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鲁迅小说特点
鲁迅(1881-1936)小说的特色,可归纳为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喜用白描的艺术手法,是集思想性、艺术性和战斗性高度统一的典范。、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称自己的创作是‚遵命文学‛,‚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先驱者的命令,也是我自己所愿遵奉的命令。‛‚五四‛前后文坛上的作家描写男女恋爱、风花雪月的小说占绝大多数。鲁迅把他所见所闻的农村、农民和知识分子的景况再现于笔下,‚将旧社会的病根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治。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头发的故事》等,是以辛刻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这些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借以表现主题。《孔乙已》、《祝福》、《伤逝》、《在酒楼上》、《孤独者》、《明天》、《离婚》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些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在回顾自己的小说创作时说:‚我便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陆续用短篇小说的形式发表出来了。‛又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福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
鲁迅把短篇小说比作大宫殿中的雕栏画础,‚虽然细小,所得却更为分明,再以此推及全体,感受遂愈加切实‛,能够‚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故事新编》中有八篇小说。鲁迅只是取神话、史实中的‚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所以‚叙事有时也有一点旧书上的根据,有时却不过信口开河‛。可见鲁迅着力于发掘神话、史实素材中与现实斗争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提炼出有‚为现在抗争‛的题材。《补天》、《奔月》、《铸剑》三篇取材于神话传说。《补天》歌颂了劳动和创造,对‚古衣冠的小丈夫‛这种封建卫道者作了辛辣的讽刺;《奔月》刻划了羿这个古代英雄在艰难环境中的挣扎,也揭露了以怨报德、趁火打劫的逢蒙一类人物的嘴脸;《铸剑》歌颂了眉间尺、黑衣人两个英雄的复仇精神。《理水》、《非攻》、《采薇》、《出关》、《起死》五篇,对大禹、墨子、伯夷和叔齐、老子、孔子和庄子等给予适当的评价,借历史上的人和事,对现实中的鬼怪现象进行了批判,赋予历史题材以新的意义,使之为现实斗争服务。因为鲁迅当时在国民党法西斯统治下,抨击反动派的杂文很难与读者见面。他就选择古代神话、传说和史实题材,也穿插进现代社会的内容,捎带给敌人一刀,为我们提供了借古讽今、古代今用的典范之作。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所说的‚拼凑‛,并非随意生拼硬凑,而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魏连殳、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中的赵七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辪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在《故事新编》中,鲁迅塑造人物形象也是采用‚画眼睛‛、‚勾灵魂‛的手法。例如《理水》中写禹及其治水的人们出场:‚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写大禹不辞辛劳,长期治水,‚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突出了大禹舍已为公、一心为人民治水的形象。
三、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幸福的家庭》把青年作家的构思与现实的纷扰交叉起来写,反映了知识分子的困难处境。《肥皂》围绕着‚把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面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同时又以对比的方法来组织故事情节。通过二十年前天真活泼的看西瓜的小闰土与二十年后凄苦的闰土形象的对比,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穷困的生活现实;二十年前闰土喊‚我‛为迅哥,亲密无间,二十年后闰土叫‚我‛为‚老爷‛,前后称呼的对比,突出了阶级的存在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还通过宏儿与水生的关系、儿时的‚我‛与少年闰土关系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贯串成一个故事情节。这样明暗线的情节结构是很巧妙的,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截取生活片断结构。这是通过几个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的写法。《孔乙己》属于纵向片断型结构,按先后顺序写孔乙己几次到咸亨酒店的情景。《阿Q正传》从总体看是纵向片断型结构,但其局部写‚优胜纪略‛、‚恋爱的悲剧‛、‚生计问题‛、‚从中兴到末路‛、‚革命‛‚不准革命‛和‚大团圆‛,写阿Q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是横向片断型结构。
4、采用倒叙和补叙的笔法。先写结局,然后补叙、追忆人物的悲剧过程。如《祝福》,先写祥林嫂之死,然后补叙她悲剧的一生。《伤逝》从涓生搬回会馆、追悔子君之死写起,然后回忆他和子君认识、相爱、同居、分离、子君死亡的悲剧过程。
5、按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来组织情节结构。《狂人日记》通篇都是写狂人的病态心理,但可以从中理出一条线索。狂人从历史上研究,发现字缝里是‚吃人‛;而且看现实社会是人吃人的社会,看出吃人者的虚伪手法;最后,狂人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大家都来推翻这人吃人的社会。这篇小说层次分明,逻辑性很强。
6、采取侧面烘托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手法安排小说的结构。《理水》第一节写现实文化山上的学者议论到底有没有禹这个人;第二节写绅士和学者恭迎大禹;第三节写大禹治水的英雄形象。写文化山上的学者和水利考察大员的腐败,从反面烘托了大禹的一心为公,同时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组成浑然一体的结构。
茅盾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评价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时说:‚在中国新文坛上,鲁迅常常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呐喊》里的十多篇小说几乎一篇有一篇的形式,而这些新形式又莫不给青年作家以极大的影响,必然有多数人跟上去试验。‛
四、小说的思辨性更具诗化的特征
思辨,就是思中有辨,辨中求实、求真。思辨性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
思辨性不仅体现在鲁迅小说的叙述描写中,而且体现在对人物的刻画中。如《祝福》中的‚我‛与祥林嫂关于人死了有没有灵魂的对话之后,有一段描写‚我‛的心理思辨:‚自己想,我这答话怕与她有些危险。她大约因为别人在祝福的时候,感到自身寂寞了,然而会不会有别的意见呢?——或者是有了什么预感了?倘有别的意思,又因此发生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但随后也就自笑,觉得偶尔的事,本没有什么深意义,而我偏要仔细推敲,无怪教育家要说是生着神经病;何况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了什么事,与我也毫无关系了。‛这是一段思中有辩、辩中有思的心理描写。《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心理活动,体现了作者对‚狂‛与‚非狂‛的思辨。《阿Q正传》第一章关于‚传‛的辨析,关于阿Q的姓名、籍贯的‚考据‛,是思辨性的文字,第七章关于阿Q的‚革命畅想曲‛的描写,体现了鲁迅对私欲、成见、旧有的思想意识与精神超越的矛盾性的思辨。
鲁迅小说中人物面对读者吐露心曲,让主观情感喷射出来,增强了小说的抒情性,更具有诗化的特征。如《故乡》的结尾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富有深刻的哲理,使人们在迷茫中看到希望的路,具有散文诗的特征。《伤逝》中有一段触景伤怀的抒情:‚经过许多回的思量和比较,也还只有会馆是还能相容的地方。依然是这样的破屋,这样的板床,这样的半枯的槐树和紫藤,但那时使我希望、欢欣、爱、生活的,却全都逝去了,只有一个虚空,我用真实去换来的虚空存在。‛小说中的‚我‛看到景物依旧而人已不在,运用排比和反复的句式倾吐胸中无限的悔恨和悲哀,具有感人的力量。《伤逝》通篇流荡着悲痛欲绝、感人的肺腑的情感,加以思辨性的抒情,可以说是一篇感情色彩最浓的散文诗体的小说。
