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电视剧《楚汉传奇》有感
看电视剧《楚汉传奇》有感
《楚汉传奇》是一部新拍的以秦末起义至汉建立这一段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投资巨大,据说有2.6亿,为历史题材电视剧之最,篇幅宏大,人物众多,剧集80集。剧情尽力贴近史实,不管是服饰、城郭、房屋、室内设置,还是剧情、人物性格都尊重秦汉风格及史记描述,较强地反映了秦末汉初人物性格及风云变幻。
我看完这部电视剧后,有三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人物。
整剧前后登场的人物数不胜数,且都个性鲜明。如沉稳内敛、心思缜密的萧何,忠贞不渝、足智多谋的张良,用兵如神却不懂人情的韩信,勇猛正直而残暴不仁的项羽,诡计多端、善于辞令的陈平,目光深邃、计囊层出的范增……
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大人物,而陆续登场的小人物也同样个性鲜明。重情重义、不为利所动的周苛,牢骚满腹而珍爱兄弟的纪信,奋勇杀敌、心存仁义的钟离昧,为爱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的晨曦公主……
人物的性格也并非一成不变,起初刘邦胸无大志、行事草率,而后来心怀天下、明察秋毫;秦将章邯初出函谷,剿灭陈胜,意气风发;定陶一役,项梁异首,盖世英豪;扫荡六国,所向披靡,何等雄壮!几乎达到人生顶点,但随后未婚妻晨曦在婚礼当天刺杀赵高不成,反以死以求赵高放过章邯,红颜陨落,章邯悲痛欲绝,而后在战场上欲通过战斗淡化悲伤,赵高却仍不肯放过他,最后他投降了项羽,意气锐减,新安二十万秦兵被坑杀后,他更痛彻心菲,终日萎靡。
这些人物在那个时代里淘洗,同时又在淘洗着那个时代。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荣光,成为那个时代的印记。
印象深刻之二——人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成就你的人往往是你的对手。我们的潜能往往是对手逼出来的。楚汉风云人物的智慧在激烈的对抗中色彩纷呈,相得益彰。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沉着冷静,认真思考对策,方能改变力量对比,扭转局势,最终击败对手,成为战神。
项羽可谓战神,攻必克,战必取,巨鹿之战,秦军数倍于他,且有名将王离、涉间指挥,在看似无法战胜对手的情况下,项羽破釜沉舟,用决一死战的斗志和信念打败了强大的秦军,成为一代名将。
章邯可谓战神。帝国摇摇欲坠,大厦将倾,起义风起云涌,关外群雄并起,章邯不过是掌管渔业的少府,论资质,不如始皇时的蒙恬、王剪,连项梁都认为不足为虑,但他却能毛遂自荐,并将骊山的囚犯变成了虎狼之师,驰骋关外,扫荡六国,成为一代名将。不管是同时代的英雄豪杰,还是如今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和智慧。
韩信可谓战神,虽起初不得重用,但在南郑登坛拜将后,便开启了他辉煌的军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水淹废丘,彭城之败力挽狂澜,临津渡大败魏军,井陉口背水一战,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都是韩信的杰作。在成就他的这些战役中,或充满艰辛,或敌人数倍于他,但正是在力量对比不对称的情况下,韩信的智慧才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这些人物进行谋略分析时,我与他们一起疑问,一起解惑,而解惑之余,则霍然开朗,感叹其胆识非凡,思维缜密,智慧过人。在作战中沉着冷静,窥敌破绽,而后迅雷一击;在游说中临机应变,从对方心里最脆弱的地方入手,娓娓道来,环环相扣,言辞恳切,掷地有声,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师。萧何、张良、陈平、郦食其、范增、司马欣、随和等,皆有着非凡的谋略。
印象深刻之三——人情。
这是我看完《楚汉传奇》后最深的体会,我想这也是许多电视剧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人情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感受的元素,它就像复杂的五味瓶,让我们品尝着其中的酸甜苦辣。
剧中人物多中年人和老者,饱经风雨,历经沧桑,有怀才不遇,也有壮志未酬,受过冷落和排挤,甚至受过人格的侮辱,可终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在实现自己价值的道路上克服荆棘,取得最后的成功。
韩信曾受过胯下之辱,后投了项梁项羽的军队,抱有满腔热情,希望受到重用,也曾献过计策,可惜无人问津,直至秦已亡覆,天下已定,韩信似乎要默默无闻终其一生了,可机遇终究不会放过韩信,当萧何把他举荐给刘邦时,他的能量开始爆发了,在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成功并不是伴随着每一个人,在成功后也会有再遇到失败的可能,在失败时我们是否会迷茫,甚至意志消沉,是否会退缩,把自己包裹起来,希望与外界隔绝,我们不想让别人看到我们失败的窘境,失败后我们害怕面对自己熟悉的人,越是熟悉越觉得无颜面对,要是一切都没有发生该多好,但不可能再回去了,或许我们会埋怨自己不争气,比不过别人,终究只能是个小人物,有些人有比你更优越的条件,有些有比你更聪明的头脑,有些有比你更强的能力,跟他们比起来,自己实在是微不足道。
