各单位的领导人物。我父亲当时是业务尖子,被委以副主任之职,他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这“副主任”管什么事的时候,就刮起了打击刘少奇反动路线的风。这时候说唱团才出现了真正的造反派,我父亲象许多在位者一样,成了理所当然的打击目标,被冠以“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白专道路的代言人”的帽子。但是这比起其后的大批斗还算是“和风细雨”。我母亲就是在这时候经人介绍认识我父亲的。当介绍人向我母亲提起马季的时候,母亲凭听广播得来的印象问:“那不是老头子吗?”
他们的第一次约会是父亲带母亲去看批判他的大字报。在当时文工团的所在地——粉楼,大字报铺天盖地,给母亲留下很深印象。我后来一直认为父亲这招很高明,一种绝妙的浪漫,一种“是真名士自风流”的浪漫。
未完待续,明天将推送《我的父亲马季(下)》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如果你的孩子问:“妈妈,宋朝的春节跟现在一样过吗?”你会怎么回答?“应该不一样吧„„”“皇上春节给自己放假吗 ·01月21日 20:20 一个半夜躲在宜家衣柜里的印度人,一个让我们重新思考幸福和命运的人。·01月13日 21:13 波儿,有些话是时候告诉你了。·01月11日 20:09 爱若难以放进手里,何不将这双手放进心里。·01月10日 16:27 只有我没做的那些事情,在燃烧的死亡后劈啪作响。·01月02日 23:24 在靠近教堂墓地墙边的坟上,他们种了一棵玫瑰树;很快它就开满了玫瑰花,夜莺停在花丛中,在墓上歌唱。·2015-12-28 21:34 啊,枝繁叶茂的爱情,让一个可忽略可被替代可被抹去而不被察觉的存在,看上去几乎象是生活。
·2015-12-30 23:43 人总是自以为经历的风暴是唯一的,且自谕为风暴,想把下一代也吹得东摇西晃。·2015-12-06 18:06 如果你不能是一只香獐,那就当尾小鲈鱼,但要当湖里最活泼的小鲈鱼。·2015-12-30 23:43 啊,枝繁叶茂的爱情,让一个可忽略可被替代可被抹去而不被察觉的存在,看上去几乎象是生活。
·2015-12-30 23:43 好伴侣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愉快的笑容,适当安慰,深切了解,均属生活必需。对你好最重要。
·2015-12-29 19:06 我很喜欢、很向往的一种状态,叫做——安详。活着是件麻烦的事情,焦灼、急躁、愤愤不平的时候多,而安宁、平静、沉 ·2015-12-29 19:06 在靠近教堂墓地墙边的坟上,他们种了一棵玫瑰树;很快它就开满了玫瑰花,夜莺停在花丛中,在墓上歌唱。·2015-12-28 21:34 禅者的生活无他,只是保持在片刻的融入罢了,活在当下,活在眼前,活在现成的世界。·2015-12-28 21:34 亲爱的张学军同志: 您好吗?北京又雾霾了,您那边儿怎么样?天儿好不好? ·2015-12-28 21:34 超级推荐这篇小说,有点长,边听音乐边读吧。·2015-12-27 20:33 做梦时/我们距离非常遥远/醒来时/我们在彼此的视野里取暖 ·2015-12-27 20:33 打蛋器旋转着,调羹在碗里把黄油和白糖拌匀,香草使空气变得甜甜的,姜使空气有点辛辣„„
·2015-12-24 20:14 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2015-12-23 19:47 我们原本是自己的人生教师,为什么还常常求助于别人呢? ·2015-12-23 19:47 也许,简体主义本来就是一剂病急投医的错乱药方。也许,不论我们是否愿意,爱终归是一个繁体字。
·2015-12-23 19:47 多少人在年轻时一本正经地浪费了时光,可只有那些被认真浪费掉的时光,能教我们成长。无法绕过,没有捷径。·2015-12-22 20:06 冬至只有这点内容,无法跟过年的热闹相比,那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呢? ·2015-12-22 20:06 “吃过这碗汤圆,就长一岁了。”冬至的时候,母亲总是这样说。·2015-12-22 20:06 用童话慰藉每一个向往安宁的心灵。·2015-12-21 19:48 如果我们过分注意草原,就会发现草原已经枯黄;如果我们过分注意泥土,就会发现泥土已经贫瘠。
