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9 看《楚汉传奇》读刘邦用人之道

时间:2019-05-14 18:4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4.29 看《楚汉传奇》读刘邦用人之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4.29 看《楚汉传奇》读刘邦用人之道》。

第一篇:14.29 看《楚汉传奇》读刘邦用人之道

14.29 看《楚汉传奇》读刘邦用人之道

刘邦用人的第一个特点叫做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是我们讲到领导艺术的时候经常要说的一个词,但我们要分析一下什么叫知人善任。我认为知人善任首先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当中首先在于知己,其次在于知彼。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最大的聪明。这个确实很难,而刘邦恰恰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呢?是调动部下的积极性,是知道自己的下属都有什么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么性格、什么特征、什么长处、什么短处,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做领导不是说要自己亲自去做什么事,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你只要掌握了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就成功了。这个根本道理刘邦懂,所以刘邦就成为他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

孔子讲施政有这样一句话:“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什么叫北辰呢,就是北极星,众星拱之。你看北极星是永远不动的,北极星外面是北斗七星,围绕着北极星旋转。北斗七星是动的,北极星是不动的;领导核心就是个不动的,让别人动起来。刘邦就是他们这个军事集团的北极星,萧何、张良、韩信、陈平、樊哙、周勃、曹参这些人就是他的北斗七星。所以刘邦能够取得成功。

刘邦用人的第二个特点是不拘一格。

一个有着自知之明的人往往也会有知人之明,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往往也很难了解别人。由于刘邦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所以他很了解别人。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够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所以刘邦的队伍里面什么人都有。我们来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队伍:在刘邦这个队伍里,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狗屠,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 可以说是什么人都有。但刘邦把他们组合起来,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说他率领的是一个杂牌军,他刘邦是一个草头王。刘邦要求的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叫什么呢?这就叫不拘一格。这是刘邦用人的第二个特点。

刘邦用人的第三个特点是招降纳叛。

在刘邦的队伍里有很多人原来曾经是在项羽手下当差的,因为在项羽的部队里面待不下去了就跑过来投奔刘邦。刘邦敞开大门,一视同仁表示欢迎,你愿意来,欢迎你来。比方说韩信,原来是项羽手下的人,因为在项羽手下不能发挥作用,就来投奔刘邦。又比方说陈平——他走的路更多—— 原来是魏王手下的人,因为不能发挥作用就投奔项羽,又不能发挥作用就再投奔刘邦,当陈平从项羽的军中逃出来前往汉营时,刘邦是“大悦之”,非常高兴。他问陈平,陈先生在项羽那里担任的什么职务啊?陈平说,担任都尉。刘邦说,好,你在我这儿还当都尉。刘邦马上任命陈平做都尉。任命公布以后,汉营舆论哗然。刘邦军队里面很多老资格的将领不服,开始嘀嘀咕咕,我们大王也真有意思啊,项羽那边一个逃兵逃到我们这儿来,说了三句话,大王就马上给他这么大一个官,和他同坐在一个车子上面。总之是议论纷纷。但是刘邦不予理睬,你们议论你们的,我任命我的,而且更加信任陈平。这就叫做招降纳叛。

刘邦用人的第四个特点是不计前嫌。

汉六年的时候,刘邦已经得了天下,已经封了一批功臣,但是还有很多功臣没有封赏 ——因为每个功臣他这个功怎么样计算,封一个什么样的爵位比较合适,这个事还很费商量,就这么着把封功臣的事一直拖下来。有一天,刘邦在宫殿里面远远地看到一群人,坐在地上嘀嘀咕咕嘀嘀咕咕,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刘邦就问旁边的张良,子房,那些人在说什么呢?张良说,陛下您不知道啊?他们正在商量谋反啊!刘邦说,子房你不要乱讲,天下刚刚安顿下来,谋什么反啊?张良说,原来陛下不知道啊。陛下得了天下以后,封了一批功臣,大多数都是你的亲信,比如像萧何这些人,还有一些以前得罪过你的人,他受了处分。现在这些功臣们都在想一个问题,说这个天下还有多少可以封赏的,是不是可以拿出来封赏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像我们这种和陛下关系不密切的,甚至以前得罪过陛下的,是不是就得不到封赏了?或者甚至于会被陛下找一个岔子给 “咔嚓”了呢?他们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所以他们在那儿商量谋反。刘邦马上醒悟过来了,知道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问:“为之奈何?”子房你说该怎么办呢?张良说,请陛下想一想,在这些功臣当中有没有这样的人——他的功劳非常大,而他和陛下的关系呢又非常地恶劣,有没有这样的人啊?刘邦说,有,有一个叫雍齿的。这个人非常可恶,他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朕,朕早就想杀他了;可是他功劳太大,朕又于心不忍。张良说,好了,请您“急封雍齿,以示群臣”,请您赶快封赏雍齿。刘邦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即封雍齿为什方侯。雍齿一封,所有的功臣都安心了。你看雍齿都封了——大家都知道这个雍齿是皇上最讨厌的^——连他都能封侯,我们这些人都该放心了。这叫什么?这就叫不计前嫌。