五、写实手法与象征艺术的成功结合
鲁迅的小说不以奇巧的情节惊人,却以高度的真实感人。他说:‚盖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他号召:‚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创造‚真的新文艺‛。他的小说善用写实手法,生动地描写人物的富有特征的言语和行动,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
鲁迅主张真实,善用白描手法,但不排斥象征艺术。他采用写实手法与象征艺术相结合,熔铸出丰富多彩的形象。他翻译《域外小说集》时期,鲁迅对安特来夫‚调和象征主义和写实主义‛的小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翻译的《谩》和《默》,写实带有了象征意味,大大强化了表现的力度和深度。鲁迅把写实手法与象征艺术融会贯通,相辅相成,寻求写实中的超越和真实中的深刻,使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狂人日记》就是写实与象征的产物。鲁迅在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的信中谈到《狂人日记》的成因:‚……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现,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吃人‛是旧制度旧礼教本质的形象化身,狂人对周围目光(包括狗和死鱼的眼睛)是疑虑和紧张,对周围景物荒谬怪异的感受等,是狂人产生‚吃人‛臆想的心理图象。作者以写实手法为狂人展示了生动逼真的心理图象,它是真实的。但它对于常态而言,又是变异的、夸张的。而这真实性的变异、夸张又恰是象征手法的起点,是深入表达作者主观情感意念的有效途径。在小说中,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狂人指称古老传统的陈腐习惯的象征符号;赵贵翁等众多的眼睛暗示着‚吃人‛的威胁。所以说,《狂人日记》是写实手法与象征艺术的成功结合。
鲁迅小说的写实手法和象征艺术相结合,既使读者感到自然亲切和生动逼真,又使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六、“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讽刺笔法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高度评价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戚而能谐‛,指在讽刺的笑声中包含着深沉的忧郁,表现了作者深厚的爱憎感情。‚婉而多讽‛,是指对讽刺对象不作公开的表态,把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委婉曲折的真实描写之中。他在1935年写的《什么是‚讽刺‛?》一文中说:‚一个作者,用了精炼的,或者简直有些夸张的笔墨——但自然也必须是艺术地写出或一群人的或一面的真实来,这被写的一群人,就称这作品为‘讽刺’。‛还对讽刺的真实性和艺术性作了强调和解释,最后对讽刺提出‚善意‛的要求。
鲁迅小说中的讽刺大都是含蓄而隐藏的,在人物和场面的叙述、描写中流露出来。《长明灯》中写吉光屯各类人物商议处臵要熄灭长明灯的叛逆者——‚他‛。在其伯父、地主四爷家,郭老娃提出将‚他‛关在四爷府上。四爷想占有‚他‛的住房,又怕关在自己府上,于是慢腾腾地问道:‚庙里就没有闲房?……‛有意地提示和点拨众人把‚他‛关到庙里,既能使自家清静,又可逃避责任,达到逐侄占房的卑鄙目的。作者在真实的叙述、描写中不加评议,却使读者看出四爷的贪财、奸险的面目。《肥皂》中对四铭再三复述孝女的行乞和光棍的买肥皂‚咯吱咯吱‛下流话,流露出念念不忘的光棍的话里所包含的猥亵心理。当他的太太戳穿他‚都不是什么好心思‛时,他立即脸红出汗了。四铭借着表彰封建伦理道德的名义,掩饰其内心肮脏的欲望,揭露他是假道学、真流氓。在《示众》中,描写看客围观示众的犯人的热狂,把讽刺的笔锋指向一群精神麻木的人群,含意深沉。
鲁迅小说讽刺艺术的另一个特点,是把喜剧同悲剧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笑声里潜藏着深沉的忧伤。《阿Q正传》写阿Q自欺自慰的‚精神胜利法‛的种种表现是异常可笑的:他向吴妈下跪求爱,结果被赶出未庄:他要革命,想象中的革命完全是满足自己的报复意愿和生活需求的大喜剧,结果是被枪杀的悲剧。《孔乙已》中的孔乙已的一生,同样是在引人哄笑和丁举人之类的折磨中结束的。在喜剧性描写和悲剧结局的交织里,人物的悲剧命运更加令人同情。这是一种有情的讽刺,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讽刺。
在鲁迅小说的讽刺人物画廊中,还有《高老夫子》中的高老杆,常与黄三等流氓一起‚打牌、看戏,喝酒,跟女人‛;却改名‚高尔础‛去当历史教员,为了‚去看看女学生‛。小说揭露了这个下流无耻的恶棍。《**》中的赵七爷是茂源酒店的主人,他威胁说:‚没有辪子,该当何罪?‛‚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你能抵挡他么‛?描写赵七爷色厉内荏、心虚胆怯的可笑形象,非常生动。《幸福的家庭》中的青年作家为了‚捞几文稿费维持生活‛,想写作《幸福的家庭》,但在妻子忙家务、孩子的吵闹下,无法安静写作,表现他追求幸福生活而不可得的虚荣心。这些讽刺人物形象表现了鲁迅‚戚而能谐,婉而多讽‛的讽刺笔法,寄托着他的爱和憎、同情和愤怒、希望和抗争的思想感情。
七、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语言风格
鲁迅是新文学运动以来第一个用白话写小说的。他主张:‚写完后至少看两辫,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他的小说的语言具有文约意深、简笔传神的风格。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特色。
第一,锤炼字句,准确、精炼。例如《药》中写:‚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这一段话用了‚掏‛、‚掏出‛、‚交给‛、‚抖抖的‛、‚装入‛、‚按了两下‛等动词和形容词,形象地描写勤劳俭朴的华老栓夫妇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血汗钱,要拿去买人血馒头治儿子的痨病时小心谨慎地沉重心情。
第二,联辞结采,出神入化。鲁迅运用比喻、借代、对比、排比和反复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出神入化,耐人寻味。
1.比喻:如《药》中写:‚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用提着颈子的鸭来比喻人们踮着脚伸着头,拥挤在刑场周围看斩首的情形,反映了他们愚昧、麻木。比喻新奇、贴切。
2.借代:如《孔乙已》中写:‚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喝。‛用‚短衣帮‛指代穷苦的人,用‚穿长衫的‛指代当时有钱的上层分子。用不同的衣衫代替不同的人们,发人深思。
3.对比:如《故乡》中写闰土少年形象是‚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项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二十年后的闰土形象是‚他头上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采用对比手法描写闰土的少年和二十年后变成一个‚木偶‛人,表现了鲁迅对闰土的无限同情。
4.反复:如《孔乙己》中第三、第四和第六节有:‚才可以笑几声‛、‚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反复了三次,说明孔乙己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是一个笑料。还有掌柜讲:‚还欠十九个钱呢!‛‚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等四次反复,说明掌柜不关心孔乙已的死活,只关心孔乙己‚欠十九个钱‛,表现孔乙己的可悲命运。
5.排比:如《伤逝》中有几处排队比句式:五个‚这样的‛、二个‚我憎恶‛、三个‚我要‛,表现涓生倾吐对子君的思念和悲伤的心情,抒情色彩很浓。
第三,标题简洁,高度概括。例如《伤逝》可以理解为‚伤悼死去的子君‛,也可以解释为‚伤怀流逝的时光和逝去的子君‛。《药》,不是治病的药方,是由革命烈士的血染的馒头作‚药‛治痨病,含义深长。《故事新编》八篇的辬题是《补天》、《奔月》、《铸剑》、《起死》、《非攻》、《理水》、《采薇》、《出关》,其中《补天》原名《不周山》,《铸剑》原名《眉间尺》,改后的辬题更能表达作品的主题思想。《补天》寄托作者造就新人、补天救民的宏愿,《铸剑》表现作者铸剑报仇的战斗精神。
《呐喊》、《仿徨》、《故事新编》这三部短篇小说集的书名也很简洁,含义深刻。它具体体现了鲁迅思想发展的三个过程,由‚遵命‛为革命‚纳喊‛助威,到‚荷戟独彷徨‛,在彷徨中观察、探索、追求;因此在《故事新编》中翻故为新,古为今用,继续抗争。
鲁迅小说吸收了中外古今小说艺术的长处,加以溶化,在题材、人物、结构、思辨,写实与象征、讽刺和语言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我们应该认真学习。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1)鲁迅小说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生活,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充分体现了现实主义特征。