刘邦,之前叫刘季,也就是刘家老四的意思,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善于结交,父亲经常责备他。他这号人放现在也就一混混,谁能想到他却成为了延续四百多年汉帝国的开国皇帝。而伴随他一路走来的又有多少成功与失败的反复,失败时困惑、迷茫、偏安一隅,成功时得意忘形、好大喜功,还有一些小毛病,好酒及色。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彭城之败逃往老家沛县的那一集。彭城之败是刘季即将到来的胜利遭遇毁灭性打击的一仗。他逃到沛县后,内心感慨万千,想到自己从从沛县走出去,带着芒砀山的三千弟兄去推翻暴秦,现在秦亡了,与楚相争,却败得如此惨烈,当初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弟兄又还剩下多少呢?如今似乎一切又回到了原点,想想自己曾经奋斗的历程,胜利来得如此容易也失去得如此迅速,或许他注定只能是个亭长,只能被别人看不起,他注定不是项羽的对手,他在逃跑时连自己的子女都踹下马车,他也不是一个好的父亲。
当失败的阴云笼罩着他的时候,他把自己圈起来了,谁也劝不了他,赶来的萧何一番苦劝终于使他走出了阴影,重整旗鼓,重整战斗。
刘邦已成为历史,但我们的经历又有多少与之相似?可我们是否能从困难中走出来?或许当我们失败时连一个可以倾诉的人都没有,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来。曾经的高考,大学的学习,将来的工作,不也是如此吗?
即使我们没有成功,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失去了价值,并不是前途就一片暗淡。高考失利了,以后的发展就真如老师说的不行吗?考上了好的大学就可以松一口气,一切成定局了吗?不以成败论英雄,力能扛鼎的项羽虽乌江自刎,却仍有许多人视其为英雄,因为他敢于挑战强敌,因为他像老虎一样勇猛顽强,因为他重情重义。最后他败了,可他创造的辉煌又有多少人能够达到?“有志者,事竞成,百二秦关终属楚”,多少人在困难面前以其为榜样,难道因为他最后的失败而否定他的价值?“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我们呢,失败了,卷土重来行不行?另外他的失败也是成功埋下的伏笔,他以为秦亡了,把刘季打发到巴蜀就大功告成?以为当今之势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目光的短浅和暂时的成功麻痹了他,最终使他断送了自己。而我们也不能以一时成功而断言将来,亦不能因一时失败而自暴自弃。
历史的烟尘已经消散,曾经的风云人物也已作古,而今人以不同的方式来解读这段历史,分析这些人物,从中吸取各自的精神养分,浇灌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二篇:观《楚汉传奇》有感
观《楚汉传奇》有感 篇1
刘邦有很多女人,处处留情,而项羽只钟情虞姬一人。刘邦的多情不只体现在男女之情上,在兄弟情义上也是如此。而项羽相对来说就差一些,他身边只有虞姬和那几位兄弟,跟其他人便没有什么亲近的地方。他就是一个传说中的英雄,士兵们敬佩敬仰,却无法靠近。而刘邦却接地气的.多他是鲜活的活在所有士兵心中的,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缺点的人。
观《楚汉传奇》有感 篇2
精彩的历史剧《楚汉传奇》是我寒假里最爱看的节目,它不仅演绎出了历史的精彩,而且反映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和许多必不可少的战争古树。《楚汉传奇》就是我的最爱之一。
这部电视剧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汉王——刘邦。他的`出身只不过是一介布衣,相当于市井流氓,后来他在当地干了一个小小的亭长,他既没有金钱,也没有什么地位,但他手底下,有一群忠诚的兄弟。刘邦善于用人,他对待手下亲如兄弟,朋友有难了,刘邦第一个带头帮忙,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捐出来帮助他人渡过难关,所以他结交了许多的朋友。
他和这帮出生入死的兄弟一起灭暴秦、平诸侯,最后终于迎来了和西楚霸王项羽决一雌雄的时刻,他审时度势,避其锋芒,使项羽的大军粮草以绝,又命韩信、周勃等几位大将分别包围住了项羽,不停的攻击,使其项羽的部队溃不成军,被汉军四面包围,最后项羽图为,被逼乌江,这时,刘邦用计,在乌江四周传出了悦耳的楚歌,使楚军士气涣散,土崩瓦解,不攻自破,最后,一代军事奇才项羽在乌江自刎,刘邦终于靠自己的雄才伟略得到了天下。看到这些,我不仅扼腕而叹,刘邦真乃一世枭雄啊!
看了《楚汉传奇》这部电视剧让我深刻感受到干一件大事只有及时的审时度势、看清事态变化,能够知人善用、运筹帷幄才能成功。
观《楚汉传奇》有感 篇3
每天中午都看两集《楚汉传奇》,看得每当有感慨的时候,思维又总是陷入困惑之中。虞姬的父亲被项羽亲兵项狄杀死,虞姬要求项羽为其报杀父之仇,项狄被迫逃到赵国,项羽亲自去赵国追杀项狄。项狄最后自杀于虞姬面前,项羽为项狄亲自砌坟,一把黄土一把黄土抹稀泥,虞姬说:“希望项狄在天之灵安息。”那一刻,真的`觉得人性之虚伪,再美好的祝福,要之何用呢?