刘邦用人的第五个特点是坦诚相待。

我们知道人才他最需要的是什么?一个人才,他最希望、最渴望、最需要得到的是什么?尊重。当然,如果可能的话,多发点薪水也不错。但最重要的是尊重人才,信任他。你要尊重这些人才,惟一的办法就是以诚相待、实话实说。刘邦就有这么个优点。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如果有什么问题要跟刘邦谈,提出问题,刘邦全部是如实回答,不说假话,哪怕这样回答很没面子,他也不说假话。张良在鸿门宴之前得到消息,说项羽第二天要派兵来剿灭刘邦。张良曾问过刘邦,请大王想一想,您打得过项羽吗?刘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打不过他。后来韩信到刘邦军中来,也问了这样的问题:大王您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魅力、实力,能比得过项羽吗?刘邦虽然沉默了很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固不如也”,我是不如他。然而,就是这些人能够帮助刘邦提出自己的计策来。这就有一个前提,就是每件事情刘邦都能如实相告、绝不隐瞒。这样信任对方、尊重对方,就会得到对方同样的回报、信任和尊重;这些人就会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划策。坦诚相待,这确实是我们一些做领导的值得借鉴的经验。

刘邦用人的第六个特点叫做用人不疑。

我们有一句老话叫做“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要用一个人你就要相信他,不要怀疑他,做一个领导最忌讳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见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这个明天猜忌那个,这是最忌讳的。刘邦他就有这个魄力,一旦决定用某某人他绝不怀疑,放手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陈平。陈平从项羽那边过来投靠刘邦后,就得到刘邦的信任,这让很多刘邦手下的老人不满意—-—我们跟着刘邦跟了那么长时间,建功立业,出生入死,也不过就混到现在这个位置,怎么陈平这小子一来就给他那么高的职务?所以就有人到刘邦那里说陈平的坏话,这些去举报的人给了陈平这样一个罪状,可以总结为八个字:“盗嫂受金,反复无常”。

什么叫盗嫂呢?就是和自己的嫂子通奸,这个事情大概是真有的。陈平原来在家乡的时候和他嫂子的关系至少是暧昧的,这当然是不道德的。所谓受金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接受红包。陈平来到刘邦的军队就开始收红包,这叫受金,这当然也是不道德的。再一个就是反复无常,反复无常的证据就是他原来在魏王那里,然后又跑到项羽那里,现在又跑到刘邦这里。

这一状告上去后,刘邦是不能不当回事的。所以,刘邦就把当初推荐陈平的魏无知找来,责备他,你这怎么回事呢?我让你向我推荐人才,结果你给我推荐了一个“盗嫂受金,反复无常”的人,那不是小人吗? 你怎么把这样的人推荐给我呢?魏无知是这样回答的:“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就是我向你推荐的时候,我讲的是他的才能;而陛下现在责备我的,是讲他的德行。这个才和德可是两个概念,有才的不一定有德,有德的也不一定有才。而我们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呢?我们现在处在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需要突出重围,我们更应该看重的是一个人的才。

最后,刘邦还是把陈平叫了过来,问,先生原来事魏王,后来离开魏王事项王,现在离开项王又来跟着我——先生的心眼是不是太多了一点?陈平这样回答他:是的,我原来是追随魏王,但是我的计谋、我的主意魏王都不接受;我只好去投奔项王,项王同样是这样,言不听,画不从;而我又听说大王您广纳人才,求贤若渴,是一个会用人、敢用人的人,所以我才来投奔大王。我陈平是光着身子、一无所有、一文不名来到大王军中的,我如果不接受人家的赠送,不收一点礼金,我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我现在向大王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大王觉得我这些建议是可以用的,就请大王采纳;如果大王觉得我的这些建议、我的这些计策、我的这些谋划都是没有用的,那么他们送给我的礼金还在,我可以原封璧还,从此告辞。行不行?刘邦说,对不起,我错了,是寡人错了。寡人慢待先生了,请先生不要介意,请先生继续留在寡人军中。这就是刘邦的用人不疑。