作品为我们塑造了阿Q、孔乙已这些鲜明、独特的艺术典型。在未庄、鲁镇这种生活环境里,正是半殖民地社会中国农村的缩影,阶段关系错综复杂,阶级矛盾和阶级压迫极为突出。盘踞在未庄的赵、钱两家地主及爪牙地保是剥削者、吃人者。阿Q、王胡和吴妈是被剥削者,他们之间形成尖锐的阶级对立。正是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写出了阿Q的落后和不觉悟,他蒙受种种压榨和欺凌,又无力反抗,只好用精神胜利法自宽自解,于是渐渐形成阿Q性格。孔乙已也是在封建教育制度的残害下形成了他穷酸、迂腐的性格。阿Q、孔乙已等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具有艺术的概括力和历史的真实性,因此具有深广的社会意义。
鲁迅的作品在人物塑造上采用生动的细节描写,‚画眼睛‛的方法、白描、漫画的笔法,使人物生动、真切,个性鲜明。(2)鲁迅对现代小说民族新形式的创造:
鲁迅小说艺术上又一特点是结构章法的民族化。《阿Q正传》以叙述人物‚行状‚为主,故事连贯单纯,有头有尾,具有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的章回体及传记文学的特点。《孔乙己》则以一个酒店小伙计的见闻为线索,通过对孔乙己在酒店两次喝酒情景的描写,表现深受封建思想文化毒害而穷困潦倒的读书人的悲惨生活。结构上既吸收民族传统章回小说的特点,又吸收西方小说结构上截取生活片段的特点,创造了现代小说的民族新形式。
(3)以戏剧的手法表现悲剧的内容,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的结合统一。《阿 Q 正传》、《孔乙己》都描写了时代的悲剧,在表现上又充溢着喜剧色彩。
第二篇:鲁迅小说讲解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鲁迅小说
在海外的新儒家及其学人那里,一种观点很有市场,鲁迅是文化大革命的精神源泉。
1、鲁迅作品风格不适合青少年阅读,语言比较怪异,阅历浅不容易理解。韩石山《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
2、鲁迅已经不适合我们这个时代,他所批评的那些国民劣根性,是一种自虐行为,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鲁迅的风格就是一根棍子,“文革”被人利用来作为打人整人的工具。
他是文革思想偶像之一。有人认为:鲁迅的思想与文革的“造反哲学”之间关系密切。文革高潮期间,鲁迅著作是唯一被公开阅读的文学读物(钱理群深受其益),鲁迅的言论(尤其是后期杂文)与马恩列斯毛的语录一起,被红卫兵和造反派的大字报大量引用。在文革后的批孔运动中,鲁迅的反传统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发挥。
有人不禁要问,为什么鲁迅的一些言论在那些大字报中竟是那么的恰如其分?为什么造反派会从内容、文体(杂文)以至句式上都不约而同的模仿鲁迅而不是别的作家?难道这仅仅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4、鲁迅的独立精神与批判意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今天没有人能够学得了。如果要学非得有两条以上的性命才可以。
当然还有一些理由。但是,说来说去无非是这些。概括起来,有肯定性的理由,即把鲁迅作为一个高不可攀的有深刻思想与独到思想见解的人,如陈丹青,在论述到学习鲁迅的时候提到,学鲁迅的时代与条件已经过去了,如果要学至少要有两条命才能够够资本,这是从积极肯定的态度来看鲁迅。但是,更多的是从否定方面来看待这件事情。比如,说中国现在不具备这样的社会环境了,中国作为大国正在崛起或者伟大复兴。或者干脆说中国社会已经是和谐社会了,中国传统文化正在取代普世价值,正在全世界崛起,中国社会已经没有了鲁迅当年那样的问题。否定性的理由自然也很明显,就是因为鲁迅大挖传统的祖坟,而现在中国需要大兴国学,继承传统,如果不把鲁迅从中学教材里踢出来,那么要把传统文化、国学,特别是孔孟之道塞进去,充斥学生的大脑,恐怕就不容易。因为,鲁迅是大挖祖坟的好手。现在要复兴国学,“四书五经”要进中小学课堂,复辟传统文化,鲁迅就是最大的障碍物。而鲁迅在“文革”时被利用作为棍子,打击了许多人,这正是剔除鲁迅的最好借口。
张闳《走不近的鲁迅》(《橄榄树》2000年第2期),邢治荣在《青海湖》上向鲁迅发起挑战。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鲁迅在文革中最受推崇的是他“痛打落水狗”的精神,是他的“横眉冷对”、“永远进击”是他的杂文中“投枪、匕首”精神
健康不佳 肺病 脾气不好 文如其人
冰心是文学的童年,巴金是文学的青年,鲁迅是文学的老年,前几年中学语文课本大量选用鲁迅著作,不合青年心理(成长发展规律)太深奥,大仇大恨青年是在人生体验中成长的。正方:形式相同 内容不同 红卫兵是专制 鲁迅是反专制争科学民主“有缺点的战士依然是战士,再完美的苍蝇也不过是苍蝇。”(鲁迅语)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一、鲁迅生平(1881年9月25日出生 1936年10月19日逝世)
周家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6)由外地迁到绍兴
(一)祖父周福清对鲁迅的影响
1.生活习惯上
A、生活崇尚节俭
鲁迅:老虎尾巴,住处简陋狭小,掉漆的书桌,一把陈旧的藤椅,一张普通的茶几,一幅硬铺板,外加两把硬木椅。鲁迅认为“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
B、记日记(一直记到临终前一天)
鲁迅从1912年5月5日-1936年10月17日的日记共80万字。记日记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生活习惯。2.在学习上
要求鲁迅抄一些不常见的书,如陆羽《茶径》、陆龟蒙的《五木经》以及侯宁极的《药谱》等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鲁迅青年时代喜读野史和绘画与以上读书经历有关;周福清要子孙杂读李白、陆游的诗作。自幼求学,可以先看小说,培养学习兴趣和想象力(《西游记》)3.周福清性格对鲁迅的影响(濂溪为其始祖,汝南伯)
周福清《恒训》“我高祖派下,小康如昔也。自我昆季辈,不事生计,卖田典屋,产业尽矣。我身历盛衰,眼见致败之由。”(刚强耿介 廉洁正直 趋奉上司联络衙役 幽默、讽刺、刻薄)
(二)母亲鲁瑞对鲁迅的影响(1858-1943)
秀外慧中,聪明活泼,心灵手巧,尊老爱幼,知书达礼,乐善好施 剪发放脚 尼姑婆要再嫁老公,三一
八、女师大支持鲁迅 五卅惨案抵制日货;买报看报支持鲁迅正义文章。
(三)鲁迅的婚姻(1936年许寿裳《鲁迅年谱》征求许广平意见)1903年与朱安定亲(在此前与二舅之女琴表妹有一段姻缘)26岁(1906)与山阴朱安女士结婚 47岁(1927)与番禹许广平同居
A、许广平在女师大上学时:与陆晶清、吕云章访问鲁迅 B、鲁迅从不与朱安照相
C、不穿朱安所做棉裤 烧饭、缝补、洗衣、扫地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为何不爱朱安? ①无共同语言②逆反心理
朱安的贡献: ①做后勤②侍奉婆母③团结和睦④保护鲁迅故居和藏书
二、鲁迅作品
(一)鲁迅小说表现了作者的主体性。
鲁迅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现代文学上史上卓然成为大家,就在于他突破了一般新文学作家所采取的与作品中的人物之间的等距离视角,而选取了一种超人式的俯视视角。毫无疑问,鲁迅小说是将现代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强大主观意念(主体意识,包括民主科学、个性解放、主人公意识)融化在一种古老、凝滞、僵化、悲凉的习俗和愚昧麻木灵魂的客观再现之中,并使它们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这种看似冷峻、实则炽热的情感表现铸就了现实主义小说的一种创作风范。它要求作者一方面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一方面又在具体的创作中尽力隐藏自己。鲁迅的《祝福》、《孔乙己》、《故乡》、《阿Q正传》、《药》等传世之作就是用曲笔来诠释自己那种高屋建瓴的哲学总命题的。
(二)鲁迅的小说创作表现出艺术探索的自觉性。
1、在小说形式上作出多方面的探索(其提供的经验显示了现代小说的文体革新意义)
鲁迅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的33篇小说中,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鲁迅在小说的艺术形式上作出了多方面的探索,使其作品在体裁、结构、叙事方式上几乎无一雷同。
在体裁上,除常见的小说叙事体裁外,还有日记体、传记体、戏剧体等;在结构布局上,既有以描述一个人物事迹为主的单线结构(《祝福》),又有明线、暗线交错的双线结构(《药》);在叙事方式上,既有注重主观抒情的第一人称叙事(《伤逝》),又有注重客观描述的第三人称叙事(《阿Q正传》)。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较早注重文学叙事的审美价值、审美功能的作家。此外,鲁迅在语言操作、生存探索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不懈努力。
鲁迅小说多样艺术形式的探索,突破了中国传统小说呆板的“说故事”模式,赋予现代小说新的文体意义,扩展了小说反映生活的表现能力。
2、以现实主义为主,融合了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创作方法。