项羽两次杀俘虏,第一次是为了提高军威,说是听到项家军擂鼓着不降,则杀!第二次是为了楚军生存大计,则杀了投降的20万俘虏,还一把鼻涕一把泪说,为那些死去的楚国兄弟报仇了!
项羽义正词严地告诉章邯,将军应该战死在沙场,而不是退缩。
刘邦从痞子出生,天生会搞女人,当然还有点小阴谋,小技巧,又带点仁爱之心。顺利打入咸阳,当然第一件事情就是搞搞秦朝的那些遗留下来的宫女。
而那个后来以残暴闻名于后世的吕后,却在家里用稀泥砌灶台,为了刘家老小,采野菜,甚至还杀了一个逃难讨水喝,又起歹心的士兵。
秦朝被赵高玩弄了,无回天之力。纵观秦始皇、刘邦、项羽又怎么评价呢?
以史为鉴,我们又能从这些历史中鉴定出什么来?
生存、阴谋、阳谋、私心、野心、民心!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民,有多大?国,则有多大。
观《楚汉传奇》有感 篇4
这周我读完了《楚汉传奇》这本书,根据以前读历史书的经验,我觉得这本书肯定非常有意思,果真这里面非常有意思,我这时候觉得,读历史书就像看电影一样,每一个情节都惊心动魄,身临其境,仿佛它就在我面前发生一样。
因为秦国到了胡亥那里,国家**,人心松散,这时秦国就有好多人想要去造反,把秦国灭掉,开始一个新的朝代,让国家恢复生机,可是他们哪知道秦军也是比拟强大的,就拿陈胜来说吧,他原本以为自己人多势众,就可以把章郸的那只黑色军团给打败,可是没想到被章郸打的落花流水,自己后来都被自己的部下暗杀。不过很快项家叔侄就起义了,因为项羽和他的叔叔项梁都很聪明,所以他们屡战屡胜,招募了一个大军团。就这样,他们慢慢的壮大起来。他们辅佐楚怀王继位。楚怀王给项羽派了一个助手,那就是刘邦,他那时候以为刘邦和自己会永远的好下去。还没想到以后他们就会互相残杀。他们合力打败了章郸大军。因为刘邦离咸阳城更近,所以刘邦先进了咸阳城,可是他并没有拿任何的东西,因为他知道那些东西都是项羽打下来的,他不能拿,可是就当项羽快要到的时候,刘邦手下一个没有脑子的士兵建议刘邦要封锁关口,不让项羽进来,然后说了一大堆理由,也不知道刘邦怎么了,就听了他的话,往关口设了一大堆士兵。项羽就非常生气,先把关口的士兵全打完,又在那里修养了一天,第二天决定去攻打刘邦。刘邦一听吓了一大跳,非常懊悔当初听那个士兵的话。但是项羽也不接受谈判,所以刘邦觉得这次自己必死无疑。因为项伯的恳求,所以项羽没有杀刘邦是设置了鸿门宴,可是项羽手下的一个部下特别希望他只能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但是在鸿门宴上,因为刘邦的诚心认错,项羽心软了,没有杀刘邦。这时那个给他提这个建议的谋士就不快乐了,他使得千方百计想干掉刘邦,可都没有成功。后来因为一些矛盾,项羽和刘邦打了起来,刘邦把项羽的军队打的溃不成军,最后项羽自刎了。
虽然项羽的.军队非常的厉害,但是他们没有什么谋士。刘邦虽然军队不怎么厉害,现在。但是他身边有很多厉害的人,比方张良,韩信,因为他们的帮助下,刘邦有超过项羽的实力。所以我觉得。项羽固然厉害,但是敌不寡众,他身边只有范增一个谋士,后来还被刘邦他们气死了,所以,现在的项羽就是强弩之末。人多势众的刘邦,身边有很多厉害的人,而正是这些人帮他建立了大汉王朝。
这段历史告诉我: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又想起了之前我之前听过的一句话:是即是多。而且我们也需要团结,不然的话就像项羽和刘邦一样,本来是战友,后来就成了敌人。
观《楚汉传奇》有感 篇5
有些戏一看就知道必定将成为一出大戏。比如这部踩着20xx年底的开年大戏《楚汉传奇》。只要摆出2。4亿人民币总投资、80集超长篇幅、众星云集的演员阵容、2600天用于筹备、260天用于拍摄、200天用于后期这些数据,便足以令广大观众为之一振。有这样传奇一般的幕后投入,自然有底气给作品挂上“传奇”的名号。看过前几集后,我们发现这些巨额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上的投入都是值得的。这是一部从一开始就奔着成就“传奇”大戏而去的古装巨制。
想做史诗,先做人物。对于《楚汉传奇》这类聚焦秦末汉初这段历史的所有影视作品而言,最先摆在面前,决定成败的便是塑造刘邦、项羽两位历史争议人物的角度和态度。一旦角度跑偏,即便是在细节上做到极致考究如《王的盛宴》,也会被主流观众所抛弃。已有史诗大戏《三国》拍摄经验的高希希,自然明白稳中求胜的道理。在他的导筒下,刘邦、项羽、韩信等楚汉风云人物,都剔除掉了被民间传说或其它娱乐产品所衍生出的臆想元素。尤其是把主角戏广泛地安排进群戏中,利用这些名人与他们的兄弟、下属、宿敌的大量对手戏来塑造角色,令本片中的这些楚汉人物,各个有血有肉有心有灵起来。