正是由于刘邦这样的信任,陈平才愿意为刘邦效力。刘邦和陈平有个谈话,刘邦问,你看我们现在和项羽处于这样一个胶着的状态,谁也吃不掉谁,这样天下何日能够安定呢?请先生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能够出奇制胜,尽快地结束这场战争呢?陈平说,我陈平原来在项王手下当差,很了解项王,请让我来给大王分析一下。项王这个人出身是很高贵的,是很讲道德的,也是很讲礼数的。因为项羽是个贵族出身的人,他接人待物就是按照贵族的那一套,恭恭敬敬、彬彬有礼、客客气气,所以那些有道德的、那些高风亮节的、那些看重自己身份名誉如爱惜羽毛的人,都集结在项羽的麾下。这些人虽然对项王忠心耿耿,但是项羽这个人多疑,他是跟大王您刚好相反的,大王您是用人不疑,他则是疑心重重。我们可以使反问计,让项王不再信任这些人,这就等于砍掉了他的左膀右臂,不就行了吗?刘邦说:这个主意好,这是好主意,那就请陈先生来操作吧。这个费用没有问题,马上拨款,黄金四万斤。请大家注意,这里的金子其实不是金子,而是铜。真的四万斤金子那还得了? 实际上那个时候讲的黄金就是黄铜。刘邦把黄铜四万斤交给陈平,这些钱就交给你了,随便你怎么用,不问出入。什么叫不问出入呢?就是不报销,不审计,你爱怎么花怎么花!你只要给我把项羽搞掂了,节约下来的都归你自己。这是当时那种特殊情况下的一种特殊措施,表示刘邦对陈平的信任。

刘邦用人的第七个特点是论功行赏。

我们前面讲过了,你要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时呢,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一个人才贡献最实实在在的肯定。不能老拿好话甜和人,说你这个人不错啊,你可是人才难得,你是我们的骨干,然后一分钱不给,这个肯定不行。有贡献你就得奖励,要奖励得合适。确实是工作做得好、贡献大的,你要多奖;做得一般的,一般地奖;做得差的,不奖,甚至罚。你要赏罚分明。

刘邦夺取天下以后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奖赏这些功臣们。先是大家开会讨论,那还有个谱?所有人发言都是我自己功劳最大,没有一个人说自己功劳最小的,而且说得都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也都是事实。最后刘邦裁定:萧何第一。

这个“萧何第一”的裁定出来以后,其他人都不服气,于是大家都跑到刘邦那儿去提意见,陛下这样做好像不合适吧?我们这些人可都是浴血奋战、出生入死,我们是提着脑袋给你打江山的!我们在前方厮杀的时候,那个萧何在干什么?萧何是待在家里面,管管账本子,管管粮草,管管后勤,做两件衣服,怎么他的功劳还排第一呢?刘邦问,诸位知道什么叫打猎吗?众人回答,知道啊。这些都是将军,谁不会打猎?都说知道知道。刘邦又问,那诸位知道猎狗吗?众人又答,知道啊。刘邦说,那好了,请大家想一想,我们打猎的时候,追兔子的是谁? 答,猎狗啊。刘邦说,对,那是谁让猎狗去追兔子的?答,猎人啊。刘邦说,对,你们就是追兔子的,萧何呢,是让你们追兔子的。所以萧何是“功人”,你们只能算“功狗”。原文如此,原文就是“功狗”两个字,“功狗”这个词就是从这儿来的。实际上,我们现在都知道功臣,忘了还有“功狗”一说。

刘邦这么说,大家其实还是不服气。大家心里想,算我们是“功狗”,那“功人”也不是萧何,而是皇上啊,对不对?那么,刘邦为什么要定萧何为第一功臣呢?这里面当然有一个亲疏的问题。萧何是沛县人,是跟刘邦一起起义的,有这个因素。但是,我觉得刘邦把萧何列为第一功臣,或者说至少把萧何列为第一等功臣,还是有道理的。萧何最大的功劳在什么地方呢?在于抢救了大量的文书档案。当时刘邦打进关中,进军咸阳,军队冲到咸阳城里后,这些将军们在干什么呢?抢东西,抢金银财宝,或者忙着强奸女人。只有萧何冲进秦王朝的国家档案馆,把秦朝的地图、账本、各种文件资料全部保存了下来。最后刘邦一统天下的时候,对整个国家的形势,比方说哪个地方穷哪个地方富,哪个地方人多哪个地方人少,哪个地方有些什么物产,有些什么情况,都了如指掌,这靠的是谁?萧何。是萧何掌握了这样的资料。从这一点来看,萧何确实是一个治围良才,是做总理的人才,他知道这个资料的重要性,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资讯、信息等等的重要性,所以刘邦论功行赏把萧何列为第一。