一生致力于中国国民性的探索改造,鲁迅毫无疑问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呐喊》、《彷徨》中透过对现实和历史的深刻观照提出重大的现实和历史命题,表现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同时,“博采众家,取其所长”是鲁迅一贯坚持的原则,这就决定了他的创作必然会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融合其它创作方法,以丰富小说的艺术表现。《药》的象征意味也同样明显,小说中描写的华老栓、夏(瑜)两家,实际上是我们整个华夏民族悲剧的象征。此外,《白光》中主人公陈士成落榜后出现的种种幻象幻觉的描写,也不同程度上运用了象征主义表现手法。《故事新编》更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色彩的小说集。鲁迅在《故事新编》小说中使用戏拟和反讽等写作策略,从而增加了作品的思想自由度和艺术张力。这是对现实主义的补充,使作品反映的现实更全面、更深刻。
(三)鲁迅的小说表现了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鲁迅既注重文学的艺术性,又不是一个为艺术而艺术的作家。他忧国忧民,一生致力于探索、研究改造国民劣根性。例如,对封建道德、封建礼教吃人,精神胜利法,奴性,瞒和骗的表现批判。
鲁迅在小说中塑造了诸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爱姑、吕纬甫、魏连殳、涓生、子君等一大批不朽的形象,鲁迅对鲜明生动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与他探索、研究和改造国民劣根性的努力分不开的。通过一系列人物形象的塑造指出改造国民劣根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鲁迅的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文学观念,其创作经验经几十年的历史检验而仍不减当年光辉。为“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创作运用多样化的创作方法开启了方向。
鲁迅精神:忧国忧民的情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勤奋刻苦的工作态度
象征主义:利用联想、隐喻、幻觉、暗示等手法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造成一种朦胧,迷离、神秘的色彩。
《狂人日记》真癫、假癫,茅盾最早认为《狂人日记》有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小序用文言 正文用白话
狂人:
1、现实中 狂人 狂态毕露
2、象征性 战士 清醒异常 李贽 孙中山
古久先生 具体人 象征封建统治者 吃人 由吃人肉体 过渡到封建礼教吃人
印象主义:不重客观描写,而强调主观感受,主观印象 《白光》陈士成 16次县考 落榜后,出现幻觉、幻影、幻听 左转右转 前走后走,量金量银不用斗。到山里去,万流湖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伤逝》 子君 思想凝固,不思进取,与房东比养小狗 阿随(小狗):买→养→放→又冒出 情节悲剧:发生 酝酿 发展 高潮 涓生的处境有荒诞意味 子君命运的悲剧性 精神胜利法:
指人们在遇到失败或挫折时,用自我安慰、自我解嘲、自我欺骗等手段来获取精神上的优胜,以掩盖实质上的失败,或仅仅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外部世界,作出让自己心安理得的解释。它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消极忍让,从而麻痹人们的斗志。
阿Q的精神胜利法:
在幻想(精神)世界永远是胜利者,在实际生活中永远是失败者 内容包括:
1、自尊自大 看不起城里人、乡下人、未庄人、有钱人、没钱人
2、自轻自贱 儿子打老子 自己打自己
3、麻木健忘
4、欺软怕硬 捉虱子龙虎斗吃亏,与小D打平手又欺负小尼姑,遭骂 精神胜利法的实质:自我麻醉的手段,消极可耻的现象。
分析精神胜利法与批判国民劣根性联系在一起 要区别对待,辩证分析 精神胜利法的形成具有普遍性,古今中外都有 慈禧念佛咒洋鬼子,狐狸吃不着葡萄说是酸的等。
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不论贵贱高低,处于屈辱失败的地位时,容易产生精神胜利法。
说不尽的阿Q 一切伟大的作家,一切不朽的文学作品,文学典型,几乎都是一个属于全人类的无限开放的存在。当《阿Q正传》开始在《晨报》副刊连载时,沈雁冰在《小说日报》上发表文章说:“我读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人很是面熟,是啊,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后来,沈雁冰又在《读〈呐喊〉》中发展了这一观点:“我又觉得‘阿Q相’未必全然是中华民族所特具,似乎这也是人类的普通弱点的一种。”到了四十年代民族解放战争的热潮中,这一接受倾向,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以为这是一个失败的民族可笑的自解,一个衰落民族的可哀的自满,很容易得到要有民族“自我批判、自省自救”的反思。
新中国成立后,胜利了的中国革命要求在文学上也得到充分的反映和肯定(汤因比“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并按照这一要求对以往的文学进行重新阐释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和评价,(从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的角度)。陈涌写于50年代中期的《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断定鲁迅《呐喊》《彷徨》“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的革命,反映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
在这样的认识下,陈涌对《阿Q正传》的阐释,一是强调鲁迅是现代中国在文学上第一个深刻地揭出农民和其他被压迫群众的状况,并指出他们出路问题的作家,农民问题成了鲁迅注意的中心;阿Q是一个被剥削被压迫,甚至连生活也难以为继的雇农。鲁迅不仅写了他的不幸与落后,更表现了他必然走向革命。因此,陈涌认为阿Q土俗祠里的梦是“鲁迅对刚刚觉醒的农民心理的典型的表现”,“它虽然混杂着农民的原始报复性,但他终究认识了革命是暴力,毫不犹豫地把地主的私有财产变为农民的私有财产,从而破坏了统治农民几千年的地主阶级的秩序和尊严,这都表现了本质上是农民革命的思想。”陈涌同时又强调了《阿Q正传》从被压迫的农民的观点对资产阶级及其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批判:地主阶级及地主阶级里的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如何伪装革命、投机革命,如何排斥真正的革命力量。毛泽东在多次讲话中也反复强调阿Q是一个不觉悟的落后农民的典型,要人们吸取辛亥革命假洋鬼子“不许革命”的教训。
新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引发了对传统鲁迅观、阿Q观的重新审视。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师大出版社1986年初版,1992年再版)一书“引论”里在肯定了前述研究体系帮助我们从中国社会政治革命的角度观察和分析了《呐喊》《彷徨》的政治意义的同时,尖锐指出:“它所描摹出来的《呐喊》《彷徨》的思想结构图式与我们在原作中实际看到的在构架上发生了变形,在比重上有了变化。”
例如在《阿Q正传》艺术描写中处于次要地位的关于阿Q要求参加革命的描写,在我们的研究文章中被大大强化了,成了《阿Q正传》之所以是伟大现实主义作品的主要标志,而在原作中用大量篇幅、浓重笔墨表现的阿Q精神弱点的艺术描写,则无形中被降到了一个较次要的位置。并且常被认为是鲁迅较多地看到人民弱点的一个例证,看作是鲁迅当时思想局限性之所在。对阿Q革命的分析中,其积极意义得到片面的夸大,其消极意义则轻描淡写。
王富仁认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无视农民的革命要求(不注意发动群众),向封建势力妥协,而阿Q也始终处于愚时落后状态,这两者互为因果,造成辛亥革命的失败。而《阿Q正传》的深刻之处恰恰在于,它是把阿Q视作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的最关键因素。由于阿Q的不觉悟,“假洋鬼子”才得以以一点外形的新,攫取了未庄“革命”的领导权,赵太爷才得以保持着自己固有的社会地位。“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辛亥革命依然毫无胜利的希望,他将以自己为核心重新组织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制度。”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阿Q的根本精神弱点在于缺乏自我意识和个性的自觉,在外化表现上便是对传统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状况的消极适应。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形式。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一种被动适应方式,即在无法改变自身实际社会地位的时候,以被动忍耐的方式适应被压迫、被蹂躏的悲惨处境;而阿Q的“革命”则是一种主动适应方式,即在现实的封建等级制度的阶梯上,爬到更高的等级阶梯上,由被压迫者转化为压迫者。这里,显然在强调阿Q的“革命”与其“精神胜利法”在本质上的相通,而辛亥革命的最大教训正是在于其政治革命行动脱离思想革命行动,忽略了对农民(国民)的精神改造。
阿Q的性格
