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作文训练专项练习
题目:瞧这________迷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瞧这足球迷)后写一个人,要用一两个事例写出人物特点。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瞧,这个歌迷
我的哥哥前段时间喜欢上了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这3位超女。只要你提起“超女”二字,哥哥就会滔滔不绝地跟你介绍起她们3个。无论谁说起她们3个的坏话,哥哥是不会顾及任何情面的,会跟你来一个口水战。
走进他的房间,墙上贴着的是她们3个的海报,抽屉里装的是她们3个的个人音乐专辑,床上的书都是关于她们3个的什么个人成长录。就连他的铅笔盒里面,也贴着她们3个的贴纸。过年时,哥哥从报纸上得知湖南电视台有一个晚上是会播放关于超女的一个演唱会。到了那个晚上的7:30,哥哥准时坐到沙发上,打开电视机,调好频道,眼睛睁的大大的,生怕漏掉哪一个精彩的镜头。我和妹妹对超女不感兴趣,对动画片到是情有独钟。我们便和哥哥吵了起来。最后哥哥不想吵了,想要一心一意看这场演唱会,答应我们广告时让我们看我们喜欢的电视节目。哥哥等啊等,终于听到了她们3个的美妙声音。哥哥听完后,说道:“听到她们的声音,是我今生最幸福的事!!”这场演唱会结束时,我们都已经哈欠连天了!可是哥哥却依然神采奕奕,整个人还沉浸在刚才的刚才的演唱会中。我洗完澡,想要上床睡觉时,哥哥在我旁边兴奋地告诉我她们3个今晚的表现如何如何好,穿着如何如何棒......哥哥见
我不愿听他罗嗦,便停了下来,让我睡觉。他又跑到客厅里,去跟同学讲今晚的演唱会了。最近,他又在听s.h.e.的歌了,成了这个组合忠实“粉丝”
瞧这读书迷
我们班有一位名副其实的读书迷,她姓刘,叫刘莲,她从小就爱读书,只要一读书,就像着了魔一样,把什么事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刘莲视书如宝,爱书如命,把书当做自己忠实的伙伴。她每天都要带课外书来到学校,只要有空余的时间,她便会拿起书津津有味地勘,操场、走廊、教室,甚至女生厕所都会看到刘莲读书的身影。书把她带入了广阔的空间,也带给了她无限的快乐,再瞧她那不凡的谈吐,渊博的知识,都可以看得出她在读书上下的功夫。为此,她还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呢!有一天,我看到刘莲坐在公交车站的椅子上,读一本叫《乌丢丢的奇遇》的书,她遨游在书的海洋里,马路川流不息的鸣笛声丝毫没有影响她,这时候,公交车来了,刘莲丝毫没有察觉到,公交车走后,她才暮然回首,不得不坐下一班车。
刘莲看书常常爱不释手,又一次大课间,刘莲依然像往常一样拿起那厚厚的书到走廊上读了起来,我们大家有说有笑,有的玩游戏,有的跳绳,有的打乒乓球,但刘莲丝毫没受打扰,上课铃响了,刘莲还在看书,直到同学高声喊她时,她才反应过来。
刘莲家柜子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有:《80天环游世界》、《人类求解之谜》等等书,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晓,宋词唐诗,张口就来。
平时,即使是上学的日子,刘莲也要提前半小时起床,捧起那些书享受享受;晚上睡觉前,刘莲会雷打不动地在书柜前挑选几本自己喜爱的书看一会儿,知道瞌睡虫来找她为止。
瞧!这就是我们班的“书呆子”—— 刘莲!
二、想要有所发现,就要仔细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真情,处处有学问,用你的眼睛仔细去寻找,写出你的发现或让你感动的人、事,与我们分享。题目自拟
我的发现
在我快乐的童年里,有许多发现,尽管不是惊天动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兴奋,毕竟我自己发现的嘛!其中有这么一件事让我记忆犹新。
“叮铃铃、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我坐在座位上看书。忽然,我觉得手上好像有什么小东西在爬。我一看,原来是只小蚂蚁,不知怎么的,我的好奇心被这只普通的小蚂蚁勾了起来。我仔细地观察着这只小蚂蚁:身体分3节,胸部有3对足,头上还有触角。我让它爬到了桌子上。这时,它向桌子边沿的一根铅笔爬去,不小心滑了,这只小蚂蚁摔了下去。不好,它一定会死的,我急忙顺着桌子望去,小蚂蚁竟然平安无事地降落在地上。这是怎么回事?它真的没死吗?我揉了揉双眼,当确定自己没看错时,我更加不解了,为什么蚂蚁从那么高的桌子上摔下来不会死呢?
