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爱农》——鲁迅

时间:2019-05-14 16:1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范爱农》——鲁迅》,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范爱农》——鲁迅》。

第一篇:《范爱农》——鲁迅

《范爱农》

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学生所看的多是《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专爱打听社会上琐事的就看《二六新闻》。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

“安徽巡抚恩铭被JoShikiRin刺杀,刺客就擒。”

大家一怔之后,便容光焕发地互相告语,并且研究这刺客是谁,汉字是怎样三个字。但只要是绍兴人,又不专看教科书的,却早已明白了。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物,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

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有几个人便密秘地开一个会,筹集川资;这时用得着日本浪人了,撕乌贼鱼下酒,慷慨一通之后,他便登程去接徐伯荪的家属去。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哦哦,你是范爱农!”

“哦哦,你是鲁迅!”

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一天我忽而记起在东京开同乡会时的旧事,便问他:——

“那一天你专门反对我,而且故意似的,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

“你那时之前,早知道我是谁么?”

“怎么不知道。我们到横滨,来接的不就是子英和你么?你看不起我们,摇摇头,你自己还记得么?”

我略略一想,记得的,虽然是七八年前的事。那时是子英来约我的,说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汽船一到,看见一大堆,大概一共有十多人,一上岸便将行李放到税关上去候查检,关吏在衣箱中翻来翻去,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便放下公事,拿着子细地看。我很不满,心里想,这些鸟男人,怎么带这东西来呢。自己不注意,那时也许就摇了摇头。检验完毕,在客店小坐之后,即须上火车。不料这一群读书人又在客车上让起坐位来了,甲要乙坐在这位子,乙要丙去坐,做揖未终,火车已开,车身一摇,即刻跌倒了三四个。我那时也很不满,暗地里想:连火车上的坐位,他们也要分出尊卑来……。自己不注意,也许又摇了摇头。然而那群雍容揖让的人物中就有范爱农,却直到这一天才想到。岂但他呢,说起来也惭愧,这一群里,还有后来在安徽战死的陈伯平烈士,被害的马宗汉烈士;被囚在黑狱里,到革命后才见天日而身上永带着匪刑的伤痕的也还有一两人。而我都茫无所知,摇着头将他们一并运上东京了。徐伯荪虽然和他们同船来,却不在这车上,因为他在神户就和他的夫人坐车走了陆路了。

我想我那时摇头大约有两回,他们看见的不知道是那一回。让坐时喧闹,检查时幽静,一定是在税关上的那一回了,试问爱农,果然是的。

“我真不懂你们带这东西做什么?是谁的?”

“还不是我们师母的?”他瞪着他多白的眼。

“到东京就要假装大脚,又何必带这东西呢?”

“谁知道呢?你问她去。”

到冬初,我们的景况更拮据了,然而还喝酒,讲笑话。忽然是武昌起义,接着是绍兴光复。第二天爱农就上城来,戴着农夫常用的毡帽,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老迅,我们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

我们便到街上去走了一通,满眼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什么铁路股东是行政司长,钱店掌柜是军械司长……。这军政府也到底不长久,几个少年一嚷,王金发带兵从杭州进来了,但即使不嚷或者也会来。他进来以后,也就被许多闲汉和新进的革命党所包围,大做王都督。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我被摆在师范学校校长的饭碗旁边,王都督给了我校款二百元。爱农做监学,还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也很少有工夫谈闲天。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

“情形还是不行,王金发他们。”一个去年听过我的讲义的少年来访我,慷慨地说,“我们要办一种报来监督他们。不过发起人要借用先生的名字。还有一个是子英先生,一个是德清先生。为社会,我们知道你决不推却的。”

我答应他了。两天后便看见出报的传单,发起人诚然是三个。五天后便见报,开首便骂军政府和那里面的人员;此后是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

这样地骂了十多天,就有一种消息传到我的家里来,说都督因为你们诈取了他的钱,还骂他,要派人用手枪来打死你们了。

别人倒还不打紧,第一个着急的是我的母亲,叮嘱我不要再出去。但我还是照常走,并且说明,王金发是不来打死我们的,他虽然绿林大学出身,而杀人却不很轻易。况且我拿的是校款,这一点他还能明白的,不过说说罢了。

果然没有来杀。写信去要经费,又取了二百元。但仿佛有些怒意,同时传令道:再来要,没有了!