有人认为阿Q性格充满了矛盾,各种性格元素分别组成一组组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构成复杂的性格系列。这个性格系列的突出特征就是两重性即两重性格;自我幻想中的阿Q与实际存在的阿Q似乎是两个人,是不相容的两种人格,但它们都奇妙地统一起来。如质朴愚昧与狡黠圆滑,率真任性与正统卫道,狭隘保守与盲目趋时,排斥异端与向往革命,憎恶权势与趋炎附势,蛮横霸道与懦弱卑怯,敏感禁忌与麻木健忘。其实,这种二重性格正来自人的本性,属于人类共通的精神现象(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
也有文章认为,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人不敢正视自己的落后不幸状态在精神上的瞒与骗。因此,不仅东方落后民族中会产生精神胜利法,在人类发展历史过程中,只要还有个人和集团处于落后地位,就有产生粉饰落后的精神胜利法的可能(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还有人认为阿Q的遭遇及其精神胜利法实质上是表现人的个体生存的双重绝望。
首先是个体生命与人类基本生存环境的冲突的“绝望”性质。阿Q作为一个个体生命的存在,几乎面对人的所有生存困境:基本生存欲求不能满足的“生的困恼”(《生计问题》),无家可归的惶惑(《恋爱的悲剧》),面对死亡的恐惧(《大团圆》)等等。而他的一切努力、挣扎(《从中兴到没落》)——包括投奔革命,不免是一次绝望的轮回(《革命》、《不准革命》)。面对挣扎无望的生存困境,人只能无奈的返回自身。正如恩格斯所说:“他们既然对物质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寻求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追求精神上的安慰,以摆脱完全绝望的处境”(《马恩全集》19卷)
也就是说,“精神胜利法”是人处于无奈之中的一种几乎自然而然无可非议的选择。人们通过这种幻化的精神安慰保持自我内心的平衡(万物之灵),借以协调自我与外在环境的关系,维持自身的正常生存。但另一方面,在特殊时代(革命时期),这种选择丝毫未改变人的生存困境,只会使人陶醉,或安于这种精神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胜利的自我安慰之中,屈服于现实,成为现实生存环境的奴隶。这样为摆脱绝望的生存环境而选择的“精神胜利法”,却使人陷入更加绝望的深渊,于是人的生存困境也就永远不可能摆脱。
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认为,从艺术上说《阿Q正传》有如下缺点: ①小说中有许多文言成分,这与当时提倡白话文的氛围不相协调。②主人公阿Q没有一个统一的个性。既卑鄙懦怯又胆大妄为,既投机取巧又痴呆糊涂,既是受害者,又是迫害者。实际上这是个性的对立统一。
③作品格调太灰暗。就主题和内容来看,作品中没有一个好人。其中任何角色,没有一个好的动机与行动,所写是一个灰色绝望的世界。
既然《阿Q正传》有如此许多不足,为何还会产生巨大影响和轰动呢?司马认为,这是因为鲁迅集中而深刻地揭露了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如精神胜利法,女人祸水论,欺软怕硬,投机取巧,幸灾乐祸,麻木愚昧,伪诈残忍,卑鄙懦弱,奴隶根性,粉饰自欺。这十大劣根性对中国人来说,触及灵魂,搔到痒处,即使用散文笔法平铺直叙地表现出来也石破天惊,振聋发聩,何况鲁迅是用小说笔法形象地表现出来的。
(四)鲁迅小说的两个叙事模式
《呐喊》自序:“如置身于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恶梦”。
应该说这种“荒原”意识,“荒原”感及冲破荒原的挣扎(努力),是20世纪中外作家所共有的,这个事实本身即已显示鲁迅小说的世界性。作为一个中国现代小说作者,鲁迅的“荒原”意象,“荒原”感,又有着自己的独特内含、独特把握和表现方式。
1、看与被看二元对立模式
读过鲁迅小说的人,大概都很难忘记那篇独一无二的〈〈示众〉〉。它没有情节故事,没有人物性格,没有风光描写,没有主观抒情,没有推理论证。只有一个场面,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只有一个动作看。但它却凝结着鲁迅对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人际关系、人生价值、人类命运等最深刻的观察与思考。在中国这样一个一切都“戏剧化”“游戏化”的国度里,“人”不是充当“看客”就是被人看。可以说《示众》在艺术表现上的“无情节,无人物性格刻划”的特点,使它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我们甚至可以把《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中的许多小说都看作是示众的生发与展开,而且在《示众》里有意省略的人物、情节,在这些作品里都因具像化而获得具体深刻的含义。
先谈被看,李欧梵在他的《来自铁屋子的声音》一文中,曾将鲁迅小说里被看的牺牲者分为“独异的个人(先驱者)与“庸众之一员”两类,前者如狂人,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夏瑜、疯子、大禹等,后者包括孔乙己、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等,这两类被看者既有不同的意义,又相互渗透、补充,构成一种特有的精神文化现象。
在第一组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中,双方都属于被压迫而不觉悟的庸众,看者实际上是通过“鉴赏”被看者的痛苦,来使自己的痛苦得到宣泄、转移以至最后遗忘。正是在这种麻木而残酷的痛苦转移中,使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祝福》《孔乙己》《药》
别一组(类)看与被看的二元对立发生在独异的人与庸众之间。看与被看者的关系,是先驱者与群众、启蒙者与启蒙对象、医生与病人、牺牲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关系。从被看的先驱者的立场上看,这种被看的境遇会引起这样的情感心理反应:不被理解的孤独寂寞(〈〈孤独者〉〉)要救群众反被群众所迫害的悲哀(《药》),以至被(群众)无端吃掉的恐怖(《狂人日记》))。值得注意的是《理水》里所描写的夏禹,当他作为一个胜利者回到京城时,也仍然不能避免“被看”,大家都在房前树下谈他的故事:他是怎样夜里化为黄熊,用嘴和爪子,一拱一拱地疏通了九河,以及怎样请了天兵天将,捉住兴风作浪的妖怪无支祁,镇在龟山的脚下。夏禹到京的那天,更是“万头攒动”,百姓就在宫门外欢呼、议论。被故事化了,成为被人鉴赏的荒诞无稽的神话传说,万头攒动之间被“俳优化”。偶像化(可悲的偶像)。
再来看“看客”,作者笔下的看者始终作为一个群体出现。王富仁在《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中说,他们或者没有声音,只有一些不甚分明的形体,杂沓的动态,构不成一个统一的人物(如《狂人日记》一路上的人,《药》开头刑场游动的“几个人”),或者只是某些借代(如《药》中花白胡子的人,《示众》中挟洋伞的长子等),或者是一些个性特征仍不具有实质意义的人物(如《明天》里的蓝皮阿五,《祝福》里的柳妈,《孤独者》中大良的祖母等),他们汇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鲁迅语),无个性就是他们的个性,无思想就是他们的思想,无意识就是他们的意识,无目的就是他们的目的。而且在任何情况下,他们又总是多数的存在,时时处处被这种阴沉的、自恃强大而默不做声的、无所不在却又无法找到的目光所看,确是令人恐怖。
作者在考察看客的构成时,还发现它的不断扩大的趋势。《狂人日记》里,已经提到“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七年后所写《长明灯》的结尾,却明确地写到了一群孩子对先驱者“疯子”的不理解以至敌视,并且笑吟吟的唱着将先驱者的声音戏谑化的歌;看客的事业被曾视为希望的下一代继承了。而在《祝福》里,作者甚至发现作为知识者的“我”要对祥林嫂的“死”承担看客的责任。实际上,知识者向“庸众”转化成为看客中的一员,在鲁迅的时代已非个别现象。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看客现象: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敌意、一盘散沙,构成鲁迅荒原感的一部分。
2、循环(离去——归来——离去)的总体结构
(《故乡》、《孤独者》、《祝福》)幻灭—希望—幻灭
闰土的故事帮助“我“完成了幻景与现实的剥离;吕纬甫、魏连殳的故事预示了“我”如果回归故乡的必然命运。
人们还注意到,在鲁近前述两个模式的小说中,有不少篇章在情节结构上有一个“圆圈”。如吕纬甫(《在酒楼上》)所说: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林纾、严复)。又如《孤独者》以送殓始,又以送殓终;《祝福》始于爆竹声,终于爆竹声;《故乡》始于篷船,终于篷船;《**》始于土场,终于土场;《示众》始于叫卖,终于叫卖;《伤逝》子君从家里出来又回到家里,涓生离开会馆最后又回到会馆。
历史的进化与循坏,太阳底下无新事。直面惨谈寂寞的人生作绝望的抗战,直面荒诞,在荒诞中生存。
《呐喊》1923年8月出版 14篇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明天》《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故乡》《阿Q 正传》《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
《彷徨》1926年8月出版 11篇
《祝福》《在酒楼上》《幸福的家庭》《肥皂》《长明灯》《示众》《高老夫子》《孤独》《伤逝》《弟兄》《离婚》
三、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的意义
(一)首先,鲁迅的思想文化建树,开启了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的道路成为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表率。