看了《楚汉传奇》的开头,我们就已经感到了传奇大戏的沉重感。因为80集的长度,且并非娱乐化的`糊弄事儿,决定了刘邦、项羽,以及他们手下的几个知名度较高的人物,如樊哙、萧何、夏侯婴、龙且等人都得在年龄、性格、心态、思想等方面演出超长的跨度来。尤其是刘邦这边。一群汉子在登上历史舞台之初,都已经在自己固有的生活圈里混了将近半辈子了。各种习惯、性格早已养成。剧集一开始就非常耐心地描绘了刘邦团队这些兄弟们的众生相,且比其它过往影视作品都要细都要全面。刘邦手下这几个人,每一个都能够被照顾到,在剧集开篇几集里便被区分刻画,将为后期他们经历时代骤变时的坚守和分歧,埋下过硬的伏笔。
项羽的塑造,《楚汉传奇》也比过往影视作品多用心了一些。它并没有把项羽的天生资本神化,没有让其一出场就是一个无敌霸王。没有像其它娱乐产品那样,一上来总会设计一些举鼎啊、狩猎啊、驯马啊之类的戏来故意凸显项羽超出人类生理极限的天赋。在这里,他没有可以砍杀一切的神兵利刃,没有夸张到虚假的神力。至少在《楚汉传奇》的前几集里,项羽的霸王本色,是被压着来写的,是一种青年的热血,和一种将领的武勇。这种不偏向神化印象的塑造方式,有利于在后期将项羽还原为人。将历史人物适当还原,脱离传说中的夸张和神化的形象,也许会让某些想象力丰富的观众略感失落,但是作为一部传奇大戏,这却是必须要担起的责任。古装戏,不能再那么浮夸浅薄了。
80集的篇幅,保证了《楚汉传奇》可以丰富很多细节。高希希不需要像《建党伟业》那样着急赶着把那些历史节点堆砌而出。他可以在几个历史节点之间加入更多的细节描写。把这些历史事件前面的铺垫和后面的影响都交待出来。让观众不仅看到这些历史上的事件,还能够了解改事件的起因,从而更深地理解事件参与者们当时所持有的心态,以及看到该事件对历史人物个人的影响,而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影响。如此一来,电视剧便比历史资料有了大大的连续性和可看性。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思路,让历史人物接住了现代的地气儿。从开头的几集来看,刘邦和项羽,还仅仅是具备帝王资质的普通人而已。这是一个“传奇”最好的开始。观众将随着这两位主人公,一同经历接下来的风云变幻、传奇再诞。
观《楚汉传奇》有感 篇6
刘邦最开始是为了保命,不得不反抗,都是一步一步被逼出来的,就算是到最后,也是因为他知道项羽总有一天不会放过他,所以才自己主动进攻的。他的目标是不断变化,并不断扩大的。而项羽,从最开始他的`目标就是为了复楚,从没有要统一天下的目标。当实现了他的目标后,便以为一切就结束了。甚至后来刘邦提出一分为二各不相干的条件时,他也没有任何的疑心,所以才有了最终的失败。项羽太单纯,想的太简单,他不知道,有些事一旦做了,便没有了回头路,只能一条路走到底。在这一点上刘邦一直都很明确,所以他的目标很坚定,就是要一统天下,否则战争便永远没有尽头。
刘邦和项羽是不同的人,项羽原则性强,是那种刚正不阿的人,而刘邦有的时候却特别的小人;刘邦很注重民心,而项羽却只考虑自己;项羽单纯简单,刘邦老奸巨猾……谁好谁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观《楚汉传奇》有感 篇7
当古装大片在电影市场赔得很严重,电视剧市场的古装大片却仍在不断刷新记录。2.4亿投资的跨年大戏《楚汉传奇》不仅令电视剧行业不敢望其项背,放在国产电影里也将是朵巨额奇葩,不仅轻松超越了《一九四二》和《十二生肖》的投入,甚至还是《王的盛宴》和《血滴子》投资之和,如果这笔钱给徐峥,那将会是八部《泰?》。
电视剧市场奢侈风潮起于两年前四大名著翻拍热潮。张纪中的《西游记》历时五年猛砸1.32亿,李少红的《红楼梦》从几千万预算一路狂飙过亿,新《水浒传》也不甘“小气”耗过了亿元大关,高希希的《三国》更是创下了1.55亿的记录,算是电视剧奢靡浪潮的'始作俑者。《三国》单集280万的天价亦刷新了历史,《楚汉传奇》虽未公布售价,但从高希希高调宣布收回成本的架势看,每集300万回账不在话下。
观《楚汉传奇》有感 篇8