不过爱农得到了一种新消息,却使我很为难。原来所谓“诈取”者,并非指学校经费而言,是指另有送给报馆的一笔款。报纸上骂了几天之后,王金发便叫人送去了五百元。于是乎我们的少年们便开起会议来,第一个问题是:收不收?决议曰:收。第二个问题是:收了之后骂不骂?决议曰:骂。理由是:收钱之后,他是股东;股东不好,自然要骂。

我即刻到报馆去问这事的真假。都是真的。略说了几句不该收他钱的话,一个名为会计的便不高兴了,质问我道:——

“报馆为什么不收股本?”

“这不是股本……”

“不是股本是什么?”

我就不再说下去了,这一点世故是早已知道的,倘我再说出连累我们的话来,他就会面斥我太爱惜不值钱的生命,不肯为社会牺牲,或者明天在报上就可以看见我怎样怕死发抖的记载。

然而事情很凑巧,季弗写信来催我往南京了。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

“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

我懂得他无声的话,决计往南京。先到都督府去辞职,自然照准,派来了一个拖鼻涕的接收员,我交出账目和余款一角又两铜元,不是校长了。后任是孔教会会长傅力臣。

报馆案是我到南京后两三个星期了结的,被一群兵们捣毁。子英在乡下,没有事;德清适值在城里,大腿上被刺了一尖刀。他大怒了。自然,这是很有些痛的,怪他不得。他大怒之后,脱下衣服,照了一张照片,以显示一寸来宽的刀伤,并且做一篇文章叙述情形,向各处分送,宣传军政府的横暴。我想,这种照片现在是大约未必还有人收藏着了,尺寸太小,刀伤缩小到几乎等于无,如果不加说明,看见的人一定以为是带些疯气的风流人物的裸体照片,倘遇见孙传芳大帅,还怕要被禁止的。

我从南京移到北京的时候,爱农的学监也被孔教会会长的校长设法去掉了。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我想为他在北京寻一点小事做,这是他非常希望的,然而没有机会。他后来便到一个熟人的家里去寄食,也时时给我信,景况愈困穷,言辞也愈凄苦。终于又非走出这熟人的家不可,便在各处飘浮。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里,淹死了。

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浮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

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

后来我回故乡去,才知道一些较为详细的事。爱农先是什么事也没得做,因为大家讨厌他。他很困难,但还喝酒,是朋友请他的。他已经很少和人们来往,常见的只剩下几个后来认识的较为年青的人了,然而他们似乎也不愿意多听他的牢骚,以为不如讲笑话有趣。

“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

一天,几个新的朋友约他坐船去看戏,回来已过夜半,又是大风雨,他醉着,却偏要到船舷上去小解。大家劝阻他,也不听,自己说是不会掉下去的。但他掉下去了,虽然能浮水,却从此不起来。

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

我至今不明白他究竟是失足还是自杀。

他死后一无所有,遗下一个幼女和他的夫人。有几个人想集一点钱作他女孩将来的学费的基金,因为一经提议,即有族人来争这笔款的保管权,——其实还没有这笔款,大家觉得无聊,便无形消散了。

现在不知他唯一的女儿景况如何?倘在上学,中学已该毕业了罢。鲁迅 ● 十一月十八日

第二篇:鲁迅范爱农读后感

《范爱农》便是鲁迅实践自己主张的典范作品之一,如今阅读此文,蛇反映的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状况与一个普通的进步的知识分子悲剧,鲁迅范爱农读后感。命运所具有的历史认识价值,倒有可能退居次要,因为散文的容量毕竟比不过他的小说;然而,那蕴寓于平实冷静的叙述笔调之中的真诚深挚的感情,却跃居首位,深深的感染着我们。

有勇气直面自我,才有勇气直面世界。鲁迅正是带着自我批判的歉疚心情描述对范爱农的最初印象的:“白眼看鸡虫”的傲态,“钝滞”而“冷”的《论语》,“离奇”而“可悲”的表现使“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这样写,一下子就勾勒出人物的独特形象,同时也毫无掩饰地暴露出自己的偏狭。