回到家后,我又找来了一只蚂蚁做实验,将它从高处扔下去,蚂蚁摇摇晃晃地降落在地上,我仔细一看,它依然毫发无损。我左思右想,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带着疑问,我询问了知识渊博的爸爸,爸爸微笑着说:“你自己去查查资料呀!”“对呀!”我急忙翻开了《十万个为什么》,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蚂蚁的重量轻,当它从高处落下来时,会随着空气中的风慢慢降落,所以到达地面时才会安然无恙。发现能让我懂得许多以前我不懂的事,而且还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稀奇的,这些事我们并不会全部知道,而是需要自己的认真观察,因为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不是吗?
三、亲爱的同学们,回忆一下:在你们的课堂上,有没有发出过欢快的笑声?大家为什么发笑?笑过以后又怎么样?„„请围绕“课堂上的笑声”这一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课堂上的笑声
课堂是我们求知的乐园,有着我们的喜怒哀乐,它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而不久前的一次课堂上的笑,令我印象特别深刻。
听,寂静的校园怎么突然传来一阵阵大笑声,这笑声是从哪儿来的呢?哦,原来笑声来自于我们三(3)班啊!那时,我们正教到《她是我的朋友》这一课,里面出现了一个词:啜泣,它的读音本来是:chuòqì。可我们却鬼使神差地给它戴上了一顶谐音帽,把它读成了“chòuqì”,郑老师听见了这个怪音,就奇怪地问:“是不是班里有人放屁了?我可没叫你们读‘臭气’啊!”本来我们大家已经觉得十分好笑了,再加上郑老师这么一说,大家都忍不住大笑了起来。只见有的抱着肚子哈哈直笑;有的笑得地上打滚,变成了一个“灰人”;还有的边笑边用自己的拳头拍打着桌子,不仅桌子被拍得哗啦响,他们的拳头也变成一个圆圆的“胡萝卜”。郑老师看到了这一幕,像是被我们感染了似的,也嘻嘻哈哈笑个不停。教室里严肃的神情霎时消失了,只剩下了笑神留给我们的礼物——笑。
好不容易,我们的笑声停止了,可我们班的李响好像不愿意让笑神与我们分离似的,就站起来,做了一个滑稽的动作,而且还边做动作边说笑话,逗得我们捧腹大笑。突然,一位同学一不小心,屁股没坐准,四、请根据下面的开头,编一个有趣的童话。题目自拟。
坐到了地上。一时间,我们都停止了笑,呆呆地望着那位可怜的同学,只见他的双手脏得像两块煤炭,上半身靠在绿色的墙上,下半身还坐在地上。我们互相传递了一下眼神,一下子又笑了起来,并且比原来的笑声还要响。郑老师也靠着黑板,笑个没完。
“丁零零,丁零零”,清脆的下课铃声响了,我们的笑声才渐渐地平息了下来。
语文课正在进行时,只听得“轰隆”一声巨响,吴老师脸上的微笑突然凝固,滔滔不绝的嘴巴一下子定格成一个巨大的“O”型。全班同学齐刷刷地转头,一百零八盏探照灯般的目光全部汇集到声音的发生地——小朱身上。只见他张大嘴巴,“呀”地一声大叫,嘴角还挂着刚刚啃笔套时残留下的口水,瞪大的眼睛里充满着世界末日般的恐惧,两个手臂向后打开,拼命地划动着,仿佛在一个巨大的水池里做仰泳。“咚”!首先屁股落地;“扑通”!身体随后与地面来了个全方面地“零距离”接触。就在他着地的一瞬间,巨大“冲击波”穿过钢筋,传输到教室的每一面墙壁,再翻越到天花板,看哪,悬挂的日光灯管都在摇晃。
一天早晨,猫妈妈带着她的宝贝孩子小猫咪出门了,因为他想让自己的孩子到外面的世界走走,长点见识。
五、题目:他(她)真好
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许多关心我们、对我们好的人,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位,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他(她)的好。他对我真好
如果以前有人问我:”爸爸和妈妈谁对你好啊?”我会不加思索的回答是妈妈。因为爸爸平时工作很忙,有时候一个星期才回一次家,而且很严厉,我也很怕他。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写作业,忽然后背被人用力的打了一下,好疼啊!我回头一看,是爸爸,我委屈地看着爸爸,爸爸说:“怎么写作业呢?都快趴到桌子上了,坐直了,再让我看到,就重写。”所以我觉得爸爸不够爱我,直到有一天,我彻底改变了对爸爸的印象。
