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史记》——刘邦项羽有感
读《史记》——刘邦项羽有感
一本《史记》,一部经典,道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真正内涵。当年叱咤风云的千古英雄,再一次在我们眼前展现得淋
漓尽致,称王称帝也好,英雄末路也罢,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经典和传奇。
秦朝暴政,百姓“苦秦苛法久矣”,一时间豪杰蜂起,争夺天下。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的楚汉之争素来为世人感叹,两人的性格特点也是鲜明清晰。同样面对秦始皇的风光无限,刘邦发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感慨,而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则显示出了他远大的抱负与决心。刘邦却只是一种仰慕和渴求。刘邦处世圆滑,善于随机应变。从去吕公府中实不持一钱却诈称”贺钱万“到鸿门宴中与项伯约为婚姻,嘱咐项伯要替自己在项王面前说好话,皆可验证。刘邦不仅处世圆滑,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善用人才,礼贤纳士,这也是他最终能取得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郦食其见刘邦“使两女子洗足“,便不拜,并趁机劝谏,刘邦谦虚道歉,立刻采纳郦生的意见。同样,他的谋士张良是他的心腹,他事事都会问”且为之奈何“,足以可见他确是一个善用人才的伯乐。古语有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刘邦也很重视把握民心的重要性。秦王子婴投降,刘邦宽容待他,使之为相,又与秦国百姓约法三章,百姓献飨军士,刘邦客气不受,这些都使他民心归向,取得最终的胜利。
相比刘邦,项羽就明显不如他做得到位。项羽虽出身楚国贵族,从小“学习万人敌”,但他却有勇无谋。鸿门宴本是个了结刘邦的好机会,但他因项伯,刘邦等再三说明刘邦并不敢背德,心中犹豫,不能当机立断,一时心中产生仁念,不能杀了沛公,最后却为自己留下了无尽的悲哀。项羽还输在他的刚愎自用,固执己见上,刘邦礼贤纳士,他却不肯听从范增的话,而以自己的鼠目寸光判断是非,是远远不够的。项羽最大的劣势就是他不得民心,他入咸阳屠烧宫室,所过无不残破,使得秦人大失望,而秦人对沛公的约法三章则大喜,这样明显的对比,使得项羽为自己埋下了覆灭的种子。他甚至到临死前仍不悔悟,面对汉军四面楚歌,他也只能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泣数行下。面对汉军的数重包围,竟对他的骑兵说“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他服输不服气,认为自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而死,他的悲剧不是偶然,之前的所做所为都为他的悲剧埋下了因,他的果自然就是“败寇”。
《史记》的经典传奇,绝非只是楚汉之争的战火烽烟,一代代的英雄人物的一生都在《史记》中得以重现,细细品读,我们会重新认识一代英雄,更深地理解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的内涵底蕴。
第二篇:史记导读—项羽刘邦之我见
项羽刘邦之我见
楚汉之争,这个千年来为人们老生常谈的政治斗争,在经老师讲授和自己阅读之后,我有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常言道“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为人王者,必有其与众不同之处。欲成其事,其时,其地,其人,皆应有之,不可偏废。下面简述一些我的观点。
一、远见卓识