·2015-12-21 19:48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2015-12-14 20:05 我准备了许多柴禾,是准备给这个冬天的。我才三十岁,肯定能走过冬天。·2015-12-14 20:05 我在“金钱”上愈来愈慷慨,在“时间”上愈来愈吝啬。“金钱”可以给过路的陌生人,“时间”却只给温暖心爱的人。·2015-12-14 20:05 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2015-12-13 11:32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在原宿后街,我同一个百分百女孩擦肩而过。老实说,这女孩不见得有多漂亮,并不是很吸引人,穿 ·2015-12-13 11:32 要吃饭和熟人吃得香,爱吃的多吃,不爱吃的少吃,可以打嗝儿,可以放屁,可以说趣话骂娘,和生人能这样吗? ·2015-12-13 11:32 真正的聪明人,都能够从他自己的躺椅里欣赏整个世界的壮景,无须同任何人说话,无须了解任何阅读的方法,他仅仅需要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五种感官,还有一颗灵魂里纯真的悲哀。·2015-12-11 21:47 聚时一团火,散时满天星,是最舒服的方式。·2015-12-10 21:49 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在林荫路上不停地徘徊。·2015-12-07 21:12 经典短篇和你一起读 所以失智的大悲痛是因为最熟悉、最亲爱的人不再相认了吗? 许多身边朋友都在谈老年失智的问 ·2015-12-07 21:12 一切未完成的,就让它们未完成吧。·2015-12-07 21:12 人生福祸无常,谁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还是早一点说好。·2015-12-06 18:06 他老是一个劲地嚷着:“千万别闹出乱子啊!” ·2015-12-06 18:06 有一年春节,我从北京回老家汾阳过年,电话里和一帮高中同学定下初四聚会。初四早晨,县城里有零星的鞭炮声。我一大 ·2015-11-09 15:52 人总是自以为经历的风暴是唯一的,且自谕为风暴,想把下一代也吹得东摇西晃。·2015-12-06 18:06 duanread嗨!这里是经典短篇、送书活动和爱书人的聚集地。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纷扰世界里,我愿成为你手中的那杯清茗,在每个黄昏,温暖你。热门文章最新文章duanread嗨!这里是经典短篇、送书活动和爱书人的聚集地。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纷扰世界里,我愿成为你手中的那杯清茗,在每个黄昏,温暖你。
第二篇:马季相声小品剧本
相声 吹牛
甲:现场的观众朋友大家好 乙:朋友们好
甲:现在2004年奥运会正在希腊举行这事你知道吗? 乙:知道呀,这是全世界的大事
甲:对,我最大的爱好就是体育,所以这次的奥运会虽然大部分是半夜三更直播,可是我总是坚持看 乙:哦,你爱好体育嘛
甲:对,爱好是爱好,可就是第二天起不来床 乙:没办法,有时差嘛
甲:所以为了让大家现在就能看到和奥运会一样精彩的体育比赛,我决定,今天我们不说相声了。乙:哦,您的意思是?
甲:咱们哥俩在这里给大家来一场体育比赛,大家欢不欢迎呀? 乙:哦~~~好是好,不过体育的项目可很多啊 甲:项目多你随便挑啊,我是多面手 乙:您全会?
甲:样样精通啊,哪样都行,踢足球,打篮球,您随便挑,足球,篮球,羽毛球,排球,网球,乒乓球,田径,体操,游泳,滑冰,长跑,短跑,200米,400米,800米,马拉稀 乙:马拉稀?