星期天的白天我玩疯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知不觉地蹬被子了,睡梦中感觉有一双温暖的大手掠过我的额头,我睁开矇眬的睡眼,看到爸
六、做人要以诚信为本。请以“诚信”为主题写一篇作文,写写你身边发生的事。
爸正小心翼翼的给我盖被子,他用手背轻轻地贴了一下我的额头,看我有没有发烧。这时我心想,这么晚了,爸爸怎么还没睡觉呢,他这几天正生病呢!后来妈妈告诉我,其实爸爸每天都会等我睡熟后,给我盖好被子,才去睡觉,原来爸爸是爱我的,只是我没有发觉,仔细回想以前,每次吃水果的时候,爸爸总是挑个又大又新鲜的水果给我吃,自已吃的却是不好的。还有许多小事也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
就像著名作家冰心所说的:“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要求:
1、想象合理,语句通顺;
2、题目自拟。
诚信,是文明的花朵,带给我们希望;诚实,是美德的彩虹,引领我们向前;诚实,是信用的枝干,带领我们走进美妙的世界;
诚信是莲藕池里的荷花,有了它会更美丽;诚信是乌龟身上的马甲,有了它就不用害怕;诚信是高速公路的建筑工,只有他才能加快你的步伐;
古往今来,有多少诚信之人令我们感动,有多少诚信之事让我们难忘。春秋时期有个鲁国人叫曾子。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妻便哄儿子说:“你回去等着我回来杀猪让你吃肉。”她刚从街上回来,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杀猪,她急忙阻拦道:“我只不过是
跟孩子说着玩哄他的。”曾子教导妻子:“如果大人都不守承诺,小孩子又怎会诚实守信?”曾子面对孩子尚且讲求诚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为了赔偿儿子开车肇事造成的损失,营口人张凤毕不惜卖房、外加背负15万元的外债。为了还债,他一家节衣缩食。直到他身患绝症后还表示“做人不可不诚信,我病得再重也要继续还债,就是我死了,我的儿子、孙子也一定要把债还上。”他的诚信感动了中国,他用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现了诚信美的璀灿光芒。
诚信,如令人心仪的白雪。领略白雪,我们的内心会变得安静而又平和。诚信,如熏人沉醉的海风。感受海风,我们的内心会变得纯净而又宽敞。诚信,如悠扬清远的驼铃。倾听铃音,我们的内心会变得澄明
而又清澈。将诚信种子播撒在每一个人的心田,让诚信之花开满人间吧!
七、你平时一定做过不少小制作吧?会飞的飞机,会跑的小汽车,会跳舞的布娃娃„„挑你认为做得最成功的向大家介绍一下吧!题目可以是“我成功了”,也可以自己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今天课堂上,在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行了一次小制作活动,同学们的兴趣别提有多高兴了。根据我带的材料,我做的是布娃娃,一个可爱的布娃娃。你们想学吗?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做布娃娃的材料很简单,废旧的布(也可以用塑料代替。)、乒乓球、白纸、胶带、水彩笔、剪刀等。首先,将乒乓球放在布中央,反向包裹,用线紧紧扎起来,布娃娃的头和身子就已经有了雏形。布包裹的乒乓球做为布娃娃的头,用水彩笔在一侧画上布娃娃的眼睛、鼻子和嘴巴,并涂上两个红脸蛋。顶部用黑色的水彩笔画上头发,当然,头发的造型可以自由发挥,想画成怎样的造型,它就是怎样的造型。接下来在布的两侧用剪刀剪两个洞,用剩余的布卷出两个胳膊,分别安装在剪好的两个洞内,并用针线缝制好。然后,用剪刀将白纸剪
上两只手,用胶带将手分别粘在两只胳膊下端。最后,再用剩余的布卷两条腿,用线缝好后,安装在身体的后侧,自然下垂即可。一个憨态可掬、可爱非凡的布娃娃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向我们友好地问好,向世界无私地传递着幸福!把手塞进布娃娃的两只胳膊内,布娃娃还能动呢,一会儿向你招手示意,一会儿又向你摆手bey-bey,样子可爱极了!怎么样,要不你也来试试吧!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说不定你比我做得更好呢!