君王正主具有这项技能应是自然,观刘邦、项羽,亦不难看出。只是二者所占高度不同,所处境界不同罢了。相遇往往经别人提醒方能见到,刘邦却不全如此。而我想强调的,不单单只是看领导者,也应将目光转向人民大众。说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霸王别姬”的女主角——虞姬。她和项羽的诀别演绎千年之久。然而,当时难道就只有着一条路吗?难道不能把虞姬放了吗?难道就不能和她归隐山林,为她写卸甲归田?虞姬之死所反映的现实可以说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我看来,更像是不得已而为之。试问,如果虞姬不是个聪明的女人,她没有附歌霸王,没有自刎,她会有机会活吗?结果应该是否定的,没得选择,即使项羽不杀她,其部下也定不能让她活着离开军营为外人所辱。
还有一个例子,在得知垓下之围,项羽被农夫引向绝路时,我不禁在想,那个农夫为何这样做?也许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原因应该是——农夫明白眼前的人是项羽(当时他是世界关注的焦点),若让项羽执掌国家大权一定会给人民带来灾难。他性格暴戾不说,还武断专横,个人主义极强。以一己之愿定都;仅因粮草不足或一丝不信任,动则坑杀几十万降军;对于说自己坏话的人更是动之以极刑。要知道,他可是天下头号新闻人物啊,一言一行均会被人民记在心里。由此观之,农夫也具远见卓识。农夫尚且如此,更何况那天下的贤人志士,哪个愿意助他,做那费力不讨好,与天下人为敌的事呢?他的统治风格,又何尝不像是一个听不进忠言的暴君呢?天下人久战疲乏,盼望统一,他却妄图回复战国时期分裂状态下的中国。这更是与民心背道而驰。如果说项羽的做法违背了民心,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那么刘邦却恰恰在为统一天下而不懈努力。刘邦支持开辟北方战场,在楚汉对峙时期,向国人展示的是治国有为的一面。他的“远见”于人民的“卓识”达成共识,因而成为民心所向。自古所谓幸或不幸,有多少不是人民决定的呢?
二、刚柔并包
在项羽披荆斩棘做武装斗争的时候,刘邦却在发动团队的力量,做各种游说劝降。在他的带领下,每张政治牌都打得那样漂亮——拉拢黥布、离间范增等等,在现在看来也是精绝一笔。刘邦在政治斗争的情况下合理地进行军事打击。他的“亲民”与“仁义”为后世所效仿。他的“约法三章”为后人所认可,这些有目共睹的成绩在当时,确实催化了刘氏集团的成长和项氏集团的消亡。
三、王者多元
“勤学多问怎么办”一直以来是刘邦的“座右铭”。他向信陵君等人学到的东西值得他一生受用。他愿意接受众人的劝谏,又逢事不乏自己的见解,这种批判式的学习方式我们至今仍在提倡。他手下有“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有“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的萧何;有“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在集团的各个领域都有高手把持,不可谓不妙。至于项羽,从小就轻视学习,恃才傲物,目中无人,以为力能扛鼎便可淫威天下,终以自食其果。
四、情商至上
项羽最常见,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表情是什么?对,是怒。这其实是情商低的显著表现。他不听劝谏,为人嘲讽的时候将谏客活煮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再看刘邦,对于最后一役——垓下之围,由于韩信、彭越的失信,导致汉军大败,他从张良之计,非但不责难,还对其封王封地承诺与之公天下,最终完成大计。再向后推一段时间看三国。同项羽很像的一个人物便是张飞,他们都胸无城府,喜怒形于色。在关于温酒斩华雄那一回,一时嘴快将心中所想吐露出来,险些招来横祸,由此观之,刘备之自持、刘邦之自律对于一个政治人物来说是多么重要。
五、海纳百川
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刘邦广纳天下之士,识时务,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不计前嫌;而项王在向北攻齐时,因黥布推脱不往,只派部将率几千人前往,便怨恨之。二者较之,孰优孰劣,可知矣。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更何况一国之君。不仅如此,刘邦虚怀纳谏,潜心学习,在斗争中不断成长。项羽却太过依赖自己的武力,其他方面稍有精进,其远虑之不足,曾不若一十三岁小童,童且之屠城之弊将使往后众城难降,他却没有虑及,可悲乎。再看垓下之围一役,他不愿卷土重来那是因为他无法容忍自己的失败,这也是他乌江自刎的根本原因之一。一个人如果不能面对自己,又何以能君临天下呢?是所谓能成大事者须有三量——容人之量、容事之量和容己之量。