甲:就是好多人一块跑,最后马都拉了稀了~~ 乙:那叫马拉松
甲:哦,今年起改叫马拉松了 乙:干嘛改叫马拉松啊,就叫马拉松
甲:这是进口名词,我说不大清楚,反正你随便挑吧 乙:您的意思是让我挑 甲:对,你随便挑 乙:您看这样行吗? 甲:哪样?
乙:今天哪,咱俩在这里来一场足球比赛
甲:哦,踢足球?踢足球好啊,中国女足,那在世界是一流的啊,男足,那也已经踢出亚洲,走向世界了,这是全中国人的骄傲啊,踢足球我也有两下子 乙:能踢吗?
甲:你说什么叫长程远吊,长程远吊,两翼包抄,头球摆步,盘带过人,开角球,任意球,定位球,12码罚点球,远射,近射,冷射,补射,凌空一脚倒勾球,我踢了二十多年球,有一个最大的特点 乙:什么特点? 甲:一个球没踢进去 乙:你也太笨了
甲:没踢进去,那是咱礼让三先,咱谦让他,上回有一场比赛,我就没让他,他们开出一角球来,我往前一冲,当,一脑袋就让我顶进去了 乙:还真进去了
甲:我正摆胜利的姿势呢,我们队员过来给我一大嘴巴 乙:他打你干吗啊? 甲:顶自己大门里了。乙:乌龙啊?!
甲:不是我不跟你踢足球,你这台太小,踢不开,连罚点球都罚不了,咱们得因地制宜 乙:要不然咱们下象棋吧
甲:下象棋棋子太小,观众看不见一会就讨厌了 乙:哦,棋子小 甲:咱得比热闹的
乙:哦,还得要热闹的,那你说什么比赛热闹
甲:我挑个项目比赛吧,既热闹,又好看,大家准高兴,现在你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吗? 乙:需要什么呀?
甲:需要幸福,需要乐呵乐呵。咱们叫大家乐呵乐呵,咱比赛一回热闹的,好看的 乙:啊,你说说
甲:比赛一回,大家准欢迎,这叫吹牛皮大赛,怎么样? 乙:哦,您的意思咱俩在这儿比赛吹牛,就是说大话 甲:对,说大话
乙:那我可得问问了,咱们两个人为什么要比赛吹牛啊? 甲:一个国家要想强大起来,就需要一些实干家,苦干家,我们的成绩,一点一滴的业绩都不是吹出来的,那都是心血汗水,流出来,干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学习苦干的人,反对那些站在一边的叭的,的叭的,光说大话的吹牛家,吹牛家误国误民,荒诞滑稽,咱们今天来回吹牛比赛,让我们的观众朋友看一看吹牛人的嘴脸,是多么样的荒唐可笑,今后就别上当了 乙:行
甲:说比就比,你,我,双方吹牛运动员 乙:怎么样 甲:进入场地 乙:哦,还有入场式
甲:预备!一,二,一。我向你学习乙:我向你学习甲:我学习你吹牛皮
乙:我学习你说大话,这叫什么玩意啊
甲:亲爱的观众朋友们,2004年世界吹牛奥运会 乙:嗬,这吹牛还有奥运会
甲:现在开始,台下如果有哪位朋友对吹牛感兴趣的也可以上台,我们切磋一下
乙:你就别发动群众啦~~ 甲:好,那首先由一号种子选手 乙:谁啊? 甲:全国吹牛纪录保持者 乙:哪一位 甲:乙先生 乙:哦,我
甲:开始吹牛,热烈欢迎 乙:我先吹
甲:你可不要辜负大家对你的希望,我们的观众如此热情,现在请你 乙:怎么样 甲:开吹
乙:开吹啊?好~观众朋友们 甲:使劲吹
乙:我,现在就要开始吹牛啦 甲:祝你成功,吹出亚洲去,使劲 乙:这我还真没吹过 甲:吹一会就好了
乙:行,今天啦,我是既来之,则吹之 甲:对
乙:各位观众,比别的我不行,要说吹牛啊,在坐的这么多位观众,包括你,你们哪位都比不了我 甲:怎么了?