有了真诚,才能知己、识人、论世;而能够客观地本质地对待世界和人,也才有可能真诚。真诚是贯穿全文,并推动叙事发展的感情的动力线。这条线,由两条线索交织而成。一条叙述和范爱农的交往过程,一条抒写对范爱农的逐步理解。前者在社会变动的大背景下记叙一个小人物的命运。或用精炼传神的白描,刻画其外貌、言谈、行为,表现人物性格。或以衬托对比手法,突出人们的内在思想和凄凉境遇。一位朴实、平凡、正直、耿介、孤独而又软弱无力,渴望革命,追求革命,不愿与旧势力同流合污而最终被吞噬的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后者在刻画的同时写出对不物的理解过程。误会的消除,友情的来往,共事的经过,死因的疑惑,无不贯注着真挚的情感。这情感既包含着范爱农对鲁迅的深情,也带着鲁迅的沉郁的自谴之情。它始而激动,继而舒缓,终而回荡,内里起伏着一股暖流,蕴含着许许多多的社会历史感慨。情感的深化,导致思想的深化。真诚的情感使创作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达到真实、质朴、自然的高度美学境界。

pS:这篇文章是我第一次以全欣赏的角度写下的读后感,其中不乏过于主观的观点,但仍是本着追求史实而写下的。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鲁迅在安徽巡抚思铭被刺杀后的同乡会中,发现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对鲁迅的意见大抵是反对。一问才知道: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鲁迅就愤怒起来了,觉得他太不勇敢,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也害怕,于是坚持要发电,读后感《鲁迅范爱农读后感》。于是两人便成了冤家,致使鲁迅厌恶范爱农甚过满人。

直到革命前一年,两人才在绍兴相见,成了好朋友。一同喝酒时鲁迅又翻出那段往事,范爱农与鲁迅处处作对,原来是鲁迅再税关的一次摇头,使范爱农以为鲁迅瞧不起他。

这告诉我们,要与他人多交流、沟通,阐明自己的想法,就可以避免很多误会。如果鲁迅在同乡会上问一问范爱农,或许两人早就成为朋友了。

我们要使自己的心胸更加宽广,对他人的错误行为加以体谅,毕竟每个人都不可能不出差错。但原则上的问题不能让步。鲁迅和范爱农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分析。所以,我们还要学会换位思考。

同时,我们对事物也不要太敏感,范爱农把鲁迅的一次摇头当作轻视,实在不应该。

总而言之,只要有宽广的心胸,就会避免很多误会。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他率直、孤傲,有些义气用事,但为人豪爽,做事勤快,对革命抱有极大的热情。起初,他是鲁迅针锋相对的敌人,因为关吏检查范爱农等人的行李时翻出给师母带的绣花的弓鞋,鲁迅看到后嗤之以鼻,摇了摇头,被范爱农看到了,所以对鲁迅很不满。后来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鲁迅又看不过去,摇了摇头,从此两人的梁子是结下了。在讨论是否发电报到北京,痛斥满ZF的无人道时,鲁迅主张发电报,范爱农却不支持发电报,在议及由谁发电报时,范爱农又挑衅鲁迅。

革命的前一年,两人又相遇了,并且冰释前嫌,成为了知心密友。两人经常相聚,一起喝酒、聊天。面对一次次的迫害和胁迫,爱农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然而最后,爱农却没有到达理想的彼岸,而是投入了那菱荡中。

我想范爱农是《朝花夕拾》这本回忆散文集中最悲情的人物吧。因为他死得不明不白,他是凫水的好手却是被淹死的,而第二天打捞尸体后发现,他是直立在水中的。这表现了范爱农傲骨不衰,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刚强精神。可范爱农为什么会死呢?这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是范爱农的性格单纯,而且过于刚直,有时爱意气用事;客观原因是旧中国的混乱、愚昧、专制与腐朽,周围人的麻木与漠然。

这篇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文章始终表现了范爱农对理想的坚持和对社会的不妥协。这个悲剧既是个人理想在黑暗社会面前的幻灭,更是体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困境的悲剧。

第三篇:鲁迅与范爱农[最终版]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解读---鲁迅与范爱农的联系