教室里热闹非凡,同学们的小制作更是五花八门,花样繁多。同学们都兴奋地争着给韦老师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呢!
通过这次小制作活动,既培养了同学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又丰富了我们的课堂生活。
<<我的第一次小制作 >>
我做过许多小制作,其中我最得意的作品就是—不倒翁。制作不倒翁需要的材料有:一个鸡蛋、一个小锥子、一盒水彩笔、一张红色的卡纸、双面胶、细沙子和蜡。
首先,用一个小锥子在鸡蛋的一端扎一个小洞,把蛋清和蛋黄漫漫地倒出来,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接下来往蛋壳里放一些细沙子,滴上几滴蜡使细沙凝固在一起。再用红色的卡纸折一个锥形的小帽子,用双面胶粘在鸡蛋壳上。最后在鸡蛋壳的脸上画画。在蛋壳上画画可难哩!我先用水彩笔在脸上画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再画上鼻子和樱桃小口。画好了,仔细一看还真是“一表人才”。我开始检查不倒翁的性能,摇了一下又站了起来。我兴奋的喊了起来“成功了!”
每次看到这个不倒翁,我都有一种成就感。也让我有了学习不倒翁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永远不倒下的精神
八、大自然是那样的多姿奇妙。请你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写之前要想想主要突出写哪一点奇特之处,大体按怎样的顺序写。希望通过你的习作,读者能够想象出画面,并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外婆家的“怪石”》
我外婆家后院有一块大石头,说是一块,是因为整块石头连在一起,没有分开。可是仔细看看好像是几块石头交错地叠在一起。
说它怪,是因为它的形状非常特别。这边凿过的石头凹凸不平,细细碎碎的,看起来像一只小狗叼着骨头,正狼吞虎咽地吃着。另一边也有凿过的痕迹,但是个头是好大好高的一块,凸在那里,我总觉得像一只凶猛的来抢食的狼狗。整块怪石的形状就像上演的紧张的电视剧一样。我真替小狗捏把汗。
每次到外婆家,我都要到后院去瞧瞧这块怪石头。我们也曾在怪石边上玩耍嬉戏。我很好奇这块石头的来历,就去问外公。外公说这块石头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之前被凿过,原来是想做一头狮子的,可后来因为外形不适合,所以看起来像有几块叠成的。之后就废弃不用了,放在后院里,风吹雨淋日晒的,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模样。没想到“怪石”也有它自己的故事啊!
《领略自然之美 》
晨起,薄纱般的雾渐渐散去了,和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我们驱车前往被誉为疑是恐龙化此山的三清寨自然风景区。
一路上我都在专注的看着窗外的风景。那路旁的树,整齐的列队似受检阅的军队,彰显军人的气质,而远处的山,轮廓则依然朦朦胧胧,被雾淹没得只剩下一个淡淡的剪影,看到此景令我想到了水墨画中的山,这朦胧之美在画家们的笔下挥洒的淋漓尽致。
走过一段泥泞但却散发着泥土香味的路途,我们来到了山脚下。这段泥泞的路旁,水库中的水缓缓流出,清澈见底的水结伴而行,欢乐的流淌着,似那一曲欢快的乐曲。带着这份舒适与恬淡,我们开始了爬山,但这汩汩的流水声却依旧久久萦绕在耳畔
攀爬过一段路程之后,一片连绵的山脉印入眼帘,山峦被迷雾笼罩着,显得神秘而秀美。又一个小憩,眼中的风景有了大的变化。再看那座山,雾已渐渐退去,一座形似山字的山体,清晰且真实的呈此刻了眼前,此时感觉我们与自然间的距离更近了,不得不叹服自然界的鬼斧神差之造化,一切浑然天成,一切都是大自然呈现出的真实美。
让情绪游走在自然之中,那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都市的凌乱;没有匆忙的脚步;也没有障目的高楼。自然中,没有任何娇柔造作的虚假;自然中的人,也没有了雕琢的痕迹,没有功利虚名的压力。
置身于山间,天地之间原先如此之宽阔!呼吸着带有泥土芳香的空气,听着鸟儿的歌唱,感受着阳光的温暖、风的和煦,让自我溶入自然,体味那种宁静、那份闲适,思绪拥抱着蓝天、白云。我,用心感受着回归自然的喜悦。
在山的怀抱中,尽情的挥汗,尽情的呼吸大自然的气息,尽情的将这自然的每处风景都收入眼中,印入脑海,尽情的享受自然之美!