乙:因为我有十几年的吹牛历史了 甲:差多了,我有四十多年的吹牛经验了 乙:你才多大啊? 甲:吹呗
乙:告诉你,我的能耐可比你大 甲:我的本事比你强 乙:我相声比你说的好 甲:我的相声比你说的棒
乙:我的相声能把各位观众给逗乐了 甲:我的相声能把大家给说哭了 乙:我能把观众逗得前仰后合 甲:我能把你说得是上吐下泻 乙:啊?你这传播霍乱啊? 甲:本事比你大啊 乙:我的相声比你作用大 甲:我的相声比你的贡献多 乙:你知道我的相声有多大作用吗? 甲:你的相声多大作用我哪知道啊? 乙:告诉你啊,东街口那一带有一个大歌舞厅 甲:哦,一个大歌舞厅 乙:前些日子啊,着火了 甲:那咋办啊?
乙:就这个大火啊,烧了三天三夜,全市的消防队都去了,他愣是没救灭啊 甲:那就没有办法了吗? 乙:最后,用小轿车把我给接去了 甲:接你干什么啊?
乙:到那里以后啊,我冲着那个大火,的叭的,的叭的,说了这么一段相声,您再看这大火 甲:我瞧瞧这火苗子 乙:吱溜 甲:见小 乙:吱溜 甲:来劲 乙:叭吱!甲:怎么回事?
乙:他灭了,哈哈哈哈,吹,相声能救火 甲:你别高兴啊,你能救火你也比不上我 乙:你怎么样?
甲:泉州那边,有一家奶牛厂,奶牛闹情绪不下奶了,哎呀,奶牛不下奶,厂长可急坏了,这减了产,收益怎么办啊?怎么向领导交待啊?赶紧拿直升飞机,快到海都坊间演出团,把那个说相声的甲接来吧 乙:接你干吗?
甲:我到了奶牛厂之后,我就的叭的,的叭的,随便这么说了一小段相声,哎呀,感动那些奶牛是哭啊~~~眼睛里流出来的全是牛奶啊~~~哇~~~~了不得了``````` 乙:怎么了?
甲:牛奶流得太多了,开始防汛啦 乙:嗬,牛奶防汛啊? 甲:人们都用牛奶洗澡啦~~~ 乙:告诉你,那我也比你作用大 甲:我还是比你强得多 乙:厦门,有一个苹果园 甲:哦,一个苹果园
乙:这个苹果园里的苹果啊,说什么也不长个了 甲:那怎么办啊? 乙:又把我给请去了 甲:把你接去了
乙:我站在苹果树底下,冲着那个苹果,我是的叭的,的叭的,说了这么一段相声,您再看苹果这个头 甲:我瞧瞧这苹果的个
乙:忽,忽,忽,都长成了大西瓜了,吹~ 甲:哎呀,你可真能吹啊 乙:这个怎么样
甲:各位观众,我还得努着力地吹,就说我们福州吧,在仓山那一带,有一家养鸭厂,那儿的鸭子两年多不下蛋了,鸭子不下蛋厂长着急啊,这可怎么办啊?拿着皇冠小汽车去把那个甲接来吧 乙:又接你? 甲:我到了养鸭厂之后我就说了一段传统相声 乙:哪段啊?