【摘要】《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带有浓郁的讲故事氛围,将以《范爱农》为例,试图理解鲁迅的赎罪文学的内涵。

【关键词】范爱农鲁迅回忆

1905年冬,范爱农随徐锡麟夫妇赴日留学。当时正在日本留学的鲁迅应陈子英之邀前往横滨迎接,就在这时开始与范爱农相识。但是因为关吏检查范爱农等人的行李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其次就是范爱农等人在火车上互相让座,鲁迅十分看不过去,摇了摇头。鲁迅从一开始与范爱农的相遇互相之间都没有好感,但是范爱农死去后,鲁迅有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文章来留念他,其中就有《哀范农三章》。通过这些,我们来看真正的范爱农与鲁迅笔下的范爱农的联系。

一、非他即我

精神历程并思考其意义的原则,一种把非‘我’的、他者的悲剧命运视为与自身命运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人生课题的原则,一种用自我反省、自我否定的态度发掘自身对于人民苦难应付的道德责任的原则。”范爱农的出现就是鲁迅精神思维的助推剂。

他用回忆的方法来填补内心的空白,用现实来塑造自己回忆中的范爱农。在《范爱农》中他首先引出的是在要不要“发电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问题上与范爱农产生矛鲁迅为什么要塑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跟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的范爱农形象,难道仅仅是为了回忆?在谈到鲁迅创作《朝花夕拾》的动机是什么?当时王瑶指出:“与其是受了现实刺激才追忆往事,还不如说是在追忆这段往事时联系了现实。” 我想用它来解释创作《范爱农》的动机也十分合适。鲁迅在现实中联系到了范爱农这个人,希望在呈述“他者”的命运来联系自身的命运,从其中的共鸣来达到对自己精神思维的构造。在鲁迅小说中人物难逃悲剧的命运,而《朝花夕拾》更为特殊,“回忆”是鲁迅内心矛盾的象征物,而“回忆中的范爱农”更加是鲁迅对现实刺激的回应,是鲁迅自我解剖精神的产物。据有关资料描写的范爱农,他是清末革命团体光复会成员,性格耿介,不见容于社会,又因老师徐锡麟案,受清廷密缉,留学回到家乡后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只得躲在乡下教几个小学生糊口,辛亥革命后鲁迅出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即请范爱农为监学。“他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鲁迅应蔡元培之招,到教育部任事,范爱农即受排挤,被“斥逐“出校。他曾给鲁迅写过几封信,评述学校风潮的经过和自己被排挤的情况,并托鲁迅谋事。但当时孙中山已经让位于袁世凯,政府北迁,鲁迅自己的境况也不好,未能帮上忙。不久,范爱农与朋友一起乘船看戏,在归途中溺水。这就是范爱农的一身,在鲁迅小说中还有《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以及《在酒楼上》的吕纬甫,这些都是有着相似的悲剧命运,都是鲁迅客观世界中的偶然,从小说中可以发现都是遇见----离别-----再遇见的形式,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如此深刻的去回忆这些人物呢?汪晖在研究鲁迅小说时提出“普遍联系”的原则:“一种把客观存在的世界纳入自我盾,当读者读到这一事件的时候就潜意识跟着鲁迅走,同意了鲁迅对范爱农的反感。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换句化说,文中潜意识传递出鲁迅对范爱农的反感和不喜,其实深层意识是其对范爱农的欣赏和敬佩。但在文中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的错觉,我个人认为这就是“回忆”所带来的视角相反的效果。

我们这么想,徐锡麟是范爱农的老师,其被残忍杀害,范爱农不难受才为假。但范爱农依旧选择不发电报,不是因为其不勇敢,而是他认为这样做无用。这件事确有发生,也有一些资料记载,据周作人回忆实际上鲁迅和范爱农的主张是一致的,都认为给清政府当局拍电报是没用的。但在文章中鲁迅却让自己站在了范爱农的对立面,主张发电报给政府当局。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他在《小引》中自辩道:这几篇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可能有错。如果说真是因为时隔已久出现记忆差错,当然情有可原。但我更偏于其是故意为之。首先这种记忆不是易忘记的那种浅层次的回忆,况且我个人认为鲁迅他对回忆是很拿手的,从他的传记中就可以看出来。回忆其实就是一种对过去的模仿,而鲁迅之所以会这么写,其实是拿了一面镜子放在他与范爱农之间,通过现在的自己看过去的范爱农,通过镜中的范爱农看鲁迅,他们之间呈现了一定的联系,或者说范爱农是另一个鲁迅。作者与叙述对象客体共处在一组“非他即我”或“亦他亦我“的偶然性关系轴中。所以他不惜把自己塑造成对立者,来衬托心目中的范爱农,这中间的矛盾就是为了来展现“自我”与“他我”的矛盾。