闭上眼,深呼吸,与这短短的完美时光道个别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判断题专项练习+答案
判断题专项练习(四年级上册)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杭州西湖是观看钱塘江大潮最好的地方。
()
2.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3.“鸟的天堂”具体描写了两株大榕树的茂盛和美丽。
()4.“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朗读时一定要读出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之情。
()5.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假说的灵感来自于对世界地图的研究。
()6.《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叶圣陶写的。
()
7.“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比喻做事情之前先有全盘考虑,事情才能做好。
()8.《小木偶的故事》这篇童话是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9.《去年的树》这篇童话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10.《巨人的花园》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写的一篇童话。
()11.《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都选自《安徒生童话》。
()12.《白鹅》和《白公鹅》两篇课文相同的写法是,采用反语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13.《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写的。
()14.“他就像母亲一样无私地关心我。”这是个比喻句。
()15.《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创作的。
()
16.《白鹅》一文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17.“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情先有全面的考虑。
()
18.《昆虫记》是英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部科学著作。
()19.《颐和园》一文是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记叙的。
()20.秦兵马俑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于自然遗产。
()
21.“已挖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这个句子用了作比较的写作方法。
()
22.长城,从东头的嘉峪关到西头的山海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
2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千古传诵的送别诗。
()24.《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25.《过故人庄》一诗表现了朋友之间难分难舍的情感。
()26.“杏林春满”这个成语形容医生医术高超,桃李满天下。
()
27.词语“分析问题、讨论热烈、改正错误、挡住视力”搭配正确。
()28.周恩来出国前写给同学的临别赠言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9.《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的作者是叶圣陶。
()
3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封信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
()31.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32.太空蔬菜是一种有益健康的绿色蔬菜。
()3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写出了科技发展之迅猛。
()34.《观潮》一文重点描述了潮来前的情景。
()35.《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故事。
()36.“待到重阳日”的下一句是“邀我至田家。”
()37.《蟋蟀的住宅》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描写手法。
()
判断题专项练习答案(四年级上册)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38.杭州西湖是观看钱塘江大潮最好的地方。
(×)
海宁市的盐官镇才是观潮最好的地方。(观潮日:农历八月十八)可查看语文书P2第2自然段。39.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40.“鸟的天堂”具体描写了两株大榕树的茂盛和美丽。
(×)
《鸟的天堂》作者是巴金,描写的是一株大榕树。可查看语文书P10第7自然段第二句。41.“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在朗读时一定要读出作者对大榕树的喜爱之情。
(√)42.魏格纳关于大陆漂移假说的灵感来自于对世界地图的研究。
(√)43.《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叶圣陶写的。
(×)
病句,改正:《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叶圣陶。或:《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写的。44.“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比喻做事情之前先有全盘考虑,事情才能做好。
(√)45.《小木偶的故事》这篇童话是以“笑”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46.《去年的树》这篇童话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
(√)47.《巨人的花园》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写的一篇童话。
(×)《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可查看语文书P41。
48.《灰姑娘》、《小红帽》、《白雪公主》都选自《安徒生童话》。
(×)以上皆选自《格林童话》,可查看语文书P45。
49.《白鹅》和《白公鹅》两篇课文相同的写法是,采用反语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50.《猫》和《母鸡》都是老舍先生写的。
(√)
51.“他就像母亲一样无私地关心我。”这是个比喻句。
(×)同类不能做比喻,不叫比喻句。不要看到有“好像”这些词就以为是比喻句。52.《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创作的。
(×)《格林童话》是格林兄弟搜集整理的。可查看语文书P45。53.《白鹅》一文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之情。
(√)54.“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情先有全面的考虑。
(√)
55.《昆虫记》是英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一部科学著作。
(×)法布尔是法国的。可查看语文书P31。
56.《颐和园》一文是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记叙的。
(√)57.秦兵马俑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属于自然遗产。
(×)秦兵马俑属于文化遗产。可查看语文书P85。
58.“已挖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这个句子用了作比较的写作方法。