甲:我说了一段叫报菜名 乙:我段可难
甲:我说相声卖力气,我说的是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什锦苏盘、熏鸡、白肚儿、清蒸八宝猪、江米酿鸭子~~我这小嘴跟机关枪似的,说的我是满头大汗,这些鸭子受了感动了~~~鸭子心里想啊,哎呀,我们二年多都没下蛋了,人家这么老远来给我们说相声,要再不下蛋太不够哥们了,这回不但要下蛋,而且要创造一个奇迹,报答人家对我们的好处,想完了之后,鸭子往地下一趴,就听卟吱,叭吱 乙:怎么样 甲:下出两条骆驼来 乙:啊?鸭子下骆驼啊? 甲:超级吹牛家 乙:那你还是不如我 甲:你还是差得远 乙:我的相声能治病 甲:我的相声能医疗 乙:我的相声治伤风 甲:我的相声治感冒 乙:我的相声治头疼 甲:我的相声治 乙:治什么? 甲:治脚气
乙:我的相声能治大病 甲:治什么大病啊?
乙:上回啊,有一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在床上瘫痪了八十多年了 甲:八~~~八十多年?这也太悬了吧 乙:中西医全请到了愣没治好 甲:这不就危险了啊? 乙:最后,又把我给请去了 甲:把你接去了
乙:进门之后我先给老太太鞠了一躬 甲:哦,还很客气
乙:然后我冲着老太太的叭的,的叭的,说了这么一小段相声,老太太听完了相声一甩拐棍 甲:怎么样
乙:跑希腊参加2004年奥运会了,吹啊,我就不信
甲:哎呀,太能吹了,各位观众,我可得玩着命地吹吧,上个星期五我上北京八宝山去了一趟,我上火葬场里面说相声去,刚说了三分钟,出了问题了~~ 乙:怎么了? 甲:连活的带死的,蹦起来一块回家了,走走走,老婆,咱回家吃饭去
乙:哎呀,各位,他把死的愣给吹活了啊 甲:就说咱这个相声比救心丸的力量都大 乙:那我也比你强 甲:我还是比你强 乙:你看见我这个人了吗? 甲:你怎么样? 乙:我这个人是少年老成
甲:你不行,我这个人是成熟得过早 乙:我11啊就上大学了
甲:你差远了,我10岁那年就当教授了 乙:我9岁就当科学家了 甲:我8岁就制造核武器了 乙:我7岁我就结婚了 甲:我6岁,我儿子就13了 乙:6岁儿子13啊? 甲:随便吹吧,吹牛不上税
乙:要冲你这么说啊,我5岁就长老人斑了 甲:我4岁就有抬头纹了 乙:我3岁就驼背了 甲:我两岁就掉牙了 乙:我一岁头发就白了
甲:糟糕,他把一岁这个数目字给占去了 乙:你可没岁数了 甲:没岁数也比你强 乙:怎么了?
甲:我没出生我就退休了 乙:不像话 甲:像话
乙:没出生就退休啊? 甲:提前完成任务嘛 乙:你还是不如我 甲:我还是比你强
乙:看见了吗?我的个子比你高 甲:我有点驼背,实际上我比你高 乙:我高 甲:我高 乙:我两米六九 甲:我三米七八 乙:我一天长一尺 甲:我一夜长一丈 乙:我跟福大科学楼一样高 甲:科学楼比我矮半头 乙:飞机从我腰这儿飞 甲:卫星从我脚下过 乙:我高 甲:我高
乙:我脑袋顶着天,两脚踩着地 甲:哎呀,这不是到了头了吗? 乙:没法再高了 甲:那还是我高 乙:怎么了?
甲:我上嘴唇挨天,下嘴唇挨地 乙:你上嘴唇挨天,下嘴唇挨地? 甲:见过这么高的人吗? 乙:那你那脸呢?