通过这种精神上的矛盾其实也是鲁迅自己的矛盾,一方面他对现实的“纷扰”作出猛烈而愤慨的回击,骂军阀,骂文人学士,骂正人君子,无所顾忌,坚持“精神界战士’’的刚毅形象;另一方面则对自己进行冷静而酷烈的“抉心自食”式的自剖,销骨灼金般的沉潜于自我生命“哲学”的提炼。所以鲁迅的矛盾是一面坚持激烈的反传统精神,一面又以传统为避难所。所以在最后他不停地追问自己:范爱农到底是失足还是自杀?就像他在《野草》中:“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往何处去?”在询问范爱农是否自杀的问题其实他是对生命发出矛盾的发问,汪晖在研究鲁迅小说时发现了“双重第一人称独白的论争性呈现”,尤其是“对偶式主人公”的存在。这一结论也适用于范爱农和“我",两者似乎通过论争性的对话站定各自的对立面,实际上,当论争进行不止的时候,艰苦的回忆工作正在活跃中进行,最终多声部的共同回忆总会消融为一个单一的声音,并且集体记忆变成某个单数的“我”在言说时,私人话语逐渐染上了忏悔的味道。这正是说明了一点在鲁迅的自我意识中,他不相信与恶对抗的善,即使他相信善存在,但每个人难逃其悲剧的命运,他把对恶的斗争看成与自己的斗争,自己对自己的不满,同时这种不满又体现在范爱农上,通过范爱农曲折的命运,一次一次被排斥,最后死去,其一生所呈现的就是与黑暗进行绝望斗争的感觉。

二、他我想戚

他接受了进步思想,刻苦勤奋.是徐锡麟的得意门生之一。后来,范爱农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回国。回故乡绍兴后,受旧一代人们的轻蔑、排斥与迫害,几乎无地自容。他那原先拥有革命热情也逐渐降温消褪,变得爱喝酒而且“酒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但对当时思想上、生活上都饱受打击的范爱农而言,酒,成了他排遣郁闷心情的唯一方法。到了民国初年,鲁迅做绍兴的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校长时,请范爱农当学鉴。辛亥革命的胜利,使范爱农带着作者“从来没有见过的”笑容、减了酒瘾,“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得可以”。然而,好景不长,由于他们学校办报抨击时事而得罪了当局,范爱农在鲁迅辞职后不久也被后来的校长辞退了。失业后的他和悲惨的中国社会、中国人民一样,仍然在水深火热中挣扎,他先进的思想行为更为污浊的现实所不容。“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去世前常说的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作者的心,使得作者对朋友抱有久久“未能释然”的款疚和遗憾。

范爱农是这样的命运,一是他接受了先进思想,其次是他未能完全摆脱旧的思想,所以他时刻处于革命者与保守者之间,他的矛盾也是鲁迅的矛盾,显然鲁迅也认识了这点,所以他在《范爱农》中把范爱农塑造成一个孤独者,一个“为生存而革命”的人,他企图使他精神饱满,其实他的精神已经是苍白了,他不是为革命而奋斗的,即使他意识到了这点,但他只能挣扎在这命运中,挣扎不了就只有死亡。爱农的学监被除掉的时,鲁迅说“他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这句话很矛盾,革命前的爱农为革命而忧心,他的“白眼”显示出他内心的无助,又只能昂首傲之,以显出自己精神后的伟大。革命后的他只能寄食于一个熟人那,凄苦孤独,沉默少言,最后只能四处飘零。他的精神没有足够的强壮,他也没有摆脱旧式的人的习性,范爱农其实是清末民初中国人的真实写照。