在这阶段的学习中,我明白在看待历史时,应客观而具有一定高度,不能人云亦云。在做人方面,项羽的确有很多让人敬佩的地方,但是在历史方面,我们更应该肯定刘邦。因为刘氏集团的成功为我们带来了二百多年的和平统一,对于民族融合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贡献,刘邦的“成功学”至今值得我们去学习,而楚汉的故事,也将随着《史记》等著作的流传而放出人文、理性和历史的光辉。
第三篇:读史记《项羽本纪》有感范文
读史记《项羽本纪》有感
梁茂鲁
人间重曲多阴谋,天地直汉刎乌江 成王败寇盖棺论,谁向青史说沧桑。
乌江亭畔草萋萋,项王当日血染衣。王图争霸需诡计,从此人间正气低。少年学剑不读书,一战成名万骨枯。六王来朝天下定,高祖原是汉中出!刚愎自用一武夫,生来神力胆气粗。可笑世间生死手,沙场之外小黑屋。、3、24
2009
第四篇:刘邦&项羽 《资治通鉴》有感
<汉纪—太祖高皇帝上之元年>这篇文章,围绕刘邦和项羽展开,主要叙述了刘邦、项羽一起夺取关中、项羽称霸、刘邦退居巴蜀...《资治通鉴》里所描写的项羽虽然已经算得上史论里较为客观的了,但总觉得还是莫名的就被带上了一些作者的个人感情,亦或者是受中国的传统思想影响,正所谓“成者王侯败者寇”,历史总是自然而然地为胜者找理由,项羽因为最终失败,人们才把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贬得一钱不值;设想一下,假如楚汉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项羽,人们又将作何感想呢?
项羽在古史中大抵被贴上性格残暴、缺少谋略…的标签。虽然也有李清照那样能慧眼识珠的,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绝唱。但总的来说项羽在历史上仍然是一个失败者,至今还有那么一部分人在为司马迁是否应该把项羽写进《史记》而争论。但在我看来,项羽是一代枭雄,即使人们对他的印象一般都停留在“霸王别姬”、“自刎江东”的典例上,但不得不说相较之刘邦,项羽更具“人性”,在他的身上,我才能看到人之为人的缩影。
《资治通鉴》里鸿门宴上的刘邦差点见了阎罗王,但是刘邦所处的危难却并非项羽本意。在刘邦抄小道回军营后,项羽也没有其他行动,《资治通鉴》里仅仅用“项羽则受壁,置之坐上”一笔带过。反而是亚父范增的反应比较大,“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将军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从《资治通鉴》的描写我们不难看出,项羽是个有血有肉的人。刘邦先入主关中却自愿退出关中成全项羽的西楚霸王之业,想必这已经在项羽的心中留下了一个很好的印象。项羽就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所以即便身边的谋臣竞相劝阻,他也还是没能杀了刘邦,遗憾的是这成了他自刎江东的一个致命点。
接着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刘邦,他本是一介匹夫,出生农家。我一直都很相信阶级学说。一个人的出身背景或许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是潜移默化中一定会造成影响。刘邦的阶级属性也是逐渐表现在他的一生中。他生性多疑,见识短浅,而且也并没有像史学家所说的那般虚怀纳谏。在刘邦击败秦军入驻关中时,《资治通鉴》里有这么一段描写:沛公见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曰:“沛公欲有天下耶,将为富家翁耶?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用焉!愿急还霸上,无留宫中!”沛公不听。张良曰:“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所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这段话大概意思就是说刘邦看到秦王宫的奢华就想留下来居住,在樊哙和张良的反复劝说下才作罢。其实从这些小细节中我们就不难看出刘邦的为人,要是没有张良、韩信、萧何等人的辅佐,刘邦的千秋霸业有怎么可能这么容易促成?