甲:我们吹牛的人就都不要脸了
第三篇:《我的父亲母亲》阅读答案
我的父亲母亲 夏 芳
1.有人说没有见过一辈子不吵架的夫妻。我见过。父亲母亲,一辈子没有吵架。
2.父亲长母亲六岁,巧的是父母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3.打记事起,常见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母亲每每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伺候。
4.那班男男女女有拉弦的、敲鼓的、打锣的,有唱花脸小生的、花旦青衣的、老生老旦的„„有时一乐和就是一个下午,父亲还会热情留人吃晚饭。
5.这边母亲似乎早就知道要吃饭,已擀好面条。但母亲通常一边擀面条一边小声唠叨:“好歹有个星期天,让你爸弄的乱七八糟,连个清静也没有。”
6.曲终人散,父亲是陪人喝过酒的,脸红扑扑的,酒后的父亲愈和蔼可亲。母亲开始数落,大致是父亲不体谅她的辛苦,油瓶倒了也不扶,家里家外都是她操持云云。她经常这样威胁父亲:“你再领着些狐朋狗友回来闹腾,我就掀桌子,回娘家,倒地方给你!”
7.父亲只是“嘿嘿”笑着,还会夸母亲今天的菜炒得好,面条擀得匀细。母亲的埋怨渐渐平息下来。
8.母亲那时候每天要到生产队出工,父亲已是当地受人尊敬的中学校长。父亲体恤母亲体力不济,星期天和假期常替母亲出工。母亲在家也不会闲着,父亲若说:“让你歇息你比出工还劳累,生就的劳碌命。”母亲会一边嘴里抱怨着“我嫁到你们家没有过一天好日子”,一边手中忙着家务。
9.父亲退休的时候身体不好,有胃病、气管炎、胸膜炎、颈椎病等等。母亲一心一意照料回家的父亲,那些疾病居然一点点离开了父亲。而母亲,老来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压,曾经高挑的身材一年年下来,渐渐虚胖起来。
10.我在城里买房后,父母每年都会来城里到我的家中住几个月。父亲每天早晨六点钟准时起床,给自己和母亲每人冲一碗蜂蜜水或豆奶喝下,然后带着母亲到公园晨练。有个下雪天,母亲看天气不好没有起来,父亲依然要出去。我怕路滑,阻拦。父亲说:“你妈那么胖,得的那些病都是缠人的。她哪天中风、偏瘫什么的,我得有个好身体伺候她啊。”顿时,我怔住了。
11.父亲七十三岁那年春天,患胆管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一向病恹恹的母亲在父亲病后,每日拖着虚胖的身子,忙忙碌碌围着父亲转。父亲有时被病痛折磨得烦躁,冲母亲发脾气,母亲笑笑:“看你爸,老了长能耐了。”好像父亲发脾气也是宠爱她的另一种方式似的。
12.父亲坚忍地活着,病后撑了两年又二个月,平静地走了。母亲没有大哭,她有条不紊地教给我们如何按着风俗送父亲。只是,母亲的双眼空洞着,让人不忍对视。
13.我常和母亲通电话,母亲说着说着就会说起父亲,于是哭泣。母亲每每都是怨父亲,祥林嫂般地重复这几句:“你爸说话不算数,他说一辈子有他我就不会受半点委屈,他说要等着我不能动弹的时候照顾我,他说他要和我一起过一百岁的生日„„”
14.忽然间我泪眼模糊,心头跳出几个挥之不去的字——爱可以怨。想起父亲母亲。
(原载2007年3月16日《参考消息》)1.从全文看,父亲母亲一辈子不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答:
2.请用两个成语概括文中父亲母亲的感情。
答:
3.第③段中的“常见”、“每每”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
4.本文围绕“我”的父亲母亲写了五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其中的三件。
答:
5.文中⑤⑦⑧段分别写了母亲对父亲的“怨”,请将段落序号填入相应词语后的括号里。
文章最后说“爱可以怨”,从全文看,应怎样理解?
埋怨()责怨()悲怨()抱怨()
答:
6.父亲母亲每年都来城里“我”的家中住几个月,这说明了什么?父亲去世后,“我”除了常和母亲通电话外,你认为“我”还应该做些什么?