(√)
59.长城,从东头的嘉峪关到西头的山海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东头的山海关,西头的嘉峪关。可查看语文书P82第1自然段。
6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是千古传诵的送别诗。
(√)61.《卡罗纳》这篇课文选自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62.《过故人庄》一诗表现了朋友之间难分难舍的情感。
(×)主要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的真挚情感,不是难舍难分。
63.“杏林春满”这个成语形容医生医术高超,桃李满天下。
(×)“桃李满天下”主要形容老师。
64.词语“分析问题、讨论热烈、改正错误、挡住视力”搭配正确。
(×)固定搭配:挡住视线(复习摘抄本“固定搭配“专栏)
65.周恩来出国前写给同学的临别赠言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临别赠言是: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可查看语文书P124 6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的作者是叶圣陶。
(×)作者是肖复兴。
6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封信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
(√)68.鸟类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
可查看语文书P149,第三行,文中说“很有可能”不代表“就是”,只是提出假设,题目说得太绝对,所以说法错误。
69.太空蔬菜是一种有益健康的绿色蔬菜。
(√)
7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话写出了科技发展之迅猛。
(√)71.《观潮》一文重点描述了潮来前的情景。
(×)重点写“潮来时”。
72.《巨人的花园》是一篇童话故事。
(√)73.“待到重阳日”的下一句是“邀我至田家。”
下一句是“还来就菊花。”
74.《蟋蟀的住宅》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描写手法。
×)(√)(
第三篇:小学四年级上册计算专项练习
四年级计算
一、笔算
135×36=
87×103=
178÷25=
275÷45=
306×54=
570×47=
527×48=
260×19=
621÷17=
934÷44=
52×250=
206×76=
818÷27=
202×25=
276÷36=
720÷43=
64×232=
260×32=
299÷29=
228×54=
二、笔算并验算
497÷69=
582÷28=
490÷23=
604÷21=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45-45÷3)×3
600÷25
320÷(8×4)
650÷(35-22)×12
四年级计算
二、笔算
135×36=
87×103=
178÷25=
275÷45=
306×54=
570×47=
527×48=
260×19=
621÷17=
934÷44=
52×250=
206×76=
818÷27=
202×25=
276÷36=
720÷43=
64×232=
260×32=
299÷29=
228×54=
三、笔算并验算
497÷69=
582÷28=
490÷23=
604÷21=
四、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145-45÷3)×3
600÷25
320÷(8×4)
650÷(35-22)×12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上册句子专项练习_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句子专题练习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指导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吗、呢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练习:
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胆瓶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指导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删去“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练习: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转述句的练习
直接叙述是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对话。说话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称跟听话人表述自己的意思。说话人所说出的说话内容,用引号引起来,表示直接引用说话人的说话内容。比如:妈妈笑着说:“我今天很高兴。”
间接叙述是说话人转述别人的话给听话人听。说话人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将转述的内容以第三人称的口气说给听话人听。因为是转述别人的话,不是说话人本人的说话内容,所以不能用引号引起来。比如:妈妈笑着说,她今天很高兴。
如何才能做好直接叙述与间接叙述的相互转换呢?我们应该掌握“两改一查”的方法,即改标点、改人称,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
一、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
1.改标点改冒号为逗号,删掉前后引号。
2.改人称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一人称“我”或“我们”,应把“我”或“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如果说话内容中是第二人称“你”或“你们”,应把“你”或“你们”改为第一人称“我”、“我们”或第三人称“他(们)。
一种特殊情况:说话内容中有连用同性别或同音第三人称的,须指明其中一个,否则,就会造成对象不清。比如:孙子对祖父说:“老虎就在这里。我去把它叫醒。”
这里如果改成“他去把它叫醒”,就会让听话人不明白对象。那么,转换后的句子就应当是:孙子对祖父说,老虎就在那里。他去把老虎叫醒。
3.检查改标点、人称之后的句子表述是否合理这一步必不可少。通过添加、删去或改换某些词语,使句子在表述上通顺、连贯、合理。“这里”、“这时候”要换成“那里”、“那时候”,“现在”要换成“那时”,等等。
比如: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你们寒假里要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这个句子如果改成: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我们寒假里要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这样表述就显得不连贯,应作适当调整:老师再三嘱咐我们说,要我们寒假里认真完成作业,坚持锻炼身体。
再如:叙利奥说:“爸爸,我来替您写。”应改为:叙利奥说,他来替他爸爸写。
二、将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
将间接叙述转换为直接叙述,跟将直接叙述转换为间接叙述的思路差不多。
(1)改标点改逗号为冒号,添加引号。
(2)改人称如果转述内容中是第三人称“他(她)”或“他(她)们”,应改为“我(们)”;如果在转换时遇到一个句子中有两个第一人称“我”时,应改后面的一个“我”为第二人称“你”。
比如:姐姐说,她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这个句子如果改成“我明天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显然就不对,应改为:姐姐说:“我明天送给你一件生日礼物。”
(3)检查句子表述是否合理。
比如: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不是常对她说吗?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母亲要知道那时是什么时候,那里的工作多么重要。他哪能离开呢?