当然,刘邦自为高祖,自然有其原由所在,但是对之于刘邦而言,我更愿意相信“时势造英雄”这个说法。而项羽一直以来就是我所敬佩的大英雄,坦坦荡荡,即使是乌江边的自刎,在我看来那也是英雄之笔,挥洒豪气。
第五篇:《史记》中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的比较
《史记》中刘邦和项羽的形象的比较
《史记》对人物的刻画,可谓“千人千面”,不同的人物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司马迁笔下的的人物形象总是那么血肉丰满,神形毕现,淋漓尽致,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善于以大环境(历史背景、人物经历、主要事件等)作烘托背景,做到有详有略,紧扣人物性格特征,层层揭示成败原因,最终水到渠成。
一、外在性格与内在心理比较
在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中,文章之始这样刻画项羽 的外在形象:“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仅这么一句,就给读者一个孔武有力的高大形象,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戏台上的古代武将。他的暴戾是喜欢 用“坑”或“烧”的办法来对待下层人士或自己所憎恶的东西,使自己失去人心,由义军变为被诸侯讨伐于垓下的“逆贼”。暴戾而无谋,最终的归宿是自刎。然而项羽又是善良的,最讲情面的。一方面是刚毅勇武,一方面是百转柔肠;一方面是温和仁慈,彬彬有礼,一方面是凶狠残暴、杀人如麻。他嫉恶如仇,不惜大肆杀戮,却又极易被别人的顺遂、依附所影响,其脆弱的感情之门极易被虚假的亲敬所攻破,进而表现为错位的 仁爱和荒唐的姑息。
刘邦的心理可用一句话来概括:豁达大度,却又暗藏心机。他的性格受到他远大抱负的驱动,在长期的军事政治斗争中经受磨砺,不断优化,从而促成了他一生的事业。起初,刘邦外向豁达的性格中包含着粗疏散漫的一面。他年轻时整日蛰居乡里,四处游荡,好酒色。但是在参加起义之后,“军事斗争的刀光剑影,政治斗争的尔虞我诈,迫使刘邦有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断优化自己的性格”。刘邦克服了自己的欲望,采取了一系列笼络秦民、收买人心的措施。可见刘邦在起义后逐步抛弃了自己性格中散漫不羁的成分,朝着成热稳健的方向发展。
从总体说来,刘邦的性格中优点的部分是勇敢、豁达,缺点是粗疏散漫。向好的方向发展是豁达大度,敢作敢为,乐观 向上,善于结交。显然,刘邦的远大抱负驱动他向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严酷的政治军事斗争的锻炼和他身边智能之士的影响,迫使他由粗疏变为严密,由散漫变为有心机,使自己的性格不断优化,表现了独特的性格魅力。这些性格因素促使刘邦赢得了很好的机遇,并且得到了诸多贤才良将的辅助,增强了自己控制局势、把握机会的能力,从而使自己从一个不起眼的泗水亭长成长为一代帝王。
二、政治、军事才能比较
杀宋义和巨鹿之战的胜利,使项羽军事才能大放光彩,此时项梁已死,项羽脱颖而出。杀宋义,使其“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他在著名的巨鹿之战中,以高昂的斗志和背水一战的决心,向十倍于己的秦军发起了进攻。他俘秦将斩秦卒,九战九胜,摧毁了秦军主力。赫赫战功中,项羽是年轻英武、勇气超群的,是霸气十足的征服者的形象。应该说,项羽破釜沉舟、勇破章邯的壮举是功不可没的。
但这卓著的战绩却无法弥补他政治手段的幼稚。一是函谷关的两次“大怒”是其由军事斗争为主到政治斗争为主的转折时期,也是他由鼎盛到败亡的转折,由完整庞大的军事业绩到残缺低劣的政治业绩的转换。这两个“大怒”,一方面表现了项羽的豪勇,另一方面也表现项羽缺乏谋略。后来的分封诸侯、杀义帝、逼反齐人,都说明其政治心理的幼稚,被项羽分封的诸王,多忙于维持自己的地位,并不真正服从项羽的领导,没有受封的人,更是心怀怨恨,刚刚一个月就互相攻杀起来。对“得天下”没有全盘考虑,在政治斗争中,他的表现往往是被动的、情绪化的。他的英雄气概,缺乏雄才伟略做基础。