刘邦用人的第八个特点是暗中控制。

比如萧何被刘邦列为汉朝开围第一功臣,而且刘邦建围后萧何就担任他的首任丞相,相当于现在的围务院总理,后来又拜为相国,在政府当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刘邦。打个比方,这个时候的刘邦集团如果是一家公司,刘邦是董事长,萧何就是总经理,这是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刘邦给予萧何极大的信任。但即便对萧何这样的人,其实刘邦也是暗中进行控制的。只不过刘邦控制得不动声色——不像项羽,一怀疑某个人那个怀疑就写到自己脸上去了,人家一眼就看出来了——刘邦的这种猜忌和怀疑是不动声色的。

汉十二年秋,淮南王英布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带着队伍去平叛;萧何则留守京城,他是相国嘛。在战争期间,刘邦不断派使者回来,使者回来一次就一定要去见萧何,一定要说皇上问萧相国好,说皇上问萧相国最近在干什么呢,非常关心体贴的样子。所以萧何很为感动,更加尽心尽力地为刘邦的作战做好后勤保障。这个时候,萧何手下有一个门客就过来跟萧何说,丞相觉得陛下对您怎么样啊?萧何说,哎呀,皇上对我很信任,你看他频频派使者过来关怀我,问我最近好不好,问我最近在干什么。萧何的门客就冷笑了一声,哼!我看丞相死期已经不远了。萧何问,这是什么意思?门客说,什么意思?您以为皇上是真的关心您吗?那是不放心您。他不断地派人回来看看您在干什么?是看您是不是想谋反!您想想看,您是大汉第一功臣,您已经没有可以再加封的余地了,他怎么能够放心您啊? 萧何说,哎呀,好像是这样的,那怎么办? 门客说,那只有一个办法。萧何问,什么办法?门客说,您自污啊,就是您自个把自个的形象搞坏。怎么个自污法?贪污腐败呗!

后来,刘邦平定了英布,一回到京城,他就收到了很多平民百姓的状子,状告谁?告萧何利用职权低价强行购买我们的土地,现在我们流离失所,没有土地可耕种,请皇上为我等做主。刘邦收到这么一大堆状子,然后就嘻嘻哈哈地拿给萧何看,萧丞相你干的好事!你就这样治国的?现在老百姓可是没地种了,你看着办啊!刘邦用的是开玩笑的口气。萧何说什么呢?萧何说,老百姓没地种,这个事好办,陛下不是有一大花园叫上林苑吗,那个地方大得很,陛下可以让那些没有土地的老百姓到那里面去种地呀。刘邦说,什么?你搞到我头上来了,你这叫做“卖主媚民”!关起来!下大狱,带上脚镣手铐,就把萧何关监狱去了。关进去过了一段时间,刘邦就把萧何放了出来。萧何被放出来后还是披头散发、光着脚,马上跑过来见刘邦,罪臣萧何叩见皇上。刘邦说,算了算了,起来吧。哎呀,丞相也没有什么错,朕也不是个好皇帝。朕之所以把丞相关起来呢,是为了让天下人都知道丞相是好丞相、朕是坏皇帝。好了吧。这样一来萧何才免了灭族之灾。

所以说,刘邦的用人是典型的帝王之术:一方面你看他好像用人不疑,四万斤黄金交给你不要报销;另外一方面他肚子里极度地猜忌,只不过他猜忌得不动声色。他手腕非常高明,这是一切所谓 “有为君主”的通例,也非刘邦一人而已。

总而言之,应该说刘邦是懂得领导艺术的,具备一个领导人的素质。正是由于他能够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暗中加以防范和控制,才能够把当时天下的杰出人才都集结在自己的周同,形成一个优化组合,从而战胜项羽,走向胜利。刘邦认为,会用人是他成功之道的根本所在,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第二篇:看电视剧《楚汉传奇》有感

看电视剧《楚汉传奇》有感

《楚汉传奇》是一部新拍的以秦末起义至汉建立这一段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投资巨大,据说有2.6亿,为历史题材电视剧之最,篇幅宏大,人物众多,剧集80集。剧情尽力贴近史实,不管是服饰、城郭、房屋、室内设置,还是剧情、人物性格都尊重秦汉风格及史记描述,较强地反映了秦末汉初人物性格及风云变幻。

我看完这部电视剧后,有三个方面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人物。

整剧前后登场的人物数不胜数,且都个性鲜明。如沉稳内敛、心思缜密的萧何,忠贞不渝、足智多谋的张良,用兵如神却不懂人情的韩信,勇猛正直而残暴不仁的项羽,诡计多端、善于辞令的陈平,目光深邃、计囊层出的范增……