改换后的句子为: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 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人物对话内容(直接引用)改为第三者转述(间接引用)的形式,归纳起来,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说:“我„„。” 如: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
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2、×××对×××说:“我„„,你„„。” 如:张明对王强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 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即王强。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指王强,可去掉,改成:
张明对王强说,他今天中午要到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告诉他妈妈。
3、×××对×××说:“我„„,你„„,他„„。” 如: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等人称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张春(引号中的那个人名)。
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叫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亦可把语句稍作改动,改为:
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注意:句中的“他”一定是指说话的那个人。
4、×××对×××说:“你的„„,我„„。” 如: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由于句中“你”不是侧重描写的对象,它是用来限制书包是谁的。句中侧重描写的对象是物——书包,因而句中的你不能去掉,应改成提示语中的第二个人明即小芳。改为: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
5、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一、改变人称;
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
练习题一: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参考答案:
1、妈妈对我说,今天她要开会,叫我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小明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我自己找的,他怎么帮得了我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小宁到哪里去了?妈妈找了他一整天。
5、妈妈说,她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叫我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他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我送来的稿子,他放在最后。叫我到隔壁 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我。
7、老师傅对鲁班说,他要考考鲁班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她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她答应把我的借给许小燕。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她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老师有事,叫他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他帮老班长一起找,他找得见。
1、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缩句
方法指导:
1、缩句原则:保留愿意。
2、删掉“在„„中(上„„)”等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环境的词。
3、删去修饰词语(“的、地”前面的词语,“得”后面的词语)
4、保留“了”“着”“过”。
5、删掉“一个、两只、三把”等类似的数量词
6、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练习:
1.活泼可爱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大苹果。
2.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
3.王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
4.他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五、修改病句
修改原则:保留句子原意;尽量少改动,不要轻易删去原句中的词语或者给原句增加词语。主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语序不当(调整词序法)、搭配不当(换一个与之搭配的词语)、成分残缺(增法)、重复啰嗦(删法)、表意不明(删掉其中的某个词语让句子保留一个意思)。
练习: 1.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2.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3.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
4.我们班的同学很喜欢打乒乓球、跑步、读书等体育运动。
5.中国是世界四大闻名古国。6.妈妈总爱回忆过去的往事。
7.星期天,我画了一幅画和一篇作文。
8.春天的兰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六、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2、百灵鸟在树枝叫。
3、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4、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
七、关联词语
方法指导:
练习:
【常见的几种关系】
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一)用关联词语填空
1、张老师()身体不好,()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2、()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出交通事故。
3、()天下雨,()运动会不开了。
4、这件衣服()漂亮()显得很大方。
(二)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我们上课时要专心听讲。我们上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
2、周总理离开了我们。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张敏坚持锻炼身体。张敏长得很结实。
附:答案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出错点:很多学生容易忘了第二个步骤,要注意。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没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4.这个胆瓶怎么容不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出错点:忘加反问词,而是句子成为疑问句; 忘记加反问语气词;
难道„„吗? 怎能„„呢?
1、这个真实的故事怎能不使我深受感动呢?
2、我们怎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呢?
3、我们怎能做损人利己的事呢?
二、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出错点:改变句子原来的内容。
不能漏字、填字。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把我迷住了。
我被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2)大风卷起的尘土把我的视线遮住了。我的视线被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把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找到了。
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适合做灯丝的材料终于被爱迪生找到了。
三、转述练习:
1、蔺相如对赵王说,他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2、军官对孩子说,这孩子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
3、王老师对小华说,他把小华的书包缝好了。
四、缩句
1.弟弟吃着苹果。
2.飞蛾飞来飞去。4.他激动。
五、修改病句
1.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2.我们必须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4.我们班的同学很喜欢打乒乓球、跑步、读书等。5.中国是世界四大闻名古国之一。3.眼睛投来目光。
3.我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
6.妈妈总爱回忆过去的事。8.兰州的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六、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易错点:加上了像、犹如等比喻词,致使句子成为比喻句。
7.星期天,我画了一幅画,写了一篇作文。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2、百灵鸟在树枝唱歌。
4、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喊着“知了,知了!”