在那个叱咤风云的秦末乱世,群雄峰起,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首先打出了反秦的旗号,并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十分的带劲,于是群雄响应,浩浩荡荡的反秦斗争开始了。
秦灭六国时,楚怀王最冤,楚国灭亡时,大将军项燕说出了那句预言(也是咒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地自古以来民风彪悍,其他地方鲜有与之匹敌的。这个时候,项梁看到了光复楚国的时机,于是项梁遂起兵造反,侄子项羽也跟着项梁造反了,项羽力能抗鼎,一生自负天下无敌,天下莫敢于之争,他曾对着秦始皇的车队曾经说过:彼可取而代之,听!这是多么牛逼的志向啊!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他可以成为称霸一方的诸侯,却无法成为真正的天子,这恐怕绝不是一种偶然,而是一种必然。不久,项梁轻敌战死,项羽成为军中主帅,掌握了军中大全,他痛恨秦人,新仇旧恨加起来使得他成为一个跃跃欲试的`“暴发户”,终于有一天他爆发了,巨鹿之战中,他命令军中将士只得带三日口粮,破釜沉舟,与秦军决一死战。
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楚军士兵进攻是死,后退也是死,不如进攻而死,至少死的悲壮,于是乎,向死而生的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个个爆发了战斗力,所向披靡,横扫战场,秦军大败,秦将章邯等人见秦朝大势已去,遂顺应天意,投降了楚军;项羽赢得不那么愉快,没有在战争中斩杀所以秦军,而却接受了他们的投降,现在又要管他们二十万秦军的饭,于是决定将二十万秦军活埋坑杀;古语有云:杀降不祥!既然敌人已经投降了,你还去杀他,这显然是不义的,以后谁还敢投降你,不投降是死,投降也是个死还让不让人活了。于是,从那个时候起,项羽逐渐失去人心;鸿门宴上,项羽念及旧情,未杀刘邦,放虎归山,史书曾多次描写这一情结,都言:项羽刚愎自用,不纳范增忠言;是啊!当时霸王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啊,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秦军,巨鹿之战名震天下,天下谁人可与我匹敌?噫吁嚱!我雄武兮大楚强,由于痛恨秦朝,他反对郡县制,仍然选择淘汰的分封制;他讨厌嬴政创立的皇帝称号,自称为西楚霸王,他厌恶秦地,退出关中,选择以彭城作为自己的都城,建立西楚政权,他的心里只有大楚!当是时,霸王号令天下,莫敢不从,是当时天下的霸主,司马迁写他进入本纪可谓名副其实。
分封制之所以被后世历代君主禁用,就是因为分封的诸王手握兵权,对中央政府构成了巨大的潜在威胁,分封一年以后,巴蜀一带的刘邦听从萧何建议,大胆起用无名小卒韩信,拜韩信为大将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占关中,俯视中原,这些霸王都知道,韩信在他眼里算什么东西!霸王快意恩仇,恩仇必报,他从不喜欢用偷袭的方法去攻打敌军,他喜欢用正面强攻的方法,以锐不可当的气势击败敌人获取胜利,赢得坦坦荡荡,老子心里舒服。
楚汉战争最后一年,霸王意气用尽,最终兵败生死;作为一个通读史书的人来说,我十分佩服项羽,哪怕他最后失去天下,反观刘邦,虽然打败了项羽,得到了天下,但我感觉他就是小人一个,精通厚黑之术,脸皮十分之厚,项羽是英雄豪杰,旷古绝世;我虽然鄙夷刘邦,但仍然承认他的功绩,哎,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观《楚汉传奇》有感 篇9
看了50多集了,先给个4星吧,怕看完没那么多星给了。阵容强大,多为实力派。主要是奔着演员来了,但结果不是演技不行,感觉不是那么过瘾,分集太多不紧凑,这些明星拿到哪个剧里都能独当一面淋淋尽致。但在这戏了发挥的空间不立体。感觉里面有磨洋工拉大锯之嫌(这是我看长的电视剧最讨厌之处),有些浪费了这些实力哥哥。比起《康熙王朝》各个方面都有差距,里面有很多的不和情理之处与一些情节着实不好脑补!导演也就这个格局了;可能腕多了,顾此失彼有点hold不住。跟他的《三国》如出一辙,说不出有多好之处,但肯定不是差。如剧集上能压缩30集我想会更精彩、更勾魂。但我不知道减少剧集对导演意味着什么,但我能感受到80集对观众意味着着什么!那是相当的挑战,看着这剧不错的'人肯定很多,但能从头看完的并且不快进的我想不多吧!!!高导的电视产量真高,但要抓下质量~~