这些都是大家熟悉的大人物,而陆续登场的小人物也同样个性鲜明。重情重义、不为利所动的周苛,牢骚满腹而珍爱兄弟的纪信,奋勇杀敌、心存仁义的钟离昧,为爱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的晨曦公主……

人物的性格也并非一成不变,起初刘邦胸无大志、行事草率,而后来心怀天下、明察秋毫;秦将章邯初出函谷,剿灭陈胜,意气风发;定陶一役,项梁异首,盖世英豪;扫荡六国,所向披靡,何等雄壮!几乎达到人生顶点,但随后未婚妻晨曦在婚礼当天刺杀赵高不成,反以死以求赵高放过章邯,红颜陨落,章邯悲痛欲绝,而后在战场上欲通过战斗淡化悲伤,赵高却仍不肯放过他,最后他投降了项羽,意气锐减,新安二十万秦兵被坑杀后,他更痛彻心菲,终日萎靡。

这些人物在那个时代里淘洗,同时又在淘洗着那个时代。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荣光,成为那个时代的印记。

印象深刻之二——人智。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成就你的人往往是你的对手。我们的潜能往往是对手逼出来的。楚汉风云人物的智慧在激烈的对抗中色彩纷呈,相得益彰。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沉着冷静,认真思考对策,方能改变力量对比,扭转局势,最终击败对手,成为战神。

项羽可谓战神,攻必克,战必取,巨鹿之战,秦军数倍于他,且有名将王离、涉间指挥,在看似无法战胜对手的情况下,项羽破釜沉舟,用决一死战的斗志和信念打败了强大的秦军,成为一代名将。

章邯可谓战神。帝国摇摇欲坠,大厦将倾,起义风起云涌,关外群雄并起,章邯不过是掌管渔业的少府,论资质,不如始皇时的蒙恬、王剪,连项梁都认为不足为虑,但他却能毛遂自荐,并将骊山的囚犯变成了虎狼之师,驰骋关外,扫荡六国,成为一代名将。不管是同时代的英雄豪杰,还是如今的人都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和智慧。

韩信可谓战神,虽起初不得重用,但在南郑登坛拜将后,便开启了他辉煌的军旅,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水淹废丘,彭城之败力挽狂澜,临津渡大败魏军,井陉口背水一战,垓下之围,四面楚歌,都是韩信的杰作。在成就他的这些战役中,或充满艰辛,或敌人数倍于他,但正是在力量对比不对称的情况下,韩信的智慧才得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在这些人物进行谋略分析时,我与他们一起疑问,一起解惑,而解惑之余,则霍然开朗,感叹其胆识非凡,思维缜密,智慧过人。在作战中沉着冷静,窥敌破绽,而后迅雷一击;在游说中临机应变,从对方心里最脆弱的地方入手,娓娓道来,环环相扣,言辞恳切,掷地有声,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师。萧何、张良、陈平、郦食其、范增、司马欣、随和等,皆有着非凡的谋略。

印象深刻之三——人情。

这是我看完《楚汉传奇》后最深的体会,我想这也是许多电视剧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人情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感受的元素,它就像复杂的五味瓶,让我们品尝着其中的酸甜苦辣。

剧中人物多中年人和老者,饱经风雨,历经沧桑,有怀才不遇,也有壮志未酬,受过冷落和排挤,甚至受过人格的侮辱,可终未放弃自己的理想,在实现自己价值的道路上克服荆棘,取得最后的成功。

韩信曾受过胯下之辱,后投了项梁项羽的军队,抱有满腔热情,希望受到重用,也曾献过计策,可惜无人问津,直至秦已亡覆,天下已定,韩信似乎要默默无闻终其一生了,可机遇终究不会放过韩信,当萧何把他举荐给刘邦时,他的能量开始爆发了,在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

成功并不是伴随着每一个人,在成功后也会有再遇到失败的可能,在失败时我们是否会迷茫,甚至意志消沉,是否会退缩,把自己包裹起来,希望与外界隔绝,我们不想让别人看到我们失败的窘境,失败后我们害怕面对自己熟悉的人,越是熟悉越觉得无颜面对,要是一切都没有发生该多好,但不可能再回去了,或许我们会埋怨自己不争气,比不过别人,终究只能是个小人物,有些人有比你更优越的条件,有些有比你更聪明的头脑,有些有比你更强的能力,跟他们比起来,自己实在是微不足道。