七、关联词语
(一)用关联词填空
1、张老师(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2、(只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出交通事故。
3、(因为)天下雨,(所以)运动会不开了。
4、这件衣服(不但)漂亮(而且)显得很大方。
(二)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我们上课时不仅要专心听讲,而且要积极开动脑筋。
2、虽然周总理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因为张敏坚持锻炼身体,所以他长得很结实。
3、一排排柳树在水中照镜子。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上册句子专项练习_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句子专题练习
一、反问句与陈述句
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把陈述句变为反问句,也可以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它们的意思相同,语气有所不同。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方法指导
1、先删去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再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删去“?”变“。”。练习:
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胆瓶怎么容得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方法指导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先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适当删去“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反问语气词加上“。”变“?”。练习:
1、这个真实的故事使我深受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不能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做损人利己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迷住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风卷起的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转述练习:
1、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军官对孩子说:“你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缩句 方法指导:
1、缩句原则:保留愿意。
2、删掉“在„„中(上„„)”等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环境的词。
3、删去修饰词语(“的、地”前面的词语,“得”后面的词语)
4、保留“了”“着”“过”。
5、删掉“一个、两只、三把”等类似的数量词
6、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练习:
1.活泼可爱的弟弟津津有味地吃着又香又甜的大苹果。
2.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飞来飞去。
3.王老师的眼睛马上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
4.他激动得久久说不出话来。
五、修改病句
修改原则:保留句子原意;尽量少改动,不要轻易删去原句中的词语或者给原句增加词语。
主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调整词序法)、(换一个与之搭配的词语)、(增法)、掉其中的某个词语让句子保留一个意思)。
练习: 1.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班级。2.我们必须做到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3.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
4.我们班的同学很喜欢打乒乓球、跑步、读书等体育运动。
5.中国是世界四大闻名古国。6.妈妈总爱回忆过去的往事。
7.星期天,我画了一幅画和一篇作文。
8.春天的兰州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六、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2、百灵鸟在树枝叫。
3、一排排柳树倒映在水中。
4、知了热得在枝头上叫着“知了,知了!”
七、关联词语 方法指导:
【常见的几种关系】
并列关系;既„„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既然„„就„„;因此„„之所以;„„是因为„„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总„„、(删(删法)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是
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就„„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是„„还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仅„„还„„ 练习
(一)用关联词语填空
1、张老师()身体不好,()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2、()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出交通事故。
3、()天下雨,()运动会不开了。
4、这件衣服()漂亮()显得很大方。
(二)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我们上课时要专心听讲。我们上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
2、周总理离开了我们。周总理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张敏坚持锻炼身体。张敏长得很结实。
附:答案
(一)反问句变陈述句
1.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2.知识是无止境的,我们 什么理由骄傲自满,故步自封。3.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4.这个胆瓶怎么容不下你这样庞大的整个身体。
(二)陈述句变反问句
1、这个真实的故事 使我深受感动
2、我们 辜负老师对我们的殷切希望
3、我们 做损人利己的事
二、把下列句子分别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1)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把我迷住了。
(2)大风卷起的尘土把我的视线遮住了。
(3)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爱迪生终于把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找到了。
三、转述练习:
1、蔺相如对赵王说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
2、军官对孩子说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的。
3、王老师对小华说把他的书包缝好了。
四、缩句
1.弟弟吃着苹果。
2.飞蛾飞来飞去。
3.眼睛投来目光。4.他激动。
五、修改病句
1.我们班的语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
2.我们必须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
3.我在教室里专心听教师讲课。4.我们班的同学很喜欢打乒乓球、跑步、读书等。5.中国是世界四大闻名古国之一。
6.妈妈总爱回忆过去的事。
7.星期天,我画了一幅画,写了一篇作文。8.兰州的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六、把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
1、蝴蝶、蜜蜂在花丛中
2、百灵鸟在树枝
3、一排排柳树在水中
4、知了热得在枝头上“知了,知了!”
七、关联词语
(一)用关联词填空
1、张老师()身体不好,()一直坚持给我们上课。
2、()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会出交通事故。
3、()天下雨,()运动会不开了。
4、这件衣服()漂亮()显得很大方。
(二)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并成一句话。
1、我们上课时 要专心听讲,要积极开动脑筋。
2、周总理离开了我们,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张敏坚持锻炼身体,他长得很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