在鲁迅欲去南京是,范爱农颇为凄凉的说:“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这是对命运的无奈与妥协,最后他不得不安慰自己“也许明天收到一个电报,拆开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不得不给自己一个希望,但他依旧喝酒,不与人来往,后来认识的较为年轻的人又不愿多听他牢骚,这样的他,其实对未来抱着的希望是他都相信不会到来的。

“第二天打捞尸体,是在菱荡里找到的,直立着。”他死了,姿态是直立着,他死时可以看出他很平静,姿势仿佛传递着他无畏死亡似的。也正是这短短的一句话将鲁迅的回忆深刻化,他从这里看到了精神的裂变,体验到了深切的孤独和绝望,这也是他对《野草》中“将往何处去?”的一种无言的回答。

从《哀范君三章》的吟咏唱叹。到《范爱农》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不满社会黑暗、追求变革,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他的一生正代表着那时正直进取、愤世嫉俗的一批知识分子的际遇。鲁迅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孤独,他不仅是悼念范爱农,更悼念那些和范爱农一样被淹死在滚滚浊浪之中的—代知识青年和仁人志士。发于《民兴日报》的《哀范君三章》稿后附记说:“我于爱农之死,为之不怡累日,至今未能释然。昨忽成诗三章,随手写之,而忽将鸡虫做入,真是奇绝妙绝,辟历一声,群小之大狼狈···”他对范爱农之死一直未能释然,所以作此来怀念他,他真正未能释然的他自己,他不停的抵抗,抵抗自由、平等和其他一切资产阶级道德,抵抗把这些东西作为权威从外面强加于人的做法。他看清了:把新道德拿进没有根基的前现代社会,只会使它们完全变为前现代性的东西;不仅没有解放人,相反,只转化为有利于压迫者的手段。“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独沉清冷水,能否涤愁肠?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大圜犹茗艼,微醉自沈沦。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

2. 孙晓忠,薛毅:《鲁迅与竹内好》,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3.竹内好:《近代的超克》,李冬木,赵京华,孙歌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版; 4.李霁野:《漫谈<朝花夕拾>》,《人民文学》,1959年第10期;

5.王瑶:《论鲁迅的<朝花夕拾>》,《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第1期.

第四篇:范爱农读后感

范爱农读后感

范爱农>读后感

文/张桐

朝花夕拾,早上掉落的花,傍晚的时候捡起。意为重拾往事,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里面记录了很多关于鲁迅先生的温馨回忆。阅读这本书,让许多人体会到了儿时的记忆,也不禁想起关于自己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在闲暇之余读到了一篇《朝花夕拾》的文章,《范爱农》,从而有一些感受。

一开始的时候,鲁迅先生不太喜欢这个人。“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这句话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爱农先生的样子,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他的不满。

当时因为范爱农先生的不屑,鲁迅先生是愤怒的,这个人面对自己的先生被杀,竟然如此冷酷,丝毫没有惋惜之情。“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这两句话又看出了范爱农的不屑,也表达出了他对鲁迅的不满和不喜欢。

或许是因为这几句话让两个人开始争论起来。后来这件事情也被逐渐淡忘了。

过了许久,两个人又见面了,相比之前的不满,这一次倒是冰释前嫌。“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嘲笑和感到悲哀,或许是因为之前的那一件事情罢。“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 这段的描写也看出鲁迅先生重新认识了这位爱农先生。从这里看出爱农先生在这些日子里一定有不容易的地方,然而是的,爱农先生不在留学回到故乡被人嘲笑,看不起。

他能把这些事告诉鲁迅先生一定是因为相信鲁迅先生,后来鲁迅先生问起他为何在东京同乡会针对他,他也大方的说出;“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我相信只有好友才能在回忆从前的时候把真实的想法说来吧。因为鲁迅先生的体谅和真实,因为爱农先生的信任和爽快,两个人成为了好友。

从不满到成为好友,从文章的高点到平缓,最后落到了低谷。

爱农先生最后落水去世,不管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还是真的失足,鲁迅先生还是失去了一个好友。在爱农先生去世前,鲁迅先生答应会帮他找份事情做。“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爱农先生对鲁迅先生是新人的,也是期待的,他相信鲁迅先生,也把他当做好友。

不管当时的现实社会如何,我想,有一个朋友终究是不错的,即使有误会,时间也会消磨,最终总会看清双眼,冰释前嫌。但时间也是不等人的,所以珍惜朋友珍惜来之不易的友情。

风雨飘摇日,余怀范爱农。

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世味秋荼苦,人间直道穷。

奈何三月别,竟尔失畸躬。

海草国门碧,多年老异乡。

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场。

故里寒云恶,炎天凛夜长。

独沉清冷水,能否涤愁肠?