刘邦,之前叫刘季,也就是刘家老四的意思,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但善于结交,父亲经常责备他。他这号人放现在也就一混混,谁能想到他却成为了延续四百多年汉帝国的开国皇帝。而伴随他一路走来的又有多少成功与失败的反复,失败时困惑、迷茫、偏安一隅,成功时得意忘形、好大喜功,还有一些小毛病,好酒及色。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彭城之败逃往老家沛县的那一集。彭城之败是刘季即将到来的胜利遭遇毁灭性打击的一仗。他逃到沛县后,内心感慨万千,想到自己从从沛县走出去,带着芒砀山的三千弟兄去推翻暴秦,现在秦亡了,与楚相争,却败得如此惨烈,当初与自己并肩作战的弟兄又还剩下多少呢?如今似乎一切又回到了原点,想想自己曾经奋斗的历程,胜利来得如此容易也失去得如此迅速,或许他注定只能是个亭长,只能被别人看不起,他注定不是项羽的对手,他在逃跑时连自己的子女都踹下马车,他也不是一个好的父亲。

当失败的阴云笼罩着他的时候,他把自己圈起来了,谁也劝不了他,赶来的萧何一番苦劝终于使他走出了阴影,重整旗鼓,重整战斗。

刘邦已成为历史,但我们的经历又有多少与之相似?可我们是否能从困难中走出来?或许当我们失败时连一个可以倾诉的人都没有,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来。曾经的高考,大学的学习,将来的工作,不也是如此吗?

即使我们没有成功,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失去了价值,并不是前途就一片暗淡。高考失利了,以后的发展就真如老师说的不行吗?考上了好的大学就可以松一口气,一切成定局了吗?不以成败论英雄,力能扛鼎的项羽虽乌江自刎,却仍有许多人视其为英雄,因为他敢于挑战强敌,因为他像老虎一样勇猛顽强,因为他重情重义。最后他败了,可他创造的辉煌又有多少人能够达到?“有志者,事竞成,百二秦关终属楚”,多少人在困难面前以其为榜样,难道因为他最后的失败而否定他的价值?“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我们呢,失败了,卷土重来行不行?另外他的失败也是成功埋下的伏笔,他以为秦亡了,把刘季打发到巴蜀就大功告成?以为当今之势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目光的短浅和暂时的成功麻痹了他,最终使他断送了自己。而我们也不能以一时成功而断言将来,亦不能因一时失败而自暴自弃。

历史的烟尘已经消散,曾经的风云人物也已作古,而今人以不同的方式来解读这段历史,分析这些人物,从中吸取各自的精神养分,浇灌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三篇:楚汉传奇经典台词

楚汉传奇经典台词

1、“我姓刘,名爹,大家都叫我爹。叫啊!叫啊!”

2、“我要命!我要什么脸啊!”

3、“你爱哭吗?以后只准对我哭!你爱生气吗?以后不准当我面生气”“(生了…是个女孩…女孩好)好个屁呀!(可惜是个女孩)男孩女孩我都喜欢”

4、唉油,一点都不疼…不疼…痒痒…

5、你就把我当个屁给放了吧。

6、“伤人没?”“没伤人,死人了”!

7、男人当如是。

8、“他非要!”“你给了?”“他非要!”“你就给了?”“我和他说我来了。”“没给成?哈哈,没给成!”

9、你冷的时候,我也会冷。你累的时候,我也会累。你难受的时候,我也会难受。你想我的时候,我也想你。

10、章邯:在我的军队里不允许涉及政治,我们都是军人,是在为帝国而战。

11、我们没有兵器。莫说是兵器,就连一柄可以用作兵器的铁锹,都没有。家里的锄头都登记在册,就连切肉用的菜刀,也已经登记在册了!

12、国可不在,但尊严不可失,我楚人,绝不忍辱偷生!

13、男人制造了女人,女人成就了男人。

14、项羽:并不是我要看他,而是让他来看我。

15、你可以哭,但你只能在我面前哭;你可以对其他任何人生气,但你不能对我生气。

16、项羽:一群躲在自己坑洞中 惶惶不可终日的窝囊废有什么时机可言。

17、老规矩,肥的给李斯,瘦的给我!

18、大丈夫就应该这样。

19、吕雉不能有委屈,大事小事必须憋着。

20、我是一家之主,我就是天,对错你都忍着。

第四篇:楚汉传奇观后感

楚汉传奇观后感

早就知道结局——我看《楚汉传奇》

早就知道项羽会四面楚歌乌江自刎,早就知道虞姬会从一而终不负霸王,早就知道刘邦会一统天下千秋万代……喜欢历史的人看历史剧,总归会少许多悬念和乐趣。如果你知道一段历史,或者对这一时期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难免会处处看门道无法看热闹。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喜欢看现代剧。看古代电视剧,与其说是为了逃避现实,倒不如说是为了寻找共鸣。可贵的共鸣,导演高希希在新版《三国演义》中,用磅礴大气的场面和细腻精准的故事情节呈现给我了。虽然避免不了瑕疵,但至少拍出了我心中的曹操、刘备、曹丕、孙权。所以,听说高希希在拍《楚汉传奇》,而且主演还是陈道明,我委实期盼了很久。即便早就知道结局。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是喜欢项羽的,尽管他坑杀秦俘虏20万人,又曾火烧阿房宫。史书的记载终归不够具体,而在这部电视剧里,高希希导演就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做了详细的描述和探讨。我现在看到第30集,有些场面镜头确实拖慢了故事节奏,但是这部剧对故事情节的把握和细节的刻画非常精准出彩。