答:
答案
1、(3分)父亲母亲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互相宽容。说明:意思相近即可得3分。
2、(3分)参考:相敬如宾 相濡以沫 休戚与共等。说明:意思相关的成语均可得分。写对一个得2分,写对二个得3分。
3、(3分)“常见”说明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中,不是一次,而是经常性的;“每每”说明母亲对父亲带回家来的朋友们每一次都是笑脸相迎,热情款待。这两个词更加突出了父母关系的融洽。说明:大意正确即可给3分。
4、(3分)①母亲热情招待父亲的朋友;②父亲常替母亲出工;③母亲细心照料多病的父亲;④父亲照顾多病的母亲;⑤母亲细心照料病逝前的父亲。说明:写对一件事给1分。
5、(3分)7.5.8.13。爱可以通过怨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说明:填空2分,一个0.5分。第二问1分。意近即可。
6、(3分)儿女孝顺父母,父母关心儿女。儿女与父母关系融洽。还可以常回家看看,经常接母亲来城玩,或将母亲接到城里来住等等。说明:第一问给2分,第二问答对一种就给1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第四篇:我和父亲
我和父亲
我的名字不是父亲取的,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一个地地道道的文盲。在我满月的时候,父亲特意请来乡里一个挺出名的算命先生,得知我五行缺金,又因为父亲希望我长大有出息,能够跳出穷山村,于是算命先生便给我掐出这样一个名字:飞翔。
父亲没进过一天学堂,成天忙于繁重的农活却仍无法脱离贫困,造成了他长年阴沉着的脸和暴躁的性情。加上那望子成龙的心切,便构成他对我独特的管教方式,“娃儿的出息是骂出来打出来的!”这是他的至理名言。而我对父亲的恨,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领教中,不断加剧加深的,尽管我的学习成绩应验了那句全村闻名的“至理名言”。为此,我时常想,也许就因为这种应验现象,才使得我的整个童年都是在父亲的“至理名言”中度过的!所以,就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我一口气冲上山顶,哭了——不是为自己十年寒窗所获得的美好前途,成为全村羡慕的第一个大学生,而是为自己终于可以脱离父亲的管制,实现不想见到他的梦想!所以,对向来节俭的父亲大办酒席,忙着招待前来祝贺的乡亲的那个高兴劲儿,不屑一顾;所以,在冲出家门的时候,我是那样急急迫迫而义无反顾,一点儿也不顾及父亲的黯然神伤„„
在省城念书的前两年,我没有回过一次家,没有认真地给父亲写过一封信,就连每次收到他托人寄来的生活费,也只是应付性地写一下“钱已收到,勿挂念”等类似的短语。直到大三那年,直到父亲托人给我写来一封书信时,我的灵魂和良知才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动,我才开始懂得该如何去咀嚼和阅读自己生命中一再忽略的、仇恨的那份沉重的父爱。
信是父亲找上初中的小侄子写来的,没什么要紧事,只是问我好不好而已。可信写了满满几页,小侄子在信中详细地讲述了父亲来信的原因:父亲那晚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吃馍,拿起来刚咬一口,两颗大牙就莫名其妙地没了,一看呢,馍上一片血红,牙都粘在上面„„惊醒之后,父亲便再也睡不着了。于是天刚亮就找小侄子写信。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老家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是梦见大牙掉是要死亲人的,而父亲首先想到的是他离家在外求学的儿子。
这就是父爱!除了父爱,便再无法解释这种奇异而真实的现象!那一刻,我那被对父亲的恨包裹着而变得无知、粗砺与麻木的灵魂,被深深地灼痛了,苏醒了!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双手捧着书信,朝着家乡,蓦然跪下——向父亲,向我那一生付出了大爱却得不到理解、更别说回报的父亲,忏悔,忏悔„„
第五篇:《父亲》阅读及答案
导语:阅读可以扩大学生们的智力背景,书读的越多,知识面就会更开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父亲》阅读及答案,欢迎阅读。
《父亲》阅读及答案
①一个老者蹲在阳光里,从清早开始,他在这儿蹲了整半天了。
②此刻,他正清点他半天的收获,一张张皱巴巴的票子在他的膝盖上展平,然后,小心翼翼地叠好。他是来卖油果儿的。自从儿子娶了那个女人回来,在家里他日益显得碍手碍脚了。然而,他总得谋一个生计。于是,他想出个主意,每天到对门店里揽一篮儿油果,拿到这儿来卖。行人如潮,谁也不去注意他。
③一天,她背了画夹子偶尔经过这儿,目光一下子被他吸引住了。她胸前别着枚好看的校徽。这些日子,她正为毕业作品犯愁。
④她走向他,像株小白杨。小白杨轻轻叫了一下:“老人家,我给您画张像,好吗?”