把酒论当世,先生小酒人。

大圜犹酩酊,微醉自沈沦。

此别成终古,从兹绝绪言。

故人云散尽,我亦等轻尘!

为什么才离别了三个月,就失去了这样一位刚毅不屈的友人?

你终于独自投入了冷冽的江水,请问能否洗尽你深沉的忧愁和悲伤?

从此以后我们永远分手了,再也听不到你那激昂慷慨的议论。

啊,老朋友们一个个云消雾散而尽,我也把自己的生命看做了轻微的灰尘!

朝花夕拾,重拾往事,旧事重提。回忆往事也能有新的记忆。《范爱农读后感》

第五篇:《范爱农》读后感

《范爱农》读后感

导语:该书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全文语言朴素,感情真挚。

《范爱农》读后感

对于这篇文章,说实话,我没看懂,主要是不懂得它所表达的中心是什么。鲁迅先生的文章一向十分有内涵,意义深刻。我想这篇也一定如此,但我说不清,这篇文章是想讽刺范爱农,还是赞扬?它的中心是什么?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如果上述材料准确的话,那么,我按照这个思路再读《范爱农》,才有了一些感想。我想:一开始,正如作者所说:“从此我总觉得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作者是真的讨厌范爱农。“天下最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犀利的语言,一番激昂的言辞,可谓快人快语,性格立见吧。后来,作者与范爱农一同喝酒,说疯话,讲笑话,渐渐一些事也谈开,了,彼此更加了解,慢慢成为朋友。不过,对于范爱农这个人也好,这篇文章也好,耐人寻味的地方和情节简直太多了。我想还有待我细细想一想,细细品味一下。

但我还想凭目前粗浅的认识,再说点感想,整篇文章,无论示范爱农也好,“我”也罢,都给我一种很真实的感觉。不是说这事,这人一定完全是真的,但那种感情,直白的情感流露,我却有意无意的都能感到,并体会得真真切切。我记不清是那篇文章了,但记得其中的一句话:写文章要真诚。现在,我也体会了为什么写文章真诚,才能有真实感,才能感人肺腑;才是好文章,才是好作家!鲁迅就是鲁迅。

回到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与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也疑心他就是自杀的,因为从另一角度想,自杀对于他这种人来说,或许是一种解脱。

《范爱农》读后感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用平凡又朴素的语言,记叙了他曾经在茶馆认识范爱农的事。先抒发自己对他的憎恶,为后文写对他的亲切友善作铺垫。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十分到位,朴素却又不失精练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鲁迅先生对死难者的同学们的一种同情,一种责任感。

文中谈到,开始时,两人并非朋友,甚至几次争论过。但作者回国后,两人再次相遇,就由“敌”转友了。从此以后,他们几乎成了挚友。接着,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们成了同事。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作者与范爱农因工作的原因分别了。最后,范爱农生活越来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后,范爱农失足溺死于河中。

文中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即对光复后的绍兴换汤不换药的描述。这其实已埋下了范爱农悲剧的伏笔。鲁迅对范爱农没有一句正面的赞扬,只是从他的神情“那笑容是从来没有见过的”,从他的行动“实在勤快得可以”表现了革命后的范爱农心情愉快的一面。但范爱农心里产生的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鲁迅其后又用了很多笔墨写光复后绍兴的现实,其实就是在探讨造成他的朋友悲剧命运的原因。

范爱农,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的内心是痛苦、悲凉的。

《范爱农》读后感

朝花夕拾,早上掉落的花,傍晚的时候捡起。意为重拾往事,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里面记录了很多关于鲁迅先生的温馨回忆。阅读这本书,让许多人体会到了儿时的记忆,也不禁想起关于自己小时候的点点滴滴。