汉高祖刘邦以谋略胜,得天下。那么他的形象则不可能用“纠纠武夫”表现。“仁而爱人,喜施”六个字,就把刘、项性格的 截然不同表露得淋漓尽致;一个是宽厚畅达的,一个是彪悍易怒的;一个以仁交人,一个以力服人。两者作比,项羽的政治才能远逊于刘邦;而刘邦的军事才能又逊于项羽。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项羽反秦,得楚人之心,六国人之心,故能率领六国诸侯军推翻暴秦。但在胜利的同时,他所过之处无不残灭,逐渐失去人心,特别是秦人对他的怨恨。刘邦与他不一样,既不扰秦人,也不增加秦人的负担,原任官职的照旧,连降王子婴也保护起来。对于暴秦的苛政峻刑尽除去,只与秦父老约法三章。两相对比,一仁一暴就极其明显。凡此种种,不单说明刘邦治军有方,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一代君王的雄才伟略,于“治”,是用了“方法论”来解决问题、平缓矛盾。再后来与项羽兵戎相见,更表现出他对项羽性格的了解,于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或是逃跑,或是反间,或是激将,或是诈取„„处处击中项羽要害,以细腻胜粗犷,以智慧胜鲁莽,以众智胜寡断。
三、文化修养比较
初始阶段,刘邦、项羽所处的层次几近相当,而且都有惊人言词。二者文化水平都不高。然而二人后来的性格却截然不同,究其原因是其所处环境和接触的人存在着差异。项羽因与秦有家仇,从小就受到叔父项梁的管教。而且项梁略有指挥才能,所以在其战死之前,项羽并没有得到独立应付社会的机会,对社会上奸诈、丑恶的一面可谓“知之甚少”,这就为他以后悲剧的产生埋下了伏笔。刘邦呢?虽然看起来德性不佳,但他对生活的态度却是积极的、主动的、有独立思考的。做泗水亭长是他自己的选择,在声色、酒水与小吏朋友们的薰染下,他的社会经验无疑比项羽要丰富得多,所以敢大肆赊酒喝、敢不持一钱却假报进款目。可见他不仅熟识社会的林林总总,还谙熟其中技法。从朋友那里赚好处,是他使用的最娴熟的技法之一:开始是萧何,再是曹参、樊哙,对他的举荐与“保”。可见这里刘邦注重的是对人的关系的运用,是通过感情联络来换取忠实友谊的。
刘邦从一个小吏开始起义,最终消灭群雄,吞并天下。善于用人可以说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而项羽继承祖业,拥兵百万,骁勇善战,最后却落得自刎乌江的结局,用人不善是失败的重要原因。刘邦曾不无得意地总结自己成功的秘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刘、项二人的斗争史实际上就是二人网罗人才、驾驭人才的斗智史。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性是受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所制约和决定的。”即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他的思想观念、性格特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一定的环境形成一定的性格,而一定的性格又决定一定的命运。项羽之 败印证了这一真理:性格即命运。
性格与机遇往往决定人的成败,在客观机遇相同的情况下,怎祥利用良好心态来争取和创造更大更有利的条件,刘邦与项羽的形象和个性心理比较正好说明这个问题,引申于现实生活的其他方面,意义无不大同小异。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W],中华书局 1959.2.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M],中华书局 1959.3.吴汝煜.史记论稿[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79.4.彭兆崎.史记通论[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5.吴夏平.项羽败因论[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1).6.许智银.刘邦的成功与他的多重性格[J].洛阳师范学院学 报,1998,(6).7.苏兴,苏铁戈.读《史记•项羽本纪》三题[J].史学集刊,2000,(3).