观《楚汉传奇》有感 篇10
用了好长的时间,终于把80节电视连续剧《楚汉传奇》看完,对楚汉历史有了些了解,对一些历史人物,有了充分的认识。
胸怀大志、力拔山兮的西楚霸王项羽浑身本领,但宁为义死,不为利活,做事中规中矩,有勇无谋,推翻了暴秦,得到了天下却又分于诸侯,最后被韩信逼得走投无路,自刎于乌江边上,年逾四十,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英雄悲歌。集草根与光棍于一身,40多岁还游手好闲,不谙劳作,其父骂其无赖的刘邦,却巧取胜利成果,建立大汉王朝。
自以为是的韩信,是汉朝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但终遭汉高祖刘邦疑忌,后被贬为淮阴侯,最后以谋反罪被处死。既是功高盖主的下场,兔死狗烹的定则,自己却也不是没有问题。
刘邦的'胜利,与韩信的军事才能密切相关,他入汉中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还定三秦,奇袭彭城,背水一战,十面埋伏……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战例,让后人羡慕而又崇拜。刘邦的胜利,同样是谋士的杰作。特别是依了张良、陈平之计,离间亚夫,合围项羽,让霸王别姬,四面楚歌,最终自刎。
吕后是个人物,她开始特别贤惠,帮扶刘邦,是刘的贤内助。薄姬是典型的女中张良,智者的化身,她无欲却得宠,富贵终身。戚姬想得到,却失去了一切。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是韩信的恩人,同时害了韩信一生,是刘邦的左膀右臂,所谓的第一功臣,他与樊哙、周勃、曹参、卢绾、夏候婴等一样,都是为刘而生,刘因他们得了天下,他们也因刘才有了前途。凡事都是缘,一切都是命。后来的隋唐英雄,梁山好汉,都是一个道理。
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又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历史在延续,每段历史皆如歌,恩爱情仇是音符。
观《楚汉传奇》有感 篇11
随着《楚汉传奇》这部连续剧的热播,人们对于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评价又重新燃起了激情,或者这种热情根本从来没有冷却过。网络上已经出现了好几篇文章,说现在热播的《楚汉传奇》电视剧中存在很多文史错误,批评编剧没有历史常识,比如某官职或某称谓在秦末已经不存在,或者是后世才出现的,某成语以及《三字经》是后世朝代出现的等等。批评之声非常苛刻,除非这是故意炒作。
对于影视剧,特别是历史题材的影视剧,不排除某些观众就是抱着“补课”,补历史常识的意图来观看的。而编剧一旦不尊重史实,则会让这些人大失所望。然而,一方面我们确实应当强调影视剧对历史常识的遵守,另一方面,观众不应该过度的苛责,因为这毕竟是艺术作品,而不是确凿的历史教科书(当然,即使是历史教科书,也有学者认为是胡编乱造)。艺术有艺术的规则,史实有史实的承当载体。艺术来源于现实,必须遵守起码的常识。但是艺术作品也需要一定的高度,需要有独特的价值体现,或博得观众一乐,或激励一代人奋斗,或教会人如何生活。艺术应该有概括性,反映某个主旨,为了确切的反映这个主旨,可以不太拘泥于某些冷僻的常识,只要尊重明显的历史常识和事件即可。
比如楚汉传奇这部剧,《三字经》确实晚于秦朝,焚书坑儒的场景或许真不是影视剧中所反映的那样。但是,对于观众来说,这些儒生当时读什么书,秦始皇是如何焚书如何坑杀那些儒生的,可能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当时确实存在一些文化经典之作,被始皇帝焚烧,当时确实有儒生被坑杀。
当然,我很佩服这些能够发现那些错误的`观众,他们的历史常识可见一斑。为了造福其他观众,或者警示那些“不懂历史”的编剧,这些热心的观众或学者出于常识对该剧提出了批评。然而历史剧毕竟也是影视剧,是艺术作品,而非学术著作,难道一定要严格遵守历史常识而不得变通吗?