早在青年时代,鲁迅就是一个自觉的启蒙主义者(《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便发展成为一个战斗的民主主义者。他以民主主义为武器,对中国几千年的封建文化进行了气魄宏伟、鞭辟入里的总结批判:鲁迅勇于接受新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全方位的审视和反思,不断探索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道路,给中国新文化建设留下了一份极其宝贵的遗产。
鲁迅自身的思想发展道路,也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典范与表率。他从封建主义的“逆子贰臣”发展成为民主主义者、爱国主义者。就显示了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又经历了一次痛苦的考验,思想上产生了飞跃。此后,他阅读了大量马列著作,掌握了辩证唯物史观,逐渐向无产阶级世界观转化,终以一个成熟的共产主义者姿态献身于中国革命事业。鲁迅的道路 诚美教育
教学设计学案
典型地反映了20世纪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不断追求真理、不断前进的过程(道路)。鲁迅的道路,影响了中国20世纪几代知识分子,一批批优秀知识分子就都是沿着这条道路走过来的。
(二)其次,鲁迅在各个文学领域都进行了成绩辉煌的创造,成为中国新文学最伟大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他的《犯人日记》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页(陈衡哲《雨滴》),以后又继续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极为成功的现代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在他手中首创,又在他手中成熟。他创作了蔚为壮观的独树一帜的杂文,使杂文这种从来不登“文学殿堂”的文学样式经他的改造、实践和创新成为新文学的重要品种。他创作的《野草》标志着我国散文诗体裁的成熟,在艺术上取得了后人难以超越的成就。他撰写了第一部中国人自己写的中国小说史,翻译介绍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是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凡此种种,说明了鲁迅的首创性文学成就,确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他的历史性贡献,标志着他同时又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之一。他站在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已经达到的高峰之上,既扎根于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土壤之中,又广泛吸收外国文学的优秀成果,创造出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而且具有独特个人风格的现代中国人的文学。
总之,鲁迅以自己的辉煌业绩,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开辟了崭新的方向。鲁迅的方向是我们应当继续坚持并加以发展的方向。
1852年,波特莱尔《巴黎的忧郁》 鲁迅《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古小说钩沉》 《中国小说史略》
第三篇:鲁迅小说研究
鲁迅小说集《呐喊》,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主义出发,抱着启蒙主义目的和人道主义精神,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彷徨》是鲁迅的小说作品集,共收入其1924年至1925年所作小说十一篇。首篇《祝福》写于1924年2月16日,末篇《离婚》写于1925年11月6日,实际的时间跨度是一年半多。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及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故事新编》是鲁迅的最后的创新之作,里面8篇有5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最后时期。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故事新编》整体的风格却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从容、充裕、幽默和洒脱。尽管骨子里依旧藏着鲁迅固有的悲凉,却出之以诙谐的“游戏笔墨”,这表明鲁迅的思想与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具有某种超前性。在它的很多篇中,都可以发现或隐或现、或浓或淡的存在着“庄严”与“荒诞”两种色彩和语调,互相补充、渗透和消解。
《故事新编》对于历史材料的处理, 恰如(故事新编· 序言》所说明的, 大多用的正是这种方法: “只取一点因由, 随意点染”。以至把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细节也大胆地引入历史, 突出其针贬流俗的意义。《故事新编》的这种没有“将古人写更死” 〔2 〕, 而是以极省俭的笔墨勾勒出他们的形象, 既不违背故事木身的真实性, 又从中照见了“ 五四” 以后, 别是三十年代形形色色的现代人灵魂的创作方法, 使得《故事新编》显示出了一种历史小说创作中前无古人的新貌。所谓的油滑,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当“有一个古衣冠的小丈夫,在女娲两腿之间出现了”时,“便陷入了油滑的开端”。具体的说,就是在作品中的古代神话、传说和人物形象身上出现了现代生活的情节,而且这种现代生活的情节并不局限某部作品而是从第一篇小说作品贯穿于全部作品。《故事新编》的这种表现方法同现代美学范畴中的“怪诞” 的表现已无二趣了。(《故事新编》中的古代人物使用现代语言, 古人生活中出现现代生活的因素, 这对于描绘古代神话、传说或历史人物来说, 显然是历史生活中“ 自然所没有” 的情形。这是作者在创作时有意夸大, 甚至变形了原来生活中的人或事。这种重新创造产生了一种有趣的艺术效果, 这就是古今重叠, 作品中出现了漫画般夸张或变形, 甚至有些幻想色彩的古代人物形象,而这些形象是很容易令读者联想到现代社会中的某些人和事那些古代人物在小说中表现出的畸形混乱和荒唐却恰恰是现代生活中某些人物的本质持征和生活心态。这就达到了艺术芙的要求: 形式是光怪陆离, 违反常态的, 但它却是寓真于怪, 以扭曲的形态, 曲折地反映出生活本质的真实的要求, 因而它是可以达到艺术美的。细节的怪诞,《故事新编》中的怪诞艺术表现方法的运用, 并不完全取决于作家的主观愿望, 而更多的则取决于生活本身。社会是人的所有关系的总和, 这当中也许会产生许多始料未及, 超出人们意愿和理智范围的奇特现象。文学中的怪诞是揭示这种社会生活的奥秘。1.深层文化心理语境中的“ 一” 对“ 多”的外结构模式A.行动元的价值指向向深层掘进所谓行动元, 就是推动故事向前进发的内在驱动力。一个角色可以成为一个行动元,也可以成为多个行动元, 而多个角色有时也只能构成一个行动元。º 对立的行动元之间构成矛盾冲突。然而《呐喊)(仿徨》却显现 出另一种截然不同景观。这里没有剑拔弩张的外在紧张, 亦没有柳暗花明的曲折, 散漫的日常生活场景流淌着浓郁的原汁气息展现于我们面前。只有细细地品尝, 我们才能感受到故事深处的内在紧张, 这是一种灵魂的无意识的角逐。
B
.“ 一”对“ 多” 的外部结构模式出于消遣的目的和其它种种原因, 中国古典小说的故事行动元往往被构筑为单一对立的矛盾冲突, 因而其结构大多便呈现为“一”对“ 一”的线性平面构架。《呐喊》《仿徨》的故事行动元采取的则是一种“ 一”对“ 多”的结构形态。先觉者的现代意识及其存在权利、弱小者的奴隶资格和封建传统文化的体现者和维护者的正常人性是“ 一” , 封建传统文化是“ 多”。1叙述者主体意识支配下的 内部结构方式在《呐喊》《仿徨》中, 由于故事的“ 一”对“ 多” 的向心立体架构, 多种矛盾都失去了延展的势能, 矛盾之间的并列互补关系使之无法构成自身运转的具有强烈消遣功能的故事链, 这意味着故事自足性的极大消解, 叙述者的结构功能因而也便显得意义非凡。第一, 这种内部结构方式使小说在故事层面上以更为经济的篇幅容纳了更广阔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内容, 同时也使“ 一”对“ 多” 的外部结构也难以实现。第二, 这种内部结构方式也为对故事价值蕴含的发掘、提升进而构筑一个更富于主体独创性的意蕴空间立下了汗马功劳。不难看出, 由于外结构模式的变革, 内结构方式的引进及其强化内外结构的相互叠印使《呐喊})(仿徨》的意蕴空间获得了古典小说无法比拟的深广度, 创作主体精神结构的渗入更是古典小说中见所未见。正由于此, 当代研究者们对《呐喊》《仿徨》主题学层面的研究才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向度: 一是王富仁先生的“ 镜子”论;一是汪晖先生的历史“ 中间物”意识论。前者侧重于文本的外部结构研究, 后者侧重于文本的内部结构研究。综合这两种研究成果亦可证明叙事结构的内外变革大大地拓展了《呐喊)(仿徨》的意蕴空间, 从而从一个方面为《呐喊)(仿徨》的现代艺术品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篇:鲁迅小说读后感
我读了大概十多篇鲁迅先生的小说,其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
《狂人日记》和《阿Q正传》。