在闲暇之余读到了一篇《朝花夕拾》的文章,《范爱农》,从而有一些感受。

一开始的时候,鲁迅先生不太喜欢这个人。“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这句话运用了外貌、神态、动作的描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爱农先生的样子,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他的不满。

当时因为范爱农先生的不屑,鲁迅先生是愤怒的,这个人面对自己的先生被杀,竟然如此冷酷,丝毫没有惋惜之情。“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这两句话又看出了范爱农的不屑,也表达出了他对鲁迅的不满和不喜欢。

或许是因为这几句话让两个人开始争论起来。后来这件事情也被逐渐淡忘了。

过了许久,两个人又见面了,相比之前的不满,这一次倒是冰释前嫌。“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嘲笑和感到悲哀,或许是因为之前的那一件事情罢。“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这段的描写也看出鲁迅先生重新认识了这位爱农先生。从这里看出爱农先生在这些日子里一定有不容易的地方,然而是的,爱农先生不在留学回到故乡被人嘲笑,看不起。

他能把这些事告诉鲁迅先生一定是因为相信鲁迅先生,后来鲁迅先生问起他为何在东京同乡会针对他,他也大方的说出;“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我相信只有好友才能在回忆从前的时候把真实的想法说来吧。因为鲁迅先生的体谅和真实,因为爱农先生的信任和爽快,两个人成为了好友。

从不满到成为好友,从文章的高点到平缓,最后落到了低谷。

爱农先生最后落水去世,不管是因为对现实的不满还是真的失足,鲁迅先生还是失去了一个好友。在爱农先生去世前,鲁迅先生答应会帮他找份事情做。“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他时常这样说。爱农先生对鲁迅先生是新人的,也是期待的,他相信鲁迅先生,也把他当做好友。

不管当时的现实社会如何,我想,有一个朋友终究是不错的,即使有误会,时间也会消磨,最终总会看清双眼,冰释前嫌。但时间也是不等人的,所以珍惜朋友珍惜来之不易的友情。

下载《范爱农》——鲁迅word格式文档
下载《范爱农》——鲁迅.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范爱农读后感

    范爱农读后感文/张桐朝花夕拾,早上掉落的花,傍晚的时候捡起。意为重拾往事,旧事重提。《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里面记录了很多关于鲁迅先生的温馨回忆。......

    读书笔记范爱农(本站推荐)

    读书笔记 书名:《朝花夕拾·范爱农》 作者:鲁迅 佳句赏析: 1. 在衙门里的人物,穿布衣来的,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赏析:这句话描写了“光复绍兴”后,衙门里人的......

    范爱农读后感

    读完鲁迅先生的《范爱农》,想到了先生不是很佩服的诗人郑愁予的《错误》,觉得很贴切,先生与范爱农的相遇相识相交都让我想到“美丽的错误”这个词,是同诗一样美丽而充满淡淡的却......

    范爱农读后感

    范爱农读后感 1:范爱农读后感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有感触。 鲁迅在安徽巡抚思铭被刺杀后的同乡会中,发现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对鲁迅的意见大抵是反对。一问才知......

    《范爱农》同步练习

    《范爱农》同步练习一、积累•整合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巡抚(fǔ) 钝滞(zhì) 拟稿(nǐ) 拮据(jǜ)B揖让(yī) 大圜(yuán) 酩酊(mǐng) 雍容(yōng) C疾病(jí) 吮吸(shǔn)......

    朝花夕拾范爱农读后感

    朝花夕拾范爱农读后感鲁迅——富有斗争精神范爱农——进步却不合时宜范爱农是鲁迅在日本求学时的同学,朝花夕拾范爱农读后感。开始鲁迅和他有一些小误会,导致范爱农故意针对他......

    范爱农读后感600字(精选合集)

    在闲暇之余读到了一篇《朝花夕拾》的文章,《范爱农》,从而有一些感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希望你喜欢。范爱农读后感1《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

    范爱农教案学案

    《范爱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2、培养阅读和鉴赏写人记事散文的能力。 3、探讨范爱农的人生悲剧的意义及其成因,触摸范爱农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