这部剧我也在追着看,不仅因为它是“最贵”的电视剧,而且我觉得该剧对刘邦项羽等人物性格的刻画比较有特色。作为普通观众,我可以从该剧对两位历史人物的刻画中获得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道理,于我而言,这就是该剧的价值所在,是娱乐带来的额外收获。我从来不会把影视作品或者其他文学作品与历史教科书或者学术作品混为一谈,尽管两种通过常识的桥梁作用而有某些联系,但界限也是分明的。
观《楚汉传奇》有感 篇12
在这个漫长而又愉快的寒假里,是书籍陪伴我度过的,在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书籍好似一座航标,它能引导我们寻找求知的方向。书籍如一滴滴海水,将我们引入知识的海洋。书籍如一把把蔬菜,给我们补上知识的营养。书籍如一指路明灯,让我们攀登科学高峰。在这个假期里我阅读了《楚汉传奇》这本书。
这本书讲述了项羽、虞姬、刘邦、吕后等人物之间缠绵悱恻的传奇故事。书中的项羽出身贵族世家,天赋异禀,目有双瞳,豪气干云,力能举鼎,二十出头,举世无伦的大英雄。刘邦年逾四十,集“草根”与“光棍”于一身,整日游手好闲,不谙劳作,父责“无赖”,然豪爽大度,善于结交,喜好吹牛,常以“龙种”自诩,与县里小吏萧何等混的极熟。当年秦始皇猝死,奸臣赵高弄权,篡改诏书,胡亥二世继位,残暴不仁,滥征民力,民不聊生,流寇四起。恰此风云际会之际,英雄豪杰、蜂起八荒,纷纷下海,群相逐鹿中原。一时间机诡百出、动人心弦的`谋略战争竞相展现。最终刘邦得胜,在延续秦朝原有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统治天下达400余年的大汉帝国,史称“汉高祖”。
历史像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看见自己做得对不对。残暴胡亥身上,我懂得了随意施暴不会有好下场;从项羽应性格过于刚烈而失败的事情,我懂得了要随时控制自己不能过于冲动。我懂得了……
第三篇:楚汉传奇观后感
《楚汉传奇》观后感
袁恒峰
《楚汉传奇》大剧完美落幕,留下无尽的遐想与思索。
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刘邦怎比张良;论处理政务,发展农耕,刘邦怎及萧何;论调兵遣将,沙场鏊兵,刘邦远不及韩信。那么刘邦为什么能在群雄逐鹿中得天下?
我认为,刘邦能入住九宫有以下四个原因:第一,他能约法三章,安抚百姓,获取民心。他所到之处,不滋扰百姓,并且让萧何积极发展农业,治理经济。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根本原因。第二,他能雍容大度,知人善任。他能对未立寸功的韩信,委以重任;对刚刚投奔过来的陈平,非常器重;对刚入麾下的彭越,封王给地。这些说明他有非凡的胸襟、度量。而且这些人用得恰到好处。第三,他能兼听各方意见,知错就改。他要不计后果去救项梁,被樊哙打昏后,没有责怪樊哙;他刚入秦宫,娇淫无度,在萧何、樊哙等人的批评下,马上改正。第四,他没有架子。他常常与手下兄弟相称,手拉手喝酒,谈知心话。这四点是他问鼎天下、驾驭群臣的四件法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愿居庙堂高位之人,观历史大剧,悟兴衰之道,从民之所愿,给民之所欲,则国之幸也,民之幸也!
2013年2月6日
第四篇:楚汉传奇观后感
楚汉传奇观后感
早就知道结局——我看《楚汉传奇》
早就知道项羽会四面楚歌乌江自刎,早就知道虞姬会从一而终不负霸王,早就知道刘邦会一统天下千秋万代……喜欢历史的人看历史剧,总归会少许多悬念和乐趣。如果你知道一段历史,或者对这一时期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难免会处处看门道无法看热闹。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喜欢看现代剧。看古代电视剧,与其说是为了逃避现实,倒不如说是为了寻找共鸣。可贵的共鸣,导演高希希在新版《三国演义》中,用磅礴大气的场面和细腻精准的故事情节呈现给我了。虽然避免不了瑕疵,但至少拍出了我心中的曹操、刘备、曹丕、孙权。所以,听说高希希在拍《楚汉传奇》,而且主演还是陈道明,我委实期盼了很久。即便早就知道结局。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是喜欢项羽的,尽管他坑杀秦俘虏20万人,又曾火烧阿房宫。史书的记载终归不够具体,而在这部电视剧里,高希希导演就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做了详细的描述和探讨。我现在看到第30集,有些场面镜头确实拖慢了故事节奏,但是这部剧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和细节的刻画非常精准出彩。
印象特别深的第一集的开头,众人追打淫贼的那出戏。樊哙和曹寡妇一路叫骂喊打、穷追不舍。最后那个黑衣人藏到了刘邦家的草垛里。这时陈道明饰演的刘邦出场了,带着疑惑谨慎的目光,悄无声息地向草垛走去,然后轻轻拿起木棍又准确利落地猛击下去。于是淫贼被捉被审被虐。虽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刘邦骨子里的狡猾机敏透露无遗。再后来,众人知道淫贼是大秦密使。刘邦的表现就更戏剧化了。导演用侧面手法,通过拍樊哙等人的猜测和不安来反衬刘邦的圆滑世故。没人知道刘邦的密使说了什么,反正刘邦和密使称兄道弟地出来了。而且好酒好肉伺候着,甚至让自己的女人曹寡妇去服侍密使。被责骂“你还要不要脸啊,我可是你的女人”,刘邦说的那句“我要脸干什么啊?!我要命!”真让人无言以对。最后曹寡妇身体不适没有伺候成,密使被萧何暗杀了。