我最先读的是《狂人日记》,它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先生用极为简明的白话叙述了一个患有迫害狂的人他整天的害怕他自己会被别人吃掉。在这片小说中鲁迅先生更多的描写了人物的内心独白,文章体现的狂人的逻辑是很荒谬的,好像是“今天全没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等。鲁迅先生正是通过这些来表现出中国文化的腐朽。
文章中有这么段话:“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是鲁迅先生对封建礼教的定义,礼教是吃人,仁义道德是礼教虚伪的面具。“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给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这是鲁迅先生通过作者的眼睛观察他周围的人,周围人的麻木和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正是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鲁迅先生对这些人的行为表现出了强烈的激愤之情,狂人在文中大喊“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作用!你们也会吃尽。”狂人的评议和心理有许多错乱和偏执的地方,却又表现出清醒的认识、深刻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作品中的狂人也是一个象征形象,他对封建礼教的蔑视也代表了当时社会上一些用于向封建冲击人们,这些人反对旧传统的社会思想的先知,说出了人们不敢说出的话,却被诬蔑是疯子,如孙中山先生。
狂人日记主要的意图就是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是作者对封建礼教以及当时人们麻木愚昧的批判。它被收录于《呐喊》
是鲁迅先生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沉默发出的第一声呐喊,虽然里面包含了鲁迅先生对那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满,愤怒,焦虑,但是也可以狂人昂扬的斗志看出鲁迅先生对这个社会还是怀有热切希望的。
《阿Q正传》则是对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展现。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阿Q很穷困,在他生活的家乡很受权贵赵太爷等人的欺负。他有农民的能干优点。同时他身上又有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自尊自大 畏强凌弱 以丑为美用现代的话说 就是一个小人。他还受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他主要的精神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当他处于失败者地位时,他就在自己心里想想自己是胜利的一方,在自己的心里对方进行报复,并什么享受这种报复的快感。虽然阿Q受赵太爷等人的欺负,但是阿Q和赵太爷,在某种程度上,其实都是一类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是个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活脱脱一个阿Q。这些对阿Q和他所生活的环境及环境中的人的描写都是极为深刻的揭示了封建思想封建制度对人们无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的压迫残害,封建礼教、封建道德规范一代代从精神上麻醉和毒害劳动人民。这些残害造成了那个时代人的愚昧落后和麻木不仁。使劳动人民忘却压迫和屈辱,无反抗,无斗志,永远处在被压迫、被剥削、受毒害的状态中,成为封建统治者的奴才和顺民。鲁迅先生用本篇小说努力唤醒沉睡的民众,为疗救这样病态的社会、病态的国民而发出痛苦的呐喊。阿Q正传的写作背景是辛亥革命前后时期,作者用阿Q极力想参加革命,却并不知道什么革命,为什么革命,革命者该做什么事情表现革命的意念根本和底层群众有所联系,那只是一部分已觉醒的人的行动,大多数的人还是没有觉悟。鲁迅通过这篇小说也阐述了革命失败的原因,通过阿Q的悲惨结局,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总结了这场革命因为没有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而终于失败的历史教训,从而也提出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
鲁迅先生的小说中还有很多揭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人的残害,比方说炫耀四种茴字写法的孔乙己,药中被迷信害的家破人亡的华老栓,直到绝望的尽头邻居们还是不断搜刮她的钱财的单四嫂子,命运极其多舛却没有被给予丝毫关怀的祥林嫂,年少与成人变化巨大的闰土等等。从这些人物所经历的事情也很尖锐的揭示了当时社会人性的冷酷麻木和愚昧。在人们受到长时间的迫害的同时,封建制度也在人们的心理烙下了深深的恐惧烙印。这点可从**中
里面的人物因为辫子的存在与否关系到生命能否存在所产生的恐惧看出。
同时,在辛亥革命发生的大背景下,鲁迅先生在很多小说中提到了革命,像是阿Q,药,**,在酒楼上等等。头发的故事更是直接提到的辛亥革命,在这些小说中鲁迅先生都进行分析剖析革命的产生及最终结果,运用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指出了革命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切实的联系依靠群众,少数人的清醒是不能够解放拯救中国的。在分析的同时,鲁迅先生也在小说中表示出了对革命者的同情。
时光飞转,如今已不再是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黑暗社会了。在当今这个提倡“人人平等”“民主自立”的社会主义下,我们所拥有的条件实在是比过去好的太多太多。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水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历史为鉴,抓住现在,展望未来为我们社会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努力奋斗。
第五篇:从鲁迅小说看细节描写的特点(最终版)
从鲁迅小说看细节描写的特点
宋平山
(西昌学院四川.西昌615022)
【摘要】鲁迅的小说.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奠基作,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超群绝伦,堪称典范,故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小说的细节描写的剖析,来探讨和总结细节描写的特点。
【关键词】细节 描写 特点
细节描写是记叙性文章和文艺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景物场面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作者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超群绝伦,堪称典范,故本文试图通过对鲁迅小说细节描写的剖析,来探讨细节描写的特点。
从写作和欣赏的要求来看,从对生活细节描写的选择,运用及加工过程来看,从细节与其他文学要素的联系,区别来看,细节描写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精细性、特征性、整体性和丰富多样性。这些特点对于每一个细节来说,一方面各有侧重,一方面又密切联系,具有可塑性。
1.真实性.真实性就是作者描写的每一个细节,必须是撷取于生活,用以表现生活,经得起生活真实的检验,从而成为艺术的真实。可以说真实是细节的生命,没有细节的真实,就不能给人以高度的真实感。恩格斯指出:“椐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1〕恩格斯是把细节真实作为现实主义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因为“越具体的所在,就要求越高度的细节上的真实。”〔2〕而且只有真实,才能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才能产生认识生活的指导价值和教育作用。
鲁迅先生是非常注意细节描写的真实性的,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失去阿毛以后,逢人就一字不变的叨念着:“我真傻,真的……。”这一细节便将失子的打击带给祥林嫂精神的痴呆和内心的哀痛准确地表现出来了,比写她呼天唤地的恸哭更真实,更感人。这是因为祥林嫂历尽艰辛磨难,欲哭无泪,欲诉无词,只好重复这一句话。小说中对祥林嫂脸部的细节描写也是非常真实准确的。起初是“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后来是“脸色青黄,只是两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最终是“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或者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三次对祥林嫂脸部变化的细节描写,极真切地绘出了祥林嫂这个不幸妇女的苦难一生。