⑤画像?他瞪起眼,脸绷得紧紧的。继而,他抬起头,眯着眼睛打量了她一会儿,嘴角狡黠地咧了一下:“好吧。不过,这些油果儿你全买了。”
⑥“嗯。”她应着。
⑦“五毛一个,十个,拿五块吧!”他转而一想,忽然想“敲”她几个。她踌躇了一会儿,掏出钱递过去。他犹豫了片刻,将五块钱捏在手里。
⑧他往阳光里挪了挪,背靠着一截老树。她打开画夹子,用恬静、温柔的眼睛注视他。他让她看得浑身不自在,避开她的目光,朝远处看去。远处,有些迷蒙,一位年轻的父亲牵着他的儿子,一路上蹦过来,那顶小花帽真漂亮。他叹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温情。然而,温情一瞬间便过去了。
⑨她合上画夹子,将十个油果儿留给老人,要了他的地址和姓名,像一朵云飘走了。
(10)两个月后,他收到她寄来的信,信中还有一张市美术馆画展的参观券。
(11)展览厅里,许多人围着一幅画,他也好奇地挤了进去。画面上一个苍老、寂寞的老人,蹲在一株老树下,老人的目光阴沉而悲哀,一缕阳光留恋地停在他的脸上,他的眼里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他和他对视着。他猛然间发现这个老人正是自己,他的脸陡然羞得绯红。半天,他将目光游移出这幅画,在一张小纸片上,吃力地读到那两个字:“父亲。”
(12)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有那么好几次,他的儿子、儿媳带着冬冬经过他这个卖油果儿的老头的身边,竟离得远远的,像躲瘟神。他痛苦地哽咽起来,浑浊的老泪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好些日子过去了,美术馆前,有个老者总蹲在那儿,手里捏了把皱巴巴的票子,说是要给女儿的。
1、第②节中画线的“那个女人”改为“媳妇”好不好?为什么?
2、第⑦节中描写人物时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举例。
3、在第(12)节的横线上,用比喻的修辞写完句子。
4、怎样理解第(12)节中的“父亲,这熟悉而遥远的名字”?
5、为什么画面上父亲的目光“阴沉而悲哀”又透出“一丝慈祥与温情”?
参考答案:
1、不好。感情色彩不同。“那个女人”中包含了“怨恨”“讨厌”的感情,而“媳妇”有喜欢之情。
2、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很明显,“递”“捏”是动作描写,“踌躇”和“犹豫”属心理描写。
3、像虫一样爬出眼眶。(符合比喻修辞格的要求即可)。
4、“熟悉”是因为他有儿子、儿媳,是一位父亲。“遥远”是因为儿子、儿媳对他不孝,远远地躲开他。
5、儿子、儿媳的不孝,生活的艰难,使他的目光中充满“阴沉”和“悲哀”;每当他看到年轻父亲牵着儿子时,总会牵动他内心深处的“温情”和曾作为父亲的“慈祥”;但这“温情”和“慈祥”只是瞬间便逝的,因为现实中父亲的角色已离他十分遥远了,所以这“慈祥”“温情”只是“一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