印象特别深的第一集的开头,众人追打淫贼的那出戏。樊哙和曹寡妇一路叫骂喊打、穷追不舍。最后那个黑衣人藏到了刘邦家的草垛里。这时陈道明饰演的刘邦出场了,带着疑惑谨慎的目光,悄无声息地向草垛走去,然后轻轻拿起木棍又准确利落地猛击下去。于是淫贼被捉被审被虐。虽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刘邦骨子里的狡猾机敏透露无遗。再后来,众人知道淫贼是大秦密使。刘邦的表现就更戏剧化了。导演用侧面手法,通过拍樊哙等人的猜测和不安来反衬刘邦的圆滑世故。没人知道刘邦的密使说了什么,反正刘邦和密使称兄道弟地出来了。而且好酒好肉伺候着,甚至让自己的女人曹寡妇去服侍密使。被责骂“你还要不要脸啊,我可是你的女人”,刘邦说的那句“我要脸干什么啊?!我要命!”真让人无言以对。最后曹寡妇身体不适没有伺候成,密使被萧何暗杀了。

短短的一部分看似荒诞无聊,实则是内涵璇玑的。(心得体会 www.xiexiebang.com)不仅刘邦无赖世故的痞子性格暴露无遗,而萧何的深谋远虑也通过对比体现出来了。危难当前,刘邦选择的是牺牲自己的女人和豁出自己的脸面,而萧何则甘愿自己冒了更大的危险去保护村子。看到这儿,知道结局的人应会心一笑。因为有这一出铺垫,后面的故事都能迎刃而解合情合理。刘邦在逃难时把自己骨肉和发妻推下车,当项羽把吕雉和他父亲绑在城楼上威胁他时,他会说出“分我一杯羹”、“咱俩是义兄,我爹就是你爹”这种无赖话也在意料之中。

我觉得高希希导演一直在用对比的手法,刻画项羽和刘邦两个人。没有任何人天生就是残暴的。比如项羽,他不是乡里的小混混。他是楚国的贵族。他所受的贵族式教育不允许他做一些令人不齿的行为。而他的残暴也多是针对秦人。这个也可以理解。史书上的聊聊数语,涵盖不了他内心的亡国之痛。就像电视剧里讲的那样,一个天生高人一等的贵族,要到处逃亡像罪犯一样东躲西藏、忍气吞声。他在坑俘之后,自己也很痛苦。但他说的是,“大楚的兄弟,我拿秦人的血给你们报仇了”。他自己也跟虞姬哭着说,我从小被灌输的是仇恨。而且还是亡国之痛。试想,他的父亲和祖父都被秦人杀了,他的国家被秦人所灭,他能不恨吗?他的国仇家恨是刘邦不具备的。所以他比刘邦残暴。

陆川《王的盛宴》中有一句话,”这就是贵族,永远只能看到自己的光环,但不到别人的欲望。“我觉得项羽不是看不到,而是他选择了宽容。我很同意陆川和高希希对鸿门宴的理解。不是项羽刚愎自用、有勇无谋,他心里比谁都清楚。只是不愿意违背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世界上就是有这样一种人,傻得幼稚正直得愚蠢,宁可光明正大地输,也不屑于卑鄙无耻地赢。项羽就是这样的人。剧中还有这样一处刻画,项羽让章惇光明正大地跟自己打一场,像一个将军一样死。万念俱灰的章惇拒绝了。历史上,章惇被他眼中的鼠辈刘邦打败拔剑自刎,真可谓讽刺凄凉。

至于后来项羽多疑逼走范增英布等人嘛!我觉得,他可能是被结义兄弟刘邦伤的。一个理想主义者最悲哀的地方,就是他永远会以为别人跟他一样高尚。本能地接受不了一切低俗和背叛。性格决定命运。也许在他眼里,正义勇猛比天下重要。他适合驰骋疆场,不适合谋取天下。可能在这一层面上,他的野心或者说他的胸怀没有刘邦高远吧!自古忠孝难两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做一个好人,就不能做好君王。看你要什么!