细节反映的真实,使鲁迅小说中的风土习俗,人情世故穷形尽相,令人信服,这是形成鲁迅先生严峻的现实主义风格的主要方面。“可见,现实主义重视细节的真实,一来是为了加强真实感,而更重要的却还是为了要更好地揭示生活的本质。离开了这一根本的目标,细节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3〕
2.精细性.细节不同与情节,情节往往是连贯性的完整事件,它要完成的是性格的整体。细节则着重表现完整事件的某一侧面,性格的某一局部特征。它要对景物和场面进行细致入微地描绘,对人物的外貌和每一个神态、动作、每句话、每种心理精雕细凿。所以,细节讲求一个“细”字,它重要的特点就是精细,包括着三层含义,一是“细腻”、二是“细小”、三是“含蓄”。细腻,即细节描写必须是精雕细凿,细致入微的。诚如 亚里斯多德要求的那样,“诗人在安排情节,用言词把它写出来的时候,应竭力把剧情中情景摆在眼前,唯有这样,看得清清楚楚——仿佛置身于发生事件的现场中。”〔4〕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作品更富有感染力,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迅小说中的每一个细节描写都经过一丝不苟的严密构思,细腻的描绘。《药》中描写围观的人们,“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一“伸”一“提”把人们的神态和体态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把人们愚昧无知,麻木不仁的病态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真是于细微之处见精神。
细小,即描写对象小,是人物、事物、环境、事件的一个细小部分。想要细腻的描写事物,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势必要从小处写起。鲁迅先生就很善于从大处着眼,细小处落笔。如写祥林嫂的篮子、破碗、下端开裂的竹竿;老栓家满幅补丁的夹被,阿Q的毡帽,六斤捧着的有十八个铜钉的饭碗,…… 这些东西看来是极细小的,在小说中俯拾即是,仿佛是作家漫不经心的抛洒,但是他们都在特定的情景中适应着不同性格的特征,渲染了这些人物的生活和思想。
含蓄,指细节描写既“细”又“精”。它笔触精益求精,表意含蓄隽永,寓丰富于细微,以小见大,能够引人品尝无穷的弦外之音。《故乡》的结尾处有一段既生动形象又含蓄深沉的心理细节描写。“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这里不仅蕴含着鲁迅先生能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上,相信农民一定能走出一条解放的道路,希望广大农民得到解放的强烈愿望,而且意味深长,富有人生哲理,所以长期为人们传诵。我们由此看出,含蓄的细节描写,由表及里,富有吸引力,它有着深刻的寓意,很强的认识作用。
细腻、细小、含蓄构成了细节描写的精细性,在文学作品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特征性.特征性就是说,细节描写要着眼于人物,环境,事件的个性,善于抓住个别特征。实际生活中的事物是千姿百态的,都有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点。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由于地位,社会经历,民族和地位习俗,职业,文化教养和个人习惯的差异,也形成了千差万别的个性特点。细节描写就在于抓住这些个性特点,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些差别性和特殊性。
鲁迅在谈到阿Q时曾说:“只要在头顶上戴一顶瓜皮小帽,就失去了阿Q,我记得我给他戴的是毡帽。”〔5〕鲁迅强调了只能给阿Q带毡帽,因为只有毡帽才符合阿Q这个贫苦农民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才能传神。鲁迅先生这句话不仅提出了细节描写必须真实的要求,而且揭示了特征性细节对于塑造典型形象来说是何等的重要。阿Q的典型性正是包含在毡帽、瘌痢头、辫子,以及忌讳别人说蜡、光、亮之中;包含在处处吃亏,又处处能用“儿子打老子”的话语和想法来安慰自己之中;包含在跪着向吴妈求婚,偷萝卜抓住时的无赖言语之中;包含在打不过王胡,只能和小D打个平手,却去欺侮小尼姑之中;还包含在公堂上画押,赴法场唱戏之中。正是这些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描写,表现出阿Q所特有的性格。
4.整体性.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些细节孤立的看,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可是由这些细节构成的完整画面,对于整个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来说,却是十分重要的,正是由它们构成一部完整的艺术品,如果缺少了他们,就会使人物形象受到损害。这就说明,细节描写在作品中不是孤立的,它们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使描写对象得到生动,形象,真切的表现。
《**》里赵七爷这个形象,就是通过“辫子”细节的演化过程刻画出来的。辛亥革命,“赵七爷将辫子盘在顶上,象道士一般。”张勋复辟的消息传来,他又将辫子放下来,显示出“光滑头皮,乌黑发顶,”并且恶狠狠地用“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来吓唬农民。最后“辫子军”失败了,他只好把“辫子又盘在顶上了。”通过辫子的盘上,放下,再盘上这样几个细节描写,把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代表人物赵七爷的顽固而没落,凶恶而虚弱的面目暴露无疑。如果单独地看某一细节,这个人物的性格就反映的不全面,不鲜明,不突出。也是在这篇小说中,鲁迅通过写九斤老太婆七次“一代不如一代”的口头禅,立体地表现出她
不满新生事物,留念旧事物的顽固态度。与小说中赵七爷的“辫子”相配合,构成了一幅辛亥革命后农村的风俗画。
以上这些细节描写是推进式的,几个细节有连续的作用,彼此牵引,相互辉映,步步推进,融会贯通,充分体现了细节描写的整体性特点。
5.丰富多样性.“生活的细节则象是浪花飞溅似的,可以是无穷无尽的样式。如果不能容忍许多曲折独特的细节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势必影响某些作者不能创造性地处理丰富多彩的题材,而总是满足于‘一般的情节’。结果就会使这部分作品减少了光辉。”〔6〕这就是说,世界气象万千,生活丰富多彩,人物纷繁复杂,要求艺术细节也应当是绚丽多姿的,细节描写的形态和方法应当是千变万化,各具特色的,可以从动态的,静态的方法去写;也可以用上比喻,夸张,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鲁迅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就是极为丰富多样的,动态的。如《孔乙己》中写孔乙己吃茴香豆,先写他把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一人一颗”。孩子们吃完后,眼睛都还望着他的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他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这一段动态细节描写既写了孔乙己的动作,又写了他的语言和心理,非常生动形象。
静态的细节描写,如《祝福》中鲁四老爷的书房,“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 ‘寿’ 字。”“一边的对联已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案头上放着的“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这些环境描写展现了封建势力代表鲁四爷书房的陈腐,残缺,散乱。
上面,我们剖析了鲁迅小说中细节描写的一些特点,不难明确细节描写对于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我们去很好的研究,总结,借鉴。
注释及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人民出版社出版第62页
〔2〕 以群《文学的基本原理》第260页
〔3〕 秦牧《艺海拾贝》第51页
〔4〕 《诗学.诗艺》第55-56页
〔5〕 《鲁迅全集》第六卷.第177页
〔6〕 秦牟《艺海拾贝》第48页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cription of Detail in Lu Xun’s Novels
Songping-Shan
(Xichang college , Xichang, Sichuan, 615022)
Abstract :The LuXun’s novels are the foundation works of new literature history inChina , in which the description of detail is preeminent , and is called a typical model.This essay attempts to delve further into the desvription of detail , summari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scription of detail by analying the description of detail of LuXun’s novels.Key Words: Detail;Description;Characteris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