短短的一部分看似荒诞无聊,实则是内涵璇玑的。(心得体会 www.xiexiebang.com)不仅刘邦无赖世故的痞子性格暴露无遗,而萧何的深谋远虑也通过对比体现出来了。危难当前,刘邦选择的是牺牲自己的女人和豁出自己的脸面,而萧何则甘愿自己冒了更大的危险去保护村子。看到这儿,知道结局的人应会心一笑。因为有这一出铺垫,后面的故事都能迎刃而解合情合理。刘邦在逃难时把自己骨肉和发妻推下车,当项羽把吕雉和他父亲绑在城楼上威胁他时,他会说出“分我一杯羹”、“咱俩是义兄,我爹就是你爹”这种无赖话也在意料之中。
我觉得高希希导演一直在用对比的手法,刻画项羽和刘邦两个人。没有任何人天生就是残暴的。比如项羽,他不是乡里的小混混。他是楚国的贵族。他所受的贵族式教育不允许他做一些令人不齿的行为。而他的残暴也多是针对秦人。这个也可以理解。史书上的聊聊数语,涵盖不了他内心的亡国之痛。就像电视剧里讲的那样,一个天生高人一等的贵族,要到处逃亡像罪犯一样东躲西藏、忍气吞声。他在坑俘之后,自己也很痛苦。但他说的是,“大楚的兄弟,我拿秦人的血给你们报仇了”。他自己也跟虞姬哭着说,我从小被灌输的是仇恨。而且还是亡国之痛。试想,他的父亲和祖父都被秦人杀了,他的国家被秦人所灭,他能不恨吗?他的国仇家恨是刘邦不具备的。所以他比刘邦残暴。
陆川《王的盛宴》中有一句话,”这就是贵族,永远只能看到自己的光环,但不到别人的欲望。“我觉得项羽不是看不到,而是他选择了宽容。我很同意陆川和高希希对鸿门宴的理解。不是项羽刚愎自用、有勇无谋,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只是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世界上就是有这样一种人,傻得幼稚正直得愚蠢,宁可光明正大地输,也不屑于卑鄙无耻地赢。项羽就是这样的人。剧中还有这样一处刻画,项羽让章惇光明正大地跟自己打一场,像一个将军一样死。万念俱灰的章惇拒绝了。历史上,章惇被他眼中的鼠辈刘邦打败拔剑自刎,真可谓讽刺凄凉。
至于后来项羽多疑逼走范增英布等人嘛!我觉得,他可能是被结义兄弟刘邦伤的。一个理想主义者最悲哀的地方,就是他永远会以为别人跟他一样高尚。本能地接受不了一切低俗和背叛。性格决定命运。也许在他眼里,正义勇猛比天下重要。他适合驰骋疆场,不适合谋取天下。可能在这一层面上,他的野心或者说他的胸怀没有刘邦高远吧!自古忠孝难两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做一个好人,就不能做好君王。看你要什么!
最后,我想说说吕雉。这是第二次看秦岚演吕雉,觉得比她之前的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我一直有疑问,为什么吕雉这样的女子豪杰会愿意嫁给刘邦。高希希导演的“解释”,我接受。刘邦无意中帮他赶走逼婚者,还是用泼皮无赖的新奇手段,她是一时新鲜和感动吧!有一幕,她自己也说:“当初我嫁给你,我娘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因为人家觉得你不是正经人……我觉得,我嫁给你终于不用被别人欺负了。”一个女人,若是嫁给不爱自己的男人该有多苦!嫁给刘邦,她没过过几天好日子,没有侍婢要亲自做家务带孩子不说,甚至连从娘家带来的漂亮衣服都不能穿。总的来说,刘邦对她不坏,婚后特意跟曹寡妇划清界限了
第五篇:《楚汉传奇》观后感
《楚汉传奇》观后感
这部电视剧是由高希希主演,讲述了秦始皇病逝,赵高秘不发丧,与胡亥和李斯狼狈为奸,篡改诏书,赐死了扶苏,改立胡亥为帝,胡亥继位后贪图享乐,昏庸无道,荒淫无度,引起极大的民愤。刘邦因不满秦二世的暴政,环境所迫,从市井无赖,街头混混摇身一变成了替天行道的起义军首领,与西楚霸王项羽一起推翻了秦二世的暴政后,与项羽两虎相争一决,雌雄龙虎,争霸楚汉之争一触即发,最终刘邦靠自己和众兄弟的力量一统天下,终成霸业,建立汉室王朝。这说明了得民心者的天下的道理,也说明了,权利是舟,百姓是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
剧中人物的足智多谋令我赞叹不已,剧中人物的宁死不屈、勇敢顽强、重情重义精神品质令我佩服。虽成霸业,但是刘邦失去了一群好兄弟,我为他惋惜,也为他失望。这使我看到了友谊和权力之间,刘邦选择了权利,放弃了友谊。当然,这不是他人生中的错误选择,而是封建帝王制中以家族为尊的社会弊端。友谊,是我们一生中的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友谊和权力之间可以相互共融、相互促进,万不可像刘邦那样,辜负这笔财富晚年,只能郁郁告终。我们要带着这笔财富走得更高更远。
这部电视剧,告诉我们个人能力只有建立在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才能有更高远的发展。当然前提对于我们来说,是好好学习团结奋进,才能更广发更深入的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争取处理权利和友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