最后,我想说说吕雉。这是第二次看秦岚演吕雉,觉得比她之前的角色都令人印象深刻。我一直有疑问,为什么吕雉这样的女子豪杰会愿意嫁给刘邦。高希希导演的“解释”,我接受。刘邦无意中帮他赶走逼婚者,还是用泼皮无赖的新奇手段,她是一时新鲜和感动吧!有一幕,她自己也说:“当初我嫁给你,我娘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因为人家觉得你不是正经人……我觉得,我嫁给你终于不用被别人欺负了。”一个女人,若是嫁给不爱自己的男人该有多苦!嫁给刘邦,她没过过几天好日子,没有侍婢要亲自做家务带孩子不说,甚至连从娘家带来的漂亮衣服都不能穿。总的来说,刘邦对她不坏,婚后特意跟曹寡妇划清界限了

第五篇:楚汉传奇观后感

《楚汉传奇》观后感

袁恒峰

《楚汉传奇》大剧完美落幕,留下无尽的遐想与思索。

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刘邦怎比张良;论处理政务,发展农耕,刘邦怎及萧何;论调兵遣将,沙场鏊兵,刘邦远不及韩信。那么刘邦为什么能在群雄逐鹿中得天下?

我认为,刘邦能入住九宫有以下四个原因:第一,他能约法三章,安抚百姓,获取民心。他所到之处,不滋扰百姓,并且让萧何积极发展农业,治理经济。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根本原因。第二,他能雍容大度,知人善任。他能对未立寸功的韩信,委以重任;对刚刚投奔过来的陈平,非常器重;对刚入麾下的彭越,封王给地。这些说明他有非凡的胸襟、度量。而且这些人用得恰到好处。第三,他能兼听各方意见,知错就改。他要不计后果去救项梁,被樊哙打昏后,没有责怪樊哙;他刚入秦宫,娇淫无度,在萧何、樊哙等人的批评下,马上改正。第四,他没有架子。他常常与手下兄弟相称,手拉手喝酒,谈知心话。这四点是他问鼎天下、驾驭群臣的四件法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愿居庙堂高位之人,观历史大剧,悟兴衰之道,从民之所愿,给民之所欲,则国之幸也,民之幸也!

2013年2月6日

下载14.29 看《楚汉传奇》读刘邦用人之道word格式文档
下载14.29 看《楚汉传奇》读刘邦用人之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楚汉传奇》观后感

    《楚汉传奇》观后感 这部电视剧是由高希希主演,讲述了秦始皇病逝,赵高秘不发丧,与胡亥和李斯狼狈为奸,篡改诏书,赐死了扶苏,改立胡亥为帝,胡亥继位后贪图享乐,昏庸无道,荒淫无度,引起......

    楚汉传奇职场潜规则[五篇材料]

    《楚汉传奇》中的职场潜规则 近日,《楚汉传奇》正在各大卫视如火如荼地热播中,两大主角同台飙戏,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在看这部历史大戏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或多或少地体会到关于职......

    《楚汉传奇》观后感1500字作文

    小编导语:当古装大片在电影市场赔得很严重,电视剧市场的古装大片却仍在不断刷新记录。2.4亿投资的跨年大戏《楚汉传奇》不仅令电视剧行业不敢望其项背,放在国产电影里也将是朵......

    《楚汉传奇》观后感1200字作文(推荐5篇)

    小编导语:踩着2012年底的开年大戏《楚汉传奇》。只要摆出2.4亿人民币总投资、80集超长篇幅、众星云集的演员阵容、2600天用于筹备、260天用于拍摄、200天用于后期这些数据,有......

    《楚汉传奇》观后感之人生不过如此

    观楚汉,人生不过如此 前言: 记得春节放假前,当公司领导决议让我们员工们写《楚汉传奇》观后感时,我非常欣慰,因为当时我刚好看到楚汉的前四十集。在春节放假的几天,我又接着将余......

    作文读《楚汉争霸

    读《楚汉争霸——项羽》有感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

    读《刘邦》有感[五篇材料]

    读《刘邦》有感前不久觉得甚是无所事事,便在图书馆随便翻阅。来到图书馆西座三楼(记得也不是很清楚,或许是那里吧),中文书库里面的书还是挺多的,翻来找去也不知道看哪本好,便随意拿......

    读《徐志摩传奇》

    读《徐志摩传奇》 “没有人走过的路,我偏要走;走的人多了,又想换路走。”也许是和作者(顾永棣)的个性有相似之处,他的第一句话就让我如遇知己般欣喜!本书对徐志摩的介绍很对我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